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时间:2023-04-14 07:36:04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通用13篇)由网友“力早”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篇1: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成长是人一辈子的事,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生命绽放的过程,它永远面向未来”――于漪。

最初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只是单单因为于漪老师,因为她是改革先锋,而且现在91岁了还仍然活跃在与教育相关的岗位上。我很好奇这真的是干了一辈子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那么她究竟是怎样的呢?她是怎么想的呢?怀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是以两代教育工作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在交流中启发教育思想,传承教育理念。书中谈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从教的感悟,个人成长的经历,教学改革的经验,办学追求的境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成长的坚守。让我看了一个一辈子为了学生、为了教师、为了教育,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偏偏乐在其中的师者境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否也可以像于漪老师一样这样沉浸和热爱教育事业。

本书也让我更加透彻的理解教育。书中说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无论是“成人者“或是”受教者“,都是在教育事件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就是”教人成人“。于漪老师说:‘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也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着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让我深深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无比自豪我能从事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

于漪老师从来不排斥听课,欢迎任何人走进她的课堂。她说凭借的是改革的勇气、开放的心态、不怕出丑。课从来不十全十美,常伴随着问题,缺陷,不足,乃至错误,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同行交流,不讳过,不掩失,求其真,也许这获得了同行的包容和认可。“偶像“之说一直都是她的提醒和鞭策,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修为,认真缩短”实“与”名“的差距。这开放学习、专注成长的淡然心态给我触动很大,面对不如中年的.我,其实已经对公开展示课堂心存芥蒂了,无外乎担心的就是丢丑。看看于漪老师,谦逊学习的低姿态,我非常惭愧。

于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她说人实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的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我看到于漪老师无微不至的对待学生,体会学生细小的情感变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哪怕危及身体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因素的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坚守就更加不易,需要有远见卓识和相当的勇气。爱实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师爱不是本能,而是素养,是要认真学习和修为的。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呼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社也,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于漪老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价值的深化,才又不自觉到自觉,到以心相许,以情浇灌,以自己有限的德、才、识、能作为他们前进德铺路石子,攀登高处的阶梯,托举他们称为初生的太阳。想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级,有的时候看到素质高,能力强,又肯干的年轻人,就想多说两句,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方向,努力追求,书写无悔的教育生涯。我也会把我所有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分享,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的成长,称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涯。

很多时候,我愿意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希望听到更多信息,感受更多成长的力量,能够享受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无愧人民教师的称号。“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了这本书,对于漪老师的经历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成为我前行的明灯,我将用一生来追求”春泥“般的教育生涯。

篇2:《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这本书,把我从繁忙的工作中拉进到了一个教育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开启这趟神奇的旅程。这本书是人民教育家、改革先锋于漪老师的最新力作,于漪老师从教近70余年,在这本书中她回答了青年教师最关切的问题,仿佛把我带到了教育现场,手把手的教学,一一解答我内心的小问号,带领我们思考教师这份职业。

纵观整本书十三章的内容,让我感触最多和反思最多的是第三章,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这一章让我对爱学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师爱荡漾可覆盖学生求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学习的,思想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于老师提出了 “成人”的教育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对师爱的学习方面进行了思考。说到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虽短短数年,在人生长河中仅仅是一阵子,但这短短一阵子往往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万丈高楼平地起,爱学生还是要让学生基础打得正,打得深,打得牢,不歪歪斜斜,学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最近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或者是我能够给他们拓展到的知识,竟然有一些曾出现在高考习题和教师招考的练习题中,这些题还一度让我头疼过,当时我想如果我要是在小学时期就把这些知识牢牢掌握,那可能就会更加自信轻松了。还有一些浅显的课文中藏着许多人生的大道理,启发着我一边教学,一边治愈。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在教学中坚持打牢基础,扎实学习的做法。争取把扎实教在黑板上,教在课堂上,还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目中。帮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对于如何去爱学生,于老师对于“爱”与“严”给出了辩证的答案,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爱是严的孪生兄妹。这就让想到了疫情后的这个学期,因为孩子们还没有从假期懒散的状态中转换过来,加之假期时间长,对常规已经有些陌生了。所以班级常规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上课坐姿歪歪扭扭,不举手就说话,学习态度不认真,拖拖拉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从开学的第一周班会就开始紧抓常规,从入室即读到间隔一米,小到铅笔橡皮的摆放,书包放置的方向,大到课堂纪律和学校纪律,讲清规则和奖惩条例,严格执行。并且让他们亲身体会常规松懈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这样,孩子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不仅班级卫生变得更加整洁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也得到了培养,这不也是“爱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吗?如于先生所言,爱是严的基础,有了爱满天下的胸怀,严才会有效果。爱中有严,严重有爱,学生在温暖阳光的抚爱下就能健康成长。

