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海滨

时间:2022-08-01 07:32:0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罗海滨(精选6篇)由网友“江湖风云录”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罗海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罗海滨

篇1:高罗海滨

高罗海滨

地理位置

高罗海滨度假村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东南,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距县城35公里。宽阔沙滩长达余米,面积90公顷。碧波荡漾,舣天舟点点,海鸟成群。海面上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构成一幅幅天然的.海景画卷。

休闲娱乐

高罗度假村座落于海滩林荫之中,更具天然质朴的格调。海鲜楼、茶座、客房,淡水沐浴室、美容按摩厅、快艇、游船等旅游设施齐全。游客心情享受天然海水浴、日光浴,清晨观看日出,夜晚聆听涛声,白天林中吕茗,亦可在沙滩开展排球、足球、放风筝等有益寿身心健康的活动;抑或乘快艇在海上自由飞驰、上岛探险、观礁、垂钓、拾贝、摸螺,更富情趣和刺激。

篇2:高罗沙滩

高罗沙滩

霞浦新开发景区高罗沙滩,是个纯天然的好景区,可与外浒、大京沙滩媲美。果真景色如画,名不虚传。从霞浦城关驱车还不到一小时,就可看到那全长2800多米的高罗沙滩。沙滩宽阔平缓,海水青蓝透澈。随同几位朋友和其他游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投入大海怀抱,尽情地逐浪畅游。沙滩上游人络绎不绝,有的.在打排球、踢足球,有的学骑车,有的玩沙堆塑像,抓小螃蟹……

更令人神往的是,乘坐游艇进行海上游览,游艇飞速踏浪前进,浪花不时迎面扑来,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岛屿目不暇接。登上对岸鲸沙岛,海滩上奇形怪状的卵石、贝壳让人爱不释手。岛上礁石嶙峋,洞穴奇特,还有海龙洞、桃子峰、插平峰、狮子屿等景点。退潮时,游客还可以在礁石中捡螺、挖海蛎、抓小蟹。

高罗沙滩边还有绿荫醉人的天然防护林。夏天,人们在树林里乘凉、捉迷藏、打游击,别有一番滋味。最近,这片防护林被命名为“霞浦杨梅岭省级森林公园”。好的景色,需要人们的开发和欣赏。最近,当地几位青年自筹资金,先后投入60多万元,建起高罗海滨度假村,内有别墅、憩园林、大型餐厅、茶座、娱乐室等服务设施。游泳上来还有淡水淋浴,饿了有鲜美的海鲜,累了可以卡拉OK尽情放歌或品茶聊天。高罗海滩的确是人们夏日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篇3:海滨仲夏夜

海滨仲夏夜

[教学目标]

1.了解“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征细腻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3.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分析:按时间顺序,分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个部分,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作者写星光的出现,选择了怎样的时空背景?这对突出启明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分析:时间背景是“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空间背景是:高而远的广漠的天幕。只有红光消失才能突出启明星的亮,以天幕为背景可以显示出启明星的大。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作品分三个层次描绘海滨仲夏的夜景。

第一层(1~4自然段):写幽美、静谧的夜色。本层紧扣题旨,是全文重点描绘之所在,所以作者不惜泼墨,从多方面展开。首先着眼晚霞。先从静态看,写出“橘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绚丽多彩。作者对景物的观察是精细的,见诸文字时又是十分精确、有条理的。作者接着又描绘了繁星、灯火以及“温柔”的海水,“清新而又凉爽”的海风。在此基础上直抒胸臆:“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文章情景交融,为下文写人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层(5~7自然段):写人们劳动后愉快的休憩时光。如果说作品的第一层主要是描绘了海滨的一幅风景画,那么第二层则勾勒了一幅入夜后的海滨人物速写图,从而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时代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在劳动后的休息中,仍在谈论着今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第三层(8~12自然段):写皎洁明亮的月亮沐浴下的海滨胜景;作品在描写“皎洁的月光”的同时,又描写了人影憧憧,人声鼎沸的热闹、欢乐的场景:人们可以在这里“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酣畅地休憩”。由第一层写景、第二层写入,到这里把写景、写人、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清新、隽永的意境,使人卒读之余,似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4.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1)线索。

