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精选10篇)由网友“neuz”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摘抄
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摘抄
有一次电影拍摄间隙,导演冯小刚带着剧组的成员外出游玩。玩累后,大家坐在露天咖啡馆聊天。正喝咖啡的冯小刚突然发现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一处,他好奇地回过头,看到从远处走来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可能天生残疾,一条腿和一只胳膊向外翻转,走起路来样子很难看。见状,冯小刚故意咳嗽了两声,大声说:“大家注意一下,我有件重要的事要说。”冯小刚的话一下子让众人的目光都收了回来。冯小刚故意沉吟着,过了一会儿,又说:“好了,没事了,大家继续喝咖啡吧。”众人很不解,追问他到底有什么事。“真没什么事。”冯小刚轻笑着,“我只是不想让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刚才那个姑娘身上。人家本来有缺陷,你们都盯着她,多不尊重人呀,人家肯定也会难堪的。”冯小刚的话让大家羞愧地低下头。
无独有偶,歌手韩红也深谙“不看”的真谛。有一次,韩红到一个山区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韩红和朋友步行去住处。走到半路时,突然下起了雨,幸好他们带了伞,不至于被雨淋到。也许是雨天路滑,也许是速度太快,只听“哐当”一声,对面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连人带车一下子摔倒了。摔得倒不太严重,浑身却沾满了泥浆,样子很狼狈。小伙子飞快地爬起来,朝四处张望,韩红忙拉着朋友转过身,若无其事地指着远处的风景。小伙子松了口气,骑上车走掉了。事后,韩红笑着对朋友说:“小伙子一定不希望别人看到他摔倒后的狼狈样儿,所以我们就只好‘非礼勿视’了。”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出丑或犯错,有时我们并帮不上什么忙,却可以不去看,不去嘲笑,给对方留一些面子,因为不看也是一种尊重。
篇2:沉默,也是一种尊重美文
沉默,也是一种尊重美文
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但他却有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人都不易听懂。
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寝室里的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室友们忧心顾颉刚的病,因而情绪并不高。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让室友们恢复以往的积极性,他身先士卒,率先找人说话。顾颉刚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身上,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
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一时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陷入了僵局。
“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
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而这时,坐在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室友看不过去了,生气地责问道:“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他可是北大的顾颉刚,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微笑着。
顾颉刚伸手示意室友不要为难对方。室友见状,便不再理这个只会点头微笑的木疙瘩,而是转过身和顾颉刚开始攀谈起来。
当他们快到上海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剩下果盘下压着的一张字条,那是年轻人走时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顾颉刚看完信很感动,在心里记住了这个心思缜密的年轻人。不久后,冯友兰考上北大,恰巧又分到顾颉刚所在的学院。顾颉刚再见到这个懂得尊重人的师弟,十分开心,便对他格外看重与照顾,经常与其讨论学问。冯友兰也没辜负师兄所望,最终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
交际中,如果我们误会了一些人,不要急着去批评对方,即便有时对方是沉默的,但那也可能是一种尊重。
篇3:尊重也是一种爱
尊重也是一种爱
