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底蒺藜叙事散文

时间:2022-04-30 01:46: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里咔咔”为你分享13篇“谷底蒺藜叙事散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谷底蒺藜叙事散文

篇1:谷底蒺藜叙事散文

谷底蒺藜叙事散文

亲而不宠

一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改革之初辞去了公职,办起了企业,当上了名副其实的老板。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人员逐渐增多,内亲外戚也多来投靠,仗着产品“井喷”一样畅销,也就不在乎多几个人,尽可能适得其所吧。

“井喷”过去,“萧条”来临,规模压缩,人员整顿。

蓦地,亲戚朋友争相报功,没有一个自动离职,老板唏嘘不已,未动声色。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给副手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周之内辞退不称职人员。负责人的副总,找来人事主管和基层负责人,认真考核排队,清单呈到了老板的桌上,大部分是内亲外戚,外加上关系部门的友人的内亲外戚。

老板笑了:一棵小树,藤蔓牵连,争水夺光,根枯枝断呀。

亲可近,不可宠;戚当依,不能倾;创业非比游山玩水,友朋真挚当珍重。

家族制未必落后,贵在公平,赏罚分明;股份制固然先进,疏于形式,模仿失真。

理论的先导,是因为经过实践所证明,而证明的实践又绝非可以套用,机械的重复往往归于失败。

装模作样

人,都有个模样,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不同的姿态,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

模样,是父母给的`,基因组合不能变异,但为了需要,可以乔装打扮,为了需要,可以装模作样。

首先,要区分家里外头;其次,外头也区分层次;再次,需要的轻重,不能忽略。装,是需要包的,商业社会很讲究名牌。

包装,在家里就可以随便一点,休闲一点。老人面前要显得恭敬孝贤,孩子面前要装得雍容体面,客人面前要做得谦逊和善。即使有时漏点破绽,出点马脚,也无伤大雅,总会找机会弥补缺憾。

作样,在外头就应当慎重一点,细致一点。上司面前要表现竭诚努力,同事面前要大方得体,下属面前要行为利落,涉外事务不卑不亢。

装模作样,要学。跟上司学,跟同时学,跟下属学。学中感悟,边学边做,有用了就尽情发挥。如果,觉得太累,就躲到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者大笑几声。习惯了,就不感到憋闷了。

有一天,在浴池里来了灵感,去掉包装,不都是俩腿支个肚子么。是啊,赤裸裸来,赤裸裸去呀。

自以为非

生活中,所见之人,自以为是者多,自以为非者少,何以如此?是,自信;非,自卑。

其实,多点自信,无可非议,有点自卑,未尝不可,关键是自强的目的。

自以为是者,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会取得成功,初衷不错,结果也应当不错,即使有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努力去克服,表现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气概。

也有些自以为者,志大才疏,旁若无人,做一点小事唯恐别人不知道,说起来口若悬河,做起来颠三倒四,见硬就会,见缝就钻,总是想办法给自己圆场。

自以为卑者,充分认识自己的先天不足,跻身于强者中难以维系,所以做可为之事,避不可为之情,多看自己弱势,多做自己长项,卑而不贱,卑而自重。

自以为贱而卑者,怨恨父母,天生穷命,站着就矮人三分,只能跪求赏饭。逢人面带笑,见官就叩头,为财主帮腔如狼似虎,替恶匪卖命甘为鹰犬,贱而得势却无姓,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

社会啊,倘若发展到认钱不认娘的文明阶段,商品经济才真正是发达了。那么,为是者求不是为非者求不非,是是非非浑然一体了。

篇2:谷底蒺藜

老当识趣

俗话说,老不舍心少不舍力,那就是说,人到老了心还在青年,而青年人为了创业是舍得花费力气的。

现实中,有些老年人,尤其是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的,或者还有些实际的资本以及能力的,总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总是想法设法表现权力表现资格,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也是显示威权。

人,到了退休年龄,就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因为老人的心理年龄还是在青壮年啊,岂不知实际是和孩童差不多,就是在争啊。争什么呢?争权力,争威信,就是不甘心,不甘心没有用了,不甘心被退休了,只要活着就还是要说话算话。

一个大家庭里的老爷子,凭着机遇吧,得到了老天的赏赐,不管是龙还是虫,反正是有了权也有了钱,成名是德才兼备。机遇不完全是给做准备的人的,好运有时是无奈的赏赐的。老爷子很是珍惜难得的机遇,谨小慎微地左右逢源,终于完成了意外得到的历史的交易。

老爷子不但懂得三纲五常,更了解西式民主,尽管是自家的众多儿女非议多多,却请来了背景强硬人脉厚道的管家,结识了各路王侯,掌控了京师教头,于是乎开始宣传其自己的纲要来。按照王法家规,老爷子需要禅让,于是乎就把大权让给了长子。

人到老年心不老,总是唠叨,总是伸手,凡是涉及位子票子桃子的要害,老爷子就把他的七大姑八小叔吆喝一起,发难于现政,董事会的董事们,无论如何还得给老董事长的面子,就奉劝理事长让他三分吧。

很不识趣的老爷子,以为自己很有权威很有魄力,不仅是没头没脑地唠叨训教,而且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异乎寻常的安排,看着顺心的留用看着不顺心的淘汰,于是乎小儿子接替了大儿子的权柄。

未几天,小儿子非但不感谢老子的钟爱,竟然巧妙地请入了豪华的娱乐宫,告诉他:别再唠叨了,该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寻找母爱

有些孩子,因为遭遇不幸,而失去了母爱,先天就在性格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异,逆反心理特别强烈。有些孩子,因为先天优越,得到了母亲的溺爱,日积月累形成了颐指气使的习惯,骄纵任性的特点比较突出。

也许是寻觅断乳的恐慌,也许是猎奇少妇的母爱,更是玩弄长寿的荒唐,一些挥金如土的大孩子,雇佣奶妈吸吮人乳,竟然成为了少有的时尚。

其实,不如说雇佣奶妈吃奶,唤醒童年的记忆,也应当说是富贵者心里的饥渴。会所里的纵情,盛筵中的放怀,放肆的猫腻,做作的啃青,已经不能满足于贪婪的膨胀了。

既要尝受吸吮母乳的童真,又要体验交会母体的幻觉,这在高贵者的幻觉中,不是赤裸裸来赤裸裸去吗?

