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情愫散文(推荐8篇)由网友“比巴卜泡泡糖”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古槐情愫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古槐情愫散文
古槐情愫散文
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济宁市古槐路有一棵古槐被雷电击倒。
我仔细地一看,那棵被雷电击倒的古槐树,粗壮而发黑的老枝干,悲凉地躺在地上,枝干中间有一个干枯的树洞,好像一位濒临死亡却不甘心离开的老人,孤独凄凉地仰望着天空,黑通通的树洞透着一股悲哀。那不正是我一直挂念的古槐树吗?
每次到济宁,我总会想起那一棵古槐树,那是一棵郁郁葱葱而布满沧桑的古槐树,每次想起她,总能激起我再去看一看她的冲动。然而,却因为种种的原因,我一直没能亲自去看看她。
大约十六年前,我刚刚来到济宁上大学,虽是济宁邹城人,却是第一次来济宁市区,原来就听父亲说过济宁市区的太白楼,玉堂酱园,古运河……,可是今日却有幸知道了,还有代表济宁文化与精神的活化石——济宁的古槐,她就屹立在我们学校的斜对过,几乎每天都有机会瞻仰她的风采,所以从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这位特殊的朋友。
她位于济宁城区古槐路与常青路的交汇路口,枝繁叶茂,孤独地屹立在路口的东南角,与东面高楼相伴。据说这棵老古槐已经有650多年的历史了,栉风沐雨,饱经风霜,却仍是富有生机。老古槐的枝干上系满了人们祈福的红布条,点缀在绿枝丛中,在枝头轻轻地飘荡,给这个城市带来一份欢乐和瑞气。
远离父母,初来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带着一份好奇与惶恐,走出校门,却无意中邂逅了这位特殊的朋友,每当想家时,就会一个人来到古槐树下,踯躅徘徊,仰望着她郁郁苍苍的枝干,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有时我会看到有人在树下摆上香烛贡品,虔诚地跪拜,看来这应是一棵神树,富有灵性,不仅仅是我,许多人都来祈求她来保佑平安吧!
刚来校不久,天空就下起了绵绵的秋雨,淅淅沥沥,连绵不断,好几天见不着太阳,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我的心情也跟着湿漉漉的。到了周末傍晚,雨好像也疲倦了,时断时续竟然停歇了下来。我在宿舍里像一只怏怏不乐的小鸟,突然被意外地放飞一样,迫不及待地跑出宿舍。校园里一片寂静,雨后的夜晚空气清新,更是沁人心脾,小路上落满了梧桐叶,狼藉一片,我用双脚踏着湿漉漉的落叶,几分的惬意在心头涌起,便想起了去看一看雨夜的古槐树吧。
走到校门口,我却意外地遇到了中学时的同窗好友,他比我早一年来到这所学校读书,谈起往事,心里有几分的兴奋和感叹。我便问起了济宁的古槐树,便邀朋友一同去看古槐,他也欣然同往。
雨后的济宁城,街道上比平日里人少了许多,霓虹灯散发出温和的光,路边的梧桐树叶子飘了一地,露出来的枝条也舒展着指向夜空,喧闹的城市此时多了一份宁静与平和。我和朋友漫步到古槐路,远远地就看到古槐树孤独地站立在路口,像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在路口守望,他是在守望自己的儿女归来吗?走近了,我们看到古槐树下撒满了枯黄的落叶,这几日的风雨洗礼与沐浴,古槐的枯老的枝干颜色更是愈发的黝黑了,被雨水浸泡后的老树皮发涨,就像发酵的黑面团子一样,似乎还散发着馊味儿。让我惊异的是,在嶙峋发酵的老树皮怀中还搂抱着几枝绿色的新叶,虽然历经秋风秋雨的扫荡,但它还是依然安适地躺在老树的怀里,枝叶上还残留着水珠,不知是惊魂未定,还是腼腆害羞,就是不肯把自己的身子跳出来,这不就是让人感动的“古槐抱子”图吗?
朋友告诉我,济宁的古槐路就是以这条街道的几株古槐树而命名,不过最富盛名的是沿路南行五六里,大约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口,耸立在古槐路中心的“山阳古槐”。传说那棵古槐已有千余年的高龄了,那也是一株蔚为壮观的“古槐抱子”图。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尉迟敬德勒马看古槐”的佳话。至于老槐树洞中的白老鼠精变成小媳妇的传说,更为那棵老槐树赋予神秘的色彩。听着朋友的介绍,看着眼前的古槐树,我想,眼前这棵古槐比那棵“山阳古槐”年轻四百多岁,他们性情如此相似,应该是同宗同族的亲人吧,或许,他们之间也有着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呢!
古老的城市,秋雨后的夜空,明亮的霓虹灯,温馨的古槐抱子,我和朋友散步,聊天,看古槐,可算是“济州夜雨观古槐”了!这一切都让我难忘!