在法国里昂中央大学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刻着历年来去世的原在校大学生的名字。每一次回到里昂,我都要去看看那块铭牌,因为我的朋友埃荷瓦的名字也刻在上面。我曾和埃荷瓦住在同一幢学生公寓里,埃荷瓦课余爱好高山滑雪,而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代表法国出征冬季奥运会。1994年寒假,埃荷瓦和他在巴黎高师读书的女朋友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双双坠落在600多米深的峡谷里,再也没有回来。整个里昂中央大学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对金童玉女的年轻生命如此突然地消失了,真令人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几天后,埃荷瓦的父母从巴黎赶来里昂整理儿子的遗物,我前去帮忙,在与这对夫妇交谈时,埃荷瓦的母亲告诉我,作为父母,他们曾多次告诫儿子,高山滑雪是一项颇具危险性的.运动,但从来没有去阻止过他,他们一向尊重儿子的爱好,因为他们爱儿子。
玛丽雍夫妇的儿子史蒂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中毕业那年,他提出不再继续上学,而是要去里昂最大的公园当一名花匠。史蒂凡从小喜爱园林艺术,对种花弄草爱到了痴迷的地步。玛丽雍夫妇跟儿子谈话,告诉他当个园林工人收入不会太高,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好房子好汽车,但是如果儿子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做父母的将尊重儿子的选择。史蒂凡如愿以偿当了名花匠,玛丽雍夫妇与朋友见面时,常会以骄傲的口气发问:“嘿,最近有没有去过金头公园呀?某某地方的那个大花坛就是我儿子设计的。”
维维亚老太太居住在里昂一栋带花园的别墅里,丈夫去世后,老太太就立下遗嘱,将在身后把这栋房子无偿捐赠给一家老年俱乐部。老太太有四个儿女,都属于不太富裕的工薪阶层,他们本来都是这栋房子的直接继承人,可是当母亲作出捐赠的决定后,四个儿女无一人反对,他们帮母亲请律师办理公证,让母亲在她有生之年完全按自己的愿望行事。我曾与维维亚的小女儿讨论过这件事,她说母亲把房子捐出去,做儿女的一点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再多的钱也无法与我们对母亲的爱相提并论,我们尊重母亲的决定,就是为了让她感受到儿女对她的这份情和爱。
人世间的爱有无数种表达的方式,理解并尊重你所爱的人,无疑是明智的。
篇4:不帮忙也是一种尊重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
有一天,富兰克林和一名女外交官洽谈完毕,女外交官在下台阶时不慎摔倒,富兰克林的助手忙不迭准备去扶,富兰克林急忙阻止并将助手拉到一边躲到一角落处。
当女外交官忍着疼痛慢慢爬了起来,看了看四周,庆幸没人看到自己的不雅,笑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离身远去。
看着这一幕,助手纳闷不已,问富兰克林为什么不让自己去扶女外交官。
富兰克林低声说道:“这样优雅光鲜的女士,内心肯定特别自尊、骄傲,不愿意别人看到她难堪的一面。
如果我们不顾场合,在她尴尬的时候去帮她,不就是对她极大的不尊重吗?我们不帮她,其实是在帮她维护自己的优雅和尊严!”
助手被富兰克林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不得不佩服他为人着想的周全和细腻。
帮助别人,虽是待人处世的基础和核心。
毕业的人不是我【2】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失业。
新生入学,似乎转眼间这个培育了你四年的大学和你顿时脱离的毫无干系。
因为它是那样的博大,用它那宽阔的臂膀迎接着新生力量,你的母校离了你,熙攘依旧,欢乐依旧,它依旧笑着看着校园里青春的男男女女的脸庞。
你找不到半点属于你的影子,人群可以把你淹没,说话声,笑声,脚步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叫喊声让你找不到一个属于你的声音。
是啊,毕业了,欢欣鼓舞而又沉重非凡的字眼。
于有些人而言,毕业就是结束几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毕业就是不再有人按月按年的往银行卡上给自己打钱,毕业就是由别人养活自己变成自己要养活起自己,毕业,除了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以外,她们似乎一无所有,这种感觉就像一丝不挂的站在寒风瑟瑟的数九寒天之中,其中凄凉他人不得而知。
当然对于优秀的毕业生而言,毕业意味着结束了辛苦奋斗的四年,她们要从学校打拼奋斗到公司单位,毕业意味着高薪轻松的工作,毕业意味着人生的下一站,毕业对她们来说无比美好而又无比令人向往,哪怕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也会为她们会心一笑,高兴三秒而后又顾影自怜,悲悲戚戚自己以后的饭碗和工作。
