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时间:2023-06-19 08:23:26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共16篇)由网友“一个人”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希望能帮助大家!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篇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这本书的确让人思考很多东西,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爱思考的人的话。

书中前五部的标题十分的对称:

一.轻与重

二.灵与肉

三.不解之词

四.灵与肉

五.轻与重

其实在前面的五部里面昆德拉已经完全地表明了他对于生命的存在的思索,后面的两部只是一个任务性的总结和交代而已。书中的重要的问题我整理了一下,大概如下: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轻还是重?轻代表的是舒适、轻松、没有责任和义务,而重则代表的是沉重、痛苦、对他人的爱和义务。如果你明白了他说的轻和重是什么,那么你就知道为什么书名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了。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然而,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密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如果法国大革命永无休止地重演,法国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豪了。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与那个永劫回归的罗伯斯庇尔绝不相同,后者还会砍下法兰西万颗头颅。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正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她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在幼稚简单,至少有一点难以确定:哪一方是积极?沉重呢?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吗?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篇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毫无疑问,米兰昆德拉是一个天才,用他的在短短的一两页中便把读者忽悠的晕头转向,颠三倒四,在迷迷糊糊中就被他灌醉了,然后缴械,举手投降。这两页我不知道读了有多少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是五体投地,因为他讲的东西似乎就是那么回事儿。而且我也从他那里学会了这个强大的忽悠技巧,如果……那么……,如果……就……,于是……。条件必须是高大上的,而且结论也必须是高大上的,那么你的文章也自然就是高大上的了。我就是这样被他忽悠瘸了,呵呵

其实人家是有真货的,否则也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引用了尼采的轮回观,他说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视角去看生命的话,你就会觉得生命变得重似千斤,难以承受。相反的来说正因为生命和历史一去不返,所以再沉重的事情到最后都变得像一缕青烟一样那么的虚无缥缈。

所以最后昆德拉的结论是沉重对于生命来说是有意义的,纵然有时是痛苦的,难以承受的。然后小说的节奏就开始了在轻与重之间徘徊从而凸显这一主题。

米兰昆德拉的结论是对的,但是他的证明方式我称之为诡辩式的。他大侃特侃的时候,其实偷偷地把自己的前提假设藏在了背后,然后你就跟着他的思路被忽悠的云里雾里。他的证明逻辑的基本前提就是:上帝的存在=轮回的训在,然后通过假设轮回观的过于荒谬性来说明轮回观的错误。因为轮回观是假的,所以上帝也是不存在的。当然他的重点不是证明轮回观的正确与否,而是引出轻与重的问题。但是他的人生思想实实在在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上帝是不存在的。

然而上帝的存在不等于轮回的存在,因为一个是真宗教,一个是假宗教。他证明了假宗教是假的,然后就说世界上没有真宗教,这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昆德拉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得到这个结果其实有点扯淡。因为如果真的有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话,那么世上所有发生的一切看似微不足道,在神那里却都是重要的。没有一件事情会被落下,纵然人不再想起来,纵然罪犯可能会逃脱世界上法律的制裁,纵然没有知道过你默默的爱心和付出,这都不再是问题。因为神都知道,看见了,并且记下来了。

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希伯来书4:13和合本)

到底我们的所碰到事情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是必然的,那么它就是有分量的;如果是偶然的,那么它就是毫无分量的,甚至是不足挂齿的。

“非如此不可吗?”

“非如此不可!”

篇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这句歌词写得是一种沉重的决定,当这个决定无比沉重时,我们才知道自己做的是沉甸甸的,有实在意义的东西的。当小说的主人公不得不去接特蕾莎回来时,他觉得爱和责任把他逼到了墙角。这种必然性是沉重的,要付上代价的。

相对而言生活中的那些偶然的事情就成为了没有意义的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相遇呢?他们的相遇好像是那么的偶然,那样的随意。我如此珍视的女人,甚至为了她愿意牺牲自己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女人,竟然来自于一个偶然的相遇!这太荒谬了,他甚至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托马斯除了胃的压迫感与归来后的失望感以外,觉不出一点儿同情。这个问题在这个夜晚困扰住了托马斯。

邓丽君的那首《如果没有遇见你》其实就说了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被歌词深深打动的原因。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仅仅存在于一件偶然的事情上,这也太让人悬心了。想到这里的时候谁能够不捏一把汗呢?其实我们的出现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这个直接牵扯到的是整个的宗教观,哲学观还有我们的基础物理理论。

如果从哲学上来看,其实它就把这个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分为了两类,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相信世界就是一堆物质在乱碰而已,它是完全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堆没有任何思想,美,自由的物质突然间碰撞出来了生命,后来这些生命进化成了我们。呵呵,扯淡!所以我相信世界宇宙是由一位无限智慧的上帝创造掌管的,这不是随机,不是巧合,不是概率的问题。一切都有他的美意,就如圣经上所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从宗教上来说,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在神学上争吵了上千年,并且在中形成了两大流派,各执牛耳,互不妥协,甚至曾经为了这个问题互相杀害过自己的弟兄姐妹。这两派就是加尔文主义和阿民念主义,而且两派中都产生影响世界的大神学家或者是布道家。我们从他们生命的见证中可以知道它们的的确确是神的仆人就像加尔文和约翰卫斯理。然而现在的很多极端的还是不谦卑,称跟自己不一样的是异端这个很有趣,这让我想起来了物理上的争执。

在物理的基础理论上,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现代物理基石的严重不可调和性。就像爱因斯坦的那句非常有名的话:上帝还掷骰子吗?当人们发现测不准原理的时候,很多的传统的科学家都快疯了。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建立在这些我们永远不能掌握的事情上(他们觉得这就成了偶然性的了)。我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越准,那么我们就测量它的动量越加不准,反之亦然。哈哈,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上帝更大的智慧,人类在古代想建造通天的巴别塔,上帝让人类语言变乱没法沟通。现在人类妄想通过物理的世界建立一座可以预知一切的巴别塔,结果是明显的——神用测不准原理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但是亚当的后裔们是不会妥协的,他们比较聪明,至少是比那些钻了牛角尖的(极端的加尔文主义或阿民念主义者)聪明多了。科学家们仔细地审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证据,发现他们的逻辑都非常的清晰,现在来看完全没有错误,但是的的确确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们就谦卑下来承认了自己的无知,相信这两个伟大的理论还有一些致命的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的问题,所以他们正在探索全新的超越这两个理论的物理理论,例如现在流行的弦论、平行宇宙说等等。

