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时间:2023-11-14 08:08:01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集锦15篇)由网友“丽彧茵”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篇1: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国内有关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未能摆脱大众化追求数量的弊端,以绝对数量、比例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本文意图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借鉴其优点,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结构优化;研究述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相对稳定,研究者开始将目光从关注数量的增长转向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近年来国内有关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并没有摆脱大众化追求规模和速度效益的阴影,表现为以绝对数据和比例关系为结构优化的目标,将高等教育大众化视为结构优化。

一、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

1、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理论探讨

高等教育何以必须调整结构,又该如何调整结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赖于我们分析和比较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所依据的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人力资本理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人力资本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如李锦奇认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高等教育的内容、结构、类型、专业设置等都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一个与之相配合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如国内学者肖玮萍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三个特征出发,指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存在比例不合理、衔接性差及定位不清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耗散结构理论指的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李锦奇认为高等教育系统也具有系统自组织理论中提到的远离平衡态、开放性、非线性、涨落发生四个条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动力机制分为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两个部分。

2、关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研究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通常是按学历层次划分的,一般分为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学士)、研究生(硕土、博士)等。冯向东认为,高等教育为“发展生计”,在层次结构上普遍表现出“专升本,中专升大专”的“趋同”、“攀高”、“升格”现象。邱家洪、周航、王硕旺等则以“金字塔”为合理的层次结构类型,指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研究生比重偏小、本科生比重较大、专科层次比重较小等问题。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亦可称为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它包括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学校类型、学习形式等各种类型和样式结构。杨一心对江苏省的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江苏省虽然形成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以夜大、函大、电大、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为辅的多渠道的高等教育形式,但成人高等教育的分布则存在布局失衡的现象。康宏从国内外对比的角度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发展远程教育和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表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情况,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横断面。齐亮祖和刘敬发的研究发现,受历史传统的影响,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杨一心等研究者通过对专业招生数位列前10的本专科专业进行统计分析,指出江苏省高等教育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过细、口径过窄、专业分布重复等问题。

3、关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原因探析

关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表现,国内学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对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则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中,冯向东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原因归结为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不合理,因而导致高校与政府间为争取资源而进行博弈,高校与高校之间为争夺资源而恶性竞争,其直接后果就是,高校为政府而非为人民办学。韩梦洁、张德祥等人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问题,并提出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的调节机制和推动作用。

二、我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视均衡为优化,结构优化定位不清

何谓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优化的高等教育是怎样的?这是高等教育内、外部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其各自的社会状况、经济需求、政治因素、文化背景不同,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标也不同。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未能充分考虑地域的独特性。研究主要以国外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结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努力的方向而未能考虑本土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现状。在层次结构上,以“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为目标,追求专科、本科、硕士生比例的均衡。在地区分布上,追求高校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均衡。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和已有条件进行结构调整,盲目追求全、多、平均。

2、宏观研究居多,微观研究不足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的优化取决于内部各个要素间的相互组织和平衡,仅仅从宏观角度如层次、科类、形式、布局、管理结构等方面,只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大致的努力范围,而不能从质量上真正提高高校的水平。如有研究者为解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均的问题提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建高校的建议,若从质量方面考虑,新建一所高校,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在于师资力量的加强。因此,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既要有宏观的、全局的目标设定,但也要从微观的、内部的各要素着眼,逐渐改善。

三、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驾齐驱

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整体,它指高校与其外部关系以及高校内部间各个要素的构成状态和相互作用,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必须首先遵循系统论及结构理论。一方面,高校必须具有开放性,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协调配合,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具有动态性,根据需要对其内部各个要素进行优化和重新组合,从而发挥高等教育整体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从而使得理论指导更有实践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更重要的是满足地区的发展,发挥地区的特色,从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当前具备的条件综合考虑,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齐亮祖、刘敬发在其《高等教育结构学》一书中,将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划分为基础结构、队伍结构、组织结构、学科设置和课程结构。微观结构的优化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然而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多以宏观研究即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地区分布结构为主而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微观结构的研究,致使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千篇 一律,并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如就基础结构来说,需根据一地区或者一个学校的招生数、在校生数、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合理的用地规划、设备的购买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用最少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盲目扩大学校规模,造成人、财、物力的严重浪费。

3、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研究同步进行

科类结构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学科设置和课程结构是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专业结构可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中观结构,三者是从上至下,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同的科类结构还有自身不同的层次结构、分布结构、专业结构等。如师范教育属科类结构中的一个要素,而学前教育、教育学、天文学、图书馆学等属于其专业结构,思想政治课、外国语课、专业课等属于课程结构。因此,科类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首先要考虑的即是科类结构,根据所涉及的科类数目,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专业结构是科类结构的核心,开设何种专业,取决于科类设置。专业结构是学生选择一所学校的根本依据,也是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的因素,因此,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研究必须同时进行。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应该是帮助高校正确定位,如创办单科性的大学虽然会在发展规模上受到限制,但却更容易集中优势资源,办出特色。而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而言,需要剖析影响专业设置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专业设置上提出解决专业设置过细、口径过窄、专业设置陈旧的措施和方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因而,我们在研究之前就需跳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视数量增长和比例平均的思维模式,跳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怪圈里自圆其说的惯性思维,从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领域切入,将教育问题与实际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历史传统、政治因素综合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参考文献:

[1]齐亮祖,刘敬发主编.高等教育结构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

[2]何晓芳.大众化进程中的中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

[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

[4]迟景明,何晓芳,程文,朱艳,李霞.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0(1)

[5]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5)

[6]杨一心,刘标,钟错.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及其优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7]韩梦洁,张德祥.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市场机制[J].教育研究,(1)

[8]周航.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14)

[9]肖玮萍.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J].高教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1(2)

[10]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篇2:贸易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摘要:贸易结构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内生产的组织方式,决定获取贸易利益多寡。我国的贸易结构长期以来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贸易主要优势,缺乏在高技术层面上的贸易结构单元和多元化。探讨了如何借助于当前我国金融发展的局面构建我国中高层次的贸易结构。

关键词:金融发展贸易结构高级生产要素金融效率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强劲趋势,既使国际贸易环境出现各种不利的事件,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及贸易上所获取的利益都出乎经济预言的料想之外,似乎中国对外贸易在现时代的“无约束”发展超脱了现存贸易理论的普遍解释范围,抑或是否中国所表现出来的贸易现象成为贸易理论界中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其实则不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改革的进程中,一直坚持自我为中心的贸易方针,即以自我所拥有的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主导,大力开展出口导向型贸易,以此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兴起。同时以这些新兴产业为依托,更深层次地改良优势产业,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其次,多年来的贸易成果积累了充盈的资本,为产业进行结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无论是从产品规模和质量上,都随着贸易成果扩大而增强,延续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而且也在产品的国际信誉市场上异军突起,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扩充提供了保证。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开放贸易在以劳动力成本为依托的贸易商品延续了几十年,固然已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从长远看整体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也出现了严重倾斜,没有形成一个立体层次的贸易结构,即在高、中、低贸易层次中没有形成一个均衡的结构。而高、中层次的贸易商品在信息和科技为当今经济发展动力的局面中,往往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稳妥而快速地推动我国贸易结构优化是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国家金融体系一直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遵循着计划经济时的经营体制,在对国有的金融界进行大幅度的整合之后,我国的金融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经营市场。本文就是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中,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讨论如何借助于金融层面的经济发展力量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

篇3:贸易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从贸易理论来分,大致可分为静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和动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

静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中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理论:一是以大卫·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其代表观点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导致价格差的原因则归结于劳动生产率或技术差异;而赫克歇尔-俄林则是从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来讨论国际贸易起因,进而指出生产要素的丰裕和稀缺程度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差,从而致使商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二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该理论的构建框架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三大分析要素上。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产品规模的经济效应和产品差异上的消费效应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动因。新贸易理论是在突破古典贸易理论假设前提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但这两种理论的出发点都只强调了现存的资源,是在资源总量恒定不变的前提下对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的理论探讨,是一个静态过程。

从动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分析:一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专业化学习、投资创新等后天因素人为地创造出来,强调的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技术创新。该理论的两大支撑是技术和资本,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加快产品中生产要素的转换比率,同时把技术作为比较优势的内生变量,强调“干中学”的经济效应。通过“干中学”以及技术创新巩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异,资本的作用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成长和成熟两个阶段,是产品生产在生产要素中的突出因素。因此,在这两个阶段由于技术外溢资本的作用尤为重要。二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可以人为地有意识地选择策略来配置稀缺资源,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波特的竞争理论中,有四个基本的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结构、相关与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和竞争程度。波特将生产要素细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指的是不需要花费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高级要素则需要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够创造出来的要素。他认为高级要素最为重要,它们是取得高级国际分工层次的关键,一国基本要素的不足可以通过高级要素获得补偿,但是在高级要素上处于劣势则无法用其他方式有效弥补。竞争优势注重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关注要素的质量和产品的需求情况,主动地创造比较优势,在改善贸易结构中,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贸易结构优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贸易动力主要由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来决定,在这个阶段贸易结构主要是表现为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贸易发展。第二阶段中推动贸易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比较优势的动态阶段,即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贸易结构优化,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带来贸易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比较优势建立在高级要素禀赋的基础上,从而上升到后天禀赋层次。第三阶段,竞争优势成为推动贸易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此阶段以吸收贸易发展带来的先进技术,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和技术优势为特征。而在这三个阶段的进化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是发展中国家在优化贸易结构上的两个关键。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秉性中,这两个因素无不与高投入的资本量相关。我国的对外贸易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当前金融发展的大前提,继续保持在自我特有贸易低层次上的优势,同时也要借助于金融促进的力量来构建我国中高层次的贸易体系。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的贸易结构优化

