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的意义论文(共12篇)由网友“徐英子徐西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的意义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的意义论文
摘要:解释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从创建城市环境、增强公众和谐观念、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管理中的意义,指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前提,对城市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生活环境
站在城市整体环境的角度,对整个设计进行规划才是最全面也是最到位的。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城市的整个形象以及环境变得更加完美,从而解决城市规划管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城市设计是对其进行规划管理的基础,它能够从另一个方面有效地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这个词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其实它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小到一个简单的小品,大到整座城市的全面设计。为了将独特的人文情怀以及历史文化贯穿于自然景观中,如:在建立一些公园时,可以融入一些中国历史的元素,可以让人们在观赏时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1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规划设计指的就是根据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对它的细节情况作出一系列的协调和处理,从而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它的主要工作范围就是城市的景观设计、空间发展以及大型活动的举办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只有将资源分配利用恰当,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对城市的规划管理。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就要加大对城市设计这个阶段的发展力度。不仅要对所在城市本身的经济状况、地理条件以及城市的历史韵味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将所有元素互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设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更舒适的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践行到实际中去。设计的好坏关乎着一座城市展现出来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
篇2: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的意义论文
1)有利于创建一个更好的城市环境。城市设计主要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突出人的地位,站在居住者的角度来将生活环境设计得更加合理。现在许多一线城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在公共空间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它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人文情怀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城市的协调成长。世界上城市的出现是人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创造出来的结晶,它是为人类服务而存在的。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展现出一座城市的良好风貌,带给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且设计感强的城市可以吸引许多外来人士来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更加看重。然而城市设计并不单单只是对城市景观进行了解,它还对人们的生理、心理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大型商场等比较繁华的地方多设置一些公共厕所、休息室;在超市门口可以安装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桌椅,这样既美观又方便购物者。别小看这些小小的设计,其实只有很多个点点滴滴才会汇聚成一个很好的整体设计。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离不开设计的支持。
2)增强公众和谐观念。在对城市进行宏观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细节。第一,借鉴一些外国的先进技术以及设计灵感的取得方法。第二,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然后再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得城市建设发展在不脱离世界轨道的同时,拥有本国独有的特色风格。周围环境与城市设计之间要处于一种平衡发展的.状态,人工与自然和谐发展,两者相互依衬,才能更好地实现改善环境的目标。因此,加强公众对这种和谐发展观念的养成非常重要,只有当观念养成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设计的发展。
3)推动城市的开发以及经济的运行。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城市越注重对城市的设计。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明白城市设计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目前的支出。其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重点分析:一个方面是现在我国还是一个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国家,它在大力发展同时也增加了设计的需求,城市的开发变相成为了积累资金的一种方式和渠道;另一个方面是它能够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又是国民经济水平的另一个支柱。城市设计发展得越成熟,表示着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前进,从而促进经济的正常运行。虽然从表面上看,它不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开发以及经济的运行,但是能够间接地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它的重视可以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益。
4)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建设。形象对于城市来说就像是脸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样,它能够反映出这座城市的人们整体的气息与素质,而且突出了景观的多样化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性、连续性以及差异性,让它们看起来既不缺乏美感又能够展示出不一样的独特风格。景观的颜色搭配、历史文化的选取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被考虑在其中的。设计强调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协调性,如果两者的协调性差,很容易引起许多问题。例如:在一些大型商场的对面建立一个垃圾场,这严重违背了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而且严重失去了美感。城市设计在提升形象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建设。在对城市进行设计时,对人口、社会、经济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考虑,这就代表着当设计越成熟,社会功能也会更加完善。5)有利于政府城市建设工作者城市意识的培养,提高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城市设计要想发展得越来越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管理时,不能忽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它是作为规划管理与实际建设之间的一个中间枢纽环节,能够很好地起到一个连接作用。随着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地被运用,政府对它的认可度逐渐上升,但是目前还起不到一个权威的作用。所以,政府在这里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加大对城市设计理念的推广,让更多的城市、人们了解它带来的各方面效益。近年来,在一些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城市,大多数都将它作为一个重大方针来实践。他们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目标的:第一,立法;第二,城市的规划管理。这些成功的实例推动了其他城市政府规划工作者对城市意识的培养,从而加大对其的实施比重。
3结语
城市设计是规划管理与实施的重要前提,它对城市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对城市的空间发展、人文情怀以及自然景观等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他们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便捷之处。总之,为了能够对城市进行更好地规划管理以及实施,必须要加强对设计方面的重视,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它存在的意义还未明显地凸显出来,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设计带来的效益将会大于人们的想象。
参考文献:
[1]马红兰.探析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14):11-13.