奶妈,袒露出饱满的乳房,任由奶油的嘴唇胬蠕,尽管奶油的嘴巴散发着难闻的烟酒味儿,那毕竟是花了钱的孩子,契约是要兑现的。至于额外的体贴服务,也是两厢情愿的。奶妈不把奶油看成是糟践人的东西,奶油也不把奶妈当做是蹂躏人的宠物,逢场作戏,游戏人生吧。更有有情的,不仅是一次两次的相聚,还有包周包月的,真是情意绵绵哪。

母爱,是如此的包容慷慨,宁可自己的孩子少吃,也要保证大孩子的饥渴,用自己的血乳来换取一点生活的积蓄。公性,是如此的炽烈雄伟,宁可自己的父母不敬,也要寻觅女性的温存,用自己的金钱来慰劳一点梦幻的逍遥。

母乳,流淌的是血;乳房,展示的是爱。母爱,是不允许欺骗的。

说说护短

短,意为短处,相对于长处来讲,即是短缺。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更大的族群,总是会出现短板。为啥?人的成长,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后天的遗憾。推而广之,族群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般说:人要进步,应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克服缺点,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族群要强大,应当扩充实力,转化弱势,使自己的威望能够屈人之兵。

那么,在现实生活的世界中,护短是比较显而易见的。譬如,一个人,一个家族,往往是自己的短处愿意自己去揭,很少愿意叫别人说三道四,即使是相当亲近的人。纵然是短处,一般的浮皮潦草的被人批评能够接受,倘若是致命的伤疤基本是不愿意让人触痛的。

为什么出现顽固地护短呢?不仅仅是脸面,是牵涉到身家性命的,那就不惜代价的反抗,通常所说的底线就是不允许触及的。

其实,短处有它的性质、程度、范围、影响因素,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譬如,孩子需要从小就好好调教,溺爱就使缺点逐渐膨胀,家里边的恣意妄为发展到社会上违纪违法,平时的护短迁就,很不愿意让别人批评,直至后来的胡作非为而无法护短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那些自小就相当优越的宠儿宠女,后来的声名狼藉,恰恰是父母的护短所造成的。

一个族群,自然有它的族规群德,需要约束族群的每一个人,可是现代的观念价值钱权利益,总是泾渭难分鱼龙混杂,尽管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也总有人为了自己而不管族群利益,损人利己铤而走险,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不得不另起炉灶重新烹调。

护短,有时候是没办法的办法,短板需要修葺维护,短板需要该办法拉长。如果已经危及家庭的声誉命运了,不仅需要护短甚至掩盖羞丑,更不准反对者涂鸦,只好不可为而为之了。讳疾忌医不好,等到病入膏肓动手术是颇为麻烦的,还是早一点揭短弃短,别护短好。

篇3:谷底蒺藜

走走看看

走出去,看一看,不是溜达而是学点东西,这在改革前是事情,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

早些年,庄稼户养鸡是靠老母鸡抱窝,一头二头猪是在泥水里喝泔水搅子熬大,缺吃少烧的日子靠勒紧裤带去劳作。一开放,手脚活动开了,脑袋瓜也灵通起来了,眼睛也知道往外看了,。养鸡从散养到上笼,饮水喂食半自动化了;养猪的猪圈洁净得不粘灰土;庄稼院里的大米白面已经是很普通了;蔬菜瓜果有冷库了。

城市的变化,是一天一个样子,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卡车轿车水流滚滚,工厂空地绿草如茵,连锁商店琳琅满目,大学公寓雍容典雅,博览会馆宾客如潮。

物极必反,历史的浩劫逼迫人们思索,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斗来斗去百姓还是苦日子,人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是我们的几十倍了,我们还在精心研究政治吗?走走看看,学学做作,再不撵上去,老百姓能饶恕吗?恐怕,又要回到鸦片战争了。

令人欣慰,变了,硬气了,打开门,打开窗户,走出去迎进来,不仅搞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搞军事政治的互访,不但有峰端高级会晤,而且有民间人文往来,旅游路线也纵横交错起来了。

走走看看,显然不单单是游山玩水,礼节拜访,尤其对于负有公务使命的人来说。

从外交意义上看,双边以及多边关系,在不损害第三方的原则下,不求对等双赢,哪怕有几成好处,在我们自己暂时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就是让步也需要引进发展。

有些满腹经纶的专家,长吁短叹我们出卖土地和资源换取技术。这一点,固然需要注意,但不能因噎废食,只要不涉及重大风险,还是需要尝试。

实践已经证明,经济领域中一些高端技术还要放开,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创新,人家行之有效多少年的东西,可以借鉴么。

走走看看,贵在消化吸收,而不是盲目照搬,开拓自己的路。

博士改行

金融博士顾建国,放弃时尚的金融部门的部主任职位,毅然回到家乡,接过母亲的养猪业,不是猪倌而是老板了。

应当说,博士改行属于明智之举,母亲的猪场是存栏一万七千头生猪的规模,姑且抛开设备,就是一万七千张猪嘴巴,得多少钱填补?总不能眼睁睁瞅着亏损乃至破产吧,挽救偌大企业,不仅是儿子的责任,而且是对博士学识的检验。

顾建国,在改行前请朋友们对养猪行业的市场做了调查分析,有了近年前景看好的结论之后,才下了改行的决心。开始,顾老板吃了很多苦头,技术改造大把花钱,老妈意见分歧冻结资金支持,只好贷款集资。又是招聘人才,又是引进良种,不但没有给老娘省钱,而且又筑起债务高台。然而,市场却认识俊杰,用户却欣赏名牌,博士老板终于扭亏为盈,为全国劳模的妈妈又增了光彩。

事实告诉我们,当行业亏损出现时,更需要了解市场,更需要巩固用户,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加强整顿,对技术开发精益求精,必须有计划地实施战略转移。因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依据生产和消费来变化的,何况质量的竞争更是重要因素。

博士能够掂量大小轻重,不图虚名,置危机而后兴,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运营。这对于一些在地方或者在行业上,举足轻重的实业家来讲,也能有一点启迪吧。

闲话集市

几十年前,人民公社的农贸集市,时起时落,和政治运动的气候相关联,也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收成有关。城市和市郊的集市相对要比交通闭塞的集市,兴旺得多,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老大哥,他们的菜篮子需要农民兄弟来保证供给。

那时候的即使,无论如何也成不了规模,都是计划之外的交换。集市,在工商管理之下,指定地点,确定时间,限制品种。一小筐鸡蛋,小心金贵地挎在胳膊上,随时准备转移;两篮子蔬菜,鲜嫩欲滴地摆在地摊上,够价就卖;包谷鱼肉,藏头裹尾地串在胡同里。

到了特殊年代,推广哈尔套经验,命令赶社会主义大集。老百姓最听话,背辫大蒜,挎筐豆角,捧个倭瓜,敲锣打鼓地庆祝一番。

一晃儿,遍地都有集市了,露天的商厦的,越来越专业化了。原来计划最严的供销、粮食系统,被冲击得最早最厉害,那就说明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了,原来公职人员最不爱去的工商税务成了热门机关了。更让人难以想象的,集市贸易场所可以由私人承包或者管理了。

集市的萧条与繁荣,关乎着百姓的民生,放开好啊。

篇4:谷底蒺藜

闲话惹是非

某民企,机关中一部门,有十余人,各司其职。一日,李某受友人之托,找周某办理,周某推辞得请示。李某大为不快,与吴某诉,吴某思来想去,断定李某说过周某能力不济的话,招此报复。后来,周某因公务而与李某相商,李某明知周某有疏漏,佯作不知,以致周某挨训,吴某扬言是一报还一报。周李相遇,先是借题发挥,而后同室对骂,结果被老板同时辞退。吴某,因其又参与了几场闹剧,虽无把柄,莫须有地被调动岗位了。

工作中,惹出是非的闲话,不乏例证。人,聚在一起,难免有三薄二厚,就因为这层层的薄厚,就加剧了排斥和吸引,导致了异化和同化的冲突。

交往中,说话是工具是传媒,话能抬举人也能伤害人。人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有合作也有对峙。对峙双方的统一,首先是原则,而后是包容,第三方的调停要讲分寸要讲得体,绝不该一面一套,貌似公允实则偏倚,不走火才怪。

