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

时间:2022-09-14 08:04:0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共11篇)由网友“把酒言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

篇1: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

当前,人们开始意识到随着社会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开始重视自身和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工业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则成为了现阶段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1工业设计的原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原则。产品实际设计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产品自身存在的属性,也就是产品的结构、造型及材料属性;另一方面,产品的内在属性,这是整个产品设计中的关键属性,也就是产品对人们的使用功能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在产品结构、造型、材料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小成本、舒适健康等功能,产品内在属性注重产品实现人们生理、心理、物理功能需求,人们一味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很少关注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以往的工业设计中,将以人为本作为重点,认为只有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就都是好产品。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形成,公众通过加强实践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改善,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重视度得到了提高。但设计活动实行后,应从三个方面科学评判设计价值:首先,设计是否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条件;

其次,设计是否将文化环境的优化作为主要职责;再次,设计是否以平衡人的需求为约束。现代工业设计均提倡以人为本的概念,同时还要求设计过程中以该概念为基本出发点,但却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核心部分。针对此情况,我们应突出产品的人性化特征,高度重视生态设计原则,因为产品自身属性不仅涵盖在环保范畴中,产品内在属性也存在一定的`环保价值。

(2)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共涵盖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当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其环境观念也随之改变。出现了“征服自然”等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的思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破坏了自然平衡。设计一定程度上会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所以其属于一个自然范畴。优秀的设计能够实现社会环境效益和物质环境效益的统一。设计能对效能产品加以改善,能对机械装置与工艺进行更优的设计,防止能量的大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护好生态环境。

2工业生态设计的意义

(1)实现污染预防的重要措施。污染预防能够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治理压力。大多数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均由产品设计阶段所决定。设计阶段中,对现有技术条件、原材料保障等各类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考虑,有效处理环境资源环境问题,从而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有利于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要求。实施工业生态设计能够使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污染预防措施进行整体性考虑,通过科学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明确绿色环保原材料及易拆解与利用率高的部件,以真正实现产品回收、利用和最终处置的责任要求,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保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贯彻落实。

(3)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生态设计这一先进设计理念应充分应用现代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来完成节能、节材、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任务,并研发无毒害或毒害低的绿色材料,资源利用率高及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制造技术也成为当前重点。

(4)注重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环境与人和谐相处是生态设计的重点之一,这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一致。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一直存在于中国的自然观中。该思想和生态设计从本质上讲相一致,都将人作为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开展的活动应和自然之间保持良好协调,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下,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而随着这些变化的出现引发了资源及环境问题,让人们不得不重视起产品的资源消耗问题及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生态设计直接决定了人性化设计,而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能源消耗则是生态设计的根本目标。当前,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工业化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公众对实用价值的根本需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是创造良好生活方式及增强人类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手段。

篇2:温州制造业转型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论文

摘要:研究了在我国经济发展重大战略规划“一带一路”背景下,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造业存在的机遇与面临的问题。以工业设计为产业发展核心,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通过政策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倒逼机制4个方面为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工业设计;制造业;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产业集群。温州作为浙江省铁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应力求在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设计作为新型的服务性领域,是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突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发展,更有利于温州企业在“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下转变发展方式,重振产业发展。

1、温州制造业概况

1.1“一带一路”战略与制造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贸易、金融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合作、地区产业升级与优化,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全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随着战略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包括温州在内的各级政府抓住机遇,将地区产业与“一带一路”战略充分结合,力求推进地区制造业企业产品走出去,突破发展的瓶颈。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金额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全国的对外贸易增速。温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20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往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20.2亿元,增长13.2%。

1.2 温州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温州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服装、鞋革、泵阀、低压电器、眼镜等具有竞争力的轻工业体系,并对应形成了区域经济区块,成为温州制造业重要的产业基础[1]。但过去的10多年,以传统的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温州制造业没能及时转型,温州制造业存在严峻挑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多数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温州制造业缺乏有效的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低价与代工成为大部分企业的生存之道。温州产业链的不足,导致了整个产业竞争力逐步减弱,更加难以向中高端产业链布局,形成恶性循环。

(2)制造业成本上涨,利润降低。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人力劳动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成本不断攀升,温州制造业低价优势也逐步丧失。以低端代加工为主的大多数温州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了严重冲击。

(3)产业结构无法满足市场升级要求。温州制造企业缺少有效的产品研发,缺少品牌价值,与正在升级的消费市场脱节。同时企业创新力缺失,产品附加值不足,无法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体系,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4)出口产品与地区匹配性不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扩大企业出口贸易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出口国家民族的文化构成系统与产业体系相融合[2]。目前温州制造业的出口产品未对“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有效研究,产品不具备地域特色,导致在行业竞争中不具备独特优势。

2 温州工业设计发展现状

2.1 工业设计概况

工业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服务、体验等的设计活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工业设计伴随着现代工业出现,将制造、技术、创新、商业等联系在一起,提供新的价值与产业竞争优势。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其中工业设计所引导的产品创新开发就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上游。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环,工业设计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工业设计发展得到了浙江省与温州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增加制造业附加值,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2.2 温州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温州拥有工业设计企业50余家,从事工业设计的专业人才近万人,初步形成了水平较高,特色较为鲜明的工业设计服务产业。然而相比省内杭州、宁波,作为铁三角的温州在工业设计领域与杭甬差距巨大,甚至有被其他地级市超越的可能。温州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为:

(1)工业设计产业容量不足。温州工业设计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现有的设计服务容量还不足以满足温州制造业转型的需求。温州虽已建设诸多制造类特色小镇,但在产品研发与创新设计方面还缺口较大,需加快温州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

(2)校企合作不足。温州轻工制造业领域广泛,而目前只有鞋靴等少数产业与在温高校有密切的联系,其他诸如教玩具、汽摩配、宠物用具等制造业均没有形成相关校企联动机制,产业虽有发展,但内在的创新驱动力不足。

(3)工业设计渠道不通畅。工业设计园区建设相对滞后,设计服务平台还未搭建,导致设计服务与制造业无法有效对接。制造业出现设计的重大需求,但没有有效匹配到合适的设计服务方。

篇3:温州制造业转型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论文

温州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出口贸易的有效路径。产业融合涉及到政府、制造企业、工业设计服务方3方面,通过政策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倒逼机制4个方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3.1 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落实机制

(1)推动工业设计政策落地。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必须与地区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集群的产业区块链。温州市政府在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基础上,制定出台并落地符合温州地区的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

(2)完善工业设计创意园、设计研究院的建设。加强工业设计园区的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对接。目前温州已具有浙江创意园等多个较为成熟的园区。温州时尚智造设计中心也将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温州“工业设计高地”。同时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均与温州瓯海、平阳进行合作,成立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所在地企业的转型升级。

(3)构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仅仅依靠高规格的设计机构难以支撑,更多地需要普遍的设计服务从业人员的点对点小微服务。因此应当加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涵盖企业、设计服务方、政府的综合信息平台[4]。平台的搭建,形成设计服务对接桥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对接到适合的设计服务对象,并形成一个专业而有秩序的交易市场。

