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初探(集锦7篇)由网友“totorohom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环境会计初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环境会计初探
1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现状调查
随着人们对环境会计研究的深入,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但是,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我国的环境成本会计管理研究已经滞后于会计实务,环境成本分散在不同的成本和费用项目中。传统的产品成本构成仅仅包括:变动成本;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直接人工、包装费、废水处理费)和固定成本固定性工资、折旧、一般管理费、部门的制造费用等)。实际上环境成本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以材料采购为例,在传统会计系统中追踪的是材料的采购成本。但是,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后,与材料的存储和使用的相关成本可能增加。例如,某材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其存储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则与该材料相关的成本,除了采购成本以外,还包括由其产生的废物的管理成本,如排放许可证费、监测费、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交环境报告成本和为安全处理该废物而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以及废物如果管理不当造成泄漏可能带来的成本。这些环境成本,并没有反映在该材料的成本中,而是反映在制造费用中,甚至没有在账上反映。
我国会计学者王立彦教授等人也曾对此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会计人员对现行的企业会计原则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对于将来可预见的环境支出,实务中是待实际发生时再处理,而会计人员则认为应提取准备金。调查还显示,企业的环境支出主要表现在排污费、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等方面,其具体内容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普遍的两类环境支出项目为“排污费”和“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且大多数企业对这两类支出普遍采取单独立账方式处理。对于相关环境支出,大多数企业89%)进行资本性支出和损益性支出的划分。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列入管理费甩55%);二是分配至全部产品的成本中15%);三是分配至与环境支出直接相关的产品的成本中15%);四是列入营业外支出9%);五是列入销售成本或销售费用6%)。
2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缺陷分析
由以上调查可见,目前我国对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不够规范,往往太过于简单,具有严重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直接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具体表现在:
2.1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
目前多数企业只在企业环境成本实际发生时才将其列作费用,而对潜在的企业环境成本忽略不计,使得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生产成本远小于真实成本,虚增了当期利润,财务报表信息严重歪曲,易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而如果考虑环境问题,情景将会大不相同。许多资产因存在环境问题可能已大大贬值,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的环境损害未能体现出来等,企业的经营业绩被夸大,这种夸大在未来会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
2.2导致各企业间成本缺乏可比性
目前已有的准则中,没有详细叙述企业在处理环境成本时考虑“环境因素”应达到的程度,这种模糊的准则规定,使会计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因而各个企业的实务处理大不相同,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差,企业间缺乏横向比较的基础。
2.3不利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由于企业把环境支出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不力,容易导致成本上升;同时,无法提升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很少主动考虑环境成本,大多数企业只有在受到处罚时,才不得不控制环境成本,事后往往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我国会计学界应克服以上缺陷,加强对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建立环境成本会计系统,使企业实施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特别是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问题,应该更加关注。
3企业环境成本的科目设置
为了加强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环境成本”科目,并根据前述环境成本的分类,设置“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等科目。再在“环境保护成本”下分别设置“环境治理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发展费用”环保事业费”等项目,以便于企业进行管理控制,使信息使用者更为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状况。这一科目设置过程的树状展开构架见图1。
“环境成本”科目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其借方登记当期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的支出以及分配计入本期的环境成本。平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实际发生的环境成本。期末,该科目借方累计数全部从其贷方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的借方,结转后余额为0“环境治理费用”明细账户,核算已经发生的污染的清理支出包括环境治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提取的折旧费、治理用材料费、污染治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和目前计提的预计将来要发生的污染清理支出,以及已污染破坏的环境恢复支出。“环境预防费用”明细账户,核算企业购置的预防或减少污染发生的设施的支出该种设施的运行日后不进行单独核算)、由于环境保护需要而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改造的支出等。“环境补偿费用”明细账户,核算企业交纳的排污收费、超标排污或污染事故罚款、对他人造成的人身和经济损害赔付、由于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装物而由政府收取的押金。“环境发展费用”明细账户,核算为进一步发展环保产业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讲表现为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外部缴纳,如绿化费、环境卫生费等。这类费用的特点是一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费用的交纳是为了社会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环保事业费”明细账户,核算企业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经费支出、环境监测支出、为进行清洁生产和申请绿色标志而专门发生的费用、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费。“环境消耗成本”账户,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消耗环境资产所发生的环境成本。“环境损害成本”账户,核算由于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使社会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损害而实际发生的难以明确计量的社会成本,但企业并未因此而产生实际的支付行为。
4企业环境成本的账务处理
关于企业环境成本的账务处理,一般来说,在发生时借“环境成本”贷方则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本期发生的与本期相关的环境支出,则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原材料”等相关科目;其二,当企业估计造成的污染在将来可能会发生赔偿和治理义务预先提取环境成本但尚未支付时,贷方记“预提费用”待实际支付时,借方记“预提费用”贷方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其三,当企业先根据政府环保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拟订的治理预算方案支付了治理费用,待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发生时借方记“待摊费用一环境支出”贷方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摊销时借方记“环境成本”贷方记“待摊费用一环境支出”其四,当与环境有关、将来可能支付的费用能够被合理而可靠地计量时,借方记“环境成本一环境损害成本”贷方记“环保准备金”等。
篇2:环境会计初探