读完于老师的书,手不释卷,如获至宝。它带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好像是一种无私的爱。她把一辈子教育事业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大至让我们和教育改革接轨,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小至如何上好一节写字课,如何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如何备好一节课教好一个字。这一切的背后让我看到了他对我们青年教师给予的厚望,她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以生为本”、“仁者爱人”,继续为中国基础教育贡献力量,这是就是于老师无私的大爱。

于老师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春花,甘做基础交路路上的铺路石,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虽然我的经验没有那么多,思想觉悟也没有那么高,但我决定开始做一个“小人”,放下身段,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加入基础教育森林护林员的团队,为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3:《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在《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书中,于漪老师提到思维力的培养与发展尤为重要,思维的进行与表达过程,就是在大脑里组织语言的过程,二是学思结合的规律,学习困难的同学在思维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弱点,提不出问题,启发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培养学习的思维,让学生多思与深思。例如教学时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同一作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同一作家同类作品比,不同作家相同相近的风格特点比,同一对象不同作者比,比如学习《有的人》时,引导学生与《论鲁迅》比较。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需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但我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教学进度,对于数学的关键性问题有时仅仅是点到为止,并没更多地追问与深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这其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成长中总是有求知的愿望,学生小,不知事,做老师的须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为他们日后的发展着想。学生学习数学不应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作为老师我还有很多欠缺,于漪老师对于“师爱、备课、课堂实践”的践行是我的指向标,我要不断警醒自己,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反思改进中深化认识,决不满足于现状。

篇4:《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最初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只是单单因为于漪老师,因为她是改革先锋,而且现在91岁了还仍然活跃在与教育相关的岗位上。我很好奇这真的是干了一辈子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那么她究竟是怎样的呢?她是怎么想的呢?怀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是以两代教育工作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在交流中启发教育思想,传承教育理念。书中谈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从教的感悟,个人成长的经历,教学改革的经验,办学追求的境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成长的坚守。让我看了一个一辈子为了学生、为了教师、为了教育,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偏偏乐在其中的师者境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否也可以像于漪老师一样这样沉浸和热爱教育事业。

本书也让我更加透彻的理解教育。书中说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无论是“成人者“或是”受教者“,都是在教育事件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就是”教人成人“。于漪老师说:‘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也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着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让我深深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无比自豪我能从事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

于漪老师从来不排斥听课,欢迎任何人走进她的课堂。她说凭借的是改革的勇气、开放的心态、不怕出丑。课从来不十全十美,常伴随着问题,缺陷,不足,乃至错误,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同行交流,不讳过,不掩失,求其真,也许这获得了同行的包容和认可。“偶像“之说一直都是她的提醒和鞭策,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修为,认真缩短”实“与”名“的差距。这开放学习、专注成长的淡然心态给我触动很大,面对不如中年的我,其实已经对公开展示课堂心存芥蒂了,无外乎担心的就是丢丑。看看于漪老师,谦逊学习的低姿态,我非常惭愧。

于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她说人实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的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我看到于漪老师无微不至的对待学生,体会学生细小的情感变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哪怕危及身体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因素的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坚守就更加不易,需要有远见卓识和相当的勇气。爱实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师爱不是本能,而是素养,是要认真学习和修为的。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呼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社也,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于漪老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价值的深化,才又不自觉到自觉,到以心相许,以情浇灌,以自己有限的德、才、识、能作为他们前进德铺路石子,攀登高处的阶梯,托举他们称为初生的太阳。想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级,有的时候看到素质高,能力强,又肯干的年轻人,就想多说两句,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方向,努力追求,书写无悔的教育生涯。我也会把我所有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分享,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的成长,称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涯。

