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

时间:2022-05-08 12:45:05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共17篇)由网友“请叫我锦鲤”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

篇1: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我在小学期的时候,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故事的背景是在一战的最后两年,全书着重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作者笔下既没有堂皇的军容,也没有壮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让人读了如临其境,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与憎恶。

但是本书既不是对战争的控诉也不是内心的自白,仅想以此告知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罪恶的硝烟中苟延残喘着,最终还是静静地倒下了。

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博伊默尔这个角色直接参与了一场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以一个战争参与者的身份方方面面的去描述了整个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种种伤害。博伊默尔身边的战友们的那些故事又向我们极力描述了战争的可怕之处。读到某处,我们或许会设想自己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个,甚至还会禁不住为自己也设计一种死亡的场景,但死亡的方式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可以说,他们的内心对死亡既是万分的恐惧又是极度的坦然,因为恐惧并不能降低他们被子弹、弹片击中的可能。恐惧有时常常还会加快他们死亡的步伐,那个跑出战壕的士兵就是一个例证。

也许是由于自己是一名准军人的原因,对于战争有着本能的敏感。当我看到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枪林弹雨和遍地横尸的场景,心里便会不由颤动。这就是战争,死亡对于士兵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宿命。当一个人一旦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死亡便成了随时会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所说,即使我站在平静的水中,离漩涡的中心很远,可是我已经感受到它的吸力在缓缓地,无法逃脱地,抗拒不了的把人吸过去。这种引力,便是死亡。对于一个士兵而言,大地对他们通常有着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或许那才是他们最好的依托,最亲的亲人,最好安全的保障。当炮火来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身体连同四肢和脸深深的埋在泥土里,因为只有紧紧的贴靠着大地,他们才能多活哪怕十秒钟的时间。在战火之中,一个士兵只有度过一千次的偶然性才算真正的活着。

故事的最后,保罗与他的七个伙伴在残酷的战壕生活中体验到死亡、孤独、恐惧与了无希望,才发觉了战争的现实与可怕。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这群当初抱持着满腔的热血与激奋的青年,最终无一幸存。而德军在军方报告中,仅只短短一句“西线无战事”,便将所有隐藏在和平假象中的残酷事实全数抹灭。

其实在战争死亡面前,文字的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至少是无法倾诉的重。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一份无法言说的痛苦。想让这些从战争中奇迹幸存的人恢复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么?疼痛和血腥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其实当踏上那片战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与和平无缘。他们的眼早已在硝烟中变得惊慌失措,而这种过度的疲劳也让空洞的眼显得毫无存在的意义。他们虽然存活下来了,但其实他们已经同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消逝于那个战火年代,带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篇2: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我在寒假当中,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的书名“西线无战事”是在一战最后两年,人们在德国军方的战报中可以成百次地读到的句子,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在这个句子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毁灭。

《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  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战争摧毁着一切。记得书上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篇3: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打出这个书名时,指尖仿佛感受着心的沉重。

这本书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讲述那样一代人,他们纵使逃过了枪弹,最终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雷马克开始写作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

本想在网上找出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把影响我心情的片断呈现在这里。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全是关于<<西线无战事>>影片的简介。什么是好莱坞的一部早期军事题材片,片长两小时半,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它荣获了193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也许这个时代视听效果的流传要远远高于平面文字的阅读。也许西线无战事是因有幸能与“好莱坞”“奥斯卡”这样的字眼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其主体内容。

《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本自传体的小说。作者由于控诉了罪恶的战争,反动势力的极端恐慌。他们攻击作家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英雄主义态度。在他们看来,这种军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正是锤炼国家社会主义精神的熊熊烈火,因此,他们不能容忍有人竟敢对这个纳粹神话挑战。1931年,这本小说列入纳粹党的“黑名单”,成了典型的被禁的书之一。这世上曾有多少优秀的作品被禁呢?1933年5月10日,纳粹分子开始在柏林焚烧被禁的书,他们一边把禁的书抛向熊熊大火,一边喊着“焚烧格言”。“反对在文学上背叛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为了本着真实精神教育人民,我把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作品扔到大火里!”

好似一派红小兵的举动啊。疯狂的失去理智及分析能力的一群走狗。

雷马克后来说:“我既不是犹太人,在政治上也不左倾。当时的我也跟今天的我一样:是个战斗的和平主义者。”

一本何样的被禁的书?一本仅仅用六个星期完成的著作,为何读起来是那么的沉重?

下面敲击出的片断文字及感想,仅为我也为能读到的朋友勾起一点回忆一点理性的共鸣!!

全连一百五十人撤回时,正好在最后那一天,数量大得吓人的英国重炮和加农炮向我们发起突然袭击,对准我们的阵地一直狂轰猛炸,因此我们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生还的还剩八十几个人。撤离前线,首先希望安稳地睡一大觉;在前线,我们基本上没有睡过什么觉,一连熬了十四天,时间长得我们受不了了。

自从我们来到这儿,早年的生活早已失落掉了,没费我们多少丝毫力气。我们还没有扎下深根,战争就把我们给冲走了。以一种特殊的,忧伤的方式被改造成粗俗的人。

当他去看望受伤的克默里希时,他异常瘦弱,真像是个小孩子。他躺在那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全世界的人都应当打这张床边走过去,说道:“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十九岁半,他不想死去。就别让他死吧!”

