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纸质媒体编辑如何加强策划意识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是你的红豆派”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当代纸质媒体编辑如何加强策划意识论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当代纸质媒体编辑如何加强策划意识论文
当代纸质媒体编辑如何加强策划意识论文
[关键词]纸质媒体编辑;策划意识;新闻报道活动
当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社会也进入快速阅读时代。面对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媒体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冲击和挤压,如何发挥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力、获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前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快速阅读时代,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如何更好地激发读者的转发分享欲望,成为新时代对传统纸质媒体提出的新要求。这一新要求本质上是对传统纸质媒体竞争意识的再次唤醒。而媒体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策划意识强弱、水平高低的竞争。因此,对于作为报社创意主体的编辑来说,加强策划意识、提升策划水平,成为报社吸引读者、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策划是编辑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前期有创意的构思谋划与设计,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策划强调的是创新,独特的视角和别具一格的创意,是增强竞争实力的制胜法宝。如果只做到单纯模仿已有的报道,是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睛的,是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所以编辑必须全方位的培养自身的策划创新意识,然后才是能力,从而实现字每个方面都有独特的创新性策划。
在日常工作中,编辑如何加强策划意识、提升策划能力,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在此浅谈几点感受。
一、编辑需要平时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知识积累
平时工作中,针对同一时期的新闻事件,编辑常常大量浏览其他媒体的报道和做法,也常常感叹自己为何没想到。在笔者看来,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根源在于平时对政策的理解关注度不够,没有详细了解和思考政策带来的后期影响。这样由于政治意识不强、知识积累不够,遇到热点或者重大选题的时候,发现不了新闻中的“含金量”,就无法多角度、多侧面的去挖掘新闻的内在价值,也就更谈不上有效地去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平时多思考、多学习、多关心时事等丰厚积累是做好策划的基础。在,北京一批基础较薄弱的学校改名,成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附属中小学。编辑敏锐地抓住这一社会热点,进行专题策划,形成《“附校热”来袭 北京附属中小学突破百所》报道,文章从现状、调查、案例、分析、趋势、附校名单等几块全面呈现读者关注的几大话题,并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拓展了文章的纵深度。文章见报后,被各大站,并荣获当年北京新闻奖。从这篇稿件的策划写作编辑,笔者认为首先是对21北京市教育系统开展基础教育深化综合改革这一大背景和政策有着深刻的了解;其次是平时积累了大量附校资料,做好了知识储存;再次是对这一现象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由此形成了这片内容丰富的报道。这一策划报道的成功诠释了编辑“政治意识和知识积累意识”。
二、编辑需要有超前意识和预测意识
在今天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便性也远超过去,因此报刊竞争日益激烈,谁做的策划更具有前瞻性、更有可读性,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特别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这个时代,我们每天都北海量的信息包围着。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编辑需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超前意识和预测意识从海量新闻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进行策划报道。
6月,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统一注册入学制度,破解择校热。每年义务教育入学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编辑也始终关注这一热点,并开始研讨政策出台后影响,特别是能否改变过去家长们一到入学就想着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编辑在记者多方采访的基础上,提炼主题,遂策划形成了《北京今年入学静悄悄》一文,文章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当年入学乱象的改变,缓解了社会关注的择校难题,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政策的成功和有效的落实。文章见报后,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并荣获当年北京新闻奖。
实际上,这一案例考验的就是编辑对新闻事件的超前预测能力,并且主动把握住了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到了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及时报道。案例也再次强调编辑在平常的策划工作中,不但要对新闻资源如数家珍,而且要发掘更新的角度,不断培养自己的超前意识和预测能力,来判断哪些新闻具有更高的价值,哪些新闻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三、编辑策划需要培养深度和规模意识
打开今天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已经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可做记者”的时代。从传统纸质媒体的角度来看,与新媒体比速度已经拼不过了,抢独家已经抢不过了,因此纸媒的理念从“你无我有”需要转到“你有我新,你新我深”上来。这种“新”“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满足读者深度了解事物的需求。这种“新”“深”对于编辑来说,是对新闻下功夫研究,多角度、立体化呈现新闻背后的故事,是对新闻事件置于社会大环境下的思考和分析,是编辑过去知识积累的再次呈现和解读。
很多时候,编辑可能觉得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大规模报道的时候不知如何下手,依据笔者经验,可以这样来思考:针对目前新闻事件,其原因结果是什幺;和过去相比,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是什幺;这一新闻事件在本领域内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新闻事件延伸到其他领域会产生哪些影响;旁观者、专家如何解读这一新闻事件;相同的新闻事件,国际上解决和处理惯例是怎样的……这些角度,都可以为编辑们提供思考的季度。
实际上,在报纸编辑过程中,如何做到“新”“深”,实现有深度大规模报道,需要采编团队不断研磨、争论,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得到的结果会使得策划更加圆满。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不断做出有影响、有深度的报道,会不断提升团队在报道深度、观念深度、思想深度,从而形成采编优势,报纸办的也更加有个性特色和内涵。
四、编辑心中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对于一家报社来说,服务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党和政府做好服务,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是服务好广大读者,真正了解读者兴趣点是什幺,到底爱看什幺、想看什幺。这样就能找到读者关注的话题来做策划。
20,北京高考实行改革,在方案出台后社会给予充分关注。作为专业媒体,对这一方案解读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所有编辑思考的问题。在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政策解读和报道后,6月8日高考结束后,报社又策划推出《今年高考 考的就是阅读量》这一重磅文章,满足了读者对今年高考试卷变化的期待。文章见报后,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众多小学、初中校长对这篇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放置案头作为指导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考资料。一篇千余字的文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回过头去分析这篇文章,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服务意识到位。文章一方面通过分析试卷文字阅读量这一高考试卷变化最大的特点,体现了北京高考的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另一方面通过专家介绍和分析,引导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改变孩子培养理念――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此外,对于编辑来说,在具体到每个版面工作时,编辑也要时时绷紧为读者服务这根弦,要坚守社会视角,保证让读者喜欢看、看得懂。在强调版面创新、增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如何制作标题才能即吸引读者眼球又能准确传达新闻主题,如何编排才能更好地方便读者阅读、如何把烦琐的文字表述转换成简洁直观的图示、表格、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多实用的信息,如何凸显媒体立场……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本着为读者考虑、切实为读者服好务的目的来寻找解决途径。
篇2: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创新培养论文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创新培养论文
【摘要】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为赢得更多的受众,提高经济效益,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必须要紧扣“数字化”和”受众”创新策划,跳出节目同质化圈囿,才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是策划主体力量,也是新闻传播内容的重要把关人。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应需要立足受众需求,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有效提升节目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获得受众的青睐与关注。
一、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创新策划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当今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新闻媒体领域也不例外,其收视率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而新媒体的到来,使电视新闻的受众率受到了影响。为了提高新闻的质量,提升收视率,就要在整体策划上下功夫,不仅要顾全大局,还要注重细节。在电视新闻领域中,细节决定成败,编辑记者不仅要充分表现电视新闻主题,还要注重每个细节,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以促进电视新闻的长久发展。
(二)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电视新闻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作为编辑记者要有充分了解受众心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策划的主题不偏离受众群体。为了使新闻主题明确,编辑记者要立足本地化,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重点关心的问题,强化当地题材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策划,同时还要与现代科技(例如虚拟演播室、三维动画)相结合,避免画面单一,使受众群体视觉产生疲劳。满足受众群体提高收视率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新闻本身的价值,电视新闻的内容只有吸引了受众群体的眼球,才能发挥新闻宣传教育的功能。
(二)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
网络的普及使新闻的来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网、端、微”,已经与传统新闻采集机制分庭抗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电视新闻要脱颖而出,就要发挥编辑记者的策划能力。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增强服务意识和受众意识,及时准确掌握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故事为主,层层环扣,增加其感染力,让人们追着新闻走,提高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扩大社会舆论效应。
二、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创新策略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出现的各类媒体,都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显着特征,吸引了众多的受众关注。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不断创新节目策划,以获得更多的受众数量和收视率、收听率。
(一)新闻选题的'策划意识
新闻选题将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的质量和收视率,基于此,选题策划对于整个新闻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编辑记者必须围绕着选题开展工作,一个新颖的新闻标题,能够直观地吸引观众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想使新闻标题达到这种水平,编辑记者自身的政治敏锐性要高,在新闻内容满足受众群体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融入党政意识,加大电视新闻的宣传力度。
(二)材料搜集的策划意识
一方面,新闻素材海量化,使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另一方面,新闻必须经过求证才能进行报道。因此,新闻的材料搜集和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新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否与标题相符合;其次,是否对新闻整体起到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对新闻实施整体的策划,经过精心的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编排等环节,最后才能进行报道。当今社会,信息来源特别广泛,如何才能选取更有价值的材料,便成为编辑记者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编排中的策划意识
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发现,新闻通过精心策划,可以提升报道品质,扩大影响力、表现力、竞争力,新闻的质量如何,都与编排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实现新闻采编的“集约化、扁平化、梯次化、多元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在流程上做好控制,使新闻在整体编排上具有起伏性、趣味性。另外,要设置互动环节,吸引观众进行参与,增加关注度的同时,使观众更能了解新闻蕴含的意义。
(四)以受众为本策划电视新闻编辑记者
策划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节目制作流程中的重要基础。由于很多执行机构在策划目时,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实际调研和分析,导致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关注度低,收视率不高。科学化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流程,应当包括确定目标、受众调查、定位分析、创意构想、制定具体策划方案、论证评估、信息反馈和目标矫正等多重步骤。策划人员应当立足受众调研和业内动态研究,关注受众群体的心理趋向,准确捕捉需求动态变化和方向,打破线性思维的脉络,追求开放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贴近受众、思维多元”。
(五)重视对片头制作的创意创新
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使得受众选择的自由度变得高,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吸引更多受众,就必须要加大对节目片头策划的创新力度,这样,节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片头是影视节目片头字幕前的部分,其通过一定的叙述或剪接精彩片段,以故事大致情节为主,穿插自身特色所在的手法,来概述节目内容、激发观众兴趣,以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增强节目感情色彩的作用。随着电影电视的发展,片头的种类越来越多,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现代影视节目片头讲究内容表达、艺术表现和技术含量,策划人员在策划时,必须要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引导受众融入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去。好的节目片头需要有独特的创意,也需要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合的音乐,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继续观赏,并对节目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及移动通信,催生了众多新媒体。在媒体形式日益丰富、受众选择更加多元的大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以增强节目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从而促进节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芸.探讨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07):175.
