《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18 08:28:52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合集12篇)由网友“西北纳斯线”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五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在例1教学中,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成功之处:

1.通过创设买书的情境,让学生比较三种解法:234-66-34=134

234-34-66=134234-(66+34)=134,得出234-66-34=234-(66+34)=234-34-66,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得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并用字母表示:a-b-c=a-(b+c)=a-c-b,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通过练习学生对于习题的掌握非常好。

2.练习的类型齐全,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例如:528-53-47

470-(254+46)545-167-145,特别是第三种类型重点进行练习,由此学生对此类型题能灵活依据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不足之处:

1.从学生作业反馈来看,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计算出错,抄错题目,计算中抄错数,个别学生不能灵活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比较沉默。

再教设计:

1.重点对第三种类型练习,针对学生薄弱区域进行讲解。

2.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让学生正确对待,端正学习态度,做题要细心,认真。

篇2:《减法的性质1》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掌握和理解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的计算方法,以使学生较为灵活地对某些计算采用变式,使计算达到简便的效果,为学生合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教材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数学工具——计算器进行主动探究。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把多种分散、局部性的认识,进行聚类、清晰化的处理,形成相对完整的、丰富的概括,提炼和抽象出“减法运算性质”的结论表述,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特点把握,增强学生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巧算所需前提条件的敏感度,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而学生在本课学习之前,部分学生可能对减法运算性质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甚至有个别学生具有了根据减法中数的特点改变运算顺序进行巧算的`直觉和敏感。学生对于四则混合运算中合理计算的运用已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在过去学习简便运算时已经对该运算性质有所运用,只不过没有系统的学习及不理解方法的原理,只不过在减法中添括号和去括号引起的式子的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常常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减法运算性质,从而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这节课中以例题为重点通过列式计算比较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读算式,说算式的意义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对231—(19+21)=231—19—21有了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列式计算方法,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学生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自觉性,为了帮助学生从偶然的.生活发现中提炼出必然的数学规律,所以接着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数学工具——计算器进行主动探究,这一回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把多种分散、局部性的认识,进行聚类、清晰化的处理,形成相对完整的、丰富的概括,提炼和抽象出“减法运算性质”的结论表述,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特点把握,增强学生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巧算所需前提条件的敏感度,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接着在练习环节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如864—36—63=864—(36+64)还可以=864—64—36由此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提出从一个数中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这两个数,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我对这个学生的想法充分肯定,希望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在不断的反思与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3:《减法性质及其应用》教案及反思

《减法性质及其应用》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减法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简便方法的灵活选择。

预设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我们学校举行了读书节活动,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如果这本书一共有234页,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完整的习题

二、主动探究

(一)减法性质

1、学生尝试列式

2、根据回答板书:234-66-34234-34-66234-(34+66)

=168-34=200-66=234-100

=134(页)=134(页)=134(页)

3、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做一做第1题)

(1)指名板演

(2)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减法性质、最后一题有两种方法的理由)

5、举例:像上面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多少?

6、总结概括: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a-b-c=a-(b+c)

7、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

(2)1035-(497+235)

(3)1035-497-203

1035-203-497

(4)1035-(497+203)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436-236-150=436-(□+□)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

□-(217+443)=895-□-□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901-(109+91)

113-36-64=133-(36+64)

3456-(481+519)=3456-481-519

3、简便计算

(1)1245-(245+673)

(2)1275-(164+36)

(3)480-82-18

(4)673-84-71-45

四、总结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1、口算

2、作业本

3、寻找生活中关于减法性质的例子并解决。

篇4:减法性质运用,教学方案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5页信息窗3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

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吗?小丁丁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一天看的34页,再减去

第二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 =)234-(66+34) ( 三)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小丁丁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4.比较、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6.举例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试。(完成书上第16页第6题上半部分题目,对比计算感知。)独立完成,同位校对。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比较、发现。(同位交流)

质疑:比较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数字相同,运算符号、顺序不同。

生:每组的答案一样,可用等于号连接。

生:左边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生:从右往左看,我发现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一

个一个减去。

2.举例验证猜想

师:从上述几组题我们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结果仍然保持不变。那们将它们改成其它任意的数,在整数范围内这个规律是否还成立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举例验证。如何证明我们的发现?看谁写的算式多。

(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

3.归纳总结。

师: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了许多道题,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说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它们的结果总是相等的,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你能用语言来概括这一规律吗?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观点。)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生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生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这个数先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生3:除了用语言来概括,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a-b-c=a-(b+c) 生4:a-(b+c)=a-b-c

生5:x-y-z=x-(y+z)??

