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得分有望上扬(共10篇)由网友“从文公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高考数学得分有望上扬,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高考数学得分有望上扬
高考数学得分有望上扬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高考阅卷点高考阅卷“秒评”的传言是否属实?今年阅卷进展到哪一步了?考生得分情况如何?昨日上午,带着疑问,本报记者走进了高考阅卷现场。目前阅卷工作已经完成过半,预计20日前全部结束。 一道题最多评四次
我省非选择题部分评卷实行的是二评、三评和仲裁模式。每道题都由两位评卷教师背靠背评阅,如果两人给分的差异在允许的阈值内,取平均分为该题最终得分;如果差异超出阈值,则自动交第三位教师评阅,第三位教师和前两位教师给出的分数差小于阈值,系统自动根据给分原则计算出最后得分;如果仍超出阈值,则由学科组最终裁定。这意味着,一道题,最多可能要经过四位老师评阅才能“过关”。 数学得分略有上扬
虽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进行的只是数学非客观题部分的阅卷,但是从阅卷情况来看,今年的数学得分可能比去年略有上扬。据介绍,今年的数学试卷比较适合成绩中等的考生,目前看得分也集中在中等分数段。但因为有个别题目有一定难度,因此得高分的考生并不多,140分以上的考生很少,尚未出现满分。 “问题卷”19日处理
虽然一再强调答题要规范,但还是会出现“问题卷”。从阅卷现场看,今年的“问题卷”主要集中表现为两类:一种是答错位置,譬如第18题的内容答到19题的'位置了;一种是涂表不清晰,一般是用笔不规范造成的。这些“问题卷”会在19日下午,交给阅卷组按照规定集中处理。其实问题卷还有一类是疑似作弊试卷,不过今年目前尚未发现这样的试卷。 阅卷20日全部结束
据悉,省考试院的答题卡扫描已经按照预定计划全部结束,下一步将进行客观题的评分;各评卷点的主观题评阅任务也已完成过半,预计20日将全部结束。随后,将进入统分合成阶段,教育部门将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成绩数据进行反复检验。预计24日将召开招委会,划定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随后公布考生成绩。 本报记者张晓嵘/文陈群/图
篇2:高考文科数学得分技巧
1高考文科数学得分技巧
消除恐惧,激励信心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文科学生对数学都有恐惧心理,有个别甚至从小学开始就有。长期由此,对数学成绩的提升可想而知。要想提升数学成绩,消除恐惧、激励信心是前提。让文科班同学消除恐惧,激励信心,可以从心理辅导和知识辅导双管齐下。
通过揭示数学问题以及解题的本质,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让数学问题情趣化、生活化、简单化,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变传统的“满堂灌”为师生的共同参与,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适时、适量降低试题的难度,使其感觉在不断地进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找回自信。
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数学的思维、解题的技巧,只有在做题中形成。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不可缺少的。精选习题,注意题型的总结,漂亮的解题格式都能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做题中发现的典型习题、平时作业或考试中出现错误的题目,可以收集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中。总结并熟悉掌握各种典型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对于错题,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把错误原因弄清楚,以便今后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学数学切忌“眼高手低”。适当解题,可以很好提升运算能力。有些同学,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可是运算能力却不强,平时也不训练,考试时往往是找对了方法却算错了答案,非常可惜。
2文科生学习数学方法
注重分散得分,抓住每一个得分的机会
文科生大部分基础不好,尤其很害怕数学中的解答题,故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解答题一点都不作答,导致总分不高,从而更加没有信心学习,有了放弃的念头。每个老师都明白难题就是简单题的综合,而解答题的各个步骤就是一个个简单内容的逻辑衔接,但是我们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只注重解题过程和书写过程,往往不够强调每一步的采分点。其实每一个采分点都应该交代清楚,而且要尽可能说的简单容易些。
例如,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很多学生因为计算量太大而不能算到最后的结果,所以干脆放弃这种题,但是有很多直线和曲线综合问题,当第一问基础知识考查完后,第二问往往需要将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一个二次方程,从这个方程中可以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到了这里又可以得到一部分的分,可以使总分提高,增加他们的信心。这就是我常常和学生说的“解答题不得零分”。