忽然间克默里希开始呻吟起来,喉咙里发出阵阵咯吱咯吱的响声。

我一下子蹦了起来,跌跌撞撞的奔到外面,问道:“医生在哪儿?医生在哪儿?”

我看见一件白色罩衫,便一把把它抓住了。“快来,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快要死了。”

他摆脱纠缠,问一个站在旁边的医院护理员:“那是哪一个?”

他说:“二十六号病床,一条大腿给截掉的。”

他怒吼道:“这我怎么知道啊,今天我已经截掉过五条腿了!”他将我一把推开,对那个医院护理员说:“你去照料一下吧。”便一溜烟跑到手术室去了。

我跟那个护理员一路走着,气得一个劲儿发抖。那个人瞅着我说:“今天早晨从五点钟起,一个手术接着一个手术简直发了疯,我跟你说,光是今天,已经死了十六个你们那位是第十七个。总共或许要有二十个咧―――”

我头晕脑胀,突然发现什么也做不了。我再也不想吵骂,那样一点意义也没有,我真想一头栽倒,永远爬不起来。

我们站在克默里希的床边。他已经死了。那张脸仍然湿漉漉的流淌着泪水。眼睛半开着,颜色黄蜡蜡的像是用旧了的角质钮扣。―――   “你打算把他的东西给带走吗?”

我点点头。

他接着又说:“我们必须立刻把他搬走,我们需要这张床。外面,他们都还躺在地板上呢。”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死去的过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年轻的大孩子有着天真的一面。受鼓动而参军。幻想着宣战应当是一种民间的节日,买门票,用乐队,仿佛斗牛一样。然后在竞技场上两国的部长将军们,穿着游泳裤,拿着棍棒,最好让他们自己去决个胜负。谁也没死掉,他的国家就算胜利。这种做法要比现在的安排简便多了,更加公道,现在是让不应该打仗的人去拼个死活了。

一战期间,德国在战争中也是个侵略者的面目,如果说是为了保卫祖国不为外侵,那么死也是种捍卫。人的野心何其大呀!!!

篇4:《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

自古以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古有《荷马史诗》、《三国演义》,今有《战争与和平》、《永别了,武器》,更有甚至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一长篇巨著。正是有这些作品,才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更间接地、更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

《西线无战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书并没有大规模地描述战斗场面,相反,作者雷马克从不同的细节方面着手,以一个普通士兵保罗的视角,用沉郁冷静的笔调将整个战争的残酷毫无遮挡地展现了出来。看完整本书之后的我,心情格外压抑。不为别的,只因那残酷的战争,它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毁掉了。

雷马克在序言中写道:20世纪以来,人类共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希特勒的个人野心作祟,继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反击从而爆发的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的话,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几个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而互相攻击,最终演变成了世界大战。和二战中自发上前线保家卫国的战士不同,一战中的青年们完全是被自己的国家连哄带骗弄上战场的。虽然和二战中的青年一样,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斗,然而这种“为国而战”却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受到当时当局者的蛊惑,于是他们被推上战场,为了当局者那可笑的利益而战斗,而他们的一切,也就在这战斗中被摧毁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

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战友们本来是一个班的同学,一群普通的欧洲青年,只因为战争的爆发,他们都上了战场。文明的社会变成了野蛮的屠场,整个世界都充斥着阴影和绝望。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端起武器奋力拼杀,小说的开头还是用一种相对轻松的笔调描写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战场上的生活见闻,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部队遭受重创,保罗眼看着自己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当他亲手杀掉自己参战以来的第一个敌人之后,这场战争给他带来的巨大冲击彻底让他崩溃了!战争的可怖之处就在于此:不知不觉中从精神上把你击垮。

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即将迎来新生活的年轻人,试问谁不想过安稳幸福的生活?然而战争爆发,使这一切全部被打乱了。随着战争的白热化,保罗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在保罗获准回家探亲的章节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个年轻人已经被战争折磨得性情大变,他想尝试着重新回到参战前的正常生活,却发现自己根本再也无法融入其中,一个本来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就这样在炮火的轰击中被打垮了,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世界。”保罗的这番感慨令人深思。曾经的美好,如今全都变得黑暗无光,世界坍塌,支离破碎,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是战争!是那该死的,可诅咒的战争!

篇5: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000字

十二月的香港有些寒冷,晚上窝在学校图书馆巨大的椅子里读完这本书。智华馆是开了空调的,我裹着厚厚的毛衣,身体却像沉在冰冷的江底。

读之前觉得“西线”这两个字有点浪漫的味道,但实际上全书的文字是压抑且肮脏的。

这是部以第一人称“保罗”视角讲述战争的小说,作者“艾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是一名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士兵,在前线负伤回国后写了这本书。“西线”指的是一战中德国入侵比利时与卢森堡后开辟的战区。

书的题目说“无战事”,但全书基本都是战争里的故事,开始时他们在营地休养,后来讲到一次任务中遭遇炮击和毒气,主人公保罗中途不疼不痒回了次家,再回到前线又是无休止的进攻和撤退,穿插着受伤、发现物资、进教会医院修养的故事。