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了这条规律,在表示过程中,你有什么经

验可向大家推广一下?

预设:生:我先想好三个字母来表示三个不同的数,再写出规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减法运算性质。板书课题:减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从“特殊—一般”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大量举例论证,在举例验证活动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直至推想归纳全程,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述心中的规律,促使学生从感观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2. 变式深入感知

试一试:简算

513-76-24=188-(89+46)=

2847-(847+629)= 376-155-176=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1:我发现第一道运用规律特方便。

生2:第三道计算也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一、三两道简算意识和方法。

师:第二道感觉怎样?使用规律前与使用规律后有没有找到特顺手的感觉? 生3:第二道用与不用是一样的,找不到感觉。

生4:第四小题把两个减数155和176交换位置。先算376-176=200,再算200-155=45简便。

师:谁愿意把做题的感受小结一下?

预设生:运用规律有的时候可以使计算简便,有的时候也派不上用场。

【从追寻规律到运用规律实质是一个学生自悟的历程,为避免学生一看到类似的算式马上运用性质予以简算,未能辨证地认识规律,常走入盲目运用规律的误区。此环节通过变式练习过渡,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化思考。】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生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当两个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整万数时,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性质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使计算简便。有时,也要根据算式的'特点,逆向运用减法性质简便计算。有时利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进行简便计算。

最后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预设生1:要先看数字特点,再选择方法。

生2:有的时候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3:不要看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马上连续减去两个数,要先看看能不能简便再作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要运用火眼金睛善于观察数据的特点。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减法运算性质。

1.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在(

里填运算符号。

1013-( )- ( )=1013-

715-(65 )= 715 - ( ) - 11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1) 420-36+64=420-(36+64)

(2) 1000-576-24=1000-(576+24)

(3) 963-450-50=963-(450-50)

(集体练习,用手势表示正确与否,错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师强调:除了要看清数据的能否凑整外,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不要被特殊的数字所迷惑。

3.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计算下面各题。

760-78-22864-36-64 149-(49+53)(独立练习)

注意:149-(49+53),这题是减法运算性质的逆运用。

4.拓展应用:800-302 678-99两个数相减怎样算简便?

小组讨论交流:少减几再减几。多减几,再加几。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设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把所学的简算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5.激励评价,促进提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减法的运算性质,你有收获吗?你想说些什么?快来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

篇5:减法性质运用,教学方案设计

减法性质的应用—《简便运算(一)》的教学设计

新兴中心小学 叶林燕

教学内容:《简便运算(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9页的例1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片出示) 第一组 第二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1.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尝试各种算法

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篇6:减法性质运用,教学方案设计

234-66-34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200-66

=134(页) +134(页) =134(页)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

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1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⑴独立列式计算;⑵指名板演

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不能)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1、闯关游戏

大家完成得真棒,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

第一关:完成课本第41页第1题。

第二关:射击游戏(看看哪个方法最好)

800-138-162

A 800-138-162 B800-138-162

=662-162 =800-(138+162)

=500 =800-300

=500

472-49-272 ( )

A 472-49-272B 472-49-272

=472-272-49 =472-(49+272)

=200-49 =472-321

=151 =151

第三关: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528-53-47(2)545-167-145(3)847-(47+89) 师小结:(课件出示)

第四关:我来当判官(课件出示算法)

2、例1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四、小结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做在1号本上)

1、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468-132-68”?算算看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34-93-434653-135-265

85+121+115+79746-(73+46)

762-62+38 188×125×8

篇7:减法性质运用,教学方案设计

234-66-34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200-66

=134(页) +134(页) =134(页)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

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1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⑴独立列式计算;⑵指名板演

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不能)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抢选“交通工具”)

上一题大家完成得真棒,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来做个游戏

⑴游戏规则:师出示四道题,1分钟内你能完成几道题,完成4道题就优先选择交通工具去旅游;完成3道题可在剩下的交通工具中选择;只完成1或2道题就没得选择了。

470-254-46 528-53-47

545-167-145628-28-85

⑵公布比赛结果

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今天咱们班游玩的目的地就在沙溪,你们选择哪一种的交通工具最合适?