由此可见,闲话要少说,必要时,听来的即便是实话,也不一定实说,至少对于可能引起摩擦的人。那就是违背整体利益的话不说,妨碍团结的话不说。

讲究方法

做事情,要有程序,要有操作,要讲究方法。方法是根据事物的性质及规模不同而不同,在总方式下有具体方法,往往在准备的方式方法中要有几套予案。

方法,服从内容,服从目的。方法的实施,有应急的措施,有从缓的步骤,有直接的举动,有迂回的作为。

方法,大体上主要有命令、商讨、默许等几种表现形式,这只是施动与受动的承接关系,而不涉猎做事者的具体行为。

命令式,在制度约束下或决议及其明确指示下,不允许解释辩驳的执行,要求执行得迅速、果断、完整。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在上级做出决定后,服从指挥。

商讨式,上级已经有了明确意图,为使更好更全面展开,有意识地与执行单位或部门商量讨论,且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执行者有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默许式,一般是开拓性尝试性的举措,要用艰苦的试验来证明理论的探索,具有实验性的典型意义。所谓的默许,施动的机关和负责人,应当用于承担组织的责任,跟踪观察分析推进。受动,就是承担试验的单位部门及其主要责任人,要深入群众带领群众,积极探索,勇于实施,大胆创造,完善变革。

一件事,不同的人,方式方法不尽相同,这是很自然的。在实际工作中,目的要求要尽可能贯彻清楚明白,尤其是领导者,切不可把自己还没有清楚的糊涂账,交给别人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倘没做好就推给别人。

在实际工作中,要不遗余力地跟踪调研,即使发出明确信号,更要满腔热情地去服务,变命令关系为共事关系,上下级都要服从决议,都在为事业努力。

方法,很重要,它关系到效果,关系到影响。有些事,尽管基本达到了目的,但不好的方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需要一定的精力一定的时间才能化解。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讲究方法,认真做事,无往不胜。

李敖现象

有名气的史家李敖,来大陆访问,受到欢迎,并将在北大演讲,足见其有一定影响。

李敖,以敢讲话著称于海峡两岸,但有相当书作曾被官方查禁,仅以此就可以吸引活跃的文化青年了。国人有个嗜好,越是不让看就越想看,越是不让听就越想听。被管进禁地而后不改脾气,这种硬骨头的文人,难怪招人蹊跷。

李敖,到了北京伊始,说了句“不要乱挥手”,就被网络同时引录。现场未明,不能妄论,假定是戏说历史,也不为过吧。而在故宫,李先生庄重严谨,倒别有风度。

李敖,贬低鲁迅,引起不小的**。鲁迅的作品,现在看来,行文艰涩,显然不足为怪了。至于,难于“三个家”相称,作为一己之言,又何必让人缄口呢?因为他的文章没有刊载在人民日报上。

共产党推鲁迅,国民党崇胡适,新文化两人都有,这就是历史,而文人史家论议曲直,很为正常。社会中,还是需要人讲话,只要不是恶意中伤,属于学术讨论或者不同意见。应当汲取教训,尊重事实,不能导出一人之言,一家之法,一帮之戏了。

李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令人钦佩。李敖干讲话,讲了一些别人不敢讲的真话,其志可嘉。那么,李敖能受到文化人欢迎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篇5:野蒺藜的散文

野蒺藜的散文

还能把自己压得再低吗?一棵又一棵,一簇又一簇,你矮着身子长,你抱紧了大地长,你匍匐再匍匐,这低处的命啊,倔强,也坚韧。野蒺藜,大地上我低处的姐妹。

当然要开花。春来,默默擎起一朵朵米黄色的小花,在阳光里沐浴,在清风里俯仰,在月光下低回,也是如此的喜悦,如此的妖娆,如此的迷醉呵。野蒺藜,我美丽的姐妹。

当然,还要结果。即使是,有刺的果,小小的果,沉默的果。那些坚硬的刺,锐利的刺,是扞卫。对生命的扞卫,对孩子的扞卫。对尊严的扞卫。看谁敢任意地践踏。野蒺藜,你从来就不是大地母亲柔弱的孩子呵,我倔强的姐妹。

谁忍心剥开你,小小的果里面,也是一颗娇柔的`女儿心呵。野蒺藜,我亲爱的姐妹。

我相信,每一种草木,都是大地母亲如花似玉的儿女啊;每一个大地的儿女,都有着绣口锦心,唱着生命的美,歌着生命的痛。

你们卑微,也高贵。你们在大地上匍匐,和大地母亲更有一种贴心贴肺的亲。你们天天为大地母亲唱一曲清歌。深情地唱。饱满地唱。孤独地唱。倔强地唱。从晨唱到昏,从春唱到秋,从生,唱到重生。

野蒺藜,我热烈的姐妹。

容易男人更不容易!

篇6:心跌入谷底-情感散文

心跌入谷底-情感散文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爱上了沉默,或许以前我不知道,原来沉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习惯压抑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变的安静.

有时候总会抱怨,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不如意.为什么不幸的总是我,为什么我要那么的可怜.有多少痛苦的记忆让我连想都不敢去想,或许亲情,友情,爱情都会给你带来无法溺补的伤痛,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

人真的是真正的长大了才会感觉到心灵的负荷和精神的压力.最奢望的就是童年的快乐,可我的童年却并不快乐.生活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表面的潇洒快乐真的骗过了所有的人了么.

每个人都有过去,这些记忆堆积在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一天一天的,心里装的越来越多.心也越开越重,为什么不能把那些不愉快的伤心事丢弃掉呢.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无奈了.但这无数的无奈背后,只是那一颗沉重的心.也许当心伤痕累累,流下最后一滴泪时,人生就不在有漫长了.

真想失去自己所有的记忆,让我的人生从新开始,不再是那个被世界抛弃被所有人抛弃的可怜的人了.

当曾经那个美满的家庭破裂以后,我的快乐,幸福和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一起跟着破裂了,一下子,我失去了一切.这么多年的忍气吞声只是因为尊重你们,因为你们是我的一切.我沉默了十一年,忍了十一年,痛苦了十一年.可是我究竟换来了什么,你们的现在,自己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么.MM你总说BB没出息不争气,就算BB真的不争气,挣不到那么多钱,让你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也不能把这些当做你出轨的理由啊.现在你就有钱了么,没错,跟以前相比在生活条件上你是比以前好了,可是他能像BB以前那样真心的只对你一个人好么.你好好想想,究竟哪些对你才是真正重要的.还有BB为什么要被看不起,为什么要堕落下去,说句不该我说的真心话,当女儿的真的有点瞧不起你,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可是你的好胜心为什么战胜不了懒惰呢,这么些年来看到你自己一个人的不容易,也就不想去反对你再婚了,可是当我知道你跟她在一起的情况,我后悔了.我想尽办法想让她离开.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跟她生活呢.我恨透了你们两个现在的生活,两个大人,你们可是大人啊,为什么要这样,你们总说大人的事我不懂,你们认为我真的不懂么,我有我自己的理解方法,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可是你们视而不见,所以我做了十一年的透明人,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因为你们当初的决定从头到尾就没有问过我的意见.