[2]胡建中.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中国报业,2017,(06):68.
[3]贾丽霞.研究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的重要性[J].新闻研究导刊,,(18):173.
篇3:如何提高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能力论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报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对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文章针对任何提高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能力做出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报社;编辑;策划意识;能力
对于报社编辑而言,其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工作岗位,必须要以绝对负责的态度来处理日常工作,同时还应该在自身的策划意识、能力方面快速的进步,针对各项工作有效的完成,减少固有的各项不足。
一、策划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
(一)升华报道主题,创新报道
报社编辑在日常工作当中,策划意识与能力是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因此很多新闻的报道和文章的书写,都表现的过于平淡,同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上,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这就促使报社的很多工作,都会在社会上饱受诟病,没有办法引起足够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通过在策划意识与能力上做出积极的提升,能够将报道的主题做出升华,从而达到创新报道的目的。首先,报社编辑在报道主题的拟定上,必须与各个新闻本身来达到匹配的目的,不能出现任何的夸大现象。从现有的一些新闻报道来看,很多新闻都表现为名不副实的问题,故意在主题上引起噱头,可是实际的内容却没有任何的看点,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反感,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其次,报社编辑在长久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在报道上按照平铺直叙的方法来完成,虽然这是一种较好的手段,但并不能频繁的应用,否则会导致报道本身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强力挖掘新闻潜在价值,满足读者
报社编辑在策划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其比较重要的目的,在于将新闻的潜在价值做出更好的挖掘,由此来保证在读者的满足上得到较好的效果。从当代的社会发展来看,各项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实时传递的特点。一般而言,当天发生的新闻或者是事件,在第二天就能够见报,同时在分析上会更加的透彻。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很多新闻都不能通过单一的方面来分析,而是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看待。报社编辑在策划意识、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必须对于新闻的阶段性报道做出更加深刻的分析,这样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共鸣,在价值观的引导上会更加的显着。例如,现如今的丢失儿童、寻找本家的新闻,往往能够引起大量读者的关注,读者不仅仅是关注是否能够找到本家,还会关注儿童在本家生活以后的状态等等,这些后续性的报道,都依赖于报社编辑策划意识、能力的.提升,否则很难将新闻的潜在价值更好的挖掘出来。
(三)精心打造报刊独家报道,极品新闻
在报社编辑的工作当中,独家报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将影响到媒体行业的发展。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独家报道在加入到报社编辑的工作以后,代表着一定的权威性,这与传统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报道的新闻,具有共享的特点,各家报社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众的观点集中在观望层面上。而对于独家报道而言,是某一家报社的独有新闻,没有经过允许时,是绝对不能和擅自发布的,同时还享有后续的跟踪权利。独家报道在出现后,很容易对大众的价值观做出最直接的引领,促使大众的想法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发展下去。因此,报社编辑在今后的策划能力、意识提升过程中,独家报道必须不断的强化,同时在极品新闻的打造上也要更加的努力。
二、提高报社编辑策划意识、能力的对策
(一)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对于报社编辑而言,策划意识、能力的提升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虚假报道的现象,任何虚假信息的出现,都将给社会舆论压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新闻报道的长期发展而言,也会产生很大的恶劣影响。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在提高报社编辑策划意识、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将真实性做出进一步的巩固。首先,所有的报社编辑,都必须将新闻的真实性做出积极的考证,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新闻渠道来进行新闻的撰写、报道等。例如,现下的很多地方报社,都存在,并且对于新闻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的。当读者来电提供新闻以后,要求报社编辑迅速的赶往现场,观察新闻是否属实,积极的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能够对大众的心声正确的反应出来,减少固有的各项问题。其次,在开展真实性的审查过程中,一定要从多个渠道来完成。报社编辑是一项大众化的职位,同时得到的社会关注度较高,其要将现代化的手段和传统的手段相互融合。例如,在日常的报道当中,应该开展社会调查、采访,同时在网络上搜集资料,这样对于新闻的全面性就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加强创新能力
在报社编辑的工作当中,策划意识与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加强,是必要性的工作手段,也是将来的工作发展趋势。从现有的工作来看,直接进行照抄照搬的报道,并不能得到读者的欢迎,也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讨论,这就导致很多新闻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对部分工作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晨报晚报相互抄、晚报又抄日报,最终每一份报纸都有着严重的抄袭率,更有甚者,名字都没有更改,直接摘抄了过来进行使用,就这样大家都在抄袭,新闻报道千篇 一律,对于读者而言已经没有了可读性。综合上述一些事实可以发现,报社编辑创新策划能力的重要性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报社编辑必须要增强自身的创新、策划的能力尤为重要,此外,报社编辑还需要在版面设计及新闻事件的内容之上进行创新,提高报社编辑的创新能力来提升报纸的竞争实力。
三、总结
本文对如何提高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能力展开讨论,现下的工作开展中,整体上表现出较大的积极作用,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预期设定。日后,必须进行不断的巩固,提高报社编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铎.如何优化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及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221.
[2]赵桂荣.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提升刍议[J].新闻研究导刊,(04):66+133.
[3]王静.论报社编辑策划意识之重要性及其如何提高[J].中国传媒科技,(18):194-195.
篇4: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提升刍议论文
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提升刍议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科技和生产生活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社,也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之下略占下风。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浪潮中生存并且发展下去,对于报社来说,可谓是“迫在眉睫”。编辑作为报社的中坚力量,其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直接影响着报社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提升报社编辑的创新意识就是一项最为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下面本文将简要介绍报社编辑策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对提升报社编辑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的具体措施作出阐述。
【关键词】:
媒介竞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升方法
前言:在新兴媒介的发展日益增强的形势之下,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信息普及之下,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纸,越来越呈现出不利的趋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才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唯一途径。所以,对于报社来说,编辑作为中坚力量,其创意和能力就是报社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之中的得以生存的一把利器。而提升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就是报社当前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一、报社编辑策划的简介
报社编辑策划是指报社对社会事物进行合理的思考和解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报社编辑的策划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并对出版社的策划含义进行了扩展和丰富。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中,编辑策划并不是传统的对事物进行选择,还需要编辑在使用目标事物前进行修整,比如说,报社在对某一项新闻事物进行编辑策划时,必须注重对新闻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这就需要报社编辑先确定其事物的市场价值和人们的好奇程度,然后再对新闻事物进行文字内容上的说明和版面风格的设计,最后才是将制作成品的新闻发布,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整套的编辑策划工作。
二、报社编辑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单一,创新度不够
作为传统媒介,报纸通过文字和排版来向人们传递信息,策划的方法总是千篇 一律。虽然可以长久保存,但是在高科技日益普及的背景之下,报纸的覆盖率却越来越小。如果再不予以创新和改版,报纸在市面上所占的比率可想而知[1]。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报社为在发展中求生存,创新无疑是一棵救命稻草。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编辑,才是报社真正所需。一个拥有独特视
角的新闻报道的报社,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的立足。
(二)挖掘新闻事实的力度不够
真实性可以说是新闻的纲领。坚守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准则。然而,随着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媒体为吸引观众的眼球,“标题党”、假新闻日益猖獗起来。这种歪曲事实、违背真相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原则,也越来越受到希望获得事实真相的'人民群众的反感,甚至抗拒。因此,新闻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需要新闻,但真正需要的却是事实,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受到人们长久的关注。
(三)技术相对落后
这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然落后于新兴的新媒介技术。随着网络的告诉发展与普及,人们对于获得信息的渠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注重信息的内容,更注重的是接收信息方式的方便和快捷[2]。虽然报纸一直在各大媒介之中特立独行,自成一派,却越来越不符合受众的价值取向。因此,为了报社长远的发展,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多种媒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才能使受众更乐于接受。
三、提升报社编辑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新闻敏感度和洞察力
每天都会有事实发生,而编辑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纷乱的信息中发现并找出有价值的新闻。新闻敏感是发现新闻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具有“犀利的眼神”,才会在信息浪潮中,发现并找出“发光”的新闻。才能在这个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本。而在这个信息纷乱复杂的时代,要想在稂莠不齐的海量的信息之中寻找出有价值的新闻,报社编辑的洞察力就是甄别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3]。只有提升编辑的洞察力,才能更及时准确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闻最忌讳的就是一成不变的报道,若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创新意识就是最有利的武器。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其他媒介的新闻报道,读者只会失去阅读兴趣,极大地影响了报道的质量。因此,需要全方位的培养编辑的策划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编辑在从发现新闻到向受众传递新闻消息的时候,更能多角度的分析新闻,做出独特的新闻报道。
(三)注重挖掘信息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丰富多样,却依然难免与其他媒介重复。同一个信息,同一个角度,报道的内容也不过是大同小异。遇到有价值的新闻,只怕会淹没在重复信息的浪潮之中。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把握好每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用独特的视角来阐述新闻事实,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
结论:通过上文对报社编辑的简介、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升方法的阐述,目前对于报社最为关键的就是创新意识的提升。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报社作为一种传统媒介的发行单位,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够长久的立足于时代中。而对于一个报社来说,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直接关系着一个报社的生死存亡。作为编辑,只有不断地在策划过程中分析问题,总结方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才能使新闻更具价值,使报社更具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志鸿.浅谈如何提高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能力[J].中国报业,,04:47-48.
