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邵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通用11篇)由网友“阴阳师没有阳”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古文《邵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欢迎大家分享。
篇1:古文《邵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古文《邵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邵公谏厉王止谤》选自《国语》的《周语》上篇。《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浯》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原文】
《邵公谏厉王止谤》
出处:《国语》
厉王虐(1),国人谤王(2)。邵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6),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8),为民者宣之使言(9)。故天子听政(10),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1),瞽献曲(12),史献书(13),师箴(14),瞍赋(15),曚诵(16),百工谏(17),庶人传语(18),近臣尽规,亲戚补察(19),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0),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2),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4)。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25),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6)?”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27)。三年(28),乃流王于彘(29)。
【注 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
(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
(6)弭(mǐ米):消除。
(7)障:堵塞。
(8)为川者:治水的人。
(9)宣:疏导。
(10)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
(11)公卿:指执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
(12)瞽(gǔ鼓):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
(13)史:史官。书:指史籍。
(14)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
(15)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
(16)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
(17)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
(18)庶人:平民。
(19)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
(20)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
(21)悖(bèi倍):违背道理。
(22)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
(23)兴:兴起、表露之意。
(24)阜:丰盛。
(25)夫(fú扶):发语词,无义。
(26)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
(27)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
(28)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29)流:放逐。彘(zhì智):地名,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译文】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表达内心的愤恨。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邵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解析】
周代成王、康王统治的时期,政局比较安定。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加重剥削,加上战火不断,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也随着增长。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实行严刑峻法,穆王时的刑法有3000条,犯法的人要受到“五刑”的残酷处罚。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个王,他的统治更加暴虐,对人民的压迫也更重了。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霸占湖泊、河流,勒索财物,大肆搜刮。周都镐京的国人因此怨声载道。召公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告诉厉王说百姓已经不堪忍受。
文章记述周厉王施行暴政,导致民怨沸腾,不但不听召公的劝告改过自新,反而以暴虐的手段来残酷地压制人民的议论和批评,结果激起民愤,被流放到边远地区。由此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和倾听人民的意见,注意实现人民的利益,否则就好像周厉王那样难逃被人民推翻的下场。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召公敏锐地觉察到人民左右政治的力量,因而提醒厉王要体察民意,并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著名观点。虽然他的这些认识是从周王朝的利益出发的,但它可以为统治者敲起警钟,引起警惕,从而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人民的意见,注意人民的疾苦,是一种具有民主因素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文章剪裁得体,详略适当,重点突出,前后照应。文章一开始交待了厉王暴虐以至于民怨沸腾的情况,结尾说三年后厉王被流放,呼应开头。这两部分都只有寥寥数语,语言非常精练,但像“道路以目”这样的描写,又极为生动传神。中间一段召公对厉王的劝说是全文的重点,阐明了防民之口的害处,是对厉王最后被流放这一事件发生的理论上的深刻阐释和正确预见,这样文章首尾一体,叙事和说理浑然一体,结构严谨,篇体浑成,结构得十分精致。文章的语言简洁传神,比喻生动形象,论证深刻有力,艺术的感染力和理论的说服力结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过目难忘的鲜明印象。文章描写厉王的暴虐,只选取了监谤杀谤者两个事例,用“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寥寥14个字,而厉王的暴虐无道就得到了极为生动具体的表现,深得以少驭多之妙;用“道路以目”的细节来表现人民敢怒不敢言的愤怒怨恨,更是传神。召公的谏辞用“防川”为喻,阐明监谤的危害国家的可怕后果,以“为川者,决之使导”正面阐发“为民者,宣之使言”的道理,反复论证,说理透彻。又以山川生产资财这样具体可感的事实做比喻,将“民之有口”对于国家的巨大好处这一道理传达得具体可感,十分形象。
可惜周厉王是个昏庸的暴君,这样明显的道理也不能听进去。3年之后(公元前842年),终于被国人流放到彘。他止谤的愚蠢行为也成为历代君主治国时必读的反面教材。
【评析】