篇7:叙事散文

听说彬县景村有个倒流寺,值得一游。每年6月19日这里有庙会。游览倒流寺这个念头去年就有,因为工作忙碌始终没有去成。

周六没有上班,早上杨明老师约我,我吃过早饭,我准备了两瓶水。骑上自行车,沿公刘街东行至黑石岸底,再东行一公里到达景村,当我俩行至景村沟路口时,首先眏入眼帘是一池水,池水清澈见底,四周用砖块砌起围着,此处水源是沟内淌出来的泉水,据听说此水甜润爽口,是天然的矿泉水,至今供应着景村人畜饮水如今成了新县城的水源。此时,我和杨明老师初次到这里,看着前面一条进沟,一条路绕山下而去,我俩不知走哪一条路而站在这里徘徊,这时看见一个人开着四轮路过这里,我挡住问去倒流寺从哪里走,他指着山沟里说从这进沟不远就是倒流寺,我和杨明老师心里很舒坦地推上自行车进沟了,前行赶往倒流寺。

我们两人沿着曲曲折折的路进沟,路的两边荒草萋萋,因为是夏末秋初,草丛野花中间,蝴蝶翩翩地飞着,蜜蜂嗡嗡地叫着,各种小花开的非常鲜艳,再往前走,山上有无数眼窑洞,至今废弃无人居住。在俯视路下水池的滩地,是郁郁葱葱的玉子地,玉子长势喜人。我边走边惊叹这里景色宜人,环境优美,正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再往里走大约200米远,我看见有一位老农正挥舞着镢头,开挖麦茬地。我边走边想倒流寺不知离这里有多远,心里嘀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我决定去向老农问个究竟,我看天色不好,天阴云弥漫,深山老林没有人烟,我就快速踏着荒草的小路,走到老农的跟前,叫了一声大哥,敬请问问,倒流寺在那里,离这儿有多远,他停下手中的镢头,略微沉思一下,他说离这儿大约有二百米远,从这儿进去顺着山根底走不远,到上下那路口,顺着上山的路走倒流寺就把你挡住。

因为我出门仓促,没有带烟,遗憾的没有给老农发烟,慨叹自己有些失礼,只是杨明老师问老农这里有什么传说,那老农说,传说很久以前,倒流婆走到断经,水已断流,已到山根底,前无去路,走到那里倒着回来了,从这沟口进山看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再往进走看见这里地势平坦,就选择了这半山腰一块背靠西山面朝东山平台依山而居,常年念经拜佛。自从倒流婆到了这里,景村人丁兴旺,骡马成群,牛羊满山坡,村子出了不少秀才。村子里,有一位姓韩的和尚,跟着师傅学,他也叫村子里的闲人农闲时间,来寺庙里,念经,劝人们行善事,不要作恶,否则,死后阎王爷处罚。死后处以地狱十八刑,所以村子里家家户户和睦相处,彼此礼尚往来。听着老农的讲解,我问倒流婆是哪里的人,他吞吞吐吐说不出所以然来,年代久远,不知是哪个朝代,但无资料记载,我想无从考证,就不再问老农了,我俩就像老农道歉了几句就匆匆赶路。

我俩沿着山下曲曲折折的小路,再往里走看见一片密密麻麻成片杨树林,树杆华律,笔直高大,树上成群的秋蝉,大呼小叫地在树上叫着,路边草丛中,不知名的野花中,各种蝴蝶翩翩地飞舞着,有麻蝴蝶,黄蝴蝶,花蝴蝶等等,有大蝴蝶小蝴蝶,成群结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深山老林中的美景,我不禁为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而惊叹着。

我和杨明老师边走边打问着去倒流寺的路,恰遇倒流寺的和尚的后代曾孙女,问倒流寺在那里,那小女孩说顺着大路从这里上到半山腰倒流寺就把你挡出了,顺小路从你身后这条小路走不远就到了。杨明老师问倒流寺有和尚吗?那小女孩说,原来的和尚是他老爷已去世多年,后来了一个和尚,又走了,现在有和尚吗?有。我问她你干啥去,她说打核桃去。我对杨明说走大路远,咱走小路,我和杨明老师返回从小路上山,小孩和同伴出沟了,我俩上山了。

当我俩攀沿着荒草凄凄的崎岖小路,来到开阔的台地,来到这里,看见四合头院的大门紧闭着,楼牌碑上写着倒流寺几个大字,大门口的院墙上贴着一张告示,每年六月十九日庙会。我看见大门紧闭着,不见一个人影恐怕看不到倒流寺的真面目了。我就在倒流寺的门口转里看看,后头看看寺后山上,树木苍翠挺拔高大,树上的秋蝉大呼小叫,一阵大一阵小,山中的雄鸡高唱着赞歌,就是听不见犬吠声,我就想起了一首唐诗,“夜闻犬吠声,风雪夜归人”,我们站在这里也象夜归人一样急切。寺后山势是一个半包围式的山势,树木茂密,鸟儿婉转地鸣,山坡上的荒草像思念一样疯长,长成了城市失眠的路灯,这条沟是南北走向,倒流寺背后是西山,前面是东山,晴天这里,光照充足,冬天避西北风,春季温暖,夏季凉爽,秋季景色迷人。我站在这里久久佩服,倒流婆娑远见卓识的眼里,和不同凡响的伟大。

这是杨明老师趴在铁门上,就轻轻地敲门,听见院内有人走动,我就说使劲地敲,杨老师说不能是寺庙,我理解杨老师的意思,稍等,我在敲门,听见一人来开门,这时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胖胖呼呼的农村妇女,开了门,就问你们是哪里人,今走吗?我答城里人,她问进沟时看见有人打核桃吗?她就下了山,我俩就走向了寺内,这时我看见一个四十多岁一走一拐的残疾人走出了招呼我俩进寺来。由于我俩走时匆匆没带香,杨老师问主人有香我买些,主人说我给你去吗,我俩就顺着他指引的路线,从上窑敬香,依次向西一一敬完香。就立在大院子里问这位主人,寺里的情况,他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姓韩的师傅,就是这村子人,他死后,来了几位外地和尚和尼姑,已先后走了,现在他师傅回了南方。叫我俩进窑内,指着墙上的麻麻黄纸说,这是老师父当年的做人行善的手迹,我由于好奇,就顺手抄下了。走出院子,我环视这四合头的院子,用砖开砌起的花园,花卉鲜艳,院落打扫的干净整洁,只是一只白公鸡在院子高唱,打破了院子的宁静,猫跟着主人跑前跑后,喵呜喵呜地叫着。

我仔细看着各殿庙宇门上的新对联,由于好奇就一一摘录下,碰到生僻字,主人一一帮我疏导,我由衷地感谢。据主人说这些新对联,是邓兰之父拟写,他是一名教师,邓楠题写,我回忆邓楠是我县小章镇人,年幼上初中,是省书法协会研究员,她的字看上去苍劲有力大气。我惊叹小小年纪书艺招绝,是我县书法新秀。

站在我面前残疾人是新堡子人,听说他骑摩托车时摔伤脑出血,当时走不成路,经过师傅精心给他治疗后,他能拄着拐杖走路了。我问主人香钱咋付,他说钱我不能要,你投进功德箱,我和杨老师一一都进了功德箱,走出了寺门。问主人寺庙的门口这个圆塔是啥?他说是宝利舍利,是婆娑圆寂后的死骨,奥我明白了,原来倒流婆娑生活在这里,死后葬在这风水宝地。

这时山中雄鸡高唱,寺庙后的山上林子,幽幽苍苍,景色迷人,我进沟时天阴,此时天晴,阳光明媚,这里天蓝草绿林静人更美。我们现在是这里人,如果人世间象这里就好了,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战争,没有疾病和忧伤,那是多么美好啊。