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候,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几乎可以代表该国参与全球经济程度的.高低。因此经济增长中贸易结构的取向和相关调整都对经济增长率和其发展的持续性至关重要。,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多年中的贸易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同时在贸易成果展现的主要方面外汇规模的庞大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中国金融体系是长期滞后于快速增长的贸易发展势头。特别是加入WTO后金融将面临整体开放的形势和国内对金融促进贸易发展不利的双重压力下,中国金融的发展应更有效地对抗外来金融的竞争以及促进国家贸易在结构上的优化,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进程的良性延续提供恒久的动力推动环境。

首先,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联系来看贸易优化的问题,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大致可以表述如下:Patrick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成两类,主张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叫做供给主导,主张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被动反映称为需求遵从。无论是供给主导还是需求遵从的观点,都明确地指出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随着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研究成果的引入,打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唯一影响因素的观点,而把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同时也对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在对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中重新界定,并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即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Levine,),金融市场通过增加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Smith,1997)。以上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也较快。笔者在贸易结构优化概述中已经得出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是改善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关键,而这两者在现代经济中无不与资本量投入的多少相联系。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我们已经指出了是要需要大量长期的资金投入才可以获得的,而技术与资本的关系在贸易结构优化中的关系可以用希克斯的技术进步理论中与资本的联系获得。希克斯将技术进步分为中性、劳动节约型和资本节约型三种。中性技术进步指的是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效率同比例增加,其后果是生产原有产量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和资本;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指的是生产中的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的生产效率的增加,结果是达到原有的产量可使用较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但资本/劳动比例上升;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指的是劳动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资本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导致生产原有产量现在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和资本,但此时劳动/资本比例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在以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来衡量贸易结构时,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在贸易结构优化过程中,资本投入量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尤以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率对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以及贸易结构的高级进程是资本是否起作用的标准。因此,在金融发展中提高资本在贸易商品生产中的生产效率是替代贸易结构优化中有关金融各方面相关问题的一个核要议题。

我国的金融发展是立足于金融业在混业经营上的趋同,而金融业借助于混业经营的方式来发展,其本身就是追求在经济增长中金融效率的提升。金融效率从区分上可以从金融的生产性效率和目的性效率来看,生产性效率简单来看就是企业从金融发展中可以获得得益于金融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目的性效率则是指金融业因为效率的提升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这些内在的关系为对外贸易在金融发展的推动下,如何借助于金融资本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来通过技术或者是生产要素高级化的实现来优化该国的贸易结构提供了方法。

我国金融的发展在促进贸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将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首先,借助于整体金融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即可以在混业经营方式下多渠道地获得风险资金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为企业在生产转型过程中提供金融支持;其次,金融发展中体现出的金融产品功能,可以帮企业以多样化方式来应付对外贸易经营中的风险,规避全球经济负面作用下的贸易风险,改善企业对外经营中的贸易环境,营造企业以技术运用为主体的贸易气氛,为企业进行改良式的贸易运作奠定基础;第三,可以合理和充分地利用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合资生产,都会对中国这样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的相关产业产生激励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从另一方面来增加我国贸易商品的技术标准。而更为重要的是以此形成我国贸易发展的新格局,为长远的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利益获取建立起有生命力的贸易单元;第四,金融效率在金融发展中的提升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在生产中获得放大性的效应,而且也为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比例,促使企业在扩大再生产中为了追求贸易利率而加大对资本的投入量,优化国家贸易结构创造基础;最后,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良性促进作用反过来又会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尤其在开放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中,两者在发展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正如我国多年来贸易成果同样也为国家的汇率和金融安全提供了保障。

3结论

金融和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两个方面。对外贸易是积聚金融成果的方式,而金融是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保障层面。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要在金融发展的推动下不仅只能停留在低附加值产品和加工贸易上,还要在高速发展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上迎头赶上。以我国的金融发展为契机,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目的,以金融效率提升为方式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升级。同时也要注意到金融发展不利方面,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样与资本一样具有放大性和巨大的破坏性,要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关注金融风险的扩散以及给对外贸易行业带来的各种风险,积极地防御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为贸易结构优化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德权,梁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外研究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3)

2彭磊.贸易结构优化三阶段论及我国所处阶段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探索,(3)

3杨贵宾,李燕妮.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新演进动态[J].上海金融,2005(3)

4陈建国,杨涛.中国对外贸易的金融促进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5

篇4: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分析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分析论文

一、引言

资本结构又被成为融资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主题。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产品生产并不是其运营的核心部分,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最优化关系才是公司运营的关系。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已有上千家的发展规模,但由于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国有企业,其债务比率并不十分理想,在公司价值与公司效益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提升,业绩下滑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外在资本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优化理论的研究总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经典以及现代三个阶段的资本结构优化。其中,早期资本结构优化理论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中叶,由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杜兰德在《企业债务与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与问题》一文中首先提出,该理论将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分为净收益、净经营收益以及传统三方面理论。经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最早也诞生于上个世纪中叶,与早期资本优化理论相比稍晚。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与米勒在《资本成本、企业财务以及投资理论》一文中正式提出,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MM理论,是优于早期资本优化理论的一种存在。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是以经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其内部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为由詹森与麦卡林首创的代理成本理论;其二为基于MM定理假设的非对称信息理论;其三为由哈里斯等人所提出的控制权理论。

我国在资本结构研究相对较晚,最早的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由刘利与朱民在《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之谜一一现代企业资产结构理论》一文中最先提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开始对MM、信息传递以及控制等模型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对资本结构以及其形成原因、优化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探讨,得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一为对资本结构经济效益的实证;其二为对资本结构最优化模型的实证。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态

1.内部与外部融资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体上可以分为未分配利润为正以及未分配利润为负两种,业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年份为1995年至这六年。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来说,1995年其内部融资为12.4%,外部融资为87.6%; 其内部融资为14.75%,外部融资为85.25%; 其内部融资为15.43%,外部融资为84.57%; 其内部融资为13.37%,外部融资为86.27%; 其内部融资为14.23 %,外部融资为85.77%; 20其内部融资为19.19%,外部融资为80.81%。由此可见,在未分配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中,其内部融资平均值为15%左右,并大致呈现出递增趋势;外部融资的平均值为85%左右,并大致呈现出递减趋势。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来说,1995年其内部融资为9.5 %,外部融资为90.S%; 19其内部融资为3.23 %,外部融资为96.77 % ; 19其内部融资为13.28%,外部融资为103.28%; 19其内部融资为10.55%,外部融资为110.55%; 19其内部融资为15.83%,外部融资为115.83%。可见,在未分类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中,内部融资逐年下降,并在1997年以后呈现出负增长,公司完全依赖于外部融资。

2.直接与间接融资

在公司的外部融资中,又可以将其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大体上包含股票与证券市场,通过两者来获取相应资金;间接融资则主要以银行或金融机构来获取相应资金。从到这五年我国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情况来看,呈现出如下数据:20,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及企业债券方面的融资额为898.5亿元,银行贷款增加余额为10215.45亿元,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为8346.15亿元,股票及企业债券融资占银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8.796%,占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0.765%;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及企业债券方面的融资额为1048.14亿元,银行贷款增加余额为10139.79亿元,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为8289.54亿元,股票及企业债券融资占银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0.337%,占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2.644%;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及企业债券方面的融资额为1177.56亿元,银行贷款增加余额为10815亿元,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为8587.69亿元,股票及企业债券融资占银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0.888%,占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3.712%;,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及企业债券方面的融资额为1162.71亿元,银行贷款增加余额为15263.3亿元,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为11347.21亿元,股票及企业债券融资占银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7.618%,占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0.247 % ; 20,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及企业债券方面的融资额为992亿元,银行贷款增加余额为9895亿元,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为7287.63亿元,股票及企业债券融资占银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0.025%,占国有很行贷款增加余额比例为13.612%。从总体上看,除20受到通货紧缩影响之外,反映直接融资的股票与企业债券融资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