注重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教学内容的去粗取精、高度概括,因此要抓住重点,突出精华。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加深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还能消除学生学习疲劳、激发求知欲、启迪灵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每一道习题都应该有方法总结,思想总结,并且尽可能的再配备一个类型题,在做课堂小结时,也可由学生作总结,可以锻炼他们的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长期下去,学生们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文科生复习数学的技巧
夯实基础,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掌握
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通性通法在高中数学中是很多的,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一般方法:配方、作图、截段等。
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普遍性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概括总结,不断地在具体解题中细心体会。在旧大纲的考察中对于一些特殊殊技巧解答问题提出一定的要求,这类题目学生得分率较低,技巧性问题难度大,应用面窄,适合于数学竞赛,并不适合用于高考。对于特殊技巧,老师不补充或学生课外作业阅读未见过做过,想在考场这一特定环境内创造出来是不可能的,如果试题中常出现特殊技巧性问题,必定引起教师补充讲授各种解题技巧及技巧性强的数学题,加重教师学生的负担,导致题海战术,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对数学技巧的要求。
认清自我,明确复习的重点、着力点,不盲目的上难度
认真分析自己数学考试失利的原因,把自己错误的信息分类。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
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找到自己失利的原因后,不急、不慌、不乱,不放弃从最小的基本点开始抓起,努力做到抓住细节吃透细节,一步一步的解决。
4文科生数学的解题技巧
要有通览全局观念。高考试卷发下来,填涂好姓名、试卷类型、贴好条形码等项目后,离正式答题尚有一段时间。考生可以利用这一“空闲”迅速了解一下全卷有几大题,几道小题,各题的分值比例如何,并初步拟定一个大致的答题时间分配方案,确定答题的“战略框架”。比如理综答题时间安排,第一卷用50分左右做选择题,第二卷9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分到各科目:生物一般30分钟左右,化学50分钟左右,物理60分钟左右。余下10分钟左右整理检查卷子。
遵循“先易后难,勿打持久战”的答题原则。高考试题编制上一般都有先易后难的特点(但也有的学科开始的题目较难)。刚进考场时,绝大部分考生都会感到情绪比较紧张,没有达到思维的最佳状态。所以先易后难是很好的一种解题方式,而且,容易题做得越多,拿到的分数就越高,底气越足,自信心大大增强。若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暂时跳过,容易的题完成后,节省下的时间,再攻克难题,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在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比如,高考理综合考试150分钟,总分300分,意味着每1分钟就要得2分。试想想,一道19分的题目,10分钟以内必须做完,而你却花了二十多分钟才解答出来,即使正确,而因为你已付出了全场考试几乎五分之一的时间,却只得到了总分几乎十五分之一的回报,实在是得不偿失。
巧用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是最恰如其分的写照,巧妙答题节省时间便是在挣分。有些选择题,你若一个一个地仔细推敲各个选项,过于费时费力,而用排除法、逆向思维法则很快可以选中答案。做图像题时,应边看题目边对照图像,理清题意,耗时大减,事半功倍。
高考文科数学得分技巧大全
篇3:高考数学大题得分技巧
1、理科如果考数列题的话,注意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直接用定义法(后项减前项为常数/后项比前项为常数),求数列通项公式,如为等差或等比直接代公式即可,其它的一般注意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已知Sn求an、已知Sn与an关系求an(前两种都是利用an=Sn-Sn-1,注意讨论n=1、n>;1),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所求数列本身不是等差或等比,需要将所求数列适当变形构造成新数列lamt,通过构造一个新数列使其为等差或等比,便可求其通项,再间接求出所求数列通项);
数列的求和第一步要注意通项公式的形式,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直接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进行求解。如有其它问题,注意放缩法证明,还有就是数列可以看成一个以n为自变量的函数。
2、第二题是立体几何题,证明题注意各种证明类型的方法(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注意引辅助线,一般都是对角线、中点、成比例的点、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点等等,理科其实证明不出来直接用向量法也是可以的。计算题主要是体积,注意将字母换位(等体积法);