然而很多“执着”的们还在那里争辩,到底一切都是神预定的呢还是人、天使、魔鬼可以自由选择呢?客观上来说圣经中支持加尔文主义和阿民念思想的经文是差不多对等的,我们却没有像人家世人一样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或者自己支持的圣徒的无知,执拗到底。如果神的智慧是超越预定论和我们认知的自由意志的范畴呢(而且肯定是完完全全超越的)?我们前辈们已经回归了圣经,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他们的基础上更加地回归圣经,建立更接近神心意的神学理论呢?我们却一直站在他们留下来的遗物上,指着说:这就是圣经。这是一种悲哀,人类认知的悲哀。我称之为不可沟通性,在大学写的《孤独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发给你看一看。

当然我们现在是在写读后感,分析解剖这部天才之作,所以可能会鲜血淋漓,心是心,肺是肺,肝是肝。缺少了很多的美感。其实原作绝对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我建议大家自己亲自去认识一下。那些美是自然的美,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的美,不是我们这样的呆板和直接,所以大家不要被我这把手术刀给忽悠洗脑了。

究竟我们的存在的意义是在于肉体还是灵魂?如果灵魂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那么我们的肉体是不是就只是一个皮囊而已?我们是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如果肉体是这么的真实,而且沉重的让我们难以承受,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身体而负责。这时候身体的忠贞才会有意义。

小说中主人公托马斯和特丽莎一直因为一件事情两个人吵个不停,就是关于肉欲和爱情的观念。托马斯认为他是爱特丽莎的,而且他还有很多的情妇,他的这些情妇只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已,与爱情毫不相干。特丽莎就是因为他的这些情妇而感到惶惶不可终日,痛苦万分的。其实很多的男人很喜欢这样的状态,我只是“”而已,肉体上爽一下就行了。大家都是抱着玩一下的心态,一夜情之后谁也不见谁,谁也不用负责任,何乐而不为?不单是现在很多男人是这种心态,甚至现在很多女孩子也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这是整个社会整体的道德堕落,也是末日的征兆之一。

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被这样的哲学思想深深地毒害过,感谢上帝的保守和带领,没有闯下大祸。历史上的诺斯底主义把世界分为灵界的和物质的,并且把它们对立起来,认为灵魂至善物质至恶。物质的恶不会影响灵魂的善,所以我们在世界上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及时行乐。当这样的希腊哲学思想侵入时,就产生了诺斯底派异端。因为物质是恶的,有罪的,所以基督肯定不是以肉体的形式存在于世上的,他是以灵体显在世界上的,也就是说诺斯底派不承认耶稣是真实的历史的有肉体的基督。(米兰昆德拉在书中就提到了诺斯底的观点,并且大为赞赏)约翰在书信中驳斥的就是这种异端。

我当时的想法虽然与诺斯底派完全相反,然而本质上是一样的错误。我认为的是罪只能由灵魂中出来,肉体物质等等都是中性的,所以犯罪肯定是心先犯罪。比如人偷东西那是因为先有了贪心,人会强奸那是先有了淫念,人会打别人是因为先有了仇恨等等。如果我的良心上没有伤害别人的恶念,肉体行为上的那么肯定就是中性的了。所以我如果想和别的女孩子睡觉,那只是我的肉体需要而已,人家也愿意的话这算什么罪呢?这只是肉体上的一种需求与解决,并不涉及灵魂上的道德。所以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把自己的人生观建立在的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上,物质与灵魂对立的二元论上(纵然我的这种二元论正好是与诺斯底派相反的。)还有一些圣经真理的掺杂上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道德败坏,肆意妄为,还自我感觉良好,直到上帝把我从一个浪子引导到他的家中怀抱里,感谢主曾经重重地管教我,没有任凭我。

梦境和现实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们”?我们的潜意识和梦境在引导着我们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活幻化出的这些无聊的东西?这个问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近现代的心理学到最后的一个死结。

如果你看整个小说的话,它描写了大量的梦境,有的匪夷所思,有的惊世骇俗,有的惊悚可怕,有的温柔甜蜜。这些梦境其实是在告诉读者作品中主人公的潜意识的形态,而且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这些潜意思,被束缚的下意识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动力。我们的意识包括自己日常的礼仪行为都被社会环境压抑住了,真实的我就像海洋水面下的冰山,我们表现出来的意识行为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所以如果你想要寻找自由寻找真我,那就去潜意识里寻找吧,去梦境中和你最基本的欲望中寻找吧。人最基本的欲望是什么?弗洛伊德说是性。大学时的我说是的。当然《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也说是的。

从小(记事起)我就被男人的欲望驾驶着,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小时候那么爱表现爱出风头都是为了吸引女孩子的目光,当看到一些诱惑性的图片就会血脉喷张。然而因为社会的道德说教和教会的教诲,总是因为自己想这这些东西羞愧难当却又无法自拔。当我在大学里读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时候,发现他说的太对了,是的完全正确!原来这是我正常的欲望,我没有必要羞愧和不安,因为每个男人都是这样的。自慰不是什么罪,和女朋友开房也不是什么罪,这是人类进步繁衍的动力而已。直到去年上帝改变了我。