曾几何时,一句“这么大个人了,连这点儿钱都没有”让我感慨万千。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挣钱还难,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花钱更容易。
所谓花钱易,易如水从高处流。
挣钱难,难如上青天
母校用一场晚会送走了千万在校大学生,踏上她们自己的社会人生路。
是喜是悲,是曲折是平坦,全看个人造化。
“我深知不努力,我什么都不是”也成为惊醒每个在校生的或松散或紧绷着的神经。
毕业,驶向另一片新的天地。
毕业,载着最初的希望和梦想。
毕业,快乐!毕业,万岁!很可惜,毕业的人不是我。
你觉得幸福就好【3】
人生处处充满了比较。
在世人眼中,学习、工作、婚姻、孩子,皆可被当作比较的对象。
无论我们喜欢或是不喜欢,就现实而言,大多不曾远离这个“俗套”。
当然,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被拿来比较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学生时代,比的是成绩,毕业了以后,比的是工作,还有诸如家境、权势等等。
于是乎,从我们身边忽然冒出来一个“别人家的某某某”,他们各方面的表现都比我们出色,让我们抬不起头来。
小时候,我的父母就常常念叨这个“别人家的某某某”,因为念叨的次数多了,以至于到了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时常会浮现他的影子。
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却依然对他肃然起敬,因为当年的他不仅品学兼优,而且任劳任怨,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处缺点。
我原以为告别了学生时代,这些比较便不会再出现了,却不知另一场关于工作的比较已经悄然开始。
当我们站在校门口合影留念的'时候,当我们坐在教室里缅怀过去的时候,谈论最多的话题无非是谁谁谁找到了旱涝保收的工作,谁谁谁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多少,看似云淡风轻的讲述,实际上是另一段“比较之旅”的开启。
我素来不喜欢比较,也便懒得同人争长论短,大多数时候他们比他们的,我只是静静地当一个旁观者。
但有时触及到我的底线,我也会认起真来,和他们理论。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银行做柜员。
那时正是春节前一个月,我以一个新手的身份被调到当地所有网点业务量最大的一个支行。
为了做好工作,我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晚上8点以后才下班,没有午休,有时忙起来甚至连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有个朋友在比较我和她的工作时说:“你工作轻松,每天都可以在银行里吹空调。”我忍不住驳斥了她,这也是我第一次告诫别人不要随意比较。
禁止比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认可。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我的付出?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人应当认识自己,按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所以不要轻易与人比较。
人若总是想着与人一较高下,终有一天会将自己拖垮。
其实,人与人之间工作、生活各不相同,根本没有可比性。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别人怎么看不重要,关键是你觉得幸福就好。
知足是最好的解药【4】
人们都知道“知足常乐”这四个字,但在棱角分明的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知足”的人,真的屈指可数。
生活水平节节高,手头上有了余钱的人们开始买房,一套,两套,甚至是好几套。
买车,一辆,两辆,甚至是好几辆。
约三五友人小坐,菜是点了一盘又一盘。
携闺蜜逛街购物,衣服是买了一件又一件……“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话是这个理,可对很多人来说,知易行难。
如果,生活上的不知足是对物质的浪费,那心灵上的不知足则是对生命的亵渎。
看央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那些做了官的,掌了权的,有了势的,挣了钱的人,为什么竟会身陷囹圄?因为不知足。
对官位的不知足,对权力的不知足,对势力的不知足,对金钱的不知足。
不知足就像鱼鲠,卡在喉头,寝食难安。
不知足也是痛苦的始作俑者,总觉得这也不够,那也不好,日日生活在哀怨苦痛的泥淖,不能自拔。
不知足的心灵,扭曲了正直,蒙蔽了良知,丢弃了快乐,埋葬了最简单最纯净最真实的幸福。
《老子》有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
所以知道知足的人,时刻能获得平凡的温暖,琐碎的感动,淡然的喜悦,本真而澄澈的幸福。
知足者,常乐也!