[2]宋少华.如何优化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及能力[J].视听,2015,06:116-117.
[3]韩智文.关于如何优化报社编辑策划意识与能力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93.
篇5:策划编辑如何培养作者论文
策划编辑如何培养作者论文
摘 要 在此,仅仅讲述笔者是如何把一些年轻、没有写书经验的老师从读者发展成作者的。发现作者写书潜能。教会作者如何写书,提高作者写作水平,提高作者营销意识。
关键词 培养作者;策划编辑;作者培养
作为一个在出版社工作了十几年的策划编辑,笔者几乎每天都在和作者打交道,笔者是出版高职高专电子类、通信类、自动化类教材的策划编辑,其作者有些是有着丰富写作经验和授课经验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他们严谨、细致、认真、周到,对书稿一丝不苟,如果说培养,是这些优秀作者培养了编辑,让笔者逐步成长为一名综合业务能力强的策划编辑。这部分作者不在本文叙述观点之列。在此,仅仅讲述笔者是如何把一些年轻的、没有写书经验的老师从读者发展成优质作者的。
现在很多出版社对作者的选择比较苛刻,比如要求高校老师必须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必须以主编身份出版过教材等。这样的要求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书稿质量,促进销量。而且这样的要求也无可厚非,尤其是一些难度大的专业课教材确实需要这样的作者来挑重担。但是,高级职称是从初级职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写书经验也是从第一本书逐渐积累的,这里就涉及对年轻作者的培养问题。本文仅以笔者十年来和一位作者的联系为例进行介绍。
1 发现作者写书潜能
第一次见到这位作者还是十年前一次会议的书展上,笔者作为策划编辑和营销编辑一起对我们的书进行宣传。这位作者对我们的展书非常感兴趣,而且了解到他很少参加这样的书展,也没有写书的经验,只有中级职称,但是,他工作的这几年讲授过电子类专业的很多课程,并根据授课情况申请了一些国家专利,专利申请书也是自己写的。在这些经历中可以判断出,他尽管没有写书的.经验,但是有一定写作基础,尤其是他自己的小发明很有吸引力,好的教材之所以能广泛使用,就是作者要有实践能力,自己授课,动手做实验,这样的书才有生命力。由此,笔者确定他有把书写好的潜质。
2 教会作者如何写书
那次展示会后,笔者和这个作者一直保持联系,不仅提供了他感兴趣的样书,还有一些出版社的畅销教材,让他分析并参考这些书的写作特点和优势。同时,笔者根据自己的选题规划,并结合作者的授课情况,选定了一门他比较擅长的课程,确定了一个选题。
在填写选题申报材料时,笔者要求作者提供到第三级标题的目录,并编写样章。而且样章不一定是本书的第1章,而是能反映本书特色的某个章节。同时,向作者寄送了出版社的《作译者手册》和《常用科技名词术语》,以及图书的编写要求,供其编写样章时参考。
3 提高作者写作水平
这位作者没有编写书稿的验,所以初次提交的样章并不符合出版的要求。从他的样章可以看出,他是在很认真地描述自己动手制作一件电子产品的过程,需要准备的材料、制作步骤如何进行、最后成品如何测试等,每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可以说,根据作者所叙述内容,读者完全可以动手制作产品了。但遗憾的是,样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达不到出版的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先给这个作者打电话简单说明了一下,然后把样章中存在的问题,从段落的划分、层次的选择,到文字的表述、图形符号等国家标准的使用、插图的画法、公式中单位名称的规范、表名和图名的字体字号等,和相应的改进措施全部逐条写在了邮件里。这个作者收到邮件后,立刻打来电话,说特别感动,没想到对他这样重视,真的是在教会他如何写书,他一定好好改。
作者根据提出的问题重新编写了样章,确实有很大进步。以此也可以看出,这位作者的态度很好、很用心,有培养的价值。在后来的编写过程中,他每写好一章就发给笔者审核,笔者一一提出修改建议,作者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符合要求,越来越规范。交稿以后,笔者把审稿中遇到问题随时和他联系,并在出书后把审稿用的纸稿给了作者,纸稿上有三次审稿的修改内容。作者表示要一直保留纸稿,不断学习提高。书正式出版后,这位作者看到第一本写有自己名字的正式出版物特别激动,还发来了感谢信。尽管笔者只是完成了一位策划编辑的本职工作,但能得到作者的肯定,也非常感动。
4 提高作者营销意识
这位作者编写的第一本书,虽说不算畅销,但很快也就重印了,有读者反映这本书实用性很强,对学生将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这也是当初笔者看重这位作者动手能力强的原因吧。
后来,又约了这位作者编写了其他书,除了不断提升图书编写的质量,还和作者说明了营销的重要性。图书营销不仅是出版社的事,也是作者的事。作者注重营销,不仅能提高图书销量、增加作者稿费,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图书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作者的知名度,对于作者本人和所在院校都有宣传和推动作用。这位作者在后来写书时,就联系了其他院校的老师一起编写,不仅增加了图书销量,而且,大家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使书的质量更加完善。同时,所有编写人员在参加学术会议时都可以向别人推荐自己写的书,还在各大网站对于本书进行积极的评论、回复读者的问题等,这样营销的效果就非常好了。通过这样的培养过程,作者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增加了营销的意识,更是对笔者策划工作的极大肯定。
笔者一直推崇策划编辑与作者之间要有一种互助合作的工作方式。作为一名策划编辑,从一些职称高、编写经验丰富的作者那里策划高质量的选题,这是策划工作的重要方面。但是,培养自己的作者队伍,尤其是发掘优质作者、培养年轻作者,也是策划编辑的另一部分关键工作。从事编辑工作十几年来,笔者积累了一批优质作者,他们中很多都是和笔者同年龄段的人,他们和笔者一起成长,他们的进步也是笔者的进步。作为一名策划编辑,培养作者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出书、出好书。
篇6:策划编辑的能力论文
策划编辑的能力论文
摘要:策划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是出版社能否健康持久发展、能否前进的重要组成部分。策划编辑就是在的广泛市场调研后,准确判断社会需求和文化市场走向,在此基础上,策划出优秀选题,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丰收。图书选题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组稿、编辑、设计、印刷、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策划编辑是图书选题的主要提出者、执行者和实现者,在出版社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策划编辑;调研;判断;选题
随着出版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版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社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图书选题策划是关键,谁重视选题策划,谁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因此,图书选题策划可以说是出版社工作的重心。策划编辑承担着确定稿件方向、指导稿件的写作、把握稿件的写作进度、审定稿件质量的任务,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念。
有了好的图书,营销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策划编辑在营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策划编辑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只管编辑业务,还要更好地在图书营销中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提升图书宣传的精准度,更好地为营销服务。因此, 真正的策划编辑,他的工作应该包括图书出版的每个环节,不仅能够准确洞察市场前景,还要预测市场未来,还要会宣传。所以,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
一、发现选题和采集信息的能力
信息是选题策划的基础,选题策划是收集、处理、开发利用信息的过程。市场调研是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市场调研是选题策划的直接依据,能够找到读者的真正需求,因此非常重要。市场调研途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书店、各类图书订货会、一些相关会议、各类媒体等。图书订货会是出版社、作者、书店及读者的直接相交,信息量庞大。随着通信手段的进步,如今的图书订货会更多地是展示图书,这是策划编辑获得有信息的一个途径。会议上,一些与会者的发言,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因此要重视相关会议,能够敏锐捕捉到信息点。科技的进步让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可以从各种传媒中获得大量、有效的信息,特别是与出版有关的网络、报刊等。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热点和动态,这就需要策划编辑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多留心、多积累。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几乎都能够共享,策划编辑能够通过网络或许各类想要的信息,还可以了解作者信息和读者的需求。行业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信息都要比网络信息更专业和深入。行业报刊、书籍上的信息更加专业和高效,如《中国图书商报》《新闻出版报》《编辑之友》《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等,都是一名合格的策划编辑必须时时关注的。销售数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来源。比如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全国各大实体书店定期发布的各类销量排行榜、国内最大的三家网上书店当当、卓越、京东的销售数据(含各类排行榜)。分析这些销售数据,对图书选题策划有重大参考价值。
二、选题创新能力
创新是图书选题策划的灵魂,具备选题创新能力的策划编辑必须具备下面几个基本素质:策划编辑要有逆向思维的能力,能够经常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后,产生出火花,策划出好的选题。策划编辑必须具备知识的多元化,要能够了解出版业的发展规律,对市场要有准确的判断、预测,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其他各类学科及社会常识。策划编辑要具备创新思维,如此,策划编辑才能依据职业敏感性,预测出读者需求和市场走向,然后策划选题。
三、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沟通与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要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好的选题策划出来,其实也只是一个好点子、一个好方案,接下来就要付诸实施,那幺策划编辑就要与作者沟通、与设计人员沟通、与印制人员沟通、与发行人员沟通。与作者沟通,让作者准确领会策划编辑的想法,成功完成组稿,是出版的关键环节。同一个选题,不同作者来写,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稿件;同一个作者,沟通深浅不同,写出来的稿件,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与作者的良好沟通极其重要。图书的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对发行影响很大,策划编辑要依据读者定位,与设计人员沟通各自的想法,把图书的精髓和设想传递给设计人员,甚至要说服一些固执的设计人员。 图书付印之前,策划编辑要与印制人员沟通,将采用的纸张、工艺交代清楚,甚至可以对纸样、选择哪个印厂提出自己的建议。
酒香也怕巷子深,前期工作都成功了,接下来就到了最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发行。策划编辑要参与图书的宣传、推介,要让发行人员明白这书的特点、读者定位、优于同类书的地方,如此,发行人员才能更好地为书店和读者去介绍。
篇7:策划编辑的基本功的论文
策划编辑的基本功的论文
摘 要:图书的成本核算是编辑在图书策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图书的销售、利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可防止和克服生产过程中损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佳利用,通过降低产品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本文着重阐述了图书的成本构成,图书的成本估算,图书定价、保本、利润的测算。