入冬之时,我们每天早晨要顺着古槐路跑步,要从古槐身边经过。每次,我都特别地多看古槐几眼:冬天的太阳还没有出来,刺骨的严寒已使她的枝叶都已落尽了,在薄薄的轻雾中,她安静而沉稳地站着,好像每天都是如此,一副庄严肃穆的表情,像是在守护着什么,还是在等待着什么。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古槐苍老的枝干萌发新的枝叶,再现一片片嫩绿,她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大学毕业十周年之际,同学们在济宁又欢聚一堂,十年后的相聚,这让我们兴奋不已,但对我来说,也是我与老槐树的相聚与重逢,我带着妻子和女儿,专门再访古槐树。夏季的古槐枝繁叶茂,苍翠成荫,她苍老的枝干仍然舒展在枝叶间,好像与十年前没有什么变化,执着地守护着新发的枝桠,几只鸟儿在树丛间欢快地飞来飞去。女儿见到这棵古槐显然是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一会儿围着古树跑,一会儿抬头数树上的祈福红布条,一会双手合十向古槐祭拜……
时至今日,惊闻古槐招此劫难,我心中默默为古槐祈福吧!
篇2:古槐的经典散文
古槐的经典散文
古树,是活的文物,是活的化石。记不清在哪儿读到过这句话,非常灵醒地活在我的记忆里。在北方,哪个村庄会没有一棵辈份极高的古树呢?没有古树的村庄就像没有父母的孩子,从小会被人忽视、忘记的。
在我的家乡那个叫石堡的小村子,就有一棵古树,确切地说那是一棵古槐树。据老辈人讲,它郁郁葱葱地伫立在村头已二、三百年矣。歪斜的树身上,满是深裂而粗糙的疤痕,似鸡皮鹤发的老妪永远站立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高大的树冠不时把凝聚在树梢的清露洒在树下,汩汩地向全村滴着福荫、滴着香甜……它粗可合抱,枝叶参天,浓荫匝地,覆压半亩有余。庞大的根系,贲张奔突,如历经沧桑的巨手,青筋满布,抓牢大地,托举着全村人对绿荫的期冀。它在村子里是惟一排到爷字辈份上的村树,因为它的存在,村子才有了轴心,才有了所依,甚至才有了村里人的骄傲和向外炫耀的谈资,它是村子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古槐在春天,总是比其它树木晚几天发芽、长叶。就像一位稳重、威严的老人,它的迟缓总给人一种神圣、权威的感觉。即使耐不住性子的其它树木抢先叶茂花繁,而老槐树不长叶,不开花,那村子里的季节仍然不能称作春天。而夏天里,它的密不透风的枝叶,遮天蔽日,堆起乌云般的阴影,让四野的热风都在它枝叶的过滤下转换成丝丝冷气。在大田里劳作归来的农人,锄头、镰刀往地下一撂,头枕树身,敞开衣襟,身板如山墙一般放倒,满身热汗立马被浓重的树荫吸干、化解。而当秋天来临,树冠上第一片敏感的叶子接收到秋的讯息,满树的叶子便由绿变黄,由黄转红,犹如一蓬巨大的火炬,十里八里都能看到。当老槐树没了叶片,稀疏的枝丫上托举着醒目的鸦巢时,冬天便莅临了。好像是约定俗成,槐树脱落的叶片谁也不会贪恋去扫,把它留给村里无儿无女的老人,让他们扫去填炕,度过寒冷的冬天。
村里人对老槐树是喜爱的,不允许有一枝一叶的伤害。一度时期,它的枝条上还挂满经幡,天旱时求雨,过年时拜年,还有几位虔诚的老阿奶四时八节对它顶礼膜拜,烧香磕头,敬若神明,更为老槐树披上了一层神秘。村里的许多大事都是在老槐树下促成的,谁家的儿女娶妻出嫁,谁家的老人去世、出殡,都在老槐树下同喜同悲。甚至村里几位伙伴不成熟的初恋,也在老槐树下的嬉戏里促成,老槐树充当了大媒人的角色。
生产队那阵,老槐树的'枝丫上破天荒多出了半截旧钢轨。日里夜里听到它响亮的敲击声,村里的社员马上会聚到树下,或开会或布置农活,不管是队长还是村支书都爱站在树下比划一阵。现在老槐树下听不见钢轨的打击乐,却架上了一对大喇叭,整天都有老人们爱听的秦腔戏剧和年轻人追求的流行歌曲播向全村。
最让人忘不掉五月端午老槐树下的木偶剧。演出时就像赶庙会,四面八方的乡邻们赶到树下,看那木头做的小人在台上表演,神奇而热闹。那时年纪尚小的我总弄不懂木做的演员如何能动,如何能唱,便钻到老槐树下的布围里去看,原来全是一帮大人们在操纵,在说唱。那时候看几天戏就是一次奢侈的享受,就是过一次节。
当然老槐树下也常有不愉快发生,谁家丢了一只鸡,谁家牲畜踩了谁家的庄稼,谁家丢了瓜少了果,都要站在树下叫骂一气,骂完吼完,也就消了气,解了烦,事情就算过去了。
老槐树是小村百年来的见证者,村里的大小事没有它不清楚的,它录下了小村太多的故事,也抚慰过多少人苦瓜汁腌渍的心灵,还有比它更亲切更让人依赖的替代者吗?古树下,浓浓淡淡的都是村人的身影,点点滴滴的都是儿时的趣事。我不知道,假如我的故乡没有这棵古树,那将会缺少多少生趣和快乐,我们这些从古槐下走出村子的人,还能对故乡保留如此鲜活的记忆吗?
