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共10篇)由网友“廷丹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
寒假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会议,我很震撼!从那里我看到了郑州中学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一位位发言的教师无论是在业务能力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是那么的优秀和出色。更可贵的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善于突破自我的决心和勇气。我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力争做一个高校长所倡导的忠诚、进取、创新、和谐的有梦想的郑中人。最后学校领导还安排我们寒假期间的读书活动。这正好也是我寒假想做的事情,我正打算充实自己的脑袋,那就要多读书和读好书。为了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为了建立与国际部教学相适应的中方课程体系,我特地选了一本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刘玉民编著的《北大哲学课》来读。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自己从此书中获得的些许体会吧。
首先谈一下我对《北大哲学课》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北大历经沧桑,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和智慧。此书汇聚了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书是非常可读的一本书。
每本书前面的序言是我必须认真读的。这本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冯友兰代序的。在序言中,冯友兰先阐释哲学的含义,他认为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还说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就要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生活当中的我们虽然不是哲学家,但我们也必须经常反思我们自己。记得在论语中曾读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他在哲学的功用上强调,哲学是为人类提供获得更高价值的更为直接的途径。我记得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哲学的探讨和学习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作为政治老师,为此应该好好在这方面下大气力做好功课,并把这些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哲学思想深入浅出的分享给学生。这也正是我选此书来读的原因。
这本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庄子思想的内容。“万物与我唯一”的庄子以超越贫困的人生,向人们诠释了真正的自由在于顺其自然,展现了他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净无为的性格特征。而活在世间的人们大多是不自由的,归根究底,就是被名利所累。他还提出了人们要想挣脱外界物质条件和自身肉体的束缚,到达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彻底地忘掉一切。这也给活在现世的人们指引了一个出路。其实我明白他也不是让我们什么也不做,而是让我们勇敢的打开名利那把枷锁,修养身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跟我们眼下所倡导的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庄周梦蝶”的典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快乐的蝴蝶,梦醒之后庄子开始怀疑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他就是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很难讲清楚的但每个人心间都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其实庄子只不过借梦和觉来比喻死和生,使人们更多的去思考和感悟人生。
战国时期有两个很著名的辩客,一个是力倡“白马非马”的的公孙龙,另一个是主张事实胜于雄辩的邹衍。一次邹衍路过赵国,平原君想让他和公孙龙辩论辩论,看看谁更厉害,谁知邹衍并不买账,直接对平原君说,“所谓的辩论,就是区别不同的类型,不想损害;排列不同的概念,不想混淆;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越辩越迷惘。像这样的辩论是可以参与的,辩论中胜出的一方能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挫败的一方也可以继续追求真理。但用花言巧语来偷换概念,用繁文缛节来做论据,甚至用互相诋毁来吸引别人的辩论,只求咄咄逼人、纠缠不休,让别人不认输不罢休,这不仅妨碍了治学的根本道理,还有伤君子风度,我邹衍是绝不会参与的。”这就是著名的“邹衍不辨”。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学说,其合理性看到了特殊和一般的差别,但由于他过分夸大这种差别性,而看不见概念反映事物的同一性,这一命题也就成了形而上学诡辩论的代表。我特欣赏公孙龙上面的一番话。生活当中,有些事情,事实胜于雄辩,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与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徒费口舌呢?这就是说人有的时候只需要保持沉默就行了。但在我们的文化里,缺失一个面对自己内心沉默的向度,沉默意味我面对自己的内心,我把自己摆平,而我们没有办法应对我们内心的沉默。
这也正是印证了一位评论家一句话,中国人,每个人都不知道干什么,但都特关心别人干什么。了解别人,窥视别人,进入别人的欲求是很旺盛的。像邹衍这种学术自由也好,个人观点自由也好,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我们每天不都能在网络上观看到一场场抹黑别人、洗清自己的喋喋不休的论战吗?精力旺盛的人们,停下来吧,该歇歇了,我们只要能够学会应对自己的内心就好,你不是潘金莲,你也无需满世界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们也无需抱怨,无需诉求。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时候,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本书中有太多的大智慧、大道理,需要自己慢慢地、细细地、反复地咀嚼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我。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它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那么,让我们一起品读哲学吧!
