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PDCA循环在技改计划管理中的应用((整理18篇))由网友“szyzlyw”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论PDCA循环在技改计划管理中的应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浅论PDCA循环在技改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浅论PDCA循环在技改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技改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实行全过程管理.企业技改计划管理包括年、季、月工作计划、大修技改计划、科技进步投入计划等各专业单项工作计划,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技改对企业的发展价值是首位的,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但是目前技改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计划执行过程的'检查监督不到位;完成后的总结工作没有及时形成标准等.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引进PDCA循环管理理论,PDCA循环理论是一种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是一种经过各行业验证的科学管理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对于整个技改计划项目的管理流程系统,而且对于每个局部环节甚至于突发事件的处理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工作过程,只要认真执行PDCA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就会使得技改计划最终的目标得以成功实现.
作 者:桂瑛蓉 作者单位:江西昌河铃木汽车九江公司,江西九江,330400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G712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 技改计划管理 作用篇2:“PDCA循环”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作者/李 明
(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214432)
摘要:“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投射到中学科学教育中,“P”相当于策划阶段(包括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对学情的全面了解、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环节),“D”相当于实施阶段(包括教学任务的启动阶段和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等环节),“C”相当于监测阶段(包括细化评价形式、优化评价内容、强化评价效能等环节),“A”相当于改进阶段(包括教学设计的改进、教学过程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改进、个人经验的改进等环节)。
关键词:“PDCA循环”应用过程 反思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指导下,中学科学教育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学科学教育的过程管理成为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热议话题。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尝试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在中学科学教育的实践中,以期加强过程管理、组织协调,提高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PDCA循环”简述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提出构想,1950年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再度挖掘并加以广泛宣传,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分别是:P(Plan)-计划,包括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订对策;D(Do)――执行,即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进而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总结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订作业指导书,以便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如图1)。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具有如下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教学的质量也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订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从而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如图2)。
二、“PDCA循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过程
“PDCA循环”投射到中学科学教育中,“P”相当于策划阶段,“D”相当于实施阶段,“C”相当于监测阶段,“A”相当于改进阶段。
(一)策划阶段
即探究教学的准备阶段,本阶段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将原来狭隘的管理范围加以适当拓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
科学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目标就是如何通过每节课最终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探究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对学情的全面了解。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切实了解学生已有的科学水平,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同时,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各自的任务和奋斗目标,确保合作有序不乱,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享受合作的快乐。
3.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科学教育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生物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中学科学教育课程目标,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利用媒体信息、社区生活信息、有关生物课程资源的教学用具、人力资源等,(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充分挖掘同事、备课组、教研组的人力资源潜力。比如,“三弯腰”工程(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塞中学“学生赋”(学生行为准则)等便是我校良好的校本资源――可以通过对“三弯腰”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对“学生赋”的生长点的研究等科学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的校园环境,培养主人翁精神和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学任务的启动阶段和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
1.教学任务的启动阶段。
(1)通过创设情境来启动。
指教师通过创造情境,促使学生对社会领域的某一问题“敏感化”,以便集中注意力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这个“敏感化”的问题,或产生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或产生于对阅读材料的反思,或产生于课堂之内的某个冲突。设置情境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或实物展示,或实验演示,或多媒体展示,或讲述一则故事、一次事件,或呈现一段文字材料,只要与学习内容有关,能够让学生感知到其中蕴含的某些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都可以采用。比如,教学“航天模型史”,可用多媒体展示“天官一号”发射的全过程,利用学生对航天技术无限的憧憬,让学生带着期盼一起走进科学探索中。
(2)通过设置问题来启动。
指对于那些不太容易通过实际场景来引入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其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一般来说,作为整个教学活动起始点的这个问题,必须包含让学生迷惑的、难以澄清的地方,或者与现有的解决方法具有冲突的地方。比如,教学“观察蜗牛”,提出问题:“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蜗牛有视觉、听觉、嗅觉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3)通过某项任务来启动。
由于学生面对任务总会有一种尝试完成的欲望,因此,教师也可以将探究活动设计成一项待完成的任务。关键是这项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主要表现为任务本身与原有知识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距离,需要学生跨越这段距离才能完成。这样,完成任务本身也就成了一次探究。对那些与学生生活结合紧密的尤其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常常可以采用这样的启动方式。比如,教学“遗传与变异”,可组织学生就人体的相对性状,在学校和家庭进行调查,然后分析这些性状的显性与隐性关系;教学“环境污染”,可组织学生调查学校周遍的污染情况,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
2.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
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根据活动对象的不同,又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指导过程,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中学科学教育课堂中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教师还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有的小组可能在一个非关键问题上纠缠,走入了歧途;有的小组可能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当学生学习中出现迷惑时,教师要及时掌握他们认识中的障碍与鸿沟,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暂停活动,对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
(三)监测阶段
要提高科学教育的有效性,细化对探究课堂的监测尤为重要。监测主要可以通过评价来完成。
1.细化评价形式。
主要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其中他评又主要分为教师评、学生评两种。教师可以从发现并善于提出问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语言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情况、对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分析问题的科学性、灵活性,特别是创造性等方面去评价。学生评价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的相互评价。学生自评可以从学习态度、资料准备、发言、动脑、合作等方面去评价,小组互评可以从合作态度、合作精神、对小组的贡献、合作成果等方面去评价。
2.优化评价内容。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方面,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非常突出。因此,无论纸笔评价还是非纸笔评价,都应注意学生的'层次性,使评价内容具有阶梯性,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表述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力争把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统一起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提高情况。
3.强化评价效能。
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也就存在差异。教师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并非简单地找出学生的不足、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以发掘其学习的原动力,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四)改进阶段
1.教学设计的改进。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在中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课堂练习、教学效果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改进就是针对这些思考和预设进行再思考,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教学过程的改进。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双基”、发展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效果的反思。
3.教学效果的改进。
对教学效果的改进,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内容;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其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
4.个人经验的改进。
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使之成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
三、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激励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以正面激励为主要调控策略。由于科学探究需要学生自主穿越“情境”到“新知”,知识之间的差距、方法和策略的不足以及心理品质上的缺陷,都可能导致科学探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学生分析原因,进行自我调整。对于那些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在他的观点可能错误或者可能遭到其他同学的取笑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前行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平时基础较差或者性格内向、表现意识和能力欠缺的学生,鼓励则能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科学学习,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如此,才能保证科学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教师的指导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的指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收集第一手资料,在科学探究的不同阶段提供给学生,运用资料中的信息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拨;第二,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第三,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加强巡视和询问,通过针对性提问,指导学生对存在问题的探究环节进行修正;第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的结论,不要过早地或代替学生下结论;第五,当学生发言时,要求能把自己的内容、想法、方法等表达清楚;第六,通过点评等方式,让学生对结论进行规范处理,以建立科学的知识网络;等等。
(三)课堂的管理
科学课堂强调探究性、自主性,并不是说对学生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精力不集中或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学生,应该进行严格的课堂管理:一是有些学生面对有一定难度的科学探究活动会产生惰性,不愿参与;二是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故意捣乱;三是有些学生发言时刻意乱说、哗众取宠,以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管理和教育,以保证科学探究的顺利进行。
篇3: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简述了PDCA循环的含义、特点及应用步骤,针对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介绍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作 者:王歆 秦伟彬 陈杨 作者单位:王歆(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39)秦伟彬(重庆市建委交易中心,重庆,400014)
陈杨(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39)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 21(7) 分类号:U455.1 关键词:PDCA循环 质量控制 应用 防水层篇4:PDCA循环法在深基坑降水施工中的应用论文
PDCA循环法在深基坑降水施工中的应用论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降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于降水施工存在影响因素众多、难以直接控制等特点,往往难以达到预定效果,造成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形成质量、安全隐患,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笔者在基坑降水施工中探索运用PDCA循环法,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基坑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降水施工中的难题,开拓了QC活动在降水施工质量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一、工程降水施工情况简介
某工程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埋深6.2m,局部最大埋深8.7m.基坑长120m,宽45m,地下水丰富,基坑涌水量大,工程所处场地原为湖床,地质条件复杂,外水源补充丰富。降水施工自当年10月8日正式开始,但直至11月11日仍达不到土方开挖条件,造成工程进度的严重滞后。笔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对该工程深基坑降水施工实行PDCA循环改进,应用具体过程简介如下。
二、PDCA循环过程(第一次)
(一)P阶段――计划阶段
1.现场调查
(1)轻型井点系统
现场共布置9套轻型井点系统共236根井点管,井点管平均间距1.6m局部存在间断点。埋置深度为滤管顶至地表下-7.1m,局部进入淤泥层。查验施工记录发现砂滤层填灌量小,砂粒径小。实际核查井点密封情况,合格井点为50%.水泵经实测真空度,合格6组。周边排水系统采用明沟排水,渗漏严重。周边下水道有水渗入。
(2)管井系统
沿基坑中部等间距共布置4眼直径400mm管井。深度为地表以下20m.渗水速率实测为24小时水位上升200mm.影响半径约为20m.