篇3:古槐遐思散文
古槐遐思散文
梨花渐落,桃花盛开。车行水泥村路,但见一个小小村落卧在山的臂弯里。空气里弥漫着山野的清香。是因这一家,那一户,于门口种植着各种花树。一进村,我们便就跌入花的海洋。
转过一支巷路,一棵硕大古老的槐树蓦然闯入到我们的视野。尽管有约而来,但依然叫我们猝不及防。惊呼、赞叹,惊扰着似在梦境中的古槐。三个友人手拉手围成圈,和古树有了亲密的接触,且概叹道:怕有好几百岁嘿!
古槐淡然。它没被山野和村子里花事而惊扰,只是于寂静中吐出些许绿叶。它无意争春,也无意于明媚中炫耀自己。它是一位阅尽沧桑的智者,岁月的刀痕斧迹造就了它斑驳皱裂的树身。更有风吹雨打,成形了它的眸子,洞察着世间的风物消长,人事变迁。树龄虽老,依然澄澈。在那巨大的树冠弯里,隐隐约约着古槐的过往。
由此我遐想:它或许来自宫廷的门前。有《咏槐诗》曰:“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旖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是说美好的树木排列在宫门外,嫩叶丛生,风吹来,摇曳多姿,顾盼生辉。美丽的姿容总是附在美好的意蕴上,不由记起了“三槐三公”的典故。“面三槐,三公位焉”,语出《周礼?秋官?朝士》。周朝宫廷外植了三颗槐树,三公朝见天子,在树前站立。三公乃是朝廷中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由此“三公之位”,成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他们晚披星月,朝闻鸡鸣,再悬梁刺股地苦读,只盼一朝科举,及第登科。于是,槐被贴上了“科举”的标签。槐秋,为考试的年头;踏槐,是为举子赴考;槐黄,则为考试的月份。“槐花黄,举子忙,几年奔走趋槐黄,两脚红尘驿路长……”读着读着,心里就酸溜溜地了,这槐可真不易。在那个年代,槐是莘莘学子心目的偶像,他们怀着槐位,总是念着它,仰着它。
继而我又遐思:它或许来自大族庭院。文震亨《长物志》有记:“槐榆宜植门庭,极扉绿映,真如翠幄。”是说槐树植于门庭,春夏时节,绿阴如盖,一派向荣之势。宋代书画家王巩的曾祖王佑,曾手植三槐于庭,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王佑不光是期待后世子孙位列三公,更希望他们能厚德载物。其孙王旦(王巩的祖父)承祖遗德,在18载宰相任上,以天下为已任,不谋私利,宽厚待人,清正廉洁。
他的孙子王巩感祖遗德,翻修旧居,名为“三槐堂”。王巩与苏轼私交极好,请求苏轼撰写《三槐堂铭》,供后世效仿和传承。现在让我们穿越到宋朝,到王氏的三槐堂前。听苏轼高声吟诵:“……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抚槐我再想:它或许就一直与村民同住在这里。几百年来,听风沐雨,观天云变幻,看世间纷杂。一代代的人去了,一代代的人来了,渐渐地,人们忘却了它的年龄,只记得槐是他们的先祖,是他们的魂灵,是他们永远供奉的图腾,他们以极虔诚的心仰望和崇拜着它,亘古不变。
从没有一个树种如槐树这样深入村民的日子。春深时,吐发新绿,清新村庄的天空。盛夏时,巨大的树冠倾倒一片片绿荫,成为村人老少皆宜的小憩场所。如现在的树下,一位老人看着呀呀哭闹的小孙儿,不急不躁地顺手捋下一把槐叶,哄着孙儿道:不哭了,奶奶给你做槐叶饼吃。听闻,槐叶饼在唐代就是下至百姓上至帝王争相品尝的佳肴呢。
槐总是与村民巴心巴肝地紧贴着。槐叶和米同煮,可做成米饭;也可以洗净拌上面粉,加上调料,放进锅中蒸食。贫苦日子,槐叶是村民的果腹品。此外,槐树在7、8月份开花,11月果实成熟。花果可入药,清凉收敛、止血降压。在生病无药可医的贫苦年代,槐树俨然是一位神医呢。槐木质地坚硬结实,纹理直且有弹性,能耐水湿和腐蚀,是上好的木材。有人称它为“北方的红木”。村民不无自豪地介绍说,槐全身是宝。自然,我心笃定它为至尊树木。百年古树,集纳天地之精气,永葆旺盛生命力,被赋予了无限神性,真真是百姓头上的一片祥瑞。
在山村古槐下,我思绪飘飞。一棵细小的槐树,春发冬藏,年复一年,成长壮大成一棵古槐。日月转动,春秋轮回,都在槐的年轮里记录印证。想它百年虬根,牢牢地抓着土地,狂风吹不倒它,洪水冲不垮它,它便成为了山村最忠实的守护者。它牵系着多少乡音乡情,使离乡在外的游子,只要远远地闻见槐花香儿,心窝里便会流淌着踏实的温暖。
一只喜鹊,从高天飞入树冠深处,一不小心,踏落一片碧绿的槐叶,被我小心地拾起,捧于嘴边忘情地嗅着……
篇4:古槐
春风吹暖万人家,
杨柳垂青百草发。
唯有古槐未绽蕾,
不赶时髦比桃花。
篇5:古槐春韵散文
古槐春韵散文
在老家大街的中央,生长着一颗老槐树。父亲在世时曾经说这槐树有一定年龄了,我小时候对这棵老槐树也是印象颇深,如此算来这棵老槐树至少已有百岁高龄,称之为“古”应该不为过吧。
记忆中的老槐树,躯干挺拔,枝丫伸张有力,树冠也是丰硕无比,独然傲立在村子的中央,俨然一个守护神,庇护着他每一个善良的子民。
每逢春天到来,老槐树就使劲伸展自己的臂腕,树冠倔强向上,拓展着属于自己和自己顽强争取的生长空间。尤其到了夏天,那相互穿插往来的树枝儿所托擎而成的硕大的树冠,就真如一把巨伞了。密密麻麻的树叶儿将阳光遮挡开来,地面上零落下来的点点光斑,却总像个淘气的孩子,你追我赶地增添了不少生机和趣味。周围是火辣辣的热浪翻滚,树下则是凉风习习的爽,实实在在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