很多时候,我愿意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希望听到更多信息,感受更多成长的力量,能够享受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无愧人民教师的称号。“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了这本书,对于漪老师的经历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成为我前行的明灯,我将用一生来追求”春泥“般的教育生涯。

篇5:《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于漪、黄音写的《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本书是以两代教育工作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在交流中启发教育思想,传承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生的牵挂;教师,是一生的职业。于漪老师在书中写到:教育,既是生命的演绎,也是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自觉的传承。忆往昔,看今朝,自省自励,回归初心,追求教育真谛。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现在91岁了依然活跃在教育相关的岗位上,她干了一辈子的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于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她认为学生是万物之灵。并从三点阐述:一、每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他们的成长发挥不是靠外力掌控,而是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生长。他们不是“物品”,不是“工具”,而是由主动性、有能动性的万物之灵--人。二、就人的本质而言,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三、闻到有先后,年少的学生幼稚、粗糙、不完美,是未长成的常态,不能苛求,关键在年长的教师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真心实意地欣赏、品评、激励。

读到这里,我的眼前浮现了好多学生的面庞,大多是被我批评教育过的孩子,我在想,今后对于学生身上出现过的种种“问题”要用平常心对待,接纳他们的不完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个学生。

《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彰显内心的善,,不断自新,达到“至善”的境界。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引导他们去除蒙昧无知,追求真、善的目标。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是人?每个学生有他自己独特的世界,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们的烂漫天真。回想自己的小学生活,也是怀有一颗稚嫩的童心,行为的不成熟,异想天开,没有负担地疯玩。有不同于大人的快乐。我能想到的都是驰骋课堂之外的愉悦,用自己的感官,再去接触学生,就能真正走进他们的精彩世界,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想到自己这两年,下课在教室待的时间多了,就更能看到一个全面的学生,有的女学生很直率,她一张口,你就可以看到她的喉咙,她的洒脱,会让上一节课的我心情莫名好起来,有的学生很内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尽管不表露,胸中仍有风云,这就要我们用敏锐的目光迅速捕捉。

于漪老师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肩负着人民的嘱托,国家的期望。老百姓把子女托付给你培养,寄托着幸福的期盼;国家把后代托付给你教育,寓含着高度的信任和无限的希望。生命的成长需要阳光温暖,雨露滋润,教师就是对稚嫩、可爱的生命撒播阳光的雨露的人。

她带班级时,坚持榜样领航,以古今中外卓越人物、英雄人物,尤其是以中华民族的英烈为榜样,点燃学生心中理想信念这盏灯。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无志不立,没有理想信念精神支柱,脊梁骨就不硬,立不正,站不直。唐代诗人李贺以诗句强调“少年心事当拿云”。志当存高远是中国人立身、立业的首要,我们教育青少年以立志开启人生之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自觉传承,在现时代闪光发挥。

读这本书真是心灵的一次洗礼,我读出了学生童真,更读懂我们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做好教师这一生的职业。

篇6:《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暑假期间,阅读《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后,我感触极深。结合之前的实习和见习经历,我深刻感悟到教育是一辈子的事,静静等,慢慢等,等待花开。然,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采取措施、慢慢培养。朱熹曾说“天人所为,各自有分;天能生物,而耕种必用人;谁能润物,而灌溉必用人;火能焕物,而新爨必用人。”教育得先,促进个人进步,推进社会发展。

教育教人成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给予春风般的师爱。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物质、思想,都要用爱去浇灌、去养护。基础教育从事的是人的奠基工作,学生跟你学习的时间也许只是他人生中非常短暂的几年,但是这短短的时间往往能影响他们一辈子。如何打基础,怎样打好基础,十分重要。扣好第一颗扣子,领航学生进一步成长。可以采取榜样领航的方式,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信念。学生的成长来自于学生本身,没有人能够替代他们成长。用热情和爱,加上陪伴,为他们的前进打灯!榜样也可以选择古今中外卓越、英雄的人物,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古代圣贤如此多,在圣贤身上学习“少年心事能拿云”的志气。