2.确定目标
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0.5m以下,保证土方开挖,推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
3.主要原因确认
共分析出末端因素24个,经过分析确认主要因素10个。同时根据降水施工的特点,筛选可实施因素8个:
(1)管理有漏洞;人员技术水平不足;(2)轻型井点弯联管接口密封材料选用不当;(3)缺少外水源防治措施,存在滞水层;(4)基坑周边降水存在缺口;(5)井点管根部密闭不严;(6)井点管间距过大;(7)外来水源补充量大;(8)土壤液化流失。
4.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对应的实施对策和预定达到的目标如下: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实现措施落实率达到100%;(2)改用油膏密封,实现现场井点系统接口无漏气率达到100%;(3)使用排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基坑外侧下水道、排水沟内水不进入基坑施工区域内,加速渗透;(4)按原有方案补插轻型井点,实现基坑降水形成的.止水幕完整、连续;(5)逐个检查,重新密封,保证井点管根部不漏气;(6)进行井点加密,达到方案设计要求的1.2m;(7)局部补插浅井点,下部采用明沟排水,将大量明水在进入基坑前排出,少量渗水不进入施工区域;(8)采用引流、固化措施整治,保证集坑边坡安全。
(二)D阶段――执行阶段
实施一:对施工队下达施工任务书,完善各种检查记录制度,使各种措施落实到人,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
实施二:针对轻型井点密封材料问题,将原有的泥封及塑料薄膜包裹全部拆除,将接口清理干净后,用沥青油膏再次密封后,外部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对井管孔口未封堵的,将其内部垃圾清除,采用粘土封闭1m~1.5m高,对底部因土层流失造成的漏气现象在实施时进行整改。
实施三:对于井点埋置于淤泥层中,且基底存在滞水层,造成明水水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采用明沟排水,沿基坑四周开挖500mm×300mm排水沟,结水浅井将水由水泵抽出。局部外来水源丰富处,采用二级井点降水,确保外来水源不能进入基坑。同时在淤泥层集中部位采用局部渗渠法,加快渗排水速度。
实施四:针对基坑周边井点降水系统的缺口,按预定方案中要求的井点间距补插一排井点。结合机组的功率和集水距离,连在已有机组上,同时在基础底部设置集水井,将水汇集抽出,确保整个基坑形成封闭的降水幕。
实施五:采取引流、固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有的混凝土护壁凿开,填入渗透性较好的砂石材料,并设置钢木挡墙。同时,外侧设置排水盲沟和排水井,将渗水排除,达到堵水、防止土体流失的效果。
(三)C阶段――检查阶段
经过一个循环的对策实施,现场检查,效果数据统计如下:
1.轻型井点出水情况共236个井点管,出水221根,合格率93.6%;
2.设置12个水位观察孔现场水位测量,11个观察孔水位降至土方开挖所需标高,合格率91.7%;
3.轻型井点连接口共516个,经检查无漏气现象,合格率100%;
4.降水的主要问题已得到控制,土方开挖工程大部分得以顺利完成。
(四)A阶段――总结阶段
通过以上数据和现场反映,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预定目标。但基坑中部电梯井及周边集水坑内仍存在积水现象,影响该部位垫层施工,于是开展第二个PDCA循环。
三、PDCA循环(第二次)
(一)P阶段――计划阶段
1.现状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基坑周边10个集水坑中有8个存在积水现象,平均积水50mm~80mm.西部两个电梯井基坑内部无积水,中部电梯井积水严重,水深120mm.基坑西侧、中部东南角及东北角护壁表面仍存在小流量渗水现象。
2.确定目标
使基坑加深部位达到无水状态,周边渗水应控制在垫层及基础底板砖模施工区域以外,满足加深部位垫层施工要求及后序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施工作业条件。
3.原因分析
针对各类现象的认真分析,共确认末端因素10个,通过论证确认主要因素共7个:(1)周边盲沟至集水井处未截断;(2)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流入;( 3)集水坑无降(排)水措施;(4)基底存在淤泥质土层;(5)电梯井处管井无砂滤层;(6)外部明水水源仍大量存在;(7)止水幕在锚杆处形成渗流通道。
4.主要原因确认
针对上述因素,根据降水施工的特点,对上述主要因素纠正执行的可能性进行鉴别,共筛选可实施因素4个。
(1)周边盲沟至集水井处未截断;(2)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流入;(3)集水坑加深部位无降(排)水措施;(4)基底存在淤泥质土层。
5.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对应的实施对策和预定达到的目标如下:(1)将盲沟在集水坑两侧截断,将盲沟内水及时排出,使盲沟内渗水不再流入集水坑;(2)对基坑护壁表面渗水采用引、截、排相结合,使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控制在垫层施工区域以外;(3)对加深部位采取局部降水措施,使加深部位积水及壁内积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汇集排出;(4)采用局部渗井、渗渠,提高加深部位土层透水能力,形成滞水层内存水的渗流通道,实现基底及护壁存水渗流至滞水层以下。
(二)D阶段――实施阶段
实施一:针对周边盲沟存水流入集水坑问题。
对伸至基坑两侧的盲沟端头采用混凝土封闭,并在两端点位置插设一两根轻型井点。同时,在盲沟内侧埋设多孔软管包棕丝,用砂石封埋,表面用粘土封实,将水与井点降水系统连接。
实施二:针对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流入集水坑问题。
对局部渗水点较多的部位,恢复因集水坑开挖破坏掉的盲沟,在集水井靠边的护壁上浇筑混凝土对其封堵。让水由盲沟排入集水坑,由水泵抽出基坑外。
实施三:针对加深部位无降(排)水措施。
在电梯井中部挖一个深1m左右的浅集水坑,插入一两根轻型井点,回填砂石,上面用黏土封闭。同时沿四周位置埋入多孔软管包棕丝,与中部集水坑连通,将水由轻型井点抽走。
实施四:针对加深部位基底存在淤泥土层问题。
采用在电梯井、集水坑部位挖集水坑局部将淤泥质不透水层挖出,回填渗透能力较强的砂石,对较严重的部位开挖渗渠,然后插入轻型井点将水抽走。
(三)C阶段――检查阶段
经过本次PDCA循环,基坑壁四周渗水全部由集水坑抽出,电梯井、集水坑等加深部位的明水问题全部解决。
(四)A阶段-总结阶段
降水施工达到了既定目标,为混凝土垫层施工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在该工程深基坑降水施工中实行PDCA循环过程,组织科学严密,效果显著,确保了工程顺利展开,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篇5:PDCA循环模式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 比较应用PDCA前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应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6个月后,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较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降低了4.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对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是行之有效的,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跌倒;应用;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跌倒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 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 浪费医疗资源, 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还给医院带来负面的影响, 引起医疗纠纷, 被列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之一, 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据调查,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每年跌倒至少1次, 跌倒的`频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跌倒造成的伤害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 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如何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己成为临床上日益关注的课题。本科运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改进方法, 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从而制定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 并组织实施, 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从而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后的1341例和127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1. 2 方法
1. 2. 1 组建PDCA小组 组织PDCA小组成员进行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相关知识的培训。
1. 2. 2 利用“头脑风暴法”, 分析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①疾病因素。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意识障碍、偏瘫、平衡功能失调、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易导致患者跌倒。有研究[2]报道,平衡功能失调者跌倒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3倍。记忆力障碍、理解力下降也显著增加了患者跌倒的危险性。②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骨质疏松、对应激反应能力下降, 易发生跌伤骨折。③环境因素。有研究[3] 报道, 51%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与环境有关。患者对住院环境陌生、卫生间光线差、地面潮湿等因素, 易导致住院患者跌倒。④药物因素。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止痛药、降压与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扩血管药等可对患者的神志、血压、精神状态、视觉、步态、平衡等造成影响, 易导致患者跌倒[4]。⑤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不到位 。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不够仔细, 对跌倒危险因素预测不足。⑥防范跌倒安全知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护士对防范跌倒安全知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患者及家属没有完全理解, 未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警惕。⑦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依从性差,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1. 2. 3 制定质量改进方案, 强化护理人员防范跌倒的风险意识, 主要包括:①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 内容包括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跌倒高危人群的识别和相应防范对策以及跌倒的应急预案和程序等,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意识和责任感。②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重要措施[5]。护士对中、高危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导致跌倒的因素及患者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措施, 将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材料发给每例患者及家属,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对预防跌倒安全知识的知晓率。