所谓线索,就是贯串在整个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在一般的记叙文中,线索的作用是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繁多的.材料由记叙线索贯串起来,将文章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每一叙事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只有一条,其他线索则围绕主要线索来展开。记叙文中作者常以时间的推移或作者认识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来安排材料。这叫作“纵式结构”。《海滨仲夏夜》正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的。

(2)景物描写。

文章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海滨夏夜的图画。全文写景既紧扣海滨夏夜的特点,又连类而及地写了城市风光,勾勒出一幅幅幽美的图画,写出了威海这座城市特有的风韵,给人诗的享受,画的美感。

首先,作者注意摄取富有特色的景物。自然景物有它自己的特点,写景,要抓住此时此景的特点,才能反映出特有的风貌。《海滨仲夏夜》的写景很注意抓当时当地景物的特点。比如它写晚霞,不是笼统地去形容“红霞满天”,而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写出霞光的色彩特点;“闪烁”“滚动”“消失”表现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接着,写夕阳逐渐西沉的景物,着重写了长庚星。在直接描写星光之前,先写天空的变化,为长庚星的出现作铺垫。“高而远”“深蓝色”的呈现一片“肃穆”气氛的天幕作为长庚星的背景,把它映衬得更鲜明了。写长庚星,一是抓住它“最早出现”、天幕上只有它一个的特点,二是抓住它“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的特色。继而写“夜色加浓”时的景物,着重写灯光。“次第”一词用得准确,写出了许多灯光先先后后亮起来的特点。“尤其”一词强调描写的重点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其特点是倒映在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闪烁”,“像―串流动着的珍珠”,把灯光的特点写活了。写月亮的升起,则说它是“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这些都是海滨特有的景色,有别于其他地方。

其次,作者突出描写景物的颜色和动态。写景,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态等方面着笔。课文为了突出海滨夏夜的美妙多姿,特别注意写景物的颜色和动态,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幅幅静止的黑白图画,而是连续不断变换着的一组组彩色电影镜头。如写海滨傍晚的天空,起初写它燃烧着晚霞,颜色是桔红的,而后逐渐变为绯红、浅红,而后霞光消失,出现的是深蓝色的天幕、闪烁的星星、倒映在乌蓝海面上的灯光,以及皎洁的月色、在海面上闪烁的鱼鳞似的银波,写得变化多端。

(3)抒情。

写景的作用有多种,其中主要的一种是“传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写景是描摹客观风物,传情是表现主观情感,写景以传情,这个景物当中就寄寓着某种感情或与某种感情相关联的气氛。峻青热爱他的家乡,对山东的一草一木都有亲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带着赞美故乡的情感来写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的。在他的笔下,无论燃烧的晚霞,灿烂的满月,晚来的海风,柔软的沙滩,明亮的星光,蔚蓝的大海,都浸润着喜悦赞叹的感情色彩,读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使我们的心合着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应着作者的胸膛一起呼吸。他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亲切感情,使读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产生了引人人胜的艺术效果。

(4)语言。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篇散文突出的特点是比喻贴切生动,用词准确优美。在分析课文时抓住这些比喻和词语来讲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用词造句的能力。

(5)美学特色。

①用多变的色彩描绘了海滨仲夏夜的“幽美”。

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美的形态的多种多样。“幽美”是介于“崇高”和“优美”之间的一种美。它既有由于量的庞大,如大海、高空等景物而产生的亢奋而崇高的美;又有由于表现对象的柔和妩媚,如霞光、启明星、清风等景物产生的恬适从容的美。就是在这种“深远、僻静、昏暗”环境中,作者发掘捕捉了宁静美、动态美及和谐美。

宁静美。作者仁立海滨,按时间顺序描绘了三幅图景:一是夕阳落山,海浪染红霞;二是夕阳西沉,启明星高挂;三是夜色加浓,灯光与星光相映。这三幅图景,都是海滨远眺所见,表现出“深远”中的宁静美。作者描绘出祖国海滨的宁静美,正好反映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个角落的和平安定。宁静美是“幽美”的“独特”所在。

动态美。《海滨仲夏夜》的“幽美”还表现在作者化静为动,从动态方面来刻画海滨的夜景上。夕阳缓缓下山,霞光缕缕染浪,浪头排排涌起。浪峰涌起之处,犹如燃烧的火焰,红霞、海浪都在“闪烁”“滚动”。形象地写出了海的色彩、海的气势。作者描绘出海滨千姿百态、绚丽多娇的美来,不仅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而且还旨在揭示伟大祖国的旺盛生命力。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是“幽美”的又一“独特”所在。