线面距离用等体积法。理科还有求二面角、线面角等,用建立空间坐标系的方法(向量法)比较简单,注意各个点的坐标的计算,不要算错。
3、第三题是概率与统计题,主要有频率分布直方图,注意纵坐标(频率/组距)。求概率的问题,文科列举,然后数数,别数错、数少了啊,概率=满足条件的个数/所有可能的个数;
理科用排列组合算数。独立性检验根据公式算K方值,别算错数了,会查表,用1减查完的概率。回归分析,根据数据代入公式(公式中各项的意义)即可求出直线方程,注意(x平均,y平均)点满足直线方程。理科还有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注意列表时把可能取到的所有值都列出,别少了,然后分别算概率,最后检查所有概率和是否是1,不是1说明要不你概率算错了,要不随机变量数少了。
4、第四题是函数题,第一步别忘了先看下定义域,一般都得求导,求单调区间时注意与定义域取交。看看题型,将题型转化一下,转化到你学过的内容(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含参数时要利用分类讨论思想,一般求导完通分完分子是二次函数的比较多,讨论开口a=0、a<;0、a>;0和后两种情况下delt<;=0、delt>;0)
篇4:高考数学大题得分技巧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篇5:高考数学大题得分技巧
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选择三题中你最拿手的一个题。有些学校可能三个题都学过,这时你就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题目的难易进行选择:而有的学校可能只学了其中一个,那你只能选择你学过的这个,因为这个你最熟悉,而且只会这个。
2审题
这是做题的基本步骤。你可以把关键数据画出。如果你选的是几何证明选讲,最好把边角关系标在图上。
3作题
4-1几何证明选讲:注意步骤,定理的运用一定要准,运用定理是,所需的条件不能少的一定不要省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一般第一问很简单,只要记住极坐标方程中各变量间转化关系,几个特殊方程的参数方程就能得分。
第二问可以用参数方程解(前提是你能十分熟练地运用),这样可以省掉很多运算;也可以运用圆锥曲线的知识解答,不过会麻烦很多。
4-5不等式选讲:不等式应该比较简单,常考的内容是绝对值不等式,又是会考柯西不等式,不过可以用其他知识做。做不等式时,一定要细心,绝对值不等式去掉求绝对值符号后,如果得到的分段函数不连续,那你很可能出错了。
篇6:高考文科数学得分技巧有哪些
1高考文科数学得分技巧
消除恐惧,激励信心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文科学生对数学都有恐惧心理,有个别甚至从小学开始就有。长期由此,对数学成绩的提升可想而知。要想提升数学成绩,消除恐惧、激励信心是前提。让文科班同学消除恐惧,激励信心,可以从心理辅导和知识辅导双管齐下。
通过揭示数学问题以及解题的本质,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让数学问题情趣化、生活化、简单化,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变传统的“满堂灌”为师生的共同参与,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适时、适量降低试题的难度,使其感觉在不断地进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找回自信。
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数学的思维、解题的技巧,只有在做题中形成。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不可缺少的。精选习题,注意题型的总结,漂亮的解题格式都能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做题中发现的典型习题、平时作业或考试中出现错误的题目,可以收集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中。总结并熟悉掌握各种典型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对于错题,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把错误原因弄清楚,以便今后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学数学切忌“眼高手低”。适当解题,可以很好提升运算能力。有些同学,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可是运算能力却不强,平时也不训练,考试时往往是找对了方法却算错了答案,非常可惜。
2文科生学习数学方法
注重分散得分,抓住每一个得分的机会
文科生大部分基础不好,尤其很害怕数学中的解答题,故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解答题一点都不作答,导致总分不高,从而更加没有信心学习,有了放弃的念头。每个老师都明白难题就是简单题的综合,而解答题的各个步骤就是一个个简单内容的逻辑衔接,但是我们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只注重解题过程和书写过程,往往不够强调每一步的采分点。其实每一个采分点都应该交代清楚,而且要尽可能说的简单容易些。