[2]许桂清.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82-84.
[3]付雄武.实现城市设计与建设管理的有效衔接———以武汉市武珞路及珞瑜路城市设计导则为例[J].中国工程咨询,(3):57-61.
[4]姜红.城市设计实施评价———以福州市商务办公区城市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8):9-10.
[5]牛泽文.运用城市设计辅助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以泰安天庭园地段城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3(9):24-26.
篇3: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论文
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论文
0引言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综合的、全面的城镇建设方案,不仅涉及小城镇的用地,而且与小城镇的功能、经济、空间、形体和环境等有关,并侧重于长远性、指导性以及政策性。
城市设计以提高和改善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满足居民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需求,追求舒适且有人情味的空间。在镇区建设规划阶段,城镇建设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规划创造空间和形象,使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中。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从整体上对小城镇的用地进行布局,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目的主要是关注小城镇整体方面的问题,从小城镇环境的整体性出发,使小城镇形成良好的整体空间特征。现仅从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的塑造、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及小城镇整体结构关系的建构等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目的是有助于小城镇建设规划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1.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市政等不同内容。
1.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是指城镇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城镇的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组织,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城市设计主要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和谐与协调的城镇面貌,并控制建筑实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首先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镇的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从而建立小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其次,要注重小城镇轮廓线的控制,城镇轮廓线组织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体量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成为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从而使城镇轮廓线具有一定的清晰性,丰富小城镇的总体空间。
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2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一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每一个特定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镇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设计要注重城镇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性。
城市设计: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要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3)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2.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空间要素及实体要素所具有的内在文化涵义,主要是由历史传统、社会习俗、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及聚居方式等的影响所形成。小城镇的意义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实践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小城镇的环境意义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安全感和归属感等,而且和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得生活环境更加动人。因此,城市设计要加强环境的意义,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注重社会习俗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对小城镇形体和空间的造型、尺度及色彩等进行规定,从而使小城镇的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2.3社会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反映社会结构是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和深层次的因素。在小城镇物质形态背后潜藏着人与物、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和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经过长期历史积累沉淀而成,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无形组织,对于居民精神的依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给人们带来安全感、亲切感、邻里感、社会感、自我感和归属感。小城镇社会组织结构有血缘、地缘和宗教缘等,无视这种组织结构会使居民感到失落,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由于历史的积淀,小城镇的社会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这种社会形态不具有意识的组织就能形成,因此城市设计首先要保持原有社会网络,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而且可以产生一种内聚作用,形成和谐的生活环境,成为社会安定的珍贵因素;其次要通过小城镇合理的用地布局赋予现代小城镇的社会组织以新的内容,适合居民当代的生活方式。
3小城镇的结构关系
结构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关系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城镇结构是指城镇的形体和空间区位分布特征及其组合规律,是技术能力与功能要求在形体和空间上的具体表现。任何一个城镇经历了长时期的变迀,都将逐渐呈现出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关系。镇区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公共空间和形体的关系,从而建立小城镇的整体结构关系。
一些小城镇结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城镇基础设施、用地相容性、环境容量和建筑经济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往往存在一种维持原有结构秩序化组成的趋向,使小城镇结构具有稳定性等特点。城市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小城镇原有的结构和原有城镇结构相协调,使小城镇的结构得到保护和延续。随着城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城镇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城镇内部组织系统的变化滞后于发展变化,会导致城镇结构的衰退。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镇的这种结构性衰退,使各组成要素和子系统按照新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建立起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小城镇结构的重整要延续和传承并发展原有的结构秩序,体现出小城镇整体结构的动态性。
作者简介:程俊虎(1974-),男,工程师,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
齐君(196夕)男,高级工程师,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
篇4: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利用与意义论文
