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时间:2023-09-27 08:28:35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集锦20篇)由网友“水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篇1: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深感欣赏教学的难,一是难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是难在把握欣赏的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一是了解马蒂斯艺术的特征,学习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在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而说的不是很贴切,但是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总结马蒂斯绘画特点的时候画面有点单一,学生体会不是太深刻,再次授课可以增加图片改进教学。在学校独特的教学模式下整个过程下来学生理解的很好,自学的过程增进了教学的进度,汇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在让学生体会马蒂斯对艺术执着精神的时候,学生都能深深被马蒂斯的不懈追求所折服,都能很好的说出我们要向马蒂斯学习什么。

整个课堂下来我的不足也充分的凸显了出来,语言的苍白,课堂组织的欠缺,教姿教态不美好,都是我日后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篇2: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

关于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篇3:《我也是艺术大师》教学反思

今天,阎老师和王老师听了我的《我也是艺术大师》一课。说实话,这节课,翻来覆去的想,到最后的头绪也是自己清楚,别人不清楚。课后王老师和我谈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米罗、克利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两位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中间环节应该是把学生引进去,在带出来,让学生把胡乱的画变为大胆的随意的画。这个环节我吃不不透,所以感觉很生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由于讲的太多,时间停留在了老师的讲上,孩子创作的时间就减少了。有的孩子看不懂,不敢画,这是很正常的,怎样让这种不敢画变为大胆的画,需要老师做很多功夫。而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整节课自己并不是很满意,中午在宿舍里又改了改,到最后还是这个样子。这与自身的水平有关,也与理解教材和课堂有关系。下一步,自己的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怎样导课,怎样把复杂的课堂变的更简单,更快乐,是我的目标。

篇4:《我也是艺术大师》教学反思

《我也是艺术大师》,属于抽象的造型表现课,课程作业及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课主要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先摹仿、再创作,最后会用各种材料、大胆地、毫无顾忌地画出自己想要画的色彩和形象来。

此节课中,要求学生先欣赏两位艺术大师米罗、克利的作品,然后自己创作一副作品。在教学中,先向学生介绍两位大师(一位是西班牙的米罗,一位是瑞士的'克利)的作品如何地好,且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现代的一些知名画家对他们的评价颇高,许多博物馆里都珍藏着他们的作品,价值连城。若你们拥有其中的一幅作品的话,那不是千万富翁,也是个百万富翁。学生兴趣很高,都觉得这样的大师十分了不起,学生跃跃欲试,很迫切地想看这二位大师的作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欣赏欲望。于是教师掀开课本,让学生欣赏那四幅作品。

学生十分激动而虔诚地打开书,只听到嘘声一片。大部分学生认为作品就是乱画,没什么了不起的。由于大部分孩子从小受家长及周围人的影响,接受的都是很具体的画,觉得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画得不真实就是乱画。正在此时,有一个男孩大声地说:“这几幅画画得很美。”他说,他觉得第一幅很美,黄色做背景很鲜艳。有的学生认为第二幅很好看,因为它的颜色很特别,各种颜色都流动起来。

教室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惊喜于孩子对颜色的敏感,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提出问题,对颜色的感受,如:黑色会给你什么感觉?黄色背景让你想到什么?为什么艺术大师用了鲜艳的黄色呢?孩子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很兴奋、议论纷纷。

本节课通过听大师的故事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兴趣来导入新课,然后欣赏大师的作品,由不懂到慢慢喜欢,最后发展到大家积极发表各自的想法,虽然每个同学的想法各不相同,但毕竟都动了脑筋。但此案例还应多准备一些抽象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抽象画可产生这么美的作品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艺术有如此大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

通过本课教学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运用语言把自己的所想表现出来了,虽然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但在教学中还有个别同学未动脑筋,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它画的是什么东西,还有的跟着一起奏热闹。特别有的差生应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提示,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学习兴趣。

篇5: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

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

《我学马蒂斯来画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画家作品,感受创造的乐趣,发现作品结构特征。在不改变画面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作创造性的添加。能正确欣赏评价大师、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真正走近马蒂斯,必须对马蒂斯有全面的了解,即要经过一个欣赏的阶段。然而在以往的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课总使孩子们索然无味,关键在于缺乏参与的激情:光说不练,隔靴挠痒,距离太远。而欣赏恰恰强调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得从画家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人物个性等方面入手,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是否会和政治思想课相似,和语文课有雷同呢?尽己所能把自己了解的画面风格,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最大限度地讲给学生,期望学生对马蒂斯有全面的了解。试想这样的过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效吗?采用这样的方式还谈的上是走近马蒂斯吗?二年级的孩子能从单薄的语言,自身单薄的经历中了解画家崇尚人性、自然、和谐的意义吗?反而使距离遥远,缺乏吸引力。使他们在心理上觉得和大师的作品有差距,就像精美绝伦的物品面前竖着这样一个标志:物品贵重请勿靠近。一下子令人丧失了亲近的热情。撇开上述的各种元素,我们就画论画,就能使学生和大师产生某种方式的对话,产生一定的共鸣,在观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合理的铺垫: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再动手画一画。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轻松地和大师对上话。

自由的学习方式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会使他们特别激动,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我采用得是“听画”的方式:“请画一个坐着的人,什么人?什么打扮?我不知道,可你知道。发挥想象,画出你最熟悉或感兴趣的人。”“再请画一张给这个人坐的椅子?什么式样你最有发言权。”然后剪下在黑板上简单展示和交流。椅子、人物再也没有比这更让孩子们熟悉了,没有任何的约束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黑板上一会儿就出现了四十几把不同造型的椅子上坐着四十几个不同的人物。这是孩子们将已有的信息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有意识的选择,组合运用创造的过程。短时间内就使他们看到了集体创造的成果。小小的成果展示在创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动力,是源泉,在课堂一开始让孩子们的大脑进行了预热。他们小小的心中涌动着澎湃的创作激情,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作品中也会直接体现了出来。

我再把这些作品组合成马蒂斯作品结构相似的画面,继而出示马蒂斯作品,请他们做比较,找找他们最相似的地方在哪里?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探究和发现的情境,把问题扔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进行分析、归纳、判断。难度降低,较容易的得出:位置不变,形象变了。(即主要结构相同:物体的大小、前后关系。)用游戏的方式很自然的感知了创造的结果,把握了作品的基本结构。并把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联系在一起,初步的走近了大师。

感知是创作的基础,所以对马蒂斯作品的欣赏很重要:请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画面:“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马蒂斯当时的心情如何?……”答案会五花八门,极大的丰富了马蒂斯作品的内容。学生以作品内容为支点经历再次创新、想象的过程。在学生活动为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介绍有关作品的知识和马蒂斯的风格:作品色彩鲜艳喜欢直接使用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颜料,平面的展示画面,从画中可以看出作为法国人的马蒂斯带有法国艺术传统的和谐与优雅。这样的信息学生容易接受并能留有影响,学生会有意识地把这些信息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用不断的想象和创造有节奏地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根据学生组合的画面,进行再创造。“说说你的这两个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什么?周围有些什么?”有了前面地铺垫,想象的空间就会更大。经历了人物形象、欣赏、构图分析这些的过程又和马蒂斯拉近了距离。

