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02 20:48:52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kkkkkfuc”为你分享17篇“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

篇1: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

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文本解读”的教学论文

一、问题

翻译自身是个复杂过程,包括翻译一般程序,“具有计划性和阶段性;包括翻译的思维过程,具有译者的思维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其过程来言,有广义翻译和狭义翻译(前者的实施阶段)。从哲学角度,翻译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其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两者结合的具体体现,就此,本文结合翻译教学对“文本解读”实质及其重要性做一试探性分析,以有利于翻译实践与教学。

二、阐释学

阐释学是由西方经文的阐释始,并经赫尔德、海德格尔、伽得默和利科等人的阐发而来的方法论科学,后被引用到翻译研究中。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关注历史诠释。不只着眼于对“经典”的一般的意义释义,而是将意义置于“历史语境”中加以透视和诠释。

第二、关注实践取向。Hermeneutics来自古希腊文,意思是“通过说话来达意”,因此它本身就具有动态意识:用清晰的话语表达尚不清晰的意义。…其主体包括理解、解释和应用,应用正是理解和解释的落实之处。

第三、关注整体把握。认为“语言表达人类的全部经验”,因此应该摒弃片面性,整体是存在的形式。具体包括:1、释义思考的整体性。理解依仗语言,而语言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涵盖意义与声音的统一、个体(局部)体现和整体体现的统一。2、释义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释义是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整体性过程,其中理解是基础,在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心理层次上实现,它源自并居于主体的内部,是对意义的体验和领悟;解释则是一种语言的表达,…理解的“前结构”和“前理解”,“前结构”旨在说明主体赖以进行理解的基础条件和前提。前结构对人而言具有事实性“facticity”。前结构顾名思义具有形式形态,其中包括“前拥有”,指主体对理解对象已经“有所知晓”即已知的东西,其次是“前见解”,指主体已经“有所判断”即已领悟的东西,“知”以后的“断”。是“前把握”,“有所知晓”和“有所判断”的结果是“有所把握”,即有认识从而有所预见。3、释义维度的整体性。历史语境、历史意识和视界融合的统一观和整体观。认为人的意识总是历史关联,形成“际遇状态”,理解从这种际遇状态开始,于是历史语境使人们产生历史意识,二者互为因果。释义活动中确保历史有效性,是一种历史行为;“历史地”理解文本,就是要在解释活动中确保历史有效性,以达致理解、排除误解,这种意识被称为“效果历史意识”。

第四、关注循环运动。坚持“释义是一种循环的动态行为”。按照施莱马赫等的观点,“部分必须置于整体之中才能被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反过来)加深了对整体的理解,部分与整体在理解中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形成了理解的循环运动”;所谓“循环”是部分与整体、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循环:这就是说,理解必须在文本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周而复始地进行,才能获得。

原文(ST)作为一个可以“独立的生命体”翻译过程中,其各个层面不是一次性展现,及译者自身构成而有不同的解读;而译者也不可能把客观实体完全的理解才着手翻译,解读有特定的历史性。

三、阐释学的译者“文本解读”

简言之,“译者之解读”指译者对文本的有目的性处理。据Newmark的说法,原则上,基于对原文的理解而进行的翻译分析是翻译的第一阶段。解读原文本目的有:一是理解文本内容;二是译者的角度分析文本;其实质是一个逐步解读过程(generalreading和closereading)。Nida在讨论翻译程序是曾论及重要因素中指出,翻译的基本程序有四个步骤:分析原文;把原文转换成译文;重构译文和检验译文。这里的“分析原文”即解读原文,也是细致处理词位的各种意义、句法关系和篇章结构等。Bell把翻译过程描述并将其分成三个主要阶段:句法处理、词义处理、语用处理。这三个阶段均涉及分析和综合。根据认识论的原理,译者的解读也是一个认知过程,因为翻译过程是通过认知来加工并重构信息的,这一过程中的解读涉及译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认知判断)。又据国内外翻译学者对翻译过程及程序的描述,‘解读’只出现在整个翻译过程的开始。Nida‘检验译文’的做法,可理解为(最后)请人解读”。事实上,这里不仅包含“二次解读”的必要性,如果时空的允许的话,解读可以这样循环深化下,而此时则注重读者和原文本(ST)的结合解读。正如Newmark曾提出过“TheLastReadig”,这并非指翻译最后阶段的“最后解读”,还有对“二次解读”的解读,直至理论上的“循环解读”。

“追求更为完美的近似”为各种不同翻译工作的不懈努力的最高准则,其中可见译者的“循环解读的重要意义。“1、ST(语言+文化)/作者—2、一次解读/解码(作为ST读者+译者)—3、编码/转换—4、TT1(语言+文化)/一次解读(对话)结果—5、二次解读/解码(作为TT1读者+译者)—6、重新编码/转换—7、TT2(语言+文化)/二次解读(对话)结果—8、校对(译者+校核(译者/校核者)”。译者“处于动态的翻译过程中的‘关口’,又处于整个交流的过程的始终并且和ST作者进行了两次对话”、“译者是重要的的‘中间人’或‘协调人’,否则双方的'交流可能会出问题”、“译者经‘二次解读’产生TT2后,还应有‘校对’。这既是翻译过程的步骤之一,又可理解为‘二次解读’的延伸”。不难看出:在翻译实践中客观存在循环解读,且不仅是对原文本(ST);每次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在原解读基础上的深化和具体,以达到译者角度的对文本最大接近,以利于下面的译出处理。

首先,以诗歌翻译课堂教学为代表,看阐释学下解读过程的“循环解读”:

Aseekeroftruth

Follownoway

Asallwaysoftenleadwheretruthishere.

译文1:追求真理

不必去循路

在这儿所有都通向真理。(笔者参译)

译文2:真理追求者

不寻求人之路

其就是真理所向。(笔者参译)

在对原语文本(ST)的解读中,同样的语言符号,但不同译者或同一译者特定历史解读;及整体与局部等的循环解读过程而出现了不同结果。首先对原诗的语用语气的推敲中,译文1的语气似乎没有译文2那么强烈或明显,“呼唤真理的追求”。译文1中译者理解为第一行“追求真里”和第二行“不必循路”,或“不必循路”(第二行)和“在这儿所有都通向真理”(第三行),分别理解为追求真理不必循路和所有路都通向真理(或追求真理不循路就是真理);译文2中第一行“真理追求者”和第二行“其就是真理所向”;或“真理追求者”(第一行)+“不寻求人之路”(第二行)和“其就是真理所向”(第三行)这分别为真理追求者就是真理,或真理追求者不寻求他人之路就是真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译者不断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即“循环解读”的结果。

还有对“way”的解读,可以是path,road,highway等,也可以是各种“途经”。可以“前人之路”也可是“独辟蹊径”译者需要考虑何种理解选择。这儿也包括了译者的前结构及前理解。

还有对“here”的解读,在原文中的位置很特殊,它可以是:

(1)As|allwaysoftenleadwheretruthis||here

(2)As|allwaysoftenlead||wheretruthishere

这里,here的位置划分会导致不同的解释,从而不同的译出处理,这里我们不去比较何种翻译比较好,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原文诗,就根据不同的理解“her”的位置和“way”的意思在此理解我们会发现:这首诗本来就是一首歧义诗,原诗作者本来意图就是让译者/读者在歧义中寻找乐趣,他(她)们会因为寥寥数语有不同的发现而微笑或颇有成就感?这也就是原文作者的意图。

进一步,翻译过程是一个极富思辨性的过程,我们无法彻底揭开思维本身的秘密,但根据Pound的翻译理论及他的意象诗歌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证明翻译过程中“循环解读”的存在性和重要性。从他的理论中,诗歌创作应该直接面向“意象”本身,那么同样译者所真正、直接的翻译对象也应该译者对原文本的解读“意象”,而对意象的处理过程也就是解读源文本的过程,如下:

Inastationofthemetro

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

Petalsonawet,blackbough.

