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的归真:能力化写作体系的构建(共19篇)由网友“只想睡大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作教学的归真:能力化写作体系的构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写作教学的归真:能力化写作体系的构建
写作教学的归真:能力化写作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能力化写作体系,文章产生的路径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写作,文章从构建能力化写作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未简单探讨,力图把知识性的抽象理论转化为操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必备技能.
作 者:毛克强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7(10) 分类号:H193.6 关键词:写作教学 能力化写作 写作实践的实现篇2:如何构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天地
如何构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天地
文/高 娜
摘 要: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水平意义重大。从高中语文英语写作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期对构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天地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构建
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
篇3:如何构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天地
一、积累词汇和句型,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
作为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词汇和句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没有词汇的语言是无法传达任何信息的,只有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及其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我们要注重句型和词汇的积累,留意文章中涉及的高频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能。例如,在训练“自我介绍”这类作文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搜集一些这类作文常用的词汇句型,夯实基本功,在熟练掌握这些相关词汇的基础上再进行后期的写作训练,比如,read books,talk with friends, surf on the Internet, write a diary,like, love, enjoy, prefer, favorites, music, play basketball, football等,只有打好基本功,才能在以后写复合句和并列句的时候得心应手。可以通过练习合并语句向学生讲解and,but,so这些连接词的用法和使用技巧,学练结合,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运用自如。而在练习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这些复合语句的时候,教师可以大胆创新,改进学习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一边学习一边做汉译英的习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运用技巧的掌握,为以后写作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
外,除了平时的课堂学习,还要注意课下积累,教师要给学生搜集一些好的语句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比如,Each coin has two sides,It’s no use doing, There is no doubt, It is …that等等,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句型,在写作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避免在以后的写作中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二、提倡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是考查学生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群体合作、小组学习和同桌讨论交流表达,活跃思维,丰富语言感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既能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言学科
的交际本质。例如,在学习模块四第二单元Sporting events中的
“Reading: The honorable games”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归纳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画出文章的重点语句和质疑之处,首先小组讨论,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拿到班上全班共同探究,最后以“My favorites sports games”为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井然有序,通过互助合作、探究讨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语言应用技巧的掌握。
三、创设语言情境,锻炼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语言的表达需要情境的激发,只有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才能拥有更深刻的感悟,并将这种感悟内化为生成技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模拟再现学习内容和生活场景,比如,采用角色扮演再现文本内容,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和想象思维的发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第八模块第一单元The written world中的
“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对世界文学具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代表作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随后的学习提供背景支持和奠定坚实的基础。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My Favoritewriter”为主题谈谈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又起到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评价环节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作文批改方式单一,教师批改给出分数,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修改,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不利于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效果差强人意。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合作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创新评价方式,将互评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相互修改,编写意见评语,随后,在互评的环节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观察和点评,学生能很快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明白如何创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修改,明确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掌握英语语言结构的规律,将自己的文章修改的更加完美。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即兴写作活动,现场创作,现场点评,效果远比背诵范文要好得多,既对差生起到了借鉴作用,又增强了优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久而久之,写作课一定会被大家所喜爱。
当然,以上仅是本文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德林,黄晨辉。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03)。
[2]姜秋莲。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孟凡青。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4]徐艳夏。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5]张成莉,陈艳丽。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双沟中学)
篇4:如何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论文
如何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论文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教师的基础素养。通过分析信息化教学构成要素,从信息化教学思维、信息化教学技能及信息化教学智慧等方面构建了高职教学三维度五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剖析了各层次知识与技能的构成,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高职教师
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化从1.0进入到了2.0时代。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信息化应从技术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转变,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以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带给教育的变化。针对高职教育生源多样化的现状,高职教师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已成为必备的基本素养。
一、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化教学构成要素分析
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及教学环境的重构,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对高职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学已不再单纯注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演变成了系统化的体系结构,当前开展信息化教学应具备三方面的要素,即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资源及信息化教学理念,如图1所示。图1信息化教学构成三要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支撑,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部分。从硬件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环境基本上是按照传统课堂形式组织的,以幕布投影、黑板及固定的桌椅为主。这种形式的环境已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探究式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现代教学理念。从软件角度看,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具备信息化课程学习的平台,如智慧职教、超星泛雅、爱课程等,这些软件环境基本满足了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需要,但尚未能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及教学管理信息化。目前更加高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是进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构,从人文关怀及提高教学效率角度出发,构建适合以学生为中心、方便探究式学习与协作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随着MOOC的兴起,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线上自主学习。职业教育自开始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截至20已经有113个资源立项建设,丰富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为推动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信息化教学理念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核心。虽然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其作用尚未能完全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能适应当前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探究式、协作式、自主及个性化教学。只有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价值,适应信息化教学2.0时代的教学需要。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构建
进入到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不只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能力,而是深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演变成了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借助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通常认为其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和评价能力以及信息化环境下自我发展能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在职业教育特定情境下的转变,需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学需要,并能够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结合。为此,将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通用能力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分成了三个维度五个层次,如图2所示。图2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三个维度主要从信息化教学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构建,主要包括信息化思维、信息化技能及信息化智慧。信息化思维是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具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设计思维。信息化技能是指教师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学生特点,需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基础开发能力。信息化智慧是指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能创新应用的能力。五个层次主要从教学需要角度,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及教学流程,通过分析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需求,构建了五个层次的技能等级,分别是责任理念、基础技能、设计开发、教学应用及研究创新。责任理念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能够具有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责任意识,能够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理论学习,能够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理念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能够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具有合理使用资源的良好意识,能够对资源进行筛选、重组及引用。基础技能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化工具对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设计开发是针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资源运用特点,结合学情,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教师应能够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学情,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手段,如AR、VR、MR、2D3D动画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设计开发,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完成知识构建。在MOOC快速发展及国家大力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教师还应具备根据课程特点及专业教学需要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并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学应用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工具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学应用是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的核心,只有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其他层次的技能才能体现出价值。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它们能够更好地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及信息化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具备借助于MOOC或SPOC等信息化教学载体及资源开展混合式及翻转课堂等方式教学的能力。研究创新是指教师能够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及教学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能够借助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实现教学环节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与教学理念也时刻发生着变化,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滞后或者跟不上教学需要的状况。教师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由于缺少对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的深度关照,缺少对能力动态生成的适度关注,缺少对交流与分享的有效支持及缺乏有效的提升途径等,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使得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缓慢,远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的需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师提出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不断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等新要求,同时MOOC正在迅速推动着教学改革。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利用信息手段重构教学。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及教师教学需要及信息化应用现状,围绕着信息化教学三要素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模块进行了详细划分,设计了从教学环境重构,到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到教学理念提升与应用等层次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如图3所示),以帮助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提升模块,如教师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制作,要想开展课程的教学应用,则可以进行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互动工具应用等知识技能模块的提升。