3.股权与债券融资

在外部融资中,可以分为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两种方式,在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中,长期以来呈现出股权融资较高,债券融资较低的状态,但随着融资结构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年到2005年这五年中,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呈现出以下数据:2001年股权融资751.5亿元,占总体比重的83.64%,债券融资为147亿元,占总体比重的16.36%; 20股权融资723.14亿元,占总体比重的68.99%,债券融资为325亿元,占总体比重的31.O1%;20股权融资819.56亿元,占总体比重的69.6%,债券融资为1358亿元,占总体比重的30.4%; 2004年股权融资835.71亿元,占总体比重的71.88%,债券融资为327亿元,占总体比重的28.12%; 2005年股权融资338.13亿元,占总体比重的34.07 %,债券融资为654亿元,占总体比重的65.93%。由此可见,发展到 2005年,债券融资的比重已经从原来的不到30%发展到了65%,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暂停新股发行的政策,不足以说明债券市场受到的足够重视。另外,我国股权结构复杂、股权集中程度过大以及管理层与企业职工持股的比重相对较低等也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四、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

1.从宏观角度看

从宏观角度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与国内的经济形式影响,其与公司所做出的融资决策密不可分,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公司在融资上便会更偏向于债券融资。另外,国家政策也会对公司融资决策产生影响,如国家在年推行的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公司的发展。

第二,金融环境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举例来说,在金融市场资金相对紧张的时期,公司长期借贷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再比如,在金融市场利率相对较高,且预期相对下降时,短期债券便会“大行其道”。在这个过程中,对公司资本结构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利率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主要受到通货膨胀以及实际贷款利率所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影响公司的经营风险;其二,公司可能会因此丧失节税利益;其三,影响公司获得与其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第三,行业前景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公司的收人与利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负债能力,而公司所处的行业的竞争程度则会左右公司的收人与利润。如果行业竞争相对较低,公司的销售利润也会相对稳定,这种情况公司便可以大量举债,使公司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重有所提升。另外,公司发展前景也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如果企业发展前景不稳定,公司便会提升股权融资的比重,以避免公司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

2.从微观角度看

从宏观角度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司规模与资产形式对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在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中,普遍会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使公司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分散,提升公司的经营稳定性,破产风险也会随之降低,其负债水平也会相应较高,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则相反。另外,公司的资产形式也会对其融资的选择产生影响,有形资产较多的公司在企业陷人财务危机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资产出售,从而保障了债权人的根本利益,企业也因此具有较强的负债能力。

第二,公司的成长性对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处于高成长阶段的公司在投资增速方面与利润增速相比会相对较高,需要运用更多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另外,成长性较高的公司普遍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不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公司不会发行很多新股,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获取主要依托于负债融资。

第三,公司盖利能力对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升公司的盖利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公司的负债能力,盖利性相对较强的公司普遍不会选择低收益的项目进行投资,但高收益项目的风险也会相对较大,因此,会更偏向于选择债券融资,而且,具有较强盖利能力的公司其负债水平也会相对较高。

五、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资本结构的优化主要指的是以过去资本结构的运行状况为基础,对公司资本的构成比例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其调整的过程主要以公司经营目标与公司所处环境为依托。具体的内容主要包含优化目标、最优结构、如何实现等几个方面,其中,资产负债率的`计算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确定公司资产结构调整方向的关键所在。

1.定量决策方法的研究

定量决策方法主要是以一个方面为最值标准进行资本优化决策的研究方法,当前运用比较多的主要有以综合资本成本最低、股东财富最大以及公司价值最大为标准的三种决策方法。其中,以综合资本最低为标准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比较资本成本法;以股东财富最大为标准的方法主要运用直接比较法、单目标线形规划法、概率分析法以及遗传算法等;以公司价值最大为标准的方法主要运用测算分析法与直接比较法两种方法。

2.以多目标规划为基础的优化研究

但无论以上哪种决策方法,都是以一个方面作为标准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最具科学性的判断方法应在公司的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最低的基础上,取得尽可能大的公司价值,因此,构建其一个多目标的资本优化结构决策是比较科学的。作为数学规划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多目标规划法以其能够有效解决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问题已经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运用。

在以多目标规划为基础的资本结构最优化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约束条件进行设置。公司作为一个经营系统,其中的构成元素非常复杂,在经济利益方面,也包括很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主要包括经营风险、还债能力、股东效益以及盖利能力等。所以在对约束条件进行设置的过程中,也可以按照以上提到的这几个几方面进行。之后,需要构建相应的目标函数,如上述公式。

六、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主要对策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公司因所处行业、筹资环境、经济状态、利益划分等方面的不同,其资本结构也会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因素还是有其共同之处的。本文依照上述影响资本结构的相关因素以及优化模型,提出以下几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主要对策:

对上市公司当前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以对资本与货币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能够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进行合理预测。之后,针对上市公司本身,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以充分预判公司未来可以得到的期望收益,还能够对公司未来的资金需求有一个大体上的评估。然后,便能够得出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相关指标值,并根据这此指标值,设置出以多目标规划为基础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进而构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最优化的模型,求出资产负债率。结合上述数据,便能够制定出上市公司初步的融资决策,之后根据实际要求,对融资决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制定出最终的融资决策。最后以最终的融资决策为依托,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使公司的资本结构更富有合理性。

另外,在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融资策略的确定需要以公司的持续增长为前提,以公司的外部环境为基础;在资本结构的确定方面,需要以公司中长期的发展情况为依托,将其弹性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七、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详细研究了以多目标规划为基础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模型,并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进行优化的主要对策,以期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合理与科学。

篇5:谈开封市优化种植业结构研究农科论文

谈开封市优化种植业结构研究农科论文

摘要介绍开封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该市种植业结构的对策,以为推动该市种植业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河南开封

开封市在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同时,一些相关产业和配套措施也紧紧跟上,为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全市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推广高效农业新技术,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大力推广了设施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技术,延长产品上市期,提高了错季农产品产量;建立高效示范园区,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二是市场信息体系不断完善。开封市加快了农业信息体系建设,5县共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点185个,通过网络优势,加强农业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培育出3 000多名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农户,成立中介组织350多个,有效地促进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三是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开封市初步形成“基地+市场+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1开封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开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取得显着成果。

(1)种植业结构明显改善。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不断增加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全市粮经比达到55∶45,蔬菜、西瓜、名优小杂果等园艺产品快速发展,成为开封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2)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当前全市优质专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8.77万hm2,占总面积的36.69%。其中优质专用小麦10.34万hm2,优质玉米4.05万hm2。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个,总面积达1.00万hm2。

(3)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根据开封市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农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经济区,通许县形成辣椒、无籽西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兰考县形成六大“特色农业”基地,多乡一业,连成一片,形成区域化生产格局。

(4)订单农业得到发展。如开封市先后发展优质小麦、白玉萝卜、大白菜等各种农产品“订单”面积逾1.33万hm2。

2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开封市种植业调整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着成果,但仍然属于粗浅层次的调整,相对于不断提升的高消费和种植农户的单位效益来说,仍有很大的优化深化空间。

(1)优质农产品比重低,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整体效益低下。开封市优质小麦不足1/3,小麦品种更新力度差;优质农产品占有率低,仅占38.89%;农业特色不突出,成效不显着。

(2)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滞后,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一是农业科技研发方向存在误区,提高单产研究,特色品种培育少;粮食生产研究多,经济作物研究少。二是农技推广工作网断人散,技术培训少,制约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1-3]。

(3)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增值潜力小,种植业结构优化的成果不能充分体现。开封市农产品加工95%以上为简单的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果蔬类产品因为缺少深加工、冷藏设施,上市时间集中,销路狭窄,价格低廉,甚至滞销。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严重制约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与深化。订单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开封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善始善终,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尚未理顺,农民利益得不到保护。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无法实施农产品监控。信息滞后,结构调整的趋同性倾向比较突出[4-5]。

3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对策

(1)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区域性布局,逐步形成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具体有以下几个区域:①专用小麦区域。重点是在5县建成13.33万hm2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实行集中连片,统一管理,稳定粮食生产。②专用玉米区域。突出专用玉米优势区,实行品种多样化,达到玉米基地6.67万hm2。③优质水稻区域。发展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33万hm2,提高稻米的加工包装能力。④优质棉花区域。迅速建立4.00万hm2优质棉生产基地。⑤优质花生区域。发展花生优势产业带,建立4.00万hm2优质花生生产基地。⑥汴梁西瓜优势区。建立西瓜优势产区,推广开杂5号、菊城无籽1号等新品种。

(2)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具体措施①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快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的作用,不断增强市场功能,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要进一步推广“绿色通道”,保证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运销通畅。②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县、乡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平台(下转第381页)

(上接第379页)

作用,加强市场信息的开发和预测分析,建立农业市场“110”,引导农民种植销售。③加强质量检验监督体系建设。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实行严格的检验和监督管理,确保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进行加工。重视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农产品农药、化肥残留较高等问题。④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的制订,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动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多重效益。在抓好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改组改造的同时,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在发展中逐步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4参考文献

[1] 张太宇,徐丹丹.沈阳市农业结构调整经验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4):39.

韩清建.通许县政协关注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J].协商论坛,2010(6):26.