篇2: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
近日,我认真的读了方向东先生编著的《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一书。读完之后,可谓眼前一亮,心中仿佛被点亮了一盏从未发光的明灯。通过学习,可谓使我受益匪浅,更将心得整理如下。
人要成功需要独立独行,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什么事都没有主见,那么他离成功的道路是会越来越远的。一个独立独行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人生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够找出不足,找出出路,迈向成功。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下班后,工作停止了,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够停止,必须多想一下当天的工作,有什么得失,有什么成功,遇到了所有事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不足,扬长避短,走向成功。
人要成功必须定位准确,中国有句老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学什么样的事。同样,你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够干正确的事。很多人的失……
篇3: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
北大人生哲学课,初见书名,觉得这本书离我远之又远。北大,人生,哲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严谨的气氛 。翻开书的目录,才知道,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文章名展现眼前。
每个北大人身上都具有北大的精神和特质。而这本书让广大读者接触到了那些北大学者曾经接受过的教育。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北大学习。而通过这本书,这才明白,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具有充分的实力。我原以为哲学,是需要很渊博的知识、很充足的人生经验才可以学习。但通过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哲学不过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只要你能擦亮眼睛,认真对待、观察世界,哲学离你并不遥远。
这本书由三篇组成。上篇:人生如浮云,做最好的你。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纵使人生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也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调整心态,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为自己而活。这个概念,我虽然不能理解清楚,但至少知道,做自己快乐的事,不去理会懊恼的事,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是为自己而活的一部分。书中说:“人生就像一次短暂的旅行,我们两手空空的来到人世间,又两手空空得走进了墓穴。转眼间,一切如浮云烟消云散。这个过程虽然非常短暂,但我们只要做最好的自己,那么当我们离去的时,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
中篇:做事有技巧,成功有秘诀。这一篇不仅说是事业,也是说你要做好的每一件事。理想、选择、努力、细节,都很重要,成功的过程他归纳为以上几点。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实现的时候,应该可以称之为成功。我的理想很实际,以后的每一天,都尽量过得快乐。我们在理想的路上,不放弃,一直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下篇:生活如细雨,幸福如饮水。不如意事常八九,踩着困难向前走。书中有这样一段“生活就像淅淅沥沥的细雨一样,一滴一滴地下着,从不间断,每天都是如此;而幸福就好似饮水一样,冷暖自知,其实,幸福是用心去体会的。只要我们用心生活,用心感觉幸福,当我们的心里感觉到幸福时,我们就是幸福的。”我现在感觉很幸福:爸爸妈妈在身边,一家人健健康康,我还每天有学上。其实,我们每个人把幸福的标准线往下放一放,你就会很幸福。
这本书大概有72个小文章。每篇文章都以一位曾将或现在在北大任教的教师的话引出主题,再用一则小故事深化主题。我觉得以这种形式表达的思想特别能引起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写的不像书名那样给人遥远的感觉。轻松易懂的语言,新颖特别的形式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觉。
篇4: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
北大,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近百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中国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逐渐塑造了她特有的人文魅力。在全国,多少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徜徉于“一塔湖图”之间,聆听学界大师的教诲,但仅有少数佼佼者能有幸踏足未名湖畔。北大,由新文化温养又反哺中国,至今依然坚定地屹立在文化的前沿,形成了她自己的北大精神。而《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一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们讲解了百年北大的精髓。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很多人一直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对此,我们可以联系前北大校长胡适先生所说的那句话,“一个真正的开明进步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造成的,是要有独立个性,有自由思考的人造成的”。
