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共9篇)由网友“要泥寡辣”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
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
一、德育机制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无奈的高考制度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在悄然形成。这一变革教育以及课程作出明锐的反应,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内容繁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学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重科学素养轻文化素养,过于重视重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与选拔制度,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高考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这种统一的大规模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长期实行以后,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一直以来,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深入人心,高校招生只看学生的成绩,唯高分录取。偏重知识记忆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单一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大弊端,高考唯有笔试,无从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等。因此,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高考并不是真正能选拔出各方面符合要求的人才的,高校招收的也只是擅长考试的学生罢了,相比于国外的考试制度,我国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过于单一,而且门槛较高,每年的高考都会让一大部分的学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方面的考核制度值得考虑和采用。
中国的高考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它造成了学生只埋头苦读而忽略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的现状,因此中国学生的文化成绩要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创新,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方面欠缺很多。在中国,高考被认为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家庭的转折点,学生背负的压力很重很重,而这些压力与学业一起限制了学生的素质的发展。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因为与考试的形式相矛盾而浮于表面,并未真正实现在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中。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势在必行,培养人才的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
三、高等教育机制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录取方式就是高考以及占比很少的其他录取方式,高考从以前的全国一张卷到后来的部分省市的自主命题再到后来的高校拿出小部分名额来实行自主招生,其通过统一的考试来决定高等教育的生源是一直没变的!而欧美的高校入学方式则大大不同。美国的高校入学方式有非选拔式入学制和综合选拔式入学制两种。采用前者大多是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后者才是最具代表最主流的招生方式,SAT和ACT是美国最主要的两种入学考试,美国近期又有新政:学生可以多次报考美国高考可以挑选最好一次作为申请大学的凭证,有的`高校还要根据中学的表现来决定入取与否;在中国我们经常听过某某高职位官员的亲戚可以较为轻松的到高校求学,因为高职位官员也许就掌握着这家高校的经济命脉,如果你不安排入学,那么教研经费就会减少!而西方往往那些最著名的大学是那些与政府无关的高校,他们的资金往往是由校友提供,校友也不会擅加要求!
四、教师管理及课程设置机制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竞争机制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这些老师不拿工资,他们只拿讲课费,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中西教育,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至于如何解决,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五、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在西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有区分专业,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在专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即进大学容易,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中西教育,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总之只要能进来,出去就容易,不光大学,就连硕士也一样,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篇2: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本文通过中西习俗差异之比较分析,揭示其自身的'特点,旨在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理解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周可荣 房兰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72 刊 名:道德与文明 PKU CSSCI英文刊名: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B824 关键词:习俗 中西习俗差异 文化研究篇3: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背景知识教育,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使得学生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词不达意、语不得体,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总结起来,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 者:吕嫒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刊 名:小学教学研究 PKU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 年,卷(期): “”(11) 分类号:G62 关键词:篇4:中世纪中西财产继承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中世纪中西财产继承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本文着重探讨中世纪中国和西欧不同的财产继承形式对家庭结构、婚姻状况、迁移流动等基本人口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从而对中西人口变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财产继承与人口的关系角度来剖析中国和西欧近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差异。
一、简单说明