于是村民无论自田里归来,还是茶余饭后,都喜欢聚集在树下,歇歇脚,拉个村长里短都是兴奋的。晚饭过后,人们最大的嗜好还是聚集到树下来。或搬张小饭桌儿,或是几个小条凳,拎把水壶拿几只水碗儿,乘凉的乘凉,拉呱的拉呱,甚至是某某来上几句不很像样的戏曲清口,无不惹来人们毫无顾忌地笑声,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村民们的精神乐园了。
在老槐树结实的臂腕上,常年悬挂着一个铸铁铃铛。这种铁铃铛上细下粗,呈喇叭状,最大处口径约三十公分,只要敲响全村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且余音绵延数秒不断。社员出工或是村里有什么急事,人们都是以敲这种铁铃铛来传递信号的。调皮的男孩子们觉得敲铃铛好玩儿,不分时辰地乱敲一气儿,难免不制造几次恶作剧,招来社员的极大不满。于是负责此事的人便把铃铛挂得更高一些,孩子们够不着了,这麻烦也自然少了。
后来,农村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是日渐改善提高,家乡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仅两三年的功夫儿,村子就比原来扩大了几倍,光是村子里的`街道就顺出三条。前街后街都是新盖不久的砖瓦房,有的墙上刷上防水涂料,有的墙上贴上马赛克或花瓷砖,看起来相当时尚气派。相比之下,倒是老街的房子显得既旧又破烂,仿佛摔骨折的一个老太太,从此没有了风华。好在那棵老槐树还在,破旧中显现出一线生机,这在我离家数十年来的梦呓中,算是一抹挥之不去的丝丝慰籍了。
今年春节回家,我特意到老街转了一圈儿,其实我的内心是始终放不下那棵老槐树的。老槐树还在,但已大不如从前了。也许是冬天的缘故,也许这槐树的确衰老了。树皮龟裂着,树枝也仿佛干枯没了生机,树冠小了,中空了的一部分树干只有薄薄的树皮连接着,可怜地让人心痛。
让我莫名其妙的是,树叉间系着红丝带一样的东西,空洞的树干里还放着几个仿佛供养用的苹果。此时打我身边经过的一位大爷,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他告诉我,这棵老槐树因为树龄久了,被本村擅懂占卜的婆婆开光后奉为神树,谁家遇到难解之事,都喜欢求婆婆在树下为其祈祷,听说是很灵验的。据说本村在外因做生意发达的人,想花巨款买下此树,最终因村里的老人们不同意而未得逞。我无奈地笑了笑,便默然地走开了。
?我不为村民们的愚昧而笑,他们自然有他们自己心灵的诉求和信仰,哪怕这种行为是愚昧的。我笑那些自以为发达之人,他们以为有钱就会买到他们所想要的一切,也许包含着他们自以为是的快乐和信仰,如果他们果真这样想,那才是滑稽可笑了。
?如今,冬去春又回,花草吐绿,杨柳抽新,那我家乡的老槐树呢,是否正在积攒着平生的能量,为这大好的春光增添一抹绿意呢。我想,只要老槐树活着,难道给我们美好生活的支持与希望吗;老槐树活着,不也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和见证吗。他见证了家乡的贫穷和我们国家当时生产力的落后,他见证了人们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的毅力和勇气。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大步向前进,全国人民正在为了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努力,老树虽不能语,难道不是对我们默默的祝福吗。
篇6: 吉他情愫散文
吉他情愫散文
这是一个关于吉他的故事。
吉他的主人是一个视吉他如生命的人,而我,却偏偏歪打正着地认识了这把吉他的主人,于是,这个吉他的故事就开始了――那一年,我只有十七岁。对文学的热爱使我对民族音乐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我本身并不爱唱,也唱不好,但是,民族音乐的成熟感让我常常能在乐曲中产生无限的遐想……其实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吉他,我喜欢古筝乐曲,喜欢扬琴,喜欢琵琶,我最为钟爱的一首曲子是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在朋友的生日PARTY上认识了宇,他其实一无所有,没有成功的事业,没有优越的家庭,没有丰厚的财产,没有……知心的爱人。他唯有的,是他的那把吉他DD他的音乐,他的生命,他一切的一切。
记得那天,他用吉他演奏了一首《梦驼铃》,这是我第一次听见有人用吉他演奏《梦驼铃》,那悠扬的旋律,那低婉的歌声,让人听来不禁深受感动,当他唱到“风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时,我竟然看见他的眼中闪烁着点点的泪光!不知为什么,从这一刻起,我爱上了吉他……