杨老师说走,他推着自行车走在前,我推着自行车下山紧跟在后面,下坡路则颇为难走,多处小路坍塌,下上后,沿着来时的路,骑上自行车顿觉车子轻了许多,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出了沟里。这是杨老师慨叹那瓶子美观一瓶子水而惋惜。

这时我们沿着312国道一路西行回家了。

篇8:叙事散文

好久没到大关,终因泰山之寿,得已成行。又因连日来,阴雨连绵,心情压抑。的最后一个周末,见太阳出来了,但中午要返回,还是挤时间去登大关翠屏山。

大关四面皆山,县城背靠翠屏山,西临笔架山。从县城沿县医院门诊大楼后面的巷子而上,原来的水沟已经盖上水泥板并铺就了青石板,墙上是大关名人张维翰、龚自知、罗占云、刘远芬、秦孝顺等的浮雕、简介和《大关赋》,颇有文化巷子的味道。穿过巷子,从翠华镇中学背后,沿水泥小路而上,小路旁边修起了幢砖房,门前一妇女用洗衣机洗衣服。我们便停下来和她攀谈。攀谈中得知她家修建房屋政府补助了三万多远。她口口声声称赞国家的政策好,如果不是国家给予补助,她家是修建不起这样的房子。告别农妇后,我们一边往上行走,我一边想,国家的惠农政策真的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别的不说,就说上山的路,原来全是泥路,而今天,全是水泥路。行至莫家水井,见几户农舍,掩没于青松之间,炊烟袅袅,与远山的白云遥相呼应,这是多么惬意景象。对门的笔架山,层次清晰,轮廓分明。山麓下、山腰中的农家依稀可见,山顶白云缭绕。由于时间关系,笔架朝晖的`胜景,我们只作短暂的欣赏,便折入林中,阳光透过丛林,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彩,煞是刺眼。因为是早晨,丛林里晶莹剔透的露珠,随着我们的步履,要么飞溅,要么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们的裤腿。我和赵哥来到岳母的坟前,凭吊已逝的母亲后,沿堰沟而行,时而直行,时而弯曲,堰沟上下均是丛林,由于是早晨,空气特别清新,如洗过一番,猛吸一口,沁人心脾;由于是冬晨,阳光暧暧的,加一分则热,少一分则冷,如此便颇为惬意。行至一开阔处,我俩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笔架朝晖名不虚传,笔架朝晖乃大关十景之一。笔架山并不高,皆因峰顶酷似文人之笔架,便因此故名。山因形而名,地因山蕴人。难怪大关,文人辈出,民国时期的张维翰、龚自知就是云南响当当的人物。放眼眺望,笔架山。峰顶由数十座峰峦连接而成,呈曲线之状。连绵的峰峦远及数十里,极似展开的巨幅扇面,这幅精美的扇画。终因没有久居大关,笔架山四季之景,时时变幻之色,亦不得而知。唯觉此时扇画景色朝雾缭绕,云蒸霞蔚,是否是笔架朝晖之意,我想这无关紧要,要紧的此时之景,已定格于脑,无需删除。观山看水,其实就是一个心态问题,景由心造,情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继续沿沟而行,又遇农舍掩映于竹林之中,雾霭笼罩,宛若仙境。由于时间已近正午,我们便沿小路朝县城方向而下,终因小路太多,误入农家门口,见三只小狗,其毛绒绒,憨态可掬,甚是遭人喜爱。沿小路而下至翠华寺,便入寺一观。翠华寺,建于清雍正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翠华寺不大,在历史上却因大关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旅经过,大都来此朝拜,因而香火旺盛。又因寺庙四周盛产优质茶叶,寺僧细采精制,熏以珠兰,取名“翠华茶”,色如翡翠,味醇香馥,成为每年制定贡品,送京供皇帝享用,“翠华茶”还获得过世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二等商标荣誉。过往贵宦、名士、巨商和高僧均慕名来访,以能品一茗“翠华茶”为荣,于是大关翠华寺不仅成了滇东北第一名寺,而且海内外知名。说起“翠华茶”,真的不同一般,它虽然没有碧螺春、铁观音这些茶出名,但完全可以其媲美。尤其是茶瘾小者的人,喝“翠华茶”是恰到好处,即便是你入睡前喝了,也不会让你彻夜难眠。正因如此,每年我都会在清明前托人买上几斤。细细想来,大关人的性格还真如“翠华茶”一样,温和易处,久而醇香。说起翠华寺,在历史上,翠华寺还是大关十景之一的“翠华蟾桂”所在地,说的是寺廊前阶梯旁,有百年桂树,枝叶繁茂,每年八月,蟾桂花开,香飘十里,故称“翠华蟾桂”。

篇9:叙事散文

范文一: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边,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又听到这首《那些花儿》。在阳光洒下的午后,朴树的声音穿梭在四周,拨动这慵懒,疲倦的心弦,却又那么铿锵,早这看似美好的时间里奏鸣着。抵挡不住这空灵、似有非有的飘渺诱惑,也跟着哼唱起来...

情绪跟着音乐而渐渐复苏。开始缅怀起了过去,那流年的往事……

十年前的懵懂,便是我和琼相识的日子。那时我们都是幼稚园里乳臭未干的小子和丫头,但我似乎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总是一个人不屑的坐在角落,看着别人打打闹闹,自己小声的哼着儿歌。而后来认识了琼,他和我一样,一个人在角落,也爱唱歌。于是,两人像是当初伯牙与子期一般,虽然有点夸张,但那种遇“知音”的心情却相同。也不怕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我们一起等待家人来接,一起说话,一起走,形影不离的单纯。

小学三年级,分了班。这让我与她之间有了点距离。但是,关系还是很好的。每到下课,便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讲着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一次,记得她格外激动的对我说:“我在电视上听到一首几好听的歌呢……”

“哦,是吗,你唱给我听听嘛。”我充满着期待。

“好啊,不过你听了之后也要学了唱给我听!”琼调皮的笑着。

我也露出两个小酒窝,眨巴着眼睛。

“我唱啦...那片笑声那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于是,在脑海中,便有了那首歌的记忆。在万里无云的那个下午,回荡着稚嫩童声。

小学六年级,我与琼不再形影不离,因为有所顾忌,只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撞见,然后说一下自己的情况,但共同的爱好——唱歌,又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因为都是音乐特长生,所以便一起上音乐培训班,这便让我们有了合作的机会。记得一次市里比赛,老师要求我们选歌,我们竟不约而同的说了出来,也又不由自主的哼唱: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我们俩对望着,诠释了那叫做默契的东西。

初二上期气氛变得格外紧张。我与琼的见面也是少之又少,偶尔的一次碰面,也是匆忙。第二期,父母说要我转学,我并不愿意,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无可奈何的答应。于是,便决定告诉她,但却是最后一个告诉。期末的时候,我跑到她们教室,紧紧抓着她的肩膀,要求她和我再唱一遍《那些花儿》,虽然他很疑惑,但还是没有多问,于是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歌声回荡在教室,夹杂着并没有勇气来提起的东西,回旋...或许,我还是没有勇气……

后来,她打来电话,断断续续的说着些话,很伤感的话,我认真听着,泪流满面。

……

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一丝青草的味道,舌尖不由自主的舔着这自然的味道,阳光下,我又想起了那个人,还有那首歌。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以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重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他们已经被风吹散在天涯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还在开吗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范文二:阳光下的藤椅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鼓,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眼睛,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傻,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连姥姥、小姨们也怨姥爷老实。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那种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范文三:母亲