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对于现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应在能力体系构建基础上,注重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积累、以教学实践为主的应用迁移和以协作教学为主的对话交流。不仅从思想上提高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度,还应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并通过理论研修、实践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构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在线开放课程,推动线上自主学习。为适应当前移动端泛在学习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可以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中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分别转换为对应课程,并进行在线开放课程构建与开发,形成满足教师线上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体系。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要,自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在线学习,实现个性化的能力提升。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规划,激励教师自我提升。学校可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推进与改革的需要,制定层次性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规划,逐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以混合式教学为主,而混合式教学的主要载体为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微课视频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又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因此针对学校现状及教学发展规划可以为教师制定从信息化资源开发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再到混合式教学一系列的提升规划,从而分阶段分步骤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在线学习与技能认证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教师自我提升。开展教学实践交流与理论研修,实施知识到应用的迁移。信息化教学能力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由点到面的方式逐步进行辐射推广,通过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竞赛交流等方式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教学应用的迁移。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重构学习空间。当前以黑板、固定桌椅为主的教学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需要,因此需要进行学习空间的重构,将学习空间从以讲授为主的环境模式,转变为以探究、讨论为主,注重构建基于项目协作、自主学习、个性展示、舒适放松的多样化学习空间。
篇5: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培养高专学生写作素质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培养高专学生写作素质
培养高专学生的写作素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而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写作素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评价体系建构包括:教师采取积极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用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评价方法,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和写作能力.另外,以社会为舞台的群体评价,也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 者:王继承 赵伟斌 WangJicheng ZhaoWeibin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刊 名: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3) 分类号:G642.4 关键词:写作素质 评价标准 积极评价 群体评价篇6: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摘 要】本文阐述了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论述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近年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取向发生了变化,在重视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倾向于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进行教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在大学教育中还是重理论,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探索为辅;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都造成了人才的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太少,能踏踏实实动手创新的就更少了,所培养的学生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对口人才,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业绩。
实践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出大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趋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人格特征、意志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高校改革的首要任务。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保障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制度政策,加大对学校实践教学的投入,强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基础设施。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课题立项等形式,加强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学校、院系、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层级协调动作机制,确保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在制度和资金等方面,为实践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活动平台。在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时,应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校园(企业、社区)文化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智力资源优势,促进基地单位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共建共赢。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展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二)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
要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推进体制创新,建立科学的大学制度和民主的大学管理模式。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倡导学术自由、百花齐放,营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在评价中要体现知识为基础、创新为目的的指导思想,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要结合起来考核,采取考教分离、论述、答辩等多种教学考核方式,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学考核方式。
在教育改革中,要优化培养过程,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与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良好学习环境。在优化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全过程式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在传统的培养计划中,比较注重课程性实践环节的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实践环节都安排在最后的学习阶段,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前松后紧的现象。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体系标准,并对每个专业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进行分解,每学期完成相应的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在学生入学后,帮助学生制订大学全过程式实践创新能力训练计划,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目标,不间断有步骤地开展实践创新能力训练,避免前松后紧、时紧时松、混乱无序的现象发生。
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是推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体现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要把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开设新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学科专业群为基础,构建大课程平台,形成文理渗透、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结合的模块式、多样化、网状的课程机构。
(三)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活动,发展学生个性
课外学术活动及各类竞赛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学校及各教学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以及“电子设计竞赛”之类的比赛,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督促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开动脑筋,培养创新思维。并且,这些比赛在全国各大高校已经开展,从效果来看十分显著。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作到全员参与,既要考虑到专业能力的一般性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设计活动竞赛的时候,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强制性与选择性的统一,真正促进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活动,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面化与个性化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专业特点与课程特点,广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社团、科研小组、兴趣小组、学科竞赛攻关小组、职业技能训练互助小组、创业小组等,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管理队伍,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由过去的被动向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J].社会科学论坛,,(4).
[2]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3]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1).
[4]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7,(4).
篇7: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张斌a,邱致燕b,王叶飞a,罗银屏a
(湖南中医药大学a.人文社科学院;b.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应用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学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对实践性、应用性要求突出,实践能力是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对应用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原因,进而探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最后提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开展校园特色和创新性主题活动,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希望可以对应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带来一些启发。
篇8: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3041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XJK014BGD055);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3B08,13YBB168);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SK3045);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23号)
作者简介:张斌(1983-),男,江西东乡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评估研究。
通讯作者:邱致燕(1983-),女,江西赣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出,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本身也包括了心理学的很多分支科目,本专业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强的心理学人才,包括心理治疗、心理测评、人力资源测评等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实践技能密切相关。所以,在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工作后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
有调查显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培养目标过于单一、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轨。导致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胜任其工作岗位,实践能力薄弱。对于知识的掌握仅限于理论,不能很好地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就是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各职能部门所需的素质不匹配,致使许多大学生无法正常就业,而公司又缺乏人才。目前,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性较强、实践性和技能培养环节薄弱。
当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心理学应用技能,尤其是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调查得出,40%的专家学者对于当前我国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训练状况不满,专家们普遍反映他们缺乏实践技巧和经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上述两个问题是当前我国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这一弊端直接影响了我国培养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综合素质。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原因
(一)固有模式的桎梏
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学专业只设立在师范大学或者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中,医学院校从开始才有部分院校引进该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受教育学科影响较深,理论性培养环节较多,忽略了心理学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和技能要求高的特点。新增该专业的学校的培养方案大多与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尽管大多院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色申报不同师范院校的心理学专业,根据新申报专业不同于传统心理学专业师范类和教育的特性,强调应用型和技术型,但其培养方案的制订仍然摆脱不了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
(二)师资力量薄弱