本篇在结构上与前篇《祭公谏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本文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bao动,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诗词网文言文阅读”的古文观止栏目。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篇2:召公谏厉王止谤的原文
关于召公谏厉王止谤的原文
召公谏厉王止谤(选自《国语·周语上》)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①!”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②。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④。”召公曰:“是障之也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⑥。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⑦。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⑧。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⑨。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⑩。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11}?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12}?”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叁年,乃流王于彘{13}。
【注释】
①厉王:名胡,公元前878年至前841年在位。国人:指住在国都里的人口。谤:指责。召公:名虎,谥穆,故又称“召穆公”。时为厉王的卿士。告:禀告。民不堪命:人民忍受不了残暴的政令。
②得卫巫:找到卫国的一个巫者。
③道路以目: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来示意,不敢讲话。
④弭(mǐ):止,禁止,消除。
⑤障:本义为防水之堤,这里用做动词,堵塞之意。
⑥壅:堵塞。如之:像这样。
⑦为川者:治水的人。决:疏浚。宣:开导。
⑧听政:处理政事。公卿:即三公九卿。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列士:又称“元士”,即上士。瞽:盲乐师,古代乐师都以盲人充任。史:史官。书:指史籍。师:少师。箴:一种规谏的韵文。瞍(sǒu):没有眸子的`盲人。赋:带有一定音节腔调的诵读。矇(méng):有眸子而失明的人。百工:百官。庶人:一般老百姓。近臣:国王身边的臣子。规:规劝。亲戚:指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补察:弥补国君的过失,监察国君的行为。教诲:用歌曲、史籍对王进行教诲。耆(qí)、艾:六十岁者称“耆”,五十岁者称“艾”。修之:把各种规谏的意见加以整理。斟酌:考虑取舍。悖(bèi):违背。
⑨原隰(xì):高爽平坦的原野和低下潮湿的土地。衍沃:低下平坦而水源充分的土地。
⑩宣言:发表言论。善败于是乎兴:政事的好坏都从这里反映出来。阜:增多。
{11}成而行之:思虑成熟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12}与:赞成。
{13}流:放逐。彘(zhì):在今山西霍县境内。
【鉴赏】
西周后期,饱受周厉王残暴统治的百姓们怨声载道,周厉王就用肆意杀戮的方式压制国人的批评,使得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道路以目”。召公看到了潜在的危险,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规劝厉王要广开言路、体察民情、改进统治,来缓和人民的反抗。但厉王一意孤行,继续倒行逆施,最后落到被国人流放到彘地的下场。
本文简要记叙了这一事件,并着重记载了召公劝谏周厉王的谏词。此篇谏词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设喻。先以治水为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危害性;后又以“土”和“原隰”为喻,说明“宣之于口”、广开言路的好处。无论是正喻反喻,都能言精意警,发人深思。且比喻与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
此外,本文叙事也极为简练。由王“虐”而引起民“谤”,由民“谤”而激起王“怒”,由王“怒”而实行“弭谤”,“弭谤”而使王“喜”,王“喜”而终被流放……往往只用一字或数字作交代,写来极为简括而因由分明,厉王的凶暴和愚顽也借此被刻画得十分鲜明。
文章语言简洁,逻辑严密,比喻形象生动,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技巧上看,都堪称经典之作。
■妙评
召公所谏,语语格言,细看当分四段:第一段言止谤有害;第二段言听政全赖民言斟酌而行;第三段言民之有言实人君之利;第四段言民之言非孟浪而出,皆几经裁度,不但不可壅,实不能壅者。回抱防川之意,融成一片,警健绝伦。世人不察立言层节,辄把此等妙文一气读却,良可惜也。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二
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都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至前后叙次处描写王与国人,以及起伏照应之法,更极精细,最是《国语》遒炼文字。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三
喻隽矣,又变化;议核矣,又疏宕。汉文帝除诽谤妖言诏,庶几可以媲美。
——清·高嵣《国语钞》卷上引俞桐川评
中间正说求言,简而赅。前后喻言止谤,婉而劲。其章法两两照应,尤有罗浮二山,风雨离合之致。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三
篇3:召公谏厉王弭谤课文原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课文原文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评析
本篇在结构上与前篇《祭公谏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本文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X动,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篇4: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及译文
先秦:佚名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篇5: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及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篇6:课文《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翻译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篇7:课文《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积累本文的古今异义词与多义词,提高文言翻译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字典、朗读、讨论、比读等环节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魅力,进一步明确“民言”关系到国家政事善败好坏的道理及人民力量的伟大,树立爱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翻译课文;了解民本思想,探究劝说的艺术。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预习作业:
1、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查古汉语字典,说出“防、谤”的义项及在本文中的解释。
2、国人为什么“谤王”?王用什么办法来“弭谤”?结果怎样?