3.2 产业融合发展激励机制

(1)鼓励“一带一路”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温州市政府继续推进省市两级的工业设计中心的建设工作,完善温州地区工业设计中心枢纽建设。政府应推动“主辅分离”,鼓励引导上规模的产业龙头企业分离内部的研发部门,形成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专业化、市场化的配套设计服务分工体系。独立运行的机构在为原有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的同时,为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带动行业共同发展。

(2)促进小微设计企业的发展。温州工业设计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应鼓励并促进小微工业设计企业的创业与创新[5]。政府通过工业设计园区、设计服务平台,为小微设计企业提供必要的场地与渠道,并通过政策引导、租金税收减免等形式,聚集设计企业与人才,形成产业设计联动区域,实现设计与制造业的有效对接。

(3)构建产学研用新模式。高校是产业人才输送的高地,也是企产学研用联动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将企业引入高校,将项目带入课堂,形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践、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6],将产学研用模式真正落地。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还应发挥高校在研究领域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围绕制造产业的多维度设计领域进行研究,对工业设计涉及到的交叉领域进行深入整合,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文化的研究,从而补企业在工业设计对研究方面的不足,同时提升设计驱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3.3 产业融合发展保障机制

(1)金融经费保障。设计创新能够提升制造业附加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风险。政府应扶持并奖励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良的企业。对具有自主产权的成果产业化、普及化提供资金保障。对创新企业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对外经贸提供减税政策。

(2)知识产权保障。政府应提供针对企业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申请服务,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专利的申请提供途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产品产权的法律援助。解除企业在研发技术,创新产品时的后顾之忧。

(3)下游渠道保障。企业结合工业设计研发的新产品,最终能否落地在于新产品是否能够有效进入市场并受到欢迎。温州某智能门锁企业由于新产品渠道问题,只得将自主研发的产品贴牌供给其他企业进行线上销售,导致企业推进后续研发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行业协会需要为企业创新推广创造必要的条件,增强企业新产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营销能力,让结合工业设计的产业创新能够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3.4 产业融合发展倒逼机制

温州制造业转型,企业作为个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仍然由于资金问题、创新风险问题等,设计融合创新能动性不够。倒逼机制是政府在保证制造业自由发展的程度下,通过政策制度管理、经济资源要素等方式,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惰性”形成的一种外在压力,迫使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如图3所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前提下,产业倒逼机制的构建从外部管控企业,促使企业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创新主动性。产业融合倒逼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有效的创新考核制度,对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创新产品价值等进行评估与考核。二是结合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强化奖惩制度。对与工业设计融合强的制造企业,在财政税务,以及出口政策等予以支持。相反,对创新能力差的企业,要对于生产相关的经济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限制以及增加运营成本,倒逼企业进行设计创新。

4、结语

制造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体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温州制造业需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企业自身,结合政府推动产业融合机制,以工业设计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耀.基于温州工业设计的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对策研究[J].“文化+”与设计管理论文集,:220-231.

[2]刘月林,宋立巍.区域文化应用于产品设计创新方法研究[J].设计,(3):158-159.

[3]周锦.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11):35-38.

[4]王晓红,王传荣.产业转型条件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J].改革,(9):41-47.

[5]赵丽杰,王晓晓.产业融合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以我国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为例[J].公共财政研究,2017(6):60-69.

[6]朱和平.政校企协同合作在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湖南包装,,33(01):97-100.

[7]曾现锋.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6):51-53

篇4: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

产学研融合造就工业设计精英论文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是以工学、艺术为主要学科基础。通过考察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厦门工艺学术学院等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泉州地区、江浙地区相关企业的走访与交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行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制订了“重人文,实基础,泛实践,显专长,多方向、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良好的人文素养为特征的专业精神为主导;以坚实宽泛的学科基础知识为保障;以各有见长的专业技能为特色;以实践、实习、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为辅助;打造“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工业设计人才。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力争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为承接媒体创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研发设计特色专业,完成我国由“模仿型”加工产业向“开发型”设计产业的转变。

专业课程体系。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坚持“基础+特色、稳定性+动态性、产+学+研”三原则,建立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地方特色相结合的“两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特色”原则强调既要坚持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要坚持自身专业的特色性,根据学生、教师、学科环境、地域特征等因素,有目的的优化课程。“稳定性+动态性”原则即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高年级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岗位需求。“产+学+研”原则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培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适用性广的专业人才[2]。两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开设的课程包括理论基础、设计基础和工程基础三部分,占总学分的42.2%,实现“实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是由金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组成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落实“泛实践”教育。专业方向包括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以及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两个专业方向实现“显专长、多方向”教学。专业选修课是对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主要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角度设置课程,实现“重人文、宽口径”教学。如图2-1所示。学校工业设计教研室成员先后赴泉州、义乌等地的多家企业洽谈学生专业见习问题,与华宇集团合作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与兄弟院校建立互通有无的联系。

强化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课程实践主要是基本技能和专业系统设计训练。基本技能通过“两平台”中的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手绘表达能力、产品模型制作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能力。专业系统设计通过产品设计1、产品设计2和产品设计3三个课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从市场调查、到方案构思、草图表现、方案设定、效果图展示、模型制作等系统化的设计过程。基本技能和专业系统设计训练局限在校内,其课题是虚拟的,旨在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作品讨论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训练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为后续实体的创新实践和企业项目实践实基础,做铺垫。

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教学是承接课程教学之后的一项实践教学内容,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来完成。以兴趣小组为组织形式,在导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注重过程的训练,提高整合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坚持先校内,后校外、先省内,后省外、先地方,后国内、先国内,后国外的先后顺序,有方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学校工业设计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由社团举办的“废物利用、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设计比赛中,有学生利用立体构成的知识,设计出了一款由废旧的吸管制作而成的笔筒(如图2-2所示),在笔筒上用颜料绘制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国画图景,简单材料,简易工序,赢得了好评。在福建省农行杯设计比赛中,收获不少,三件作品入围。并且通过这个比赛,又与企业开展赛中赛。企业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将产品展板打印出来,供展会上展出交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推广,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作品是否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验证,引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

企业项目实践。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构建比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高校与企业联合,使学生对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流程有实质性的了解,有机会使用各种设备仪器、并与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客户等交流,而这些正是校内实践所没有的。工业设计专业企业项目实践教学,是产学研三者的结合。三明学院正在构建工业设计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在发展产学研实体坚持“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基本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生产、生产与实习实训、生产与科学研究的关系[3]。发挥自身优势,联合企业、地方政府做研究、报课题。

结语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积极参与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必经之路。以工业设计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是以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以创新提升产学研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福建省工业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篇5:工业设计与福州漆艺技法的融合发展论文

工业设计与福州漆艺技法的融合发展论文

福州漆艺技法是福州地区历代能工巧匠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福州漆艺技法制作的福州脱胎漆器与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 福州漆艺技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恰逢工业设计迅猛发展,福州漆艺技法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从传统走向现代,加强学术性、创新性、实验性和艺术性的研究与探索,从而增强漆艺产品的外在美,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工业设计包括的内容极广。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在《装饰美术》中指出:“现在,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业,包括房舍建筑、金属工艺、绘画、木工、细木工、陶瓷、玻璃、织造等,它们对民众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