例如,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很多学生因为计算量太大而不能算到最后的结果,所以干脆放弃这种题,但是有很多直线和曲线综合问题,当第一问基础知识考查完后,第二问往往需要将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一个二次方程,从这个方程中可以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到了这里又可以得到一部分的分,可以使总分提高,增加他们的信心。这就是我常常和学生说的“解答题不得零分”。
注重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教学内容的去粗取精、高度概括,因此要抓住重点,突出精华。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加深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还能消除学生学习疲劳、激发求知欲、启迪灵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每一道习题都应该有方法总结,思想总结,并且尽可能的再配备一个类型题,在做课堂小结时,也可由学生作总结,可以锻炼他们的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长期下去,学生们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文科生复习数学的技巧
夯实基础,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掌握
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通性通法在高中数学中是很多的,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一般方法:配方、作图、截段等。
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普遍性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概括总结,不断地在具体解题中细心体会。在旧大纲的考察中对于一些特殊殊技巧解答问题提出一定的要求,这类题目学生得分率较低,技巧性问题难度大,应用面窄,适合于数学竞赛,并不适合用于高考。对于特殊技巧,老师不补充或学生课外作业阅读未见过做过,想在考场这一特定环境内创造出来是不可能的,如果试题中常出现特殊技巧性问题,必定引起教师补充讲授各种解题技巧及技巧性强的数学题,加重教师学生的负担,导致题海战术,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对数学技巧的要求。
认清自我,明确复习的重点、着力点,不盲目的上难度
认真分析自己数学考试失利的原因,把自己错误的信息分类。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
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找到自己失利的原因后,不急、不慌、不乱,不放弃从最小的基本点开始抓起,努力做到抓住细节吃透细节,一步一步的解决。
4文科生数学的解题技巧
要有通览全局观念。高考试卷发下来,填涂好姓名、试卷类型、贴好条形码等项目后,离正式答题尚有一段时间。考生可以利用这一“空闲”迅速了解一下全卷有几大题,几道小题,各题的分值比例如何,并初步拟定一个大致的答题时间分配方案,确定答题的“战略框架”。比如理综答题时间安排,第一卷用50分左右做选择题,第二卷9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分到各科目:生物一般30分钟左右,化学50分钟左右,物理60分钟左右。余下10分钟左右整理检查卷子。
遵循“先易后难,勿打持久战”的答题原则。高考试题编制上一般都有先易后难的特点(但也有的学科开始的题目较难)。刚进考场时,绝大部分考生都会感到情绪比较紧张,没有达到思维的最佳状态。所以先易后难是很好的一种解题方式,而且,容易题做得越多,拿到的分数就越高,底气越足,自信心大大增强。若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暂时跳过,容易的题完成后,节省下的时间,再攻克难题,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在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比如,高考理综合考试150分钟,总分300分,意味着每1分钟就要得2分。试想想,一道19分的题目,10分钟以内必须做完,而你却花了二十多分钟才解答出来,即使正确,而因为你已付出了全场考试几乎五分之一的时间,却只得到了总分几乎十五分之一的回报,实在是得不偿失。
巧用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是最恰如其分的写照,巧妙答题节省时间便是在挣分。有些选择题,你若一个一个地仔细推敲各个选项,过于费时费力,而用排除法、逆向思维法则很快可以选中答案。做图像题时,应边看题目边对照图像,理清题意,耗时大减,事半功倍。
篇7:数学考试解题策略,高考数学得分策略
作者 | 纸盆
1、保证运算准确
数学题基本都是要运算的,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我们都要在草稿上写,所以写草稿的时候要规范,认真,不能过于马虎,也不要东写一个西写一个,这样看草稿的时候会过于混乱,可能会导致你运算出错,除此之外还要通过验算,验算是你最后的守门员,能检验你答题是否正确。
2、书写要规范
书写问题一直是高考需要强调的问题,我们做题的时候不仅要写得干净工整,字迹太潦草会看不清你的过程和答案,很可能直接给你答案判死刑。还有就是答题的过程要规范,原因经过和得出结论都要写得规范写。
3、难题要争分
对于不会的题怎么办?难道留空白?不可能,对于选择题来说最难的因该是最好的一道,但你完全没头绪的时候,选B或D的可能性更大些。而填空题差不多也是最后一题,真不知道怎么写就写1、0或-1,应为这几个数字是填空题出现最多的。而大题呢?对于里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步解答,写你会的,然后将相关的知识公式都写上,也许就蒙对了呢。
篇8:高考数学四大得分技巧及专项练习题
高考数学四大抢分技巧