1. 2. 4 实施防范措施 ①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光线充足, 地面清洁干燥无水迹, 走廊整洁、畅通、无障碍物、光线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防滑垫及紧急呼叫器,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方法。②制作预防跌倒“十大安全措施”告知宣传栏, 挂于病房及走廊墙上。③采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评估表对每例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危险因素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确定为跌倒中危及高危的患者, 在其床尾悬挂防跌倒警示牌, 使用床栏, 在腕带上用粉红色标识, 加强预防跌倒健康宣教, 告知防跌倒的“十大安全措施”, 并按要求每日进行再评估;对高危的患者除落实上述措施外, 还应签署《防跌倒告知书》, 并要求进行再评估等。④加强药物指导及用药观察, 对服用镇静催眠药、止痛药、降压与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扩血管药等药物的患者, 护士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不可多服、漏服,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进行再评估。
1. 2. 5 检查 ①护士长定时检查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的评估情况以及跌倒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并及时反馈检查存在的问题, 督促及时整改。②评价患者及家属对防范跌倒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跌倒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应用PDCA循环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了4.47‰, 与应用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 P<0.05)。见表1。
三、小结
应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 有助于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并指导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有效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林涛, 王声勇, 荆春霞.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 族病控制杂志, , 5(3):227-229.
篇6:PDCA循环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PDCA循环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一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是一个能使任何一项组织活动有效推进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有较为广泛地应用。P、D、C、A这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涵义如下,P(Plan)———计划。包括目标和方针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计划的具体运作,使计划中的内容得以实现;C(Check)———检查。就是要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检查,确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明确计划执行的效果,并最终找出问题;A(Act)———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其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并将其标准化,或者制定工作指导书,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遵循;对于失败的方面也要进行总结,以免错误再次出现。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下一个PDCA循环当中去解决。
二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高校大多数都是采取学年制和学分制。学年制是便于管理者的出发点而建立的,其强调的是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中心地位,突出的是在教学管理中的统一性与共同性,而在这种传统的群体制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就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管理活动的灵活性要求。由于对学生个性理解的偏差,学校经常会处在一种错位的境地。但学分制则要求能够方便学习者,并且能够服务于学习者。高校对学分制的内容、本质、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往往较为缺乏,传统的学年制当中,以教师授课为主、工作意识和任务导向等观念,仍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价值取向,因此使学分制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出现了对学生的管理有余而服务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2选课体系不科学,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必修课,选修课比例非常小,开放课程数量太少。第二,组织部门之间的障碍阻碍了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设置,阻碍了知识的集成。在分支的选修课中专业课程的主题系统和组织形式,不能参与跨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只注意适应要求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而忽视了高度的综合,但也使某些专业逐步淘汰。第三,由于可选的课程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缺乏有效地管理,选修课质量也不高。课程资源的短缺,课程质量不高,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过程考核机制不规范
众所周知,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但是,仅用学分并不能完全衡量出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在选课过程中,多数学生选课盲目,避难就易、随波逐流,追求市场适用性,不可避免地存在趋易现象,即尽可能选择容易过关或者容易完成学习过程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为了学分而避实就虚地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的`课程。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原本感兴趣的,因选课学生不足而不能开课,导致学生只能选择其他课程修习。这样学分虽然修满了,但是学习的质量还是下降了。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无论是实行学分制还是学年制,都应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学习质量考核制度是必要的环节。
4教学管理过程管理力度不够、评估体系不健全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可以及时获得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状态的反馈信息;第二,可以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状态的质量进行准确客观地评判;第三,可以结合各种评估手段约束和激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成员;第四,可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持续提高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第五,可以促使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我校目前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上不能规范地开展工作,制度也不健全,导致一些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不顺利。一旦到了评估的时候就临时抱佛脚,准备和收集各种材料。对学习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跟进,使问题累积,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造成严重后果。评估体系本身是具有规范、导向、促进、诊断、反馈等多种作用,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简便的适合学校自身的评价方法,使得评估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从而又恶性循环,导致教学过程监管力度和积极性降低。
三运用PDCA循环理论改善我校的教学管理
1制定计划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上,定期召开学习委员会议,落实各项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开学初期,将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列出教学工作的各项事宜及大致开展时间,各班级的学习委员以此为参考,并结合每项工作实际开展时发布的具体通知进行有计划地实施。并且针对各个班级当前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地指导。在各班形成以学习委员为中心、班级同学积极配合的良好班风。加强对学习委员的培训,本着对每位同学负责的态度,做好日常工作的通知及总结汇报工作。同时也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灌输每位同学配合学习委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正确思想。
2实施计划
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策略,灵活实现实验探究与教学探究的相互融合。实验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把观察引向深入,让学生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直至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探究通过对理论探索和演绎来研究,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新概念。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采取有效合理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对象上要有针对性,执行上要有严格性,明确管理目标,敢于面对棘手问题,时时进行跟踪评价、反馈处理,及时对出现的问题或发生的情况采取措施予以修正,以便实施。毕业生的毕业率向来是学院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毕业生能如期顺利毕业,通过对以往毕业生常发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学生即将毕业的学年,进行在校期间课程修习情况的总结验收,即提前一年进行毕业资格审核。按照毕业生毕业及获得学位的要求进行对照,将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列出,如必修课通过补考或重修仍未通过者、选修课学分修习未能达到毕业要求的、学位绩点不能满足获得学位要求的、曾经有违纪现象者等,将有这些问题的学生一一列举。首先与学生本人核对所罗列信息的准确性,对确实存在以上问题的学生进行日常监督,这些监督通过学习委员或者直接与学生本人进行联系来实现。同时将该信息也通知学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让他们及早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在选课、学习报名及考试报名的日常工作中,提高对这些学生的督促力度。
3检查效果
根据计划,通过验证、分析以及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来评价、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从评价结果中得出实行的方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不是合适的实施方案。然后将反映出来的问题放入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中,直至问题最终解决。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以班主任的优势及管理学生教学工作的便捷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收集信息,掌握计划的进展程度,从而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对整体实施方案进行协调和改进。教学管理的各项举措经过上一阶段的实施,结果如何可以在这一阶段得到良好检验。结合学生每学期的期末成绩、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完善这阶段工作的开展。例如通过学期跟踪,再一次总结毕业班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部分学生确实已经解决了课程未通过、学分未修满等问题,而尚存问题的学生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帮助,也取得了预期的满意效果,将问题学生的数量降至最低甚至使问题学生全部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侧重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系,旨在能够及时发现计划实施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而改进实施策略。