周世忠.实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问题研究――以兵团六师芳草湖农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89-90.

刘鹏举.石羊河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2):37-38.

韩玉英.浅谈门源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途径[J].青海农技推广,(4):13,18.

李超功,徐敏,谢尚珍,等.浅谈息县种植业结构调整[J].河南农业,2008(21):6-7.

篇6:旅游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旅游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践教育的方法,从当前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入手,以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改革发展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旅游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在高速发展的旅游业背景条件下,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和理论研究价值的焦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课程结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开发出符合旅游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推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现行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

课程体系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那些相对成熟的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而且现行课程体系在旅游业大发展态势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主要表现:为旅游行业培养什麽类型的人才(是面向市场的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目标定位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二)体系欠缺科学性

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显得零散而不成系统,反映到课程设置上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或重复,或缺漏,在课程结构上或顺序错乱,或轻重颠倒,课时比例分配不完善,课程时序衔接错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

(三)学不致用,能力不强

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时的最大困惑。由于旅游人才培养(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地对接,有些实践操作技能的实习课程流于形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造成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

(四)特色不明

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从中反映出各旅游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核心学位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期较长。

二、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成因透析

鉴于对现行课程体系的评价,反映出的问题是急迫的,究其原因可概括为:

(一)课程设置理念滞后

我国旅游院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而非“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基本没有结合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人才培养目标的抽象化和模糊化延续到课程体系设置中,使得课程设置抽象和空洞,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现行旅游高等教育已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问题。

(二)专业设计口径过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多是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专业课程总量占据的比例较高,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课程及拓展专业的课程较少,学生选课余地小,加之许多旅游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托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专业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职发展,也难于应对日益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知识交叉性职位要求,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高校旅游专业仍然困于传统的经院式培养模式,进行的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不良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采用了通用教学计划和理论教材,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断层脱节现象严重,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管理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发生错位,最终势必影响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实践教学环节弱化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形式化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五)旅游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大班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对幻灯片、视听、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通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从培养目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确保旅游人才的高品质并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既可以和市场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正确的供给关系,同时也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二)找准市场需求切入口

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学生个性特质等因素有机结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缺乏关联的弊端,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双向互动。

(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公共基础课+学科类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的课程设置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是指教育部指定的通用课程;学科类课程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下,整合本学科涵盖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的可以进行专业转换的背景知识结构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是指针对学生毕业时明确的、实用的职业就业课程,强调实用性、技能性。要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努力形成结构全面、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一方面使得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扎实,符合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细化、深化专业方向,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突出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突破过去专业方向的单一性、单调性,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内容研究空间。第四,鼓励学生增修人文类课程,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人文素养。第五,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有关课程整合、衔接,使具体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同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即时适应性”。第六,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案内容实施有效的动态评估、监测,使完整、科学的教学布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体系。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更是一个与旅游业接触紧密的专业。旅游高校主动加强同旅游企业的联系,把课程的安排与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设备,活化教学手段。授课形式上,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网上论坛、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使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课程理论、景区状况和企业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

(五)多渠道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基本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质量提高的有力而直接的保障,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一方面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可有计划的委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旅游院校进修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实习、交流,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可聘请同行中的专家、优秀教师及企业中的技师到学校兼职教学,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使行业、企业的信息、案例能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应用。同时,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积极构建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参考文献:

[1]刘绍辉.论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5)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s1)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颁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研究报告,2005

篇7: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主要特点之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内蒙古GDP总值逐年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文章从内蒙古以来的数据分析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研究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得出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一、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

(一)内蒙古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化

根据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从第一产业分析,20至,内蒙古第一产业比重维持在9%到10%的水平,比较稳定。从第二产业分析,年至20第二产业比重维持在51%至56%的水平,说明第二产业依然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第三产业分析,2010年至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在34%至40%之间,这种小幅波动说明了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递增的持续增长,第三产业依然比较落后。

(二)内蒙古工业产值与工业产品

根据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从2010年至,内蒙古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也是逐年递增。工业构成方面,从2010年至,基本维持在70%至71%,重工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内蒙古工业发展存在重工业比重偏高,轻工业比重偏低,存在对能源资源产业依赖严重的问题。表1中只选择了内蒙古产量较高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其中原煤的产量最高。从产量来看,原煤、发电量、钢、成品钢材、生铁、水泥是内蒙古的主要工业品,原煤的产量更是达到106603万吨,20受国际国内需求影响,产量开始下降。与原煤的产量趋势一致,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从2010年到20逐年递增,年达到64027.06万吨。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生产总量趋势保持一致,也是逐年递增。但从年,能源生产总量有所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并下降,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三)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构成

从表3中我们发现,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多的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整体占比达到50%以上。据内蒙古统计年鉴显示,20,教育所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所占的比例为2.3%,卫生和社会工作所占的比例为3.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所占的比例为7.6%,加总起来还不足18%,所以新兴服务业如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的比例比较低,而且关注民生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第三产业有待发展。

二、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提升面临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对需求意义重大

农牧业作为内蒙古基础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近几年来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新常态下,内蒙古农牧业的稳定、持续增长,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已经连续8年实施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投入资金3.63亿元,累计创建高产示范片2256片,累计创建面积4257.3万亩,基本辐射到了全区12个盟市所有的农业旗县和重点乡镇,涵盖了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作物,辐射带动全区粮油糖均衡增产累计达到103.1亿斤。在畜牧业方面,大力提升本地畜种的保护与改良技术、良种畜的引进繁育技术,推广两年三胎、一胎多羔技术以及接早羔技术等,从而有效增加牲畜存栏数量,提高牲畜的个体品质。然而,在农牧业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农牧民的收入受需求价格的影响,收入增长幅度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小规模低效率种地养畜只能保证基本生活,对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还需要在多方面做出改进。

(二)第二产业内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部分工业产品产能过剩

21世纪以来,内蒙古紧抓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机遇,依赖资源优势,经济保持了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内蒙古经济从2013年开始下行,经济增长速度跌破两位数,2015年降到7.7%。进入新常态以来,内蒙古经济面临的首要任务和风险就是钢铁、煤炭、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未来几年的产能削减过程中,可能面临资产负债表恶化、产能关停兼并提速、信贷违约风险以及就业裁员等压力。从产业结构来看,两类企业产生的失业人口增加幅度可能增大:第一类是产能低下,依靠资源生产初级和中低端产品的企业,第二类是受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影响较大的企业。

(三)第三产业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有待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内蒙古第三产业产值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近55%,而在新兴服务业如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和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的比例比较低,关注民生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第三产业有待发展,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三、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农牧业创新发展,扩展农牧民增收渠道

农牧业的创新发展,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首先,应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农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价值,并打造优质品牌,提高农牧产品的品牌价值。其次,因地制宜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标产品,推进农牧业优质化和生态化,创新产品理念,打造健康生活理念。再次,鼓励农牧民结合自身条件,在保证生产性收入的基础上,扩大工资性收入,鼓励农牧区建立与农业相关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共享经济利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牧民家庭的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居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配套服务保障,促进共赢发展新局面

部分工业产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国家层面已经选择在钢铁、煤炭两个领域先行突破,并建立10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转岗安置,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内蒙古政府应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引下积极做好配套服务保障,促进职工再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去产能、促发展和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首先,设置各级“援企稳岗”政策领导小组,对新常态下出现的企业因产能过剩亏损减员、移交人员问题等涉及民生的新情况做好预案,合理落实“援企稳岗”工作,及时协商解决相关的资金缺口。其次,对困难企业进行实地摸底考察,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给予稳定岗位补贴等。

(三)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现代服务业

对于传统服务业,要创新管理方法、采用新技术、塑造新理念,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的附加值。对于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拓展现代服务业的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对关系民生的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文化和体育业的扶持,通过新兴现代服务业引领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全面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总而言之,要注重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为服务业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要通过服务业体制创新和供给创新,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坚持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并举,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篇8: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

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2.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期望逐渐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期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紧随社会发展需要的。要知道在十几二十年前,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期望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技术才能的人士,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也是其能在专业的学习领域有一定的见解的人才。二十年后,时代发展变化了,对人才的期望与要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许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生产价值很快就能够得到验证,立刻就能够适应自己的劳动岗位,这一点我们从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应聘上也可以看出来。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如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仅仅只接受在校期间的学习显然是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要的,还需要平时自身不断地充电、积累,并通过自我学习,完成新工作的要求。

3.学生的求知欲的转变。当下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面的求知欲已经发生变化,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心攻读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面对这样的新矛盾,高等教育教学就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再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劳动者,使得大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有些高等院校当下的招生方式很死板,在大学里面有一部分学生进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再加上有的高校转专业很难,因此这些大学生就无法对学习的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他们完成大学的课程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可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这样的学习动力,求知欲望可想而知,反过来这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高等教育教学的症结

经过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锻炼其思维方式与方法,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心态,并锻炼大学生的创新与适应能力。因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不能继续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原有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一下几点问题:

1.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过于“专业”,课程内容陈旧深邃。要知道当下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创新人才,而过于专业的专业知识是与之相违背的,陈旧却深邃的专业知识,专业性太强,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把学生培养得过于“书生气”。另外过于专业的知识,会导致学生很难理解,造成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被动输入的状态,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

2.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当下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讲、学生聆听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法过死也会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对大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百利而无一害。落后的教学手段,也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推进,社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效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这也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为了迎接社会的发展的挑战,笔者从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手段的改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管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新世纪的管理水平与理念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坚持教育管理理论的多元化,所谓的理论多元化主要包括:校本管理论、以人为本管理论等。校本管理论即学校本位,此理论涉及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以人为本管理论即要实现高效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当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互联网的普及率,互联网的普及丰富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手段,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要关注老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2.教学方法的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好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在老师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对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培养技能、开发自身能力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1)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沿袭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只重视传授专业的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以及高等教育来说都是可悲的。因此,当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该侧重于发展大学生的能力,创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不利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研究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再者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坚持与时俱进。(2)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在当下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拖延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效率就要求老师课前认真备课、研究专业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讲求实效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把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其次,教育教学改革重在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05).