完成作品采用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可同桌合作也可单独完成。合作过程中要强调要有合作意识。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基础层面:能区分别表现物体的大小、前后关系就行。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添加画面。学有余力的同学教师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感受画家的作品,体会创造的乐趣。

我们画过马蒂斯《金鱼》这幅作品,孩子们想象出了当时的在春天,鲜花和绿草开满了他们家的花园,阳光照在绿树鲜花上发出诱人的光彩,金鱼们在金色的世界里自由的游着……这是一个初步的再创造过程。到了他们自己的画面上,花园里有很多新奇的植物,小猫在旁掉这口水……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改变,孩子们近距离和大师对上了话,而不是仰着头瞻仰,不断的产生:他是多么的伟大,我是多么的渺小或者他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念头。和原作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这不正是大师们创作的初衷吗?也是绘画这种艺术迥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到魅力。在欣赏基础上的创造,学生们的自信心在逐步的上升,原来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孩子也感受着一种“我也行”的乐趣!作品的产生,一种新鲜、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原来我们也能和大师一样画!孩子们兴奋的情绪达到了顶点,为自己的成功骄傲,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同学之间的友情也随着兴趣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而更为深厚了。他们以更为饱满更为高涨的热情等待着下一次的创作,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挑战。这时候的他们期待成功,而不再畏惧失败。这是否符合了大美术教育的观点呢?答案不言而喻。

在作品交流上我采用了创设情景的方式:开了一次21世纪的“新野兽派”巡回画展。借这样一个契机也可让他们简单了解一下“野兽派”的由来。让小画家们介绍自己的画面,评点他人作品。另外一个侧重点是请孩子们谈谈他们的体会:可以包罗万象:作画体会、感想、收获、问题等。

教师的评价导向极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注意及时评价,对课堂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可全班探讨。发现新点子、新想象及时评价。即重结果又重过程。让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的赏识中愉快的经历这35分钟。

通过这样一节课能让孩子们知道马蒂斯、动手画一画。轻描淡写的渗透这样一种的生活观念:生活中不缺少美和快乐,只要你会发现和创造,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欣赏作品的习惯,即体验、感受和再创造的过程。

篇6:大班美术亲近艺术大师教案及反思

大班美术亲近艺术大师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2、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六一”时我们班级开展了“花香画语”艺术展,展出了孩子的绘画作品及插花作品。展出后,幼儿园里立刻沸腾了起来,家长、老师们为孩子们超乎寻常的想象而惊叹:这么美的画出自一群5、6岁的孩子手中!是的,我们也欣喜地感受到了从我们开展班级主题《亲近艺术大师》,让孩子进行名画欣赏后收到的效果!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许多……

主题的生成

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仍是当今幼儿园教育中的“死角”,一直未被深入挖掘。虽然《纲要》中有提出,但是真正将名画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在目前还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名画与幼儿欣赏能力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理解,无法取得共鸣,也有的认为最棘手的是如何选材……其实,关键是缺乏指导的方法。由此造成名画欣赏活动逐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销声匿迹。我们在选择《亲近艺术大师》这一主题活动时也曾经有不少的疑惑:开展名画欣赏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特点?这一主题定位在哪?应如何开展?它的意义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名画欣赏活动,我们的主题活动《亲近艺术大师》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能够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主题的实施

认识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1、认识印象派画家凡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2、认识印象派画家修拉及其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安尔涅浴场》。3、认识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梦》、《三个音乐家》、《哭泣的女人》、《镜前的少女》、《格尔尼卡》。4、认识抽象派画家米罗及其代表作《绘画》、《托儿所的装饰画》。5、认识蒙德里安及其代表作《红黄蓝构成》。:临摹画家风格。临摹创作:《向日葵》、凡高《星月夜》、凡高《麦田上的群鸦》、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抱鸽子的孩子》、毕加索《梦》、《三个音乐家》、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静物水粉写生《盆栽与水果》、水粉色彩练习《我的第一幅作品》、水粉《我的星期天》。:制作画家知识剪报。搜集各种关于画家凡高、修拉、毕加索、

米罗、蒙德里安、达·芬奇的资料,将文字、图片和自己的话、作品剪贴成成一张报纸。

前期准备

布置与主题相联系的主墙饰,使幼儿能置身于美的环境,感受艺术的熏陶。与孩子、家长共同搜集打印有关凡高、修拉、米罗、毕加索、蒙得里安等画家的详细介绍及画家的画像。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画家代表作并彩喷成大图片。在班级里布置“班级情报站”,方便与家长交流主题的开展工作。在班级中布置“艺术博物馆”、“艺术创作馆”两个区域,展出画家图片及幼儿临摹、创作的作品。在图书角中投放美术欣赏书籍,让幼儿平时可以欣赏、阅读。

家长工作

这个主题开展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作为主题实施的一部分。在班级中布置了版块“班级情报站”,其中包括关于最近认识的画家的介绍、代表作等制作成的剪报、孩子的优秀作品等。使每个家长能了解我们主题的内容,开展的程度,孩子学习的情况,才能更好地配合我们主题开展的工作。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有的家长帮我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的画家的资料、图片,并打印,有的熟悉电脑的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美术欣赏的网站,有的家长帮助我们进行彩喷图片等。

活动剪影

剪影一:咦?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在讨论着什么?原来,他们在玩游戏“知识竞赛”呢!有的小朋友在主持人,有的小朋友当选手,还有的小朋友当评委和观众,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把自己从主题里学到的有关画家的知识来个竞赛,可有趣了!剪影二:看,大家屏住呼吸在研究什么?常识活动中,大家在一起玩着“三原色”变色的游戏,瞧!他们一个个像小魔术师,一会儿有的小朋友将红色和蓝色变成了紫色,有的小朋友将蓝色和黄色变成了绿色,有的小朋友将红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他们完全陶醉在了色彩的世界里了!剪影三:今天,我们的小朋友可当了回小小设计师了,大家模仿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设计着未来的幼儿园,设计着服装。他们个个聚精会神,一点儿也没留意五彩的颜料弄花了他们的小脸……剪影四:我们小朋友正在布置着班级的第二届艺术展呢,上面摆着的似乎是大师们所画的《梦》、《向日葵》、《大碗岛的星期天》、《麦田上的群鸦》、《星月夜》、《三个音乐家》……仔细一看!画笔中又带着几许稚嫩的童真,原来,是我们小朋友的作品呀!这个展览中,每个小朋友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临摹,可个个画得都是惟妙惟肖的呢!剪影五:孩子们围着一些画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乍一看,以为是一群专家在鉴定着这些画呢,原来,是我们的小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讨论着这些他们还没欣赏过的画,有的小朋友说:“我猜,这肯定是凡高爷爷画的,他喜欢用这种一截一截的弧形线条来画画!”“我看这幅肯定是修拉爷爷的,看!这不是点彩派的.风格嘛!”“这幅应该是我喜欢的毕加索画的,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用几何形状来构成的!”……