1.1 水资源规划管理的背景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球发展战略,并得到与会国的强烈赞同并顺利通过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文件与两个国际公约,对于各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针对我国未来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社会全面建设的承载能力开展水资源相关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出区域水资源的最大支撑能力的方法,探讨水资源管理、科学评价及规划方法使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1.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概念
水资源的规划概念形成由来已久,是水利发展改革中通过防洪抗旱、开源供水等一系列的水利活动逐步形成的理论。目前关于水资源规划定义较多,在《中国工程师手册》中认为,以水之控制与利用为主要对象的活动,统称水资源事业,它包括水害防治、增加水源和用水。对这些内容的.整体安排即是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未来流域规划,用水调度的手段,对国家的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部门的重要工作,设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保护治理、优化调度,以及一切与水利工程布局协调、运行实施及统筹安排等工作。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
2.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
3.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
4.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利用的调度原则,提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
5.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
篇5: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利用与意义论文
(1)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在社会经济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阶段,水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应可持续发展观念。对目前仍然广泛存在的防洪安全、干旱缺水、水质恶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问题,必须围绕人水和谐与水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的理念开展工作,造福后代。
(2)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发挥水资源最大效益的最佳手段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无论是以人水和谐为目标还是直接三条红线的要求,都是在要求高效用水,提升水资源规划管理效率,让水资源更好地运用于社会经济建设。通过供水调度、排水监控、污水处理等工程管理措施和方案选择等非工程方式全方位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环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应的水资源規划管理方式方法理应作出调整。从工程水利向资源工程的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观念向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观念。
(4)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是水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目前水务改革已经在国内不断深入,采用精简高效和一事一部的机构设置原则,也有利于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使用水节水、排污处理等工作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臧超,左其亭.水利改革发展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需求分析[J].水科学工程技术,.
[2]龚凡.水资源规划管理现状与进展论述[J].中国科技博览,.
[3]热合曼·依米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
[4]左其亭等.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意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刘建民.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水科学进展,1995
篇6: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利用与意义论文
2.1 水资源规划管理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产生了优化水资源的规划管理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五十年代后的发展,基于非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模拟技术与动态规划方法的水资源系统分析发展迅速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以模型形式开展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的雏形。
近二十年来水资源合理规划研究得到不断完善,因水污染与水危机在此时期日益加剧逐渐集中于生态环境效益、水质约束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研究对于联合优化水资源系统特征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问题考虑比较全面主要体现在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不仅具有普适的经济目标在模型中产生水质、生态环境及社会目标且将更多地将某些随机因素纳入水资源模型中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水量型—水质型—综合性发展态势得到重要表现。
2.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需求分析
2.2.1水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
水资源规划是需要结合国内发展水平和自身需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定期调整规划目标和内容,强化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用水、有效节约、全面保护等方面。主要涉及社会发展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水资源配置方案、水资源保护规划四个方面。
(1)随着小康社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增强,对区域性集中型供水的要求更高,对社会规模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有重要作用;
(2)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形态正在发生大规模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必受到影响,水资源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需要我们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
(3)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用水需求空前膨胀,加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用水加剧恶化,水资源配置方案自然需要根据生活水平和规模进行合理配置;
(4)水资源保护规划,为了满足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 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水和谐的要求,新时期的水资源规划必须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2.2 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
自持续发展观以来,国家提出人水和谐、水生态文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从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出发解决水问题,以全新的理念满足新时期水资源管理需求。目前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有效的监督控制手段,三条红线作为水开发、水节约、水处理的要求作为三条警戒封锁线,越过红线将受到惩罚;
(2)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日益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与政绩挂钩。在详细的工作中落实相关的节水政策,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推进水利创新和节水创新工程;
(3)随着用水需求的调整,水权的转化也需要新的局面,需要加大开发引进先进监测设备,加强农村用水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开发权制度,大力宣传以加强民众节约用水意识,多方面落实三条红线。
篇7: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研究论文
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研究论文
【摘要】依据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特征,通过对城镇组成的人文形象、物质形象和结构关系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城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逐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规划内涵,使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设规划;小城镇;城市设计;物质与人文形象