译文:隐约不定人群中的脸,黑色潮湿树枝上的花瓣。(笔者参译)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这首诗是笔者从一日常生活邂逅而作,开始有几十行,后几经修改才“差强人意”,但其解读却并非貌似简单。根据Pound的理论,在解读过程中,首先“appriation”的理解,它原本是之死去的人灵魂不断出现在人的眼前,这里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基调,及下文的黑暗潮湿的树枝,暗示当时伦敦或是其他地方的阴暗不明的环境,我们可以想像黑暗,飘忽不定闪现在我们脑海中,没有一点生机,简直恐怖;而在此同时,作者却发现啦拥挤的“地铁站里人的脸”和“…花瓣”,脸和花瓣给人的感觉是圆形柔和的,温暖可爱的,给人以希望的,美的。以上两种意象交合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效果?第一、在阴暗的,潮湿的地方可以发现美,那世界何处不可称其为美;第二、灰淡中,只要你有善以观察的眼睛,美就在你眼里,在你心中;第三、只要你对生活充满心,美就会出现在你的周围等等。通过对原诗的不断解读交流我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出现,而获得不同的解读。不同译者理解的前结构不同,及特定历史的解读给予了文本解读具体的历史性和创造性。

上述分析,我们谁也不能肯定的说它是一次完成的,随着译者不断的解读,译者对译文可控性也就越大,这也是翻译实践证明的事实。藉此,译者对ST进行的解读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其结束需由译者的处理需要而决定,即特定历史性;这导至了实践中“文本解读”具体的假设性从而导至翻译目标读者的假设性;那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层次的地解读及增加译者解读兴趣,以加深理解翻译的特定历史性。

篇2:个性化角度下语文作文教学解析论文

个性化角度下语文作文教学解析论文

提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渗透个性化教学理念以及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学事业,促进其个性与创新意识得以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鉴于此本文便从个性化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个性化角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也即是指教师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其写作能力。基于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按照自身的消费去进行创作,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

一、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往往更关注于学生的写作成果,而对其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重视不足,也导致许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认为作文无非编造内容,在这种“挤牙膏”创作中,学生的作文可读性则大打折扣。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与他们个性相符的作文教学方案,突破以往为了应试而过于重视结果的局限,还学生更多自主创作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譬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运用从文章中得到的启发,去跳脱以往对人物描写的思维定势,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去描述自己所感兴趣的人,而这一人物可以使父母、朋友、老师,也可以是小贩、清洁工等任何一位,进而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身情感,发挥自己的个性去创造出更具可读性的文章,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做好个性化写作指导

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写作指导,使得学生所创作的文章与其个性相吻合,确保其独一无二。例如在写作叙事文时,一般来讲小学生都基本会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去直白叙述,整篇文章看起来并无高潮、起伏与重点,可读性大打折扣。而个性化写作指导教学方案中,则希望能够对学生的你想思维进行培养,在写作中要实现创新,所以可指导学生采取倒叙、插叙的方式去进行创作,同时重点要放在事件的“冲突”中,对琐碎小事要有进一步的内涵深化,突出作文主旨。譬如在详解倒叙写作手法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去播放《阿甘正传》电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倒叙写作该如何正确进行;在详解插叙写作手法时,也可播放《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让学生在写作中去灵活运用,进而提升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水平以及可读性。

三、实行个性化作文命题

为了能够让学生极具个性的真实想法得以表达,所以也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个性与意愿的前提下,去进行作文命题的设置。可见,个性化作文命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懂得开发自己的思维去扩大命题范围,进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命题时便不再显得手足无措。譬如教师在设置想象类的作文命题时,便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去自由选择,部分喜爱大自然的学生,便会以小鸟、花草、树木等作为想象对象;而部分喜欢动漫的学生,便会以蜘蛛侠、超人等作为想象对象。同时,教师的作文命题还可结合学生的兴趣,譬如许多学生喜爱收看《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教师便可设置“我从综艺节目中学到的道理”为作文题目,让学生去进行自由创作。如此一来,教师便可突破教材的限制,同时也迎合了学生的个性与兴趣,消除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畏难心理。

四、完善个性化教学评价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标准都比较片面,许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过于等级分明,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与不及格这三种,不仅评价过于主观,也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未详细指出,再加上许多教师未给出修改意见,从而导致学生看到评价后却不知从何下笔去进行修改,也就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无法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鉴于此学校与教师都应对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予以完善,实行个性化教学评价,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应给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改正,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保证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此外教师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语言与方法,譬如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可直接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之处,给予直接了当的指导;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便应采用委婉的语言悉心教会,在保证去缺点得以改正的同时也强化其写作自信。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际情况,普遍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准确把握住个性化作文教学这一新的教学趋势,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情感表达,同时在作文指导、命题与评价方面也应实行个性化,进而助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发展,逐步提升其写作能力,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篇3: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解析论文

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解析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知识构成更为复杂,相比于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教学难度也更大。要做好小学写作教学,就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前提下,开展写作分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活化写作体验,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个性化;分层教学;生活化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起到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知识积累与心得感悟两方面进行突破,为此,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的实际来看,要写好作文学生不仅要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学习技法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式,而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教师与学生本身。

1、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在于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既要满足课堂目标的有效达成,又要促使课程内容实现戏剧化生成,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现。虽然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让教师的思想有所转变,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仍被教师占据着[2]。无论是课堂写作教学还是课下的写作练习,教师始终站在俯视的位置上,带领学生学习,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不允许学生有任何偏离的行为,这都是对学生能动性的遏制,在弱化学生地位的同时也弱化了课堂互动与生成的效果,让学生更为焦虑,对于学习内容也产生了难以接受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开展。

2、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双重惰性。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发展都是一个主动接受与探索的过程,轻易得到的知识只是暂时填充了学生的储备,并不能得到质的飞越,所以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长时间的牵引性学习已经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惰性,这种惰性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体现在思想上,放任不顾只会让局面更为严峻,而这也是严重阻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亟待我们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二、基于个性化视角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开展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开展有着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2.1开展分层次指导训练

个性化视角下的写作教学,要对不同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写作指导,让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开展小学语文分段写作中,针对低年龄段和写作水平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写作引导,以学生的生活感受表达为主,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感知,将自己眼中的生活状态如实记录下来,不必勉强学生做过多的艺术性加工,在日常化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其次,对于写作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指导写作过程中,要以记叙表述方式为主,让学生通过记叙表述方式,采取一些特定的作文表达方式,有重点的提升写作的文采,在写作中注重文章结构,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创新,提升写作指导效能。最后,在对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进行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文字认知与文字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风格,让学生通过多元化方式将日常生活表达出来,实现高阶写作指导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同时,可以融入新派作文写作方法,释放高段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2.2重视生活化写作指导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与他们头脑中所具备的素材有密切关系,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需要素材的累积,需要结合生活的感悟。积累语文写作素材不是简单的搜集与整理,而是要通过创新整合以及二次创作的方式,将高质量的文化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为写作素材的进一步应用打好基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进行名篇美文欣赏的时候,可以进行简短的沟通,让学生依据文字内容提出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对文化的感受力,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除此以外,要想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将写作知识和生活相互结合。文字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如何让写作回归生活本身,是现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教学实践中,让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多的体悟,满足学生对语言文化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够抒发对事物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要将写作当作学生生活的有效延伸。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不仅要满足考试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自身的要求,成为思想与情感的有效载体,树立健全的人格,实现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兴立,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学周刊,(09)

[2]刘冬梅,个性化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亚太教育,(11)

篇4:浅谈字幕翻译中的翻译教学论文

浅谈字幕翻译中的翻译教学论文字

【摘 要】字幕翻译对电影的质量及受欢迎度都有较大的影响。然而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呢?文章所探究的是字幕翻译的翻译策略,从而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应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字幕翻译;翻译策略;文化因素

近几年,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人们的知识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对西方影片的需求逐渐加大,对于字幕翻译的质量需求也不断提升。字幕翻译是东西两种文化的交流,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及文化的转化与交流。那么,在字幕翻译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使影片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呢?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字幕翻译的特点入手,从而得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

(一)语言趋于口语化。字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模式,它是口语的简化的书写形式。电影的语言一般都比较生活化、口语化。一般而言,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后者才是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即在保留原声的情况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