和谐美。作者运用他那灵巧的画笔,在三幅图景中调色布彩:第一幅图是海染红霞流金溢彩;第二幅,淡彩轻描;第三幅点染写意。天空深蓝,海水乌蓝,星光闪亮,灯光通明,珍珠耀眼……五彩缤纷。作者倾注全部的爱来描绘祖国的海滨,笔调既活泼又朴实。多角度地描绘祖国海滨的夜景,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立体感。作者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对象,善于运用不同形态的美,使它们相互联系、彼此渗透、互相转化,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和谐美就是“幽美”的又一“独特”所在。

②情景交融写出崭新的“时代美”。

一轮皎洁而明亮的月亮照着海滨,“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用情景交融的笔触,抒写了我们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美”。

5.全文描绘了哪三组画面?

分析: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海滨夏夜的景色,作者以“霞光”、“启明星”、“灯光”为主要观察对象:第1段以“大海”为背景描绘霞光,写出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第2段着重写“启明星”的“大”和“亮”的特点。第3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

第二组画面(4~7段):描绘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月亮上来”到“夜深”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抓住海滨仲夏夜的特征写景,用语准确生动,是本文的主要特点。霞光色彩的变幻,从启明星闪烁到繁星满天,从夜色渐浓到明月升起,正是夏夜晴空特有的景象。如“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动态的霞光,表现了霞光的色彩变化。作者不仅抓住了色彩、光线的变化,更紧扣了“海滨”这一特定的环境。借海浪写霞光,用蓝天衬明星,让映在海面的灯火与天空的星斗辉映,写夜色中和月光下海滩上的笑语欢声,等等,使景物更形象生动。

6.第3段的灯光图与“天上的市街”的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

分析:相似处,都有真的灯光和天上的“明灯”,《天》用街灯引出明星,这里是用星星引出真的灯光,写法类似。不同处,《天》重点写天上的明星,街灯只是引子和陪衬;这里天上的“明灯”、山坡上的灯火、海面上“流动着的珍珠”三个层次,上中下互相辉映,更多彩多姿,富有画趣。

7.文中为什么在写启明星之前要写霞光由渐淡而消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作

篇4:海滨小城*

海滨小城*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海滨小城

2.课题由哪两个词组成的?我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写哪些内容?(课题由“海滨”和“小城”两词语组成。课文是写海滨和小城的美丽景色。)

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

(二)提出学习目标

1.海滨小城美丽的风景有什么特色?

2.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的特点进行描述的?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些什么?

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

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

(四)指导分段

1.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6自然段。

(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

明确:从海滨→小城,也就是从远→近的顺序观察的。

(五)学习写“海滨”部分的课文

1.自学这个部分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浩瀚:本课指海面辽阔无边。

交界:两地相连的地方。本课指远远看去海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水平线:本课指海平面。

镀: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薄层,如镀金、镀银。本课指阳光照在物体和人身上,好像镀上一层金黄色。

寂寞:孤单、冷清。

喧闹:声音很大,很热闹。

3.讲读“海滨”部分的课文

(1)从这座小城看大海是什么样的?

(2)这部分课文,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

明确:景物:大海、天、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沙滩、贝壳及船上的鱼虾、蟹、海螺等。大海是蓝色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许多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云朵。

(3)大海什么时候景色最美?美在哪里?

明确:大海在早晨的时候,景色最美。因为海面上的各种景物和人们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4)海滩有什么特点?

明确:遍地是美丽的贝壳,人们都不会理睬,贝壳只好寂莫地躺在那里;满载而归的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5)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海滨的美?