1概述: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城镇建设方案。除了与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有关之外,还与小城镇的功能、空间、经济、环境和形体等因素有关,并与政府的政策导向、行政指导以及规划的长远性有关。
城市设计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居民获得舒适且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通常,在镇区建设规划初期,城镇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框架和指导,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规划创造很良好的空间和形象,使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达到完美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小城镇的用地进行规划布局,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关注小城镇的整体设计,从小城镇整体环境的改善出发,使小城镇形成良好的整体空间形象。我们从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的塑造、城镇结构关系的建构及城镇人文形象的造就等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进而全面完善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内容。
2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2.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小城镇通常除了街道空间外,公共的休闲空间通常非常缺乏。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特别注重小城镇的公共建筑空间、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及河流绿地等空间的设计与营造。
1)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建筑的综合功能、人流活动规律以及用地的性质来形成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用来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生活活动方式的需要。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主要的公建设施(如商业建筑和活动中心等)布置,还要考虑小城镇的布局特征、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城镇范围的林地、河流和山体等自然景观因素进行统一设计,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地园林规划等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设计一个丰富的有层次感的小城镇空间,不仅要建立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公共空间,还要建立性质相同的不同规模的空间。对于城镇的绿地建设,不仅要分类别,还要按照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片区或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如休闲娱乐、交通集散、集会和市政等不同内容。
2.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通常是指各类构筑物和建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镇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整体组织布置。城镇建设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协调和谐的城镇形象,并控制建筑空间与实体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首先要考虑使公共建筑布局合理,形成城镇景观的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从而形成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还要对小城镇轮廓线进行控制,城镇轮廓线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体量、高度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形成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部分,这样城镇轮廓线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丰富了小城镇的整体空间。
3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3.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地方种族群体的传统文化及其演变对城镇空间的组织和发展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形成独特的城镇文化。因此,城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城镇的历史文化形态。在城市设计中:1)要强化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在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中融入这些因素,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居民生活方式、村落布局和民俗民风等,延续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等要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与特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各项特色文化保护相结合。3)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要充分反映当代城镇居民的生活,创造既有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城镇风格。
3.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共同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内涵,主要由社会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形态及聚居方式等影响所形成.其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小城镇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小城镇的.意义还表现在环境方面,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安全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还能使其与居民的生活融成一体,使环境更加宜人。
3.3社会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发展与形成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和需要。在小城镇物质形态的背后还潜藏着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和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而成,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对居民的精神依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能给居民带来亲切感、安全感、邻里感、自我感、社会感和归属感。小城镇社会组织结构有地缘、血缘和宗教缘等,这种组织结构会使居民感到安全和稳定,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因此城市设计最好能保持原有的社会网络,这样既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也可以产生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
4小城镇的结构关系
城镇结构是指城镇的空间区位、形体分布特征及其组织规律,是功能要求与技术能力在空间和形体上的具体表现。城镇在经过长时间的变迁,都逐渐呈现出各自的组织关系和结构形态。城市设计在镇区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小城镇形体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整体结构。
由于受城镇用地规划、建筑寿命、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的影响,部分城镇结构通常存在维持原状的趋向,使小城镇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城市设计要充分尊重小城镇的这种原有结构,使其得到延续和保护。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镇的结构性衰退,使各组织要素和子系统能够按照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维持小城镇的结构稳定。
5结语
通过对城镇人文形态、物质形态、整体结构关系的研究,探讨城市设计与城镇建设规划的关系,使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更加深化,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江霞.试论中国 特色的建筑理论[J].山西 建筑,,31(7):14-16.
[2] 黄 建清.谈城镇体系规划 及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31(14):35-37.
[3] 宋虎 存.关于小城镇建 设的探讨[J].山西建筑,,33(5):67-68 .