(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翻译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字幕翻译面临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时空限制,它并不像书本那样给人以足够的时间,字幕必须与人物对白、动作和画面同步,随着画面的切换,迅速更替的字数必须满足观众的阅读需求,通常一个画面里最多出现两行字幕,每行字幕的字数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因此,译者必须对原对白有很好的掌握及理解,仔细斟酌两种语言的认知、文化差异,对原文信息进行取舍,将那些不能直接推导出的暗含意义转化为明示意义,对行文精妙地布局,从而使观众能较好地欣赏电影。

二、字幕翻译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对于应对字幕的翻译策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很多都是相通的。在此,我根据我的.理解,将主要讲述三种翻译策略。

(一)浓缩的翻译策略。浓缩策略一般包括省略和压缩两种。字幕翻译 是受制约的翻译,因为一般从口语对白到文字的转换中,原文就要缩减很多。通常说话速度越快,信息压缩量越大,字幕翻译者需要在对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力的判断的基础上,对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可进行删减节略。如果根据原文逐字翻译,没有足够的空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观众来理解其意思。这样,所译出的字幕就会让观众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干扰欣赏过程,影响效果。因此,字幕翻译应该以简洁明了为翻译标准,才能使译文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化暗含为明示的翻译策略。语言交际活动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但由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原文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所暗含的交际内容,往往因不同语言读者认知上的差异而难以被译文读者识别,因此必须将译文读者因语境差异不能从语义内容中推导出的暗含意义转化为明示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化暗含为明示的翻译方法有很多,如增译、改译、意译、解释、加注等,这些策略都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所要传达的意思及异国文化。

(三)归化翻译策略。字幕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化,也是两种文化之间地转化。到目前为止,翻译界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文化因素的方法,即归化与异化。异化是以源语言为归宿,即将原作者放在第一位;归化是以目的语为归宿,即将读者放在第一位。在我看来,电影中文化信息的处理,归化的翻译策略应该是主流。

如果译者采用异化的策略来处理文化因素,那么其翻译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异族文化,这无可厚非。但是,一个翻译作品的好坏是由目标读者来评定的。如果译者采取异化策略,但超出了目标读者的约定水平,从而导致理解上的困难,那又怎可称得上是好的翻译呢?也许有人说,可以用加注、说明等翻译策略来帮助观众进行理解,这对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字幕翻译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更何况,在很多情况下,异化体现了源语言的文化优越性。这种文化优越性可能会导致文化殖民主义。比如,现在英语成为了世界第一语言,几乎每个国家的人都学习英语,在翻译时也以英语国家的文化、思想为准,最终本国的语言甚至文化会慢慢地被代替。这难道不是文化殖民的体现吗?

因此,为了使观众尽快地,以最小的处理来理解演员的对白,翻译最好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另外,作为大众化的娱乐,电影应该照顾大众化的欣赏水平,异化会使很多观众对字幕产生陌生感,会影响电影的受欢迎度。归化策略使用观众所熟悉的思维方式,能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亲切、熟悉的对白,会使电影更快地被更多的观众喜欢,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加速发展、繁荣我国电影文化市场,这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增进我国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翻译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未来译制片质量,为中国电影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贡献。

字幕翻译能够给观众欣赏西方电影带来便捷的桥梁,通过言简意赅的字幕就能够了解到电影的剧情内容。尤金?奈达曾经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翻译者的东西方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我们在处理电影作品时,要考虑到双方的文化差异层面,在翻译时归化和异化的配合相得益彰。我们在日后的字幕翻译工作中,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加工与提炼,这样才能还原电影所蕴含的艺术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剧情之中,享受到电影的乐趣。

篇5: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论文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论文

引言

翻译是一个解构原文本,创造新文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语言之间转换也涵盖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诺德曾明确指出: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动得以顺利进行。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谐思维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面对矛盾时强调和谐与统一。将这种思维应用于翻译实践中对于克服翻译过程中的众多障碍有着重要意义。和谐思维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就形成了和谐翻译说,其理念就在于让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而只有主体之间处于和谐状态,由主体操控的文本之间的和谐才会有保障。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通往主体和谐的必经之路。主体间性翻译一直被人为地设置了两极:“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同化”、“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这两种途径常常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翻译中的各种要素——原作与译作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也彼此对立、互争高下,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阻挠了翻译学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和谐翻译的角度出发重新阐释翻译主体间性,旨在强调翻译主体间性对于译者更好发挥其主体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正文

和谐翻译学说是由郑海凌教授率先提出来的,涉及直译和意泽、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统一以及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直以来,传统译论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形式”与“内容”之争,“异化”与“同化”之争都处在一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当中。和谐翻译说认为:首先,我们不能偏信直译,因为逐字对应的直译不会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情况。被称为是采用直译法而“成绩最佳”的周作人也强调: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的意义,换一句话就是信与达。再者,我们也不能一味高估意译,因为意译不是脱离原文任意发挥,更不是毫无根据地创造性叛逆。正确的意译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符合本族言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德国学者费米尔认为:“翻译的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不仅如此,翻译策略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还受制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翻译实践不能把“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功能”,“忠实”与“再创造”截然对立,而应当采取一种融合它们各自长处的优化翻译观。和谐翻译学说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时要妥善处理好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要协调好作者、译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译者、读者其实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分别成为翻译的主体而不是中心。翻译研究中有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译者中心论等。作者中心论强调信和忠实,忠实于作者的原意,把作者视为诠释文本的无上权威,强调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心理。随着读者反应批评的兴起,读者日益被视为建构意义的主体,翻译研究也随之出现了读者中心论。

读者反应成了衡量译作成败的标准,读者的期待成了译者生成译文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后现代语境下,随着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译者作为改写者和征服者摆脱了忠实、对等的桎梏,把创造性叛逆发挥到了极致。相对而言,作者中心论压抑了译者的积极创造性,读者中心论忽视了作者的相对权威性,译者中心论把作者和读者都推向了边缘(冯全功,:40)。不管是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或是译者中心论,都容易将作者,译者,读者这三个翻译主体对立起来,造成各翻译主体之间的不和谐。要打破这种不和谐的局面,译者的和谐思维至关重要,因为翻译活动主要是译者完成的,作者和读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实际的翻译活动。

各翻译主体之间的不和谐局面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于忽略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从和谐翻译学说注重的和谐思维这一角度来讲,只有作者,译者,读者这些翻译主体都切实平等地参与到了翻译活动中来,他们之间的和谐才有可能。反之,和谐翻译只能沦为一场空谈。实质上,“翻译是一种复调的对话”(陈历明,:100),即翻译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各翻译主体之间隔着时空平等对话的活动。这种平等交流对话就是翻译主体间性的体现。无论是作者,译者还是读者在遇到翻译问题时都要采取对话立场,要有强烈的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避免出现以某方为中心的论调。一旦矛盾、冲突出现,各翻译主体都要通过对话协商,互补合作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重新建立和谐的局面。总之,翻译主体间性以翻译主体性为前提将不同的翻译主体紧密联系起来,给它们搭建了对话协商的平台。译者只有兼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才能在一个和谐的翻译环境中进行自己的翻译活动,才能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都不能脱离其他事物而自给自足地存在,在互相联系中谋求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处事哲学。翻译活动作为人自主参与的活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译者、读者、作者、发起者、出版者、批评者等翻译主体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相互联系的状态中。翻译的和谐局面只有通过他们彼此之间平等协商,互相尊重才能得以形成。翻译主体间性是在各翻译主体的交流与对话中通向和谐翻译的必经之路。

篇6:解读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日语教学论文

解读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日语教学论文

近年来,在中国,日语已经由小语种转变为仅次于英语的重要语种之一,高等学校的日语专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基础日语教学作为其他课程的先行环节,是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效果更直接影响其他课程的开展。基础日语教学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并满足学校的要求,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基础日语课程现状

高等学校基础日语课程的现状主要集中表现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

(一)基础日语课程之教师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两个方面。

1. 教授内容

教学内容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师常常重视基础知识、语法项目、读写和书本知识却忽略发音基础、单词释义、听说译能力及课外常识。