活动意义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欣喜地发现名画欣赏活动在建构幼儿审美心理结构方面不失为一剂良方,其可行性和独特性得到了验证、肯定,其积极意义在于:

1、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能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从幼儿未来发展的需要看,大多数幼儿都不会成为艺术家。但他们的生活与艺术有关联。艺术与生活日益紧密,在幼儿未来的生活中,接触谈论艺术将是不可避免的。美术欣赏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有促进作用,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因此,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孩子的体验、感受,而不是想要“一步登天”地收到成效。开展了《亲近艺术大师》后,孩子先后接触了:印象派画家凡高、修拉;抽象派画家米罗;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等代表作。孩子们有了自己喜欢的画家。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看法高谈阔论,如:“我觉得凡高画的树象一团火一样,特别好看!”“修拉画的最好看了,有些小点点使每样东西都像真的一样!”“米罗的画也好看画上好象是怪兽,很奇怪,但是很好看!”……一幅看似简单的画,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见解说出很多来,如欣赏米罗的作品时,雅琳想到了:“有个人看见了彩虹,泥土、星星、太阳,他就很想飞上天,可是他们没有长翅膀。”君毅:“一天,有个人来拔萝卜,还带个烟斗出来抽,一走几步,灰尘都飞起来了,过了一会,灰尘不见了太阳出来了,他就把萝卜拔起来了。”

2、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一则故事中说到,一位农民种了一颗葫芦树,其宝贝至极。但是,农民只想着多浇水,赶快收获葫芦,却没注重如何让葫芦长得好。葫芦却因长年没有施肥、除虫奄奄一息。一位好心人告诉农民:“你的葫芦叶子长虫了。”农民挥手笑道:“叶子长虫何妨?我要的是葫芦又不是叶子!”好心人只好摇头叹息离去了。结果,到了别人收获葫芦的时候,农民的葫芦却一个也没长出来。这时他后悔莫及。这则故事中看到,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后果。而培育幼儿的审美观就跟培育一株葫芦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你急于求成,那便会一无所获。就像我们班级开展的主题《亲近艺术大师》,如果我们一心只想要让孩子的绘画水平具有大师风范,而不注重欣赏,不让孩子了解画中所包含的意义,那收到的效果将令我们失望。幼儿的审美感知的特点以直觉行动为主,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的直觉感知比成人强,他们不受理性的干扰,和艺术家有着相似的感觉。他们共同追寻自己的感觉。为此在名画欣赏活动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画的内容,画家的用意,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用直觉去感知。如欣赏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出示画后,我首先问孩子:你觉得画里画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说了很多---瑞琪说:“毕加索的《三乐师》这一幅画中,我看见一个乐师在拉大提琴,第二个乐师在吹笙,第三个乐师在唱歌。他们笑笑的,打扮的酷酷的。一个穿白色的衣服,一个穿格子的衣服,还有一个穿棕色的衣服。有一个乐师还留着大胡子。头上的头发还一竖一竖的,象牙签一样。整副画看起来绿彤彤的。后面的墙壁没有窗户,上面的灯亮亮的,应该是晚上的时间,他们不爱睡觉,就爱唱这些快乐的曲谱。”鸿彬:“第一个音乐家长着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显得一本正经。他是拉小提琴的,你看他拉得多带劲呀!大家都全神贯注的听。第二个音乐家长得很帅,高高的鼻子,大大眼睛,唱起歌来声音洪亮悦耳动听,我也喜欢听。第三个音乐家是吹喇叭的,他的喇叭声引来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好象在说:‘叔叔吹得太棒了,我们很喜欢。’我听了三个叔叔的音乐,我好羡慕他们,我决心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一个音乐家,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雅琳:“今天,我看了一幅画,是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画里用了许多颜色,有咖啡色、红色、金黄色、棕色、黑色等,组成了许多图案,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远远看去就象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一个人在弹钢琴,还有一个在吹萨克斯,他们就象在演出一样,那么的用心,那么的专注,可见画家的观察力是多吗的强,才能把他们表现得栩栩如生。”

3、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审美理解力。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们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喜欢欣赏名画,懂得如何欣赏,期间有一个情感的改变过程:从不懂得欣赏方法也不爱看名画------喜欢看、但缺少方法-------喜爱欣赏活动、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幼儿情感激发依赖于幼儿审美理解能力,而理解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愉悦审美情感。幼儿审美情感还有赖于名画的内容和欣赏活动的组织形式,富有生命力的,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及有趣的活动形式都能给幼儿带来新奇和愉悦。如《格尔尼卡》,画面由黑、白、灰三色来画成。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中画家用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半侧面的人物与动物头像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当老师一挂出画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便被深深的地吸引。孩子们说:眼睛里怎么会有颗灯泡呢?有人说:牛的脸怎么是歪的呢?房子里黑乎乎的,窗户怎么那么亮?这只有在做梦里才会这样……在幼儿的争论和推理中他们的理解力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因此得到激发。

4、通过名画欣赏挖掘幼儿的审美创造潜力“头脑不是用来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只是由于年龄和认知的不完整所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局部的,并且许多并无多大的东西合并于一体。幼儿表现出的独特的方式重新组合和排列的图式和新奇意象,决不是成人能代替的。我们在美术活动中长期使用的范例,好似幼儿行走的拐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为了突破这一模式,在每次欣赏活动当中我们增添了幼儿画相同题材的创作画,让幼儿尝试摆脱拐杖,走自己的路,使幼儿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画笔尽情发挥,实际上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如让幼儿欣赏凡高的《星月夜》之后,让幼儿画自己看到的奇妙的天空,大多数幼儿都尝试用滚动,转动的线条来表现云彩和风,画面的动态及效果一下子显现出来。再如欣赏了蒙得里安的《红黄蓝构成》之后,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模仿蒙德里安风格设计服装、有的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欣赏了深得孩子们喜爱的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了《快乐星期天》,有的孩子画了放风筝、游泳、晒太阳等。欣赏了凡高的《向日葵》后,孩子们结合写生,画了蒲公英、向日葵、玫瑰花、桃树,运用了圆弧的线条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在这样的创作活动中,孩子无拘无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他们学会了异想天开,孩子们的作品变得更富有个性。

活动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感到受益非浅。首先,我们认为名画欣赏活动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它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其积极意义;其次,选择和幼儿年龄特征,理解力相符的欣赏内容和有的放矢的指导是欣赏活动成败的关键。总之,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

幼儿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幼儿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这是名画欣赏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篇7: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出教学艺术大师