将福州漆艺技法应用于工业设计之中,一方面是对福州漆艺技法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做好工业产品的外形装饰,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一、福州漆艺技法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福州漆艺技法应用于工业设计中,是2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相互借鉴、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福州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由于缺少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容易导致自然传承链的断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从观赏、收藏的角度出发去传承福州漆艺技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前迫切需要一种传承的有效载体和方式。将福州漆艺技法应用于工业设计中,既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观需要,也是通过对福州漆艺的应用,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尤其要使年轻一代对其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从而将福州漆艺技法保护和传承下去,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品。

(二)是促进现代工业设计发展创新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独具民族文化和民族魅力的传统图形符号作为本土设计的重要元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要加强对漆艺文化的研究和整理,从中汲取精髓,发展现代工业设计。目前,我国的现代工业设计还处于对西方工业设计的模仿中,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将福州漆艺技法运用到现代工业设计之中,就要在2者之间找到内在的联系性和通用性,并结合工业设计造型将漆艺技法与科学技术统一起来,通过善用其“形”、延用其“意”、传用其“神”的方法来进行重构,从而形成工业设计外部装饰的多元化,促进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三)是福州漆艺向其他表现领域拓展的需要

漆艺技法并不完全是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和现代的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福州漆艺制品的外部造型具有灵活性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质特征的前提下,以创新发展为目的`,做到对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沿袭,将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使福州漆艺向其他领域发展,从而不断拓展漆艺领域,形成新的漆艺技法。

二、福州漆艺及其代表性人物的技法特点

福州漆艺历史悠久。尤其是脱胎漆器品种繁多,漆艺风格独特、地方特色突出,这与福州漆艺的代表性人物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清乾隆年间,沈绍安发现匾的金字表面褪色,用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坚固如新,遂发明了福州脱胎漆器。其主要特点是:精工细致,光泽如镜,彩漆鲜艳华丽,金银斑斓夺目,饰技繁多且变化无穷。福州漆艺技法有彩髹、泥金银漆绘、印锦、台花、刻漆、镶嵌、堆漆、罩明、变涂、仿古仿彩等,可以将多种漆艺技法进行综合运用,也可以与玉、石、牙、木雕刻相结合,通过漆的色泽来体现装饰效果。

福州漆艺技法的代表性人物有沈绍安及其后代、李芝卿、高秀泉等,他们为漆艺技法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沈绍安家族将传统的只有红与黑2种颜色的漆料进行巧妙的调配,增加了黄、绿、蓝等颜色,使用银箔、贴金等技法,使漆器的色彩非常绚丽。第4代传人沈正镐和沈正恂,进一步提高了工艺水平,加入泥金、泥银等颜料,使色调愈显美观柔和,创造了“擦金”等新工艺,使沈家的脱胎漆器有了很大发展。沈绍安制作的漆器参加了在德国、英国、美国、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日本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获得了多个奖项,为国争了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漆器装饰技艺,福建省文化局将漆器装饰行业中具有创作能力的名手李芝卿、高秀泉等10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漆器研究小组,专门从事设计和创作。其中,李芝卿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的髹漆技法,将日本的传统漆艺技法与中国的传统漆艺技法相结合,创造了“闪光沉花”“犀皮起皱”“漆彩漂变”“铁锈铜斑”“漆粒钿砂”“冰裂蛇断”“锡箔嵌丝”等7种技法,他制作了100余块表现漆艺技法的样板供后人学习参考,对当代漆器及漆艺技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秀泉创造了独特的“弹艳法”,即采用堆漆加变涂的合成技法;还有“麸银法”,即彩绘和金银漆技法。这些技法体现了福州漆艺独特的表现特征[2].高秀泉还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福州漆艺家,他们又进一步发展了福州漆艺。如吴守端的“晕金技法”,首创了无勾勒晕金,融合了传统的“金钩填金”和“沙金”的技艺优势,充分体现了金色“晕”染的特点。 “晕”的主要材料是纯金粉,还加入了银粉、赤金、紫铜粉,根据浓淡层次“晕”出阴阳光暗,其表现效果达到了金分5色,体现了浓淡层次、虚实质感,使画面更加富丽多彩,视觉效果更好。

三、福州漆艺技法传承与工业设计相结合的思路

优秀的传统漆艺要被人们所欣赏和接受,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思路。在工业设计中使用有地域特点的材料,无疑将强化设计对象的地域特征。在大工业生产背景下,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材料的价值,可以避免技术的“同质化”和生产的“标准化”,对探索工业产品设计的民族风格具有积极意义[3].

漆艺技法适宜于制作立体器物。在制作中,要体现现代审美意识,通过对形体、空间、结构、材料等进行重新认识与组合,将材料、图形以及概念等有形与无形的元素应用到设计之中,增强工业设计的逻辑性与审美性。王镛说:“现代艺术的特性是强化个性、简化形式。这不仅是西方现代艺术的特征,也是中国本土现代艺术的特征。 ”福州漆艺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技法源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用漆艺的装饰技法去丰富设计的艺术语言,可以充实漆艺理论的内涵。

借鉴漆艺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对传统的超越。不能停滞在对传统技艺的再现和模仿上,要从传统技法演变出更多的现代技法,从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工艺技法。将漆艺技法应用到现代工业设计中,不但能增强漆制品的历史感,还能形成中国的民族风格,成为不可替代的表现形式。一方面通过对其进行提炼、优化以及应用,来增强产品的个性;另一方面,通过产品来表达中国元素和体现漆艺技法的特色,从而推动工业设计理念的发展。

四、福州漆艺技法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福州脱胎漆器品种繁多,其装饰技法多种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法优势,为现代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元素,也为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从古至今,阐述漆艺技法的书籍屈指可数:明代漆工黄成专着的《髹饰录》对技法的描述多是“金理钩螺钿、描金加甸、金理钩描漆加蚌”,文字晦涩难懂;王世襄所撰的《髹饰录解说》,包括漆工工具、原料、品种、装饰方法及漆工禁忌、过失等方面,技法内容宽泛。福州漆艺技法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对丰富现代工业设计的表现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承福州漆艺技法的立足点应放在实际应用上。漆艺技法正面临传统工艺观念的现代转换问题,对传统工艺的改良是为了让过去“活”在现在。日本漆艺技法是从中国学习的,其优势和特色明显。如日本的莳绘技法用金、银屑加入漆液,经过技术处理突出金银的华贵色泽,还可用螺钿、银丝等在黑底上镶嵌出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具有强烈的梦幻般的视觉冲击力,用这种技法制作的工艺品备受收藏家追捧。京都象彦和江诗丹顿联手,把传统的莳绘工艺与卓越的制表技术结合起来,制作出了精美的腕表。这是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的产物,进一步提高了莳绘技法的工艺水平。

工业产品的美感能使用户产生美的体验。如将福州漆艺的晕金技法应用于首饰设计中,用晕染等技法展现国画工笔的特点,华美的装饰能为各种造型增光添彩,使用户得到美的享受。 《考工记》提出了材质美对艺术效果的重要性。镶嵌技法使用的材料包括蛋壳、螺钿、金、银、锡、铝、铜、玉石、金属线等,要研究材料对用户心理的影响,从产品的材质、外观等方面去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福州漆艺的螺钿镶嵌色彩繁多、表现丰富,采用多种花式的切割能体现材料的光润质感,能更好地表现产品的华美和高档。

总之,福州漆艺技法非常丰富,通过不同的技法处理,一定能设计出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工业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技术的运用,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渐行渐近,通过对设计对象的具体分析和观察,选择恰当的技法,能形成不同的色彩语言,从而更细腻、更准确地表达工业设计的意图和情感[4].