以后,宇逐渐走进了我的朋友圈子,几经考虑,我终于忍不住心头的激动,向他提出跟他学吉他。他答应得并不爽快,让我感觉好像是碍于朋友的面子才收下了我这个学生。但是,他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给我找来了识谱的书藉,从五线谱开始教我走进音乐,他还替我挑了一把吉他,当时他说:“在练习的阶段,不用买特别高档的琴,只要求得琴的音准就可以了,以后当你能娴熟地弹奏吉他的时候,再换一把高档的琴,一般吉他手,在换了这一次琴之后就不会再换了,这把琴会一直伴随吉他手走完人生的长河DD因为,人的感情动物,当你熟悉了你生命中一件不可缺少的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对你同样也是有感情的……”于是,我拥有了我生平第一把吉他,但我却没有能够换到第二把生命吉他。
在吉他的初学阶段,我疯了似地爱上了吉他,经常抱着我的小吉他躲在没人的地方一弹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我的手上被打起了一个两个的小血泡……仅管这样,我仍然还停留在只能弹出几个单调的音节的阶段。
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会吉他的弹奏,我开始不顾辛苦,顶着酷暑每天倒转三次公交车到宇的小宿舍里跟他学习,终于,我弹出了第一首曲子,就是那首――《梦驼铃》。学会以后,我和宇开始了默契的配合,我弹奏,他低吟,那是一段梦一般快乐的日子,一首师生合作《梦驼铃》曾令周围的朋友羡慕了好一阵子。
当我终于能够弹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以后,宇才发现我的手上已经是伤痕累累了,那天,他显得非常地生气,怨怪我不懂得保护自己,他曾对我说了一句话:“一个成功的吉他手,绝不会用心爱的吉他伤害到自己。”我不知道这是吉他的理论还是他自己的谬论,但却也不敢反驳DD因为,他的神情有些受伤。于是,我只能用平静地语气告诉他,即使吉他不会伤害到我,但16岁就离开校园的我也已无数次被无情的社会所伤害……我说得很平静,他听得也很平静,然后,当我说完了,他拿起了他的吉他,离开了我的视线。
以后,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竟然每天在自己工作的噪杂车间门口都能看到他默默注视着我的眼光。于是,一时间谣言四起,他以本想保护我的心理却给我带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人言可畏”。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为了澄清自己的立场,我渐渐地拉开了和宇的距离。
宇明显感受到了我的生冷态度,对此他表示很不理解,也许在他认为,一个未嫁的小姐和一位未娶的男士即使建立了恋爱的关系也无可厚非。但是,我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雨季年龄的我,还不想过早地交付自己的感情。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我接到了宇的电话,约我下班后在厂区绿化带详谈一次――我没有理由拒绝,只能答应了。但是,由于工活儿比较重,那天当我下班赶到厂区绿化带的时候已经迟到了,我远远地就听见林中那动听的、悠扬的吉他声――《恋曲1990》,还有那低低的吟唱:“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那琴声是那样的凄婉,那歌声是那样的悲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首凄然的歌曲,但我不想打扰他的弹唱――轻轻地走近他,与他席地并肩而坐。立即,琴声停了,歌声也停了,他却并没有转身看我,只是两眼直直地望着远方,没有开场白就开始了他的谈话:“七年前,我爱上了一个姑娘――我是那样疯狂地爱她呵,甚至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感情……”我惊异地回望他,他却并没有任何的反映,只是一味地自己沉浸在回忆的长河里:“我以为有一天,我能用我的琴声和歌声迎娶她做我的新娘――我错了,大错特错!她爱的并不是我呵,而是我的名声――在当时,我已经是本地小有名气的吉他手了,可是,当她发现了另一个比我更有前途的商人也许更能给她一生的幸福的时候,她走了……毫不留情地走了,走以前她对我说,就当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当?我怎么能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付出了我的所有,我倾注了我的全部!她怎能就像一个骗子一样骗走了我的感情之后才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大骗局……”听着听着,我感动了: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感情呵,她,那个女孩怎能如此轻薄这份深情?!我好像有点明白,他为什么要在林里子弹唱《恋曲1990》……
“这不是你的错呵,你太真,也太痴。”我轻轻地叹气。
“可是这足以让我从此封闭我的感情世界呵!我不知道,我应该怎样再一次面对自己深爱的女孩儿,因为在她面前,我是那样的自卑!她是那么纯,那么纯,而我……我已经不再是那纯洁如初的我了呵,我的感情已经被蒙上了一次厚厚的阴影,怎可能再次闪射出光芒?”
