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课文的解读(推荐5篇)由网友“小狗收藏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大自然的文字》课文的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课文解读
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课文解读
学情分析:大自然是孩子所喜欢的,但说到大自然的文字可能也是比较陌生的。好在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将高深的科学道理蕴含在生动的描述中,读来颇有趣味。文中涉及的罗盘、小熊星座、北极星、铁砧、砧状云、花岗石等较专业的词可利用图片、实物等让学生感知一下。
解读:课文按照由天到地的顺序举例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脉络清楚,表述生动,适合孩子阅读。很喜欢作者的`表达方式。如文章的第六小节: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花岗石毛茸茸的感觉。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块巨大的花岗石,身穿一件毛茸茸的绿色外套,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孩子们浓烈的阅读兴趣,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爬一词,生动形象,表现出花岗石移动的缓慢。预示,这样的地质变化是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花岗石的移动也许是不易觉察的,但它确实在移动,在变化。再读文中的插图。春暖花开的季节,桃红柳绿,小鸟儿在空中快乐地飞翔。孩子们也像那一只只自由的小鸟儿,扑棱着翅膀开心地奔向美丽的大自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在细细地观察,有的在专注地倾听,有的在轻声地交流大自然,美丽的大自然,神奇的大自然,愿我们的孩子也张开自由的翅膀,在自然天地里尽情地翱翔。《学与问》,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大自然的文字,同样需要我们勤学好问,注意观察,两课的内容可以有机结合。
篇2:课文《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教学目标】
德育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教学难点】
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2.介绍作者。(出示)
二、初步感知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会称为大自然的文字?)
课文中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1)学生快速朗读
(2)交流:大自然的文字指书中的'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此时的我们知道这大自然就是一本书。
3、而且这本书可以分为上下两册。那么,你能根据课文给上下两册分别取个书名吗?
(对呀,我们可以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
4、那么神奇的天书上的目录就有哪些内容呢?(有星座、云、)
有趣的地书的目录上有(石灰石,花岗石)
三、精读感悟
1、好了,同学们让我们赶紧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吧。待会儿老师可要让你来与我们分享一下你读书的收获哦,当然你在读书中有什么疑惑也是可以提出来。
(1)学生自由读一个自然段。
(2)你选择的是哪一本书呢?(多媒体显示天书和地书)
你选择书中目录中的什么呢?(分别显示书目)
恩,先请你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再来交流你读书的感受好吗?
①先让学生自由说,在出示填空。
你能简单的概括一下吗?
(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②这“砧”读什么呢?什么叫铁砧?
(砧: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称为“砧”,那么铁砧就是砸钢铁材料时用的铁制成的叫铁砧)(我们平时切菜用的砧板)
这里说的是砧状云,老师这儿有一幅图,大家可以看一下。(多媒体出示)
同样出示填空:
③原来,这石头还是碎贝壳呢!你能直接填出来吗?
④恩,这段文字比较长,我们有必要都来看一看。
你看这儿一共有几个问号?这也是我们的疑问呀,读出好奇奇怪的语气。
恩,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从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2)那么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神气吗?
(恩,听了你的朗读我也想仔细读一读这神奇的书了)
(3)不仅神奇,我还感觉到很有趣呢?你看冰块还会“爬”呢?这是用的拟人手法。
谁能再用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它神奇有趣。
小结:看来,同学们把这两本书读得很认真。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还认识那些“大自然的文字”?你知道的哪些谚语中包含了“大自然的语言”?
四、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看来大家对大自然观察得非常细,要知道这正是看懂大自然这部大书的首要条件。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2、识别大自然文字有什么好处?
五、学生再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①打比方;②举例子;③分类别。
六、拓展练习
1、同学们,大自然神奇有趣,这节课我们只是学会了读其中的几个字而已,这里,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几幅图,请你仿照这几句,选择一幅图写写好吗?当然你可以谢谢你平时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把我们这两册书的内容补充的更完整。
六、总结课文
老师把刚刚在课上交流的内容写成了一首小诗,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这本书的序,让更多的人都能来读一读它,能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探索我们的自然!
让我们用心读着这首小诗,结束这难忘的一课吧!