书中于漪老师的班级管理让我收获颇丰,让我知道如何在爱中智慧管理班级。在班级管理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习惯极为重要,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不断内化行为习惯。培养良好习惯,从点滴开始,以班规的形式展现。有哪些好习惯可以培养呢?比如:一天利用十五分钟时间练字、一周抽取一节课作为阅读课、及时订正作业、进班级入座及时安静、保持座位整洁干净等等。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初中生不良习惯大多与电子产品有关,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将导致其不听话、不主动学习。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家校合作极为重要。在家校联系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注重学生的精神建设。孩子们就像是花圃里的玫瑰花,要用心培育。既要关注到茎叶上的刺,也要夸夸其明艳的色彩。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脾气秉性各有差异,如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十分重要。学校要成为学生补充精神营养的地方,班级几十位学生就是一个小小社会,在这里有人际关系、有学习、有生活,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学习十分重要。

于漪老师班级管理的理念,让我想起了实习期间指导老师的管理方式。当时,班级里出现“爱闹”的学生:无论课上课下,无论教学课还是自习课,该生都极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通过发出奇怪的声音、搞笑的话等,课上捣乱,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为了班级秩序,该学生当时换了三个同桌,而后无人愿意与他同桌。细心观察的班主任老师看到了他身上的优点――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在拔河比赛成为队伍顶梁柱,懂得如何调配,为了班级荣誉,不惜余力;在篮球赛上,积极投篮,发挥自己的独特魅力。班主任老师处理得当,我发现面对有个性的孩子要做到:多沟通、多鼓励,要对其行为加以束缚和引导,让其有事可做;还要“赋权而息”,给予一定的权力,让其发挥余热。一步步坚持后,该生就会把课堂注意力转移到教师上课内容上,而不是想着如何捣乱,引起他人注意。当然,班主任给予一定的权利和信任后,学生也会听得进去。关于同桌的问题,应该以全局为重,可以适当听取学生意见,为“潜能生”选择一位自制力强、成绩好,对他有约束力的同桌。

不久后,该同学的行为习惯慢慢得到培养,学习成绩提高,甚至想挑战班长一职!我们将面对各异的学生,要用爱细心挖掘、品味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生活渐渐地作出了结论:只要整个学校、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作出努力,首先是教师努力教育,没有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不能成为诚实正直、热爱劳动、坚强勇敢、无限忠于祖国和劳动人民的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还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我愿引导每一个学生变成发光体,走在基础教育的森林里,静静等、慢慢等,等待花开。

篇7:《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于漪老师和黄音老师合著的书《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是年老的一代老师和年轻的一代老师的教育对话。这里有两代教师的观点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思想的共鸣。这本书,让我们读到了教育的困惑,忧思,也读到了教育的尝试和信念。

教育,总是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育人,育己,育生命的自觉。它像极了树,在广阔的原野上生长,沉着有力,生生不息。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今天,心怀对于漪老师的敬仰捧读这本书,走进基础教育的森林。时常被于漪老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启发着,感动着。此刻,最想说的就是:愿每位老师都成长为基础教育这片森林的一棵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沃土,用热爱和智慧舒展开自己的枝叶,为基础教育的森林增添一抹绿色。

一、长成一棵树,让绿色在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里跃动

“眼中有人,心中有人”,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的表达。真正的教育者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实现人生的提升,引导学生从蒙昧无知的童子到成为现实主义人生意义价值的奉献者。做老师应该心怀大爱,看到千差万别的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并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做一棵大树,引领他们的成长。

于漪老师的大爱就是把学生装进心里,把国计民生装进心里,把教育事业装进心里,把立德树人的使命装进心里。用这样的爱把每个孩子真心看成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用这样的爱看见每个学生的差异,懂得每个学生的需求,关心每个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更引领每个孩子的精神成长,从细微处做好教育。