(1)重视基础知识,忽略发音的准确性

教师把教授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是常见的基础日语课程模式。但大多数学生是在大学时期的基础日语课程中才开始接触日语,所以必须重视发音的准确性。就像中国人从小学习拼音一样,日语学习也得从发音和假名开始。

(2)强调语法,忽略单词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语法,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核心。其实,单词是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何让学生不只是死记硬背,更能活用单词,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内容。

(3)重视读写,忽略听说译能力

大部分高校设置基础日语课程为每周8学时或10学时,听力和会话课程分别为每周2学时或4学时,课时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这一点也为以后学生听不懂日语和不会说日语埋下了隐患。外语学习包含“听说读写译”5 项能力,但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都强调读写能力,最终导致学生听说能力的弱化。

(4)重视书本知识,忽略课外常识

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应该先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只讲书上的内容,而且只讲解内容本身。比如讲到「文化」(文化)这个单词,常常一带而过。事实上,关于文化一词的课外知识非常多,比如日本人的饮食文化、自然观和集团主义等,如果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不但可以调节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

2. 教授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自我讲授,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及完全使用日语授课,不考虑学生接受情况成为教授方法上较为明显的弊端。

(1)重视自我讲授,忽略学生实践和思考

目前,多数高等学校都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很多高校教师沿用了初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一味自我讲授,并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近几年,更是出现学生埋头于手机,毫不理会课堂教学的情形。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的进度,但也会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失去自学能力。

(2)用日语授课,导致学生接受困难

很多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都从事日语教育多年,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也致使很多教师倾向于使用日语授课。但对于处在入门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无疑提高了其听课的难度。虽然有些教师在每句日语后会增加翻译,但学生往往还是一头雾水。

(二)基础日语课程之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高校具有一定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学习动机模糊、学习态度消极

据对历届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自愿、被调剂;非自愿、就业前景良好;自愿、对日语或日本文化等相关内容感兴趣。相比而言,真正因为有兴趣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约有2/3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相对模糊且并不积极。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懈怠散漫就变得合情合理。多数学生是在大学时期首次接触日语,以兴趣和好奇为着眼点进行学习。久而久之,新鲜感尽失,自然会产生倦怠情绪。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终日面对同一门语言,即使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文化魅力以及语言在影视节目中的独特视角有巨大吸引力,也会因为语言本身的枯燥和长期沉浸在语言中的乏味而热情殆尽。加之,进入高年级后学习的功利性变强,外界环境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变大,多数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明显消退,态度消极,较为被动。

2. 学习方法陈旧、学习效果不佳

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人才的明确要求,日语国际能力测试在各大高等院校引起了强烈重视,80%的高校将通过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作为获得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必要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会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模式:

(1)死记硬背

由于高校教师相对机械的教授方式,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就变得合情合理。尽管这种学习方法已经被多次质疑,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会通过念几十遍或写几十遍的方法来记忆单词和句型,不懂得建立体系,发现规律,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还无法进行活用,学习效果不佳。

(2)功利性学习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法中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价值观。即:快速学习和精准学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先分辨学到的知识是否属于考试范围,练习题目是否是考试题型,所学的内容是否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再决定是否学习和如何学习。也就是考什么就学什么,用什么就学什么,只要和考试无关的,只要不是将来在职场中能够用到的,都可以忽略。如此,学生认为做到了所谓的'“快速”及“精准”。殊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学到的一点看似无关的知识,将来对自己也许会有很大帮助。

(3)哑巴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是大多数中国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常见的方法。追求高分让无数学生忽略了语言实用这一环节。不读、不背、不说甚至不听,是常见的现象。因此,不能和他人交流,见到外国人就紧张到失态,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上述学习方法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由基础阶段埋下的隐患在高级阶段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无法顺利通过大型考试、不具备能力撰写毕业论文及不能顺利面试就业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基础日语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教学服务供给侧也需要进行适度改革。只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己任,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教育成果。因此,准确定位学科目标,改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的自身学力,才能保证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清晰定位课程目标,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模式的弊端清晰可见。改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听说读写译同步发展,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突出学生地位、培养自学能力

务必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上带着问题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消化和主动涉猎课外知识的习惯。对于重点的单词句型,提前让学生查阅字典和课外辅导书籍;引导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来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多媒体文件进行演绎;分组讨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得出最终结论。

2. 听说读写译同步出击

语言学习不是将单词、语法和句型简单拼接的过程。基础日语课程作为高校日语教育中的根基,必须将“读”作为“说”的基础,用“听”刺激“说”的欲望,将“说”和“写”融为一体,方能使“译”水到渠成。听说读写译5 个方面必须环环紧扣,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3. 多元化教学迫在眉睫[1]

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现代外语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具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对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学能够有高跨度认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基础日语教学应重视对日本文化、文学、历史、社会和礼仪等内容的传授,尤其应重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差异的表达方式。

4. 跨文化交际需要提上日程

外语教学的深度目标是理解目的语文化。因此,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能表达较为地道的外语,并非取决于丰富的词汇量和健全的语法体系,而是取决于他对外国语言文化的深入理解及外语思维的正确养成。所以,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是作为非母语学习者的重中之重。

(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模式和手段教学

尽可能地使用肢体语言,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培养更出色的日语学习人才。

1. 使用肢体语言[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举手投足事关重大。作为日语教师,应秉承日本人时刻不忘微笑的理念,将微笑贯穿课堂始终。并培养学生即使在课外,也要对老师和同学谦和有礼的习惯。除此之外,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也十分重要。将学生划分为前后左右区域,并不时给予眼神交流,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倍受重视。配合课程内容,适当地使用动作来进行说明、比较或举例,也是不错的策略。

2. 使用多媒体设备

现代教学手段不应只停留在课本和板书,应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视听体验的机会。重复20 次「富士山」(富士山)这个单词,也不如让学生看着白雪覆盖的富士山的美景印象深刻。进行「和服」(和服)这个词汇讲解时,若是能对和服进行分类,展示出日本人根据季节和年龄在选择和服上的差异,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 丰富教学形式

(1)任务教学法

进入课程之前,可以花5-10 分钟让学生把前一天课下查阅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或者进行日语演讲,既能锻炼口语能力,又能提高听力能力。更可以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文化文学常识,团体协作进行研究。

(2)研究学习法[3]

讲授单词时建议采用关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近义词和反义词,如表示非常的词汇:「大�洹埂�「と」、「いぶん」、「非常に」等;对词汇进行分类,如关于水果的单词「桃」(桃)、「西瓜」(西瓜)、「オレンジ」(桔子)、「バナナ」(香蕉)、「りんご」(苹果)、「葡萄」(葡萄);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手」(手)、「�」(脸)、「�n」(牙齿)、「耳」(耳朵)、「目」(眼睛)、「�^」(头)、「眉」(眉毛);进行单词接龙游戏,也就是用前1 个单词的最后1 个假名开始1 个新单词,如:「赤い」(红色)「いえ」(家)「えがお」(笑脸)「おおい」(多),之后以此类推。

(3)交际学习法

基础日语课程进行到一年级的下半年,学生已基本上具备了简单的会话能力,可以尝试让其进行课文的角色扮演。二年级时,可以将角色扮演课外化、灵活化和即兴化,更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动画和电影片段进行配音训练。这些手段既可以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地道,也可以训练听力水平。课文的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上,可以让学生探索每个句子的替代性说法,判断其是否正确;还可以以此为蓝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扩充相关知识进行会话训练。

(4)情境学习法

讲解单词时也可以采用教授绕口令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有规律的发音掌握单词的记忆技巧,促进其词汇量的扩大[4]。如:「桃スモモ桃のうち」(桃和李子都属于桃科)一句,既掌握了“桃”、“李子”这两个单词,对「うち」一词的新用法有了认识,又了解了作为副助词的的使用策略。听写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将倒背如流或自我感觉掌握较好的内容写对,是对他们的深度考验。由教师先将课文翻译成中文,再听写学生要求其翻译成日语,之后和课文本身进行差异比对,无疑是查漏补缺的好方法。