参考文献:

[1] 朱培初。关于工艺美术和艺术设 计的思考[J].装饰,(12)。

[2] 陈施耘。论福州漆工艺的渊源[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

[3] 任建军。地域性材料的现代工业设计 思考[J].包 装工程,(10)。

[4] 王 树文。探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J].现 代装饰(理论),(6)。

篇6:产业融合中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产业融合中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1引言

为响应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需要,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由顺德政府成立的事业单位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立足于顺德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顺德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依据工业设计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努力尝试打通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渠道。顺德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制造、医药保健、汽车配件等支柱行业。顺德积极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生命医药、物联网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使中国南方智谷、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西部生态产业新区等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顺德作为产业集聚地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困难,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竞争加剧、创新资源缺乏、创新动力不足等方面。顺德尽管具有巨大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潜力和消化能力,但是区内目前的教育体系远远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其中对复合型、实践型的高层次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欠缺尤为突出。

2培养思路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型的学科,由于工业设计领域本身固有的创新性特点,其从业人员和高端设计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创造性人才特质。研究院通过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合作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引入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通过先进的产学研理念,合理、科学地为顺德输送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同时,研究院制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思路,主要是以研究院为培养主体,以顺德产业发展实际对高层次工业设计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本形式,以合作高校输送联合生源作为招生方式,以项目为主导和培养载体,以项目实践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为视野,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型、组织型和实践性工业设计人才。

2.1以研究院为培养主体研究院作为联合培养的培养主体,主导了研究生的培养。

2.2以联合生源为招生方式研究院主要采用联合生源的方式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研究院目前已与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在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高校。通过高校合作,共建各高校顺德培养基地,使各高校研究生能够定期、批量化入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

2.3以项目为载体研究院立足于顺德的产业,广泛征集各类实践项目,涵盖大型制造业如美的集团、海信科龙、格兰仕以及聚集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的上百家设计公司的课题,研究院在分析研究生情况和研究生培养需求的前提下,将组织联合生源与项目进行对接,为研究生匹配最适合的项目载体,使研究生在项目中实现培养和锻炼,以达成为顺德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目标。

2.4以实践为方式研究院联合培养是以项目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使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更通过第一线的项目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和项目经验,并在实践中验证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发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3培养特色

具有创新性、特色鲜明的培养要求是研究院在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标准。具体包括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全面素质培养和强化体能素质培养等内容。

3.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研究院的培养内容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吸收来自顺德工业设计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2注重全面素质培养研究院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宗旨贯彻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训、讲座、沙龙、工作坊、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美学、人文社科、商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素质,造就全面而深入的高素质人才。

3.3强化体能素质培养强健的体魄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研究院通过多种体育运动的课程与活动,以增强研究生身体素质,使研究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及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

4培养条件

研究院作为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体和主导单位,拥有充分的条件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

4.1校园产业相结合的环境研究院立足于顺德强大的产业基础,同时,又构建了一个适合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氛围,实现了校园和产业紧密交融的氛围和环境。让研究生既能够在产业的第一线从事实践,又能够在学校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调用教育系统各种资源,从而提醒研究生实践不忘学习本质,同时学习是为未来工作打基础。

4.2多学校多学科交融的氛围研究院目前已与4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形成合作,已完成500余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研究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汇点,形成多种思想、多种文化的汇聚和交融。工业设计的学生可以轻松接触到来自其他高校以及其他专业的师生,真正参与到学科交叉、探索未知、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模式。另外,研究院立足于顺德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引进具有市场经验的全职师资队伍,已搭建工业设计研究部、机电工程研究部、材料制造加工研究部、信息技术研究部、高级装备部等五大方向的研究团队,且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众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将使研究院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局面。

4.3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顺德完成工业总产值6440.4亿元,比同期增长9.1%,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位居前列。顺德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家电制造业目前已经占到全国家电产业总产值的15%左右,拥有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等龙头骨干企业。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敢为天下先的顺德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将30年前以“桑基鱼塘”著称的顺德打造成为在家电制造业、机械装备业、精细化工业以及信息技术业均具备产业化集群优势的活力产业区域,供应链体系完整、产业流程成熟,具有非常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顺德地区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将能够全面满足研究生多学科、多岗位、多层次的实践培养需求。

4.4创新创业的孵化条件研究院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自身拥有的各项资源,为工业设计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孵化条件。具体包括:设置创客空间,提供创业导师和项目导师,以及包含技术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创业孵化服务。研究院将为研究生积极整合政府、社会资本等多种资源,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并从技术和硬件条件、软性孵化辅导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5培养方案内容

研究院针对工业设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三导师+专业部”的培养机制,即“高校导师、企业项目导师、研究院专业导师(即辅导员)+研究院对应专业部培养”的结构,主要通过研究院专业导师(即辅导员)作为沟通的主要节点,具体掌握研究生情况,在高校、企业和研究院专业部对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承担主要的沟通作用,以便联合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下针对各个培养阶段,分别进行说明:

5.1第1个月公共培养期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生活安排+了解顺德+职业素养训练,培养时间表:

5..2第2个月专业技术培养期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培养学生入职企业所需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及项目知识。按照企业研发体系将研究生分为产品工业设计、产品结构开发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能力培养。

5.2.1产品工业设计基础技术培训方案

5.2.1.1了解市场人群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人群分析,准确定位产品,把握市场需求及产品创新点,合理整合科技资源;

5.2.1.2产品CMF设计方案培养: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AI/CorelDRAW)矢量图处理软件为产品匹配相适应的色彩、材质、图案、表面处理等方案,为产品打造具有第一竞争力的CMF方案;着重培养CMF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5.2.1.3掌握一种三维设计软件(rhino/solidworks),设计出产品外观造型,并根据其应用人群及环境,渲染出CMF效果图;

5.2.1.4熟悉项目中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电镀、丝印、喷涂、模内覆膜、热转印、水披覆、吸塑覆膜、拉丝、蚀纹等;

5.2.1.5实地参观工厂生产线及模具的制造流程,熟悉模具生产制造上的相关知识;

5.2.1.6设计项目管理,能够对整体创新设计项目把控,对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性、设计发展走向、后期方案调整等关键节点具有全局统筹能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2.2产品结构开发基础技术培训方案