我特别感动于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于漪老师自己饿着肚子,把自己仅有的2两粮票给一个特别想吃面包的孩子买来面包,让这个学生温暖的记了一辈子。我也特别感动,于漪老师为一个生病的学生擦拭呕吐物,通大便,若干年后,有人告诉于漪老师的儿子,姐姐的命是他妈妈救的'。这是怎样真实,绵延而深情的师爱生情。

这些小事,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似乎我们每个老师在那样的境况下都可以做到,但是一个老师经常的用这样一颗超越于母爱之上的心对待学生并且让学生一辈子深深记住,就真的是令人敬佩了。

我自认为是有爱心的老师,做了30年老师,也被好多学生记得。但是如果要我的学生说出来为什么记得我,他们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词汇:真诚,负责,严格,会写文章,有才华……但是很惭愧,我好像无法让他们说出记住我的具体的事来。我们的爱大多在于口头的影响,缺少细致入微的关爱。

我想这就是师爱与师爱的差距。

于漪老师的爱,是一种为人师长的大爱,是不自觉的付诸于行动的爱。所以,她能够看得见学生内心的五彩斑斓,能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于漪老师眼里,学生是孩子,是生命的个体,是国家民族的宝贝,是家国的未来。而像我一样的很多老师的爱,是小爱,这样的爱多是来自于责任,来自于良知,孩子在我们的眼里只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眼界有限,心界也有限,所以我们很难有深厚的情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去,我们很难用心的去关心每个独特生命的成长。

可以说,于漪老师的教育生活里在用爱长成一片森林。每个学生都是她心里的小树苗,她用温暖,深厚,长远的爱培育着他们成长。

我们敬仰于漪老师,学习她,不妨先做一棵树,把根扎进泥土里,把叶伸展到天空里,给每个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二、长成一棵树,让绿色在五彩缤纷的语文天地里跃动

几年前,我有幸在杭州听过于漪老师的一节课。我深深记住了于漪老师在做报告时的一段话,她说:汉字是美丽的,是有灵性的,汉字是民族的精魂,一个方块字,就是一片天地,一段历史。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汉字与创造它的民族一起,穿越厚重的历史,书写千年的文字辉煌……

今天从书中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于漪老师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位人民教育家,这位用生命在课堂上歌唱的语文老师,对我们民族的母语,怀着怎样的热爱,带领孩子去学习它,研究它,领悟它,传承它。

于漪老师的课堂,是五彩缤纷的,她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包容的。学生常常因为一个字,一句话生发出若干有意义的值得探索的问题。于漪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课堂的认真和严谨,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无不让我深深叹服!她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是真正的专家学者。

书中用了无数个课堂教学的案例来向我们呈现生命涌动的课堂的模样,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怎样去融合发展,教我们学会怎样点燃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怎样让学生练就一支灵动的笔。

于漪老师说:“语言文字对外是屏障,对内是粘合剂,它蕴含着民族思维的方式,民族的睿智。我们语言文字形美以悦目,音美以悦耳,意美以悦心,其中有无限宝藏,陪伴人终生,青少年学生真正进入了这个宝库,能长知识,长能力,长智慧,吮吸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滋养,一辈子受益不尽。”

这番话深深激发起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良知,是啊,语文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最好的滋养品,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生带进这样的精神天地,让他们尽情吸收精华。

反思当今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因为文化底蕴的缺失和滞后,导致出现很多社会问题,也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的荒芜。如果我们能够肩负起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使命,就一定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于漪老师在课堂的一点一滴中,呈现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我们用心学习。于漪老师的课有大格局,但是她却把问题设计在最小处,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进行情感的养育。

我一直对问题导引的语文课堂有点迷茫。语文课堂上,我一直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读了于漪老师很多课例后,我才明白,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预设,都是即兴生发,而老师如何把问题由浅入深,导出更多的语文故事和语文素养,才是真正的问题价值的生成。