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施行企业资源计划(ERP),ERP是一个集合了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的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企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其中的核心模块,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关于决策有用的信息就尤为重要,配套的会计信息系统是ERP可行的保证。本文就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转型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传统的会计工作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繁琐的手工记账,计算与审查工作,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错误率也比较高,而且有重复劳动的情况出现。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记账,算账和报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第一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对于企业来说,会计软件是一个新潮又昂贵的“奢侈品”,中国企业并没有出现购买的热情。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计算机硬件条件不够,部分企业领导人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认知不够,并且出于成本考量,电算化软件基本只是处在小规模的“试运行”阶段,大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1979年国家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会计软件的应用,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作为第一个试运行的重点企业,并财政拨款大力支持软件在试点企业的应用与研究。并在试运行的阶段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和”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会计电算化才由此开始了在中国萌芽。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企业结合自身情况自我研发财务软件。在财务软件市场化之前,企业如果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能,只有靠自身研发所谓的会计软件,但是这种会计软件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自动化水平低,信息共享不畅,研发人工成本高等等。而且自身研发会计软件需要会计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在当时来说这种人才极为短缺。所以这种“自体研发的”会计软件没有足够的条件能够得到升级,维护与完善。其发展水平也停滞不前。
2、市场化通用软件的推出。会计软件商品化的理念最早是在1988年的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市场的响应。随后一大批适用于不同企业类型的会计软件研发出来并投放市场。各种专门研发销售会计软件的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适用于工业、商业、金融企业及事业单位的通用会计软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这种会计软件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不但丰富了会计软件市场也促进了会计软件技术的发展。更加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3、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成熟期。到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大部分中国企业已经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类型的会计软件,并且进入了电子记账形式基本替代手工记账的时代。但是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也仅仅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用霍兰德的话说这种会计软件的应用也“只是手工会计的翻版 ”。
4、由财务型向复合管理型的转变。虽然推行会计电算化最初的目的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用电子输入,计算,传输,储存,输出会计信息这种方式代替纸质手工记账,节省了人力物力,甚至能完成人手工无法按成的会计核算。但是现当下会计电算化只是对企业过去的会计事项进行处理,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和改革,这种数据处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企业发展与管理需要,市场对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转型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之中过程,从本质上改进了传统的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客观来说,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从业者从繁重的记账核算业务中解放了双手。会计软件的记账,算账,报账功能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并且提高了效率。但是在已经使用会计软件的企业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企业会计人员总体对会计管理软件认识不足,尤其是管理功能的应用缺乏,导致了资源利用率的降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对会计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记账”阶段。会计工作提供信息滞后,会计信息的预测功能没有得到良好的运用。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发展。针对这种现状,会计信息的运用需要向着更高层次发展。20xx 年 8 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从此我国会计电算化走上了转型之路。
会计信息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及网络的优势对原始的会计信息加工、传输、存储,流转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处理过的会计信息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信息资源。同时又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不同于电算化的概念,有如下几个方面区别:
1、应用群体的不同。传统会计电算化只是应用于财务部门,会计信息不与其他部门流通。而会计信息化则提倡会计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有效对接,会计信息除了财务部门共享,还要在企业各部门如销售部,仓储部门,生产等部门流通。
2、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会计电算化主要是目的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而会计信息化在会计已经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实现会计信息的增值,以及对初步处理过的会计信息深加工,进行数据分析以便企业实现更完善管理和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3、会计信息处理的时效性的不同。传统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是处理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会计信息化可以实现即时处理会计信息。通过企业的局域网,会计信息全部存储于集成数据库中,被赋予不同权限的各种集团用户可以即时访问数据库实现实时处理。
4、数据获取方式的不同。传统的会计信息是经过财务人员初步处理编码后才进入信息系统的,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的输入可以由非财务部门直接完成。比如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原始凭证可以直接进入企业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的传递,审核与处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流通的的封闭性,滞后性,以及服务群体的局限性,使得它与时代发展逐渐脱节。竞争的加剧和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表现出诸多的不足。为了适应企业信息化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使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能打通供应链,生产制造,销售,经营决策各个环节,与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相融合组成一个集成的管理网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而与之配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三、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ERP顺利实施的基础
与传统的财务软件相比,ERP系统有如下优势:首先,ERP软件重视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业务之间的互动,摆脱了会计数据录入的单一的模式的束缚。经济业务数据的输入与存储模式实现多样化。其次,ERP 系统不仅能记录反映过去的经济事项,更建立了从预测、计划到决策、分析一整套管理模式,使企业真正做到事前事中时候监督与控制。最后,ERP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成本控制技术,实现了更好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以保证企业最大程度节省成本获得利益。这一切功能的实现基于会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功能。会计信息系统处于所有子系统的核心地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相对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能促进ERP的实施,而不配套的或者滞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却有可能阻碍导致企业ERP实施计划失败。
ERP 环境下的企业活动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会计业务和企业日常业务在一个平台上共通与共融。除此以外,信息的获取渠道与对象种类更加多样,甚至涵盖了整个企业的业务活动,输出形式也更加丰富。 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块信息的采集有时候可以省去会计人员输入记账凭证的步骤,记账凭证能根据所有子系统包括会计信息系统集合的原始数据自动生成。因此,实施ERP 对会计信息系统有更高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其他子模块信息处理必须实现统一化,利用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实现及时迅速、双向的信息沟通。ERP 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信息形式是多样化的,能满足与管理者及其他子信息系统使用者的需求。而当下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而与其他部门的子系统存在信息不相容,信息编码不一致,逻辑设置不一致的情况,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能提供的信息与企业管理需要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不能按照信息使用者所需的内容和形式提供相关信息。