我陷在这样的污秽中无法自拔,纵然已经结婚还是会看黄色网站会自慰,寻求婚姻以外的激情和满足。从初中起就有的顽疾,当我在属灵上有一场争战(和灵恩派的人士辩论启示论的问题时),神为了他自己的荣耀,把我从这种男人的邪情私欲中拯救了出来。我真的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从记事起就困扰我的邪情私欲突然间消失地无影无踪,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自由,耶稣说的:神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那时候有半年的时间自己一个人在温州,因为老婆怀孕了在老家养胎,所以没有任何的房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时候如果你也不自慰的话,你肯定会梦遗,做很多的绮梦,然后释放压力。(大家可以参考初中生物课本,或者红楼梦第六回,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那时有件事让我刻骨铭心,那天我去拜访教会的一名弟兄,当天晚上就在他的家里过夜。当我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非常淫乱污秽的场面,在梦中我想到这是得罪神的,就赶紧祷告主说:主啊,求你不要让我看到这些得罪你的东西!并且醒了过来认罪祷告,过了一会儿又睡去了。这次睡着睡着梦见魔鬼和我在辩论,我站在一个屋顶上,他站在一个对面的屋顶上。他细数我以前犯过的多么败坏的罪,并且说我这样的罪人根本不配上天堂,我越来越觉得可怕恐惧,但是我还有力量说:纵然我非常的败坏污秽,然而耶稣已经替我的罪死了。所以上帝已经称我为义了,然后我就醒了。醒过来的那一刻心脏特别疼,然后我就去敲昭民弟兄的门,让他为我代祷,然后就平安地入睡了。

从那以后那半年独居的时间里没有了任何魔鬼的搅扰,我自己也没有主动去犯罪得罪神。我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以前在亚当的罪里,所以从我们有罪的经验中提取规律,就把这些完全扭曲的欲望行为当成了自然正常的本性,所以犯罪也不再脸红可耻,就像使徒保罗说的良心好像被烙铁烙惯了。当神用他奇妙的手把我从这样的泥潭中拉出来时,我才发现什么才是正常的和自然的,才知道真正的自由(人被造时未堕落以前的那种自由)是多么美好。那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性的需求的,老婆又不在身边,自慰是罪,梦遗也是罪,那不可能嘛。可是神让我经历了没有绮梦的,睡眠中单纯肉体上的遗精,到醒了我才知道。这个是我从初中进入青春期以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愿一切的荣耀都归给他!

关于这段经历这里有详细的记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

卑鄙的我在试探上的软弱

所以灵魂和肉体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一体的,这是圣经中告诉我们的。无论身体还是灵魂哪一方面不按照上帝的律法行都是犯罪。而且人或者最根本的目的乃是荣耀神,而不是服侍自己这些败坏的欲望和邪情私欲。其实保罗在圣经中早就反驳了两千年后的弗洛伊德: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但神要叫这两样都废坏。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哥林多前书6:13和合本)很显然这个“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表示的是一种扭曲的荒谬的死结,这个死结就是一直困扰弗洛伊德的:到底是潜意识的欲望(败坏的罪性)驾驭着我们的行为呢?还是我们的意识可以掌控驾驭自己的潜意识这座大的冰山呢?他到死都没有解开这个结。但是神为我们解开了,神说他要叫这两样都废弃,身子(活着)不再是为了淫乱,淫乱也不是为了活着,他给了我们全新的方向就是为了荣耀主!也给了我们荣耀上帝的能力——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和合本)他更新了我们让我们有能力去侍奉这位又真又活的神!

个体与整体哪一个是更为重要的?我们应该为了整个国家牺牲数以万计的微小的个体呢?还是纵然让这个庞然大物倒塌也要保证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呢?

想起了有名的道德悖论:一个听话懂事的小孩子在一个废弃的铁轨上玩耍,还有十个小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在使用中的火车轨道上玩耍,这个时候火车来了,而你有机会把变化铁轨,让火车避开那十个孩子,然而代价是牺牲另一个在废弃车轨上玩耍孩子的生命,你会怎么做?

有很多人觉得让这个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替那十个熊孩子的担当犯错误的后果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凭什么又有什么权利剥夺一个无辜者的生命?我知道很多的人都会义愤填膺说出这样的话,可能在很多人的心中一个孩子的正确要远远重于十个熊孩子调皮的生命,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是我们如果加码呢?假如那个铁轨上是一百个人呢?上千个人呢?你要不要牺牲这一个无辜的孩子?可能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心中就开始游移不定。这时很多人觉得牺牲那一个换回这么多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到底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现实的世界中也许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也许有很多的历史的确如此。我认为这个问题最恐怖的不是人到底选择了让哪一个生存或者让哪一个毁灭,最恐怖的乃是有些人在潜意识中愿意当这些生命的绝对控制者,就像这个问题的背后,它反映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你有权利,你有能力决定这一切,你可以决定谁生你也可以决定谁死,纵然很难选择(也许会很痛苦),然而这绝对会吸引很多人来尝试选择。因为人人都愿意来主宰一切。

历史上有太多的人喜欢玩轻与重的游戏,拿自己的理想主义来和人民的生命比较轻重,在这个天平的取舍间,他们得到了一种莫大的满足。这是一种最恐怖却也是最吸引人的游戏,也许第一次做决定的时候会心跳加速、寝食难安,也许第一次牺牲很多自己的子民时,他们也会心痛不已,泪如雨下,自愧自责,但是经过几次这样的挣扎,这些棘手的在道德生命与政治经济间找平衡的问题反而成为证明自身伟大和卓绝不可或缺的药物。这也是他们自我神化最关键的一步,时代伟大的舵手和领袖(自己去脑补)哪个可以不是沉溺在这个游戏中,难以自拔呢?

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呢?我们如何回答呢?我的回答就是要谦卑,相信神!也要逃避自我作王,自我神化的诱惑,求主保守我们不要被权利的陷阱所迷惑!当然遇到道德悖论和瓶颈的问题,我们也无法逃避肯定是要做出选择的,但是不要依靠自己,乃是要相信神依靠上帝。因为神能为我们成就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迹,他超越一切之上!所以这样的问题对于不信耶稣的人是绝境,而对于我们则是试炼我们信心最佳的机会。

求神给我们能力在我们个体与整体发生碰撞时,可以坚守信仰,但是温柔谦卑甘愿受屈,可以用忍耐、温柔、饶恕、慈爱、包容、受苦来荣耀我们的上帝!

也求神给我们谦卑在有决定整体的权利时,甘愿把这样的权利交托给上帝,交托给祷告和真理,珍视每一个生命,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人,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向上帝交账!