比如,学生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有学生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那些人是傻子吗?洗脚的时候,脚丫子一露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导出了那个时候女人裹脚了吗?女人是从什么时候裹脚的问题,于漪老师带领大家查阅了若干资料,终于找到出处。这样的有意思的问题,在于漪老师的课堂上时常出现。语文课堂也因此妙趣横生。

于漪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知识的渊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是随时滔滔不绝的给学生讲故事的高手,不管是伟大的诗人的,文学家的,历史的,经典的,还是现代的,现实生活的…于漪老师就是这样的出口成章的高手,这个高手练就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于漪老师为了把课堂语言练得丰富,精准,一次次写,一遍遍改教案,课堂的每句话她都要反复琢磨。于漪老师对待学科教学设计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学习。我们应该牢记于漪老师的一句话:备课是一辈子的功夫。

三、长成一棵树,让绿色在精彩纷呈的教育生命里跃动

教育,既是生命的演绎,又是生命的涌动和生命自觉的传承。我们选择了做老师,注定我们的生命就是教育的生命。教育,就是我们一生的牵挂,教师,就是我们一生的职业。

于漪老师的睿智、坚守、勤奋、奉献,诠释了师者之境,告诉我们生命与使命同行。在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的大会上,92岁高龄的于漪老师说了如下一段话:人是要有点气象的,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人的质量,是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从事教育的人就要有点气象。在当今国内外复杂纷繁的形势下,教育者就更要有些气象,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情怀博大,躬身践行,我们心中经常有天地之气在回旋,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气经常在胸中升腾,人就会高大起来,脊梁骨就会硬起来。当我们的老师正气凛然、德才全面提高的时候,学生就能终身受益,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就是最了不起的战略财富。

教师的生命的高贵之处就是在于他身负这样的使命和学生的生命一起成长。它可以是一棵不老的树,永远扎根于教育的原野上,扎根于祖国的沃土上。

当下,我们老师注定成为不了物质的富翁,那么我们就努力追求精神的富有。生命是一段历程,人生不易,来一次,有幸做了教师,有缘穿行在基础教育的森林里,就让我们用于漪老师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思想激励自己前行。不忘师者的使命,让自己的人生因为奉献教育和成就孩子而有意义和价值。

让我们努力成长为一棵扎根基础教育沃土的树吧。让绿色跃动在学生的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跃动在课堂上,跃动在自己的生命里。只要我们每颗树都舒枝展叶,各美其美,那么教育的原野就将生生不息,美美与共。

篇8:《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的这句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在书中,我还找到了她说的一句话:我上了一辈子语文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语文课。这就是于老师的胸怀。于漪老师来自一线,带着教育田野的泥土味道,带着青草的芳香,不断地吸收阳光雨露,始终扎根在教育的沃土中,于是形成了她独特的思想,独特的话语风格:创新但从不偏激,公允但从不守旧;切合实际,适度超前。整本书读下来,于漪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着教育人的初心与使命――教师这份职业,寄托着我们一生的追求与热爱。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说到底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爱人”。我们的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假如方之于物,什么才是合适的呢?想来想去,其实还就是这个“水”字。于漪老师的名字里也有“水”――漪者,波纹也,风生而水起。我想,这是一种美好的注定,于漪与教育紧密相融,惠及万千。今年已经是90岁高龄的于老师,仍然在忙碌着,如一泓泓清水,在传承和汇集中,润泽无限广阔的教育土壤。她操心着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师培养等等,从宏观到微观,从决策咨询到教材审定,从师德修养报告到课堂观课评课。这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本色!

教育,既是生命的演绎,也是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自觉的传承。忆往昔,看今朝,自省自励,回归初心,追求教育真谛。在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我们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如何坚守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并将教师的教育情怀、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融合起来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今天的校长办学校做教育,要放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和长河里,来定位和表达当下的办学实践;今日的教师,要努力成为像于漪老师那样的,有中国文化底蕴、中国文化情怀的教师;要像于漪老师一样,始终在风雨兼程、努力耕耘,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锐意创新,勇于实践,以奉献精神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就如书名写的,穿行在基础教育森林,总有一份责任驱使自己不断向上,总有一份良知驱使自己不断向善,总有一份情怀驱使自己永不言弃!