“不!”我反驳地叫了起来:“你不能这么想呵,只要你对待别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你就永远都纯洁!这绝不会因为你受到过一次感情的欺骗有任何的改变呀!”
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然后他紧紧地盯着我幽幽地吐出一句话:“你真的这么想?是真的么?还是在安慰我?”
我不会撒谎,只能据实相告:“相信我,我是在用我的真心话安慰你。”
“所以……”他仍然是那么紧紧地盯着我:“你仍然能够接受我的感情?”
“我?!”我惊跳:“不!你开玩笑!”
“我开玩笑?我开玩笑?!”他又像一只受伤的野兽一样咆哮起来:“我开玩笑?!这是什么世界呀?!我开什么玩笑?!我真希望自己是在开玩笑!笑这无情的天地,笑这骗人的世界!”
“不不,你听我说。”我急于辩白自己:“我没有骗你,我真的无意于骗你呵,我刚才说只要你的感情是真挚的,你就永远纯洁,这句话千真万确!但是,我以为这和我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呵!”
“当然”我又调转了自己的话锋:“如果在你眼里,我只是和你过去认识的那个女孩儿一样的肤浅,那么,你也可以当作我什么也没有说。”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委屈――这是一次并不很愉快的谈话。所以我只想尽早结束,尽早离开。
“对不起,我太激动了。”他抱歉地重新把我拉在草地上坐下。
“我吓着了你?”他像一个兄长般拍关我的手背低声地问我。
“吓倒不至于,只是很意外。”我喜欢实话实话。
“意外我对你的感情?”
“意外你的故事和你的……”我没有说完。
“什么?”
“你的霸道。”
“我曾经不是这样的呵……”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七年的感情封存迟钝了我对爱情的表白,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再一次向一个值得我深爱的姑娘表达我对她的感情……”
我无言以答,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为什么不说话了?”他终于忍不住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我……”我有些迟疑:“有一个请求。”
“那么,说出来吧,别把我当成豺狼虎豹。我不吃人。”
“我们,可以成为很投缘的普通朋友吗?”
如我所料,他不再回答。
为了打破这样一份难堪,我伸手拿过了他身旁的吉他,拔动着琴弦,轻声叹道:“……好几天不练琴了,手有些生……你愿意继续保持着我们的师生关系吗?教我识谱,教我弹琴,教我……”
“不!”他生硬地从我手中夺回了他的吉他:“你记住,如果你不能接受我的感情,我宁可我们成为陌路!”
“可是为什么?!”我嚷了起来:“你知道我喜欢你,喜欢你的歌声,喜欢你的琴声……但那不是爱,我没有办法接受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为什么成不了恋人,我们就一定要成为敌人呢?你不觉得你自己很自私吗?”
“自私?”他回味了一句,然后冷冷地回答:“就算是吧,因为DD我不能忍受每天面对你却不能爱你的折磨!”扔下了这句话,甚至没有回一回头,他抱着他的吉他离开了小树林。
“那么,随你吧。”望着他渐远的背影,我赌着气轻声自语。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去找宇,而他,也确实也没有再出现在我的生活周围。
闲来无事,我捧着自己的那把小吉他,衣衣呀呀地弹着单调的音节,或者就是反反复复地弹奏那首《梦驼铃》――我还没有完全学会识谱,我学会的只是那首《梦驼铃》。
但是最终,对吉他的渴望让我再一次放下了少女的衿持,抱着吉他,又转了三次车,来到了他的小屋前――他不在。
于是,我只能抱着自己的吉他在他小屋的周围转来转去……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看见他回来了,脸微微发红(我知道他是喝了酒),精神状况已大不如前,但是依然是那么一双倔强而放射出光芒的眼神。
我慢慢地走到他的面前,却没有说话,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口。
他同样望了我一眼,也没有说话,径直走上楼道,打开了自己的房门,我则无言地、乖乖地跟在他的身后。
“喝水吗?”进屋以后他终于说了第一句话。
我摇头。
“这么热的天……你热吗?”
我再摇头。
“把吉他放下吧,在这儿没人要你的吉他。”
我顺从地放下了吉他。
“学会了其他的曲子?”他瞟了我一眼。
又是摇头。
“其实,你可以找到更好的老师!不一定非要找我!”
我觉得很委屈,不知为什么泪雾迷上了眼眶――也许,我不应该来。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在自取其辱。于是,我非常果断地站了起来,抱起自己的吉他就往门口冲。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里,他也以同样飞快的速度拉住门把挡在了我的面前。
我于是站立在原地不动。既没有发怒,也没有意外,我的表情平淡极了。
“说!你接受我,接受我的感情!”他很霸道地低声命令。
“不!”我同样很倔强:“你说得对,我还可以找到其他更好的吉他老师,不一定非要求你。”
“你再说一次!”他的眼光突然变得非常凶狠。
“我……”我看了他一眼,换了一个说法:“我只是真的不能接受你的感情,而且,我不愿意骗你。我很遗憾。”
他慢慢地由愤怒变成了无奈,拖着疲惫的身子让开了路:“走吧,但愿我从来没有认识你!”