⑸师小结:选择交通工具就像我们选择合适的算法一样,也要根据目的地的远近来衡量,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等等。

2、例1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四、小结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做在1号本上)

1、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468-132-68”?算算看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34-93-434653-135-265

85+121+115+79746-(73+46)

762-62+38 188×125×8

篇8:《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39页例1,练习七的1、2、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2、自己试着说一下算式中每一步各表示什么意思?

3、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4、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5、试用简便方法计算545-167-145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用简便方法计算。

528-53-47 470-254-46 515-126-215

2、填空。

小明参加主持人竞选,共计有效票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 )票。

二、协作学习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436-236-150=436-(□+□)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 □-(217+443)=895-□-□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 )

901-109-91= 901-(109+91)( )

113-36-64= 133-(36+64) ( )

3456-(481+519)= 3456-481-519 ( )

3、简算。

480-82-18 673-84-71-45

4、一本书共有385页,小明第一天看了89页,第二天看了95页,第三天看了111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简便计算:863-365-135 1245-(245+673)

2、解决问题:刘老师带1000元给学生买奖品,买钢笔用去386元,买笔记本用去414元,应找回多少元?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41页1题,2题,3题。

板书设计

篇9:《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篇10:第七册减法性质

教学内容:P106―P107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减法性质。

难点:抽象、概括减法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内容:

你想帮谁计算剩下多少元钱?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吗?

生汇报:要求将思考的过程与所列的算式一起说出来。

2、引导观察:

黑板上贴满了你们写的算式,显得有些零乱,能将它们进行整理吗,你想怎样整理。

师问: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吗?

师小结:相等的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师说: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找一找,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根据学生说的提问:为什么有括号的算式用加号连接,而没有了括号却变成用减号连接呢?

3、读算式,感知算式特点:

我请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些相等的算式。

二、        类举算式,观察探究:

1、             感悟算式特点:

路老师给你们同桌两个人准备了一组算式,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些特点,解答这道题吗?两人合作进行解答。想想为什么这样连接?

生合作:

连线:

76-(16+34)   150-70-40

72-(50+8)    76-16-34

100-(10+50)  72-50-8

150-(70+40)  100-10-50

29-9-1

生汇报:

师问:

1、题目要求是连线,能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将这两个算式连接在一起的吗?

2、有的同学发现还有一个算式没有与它相等的算式,你能帮它找到它的好伙伴吗?

3、每人写一个算式,请你的同桌来补充另一个算式。

师板书一组同学出的题。

2、再来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等号两边算式的意思吗?或用字母表示算式的意思。

3、师: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减法的性质(板书课题:减法的性质)

4、师:请大家打开书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叙述《减法性质》的?(书P107)

5、师:书上说的和我们说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书上归纳得要简单、准确。我们还要象书上学习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来概括我们所发现的规律。

三、分层练习,实际应用。

1、             基本练习:

459- 47- 153=459-(□+□)

673-(□-□)=673-(173+48)

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请你计算出这两题的结果。

师问:

1)             为什么这么快就计算出结

果来了呢?

2)             你使用了哪边的算式计算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算式来计算呢?

3)             你能将自己的好的、快的这个方法教给我吗?

我很用大家教我的方法试着计算几道口算题好吗?

2、口算练习:

(1) 71D12D8 =

(2)125D63D37 =

(3)45-(15+13)=

(4)137D37D18 =

(5)42D(15+5)=

(6)128D56D28 =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应用了哪个知识?

1、             应用练习:

1)             想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会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呢?

2)             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同学们所说的那样。

看屏幕:出示课件内容:购物活动,计算出剩余价钱。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全课总结。

1、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问:减法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师总结:今天我们运用了观察,小组合作、交流这些方式习了减法的运算性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灵活的应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

学生小组进行合作计算、列式,将算式写在黑板纸上,完成后贴在黑板上。

生汇报解题思路:从整体中去掉两个部分的和或依次去掉两部分的两种思路。

围绕两个算式的关系来分类

学生分类情况:

1、将有括号的分为一类,没有括号的分为一类。

2、将算式相等的.归为一类。

(有、无括号、是否相等)