蔡元培校长为北大这所百年名校定下基调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无疑在强调,北大是宽容的北大,北大人都是有着独立思想的北大人。独立的思想源于独立的思考。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需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新时代的人们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这一基本素质,而学生时代,正是培养这一素质的黄金时代。
很多伟大的发明家都指出,他们的成功都来自于独立深入的思考,正如数学家高斯所说的:“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和突破。对学生来说,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就只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跟在老师、教授身后亦步亦趋,永远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北大精神。读了本书,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独立思考是如此的重要,你也会知道,如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为巩固江山、促进民族交流建功立业;鲁迅弃医从文,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晋商弃仕从商,成就了享誉数百年的“海内最富”……古往今来的无数例子充分说明了认清自己对打造成功的重要性。
认清自己,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就是我们参加地税工作后,需要从北大精神中汲取的精神养分。借助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如何才能做到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今天的中国,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缺少有智慧的人。因为有能力,他们成了成功者,然而成功之后却因此陷入了无所事事的迷茫,或者干脆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这些都是缺少智慧的表现。北大精神中恰恰包含了很多先哲的智慧,比如“常怀感恩之心”“成功永无止境”“有所为有所不为”等等,这些是事业有成者最应该从北大精神中汲取的养分。
北大是精英荟萃之地,多少人在这里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北大精神是人生哲学的汇集,无数人在这些人生哲学的引导下实现了个人价值。其实每一位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够充分汲取北大精神的精华,用一种全新的理念经营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受益一本的北大哲学课》对我们的指导。
篇5: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
我有幸阅读到了阳煤集团图书漂流活动中《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一书。一看封面,“让生命更充实,让灵魂更纯净,让内心更强大”。不禁喜欢上此书,深感如获至宝。
此书全文共24章、291页。我用了41天通篇阅读完此书,并做了6万余字的笔记,是自己阅读最认真、做笔记最多的一本书,深感此书章章是真理,节节是精华,页页是珍宝,是自己有生以来阅读到最浅显易懂、最朴实无华、最令人沉思、最给人力量的书。书中既有北大人生哲学言论,又有北大人的事迹、发人深思的名人故事、精彩寓言,更有对北大人哲学深入浅出的解读。它包含着事业成功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可以说,几乎涵盖了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是书如其名,非常感谢推荐人,非常感谢集团公司团委,非常感谢图书漂流活动。
北大学子向来以“大师近旁好读书”而自豪,这让“外人”对他们一直享受着北大人生哲学的耳濡目染而艳羡不已。尽管如此,“外人”也有权学习北大人生哲学。常言道“墙里开花墙外香”,思想的传播从来都不会被时空所限,只要我们渴望成功,渴望活出更好的人生,即使身在北大之外,也可以学到北大的人生哲学。本书就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选择。
我是中专毕业,无缘感受大学这一象牙塔里的精彩生活,更无机会踏足未名湖畔,徜徉于“一塔湖图”之间。但通过阅读此书,让我们让些身在北大之外的“外人”有机会了解到无数先哲们的思想,感受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从北大的人生哲学中汲取到营养,从而在更高更广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并借此指导和优化自己的人生。
阅读此书,就像亲自聆听北大名家的教诲,他们的哲学思想慢慢渗进自己的思想,他们的人人生智慧给予了自己极大的启发,他们的思考方式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学北大人生哲学,或许就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就能更有效地接近成功;学北大人生哲学,或许就能打破内心的束缚,然后轻装上路;学北大人生哲学,或许就能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生,从而活得更加洒脱……
哲学是开启真理的一扇门,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无暇去细细品味和领悟。而薪火相传的北大精神成就的一系列经典而深刻的人生哲学课却能直抵内心,带给我们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这是一个从北大先哲的人生经验中发现价值的机会,是一次从北大知名学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中获取的尝试,相信对每一个致力于实现梦想和达成内心幸福的人都会大有裨益。
李彦宏曾说过:“你其实要挑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种价值体现,一种真正可以把自己的岁月、自己的热情、自己的才华与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一种可以从物质得到升华的价值体现!”