[2]杨德传.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管理观察,,(02).

[3]张书菊.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哲学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03).

作者简介:李小红(1973-),陕西泾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

篇9: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优化措施论文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优化措施论文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人性化,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理念严重缺失。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营造人文化管理环境,制定人性化管理制度,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等,可以加强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培育和实施,优化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人文化;人性化;人文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被管理者唤醒,渗透到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践行人本理念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

(一)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等教育是在基础教育之上进行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化已有的知识理论,并获得某个领域内更为前沿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和思想能力,使学生在个人素质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提高,毕业后更好地投入到社会生产实践中。高等教育是围绕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展开,因此,学生是高等教育的轴心,教育的最终成效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此外,作为国家人才的集中机构和场所,高等教育聚集着各方面的专家人才,各种前沿理论也都需要通过高校传递出来。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首先需要通过高校实践。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以学生为本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现实情况下,高等教育一切围绕专业技能、高深知识的传递和应用,一切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忽略了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将有碍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只有在人本理念下发展高等教育,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

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高等教育的成效会通过社会各个领域体现出来,高等教育的管理情况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状况又关系着人才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求下高等教育必须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但是由于发展理念及认知等方面的偏差,国际上很多国家非常重视高深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本理念下的高等教育。掌握前沿科技或是生活在前沿科技社会中的人,容易造成个性发展缺陷,导致人际关系冷漠、精神障碍等,甚至沦为“科技的奴隶”“智能机器人”,从而影响高等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众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人本管理失衡的教训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必须强调人本理念,养成学生的人本意识。人本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

(三)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需求

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渗透是由当前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状况所决定的。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人本意识缺失的严重问题,尤其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和主体地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管理不够人性化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现代学生和以往学生在性格特征、理想追求、表现方式等方面有多种差异,追求个性发展、自主意识强烈、个性色彩鲜明是现代学生的基本特征。虽然现代学生和以往学生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这些变化并未在学生管理中得到更多体现,很多高校管理者把学生看作未完全独立的个体,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上受传统道德理念的影响,管理条款设定太多、内容陈旧、生搬硬套,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缺乏人性化管理。目前,一些学校教育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要想在人本理念下做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学生特点尽快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设计和学生实际相一致的管理制度〔1〕。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差异化的个性主体,高等教育的`学校管理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才能使管理更加人性化。但是在现实高等教育中,大多数学校管理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从学生的差异化实际出发,对学生要求多、命令多,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教育管理手段的缺失使得学校管理难以使学生对学校建立信赖,难以和教师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抑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没有认识到人为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少,感情淡化生疏,关系紧张,直接影响了管理目标的达成。正如魏书生所说:“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不是物的管理,不能只强调秩序,只强调行为的统一,而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教学和学习两个层面的主体,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两个方面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但是在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多数学生没有感受到自身在教育中的主体影响。说明在学校的管理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管理主体边缘化〔2〕。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从当前多数学校的管理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校都只是强调了学生要向学校所定的制度标准靠拢,而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制度设计中进行特别强调,即便是某些方面有所涉及,也大多是仅仅限于口头或书面上的表述,在实践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释放,使其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二、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

(一)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应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权利充分尊重,将学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基础之上。其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采取情感激励、讲评激励、成就激励、获奖激励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努力地实现自我价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在制定有关规范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师生的基本权利,一切制度、规定、安排都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了解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实际需求,努力树立起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为管理原则。在课程和专业的选择上,不要限制学生的权利,要尊重学生的决定,真正让学生自由选择,实现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理念其实是指采取合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主体,都有特殊的自身内在价值,而人的本性就是自身内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人本理念下的高等教育要真正激活人的内在价值,就能在管理体制中体现主体的功能,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在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方面,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认识;二是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使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教学层面的主体意义,使教师在制度管理设计时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当教师的主体性得到尊重时,主体意识会促使教师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管理〔3〕。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可以在教育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通过制度方面的规范、考核方面的导向,教师的主体性可在教学管理中得到更多的体现。

(二)营造人文化的管理环境

“文化”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范畴。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化对人有教化作用,文化可以引导个体的思想发展,可以使个体对自我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可以使个体在文化滋养中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制度是文化的一个层面,制度对个体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制度条款对个体进行行为约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制度中的文化熏陶,促使个体的行为转变。因此,学校教育管理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方面的人文化规定来实施;另一方面还需要创设人文化的管理环境,使学生在这种人文化环境中自觉管理自己的行为,最终用先进的思想营造人文化的管理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通过引领让学校整个环境充满活力,让师生充满激情地学习与工作,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通过思想理念、文化精神等引导,师生把梦想变为现实,实现学生、教师、环境融为一体。譬如,用校长的思想营造人文化管理环境,校长的教育观、人本观等,都会通过其干预管理行为反映到学生身上。如果校长的人本理念本身与社会及教育自身的发展不适应,学生的行为就会相对滞后,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校长能够高瞻远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本思想理念,那么师生就会不断追求探索,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本思想理念,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开展好人本理念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可以逐渐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思想经过众多学生的不断实践,便会沉积成为学校特有的人文管理理念。人文环境需要校长有意识地去培养,把人本理念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营造人文化的教育环境,才能创建学习型的学生队伍,塑造个性化的人才。学校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引导他们不仅学会做人、做事,还要勇于拼搏、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只有这样,学校的人文化环境和行为规范才能促进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还是从眼前功利角度出发,忽略了人本理念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对知识的培养也都体现在实用价值上,使学校出现重知识轻人文、重智力轻道德的现象,这与教书育人的功能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由学校僵硬化的制度所造成的,因此,建立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学校教育管理者制定相关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建立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教育脱离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在制定人性化管理制度时应去除行政化管理的弊端,建立“民主管理、学生参与、党委领导”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由以前的支配型向现代的服务型转变。要建立自由的人性化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以吏为师”“学在官府”的传统思想,使得学校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像政府,学校的管理人员也越来越像官员,不按照人才成长、教育规律办事,用行政的思维解决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行政化”使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缺失,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功能的发挥和精神的传承。因此,要使学校教育管理符合人性化的发展,就要去除官本位思想,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教师既要以自身的言行展现出知识和道德的统一,又要做到做人和育人相统一;既要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人,又要以诚恳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其以育人者的标准要求自己时,便会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关注自身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注重自身的言行自律,提高工作能力和人文精神素养。在其以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时,便会注重修身养性,最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重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塑造自身的人文素养。有了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地教书育人,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出全面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在开展专业教育时要深挖人文精神。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学校应在专业课程与教学中体现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的内容,揭示技术创新中的方法启迪和精神品格。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教师的人文素养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要加强人文教育,科学确立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格,提升人性和知识的相互统一,是教育的切入点。教育内容旨在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课程覆盖广泛,涉及多学科如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使教师既了解历史与现实,又了解国情与世界,专业造诣与文艺修养同步提高,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内化的形成需要基础铺垫、需要营造环境、需要氛围、需要激发,而这些又都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新模式支持,即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注入人本理念。学校在开展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同时,使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一体化、系列化,实现教育的终身化。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把感悟内化为知识,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龚友德.论高等教育的本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6):6-10.

〔2〕孙娜.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建材科技,,(1).

〔3〕邓如陵.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12):85-86.