关键词:成本构成;成本测算;编辑能力;本量利分析
现代出版要求一个好的策划编辑除了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善于捕捉图书市场的最新信息,准确预测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外,还要有对出版经费,包括管理费、编校费、印刷费、税收、定价、利润等经营成本测算的能力,以便确定盈亏平衡点,争取效益最大化。本文拟从策划编辑必须掌握的成本测算的基础知识出发,依北京地区印刷工价为基准,以纸质图书生产为代表来介绍图书的成本测算知识。
一、掌握图书成本测算的意义
近年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按需出版、全媒体出版势头强力冲击着传统图书市场,传统图书市场萎缩的趋势不可避免,图书品种却又大幅增长,印数反而不断下降,库存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绝大多数传统纸质图书终极印数只在四五千册左右徘徊,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策划一本好的图书变得越来越难,所以,现在重谈传统图书成本测算对策划编辑更具现实意义。
1.掌握图书成本测算有助于选题的实现与风险的控制。策划编辑熟练掌握图书成本测算不但可以帮助主管人员了解企业经营动态,掌握市场变化,并进行投资决策,可以说图书选题成本测算也是决策者批准选题的依据。此外,它还可使图书选题得以顺利实现,有效降低选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所以策划编辑有必要在工艺使用、纸张材料选择、成本确定和控制、定价、出版数量、出版周期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分析,以求实现最经济的成本和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价、出版数量、出版时机。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为促进销售、增加利润提供可靠的依据[1]。
2.掌握图书成本测算可以提高策划编辑的成本意识[2]。编辑在策划图书时所追求的目标,是在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追求图书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而出版业最大利润的重要实现方式应当是使成本最小化,即在总利润确定之后,成本越小纯利越大,所以掌握图书成本核算是提高编辑成本意识的关键因素。开本尺寸、纸张材料、装帧设计、印制工艺等等都关系到成本问题,策划编辑要懂得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如何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确定合理的印数、减少库存积压等问题。编辑只有真正树立起成本意识,选题也就有了决策的依据,生产出来的图书才能被读者、市场所接受。
3.掌握图书成本测算可以提高策划编辑的市场意识。目前大部分传统编辑市场风险意识薄弱,往往会脱离市场需求考虑问题,无法预测市场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对选题能否赚钱、成本是多少、定价多少合适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与市场对现代编辑策划选题需严格成本核算的要求相悖。它不利于培养编辑对选题的决策判断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最终会导致图书进行流通领域后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因此,就要求今天的图书策划编辑应该站在市场的高度、成本的角度寻求和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和占领市场的最佳商机[3]。
综上所述,图书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内容较广,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内容都是策划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上述知识才能对图书成本了然于胸,并对它的控制控制游刃有余,从而取得最大的利润空间,又可以在与作者谈判中居于主动的地位,为传统出版在与其他类型出版的博弈中增添砝码。
二、图书的成本构成
图书的成本分为直接、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三部分[4]。
成本费用,就是直接成本。包括:1.稿酬及校订费。支付给著作者或译者的稿费一般有三种:①字数稿酬;②版税;③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校订费是用于各种文字翻译核审的校订费用。2.租型费用。是指向其他出版单位租赁型版(胶片)来印制、发行出版物而支付给出租单位的使用费。3.原辅材料费用。如图书的正文、封面、扉页、环衬用纸费用,装帧用料、包装材料等费用。4.制版费用。指图书生产过程中从发稿之后到批量印刷之前这个阶段的生产费用。如为排版、出片、打样等支付的费用,等等。5.印制费用。包括印刷费、装订费、后期工艺费用等。6.出版损失。指出版物在尚未完工之前因出现废品而造成的报废净损失。7.其他直接费用。除上述各项费用以外的其他直接成本。如选题策划费用、审稿费、编选费、装帧设计费、编辑加工费等。
(二)间接生产成本。指某些虽与出版物的生产有关,但难以明确计入某一品种而只能按一定方法分摊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又称为编录经费。如编辑部门的工资、办公费、编录用品费等,以及不能进入单一出版物品种成本的审稿费、编选费、编辑加工费等。
(三)期间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的成本而必须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的费用。包括:1.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和工资性支出、办公费,由出版单位统一负担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费、审计费、坏账损失、诉讼费、税金、业务招待费等。2.财务费: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及金融机构手续费等。3.销售费用(营业费用):在出版物发行过程中为各种活动支付的费用,如发行部门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支出、办公费,发行部门的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等。
三、图书成本的估算
(一)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这里首先要清楚两个概念:即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随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地随之增加或减少,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例变化,即印数越大所需成本越高;印数越小,所需成本越低。包括:纸张材料费、装订材料费、印装费、租型费用等。如A书16开,16个印张,以每令纸纸价164元计算,印5000册,总纸价为13120元;如印10000册,总纸价为26240元。2.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不受该种出版物生产量变动的影响。固定成本与图书印数成反比例的部分,即印数越多,成本越低;印数越低,成本越高。包括千字稿费、编校费、排版费、制版费、晒上版费、装帧设计费等。A书,256面,菲林费按每面按2元计算,共为512元,如该书印册,每册菲林费为0.26元;如印10000册,每册只为0.05元。
(二)图书成本的估算。成本估算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内容:1.字数与印张的估算。只要能够确定书稿总字数,并决定了书稿的开本,正文用多大字号排版,行距是多大,就可以估算书的印张了。如一本200千字的书稿,排成16开,用5号字体,要排多少印张?如设每面是28行×29字=812字/每面,200000÷28÷29=248页,248÷32=7.75印张。特别说明:实际计算版面时,则必须考虑到文稿留有扉页、版权、前言、目录、标题占行等因素,所以往往会涨出10%~15%的.版面。所以这部书稿估算的印张为:7.75×1.15=9印张。2.文字排版费用的估算。排版费总价格每面单价×面数。如A书,每面排版费按5.5元算,16印张,排版费为:16×16×5.5=1408元。特别说明:排版费用属于固定成本,图书印数越大单位成本越小。3.纸张材料费用的估算。具体又分为正文用纸和封面用纸两大项。
胶印轮转印刷用纸费用=每吨纸价×(印张×印数÷1000)÷吨出纸令数
胶印平台印刷用纸费用=令单价×(印张×印数÷1000)×(1+印刷加放率+装订加放率)
封面用纸费用=每令纸价×[(印数÷开数÷500张)×(1+印刷加放率+装订加放率)
特别说明:纸张费用的成本主要取决于采用纸张的品种、克重、规格。纸张材料费用在传统图书成本中占的比例较大,不考虑编辑经费时,纸张费用占总成本的45%~53%[5]。纸张成本应该是策划编辑首位重视的成本要素。
4.晒上版费用的估算。晒上版按对开每色计价,每对开版每次80元,如A书,晒上版费为:16×2×80=2560元。特别说明:无论印数多少,每印次只收一次晒上版费,超过787×1092标准,晒上版加价20%。封面晒上版费用同色数相关。晒上版费用属于固定费用,图书印数越大单位成本越小。
印刷费用的估算。(1)正文胶印平台印刷费:印费=对开千印单价÷1000×印张×印数×色数。如A书印5000册,2色印刷,基础印刷费为:14÷1000×16×5000×2=2240元。(2)正文胶印轮转印刷费:印费=每印张单价×印张×印数(3)封面印刷费用:封面对开千印为36元,每色印数不足5对开千印者按5对开千印计。如A书印5000册,四色印刷,则印刷工价为:36×4×5=720元。特别说明:①印刷成本在图书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纸张费用,不考虑编辑经费时费用,印刷费用大概占总成本的30%[5];②胶平印刷时,印数不足5000册按5000算,所以印数达到5000册后,单位印张印刷成本趋于不变,胶轮印刷时,印数达到30000册后单位印张印刷成本趋于不变;③用850×1168及以上规格纸张,印刷工价加成20%。在生产周期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采用胶平印刷工艺,这样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6.装订费用的估算。装订费用=印数×每印张价×印张[6]。如:上书印5000册,其装订基础工价=0.014×5000×17=1190元。特别说明:①装订费用在图书总成本中通常排在第三位,不考虑编辑经费用装订费用占总成本的8%~10%。订数不足4000册按4000册算。②工价加成:短版加成,印数在10000册及以下者加50%,20000册及以下者加40%,30000册及以下者加30%;用850×1168及以上规格纸张工价加成20%;胶版纸及用70克以上厚纸、45克以下薄纸加成30%;凡用书刊胶订联动机者加成15%。
7.封面覆膜费的估算。封面覆膜工价规定:不足2000个按2000个计,10000个以下按单个计,10000个以上按纸张大小计。例如:8开,光膜10000个以下,每个为0.17元。
8.图书成本构成实例。A书16印张 5000册,320千字,60克胶纸,定价25元,直接成本如下表。特别说明:影响单位印张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印数。短版生产时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拼晒上版费用以及印刷、装订加成。随着印数的增大(平台印刷超过5000册,轮转印刷超过30000册)单位印张成本相对稳定,所以起印点决定单位印张成本的大小。
四、图书定价、保本、利润的测算
图书如何定价、卖多少可以保本、卖多少可以达到预期的利润,更是策划编辑最为关心的问题。谈到这个问题是离不开本量利(本:成本;量:销售量;利:利润)分析的。本量利分析是利用成本费用、销售数量、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内在规律进行数据测算的。
(一)必须明白的几个概念。1.出版物进项增值税总额。是出版单位为生产该出版物而购进的材料、支付加工费等已经负担的增值税额,凭相应的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销项增值税额,该项目除以“生产数量”后便形成每一单位出版物中包含的“单位进项增值税额”。出版物进项增值税率为17%。2.单位销售税金。是指每一单位出版物实现销售后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基数计算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金额。
4.单位变动成本。是指每一单位出版物的变动成本数额。
5.固定成本总额。是指为生产某一出版物而支付的各种固定成本之和,包括基本稿酬、制版费用、其他直接费用等。
(一)定价、保本、利润的测算。1.保本数量测算。本利量分析以保本分析为基础,测算出版物的销售数量达到多少时销售收入可与相应的出版物成本和相应的税金刚好相等,即能“保本”。实际销售数量低于保本点时,将产生亏损;当实际销售数量高于保本点时,将获取利润。
参考文献:
[1] 闵英.试论图书出版中编辑的经营意识[J].编辑之友,(9).