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出教学艺术大师

现在,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强烈呼声,加上教师培养的开放性与选拔任用的社会化,广大教师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应该怎么办?   1.教学艺术啥模样   教学艺术形成不仅指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也指教学史中,人类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杜威的“从做中学”;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人类的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教学艺术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是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自然表现。人的生命本质就在于人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自我生命实现不断的超越。超越的过程是一个应然不断代替实然,理想不断代替现实的过程。人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不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教师正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否定过去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冲动中,实现着教学艺术的磨炼与提高。没有这种人生的冲动与生命的激情,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就会缺乏动力。   教学艺术绝非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我们不能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应追求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教学艺术才能有表现的良好功力。   由此可见,教学艺术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着观念体系的形成、实践意向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保证它们得以体现的人生态度、社会情感等品质的形成。   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就是教师学会把自己的经验、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融入到教学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更多地是一个客观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应试性,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兴趣关系不是很大。为什么学生对现在的教学兴趣不大?教师对它的兴趣也不大?这主要是教学不能很好地体现师生的经验、师生自己的理解,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一般而言,越是年轻的教师,教学的客观性越强,主观性越差。什么时候教师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融入到教学中,而且越来越多,什么时候教师就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2.教学艺术为了啥   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变成学生发展的精彩活动   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学变成学生获得发展的精彩活动。只从技术、模式的层面考虑问题,教学就会死板,缺乏活力。只有当教学达到艺术的水平,它才会呈现出不拘一格、生动活泼的局面。富有程序化、技术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可以掌握的,这在教学艺术形成的初期是不可缺少的。但当教学艺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应突破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机智地去把握教学。从无模式到有模式,再从有模式到无模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优化教学认识方式,影响课程运行的价值   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教学认识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课程运行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教学艺术在于在教学中把课程资源挖掘到最充分的地步。教学中,一个班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课程实施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掌握教学艺术的教师可以从教的方式探求实施课程的最优方式。从教学历史进程来看,人们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对最优的教学认识方式的追求。教学模式的产生是人类追求最优教学方式的结果,即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优化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教学方式方法研究中非此即彼的对立,会形成许多偏颇。因此,我们要鼓励教学认识方式的多样化、多元性探索,广大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索。一是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认识方式,二是要从实践中提炼富有创新的教学经验。一个教师一辈子只靠一种教学方法“包打天下”是行不通的,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师自觉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同时,教师应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进行综合优选或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既是形成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方法进行重组改进的过程。   3.教学艺术因为啥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必然要采用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许多人对自己的前途缺乏系统的规划,没有长期与近期的发展目标。人应当从态度上“拒绝平庸”,为自己的发展设计好蓝图。   其次,要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受传统影响,许多人总是把人生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吸收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作――谋生阶段。人们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后,一般很少继续学习。许多人仅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种境界是比较低的。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许多人把个人的发展定位在个人功利的获取上,而没有把它社会化为一种体现个人生命价值,实现人格完善的途径;还有一些人在发展中不注意身心健康,只考虑今日的发展,不考虑明日的`发展,从而不能实现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科学知识创造的主体,这就要求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自己的长期、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使自己的整体素质获得不断提高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教学艺术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化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缺乏正确的专业意识,这是其教学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使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有利于他们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前提。因此,教师专业化理论是教学艺术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近一两年,教师专业化在我国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领域普遍接受的一个术语,或者说已经成为教师教育中的核心概念。教师专业化为我们探索教学艺术形成设立了必要的学术背景。只有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教师教育需要专业化,才能使人们去钻研教学的奥秘,探索教学规律。这种探索不仅是在科学的角度,而且是在艺术的角度进行的。   4.教学艺术咋形成   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的过程,它需要一个支持探索,鼓励创新,你追我赶的学术氛围。科研兴校作为一种学校发展的理念与策略,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需要科研”这一关键,因而,教学艺术形成的基本氛围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校是指通过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三位一体的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   钱伟长先生曾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今天,我们不仅要提研究性学习,而且要提研究性工作。因为我们面对的工作、局面越来越复杂。不研究工作的性质、工作开展的过程、工作计划、工作组织环节、工作评价等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教学是十分复杂的活动,是对人的一种工作,教师只有研究教学,研究构成教学的要素,才能把工作做好。研究性工作是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   科研氛围不只是由学术大家来营造的,它主要取决于在普通教师身上生发的一种科研活动与激情。不能小看构成文化氛围的这种活力,这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这种富有活力的科研氛围当中,教师的智力劳动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生生不息的科研氛围,正是教育名人辈出的希望之所在。在科研兴校过成中,我们应当对于构成科研氛围的活力给予必要的重视。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对自己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变成研究性工作。首先要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选好题,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5.教学艺术三策略   行动研究   所谓行动研究法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教师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从而获得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实际操作中,行动研究一般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学艺术形成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对理论运用的自觉性、经验的积累以及经常的反思与总结。传统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经验主义的教学法,缺乏理论运用的自觉性。许多特级教师成功的经验表明,教师要形成教学艺术,就必须学习并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因此,行动研究法在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理论是应用理论的前提,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业务提高主要指学科知识的提高。但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是低相关的态势。而教育理论却是教师普遍缺乏的,它是教师教学活动赖以顺利开展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在教师教学艺术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主要包括:理念性知识,主要指教师的现代教学观;策略性知识,主要指教师设计、组织教学的知识;相关性知识,如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如现代教育技术等。   反思性教学   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也意味着他们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理性,即善于对实践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实践理性是教学实践主体主体性精神的充分体现,即教师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实践主体只有不盲目、有计划,才能在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理论的理解靠理性,理论的产生也要靠理性。理论主体在一定的理论理想的鼓舞下,去掌握理论,去创造理论。实践主体在理性的自觉行为中,去践行自己的理论。当理论与实践统一在一个主体身上时,理论与实践便出现了很好的契合。与纯理论思考者不同的是,实践性思考者内涵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它是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结合中去完成社会使命的。对于他们来说,理性是实践的开始,也紧伴随着实践。实践结束了,理性有可能还在延续。他们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创造着自我,实现着自己完美人格的发展。教师在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中,要增强自己理性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应具有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的意识与能力。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与理论胸怀是培养他们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前提。   群体研讨   在教学艺术形成中,必须形成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制度或模式,要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群体劳动效应,即教师在积极上进的群体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向上的行为。教学艺术形成问题,不能孤立地从单个主体的角度去考虑,而应当从群体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在群体中,教师才会你追我赶、互相观摩,共同提高。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在一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校长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探索,一批教师的教学艺术在逐渐形成,产生了像刘可钦等这样在全国有影响的青年教学专家。   群体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为个体教学艺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在现代社会,任何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不能不受到其他教师教学艺术表现方式的影响。即使是著名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也离不开这种方式。魏书生出了名以后,应邀四处讲学,他在给别人讲教学之道时,他自己未必都是输出,而无输入。首先他在给别人讲解时,他的思路更加理清;他对自己的理论更加充满自信,听众就是他的理论的最好验证者;同时,别人意见的反馈对他又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这是进一步完善自己理论的一个重要机会。   (王升,教育学博士、教授、石家庄师专副校长;刘晓鹏,副教授,石家庄师专外语系主任)   本文学术看点   教师要有不断否定自己过去经验的冲动   我们不能仅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   掌握教学艺术,需要形成教学智慧   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融入教学可成为艺术   让教学充满活力,让教学更加精彩   从技术、模式层面考虑问题,教学死板,缺乏活力   教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   一个教师一辈子只靠一种教学方法“包打天下”,行不通   人应当从态度上“拒绝平庸”,为自己的发展设计好蓝图   仅仅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境界比较低   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   不仅要提研究性学习,而且要提研究性工作   研究性工作是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   教学艺术形成需要对理论运用的自觉性、经验的积累以及经常的反思与总结   传统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经验主义的教学法,缺乏理论运用的自觉性   应该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与理论胸怀,促进反思(蒋建华)   变革时期的基础教育系列⑥上期刊登:公共教育权力变迁了,教育问题出现了(刘复兴)下期刊登:公共利益: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坐标(蒋建华)

篇8:语文20世纪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语文20世纪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神话故事《西游记》。

二、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古时侯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9课去验证一下吧!