求神给我们爱心永远不会忘记弱者和每一个个体的痛苦,在每一个有神形象的人身上都能爱人如己。

求神给我们勇气永远不会因为多数人的反对而背叛少数人坚持的真理,也给我们勇气敢于为那些处于劣势和逼迫中的微小个体发声。

求神给我们智慧能够在个体和整体间找到平衡,在良心与利益间找到平衡,在今世的生活和永恒间找到平衡。

篇4:《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开篇昆德拉就引述尼采观点,和我们谈“永恒轮回”。

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可能会经历相似的事情,但你绝不会过着反复的生活,尽管生活大方向一成不变,但每一次从睡梦中醒来,你过得每一天都是变化的。

当你将个体聚拢,回看群体的历史,便能发现“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桩不会重现的往事”,纵使这桩往事牵涉到上万人,伤害了上百万个家庭,当它成为了历史,便很难激起你强烈的情绪共鸣,而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如果你不翻看那些记录的书籍,这段过往,便将随风而逝,轻如鸿毛。

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爱恋,就是“六个偶然”的结果。科主任的偶然犯病,引着托马斯来到了这家外省医院,旅馆五选一的偶然下榻,旅馆酒吧的偶然进入,特蕾莎的偶然当班,服务对象是托马斯的偶然,引着两人相遇。也正因为六个偶然导致的绝对,也使得托马斯的灵魂彻底沦陷。

在爱的王国里,爱情因为“偶然”变得没有分量,无足轻重,两个人的“非你不可”在“偶然”的诠释下,就变成了“如果我没有遇到你,我肯定会爱上他”的“别人亦可”。

我觉得这正是昆德拉文字的魅力,他用两个人的命中注定,为我们消解了爱情的独树一帜。既然相爱不是“非你不可”,那么分手也不必“痛不欲生”。

篇5:《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生活似乎像头发一样轻,然而,人们常常感叹生命的重量,总有一种生活负担过重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让人感到沉重?

”在一个永恒轮回的世界里,每个行动都背负着无法承受的责任”托马斯一直相信,即使他和特丽莎在一起,他也不会成为家庭责任的奴隶,他更喜欢享受”轻盈”而不是承受”沉重”。然而,当特丽莎离开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了一时的自由,但是很快他失去亲人的轻松感就难以承受了。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轻,从地球上几乎卖身契,其飘忽不定的生活运动已经变得太自由不加节制,慢慢地,生活就失去了意义。生活永远是最复杂的东西,轻,重的转换,围绕身体和灵魂的扭曲,生命和死亡的周期,当反对各种交叉重合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面貌,现在包裹。温暖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和冷暗处阴沉的夜晚,白天和夜晚的生活继续……“那么,到底需要选择自己什么?是重还是轻?”

轻与重,书中的每一个角落闪过幽灵般的生存,理想的,媚俗的,背叛在相互接触这种网络生活的严重程度相互交织,但不能永远逃脱,生命之重,让人感觉沉重压力。正如托马斯在写嫉妒特蕾莎的重量的文本。正如托马斯谴责特蕾莎梦想带来。生命之光,让人感到无聊空虚。正如托马斯・特蕾莎离开铁球下滑的脚踝,但他被离奇的自我抑郁感到内疚着迷。展望本身回来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打印的严重性。

“沉重是真的非常悲惨,轻松便真的没有辉煌吗?”

每天我们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已经习惯了匆忙的步伐,已经习惯了平淡无奇的色彩。无论是轻是重,生活中度过的日子都很重,很难权衡。 当我们害怕承受生命的重量时,让自己享受生命的光明,我们必须比以前留下更多的重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不要去称重,不要去品尝,只要不减肥,那么我们就可以下到地球,去轻松。

篇6:《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又是一本难读懂的书,看来还是自己书读的太少,对很多方面还处于弱智状态,对于心理学和哲学这些涉及到人类本性的东西了解太少,进而影响了对各种伟大作品的理解能力。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描写的爱情和性的小说,至少从文章标题灵与肉就能隐隐约约觉察些出来,可是看完后才发现爱情和性只能占这部作品中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讨论了很多更高层次以至于我还难以理解的东西,比如媚俗,比如牧歌,比如存在。

如果把这本书看成是一部茶余饭后进行消遣用的小说,那绝对是天大的错误。小说的情节并不是特别吸引人,背景设在二战后捷克被苏联入侵的那段时间,主要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其他都可以算是配角了。在对这四个人物的生活描写中,有爱情,有性,有对时局政治的看法,还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轻与重,媚俗等等。人物的心理描写一直体现着这些方面的冲突性,托马斯和特蕾莎在灵与肉之间的纠结,而萨比娜和弗兰茨则是在媚俗中选择,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甚至切换了主人公,切换了时空,但每一次切换都是在不断加深着对这些方面的理解,反复迭代,直到终了。

我觉得看过豆瓣上的这篇评论应该能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其中确实涉及到很多哲学上的问题,并且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解答,所以进一步体现了读懂这部作品的艰难。媚俗是什么?和粪便又有和关系?这和斯大林的儿子之死又有和关系?这些问题在初读小说的时候一个个冒出,让人云里雾里。如果要我说,我可以把媚俗看成是作秀,你看那些去柬埔寨的国际组织,他们走到泰柬边境又悻悻返回,留下的不就是几张以后可以宣传的照片么?弗兰茨之死则更体现了对这种作秀的讽刺。至于萨比娜看见美国参议员对孩子微笑宣传美国如何如何好,她却不以为然,没错,有时候幸福是一种表面现象,苏联宣传的未来的社会两个人之间最大的矛盾仅仅是爱与不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媚俗的政治美学理想。

托马斯和特蕾莎最终回归农村不得不说是这部小说最好的部分,他们抛弃了一切,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日子,体会到的反倒是幸福,卡列宁的微笑是一种牧歌精神,这让这部作品的最后与之前作者对世界的批判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看似矛盾的东西反倒体现出了这部作品的伟大。在这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到和不少关于真正的和谐的论断,动物绝不是笛卡尔所说的那些所谓的machina animata,人类并不是地球的拥有者而只是管理者。作者提到被火星人套在马车上的人类,可能会被银河系的居民挂在铁杆上烤着吃,这是他也许才会想起过去常在碟子里用刀切着吃的小牛排,会向母牛道歉,不过一切都太迟了。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是看他与那些受其支配的东西如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尼采会抱着被车夫鞭打的马哭泣,这真的是一种所谓的精神病么?