篇5:索取,也是一种尊重散文
索取,也是一种尊重散文
索取,也是一种尊重散文
楼下不远,有个废品收购站。这是一个来自安徽的三口之家,租住在一个狭窄逼仄的车库里。这里,既是他们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堆积废品的仓库。每天经过,我都会看到他们俯下身子忙着整理收来的废品。偶尔,他们会抬起头来,一个友善的微笑,从沾满灰尘的脸上绽放开来。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艰难”这两个字。我感叹着,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每当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总是用一个手袋装好,趁早晨上班的时候,顺手悄悄放到收购站的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准备离开。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她笑着看着我,然后指了指放在门口的旧报纸。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话了:“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錢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錢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安徽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
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錢。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我知道,这一刻,她收到了一份尊重。
单位新来一个实习的女孩儿,每天有饭局我们都要带着她。
单位很清闲。大家一边上着班,一边还做着别的营生,都不差錢。所以,几乎每天都有人张罗,去哪里哪里吃饭。大家同去,一个也不能少。开始还好,时间长了,那个实习女孩儿便说自己有事儿,推托着不去,大家就赶鸭子上架一样,硬拉上她。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实习女孩儿已经来单位一个月了。月底发工资时,她也得到了一份劳务费。这天,她也开始张罗,晚上要请大家吃顿饭。
听了她的话,大家不由相顾莞尔。大家的意思,我是心领神会的。饭要去吃,但是,这个初出校门的女孩子想请客,是不可以的。
晚饭吃得很成功。看着女孩去买单时,我在偷偷地笑。一会儿,女孩回来了。她奇怪地问我们,谁提前押500块錢在吧台了。她恳请大家,一定要把买单的机会留给她。谁也不说话,结果,女孩站在那里急得快哭了。
最后,年纪最大的主任出来圆场,他说:“谁?快把錢拿回来吧。我觉得今天这个单必须由她来买。我们付账不但不能让她高兴,反而是在伤害她。”
我从吧台拿回了那500元錢,心里却是亮亮堂堂,因为,我看到实习女孩付錢的时候,无比的开心。我知道,这一顿晚饭,会让她不再觉得内心里有亏欠,会让她坦然自信地面对周围的人。
许多人都习惯对别人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认为自己这样就是高尚无私。事实上,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恩赐”。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之道,不是一味去施舍和怜悯,而恰恰在于给予和索取的平衡。只有达到这种平衡,我们才会有感情上的尊重,人格上的平等,心灵上的濡沫。
篇6:尊重和信任也是一种约束论文
尊重和信任也是一种约束论文
学习“衡水经验”时,老师们都对“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很有认同感,其实推而广之: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我觉得一所好学校办学档次的提升,关键就在班主任自身修养、人格魅力、管理方式的提升。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上传下达,“维持会长”的表层上,缺乏创新、缺乏“质”的提升。
班主任工作应该说是千头万绪,现代社会形势下的学生,应如何去管理,的确值得大家思考,沿用过去的老办法,我们都已经体会到了,那是事倍功半。虽然有的班主任仍然是“很严”“很有威信”,但往往伴随的是班级很沉闷,学生的个性扭曲,人格不健全。因此,我认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是班主任自身修养、人格魅力的.最基本体现。其实,就班级管理而言,尊重和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我说过,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四不”――不罚款、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不侮辱学生、不叫学生家长。其实,这只是尊重学生的最表面的形式。尊重和信任体现在更多、更细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体现在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兴趣爱好、学习成绩。