后来,停战的传闻不断发酵,所有德国士兵都知道“我们已经输了”,上前线成了僵硬的执行命令,伤亡骤增。停战后,那批参战的年轻人却再也没法回归正常的生活,“无战事”后是无尽的空虚和迷茫,正如文章里说的,虽然没有残疾,但那代人已经“被战争毁了”。

1/依然活着

本科在学校办演讲比赛,有位选手讲述了自己在国外被抢劫,被用枪指着头的一段经历,他说在那一瞬间他意识到了,“现在有太多的文章、课程教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好,以致于我们逐渐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还活着。”

战争的魔力在于,它让人深深地意识到后一点,并且会成为人们唯一的诉求。生命在战争面前又脆弱又灿烂,像雾霾中的罂粟花。

一次挖战壕的任务,保罗所在的二连遭到炮击,一个新兵被炮弹碎片击碎了髋骨,他说自己感觉不到下半身的存在。二连队友照理是要把他搬运回去的,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有经验的老兵知道,这样的伤无法存活下去,充其量也只能拖几天。现在他在战场上神经麻木,知觉也没有,但再过一小时,他将由于无法忍受的剧痛而成为“发出尖叫的一捆东西”。他能够活下去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想到这里,一个老兵抬起手给了这个伤员一枪。

同样在这场炮击中,二连还遭遇了毒气。几个人躲在弹坑里,匆匆忙忙带上面具。这样的毒气只要吸上几口,就会让人不断咳嗽几天,直到把肺一片一片地咳出来。这样中毒的人他们在医院见过很多。毒气使得士兵们视线模糊,反复呼吸同一团气体使他们头晕目眩,这种情况下还要认真分辨炮弹的声音躲避轰炸。天亮时炮击停止了,等毒气散去保罗摘下防毒面具的一瞬间,“空气如同冷水一般流进我的身体,我的眼睛凸了出来,面前突然一黑,我便失去了知觉。”

这次炮击出现在书里的第四章,场面描述生动到令人窒息。在这里生命太脆弱了,太容易被剥夺了,剥夺的过程还如此痛苦。人们无暇去问为什么,因为稍微的犹豫便会使死神降临在自己头上。在这里,仰望天空是奢侈的,睡觉是奢侈的,边上厕所边吹风是奢侈的,人们深刻且欣喜地感受到自己的四肢可以灵活移动,关节非常有力,可以大声而急促的呼吸——这些活着的证据,在这里,”活着“是脆弱的奢求,也是难得的美好。

2/野兽

“我们来到一个进入前线的地带,于是马上就变成了一群人形的动物。”

战场上是不能思考的,一切要凭直觉做事,不管是开枪杀人还是掩蔽炮弹。一切都是经验积累下的本能。而要有些经验,还必须要有幸运。作者说他感觉他们像是原始部落,从做事方式到生活方式。不同的是,原始部落是自然而然的原始,士兵则是被迫原始。

这里的士兵,指的是在前线的士兵。后方的一套在前线全然无用。文章讲到一个在后方训练新兵的士官被派到前线,遇见了之前自己训练过的几个士兵。他在这里想要继续施加命令和权威,让士兵对他敬礼,为他递水,然而士兵没一个听他的。在这里重要的是打仗和活下去,权威和“长官情谊”早就不存在了。

就是这位士官,在第一次上战场突击时被炮弹的噪音和血腥的场面吓坏了,再不是之前那威严的样子。他甚至躲在弹坑里装作受伤而不想向前冲,放弃了所有的尊严,也忘记了为国捐躯的誓言。当生命受到威胁,求生的本能会高过一切。

但就是这种长期的本能驱使,这代人被战争完全改变了,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也与未经历过战争的所有人产生了隔阂。

作者第一次休假回家,期待中会是轻松美好的,但实际上却是痛苦的煎熬。小镇士官要求他敬礼,前方的战乱使他对这种形式主义充满烦躁。镇上的人不断让他描述战争的样子,探讨战争的形势,宏观的策略,保罗对乡亲们的无知不屑一顾,他脑中只有惨烈的场面和无尽的鲜血,却不知道要怎样和他们解释。保罗看到自己儿时的书架,把书一本本拿起来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下午的阳光照射进来,时间缓慢得像灰尘,所有的一切都平和且无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心中的巨大伤疤——回不去了,他此刻已经属于战争,离开了战争,他无所适从。

一次在营地,士兵克罗普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战争结束,你们会去干什么。”他们有的人说,要好好睡几天,要大吃一顿,要去找几个好看的姑娘睡觉。但一切放肆之后,没有人知道下面要怎么做。和平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找工作,要挣钱,要学习,要家长里短。但此刻没有人可以想象出自己工作的日常,所有人都沉默了。

“万一和平真的出现了,我想我应当至少做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了那样一件事情,你知道,在这里受苦受难也值得。可我就是什么也想不出来。”这时一个农民的儿子说,他可能会继续回去种田。然而答案出现的顷刻,这个问题却显得愚蠢无比。

也许当人们变成野兽,就再难找回最初的人形了吧。

3/灰色幽默

士兵一上战场就变成野兽,因为这是保全性命的唯一方法。一下火线,他们又都变成了爱说笑话的有风趣的人。我读这本书时也常会笑出来,那种充满黑人问号的笑。

书中保罗有个朋友叫加登,很贪吃,他一听到敌人要来进攻的消息,就会飞快地把手里的肥肉青豆汤用汤匙舀下肚去。因为他不知道一小时之后自己会不会还活着。可笑的是关于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他们还认真讨论了很久。士兵卡钦斯基认为不行,因为他说一个人必须把腹部受伤的可能性估计在内,那时候肚子塞饱就要比空着危险得多。毕竟当肠子拖到地上的时候,里面有汤肉会更容易破裂。