现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一个老师要同时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有很多医学院校直接外聘师范学院的心理学教师。况且高校应用心理学教师的学历背景大多受传统心理学教育培养模式影响,其自身的运用实践能力不够,也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良好的引导。而年龄较长、职称较高和资历较老的教师的学历背景大多来自其他专业,属于半路出家,虽然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不是科班出身、专业技能薄弱,能给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拥有博士学位,具有较为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但是往往教学经验欠佳,能够给予学生的实践知识少。虽然新老教师的搭配可以形成互补,但是整体较弱的师资状况限制了应用心理学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办学条件跟不上实际需求
心理学专业实践性强,对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的要求比较高,而学校对于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少,达不到需求。医学院校由于开设应用心理学时间不是很长,对该专业的重视度不够,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当然优先考虑医学专业的学生利益,使得心理学更加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况且新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多为地方本科院校,受地域限制,本身条件不足,资源有限,实验设备数量不足,只能采取多组学生在一起上课的实验方式,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很多开办心理学专业的地方院校购置的实验设备性能差,只能满足于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探索和独立设计实验,达不到让学生亲自体验的标准,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不够完善的教学体制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不足,大学期间只要相应学分达到标准就可以,对学生的实践学分没有相应要求。教学内容的设置中,理论记忆多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身动手需求少,找不到成就感,久而久之会对本专业失去兴趣。
(五)学生自身缺乏实践精神
从应用心理学学生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心态浮躁,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在国家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注重外在荣誉的包装,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目前培养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考核而学习,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素质培养,在实践能力运用方面严重不足,属于完全的高分低能型,这一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心理学专业,也是大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与理论知识相匹配,注重学生成长的规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体系中应该多以探索性、综合性的实验为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要将校内教学与校外见习相结合。
1.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1)专业素养方面。根据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以基础知识加专业训练为主。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扩展课程,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基本途径,专业训练要求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激发学生的创新与运用能力。(2)专业技能方面。应用型人才要以心理学应用技能为基础。设置专业技能课包括心理辅导训练、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诊断与评估、人才测评、心理干预技术等,实践教学环节如心理咨询实操训练、心理测验的应用等,同时学校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以及朋辈咨询员和校外心理辅导等。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验开展方面。学生应该掌握本科课程的基本教学实验手段、方法及技能,能熟悉运用基础实验,构建综合和创新实验。结合各科课程的先后,适当增加独立实验课的数量。实验课程应当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有在实验以及实践过程中方能将所学理论知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实验课程既有利于记忆,也有利于需要用的时候得心应手。(4)实习实训方面。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加专业知识为目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专业课程增加实习实践环节,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合理分配,增加可操作的实践环节学习,支持学生在学习阶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见习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形成综合的实践教学环节。(5)毕业论文方面。在学生大四的实习阶段,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实习阶段,将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去最终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选择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研究课题。(6)职业化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包括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职业综合素质和专项能力。职业素质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职业通用素质包括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文字书写与表达能力;专项能力主要包括个人特长的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就业范围。(7)科研创新方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在校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参加教师的课题组。通过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将学生的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参加课题纳入学生创新学分管理,激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专业技能的提高。(1)加强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作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应该大力度建设与完善实验室。实验室是见习、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高校应该制定实验室开放制度、开放项目,除了正常的实验教学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探索性、设计性实验,保障实验室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还可以将校外资源整合到实验室开放项目中,增加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合理开展心理学研究。(2)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服务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支服务能力突出、行业分布合理的实践基地,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基地场所,如精神病院、监狱、劳教所、中小学教育机构、心理咨询门诊,人才测评与咨询机构,如人才市场、公司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使学生的见习、实习得以保障,了解心理学应用的不同层面和机构,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3)校内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强化实践技能的培训,需要经常更新自身的实践技能。校外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技能,他们了解社会市场的需求,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中不可小觑的力量。(4)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情境模拟体验:学生根据案例角色的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物活动,体验并分析其心理特点。②行为体验: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双主体学导式教学观,将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行为再现形式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5)提升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验室开放、本科生导师制等途径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从中学习科研的选题、设计及撰写方法,从而培养科研思维。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兴趣科研项目,并配以导师,通过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提升科研实践能力。
(二)设计并开展校园特色和创新性主题活动
首先,通过前期调查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性质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以“体验生活、心理感应”为主题,开展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分析。
2.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以“我爱我,从心开始”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
4.以“增强团体协作意识、提升团体辅导技能”为主题,开展心理拓展活动策划及实施大赛。
5.以“理解角色、扮演角色”为主题,开展心理情境剧汇演。
6.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为主题开展模拟招聘活动。
此外,还可以考虑研究型实践教学。学生在本科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前期调查、研究设计、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训练过程,可以提升科研实践能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积极参与科技竞赛活动及学术性会议,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特色性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科研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光成。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6 )。
[2]李国强,王旭红。 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 )。
[3]张素玲。关于高校实践教学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1,(10)。
[4]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7 )。
[5]高立群,彭聃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
[6]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
[7]辛勇。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4 )。
[8] 吴真,李洁,鲁迟。 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9]陶莉,邬贤斌,彭小燕,蒲雁,印琼,李荔,黄宜娥。护理核心能力的界定及其结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04)。
篇9:试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的创建
试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的创建
试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的创建作者/ 孙百臣
在目前各高校课时压缩、教学时间减少的情况下, 如何多快好省地展开应用写作课的教学?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建了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收到了以少胜多、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一、什么是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由某一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
应用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行文时间”, 即作者撰写应用文的具体时刻, 它包括事前行文、事中行文、事后行文三种情况。行文时间至关重要, 对于庞大、繁琐的应用写作系统具有微观和宏观的制约作用。①根据行文时间, 我们可以把应用文系统界定为事前行文、事中行文和事后行文三大部类系统, 各自的代表性文体分别为计划、控制分析报告和总结。按照这三大部类系统, 对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等进行组织和安排, 就形成了应用写作的部类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 我国应用写作的教学和研究都是在分析的方式、方法下进行的, 即先将应用文分为两大类别―――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 再将两者(主要是公务文书)进一步细分, 从而具体深入地研究和把握各个文种的特点及写作规律。这是应用写作教学和研究的第一阶段―――微观分析研究阶段。本阶段逐渐形成了总分式个案分析的教学体系。从逻辑发展的顺序看, 应用写作教学和研究的第二阶段是宏观综合研究。我国应用写作的教学和研究, 历经30 多年的学术积淀, 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微观分析研究理论成果, 为第二阶段的宏观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刘翔飞在《商务文秘写作教程》前言中指出: “目前,流行的各种应用写作书籍大多是按文体逐一讲述写作方法, 形成一种无规律可循的状况。本书作者经过多年摸索, 将300 余种商务文书按其表达方式归结为五种基本体式……首先讲述每一体式的共同写作规律, 然后再选出几种典型体例加以研究、印证, 以使读者做到一通百通。” ②最近,潘峰在其论文《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构建文种群的设想》③一文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应该说, 目前是应用写作教学和研究进入第二阶段―――宏观综合研究的时候了。
适应本阶段的特点及要求, 我们应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科学有效地整合应用写作教学内容,取得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应用写作水平显著提高的效果。
二、为什么要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应用写作与基础写作相比, 具有文体文种数量丰富、行文过程讲究程序、格式结构模式化的显著特点, 因而呈现出复杂性与单纯性的对立统一。由于快捷、高效的实用需要, 应用文具有统一规范的特点。这种规范, 是指民间通过约定俗成, 官方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手段对人、事作出统一规定和要求, 主要表现在对文种的行文功能、格式构成、正文结构、表达方式方法、行文语言文字要求的统一规定上。微观分析研究的目的, 是研究和把握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的文种特点及写作规律, 因而一般采用总分式个案分析的教学体系。这样做的结果是, 在准确、清晰地研究和把握了应用文文种特点及其写作规律的同时, 带来了教学用时较长、分析研究成果偏于对象的特殊性而缺乏抽象概括的一般性, 不能收到因事见理、举一反三的显著教学效果的`弊端。这种弊端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基于长期应用写作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和对应用写作学科理论建设的深刻关切,我们提出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构想的主要理由如下:
1.应用文种类繁多, 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时间多, 且教学内容时有重叠、交叉。2.现有应用写作教学时间不断减少, 教学只能抓大放小, 择要进行, 难免顾此失彼。
3.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 展开涵盖整个应用写作的教学。建立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可以大量节省教学时间, 显著增强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必将多快好省地提高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有效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实际能力。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很大, 可望对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如何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的创建, 大体应由总论和第一编“事前行文的应用文写作”、第二编“事中行文的应用文写作”、第三编“事后行文的应用文写作” 构成。每一编的内容可由“代表性文体写作专论”和“同一部类文体写作指导” 构成。具体内容见上表。
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并以此展开应用写作教学, 可先用6 学时重点讲解事前行文的应用文、事中行文的应用文和事后行文的应用文等三大部类各自的代表性文体计划、控制分析报告和总结的写作, 再分别用4、2、4 学时进行三大部类文体的写作指导, 共用18 学时即可讲完、讲好多达49 个文种、涵盖全面的应用写作课程, 教学效果可谓多、快、好、省, 教学质量必然显著提升。当然, 创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 集大成的工作还是研发和编写“应用写作部类教学教程”, 同时做好主讲教师的培训工作, 并展开几轮教学实验, 才能使之完善、成熟。
注释:
[1]孙百臣。试论“行文时间”对应用写作的制约作用[J]。秘书之友,(12)。
[2]刘翔飞。商务文秘写作教程[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潘峰。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构建文种群的设想[J]。秘书,2008(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高职学院)
篇10:加强语篇教学,构建学生英语写作思维模式
加强语篇教学,构建学生英语写作思维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写作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了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词-句-段的教学模式,把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语篇教学,使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语篇结构、段落大意以及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结构,从而对他们进行英语语篇概念的输入,逐渐使他们构建英语写作思维模式.