3、认真阅读第二段,分出它的层次,并说明分层的依据。
4、召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堵塞民言的危害性?
5、召公又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宣之使言”的好处?
6、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说出它的意思。
8、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活用的词及特殊句式。
9、翻译“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10、“流王于彘”这四个字只点明厉王不听劝告的结果,想一想,这中间至少隐含了哪些史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三寸不烂之舌”这个熟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而古代的确有很多劝谏的高手,如我们所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课外阅读材料《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触龙,唐代的魏徵应算是最有名的劝谏高手之一。这些人能根据劝谏的对象选择劝谏的方式,劝谏的内容,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取得很好的劝说效果。但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忠臣劝谏帝王确实是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本文的召公也向厉王劝谏,他能否成功呢?先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
二、检查预习作业
1、请学生说出本文题目的意思。(召公劝告厉王不要阻止百姓对他的公开批评指责)文中主要写召公几次进谏?(两次,一略一详)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题目的意思又是什么?“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的意思。
2、查古汉语字典,说出“防、谤”在本文中的解释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
“防”——堵住、堵塞;“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3、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道路以目。
4、请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第一、厉王弭谤——杀
第二、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三、弭谤后果——流王于彘
三、读讲课文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思考:“国人”为什么要谤厉王?而厉王又用什么办法弭谤?结果怎样?
明确:疟——得卫巫使监——杀之——国人莫敢言。
王虐——王怒——王喜
2、结合语境,比较解释三个“告”的意思
召公告曰——告诉。
以告————报告。
王喜,告召公曰——告诉。
3、全班齐读第二段中“召公曰”至“其与能几何”。
(1)、给这一段分出层次并说出分层的`依据。
可分三层。
(可用清人余诚的话回答):“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
(2)、请概括每一层的意思并作分析。
第一、用比喻点出弭谤的危害性。
“防川”后果——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防民之口”——亦如此
解决办法:为川者——决之使导,重在“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重在“宣”。
第二、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广开言路
层次理解:这一层写了哪些人?——“公卿、列士、瞽、史、师、瞍、蒙、百工、庶人、近臣、亲戚、耆、艾”
归纳:A——大小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
B——平民进谏(百工谏,庶人传语)
C——近臣规劝
D——亲戚弥补
以上是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E——瞽、史教诲:听取教诲
F——耆、艾修之:整理意见
G——王斟酌:综合考虑各种意见,决定施政方针。
第三、说明“口之宣言”的好处:
民之有口——土之有山川——有原隰衍沃
善败兴 财用出 衣食生
小结:这一层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从这里体现出来。因此,民口是不能“防”,只能“宣”。采取堵塞的办法最终是注定要失败的。劝戒厉王不能压制人民的言论,应该像治水那样给予疏导,让人民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愿望。
(3)全班再此朗读第二段,加深领会它的意思。
4、教师简析第三段:弭谤后果。
厉王不听召公之谏一意孤行的后果,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最末一句说明国人与厉王的矛盾终于爆发,受到应有的惩罚。中间有许多事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果告诉读者,文笔简练却回味无穷。另外,文中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一略一详,也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四、比读:要求学生课外自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材料由教师提供)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想一想:
1、邹忌用什么方法劝告齐王?
明确:类比推理的方法,由生活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
2、找出正面劝告齐王的语段。(见材料)
3、齐王是否接受劝告?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一个学朗读相关语句。
4、纳谏的结果怎样?
明确: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自由讨论并小结全文
1、小结:(1)本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残暴、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据《国语》记载:厉王对内——封山占水,禁止百姓砍伐、渔猎,断绝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百姓负担。他的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的有识之士的忧虑。而厉王不仅没有认识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从他的一怒一喜中体现了他的残暴昏庸顽固,因此,他的下场是必然的。
2、厉王没有接受劝告,是语言失去了力量吗?(课堂讨论)
六、作业
1、能力:把“天子听政”这一层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作业纸上。
2、拓展:从思想价值来看,本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思想有无意义?