还有一个场景我印象很深。炮弹产生的风和碎片会把人吹飞,衣服也会刮掉,于是有一次他们在运输车上经过一个被轰炸过的村子时,看见树上挂了很多的人。还有的人被拍到了墙上炸得稀烂,加登看到后说,“你可以用一柄汤匙把他们从墙上刮下来,葬在一个饭盒里。”

士兵们在没有战争时进行着这些荒诞的对话,还有保罗和卡钦斯基半夜去村里抓鹅,游泳到河对岸找法国的姑娘,在军需库找到两把躺椅想把他们分时租出去换吃的和烟。所有这些让人想笑却丝毫冲破不出全书的阴暗气氛。唯一的一次,是保罗和克罗普受伤后被火车运回后方,在车上遇到了红十字会护士,保罗想要上厕所不方便却又不好意思告诉护士。文中说,“她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瞅着我,她越是干净和优美,我就越是不能告诉她我需要什么。”唯独这一次,这个姑娘像一束亮光穿过笼罩的阴霾,但很快又被更浓的烟雾遮蔽起来了。

这本书真实生动的战争场景非常多,很容易让人陷入那种氛围。此外作为一个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感触最深的就是“活着真好”吧。决定战争的可能只是几个高层,执行战争的却是无数普通人,那些士兵之前可能是一位教师,一位邮递员,厨师或者服务员,而这多样性是在一瞬间被摧毁的。肌肉的撕裂,炮弹的轰鸣,骨折,流血,呻吟,在战争面前一切会回归原始,甚至比原始更加残忍。最可怕的是,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将再也无法过上日常生活,他们被战争永远地改变了。正如文章结尾写的:

我十分镇静。让时光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到来吧,它们不会拿走我什么,它们也不能拿走我什么了。我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没有希望,倒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着它们了。

篇6: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000字

《西线无战事》本书以一名德国军人的视角描述了参加一战的经过,看到战友的逐一死去,他反思了战争的正义性和他们活着的意义。

这名军人的参战是受班主任鼓吹效忠国家思想的影响,而非是他个人自主的选择。当他投入战争后,发现他的班主任“超出我们的,无非是空洞的言语和巧妙的圆滑。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他们仍在继续撰写文章,进行演讲,而我们却看到了野战医院和死亡。他们把效忠国家看成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死亡的恐惧比以前更加强烈了。然而我们没有成为叛变者,没有成为逃兵也没有成为胆小鬼——所有这些词汇他们信手拈来就随便使用。”“在这里人们才看到,一个人身上到处都可以中弹。……人们无法理解,在这样支离破碎的身子上面居然有人的脸,而生命每天就在那里面延续。然而这仅仅是一个野战医院,也仅仅是一个病区——在德国有成千上万,在法国有成千上万,在俄国也有成千上万。既然这样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那么所有已经写出来、做出来和想出来的一切是多么没有意义啊!既然几千年的文化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阻止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的存在,那么一切必定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野战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

可惜本书出版后不久又爆发了二战,似乎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创伤远不能阻止下一次战争的爆发。为什么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呢?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集体非理性的产物,因为如果每一个士兵都理性地不参与战争,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能开始的。笔者认为,战争是少数人经过理性分析的产物,再利用集体的非理性去实现他们的利益。如果德国成为一战的胜利者,它将取代英法成为国力最强的欧洲国家,并在全球建立它的殖民地,战争是一场博弈,筹码是百姓的生命。而本书的作者不幸是被征召入伍的一员,他见证了战场的无情和众生的苦难。

《西线无战事》书中有一段讨论我认为挺有意思,“恰登在听到敌人要发动进攻的消息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那碗肥肉豌豆汤用汤匙舀着吃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个小时好后还能否活着。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我们曾讨论了很长时间。卡特认为不好,他说,一个人必须估计到腹部会被枪打伤,遇到这种情况,填饱肚子比空着肚子更加危险。”前者的做法更加快乐,后者的做法更为理性,设想一下,如果你不确定下一秒是否还活着,是否会努力让自己现在尽可能过得好一点呢?如果空着肚子上战场,依然会有被一枪打死的风险,不妨吃好了再上路,免得留下遗憾。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做什么呢?你会带家人去吃一顿从未吃过的但渴慕已久的火锅,还是冷静地继续加班工作到深夜,彰显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献身精神?两者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前者让你珍惜和家人的最后时光,后者让你为社会发挥最大的价值。

或许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一定是享乐主义,蜡炬成灰泪始干也不一定是英雄主义,背后的原因只不过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年纪稍大的人,他们和自己往昔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产业,有妻子、孩子、职业和感兴趣的事,这些是那么牢固,便是战争也破坏不了。我们二十岁的人只有父亲和母亲,有些人还有个姑娘。这也没什么——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我们双亲的力量是最弱的,而姑娘们尚未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很多别的东西;无非有些幻想,有些业余爱好,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生活尚未越过这一范围。然而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也许坎托雷克会说,我们正好站到了生活的门槛上。事实也是这样。我们还没有把根扎牢,战争就像洪水一样把我们冲走了。对于其他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战争不过是一个中断,他们可以超越它进行思维。但是我们却被它逮住,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有时候同事会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工作到这么晚,是要当劳模吗?其实不然,一如书里讲道:“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有幽默感,我们之所以有幽默感,是因为如若不然,我们就会完蛋的。”