4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提高成效
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弄清楚实施过程中哪些方面的工作已圆满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总结经验和不足,把成功的经验纳入管理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教学管理工作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后,既得到了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又能检查出日常管理工作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每项工作结束的时候,根据本次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优势和不足,而后分析原因,找出主要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再采取改进措施,如此开始PDCA循环在教学管理工作上的又一个新循环。
篇7: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PDCA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具有灵活、便捷等特点,成为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强化工程建设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分析了PDCAS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PDCA;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应用
PDCA循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法,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实现了公路工程建设的系统性管理,将工程管理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从前期制定管理方案与计划,然后,按照特定的目标与标准来执行计划,再依照计划来执行方案,方案执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再逐步处理与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高质量的工程建设管理,打造出高质量工程。
1PDCA的内涵分析
PDCA循环,别名:质量环。分解开来:P―Plan,计划,制定方针,目标与活动计划;D―Do,执行,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问题的总结与处理。管理学范围内的通用模型,出现于上个世纪30年代,从产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质量管理专家再次挖掘,同时,将其深入、广泛地运用于经营管理,用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产品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工作目标,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PDCA作为一项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本身属于阶段性的管理工作,将PDCA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通过制定计划、设定目标与活动计划等来强化管理,并根据所设定的目标来执行管理计划,逐步操作管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来不断地检查、核查与分析,分析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行动,逐步深入地解决问题,以此从整体上达到最优管理效果,实现最为高效、高质量的管理,创造预期的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效益。
2PDCA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意义
PDCA循环是一个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策略,它的运用通常是建立在大规模数据、信息以及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采用多种管理型技术、方法等,形成一个计划→执行→核查→处理的循环圈。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性管理,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循环系统,所谓的质量管理其中既涵盖工程质量管理又涵盖工作质量监督。工程质量主要指的是按照国家技术规程、规定以及技术文件等的要求和标准等来确保高质量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工程才能体现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和意义。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前期阶段,也就是要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来强化工程管理,将质量问题控制在初始阶段,创建一个质量管理系统,依托于PDCA系统有利于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从计划、方案制定的初始阶段入手,预测工程建设、方案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一切可能对工程质量构成威胁的因素,从而在决策阶段采取措施,将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来全面防范工程施工问题,强化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从而防范工程质量,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
篇8: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PDCA的应用论文
3.1决策时期―――计划Plan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应该根据公路工程的建设进度、工期特点等来分阶段、分时期来管理,建设管理的初始阶段就是决策时期,所谓决策时期最关键是要制定计划、编制方案。所谓“plan”时段,此时期主体工作:参照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特点、现实条件等来设定合理的工程建设目标,围绕该目标来编制施工计划,施工策略与方案等,其中安全施工计划为核心。实际的plan(计划)与goal(目标)等的制定应该重点参照以下方面:第一,国家、行政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制度、法规章程等,以及上级领到单位所设定的标准,下发的任务等;第二,施工企业自身条件,例如:人力资源水平、材料设备质量、施工环境条件等。在设定科学的建设目标基础上,施工单位同样需要围绕目标内的关键环节来编制科学的施工计划表,以此计划表来监督、约束施工部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所建设的公路工程能够切实依照标准、规定等来执行管理。安全决策阶段需要编制的计划其中应该涵盖以下内容: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值、责任人、工期、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等。
3.2计划执行阶段―――执行Do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执行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简单说就是DOit,此时期最关键是要践行所设定的目标,实际的工作开展主要集中于以下几大方面:第一,围绕工程建设施工所设目标来为岗位人员授权、分配任务,让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都有所针对,有所侧重,明确自身承担职责、任务,自身具有的权力等。实际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执行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水平,使他们能够在责任的`约束下高效开展工作,主动承担自身的工作职责。第二,强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加强管理与监督,要深化工程管理者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同时,参照实际的工程进度给予科学的指导。第三,切实执行施工计划。按照特定的工程建设目标,围绕所编制的施工计划与任务等来执行任务,同时,也要参照施工进度来高效指导。现实工作中,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工程管理都需要高效执行,重点强化施工进度的安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
3.3工程建设管理核查阶段―――CheckPDCA中第三个管理阶段为:Check核查时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目标,围绕特定目标来编制计划与方案,并围绕方案来执行任务,实际的任务执行过程中必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就要加大对问题的重视力度,积极发现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同时,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进行与发展,难免存在多种意外的情况和问题,工程动态建设中可能出现多种新的问题,以及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会发现初始的计划与方案中存在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来修改与完善,只有不断地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实际的核查项目应该涵盖:工程项目进度、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控等,具体的核查阶段一方面要确保所核查的内容符合相关的标准与规定,另一方面也应该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进度与进展,以及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进展等来深入核查,从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4工程建设管理的处理阶段―――Action处理阶段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最末尾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总处理时期,也是较为重要、关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最关键的是要求工程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施工单位重点围绕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建设计划等的执行情况、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与评估。因为质量控制是核心与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则有必要将一切与工程建设施工相关的单位、企业以及责任人等集中起来,共同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来进行系统、全面、细致地协商,并统一记录、汇总协商内容,同时,依照具体的流程、顺序等把各种工作程序纳入管理标准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要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等上报给相关部门。
4总结
公路工程建设管理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公路工程建设的系统性、阶段性决定了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管理方法,PDCA形成了从方案计划的制定到制定再到核查以及解决处理等阶段,形成了对公路工程建设的系统性管理,从而确保了工程建设与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凌立新.PDCA循环在水泥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工程,,36(2):103.