卡列宁的微笑是因为它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它与特蕾莎之间一种牧歌式的爱,动物没有被逐出伊甸园,在它们眼中,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人类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动物与人类相比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特蕾莎最终明白了托马斯对自己的爱,尽管有些太迟太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这给小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相比更突出的原因。

篇7:《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世间万物,有始有终,有对有错,有黑有白。

评判一个事物,可以有多方面的思路和想法,那一个人的存在也可是不同分镜脚本组成的合成体。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他存在着两种矛盾的性格和状态。他渴望女人却又畏惧女人,他沉醉于白天,迷失于黑夜,他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当他结识了餐厅的侍女特丽莎,他对她展示出来的爱违背了自己的原则,甚至是娶她为妻。他爱特丽莎,在他背叛她的时候,他却又会想着她,心心念念的就是她那张肆意老去的脸。但他重回到特丽莎身边,他却是厌恶这个睡在身边的枕边人,疲倦、劳累,没有新鲜感。这种感觉是爱情,只是这种感觉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疲倦乏味了,去依旧拥有着最初诱人的本质。

托马斯喜欢流连在花丛,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淡,他喜欢这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就像他的情妇――萨宾娜,一个绝世独立的女人,同样不喜欢把责任背负在身上,她喜欢轻松的生活。当这两个人相遇,产生的这种共鸣,引诱了托马斯继续自己的原则。但托马斯在每日的煎熬中灵魂分离,一部分的他沉醉在萨宾娜的圈套里,一部分的他怀念着自己的妻子特丽莎。在生活的逼迫下,托马斯遭到了萨宾娜的背叛。命运和抉择让分离的托马斯和特丽莎再次重逢,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伤里的快乐,彼此是生活中甜美的负担。可惜,他们双双丧生于一场无情的车祸之中。

而萨宾娜,她继续生活在轻松的生活里,厌恶妻子和儿女的弗兰茨闯入了她的视线里。弗兰茨他是一个逃避家庭,讨厌正常的生活的男人。萨宾娜的一生不断地选择背叛,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手段,她觉得自己是真性情的。萨宾娜的背叛,让弗兰茨感觉到自己的可笑。作为一个正常人执着于婚姻和爱情,家庭和睦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弗兰茨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抵抗抢劫中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安然去世。

托马斯、萨宾娜、特丽莎,不能说他们三个人的想法中谁的一定是对的或错的。一个人,把有些东西看轻了,而那些在他眼里不起眼的重东西,会让他们毫无喘息。昆德拉的笔法是犀利的,他将一个故事串起来呈现在读者面前。当读者正在感叹托马斯的太无情时,又可以窥见托马斯的念旧情。托马斯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想要的东西不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他执念追求。一旦想要的得到手,不足十天半个月,就会被他唾弃。

人生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偶然的机遇,它只有一次。所以一个人生活于世的时候,他会渴求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他永远得不到,一辈子追寻着得到,却忽略了自己手里本该珍惜的东西。人是一个多面体,当他考虑到一面时,他会忽略其他几面。当他苦苦追寻着一面,他就必须放弃另外几面。有舍亦有得,才是人生。

昆德拉这样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较,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人生的正面和反面没有绝对的界限也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世间到底什么是对亦或是如何为错,我们所持的不过是以先人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这就是说,人活于世,不要去在意别人目光里的`自己。那个刻意杜撰出来的你根本就不是你,那只不过是别人眼里杂揉出来的克隆号。生命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别人都不是主角,他们只不过是鲜花生命里毫无意义可言的绿叶。

生命很轻,那是因为人的一个微小的观念足以害死一群或者更多的人。也许,这个观念是对的,或许它是错的甚至是很离谱。可是在世俗的没有接受这些观念之前,它们都是平等的。宛若人生的多面体,再没有投掷之前,所有的面都有几率。因此,当你投掷自己的多面体时,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患得患失,只能是两头空。

篇8:《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爱情是一种甘心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和控制的热望。委身于对方的就如同投降的士兵一样,必须首先缴械,因此自己没了防备,他便止不住担心那致命的一击何时降临。

档案馆里堆的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凄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她再度听见远方吹响叛逆的号角,清楚自己无力抗拒那号声的召唤。爱情是一场战斗。我会一直抗争。抗争到底。萨比娜也不清楚在自己叛逆的欲望背后的究竟是什么目的。他继续崇拜着萨比娜,但那更像是一种宗教,而不是爱情。

你的文章里有种了不起的东西:拒绝妥协。而我们正在丧失这种明辨善恶的能力。也许还存在着另一个星球,在那里人可以第三次来到世上,带着前两次活过的人生经验。

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是土。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篇9:《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正因年轻,读书喜爱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因此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用心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用心,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户外自由而毫无好处。”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取什么呢?沉重还是简单?”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职责与推卸职责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职责的人,看似一身简单、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能够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职责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职责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职责,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应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应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应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简单,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取!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能够有所选取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取,那选取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取》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务必立刻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向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简单,究竟该怎样选取?

篇10:《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哲理小说。

一开始一直没看懂小说在写什么,肤浅的以为就是男女三角恋的媚俗爱情故事,中间时不时穿插一些让人感觉沉闷压抑的问题,窒息感扑面而来。越读越纳闷,没道理这么久负盛名的小说,内容会如此浅显世俗呀。于是去查了查书评,看了看别人写的见解,方才对这本书有了冰山一角的理解。

谈一谈读书的感受:能读懂的部分,其透彻的哲学思想会让人有一种灵魂被超度的感觉;一知半解的部分,让人为之沉沦,如同穿行于迷雾之中。雾里看花,似乎能看清花的轮廓,却始终看不清全貌。常常幻觉已经无限接近真相了,但其实离真相间隔万里,遥不可及;读不懂的部分,只能望洋兴叹,水平有限。内容太过高深莫测,需要读很多遍,不停的揣摩思考才能理解一二,犹如坐禅时,处于悟与不悟之间。