相信,领会了北大人生哲学,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定会像北大人一样思考,像北大人一样站上自己领域的巅峰。
学习北大的人生哲学,用北大的方式思考,定会受益一生。
篇6: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
今天,趁着迪儿在听钢琴曲的时候,给迪儿读了《北大哲学课精义》中的人似铜钱,外圆内方这一则内容。希望慢慢长大的迪儿能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一份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自己该坚守的原则。也能像铜钱一样,不伤害别人,但是也能坚守自己的正确的原则。
北大教授孔庆东说:“中国古代的货币,那个大钱,是非常有道理的,‘外圆内方’象征着中国人的人性,外表上不要割伤人家,要跟人家和谐相处,要宽容。”
早在秦朝,我国的市面上通用的钱币形状即为外圆内方,千百年来,很多的中国人都在解读这钱币。因此,这一枚小小的钱币就引申出心的做人道理:“方”为做人之本,象征着浩然正气;“圆”指的是与人交往中的圆融,是善用技巧化解矛盾。方圆并济才是最高明的做人原则。
并说明了:太过于方正,就会像一块生铁,看似坚硬,实则一扭就断;反之太过于圆滑刁钻,处处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去算计别人,却不受大家喜欢。这两种人都很难在社会中立足。
近代教育学家黄炎培在写给自己的儿子的家书中说:“和若春风,若秋霜,取象与钱,外圆内方。”他就是想启发我们:方圆有致才能是真正的智慧与通达,才能走上真正的成功之道。
书中用一个例子说明了“方”与“园”的区别:
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员工,那是你梦寐以求的职位,很多人为了争取到这个职位采用了种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而你非常反感这样的做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赢得这一切,这就是“方”。
你希望朋友陪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如果你开门见山的说:“你陪我去参加那个聚会吧,我自己一点儿也不想去。”朋友或许会认为:你自己都不愿意去,我更加不愿意去。可是如果你换一种说法:“亲爱的,你天天只知道工作,来,我带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带你认识几个朋友吧?”对方肯定很高兴的陪你去赴约了,这就是“园”。
这个就说明了,外圆,圆融的作用了。
同样的在《资治通鉴》中也有一则故事:
魏王打了胜仗,非常开心,特举办宴会表彰大家的辛苦。酒席中,魏王问群臣:“大家认为我是通达的圣君,还是无能的昏君?”面对魏王的这个问题,当时很多官员都不敢照实说。大家只是奉承道:“您肯定是通达的圣君啊!”魏王一听,顿时得意洋洋,有点儿飘飘然。这时,一个忠心耿耿的官员却说:“您是不辨是非的昏君。”魏王听了,气得浑身发抖,质问道:“你这样说,有证据吗?”他回答说:“大王打了胜仗以后,没有论功行赏,而是以感情来衡量功劳,难道不是不辨是非的昏君吗?”魏王很生气,马上命人将这个官员拖出去,等候发落。
这时,另外一位大臣说:“大王是通达的圣君。”魏王心中的怒气消了点,忙问:“为什么呢?”这位大臣说:“古人认为,只有通达的圣君才能收揽直言的臣子,而您现在不正有敢于直言诤谏的陈子辅佐吗?所以,我说您是通达的圣君。”魏王听了恍然大悟,就命人放了那个耿直的官员。
文中第一个臣子属于刚正不阿之人,盛行耿直,不畏权势,可是为人不够“圆滑”所以不免受皮肉之苦。第二个臣子内有刚正之气,外有圆滑处世的智慧,既巧妙的赞美了魏王,又救了直言的臣子。
所以说,人生在世,固然要坚守一些东西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比如:尊严,品格。但是也需要学会变通,应对各种情况下的困境和危机。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游刃有余。
最后用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的话结束:“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的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外圆内方的人大都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读完之后感觉,有些道理真的需要好好细细的琢磨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在和迪儿讨论的时候,直接分析迪儿的情况:外不够圆滑,内不够方正。希望迪儿能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能坚守一些自己的正能量的原则,比如: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去想不去做,像不恰当的时候玩游戏,玩手机。比如:早恋和作弊这些行为是不能做的。心里一定要有一个底线。这样的原则如果能方方正正的在心里带着记着就好了。对外是不够圆滑,表现在有问题不敢去问老师,不愿意跟同学讨论。做错事情了,不肯承认错误,还喜欢狡辩等。其实,做错了,承认错误,表明今后不再犯,心里再树立起一个底线,那就行了。可是性格比较耿直的迪儿可能还有的学啊!