5.2.2.1制图、识图能力培养: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二维绘图软件和一种三维绘图软件,掌握工程制图一般规定(尺寸标注方法、各种材料加工公差及加工精度等)及零部件图的规定画法,掌握各种材料及类型(零件图、装配图、工艺图等)产品图纸的要求,熟练使用常用产品装配测量仪器及测量工具;

5.2.2.2掌握项目中产品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点,了解常见的产品结构,如:塑胶件设计、钣金件设计、压铸件设计,非标件加工等;

5.2.2.3熟悉项目中产品设计标准化设计方法、产品结构的防呆设计方法;

5.2.2.4熟悉项目中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电镀、丝印、喷涂、模内覆膜、热转印、水披覆、吸塑覆膜、拉丝、蚀纹等;

5.2.2.5熟悉项目中产品的标示符号含义、使用的国家标准、实验种类等;

5.2.2.6了解常见产品的模具(冲压、塑胶)技术、模具成本、机加工零件及其成本;

5.2.2.7了解整个产品不同类型部件(结构件、电子元件等)的装配关系,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5.2.2.8了解产品手工制作方法和打样流程等。

5.3第三个月开始的为期N个月项目培养期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通过进入实际项目,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并培养其项目执行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同时,结合项目以及三方沟通,考虑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培养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研究院专业导师会积极与高校导师以及企业项目导师进行沟通,考虑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培养工作。一般可参考如下流程:

5.4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穿插于整个培养周期内,主要的目的:培养研究生的业余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并使其扩大眼界、增长知识面、体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培养时间表(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时间和培养项目的调整):

6成功案例

207月,饶倩倩从湖北工业大学来到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参加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的是学到真才实学。

6.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来这里接触的都是实战型的项目,这跟学校很不一样,收获很大。”饶倩倩介绍到,当初参加联合培养时,对顺德不太了解,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果。“可以到研究院学习来自产业一线的系统专业知识,更可以在企业参与实际的项目,有虚有实,有理论有实战,这种模式很好。”饶倩倩说,以前做项目追求的是酷炫效果,画草图希望尽善尽美。但来到企业后发现,成本、工艺、功能、市场反响也许更为重要。饶倩倩进驻的是位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青鸟设计公司,第一次参加的项目,是某著名家电企业的一款微波炉,光提案就花了2个多月,确定了10个方向,草图、二维图、三维图不计其数。不仅如此,工程师、设计师还经常围坐在一起,就配件问题、成本问题唇枪舌剑,百般争锋。客户的设计总监虽公务繁忙,但却在青鸟设计待到凌晨3点,陪着他们一起改图。这种加班加点、一丝不苟的态度,让饶倩倩获益匪浅。另外有一次,饶倩倩独自站上讲台,为某著名大公司介绍他们设计的净水器产品。原本以为客户会百般挑剔,鸡蛋里挑骨头,但没想到,由于前期市场调研到位,竟然直接一次PASS。

6.2职业规划新方向:设计战略与策划“饶倩倩是工业设计科班出身,理论基础扎实,对策划战略很有感觉,因此,我们希望她来参与做强我们的设计战略与策划部。”青鸟首席设计师陈刚昭说,青鸟设计一直都有设计战略与策划部,但不成体系,他希望饶倩倩能协助将其做强做大。陈刚昭说,过去半年的联合培养,饶倩倩成长很快,并且展现出在策划与战略方面的潜力。为此,青鸟设计才决定对其委以重任。据悉,虽是联合培养阶段,青鸟设计仍向其支付3000元的“月薪”。“对外,要进行品牌形象的包装与推广;对内,要梳理出设计体系和典型案例。”饶倩倩表示,接到这么一个任务,担子不轻,可能要从非设计专业引进一些人才,为公司输入新鲜血液,此外,也要多借鉴其他公司的相关经验。

6.3成功实现角色转换“当初没有想到,在顺德会待上一年。”饶倩倩表示,顺德的产业基础令她印象深刻,如果有机会的话,她也愿意毕业后来顺德参加工作。“武汉的高校很多,但工业设计公司很少,实际操练的机会不多。”饶倩倩认为,顺德的制造业需要工业设计来支持,这也是工业设计公司百花齐放的原因。她认为,工业设计人才来顺德发展,舞台会很宽广。饶倩倩表示,来到顺德,有有形的收获,但更多的是无形的收获。参加联合培养之后,她了解到设计不应该盲目“酷炫”,更应该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产品的最终绽放。此外,她也从和客户的接触中收获良多,那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则是令她尤为钦佩的。饶倩倩认为,通过本次联合培养获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完成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7结论

本文通过结合在顺德这样的产业腹地进行工业设计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模式,探讨如何有效科学地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对研究生的承接培养作用,缩短研究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对工作的适应时间,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为顺德地区引进高端工业设计人才搭建科学道路,为国家教育体制创新做出努力尝试。

篇7:论文:工业设计与知识产权维护

论文:工业设计与知识产权维护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设计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本文以此为基点,引申出设计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进而谈了如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设计,企业如何运用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和设计师的权益。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对产品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以及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

[关键词] 产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特殊外观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工业设计在产品品牌建立、企业竞争力形成、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当前,我国面临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设计对中国这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意义更加重大。

二、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工业设计引入中国的这是“中国制造”告别 “傻、大、黑、粗”的20年。在这20年中,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而如今,随着社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创新设计体现的也越发的重要。工业设计解决的不仅仅是外观的问题,它还解决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在新世纪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前提下,正逐渐依靠着“工业设计”实现着“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型,并最终使制造业更具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维护的现状

市场并不自发的促进设计创新,一切工业设计的创新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反观,设计又是很容易被抄袭或复制的,缺乏专利保护的创新设计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价值。因此,企业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化为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市场壁垒的“软性资产”,最终转变为利润。而良好收益又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步入发展、保护、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

1.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维护不仅仅是保护设计而延伸出的产物。深究其意义,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在保护设计的基础上,又为设计提供了规划性的发展空间。维护不仅仅是维护企业利益,同时也是在维护设计本身的价值和延续性。就以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了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就可能面临产品被抄袭的危险,经济利益受损。而从长远看,企业要想在行业中斩露头脚,没有一贯的风格而盲目的跟随潮流是不行的。苹果公司的例子已是众所周知了。如果风格不一,导致特征形象不突出,这样就给企业知名度的扩展带来困难。