篇8:少儿图书馆管理中实施人格化管理的意义与路径论文
1 人格化管理的基本含义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和社会功能,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而人格化管理则是意识到了每个个体的不同,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基于此而形成的新的管理模式。人格化管理主要是管理者通过对被管理者的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并通过情感交流方式来施行管理。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主动适应“人”的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着“人”来开展管理工作。
篇9:少儿图书馆管理中实施人格化管理的意义与路径论文
少儿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少年儿童阅读和学习的社会学校,是培养当代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因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快速发展时期,对课外读物的需求大大增加,就要求少儿图书馆既要能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学习知识的需求,又要科学的引导儿童会读书、读好书。在此大前提下,科学的管理模式与高效的管理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施行“以人为本”的人格化管理模式,在少儿图书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2.1 有助于管理模式的发展,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社会作用。现代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当从根本上采取符合当代环境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摒弃了传统的“就事论事”的基本思想,跨出了人格化管理最重要的一步。同时,人格化管理要求少儿图书馆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突出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实际积极展开工作,增强了少儿图书馆的影响力,促进了少年儿童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进一步实现和发挥了少儿图书馆的社会作用。
2.2 有助于管理的完善,促使少儿图书馆良好运作。人格化管理的中心是“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当中,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理解、关爱工作人员不但能使员工主动投入到工作中、积极的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为图书馆的发展出谋划策,真正实现“以馆为家”.当全体工作人员都能的运用“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图书馆的管理便将趋于完善,从而保证图书馆得以良性、可持续发展。
2.3 有助于减少人才流失,促进少儿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发展。因少儿图书馆主要服务于少年儿童,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高,其普遍学历较低,而且掌握新信息及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更是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少儿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部分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却往往将图书馆当做临时落脚点,并不能长久的为图书馆服务,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出现人才的供不应求现象,图书馆的管理也受到影响出现断续发展的现象。通过在少儿图书馆中实施人格化管理,通过关心、关注、关怀员工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调整其心理状态,促进其积极的参与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其工作热忱与工作效率,并使之能通过工作能获得自我满足与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对少儿图书馆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全心全意为图书馆工作,为读者服务。
2.4 有助于满足少年儿童各方面的需求,提高少儿图书馆的效益。人格化管理不仅需要针对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同样需要针对图书馆的主要面向人群 - 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例如好奇心强、注意力短暂、想象力丰富等。
人格化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应该着手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来进行专门化的管理。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的高峰期,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就要求图书馆合理采用基础设施,配合少年儿童的发育特点,保证其能舒服的阅读学习。同时,在图书馆的环境装饰方面要营造出温馨、静谧的氛围,使少年儿童能全身心的投入阅读学习中去,从而更加喜欢少儿图书馆。当少年儿童认同图书馆,更加愿意来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的效益就会随之增加。
篇10:少儿图书馆管理中实施人格化管理的意义与路径论文
3.1 要将人格化理念充分应用到少儿图书馆环境与氛围的建设当中。提起图书馆,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宽敞的大厅,整齐的书架,成排的桌椅,充斥着人文的气息。可见图书馆环境与氛围对图书馆的重要性。首先,图书馆的建筑外观、室内结构、场地布置、基础设备都要以少年儿童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其身体与心理的特殊性来进行设计、建造、采购和布置,使整个图书馆能从外观吸引少年儿童,以内在环境留住少年儿童,让他们能在温馨、舒适、安静的氛围里愉悦的舒服的阅读、学习。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也需要从人文情怀角度出发,把为少年儿童读者服务放在首位,相互尊重,细致关会,做少儿的良师益友。最后,少儿图书馆应根据少年儿童这一人群多多购买趣味性强、知识面广、图为并茂的读物,适当提供一些益智玩具、模型等来吸引小读者,还可使用音像、视频和网络资源为儿童们的提供不同的、丰富的阅读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使其能够愉快的学习。
3.2 要将人格化管理融入到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当中。图书馆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更是少年儿童读者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首先,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与小读者沟通、与其父母交流,了解其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按照需求采购图书,提高图书的实用性,满足少儿的读书需求。