母亲给我许多关怀,这关怀却又因那样无微不至而显得琐碎。在我貌似凌乱的个人生活中,也许最深重的忏悔也无法将它们一一遮掩……

一个夏日的正午,我们正在吃午饭。母亲习惯性的夹了一块菜放到我碗里,刚刚落箸,我便叫了起来:“唉呀!妈,说了多少遍了,别给我夹菜!不说对别人是不是尊重,单就卫生来讲也过不去呀!”母无语。

篇10:经典叙事散文

河北诗人大解,和我谈过一首他忘不了的诗。大意是这样的——

三个拾荒者,都是女的,正在一堆垃圾中寻找废塑料、汽水瓶、易拉罐。突然,一大堆灰旧里面,跃出了一点红,是一枚红发卡。那位年老的拾荒者,用黑色的手把发卡捡起来,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看了又看。有什么可看的呢?发卡样式非常普通,还染上了来历不明的汤汁,脏兮兮的。何况对于她的年龄,红色实在太耀眼。很显然,这是哪个时髦女孩丢弃的,虽然没坏,可是,她却把它扔了,兴许正戴着更漂亮的新发卡,走在大街上呢。年老的拾荒者拿着发卡,跑到垃圾场附近的小商店,谨慎地抽出皱巴巴的1元钱(对她也是奢侈的价格),买了包最便宜的纸巾。

回到垃圾场,她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纸巾,背对着风,开始一丝不苟地擦拭那枚发卡。那种认真劲儿,仿佛擦的是祖传的玉器。发卡渐渐在她手里燃烧起来,像灶里的火,像刚出的朝霞,像女兒冻红的小脸……她又给同伴一人一张纸巾,说,把手擦干净!两人都小心翼翼地擦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发卡,笑着低声地说着什么,仿佛在商议。

过了一会儿,年纪最大的拾荒者,动作生硬地把红发卡别在了头发上。多少年没有别发卡了吧?红发卡把她的白发,衬得愈发地白了,而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有些害羞,有些满足地微笑着。一会儿,她把红发卡递给了中间的女人。她的头发黑白相间,这枚红发卡,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让她沧桑的面容添了些许生动。没多会儿,她也把红发卡拿了下来,恋恋不舍地递给最小的那位。原来,她们在轮流试戴,谁戴着好看,红发卡就归谁。

最小的拾荒者有一头浓密的黑发,红发卡一戴上去,犹如漆黑的夜晚倏地升起了一轮红月亮。那头长发,和长发下的脸庞,都变得如此迷人,如此美丽,让另外两个拾荒者都始料不及,看着她呆住了。这个年龄最小的拾荒者,低下头笑了,笑得含蓄又开心,笑成了一朵晴空下的棉花……过了一会儿,她把这枚发卡摘下来,还给了年老的女人。对方则以五指为梳,梳理完女孩儿的长发,就把发卡轻轻地别在了上面。

三个人都笑了。因为一枚别人遗弃的红发卡,她们感受到真切的幸福,青春的美好,人性的温暖。一个下午,她们都特别高兴。回家时女孩儿有些羞涩,但没有摘下发卡,走了。

当然,诗不可能这么啰唆——但,生活的细节肯定是这样的.,甚至比这更真实,更精彩。谁能想到三个拾荒的女人,会如此容易满足、容易幸福呢?我不想从这三个拾荒者身上,得出什么伟大生活要旨,只想说,和这三个拾荒者相比,我倍感羞愧,我的灵魂早就麻木成了一根铜丝,而我常常自鸣得意于,这根铜丝可以在我与生活之间作某一种连接,像一根超级保险丝,其实,也正是这种“铜丝”,让我的灵魂麻木了许多。生活中,很难再有什么事让我心动,更甭说兴奋了。这三个拾荒者,岂止是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简直让我觉得,生活就是为她们准备的,她们可以把垃圾当成宝贝,而我们却常常把宝贝当成了垃圾。

或许,在生活面前,她们比我们更具备热爱生活的能力。

篇11: 叙事散文花事

叙事散文花事

下班路过街上,遇到一卖花小贩,肩挑两竹篮花草,一篮子兰花,一篮子水仙,兰草叶子浓绿而细长, 那一篮子绿,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神, 这么严寒的冬天,绿色对我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诱惑,更何况它们含苞待放。水仙蒜头样的身子,白白胖胖的如刚出生的婴儿躺着,让你不敢轻易去触摸,生怕碰疼了他,蒜头底部有须根,顶端还发了几个小小的叶片,像小鸭子的嘴巴,只是颜色是嫩绿嫩绿的,那一点点嫩绿颇有“星火燎原”之势,那样生机,那样活力,你从那一点嫩绿里仿佛看到一片绿色,一片春天。我向来对花花草草感兴趣,不分高低贵贱,不管名花还是野草。开始不认识什么花,我问他,卖花人操着外地口音说:“细叶子的是兰花,花有红色的,白色的,还有蓝色的。白身子的是水仙,春节前后就开花。”看着兰花叶子那浓烈的绿,仿佛要从竹篮底部流出来似的,不胜喜爱,于是买了一株兰草,两棵水仙。回家的路上,忽而想起很早前听过的一首校园歌曲: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都依然,苞也无一个……据说,这首曾风靡大陆和港台的歌,歌词的原型是胡适晚年所作诗歌《希望》,19春,友人赠送胡适兰花草一盆,悉心照料,至秋而不开花,于是就有了此诗, 后人修改谱成曲子,成为这首《兰花草》。经历近百年风雨的兰花草,至今在我们的记忆里飘摇。

哼着歌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些许的惬意,都是花带给人们的美好,不同的花承载了人们不同的情感。

回家,找来些土将兰草栽在盆里,那两只水仙被我一同安置在一只透明的玻璃大碗里,它们浸立在水中,超凡脱俗,更像沐浴的少女,纯美,洁净,白色部分像她嫩滑的肌肤,让人心动。

正侍弄观赏中,女儿回来了,说:“妈妈,怎么又买花了?能养活吗?这是什么花?”那语气,分明对我养花执怀疑态度,我不和她争辩,只回答她是兰花和水仙,她却不以为然地说:“你看家里你弄来的.这些花都是尽长叶子不开花的。”而且她还说水仙有毒,我立马查了下,嗨,这小姑娘从不管花,知道的却不少,水仙还真是有毒,不过,不要接触它的汁液就没事。听见我说水仙春节就开花,她一边说着有毒一边却从我手里掠夺了去放在她卧室的窗台上,我想,这世间不管男女老少,没有人是不爱花的吧!