作为人,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把教师与“天地君亲”供奉在一起,学生必须尊敬老师,但老师对学生不用客气,只要觉得必要,“打、骂、罚没有什么不可以”。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奴性十足,缺乏主见,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这样的学生,人格是不健全的。所以,尊重学生,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让学生信任老师,能在老师面前讲真话、讲实话,即使是犯了错误,他得到的也是告诫,是安慰、是指点。
高中生应该是处于“多愁善感”的年龄阶段,他们有纯洁、丰富的情感,他们热爱自己的父母,与学友情同手足,甚至对异性也有着朦胧的好感,这些都是人的美好感情。老师应该尊重学生这些美好感情,不能以这些作为要挟,学生有问题,就叫他们的父母、同伴或是异性朋友批评、训斥等等,这其实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只有老师尊重了学生,学生才能学会像老师一样尊重人,才会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生的隐私之一,我们不应过分地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根据,批评学生就用成绩来说明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学生全部能力的一个方面的体现,绝不是全部。尊重学生,我们也应也尊重学生的隐私。
总之,一个人一旦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加倍的自重自爱。这也就是达到了管理的目的。
2、充分信任学生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健康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学生的诚信是建立在教师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是教师经过精心培养而盛开的高贵的人格之花。其实,信任学生也能让学生自我约束。让学习欠刻苦的同学做学习委员,他会加倍的努力,让喜欢吵闹的同学管理寝室,他能以身作则,让行为习惯不好同学管理教室卫生,他也会变得谨慎小心,这都是信任的结果。学校政教处组织的值周活动,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因为他觉得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一份信任。同时,他们自己也会做得很好,因为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管理别人啊,所以,这也是一种约束。
我从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中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也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了很多,虽然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的挫折,但我会一如既往,用尊重和信任来感动学生、约束学生。
篇7: 等待也是一种不尊重心情随笔
等待也是一种不尊重心情随笔
每每打开抽屉都会看见那封信――当时没有及时寄出就一直没勇气寄出的信。
这是一封建议信,虽然明白自己不可能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英明的建议,但是,每到一处,都会细心去观察这里的环境,偶尔把自己想成这里的主人翁,而想着在哪方面做出一些改变,让这里的一切变得更加的怡然。
大一刚进学校,第一次参加讲座,来的是个救灾英雄,顿时感觉这是自己亲临现场与伟人的第一次接触,尽管他在台上,我在台下。讲座由于在室外嘈杂,并不是听得很清楚,但是这样的场面已经让自己震撼。于是,我想给这位伟人写信,想与他交流。问辅导员有没有地址,他说,网上就可以查,但是,也就这样结束了。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偶尔还会想起这件事,但是,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么强烈,直至彻底忘却。
再接下来的一封信是写给自己的校长的,也就是抽屉里的那封。已经忘了信的内容,记得在中间一段时间拿出来看过,不免感觉自己的幼稚而莞尔一笑。至于为什么没有丢进垃圾桶,我想还是带着一份遗憾吧,遗憾自己为什么当初有写信的想法却没寄出去的勇气。我在思索着答案,却似乎不是因为缺少勇气,而是自己在给自己找理由,一直想着找个合适的'时间去寄,却怎知,机会或许有过,只不过信的内容已经过期。所以,告诫自己,做事情别想着等待。
最近的一封信是写给自己刚来的这个研究所的所长的,仍然是一封建议信。我认为自己写的还是在理并且富有情感的,于是在邮箱中寄了出去,这一次我告诉自己,不能让自己等待,哪怕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时间过去了近10天,有时在想着是不是邮箱的地址不对,是不是老师在出差,更或者老师已经看到了,在考虑怎样来回复……内心一直在给老师时间,希望他没有丢进垃圾桶。
不管这封信会不会得到回复,也不管他会在将来的什么时间回复,我需要告诉自己的是:当别人在向我发消息时,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因为,等待的滋味并不好受。
篇8:倾听也是一种尊重作文300字
倾听也是一种尊重
倾听,是默默的灵魂沟通,
——题记
倾听是静静的支持,是朋友之间互相的关爱。有时候总是想向朋友诉说自己的心事,若朋友不愿倾听,自己心里一定不是滋味。那反过来,朋友向你诉说,你不认真倾听,朋友也一定难过。所以,倾听很简单,认真听,用心听,就是在倾听意义上的尊重。
倾听是默默的表达。老师讲课我们认为很简单,可你知道老师备课是多么辛苦啊!那些资料是一点点查阅的,一点点积累的,每堂课也是精心设计的,