2.国内工业设计在知识产权维护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工业设计无处不在,从基础建设中的商用设计至高科技领域的产品设计不胜枚举。但时至今日,将维权作为设计主导思想的设计机构或设计师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呢?可以说是由于长期以来将自身价值忽略的习惯造成的。多年来,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设计师只将自已的作品作为一种流通商品去处置,即设计师的设计只是为了收取一定的设计费用。但在国外,工业设计除了本身的发展以外,对所属的知识产权保护也一刻都没有停滞。每一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设计都被牢牢地烙上一种专属权--知识产权,而它的价值,已远远地超过了“设计费用”本身。因此工业设计行业本身和设计师本人应该尊重自已的设计成果,不应该把蕴藏着自已智慧的设计成果简单地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尤其是在入世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研发的各种新产品与设计领域密切相关,但属于我们自已的知识产权呢?任何一个国外的设计机构、设计师都可以将自已的设计作品冠称以知识产权,而我们呢?是不是也要永远在有偿使用别人的设计成果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设计领域的维权意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设计行业和设计师本身,更关系到整个民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在加入WTO后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将面临的挑战。在我们加入WTO后,对整个工业设计行业及设计师来说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存在压力自然会带来发展,这种发展能带来工业设计行业和设计行业本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双重发展。没有一种产品可以脱离它的经济价值而独立存在,同样,也没有一种工业设计产品可以脱离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而后者更是当今设计行业和设计师应倍加重视的要点。因为拥有知识产权不仅是对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本人的.肯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的一种肯定,而这是不能用设计费用来衡量的。因此,知识产权的具体运用必将对国内的设计行业和设计师产生深远的影响。

4.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几个特殊情况。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是很大的,它不单单只是造型,在某些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它还涉及到其它一些概念。因此就针对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做以下说明:

(1)功能设计,即设计时完成的某种特定的图案。例如列车车头具有的稍微独特的圆形突起,是因为有些隧道很长,列车高速冲入时产生的风压会将车窗玻璃压碎,于是经过反复的试验,才做成这种冲击力最小的车型。这种情况下设计上的特征应该引起足够的维护意识,因为它已经是技术和科技的共同载体。

(2)组件的外观设计。大工业生产下,外形是由许多组件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某些新产品的研制就是依赖新组件组合来实现的。但如果外观不同,组件相同,特别是某些关键性特殊组件相同,那属于侵权吗?所以,当我们在谈及外观专利维护的时候,也应该把组件的外观设计考虑在内。

三、内部零部件的外观设计

打开钟表我们能够看到其中的齿轮在转动。本来,机械内部与购买者是没多大关系的,但如果机械内部零件清晰,就不易引起组装错误。因此,内部的造型有助于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对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把它归到产权保护中去。

四、结论

今天,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业设计逐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纷争却越来越多,我们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从点滴做起,逐步去建立和完善工业设计行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只有工业设计行业中的每一个设计师都真正意识到维权的重要并努力去捍卫自已的权力后,一个优秀的、机制健全的国际化设计团队才能屹立在世界设计行业之林!

篇8:财务与业务融合的思考

关于财务与业务融合的思考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科技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而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与企业的经营环境密切相关,需要财务管理与业务高度紧密融合,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财务控制与业务融合方面,存在脱节、两张皮的现象,如何处理财务管理与实际业务的融合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正如任正非所说“财务唯有深入业务,才可能服务好业务”一样,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突破传统财务思维模式,不再局限于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督,而是要将财务工作延伸到业务的全流程中,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发挥财务有效资源,将财务工作深入业务最前端,在业务实施过程中贯穿财务,强化过程控制和监督,有效促进业务财务相融合。

其次,要改变工作方式,提前根据不同业务需要,针对业务发生具体事项进行预测、研判,将财务传统的会计服务、事后核算、关注过去的职能,转化为财务价值创造、事前算账、规划未来的职能。如原燃料采购节奏的把控,公司库存经营、公司套期保值等等业务,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与业务部门共同计算资金占用成本,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全过程参与到业务中,也只有通过参与才能促进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抓住业务关键点,学习业务服务业务,抓住业务的关键需求,真正渗透到业务中,解决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如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目前公司ERP 流程的讨论,通过重新梳理公司各业务流程,一方面财务人员学习业务,更加熟悉业务,另一方面根据业务特点,运用相关财务知识规范业务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实现过程风险控制,进而实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

总之,财务要建立对业务作战最实用的财务能力,必须要建立如任正非所说的“财务也要走向高铁化,让别人感受不到财务在管理,但其实已经安全地让业务快速通行”的理念。(文/丁莹)

篇9: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思考论文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思考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进步,各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及共同发展的企业团队。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应落实在发挥企业员工的特长、培养人的能力为基础进行工作的开展。但现阶段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1]。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

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行政管理属于较为重要的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作对象: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失职企业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对需要进行管理的人员或对象进行行为及原则上的控制及监督,明确要求员工不能做什么,只能做什么,依据规章制度办事,主要是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标准的;而思想政治在工作主要是采用一定的道理说服员工,使得员工心理产生一种共识,从而今后规范自己的行为标准,属于一种管理人思想的方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目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行政管理队伍,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能够顺利运行。

2.且有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

2.1坚持以人为本的有机融合原则

在企业的生产及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及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企业组织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不断对企业员工的认知水平及职业技能进行提高,通过岗位价值风险的目标导向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目标统一的发展。应将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使得企业员工心甘情愿的融入至集体中去,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在不断的实践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及结合[2]。

2.2以建设活动载体为管理核心

企业管理的核心应坚持以建设活动载体为主,营造一种以企业发展战略及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的文化,这种方式的管理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推进有效地建设活动载体,成为市场经济中较为有利的保证,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走向市场的竞争力及适应能力,采用宣传教育的方式坚持将思想教育贯穿在整个企业的分流工作中,大力增强员工的承受能力及应对能力。

2.3提高企业管理的民主意识

在民主问题上,应在集中指导下开展民主工作及民主基础上集中管理进行结合,企业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反应经营管理体系,要公平、公正及公开的对待投资者的资本经营管理体系,就应该提升民主意识,在企业管理方式进行依法治理,增强员工的民主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民主管理的机制;企业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及执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及标准,针对需要对重大的制度进行完善及修改的现象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方式进行民主投票的意见的发表等。民主意识的培养的应用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员工的民主意识,对企业的管理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企业领导者的权威及员工的主人翁意识[3]。

2.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在执行政策内容上的融合

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坚持一个总的要求及原则,主要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规及要求,企业管理者上级的指示等,做到两者在执行政策上的统一,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出现两者要求自相矛盾的现象及错误。

2.5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相融合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两者相结合应树立以企业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指导员工进行工作,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人物决定了企业内部生产及生活的重要因素,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及行政管理进行结合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掌握住,坚持以企业员工的实际利益出发,将企业内部员工的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及心理素质进行提高,以此达到顺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2)两者相融合应处理好党政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应对两者形成正确及科学、客观的认识,坚持对思想政治工作及行政管理进行综合实施及掌握,党组织应支持行政工作的'进行,企业管理人员应增强党性观念,控制及规范自己的行为标准,围绕统一发展的目标进行企业的管理及发展;(3)坚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机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将更加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保证是企业开展行政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条件及有利保障之一[4]。

3.结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作用,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的管理,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稳定企业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效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相融合是企业思想执政工作及行政管理关系融合的细想基础,两者有机融合的意识能促进企业划分责任、明确企业员工礼仪,提升企业员工思想,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庆荣.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10(9):130.

[2]陶钟.浅谈如何实现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2(6):163-163.