这样的好文,希望迪儿能反反复复的看多几遍。细细领会其中的道理。对将来肯定有很大用处的。也希望作为妈妈的我能坚持陪儿子读这样的书。写这样的不成文的读书笔记。坚持,加油!
篇7:北大授课读后感
《北大授课》是余秋雨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华文化史”的课堂实录。北大学生在课堂争论中展示出的深厚学养,余秋雨先生在“闪问”“闪答”中表现出的睿智,在教学中展示的真知灼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结合这本书对我收获最大的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破除偏见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知道本书的作者是余秋雨,我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抵触的。因为长久以来,听到看到了很多关于余秋雨的负面消息。比如,余秋雨没有文化,经常用错典故;余秋雨参加各种活动,作为评委(如青年歌手大赛),太喜欢出风头;余秋雨娶漂亮老婆,私生活不检点……对余秋雨的抨击是全方位的,从作品到人品。我也如乌合之众,随波逐流,对余秋雨心怀偏见,在近几年没有再读他的作品。
初读《北大授课》,只读到前面的“闪问”“闪答”便为余秋雨的睿智所折服。面对敏感话题,甚至是一些尖锐的提问,余秋雨几乎不会“打太极”,他都是正面回应,而且回答一针见血。比如他劝告台大学生“我们年轻一代,不要在整体上鄙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庞大的人群。很多傲慢,都来自无知,终究是文化的毒药。”当学生问到如何面对外界的诋毁时,他说“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象未到。”读到这里顿时觉得作者真的是一个睿智而通透的人,才能如此坦然地面对外界的非议。
回头想想,从《文化苦旅》开始,到《千年一叹》《中国文脉》等等,读过的余秋雨的作品真的不少,读的时候也确实觉得作者文采斐然,见地不凡。那我为什么还会被外界的评论所左右,不能客观的看待这位优秀的学者和作家呢?我想是因为自己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人云亦云。感谢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余秋雨,重新把书架子上落灰的《文化苦旅》拿出来再读。
二、收获新知
余秋雨先生在授课时,明显先快后慢,从具体时代来说魏晋前讲得多,而且比较细致,对元明清甚至唐诗宋词都一带而过。通过余秋雨和学生的共同讲述,让我关注到了从前不曾好好关注的文化。
在课上余秋雨差不多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讲清末破解甲骨文的意义,余秋雨将它称为“童年的歌声”。通过前三课,我才知道在一个民族风雨飘摇之际,发现一种文化童年的歌声,唤醒古老的民族记忆是一件多么意义重大的事情。之后讲到诸子百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墨子的解读。在诸子百家中,我比较熟悉的只有孔孟和老庄,当然对他们的学说和主张也只是一知半解。墨子虽然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学到过,但也仅仅知道他的“兼爱”“非攻”。读了这两课,才知道墨家学说对于塑造民族品质的重大意义和墨子学说的跨时代意义。同时对墨家的神秘团体“巨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城池失守就要自杀的规矩,总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在紧张的课时中,余秋雨先生专门抽出一节课来讲颜真卿,确实让人惊讶。在我印象中的颜真卿只是一位书法家,而在余秋雨看来,在颜真卿书法艺术成就之上的是他的伟大人格。在这本书里,老师和学生的一些发言都让我重新认识一些历史人物,不禁深感自己的无知。
三、得到启发
这本书除了在知识方面让我收获新知之外,也在教学上给了我一些启发。
在授课方式上,这门课程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在相互的思想交锋中逐步提高认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纠正、总结、提升。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连我这样的局外人都受益匪浅,想必对课堂上的北大学生来说应该会获益终生吧。
在授课之前,余秋雨告诉学生应该对下一次授课的内容做一些准备,但是又不要准备的太多。做一些准备就是我们的预习,不要太多准备应该是怕学生先入为主,就难以兼容并包,吸收他人的观点。但是我在教学中总是希望学生预习得越多越好,预习得越仔细越好,从未想过过度预习的坏处。过度预习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这是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余秋雨在《告别》中说,这门课程是对历史文化的重新选择、重新发现、重新创造。我也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重新认识了作者,重新认识历史文化。