1、套:常规模式直接套
拿到一道高考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迅速生成常规方案,也即第一方案。为什么要有套路,因为80%的高考题是基本的、稳定的,考查运算的敏捷性,没有套路,就没有速度。
在理解题意后,立即思考问题属于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有哪些方法?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这样一想,下手的地方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大体确定了。这就是高考解题中的模式识别。
运用模式识别可以简捷回答解题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我们说,就从辨认题型模式入手,就向着提取相应方法、使用相应方法解题的方向前进。
对高考解题来说,“模式识别”就是将新的高考考试题化归为已经解决的题。有两个具体的途径:
①化归为课堂上已经解过的题
理由1:因为课堂和课本是学生知识资源的基本来源,也是学生解题体验的主要引导。离开了课堂和课本,学生还能从哪里找到解题依据、解题方法、解题体验?还能从哪里找到解题灵感的撞针?高考解题一定要抓住“课堂和课本”这个根本。
理由2:因为课本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有的试题直接取自教材,或为原题,或为类题;有的试题是课本概念、例题、习题的改编;有的试题是教材中的几个题目、几种方法的串联、并联、综合与开拓;少量难题也是按照课本内容设计的,在综合性、灵活性上提出较高要求。按照高考怎样出题来处理高考怎样解题应是顺理成章的。
②化归为往年的高考题。
2、靠:陌生题目往熟靠
遇到稍新、稍难一点的题目,可能不直接属于某个基本模式,但将条件或结论作变形后就属于基本模式。
当实施第一方案遇到障碍时,我们的策略是什么?转换视角,生成第二方案。
转换视角,转换到哪里?转换到知识丰富域,也就是说把问题转换到我们最熟悉的领域。这就包括:
(1)把一个领域中的问题,用另一个领域中的方法解决。
(2)换一种说法。
3、绕:正难则反迂回绕
高考是智慧的较量,尤其是面对困境如何摆脱的智慧。现在的高考必然出现“生题”“新题”,对此考生可能一时无法把握,使思考困顿,解题停顿。这些战略高地以单一的方式一味死攻并非上策,要学会从侧翼进攻,要有“战略迂回”的意识,从侧面或反面的某个点突破,采取类似“管涌”的方式扩大战果可能更好。“正难则反”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顺向推有困难时就逆向推,直接证有困难时就间接证,从左边推右边有困难时就从右边推左边。
“人生能有几回搏”,考场如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关键不是无原则的放弃,也不是两败俱伤的死撑,我们要学会“迂回”,要善于走到事物的侧面,甚至反面去看看,也许会出现“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景象。
4、冒:猜测探路将险冒
在常规思路无能为力,需要预测,需要直觉、估算、转换视角、合情推理等思维方式,除了需要综合我们在基本点、交汇点上的经验外,主要不是抽象,而是直观;主要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合情推理;主要不是知识,而是常识;主要不是我们通过大量训练获知的规律,而是数学活动的经验。因为演绎推理能力是验证结果的能力,而直观能力是预测结果的能力。没有预测,我们验证什么。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寻求一种办法,让问题在“直观上变得显然起来”,这是德国数学家C。F,克莱因给我们的教诲。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高考中要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根据试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思维策略犹为重要。
我们研究解题的思路与策略,在于形成解题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形成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就是:我们是否具备实现方案的能力?不只是思想,还要实践。
运算的准确性、逻辑的严谨性和表达的规范性是需要在实践中获得的,由策略水平到技能水平。没有策略不行,没有策略思想,就只能停留在套路化的水平,策略是我们解题的哲学思想。但光有策略水平,没有技能水平也不行,那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我们不仅需要思路上的清晰,还需要算法上的娴熟。
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要在抓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五大能力的前提下,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加强思维策略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切实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这更是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时代给我们中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专项练习题
1.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焦距为4,一个顶点是抛物线y2=4x的焦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A.2 B. C. D.