[3]王新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行政管理的统一性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31(22):31-32.

[4]朱广.思想政治工作在石油企业人事行政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7(14):143-145.

篇10: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思考论文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精神、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将两者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创业中所需要的具体知识,又能利用创业的驱动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位竞争激烈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都有报考会计专业的意愿,很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竞争十分激烈。财经类院校以及其他综合性质的院校都不断增加会计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加剧了财务类学生毕业后的职位竞争。高职院校相较于一般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重视考证、应试教育为主的方式,将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尽快做好就业准备,并且鼓励学生突破就业限制,自主创业,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

(二)创业教育的优越性

创业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理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其教育贯穿于学习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将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会计等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就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上还是专业教育,各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充斥其中,对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有优势。但是,学生所选择的学科专业以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对其创业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创业初期。因此,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发挥出专业的优势,也可以满足创业需求。高职院校将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促使创业理论知识与实际专业技能同时发挥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和高等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层次,在必修课中增大创业教育的比重。高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具有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优势,因为会计专业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创业与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比如,会计专业中涉及到资金筹措与资本积累的有关知识,像打开市场销路与成本核算的方式、核算账款、盘点货物、核算利润等,都是创业中必需的知识技能。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主体,其创新意识与知识结构对这两者是否能够顺利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在会计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计专业的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今后应该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核心,从而挖掘出会计专业教育中与创业有关的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创业知识为基础,找出与会计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可以采取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深入实际,在创业企业的一线进行学习,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会计专业不断提高的要求了然于胸,帮助教师找出上课重点内容与针对性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活动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经验。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职业迁徙能力等。

(二)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数量很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这是由于创业是人类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财富的追求所产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驱动性。有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欲望以及学习能力,这种心理倾向十分值得信赖,并且在受到激励或者其他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倾向与能力就会释放出来。因此,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自我实现需求能够决定个体行为,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根据创业项目的需要设置课程

将创业需要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驱动力,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将创业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例如,将创业与风险投资管理作为必修课程,增开一些与创业息息相关的《市场学》、《小企业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环境,将创业的知识、所需技能融入到会计专业课堂之中。

(四)在会计专业课教育中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在创业情境下,传统教学模式所起到的作用距离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这些教学依然沿用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实质上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下,应当将具体的创业项目作为载体,将教学模块与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创业全过程作为主线,将主线之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串联;将课程学习转化为分析创业项目的过程。在完成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导入,将知识转化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具。例如,在《财务管理》课中,一般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逐章讲解,先是投资,再是财务预算与分析,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创业情境下,应该以具体的创业项目为核心,采用分组或者学生自由结合的方式,以小团体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项目,将创业项目的运营过程作为主线,对整个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全面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指导而不是主导的`角色。例如,可以创设具体的创业项目,可以在学校开设一个文具店,也可以是小吃店。学生可以想象自己为创业者,根据创业中的实际活动将教材与之相关的章节进行串联,如将筹资管理导入资金筹集阶段,将项目投资分析导入固定与无形资产投资阶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财务管理》教材转化为趣味性、实践性的创业知识。这样学习既能够学到教材内容,还能够完成完整的项目财务分析,增强教学效果。

(五)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开设实训课程

当前的高职会计教育中主要有两种课程实训的方式:会计专业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前者的方式一般为教师设计一些会计题目或者会计案例,要求学生将填制原始凭证到做报表这一完整流程亲自操作一遍,而后者只是将前者的手工操作替换为计算机操作而已。这些实训方式虽然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复习与巩固,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为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应该将创业项目与会计实训课程结合起来;用创业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高创业能力。

(六)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教育

学校与企业联合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增强对创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内建立创业孵化器与实践基地,促使学生迈开创业的第一步。围绕会计专业开办创业讲座,邀请会计专业的已经取得创业成功的人才来校讲课,分享成功道路上的经验与走过的弯路。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促进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更深层次融合。

(七)开发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网络平台

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学生将两者融合起来。平台的主菜单设计要将两者的内容与需要结合起来,如会计专业标准库、创新创业指导等。栏目的设计应该将两者的特色融合起来,扩充平台信息量,设计美观的网页。另外,该网络平台要为教师提供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资源,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创业的平台,同时能够满足会计专业人员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完善平台建设,还需要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与创业先锋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个性化与建设性的意见。优秀的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推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还能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结语

创业教育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符合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应国家的号召,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实践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探讨[J].中国市场,2014,(1):113-114.

[2]陈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探索[J].青年时代,2016,(13):164.

[3]崔艳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21-24.

[4]姜庆.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某高职院校为例[J].商业经济,2016,(4):158-159.

[5]蒋腾旭,王晓军,万权性.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J].职教论坛,2014,(29):85-88.

篇11:工业设计创新趋势三层次思考论文

工业设计创新趋势三层次思考论文

摘要:文章从设计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未来设计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最终从工业设计的专业视角出发,从改善生产方式、优化产出物、更广义的服务设计这三个层次总结了工业设计领域发展趋势,并列举出其代表性产品,思考未来的可能性和我们将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趋势;科技创新;服务设计

生活作为人的现实的存在,在我们呼吸之间,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思索、生老病死直至死亡,每个人以自己的不同方式演绎着个人的丰富精彩世界。设计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工业设计作为设计门类中的重要部分,与人群生活和科技趋势的联系尤为密切。首先,工业设计最初所涉及到的物的设计,尤其是其使用方式的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也是在工业革命后工业设计领域人们的主要讨论范围: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的范围。其次,生活文化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趋势。工业化生产开始之后,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城镇兴起,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追求“modern”,以西餐、牛奶糖和百货商店为代表的西方式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催生出设计领域中的产品系列化,如资生堂连锁店等著名产品系列。①然而随着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家庭收入逐步降低,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开始由以“家庭”为单位转变为以“个人”为单位,追求“轻、薄、短、小”。这种消费文化又直接催生了为适应一个人吃饭而生产的“个食”产品出现在超市的货架,顺势而生的方便面销量猛然上升,以生产即食食品为主要业务的日清食品株式会社也逐渐成为日本的国民品牌。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索尼公司基于消费文化和市场定位设计出索尼口袋式收音机“walkman”,掀起一股移动音乐的时尚潮流,当时的报道显示,人们觉得小型汽车和便携式收音机给人轻快和时尚的感觉,相对之下的大型汽车和大家用收音机则给人过时的感受。并且,信息社会愈加发展也随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的工作方式。传统行业的衰退和新兴科技的崛起,使得人们愈加在流动中工作,传统的工作场合不再适合现在的办公模式,Steelcase公司便根据人们的消费和使用需求设计出各式现代办公场所需要的多功能型办公家具、产品和服务。在中国,节点网状的现代办公模式下,“soho”型社区式办公建筑集合开始被设计出来。一份调查显示,soho中超过70%的租户都是互联网或者创业单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改变与发展,工业设计师肩负起愈多的责任。总体而言,现在科技和技术创新主要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生产方式方面、用户端的产品方面、更广义的系统或服务方面。