篇10: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论文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论文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起源较早,至今已有近4的发展历史。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干预、地方分权、学校自治的管理体制。美国较为完备高校的管理体制促进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拥有世界上公认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众多的一流学府,美国高等教育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特征,希望能够给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启示,借鉴吸收其管理体制中合理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启示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组织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管理内容、管理权限的划分等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在探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特征时,应以这个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在该国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依据。为此,根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前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可分为权力集中型、权利分散型、集权和分权集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是典型的权利分散型。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一)地方统管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也不例外。美国虽在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但教育部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指导和咨询机构,美国宪法将所有的教育权利授予各州和其下辖的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联邦政府不得利用中央权力去控制各州教育的发展,也不能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等学校都必须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和指导。美国高等教育由地方统管。州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管理,对州所属高校的规划、教学和人事制度、财政拨款等方面施加直接影响。

(二)大学自主

美国的高等院校都拥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在招收学生、课程设置、聘任教授、调整专业、财政开支和筹措经费等方面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决定性。但美国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大学的校长可以独揽大权,相反,美国的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美国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决策机构,是高校的法定代表机构和最高治理机构,也是治理结构的核心。美国高校董事会可直接介入大学的运作管理过程,校长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全权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正是这种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美国高校自身的办学积极性,确保了高校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地做出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蓬勃发展。

(三)社会监督

美国是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政府对高校只进行原则性的指导,美国的绝大多数的大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为此,对大学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在美国,对大学的办学效益的监督和调控是由社会民间组织进行的。这种社会民间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全国性的专业学科组织对大学进行单一专业性或全校综合性的教学质量水平鉴定;另一类是由若干个权威性较高的民间学术机构联合开展问卷调查屏蔽,对各校专业学科之间的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来促进各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分权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同,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几经改革,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和问题。其表现为:

(一)政府对高校的管理高度集权

在我国,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对高等教育统得过多,管的过死。高校成为政府的隶属部门,高校的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国家行政机构,而不是学术机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健全统筹有力、权责分明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高校缺乏自主权

我国高校自主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手中。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自主权得到一定的落实。但是,由于长时期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影响下,政府机构对高校的管理活动仍有较多的干预。

(三)教育资源投资渠道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政府投资为主,教育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教育投资渠道单一,缺乏社会和个人的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对政府的依赖,也抑制了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

三、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启示

要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此改革和优化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要扩大我国高校的自主权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包管过多、统的过严的现状,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主动做到简政放权,将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高校,使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实际的管理主体。但在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同时,应确保政府对教育的宏观监控,政府应对教育进行预测、制度设计、总体布局和规划等。

(二)加强高校立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基础在于教育。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公共事务,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法治化管理就势在必行。加强高校立法,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社会和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加强我国高校的立法工作,用法治手段确立整个高等教育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制定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其中可以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来规范高校自我治理的运行机制。

(三)拓宽高校投资渠道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教育投资渠道单一,导致了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从而缺乏必要的自主管理权。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拓宽高校的投资渠道,改变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国家要积极地鼓励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要实现高等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在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上,国家不能一直占大头,高等教育投资由于其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其来源渠道不仅可以扩宽而且必须扩宽。

(四)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

我们强调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之一,社会力量在高校的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点可以从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得到很好地验证,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中,社会力量却很少参与其中。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社会化的体现。在发达国家,社会力量通过各种咨询委员会、评估机构、董事会等介入大学治理,发挥咨询和监督的作用,并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力量在大学治理中参与和监督的缺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显著的缺陷。我国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并激励其对大学的办学效益和运转进行有力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邬英英.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探讨[J].2010(1).

[2]谢伟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动向对我国的启示[J].2008(4).

[3]张苹苹.美德法三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12).

[4]朱维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途径[J].(3).

[5]张立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2013(6).

[6]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0.

[7]吴绍芬.高等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2).

[8]王绽蕊.高校治理比较与改进[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6).

篇11: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研究论文

一、范式的出现及进入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

在高等教育管理范式应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生存。关注生存在当今现代社会发展中已达成共识,具体到高等教育管理范式,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实践具体的关注人的因素,是要正确认识学生潜在的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时代精神影响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主、自觉的独立意识。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及其全面发展为基础,充分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创新性,加强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核心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

二、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发展,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正处于新旧范式转变之间。它们并非不可逾越,而要看其关注点。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研究范式并没有将量变和质变统一结合,而是将二者进行分散。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的新旧范式不仅要加强转换,还加强互动并存。在一个新的教学理论范式还没有完善之前,先要探究教育所处的状态。若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是缓慢的,没有突破的,那么范式的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确定高等学科管理的范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与评价,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差异。高等教育管理范式有大范式和小范式之分,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大范式与小范式也将会有相应的转换。范式作为基本范例,主要为高等教育管理行为破解中的疑惑。其强调思维活跃,解决了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模式的思想束缚。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通过实践,实现思想的解放,使其行为受到尊重,从而获得更大收益。高等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先有所认识再进行行动,这样可以有目的地对思维进行有效的逻辑整理,再加以范式的指导可进行理论突破,保证对高等教育管理在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解释。在高等教育管理下,范式的转换具有概念的延伸、学术的互通。

三、发展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种文化在多元化的观念中相互冲击。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这些多元文化冲击将导致高等教育管理范式无路可寻,这时,不是要改变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而是要将范式进行有效转换。一些国家,特别是其重要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引领该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而这些影响将关系到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回顾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研究的历程,我们应以史为鉴。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持续、稳定的发展。当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受到冲击时,要结合社会形式对其进行转换。高等教育之所以采用范式作为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对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来说,它就是理论体系中的一门学科。范式的变化也将影响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的突破,使高等学科拥有一个全新的模式。

篇1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论文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基于民族团结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针对学习主体所开设的民族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可以看作实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要素,视为内部研究的主要对象,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传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改革发展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中特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6).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梁庭望.古壮字结出的硕果――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初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

作者:金乾伟 王俊娜 喻国伟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篇13: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探讨论文

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探讨论文

摘要:在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够帮助大学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通过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凭借社会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的这三方面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辨析,认清我国在承担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中的困境和突出问题,通过合理化地承担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梦。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合理化;中国梦

高等教育就是要求其服务的对象在完成初中等教育之后,能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受教育者的对于高深知识的承继和探究的愿望。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要更好地找到一条能够满足受教育者这种愿望的途径,解决在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承担起高等教育自身的各种责任。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区别于其他意义上的责任,是一种基于高层次的教育道德要求下的一种被高等教育自身所标榜责任,它包含着来自受教育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巩固等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虽然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履行自己应尽之义务”,[1]但是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基于高等教育的传统理念,结合相关因素,能够从自身角度进行责任辨析和责任承担的。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应从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以及凭借社会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完善”,[2]所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首先就要落到高等教育的中心――人上。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人才,不是基于社会要求下所按工厂规则所进行的商品化模式培养的产品,相反,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社会人才,是基于高等教育理念,具备高等教育知识,达到高等教育要求,能够首先是一个具有独立教育品行的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之于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首先就是要探索人才培养之道。社会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中和计划经济积弊下,已经脱离了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是走上了一条纯粹的为市场而教育,为经济而教育的“歪路”。从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中我们看不到为教育而教育,为人而教育的真谛。辨析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在探索人才之道时,就要重新把高等教育的理念进行巩固,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围绕着高等教育的中心,来建立合乎高等教育目标的培养模式。其次针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人才,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要在回归高等教育本质的人才之道的基础上,让受教育者明白其自身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而不是同一产品的产出。需要让受教育者自身去认知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也乐得顺水推舟的把人的培养问题退化为一个就业问题,即用最少的时间急迫地制造出一大堆能完全为国家所用的年轻人”的现实,[3]这样一个现状,能够从自身去摒弃这样的被动灌输,同高等教育本质一道来汲取知识,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才。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想要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这种从高等教育客体对象角度来帮助高等教育对象完成自身认知和教育认知是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关键环节,是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高层次道德要求,要不遗余力,也要循序渐进。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对于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伦理的要求,是在学术责任基础上,升华到社会责任的必然。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是学术责任承担还原现实的一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职赋予了其自身的学术责任,这也是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基本责任和底线责任,但是做好高等教育研究,就要求在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两者之间进行兼顾,两种责任是互融共生、相互促进的。在高等教育研究的高层次学术道德影响下,高等教育研究方可完成学术坚守,实现社会责任担当。

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引擎,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起到的助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新的思想和技术不断产生,而这些思想和技术的产生都有赖于高等教育,或者与高等教育有着高度的联系。高等教育虽然不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生的,但确实从多个侧面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必然也会涉及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问题,这是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属性。在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的逐渐加强,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的密切。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其自然而然成为社会获取人力资源和思想技术资源的第一目的地。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之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是首先要让高等教育者,明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高等教育停滞不前的社会,不会是一个发展着的社会,尽管可能会有漂亮的发展数据,但是本质上这个社会已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不能按照社会的发展要求来给予高等教育任何的墨守成规的许诺,而是把两者独立起来,通过教育介质来相互影响,这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教育介质就是凭借高等教育自身理念而生长出来的,无太多社会秉性的新思想,新技术,新人才。当这些新思想、新技术、新人才进入社会后,才能够使社会去糟粕而走新路,实现高等教育助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回归大学理念导向的发展道路,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看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目标。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属于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性,产生了过分的市场化倾向,“虽然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这其中应该有一个‘度’,而不是无止境地向市场化甚至企业化方向靠拢”[4],“市场化已使得我国某些大学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出现了过分追求权利和经济利益等急功近利的行为”[5],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成果,不管是技术、思想还是人才的产生,都难以契合理想的高等教育理念。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影响因素,但是不会是决定性因素,大学应该保持其独立的个体的地位,成为新时代的“象牙塔”。高等教育只有剔除绝对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把高等教育理念还原到高等教育事实中去,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才能够使得良好社会和良好教育的齐头并进。“我国高等教育由于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且更为艰巨”[6],但是我国现如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缺失想象严重,或者说很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根本就没有社会责任意识,抱着高等教育的底线责任安于现状。尽管高等教育和社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由于其双方的本位理念决定了他们难以形成绝对的对立关系。社会服务意识是高等教育意识的一种,是承担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指导思想,也是帮助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本因,这是从根源上影响着高等教育成果的进入社会后的效益最大化。