明确:一是概述了景物的'色彩,通过“蓝、棕色、银白、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银光闪闪”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海滨的美;二是在写海滩特点时,先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写静态,后者写动态,突出了海滨景色的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6)读这部分课文,要求读出感情,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作者写“海滨”部分,写了哪两个地方?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二)学习写“小城”部分的课文

1.自学这部分的生字。

2.学生讨论自学情况。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庭院:正房前的院子。一般统指院子。

亚热带:从气候上划分的地理区域,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与热带相比,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气温比温带高,植物在冬季仍能缓慢地生长。

篇5:海滨小城

海滨小城

《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更加美丽。海天辽阔,小城玲珑,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在教学时,我从海滨到小城的顺序一一抓?br />

篇6:海滨仲夏夜

海滨仲夏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征细腻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3.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分析:按时间顺序,分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个部分,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作者写星光的出现,选择了怎样的时空背景?这对突出启明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分析:时间背景是“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空间背景是:高而远的广漠的天幕。只有红光消失才能突出启明星的亮,以天幕为背景可以显示出启明星的大。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作品分三个层次描绘海滨仲夏的夜景。

第一层(1~4自然段):写幽美、静温的夜色 。本层紧扣题旨,是全文重点描绘之所在,所以作者不惜泼墨,从多方面展开。首先着眼晚霞。先从静态看,写出“桶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绚丽多彩。作者对景物的观察是精细的,见诸文字时又是十分精确、有条理的。作者接着又描绘了繁星、灯火以及“温柔”的海水,“清新而又凉爽”的海风。在此基础上直抒胸臆:“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文章情景交融,为下文写人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层(5~7自然段):写人们劳动后愉快的休憩光。如果说作品的第一层主要是描绘了海滨的一幅风景画,那么第二层则勾勒了一幅入夜后的海滨人物速写图,从而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时代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他们在劳动后的休息中,仍在谈论着今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第三层(8~12自然段):写皎明亮的.月亮休浴下的海滨胜景;作品在描写“皎洁的月光”的同时,又描写了人影憧憧声鼎沸的热闹、欢乐的场景:人们可以在这里“ 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酣畅地休憩。由第一层写景、第二层写人,到这里把写景、写入、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清新、隽的意境,使入卒读之余,似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4.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1)线索。

所谓线索,就是贯串在整个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在一般的记叙文中,线索的作用是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繁多的材料由记叙线索贯串起来,将文章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每一叙事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只有一条,其他线索则围绕主要线索来展开。记叙文中作者常以时间的推移或作者认识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来安排材料。这叫作“纵式结构”。《海滨仲夏夜》正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的。

(2)景物描写。

文章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海滨夏夜的图画。全文写景既紧扣海滨夏夜的特点,又连类而及地写了城市风光,勾勒出一幅幅幽美的图画,写出了威海这座城市特有的风韵,给人诗的享受,画的美感。

首先,作者注意摄取富有特色的景物。自然景物有它自己的特点 ,写景 ,要抓住此时此景的特点,才能反映出特有的风貌。《海滨仲夏夜》的写景很注意抓当时当地景物的特点。比如它写晚霞,不是笼统地去形容“红霞满天 ”,而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 又红又亮”写出霞光的色彩特点;“闪烁”“滚动”“消失”表现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接着,写夕阳逐渐西沉的景物 ,着重写了长庚星 。在直接描写星光之前,先写天空的变化,为长庚星的出现作铺垫。“高而远”“深蓝色”的呈现一片“肃穆”气氛的天幕作为长庚星的背景,把它映衬得更鲜明了。写长庚星,一是抓住它“最早出现”、天幕上只有它一个的特点,二是抓住它“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的特色。继而写“夜色加浓”时的景物,着重写灯光。“次第”一词用得准确,写出了许多灯光先先后后亮起来的特点。“尤其”一词强调描写的重点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其特点是倒映在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闪烁”,“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把灯光的特点写活了。写月亮的升起,则说它是“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这些都是海滨特有的景色,有别于其他地方。

本文章共6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5  6

《大唐狄公案》读后感

我的家乡四年级学生作文

那些物,那些人,那些事的散文

人与书的范文

我的家乡四年级学生作文摘选

沙滩的作文450字

有关保护湿地的范文

留学的励志故事

歌颂美好生活诗词

我和名著有个约

高罗海滨
《高罗海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罗海滨(精选6篇)】相关文章:

有关歌颂美好生活的作文2023-08-18

蚊对的阅读题答案2022-07-27

读文学名著倡议书2023-06-30

市场运行调节办公室工作总结2024-03-08

海的励志句子2023-12-30

书香也醉人作文600字_小学生作文2023-02-22

不愧此生作文350字2022-12-11

高三必读名著书单2023-03-11

感受的说说2024-05-08

旅游的心情说说2023-04-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