篇7:西线无战事读后感800字左右

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号召青年从军,国民政府曾经提出过“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保家卫国的生死存亡之战。无数青年才俊在前线捐躯赴国难,也正印证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抵御外侮时的同仇敌忾。然而如果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这些本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是可以有更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的。因为战争,一切都变了。

小说的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在中学校长“爱国主义”的教育下,稀里糊涂地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了前线。只不过他们参加的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因此他们注定会发现以往接受的“神圣责任”“英雄气概”等口号的洗礼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这些学生受别人的蛊惑而卷入战争,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场战争的目的性和正义性。作者通过冷静客观的笔触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一一展现,在书中多次采用倒叙手法,主人公及其同伴们的今昔截然不同的心境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反思。

除了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非正义性的控诉,作者还试图直接从最底层的视角(普通战士的视角)逼真再现战争上的死亡问题。在猛烈的炮火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无助和可怜。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萌生于战场、成长于炮火之下的人道主义情怀的难能可贵。主人公的同学在医院临终之前慷慨赠送了自己的所有财产,他们同一连队的战士在战场上的互相掩护等等,这些闪烁的人性之美都代表了作者对人道主义价值的肯定。

“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之前的生活被彻底切断,战争将我们横扫一空。”这场战争对于年轻的士兵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战争摧毁了他们内心对于和平的信念和曾经对于人生的积极理想。书中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那些大肆宣扬爱国主义的班主任和校长们,却反而在后方苟且偷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南开师生的允公允能。从创始之初的老校长张伯苓,到近代的校长杨石先,无数的前辈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正所谓“将有必死之心,士无偷生之意”,正是这种上下一心、三军用命的众志成城,才保证了南开在无数次的战火中得以延续,中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

篇8:西线无战事读后感800字左右

《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

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

战争摧毁着一切。记得书上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

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

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

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

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篇9: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

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战友们本来是一个班的同学,一群普通的欧洲青年,只因为战争的爆发,他们都上了战场。文明的社会变成了野蛮的屠场,整个世界都充斥着阴影和绝望。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端起武器奋力拼杀,小说的开头还是用一种相对轻松的笔调描写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战场上的生活见闻,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部队遭受重创,保罗眼看着自己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当他亲手杀掉自己参战以来的第一个敌人之后,这场战争给他带来的巨大冲击彻底让他崩溃了!战争的可怖之处就在于此:不知不觉中从精神上把你击垮。

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即将迎来新生活的年轻人,试问谁不想过安稳幸福的生活?然而战争爆发,使这一切全部被打乱了。随着战争的白热化,保罗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在保罗获准回家探亲的章节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个年轻人已经被战争折磨得性情大变,他想尝试着重新回到参战前的正常生活,却发现自己根本再也无法融入其中,一个本来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就这样在炮火的轰击中被打垮了,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世界。”保罗的这番感慨令人深思。曾经的美好,如今全都变得黑暗无光,世界坍塌,支离破碎,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是战争!是那该死的,可诅咒的战争!

篇10: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

自古以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古有《荷马史诗》、《三国演义》,今有《战争与和平》、《永别了,武器》,更有甚至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一长篇巨著。正是有这些作品,才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更间接地、更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

《西线无战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书并没有大规模地描述战斗场面,相反,作者雷马克从不同的细节方面着手,以一个普通士兵保罗的视角,用沉郁冷静的笔调将整个战争的残酷毫无遮挡地展现了出来。看完整本书之后的我,心情格外压抑。不为别的,只因那残酷的战争,它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毁掉了。

雷马克在序言中写道:

20世纪以来,人类共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希特勒的个人野心作祟,继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反击从而爆发的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的话,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几个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而互相攻击,最终演变成了世界大战。和二战中自发上前线保家卫国的战士不同,一战中的青年们完全是被自己的国家连哄带骗弄上战场的。虽然和二战中的青年一样,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斗,然而这种“为国而战”却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受到当时当局者的蛊惑,于是他们被推上战场,为了当局者那可笑的利益而战斗,而他们的一切,也就在这战斗中被摧毁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

篇11: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

贯穿全书的是主人公保罗的不停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到战场上来?敌人,我们的敌人,他们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到战场上来吗?我们的战友和对面的那些法国兵,和俘虏营的那些俄国兵有什么区别?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人,甚至还有学生,还有那些稚嫩的孩子。战争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了。”

尽管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有着种种的疑问,但是这一切在战争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旦战争打响,对保罗他们来说,只剩下“活着”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些士兵在被草率地送上了战场之后,从身体到精神,都被战争摧毁了,有的落下了残疾,有的死亡了,还有的因为想逃离这个战场而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甚至到19德国投降的前夕,主人公保罗也倒下了,最后,他们这一群人,从外到内,无人生还。正如书的扉页文字所说的:“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作为一本著名的反战小说,这本书循序渐进,让我从一个亲历战争的人的角度对战争这件事产生了思考,希望战争永远不再有。