将两个结果相等的算式用“ =”连接起来。

从结果说是相等,从意义说是表示从整体中去掉两部分求部分,但思路不相同。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相同点:

1、             两个算式中的的三个数都相同,结果相等,顺序也相同;

2、             都是从同一个数中去减;

3、             都是求部分,所以用减法;

4、             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1、             运算顺序不同;

2、             左式没有括号,右式有括号;

3、             左式是两个减法,右式一减一加;

4、             左式是从一个数中分别减去后两个数,右式是从这个数中减去的是这两个数的和。

三个数相同,都是从同一个数中减去两个数,减的方法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的,所以可以连接在一起。

生补充:29 -(9+1)

生互相出题

学生描述算式的意思:

一句话表达: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这两个数;

(连续)

字母表示:a-(b+c)=a-b-c

……

读一读这个规律。结合算式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填写:说填写的根据。

篇11:第七册减法性质

459-(47+153)=259

673-173-48=452

生说:

2、             能凑整。从数字上看出来的。

两个数相减得到一个整百数,减起来好算一些了。

生小结数字特点:

能凑整十、整百或整千;

尾数相同,减出整十、整百数。

(1)先计算12+8

*(2)先计算63+37

(3)先计算45-15

(4)先计算137-37

(5)先计算15+5

*(6)先计算128-28

生得出的结论:

能够直接进简算的就不必再使用减法的性质了。

生思考、表达:

购物时,在同一地点购物一般用从整体里减掉几个部分之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点购物一般用到连减的方法。

生购物:

454-154-26=

454-(26+174)=

454-154-174=

454-(154+26+174)=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引出两步计算的算式为研究减法性质做准备。

通过解释算式的意思使学生明确算理。

通过观察发现每两个算式间的相等关系。

合作、交流中发现算式中隐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能通过相同与不同建立算式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与接受他人意见的好的学习品质。

增加感性的认识,加深对性质的认识与理解。

再次加深认识。

指导学生在观察、发现中抽象、概括出一定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鼓励学生要有意识 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12: 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对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理解和运用这个性质进行简便运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运算律的价值。在上节课加法运算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感受到简便运算带来的好处,本节课中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体现出学生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

本课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两种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探索出如何简便计算的过程,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同时,必要的点拨和提升。可是在课堂反馈时,发现学生会把本节课的内容与上节课的加法结合律混淆,因为这两种都需要在算式后面打上小括号,减法的运算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而加法结合律也是需要把两个数用括号相加,利用这个孩子的犯错,我就着重强调了两个运算符号的不同点,先观察,再计算,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的。

从本课整体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学生们对帮帮忙的导入环节很感兴趣,都踊跃的举手参与,但对小组交流展示环节处理得不够好,学生的积极性还未充分的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例题: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买东西,我先请一名同学说出了他的解题思路,学生知道先算出买东西用了的总价格,再用自己的钱减去用了的钱,就是剩下的钱,学生独立列式再小组交流时,思维就会很局限,基本上都用了同一种方法,而只有个别同学用了连续减去两个数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列出算式300―(62+38),并且知道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62+38=100,300―100=200。最后我将两种做法展现出来时,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追问,得出两种算式他们的答案是相等的,说明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比较大家都喜欢第2种做法,提问为什么可以要计算62+38呢?学生都能统一回答可以凑成100,整百数再加一个数就简便了。这样对比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进行简便计算是运用运算律的结果,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运算律的价值所在。

对减法的运算性质学生是理解了,但在练习题中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267―54―46=267―(54―46),这种错误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对运算符号的处理还是会混淆,所以练习时一定要着重强调。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但就是在怎样运用简便计算时掌握的不是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运算律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尤其是对运算律的逆向运用。所以在下节课中还需要举一反三。在以后的简便计算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简便意识的培养,学生缺少的是简便意识,精选题目,体现出简便的优势。

总之,通过这节亮相课的.展示,让我有了这些新的体会与收获,我将用这些成长的点滴一步步的走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做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越学简单,越学越轻松的老师。

《减法性质及其应用》教案及反思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简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合集12篇)】相关文章:

加法教学反思2023-06-25

五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2022-05-0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03-04

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练习题)2023-04-09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的教学设计2023-06-17

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除法2022-05-06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023-02-18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2023-04-27

《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案2023-05-13

《填数游戏》教学反思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