[2]胡叙良,钱利芹.PDCA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3(22):134.
[3]张松奎,朱可胜,王颖.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A].第14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4]魏亚.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质量评定管理系统.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陈宝智,王金波.安全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
篇9:医学检验教学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的应用论文
医学检验教学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的应用论文
中国的检验医学教育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而检验医学本科教育也经历了30多年发展历程并逐步完善。检验医学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完善。由美国管理学家威廉爱德华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总结的质量管理工具———戴明环(PDCA循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后,逐渐应用于各行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将PDCA循环引入到教学领域,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检验医学为实验型医学,随着检验医学教育改革,为保证检验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人才,自开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教学特点,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引入PDCA循环进行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的保障了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现总结如下。
1制定计划(Plan)
分析我校自以来10多年的医学检验专业理论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提炼总结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制定整改方案计划,包括整改计划的实施目的、实施步骤以及及预期效果。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体系文件是教师进行检验教学前的必修课。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达10门,短短的一学年时间内完成10门专业课的教学,不仅任务量大,而且涉及的授课教师众多,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这就更需要全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全面熟悉医学检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计划工作的重点。我系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来自临床一线,对临床实验室质量体系和质量控制非常熟悉。任课教师在进入专业授课过程以前,检验系通过对课程负责人和课程秘书及任课教师的培训,使其全面了解医学检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熟悉教学的程序性文件和教学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依据文件要求组织和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再收集以往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计划。
2实施计划(Do)
根据已制定的整改计划,关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全程质量控制,包括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
(1)授课前的质量控制包括教案的准备、新教师试讲、教学课件的规范化制作及审查、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计划。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使教师在授课前对所授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估和充分准备,力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
(2)授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教学督导、同行评议、学生评教等方式,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即时评价、及时反馈,跟进整改。
(3)授课后的效果审核和分析,要重点关注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尤其是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课后的提问和小结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还可通过期末考试分析来反映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另一角度评估教学的效果。
3效果检查(Check)
检查已制定计划的实施效果。采用教师自检、教师互检、教学督导检查、学生评教等方式,将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通过期中、期末考评和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重点是考核教学效果,来反映教学计划及实施情况。
4进一步措施(Act)
在检验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的正确做法予以确定下来,形成文件确定下来予以传承,对于已发现却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整改效果还不显著的问题,继续深入探讨其内在根本原因,并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的计划输入内容,启动下一个PDCA循环。
5PDCA案例
监测项目:2010级《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学》教学效果。预期目标: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对教师教学进行质量验收,以及通过学生评教对教师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存在问题:理论考试优良率低,约45%学生分布在60~70分区间,卷面成绩有9人(共46人)<60分。学生反馈教学重点内容与临床常用不相符,缺乏对学科的全面了解。原因分析:理论考试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的灵活程度,20%的题目结合临床分析,理论考试优良率低,反映了学生基础联系临床的能力较薄弱,这与学生缺乏临床检验实践活动有关。理论考试结果与学生评教回馈基本相符,反映了学生深入认识检验科学在临床工作的运用的迫切性。PDCA循环计划(PLAN):在教学活动中,以老师为窗口,增加学生对临床检验的认识;在课余时间,增加学生见习机会,早期接触临床检验。实施(DO):在课程授课绪论中,增加临床检验知识导论方面的内容,加深对学科临床应用的了解;要求授课老师在掌握课本知识基础上,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广泛涉猎专业相关知识,能做到在负责课程教学中,以临床案例分析带动教学,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在第三学期以及周末等空余时间,安排学生进入检验科参观学习。检查(CHECK):课程秘书处收集、汇总各种检查出的问题,不定期召开教学质量研讨会进行全系通报;开展即时评教活动。每一次课结束后,由听课学生以及督查组对授课老师本次课的授课进行评教。增加知识临床运用的考核,分析考核结果。处理(ACT):备课准备会中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课程负责老师修改增加教学内容,提交教案;督查审核,试讲通过后推广到实际教学工作;进行课程考核评价,学生评教反馈,总结回顾。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PDCA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医学检验专业理论教育中,是适应检验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教学质量管理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医学检验专业理论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新型的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其他院校的检验医学教育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10:高压变频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应用
一、概述
高压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力传动调速技术,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其技术和性能远远胜过以前采用的调速方式(如串级调速、液力耦合器调速、转子水阻调速等),高压变频以其显著的节能效益、完善的保护功能、方便的通信功能以及高调速精度、宽调速范围,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企业电机节电方式的首选方案。
江苏森达沿海热电有限公司现有三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大风机采用液力耦合器调速,三大风机的稳定运转对正常生产至关重要,对设备要求特别苛刻,因此在高压变频器的选用上非常谨慎,12月15日我公司扩建一台4#炉UG-130/5.3-M8采用了北京合康HIVERT-Y06/096高压变频器2台和HIVERT-Y06/048高压变频器1台在公司4#炉安装调试,稳定运行至今,为国产高压变频器赢得了荣誉。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