[2] 邵东.浅谈对外图书编辑的五个意识[J].对外传播,(10).
[3] 林志农.编辑策划选题要严格成本核算[J].中国编辑,(4).
[4] 周连芳.印刷基础及管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5] 赵跃进.图书生产成本分析[J].科技与出版,(1).
[6] 张立民.印刷计价实务手册[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篇8:策划编辑成长之路论文
策划编辑成长之路论文
摘 要: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的人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出版社图书出版的核心,从入行到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策划编辑,需通过编辑加工、选题策划和出版营销等方面的重重考验。基于学习和思考,在策划、营销方式上不断地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才是策划编辑的成长之路,立身之本。
关键词:策划编辑 编辑加工 选题策划 出版营销
国家对新闻出版业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要打造和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给各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出版社的发展,是基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的人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出版社图书出版的核心。出版社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出版物策划创意的竞争,策划编辑的水平基本决定了出版社的出版物水平。出版业的发展与普及,对策划编辑的需求也逐年上升。而我国大学的专业培养中,并无策划编辑专业,各出版社从事策划编辑的人员,多是技术专业人员出身,要成长为合格、优秀的策划编辑,需通过编辑加工、选题策划和出版营销等方面的重重考验。
1 编辑加工关
编辑加工是策划编辑的经常性的工作和基本功之一,加工能力对策划编辑的成长有重要作用,通过几年的工作,总结自己在加工方面的提高,主要从以下面3个方面加以注意,从而提高加工质量。
(1)善学习。在编辑加工中,要善于学习,编辑加工一部书稿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是增加自己知识,扩大视野的一个机会。但学习不能仅仅始于加工之时,在平日的工作中也要善于积累,一份杂志、一张报纸,都有我们学习的东西。只有博览群书,拓宽自己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编辑科学等的知识面,才能更加容易地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编辑加工水平。这正如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2)勤查问。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工作中要做到勤思、勤查、勤问,避免凭印象或经验来判断、解决书稿的问题。对书稿中不懂或不确定的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善于请教身边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手边的字典;一位是身边的同事。对于不认识的字、词,一定要去查词典,对于不确定的用法,一定要多请教身边的同事。对于一位新编辑,一些字词是很难区分正确用法,如“震”和“振”“即”和“既”“做”和“作”等,而这只有通过多查、多问,才能真正掌握,也才能对书稿质量起到真正的把关作用。
(3)正态度。在加工过程中,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书稿,并且要特别的虚心和细心,避免主观武断,粗枝大叶。在加工时,要做到专心致志,一字不苟,加工的态度决定了书稿的质量。
从工作中总结的加工基本方法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整体。宏观是指通读全稿,顺层次、理图表号等,以便对稿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前后体例、格式等统一;微观是指逐字、逐句的加工,解决书稿中存在的错别字、计量单位以及逻辑性问题,这些问题要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在微观加工阶段,争取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再到整体是指书稿加工完毕后,要从整体上检查一遍,对目录,主要是检查书稿的“齐、清、定”,为后面的流程打下好的基础。书稿加工质量水平也是一个策划编辑多方面素质的体现,因此,每位策划编辑都要过好加工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选题策划关
选题策划是策划编辑工作中高智能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有利于选题的创新和优化,是策划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中要避免消极地等待来稿。有人对策划编辑工作总结了一个经验公式:好选题+好作家+好框架=书稿成功的一半。要做到这一点,编辑要进行整体构思,对信息进行选择、提炼、整理、决策,按既定的方向策划选题。编辑要顺利通过选题策划关,主要从信息搜集能力、科学预测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
(1)信息搜集能力。编辑策划的工作对象就是信息,信息的搜集对编辑策划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策划编辑在工作中应重视搜集、捕捉和组织各种信息,培养自己搜集信息、捕捉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在工作中逐步培养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及相关专家和作者的信息,为自己的选题策划储存有用的信息。对搜集信息的态度要做到:理性的分析、归纳、提炼,编辑要在大量的信息资料中发现和提取有用信息,并且通过对搜集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提炼出从本社的优势和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与国家政策、行业的结合点,然后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来策划选题,做出策划编辑自己的品牌。
(2)分析预测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包括图书的需求分析、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等。只有在充分搜集的信息基础上,对图书的市场需求、潜在读者以及图书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图书的销售数额,并对图书的成本进行合理预算,然后才能根据分析的销售额和成本,预测其可能的利润,为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做出判断,分析预测对图书出版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活动组织能力。策划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策划编辑为了落实选题要时刻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策划编辑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因此,策划编辑要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策划编辑要深入各行业内,广泛结交朋友,结识专家,并积极参加社会上各种有关的业务活动和学术会议,从而扩大视野,掌握各种信息,为选题策划打好基础。
在出版界越来越重视策划,图书市场越来越青睐策划的今天,策划编辑只有掌握信息搜集的方法和渠道,并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走向、社会生活、政治事件、社会潮流、专家学者等保持高度的、持之以恒的关注,搜集足够多的信息,通过分析和提炼来为选题策划提供方向性指导,并且加强自己的分析预测能力,落实选题的执行力和活动力,从而提高策划图书的成功率,为策划既有社会效益又有市场效益的图书提供保证,为成为一名品牌策划编辑打下基础。
3 出版营销关
好的选题要变成好的图书,离不开内容包装、印制出版和营销推广。
(1)选题执行到最后,都要进入正式出版流程。对于策划编辑,要熟悉出版流程,参与并掌控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工作,设计规划好图书的出版时间,并对图书的最终质量负责。在出版流程中,编辑要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准确的.书名,好的书名能吸引读者注意力,便于读者了解图书,从而促进销售;良好的设计,包括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以便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合适的开本和纸张,根据图书的内容和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开本、纸张,以便确定合适的图书成本;合理的印数与定价,印数与定价是与内容、性质(专着、教材等)及目标读者等紧密相连,要使图书定价易于被读者接受,印数不能超出市场需求;工作要与流程人员及时沟通和交流,处理流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图书能按计划顺利出版。
(2)现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且科技图书的针对性强,读者面相对窄,销售的周期长,经常存在出版社书卖不出去,而读者买不到书的现象,所以,针对科技图书要采取一定的营销方式,使目标读者群了解图书的信息,以促进图书的销售,主要的途径如下:①媒体的宣传:最好能做到与专业的期刊或报纸合作,实现双赢。②专业会议的宣传和销售,要充分利用作者对行业的熟悉和在行业内的名望来推广图书。③网络方式:网上书店、网上论坛的营销合作及利用网络直接给终端读者发图书目录和内容简介。④图书封底宣传相关图书,带动同一类图书的销售,形成品牌效应。
总之,策划编辑的成长,离不开对编辑加工、信息搜集等工作的学习和思考,只有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在策划、营销方式上不断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才是策划编辑的成长之路,立身之本。
参考文献
[1]管明林.依托流程管理 打造精品图书[J].科技与出版,(10):46-48.
[2]管明林.浅谈编辑策划中的信息搜查[J].科技创新导报,(12):218,220.