这本书适合有哲学基础的人去研读,作者抛出了很多哲学命题,每个命题都值得人深度思考。我想可能自己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浮历练才能对此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全书都在阐述轻与重之间的比对,人总是为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所拖累,责任常常成为生命中最沉重的分量,无论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承受不起的结局就是:“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这大概就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现代人基本上都是负重前行,有的人背着房贷、有的人背着车贷、有的人背着家庭的责任、有的人背着工作的压力、还有的人背着久病缠身所带来的痛苦。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而有些人卸下了沉重的责任,选择了逃避和背叛,那是否能得到解脱,活得潇洒呢?男主人公托马斯迫不及待的选择抛妻弃子,甩掉家庭的责任,投入无数情人的怀抱。最后遇到特蕾莎时,却又放弃了轻盈自在的生命,选择了充满束缚的爱情。

他们的相遇是由于六次偶然,将彼此带到对方身边。少了任何一次偶然,他们都不会遇见。爱情是从何时开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特蕾莎就像《圣经》中顺着河水飘过来的篮子里的婴儿,托马斯不得不向她伸出手来。仿佛就像重力牵扯他,让他不再那么虚无。

但他又无法忠于爱情的唯一性,不断的游走于没有感情投入的露水情缘里。当特蕾莎因他反复的背叛而离开时,刚开始托马斯的脚步轻盈到要飞起来了,无比愉悦的品尝温馨的生命之轻。可过不了几天,对特蕾莎的怀念给他造成了无法承受的痛苦,痛苦随着想象而加剧,在千百次的回荡反射中越来越重。最后,在细加掂量的决断下,他义无反顾的选择追回特蕾莎,因为他彻悟了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

以前看到别人对忠于爱情和婚姻的阐述都是由社会习俗强加到人身上的,这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这种外在力量和人内心深处的选择往往背道而驰,自然而然背叛会充斥于整个社会。

而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看到一种全新的能引发出人对于选择忠诚的内在力量。“忠诚是第一美德,它使我们的生命完整统一。若没有忠诚,人生就会分散成千万个转瞬即逝的印迹。”这就如同托马斯在200多个情人之间,孑然一身,自由自在,却全都是没有分量的碎片之情,内心依然寂寞,灵魂依旧孤独。如同漂流在海上的水手,见过大海浩瀚无边的景色,却因常年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温馨港湾,内心无比凄凉。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再多刹那的美景都抵不过那永恒的温情。

篇11:《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是著名的国外小说,当初只是无意间听见名字感觉好奇而去看的,但是所带来的读后感令我深深感悟。第一遍似乎没有看懂,直到有一天深受打击时,无意间翻见,再看一篇时,打破了我的困惑。

或许因为年龄的不同,所接触事物不同,每个人书都有自己的角度,然而我却是喜爱在书中找到我困惑的事物。初看时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描述他上司与他的关系时,并不是常态的角度描写。当看完整本书时想想读后感,回味一遍发生其实所指的轻是,当你承受精神重量时,你渴望得到救赎,渴望得到解脱。可是,当你得到救赎时,你会发现你无法承受这片刻的轻,你需要找回你的重量,找回证实你的重量。

爱情与生活相同,当你面临巨大压力重量时,是证明你的存在,为你的人生找到轨道行驶。或许失去了重量,得到轻时,其实已经是你虚浮着时刻。轻可以接受,托马斯在摆脱特蕾莎头两天的确感觉到轻,然而两天过去,他开始慌张了,开始寻找他的重,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个轻。

面对困难难题时,我们常常想到放弃。可是当放弃之后,的确得到短暂性的自由。然而之后的人生则因为这个轻,付之更多的重。重量的承受使得你开始挣扎摆脱,然而你肯定轻会是你想要的吗?托马斯最后找到特蕾莎继续他的重,直到最后他们来到小镇,过着平淡的生活,那时候这个重已经慢慢的渗入他的灵魂处。轻,只有活在虚幻的世界才需要。重,弥补心灵的空虚,找到灵魂的出口。

篇12:《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看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带着一丝附和热望的心情阅读它,所以只能隐隐约约瞥见深入精神骨髓的主题,我全心全意地追求,想要清楚明白作者的心绪是以何种决然的姿势延伸至他的信仰世界。昆德拉用他敦厚松弛的文笔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转绰约,燃到尽头的温存化做浓浓密密的欣喜。我们都是害怕孤单的孩子,提着昏暗的灯笼寻找思想的光源。

思想的高尚和明丽,不禁让我们产生种种对生命理性思考的“动荡性”。这是一种大而神圣的境地,是任何脱离私心脱离狭隘的思想者的圈地。昆德拉是在用灵魂写作,用灵魂舞出生命的曲线。同样,灵魂是兼并了私心,兼并了狭隘的。否则,思想与写作,将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眩目火花。只有对生命,对人类存在的广阔的空间的有针对性深度的思考,才能包容这些无限幽静却时时闪硕着不安分之感性的意境。

在这里,思想上作者抨击“虚无”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们费神。可是只有经历了如此痛苦的费神时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广度范围之内产生它的荣耀式自身结晶。

他试图探清这种“虚无”与“实在”的存在性,对人类的精神进行层层剥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里行间的一览无余的“怜悯”。怜悯很多种——对“挣扎”的概括,对“死亡”的倾心,对不完满情节的恣意渲染等等。

最喜欢的人物是萨比娜。那个独立的,有丰富的“内涵”的女子。辗转于两个男人或完满或不完满的爱情之中,流离于本性或孤独或幸福的状态之中。

她有着非常吸引人的个性,个性包裹着那具寻找独特寻找自由的灵魂之身。所以当读到她戴着一顶与她美丽而冷漠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圆礼帽出现在镜中时,不禁被她的神秘之美所折服。昆德拉另加重笔描述镜中的影象:她手牵着一位身穿灰色西服,打着领带的男人。