作 者:常玲玲 CHANG Lingling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写作思维模式 语篇分析 主位和述位 衔接篇1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
文/顾永红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社会环境进行书面交际的重要途径,实质上是作者对语言编码,从而创造一个更为合乎英语逻辑语篇的过程。如果学生不具有语篇意识,则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语篇,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将以语篇意识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语篇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
篇12: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无论新课标之规定,还是历年高考对书面表达的考查,写作教学始终是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写作教学中关于语篇意识的培养仍处于空白地带,因此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写作能力,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高中英语语篇连贯与衔接教学
高中英语语篇连贯与衔接过程中,主要表现在语篇结构层面上,同时也是语篇的基本网络形式,语篇中的句子和话语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例向学生传授有效的衔接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将前后的句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以下经典教学案例:In rock music there is a distinct and almost overwhelming beat.No single bea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music today.But each song has an easily recognizable rhythm.As you listen to a song,your foot usually starts to pick up the beat.Before long,your entire body seems to be moving with it.Your head pounds with the beat,and there is no room for thought.Only the surge of the music is important.In its own way,rock music is as dominant as the Rock of Gibraltar.Its message is an overpowering emotional one.在该语篇中,不仅有语法衔接、连词,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识别和学习词汇之间的衔接纽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全借助单个的语篇向学生讲解衔接问题,而是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留意这方面的素材,相信经过多次讲解,学生一定能够掌握衔接形式和技巧,并应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二、语篇段落发展与结尾教学
段落是英语语篇之本,同时也是构成基本 篇章的最小单位和基本框架。但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段落的形成,并非是诸多彼此不相干的语句简单地堆积而成,应当是一些有价值、意义,而且彼此相关的语句为实现某交际目的而组合在一起的,然后利用有效的衔接手段,使整个句子更加的合乎逻辑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对段落写作图式方面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主题句写作时,应当确保主题可写性。对于支持句而言,其作为对主题句的有效论述,要求扩展句必须为主题句服务;对于结论句而言,其作为全段的浓缩和总结,应当体现强调和总述作用。在弄清楚语篇段落基本结构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段落写作,即如何扩展主题句,使之成为一个段落。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是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因果关系以及比较与对比模式,同时还可以按照递降、递增以及总分或者分总和下定义的模式将段落展开。从本质上来讲,该种段落展开方法与该节所探讨的问题是一致的,无论采取哪种具体展开模式,都应当符合段落基本架构,必须由支持句、主题句以及结论句构成。在结尾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尾句就是整个段落的最后冲刺,是整个段落的最终浓缩,虽然不是全部的段落都一定要有结尾句,但好的结尾句可以使段落更加的严谨,否则将会出现言出意未尽现象,显得空泛、无力,整篇文章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英语书面表达与教学活动,一直都是令英语老师、学生非常头疼的难题,教师不知怎样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不知怎样去写出色的英语文章。因此,笔者基于新课标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方面的要求,提出了通过语篇意识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局限于字、词以及句的学习模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甘小林。浅议如何把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技巧运用[J]。大观周刊,(03)。
[2]金燕霞。浅议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J]。课外阅读:中下,(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篇1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学生困于写作能力提高较慢,教师困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较难.本文通过对比成品写作法和过程写作法这两种写作教学法,提出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指出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英语学习者.
作 者:赵婉君 孙阳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刊 名:疯狂英语(教师版) 英文刊名:CRAZY ENGLISH TEACHERS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英语写作 英语能力 创造性思维 写作方法篇14: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步入社会适应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实践能力对高职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做到学习与实际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有报酬、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个人要在社会上谋求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就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及妥善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还要有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统称为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够胜任职业岗位,满足社会和个人对职业的需要。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概括起来,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或综合能力。如果能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必需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专业性、跨学科、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如何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借助于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是我院实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是国家示范建设的重点专业群之一,自从开办此专业以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建设之路。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训实践课程的比重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职业道德良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但从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要求来看,往往是要求具备实际的预算能力,熟练造价软件操作能力,然而我们的学生就缺乏这方面的实战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不能马上进入角色。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们实训实践动手操作较少。我院自从创办此专业以来,始终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到企业广泛、深入调查,认真听取工程造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逐步制定修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并采取了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上保证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二、注重实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一)实践教学应该把握住社会与实践、工程与实践的脉搏,实践教学应参照工程实际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实践教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校内实训教学环节与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统一,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二是模拟操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与校外企业综合实践的作用,尤其是企业的资源优势。
(二)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的实习基地,不仅是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践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作为经常性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去,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接受企业师傅手把手的教,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不仅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上岗即顶岗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了教学实践环节
(一)校内实训教学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以基本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模拟仿真为主,软件实行技术升级,设备的功能实现共享,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套环境真实、系统性强、模拟仿真程度高、能满足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评标、水电安装造价、内业资料管理等的专门技能训练;建设了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为主的施工成本核算实训室,在单独训练学生专项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形成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认识实习
本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接受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合作,到施工现场上参观学习,收集资料,请施工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使学生更具体、明确地把握建筑施工与结构构造要求,并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对工程的材料物资进行认识辨别,对施工工序进行认识,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及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3、技能专项实训