三、凭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的研究,是要发现高等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高等教育找到走出困境的理想路径,让高等教育能够为教育而教育。现如今高等教育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错误的高等教育理念或者不合实际的教育方式所导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是被错误的社会因素所诱导,偏离本质理念和忽视社会责任。现在的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需要走出“象牙塔”,“大学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不再是被动的组成部分,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做出变革的主体”[7],要在明晰社会和高等教育作为互相独立个体的存在的前提下,能够接力而为,与时俱进。如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需求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高等教育就会成为社会附属,失去独立的品性,成为社会培养社会劳动力的工厂。但是这些新的社会需求不可避免的被高等教育所考虑,所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就是需要高等教育能够与新的社会需求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凭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哺高等教育研究。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必然途径。高等教育研究的路径是需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来进行完善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成果进入社会后形成的良性愿景,所以高等教育的研究不能仅仅守着高等教育这个第一对象,而是要从高等教育出发,辐射社会,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去探究高等教育的进步性和服务性。从正面进行高等教育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会是由内而外的,从侧面进行高等教育的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会是由外而内的,二者不可或缺,优势互补,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作用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针对社会发展来反哺高等教育研究的第一立据。高等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受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高度影响。当高等教育的现行理念发生量变的时候,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在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和发展中展现出来,但是偏离高等教育理念所培养出来教育成果,一旦进入社会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产生深刻的质的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直接左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良性的教育成果是会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反之则不然,所以我们要反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考我们高等教育是否符合自身的本质理念,现行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否能够指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必然,也是做好高等教育,帮助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高等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能够综合考量一切影响高等教育的内因和外因,深刻把握高等教育能够最大化影响的外部因素,将外部因素和内部机理相结合,来探索高等教育的未来。虽然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认定众说纷纭,但最终不会脱离的两点就是人和社会。高等教育场所也是一个教育社会,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只有把握好人的核心作用,反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融共生,才能深刻的体会到社会责任之重,达到高等教育研究的高层次道德,实现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中国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高等教育改革也正在持续进行中。当前,需要指责的可能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什么高等教育问题都进行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对高等教育方方面面都要求改革却很少要求对自己‘改革’”[8],但是只有提供范式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辨析,才能够让高等教育研究者,能够有一个指导性的责任纲要,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认同,将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与学术责任一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作者:孟芯纬 张微 蔡晶晶 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董泽芳,张继平.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9.

[2]李泽,赵凤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新探[J].龙岩学院学报,2011(1):1-4.

[3]何雪莲.诛心之论与橡皮泥――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J].江苏高教,2011(4):13-16.

[4]邢燕.浅谈大学的社会责任[J].中国电力教育,(11):6-7.

[5]严吉菲.市场化危机: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责任“契约”的离析[J].高教探索,2006(5):35-38.

[6]吴筱贞.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3):6-9.

[7]白华.关于现代大学社会责任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3(3):24-26.

[8]潘懋元,方泽强.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5.

篇14: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论文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

标准体系就是标准的集合,即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所需要的标准群”。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标准的集合。由于标准体系是由标准形成的有机体,而标准又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可以说,无论是单个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还是由单个相关标准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均是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服务的环节。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探讨需要将其纳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探讨。笔者根据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等之间关联的分析设计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三阶段流程图来进一步解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特征解析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一个人造系统,其功效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特征的深入理解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实施机制等环节的科学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有关探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具有整体效应性、层次多元性、结构优化性。

1.整体效应性

具有内在关联的单项标准所组成的标准系统有明确的特定功能指向,其通过执行实施能产生相应的系统效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之所以具备整体效应性,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单个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的标准所形成的科学有机系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内所有质量标准的整体系统通过执行实施所产生的系统效应不是单个标准发挥独立效应的简单汇总,而是通过单个标准的内外在协同和关联性来共同发挥单个标准所不具备的相关效应。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将相互关联的单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进行整体系统化并通过执行实施时的单个标准间相互作用产生相关效应。从本质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整体效应性的根源在于体系内各维度上若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其相关要素间的复杂关联与协同。通常来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科学的人造系统,其执行实施产生的相关效应远远大于组成该体系的各个单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产生的单个效应之总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备的整体效应性使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过程会更多地从整体关联与协同的视角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规划以及其有效的运行实施机制设计。

2.层次多元性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的关系。由具有各种关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同样也具有层次上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因而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既需要强调层次和维度方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共性,又要强调其个性。若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看成树状的层次体系,那么这个层次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看成是下一层次组成元素具有的各种个性到上一层次的共性来抽取共性特性,或者是由上一层次整体的共性到下一层次组成元素的个性进行层次分解。

可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层次多元性,并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各个层次组成元素通过共性与个性进行各种继承性的关联和聚合性的关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绝对性是决定不同价值利益主体的诉求度与满足度的统一表征,具体来说是对时代阶段、层次类别、学科专业等各维度的差异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基本共性的要求限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对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绝对性,不同时代阶段和相关利益主体价值诉求的不同反映出的对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制内容和功能的相对差异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价值诉求与分类质量要求共同成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需求。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在不同层次维度和多方价值主体不同价值诉求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制定的各层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整体构造的分层多元化体系。

3.结构优化性

标准化工作具有时代性,标准和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时代性。伴随时代与技术等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标准制订呈现出动态特征,其表现为新的有关标准不断被制订并用来进行实践指导,同时旧的标准也面临逐渐被废止或及时进行相应修订调整的必然选择。标准体系的组成元素不断处于动态变化导致标准体系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即表现出动态结构变化性。总之,标准系统形成的结构是通过不断优化所产生的结果且其存在不断继续优化改良的余地。也就是说,标准体系作为人造系统必须具有相应的调整弹性,即其要通过具体标准化工作过程的不断优化与修正循环来达到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体系结构。同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也需要通过其执行实施与评价反馈等不同流程环节的信息流传递才能不断适应系统内外各种环境变化所需要的相应调整,可以说,一个优良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通过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优化特性并进行不断的循环优化与完善才能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结构优化性是其本身具有的相对稳定性所导致,伴随着对高等教育质量价值需求的改变,其也需进行相应的动态变迁发展。可以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结构优化性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效应性和层次多元性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模式与管理工具

按照公共支出领域的分类原则,公共教育属于社会性公共服务,同时高等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下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大类。为充分发挥国家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宏观政策指引功能和提高高等教育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模式应采取多重模式,即对于国家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涉及高等教育通用基础性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采取“教育部主导与全程监管+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模式,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等相关标准采取“教育部引导+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监督+行业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联盟共同制订”的模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的多重模式既考虑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又考虑了高等教育行业部门和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完善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工具才能高效地指导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体系表作为表征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是用以表达标准体系的相关构思、设计和整体规划,其由相应的体系结构图、明细表、统计表和编制说明组成。同时,标准体系表主要用于指导标准化工作中相应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同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表是表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关概念的图形化模型,其主要用于指导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过程中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规划、创制与修改等内容的组织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效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的主要内容除了高等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和编制体系报告,还应包括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阶段表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阶段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主要用以表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各层次维度具有的纵向层次关系、横向门类关系和具体过程的序列流程关系。标准体系研究和构建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分类法、层次法、系统法和过程法,这些方法可用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的设计构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种构建方法均具有相应的优缺点,因而为避免使用单一方法所带来的缺陷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比如可以使用分类法、层次法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分类和层次划分,而使用过程法进行具体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的序列结构设计并使用系统法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系统纠错与检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通常是为从宏观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现状、应用情况、未来的规划设计等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完善。具体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其要全面覆盖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标准及其相应标准体系的研制过程中应参考引用的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相关地方标准、教育法律法规或政策制度规章;另一方面,其要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实施现状,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应从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某个子体系的内容修正、具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或废止工作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内容,其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子标准体系及其具体标准规范文件的研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常,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的表头条目无固定内容,不过一般应明确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层级、标准性质、建议研制单位等内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编制报告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有关说明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和需达到目标,结合标准统计表分析现状与薄弱环节并明确后期主攻方向,与其他体系交叉、协调配套的情况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阶段表主要用于反映标准体系中具体的单个标准目前所处的研制相应阶段,以便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具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此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阶段表主要用来反映各个子标准体系所处的阶段情况(创制阶段、执行实施阶段、效果评价阶段、调整完善阶段),以便从宏观上对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管理。