2.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0的点M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C. D.
3.设F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A,B,C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0,则||+||+||=( )
A.9 B.6 C.4 D.3
4.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x=1 B.x=-1 C.x=2 D.x=-2
5.已知A,B,P是双曲线=1上不同的三点,且A,B连线经过坐标原点,若直线PA,PB的斜率乘积kPA·kPB=,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1 B.2 C. -1 D.-2
6.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经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A,AKl,垂足为K,则AKF的面积是( )
A.4 B.3 C.4 D.8
7.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长为8,则p= .
8.(湖南,文14)平面上一机器人在行进中始终保持与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若机器人接触不到过点P(-1,0)且斜率为k的直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0),直线y=x-1与其相交于M, N两点,线段MN中点的横坐标为-,求此双曲线的方程.
10.(2014安徽,文21)设F1,F2分别是椭圆E:=1(a>b>0)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AF1|=3|F1B|.
(1)若|AB|=4,ABF2的周长为16,求|AF2|;
(2)若cosAF2B=,求椭圆E的离心率.
11.已知点F是双曲线=1(a>0,b>0)的左焦点,点E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ABE是直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2 C.1+ D.2+
12.(2014湖北,文8)设a,b是关于t的方程t2cosθ+tsinθ=0的两个不等实根,则过A(a,a2),B(b,b2)两点的直线与双曲线=1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13.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双曲线x2-y2=1的渐近线与椭圆C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的方程为( )
A.=3 B.=1C.=-1D=-2
C.=1 D.=1
14.(2014江西,文20)如图,已知抛物线C:x2=4y,过点M(0,2)任作一直线与C相交于A,B两点,过点B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O相交于点D(O为坐标原点).
(1)证明:动点D在定直线上;
(2)作C的任意一条切线l(不含x轴),与直线y=2相交于点N1,与(1)中的定直线相交于点N2,证明:|MN2|2-|MN1|2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15.已知点A(0,-2),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F是椭圆E的右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O为坐标原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A的动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篇9:高考英语听力得分技巧
技巧一:记关键信息
听的时候重点信息的记录必不可少,比如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数字等关键词,重点关注疑问句,在听的时候一定用笔在试卷上记录下拉。
如果题目是计算价格的或日期的,你可以先用数学写在旁边,全部听完了再来算。比如一件衣服平时卖六十五块,现在打七折,问你现在多少钱。可能在听力的时候你一下子算不出来,那你就把它用数字写在旁边,先别算。先接着往下听,不要让计算耽误你下道题。
技巧二:猜的技巧
理解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猜测、估计、预想和想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有的题目完全听不懂的,就只能通过猜测(蒙)了,其实猜也是有技巧的。
从答案选项中预测: Q: What does Tom do? A. He’s a truck driver. B. He’s a ship captain. C. He’s a pilot. 录音原文: W: Tom flew to Anchorage last night, then took some passengers from there to Dallas . M: Yeah, but he couldn't land because the airport in Dallas was snowed in. 从选项看,问题应是关于职业方面的,再从flew, passengers, airport这些信息词中可知道Tom的职业。 2. 从说话人口气预测: 在A,B两人的对话中,如果B是附和或赞成,往往说“Yes”,“I agree”,“Sure”,“I think so”等。但如A用否定句,B表同意时则用“No”,“Neither / Nor?”等。 例如: A: Harvey doesn't seem to fit into this class. B: No, he is really a fish out of water.