思忖女儿刚才说的话,扫视了一圈我所有的花草,除了两盆杜鹃,一株小茉莉,一棵君子兰开过花,其它大多都是观叶型的,至少有些自落户到我家,还没看见它们开过花,眼前都是一片绿色。你看,从女儿书柜上方的两种身姿优雅的吊兰,到客厅各个角落的非洲茉莉,青云直上,鹅掌,绿萝,榕树,再到我卧室的几盆,多数都不曾开过花,细想,其实每次买花都是被这些花奇妙的绿叶所诱惑,历来就喜欢绿色,在严寒的隆冬,在我们比较寒冷的西北,那种新绿萌发给人的惊喜和向往,丝毫不亚于发现一朵花开的兴奋。虽然养花,我却对它们开不开花并不注重,只要它们健康地活着,成长,有一抹绿色,一屋子都会生机起来,绿色在,生命在,希望就在。而养花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喜有忧。

去年夏天,我从花市买来了好几盆花,其中也不乏开花的,比如红掌,蝴蝶兰等,这些娇贵的公主来到我家,一个个像害了相思病似的,想念故人,思念故土,还不到冬天,就个个香消玉殒,更恼人的是那盆长得庞大,比我还高的鹅掌,也装娇贵,时间不久就驾鹤西去 。这不,前几天刚刚又一株树形更高大的百合竹驾崩,当时买时是市场上最大最抢人眼球的,秋天还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叶子中间还有一条黄金线,气度是那么潇洒,谁料就在立冬前几天,还没来得及供暖时,突然,它浑身大把大把掉叶,我连忙请教有养花经验的同事,他询问了情况,说我的百合竹在天冷又还没供暖的情况下,被我浇了冷水而感冒了,我期待它的感冒快快好起来,可是,它的叶子却很快就惨败,连枝干都萎缩得瘦骨嶙峋,最终还是无情地弃我而去,这些花损失了我不少银子,让我既爱又恨,却无可奈何。 眼前这盆茂盛的绿萝,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

在所有花草中,我对绿萝情有独钟,是我的最爱。看见绿萝的第一眼,就被她活力四射的绿和妙曼的身姿深深打动,它心形的叶子似一块块碧绿的翡翠,绿萝没有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却有轻风拂柳的飘逸,有微风漾波的轻颤,它默默地,一点也不张扬,那一袭柔嫩的藤蔓,四季常绿,长枝披垂, 似成熟女子长长的秀发,轻微地打着卷儿,娇媚的姿态缠绵、温润,叶子浓密而又热烈,含情脉脉,风情万种。

这盆绿萝自来到我身边一直长势良好,我也对她呵护有加,忙碌的日子一两个礼拜顾不上管,它也傻傻地一个劲疯长。可是,就在去年寒假,我回老家前,怕时间太久会干渴而死,走时给它多浇了几杯水,七八天时间回来后,也没摸盆里土是干是湿,又浇了两大杯水,也许是那段时间室内温度太低,又浇水过多的缘故,有一日突然发现我心爱的绿萝怎么软塌塌的、无精打采,颜色却还是翠绿,可整个精神面貌萎靡不振,没了光泽,连忙将它挪移至暖气热的房间,过了几天不但无起色,状态反而更糟糕,连藤蔓都蔫得起了皱褶,我焦虑不堪,只感觉它凶多吉少,小心挖开根部的土查看,才知土里水淋淋的,根本没吸收,绿萝的根部已经全部腐烂,无一例外,细瞧,连叶子上也起了黑色斑点,原来,它是被我溺爱而死的!这下,我心都凉了,让我这颗热爱花草的心倍受打击,怎么再好的花儿一见我就个个病了去?这让我情何以堪?我不想再养花了!甚至只想把剩下的那些都扔到搂下去!一气之下,三下五除二,我把那些长长的藤蔓连撕带扯塞到盆里扔到阳台东南角去,眼不见心不烦啊!

家里人也都对我冷嘲热讽,说我不会养花,还乐此不疲地买花,女儿还说我这样是残害美丽的生命,有时似乎觉得连那些花草都挤眉弄眼嘲笑我,耳畔仿佛听到了它们诡异的笑声,我自己也觉得有了一种罪恶感!于是,一段时间不再去花市,然,当看见别人家的花绿绿的、艳艳的时候,心里又痒痒的,又蠢蠢欲动,终于,我再一次没经得住绿萝那致命的诱惑,在第二年春天,市场上绿萝脱销加倍涨价的情况下,硬是又弄来了一小盆,没以前那盆好。我悉心照料着它,就在这盆绿萝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想用原来的盆土再扦插一盆,才发现,原来被我遗弃、打入冷宫的那盆,干枯的藤蔓下,又发出了新绿,霎时,我心里一阵惊喜一阵感动,我的绿萝,它历经了一次凤凰涅��的重生,又像离去的恋人悔过自新突然重回我身边。我也加倍珍惜它,更懂得它,天冷时浇水就少些,气温上升时就多给些水,多喷水少浇水,慢慢,功夫不负有心人, 原本只有稀稀疏疏的几片叶子,养了一段时间后,长出了许多新叶,且现在叶子非常茂密厚实,浇水时都要扒开层层叠叠的叶子才行,柔软窈窕的藤蔓从花架上垂下来,都快触到地面了,它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着生命的光彩 。这株绿萝终究未辜负我,不离不弃,现在我有两盆绿萝,每天有它们陪伴,犹如置身于一片春色里,让人心旷神怡。

绿萝,总是彰显着生命的灵性和启迪,记得雪小禅说,她开始不太喜欢绿,觉得太生机盎然,太春天,太让人有阳光的感觉,而我却恰恰就喜欢绿萝给人这种生机、春天、阳光的感觉,每一种植物都有着生命的灵性,特别在严寒的冬,看到绿, 就想到了春天的希冀,让人充满渴盼,绿,让人萌生对未来无限美好的神往。

忙碌疲惫时,萎靡时,颓废时,看到绿萝蓬勃向上顽强的生命之绿,心情就豁然开朗,犹如沙漠里看到了一片绿洲。这种生命之绿,就像一种信念支撑着我,奔波在艰辛的红尘,应对生活给予我的各种磨砺,绿萝花语为:坚韧善良,守望幸福。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

有花相伴的日子是温馨的,一窗阳光,一架绿萝,闲暇之余享受它带来的快乐,生活,也就多了几分诗意。

现在,遇到喜欢的花,我依然会把它们领回来,我不能因怕花儿死去就不再去养花;不因曾失去过就不敢再去爱她;不因受过挫折就不再去追求人生的美好。

篇12: 过年叙事散文

过年叙事散文

年前,娄底晚报的朋友要我写一篇关于过年的文章。

一直挂记着这任务,可是我能写点什么呢?

年还是那个年。春天过去了,夏季又来了,秋打了转,冬开始遥遥地张望,走着走着,便过年了。春节来得更是那么地匆促。事情扎堆赶趟儿似地热闹着,一件一件把它们安顿好,年已来到了身边,走到了眼前。才一转眼的功夫,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又伴着年的脚步悄悄溜走。

满街满眼的年的气息日行日淡时,我理了理头绪,却突然发觉,对于年,我竟然少了从前兴奋期待的心情。

是我开始老了吗,心头一阵悸动。确乎的,真没有了从前的翘首期盼的感觉。

还差一个月要过年时,父亲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全家人的心都揪紧。不幸中的万幸是,只是脊椎压缩性骨折。以前锄头把脚趾头挖个对穿都不曾哼一声的父亲,那一次在病床上痛得唉哟直叫,三四个人帮着翻身都翻不起,大便解不出逼得他痛苦难奈,也把我们的心熬成一团焦炭。

那一个月里,我往返于相隔几十公里的单位与家里,一边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一边是需要陪护的父亲,还要回去做饭给正在读高中的弟弟吃,忙碌中,别无所求,一心只盼望父亲早日康复,家里神龛上的香,每日必敬。那阵子,只感觉年就像一团重重的云雾压在我心头,我数着日子,焦急地期盼父亲的伤情能早日好转。我甚至想着要好好再练下毛笔,免得父亲站不起,家里春联没人写。

那一个春节,父亲硬是提前出了院。春联依然是他写,内容也依然那么喜庆吉祥,只是字迹明显没有平时遒劲。

仿佛只是眨眼功夫,就收网了,那是我记忆里最难过的年。因为工作换岗的不适,我焦虑而又压抑。年越近,我越紧张恐惧。好像大限将要到来,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煎熬。我向朋友倾诉,我找心理咨询师,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头痛欲裂。大年三十,在人们都喜气洋洋地赶着回家,忙着过年的时候,我却像落魄的羔羊,离群的孤雁,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母亲忧虑地看着我,不声不响。她把所有的担心写在行动里,为我泡甜酒,为我早早地把家中的年货买齐,并送到新房子里。我一反常态的精神状态早在几个月前就露出了端倪。坐在沙发上,我一言不发。父亲的眉皱得那么深,烟在大口大口地抽,气氛全然没有一点过年的样子。我为自己这副模样而苦恼,可又无助无奈。我希望得到求援的“解药”自然不是父亲所能给予的,沉闷中,父亲猛地撇过脸,眼里竟然掠过泪花!