篇8:《北大授课》读后感
《北大授课》是一部课堂实录,选择读《北大授课》是基于对《中国文脉》的阅读体验。在看了内容简介的盛赞与余教授在自序的诠释之后,便开始了对此书为期2天的阅读历程。
整体来看,本书大不如《中国文脉》。不喜欢它的原因有二:其一是1--4页中那些明显画蛇添足的“参与课程的北大学生”的照片,倒是很符合普遍的民众心理,但却因此降了一个档次;其二是这本书里有大量《中国文脉》的内容。其中后者是主要原因,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是你初听一位名家的课,你会因他精湛的课堂艺术而由衷折服,而当你不小心听到,他换了地点、换了学生仍呈现出与你曾听到的那节相似度极高的课时,那种无可名状的失落。
如果说《中国文脉》是高山是海洋,那么《北大授课》则是丘陵是溪流。也许这种评价有失偏颇,但就个人阅读感受而言,读过《中国文脉》,《北大授课》再读的价值就不大了。
撇开这些,掩卷再思,本书还是有它自身的价值的。本书既是一部课堂实录,所以呈现出一种生成的气象。每讲一处,余教授会让学生们先谈谈对某个人或是某个城市的了解,然后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授,体现了对话与碰撞,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课堂的真实感。还有本书中有《中国文脉》一笔带过的人物,在这里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比如:本书三十九课时--《多记一个名字》,这一讲中很详细的讲了颜真卿。对于颜真卿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他的书法造诣上,以及那首妇孺皆知的《劝学》,未曾想到他光耀千秋的文化人格。在安史之乱的最艰难时期,是他集中二十万军队,亲自挂帅与安禄山的部队交锋。而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颜家三十几口全部被杀害,他的哥哥遭受酷刑致死,他的侄儿也英勇就义。那篇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法帖--《祭侄帖》,便是颜真卿祭祀侄子而写。余教授在文中这样写道:
世界上很少有这么一个艺术作品,即使不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一上眼就被它淋漓的墨迹、痛苦的线条、倔强的笔触所感动。满篇的汉字,都在长叹和哭泣,而在长叹和哭泣中,傲然筋骨又毕现无遗,足以顶天立地。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用生命符号勾勒最伟大人格的一幅作品。这种最伟大的人格,刻画了一上英雄的时代,英雄的家庭、英雄的文人。幸好有它,让盛唐即使破碎也铿锵有声。
不仅如此,颜真卿七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为劝诫一个藩镇首领,面对种种威吓与对方的可耻行径所表现的义无反顾,最终遇难……
《北大授课》中的《告别》,我是颇为喜欢的。他说“一门好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阅读本书也算是生命与生命的一种碰撞吧。
篇9:《北大授课》读后感
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
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
从本书中可以窥视余先生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热爱。说来惭愧,他们谈论的一些文化内容虽有些久远和高深,让我读得有些艰涩,似懂非懂,就像烈日下蜗牛的行程,但我还是饶有兴趣地坚持把它读完。每每读完一课心胸总有一种亮敞的感觉,眼前蓦然少有的开阔。
一直以来,我深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未见人细谈,恐怕是他们没这胆量吧。但是,余秋雨却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五千年文化。