一、以改善生产方式为出发点

互联网的兴起,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交易的成本,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有利于隐含的敏感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了竞争力。互联网把原本层级分明,独立成体系的零售、金融、批发业之间的隔阂打破,结构压平,就像大脑中的记忆冲突一样把连接节点加强,模糊产业界限。对生产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带来的问题是没几个月就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产品或生产模式来打败传统行业,不需要太大力气。传统工业产业也对此做出来回应。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提出的高科技计划,目的为提升制造业的电脑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目标与以前不同,不是创造新的工业技术,而是将所有工业相关的技术。销售和产品体验通合起来,是创建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以及人因工程学的智能工厂。其技术基础是智能集成感控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及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中国在此情境下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贯彻“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变化、人才为本”基本方针。美国连线杂志的主编凯文。凯利(KevinKelly)的新书《必然》中,预测未来工厂机器信息化、智能化之后,机器将会更新自己,随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到时候不智能的机器将会被认为是坏掉的,未来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有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也会被当做坏掉了。新的生产技术必定会带来新的产品革命,3D打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定制化服务和产品设计。3D打印技术的使用范围从装饰迅速发展到汽车、医疗、服饰、生物科学,原材料也从原来的PLA塑料扩展到细胞、金属。

二、以优化产出物为出发点

提及现在最流行的产品,一定脱口而出:智能硬件。确实,在科技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知识门槛降低。再加之越来越多的创客,科技和创业的低成本也促使现在的市场愈多突发性竞争,每天都可能出现一个让人惊讶的新产品,智能硬件作为目前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方向,进入大学的课题和企业的研发部门。并正以各种方式,企图与人们生活的一切产品和所有行为发生联系。把人工智能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与生活相关的智能产品一定是未来趋势。(图3、图4)一些紧密贴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创新设计方案,以科技众筹平台的方式,已被快速投入生产,进入千家万户。

三、从更宏观的角度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的进行更广义的服务设计,专注于客户体验和协调利益相关者

工业设计的触角从最基层的单一产品的设计开始向外扩延,到整个服务体系的设计和某一特定领域的系统设计。用户研究和生活形态研究越来越被提到重要的位置,设计师探讨“最近30年人们的生活形态”,从大量并深入的用户和线上线下文献调研中找到特殊族群,并针对族群的消费文化和动机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已经不满足于微观距离的人机使用和形态流畅完美与否,企图找到设计背后涌动的是什么。单纯作为个体的一个产品作为解决办法的设计不再让设计师们像之前那样激动,一个产品只是被视为众多解决方法中的一个,他们企图洞察出一个更具扩展力的更深层次的用户需求,也可以被称为新的消费需求点。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期望具有洞察力,从琐碎之外找到故事之间的内在结构。整合性创新的服务设计解决方案集中在医疗、金融、交通之间。医疗是服务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每人在接触医疗和医院的时候都最紧张和不安,因此医疗在使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也需要从文化方面保障人性的关怀。

降低成本、关注生命和提升品质是医疗的三大关键性需求,也是人们的美好愿景。然而这样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护理,正是现在多数医院所不能提供的。飞利浦在医疗整合性创新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其设计的新生儿ICU护理系统的出发理念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护理”:既不只与婴儿相关、也不是只与母亲相关,当照顾关心整个家庭时,我们才能出色照料婴儿。②在为早产儿营造与子宫环境相近的适宜环境的同时,飞利浦也考虑到新生儿不能吮吸,新生妈妈可能会在紧张情绪下进行吸奶,与医院一起改造了母乳喂养室,这款新系统具有更柔和、更宁静的灯光,通过简单的控制,帮助母亲在放松状态下哺乳。通过建立医疗关系,提供个性化医疗保健,使医疗系统对个人更有意义,从而助力实现更健康的生活。在未来,消费需求不再是占有,而是共享和使用。凯文凯利(KevinKelly)预言: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依托于通讯技术的提供租车及实时共乘的服务的优步(UBER)的获得迅速推广,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最好验证。除此之外,还有现在的租房体系设计等。那么,以何种方式进行空间的共享也是服务设计领域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例外”服饰品牌的2014年推出了集生活方式美学、书店、咖啡馆、艺廊和例外服装为一体的“方所”。③方所试图构建中国独一无二的新生活美学体系,期许以思想汇集者、美学生活重构者、公共文化空间策划者的使命,重塑中国的美感尺度,成为汇聚人潮、激荡思想的创意基地。商业的视角不只局限于单个的商品,而是以整体氛围和服务的营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建立自己的“铁杆粉丝基地”。在此研究方式的影响下,欧美国家的部分工业设计专业开始与商学院进行合并,设计专业的学生会学习商业创新所用的用户研究和商业创新模型,也需要学习文案写作与商业报告书,并参与到整个企业的商业策划中。设计战略与管理专业越来越多被列入欧美院校的研究生课程,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便有这一方向。设计战略开始关系到企业的中长期品牌和发展方向,会涉及到企业的品牌、文化、成本、技术和服务等领域。设计战略与设计管理构成了一个主要的竞争系统,战略的核心紧紧的围绕着用户中心,由产品构成的开发轴和企业构成的品牌轴形成了这个发动机的两翼,设计管理则通过对企业设计组织、流程和资源的管理构成的发动机系统的支持维护,从而使企业的开发竞争机制得以有效运行。④以设计思维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与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⑤。我们从PG宝洁公司的战略转型中得以认证,正是雷福礼的强硬手腕,促使设计和设计思维介入到企业的整个管理层和各个部门,宝洁才得以扭转破产危机。作为一个消费品公司,必须从企业管理层开始注重设计思维的运用,生产出像帮宝适、威猛先生等一系列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就像雷富礼提及宝洁的成功时所讲:“过去两个月,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努力去了解客户和市场,我们希望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设计在企业中开始充当战略角色,设计使产品更加切合客户的需求,同时设计是一种商业战略工具,帮助运营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属于企业自己的一片消费蓝海。

结论

设计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科技和交通等发展趋势的变化而变化,新的设计趋势对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设计跨越了日常触碰到的物质层面形式,进入了更多的心理层面,工业设计进行时必须从更多的因素和角度去认识和开展,才能确保符合未来趋势,增加设计产出物的价值存在。

参考文献:

[1]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4。11:124。

[2]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12。

[3]蔡军。设计导向型创新的思考[J]。装饰,2012(4):23—26。

[4]蔡军。设计战略中的定位因素,2015。5。

[5](美)凯文凯利。失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2。

[6](法)博丽塔博雅德墨柔塔。设计管理——运用设计建立品牌价值与企业创新[M]。范明乐,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9。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多媒体作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与实践生活的融合论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工程与伦理的融合分析论文

化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网络游戏产业的论文开题报告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

高职下慕课项目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50002023-07-30

博士开题报告2024-01-07

开题报告格式2022-06-03

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融合路径探讨论文2023-08-26

电气硕士论文开题报告2022-11-11

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2022-05-07

开题范文2023-07-14

广播电视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思考论文2023-06-25

浅析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论文2023-07-09

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现状论文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