从那以后一直到我离开那片热土,我只在他来站台送我时见过他最后一面。
那是我知道自己将随父母落叶归根回到南方,在收拾自己的物品时,我看着那把吉他不知该如何处理。
最后,我没有带走那把吉他,把它送给了朋友――我想,我送走的,是一份不太愉快的回忆。
尽管我没有通知他自己离开的具体日期,但他却准时地出现在前来送行的朋友之中――就像我第一次见他那样,他一无所有,只带着他那把吉他。
我没有说话,转身准备走上站台。这时,耳边回荡起他那富有磁性的吉他伴奏声:“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当你握别温暖的手,泪落几行,可曾感觉到背影后凝聚着滚烫地目光……”
泪,涌出了我的眼眶,我倔强地没有回头,踏上了南去的列车……
多年以后,当朋友问及我是否会弹吉他时,我只付之于一个无奈的苦笑:学过,但是――没有学会!
是呵,学过……那是一段怎样的经历呵……
篇7:锅盔情愫经典散文
锅盔情愫经典散文
一直想写一篇有关锅盔的文章,一次刚开了头儿,就被几位同事发现,嘻笑不迭:“那大似井盖、厚如磨盘的干硬烧饼有什么情愫可言?”我只好抱以微笑。
不知哪位文人墨客曾对陕西关中地区的风物民俗概括了“八大怪”,其中有一条“烙馍似锅盖”就是指这种面食。对锅盔的最终印象是在上小学,那时家中总会有些操着浓重陕西方言、“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登门造访,来人要么带一塑料袋辣椒面、玉米碴子,再有就是这体积大、口味差的锅盔。时间稍一长,这锅盔比水泥板还硬,偶然还会生出些绿霉,即使你振臂挥舞削铁如泥的“王麻子”菜刀也只能在它表面留下几条浅浅的印迹,每当看着老爸和老妈十分默契地享受美味,我就咬牙切齿:那些亲戚带这种东西来是让人吃呢?还是让人锻炼身体。
后来,家里买了高压锅,老妈竟隔三差五的亲手制作锅盔,那时学校刚开始推行课间加餐,同学们大都带些面包、饼干,而我的书包最底层通常是一块老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掰开的锅盔,我就象个干了错事的孩子,总是独自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费劲咀嚼。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与锅盔有关的节外生枝的故事。一次周末班会上,老师颇有感触地说,看看曹晶同学,家里条件并不比谁差,可人家一心扑在学习上,从不讲究吃穿,每天课间加餐只吃干饼子……老师随口而出的几句赞扬对一个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来说具有多么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从此,我总要牢骚满腹地带上锅盔,以使头上艰苦朴素积极分子的光环生根发芽,我开始对这玩意儿深恶痛疾了。
小学即将毕业的一个冬天,我因患病住进了军区总医院,那时老爸在外出差,老妈便请假照顾我,每当吃饭的时候,我心安理得地吃着经过医院营养科制订审查的食堂病号饭,而老妈就拿出一小罐油泼辣子和干硬的锅盔,象我当初一样小心翼翼地费力咀嚼。我提出跟老妈换换,她却努力作出让我相信的表情说吃不惯大食堂的饭菜。有几次,我看到老妈每咬一口锅盔,总会在雪白的咬面上留下斑斑的血痕,我不解地问老妈为什么牙齿流血,她笑着摇头说那是油泼辣子,后来开了生物课,我才知道那是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时至今日,那锅盔上鲜红的斑斑血痕好象一枚枚迎风斗雪的`红梅花瓣,带着伟大母爱的善意欺骗,伴着关中平原的淡淡麦香,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象一盏照亮天地行程的油灯,永远无法从心底磨灭。
很多年之后,在一本介绍大西北特产名胜的旅游手册中,我读到了锅盔的来历,大致有两种版本,其一是说,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一日秦军与敌鏖战正酣,因敌众我寡,难以招架,溃退中竟连行军锅灶都丢了,当时有一位相当于今天部队中军需股长的小官发现,以头盔为锅,将和好的面粉放进去烤,这种简便显行的方法刹时传遍全军,士兵食后,精神大振,一举大获全胜,这锅盔也因此而得名;还有一个版本,是说秦始皇修筑万城长城,孟姜女的丈夫杞良也被迫充工,在一个秋风瑟瑟的夜里,孟姜女想到夫君衣单腹饥,于是赶制了几件冬衣,因为路途十分遥远,普通的食品无法久存,就烙了锅盔。等到了长城脚下,孟姜女方知丈夫已死去多日,顿时柔肠寸断,悲痛愈绝,直哭得感天动地,竟使长城坍塌了八百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便爱屋及乌,连锅盔也广为流行,后来也就成了关中地区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
两个故事各具特色,前者有史可鉴,基本属于部队业务部门为基层官兵排忧解难,确保保障有力的经验材料范畴;而后者无证可考,大概作为口头文学已传颂了上千年,已经变为一段凄婉悲凉的古代爱情故事深入千家万户。我似乎更偏爱于后者,不仅因为它的真挚浓情,更是因为故事中渗透着一种人性的中国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闺中贤妻的深切惦念,也是一种“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征心五处同”守防卫士的无尽情思,还是一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故土亲人的依依牵挂。