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

为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功能有效实现,除了对以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包含的工具进行充分利用外,还应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和实施之后面临如下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过程有效度和力度等情况如何?其次,其实施后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有无正面的价值影响和实际效应?再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执行实施综合绩效水平情况及其实施后发现的优缺点如何?最后,接下来如何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完善?这四个问题对于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执行实施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而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绩效评价。可以说,要想实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对其经过执行实施后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既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实施机制的`组成内容,又是对其综合绩效进行测度的后续环节。

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和公共政策评价一样符合中国决策管理模式的需要,其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十分必要的动态循环过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由若干要素或子系统通过各种关联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是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将评价反馈机制中涉及的各个评价要素围绕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目的进行系统化合理安排的过程。通常认为评价要素包括评价主客体、评价中介、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评价参照、评价结果。评价反馈系统要素应是反映评价活动的本质内涵并贯穿整个评价运行过程的因素,不同的评价反馈系统需要围绕评价目的来设置所需要的要素。根据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的特征与目标,笔者从整体上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系统要素分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基础支撑子系统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运行实施子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评价环境子系统、评价信息子系统、评价过程监督子系统,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子系统、评价方法与指标子系统、客体子系统、评价结果反馈利用子系统。

四、结语

标准情报工作是科技情报工作的组成部分,开展针对某一领域标准及其体系的领域标准化研究是标准情报工作的范畴。情报研究人员应重视对领域标准化的研究,通过发挥情报学的科学应用与决策功能来服务于国家领域标准化战略。可以说,领域标准化研究为情报学学科走向决策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作为教育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内容,其对于领域标准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开展相关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研究从而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情报决策支持。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既需要具备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跨学科视角,又需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中涉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内容及其逻辑流程的视角来开展相关研究。

一方面,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研究探讨,可发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涉及标准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科技情报管理等众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而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可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呈现出较为零散且研究成果的学科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大多数研究均仅从高等教育学研究视角来开展。因此,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跨学科需要看,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本来就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内涵、特征等进行相关辨析,并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组织管理工具和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等问题,为进行开展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看,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设计模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实施机制与评价反馈机制等。因此,按照内容的逻辑流程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沿着如下路径框架进行开展:首先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设计模式的选择,其次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再次针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具体执行实施过程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实施综合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以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篇15:浅析新疆贸易结构优化论文

浅析新疆贸易结构优化论文

一、新疆贸易结构变动分析

(一)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动情况 以新疆统计年鉴所提供的基本数据为基础,对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化近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绝对量上看,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从1985年的29 197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94 189万美元。相比1985年,2005年的总增长率为2 620%。第二,从环比增长率来看,1990年到1994年为止增长率较高,最高年份达到80%左右,在1995年相对于1994年出现负增长,1996年后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到2001年后新疆及出口增长势头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增长速度,总量上升速度也很快。第三,进出口总额绝对量增长曲线斜率在2003年后变得更陡,说明进出口总量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势头。

(二)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的深层原因分析

第一,从出口总量来看,新疆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8 02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504 024万美元。相对于1985年总增长率为2697%,平均年增长率为134.8%,同进出口总量相比,还要高出3个百分点。第二,从新疆进口和出口总量水平变动中可以看出,2002年后新疆的进口量明显增加,且上升速度快于进口总量。进口总量比较稳定,上升速度放缓。第三,进口总量自始至终保持着慢速增长势头。2002年后虽然有一定的增长势头,但是,相比于出口上升速度明显小于出口。总的来讲,新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1998年和2002年进口总量超过出口总量之外,其他年份,新疆的净出口总是大于零,国际收支总是处于顺差状态。

(三)新疆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结构分析

根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对出口的边境贸易和进口的边境贸易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

第一,新疆对外出口当中,一般贸易所占的出口比重明显小于边境贸易,而且边境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般贸易增长速度。一般贸易以1994年为期年,从29 106万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8 036万美元,增长率为202.4%,平均增长率为18.4%, 而边境出口贸易从1994年的23 932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386 237万美元,增长率为1 513.94%?熏 年平均增长率为137.6%。①说明新疆出口贸易中边境贸易占据绝对重要地位,对本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率很大。

第二,新疆进口贸易当中边境贸易所占的份额比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大。但是,一般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分配格局并不像出口贸易那样明显有差异。一般进口贸易从1994年的16 036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8 894万美元,总增长率为579.3%,而边境进口贸易从1994年的27 335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67 648万美元,总增长率为513.3%,增长率水平上还不如一般贸易。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从中亚进口的原材料较多,而新疆本地加工能力弱而不便于直接作边境贸易,纳入到一般贸易。

(四)新疆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一,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出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对外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从相对指标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90%。说明新疆外贸出口结构已经达到合理化水平。从初级产品出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58%左右下降到9%左右。这说明,新疆的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出口贸易结构已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第二,该趋势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量从1995年后一直在下滑,2000年初虽然有些上升,但是,到了2003年后开始大幅下滑。从绝对量来看,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其总量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工业品的上升速度快于初级产品,因而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量中比重下降。因此,不要把这种优化趋势认为是绝对优化,应该理解为相对优化。第三,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不同制成品出口格局。

以2005年为例,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出口产品的四大分类进行了拼图分析,发现如下事实: 相对于1981年而言,化学制品出口比重明显下降,杂项制品出口量有所上升,而纺织品和农产品出口量明显上升,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量明显增加。说明出口结构向着进一步优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熏初级产品出口结构的分析说明,食品和活动物的出口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占比达到10%以上的其他两种初级产品,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的出口趋势来看,非食用原料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处于下降之势,而矿物燃料的出口量反而处于上升态势。但是,我们从其动态来看,发现没有绝对上升和下降趋势。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变动,进一步论证了初级产品贸易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价格不稳定和贸易格局无法掌控等特点。

(五)新疆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一,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进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从外进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比重在逐年下降。从初级产品进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9%左右上升到40%左右。而工业制成品进口量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91%下降到2005年的60%。这说明,新疆的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进口贸易结构也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

第二,工业制成品进口中不同制成品进口格局。以2005年为例,通过对工业制成品进口产品的四大分类进行了拼图分析,发现如下事实:相对于1981年而言,化学制品进口比重有所上升,纺织品和农产品进口量明显上升,而杂项制品进口量明显下降,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量明显下降。

第三,初级产品进口结构的分析说明,食品和活动物的进口一直处在下降趋势。占比达到10%以上的其他两种初级产品,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的进口趋势来看,非食用原料的进口所占的比重处于上升之势,而矿物燃料的.进口量反而处于下降态势。但是,我们从其动态来看,同样发现没有绝对上升和下降趋势,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变动。

二、新疆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商品的要素禀赋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在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初级产品,但是,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新疆的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基本上是“以量取胜”,即通过增加出口商品的数量来扩大出口。另外,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数量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反映出产业结构低级化,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初级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

(二)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粗加工品占了较大的比重 在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偏低。就机电产品而言,内地均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机械设备为主,机电产品中九成以上是机械设备。新疆机械设备在机电产品中所占比重虽然也上升到一定比例,但是,其中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跟内地有较大的差距。高科技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新疆贸易的发展进程。

(三)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合理有效引导外资投向通信、生物医药、软件等高技术产业;鼓励政策性银行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贷款,支持企业在电子通信、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致使新疆的服务业存在着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不当,竞争力差等问题。

三、优化新疆外贸结构的相关对策

(一)鼓励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 在授予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经贸权的同时,鼓励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同外贸企业组织联营公司。外贸企业可依靠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并在科研、生产领域积极投资联营。科研机构可以科技成果或专业技术投资作为股份或投资,积极参与生产或外贸经营活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研究与发展应予以重视并投入一定资金,通过人员交流、相互派人任职、相互投资、合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加强贸工技结合。

(二)在外汇、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所需外汇优先予以支持。为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按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办理。自营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享受与外贸企业同等的出口退税待遇。鼓励贸工技结合企业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单位可在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用于奖励从事出口的科技、外贸和其他有关业务人员。

(三)发 展服务贸易 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扩大旅游、中文教育、医疗服务和电信服务、运输等服务贸易出口;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对服务贸易统一的宏观管理;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开展服务贸易促进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贸易信息传递、交流的中介机构 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现有出口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有必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和国际经贸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机构。

优化贸易结构培育外包市场的论文

旅游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

优化教学设计 的论文

耗散结构理论在优化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中的应用

优化教学设计

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优化管理发展研究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结构与课堂优化设计论文

开好活动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论文

人力资本扩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集锦15篇)】相关文章:

浅谈林业产业结构对总产值的影响论文2022-08-10

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网友来稿)2023-03-14

紧扣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论文2024-03-11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2022-11-27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2022-10-16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研究论文2023-08-28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教学过程2022-05-28

课程实施:整合与优化2022-07-24

优化人口结构范文2022-12-28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实习报告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