篇12: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

《西线无战事》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故事。当我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又是那种无聊的叙事故事,因为它在一开始就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主人公和他的战友,在撤离前线的日子里是如何为了能够多得到一点军需食物和纸烟而高兴的,接着又描写了他们在去战地医院看望他们濒死的战友时还想着继承战友那双漂亮柔软的靴子。

可是,随着故事的进行,他们重新回到前线战场上,我才明白撤防的日子对保罗和他的战友们是多么难得的舒服日子。作者用了极其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前线战场上的情形:炮弹如何散落在战场上,大地上的泥土和树林如何炸裂开来不复存在,火箭和照明弹如何在天空中交织成网,战士幻想中和平美丽温暖的家乡和空气如何被现实中狭小冰冷的战壕打破,求生的欲望与随处可见的死亡和尸体的鲜明对比,保罗在战场上杀了一个人又试图救他时身上的人性与兽性的斗争。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的继续,都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最后让人冰冷麻木。

篇13:西线无战事阅读答案

西线无战事阅读答案

被敌人的炮弹炸断双腿的科梅立菲已经停止了呼吸。

保罗已经崩溃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逼得他不知该向谁祈祷,也许真有神灵,也许真的只有神灵才能挽救科梅立菲,挽救一个19岁的生命!

科梅立菲已经挣扎得太久,太辛苦,也许这于他也是一种解脱。安安静静躺在那里,就像熟睡了一样,再也听不见“轰轰”的爆炸声,再也闻不见腐烂了的死尸的气味,也用不着担心食物会不会送来,更用不着担心炮弹会从哪个方向飞来,一下子炸断自己的双腿了。

……

一切都结束了。

又是一片废墟的战场。最可恨的是食物,以前是在食物中混合锯屑,现在纯粹是锯屑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很难咽到肚子里去,真见鬼,这仗越打越糟糕。

一架敌机在头顶上盘旋,一个俯冲,低空投弹,卡特猛一拉保罗:“趴下……”

炮弹在身后一米远的地方炸开了,泥土四溅。

保罗待硝烟散开,抬起头笑了笑,“又没射中,来,我们走。”

卡特挣扎着翻起身:“等等,保罗,出故障了,我没法走了。”

保罗慌忙跑过来,搀着卡特疾呼道:“你被击中了吗?”

卡特双手抱着腿,龇牙咧嘴地说:“骨头好像断了,真见鬼!”

保罗微觉放心,撕下自己的衣服帮他包扎,一面笑着说:“如果只是脚还算好……”

“算我运气吧。”卡特笑着说。

“好运气,”保罗用力点着头,“它代表着战争即将结束……现在我来背你,来吧。”

保罗横扛起卡特继续往前走,头顶上那架敌机还在盘旋,发出讨厌的轰鸣声。

保罗猫着腰往前走,“等战争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可以一起干点儿什么,告诉我,你的地址……”

卡特还没有回答,一颗炮弹忽然在左侧不远处落下,保罗一惊,微微蹲伏。

身上的卡特,软软地垂下了头。

硝烟散去,荒凉的战场上,保罗一步步蹒跚而行,嘴里絮叨不已,卡特却一言不发,仿佛世界就剩下了他们两人。

终于走到了野战医院,保罗也累得够呛,摇摇晃晃地走到门边,一名医务人员跑过来帮着放下一动不动的卡特,让他平躺在床上。保罗擦了一下满脸的汗水,轻松地说:“好了,卡特,你会没事的。”说着起身去取水,准备给卡特喝。医务人员的声音却异常冷漠地传来:“你白费劲了,他死了。”

手中的杯子掉到了地上,保罗的头深深垂下……

保罗的心绝望到了极点,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最后一个朋友死去,死神倏忽就至……他站起身,麻木地走了出去。

已经没什么好想的了。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苟延残喘,找不出一丝快乐的理由。

时间是19,德军的情况已经恶劣到了极点,到处有传言说要停战了,可是两边的军队却仍然对峙着。

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保罗的心已经死了。

德军在修战壕。

保罗坐在机枪旁,表情平静,自从卡特死了以后,他一直就是这样。木然地看着战友在准备工事,看一会儿索然无味,就扭过头从机枪上方看外边……渐渐地,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枪前方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这是战场的精灵。

保罗慢慢站起来,从战壕上面探出了脑袋,趴在沙袋上慢慢伸出手,伸向蝴蝶。

蝴蝶抖着美丽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手近了,近了……

“砰——”地一声枪响,那手猝然停下……五指慢慢松开,松开……

那一天,战场上是那么地沉寂和安宁。

当日战报:西线无战事。

1.卡特之死,并不是到医院时候才确定的,在这之前有多处暗示,请你结合文本指出来。(4分)

2.作品写科梅立菲和卡特之死,对后文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4分)

3.小说中出现的“蝴蝶”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西线无战事”的深层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首先第19小节写“卡特软软地垂了下来”,说明已经死去;其次第20节保罗絮叨不已,而卡特“一言不发”证明已经出了问题;到了野战医院时候卡特是“一动不动”,也说明已经死去。(找到2处即可得4分)