推开文学的大门,余秋雨与一群北大学子一起讨论着古老的话题,散发着自然的青春色彩。从“童年的歌声”到“古老王朝的'归来”;从“寻找真实的孔子从“光耀千古的324个字”到“走向文明的困惑”。我看到了一个个伟大废墟间文明陨灭的印证;看到了王懿荣殉国时最放心不下的那一堆甲骨文;看到了孔子三十岁起就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恭敬态度,周游列国拜师问学,到处推行他的仁政,但处处碰壁,最终一路冷遇成就了的伟大;听到了老子《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带来的反传统的观念忠告;明白了庄子为心灵提供快乐的依据;明白了曹丕与曹植因“七步诗”而互相残杀的真相;感动于墨子作为一个“黑衣壮士”为“兼爱”“非攻”奔走相告,解救人民的疾苦,成为了一位跨时代的精神导师;感动于《离骚》中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以及他选择那山河断裂式的壮美,悬崖峭壁式的决绝;体会到了司马迁《史记》那朴素的文笔,来诠释“世间文字,过巧即伪”的真谛;参观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家园一个个诗人、词人,一个个画家、书法家,一个个魏晋名士、诸子百家,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活跃在中华文化这片肥沃而广袤的土地上,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中华绵延不绝的文明是滋润他们的土壤,他们生命因文化的滋润而鲜活。
针对中国文化,余秋雨先生与北大学生共同探讨了四十七节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节课“走向现代的困惑”。回忆起秦、汉、唐、宋的失落,大家都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情之中。因为那时候,人们才朦朦胧胧看到了中国。中国人在十九世纪后期遇到的灾难,应证了任何再辉煌的回忆反而加深了失败的体验。但是,这是政治失败还是文化失败呢?余秋雨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说文化失败有点不准确。中华文化毕竟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在别的文明一轮轮相继灭亡和中断的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到十九世纪,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判定它已经灭亡。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过于长寿的文化在生存状态上确实出现了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没有逾越的时候,看上去像是不可逾越。
一位同学提出的现代社会的热闹与百家争鸣时期的热闹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文中用“广场哲学”和“开山立派的原创气魄”作出了答复。在广场上辩论,高嗓门的一定是胜者,而大学者一定是输家,这就是广场哲学的一个简单例子。先生提出言论的质量等级,我虽不是深以为然,但觉得他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比如说现在人人都玩的微博、论坛,你一句我一句,述者不负责任的写,看客不负责任的信,然后不服责任的传播,拉长排站队,几波人大战口水互相诋毁实在太常见了。这不是争论,更别提争鸣,充其量就是争吵。关于“开山立派的原创气魄”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人无不追求个性、独特,深怕走在街上与谁穿了一样的衣服,我感觉正这是因为存在了太多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谓物以稀为贵正是如此。由此可见现在流行的特立独行与诸子百家时开山立派的气魄真是相形见绌。
余秋雨说:“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中国文化,本应与更多的青春生命产生互动。”既然这样,我就想,趁我们还算年轻,多读点书,就让文化滋润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焕发更多的青春活力,潇洒走一回。
篇10:《北大授课》读后感
过去读的文学史、美学史、哲学史、文化史都是很学院的,从远古到现代,一章一节,有板有眼地阐述下来,虽然其源流、脉络清晰,也不乏真知灼见,但读着读着,就觉得四平八稳,枯燥乏味,时常半途而辍。这次读余秋雨先生的《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一展卷阅读,就被那鲜活浅近的语言、机敏的闪问闪答、思想撞击的火花和优雅的风格魅力,深深吸引住。我也仿佛走进北大课堂,在余秋雨先生引领下,走进那风生水起的文化现场。