(三)提高教师自身学力,满足学生需求

正因为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所以基础日语课程更不应该按照教师自己的理念来设定课程和教学环节,而应该多采纳学生的意见,多关注学生到底想学习什么,想用什么方法。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多为学生讲解新事物、新现象和新用法;另一方面也要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作为高校教师,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才能不断为学生提供营养。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残酷,为了培养出独当一面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必须首先从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日语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以教学内容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重点,不断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篇7: 语文教学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翻译教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功能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实践能力,因此翻译教学自身存在着与其他学科教学中的特殊性,它更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翻译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集合的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结合,学会用翻译的语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教学生怎样翻译,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思考,将思考的过程转换为思维定式,将整个翻译的过程在心中完成,让翻译者不再拘泥于书面的翻译,而是变成自己的思维过程。这种方式方法才是翻译教学中的精髓。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翻译的技能,让学生们拥有语际间灵活转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们能够提高自身翻译水平的必备综合素质。我国的翻译教学课程的现状还是与传统的课堂一样,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是被动听讲的一方,将某些典型例句的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这种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是持有不认可的态度的,而教学成果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的翻译水平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不能应用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很多翻译教师也只是将教学理论植入翻译课程当中,并不知道应当建立怎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分析究竟怎样将语文教学理论应用到翻译教学中

一、语文教学理论与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

翻译课程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史,有关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将翻译理论与语文教学理论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很多专家学者对翻译理论抱有不一致的态度,有人认为翻译不需要理论支撑,太多的理论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翻译来说意义不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不大。他们认为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量和语文理论基础,翻译便可以顺利开展。也有人认为,所谓的翻译理论不过是原来翻译人员总结的一些经验而已,笔者认为,翻译的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具体实践过程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翻译者掌握一定数量的翻译理论可以将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而不必通过自身实践一点点钻研,是翻译人员快速成长的有效捷径。翻译理论及语文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翻译课程应当将语文教学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数量的理论后再开始实践。但是教师怎样将理论有效传授给学生,学生如何学习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是现阶段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翻译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比如,培养学生具有语言的分析能力,要学会快速翻译,将听到的语句快速在头脑中组织语言,将词汇按照语法顺序排列组合,形成正确的语句。让学生拥有合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拥有系统的价值标准,了解所翻译的内容需要遵循哪些原则,掌握系统的理论,不能仅凭感觉翻译。

2,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理论,应当让学生明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领,更重要的是掌握研究能力,学会在具体实践时找到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的理论基础,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技能。但是,现阶段的翻译课堂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翻译的发展历程及翻译技巧还应当更加深入探讨,不能仅靠教师的几节课就将整个过程讲解完毕,之后就再不提及。这种做法在翻译教学中是不可取的,它完全忽略了这些理论知识对今后学生的翻译实践有多么重要的指导作用。日后,在学生翻译具体实践中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多是因为当时学习翻译理论时对这些知识积累不足造成的,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应当及时贯穿到教学理论中,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补充。

二、怎样利用语文教学理论解决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翻译课程中的一切理论都是为翻译的具体实践起指导作用的,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好的为指导实践服务,这也是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我国传统的翻译课程主要采用的是讲授理论、学生练习、批改练习、讲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但是也有它的独到之处,针对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纠正翻译方法,并对翻译中的真实困难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加强学生自身的翻译能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不少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于对英文及语文的语法掌握不牢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等常见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便是语法知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语文的理论知识植入到翻译课程中来,让学生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对语文及英文的语法掌握透彻,打实语言基础。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及重大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反复思考,找到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在今后的翻译课程中杜绝相同的错误出现,这对学生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既体验了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将语文理论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对学生练习评述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对翻译实践的理解过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消化吸收,并升华整个翻译过程。

三、如何采用语文教学理论进行翻译教学

传统的教学课堂过于单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针对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反复讲述时,不免让学生感到翻译实践会有这么多错误,感觉自己的学习没有成绩,产生消极心理,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过多参与到课程中来,而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听起来没有兴趣点,学生的热情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翻译教学应当吸取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优点,比如在今后教学中加入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来,采用交互性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口语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印象,巩固理解和思考,让他们能够快速掌握翻译的技能,尽量学以致用,摆脱课本中八股文式的束缚。遇到问题,师生可以通过讨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方向感,问题得以解决会使学生们产生成就感,从而主动去完成接下来的翻译学习。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觉分组,就翻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互相探讨解决方法。有目的的选择优秀的译文供学生们鉴赏,通过各式各样的灵活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有选择性的选取教材及教学内容目前,有关翻译课程的教材多种多样,各类教材良莠不齐,不同的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翻译教材类的数目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一门学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选择具有方向性,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材,教师在讲授某些章节的时候,选择某一本教科书进行讲解,按照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掌握教授课程的具体内容,做合理的删减和添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当将教学时间灵活掌握,让不同的教材占用的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的比重自由组合,相互补充。分量重的内容可以详细讲解,多用课时,分量轻的课程内容则可以略讲,将更多学时分配给其他内容。这样才能细化教学课程,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成果测试多样化教学成果如何要通过测试进行判定,因此,在翻译课程中,教学成果测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测试内容对检测学生翻译水平的影响很大,因此测试的题目需要经过认真的考量,早期翻译课程的测试内容围绕阅读理解、判断正误等题目进行,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选择、填空等形式,而在语文教学理论中,教学测试内容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根据测试的目的及测试的重点不同,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多样化的题目和针对性较强的题目,测试的成果检测越客观公正。除了必要的选择、填空外,适当加入对于翻译策略的探讨、译文的评析等内容也很有必要。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借鉴语文教学的实践理论,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合而言,语文教学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只是翻译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翻译教学现状,教学过程中不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断地思考,将翻译教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得以充实和发展,以得出更多有助于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内容,这些都是翻译教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建立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亦或是语言学、翻译学,翻译教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让更多更有助于翻译实践的内容讲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4):47-51.

[3]钱春花.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翻译教学对翻译能力的作用分析[J].外语界,,(3):23-30.

[4]王爱琴.“实习式”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23-30.

篇8:探究前中及后阶段下的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论文

探究前中及后阶段下的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论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尽可能运用该学习方式。

语文探究式教学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主要的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讨论、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解释疑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可从以下方面探讨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前重氛围。

(一)创设情景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可以是运用图片、视频,也可以是简单的导语。在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导语:“强敌当前,如果你是将领,你如何击退敌军?如果你单枪匹马,能否独自击退敌军?有一个人,他做到了,他就是烛之武。”学生觉得以一敌万是无法实现的,很快对烛之武产生了好奇。

(二)创设民主、宽容的氛围。

语文课要引起学生大胆探索,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敢想、敢说,从而产生积极的探究心理。因此,教师要把亲切、民主、宽容带进课堂,允许学生有不同想法,不轻易否定。

二、探究中重主体。

探究学习的一大特点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选择教学内容与展开教学环节应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学习必修四第三单元的《拿来主义》时,学生提出了疑问:文章的结构不够清晰,如果按照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更容易理解;梅兰芳到国外演出,是否属于卖国的'行为。这样的问题提得很好,敢于向课本、名家挑战,是非常难得的。

(二)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分为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时,要判断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他们还不了解的。

例如,老师总是强调新闻的客观性与时效性,而极少提及异常性。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强调了新闻报道的异常性。在学习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新闻也可以写出新闻。因此,笔者如下设计: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去写这篇报道,还获得了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于是笔者再把它分解为三个小问题:本文写的“新闻事实”是什么;作者的主观倾向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方向,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独立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东西,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绝不提示。当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能被忽略。例如,当某个学生胆小、害羞,不敢表达自己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他发言;当学生陷入混乱的争论时,教师应立刻采取方法把研讨引回正题。

三、探究后重尊重。

如果教师在学生探究后总是要求他们接受所谓的“标准答案”,会导致他们对探究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在学习必修五第二单元的《归去来兮辞》时,学生就“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行为”进行了探究,并得出了下列结论:第一,这是明哲保身、逃避现实的自私行为,如果每个人面对黑暗都只是逃避、归隐,天下又怎么会有光明?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应该奋然前行。第二,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至少他没有同流合污,如果他坚持当官,最终可能也改变不了现实。第三,陶渊明其实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个出色的诗人而不是出色的官员。对于这些看法,笔者认为它们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应该给予肯定。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60-63.