短文根据答案猜测
A)He has proved to be a better reader than the woman.
B)He has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the book.
C)He cannot get access to the assigned book.
D)He cannot finish his assignment before the deadline.
从四个选项里面,我们不听题,立即就可以排除的选项是哪一个呢?A选项里面说男士比女士读得好,明显对于男士的态度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根据我们的标准我们立即可以把选项A排除,四选一变成三选一。
我们再看第二题的选项:
A)She will drive the man to the supermarket.
B)The man should buy a car of his own.
C)The man needn’t go shopping every week.
D)She can pick the man up at the grocery store.
四个选项一比较对于男人negative 的选项无疑是B选项程度最大。
第三题更加明显
A)Get more food and drinks.
B)Ask his friend to come over.
C)Tidy up the place.
D)Hold a party.
大家看一下四个选项哪一个最negative呢,无疑的我们可以看到只有C选项让男人干活,整天收拾屋子,又脏又累,叫苦不迭。
在很多的试题里面大部分的男女对话体都遵从这样的一个原则,大家可以一一的分析一下对个原则加以验证。在我们做题的时候多掌握这样的一些思路和窍门,能让我们做起听力题来得心应手。
较长对话和短文的理解 ,抓听首句和首段有助于整体理解文章;结尾部分所给出的信息不一定是题目的正确答案,可能只是一个陷阱;推理思路要正确;语境中抓要点。
英语听力要求考 生从头到尾按顺序往下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选择,没有“回头看”的余地。学生长期进行听力训练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听力应试技巧,对于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尤为重要。将试卷发下来还未进入答题时间的几分钟利用起来,浏览一下听力的题目和答案,大体能猜测出对话的情景。在录音视听的两分钟里重点关注一下前五个题目,虽然简单,但是只能听一遍,刚开始很多考生都无法进入状态,也是失分的因素。
篇10:高考英语得分技巧
1.…only in this way ,can you…这句无论什么作文都能用上,瞬间提高一个档次。
2.新课标英语完形看到share果断选上。改错看到and改成but。
3.英语改错错误类型:动词必有一个;名词必有一个;冠词必有一个;词性错误必有一个;代词必有一个;逻辑关系错误必有一个;必加一词;必删一词;主被动可能错;介词搭配可能错;要注意用两行写成的句子。大概这样。
4.英语阅读理解,问作者态度一定选objectively~还有众屌丝们,高考的英语阅读都是比较积极的,理智的,所以响应的题都应该选积极的。
点击查看:高考英语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5.英语阅读出现MUST,ONLY.NEVER一般都是错的。根据高四的楼主刷过的上百套英语试题,我觉得这个很中!!
6.英语会有一两题阅读涉及到infer,每当看到这个词语只需要看选项原文没有出现过的那一句基本就是了。
7.英语选择题非谓语动词过去分词考的概率大,实在做出来就判断主动,被动,关系,一般都对,一分啊亲!
8.what is more而且。这个无论什么作文都能用上。
9.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事实不容否认…这个百分之八十能套上。
10.当然,为了提高档次,可以把作文里的important 换成significant,把very(副词) 换成extraordinarily ,高级词汇,屌丝装13必备。
11.…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唉,这句用到挺不错的。什么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结尾用的,I hope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will be helpful and wish you have a good journey ,这句很长时间没背了,应该没错吧?有的话指出。
13.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就我而言

【高考数学得分有望上扬(共10篇)】相关文章:
英语考试总结2022-04-30
北京高考数学卷昨晚运至清华 其他科目须先扫描2022-09-12
高三动员大会的演讲稿2022-07-16
各省高考状元语数英的学习方法2023-12-31
高考估分4点建议2023-01-11
高二文科语文学习方法介绍2023-05-30
期中考质量的反思2022-06-11
期中考反思2023-01-07
考试总结高中学生2023-04-28
考研日语作文平均分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