七、布置作业
篇3:课文《大自然的文字》作业设计
课文《大自然的文字》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mí shī yán rè céng jīng bèi ké
( ) ( ) ( ) ( ) ( )
qīng tái mào mì yù zhào sǒng lì gǒu xióng
( ) ( )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丝缕(lǚ lǒu) 一绺(liǔ lǚ) 青苔(tái tāi)
铁砧(zhēn zēn) 预兆(zhào tiào) 森林(sēn shēn)
三、在括号里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水手们没有罗盘,他们( )不会迷失方向。
2、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花岗石( )人搬来的,( )冰搬来的'。
3、( )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应当从小常到树林里或者田野里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大自然的文字,使我们懂得了:找到 ,就知道 ;看到了 ,就知道 ;看到了 ,就知道 ;看到了 ,就知道 。
2、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
3、除了课文中提到了,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请试举一、两例说明一下。
五、谚语填空。
1、冬天麦盖三层被, 。 2、庄稼一枝花, 。
3、朝霞不出门, 。 4、知了叫叫停停, 。
5、蜻蜓飞得低, 。 6、一年之计在于春, 。
7、泥鳅吐气泡, 。 8、乌龟背冒汗, 。
六、修改病句。
1、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加了。 2、夏天,像火球似的炙烤着大地。
3、小明发言积极,每逢老师提问,总是答得对答如流。
4、全班同学差不多都同意小红当选中队长。
篇4:课文大自然的文字的说课设计
有关课文大自然的文字的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为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人类与自然共生存,共发展的主题选择的,作者用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深奥的大自然知识,并把它们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1.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技能领域: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领域: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和新课标要求,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四、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五、教学设计:
1、导入课文:诵读《大自然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品读它的“文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大自然的文章《大自然的文字》。
2、学生默读自读提示。
3、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读准字音。(出示小黑板)
4、继续读课文,标好段序。
5、学生讨论分析,明确全文7段,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第二部分(2--6)介绍分别从头顶的`天空饿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岩,告诉我们大自然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可分二层:
第一层(2--3)
第二层(4--6)
第三部分(7)讲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思考问题:
(1) 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 认识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3) 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想一想:本文选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学生可举例回答。
6、揣摩重要词语,句子。
例: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文字”不仅指书面上的文字,还指大自然的文字,最厚的“书”不仅指 印刷的书,还指变幻无穷的大自然这部书。
7、小结:学习本文可以和《大自然的语言》对比阅读,同学们应该自己到大自然中多观察,多积累知识,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后,多研究自然,让它为人类服务。
六、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
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⑴、你还收集到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四人小组交流。
⑵、各组指定人员向全班汇报。
七、课后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
附板书设计:
篇5:《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目标】
德育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教学难点】
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角度】
品读--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预习】
1.学生默读“自读提示”和注释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基本内容,并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各词语的意思。
霪雨 铁砧 漂 砾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使人做他不愿做的事。③不是甘心情愿的。④牵强、理由不充足。⑤将就、凑合。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
――(简要回答)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类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板书)我们从小认识汉字,认识了汉字,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二、导读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2、文章层次如何划分?
全文24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说明认识它们的作用,认识它们的方法,介绍它们的成因。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4段):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层(5-21段):具体介绍大自然文字的特点,成因,认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作用。
第三层(22-24段):总说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
3、学生再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①打比方;②举例子;③作诠释;④分类别。
4、品读课文语言特点。
(1)学法介绍。
说明文是向读者介绍知识的,因而说明文的语言务必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学习说明文,有必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味。《大自然的文字》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呢?我们可以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体会,去理解。
(2)教师示范。
①由于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②由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活泼。如: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③由于插入了一些描写,因而文章的语言很形象。如:它们像一个人字形那样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个蜘蛛网了。
④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因而文章的语言很通俗。如: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3)学法实践。
学生读课文,继续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品味语言,然后先小组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句中的“文字”和“最厚的书”应该怎样理解才最准确?“好东西”在语意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
②在介绍星星这种文字时,作者这样写道: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本句意在说明光认识书面文字还不行,在这种没有书面文字指示的情况下,人们要正常工作、生活,就必须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好大自然这部书。作者用浅显、通俗的事例委婉地说明了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重要性。
③“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这句说明了什么?用了怎样的方法说明?有什么好处?
――本句说明了这些候鸟的来去,就是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者用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巧妙地说明了这些文字起了帮助人们“识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之与科学性有机地融合。
④第14段中有这样一句:“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这声音是什么声音?
――成群的鸟的叫声。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认识这些文字有什么好处? 怎样去认识这些文字? 以上是本文学完后必须了解的内容,学了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以后,同学们应该多观察、多请教走进大自然,不仅仅只领略其风光,更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了去多多研究大自然,破译大自然的玄妙,从而让它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说明文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等表达方式,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复杂为简单,变深奥为浅显,降低说明难度;可以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我们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可以作这方面的尝试。
四、布置作业
1、读了第二部分第二层后,你们知道石灰石和漂砾是怎样形成的吗?
2、既然大自然的文字是如此生动有趣,认识它们又有如此重要意义,那怎样认识它们?
[《大自然的文字》]
★ 新闻解读范文
★ 刷子李教学反思
★ 检阅教学反思
★ 老王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课文的解读(推荐5篇)】相关文章:
《检阅》教学反思2022-04-30
雷雨说课稿2022-12-06
青春解读作文2023-06-08
课文海燕教学反思2023-09-17
蜡烛读后感2023-01-11
蜡烛读后感800字2022-11-26
初中语文评课评语2023-11-02
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2023-01-16
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2023-09-04
《蜡烛》读后感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