[2] 张憬。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措施[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10):44-45.

[3] 裘东芳。高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J].语文天地,2013(5):18-19.

篇9: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中的美学体验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中的美学体验论文

内容提要:在物理教学中蕴涵着大量的美育内容,且体裁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感受美、追求美是人的本能,发现美、追求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美学 体验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对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我们的地球是美的,自然是美的,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美的,物理学科也是美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中的一些美学体验如下:

一、留白之美

从必修1和必修2新教材可以看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图片新颖,内容安排恰当等。其实教材中最好的,我认为还是留有很多空白,留白之美。一副美妙的山水画,都是有很多留白的。这些空白,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预习,提出的问题就写在空白处;在老师的指导下,记下探究的内容;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记下别的同学的见解。书籍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新教材极具美感。

二、图片之美

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精美的图片,交通的、娱乐生活的、体育的、科技的等等,让学生感受运动之美,享受科技带来的生活之美,激发学生探索之美。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图片可以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变抽象为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学好物理。

三、实验之美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动手做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实验的神奇又让学生无比惊奇。如“牛顿管”实验,当金属块和羽毛在真空中下落一样快时,学生心中会有一种对科学的折服、崇敬之情。当演示“简易库仑扭秤”实验时,两个固体物质被摩擦后就能使悬杆扭转,虽然看不见两个物体带上了电,但确实存在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当演示“稀薄气体发光”时,学生在高压电发出“啪、啪”声响时,既紧张又兴奋,而当气体发光后又一阵惊叹,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之美,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之情。

四、变化之美

变化是永恒的,二十一世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习题的变化,参量的变化,状态的变化,过程的变化,物质的变化,这些无不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变化中,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美比物质的静态美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观察和感知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智力得到自然而然的发展和促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五、对称之美

有左手定则,就有右手定则;有正,也有负;有矢量,还有标量;还有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振动图象中正弦曲线的对称美,以及电场线、磁感线的对称,不仅是平面的,还有立体空间的,一切都是对称的。所以,在学习和解题中还要紧紧抓住物理的对称性。

六、意境之美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刚开始动而又没有动,究竟动没动?物体静止时加速度为零,刚开始运动后有加速度,而又没有速度;两小球刚要相碰而又没有相碰,究竟碰没碰?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刚到达最高点又刚要开始下落。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有时是在云里雾里。这就是物理的意境之美。

七、相对之美

甲相对乙在上升,乙相对丙在上升,其实丙也在上升,甲乙丙都在上升。每个学生都在进步,也都在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正是新课改要体现的精神。运动是相对的,评价是相对的,什么事都是相对的。

八、瞬时之美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先受静摩擦力,立刻变为动摩擦力;物体滑上传送带,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力瞬间发生改变;物体在与竖直弹簧连接的托板上运动,物体与托板一起向上运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物体与托板没有脱离,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与托板还具有相同的向上的速度,而物体与托板又要脱离。脱离瞬间两物体加速度相同,都为重力加速度,瞬间之后物体的加速度仍为重力加速度,而托板在弹簧弹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瞬间加速度又开始增大。物理习题中有很多这样的瞬时突变之美。

九、临界之美

物体刚好到达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具有临界速度,重力刚好提供向心力,物体刚要掉下来而又没有掉下来。同样,物体在与竖直弹簧连接的托板上随托板一起上下运动,当物体与托板一起向上运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物体与托板没有脱离,而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如果物体与托板的速度刚好为零,两物体运动到最高点,两物体刚要脱离而又没有脱离。物体所处的临界状态,临界之美。

十、过程与状态之美

物理就讲两个东西,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物理量中有过程量和状态量,总是由状态量的变化与过程量建立方程。是过程重要,还是状态重要呢?人生是一个过程,中间有很多状态,如中考和高考。从考试结果来看,状态重要。但是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又怎来好的状态呢?成功时是快乐的,成长过程也是快乐的。

十一、人文之美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道德观念,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法拉第就是为一个想象,也即就是一句话:“电能产生磁场,磁场能不能产生电呢?”,苦苦奋斗了十年,研究制造出第一台发电机。还有发明家爱迪生。还有牛顿那句至理名言:“如果我所见到的比别人要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这些都是一种美的体验。这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培养了观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物理学中还有存在于基本原理、定理,基本规律中的形式之美。如简谐横波的动态、韵律、曲线之美;物理实验操作的程序之美;物体受力、速度、位移的渐变之美;研究的对象是物体,物体在做什么――运动,运动的物体与受到的力之间有什么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物理知识的结构之美;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物理规律的内在和外在之美等等。这些无不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完美而又玄妙的物理世界,引起学生强烈的美的感觉和美的诱惑,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美的奥秘的强烈兴趣。当学生有了这种美感之后,就能很快地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记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既对学生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通过美学体验,培养学生不畏艰险、不怕困苦,追求真理、勤奋好学,埋头苦干、以苦为乐,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崇高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不断完善自我的品质和修养,建立一种科学的意识和精神,从而达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物理中的美无处不在,让我们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发现物理的美,享受物理的美。

篇10:新时代背景下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论文

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方向确定,主要依据包括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的必要性,以及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这些信息精确化创新途径。高中音乐教学逐渐往专业化、理论化方向发展,逐渐将高中音乐课程视为重点课程,这既影响其它课程的教学进展,同时改变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学的目标,学生对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兴趣降低,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处于逐步下滑状态,对于高中整体教学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高中教学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为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

篇11:新时代背景下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创新是必要进展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较为不理想,高中音乐教学逐渐形式化,教学的流程以及教学的内容固定化,教学的重点不突出,以及存在其它主要课程随意占据音乐教学时间的情况,导致高中音乐教学逐渐成为弹唱课程,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既不能够学到专业的音乐知识,同时无法体会到音乐的氛围以及受音乐的熏陶,无法提升自我的艺术素质,无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对于学生释放压力较为不利,对于教学的紧张氛围缓解也较为不利,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探究,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1.1新时代背景下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要求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为,新时代要求学生全面化发展,提倡学生特长培养,提倡学生兴趣培养,以及提倡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化发展,新时代背景下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发挥缓和学生紧张情绪作用,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的鉴赏欣赏能力,调节高中快节奏的教学步�E,实现高中音乐的整体发展。

1.2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体现为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较为不理想,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性质偏差化,高中音乐教学的整体性无法体现,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以及高中音乐教学的作用无法发挥,这对于高中整体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改进高中音乐教学,高中音乐教学创新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合现今的教学需求,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实现高中音乐进一步发展,突破性发挥发展,高中音乐在该环境中能够实际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实际的促进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升,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对学生的性情培养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较为有利。

篇12:新时代背景下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影响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采取的主要控制改进方式,就是对高中音乐现状分析,提炼关键因素。

2.1高中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发展较为缓慢,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中音乐教学不受重视,具体体现为高中音乐在高中课程中属性为辅助性课程,所占据的比例较少,校方以及教师对此的作用以及对此的教学重要性没有正面的认识,认为可有可无,最为重要的作用为缓解课程的紧张度,放松学生的心情,因此,在高中教学中音乐教学课时减少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情况,音乐教学在重要考试时被停止也是一种常态,该种状态直接导致学生对此产生轻视情绪,音乐教学的发展受到阻碍,音乐教学创新途径研究无法进展,高中音乐教学不受重视还体现为高中音乐考核结果无分数显示,并且不记录在任何考试排名之中,高中学校对待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态度为重在参与,高中音乐的不规则教学进展以及高中音乐占据的比重过轻,直接导致高中音乐教学的效果无法体现,学生在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上过度放松,高中音乐课堂嘈杂以及高中音乐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平台”也是是有发生的,高中音乐课堂的性质以及目的逐渐偏离化。