2、读题质疑,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认读新词。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⑶ 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

4、过渡:

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导入学习第2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⑴ 齐读第2自然段:

说说读懂了什么?

⑵ 结合理解设问句,区别发现和发明。

⑶ 过渡:

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么在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

3、指导学习3、4自然段:

⑴ 默读3、4自然段:

重点词句圈圈划划,同桌交流。

⑵ 集体交流:

说说20世纪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理解依赖自然、农耕社会。)

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愿意吗?

过渡: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古时侯的人们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

⑷ 结合课文说一说:

古时侯的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

猜一猜:

古时侯的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想一想:

当时这些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过渡:

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⑸ 看课件展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⑹ 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⑺ 出示一组老师收集的资料,交流:

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齐读第4自然段。

⑻ 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4、总结朗读:

同学们,此刻,我们回过头来朗读第1自然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过渡:

20世纪,人类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21世纪,我们人类还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

2、畅谈: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创造出哪些奇迹呢?

3、赠言,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篇9:《20世纪的10大发明》的教学设计

《20世纪的10大发明》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概述20世纪的科学发明之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说不尽的舒适和便利。

学 情:

学生喜欢科普知识文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七个生字。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家的智慧和伟大。

重、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这些发明的重要作用,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学 法:

自主探究

教 法:

讨论法

时 间:

流 程:

一、导入与初读

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从整体上了解文内容。

二、领悟内容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发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请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发明朗读感悟。

(3)体会用词的准确,语言简洁准确是科技类课文方面的特点。

三、积累迁移

课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可让学生先自主交流认读,注意提醒“纽”、“杉”“械”等字的读音。

四、实践拓展

五、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

在二十世纪有许多科学发现

1、拉链 2、集成电路 3、飞机 4、飞艇

20世纪 5、水中呼吸器 6、石膏绷带 7、尼龙

10大发明 8、火箭 9、电视 10、电冰箱

篇10:对20世纪90年代天人合一问题争论的反思

对20世纪90年代天人合一问题争论的反思

工业文明繁荣的背后蕴藏着环境、生态危机,全球化带来新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整合,科学与人生观需要协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学人对“天人合一”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讨论.他们争论“天人合一”能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并在争论中逐渐深化了对“天人合一”的'历史蕴涵的理解.他们的讨论并非无的放矢,而表现为对现实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切关怀,是中西文化之争在当代的延续,是科学与玄学论争在当代的重显.

作 者:王铭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3(3) 分类号:B261 关键词:天人合一   争论   中西之争   科玄论战  

篇11: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内容提要:五四新文学运动宣告了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胜利,五四高潮过去之后,从“革命文学”到“文革文学”,新文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却经历了一个一步步民间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给文学带来的后果是:一、否定五四文学精神,排斥西方文化,回归传统;二、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和它所代表的现代性的失落;三、导致创作主体的多重分裂从而导致文学无法克服的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倾向。历史的教训是知识分子不应放弃自己的话语立场和话语形式而操作其他话语。

一方面,走向民间的倾向是总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和教训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世纪末的中国文学正发生着一场巨变,一些作家迅速地走向民间和大众,一些理论家为之热烈欢呼,使民间话语成为一种新的时髦。文**流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现实的合理性中却往往包含了历史的盲目性。文学史的研究应该为文学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参照,因此,当世纪末文学昂首阔步向民间和大众进军之时,就更有必要回顾一下二十世纪文学走向民间的历程及其后果。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一次辉煌胜利,但是,它一开始就为民间话语的生长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无论是《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纲领性文件中的理论主张,还是纷纷写人力车夫、工匠、学徒等下层劳动者生活的创作实践,都显示着新文学一开始就存在的对民间大众的热情。正因为这样,代初就有了“到民间去”的口号。但是,新文学的开拓者们倡导白话,力求作品通俗易懂,出发点是使新文学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接受,而不是要求文学去迁就和适应大众。新文学运动致力于语言工具改良的全部目的在于现代性启蒙。新文学的开拓者不会为通俗之手段而牺牲启蒙之目的。周作人提倡平民文学,但他特别强调的却是“平民文学不是专做给平民看的,乃是研究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的文学。

他的目的,并非要想将人类的思想趣味,竭力按下,同平民一样,乃是想将平民的生活提高,得到适当的一个地位。“(1)在那股启蒙思潮还没有完全过去之时,人们还没有忘记五四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张扬个性反抗传统的启蒙主义方向。

然而,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思想资源的复杂化和社会改革现实的影响,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在热心于社会运动的同时在文坛上寻求新的超越,开始向民间和大众靠拢。转变的开始是一些本来一心一意表现自我而很少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开始表现社会生活。

郭沫若在1924年到宜兴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后写了《水平线下》等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作品,宣布以后要把头埋到水平线下,多领略受难的人生。这不过意味着由为艺术而艺术转向为人生,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正是五四文学的主流,为人生也正是新文学开拓者们和文学研究会诸作家早就那么做的。然而,伴随着郭沫若等这种转变的却是他们对自己在五四高潮中粗略接受的现代观念的清算和对五四新文学的再革命。

创造社对新文学进行再革命的愿望由来已久,当他们刚刚回国的时候,就曾经进行过发动,从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等文章可以看到他们进行新的超越的意图。然而,由于缺少新的理论支撑,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到了“革命文学”运动,他们依靠的不再是自我表现和个性的张扬,而是走向民间大众,走向革命。

1926年,穿上国民革命军军装的郭沫若发出了新的呼唤:“青年!青年!我们现在处的环境是这样,处的时代是这样;你不为文学家则已,你们既要矢志为文学家,那你们赶快要把神经的弦索扣紧起来,赶快把时代的精神提着。我希望你们成为一个革命的文学家,不希望你们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这也并不是在替你们打算,这是在替我们全体的民众打算。彻底的个人的自由,在现在的制度之下也是求不到的;……你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坚实起来,你们要把文艺的主潮认定!你们应该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漩涡中去!”(2)接着,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们纷纷发表文章,认定个人主义的文艺早已过去,继之而起的将是民众的文艺。“旧式的作家因为受了旧思想的支配,成为了个人主义者,因之他们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充分地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以个人为创造的中心,以个人生活为描写的目标,而忽视了群众的生活,他们心目中只知道有英雄,而不知道有群众,只知道有个人,而不知道有集体。”他们明确地提出:“革命文学应当是反个人主义的文学,它的主人翁应是群众,而不是个人,它的倾向应当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3)。他们要“以农工大众作我们的对象”,“努力获得阶级意识”,并且在语言上“接近农工大众的用语”(4)。作为五四文坛上颇有实力和影响的社团,创造社和太阳社最先表现了一种走向民间话语的倾向。