另外,要求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中也要坚持人性化。比如,图书的分类,图书的摆放、书架的高低等都需要管理服务人员以少儿的视角进行布置,让少年读者能够迅速的阅读其心仪的书籍,提高阅读效率,进而促进图书馆借阅率的上升。
3.3 要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于少儿图书馆工作的始终。少儿图书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搜集、整理并保存文献资源,开展业务管理等工作,说到底,都是“人”的工作。因此,要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于少儿图书馆工作的始终,从根本上承认人的差异,关注人的的个体化需求,关心和理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难题,站在员工的角度看待图书馆的工作,制定合理的措施,使员工积极主动的为图书馆工作,以图书馆的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其潜力,以助整个图书馆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与实现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少年儿童有着非常突出的特证,通过人格化管理,能以实际馆体情况为出发点、以契合少年需求为工作宗旨,全心尽力的为少儿读者服务,才能切实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静。论人本管理在少儿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1)。
[2]江华。在少儿图书馆管理中实施人格化管理[J].科教导刊,(7)。
篇11:护理形象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论文
1护理形象设计
1.1护理形象的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不断的改变,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阶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阶段。护理服务内涵在逐渐的加深,范围在逐渐的拓展,因此,对护理人员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良好的护理形象能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护理过程的信心,同时还增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对协助医生获取好的治疗疗效有利[1]。还有利于提高医护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对人才的吸引。现代医疗行业,医院的声誉与信誉建设中,包含着护理人员形象设计更新的内容,医院的品牌效应可以通过良好的护理形象转化而来,为医院的发展做好铺垫,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护理形象设计的要点
护理形象是公众对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活动而形成的整体形象。护理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综合式的问题,它既与护理人员的内在素质、专业技能挂钩,又与外在形象展示、语言表达有关联。护理形象设计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特性院务实性、美学性、动态性、超前性。
1.2.1务实性
护理形象不只是护理人员的外在形象,而且还有着深刻的内在涵义。护理形象以最突出、最大量、最经常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护理和服务。务实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满意为目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护士,是医生、患者、医院、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桥梁,它的工作性质涵盖满全面,在细微之处显重要。医生在诊治前后,患者及其家属首先与最后打交道的都是护理人员,护士首先要有严肃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医疗护理技术掌握扎实,为患者宣传与其疾病有关的医疗知识与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治疗风险,消除患者疑虑与恐惧,并为患者接下来接受医生的诊治做好铺垫作用,在诊治之后,护理人员还要督促和观察患者是否遵医嘱进行康复,复查患者的后期康复情况,做好医患沟通。同时,护理人员要在出现医患关系纠纷时,发挥调解矛盾、保护医院声誉与患者健康的作用,避免双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不必要的治疗耽误。所以,护理形象最根本的在于其务实性与功能性。
1.2.2美学性
形象护理的设计以美学为基础,以满足患者的审美为前提。美学性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语言美、职业道德美、行为美以及护理环境美等。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多半带着恐惧、焦虑、沮丧的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与儿童患者。当患者来到医院,最先接触的就是护理人员,其外貌形象语言方式都会最直接的影响患者的情绪波动,护士的服装通常是淡粉或淡蓝色,色泽柔和,这种颜色设计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为了就诊人员的视觉效果消除压抑与焦虑。护理人员的语言体现了其素质,对待患者应该主动、耐心、认真,语气柔和而温暖,这是护理人员工作语气的基本要求。语言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工具之一。看见年老、年幼、急诊病人,护理人员要过去询问其是否需要帮助,根据其需求特点给与力所能及的协助,行为美就是体现在这些细节。护理环境是医院应该注重建设的内容,护理环境应该灯光柔和,不同科室的就诊病房与接诊室要干净、通风,有些还有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房间的避光和保暖处理。医院的美学设计是以患者缓和心理焦虑为初衷的。
1.2.3动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形象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分析国内与国外的护理形式,站在科学技术的最前端,不断的修正护理形象的设计,与医疗技术的进步接轨,保证护理形象的历史长新。
1.2.4超前性
护理形象的设计要以高能力、高智能、高知识、高创新为目标。目前,我国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临着科技实力、人才素质和知识总量的较量,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工作方式以及生活观念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护理工作的要求变得更高,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护理形象的设计应该具有超前性。
1.3护理形象的定位
护理形象定位需要结合医院的护理设施以及护理人员的素质,并根据国内的护理发展动态,分析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情况。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很多,然而大多数患者都选择护理形象良好的医疗机构,所以。医院如果想被患者选中,就要不断的提高护理形象,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将患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因此,护理形象的定位是以满足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护理形象的定位主要包括3个方面院护士形象、服务形象和质量形象。护理形象的定位可以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和医疗机构行业竞争的需要。