3、积累:名句背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辨别古今异义词:谤、亲戚、几何、于是、宣言。
完成课后第二题练习,积累多义词的义项。
4、利用课外时间,到学校阅览室借阅《演讲与口才》、《劝说的艺术》等书,进一步掌握劝说的艺术。
篇8:《祭公谏征犬戎》的原文翻译及其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祭公谏征犬戎》讲的是周穆王要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谋父劝说周穆王:圣明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
【原文】
《祭公谏征犬戎》
出处:《国语·周语上》
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谋父谏曰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③,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④。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⑤:‘载戢干戈⑥,载櫜弓矢⑦;我求懿德⑧,肆于时夏⑨。允王保之⑩。’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⑾,而厚其性;阜其财求⑿,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⒀,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⒁。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椁,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注释】
①穆王:周天子,名满。康王之孙,昭王的儿子。犬戎:我国古代西方民族名,即昆戎。商朝和周朝时,在今陕西泾水渭水流域游牧。
②祭公谋父周穆王的大臣,封于祭,故叫祭公。谋父是他的字。祭(zhài),父(fǔ)。
③戢(jí):聚集,收藏。时动:按照一定的季节行动。如春夏务家,冬于讲武。
④震:惧怕。
⑤周文公:即周公,“文”是他的谥号。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旦,也称叔旦。
⑥载:语助词,无义。干戈:兵器名。
⑦櫜(gao):古时收藏弓箭的袋子。这里用作动词,把弓箭收藏起来。
⑧懿德:美德。
⑨时:是,这。夏:中国。
⑩允:信,相信。王:指周武王。
⑾茂:通“懋”,勉励。德,道德。
⑿阜(fu):大,多。
⒀乡(xiang):所在。
⒁滋:增益,加多。
【译文】
周穆王将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行。先王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储存起来到一定时候动用的,一动用就使人畏惧;炫耀武力就会滥用,滥用就不能使人畏惧。所以周公的《诗经·周颂·时迈》说:‘将兵器好好收藏,将弓箭藏在皮囊;我们君王寻求美德,施予这华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长。’先王对于百姓,努力端正他们的德行,使他们的性情更加宽厚;扩大他们的财源,改进他们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礼法整顿他们,使他们追求利益而避免祸害,怀念恩德而畏惧威力,所以能保证周王室世代相承,日益壮大。
从前我们先王世代做农官之长,服事虞、夏两朝。到夏朝衰落的时候,废除了农官,不再致力于农业,我们先王不窋,因而失去了官职,隐藏到戎狄中间。他仍然不敢怠慢祖业,时常称道祖先的功德,继续完成祖先留下的事业,研习祖先的训令和典章;早晚谨慎勤恳,忠实地遵守,诚恳地奉行,世代继承祖先的功德,不辱前人。到了武王,发扬前代光明的德行,再加上仁慈与温和,事奉神灵,保养百姓,莫不欢欣喜悦。商王帝辛,大为百姓所憎恶,百姓不能忍受,欣然拥戴武王,在商朝国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作战。这不是先王致力于武力,而是为了尽力体恤百姓的痛苦,除掉他们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王畿以内五百里的地方称甸服,王畿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侯服,侯服以外至卫服以内的地方称宾服,宾服以外的`蛮、夷地方称要服,要服以外的戎、狄地方称荒服。甸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祖父、父亲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宾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远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诸侯则朝见天子。祭祖父、父亲的祭品一日一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祭远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朝见天子一生一次。这是先王的遗训。
如有不逐日进贡的,天子就修省内心;有不按月进贡的,天子就修明法令;有不按季进贡的,天子就修明礼仪;有不进岁贡的,天子就修明尊卑名分;有不朝见的,天子就修明德行。这几个方面依次做到而仍有不来的,天子就修明刑法。这时就有惩罚不逐日进贡的,讨伐不按月进贡的,征讨不按季进贡的,责备不进岁贡的,晓谕不来朝见的。这时也就有惩治的法律,有攻伐伪军队,有征讨的装备,有严厉谴责的命令,有用文字晓喻的文告。发布命令,公布文告,而再有不来的,天子就在德行上增强修养,不让百姓到远方去受苦。
所以近处的诸侯无不听命,远方的诸侯无不归顺。现在大毕、伯士一去世,新即位的犬戎国君就带着贡品前来朝见,天子却说:‘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讨他’,并且向他炫耀武力,这样做恐怕会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朝见天子之礼濒于破坏吧?我听说那犬戎国君秉性敦厚,能遵循祖先的遗德,遵守终生朝见一次之礼,专一不二,他们会有防御我们的准备的。”穆王不听,去征战犬戎,只得到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带回来了。从此以后,荒服地方的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解析】
在辅佐周穆王的过程中,祭国的祭公谋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某年,周穆王要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谋父劝说周穆王:圣明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
“以德治国”是符合周先人的传统的。《史记·周本纪》记述:
“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这段故事是说: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称为周朝的“太王”,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古公亶父原是一个小国豳国的国君。当时,西北边地的戎狄进攻豳国,“欲得财物”。给了财物以后,他们还不满足,又要再来进攻,欲得地与民。豳国百姓被激怒了,纷纷主张打仗。这时,古公说:“老百姓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老百姓的福利。现在戎狄想来攻打我们的目地,是因为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这里,和在他那里,只要生活的好,那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老百姓们为了我个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杀死别人的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地,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原文: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我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因此,古公亶父只带了近亲私属一群人,学他的祖先不窋一样,离开豳国,迁徙到梁山西南的岐山之下定居。
古公亶父的这个举动被老百姓知道了,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离开戎狄而追到岐山来,照旧跟着他。而且附近的邻国,也久仰古公的仁义贤名,都来归附于他。
所以,老子依据古公亶父的事迹写成了第三章的“使民不争”。象古公亶父那样,他为了民众远离战争, 不争而退让到可以不要国家豳,不战而退从豳到了周原。他最终赢得了民众的心啊,他最终不争而成不战而胜!
显然,周穆王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是周失德的开始。左丘明的《国语》从西周穆王写起,大概是因为周穆王是西周失德的第一个君王罢!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诗词网文言文阅读”的古文观止栏目。