到了30年代,新文学进一步向民间和大众倾斜。大众文艺运动的民间走向是有目共睹的,无须多谈。需要注意的是,左翼文艺运动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虽然尖锐对立,却同时对文学发出了走向民间和大众的传唤。在3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上的几大流派和他们进行的文学运动中,左翼文艺运动更多地代表着民间大众话语,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更多地代表着国家权力话语,然而,尖锐对立的两大阵营都一样拒绝继承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一样要求文学走向民间大众。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要获得大众,都要争取广大的读者。这就形成一种合力,使更多的作家走向民间,向大众靠拢,加快了文学民间化的进程。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由于战争的需要,文学迅速集中到民族救亡的旗帜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抗战文学的兴起意味着民族主义文学的胜利(抗战前夕左联的解散就是一个象征),意味着国家权力话语的胜利(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国家权力最希望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却也是民间话语的胜利。因为民族主义本来就不仅仅属于国家权力,而且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和大众心理。在20世纪的中国,民族化必然意味着大众化,大众化必然导致民族化,两者高度统一,只有现代化与之矛盾重重难以合流。其实,左翼文艺运动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之间,对立的只是政治意识,而文化观念和文化立场都相差无几,文学观以及对文学的要求也极为相同。何况,现实的需要是:既然一切服从抗战动员和宣传的需要,文学就不能不迁就和适应大众的要求。文学的民间化不仅表现在快板诗、枪杆诗、街头剧的大量涌现,而且表现在理论上的民族形式讨论。民间旧形式的利用是这个时期文学走向民间的更有力的证明。它同时完成着文学的大众化和民族化。然后是首先在陕甘宁边区首先确立而在40年代末推向全国的文学大众化方向。

“秧歌扭到天安门,全国上演白毛女”,陕北民歌响彻全中国,

50年代文学是民间话语与新的国家权力话语的结合,它以民间的形式承载着刚刚从民间转化而来的国家权力话语。

1958年的大跃进民歌运动毫无疑问是对当代文学中民间话语和大众化方向的一种巩固,因为在“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上曾经有人试图脱离这个方向。从“革命文学”到“文革文学”,这个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已经为多数学人所共识,而与这个过程相伴的就是20世纪文学民间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民间化过程究竟给文学带来了什么?

在文学走向民间走向大众的过程中,首先显示的一个结果就是否定五四新文学,排斥西方文化、复归民族传统。

最先向着民间大众“开步走”的创造社和太阳社以最激进的面貌批判和否定五四,改造旧社会的迫切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寻找改造旧社会的力量而建立的对群众的认识,却使他们陷入了一种貌新而实旧的境地。他们的批判和否定是激烈的,但显而易见,他们反对的所谓“旧式的作家”,正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

他们所反对的所谓“旧思想”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新思想。他们热烈赞美并且用以反对和否定个人主义的所谓新思想,也不全是新从国外引进的新思想,而往往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受到冲击的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带有封建色彩的群体意识。

他们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却没有认识到那仍然是一片旧泥潭。这些激情满怀却缺乏深刻的年轻人自以为找到了新的价值而超越了五四新文化精神,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超越恰恰是在传统力量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扮演起来的。他们以最激进的面貌出现,承载的却是传统的惯性。对中国文化传统缺乏认识,加之浮薄的激情带来的超越和否定,使他们以最激进的姿态站到了旧文化的一边,帮助实现着旧文化的回归。

冯乃超对鲁迅的批判紧紧抓住的是人道主义。对鲁迅“愚弱的'国民”和“第一要着,是在改变我们的精神”等启蒙主义话语大不以为然(5)。成仿吾说鲁迅的《“醉眼”中的朦胧》一文“暴露了知识阶级的厚颜,暴露了人道主义的丑恶”(6)。钱杏村严厉批判鲁迅的“小资产阶级的恶习性”之后指出:“鲁迅所以陷于这样的状态之中,我们也可以说完全是所谓自由思想害了他,自由思想的结果只有矛盾,自由思想的结果只有徘徊,所谓自由思想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个骗人的名词,鲁迅便是被骗的一个”(7)。他们以为完成了一种超越,所以大胆地指责这一切,却没有意识到这正是新文化精髓之所在。这种批判没有使他们进入更为先进的行列,而是暴露了他们思想的简单、心理上的浮躁和观念中陈旧传统的积淀在动荡的时代中发挥的作用。

五四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和传统的界标。这个界标不是时间意义上的,而是尺度意义上的。20世纪中国发生的对五四的一次次否定,无论以多么激进的面貌出现,其实质都是旧的而不是新的。直到世纪末的90年代,五四还没有经受过一次真正的新思想的挑战。

每一次对五四的否定,都意味着对传统的回归。即使今天那些以后现代主义行头装束起来的否定者,也无须仔细查看,就会发现那新衣之下所隐藏的被五四所冲击过的腐朽。

如果说在创造社和太阳社走向民间和大众的时候复旧的表现还不明显的话,在大众文艺运动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以小农意识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排斥西方现代文化的倾向就非常明显了。对五四的否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之否定。对知识分子的否定也是通过对其载体的否定而否定以个性主义为主体的现代意识和西方现代文化。向大众认同也就是向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认同。因为在中国现代史上,五四――现代知识分子――西方文化这三者是一体化的。对这个整体的任何一个部分的态度都意味着对这个整体的态度,显示着在东西方文化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文学的民间化运动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复旧和排外的倾向。这种复旧和排外的倾向与尊孔读经不同,但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差异,因为经典文化和它在民间的积淀并没有多大不同。

无论是大众文艺的讨论还是民族形式的讨论,都一样首先反对欧化的语言和形式,通过对“民族形式”、“民间形式”的强调而排斥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并客观上实现着对传统形式和内容的回归。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瞿秋白都不是守旧派或者国粹派,然而,这个最激进的理论家在《大众文艺的问题》中强调语言形式问题时却明确指出“革命的大众文艺必须开始利用旧的形式的优点”并且在内容上号召改作《新岳传》、《新水浒》,并试图以此抵制知识分子以欧化的文学去教育群众。