其次,ERP要求重新升级建设会计信息系统。而这一项改造工作在很多施行ERP的企业初期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其实不然,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改造之后涉及到与其他部门及其他子信息系统的对接问题,其他部门的参与与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的重构,需要企业每个部门参与其中。否则,即使会计信息系统改造完毕以后,其与企业内部的业务模式会出现不适配的情况。如果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没有触及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ERP系统其他部门的使用者对信息使用与输入共享也不熟悉,阻碍了ERP实施进程。
ERP系统的引进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实施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全并且适配的会计信息系统。许多企业在引进ERP之后出现的水土不服的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实施期初急于求成,没有做好前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准备工作。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首先企业在升级会计信息系统同时应当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以适用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会计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发挥协同作用,使ERP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其次要从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与参与度着手。ERP对业务流程规范的要求极为严格,企业应当在树立操作流程的标准。再者,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与其他部门共享,需要其他部门人员具有解码输入会计信息的素质。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除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人员在学习自身业务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财务知识的补充。
篇3:浅析环境会计
浅析环境会计
摘 要 分析了环境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会计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理论探讨。就环境会计具有地域性这一特点,针对我国的目前状况,对我国的环境会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模式 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会计的初步了解
环境会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排放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达360亿元,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为500亿元。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环保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将环保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已是大势所趋。环境会计是新兴的会计分支,它是基于人们对环境意识加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环境会计是将传统会计主体的外部因素引入会计核算中,同时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又考核了外部环境的作用。
在我国,还没有健全的量化指标将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还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相关。而更多的企业则认为环保投入得不到切实的回报,甚至是根本就没有经济上的回报,认为这样做是得不偿失,所以其积极性较差。为了提高环保投入的产出率,改善环保工作的效果,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专门的会计方法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将环保这一概念引入到传统的会计模式中,在我国大力推行环境会计是势在必行的,是与国际间的会计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区别与传统会计有:①信息的享有者不同。就目前而言,环境会计信息的享用者主要是政府,特别是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通过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进行评定,并由此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的享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②计量方式的不同。环境会计不能象传统会计那样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方法,而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环境资源中并未凝结人类的劳动,所以也就无法按通常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③前提的不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它是在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核算与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与价值转移过程。而传统会计则是由于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无法适应客观需要时而产生的。
由此不难得出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又可被称作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手段,辅以非货币计量手段,以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资源的利用与补偿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一个会计分支学科。
2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2.1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的假设。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侧重点是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当企业的生产造成了环境污染或是影响了其他企业生产时,会计核算就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还将这种由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因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所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确定。
(2)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假设是指环境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如果自然资源开发过量、生态资源的降级加剧,会计主体的经济基础活动可能会被迫停止;相反,如果环境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就可持续地进行下去。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原理,提出了会计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时间性规定。尽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这个立足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三者相互统一与协调。
(3)货币计量的假设。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应选择货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的优点是能为不同质量、数量的物品提供一个统一的量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计算,但由于受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要将实物量度转化为货币量度,其精确程度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加以非货币计量成为必要。多种计量表现能够相互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2.2 环境会计的对象
传统会计理论把会计对象看作是企业资金运作有关的经济事项。而环境会计的对象则大大突破了资金运作这一范畴,它所考虑
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环境会计对象具体化所表现出的六大会计要素也需重新界定。环境成本应在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若符合资产的确认,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生活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执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国家给予补帖、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而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收取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2.3 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同传统会计一样,也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环境年度会计核算,充分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