循环流化床是一种适于固体燃料的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固体颗粒(燃料、石灰石、砂粒、炉渣等)在炉膛内以一种特殊的气固流动方式(流态化)运动,离开炉膛的颗粒又被分离并送回炉膛循环燃烧。炉膛内固体颗粒的浓度高,燃烧、传质、传热、混合剧烈,温度分布均匀,固体颗粒在炉膛内的内循环和外循环十分强烈,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保证了较高的燃烧效率。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其燃烧方式特别适用于高灰分低挥发的煤矸石、洗中煤等劣质煤,具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可变废为宝,体现节能要求。另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过程采用炉内加石灰石、低温燃烧,可同时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环保特性。
燃料由给煤机送入炉膛;一次风由锅炉底部送入,主要用于维持燃料粒的流化;二次风沿燃烧室侧壁多点送入,主要用于增加燃烧室的氧量,提高燃烧效率;燃烧后的大量颗粒随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与烟气分离;分离出来的颗粒经回料阀回到燃烧室继续燃烧;分离出来的烟气则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由引风机引入烟囱排出。实际运行中,循环流化床的燃烧效率可高达97%~99%。
三、技术方案分析
由于其独特的燃烧特性,与传统的煤粉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对风量、风压的控制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当燃料量改变时,必须相应地调节送风量,使之与燃料量匹配;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必须使引风量与一次风量相配合以保证炉膛压力在正常范围内;通过一次风量及风压的调节以保证炉膛内物料的正常流化。
与常规煤粉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配置的风机压头较高,目前调节风量的主要是通过调节风门开启度或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控制风机转速。当采用调节风门开启度的方式进行风量控制时,容易出现这样几个问题:(1)节流损失大;(2)系统响应速度慢、调节品质差,自动投入率低,难以满足实际要求;(3)执行机构易出问题,维修费用高;(4)电机启动时会产生过电流,影响电机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变频调速技术由于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正逐步在循环流化床机组中得以运用。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均属于二次方转矩负载,在忽略风道变化因素后,有风量与转速成正比、风压与转速二次方成正比、机械轴功率与转速立方成正比的关系。当采用高压变频器对这些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时,仅通过相对小范围内的频率改变,调节电机转速,即可实现风量的控制,而且调节精度及响应速度有很大改善。同时,当电机转速降低时,由于轴功率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的对应关系,电机的轴功率显著下降,节能效果明显,
四、高压变频装置特点
高压变频技术的具体实现有多种方式,国内外的高压变频器厂家目前主要采用如下一些解决方案:高-低-高方案、三电平-多电平方案、电流源方案、功率单元串联方案等等。高-低-高方案需要输入、输出变压器,存在中间低压环节电流大、效率低、可靠性下降、体积大等缺点,只适合很小容量的高压电动机;三电平-多电平方案存在控制复杂、需要加滤波器等缺点,只有少数国外厂家采用。电流源存在输入功率因数低,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在实际运行中,性能优良的高压变频器对电网谐波污染小,北京合康亿盛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多重化的脉宽调制技术,输出波形为非常完美的正弦波。噪音低,发热低,不会引起电机转矩脉动,对电机没有特殊要求。由于使用移相技术和二极管整流,在整个调速范围内功率因数达到95%以上,且整机效率R97%,无需进行功率因数补偿。电压输入范围较大,输入电压在-20%~15%,频率在45Hz~55Hz波动范围内设备均能正常工作。采用空间矢量PWM控制方式,单元叠波输出,有效抑制输出谐波含量,避免输出共模电压过大。采用双电源切换技术,独特的供电设计,特有的过电压保护技术,保证高压变频器稳定、可靠运行。实践证明采用单元串联、直接高-高方式的拓朴结构的高压变频器在负载连续运转要求严格的环境中应用具有独到的优势。
五、变频前后耗电情况对比
我公司于月起开始将高压变频器应用4#炉UG-130/5.3-M8的三大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目前高压变频运转稳定,平均节电率达到2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为我公司安装高压变频前后数据对比:
节能计算:
工频条件下:4#炉三台风机平均每小时耗电量为:1558.1 kWh
变频条件下:4#炉三台风机平均每小时耗电量为:1185.9 kWh
平均每小时的节电量:1558.1-1185.9=372.2kWh
年节电量:372.2×6500=2419300kWh(按年运行6500小时计算)
年节电收益:2419300×0.45=108.8万元(按每度电0.45元计算)
成本回收时间: 4#炉三台风机年节电收益108.8万元情况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短期内就能回收成本。
除了明显的节电效益,采用变频器还有以下优点:(1)高压变频器优良的软启动/停止功能(可以零转速启动),启动过程最大电流小于额定电流,大大减小了启动冲击电流对电动机合电网的冲击,有效减少了电机故障,从而大大延长了电机的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冲击负荷对电网的不利影响;(2)使用变频后,原调节风门全开,大大减少其磨损,延长了风门使用寿命,降低检修维护费用,进一步降低了风道阻力;(3)使用变频后,原液力耦合器取消,节省了液力耦合器的维护费用;(4)高压变频器特有的平滑调节减少了风机以及电机的机械磨损,同时降低了轴承、轴瓦的温度,有效减少了检修费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六、结论
高压变频调速器已经在多家电厂、水泥厂、化工厂、金属冶炼厂的风机和离心式水泵中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和节能效益。作为未来大型节能锅炉的发展趋势,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包含大量能应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的设备,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烧介质多样性,风系统、水系统设计选型时比煤粉炉偏大,实际节能效果比煤粉炉明显。因此,将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改造,对于降低损耗、节约能源、减少成本、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篇11:中水在电厂循环水中的应用
中水在电厂循环水中的应用
针对沧州水资源匮乏现状,介绍中水水源及其水质要求,叙述沧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处理工艺流程,发现经深度处理后的中水用作机组循环水,水质、水量均满足要求,机组运行稳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 者:马乐农 Ma Lenong 作者单位:沧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河北,沧州,061000 刊 名:河北电力技术 英文刊名:HEBEI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 28(6)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中水 循环水 工艺流程 深度处理篇12: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的传统方法,又称为“四诊”。医生运用这四种手段来收集疾病的症状,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最后确定治疗措施,下药除病。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就业压力、经济上的困难等等,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艰巨。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根据笔者的体会,如果能把祖国传统医学中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灵活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就是运用视觉,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因为人的精神、表情、言语及动作等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留心学生这些方面的变化,就能及时了解其思想变化,从而我针对性地做工作,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班有位同学,刚入校时精神状态不佳,整天心事重重,少言寡语。我观察到这些情况后,与其谈话,了解到: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亲又生病;另外,他担心由于在水利系统没有什么关系,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求学的费用已使家庭四处举债,若找不到工作,家庭经济状况会雪上加霜,因此他想退学。获知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目前家庭的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等你父亲身体康复以后,困难就会小得多。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去回报为你含辛茹苦的双亲以及所有关心你成长的人。至于就业,校领导多次表示,学校虽没有为你们分配工作的义务,但有责任帮助你们就业。只要你品学兼优,工作肯定能找到。通过这次谈话,这位同学思想稳定下来,学习也很刻苦,现在学习、工作都比较出色。
“闻”,就是运用听觉,收集有关班级的信息,真实、快捷地掌握班级情况。有时班主任在班里,仅靠“望”还不能了解到所有的`情况。因为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有些学生,班主任在与不在时的表现差异较大。这时,班主任就必须须立自己的信息渠道,而且这个渠道是多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源有授课老师、班干部、一般同学、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双差生,这样才能做到“兼听则明”。