漫步在繁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西饼屋、蛋糕店比比皆是,与那些高脂肪、高卡路里、高胆固醇的面点比起来,锅盔更象个深居田园的归隐老者,这么多年了,从原料、加工到口味基本没有什么改变,它远离世俗的浮躁,也拒绝物欲的喧器,我似乎明白了,它不只是一种居家外出的普通干粮,而是一种情感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寄托的家园。
篇8:端午情愫散文
端午情愫散文
说到端午节,无不让人沉浸于童年的回忆中。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镇的学校里,隔壁就是我们的教室,班里除了几个“街上的”学生外,都是农村的,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端午就是如过年般的盛大节日。那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艾叶、菖蒲,好多的孩子脸上都抹上了雄黄,有的简直就是个大花脸,说是辟邪求平安的;喝水的缸里还泡上菖蒲头,说喝了这样的水不肚子疼。那时,在端午节这天学校是没有规定放假的,可孩子们已习惯了在端午这天“逃课”,这天“逃课”似乎已成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那年代,老师属于拿国家工资的人,可不能犯自行放假的错误。我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一幕幽默的场景,有年端午,教室里空无一人,可老师仍在讲台上起劲地讲。端午这天的逃学,是没有任何一个老师给学生记上旷课的,好像学生在这天的逃课都是合理自然的。
说到端午节,不免一些温馨的情绪渐渐从心里浸洇,自然想得最多的是母亲。端午节的前二十几天,母亲就开始包皮蛋,泡盐蛋,能干的母亲做的皮蛋、盐蛋在邻里是数一数二的好吃,特别是皮蛋,晶莹剔透伴在淡淡的.绿的蛋清上,除了能看到松花外,还有一些小鱼、小虾,我们常常拿着剥了壳的皮蛋对着光仔细观看,看谁的皮蛋里的“内容”多,简直就象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有时真有些舍不得下口。端午和过年一样,孩子们是要穿新衣的,忙碌的母亲白天工作,晚上还为我们赶制新衣,一针一线地缝制五颜六色的香包,自己动手包香喷喷的粽子,通常是挑灯夜战。
端午这天,无论是“街上的”还是乡下的孩子,都要穿上新衣到街上“晒宝”,痛痛快快地玩一天。我和几个“街上的”女孩通常都穿上花裙子,“洋盘”得很,有时还跳橡皮筋,嘴里念念有词:“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穷人的孩子要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引来不少围观者。晚上,母亲总是要用艾叶、菖蒲和很多不知名的青草混在一起熬上一大锅水,全家都要用这个水洗个澡,说是端午这天百草都是药。洗这样的药水澡也是一种代代相传的风俗,据说远古时代就有端午百草沐浴之说,那时医疗卫生条件差,而端午过后正是夏天细菌繁殖的时候,也许端午节也是古人的防疫节吧。女儿小时候,我也每年端午这天要去买来这些青草熬这样的药水给家人洗澡,可女儿长大后,便渐渐地把这样的风俗给淡忘了。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诸说不一,而从小从母亲那里听到的便是纪念诗人屈原。长大后,爱好文学的我也最喜欢附会在屈原之上的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因楚王昏庸,不能接受他正确的主张,反而听信谗言诬妄构陷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便抱石披香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千百年来,人们用一年中的一天来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可见这个民族的伟大。
民间传统节日一般都有两重含义。一是历史文化内涵,二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端午节正是百草丰茂,万物迅长的时节,农人刚刚大战完夏收大忙的“红五月”,端午节自然成了迎接夏日、庆贺丰收的欢乐节日。如今,端午节成了正式国假,无论城里、乡下又成了亲人团聚、走亲访友,甚至出走旅行的快乐节日。那些古老的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内容已被淡化,而雄黄酒、粽子、艾叶、百草、香包……都成了一种美与善的符号的象征,把对生活灾难的恐惧,变成战胜灾难的信心,而这正刻印着我们民族前进的脚印。
昨天给双方的老人送去了一些我自己淹制的盐蛋,翻了沙的蛋黄红黄红黄的,既可人又好吃,去超市买了些粽子,可心里酸酸的,想到失传了的母亲为我们包的似艺术品样的松花皮蛋,……
★ 秋思的伤感散文
★ 秋思散文
★ 小傅的散文
★ 梦中梦散文
【古槐情愫散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
树世界经典散文2023-09-09
春下的遐思的散文参考2022-06-26
梦中的家乡-高二散文2022-09-19
寻根记作文初一2023-03-18
苍老的思念抒情散文2022-04-29
潘岳与元稹的悼亡诗2022-09-26
老村里的老树散文2022-08-31
诗歌的特点2022-05-04
秋风夏雨独徘徊2022-04-29
校园的四季优美散文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