篇9:浅议编辑工作中的选题策划的论文
浅议编辑工作中的选题策划的论文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不能停留在以往的狭义层面去理解编辑工作和编辑个体,而应该以“出版全程”和“全媒体出版人”的标准去要求“编辑工作”和“编辑人”。编辑工作中的“策划”存在于出版的全过程之中,包括选题策划、方案策划(遴选作者、内容架构、定位读者、图书命名、篇幅大小、用材成本等)、包装策划、宣传广告策划、营销策划等。本文要探讨的是编辑工作中的选题策划。
关键词:编辑;策划;选题策划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上游出版链条中的图书发行公司和工作室大量兴起后,整个计划经济体制中硕果仅存的出版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量变,也逐渐有了一些质的变化,已今非昔比。任何理论都来自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因此,老一套以苏联模式为根据的出版理论大多已不能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图书市场开放的今天,出版理论及相关的其他理论都面临着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问题。而实际的操作方式所面临的更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录入、排版(制版)、编辑、印刷、发行、财务、物流等各道工序的一系列数字化操作和管理的普遍使用,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活跃、和谐的出版理念,以此来完成和发展出版这一特殊的行业。在出版行业中,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编辑工作中的选题策划。
一、编辑与选题策划的概念
“编辑”①一词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初期。其古义是“顺其次第,编列简册成书”。现代概念对编辑的解释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大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对编辑工作的定义还有一种比较公允的说法:“报刊、图书出版过程中,有关组织、审读、编选、加工稿件以及制作标题、设计版式等专业性工作。”对“编辑”这一出版人耳熟能详的概念,几十年来始终存在争议,研究者提出的界说很多。但这些定义中,细心体会不难发现,对于编辑人员要求最高的当属选题策划能力。选题策划②作为一门学问,其理论范畴值得商榷。“选题”,顾名思义,即优选题目。“策划”,策者册也、书也,引申为方案;划者谋也、算也,谋划筹算。这是从字面讲的意思。而具体到出版实践中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楚了。选题策划,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设计、文化创造和文化引导;是一种编辑生产力,文化生产力。
二、选题策划中必须注意的几种特性
(一)针对性(两个“W”)
所谓针对性,即指为什幺要上这个选题(WHY),这个选题是针对哪一群体的读者(WHO)。我们设计每一个选题,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而首先应考虑选题的目的和依据。这个目的就是它的社会效益如何,市场前景如何。这个依据就是这个选题将会有多大的读者层面,它的作者队伍如何。目的和依据解决了,我们就可以根据某一层面的读者需求设计出新的选题,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二)前瞻性
我们正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时随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选题策划编辑在工作中,既要看到当前社会的需求,更要充分预见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影响,及社会发展趋势对我们新的要求,从而做到面对现实、放眼未来,设计出富有远见卓识的选题。
(三)实用性
我们的出版运作,从根本上讲,是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服务的。我们在策划选题时,必须从社会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注意到选题的实用价值。目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名义上仍然属事业单位,但企业模式的管理在出版社早已形成。这就要求策划选题时,不仅要论证选题的思想文化价值,还要调查预测选题的市场前景,核算全流程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还应对图书的定价、印数、出版时间、发行方式、预热市场、宣传策划、发行渠道、售后服务甚至修订重印等各个经营环节提出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意见,做到胸中有数。通过大量的、可靠的.调研分析测算,一个选题的经济效益就颇为明了了。
(四)可操作性
作为一个编辑,切忌以个人的好恶去衡量选题,不能感情用事决定选题的取舍,而应严格按照出版理念、出版政策去衡量、取舍。出版工作是一项多环节多工序的复杂工作,选题策划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所确定的选题能否如期实现,需要有必备条件,受到各环节的制约。着作者力量如何?编辑力量如何?印制力量如何?发行营销量如何?流动资金如何?这些都是制约选题实现的现实问题。不充分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策划的选题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五)文化积淀性
图书出版与报纸、杂志等其他纸介质出版物不同,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积累与沉淀。因此,对于一些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益于传播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有益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选题,都应认真论证,努力创造条件出版,这也是策划编辑们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策划编辑③在出版运作中的定位
任何一家成功的现代企业都应该有一套齐备的人才架构。而基本上还处于个体劳作的、精英起决定性作用的出版业,则更需要这样的架构。它需要有具有远见卓识、熟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开发使用人才资源、有领导力的老板(社长、总经理),更需要社会嗅觉灵敏、熟悉文化市场、具有广博的文化传播知识和熟悉图书运作程序及成本概念的复合型的产品开发人才(即策划编辑)。当然也同样需要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与政府相关出版管理、版权管理机构关系融通的流程编辑;埋头伏案的文案编辑;精于工艺成本的印制人员(技术编辑);了解产品、熟悉市场的营销人员,精于理财、融资、投资运作资本市场的财务人员等,这样才能成就一家成功的现代出版企业。可以这样说,策划编辑就是这个团队中的思想者、设计师,是出版社的产品研发人员,是这个集体的灵魂。
注释:
①编辑作为单独的词汇最早在《南史・刘苞传》中出现,“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手自编辑”。
②编辑人员按照一定的方针和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落实选题出版及行销方案的创造性活动;或者说编辑人员根据编辑方针、市场需求和受众需要,分析工作目标和内容设计最佳工作方案的过程。
③策划编辑是指在广泛调查研究市场后,正确判断社会文化走向和文化市场需求,依此对出版活动的具体方案做出设计、决策、监督实施并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出版目标和出版效果一致的编辑人员。
篇10:策划编辑的核心竞争力论文
出版产业是内容产业,因此,第一条件是有内容创造力及有能力经营这个创造过程的人,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优秀的作者和优秀的策划编辑。基于此,不少国外出版机构和国内成功民营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是围绕着选题策划展开的,而对案头编辑等工作则采取外包形式。
作为出版机构最重要的人员之一,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牢牢把握市场动向,运作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图书。那幺,究竟什幺才是策划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培养这种竞争力?本文拟结合笔者本人在策划编辑岗位工作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
首先,是术业有专攻,同时好读书不求甚解。在图书出版领域,策划编辑的首要任务是产品的内容研发。内容研发代表着了解专业、用户和市场,因此,策划编辑必须拥有一个专攻的方向,具备在某领域深耕细作的能力。以笔者本人入行初期参与策划的《向中国人那样说中文》一书为例,该书目标读者是已经有一定汉语基础的日籍人士,不仅涉及日、英、中三国语言的专业知识,而且如何在体例的编排上更科学、更有趣,更契合学习者的需求,都是要费心思研究的。这方面,笔者本人的教育背景和过去从教的经历都起到了作用。就是这样一本小众图书,在没有任何宣传营销的情况下,屡次加印,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后来能够有幸深入参与国家标准试验教材《英语》的策划和编辑,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外的力量开发出一系列少儿阅读产品,无不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刻苦钻研、扎根发芽的结果。
与此同时,身为一名现代社会的编辑,对其他一些领域也要有广泛的涉猎。商务印书馆前总经理王云五先生曾有过精彩论述:书要读得博,不一定要专,这样才能推出各类可读的书。美国学者J・P.德索尔在其着作《出版学概说》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认为广博的知识面可以使出版者把握“读者的、生机勃勃的、多元的'文化需要”,以便真正从读者需求角度考虑出版策略。现任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先生就同时是这样一个“专家”和“杂家”。俞先生本人是学数学出身的,着有《自然数中的明珠》《数术探秘》等专业着作,这一专业背景使得他后来能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诸多大家平等对话、深入合作。但是身为一名出版人,他同时对文学有着广泛的涉猎。所以无论是在主政辽宁教育出版社期间,还是在掌舵海豚出版社以后,他都策划出了“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几米绘本”等一大批品牌效益突出的图书,在读者心目中大有三联老一辈大出版家的风范。因此,编辑有时绞尽脑汁也捕捉不到优秀的选题、提炼不出图书的真正卖点,固然有其缺乏想象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乏专业素养:专业研究不深入,触摸不到问题的本质;而知识面又不够广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和鉴别。
其次,是市场洞察能力和前沿意识。策划编辑不但要熟悉图书市场,拥有清醒的市场竞争意识,还要做到以读者为核心。经理和项目负责人的双重定位,要求每一个策划编辑在开展工作时都要着眼于读者的趣味和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策划思路和运作方法。因此,策划编辑的思路一定要清楚:目标读者是谁,选题的卖点――也就是特色在哪里,两者会在哪个点上发生碰撞。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连策划编辑自己都是模糊的,那幺就意味着选题还有再进一步论证、细化甚至再重新策划的必要,而不是不负责任地就推向市场。尤其是在图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策划编辑只有市场嗅觉敏锐,勇于创新,提前捕捉到市场的热点,才有可能打破雷同,超越平庸,策划出有亮点的图书。做到这一点最需要的就是洞察能力。《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在最终找到作家出版社以前,作者先后跑了十多家出版社,但是都被拒之门外,理由是当时整个家教书市场都不景气。但是郑建华编辑在通读了书稿之后,发现这是一本观点新颖独到、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作品,若加运作必然大放光彩,所以很快就与作者签订了出版合同。后来,该书不仅成为图书市场的一匹黑马,而且还影响了国内外千万父母的教育理念。这个案例生动诠释了一点: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即使有好选题送上门,一个缺少市场洞察能力和前沿意识的编辑也会视而不见。
再次,是经营作者的能力。如何在众多的图书作者中慧眼识珠、发掘有特色的作者,帮助作者挖掘选题的潜力、将最精华的思想呈现给读者,使有价值的图书真正实现自身的使命,而不至于石沉大海、被埋没于书山书海中,并且依靠自身的魅力把优秀的作者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要求策划编辑从一开始就要具备良好的经营作者的意识。这一点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两书的策划中体现得非常到位。策划编辑李静媛不仅一手挖掘了跟出版行业不搭界的刘同,对作者的定位也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李编辑偶然中看到了作者的发言,只是隐约觉得作者的言论很接地气。实际联系后,作者提供了一百余万字的初稿,所谓初稿就是一篇篇博客文字,经过编辑的挑选和删节,最终只留下二十万字。而就在这二十万字中,编辑逐字逐句、冥思苦想,直到捕捉到“谁的青春不迷茫”几个字,最终将其确定为该书的灵魂和主题。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编辑的策划和作者的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于选题,要能一针见血准确捕捉到卖点;对于稿件,要能提出完整、细致而深入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理顺思路,而不是单纯地就稿论稿,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设计;对于和作者的交流,要亦师亦友,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要能和作者并肩,共同促成项目的开花结果。