小学生作文大全
认真倾听,是对老师辛苦最好的回报。
倾听也是最美好的欣赏。大自然的声音是最美的,风儿擦着树叶,沙沙,沙沙;河水摇着鱼儿,哗哗,哗哗;鸟儿伴着虫儿,叽叽,啾啾……认真倾听,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是奇妙的。
让我们一起认真倾听,所有的诉说,都是美好的传奇。
篇9:尊重是一种修养美文
尊重是一种修养美文
很多学生让我给他们写一句话,第一个跳入我脑海的,就是“先做人,后做事”。我真的相信,一个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够做好一件事。
小时候,世界非常简单,我们总是习惯把周围的人进行分类:好人,或者坏人。长大后,我发现要分类太难了。即使是自己,如果按照非黑即白的做法,都不知道应该归类成好人还是坏人。
从大体上来说,只要不去故意伤害别人,诚实,心地善良的人,就算是一个好人。
这是一个需要表现自己的社会。因为没有机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能力而被埋没,是一种遗憾。
我不反对竞争,因为竞争会促使自己进步。但是,如果是恶性竞争,如果用牺牲别人利益的方式来让自己脱颖而出,我觉得这样的.人在品德方面有问题。
很多人总是想当然,出了错不去反省自己,反而怪对方为什么不配合自己。他们也许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别人怎么想并不重要。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一些人到餐厅吃饭,习惯性地对服务员呼呼喝喝,好像那些人天生就是来服侍自己的。如果习惯了这样,经常不礼貌地对待别人,就会变成理所当然。
要做怎样的人,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非常重要。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作为一个人的尊重,是从心里面产生的。这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有人生的历练。这样才会真正相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篇10:失败也是一种选项美文
失败也是一种选项美文
20xx年10月,在电视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位12岁的中国男孩与一位同龄意大利男孩展开竞争,看谁能用最短时间记住102位新郎新娘的排列顺序,然后用人偶复位。
中国孩子用的时间稍短,按照比赛规则由意大利男孩先报出自己的排序,结果完全正确。这时,中国男孩开始低声啜泣,继而号啕大哭。主持人问孩子为什么哭,他懊恼地说:“我记对了,可是排错了!”在家长和现场嘉宾的劝慰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带着哭腔报出自己的排序,结果完全正确。因为用时较短,他成为最终胜者。我不由感慨:中国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输不起啊!
在我采访过的人物中,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发明人伊隆·马斯克说过:“谁喜欢失败呢?失败是可怕的。如果你毫无风险,就意味着你不过在做一件平常的事。”马斯克的这句话可是真切的体验。
20xx年,马斯克用自己和兄弟们凑的一万多美元创业,开办软件公司。31岁时,他把软件公司及后来又创办的一家公司成功地卖给了康柏,赚了2000万美元。但他不是从此过上舒服日子,而是决定把所有资金投入新公司,再度创业。电动汽车和运载火箭在实验过程中失败率很高,马斯克的情绪也常常随之大起大落,甚至在一个圣诞节前的周日彻夜难眠。第二天早晨,他接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打来的电话,给了他一份14亿美元的订单。他激动得忘乎所以,对那个打来电话的'人大声说:“我爱你!”
我们喜欢聚焦于某些人物的成功并将之神化,而不太在意他们在成功之前的许多失败经历。
20xx年10月,我采访迈克尔·乔丹。他曾不可思议地带领芝加哥公牛队获得六次NBA总冠军,带领美国国家队获得两次奥运会冠军,他则获得五次常规赛“最具价值球员”、六次总决赛“最具价值球员”称号。他的传奇经历,连同他扣篮时的吐舌动作都被球迷们津津乐道。而在收购山猫队(现名黄蜂队)之后,他成为历史上首位职业球员出身的球队大股东,其年收入超过他作为职业球员时的總和。他却说:“我起码有9000次投球不中,输过不下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期待我投入制胜一球时我却失误了。我的一生中失败一个接一个,但我从未害怕过失败。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没有尝试。”
人生如此丰富,岂能用“输赢”两字概括!除了赢家和输家,难道我们不能做个玩家,在对梦想的追逐中体验一把挑战自我的惊喜与刺激?
★ 母亲不是圣人
★ 秋日的私语美文
★ 回家美文
★ 尿点的散文

【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偷煤情感美文2023-06-13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2022-11-30
被领导骂,想辞职2023-05-02
我的自传作文小学生作文优秀2022-05-19
励志美文:与人快乐融融2023-06-24
不妨停下看看作文2023-05-06
思性情作文2023-06-29
曲线升迁美文摘抄2022-08-09
黄山真美作文2022-12-01
克服害羞的七个有效方法美文摘抄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