《北大授课》前部分是余秋雨先生与北大、台大学生的闪问闪答,后半部分选择了中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来讲,从古至今依次讲到甲骨文、商代文化、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屈原、司马迁、文化三国、魏晋名士、云冈石窟、佛教东来、唐朝文化、宋代文化、元代文化、明清文化、辛亥前后的文化等等,授课从发现甲骨文开始,又在破解甲骨文结束,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但从全书来看,四十七堂讲座先秦就上了二十堂,从汉代到南北朝占了十三堂,唐朝占了七堂,南唐李煜开始,宋元明清到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也只占七堂,显然全书详古略今,采用了金字塔的结构。这中间有驻足考察,详细评说;有奔跳跨越,古今比较,中外对照,先慢后快,形成了以金字塔结构为主,以环形结构为辅的叠加结构形式。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有很大差异,科技在古代很落后,越往后越发达,中国现在神十载人巡天,蛟龙下洋探底,真的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九洋捉鳖”,往后还将更发达;而文化则似乎不是这样,先秦诸子百家已把文化推向最高峰,推向极致,接下来虽然高峰叠起,但总的来说,都难以超越先秦,甚至可以说只不过是反反复复咀嚼诸子百家而已,往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很难超越。欧美文化也大抵是这样,一路下来很难超越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因此,余秋雨先生的讲座在先秦停留了很久,而元明清则大步流星,一跨而过。
从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开始,历代文人墨客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语言通俗易懂的。诸子散文、读曹操的诗、司马迁的《史记》、苏东坡的散文、关汉卿的《窦娥冤》、曹雪芹的《红楼梦》,早的隔了两千多年,迟的也两三百年,但只要有兴趣,肯费一番功夫,都能读懂。在没有推行白话文之前,只要识字断文,那些现在看起来难懂的“之乎者也”,都是不难懂的。余秋雨先生可贵的写作品格,就是继承了古人这种文风。他的散文也好,学术专著也好,课堂讲议也好,语言都非常通俗,充满时代气息,没有摆弄又长又臭的西式长句,没有滥造使人晕乎的学术概念。这是余秋雨先生被人喜爱,其著作成为畅销书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深刻的道理,真正独到的见解,真正博大的思想,都是用朴实无华语言表达出来的。那些语言深涩,故弄玄虚,使读者摸不着头脑的著作,没有几本会是好书。
余秋雨先生的语言不仅浅近朴素,明白晓畅,更重要的是一扫学究气,灵活机智,摇曳生姿。而读他的文章,不仅接受学术启发带来的快乐,而且享受诗情画意的熏陶。对史料性的知识,没有占太多的篇幅去介绍,更多的是在史料之上,在常识之上,对文化事件和文化事象的独到解读。在解读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一不小心就冒出振憾人心的真知灼见,并且诗情漫涌,构成了一个个“风生水起的文化现场”。我以为余秋雨先生的著作征服读者,主要在于语言魅力,语言信息量大,充满诗性张力,又富于逻辑。而他的叙述,他的观点,他的结论,来自他的深厚学养,来自他的思维力量,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环环相扣,使人信服。如在讲到汉武帝与司马迁时,他说:“汉武帝把刑后的司马迁狠狠提升一把,提升得比原来还高,又不说明理由。提升了,还会注意他踉跄走路的背影,欣赏在这位大智身体上留下的暴虐。我发现,越是有成就的皇帝,越喜欢玩这种故意颠覆理性的游戏,并由此走向乖戾。汉武帝的这次乖戾,落到了伟大的司马迁身上,成为他在执政过程中最为可耻的纪录,比连打几个败仗更可耻。”结论是“极端权力即使由英明雄主掌握,也必然走向非理性,然后走向罪恶。”独特的视角,使人折服的结论,说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仿佛又在言说现实。人在变,社会在变,历史在变,可是文化还是那个文化,根还是那条根,悲剧还是那处悲剧。这就是余秋雨先生的功力,余秋雨先生的魅力。
★ 老师老师
★ 逻辑学论文
★ 学生考研心得
★ 什么是随笔
★ 沉思录读后感
【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共10篇)】相关文章: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2023-12-09
关于学生学习经验的心得总结2022-05-08
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2023-07-14
八年级《愚公移山》教案设计2023-10-13
胡适的我的母亲自主预习教案2022-11-09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范文2023-02-01
考试心理与学习技巧2023-05-09
写给胡适的母亲颁奖词2023-08-14
胡适母亲颁奖词2023-02-08
汪曾祺散文《金岳霖先生》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