最后是内部协调能力。一个选题的立项与运作离不开出版机构论证小组、文字加工、美术设计、出版印制、营销发行等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如何说服选题论证小组立项投资、如何正确对待与处理好各级审读的意见、如何引导美术编辑在充分了解图书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装帧设计、如何与发行人员商讨与设计各类营销活动,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策划编辑无疑是各个环节的纽带与桥梁,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选题功亏一篑。一个不善于处理问题、缺乏沟通能力的策划编辑,是很难将一个成功的选题运作面世的。以《书法练习指导》系列图书为例,策划编辑正是调动了从社长、总编辑、财务到编辑、校对、美编、营销以及印制等全社的力量,才最终和青岛出版社成功合作,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
综上,出版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可能不高,但是对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提出的要求并不低。身为一名策划编辑,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多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对读者、对作者、对所在团队的了解,广泛、深入参与行业竞争并不断探索与磨练,才能在不被淘汰的前提下,稳步获得长久的进步与发展。
篇11:电台节目编辑与策划策略论文
电台节目编辑与策划策略论文
摘要:为了使电台节目能够不断地受到听众的青睐,节目编辑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做好电台节目的策划工作。本文以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对电台节目编辑与策划策略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字:电台;节目编辑;策划;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
电台的不断发展丰富着听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听众带来了便捷,但是电台节目与电视节目相比,电视节目给人的视觉更加的形象化,而电台传播信息全依赖于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因此电台节目编辑更加的复杂。电台的大多数节目都属于直播性质的,这就使得对电台节目编辑的要求较高。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台都是使用采编主持一体的模式,那幺电台节目编辑应当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主持水平,以提高电台节目的制作水平。
一、电台节目编辑应当善于抓住社会热点话题
电台节目编辑在进行节目编辑的时候应当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对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与听众进行互动。电台节目一般较为受欢迎的主题大多都是贴近人们生活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接下来笔者将以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的《天天民生》节目为例进行说明,主要讲述电台节目在进行节目编辑过程中应当怎样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善于抓住贴近人们生活的话题。每到大学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就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提高就业质量成为了相关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的《天天民生》在每一年的大学生就业季就会对节目主题进行相关设置,同时对就业信息进行实时的直播,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的就业信息。这种对节目进行编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节目主题更加贴近社会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来说《天天民生》属于直播类型的节目,这样就可以让广大的听众直接参与进来并就所关注的话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增加了听众对节目的参与感,保障了电台节目的收听率。因此电台节目编辑应当善于抓住贴近人们生活的热点话题。
(二)善于解决听众遇到的问题。电视节目对于在直播过程中解决观众的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电台节目在这一方面却存在着优势。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的《天天民生》就是电台节目的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来说参与?《天天民生》节目直播讨论的听众就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普通人,其次,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与自己周围的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上就是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相应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就会根据自己多年的广播经验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对听众的提问进行耐心而细致的回答,而且回答的内容与电视节目相比要宽泛的`多。因此要善于解决听众遇到的生活烦恼是《天天民生》的一大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生活中市民热点问题的关注,及时解决听众遇到的各种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有效拉近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与市民之间的关系,进而使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受到越来越多当地市民的欢迎,这对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随着近几年乌鲁木齐市广播电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电台都在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提高电台在当地的收听率,而收视率对电视节目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幺收听率对电台节目来说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对于一档电台节目是否能够吸引听众,关键是看收听率以及听众的互动频率。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天天民生》的收听率与同性质节目相比较高,这主要就是因为它所播放的节目内容激发了听众的收听兴趣并且使得听众不断地参与进来进行互动,使听众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尽情抒发自己的观点。而且它所播放的内容清新立体、信息贴近民生。《天天民生》这档电台节目的立足点就是大众化,其收视依据就是大众兴趣所在。
二、电台编辑的基本要求与策划
对于电台节目的编辑来说,如何掌控现场直播的节目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直播性质的电台节目对听众的互动要求较高,这就需要电台节目编辑在制定节目主题之前需要进行听众民意调查,切实保证电台节目的质量。基于此,本文笔者将以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的《交通行天下》为例,来对该栏目编辑在保障电台节目质量方面的所做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编辑内容吸引听众。听众对于电台节目的兴趣主要源自于节目内容的设置。电台这种广播性质的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有着很大的不同。电台节目的收听状态是随意或者移动的,那幺这就可能使听众的收听不集中,因此电台对节目编辑内容应当尽量丰富。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交通行天下》这档电台节目的收听率与同一时段的其他电台节目都要高。这主要是因为《交通行天下》的节目编辑抓住了大多数听众的兴趣点。《交通行天下》播出时间在早上8点钟,因此对节目编辑的内容是使人奋发向上同时给人动力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播出的歌曲也是较为轻松惬意的。从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交通行天下》的节目编辑内容可以看到电台节目内容的编辑水平对收听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电台主持独特的主持风格。电台主持与电视节目主持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要求对节目进度的掌控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电视节目大多会使用录制的方式,后期会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但是电台节目不同,它一般都属于直播形式,因此对电台主持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交通行天下》是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王牌节目,其中电台主持的主持风格也是相当独特的。对于每天出行的人们来说,获得及时的路况信息能够为自己的出行提供方便。而《交通行天下》就是这样一档专门向出行的人提供及时路况信息的节目,并且还可以加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让听众积极的参与到节目中来。同时电台节目主持的风格也能够吸引听众,他主持节目的氛围较为放松,而且对听众提出的问题都能及时有效地解答,为出行的听众提供了便捷。因此《交通行天下》的电台主持是相当有自己主持特色的,而电台主持的主持风格是一档节目的重要标志。
(三)对听众所提供信息的筛选。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台的节目不再仅仅依靠声音进行传播,同样也可以依靠微信、微博。传播途径的增加使得电台节目编辑获得的信息量就相对的增大,同时也加大了节目编辑对听众提供信息筛选的难度。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台节目编辑面临最大的问题。对于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交通行天下》这档节目来说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每天进行直播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听众参与到互动中来,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路况信息,那幺无论是电台主持还是节目编辑都应当对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筛选,从而播放最具价值的信息。因此信息的筛选能力是鉴定一个节目编辑的标准。
本文以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的电台节目为例对节目编辑与策划进行了阐述。作为一名优秀采编主持一体的电台编辑来说,需要紧随社会进步的步伐以及练就一颗时刻发现新闻的眼睛是最基本但是也是最重要的,因此这就需要电台节目编辑在工作中应当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同时不断的提升自我专业水平,为今后电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琳蓉.省级电台音乐广播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陕西、河南电台音乐广播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田芳.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广播新闻主持的创新性探究[J].新媒体研究,.
3.邱慧娟.论对农广播节目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以建瓯人民广播电台对农节目《希望田野》为例[J].东南传播,2015.