2.科梅立菲和卡特都是保罗的好朋友,他们的死对保罗而言是巨大的打击,促成了保罗从“崩溃”到“绝望”“麻木”到“心死”、中枪身亡的最终结果(2分);科梅立菲和卡特的死也是对作品主题有力的烘托:战争如此残酷,军方如此漠视士兵的生命,个体生命的消失对他们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2分)

3.蝴蝶是“战场上的精灵”,它让已经木然的保罗泛起笑意,感受到生命的美好(2分);蝴蝶停在枪前方,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有着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深刻意蕴(2分);保罗伸出手去靠近蝴蝶,是隐喻被战争摧残的人们追求和平,保罗因为蝴蝶而死,隐喻着深陷于战争泥潭之中的人们为和平的到来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可企及,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2分)

4.西线每天都在上演着死亡,都有生命的消逝,但军方战报“西线无战事”,足见战争发动者对生命的漠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无视士兵的死活(2分);“西线无战事”深刻揭示出战争的残酷和战争发动者的残忍无情,是厌恶战争、反对战争主题的有力注脚(2分);“西线无战事”这几个字,激发读者去思考,去责问当局,激发读者对保罗等无辜生命逝去的深深同情(2分)。

篇14: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优秀

《西线无战事》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故事。当我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又是那种无聊的叙事故事,因为它在一开始就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主人公和他的战友在撤离前线的日子里是如何为了能够多得到一点军需食物和纸烟而高兴的,接着又描写了他们在去战地医院看望他们濒死的战友时还想着继承战友那双漂亮柔软的靴子。可是,随着故事的进行,他们重新回到前线战场上,我才明白撤防的日子对保罗和他的战友们是多么难得的舒服日子。作者用了极其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前线战场上的情形:炮弹如何散落在战场上,大地上的泥土和树林如何炸裂开来不复存在,火箭和照明弹如何在天空中交织成网,战士幻想中和平美丽温暖的家乡和空气如何被现实中狭小冰冷的战壕打破,求生的欲望与随处可见的死亡和尸体的鲜明对比,保罗在战场上杀了一个人又试图救他时身上的人性与兽性的斗争。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的继续,都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最后让人冰冷麻木。

贯穿全书的是主人公保罗的不停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到战场上来?敌人,我们的敌人,他们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到战场上来吗?我们的战友和对面的那些法国兵,和俘虏营的那些俄国兵有什么区别?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人,甚至还有学生,还有那些稚嫩的孩子。战争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了。”

尽管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有着种种的疑问,但是这一切在战争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旦战争打响,对保罗他们来说,只剩下“活着”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些士兵在被草率地送上了战场之后,从身体到精神,都被战争摧毁了,有的落下了残疾,有的死亡了,还有的因为想逃离这个战场而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甚至到1918年德国投降的前夕,主人公保罗也倒下了,最后,他们这一群人,从外到内,无人生还。正如书的扉页文字所说的:“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作为一本著名的反战小说,这本书循序渐进,让我从一个亲历战争的人的角度对战争这件事产生了思考,希望战争永远不再有。

篇15: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优秀

这即是作者最出色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还算是我看过的最佳的反战的小说。我记得在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中说到,人们至少是欧洲的人们对待二战来临与一战来临不同。当一战开始时,人们纷纷踊跃上前,认为自己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一件光耀的事业去献身。而此书的主人公们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投身军伍。结果黑暗的现实让他们清醒了,但也吞噬了他们。

作者以“我”保罗为第一视角来展开叙述,从内容上来看,并没什么直接的反战的内容。可是一篇篇一目目都让人感觉可怕残酷以及反感。作品以单双章分不同线叙述,内里还有着相当的“开心”的内容,可是正是这种开心的反差正更加深化了主题。而我之所以被本书吸引的关键就是当年看同名电影时的最后一节。当一声枪响后,一段字幕:当日西线无战事。这就是个人与历史关系的真实写照。

篇16: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优秀

我在小学期的时候,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的背景是在一战的最后两年,全书着重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作者笔下既没有堂皇的军容,也没有壮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让人读了如临其境,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与憎恶。

但是本书既不是对战争的控诉也不是内心的自白,仅想以此告知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罪恶的硝烟中苟延残喘着,最终还是静静地倒下了。

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博伊默尔这个角色直接参与了一场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以一个战争参与者的身份方方面面的去描述了整个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种种伤害。博伊默尔身边的战友们的那些故事又向我们极力描述了战争的可怕之处。读到某处,我们或许会设想自己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个,甚至还会禁不住为自己也设计一种死亡的场景,但死亡的方式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可以说,他们的内心对死亡既是万分的恐惧又是极度的坦然,因为恐惧并不能降低他们被子弹、弹片击中的可能。恐惧有时常常还会加快他们死亡的步伐,那个跑出战壕的士兵就是一个例证。

也许是由于自己是一名准军人的原因,对于战争有着本能的敏感。当我看到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枪林弹雨和遍地横尸的场景,心里便会不由颤动。这就是战争,死亡对于士兵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宿命。当一个人一旦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死亡便成了随时会发生的事。就像书中所说,即使我站在平静的水中,离漩涡的中心很远,可是我已经感受到它的吸力在缓缓地,无法逃脱地,抗拒不了的把人吸过去。这种引力,便是死亡。对于一个士兵而言,大地对他们通常有着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或许那才是他们最好的依托,最亲的亲人,最好安全的保障。当炮火来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身体连同四肢和脸深深的埋在泥土里,因为只有紧紧的贴靠着大地,他们才能多活哪怕十秒钟的时间。在战火之中,一个士兵只有度过一千次的偶然性才算真正的活着。