那一刻,时间凝固,万剑穿心!是的,那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语言才是最为沉重的啊。躲在厕所,我擦干断线的眼泪,默然离去。

那一个春节,就当它是岁月磁带里的一段空白,真不愿回放……

的春节,如期而至。因为从阴影里走出,重拾开朗快乐的我,虽然工作依然压力重重,憔悴疲惫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我感觉脚步里已增添了几分坚定与自信。困难来临时,不能急,不能哭,还不能等,只有想办法,爬过去或是绕过去。而当我的笑容日渐稠密时,父亲的阴沉却越来越严重。妈说他现在像你去年一样的,也睡不着觉,整晚整晚的。我知道那是很多原因的扭结所致:工作人事大变动,面临更加棘手复杂的局面,还有那为之奋斗十八年之久的冶炼厂也遭遇关闭风暴,而一些投资因为大环境的不稳定抽身而退时急剧萎缩……从来把事业当成信仰,当成支柱的父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一切,我同样爱莫能助。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父女轮流遭受焦虑的折磨。

整个春节,父亲没有往日高谈阔论的兴趣,没有四处拜年的积极,也没有往年做计划的豪情壮志,似乎行动的节奏也变得迟缓。私人老板的.无情,对特别重感情的父亲来讲,是一种钝击。锤在他的心上,也把春节喜庆的氛围击得不敢靠近。小心翼翼中,望着父亲苍老,沉默,疲态备显的背影,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能为他做些什么呢?我做得到什么呢?除了宽慰,似乎别无所能……

在忐忑不安中,又一年过去。

因为这种种,我始终写不出关于过年的只言片语。

回眸匆匆流逝的时光,我忽然对“年”有了一丝敬畏。当“年”未来时,每个人都在储蓄,想把一年的财富、成绩,各方各面藏足了,待到“年”来时端出来品评,释放收获的喜悦。“年”走了,每个人又携着整个春节攒下的祝福,蹦儿蹦儿开始新一轮的积存,好迎接下一个丰收的“年”,热闹的“年”。如果那些困难、苦恼、不利真像传说中的“年”,那么我希望用勇气,当鞭炮,驱走它们;用信心当门神,守护来年的幸福。而在这一季又一季的前行中,一年又一年的流转中,我只想对“年”写下心底最诚实的愿望:祝福自己和家人流年大吉,岁岁安康!

篇13:中奖叙事散文

中奖叙事散文

王老二,今年五十多岁,瘦瘦小小,满脸皱纹,头发花白,显得有些老。他活了五十多岁,没中过大奖没捡过钱。生活一直平平淡淡,没大富大贵,倒也没病没灾,唯一的嗜好就是爱喝上两口烧酒。

这一天,隔壁家老刘头买了一只肥鸡,正好和他相遇。老刘头眉开眼笑地说:“老哥,今晚来我家喝两盅。”说完扬扬手上的肥鸡。

王老二暗暗地咽了一口口水,没推辞地说:“好呀!我备酒。”说完俩人就各自忙活去了。

到了晚上王老二拎着两瓶啤酒敲开了老刘家的门,老刘头亲自把他迎进屋里,炖好的鸡肉早就摆上了桌。

俩人也没怎么客套,坐下来边吃边聊,老刘头瞧了一眼他手里的酒问:“嗬!老哥怎么改喝啤酒了?”

王老二拿起啤酒指着说:“都说这啤酒能中奖,我想反正是喝酒不如碰碰运气,一等奖五十万现金哪!”说着起了一瓶。王老二认真的看了看,啥也没中,把个老刘头乐的前仰后合说他财迷。

王老二嘿嘿笑着说:“不碍!反正是喝酒。”啤酒喝着没什么劲,俩人片刻间就干了一瓶。

老刘头拿起剩下的那瓶,砰的一下起开了瓶盖。

王老二急忙拿起瓶盖来看,里面细细一行小字,心里开始有些紧张。于是拿起来对着灯细看,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惊叫。手里的瓶盖已经到了老刘头手里,老刘头看完也愣了。俩人傻傻地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

这时老刘头像是想到了什么,把手里的瓶盖紧紧的攥在心里说:“老哥太感谢你了,是你送给我的这个三等奖。”

王老二呆了,他指着瓶盖说:“不!不!这酒是我买的',钱应该是我的。”

老刘头摇摇头说:“老哥,送出去的东西泼出去的水,老弟我记你一辈子的好。”

王老二眼圈都急红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买的酒会中奖。

为了瓶盖俩人竞彩nba吵的不可开交,最后刘老头强硬的把王老二推出了门。王老二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一进家门他就栽倒在了床上,他要去告,被老伴拦下来了,说三等奖才一百块,不值得为了这点钱和邻居闹僵了,可王老二还是心疼得几天几夜吃不下睡不着。

老伴见他这样,想方设法地劝他想开点,就当没中奖。可不管老伴怎么劝他还是每天唉声叹气,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精神,穿上鞋就跑了出去,到食杂店买了两瓶啤酒拿回了家,并不喝而是起开看瓶盖。

从此王老二每天买两瓶啤酒,每次起酒的时候都很兴奋,起开后都很失望。

就这样过了几年,每天买啤酒这个习惯,成为他活下去的动力。

年复一日的兴奋和失望,让他的精神大受打击。终有一日,他早上起来时一头栽倒。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弥留之际他伸着手对老伴说:“酒……”老伴会意,急忙让儿子去买啤酒,然后当着他面把啤酒打开,他的眼睛看着瓶盖充满着希望。

老伴拿过瓶盖,在他耳边说:“中了,是头奖,”

王老二听完嘴角泛起了微笑,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王维《陇西行》赏析

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译文及鉴赏

关于雪的诗句——《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孤儿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记一次劳动的叙事作文

人间草木读后感

《无家别》杜甫唐诗赏析

文献笔记范文

一年级劳动节的作文

无家别 杜甫

谷底蒺藜叙事散文
《谷底蒺藜叙事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谷底蒺藜叙事散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江南乐府民歌2022-10-31

古代悲情故事2024-01-07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注释2022-11-10

《地下森林断想》阅读精选2022-11-09

想起轧山药条散文2023-02-05

近处的陌生人散文2022-09-16

陌生人的散文:为什么我们觉得朋友不如陌生人2023-09-20

姚合闲适诗新探2023-07-21

小学一年级快乐的劳动节作文2023-01-23

《地下森林断想》 2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