新生刚入学的某个星期天,我听说班上有位同学过生日,当时也没放在心上。我中午到学生宿舍去,宿舍中只有几位同学,一问才知道,其他同学都参加这个同学的生日聚会去了。我就让一位同学去通知参加聚会的人:一是不许喝酒、抽烟、闹事,二是3点钟以前赶回宿舍,届时检查。事后了解到,这些生日聚会以及礼品花去近千元。而且有同学还统计全班同学的出生日期,准备大兴生日聚会之风。我意识到问题的普遍性,就在班级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一是生日我们庆祝什么?二是该怎样庆祝?三是钱从何而来?围绕这几个问题在班级展开大讨论,对同学们的触动较深。同时做出明确要求,今后任何人不得以庆祝生日方式大摆筵席,铺张浪费。之后,再也没有同学兴师动众去过生日了。
“问”,就是嘘寒问暖,关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学习,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学生才能相信你。在班级管理中,你才有更强的感召力。
班上有位女同学,本来家庭经济就不宽裕,她的父亲又病逝了。知道情况以后,我找她谈话,一方面安慰她,让她化悲痛为学习的动
[1] [2]
篇13:PDCA循环在安置房项目甲方进度管理的运用论文
对于那些失去旧居的拆迁户而言,最大的安慰就是能尽快住上更加舒适的房子。因此,高效、和谐的回迁安置是维护社会稳定,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重要举措。笔者作为甲方参与了多个安置房项目建设,曾面临进度滞后、工期延误的问题,通过PDCA循环的应用,进度管理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1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Do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成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环”。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修正)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项目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Plan)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确定;D(Do)根据计划,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偏差,分析原因,找出问题;A(Action),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以上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了,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继续进入下一个循环,形成阶梯式上升。
2安置房项目进度管理
2.1安置房项目概述
安置房属于我国保障性住房中的一类,是指政府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为被拆迁户安置而建设的房屋。安置房项目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开发建设周期有明确限制,通常短于商品房周期;二是户型配比有严格的规定;三是品质及配套要求更高;四是安置入住时间集中。
2.2进度管理理论
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职能,对于项目进展控制至关重要,它是建立在项目范围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合理的工作顺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项目范围所包含的工作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在满足项目时间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对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估计,并在项目的时间期限内合理地安排和控制所有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使资源配置和成本消耗达到均衡状态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过程[1]。
2.3安置房项目进度管理中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进度管理四大问题:(1)申报工作中的问题:建设手续不齐全,行政干预较多;外协单位办事流程复杂,工作效率较低、申报工作计划缺失、部门之间沟通不畅。(2)设计工作中的问题:拆迁部门数据更新不及时,户型设计常返工,施工图成果质量不高。(3)招标工作中的问题:招标计划与施工计划不吻合,导致中标单位进场时间滞后;招标代理工作效率不高,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文件质量不高。(4)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中标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进度计划执行不到位,人员、机械、资金等投入不足;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的沟通不到位,互相指责、推诿,工期延误。
篇14:PDCA循环在安置房项目甲方进度管理的运用论文
3.1计划阶段
首先对安置房工程项目进行工作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分配责任至甲方各职能部门,再根据经验、定额等方法估计工作时间,明确项目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分为四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1)一级进度计划,主要指里程碑进度计划;(2)二级进度计划,主要指甲方制定的项目总进度计划,是对一级进度计划的细化和分解;(3)三级进度计划,是二级进度计划的扩展,是甲方各职能部门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编制的各阶段、各部门工作的进度计划;(4)四级进度计划,是由承包商编制的详细工作进度计划。
3.2执行阶段
按照已制定的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具体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并按照各种资源的配置要求,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进度计划完成。甲方项目管理者的关键工作是沟通协调,做好冲突管理。安置房项目建设会受到各类干扰因素的影响,会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单位、企业及个人,依据具体情况、冲突的种类及与谁冲突,这些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2]:正视(或协作)、妥协、缓和(或和解)、强制(或对抗)、退出(或规避)。安置房项目甲方进度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正视(或协作),在实践中更多地体现在协调上,针对矛盾各方,消除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冲突,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过程顺利。
3.3检查阶段
甲方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着重收集以下进度数据:实际完成时间、持续时间、实物工程量、已完工程价值量、工程形象进度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利用简单项目管理软件即可进行横道图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以此为依据进行偏差分析,常见的进度拖延原因有:工期及相关计划的失误;环境条件的变化;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失误等。当出现进度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果出现进度偏差的工作是非关键工作,则需要根据进度偏差值与该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关系进一步分析。
3.4处置阶段
处置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针对进度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进行阶段性或者项目的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下一个PDCA循环。当项目出现偏差时,我们有四种处置方法可供选择[3]:忽略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项目回到原目标上来;修改计划;完全取消项目。笔者在实践中常采用以下纠偏措施:(1)申报阶段:高位协调,积极坚持“早谋划、早明确、早启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遵循“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手续照办”的原则。(2)设计阶段:扎口管理,建立点对点的信息传导机制,设置信息关门制度,后续工作以截止时间前提供的书面资料为准,杜绝无休止的返工。(3)招标阶段:针对招标文件质量不高导致延误,按照合同进行处罚并约谈法人,对于服务质量高的招标代理机构给予经济奖励。(4)施工阶段:确保进度计划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各级计划的责任人进行交底,设立问责制和奖惩制度;建立样板引路制度,规范施工工艺和流程;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落实项目例会制度。定期进行总结,改进项目的工作状况及管理状况,团队间互相借鉴学习。
4结束语
甲方项目管理者通过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在安置房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内进行有效的进度管理,确保项目能按照计划竣工交付。
参考文献:
[1]褚春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与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哈罗德科兹纳.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第11版.杨爱华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313-315.