对于专业课建筑工程造价、水电安装预算、招投标评标、工程量清单等课程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课程实训。通过实训教学,利用真实工程资料对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实践技能的实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对理论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顶岗实习就业基地。
1、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院在我省内外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企业与学院共同管理好实习学生,并加强学院与企业的沟通,争取实习期满有更多的学生被企业留用。为此建立了实习学生全程跟踪制度,即学生实习的一年期间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由企业和学院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深入地开展工作,大部分的学生能留在实习单位就业,为学院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建立起了实习就业相联的稳定实习就业基地。
2、顶岗实习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零距离接触工程造价的实际工作,参与工程全过程造价的确定及控制工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顶岗实习结束,学生不管是留在实习单位,还是另找工作单位,都能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
3、顶岗实习答辩
顶岗实习结束后进行答辩,要求学生将自己一年来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实习看法进行详细的阐释,并回答由校内指导教师及企业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采取随机问的方式。
(三)逐步完善实训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
实训实践教学的考评是验收学生实训模拟及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考评的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实训实践环节来设计。根据需要,设计考评的指标及考评分值,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自评,通过学生(下转274页)(上接273页)参与实习实训实践,写出实习报告和心得感受,按完成的任务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给自己测评打分;二是小组互评,通过小组学习,相互讨论,研究问题,共同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相互测评打分,提高学生的能力;三是实训实践指导教师综合考评打分,根据学生的知识、态度、能力,完成任务及操作水平的情况综合测评打分。通过三方面的综合测评,争取对每一位学生的实训实践效果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郭卫青 《在工程造价实习中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中国建设教育.01
2、张可安 《职业院校“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3、包和春 《政府搭台 走产学合作特色办学之路》 北京教育 高教2009.02
4、孙咏梅 《以就业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科技资讯
5、张英 《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7.05
6、刘芳 《试论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常熟理工教育学报2007.07
篇15:教师资格考试经验教师资格经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教案写作
教案写作基本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认知与技能目标
确定过程与活动目标
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情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确定教学资准备
(1)教学环境。(2)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时间、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1)组织教学,
备考资料
(2)复习过渡。(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2至5要体现激发动机、感知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8、附件
其它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注:两种教案,第一种写精,第二种写全.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16:“化题为象”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化题为象”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王志杰
(浙江省淳安县屏门乡初级中学)
摘 要:应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这个主阵地,根据语文学科“形象思维规律”的特点,通过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和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发现并积累文中的“象”,通过感悟,亲近作者的思想,体味作者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形象思维;写作能力
一、撰写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现状分析
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披着新课标的外衣,上着传统的语文课。老师如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一般,把活生生的、充满情感的文章放到解剖台上去肢解,告诉学生这是伏笔,那是过渡,这是主旨,那是段意,不满怀情感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甚至是把文章弄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不闻琅琅读书声;学生则是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不思考、不联想、不想象,思路狭窄,文章干巴巴,枯燥无味。这样的课堂,学生收获甚少;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难有学习的快乐。长此以往,圣人留给我们的“诲人不倦”到我们手中变成了“毁”人不倦!对此,中学语文教材总编辑顾振彪先生曾说:“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悲哀,更是语文老师的悲哀。”
很多语文老师信奉“大语文”观念,提倡学生广泛阅读,认为学生只要广泛涉猎,语文自然就能学好,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当学生的作文不理想时,都一味地责备他们阅读量太小。但较长时间后,很多老师也遗憾地发现阅读量较大的学生作文也依然是“空洞无物”,作文水平并无多大改观。可见,扩大阅读量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充分条件。
2.概念界定
化题为象,“题”指抽象的作文话题,“象”指形象的作文材料。用生动形象的材料阐释抽象作文题目的方法称之为“化题为象”。
3.实践意义
本论文将破除串讲式、讲析式、答问式、谈话式等陈旧的课型,将打破常规的阅读教学面面俱到的形式,舍弃一切条条框框,彻底摆脱匠气,没有固定的程式,抛开“教参”,尊重自我。通过自主阅读式、活动式、探究式等崭新的课型,学生或作慷慨激昂的演讲,或营造如临其境的氛围,或行民主平等的讨论,课堂上有热烈的探讨,作文中有迭出的佳句,考场外有喜悦的笑容。
二、本论文对阅读教学课堂的创新
1.创新的目的
当老师找到阅读教学和学生写作之间的那一条路或那一座桥时,学生必能通过这条路或这座桥到达自己写作的成功彼岸。
这条路或这座桥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新课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除了一般常用的教读课型和自读课型之外,更多的是要对课型进行创新。经过对课型进行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总的表现出如下特点:语言训练充分,技能训练扎实,思维训练科学;教师精要指导,学生充分活动,课堂积累丰富。
2.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创新
(1)朗读课型
主要用于名家名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此时的朗读训练已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个课型,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课文的精妙之处。
(2)诵读课型
也就是背读课型,主要用于文言诗文的教学。其任务是降低难度,简化讲析,进行文言文背读、理解和积累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能力。
(3)文学欣赏课型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它讲求突出文体色彩,要求有比较高雅的教学手段,还要求有突出的“美点”以及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语言品味、形象感染、情感熏陶三个主要方面下工夫。
(4)积累课型
用于语言特别丰富的课文,突出对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在这一点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试用修订版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反复多次提到了“积累”,甚至在大纲第四节《教学评估》中也说到:“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如此强调语文教学中的“积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讲,此次的试用修订版是空前的,落实“积累”二字,又必然地会表现在相应的课型上。
三、本论文已取得的成果
1.“化题为象”之“象”的选择和化“象”方法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要解决学生没什么可写的问题,就要让学生发现语文教科书这个宝藏,要让学生发现语文教科书这个宝藏,就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找到形象的材料。
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笔者采用文学欣赏课型和积累课型,在阅读教学中找准斯科特他们的英雄本色,便舍弃其他方面,就讲对他们英雄主义的认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把题目中抽象的“伟大”二字化为一个个形象的画面,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冷冷冰雪中傲然独行的身影常在学生脑中闪现,他们的勇毅、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友谊,都会成为学生挥之不去的记忆……这深深打动了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会认为他们的伟大取决于他们的执着,有人会认为他们的伟大取决于他们的选择,有人会认为他们的伟大取决于他们的患难与共……在一次以“选择”为话题的考试中,一位学生写下了下面这篇作文。
伟大的选择“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能吃苦耐劳、互帮互助,并一如既往,能以坚韧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斯科特绝命书中的这句话,一直震撼着我的心。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冷冷冰雪中傲然独行的身影常在我脑中闪现,我总想他们的悲剧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选择的伟大。
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历尽千辛万苦和无尽的痛苦烦恼,可梦想就在要实现的那一刻被无情的打破了。“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但是无人作证,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知道阿蒙森来过!他们完全可以将这已有的一切付之一炬,然后插上联合王国的国旗。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选择了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事业作证,哪怕这一事业是他们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在诚实和虚伪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你说这种选择不伟大吗?
带着失败的返程中,环境愈之恶劣,埃文斯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并精神失常,不幸成为队友前行的负担。是带上还是抛弃他,将他弃之荒原?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多扶一程就多一份危险;食物是如此的少,多带一人就多一个口粮。虽然埃文斯最后还是离战友而去,但他是带着战友的体温而去的!在友情和生存之间,他们毅然选择了前者,难道这种选择还不够伟大吗?