1.3.1护士形象
护士形象包括护士素质、文化水平、精神风貌和职业道德等。护士规范的行为、文明的举止、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护士形象在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方面得到体现。
1.3.2服务形象
护士对患者护理的服务方式、质量和态度能够体现出整个医院护理服务形象的好坏。服务形象能体现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医院形象中很容易改正,是提高医院形象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护理形象其实是在患者心中树立其一个品牌形象,现代医疗行业之所以重视护理服务形象主要是因为医疗行业的市场经济化。护理形象拥有了商业声誉的代表作用,与经营价值产生了关联。现代医院带有的企业性质,使得医院管理层不得不重视护理形象,也是同样的原因,护理人员不得不提升自身的护理综合形象,为自身在护理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好的竞争力。而市场是最好的调控者,其每一个需求显现都有其深刻的需求根源,市场对护理形象的要求也体现了患者对其的需求。
1.3.3质量形象
质量形象是护理形象的核心。质量形象是患者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护理人员精湛的护理技术,细心周到的护理,能给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从而获得广大患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使医院整体获得良好的形象。
篇12:护理形象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论文
护理形象是医院形象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人文素质和精神面貌的总体形象,与医院的良好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提高护理工作的综合实力,塑造完美的护理形象,在护理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护理队伍的形象塑造和设计,定位护士形象、服务形象和质量形象,并定期进行相应的培训,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2.1以患者为中心
不同的角色对护理质量的定义都不相同,如护士、护理管理者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定义均有所差异。有关研究认为,护理质量主要从患者的定义角度进行评价,以患者为中心,树立起野患者至上冶的服务理念。患者选择护理医院的标准就是具有较高的护理服务质量。因此,秉承社会满意和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确立护理质量标准,使护理服务的标准更加满足医疗市场的需要,不断的对服务项目进行扩大。例如,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评选护理服务之星、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年度评选医院的野十佳护理之星冶。在病房开展温馨的服务活动,在门诊开展导医服务。在护理的实践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发动全员的、全程的、全面的一流服务。
2.2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要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就应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就积极,护理工作满意度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就消极。对护理人员进行塑造良好护理形象的教育,不断发展医院的优秀形象资源,并进行宣传。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能树立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提高护理人员的执业价值观、稳定护理队伍,促使护理人员将良好的护理形象作为其共同发展的目标。积极有意识地塑造护理人员良好的护理形象。
2.3强化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树立良好护理质量的核心,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的质量和医疗的安全。因此,建立护理管理质量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制定细化、量化、具体化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合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成立专业的质控小组,迅速及时地反馈、分析、改进和总结,全面的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院护理的安全,树立良好的护理质量形象。
2.4塑造护士内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形象
护理人员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情操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行为形象,是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内涵。行为形象会让被护理人感受到严谨的作风,严密的管理和值得信赖的技术。重视对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护理人员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专业服务水平的自然展示,更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表示尊重的规范要求,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认识升华。护理人员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行为得体,让患者感到亲切,得到患者的信任,从而使护理人员的内外在美达到和谐统一。
3结语
护理形象管理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工程,不仅需要护理形象管理人员有坚实的护理基础,还需要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科学规范。护理形象管理的设计和定位应该从护士形象、服务形象和质量形象出发。护理人员在实践的护理服务中,以其良好的护理形象,在医院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凤娟 单位:四平妇婴医院儿科
【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的意义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2023-08-15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要注意什么2024-05-07
大学生毕业论文总结2022-05-22
规划院个人资源柔性管理论文2023-08-06
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2022-10-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万能模板2022-06-25
污水处理开题报告书2023-07-21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2023-11-22
文档一体化工作的论文2023-03-17
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探索课题开题报告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