理所当然的,这段全情节理性描述的段落成了我最爱本书的三大支点之一。另外两处则是特蕾莎托着她笨重的行李捂紧伤口逃离那个一心掌舵她的男人,逃离她曾以为可以栖身的地方。只是她在引诱,她本着这样难以让人猜测的心情离开。还有关于小狗卡列宁的微笑的完整叙述,是整本书显的最为清新,最为感性的章节。它的存在使“不可承受生命之轻”这一主题思想更为深刻生动,也在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灵魂心田上植下一束超越庸俗超越无奈的幸福之光。在这里,人的本性被作者埋下的这一高层隐喻反复地践踏。同时,所有的低俗又被反复的引申和强调。人性受到了它存在为此最颠覆理念的的批判和谴责,不留余地。

引用弗朗索瓦。里卡尔的思考来结束我清浅的阅读吧——“大使,这种对”被遗弃的世界的怜悯“,也是透过或进入遮蔽生命的幻景、意义和直说,直面生命,直面生命的赤裸和显然时的眩目。

篇13: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非如此不可”是这本书中让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坚定的信念,还有信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我一直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再华丽的外表,再美丽的容颜,都没有这种力量更令人感动。好的作品也是一次灵魂的倾诉,是心灵之作,它只向懂得它的人们敞开着心门。

书中很多文字对我来说就象一扇我无法打开的门,门的里面装满了宝藏,只是我摸不到它,形而上的思想深厚、广|,无限。从这一角度上看,我是被拒之门外了。但我还是被故事中的情节所感染了。本书无疑是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另一个不同的层面,真实的,却很难被勇敢地坦白出来的。它不是所有人的,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它是一朵悬崖之花,它是属于艺术的,却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接近疯癫。

托马斯,书中的男主人公,一个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很多女人为之疯狂,而他却只像是在玩一种激情游戏一样,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如鱼得水般地洒脱欢快。他对待女人,就如对待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会从不同的女人身体上发现各自的美妙之处。在他的眼里女人没有好坏、美丑之分,只有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呵护怀中的每一位女人,又以极冷酷的态度阻止任何一个女人靠近他所设定的界线。他柔情似水,他冷漠如寒冰。这样一个男人,特丽莎深爱着他,无法自拔。

特丽莎爱上了托马斯,拥有了无上的爱情幸福,同时也为痛苦所拥抱。她太爱这个男人了,爱是唯一的,又怎能允许别人的介入。可她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托马斯,又离不开他。托马斯自从十年前离婚以后,就一直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有很多情人,同时又时刻准备着拥有新的情人,他不会为谁改变。以往的女人都被托马斯改造成了适合他的样子,他也希望特丽莎能成为她们其中之一。

当特丽莎感觉到托马斯与萨宾娜的情人关系时,她所承受的痛苦,什么样的文字、语言能够代替呢?她极盼望着能用肉体之苦来取代爱人的背叛给她带来的心灵之苦。梦中,她用针刺入自己的片片指甲。自己深爱着的人与别人有染的,谁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呢?离开!!!又一步也走不出。特丽莎沦陷在痛苦的旋涡里,没有力量自拔,只有托马斯才能把她推上岸,所以她对托马斯说:“把我赶走吧!”

托马斯也没想到自己会对特丽莎的感情越来越深,与别的情妇不同。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同时又抗拒着自己的改变。为了转变特丽莎的思想,他不断地向她灌输着自己的观点,希望把他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最终,无法承受痛苦的特丽莎自杀,未遂,又两次选择出逃。托马斯一而再地为她放弃着一切外在的东西,但却不能改变感情生活方式。托马斯是无法改变的,特丽莎也是无法改变的,也许她真得希望自己能改变,为托马斯,但又无能为力。特丽莎后来的思想奔向了一个极端,生活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在这里她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本来,个人情感就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特丽莎学会了摄影,并热爱上了它。在国家危难之机,她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敢,并以超凡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与侵略者战斗。这些力量是托马斯给予她的,也只有托马斯能够给予她。当她把对托马斯的热爱转移到事业中去时,她的内心平静了,托马斯也得以解脱了。

在国家形势的左右下,他们几经周转,由城市转向了农村。曾几时,特丽莎还是那么地渴望能走出农村到大城市里生活,而今却带着欢喜回到了农村,托马斯如特丽莎网中的鱼,随着特丽莎收线,慢慢地投入到她的怀中。

特丽莎盼望着:托马斯能老点,再老点,就好了。渐渐地,托马斯真的老了,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每天干着繁重的农活,穿着破旧的衣服。托马斯放弃了自己激情四射的生活,终于枯萎在特丽莎的怀中。特丽莎无限伤感。仅仅因为自己的爱,仅仅因为自己的欲望,也许是她毁了托马斯的一生。特丽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托马斯终于只属于她一个人了。爱,是爱其本来的样子,还是爱其自己希望的样子?也许好的作品,就是向我们真实地表达一个立体的思维,不同的人收获着不同的果实。结局是悲惨的,在一个雨夜,托马斯和特丽莎双双因车祸死亡。这个结局又是何其完美!

非如此不可么?生命如此短暂又如此的脆弱着,非如此不可。

篇14: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这本书的名字恰如其分的揭示了书中蕴含的哲理:生命不能失去它的重量,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相反,当重量完全却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人也就越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对生命的最终意义表示出了怀疑,那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呢?是轻?还是重?

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他们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生命是用来感受的和体验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挣扎,在无数的困难中学会了坚强,同时我们学会了包容,在这样的心态中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或许逆境中也是一种美丽,在这当中我们得到了洗礼。不管是怎样的困境我们将勇敢的面对,直视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块净土,它是那么的纯真与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质,那么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昆德拉说的好,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生命仅此一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每一步都是探索,承担着选择的重任,生命正是在探索和选择中得以本质的延续“,此间的重量,是非如此不可,非选择不可,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步将会是怎样,走一路是山穷水尽,也许是柳暗花明,如此横亘在前的重量,不得不承受。既然生命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能做的无非就是将重量扛在肩头,在选择中把仅此一次的生命画写完整。也许,当我们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责任,担当了道义,负起了关怀,给予了呵护,生命承受的这些重量会爆发出强劲的声音和力量。

生命是什么呢,我说其实生命就是出生死亡,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父母赐予我们最初的生命,生命就这样开始了旅程,从孩童的天真到少年的青涩,从青年的莽撞到中年的稳重,最终我们学会了包容与宽恕。在这个旅程中我们走过平坦的大道也走过崎岖的山路,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了面对,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在责任面前我们能够从容面对。学会担当责任,此生不枉过。