大众文艺运动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反对欧化。尽管瞿秋白等人有时也在理论上表示不一般地反对欧化,但批判的锋芒所向却往往是五四新文学的“欧化倾向”。他们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了种新式的欧化的'文艺上的贵族主义':完全不顾群众的,完全脱离群众的,甚至于是故意反对群众的欧化文艺,――在言语文字方面造成了一种半文言(五四式的假白话),在体裁方面尽在追求着怪僻的摩登主义,在题材方面大半只在知识分子的'心灵'里兜圈子”(8)。所以,文艺大众化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继续在知识青年小资产阶级群众之中进行反对一切反动的欧化文艺的斗争”(9)。这种反对欧化的倾向在后来的民族形式讨论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陈伯达在《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杂记》中说:“关于民族传统,在文艺上所接受的,不是限于旧形式;凡是中华民族战斗史绩及其精神,中国人的一切固有美德,中国历史上大人物对于民族和社会的一切立德、立言、立功,为中国人所服膺不忘的,都应以之充实文艺的内容”。向林冰等人从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小农意识出发,指责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非大众化、非民族化,而对封建社会产生的民间旧形式大加礼赞,把它看作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中国现代悲剧性的文学历史证明,当时能够认识到这种复辟性质的只有胡风。当否定或歪曲五四文学传统而强调继承民间的传统形式成为一种时髦之际,他坚决地捍卫了五四文学传统,反对那种认为五四新文艺“割断了历史的优秀传统,割断了人民大众的联系”的论点,反对“民间文艺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的论调。他反复地批判向林冰等人“新质发生于旧质的胎内”的理论,因为他看到了五四新文艺在实践和理论上“不但和古文相对立,而且也和民间文艺相对立”(10)。

也许在这一点上胡风没有表述清楚,

但他已经感觉和接触到了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即民间文艺与五四反对的旧文艺在意识形态的性质上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篇12: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列宁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论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间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的不同,但在同一文化传统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根本上却是相同的。胡风以自己的文学生命为代价所捍卫的正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方向,但在强大的浪潮面前,却终归失败。

走向民间的另一个结果是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失落,导致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失落。五四新文学运动最有价值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启蒙主义文学方向的确立。先驱们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以人的解放为目标,致力于国民性的揭露与批判。他们揭露社会黑暗,关心大众疾苦,但决不在思想意识上迁就大众,决不因为同情而无视大众的弱点,决不为获得大众的拥护而赞美大众的脓疮。当新文学一步步走向民间的时候,这种启蒙精神不能不首先面临威胁而且一步步被消解。

“革命文学”兴起之际,倡导者们就高呼要“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龉龊的工农大众”(11)。

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先声。在大众化的讨论中,倡导者高声呼唤文艺“向着大众飞跃”。

他们认为革命的先锋队不应该离开群众的队伍,而自己单独去成就什么“英雄的高尚的事业”。“什么只应该提高群众的程度来欣赏艺术,而不应当降低艺术的程度去迁就群众,――这一类话是'大文学家'的妄自尊大!”(12)在讨论中,也并不是没有清醒者,包括普罗文学队伍内部也有比较清醒的人们。可是,这些比较清醒的人们往往一发表意见就受到激烈的批评。郑伯奇曾经提出文艺大众化的第一重困难在于大众自己,因为他们还缺乏接受文艺作品的基本条件。这一见解刚刚提出,瞿秋白就严厉地指责作者和他代表的知识分子“还没有决心走进工人阶级的队伍,还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教师,而根本不肯向大众去学习”,“企图站在大众之上去教训大众”,并且指出“这篇文章充分的表现着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的态度,蔑视群众的态度。这种病根必须完全铲除”(13)。

本来肩负着启蒙之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从这时开始,已经不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大众头上教训大众”。他们开始被引导去向大众学习,去迁就和迎合大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心理。五四运动刚刚过去不过十年时间,觉醒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放弃自己的话语权,放弃自己的历史主体地位,向工农大众认同。它意味着五四新文学启蒙精神的丧失,意味着新文化运动开始发生逆转。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深刻的悲剧。我不愿指责这些年轻作家的浅薄。无论怎么说,他们密切关注政治革命并且投身于这种革命,要求自己的一切都服从于这种革命,这一切都无可指责。

由于革命的热望,他们不再满足于暴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不再满足于功效缓慢的启蒙运动,急切地渴望新势力的壮大和发展,因而急于燃起希望之光和革命之火,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新的力量在哪里?他们认为“一切被压迫群众不但是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而且是创造新社会的主人”(14)。的确,在中国,如果要寻找革命的力量,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当他们寻找革命力量时,便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工农崇拜。而这种崇拜又使他们隐入了一种貌似激进实

[1] [2] [3] [4] [5] [6]

篇13:教学反思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主要有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

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体。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这不,转眼间冬天来了,新年又到了,一年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还是仔细地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本人在本学期中,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组织、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改革,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图书角、益智区、小巧手、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小医院等,还利用室外一角,设置了小超市,在每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废旧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酒瓶装饰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飞机

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三、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我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矗但是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小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篇14:经典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略读课文《永生的眼睛》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最受感动的人物,学生首先找到了作者的女儿,从文中找到小女孩的精神境界要更高,和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感到学生读书的细致。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同龄人之间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中,学生对父亲、母亲进行了分析,感到他们是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人。同时都能深入地有感情地去读这些人物的对话。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很透彻,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我想,主要原因是我没有用更多的问题限定他们,使他们自由感悟,有感而发,谈得开心,悟得深刻。

在理解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的主题,“永生的眼睛”指什么呢?杨泽琨说:因为是外公捐献了眼角膜,虽然他死了,但眼角膜还在,就好像他还没离开家人一样,还活着。在她回答的同时,高雨苏急着答到:这永生的眼睛指的就是永生的品质,学生总结的非常到位,让我非常感动。

在课的结尾我给孩子们读了这篇课文的没有编在课本里的结尾,小女孩在外公死后的第二周也不幸因车祸而死,妈妈把小女孩的角膜也捐了出去。读着结尾我留下了眼泪,几个女孩也留下了眼泪。此时,我与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撞击。我想心灵的撞击之后,一定会有心灵感悟的升华。

我希望自己能经常上出这样的自己也为之震撼的好课。

篇15:经典教学反思

师:我们来看看,四季藏在哪里呢?师一一课件出示四季图。一是春景图,让学生上前点击花丛。点中即念出一句快板:“春天藏在花丛中”。然后依次点出“夏天躲到草帽下,秋天钻入谷堆堆,冬天缩进棉褂褂。”然后教师就让学生念快板。

透析: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就采用快板引入。按理这也未尝不可。但是,这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参与。快板也只是节奏训练的“拐棍”,学会“走路”后应及时丢开。如果教师让学生把创编出来的歌词也要用快板念出,在唱歌之前也先念上一段快板,使歌曲的学习显得不伦不类。既分散了学生的关注点,又人为增加了学习歌曲的难度,减弱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如果只从自己的喜爱出发,闭门造车,全力打造。那只会“剃头担子一头热”。

对策:对于歌曲节奏的处理,应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知。而不是单调机械地操练。可让学生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辨听节奏。通过自听自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节奏。因为节奏毕竟是歌曲的骨架,而不是全部。

篇16:经典教学反思

老师教唱完歌曲《捉迷藏》后,让学生根据四季的特点,创编歌词。原来的歌词是:“春天藏在花丛中,夏天躲到草帽下,秋天钻入谷堆堆,冬天缩进棉褂褂。”这段歌词运用拟人手法,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充满童真童趣。