选择还在继续,当奥茨实在无力再走时,头脑清醒的他,毅然选择了死亡。在狂风暴雨中,在队友的不舍中,他一人像英雄似的独自向死神走去。当斯科特知道生存无望时,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选择了给亲人留下自己无悔的心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你说,如果这些选择还不够伟大,那么还有什么选择才够伟大?
虽然斯科特他们最终留给我们的还是悲剧,然而,每当我面对他们在这次悲剧中的一次次选择时,我的内心一次次被一种崇高的精神荡涤着!我常想:如果今天仍有许许多多的人能像斯科特他们一样作出那样的选择,这何尝又不是喜剧呢?
用一个形象的材料展示一个抽象的话题,这个材料正是课堂的一个“积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一直都在绷着神经,把考场作文想得太神秘、太玄乎。这样一来,反而使我们忽略,甚至是遗忘了一些近在眼前的东西,特别是像语文课本这样的“宝藏”。也正是它的成功提醒我们:作文,别忘了语文课本。
(2)关注时政,关注生活
阅读教学,不一定只是针对书本,它有更广泛的空间。一次,学生在《青年时报》上看到一篇殷雪梅老师事迹报告的文章,我便组织学生进行了朗读学习,殷雪梅老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学生,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她为什么感动了你?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又引起了哪些方面的深思?学生感触颇多,感悟很深。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下了这篇文章。
殷老师,一路走好
一辆辆汽车从街上缓缓驶过,车上放满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花圈。白花纯似雪,更似殷雪梅老师的心。车身上挂满了横幅,“我们的殷老师,一路走好!”“永恒的瞬间”等等。车的最前上方挂着殷老师的巨幅照片,她眼睛平视,脸含微笑,带着一种平静,带着一种从容。
车内的人们头戴白纱,泪流满面,有的甚至忍不住抱头痛哭。街道的两旁站满了人,有的低着头,泣不成声,挥泪送别殷老师。一群孩子手持自己书写的横幅“殷老师,我们爱你”一边哭泣,一边追赶着灵车。是的,又有谁忍心让这么一位好老师就这样匆匆而去呢?人们无法忘记7天前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3月31日下午,殷老师带着学生观看革命传统的`教育片。她一边喊着前面的学生慢些,注意队行;一边唤着后面学生跟上,没有谁知道死神已悄悄来到殷老师的身边。当学生准备穿过马路,走向对面的剧院时,一辆黑色轿车飞驰而来,一名老师急忙示意停车,然小轿车丝毫没有减速,六个正穿马路的学生的生命悬于一线。危急中,殷老师张开双臂,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自己的学生,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学生推到了路旁,小轿车从学生队伍的空隙处飞驰而去,只听见“嘭”一声巨响,殷老师被撞到了25米的远方……
就这样,在匆匆中,殷老师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全程。留下亲人的依依不舍,留下学生的无限思念,也留给十万群众挥泪的送别。每当我想起这幅画面,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一个平凡的人民教师,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了学生的生命,舍生而取义,视死忽如归。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为了祖国,为了他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不是我们中华的民族魂吗?
万里长空,师魂永存!殷老师,一路走好!
(3)学生自主探究的火花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我没有做太多的讲解,没有把他的悲剧简单地归结为受封建科举制度的迫害和封建礼教制度的摧残的结果,而是用一个“假如我是孔乙己”的总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结果他们不但有“象”,而且能想象“象”。有学生在整理大家的发言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认清自己,寻找幸福
又一次拿起了《孔乙己》,当看到孔乙己涨红脸,绽出青筋,说出那句“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的时候,我又难以平静了,我甚至为孔乙己难过。因为他一辈子只认识到功名的重要,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却没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更没有认识自己,认清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真正应该认识清楚的东西,孔乙己并未认清;真正应该追寻的幸福,孔乙己并没有去追寻。就这样,一些本不属于他的苦痛却不断向他袭来,而那些本属于他的幸福却离他越来越远。为什么不停下追求世俗功名的脚步,好好认识一下自己呢?我不知道,我只能对书遗憾。
有了遗憾,就会追求心中的完美。我经常幻想假使我能进出书本,假使我就是孔乙己,我要对自己说:“冷静些,孔乙己!看清楚自己,看看你高大的身材,有力的双手,一手的好字,有谁能挡住你追求幸福的脚步!”
假使我是孔乙己,我会看清自己,不再为功名所累,“宁做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凭自己优秀的条件去做一个戍守边疆的军人。
假使我是孔乙己,我会看清自己,远离浊世,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假使我是孔乙己,我会看清自己,用自己一手的好字,为乡人抄书写字;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孩子读书明理。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而决不“好吃懒做”,甚至行一些“苟且之事”。
可是,这一切终究是我的幻想,我不是孔乙己,孔乙己也无法听到我的话。他已经被封建礼教束缚住了,更被自己内心的功名及虚荣束缚住了,他早已认不清自己,最终,他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真想对他说:“孔乙己,快认清自己,去寻找属于你的幸福吧!”
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给作文教学吹来了“春风”,随着探索研究的深入,“象”的选择内容也定会越来越丰富。
(4)学生自己的自留地
自留地就是学生平时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积淀。学生不一,兴趣各异,自留地也自然有所不同,而作文如一股清泉,我们只要引这股清泉去浇灌学生的土地,就会有所收获,文学迷的自留地就是李白、屈原、陆游等,球迷的自留地就是球赛和球星,音乐迷的自留地就是周杰伦等。
班里几位学生特别喜欢周杰伦,在进行陆游《诉衷情》的阅读教学时,我便推荐《发如雪》这首歌给他们听,在感悟歌词的同时,学生展开想象,然后,我又扩大范围,让学生对陆游的其他作品进行补充欣赏,使学生有充分的“积淀”,在歌声中学生理解了陆游。在一次以“永恒的爱”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中,我看到了下面的作文。
发如雪,爱不灭
灯下,伴着周杰伦的《发如雪》,透过历史的烟尘,我看见了你――在南宋风飘雨摇的土地上,独自憔悴的你――陆放翁。
“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忧郁的歌声如黄河之水,奔涌而来,袭入我的心田,你眉头紧锁,但不再为红颜,不再为唐婉,而只为你心中的南宋大地。我总在心底沉思,你前世应是悬崖上的一棵青松,任风雨雷电的侵袭,傲然挺立;你应是寒冬腊月里的一朵红梅,负起肩上的层层坚冰、皑皑白雪,独自开放。只因“缘字诀,几番轮回”,今世你化作了一个凄美的离别,一滴纷飞的眼泪。从南宋的土地上越走越远,变为一阵带着寒意的秋雨,打湿后人的衣襟。
“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放翁,你可知,红尘正醉,岁月已醺。岳将军“还我河山”的呼声早已消失在茫茫天外,无人再听;而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也还迟迟未到。我知道你是一个英雄,可是现在不需要英雄!而你却执意要用一己的力量去负起南宋大地上的层层坚冰,“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洲”“中原北望气如山”“位卑未敢忘忧国”“尚思为国戍轮台”。可这是一个君臣尽醉的年代!因而你只能“关河梦断,尘暗貂裘”“塞上长城空自许”“报国欲死无战场”。放翁,你有“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的无奈吗?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你依然在苦苦准备与等待,“《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依然深深爱着南宋大地。流年暗渡,雄心犹在;事业无成,你心不悔;两鬓已苍,爱心不灭。
你发如雪,你泪纷飞;你苦苦等待,你渐渐苍老,你慢慢远去;你心不悔,你爱不灭。你巍巍如山,皎皎如月;高山之下,明月之中,我用清泪洗涤我的尘心。
“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读着学生的佳作,我深刻地领悟到课型创新不是纸上谈兵,在新型的阅读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过程不在枯燥乏味、苍白无力。
2.“化题为象”之化“象”过程
化“象”过程就是一个“吸、吐”的过程,由感知到理解,再到巩固,最后到运用。一言以蔽之:形象化―情感化―内心化―文字化。
“形象化”就是让学生将一篇篇抽象的课文文字,通过阅读、理解、感悟,在脑中形成一幅幅可感知的“图画”;“情感化”就是当学生在脑中有了画之后,让学生在这幅画中投入自己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扬或抑……“内心化”就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在内心有所感触;“文字化”就是言为心声,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流露于笔端,形成文字。
这样的阅读教学,“还我琅琅读书声”就不会只是一种奢望、一个祈求或者一句呼吁、一声抗议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在积极思考、共同交流讨论中发现一个个感人的“象”,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积淀,都形成自己的思想,在体会到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也不再感到“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参考文献:
[1]李克。快乐学语文[J]。美文杂志:少年版,(09)。
[2]刘国正。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例说[J]。语文教学研究,(03)。
[3]余映潮。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04)。
篇17: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教学反思
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可见“观察”的重要性。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是记叙文,包括记人、记事,还有写景状物。其实无论记什么,只要能抓住其特点来写即可。只有源于细心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让写作内容真实、理智而生动。
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怎样观察生活,对小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观察生活,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特点。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要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要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找到不同之处。所谓全面观察,就是既要观察它的全貌,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外部,又要观察它的内部;既要观察它的正面,又要观察它的侧面;既要观察它的静态,又要观察它的动态。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听听它的声音,尝尝它的味道,甚至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手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同类事物,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有的时候,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它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也不相同。这同样需要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总之,重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就有效地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篇18: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论文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几个关系的分析,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定位,探讨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实施过程中需要强化的几个关键环节。