2.2高中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高中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导致高中音乐教学迟迟无法得到发展的一大因素,师资力量缺乏的主要原因就是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音乐教师对于音乐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完整,不全面,对于音乐的理解只浮于表面,重点掌握的领域为基础性的音符、曲谱、节奏教学,完全无法实现音乐熏陶,并且高中音乐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流程较为固定,所应用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在教学过程中延用教师弹唱,学生跟唱的教学模式,并且还存在教师弹奏不连贯的情况,学生跟唱不用心,高中音乐教学的氛围沉闷化,高中音乐教学无法起到调节作用,以及无法起到缓和压力作用,无法成为有效的缓冲剂,高中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为,高中音乐教学质量低下,学生音乐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以及对于音乐的兴趣无法提升。

2.3高中音乐教学形式化

高中音乐教学形式化,即高中音乐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固定,按照教材进行,选择主要的弹唱曲目,经典的弹唱曲目,教师在教学前,一般不制作相应的课件,不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摸索,音乐知识的讲解以及音乐尝试的讲解极为零散,不成体系,缺乏计划性,导致学生无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学习音乐造成较大的负担以及较大的影响,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极为有限,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专业性的音乐知识以及有价值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音乐内容教授较少,高中音乐教学逐渐成为一种任务,以完成为主要前提,高中音乐教学的最后成果不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考虑范围之内,高中音乐教学逐渐成为一种形式,成为一种摆设,这对于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全面性发展的目标较为不利。

2.4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的存在问题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的存在的具体问题为,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固定单一,即教师讲解弹奏曲目,学生跟唱,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时代背景下教学要求相违背,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逐渐往学生掌握一首曲目的唱法、旋律,能够跟随伴奏演唱或者清唱,对于学生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对于音乐方面的技巧了解处于一片空白状态,这于对音乐有极大兴趣以及有音乐潜力的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直接导致学生无法走上音乐道路,掩盖了学生的音乐梦想以及埋没了学生的音乐天赋,导致学生的发展无法实现个性化,以及特长化。

篇13:新时代背景下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论文

3.1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之一教学内容丰富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教学形式化问题,提出的创新途径手段为丰富教学内容,具体操作为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全部内容进行剖析,划分重点,确定教学进程、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安排,在此基础上,增加额外的音乐知识,包括音乐故事,音乐,与经典音乐相关的流行乐曲,增加学生主动参与,听取弹奏,分辨节奏以及分辨旋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需要把握专业性知识与娱乐性教学的比例,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既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音乐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能够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具体操作就是在专业知识大致讲解之后,添加相关的课外知识以及趣味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巩固学生的基础性音乐知识,之后在采取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练习,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乐感,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学生全程参与,实际的促进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稳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在该环境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新时代背景下对高中音乐教学要求相符合。

3.2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之二教学方式丰富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之二就是教学方式丰富,主要针对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存在问题,具体操作为基于实际基础,即教师掌握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音乐学习状况以及音乐学习方式,同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掌控,将这些信息进行总结,进行分析,确定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提出的方向以及提出的重点,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联系化,即教师在教授新音乐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联想联系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实现音乐知识基础巩固,音乐知识体系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以及轻松化音乐学习,学生在具备坚实音乐基础的前提下,能够更为深入以及更为透彻的欣赏感受乐曲,学生的音乐整体素养得到逐步的提升;教学趣味化,即教师引入音乐游戏,引入音乐课外知识以及引入音乐传说,音乐背景,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再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性的引入新知识,新旋律,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搜索资料,来完善音乐学习。

3.3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之三教学互动化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之三就是教学互动化,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占据辅助地位以及辅助作用,这与新时代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符合,具体操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以及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参与钢琴弹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和掌握节奏以及掌握曲谱,随机挑选学生,让其自我练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该学生进行教学,进行弹奏领唱,另外挑选学生,让学生搜寻该音乐曲谱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剖析整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点评,教师进行引导、指导,最后进行评分,在全部学生讲解弹奏完成之后,进行分数排名,以此作为高中音乐成绩的重点判断依据之一,学生在该过程中,能够向教师询问,能够与同学共同合作,共同探讨,能够实际的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对于音乐知识的深入掌握,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质量能够在该环境下得到发展。

3.4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之四师资力量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改变这一局面的主要创新途径就是对教师进行培养,培养的主要内容就是音乐的背景知识,音乐的深入知识,以及音乐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学的方式,音乐教学的发展,音乐教学的前景,同时增加实践的培训,进行教师的教学实践培训,进行教师的教学听讲,教学评分以及教师的教学点评,这直接影响教师是否直接进入教学阶段,在培训过程中要求教师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教师与�W生之间的交流,在确定高中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达到预期水平之后,高中音乐教学的程度以及高中音乐教学的进展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达到较高的水平,高中音乐教学能够实际的发挥相应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稳定的发展。

4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究主要目的就是,发展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润滑剂作用,实现各科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压力降低以及学习的紧张程度降低,促进高中整体教学发展。

篇14:新课标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论文

新课标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论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学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一条看不见的丝带,将中华文化串联起来,使之代代流传。正因为语文如此重要,我们更应该使语文教学过程变得鲜活生动,使它富有血肉,充满情感。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由于升学的压力、考试的压力,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对它的文学性有所忽视,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新课标中提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更加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同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再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忽视情感教育,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首先课本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思想性、时代性、丰富性。大多数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自身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缩减选择题数量,增加语言表达题的分值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忽视情感教育,不但在教学中寸步难行,而且在考试中也必将大受打击,难以考到高分。因此,在新课标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是不可或缺的。

这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只是看到语文的工具性,不能关起门来教书,而应该让学生关注社会人生,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实施呢?

一、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文解读时,不能只是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学生一起体会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看清其中的是非对错。同时还可以把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诗歌《再别康桥》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想象他们第一次离开家时的心理感受,然后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能更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再比如文言文教学,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积累,还应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在学过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文言文单元后,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展开讨论,分析烛之武、荆轲、樊哙身上各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再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分析荆轲刺秦王与本·拉登反抗美国而引发的恐怖袭击有何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组织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举办朗诵比赛,特别是学习诗歌单元时,可以借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在学习戏剧话剧单元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

2.举办一些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使之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定期组织学生办板报和手抄报,每期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主题,使学生有的放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4.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述名人事迹,古今中外的'都可以,讲清楚自己被这人身上的哪些品质打动了。

5.教师还可定期把社会热点新闻摘取有意义的向学生讲述,并引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提高他们社会观察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三、适当地安排阅读,有组织有计划阅读中外名著以及与语文有关的优秀期刊。

可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进行,尽可能多让学生接触中外名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名著阅读完成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及写作技巧进行讨论分析,不能读过之后,不了了之,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这之前付出大量的劳动和汗水,才能圆满完成。而对于优秀期刊的阅读,一定要求学生摘录优美语句或写下读后感,让学生用笔记录下那些感动他们的文字或故事,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如果做到这几点,切实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的魅力,才能提高整体语文水平,才能在作文中做到以情动人。“文以载道”,文章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反映。文章只有先感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只有把情感教育落到实处,才能教会学生抒发真情,欲晓之以义,必先动之以情,新课标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变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我们要在教学中抛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15: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讨论文

一、转变观念,确立地位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根本上说,认知活动的启动、维持和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的情绪、情感。可以说,如果没有情意活动的配合和促进,认知活动简直无法进行。把教学看成是单纯的传授活动,以为只要掌握知识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极其片面陈旧的。

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对只强调传授知识的旧观念而言,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倘若无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它排斥在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之外,则仍然不完整。

而事实上,许多语文教师总是在自己的实践中努力探索加强情感教育的路子。任何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上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渗透自己的情感。完全没有情感教育的语文课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进一步增强情感教育的意识,努力做到有心、有序、有效,真正确立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情感教育决不是随心所欲的事,不是高兴就进行不高兴则可以取消的事。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有关要求,结合课文内容,确定情感教育的目的、要点、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克服随意性、克服星星点点、一鳞半爪的现象和一曝十寒的毛病,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培养和训练,不仅要明确情感教育的内容,而且要着眼于情绪感受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情绪、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用好教材,借助教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积累,引导他们感知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而促使其完美人格的构建,这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之一,是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训练和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固然重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的增强,自身情感的丰富和发展。