篇9: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利用假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书中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等为教师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很好地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前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只要让他们认真学习,养成好习惯,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但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文章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

首先我认为要改变我们教师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特别仔细地去研读了其中第十章――班级建设改革,给我极大的触动。首先,叶老师对“班级建设”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新基础教育”是将“班级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来理解,用是指称学校中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放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总框架中来认识和研究。“新基础教育”把“班级”看作因学校行政划分而处于同一个班的学生组成的同伴群体。而“建设”是不断创造着班级内涵与个性的过程。“班级”与“建设”所构成的“班级建设”一词,不只是两个词的简单组合,而是作为有着内在关联、相互限定的复合概念来理解。“班级建设”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有关学生在班级中日常的社会生活质量提升型的建设;另一部分是有关班级集中进行的有主题、有设计的,具有专题性的班级活动系列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了“班级建设”这一概念,才能明确“班级建设”是师生合作进行的教育实践,老师和学生是班级建设实践的共同主体。它和课堂教学相通,同样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双向的互动。由此也进一步提出了对班主任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去探究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需求;研究、关注学生相关的成长;思考如何让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等一系列的核心问题。

其次,叶老师又从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未来公民养成问题及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的发展问题,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意义。的确,如今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父母的经济收入都很高,生活条件相当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多的感受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点强。父母长辈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去溺爱孩子。这样的状态,如何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如何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新基础教育”向实验班主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改革现有班级管理状况,“把班级还给学生!”在“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过程中,又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的重建班级的口号。要让这一口号实实在在地融入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并非一件易事。

总之,通过对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的学习,对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平时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和提升,这样才能学到更先进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能源,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高每位学生的服务、管理意识,使学校、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篇10: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从素质教育改革到现今的新课程的近乎十年里,我们已经接触阅读了不少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指导丛书,对改革的理念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从阅读了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后,我感到对教育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或者之前的一些困惑有所解除、或者隐在骨子里的信念变得更加明晰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实用代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而是特殊的课题命题,包含普遍的因素。如反映当代的社会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现状提出的普遍挑张,关注世界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征在两者之间建立关联和进行比较增加了历史的维度,不是平时单纯的变革状态下的描述,是介入实践性研究的产物,它不满足于批判,更注重重建,本书框架结构明晰,我在阅览的'过程中本书的新理念也逐渐显影在脑海里。

没有宏观和远见着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如薄冰似散沙。或朝夕多变,人云亦云、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第一章节,即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于生态。时空上,它逆古至今的阐述或精要的点提了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从经济、政治、历史、科技、人口、资源方方面面阐述很具社科人文性,恰恰教育就是方方面面的。它是一本高瞻远瞩洞悉力强的教育研究文献。通过学习阅读丰满了我们前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库。国与国的的竞争、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社科的研究和科学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即要考虑现代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教育小到家庭国家大到国与国之间,是密不可分。在因特网的世界,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这一切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国与国的利益才会得到共享、权利才得到抗衡、世界的格局才会得到相对合理的重组,那么教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重中之重了,只具有狭窄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美术教师,我从来不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而沾沾自喜,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美术除包含其本题艺术形式美以外,还需要各种丰富的土壤去孕育的,同时美术也包含着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类社会的心志发展,我们应该记得人类的文明创造始于使用工具和图形文字表达,而现今美术教育课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和绘画表现力,不就是同出一辙吗?在比如社会的腐化环境的恶化不久是出现在恰恰物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吗,人们视金钱如命的年代,许多具有高知识和技能的人高素质人才也为之动容,这是道德缺失的产物,所以从小培养树立学生高尚道德的人生观将更深远的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命运。人生观从道德审美中来。又如一个具有很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和远见性的市长,他在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时,一定会综合方方方面面,不是为了仿效某个大城市获得暂时的业绩去劳命伤财,看到柳州街道今非昔比,大街上树阴婆娑,建筑高低错落,掩露得体,自然与人工植物建筑形色和谐相得益彰,碧水蓝天工程的成效,处处散发出鸟语花香人文关怀的气息,不再是建筑整齐划一单调平板,或杂乱无序,乌烟瘴气、尘爱满天飞的景象。设想如果我们走在城市间极少见到人们撑阳伞、戴口罩,晚上很难听到轰隆的空调机喘鸣声,也许国家支付的医疗费也节省不少,环境美了、生活好工作效率也搞了,这一切假如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素质高审美能力的领导班子这一切成了空话。