附加说明:京城五百里以内为邦内;离京城五百到一千里的国为邦外;一千里到三千五百里的国为侯、卫;三千五百里到四千里的国为蛮、夷;四千里以外的国为戎、翟。甸服:为王朝服役,供应周王朝每天的宗庙祭祀;侯服:每年必须朝见周王朝,供应每月的祭祀;宾服:必须纳贡供应每季的祭祀,二到五年朝见一次;要(yāo)服:必须供应每年的祭祀,每六年朝见;荒服:每任国王必须朝见一次,表示臣服即可。
篇9:召公谏厉王弭谤选修课文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然后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然后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然后是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然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然后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谤:指责,公开的批评。
(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障碍。
(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放,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1) 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zhēn):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sǒu)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15)曚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 是,这。 乎,助词。
(24).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隰,地下而潮湿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样。
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
宣言:发表议论。宣:宣泄,引导。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兴:暴露出来。
(26)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备:防备。
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所以:用来……的。阜,增加。使……丰富。意动用词。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能有什么帮助呢?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那。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30)甚:比……更严重。超过。
篇10:高中《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翻译
先秦:佚名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谤:指责,公开的批评。
(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障碍。
(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放,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1) 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zhēn):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sǒu)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15)曚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 是,这。 乎,助词。
(24).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隰,地下而潮湿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样。
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
宣言:发表议论。宣:宣泄,引导。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兴:暴露出来。
(26)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备:防备。
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所以:用来……的。阜,增加。使……丰富。意动用词。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能有什么帮助呢?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那。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30)甚:比……更严重。超过。
评析
本篇在结构上与前篇《祭公谏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本文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篇11:高中文言文翻译:《召公谏厉王弭谤》
先秦:佚名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的是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的是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的是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谤:指的是责,公开的批评。
(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的是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障碍。
(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放,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的是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的是《诗经》。
(11) 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zhēn):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sǒu)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15)曚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 是,这。 乎,助词。
(24)。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犹:如同,其,指的是代土地,原,宽阔。隰,地下而潮湿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样。
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
宣言:发表议论。宣:宣泄,引导。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兴:暴露出来。
(26)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备:防备。
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所以:用来……的。阜,增加。使……丰富。意动用词。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能有什么帮助呢?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那。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30)甚:比……更严重。超过。
★ 文献笔记范文
★ 国语脑筋急转弯
★ 小学国语教学计划
【古文《邵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通用11篇)】相关文章:
如何写国语教师简历2023-03-23
高考语文句子衔接专项测试80题42022-04-30
教师国语教学计划2022-05-04
国语方面的团员对照检查2022-09-28
男人励志经典语句,男人一生要记住的话2022-04-30
高考语文句子衔接专项测试80题32023-03-24
诗经 小雅2023-05-22
诗经·小雅——《斯干》2022-09-14
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2023-12-14
史记翻译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