二、着眼发展、建立机制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的塑造。这就是说,要使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发展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强化情感发展的机制。

应该在情感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激发起情感感受的欲望,并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情感教育与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只能寓于听、说、读、写之中。

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之中。通过范读把教师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课文本身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也不可忽视。

情感教育应寓于讲解之中。教师的讲解,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教师讲解课文时,应该表现(或表达)出自己的爱憎、自己的喜、怒、哀、乐,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给学生以深刻的甚至久远的影响。至于讲解时的声调、表情、体态,所用词语的感情色彩,无不反映教师的情感及其对课文中人物、事件的态度。

而所有这些都不可能详细地写在备课笔记上,只能伴随知识的传授和阅读的指导渗透在讲解之中。

情感教育还应寓于各类基本训练并延伸到课外活动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鉴赏作品,不只要揣摩字、词、句的含义,评价篇章结构的特点和写作的技巧,还必须求得情感的沟通。围绕语文教学所进行的参观、访问、观察、写生等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而且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上述情感教育如能正常进行,语文教学就会象一个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样,显示出勃勃生机,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

反之,则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

三、协调关系,创设情境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协调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众所周知,情感教育是认知发展的动力。认知活动的启动、维持和发展,离不开情感的作用。由于情绪的低落或波动,由于情感的淡薄或抵触,认知活动必然处于低效状态,甚至难以维持。反之,由于情绪的稳定,由于情感的投入和它的调节作用,认知活动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忽视情感教育的同志,往往看不到情感教育的作用,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卡壳的现象,就一味埋怨学生。殊不知,没有情感教育的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很难进入最佳状态的。

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认知活动不仅得益于情意活动,而且它也可以给情意活动以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对情感意义的及时认同和吸收,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感情。

要协调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的关系。

教学工作总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空间进行的,为着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优化教学环境。

一个班级的环境、学风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个体的学习。应该使每个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语文学科的学习,努力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动机和兴趣。一堂成功的课,一定要有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投入。那种完全由教师讲,学生只管听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认知活动的进行,而且就情感教育而言,也是绝对不可取的。

优化教学环境的突出任务在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一个优秀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所坚持的最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探讨怎样提高教学艺术的问题时,应反复思考的一点就是如何尊重学生的感情,激发其创造精神。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企图用强制的、训斥的手段要求学生建立起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那是南其辕而北其辙。教师的成功应表现为引导学生乐滋滋读书、作文,主动地求知、探索,自觉地接受老师的熏陶感染,提高素养,发展个性。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师生思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情感。教师既可以使自己的情感隐而不露,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又可以直抒胸臆,叩击学生的心扉。由此而激发起来的学生的情感,则既可以似轻风吹拂下的微波,又可以像巨风掀起的波澜。一切都应该合乎情理,顺乎自然。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必须既以诚感人,又以言感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对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教师要认真地感受,以自己真切的体会与学生交流。千万不能以教训人的口吻对学生唱高调,说假话,故作姿态,矫揉造作。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是语言,语文教师尤其要善于以言感人。要努力提炼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尽管是个老话题,但我们在这方面交出的答卷并不是太出色,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地去尝试、总结,这样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篇16: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

前言:

在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下,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现阶段中学生人文素养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发展的需求。

1现阶段中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人文素养,是借助知识而体现出来的修养、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养等方面。一个国家中人文素养的水准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受到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影响,传统的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及时更新观念,保证教学的针对性。现阶段中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也充分证明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人文知识与人文道德素养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中国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背景,但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一些传统资源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许多学生对文化遗产知识了解甚少,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缺乏了解,甚至还出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自信心淡薄等现象。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做好高中生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1]。

2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2.1从人文导向的基础上出发整合教学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了较多的内容,如我国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格局等。除了必修课程以外,选修教材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文化与人物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所以可以说不论是在选修课上还是在必修课上都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并没有认识到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历史事件讲解以及历史知识整合等方面上,通过引导学生按照特定的思维定式来进行思考,虽然保证了学生可以学习历史知识,但是却难以领悟到人文内涵以及人文气息,最终也就影响到人文素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就要坚持从人文素养上出发,做好课程资源的整合工作,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人文教育中人类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了公民、国际、法制以及生态意识等。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从人类意识的角度上出发,让学生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掌握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受到历史时期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民意识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从公民意识的角度上出发,通过收集线索与整理相关知识,以此来实现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记性思考,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素养[2]。

2.2找出历史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不仅包含了文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图片以及一些隐性知识,在课后中也有连接以及课堂测验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存在着的隐性知识,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学生在学习“世界文学艺术”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历史文化作品比较抽象,所以如果借助文字进行讲述,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片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效果。在学习“中国唐代绘画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作者的关注点,同时还要借助多媒体等来组织学生欣赏作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认识到唐代的绘画特点。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3]。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保证师生关系上的和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建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不仅可以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坚持从人文教育上出发,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晓蓓.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3):46-47.

[2]汤红彦.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4,(17):89-89.

[3]唐振湘,邹华斌.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12,(05):85-87.

篇17:解读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最新解读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着一大难题,教学模式单一化。单一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从而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差。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很多岗位都需要无纸化办公,都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偏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范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 为社会输出人才,是高校的责任,所以,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从而达到更有效地教学目的。

一、微课的含义

所谓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标和教学时间要求,以视频为载体,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主要以流媒体为介质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讲解。课程讲解之所以成为微课,主要取决于授课时长,授课方式,微课一般情况下为5 - 8 分钟,最长时长不超过10 分钟,授课主要以视频或者课例片段进行教学。微课的特点有如下: 教学时长较短、教学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情景教学更直观等。相比较传统的教学,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更以学生为授课中心,更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能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新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

1. 满足了学生多样性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谓个体就会有差异性,在学习生活中当然也会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教学设计就要注入新鲜元素,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活力。微课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不仅课程内容丰富,更能用较短的时间直观的为学生讲解课程内容,这些特点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通过微课进行授课,更加直观有效地讲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微课通过视频形式进行课程重难点的讲解分析,这样不仅课上能直观具体,更能课下反复观看学习,更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印象。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突出讲解重难点,更能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对教学目标进行直观展示。

3. 提高了零散时间利用率。在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多媒体设备普遍存在人们生活中,手机、电脑等作为多媒体设备,更加使学习变得方便、灵活。微课视频容量小,更加方便下载到手机或者电脑等设备上,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就能利用生活中的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对课堂重难点进行温习。

三、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方式

1. 将微课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教学的目标。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微课对课程进行讲解,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达到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进行设置,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以当下热门的话题进行引入,比如热播的电视剧,热门的话题等。比如,教师在教授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本运用方式时,例如ppt 中图片的插入,就可以找一些当下最流行的图片,比如当下热播的电视剧《太阳的后裔》中的男女主角的图片,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帮助学生加深教学印象,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天生具备好奇心,如果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一些悬念,给学生创设一些惊喜的教学情节,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整合,这种迎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将微课教学模式与常规的课程结构相结合。在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不能丢掉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被淘汰,正能说明其存在的价值,在我国,数以万计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增加了知识容量,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融入微课教学手法,使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新模式结合传统,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将微课教学评价与日常的考核制度相结合。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为评价,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课的传播形式主要是视频,怎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呢? 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日常考核,没有考核就没有教学依据,没有考核就无法正确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微课授课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在讨论中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另外,教师可以针对性的举办竞赛活动,通过竞技比赛,采用优胜劣汰制进行考核,这样更能鼓励学生学习计算机,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历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学校和老师应该创造条件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在舞台上得到才华的展示,以此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微课教学,更加直观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论文

关于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学反思

戏剧翻译的处理方式探析论文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

论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论文

友情作文素材中考

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

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
《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集锦17篇)】相关文章: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的论文2022-11-17

科学理解与知识形态2023-11-26

延异视角下的翻译忠实2023-06-18

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作文:鲁迅综述2023-08-28

历史题命制要高角度大视野2023-05-28

PEP4 Unit5 PA Read and write 章淼 教案2022-07-01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推荐2022-11-10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2022-05-29

试论广告语言的互文性特点2023-04-09

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林译村上在中国大陆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