2.4 环境会计的一般原则
会计原则是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环境会计除了和传统会计一样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外,还需遵循下列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环境会计在会计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设计的环境会计体系进行处理。
(2)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性原则也有别于传统会计。政策性原则在会计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那些不自觉的企业,这项原则就显得举足轻重了,那些法规、法纪就相应起着约束的作用。社会原则是指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提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充分披露原则要求环境会计在公布报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数据资料,使信息使用者发生误解。
3 如何促使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重要在于反映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而目前企业披露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和强化企业的良好形象,并非真正的去履行社会报告责任或公共会计责任。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促使企业对信息的披露。
3.1 对企业内部的要求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必须要以不同企业厉害关系者共同享有的原则上,具体有:必须让使用权所有的企业厉害关系者以及可能成为企业厉害关系者能得到充分的相关信息,使其正确投资;必须使企业的权益方或其他投资(如公司债权人)能得到充分的相关信息,使其衡量其权益上的变化;必须使具有经济依赖性的企业厉害关系者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使其能适当做出自己的调整。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环境信息的披露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几项:企业已通过并建立的环保措施实施的政策和方案;政策执行后,在所属领域内的影响;企业的环保措施达到政府所要求的程度;企业环保经常性支出的数额;企业是否有环境负债。
这些内容可选择下列模式披露出来:在现有会计报表内披露,但不单列项目;在现有会计报表内披露,并单列项目;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表或环境会计报告;在会计报表附注或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披露;在财务报告之外的其他年报中披露。
3.2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积极借鉴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的环境会计实践。
(2)修改会计法,完善会计准则,建立会计制度。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规,这样无疑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3)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
4 我国环境会计若干问题
(1)环境会计目标的不明确。对我国而言,环境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社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如鼓励替代能源、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等,单凭会计这一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国的环境会计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从,致使目标过高,可操作性却很差。
(2)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资料信息的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无益处。
(3)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环境会计模式。环境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与实务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发展的初级
阶段,过于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势必影响其发展的进程。
5 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
环境会计由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种就是沿袭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会计要素,从而企业所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活动考虑在内,并着重研究它如何将这些经济业务活动转化为货币形式进入会计核算。使会计财务报表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序。另一种就是除开传统的会计货币价值形式,而是直接通过有关环境指标的运用,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环保义务的监督。
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反应是滞后性,只有从现在就开始用环保意识来武装自己。当前环保问题迫在眉捷,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呢?由于后种方法尚未完善,所以暂让前种方法来过渡估算是权宜之计。这样,能保证环保措施的及时执行,也能为价值形式法的研究提供资料。在当前形势下,环境会计发展应将二者并重,实务中广泛推广后者,理论上重点突破资源计价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环境会计一定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最终会实现会计的绿色革命。
参考文献
1 王荣.一九九四年会计学论文文选[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 安庆钊.环境会计理论结构浅探[J].财会月刊,(8)
3 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财会研究,(4)
4 石中美.刍议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J].财会月刊,(6)
篇4:环境会计初探
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会计分支,其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正日益凸现.可从环境会计的会计假设、要素确认、会计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入手,对环境会计理论作较为系统的论述.
作 者:冯燕 Feng Yan 作者单位:绍兴市市级机关财务结算中心,浙江,绍兴,312000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xx 26(3) 分类号:F234 关键词:环境会计 会计假设 要素确认 会计计量 信息披露篇5:浅议环境会计
浅议环境会计
所谓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通过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计量、报告和控制,以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所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的<21世纪议程>中,就提出了“建立综合的环境经济会计制度,将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纳入会计体制”.
作 者:姚正海 梁栋桢 陈绍毅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地产评估中心 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 “”(5) 分类号:F4 关键词:篇6:环境会计初探
一、环境会计的发展历程 环境会计,又名绿色会计、环境保护会计,它是企业会计的新兴分支,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和自然环境破坏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作 者:卜华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 “”(1) 分类号:F23 关键词:篇7:浅谈会计监督环境
浅谈会计监督环境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监督环境.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受企业制度环境、法律环境、职业道德环境、会计技术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等的影响.
作 者:赵满玲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大兴分校,北京,102600 刊 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ICULTURE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2002 16(2) 分类号:F23 关键词:会计监督 监督环境 会计★ 论文题目
★ 财务管理论文选题
★ 论文英文题目
★ 论文选题来源
【环境会计初探(集锦7篇)】相关文章:
社会学论文选题2023-01-05
会计职业判断初探论文2022-09-05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2023-10-09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理初探2023-06-02
论文选题依据范文2023-07-15
会计专业简单论文题目2024-05-06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经济法实践课程改革初探论文2022-05-21
企业柔性财务战略的初探2023-04-08
会计毕业论文选题2023-08-09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