美术的内函是人类心理真实的体验,美术外在作用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而美育又将依附社会科学各方面日趋丰富。所以美术学科及其学科的扩展延伸尤为重要。当然这一切合乎人性有了美感才会让人珍惜,大到国家之间才能构建和平的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富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是聪明理智伟大爱和平的民族,至少是一贯性的。

这些年,有了太多感触,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要时刻不忘做到与时俱进,把学科与现实相互联系,不断构建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美术课堂。

篇11: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篇文章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已经读过两遍,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文章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文章中指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3.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篇12:《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办公室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放着一本厚书形式高雅的教师桌旁坐着一个人。

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DDD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

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现在叶教授告诉我们应该多表扬多一点人文。对于一些其他的肤色、体形较特殊的学生黑炭、竹竿这样的词要少说。老师应该这样对他说:你别看我黑我满脸放光辉!你别看我瘦我浑身是肌肉!(叶教授没说放光辉是本人友情提供的)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篇13:森林报精选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森林报》一书。这本书里描述了森林里春夏秋冬,动、植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很生动有趣。

《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书。里面分别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书。阅读这本书,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重新认识森林,反省自己;阅读这本书,会发现所有的动植物都是有感情的,爱憎分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起,静谧中充满了杀机,追逐中包含着温情;阅读这本书,会发现每只小动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环,无时无刻不在为生存而逃避和猎杀,正是在这永不停息的逃避和猎杀中,森林的秩序才得到真正有效的维护,生态的平衡才得以维持。

森林中,有愉快的节目和可悲的事件,也有英雄和强盗,作者把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liuxue86.com)。在《森林报》中,我懂得了候鸟的习性,知道了松鼠如何储藏食物留给自己过冬吃,学会了如何分辨鸟的脚印。

以前,我看这种科普读物眼皮总是会垂下来,而《森林报》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反而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我在这种快乐阅读之中深入地体验了春的欢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所以说《森林报》既是一部好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最喜欢的是《夏》。夏天,是蔷薇花开,白天最长的季节。所有的动物的跑出来了,这时,花儿开得更加灿烂,金凤花、立金花什么的,把森林里的草地染成金黄色。这个季节,所有的鸣禽都有了自己的巣儿,这些巣儿有盖在半空中的、有盖在草丛里的、有盖在地底下的;有用和草茎编织的、有用干草和干苔搭成的、有用沼泽里的芦苇和水藻堆成的……所有的巣里都有了各种各样颜色的蛋,生命开始在夏天孕育!

在《森林报》的引领下,我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森林之旅。原来,一年之中,无论是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萧瑟的秋天或是寒冷的冬天,表面上看似平静的森林,竟会发生这么多激动人心的新闻!森林里无数的我们从未听说过名字的植物、未曾谋面的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一起经历每天的日出、日落,一起体验一年四季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季羡林散文黄昏

《荒野猎人》观后感

《梦回金沙》观后感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350字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探险的真谛

湘鄂行之天堂张家界散文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

七月的天山 说课稿

迷人的张家界400字作文

呼吁:拯救蔚蓝的海洋作文650字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通用13篇)】相关文章:

电影《荒野猎人》观后感2024-03-02

地球公民观后感1000字2024-03-20

阿里山纪行优秀教案2023-08-26

荒野猎人观后感800字2023-07-15

荒野猎人观后感心得2023-05-18

森林报读后感400字2023-03-17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读书体会2022-05-06

现代文扩写与朱元思书优秀作文2022-06-03

以探险为主题的作文2022-05-19

《七月的天山》读后感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