故事的最后,保罗与他的七个伙伴在残酷的战壕生活中体验到死亡、孤独、恐惧与了无希望,才发觉了战争的现实与可怕。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这群当初抱持着满腔的热血与激奋的青年,最终无一幸存。而德军在军方报告中,仅只短短一句“西线无战事”,便将所有隐藏在和平假象中的残酷事实全数抹灭。

其实在战争死亡面前,的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至少是无法倾诉的重。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一份无法言说的痛苦。想让这些从战争中奇迹幸存的人恢复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么?疼痛和血腥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其实当踏上那片战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与和平无缘。他们的眼早已在硝烟中变得惊慌失措,而这种过度的疲劳也让空洞的眼显得毫无存在的意义。他们虽然存活下来了,但其实他们已经同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消逝于那个战火年代,带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篇17: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优秀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我无可奈何起的。在博客上有许多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也写了一大堆观后感之类的。名字俗气了一点,但也恰如其分,因此这里借用一下。

开门见山:《西线无战事》很有名了,国内很多人也看过,因此这里剧情我不多讲了。《西线无战事》是我昨天买的,昨天看的。记得在国内只看了一个尾巴,不明白男主人公为什么最后“啪”的一下栽进泥地里。所以我当天买,当天看,不过没有当天写文章。为了再次显示我的写作才能,放一通炮,我这里就开始写了。

开门见山半天,门是开了,山还没见着。

啪!谁扔的烂西红柿?

《西线无战事》描写的是一群有朝气的年轻人被一个秃头老师怂恿参加德军。就是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很多见。战争以我来看有三种目的:God,Honour,Fatherland,是为神而战,为国家而战,为荣誉而战。他们是国家而战。片头一开始就是一通短兵相接。排长有一点黑色幽默,他说:战壕里头用刺刀没啥用,还是用铲子好。一边要磨利,好从法国人的脖子砍下去。片子看到这里,我就有疑问了:这人打完仗回到家该怎么办?他能适应的了和平生活吗?从他那句话能听出来,他只是一个会杀人的机器。

男主人公保罗虽说是老兵了,但似乎还在他心里头留了一些空间供良心居住。有一次,他出去巡逻,法国人正好在冲锋,只好跳进一个弹坑躲避。恰好一个法国士兵也跳进来,他毫不犹豫的拿出刺刀往那人胸脯上连刺两刀。就这样,保罗与那垂死的法国人在坑里呆了一夜,那法国人一整晚上都在呻吟。那时我心里头就有点责怪这个保罗,为何不在那时候把法国人一枪结果了呢,这样他不必承受过多的痛苦。最后保罗终于拿出绷带尝试着救他,但法国人因失血过多而死去。保罗心里头有了忏悔,流泪说:我们都有母亲,都会笑,都知道痛。我不是故意要杀你的,我不认识你。他说要给法国人家里人写信,他从那人的怀里取出一张照片,是法国人妻子的照片,后面写着:我干掉了一个德国人。

《西线无战事》原先是一本小说,小说里不可能把一刀一枪都可以写出来,但战争的野蛮却可以时时感受到。有次保罗的班没有了食物,饿的半死,突然看到两只鹅,他们如禽兽一般抓那两只鹅。人和禽兽中间的所有不同是人有self-conscience,应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而在某些情况下人可以转变回来成为禽兽,而且用他发达的大脑残酷的算计杀害同类。虽然说只是抓两只鹅,但我认为在这里也是野蛮战争的缩影。最终德国还是打输了。在签订条约的那天,排长身中弹片死掉了,保罗那时已经成为没有灵魂的一具躯壳。他在战壕里提醒战友提高警惕,写完最后一篇日记后,忽然站起来,感叹说:我真孤独。随即被狙击手一枪击毙了。

保罗有好几种死法,一种是小说版:我真孤独。二是1930年电影版:尝试抓蝴蝶,被枪打死。三也是我认为最恰当的:他看到一只和平鸽在一只没有树枝的树杈上,他拿出笔记本要把鸽子画出来。为了取更好的角度(或者也间接可以说是对和平的渴望,有一种象征意义),他站了起来,随即却被打死。

后记:国内毒杀猫狗,虽然不象一战大规模,但也非常野蛮。在这里我想对人们的良心做一个实在的提问:这样做应该吗?你良心允许吗?

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

《双子杀手》观后感精彩影评

《伪装者》电视剧观后感

《双子杀手》精选观后感

《诺曼底登陆》读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300字

长津湖读后感300字

《出塞》的教学设计

诗人范仲淹渔家傲的阅读答案

《上将和下士》读后感

《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
《《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共17篇)】相关文章:

《出塞》优秀教学设计2023-12-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022-07-21

观看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个人感受2022-10-10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六年级2022-08-23

《出塞》教学教案设计2022-05-08

读采薇有感2022-05-04

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荐」2023-07-12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2022-12-01

望月有感白居易2024-02-09

建国大业优秀观后感200字2022-05-0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