[论文关键词]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在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各种职业能力观,赋予职业能力以丰富的内涵。国外一般把职业能力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指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沟通交流、责任心、进取心、适应能力、正直、诚信、团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创新、学习领悟能力等等。我国对职业能力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姜大源,他认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构成,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三种能力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但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因此,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职业教育,层次属高等教育,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要既重视实践教学,也要重视理论教学,重点是实践。理论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更不是知识的体系,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实践中“怎样做”以及“怎样做得更好”,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理解实践。而片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的机械实践,不能达到将知识自主拓展的现实需要。
2.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以岗位或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它的目标定位是立足于岗位及岗位群,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现实社会中,由于职业本身的变化以及从业者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职业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人在一生中要经历几次转岗,而且可能从事跨行业的岗位,况且学生就业存在很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所以培养学生本专业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具备跨职业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立足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高职教育中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对以专业技能为主线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当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时代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责任和使命,要重视对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共性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一般由七种智能组成,每一个体的智能类型不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当的培养模式,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学校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上,受教育资源的影响,教学共性制约过重,课堂教学标准化、同一化,不能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素质以及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要成系统,这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训练出来的,因为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训练,因而必须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职业能力的内涵很丰富,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有效载体进行训练,单靠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很难达到目的,还需要在课堂之外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训练机会,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这样就需要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以课外实训为辅助手段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反复训练的机会,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1.以综合实训为核心构建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16]号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所以,课程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其实施过程要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教学要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为主的带有职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上课过程中的实验和课程设计,要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通,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实训是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所安排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它应该具备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力的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把大量零散的专业知识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准备,通过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实际工作项目,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便使学生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做好准备。实习包括学生到企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通过完成企业安排的工作任务,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增加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由于技术难度和商业机密等原因,有些专业很难实现到企业去实习,即使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实习效果大多不尽人意。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当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在校内完成的带有企业化性质的综合实训。
理想的实训是在校内实现让学生在企业化的环境下按企业的管理方式完成企业的实际项目,采用“独立完成+团队协作+工程项目”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使学生完成由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实训环节至关重要,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2.以项目实现为核心构建课外实践活动体系
学生素质能力表现形式多样,仅靠课堂内有限的教学活动难以实现。课外实践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性,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体育、文艺、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安排不当容易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使学生没有精力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影响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要协调发展,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举办两种类型的活动,一类是与专业相关、主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活动,另一类是与人文素养相关、主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而不只是文艺、体育类的娱乐活动。各类活动要统筹安排,以学年为周期,公布各项活动举办的目的、形式和时间安排等,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3.以专业单项技能考核为核心构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存在一些问题,各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比较多,有些认证考试内容陈旧,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这类认证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就强,也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对这些认证并不认可;而有些证书含金量比较高,社会比较认可,但认证费用太高,不能普及,况且一种认证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必要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项技能,制定专项技能考核标准,在校内开展专业单项技能的考核鉴定工作。它的特点是项目设置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可以实现对学生多种技能的考核评价,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应强化的几个关键环节
要使实践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理想的实施平台,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和措施。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被国际职业教育界所认同。能力素质的培养不是靠说教,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环境造就人,与企业合作实现工学结合,能把企业的资源及理念带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项目过程中提高能力,达到企业的要求。
2.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基地同等重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到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包括学校、学生、企业、政府等。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可以带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3.“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真正突破口。如果老师的观念落后,实践能力比较弱,要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只能是空想。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是引入企业一线技术能手承担实践课程,另一方面是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同时让教师经常到企业一线工作锻炼以提高能力。
4.教学模式的创新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完成项目;采用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不仅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方式,这样做才更符合认知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
5.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到各种实训任务当中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需要学生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而不断养成的,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达是不到目的。实训环节需要学生亲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养成、提高职业素质。
篇19:形成直觉 激发灵感 启发想象---写作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形成直觉 激发灵感 启发想象---写作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现状与思索
中学语文教学究其根本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又是以听、说、读能力为积累, 以读的能力为目标的。但现在中学生中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学写作教育的高耗 低效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痼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紧张,生活底子不足,多次失败 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等。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能力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话“神仙本是凡人造”,这句话道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创造力是作为智慧生物的 人类普遍具有的才能。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的一种活动,是一种高级 心理过程,而心理过程师人脑的机能,因此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禀赋,问题在于要善于发现它们并且加 以发展。