篇12: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的要求论文
随着互联网、电视、广播、电子出版物等媒介载体、娱乐产品的出现,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受到冲击,期刊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专业期刊编辑不仅应具备符合专业期刊编辑岗位要求的基本条件,还应兼具创新能力、出版营销能力、市场意识等,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出版产业发展新要求。
1新媒体时代专业期刊的转型需求
只有对市场进行细分和深入探究,才能为专业期刊的品牌建设和转型升级规划出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实际的经营发展道路。相反,倘若市场模糊不清,产品发展、品牌建设自然也将陷入混沌之境。所以,在专业期刊品牌的建设道路中,首先要对期刊产品面对的市场进行系统且深入地剖析,对竞争品牌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总结和认识自身优点和缺点,基于此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为专业期刊谋取更为理想的发展空间。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专业期刊产品缺乏对市场的精准分析,未能认清市场形势,导致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路愈来愈艰辛。品牌定位不仅是市场营销管理学的重点环节,同样也是专业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突破瓶颈、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良好的品牌定位是有效保证产品持续发展内力,也是维持产品长期畅销的有力支撑。对于专业期刊而言,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品牌定位不仅包括对期刊品牌的认同和价值主张,还包括期刊能够保障自身与其他产品有效区分,具有显著性,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新媒体时代专业期刊转型路径应充分考虑精确的品牌定位策略,通过对市场的深度、综合分析,打造精准化、特色化的期刊品牌,进而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秀的专业期刊。
篇13: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的要求论文
专业期刊肩负着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能够引导社会群体进行正确的文化消费,丰富其精神世界,是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之一。新媒体时代编辑门类迅速扩张,不仅是传统媒介,比如图书编辑、报纸编辑、刊物编辑等,还包括互联网编辑、论坛版面编辑、影视作品编辑等多种类型,在不同领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传承华夏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专业期刊编辑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坚定文化使命感,积极践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备与专业期刊业务相匹配的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荣誉感是敬业爱岗的具体表现,是从事出版行业的专业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道德情感之一。新媒体时代对专业期刊编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积极的职业情感,对出版行业怀抱着强烈的热情和自豪感,能够从内心深处全身心投入工作实践,还要求专业期刊编辑能够正视、重视职业光荣感的重要性,借助由职业光荣感焕发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进一步强化工作自律性,在工作中倾注情感,不断优化自我。编辑是决定专业期刊发展方向的引路人,因而素质要求中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尤其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激烈竞争的当下,专业期刊要想突破重围,实现长足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突破有悖于时代发展要求和市场规律的思维局限。因此,专业期刊编辑要善于将现有的丰富经验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要深度分析文化市场、科研学术方向,要提高洞悉信息的敏感性、认知鉴赏的敏锐性,通过反复的论证和思考,摸索适合专业期刊发展且能够提高专业期刊品牌知名度的系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期刊质量,凸显专业期刊优势,使专业期刊能够适应不断创新和变化的新媒体时代。
篇14: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的要求论文
专业期刊的`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要能够体现出学术发展、科学研究的专业性、时代性、原创性及继承性。所以,选题策划是专业期刊的基础,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专业期刊整体面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这也是期刊编辑工作思路、专业水平的直观体现。新媒体时代专业期刊编辑不仅要夯实上述基础技能和素养,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及时把握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动态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专业期刊需求为指导建立健全专业数据库,第一时间洞悉、收集、整理国际国内前沿研究成果。正所谓“功夫下在平常”,专业期刊编辑要围绕“互联网+”模式下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思维轨迹,重视多领域知识的积累,在选题策划时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充分发挥期刊特色,大胆设想,谨慎论证,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彰显专业期刊及编辑的个性和特色。编辑加工与选题策划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期刊编辑基本功的直接体现,不仅要求期刊编辑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具备一定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于斟词酌句、查漏补缺,为每一篇文章把关,确保文章逻辑通顺、条理清晰、表达流畅,符合规范,进而提高专业期刊的可读性和条理性。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手机App等传播平台的快速成长,使编辑加工有了更多途径。以“微*公众号”为例,互联网平台下的阅读模式具有“碎片化”的共同特征,但很多专业期刊公众号通常直接将专业文章复制粘贴,只是完成了将阅读由纸质转向移动端的过程,实则缺乏新意,可读性差。对此,笔者认为既然信息技术让文章脱离了纸质版面的局限,使阅读更加便利,那么,为吸引和保持读者兴趣,应在公众号专业文章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加入更多创新元素。比如,在平台不定期发布阅读兴趣调查,根据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进行分类,提炼文章精华,再配以生动的排版、有趣的插图和“接地气”的解读,来吸引读者注意力,同时附以全文链接供有兴趣的读者下载深入研读,以此提高专业期刊的阅读率,彰显其传播价值。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媒体的普及,专业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要适应市场新形势,转型发展刻不容缓。编辑是期刊的中坚力量,是专业期刊质量的捍卫者,也是专业期刊实现有序发展的助力者。因此,编辑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编辑专业技能和素养外,还要学习掌握出版管理和营销技能,以辅助专业期刊突破当下发展瓶颈,完成市场精准化定位,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期刊编辑要加强对专业期刊出版和营销的关注和重视,树立正确的品牌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品牌意识,为品牌建设、营销出谋划策。其次,要坚持专业期刊品牌的发展方向,使期刊品牌意识能够自然地融入到期刊整体规划和营销活动中,督促团队内部形成统一的集体品牌价值观念。再者,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对同类型期刊进行全面、综合的剖析和研究,总结竞争期刊的特点和目标群体,从实际出发,从市场出发,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以期刊自身产品定位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分析和挖掘期刊产品的潜在竞争力,实现对市场的细分和拆解。值得一提的是,可适当借鉴和参考其他同类型专业期刊的营销思路和方法,但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制定营销方案,避免盲目营销所导致的资源浪费。
新媒体时代出版行业产品的生成和传播方式都已逐渐改变,因此专业期刊编辑也应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在夯实基础技能的同时,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熟练掌握新媒体技能,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促使专业期刊质量不断提高,传播方式不断拓展,最终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共促的优质发展。
篇15:大众审美意识引导当代室内设计风格论文
大众审美意识引导当代室内设计风格论文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室内设计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中都出现了各种室内设计公司,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相继出现。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明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新意、缺乏改良的新技术,很多设计都带有一定的复制性与堆砌性,甚至有着对他人设计照抄照搬的现象存在。显然,这样的设计风格俨然不能与现代人类的实际要求相匹配。作为设计师,理应承担起为需求人设计的重任,寻找新的突破口,对自身文化进行突破性尝试,做出符合我国人民实际需求、符合中国美学的设计。
一、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
在如今的室内设计中,有着很多差异性较大的风格形式,每一种风格都具有不同的韵味。在目前的室内设计中,出现了多种风格形式,不同的风格有着不一样的韵味。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室内设计方面基本上还处于“有其形却无其神”的局面,如果说我们对其他的风格与流派还没有把握到位的话,那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全面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底蕴[1]。但是,针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我们是十分了解的,但目前大多数室内设计公司所做的设计往往都不能够找到良好的突破口,依旧停留在过去,并没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庆幸,当前我国不断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有着中西文化兼通的能力,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自身文化的新尝试,没有放弃全新的设计,且有着很多成功的例证,如“新天地”—上海。
二、大众审美意识对室内设计风格的要求
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对比,不难看出,两种理念有着一种贯彻性关系。由于现代生活具有多元化、快节奏的特点,所以这就要求室内不仅要强调审美内涵与艺术性,而更应该贴近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就算是日用品,人们在心理上也会希望其能够将美观与实用完美结合。因此,我们理应抛开繁杂的雕饰,努力将环境融入到其中。其次,对个性化的追求。个性的坚持,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对个性室内装饰的追求,不仅是反映现代人类审美精神层次需求的具体表现,更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2]。针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其个性化主要体现在“随心所欲”上。基于此,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上应该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等的个体要求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出个性化的风格。最后,对多样化、科技时代感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对科技手段的应用,玻璃、陶瓷、棉麻纤维、布、木、纸等传统装饰材料的外观面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以布艺类材料为例,通过电脑分色功能应用,其花色图样的层次都变得丰富多变,这俨然是过去手绘时代无法想象的。同时,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由于拥有仿真、精致、轻便以及可塑性等特点,加之现代设计理念,两者共同构成的室内设计风格,具备了较强的时代特征。而人们在多样性选择的过程中,自身的审美素养与情趣也将逐步提升。
三、大众审美意识引导下的室内设计风格定位
1、使用功能定位
目前,很多室内设计公司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都会出现忽视使用功能的现象。比如,磨砂灯泡的吊灯与奶白反光灯罩的结合,这必然将造成一种昏暗的照明效果,而这样的'效果不仅会给予人们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也十分浪费电。总而言之,室内设计追求的美观理应建立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室内环境中所涉及到的使用功能主要有饮食、休息、娱乐、学习等,这些功能因素将形成不同特点的分区,如安静、吵闹、内敛、外向等。那么,在使用功能的定位上必须对以下几点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整合室内面积,注重实际使用因素。对空间的考虑与使用,有着密切关系的实际因素,比如性格活跃、兴趣广泛以及好客的家庭,则应该设计较大的群体生活空间等;二是对使用功能的分析与归类。根据家庭成员的构成、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对房间的大小、空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装修材料、照明设施以及家具装置等。
2、风格表现定位
个性化,是现代人类最为向往的室内风格之一。由于个性化具有超越地域、超越时间、超越经济条件限制的特性,所以针对于设计师而言,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据脱离现实生活的苦思冥想,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思考。具体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提前对业主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在互相沟通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来融入个性化的风格。比如:设计师“赖特”的作品,其在空间与造型的处理中有着相当特别的韵味,追求的是一种有机整体性。而“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其主要以净化出发,追求的是简约中的精美[3]。两位大师的每一件作品都延续了他们一贯的个性风格。另外,从业主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每一个家庭的特性、兴趣爱好、工作情况、经济条件等都具有差异性。就一些私人空间来说(如书房、卧室),设计师必须充分的考虑到个人特性,必须让私人空间主题风格的设计与个人特性融为一体。
四、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住宅已经不再以前那种简单的栖身之处,其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工作之余调整精神状态、心灵净化的小环境。因此,对于室内设计的风格设计,俨然应该“对镜贴花”,不仅要符合现代人类的审美意识,同时也要尽量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打造出现代化、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只有这样,室内设计行业才能够走向稳定、持久、快速的发展之路。
★ 数学策划书范例
★ 教学资源论文
【当代纸质媒体编辑如何加强策划意识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冰心文学奖征文大赛2022-12-28
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审美构造论文2023-06-14
交通安全征文活动2022-05-07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2023-01-08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论文2024-02-20
数字出版产业链分析的论文2023-10-23
科技期刊的出版流程再造论文2022-05-04
香车丽影车模大赛策划方案2022-11-09
体会电视采访现场的场2023-07-07
学校新闻发布稿范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