[3]詹姆斯刘易斯(JamesP.Lewis).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M].第5版
篇15:目标导向法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目标导向法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计划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企业全年各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影响生产经营方面的关键性问题,针对性的安排计划措施,切实发挥计划指导生产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公司资源,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全年计划目标顺利完成的目标。
一、计划管理思路
计划管理总体思路:目标导向、积极平衡。
目标导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年度计划以上级单位下达或企业自订任务为目标导向。第二层是各个月度及阶段计划要以月度平均计划为参考,结合企业当期实际情况,以解决当期影响生产的主要问题为导向。
积极平衡就是在计划的具体制定时,在对采矿、剥岩、选矿、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充分平衡协调的前提下,制定进取型的目标计划,各项计划指标适当上浮,以确保在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指标未能按计划完成时,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二、具体实施
(一)年度目标设置
在制定年度目标时,通过与矿山、选厂、销售、财务等下属单位的沟通,对各项生产、成本、销售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参照上级单位下达任务,某公司制定了两个台阶任务目标,第一台阶目标为基本目标,是要确保完成的,即:矿山采矿600万吨,选厂处理矿石330万吨,另外270万吨矿石为外销。第二目标是奋斗目标,是经过各方面努力,奋力跳一下有可能够到得目标,即矿山采矿650万吨,选厂处理矿石340万吨,另外310万吨为外销。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均高于该公司上级单位下达任务,且不低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要求,体现计划制定的积极进取性。
(二)影响因素分析
1、该公司矿山为露天开采,采场目前分为北采区和东采区两部分,北采区可以正常出矿,但备采矿量仅有300万吨不到,不到全年目标的50%,如果仅有北采区出矿肯定达不到年度目标任务,东采区也必须要承担50%以上的出矿任务,但东采区在上年底刚进场作业,若想出矿必须先进行大量的岩土剥离工作。该公司选厂经过几年的运行,步入产能稳定期,若其原料矿石的供应充足,全年的选矿处理任务基本可以完成。因此该公司把生产经营的重点放在矿山东采区上来,进一步加快东采区剥离作业进度,促进东区早日出矿,从而有效缓解采矿压力,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该公司矿山以前为外包施工模式,采矿剥离作业大部分委托其他单位具体作业,本单位只有部分技术人员负责采剥作业的组织指导工作,东采区开采后,改为自行组织生产作业,矿山作业设备均为新购进矿山作业设备,工作人员也为新进员工,从上年底东采区施工以来,矿山作业设备故障频繁,矿山作业设备运转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状态,要想加快东区剥离及采矿作业进度,必须有效提升矿山作业设备作业效率。
(三)具体计划制定
1、该公司对东采区制定了三个阶段作业计划:第一阶段以剥离为主,第二阶段为见矿后剥离与出矿并重,第三阶段以出矿任务为主。在各月份计划的具体制定时,针对主要阶段任务,设置针对性的奖励条款。在第一阶段设置剥离任务专项奖,剥离计划加压,同时奖励增加,例如1月份计划剥离100万吨(达到正常作业能力上限),实际完成110万吨,则该公司不但按照工资结算办法,按1.1的工资基数比例矿山结算,同时在计划中设置剥离专项奖,只要完成100万吨的计划任务,就另外给予矿山一定数额或比例的奖励;第二阶段随着东区工作面的逐步打开,单项奖励逐步向出矿上转移,设置对剥离和出矿任务同时完成专项奖,第三阶段剥离任务已大部分完成,东区已可稳定出矿,但由于前期主要是北采区出矿,产能有限,整体出矿任务已经滞后于年度平均计划,因此为补上出矿欠账,出矿计划加压,同时设置出矿任务完成专项奖。
2、为切实解决前期矿山作业设备故障频繁、作业效率不理想的情况,公司在计划中制定了针对矿山作业设备的检修、配件供应及技改专项考核,将任务分解到单位部门及责任人,若矿山作业设备作业效率不能按计划提高,公司将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若矿山作业设备作业效率得不到改善,其采矿剥离任务则也完成不了,其相关出矿、剥离专项奖也得不到。矿山人员对矿山作业设备的检修技改欲望得到加强,主动钻研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四)实施效果
通过分阶段计划目标导向、进取计划配合专项奖罚等计划管理措施,该公司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均不但超额完成,并且明显超出预期理想目标,第一阶段剥离计划完成率达到110%,第二阶段剥离与采矿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12%,第三阶段出矿计划完成率达到115%,全年出矿任务指标也达到111%,矿山作业设备故障明显下降,作业效率提高达2倍以上。
三、结论
目标导向法根据各个阶段主要生产任务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奖罚措施,员工积极性及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企业的计划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事实证明目标导向法在计划管理中的实施是成功和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深化和推广价值。
篇16:热喷涂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热喷涂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及原因,阐述了国内外用于高温抗冲蚀磨损热喷涂防护涂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作 者:蒋建敏 傅斌友 贺定勇 董娜 李现兵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V2 关键词:热喷涂 循环流化床 高温冲蚀磨损篇17:循环经济在煤矿企业修旧利废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在煤矿企业修旧利废中的应用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修旧利废.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突出.国家适时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而废旧物资再制造的需求更加迫切,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控制物资耗费,降低运营成本,使废旧物资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废旧材料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作 者:王小丽 作者单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矿 刊 名:商情 英文刊名:SHANGQING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循环经济 复用 煤矿 污染排放 再生资源 传统经济篇18:PDCA模式在卷烟上水平中应用分析工作心得
PDCA模式在卷烟上水平中应用分析工作心得
国家局提出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后,各烟草企业都在努力寻找上水平的最佳途径。对商业企业来说,我认为,认真遵循pdca模式,市场营销上水平一定没有问题。
我们知道,pdca模式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p是策划,即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是实施,即各项决策的实施过程;c是检查,即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是改进,即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那么,商业企业在市场营销上水平过程中该如何应用这一模式呢?只要有应用的`意识就不难。
要解决好目标定位问题。
上水平是个总体要求。对具体单位来说,必须根据目前发展的实际状况(包括队伍素质、基础工作、营销实力、单箱值水平等等)确定适合的上水平目标。商业企业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反复学习国家局领导的重要讲话,明确行业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还要在行业内外、左邻右舍的比较当中,确定哪个单位值得赶超、赶超的具体指标是什么,这样既可以增加发展动力,也可以使全体员工有奔头。另一方面是掌握用户需求。要在建立用户基础资料、掌握用户动态信息基础上,通过经常深入到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中间,了解他们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感受。最好要和他们交朋友,相互之间做到关系密切,感情融洽。这样才能较好的掌握用户对我们的需求。
要解决好措施规划问题。
上水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围绕确定的目标进行系统规划。所谓系统规划,就是从营销的全部过程入手,把其中每一个细节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想清楚。比如,在品牌培育上,按照国家局要求,至少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研究消费者对对卷烟品牌的需求增强品牌投放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做到对品牌负责、对市场负责;坚持开展工商协同营销,优化内部业务流程,为品牌培育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支撑;坚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严格落实“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坚持以“20+10”为重点,突出培育全国性重点品牌,提升重点骨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规划好措施,才能保证目标实现。
要解决好组织检查问题。
上水平是个阶段任务。在这个大的阶段中,要分成许多小的阶段。小阶段决定大任务。所以要坚持对各个小阶段工作及时组织检查。及时组织检查的意义,不仅仅是工作过程结束,更重要的是开始前和过程中。也就是说,检查部门或岗位在一项工作开始前,要查其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是否到位与合格。在工作过程中,要查其是否理解准确、规范运作。对这两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不能等到工作过程结束时才去发现。工作结束后还要组织检查。总之,没有检查就没有落实,也不知道落实得怎么样。
要解决好持续改进问题。
这既是对执行部门(人)提出的要求,又是对检查部门(岗位)提出的要求。对执行部门(人)来说,要通过检查环节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原因,同时,要有明确的改进态度和思路。对检查部门(岗位)来说,不仅明确指出问题的现象、危害和原因,还有切实可行的整改办法和时限要求。
★ 目标管理制度
★ 现场工作计划
★ 信息化工作总结
★ 员工月度工作计划
★ 班组建设工作总结
【浅论PDCA循环在技改计划管理中的应用(整理18篇)】相关文章:
化工半年工作总结2023-04-20
标准化工作自查报告2023-02-15
贯标工作汇报2022-05-07
生产主管个人工作计划2023-09-29
公司年度贯标工作总结2023-07-29
精益生产开题报告2023-09-14
小学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安排2023-05-24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的运用论文2022-07-08
pdca范文护理2022-08-21
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烟草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