目前大多数的中学生一打开作文本就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强找话说也是胡拼乱凑,乃至强词夺理, 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学生没有启发自己的创造思维,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 能力。
写作能力从表面上看来是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运用语言这种心理现象的神经 生理基础,是巴甫洛夫提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这个信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它的刺激信号是语 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来说,它更是思维的工具。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 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是一种实践性的、现实的意识。”所以,写作活动究其本质实一种创造性的思 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钱梦龙老师曾说 :“创造往往以摹仿为先行,而摹仿又必须以创造为目标。”我们常说:“文贵有 新意。”没有创造哪来的新意呢? 所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鼓励创见,才 是作文教学中应当着重下功夫的所在。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以为如果能有序地使学生形成写作直觉,激 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启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直觉与形成
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是我们有意识地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因此,直觉象是 思维的感觉,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用直觉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性。所以直觉也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语言训练必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意”为 主,“辞”为从,意在笔先,辞随意生,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有在思想上十 分清晰,语言上才会明确、生动、流畅。比如高中议论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技巧的问题,还 得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较强的分析辨别能力为先决条件。
高度的直觉能力来源于个人的学识和经验,所以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写作直觉,重要的 在于积累写作材料和写作素养,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的结合。读是接受, 写是表达,读和写是紧密相关的两种能力。读,不仅是为了写,但读可以对写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我 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注意为写创造条件。读可以在吸取知识中引起求知欲,又可 以从研究他人的文章写法中得到借鉴,所以读既为写作积累了材料,又学习到了写作的方法,提高了 写作素养。
其次,也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吸取写作材料。如自然界中 云彩随风漂浮,树木枝叶在微风中婆娑摇曳,海上浪花飞溅,林中小鹿奔驰,燕子翻飞,鸟雀啁啾, 无限风光令人陶醉。领略大自然中无穷无尽的美,才能使学生积累生活中美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 欲望。
六朝时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过:“积字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读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前三 句讲的是材料的积累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讲辞章修养方面的作用。开宗明义说 的积累材料的重要。只有在不断丰富材料,提高材料运用的能力上提高构思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否则,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俗话“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巧夫难为无米之炊”
道出的也都是这个道理。
三、灵感与激发
目下中学生谈到作文难,往往以没有“灵感”来解释,从表面上看来,学生如是说是一种无奈,但 从本质上看来,学生是一种无奈的'搪塞。因为“灵感”叫人感到玄妙的很,它总是不知不觉地钻进头脑 里来,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那么何为灵感呢?灵感从何而来呢?又如何培养学生的灵感呢?
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过程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科 学家会突然作出发现,文学家会突然构思出绝妙的情节、动人的诗句。大量的实例证明,灵感是创造 者在顽强的、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涨和紧张时候所处的心理状态。灵感是创造 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创造是富于灵感的劳动。灵感又是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艺术大师列 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可见灵感并不是虚无飘缈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更不是只有天才 才有的,只要勤奋,总有一天会“功到自然成”,灵感由然而生。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唯一 途径是引导学生作大量的、多样化的练笔。
学生通过阅读、观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避免了下笔时搜索枯肠之苦;领悟了范文的写作 方法,形成了写作的直觉能力,避免了作文时捉襟见肘之窘,但学生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能产 生写作灵感,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写。俗话说“熟能生巧”,而灵感在 写作中往往就是熟练之后的“巧”。
现行的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一统性,学生往往只是通过课堂命题来完成写作任务, 这种单一而呆板的作文形式往往使学生缺少发现,因而“言之无物”,这样长期机械化的训练结果,使 学生既少了写作兴趣,又少了写作欲望,更不会产生写作灵感。实践证明,多样化的练笔手段广开教 师写作教学之路,打开学生写作灵感之门的唯一途径。剪报练笔、时文鉴赏、课前演讲、辩论竞赛等 等百花齐放,才能形成百家争鸣之势,学生的写作灵感才会“油然而生”乃至“万马奔腾”。学生只有在 多角度、多渠道的表达训练中,才能唤起他们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热情。剪报、随笔、演讲、辩论 是他们发现、感悟、创造生活的一种载体,才能形成他们“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冲动,才能形成学生 写作灵感的源泉。
同时。对学生的写作冲动摇及时地鼓励。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灵感DD即使是一个好的构思,一个 小小的片断,教师也要如获至宝地将其抓住,然后肯定他的创造,帮他斟字酌句,反复推敲,直至完 成。其实在地意义,不仅仅是使学生虚幻的灵感变成了现实的文字,更是使学生获得了创造的喜悦和 继续创造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在学生无法完成创造时敢于生先,参与创造,共同完成,那么更能教师 的劳动成果转化为激励学生的动力,使学生产生更为强力的创造热情,学生的写作灵感会源源不断地 产生,永不枯竭。
四、想象与启发
学生有了写作直觉和写作灵感,是否就一定能写好作文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还需要启 发学生的写作想象。
其实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 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创造性的想象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是把经过改造的各个成分 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完整的形象。英国诗人雪莱说 :“想象是一种创造力,也就是一种综 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和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文学中的人物往往就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创造性的想象又有强调甚至夸张的特点。夸张在唐诗中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桃花潭水深千尺”、 “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颜不及寒鸦色”等等,所以,想象是创造能力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写作能 力中极为可贵的品质。
一个文思敏捷,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想象十分丰富,脑子里受到某一事物的触发,就会联想到许 多有关的人和事,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个会想象的人,脑中宛如有活水,涟漪波澜, 层叠不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 ”想象力如此重要,下笔作文就要让自己的思想插上翅膀奋力翱翔。
现在学生写的文章往往显得“干”,内容空洞,毫无形象生动可言。譬如抒情,往往用什么“多么美 丽”、“非常伟大”等概念化的词语凌空地抒情,让人读了味同嚼蜡,寡淡无味。抒情的文章要写得丰满 动人,首先必须对借以抒发感情的“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要做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单“目注”, 即精细观察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神驰”,就是从观察实物出发,开展想象。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跳 离画面,才能有广度,文章才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 想象就如大海中的滚滚波涛,没有它,大海就 会成为一潭死水。下笔写文章,不注意展开想象,思维干涸,就会文枯思瘪, 难以动人。写文章不能 就事写事,就物写物,就人写人,要由物及人,由情写景,由此及彼, 由近及远,这样才能使文章内 容丰厚,意境开阔,思想深刻。所以作文教学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下笔前“寂然凝虑,思 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下笔时才能如行云流水,纵横驰骋。
想象是不拘泥于客观实际的,是感觉的深化,但它又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的,绝非胡思乱想, 所 以要尽力避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尴尬,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 只有题意审清,并根据题目要求确立有积极意义的主题,开展想象,才能既使文章血肉丰满, 而又不 致于不知所云,离题万里。
五小结与展望
写作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所以, 其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写出一篇文章上, 而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 创造生活的能力,以形成学生的写作直觉,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启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写作教学的全面丰收。
★ 汉语言专业论文
【写作教学的归真:能力化写作体系的构建(共19篇)】相关文章:
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心得2022-12-18
小学语文新课标随笔2022-11-25
《归园田居》说课稿2023-08-28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2023-02-23
新课标物理教学论文2023-10-21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陆灵艳2023-08-12
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2022-12-27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论文题目2022-08-25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论文2022-10-15
新课标学习体会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