而老师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不浪费时间,一共只发了四张纸,让大家分组创编。创编结果如下:春天我们去赏花,夏天游泳多快乐,秋天粮食大丰收,冬天我们打雪仗。学生创编的歌词,成人味十足,缺乏个性化。没有真正地表达出自己对四季的真情。

透析:主要原因是没有为学生创设创编的空间,留足创编的时间,激发出学生创编的情趣。正因为学生缺乏创作时空,教师仅仅是把它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从而造成了“昙花一现”,“蜻蜓点水”的现象。

对策:教师在开发课程时,不能从抽象的问题出发,而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顺应学生的生活生态,以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丰富多彩的经验为蓝本来设计课程,构建生活的课堂。可让学生说说“春、夏、秋、冬除了藏在歌曲里的这些地方,还会藏在哪儿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进行创编。使创编带有强烈的个体体验和感受,凝结童趣,张扬童真。

篇17:经典教学反思

实习这么长时间了,上课出现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这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做法。

自从实习以来,自己一直是走在教师的生存阶段,更加关注的是自己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所以呢,我便把更多的心思和努力放在这个上面,对他们是大爱有加,结果造成了他们有些无法无天,甚至个别作业不知上交。课文不知背诵。我越来越觉得这与我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的所谓的“爱”。

我这几天一直在考虑,我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考方式,应该是用“严爱”而不是“慈爱”。因为慈爱,他们变得没有压力;因为慈爱,他们变得没有自觉;因为慈爱,他们变得有些无法无天。因为他们认为,老师爱我,即使我有错了,老师也不会怎么着我。所以,上课的时候,即使我让他们站着,也丝毫不会有什么悔改,面对这样,我是好话说尽,手段用尽,我不知所措了。

我应该适当与他们保持距离,让距离产生师生情,让距离磨灭他们慵散的毛病。现在学生积极性成为了主要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了重中之重。理论上的好多知识我运用了好多,但是理论毕竟是理论,在实践上还是有许多的差距。

我将要改变一下我这个教学方式,期待一个我期待的课堂。

篇18:教学反思

在进行对“集合”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目标,课前调查分析以及课堂教学现象的深入分析进行了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3顶帽子、2朵花、4棵树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例1的.知识时,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首先通过例题展现完整的集合图,分别画出参加语文小组、数学小组的集合圈,再体现交集的意义即有三个同学既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数量关系,体会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练习时,通过让学生填不完整的集合图、自己尝试画图分析等,体现“给出元素——只给图填元素——没有图抽象思考”的学习层次,引导学生由直观过渡到抽象,进一步理解集合思想。在学习资源的选材上,也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如到商店进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水果店卖水果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这节课中教师利用简单的动画演示,形象地体现出集合思想的实质——交集的意义,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围绕教学目标提问,自始自终关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篇19:教学反思优选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

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我们明白初三英语生词多,课文长并且难,听、说、读、写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是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如: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注重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讲练结合,练重于讲

基础知识的总结、知识网络的构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都离不开讲,但更离不开练。不练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所以,练比讲更重要。要精讲,也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多练,就是让学生做足量练习,但杜绝那种不加选取的重复练习,要有针对性。

三、在辅导学生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狠抓尖子生,树立榜样作用

尖子生是班上学习的主力军,在班上起着不可估量的带头作用。为此,,我计划还要下大力气抓尖子生,多看“额外”的书,避免上课“吃不饱”的现象,同时,在班上大力表扬他们,既促进用心性,又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2、重视中游学生,促进全面丰收

中游学生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也对中考的成败起关键的作用。为此,绝不忽视每一个中游学生的发展,以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调动他们的用心性,不仅仅教会他们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潜力。

3、带动下游学生,减少落脚生

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绝不能冷落“差生”。对学生不歧视,又耐心,有信心,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增强其自信心,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平时走到他们跟前,多停停,多问问,调动其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自觉自愿的努力学习,并且,最起码也保证了课堂秩序。

4、个性重视不平衡生

对于那些其他各门学科还能够英语不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开“小锅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不断去努力,决不能因为英语而是他们在考试中失败。

总之,我会拿出十分的力气,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良的成绩,在竞争中不断努力。

篇20:教学反思优选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传承国家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等重大职责,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小学语文的课程创新是顺应社会的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可是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在创新方面做得并不太好,本文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目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里有着明确的说明,语文的教学必须要重视基础素质和创新本事的培养,并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语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上,注重基础的训练,加强平时的语言沟通,为学生今后能够在社会上合理地运用语言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究精神。课标中明确地说明了小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除了要学生在平时进取地积累和实践之外,教师自身也应当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上做出创新。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

虽然在课标中已经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教育者的教育观念陈旧。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仍然难以摆脱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注重书面知识,不注重实践本事;注重答案和结果,不注重寻求答案的过程;注重知识的记忆,不注重知识之间的拓展和关联;注重知识的工具性,不注重知识的人文性。这些陈旧的观念在教育者的思想里仍占据主导地位,师长为尊,旧的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对结论提出质疑的权利的观念,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教育目标变得不明确,和时代发展相脱节,让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和模式上越走越远。探究更深层的原因,是学校过于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以及教师和家长片面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了教学变成了学校与学校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相互盲目攀比的工具,给学生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

2、教育模式的陈旧。在小学的语文课堂里,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构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然知识的了解度还不够,所以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作为听众和课堂活动的执行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交流。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薄弱之处进行必要的指导,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在教师对课本上的古诗词进行解读时,需要运用到绘画的形式配合学生以感性的理解方式去理解诗句、词句的意思,但大多数教师不会让学生去动手绘画,而是自我在黑板上逐字逐句地边画边讲,学生只用在课本上记好笔记就能够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却因为教育者的理念陈旧而没有发挥出作用,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三、教学创新时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我的语言素养。而以上几点,既是语文教育创新的目的,也是在进行语文教育创新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本事,还要让学生的思维本事、创造本事得到综合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研究语文,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小学五年级的课文《推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篇文章以一个句子中动词应用和语句前后的矛盾之处作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综合性,增加了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

2、教师要敢于创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给予学生启示。例如,在课文《与象共舞》中能够运用两种教学思路给学生进行指导:一种是以培养学生阅读本事为主,感悟文章所带来的启示;另一种是以培养学生写作本事为主,学习文章语言形式,并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这种方法能够从两种不一样的思路,给学生带来两种不一样的启示,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创造本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拘泥于现有规则。而此刻我国小学语文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者观念的陈旧、模式的陈旧以及教学的策略运用不当等。小学教学的创新要经过教育者的实践去摸索,既要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东西,让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主动地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素质,激发自身的潜能,以适应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

油画创作中的个人风格-美术学论文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教案-现代工业美术欣赏练习课

听音乐画画教学反思

《我们的幼儿园》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主义美术

美术教案-初二美术上学期教案

美术教案-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

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初中美术教案

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反思-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集锦20篇)】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人的五官写生画2023-08-17

初二美术上学期教案2023-08-02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五册2023-07-05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023-01-29

《项链》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2022-12-07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总结2023-10-09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2023-07-23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2023-03-17

认识抽象画的说课稿2023-09-16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