篇1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

文/庞军良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去年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许多“不解之辞”――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难渡过它艰深晦涩的语意之河。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一、轻重之间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二人物小像

托马斯――原为布拉格著名的外科医生,生性自由,以交往众多情人为嗜好,同时深爱着特蕾沙。苏联占领捷克后,携特蕾沙流亡瑞士。后又为了爱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迫害沦为玻璃清洗工,又在环境重压下隐居山村,当了一名卡车司机。他一生漂泊,不断地在生命的重与轻的漩涡中挣扎。最后与特雷莎双双死于车祸。

特蕾莎――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灵魂的爱情信徒。原为布拉格附近某小镇乡村酒店的女招待,后为布拉格某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托马斯的妻子。深爱托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马斯的不忠带来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梦和眩晕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镇来到托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流亡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离家出走回到祖国,然后和托马斯一道隐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马斯一起死于车祸。

萨比娜――布拉格年轻的女艺术家,托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兰次的崇拜对象。思想自由独立,生性叛逆,反对媚俗。她不断地背叛原来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国,背叛爱情,抛弃了深爱她的弗兰次;她不断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无可背叛的地步。她的生命无限轻盈,了无分量,没有何牵挂和责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从布拉格流亡到日内瓦,然后到苏黎世,最后到美国和一对喜欢她的画的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对老年夫妇也将离开她到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在无尽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残酷重压,在无限凄凉孤独和忧伤中,渴望着一扇遥远的童话中亮着温馨灯光的窗户。她是四个主人公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也是最悲惨的命运的牺牲者。

弗兰茨――日内瓦某大学的教授,梦想主义者,英俊健美,思想单纯,热衷于一切运动,崇拜并深爱着萨比娜。曾为了追求萨比娜而离开不爱的妻子,在萨比娜不辞而别之后,他又把年轻的女大学生当做萨比娜的影子,最后为了缥缈的爱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国际医疗队伍的“伟大进军”中。他加入到“伟大进军”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讽意味――因为柬埔寨和萨比娜的祖国都是同样遭受被侵占的厄运的国家,他想:如果萨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一定会感受到他对她的祖国遥远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的!当他终于从寄托在“伟大进军”上的爱情梦想中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抢劫事件。

三、托马斯-----重与轻博弈中的真实存在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流亡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在无限自由轻盈的生命状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运“重”的泥潭,而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爱情之责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强大的无法抗拒无处可逃的社会**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平凡的个人在社会政治的强大漩涡中无异于一只弱小的蚂蚁,个人的生活在无序癫狂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之下会被轻而易举地碾成粉碎。他厄运的开始源自一封影射当局的信件: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当他知道真相后,深感罪孽深重,无颜面见世人,于是自挖双目,流亡他乡,以残酷的自我惩罚来为无知犯下的罪过忏悔。难道无知者犯下的罪过就不该承担责任吗?一些苏联共产党当局以“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来搪塞以逃脱罪责,他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就是这样一封对他个人生活看似“无关紧要”的信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他由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街头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写下这封信的动机是什么?是对政治的单纯热衷吗?我觉得不是。以托马斯特立独行的个性来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恶魔”,他是不会热衷于政治的喧嚣去参与什么激进言论的。使他写下这封信的更为隐秘的原因,来自他那“危险的比喻”,这同样关乎他的爱情。

他无数次的深刻地感觉到,特蕾莎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这个危险的比喻使他对柔弱的特蕾莎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这难道不是命运?而俄狄浦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赎罪之神,不也正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吗?这和特蕾莎有着多么致命的相似!所以,有一天当托马斯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俄狄浦斯》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到了那个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写下了那篇改变他命运的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阴谋”吧?于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绝在脱罪文书上签字的时候,他被政治巨手紧紧攫住的命运便不可逃脱了。于是,他失去了医生的优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个时期,布拉格正被笼罩在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恐怖中。大街小巷到处是政治话语的喧嚣,每一个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监视偷拍录音作为反动证据的危险。日复一日,人们惶惶然生活在这阴云密布的异常沉重的政治高压下。然而此时,托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轻”的形态展现出来。因为他终于卸掉了多年来一直郑重地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医生的“拯救人类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轻松,一如继往甚至更为“狂热”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业”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开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乐此不疲。

这真是一支“重”与“轻”合奏的别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当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当“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跻身博爱民主的殿堂,渺小的个体,只能挣扎在不能承受的“重”与“轻”交织的漩涡中。我们很难用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他,――——托马斯,在他身上,实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不忠,欺骗,他有着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耻的“无耻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时又存在着正义,善良,仁慈,悲悯,率真,清高,自由等许多可以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在生命之“重”和“轻”的博弈中苦苦挣扎的真实存在。作者对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评判,――在道德沉沦的世界,“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五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正确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悲剧。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轻松地微笑,一缕深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因为年轻,读书喜欢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所以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责任,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面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面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面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轻松,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择!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可以有所选择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择,那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择》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必须马上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轻松,究竟该怎样选择?

篇1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这本书比较趋向于成人化,但我觉得高中生也值得一读!但是要做好重读的准备…

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打开也毫无意义。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内容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比赛的内容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然而有一位大臣非常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后是他赢了。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习惯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昆德拉真是不走寻常路噢~

一开始,还没读这本书的是时候,看书名…好深奥…难以理解。

读完这本书,虽然有的还是不明白,但是大致有个轮廓。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由此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表示了怀疑,而那是我们的前人认为理所当然而又坚信不疑的。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读后感

观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观后感700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900字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初中读书心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读书心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优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王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0字(共16篇)】相关文章:

米兰昆德拉的经典语录2023-12-10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散文随笔2023-11-02

生命的轻与重阅后随笔2024-04-29

“酩悦”之路,不能承受如此之轻2022-05-06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2022-11-0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小学阅读心得2023-10-29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2023-07-16

高三作文3000字:假期作业之读后感2022-11-22

大学生必读励志书籍60本2022-10-16

名书读后感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