中世纪的概念实际是西方学者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一般认为它始自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灭亡的公元476年。 这一事件标志着欧洲奴隶制结束,封建社会开始逐步形成。而中世纪截止的年代则无固定说法。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它没有具体的结束时点。有的学者指出:如从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替发展角度来看,中世纪的末期为16世纪和17世纪的最初几十年。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因素形成的时期。(注:参见谢缅诺夫:《中世纪史》,三联书店,1956年,第8页。)其突出标志是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我们认为,欧洲的中世纪实际是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以至瓦解的历史时期,属于欧洲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国家,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也不尽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欧洲中世纪传统社会实际涵盖欧洲,特别是西欧整个封建社会。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本文所论及的西欧范围主要指英、法、德和比利时、荷兰等国家。
严格来讲,欧洲的中世纪并不与中国历史上社会形态的划分相对应。因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已延续了至少950余年(这里采用战国封建论,以公元前475年为起始年代)。 具体说来,公元476年的中国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为宋元徽四年, 北朝为魏孝文帝延兴六年)。当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在16、17世纪开始瓦解之时,中国尚在明王朝统治时期(它建立于公元1368年,灭于1644年)。至17世纪中叶,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才刚刚建立,距离灭亡(公元19)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由此给人们的直观感觉是:中国封建社会较西欧建立早,延续时间长。很显然,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线条相对清晰的中世纪时代。同时也要指出,即使在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年代也只有一个大致的看法。有鉴于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中世纪”是一种借用,只是说有一个共同的起始点,而无共同截止时间;确切些说,二者的结束时间都在近代以前的封建社会解体之际。
二、中国和西欧财产继承制度比较
在中世纪,中国和西欧的财产继承是沿着两个不同的路径发展的。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财产继承以诸子均分为主,而西欧则以诸子中一人继承(虽然长子继承比较普遍,却还有其他子弟继承的情形)为主。更进一步讲,中国的财产继承是父系全部财产的彻底均分,而西欧则流行土地财产的不可分割继承,动产和现金财产的可分割继承(甚至均分)。由此,在中国,私有财产具有较完整的意义。除了个别王朝在建国初实行有条件的均分土地政策(即限制继承)外,大部分时期,耕地中的主要部分为私人所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合一的。由于没有外界掣肘父家长对家庭财产的分配,均分是可能采取的最理想方式。只有这样,才可将财产继承中的家庭冲突降低到最小程度。当然,均分财产制也同中国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认识和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而西欧在中世纪,土地的分封制使产权和使用权分离。这不仅对农奴、佃农如此,对较低层的土地贵族也是如此。土地占有者和使用者有权终身乃至世代拥有土地,却不可将其分割继承。可以说,这是西欧土地财产继承采用单一继承人制度的根本原因。西欧家庭动产的可分割继承甚至平均继承又显示出与中国相似的一面。不过,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是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来源。由于西欧土地可以世袭相传,这意味着谁获得了土地,谁就获得了家庭的主要财富。这在平民家庭中尤其如此(因为富人可能有数量可观的动产财富)。
(二)中国的财产继承强调男系血缘关系的延续和伦理秩序的建立,因而可以说,女性基本上被排除在财产继承之外。如果将财产继承与家庭、家族祭祀制度联系在一起则更是如此。西欧的财产继承过程中虽然也有重男倾向,但对女性不完全排斥。西欧这方面的重男意识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男性在农耕社会中的地位较女性重要;二是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男性是军事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特别是在贵族社会,财产继承是与军事义务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世纪中后期,军事义务的直接承担同财产继承有所脱离,即不能参加军事行动的妇女只要有人顶替她出征也有资格继承财产。在平民社会中,没有男性子嗣的家庭,妇女可以完全继承家产,并且没有其他附加条件予以限制。
(三)中国财产继承的时间确立比较模糊,即具体的财产代际转移在什么时候完成并不清楚。父家长的主观愿望或个人意志起较大作用。因而造成了财产继承时均分制的有序与代际转移时间的.不可预测所形成的无序。父权制由此而更加强了。在西欧,财产继承的时间确立比较明确,或在继承人结婚之际,或在父母一方去世之时。有的则以立遗嘱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些都表明,西欧的财产继承基本上在两代之间即予完成。父权制大家庭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p>
三、财产继承对人口发展的影响'p>
财产继承实际上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继承。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进而必然对一个区域人口发展产生影响。具体来讲,财产继承对家庭、婚姻、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都有明显的制约或促进作用。由于西欧和中国基本上是沿着两个不同的财产继承类型发展,因而其影响表现也有差异。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予以分析比较。@6 c `,X?~? G|!^;$BRvHq SGXTn. B w Vr微电子学论文 ? ? Q{r _/]Pz g . W.S“UR/U
(一)财产继承对西欧、中国家庭结构的影响
1.西欧的家庭结构
根据不可分财产继承原则,家庭主要财产由一个子女来继承,不具有继承权的子女可以继续生活在父母家中,但却没有在这个家中结婚的权利。只有获得继承权的子女才允许在父母家中结婚。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欧中世纪社会中,直系家庭占有一定比例。由此构成父母、未婚子女和一个已有继承权的已婚儿子的居住形式。而另一方面,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子女往往被鼓励出外谋生、创业,以便获得结婚的物质条件。他们所组成的绝大多数是核心家庭。相对来说,没有继承权的子女比例要高于有继承权者。所以,西欧社会中,简单家庭占绝大多数。
一些学者指出,在西欧中世纪,无论在时间上向后追溯多远,核心家庭都是极其普遍的。特别是在英国、低地国家和法国北部,核心家庭具有压倒的优势。下表对此有一定反映。论文中世纪中西财产继承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西欧主要地区家庭结构
地区
时间
一人户% 简单家庭户% 扩大家庭户%
30个有可靠记
1622―1821
8.5
72.1
10.9
录的英国村庄
LISSWEGE(比利时)
1739
1.9
85.3
10.3
HALLINES(法国)
1773
6
81
8
LOFFINGEN(德国)
1687
0.8
82.4
4.8
地区
复合家庭户%
其他%
30个有可靠记
4.1
4.4
录的英国村庄
LISSWEGE(比利时)
1.3
1.2
HALLINES(法国)
2
3
LOFFINGEN(德国)
4.8
7.2
资料来源:彼得・拉斯莱特:《西方家庭的特点:历史的观察》(PETER LASLETT:”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FAMILYCONSIDERED OVER TIME“),载《家庭史杂志》(JOURNAL OF FAMILYHISTORY)第2卷,第2期,1977年夏季号,第97页。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简单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或一对夫妇(或寡妇)同孩子组成。扩大家庭包括一个已婚夫妇除了子女外再加上一个或多个亲戚。复合家庭指两个或多个由亲缘关系或婚姻相连的家庭单位。其他为不清楚部分。实际上讲,这些家庭可概括为核心和直系家庭两类。
另外,我们从家庭的代际关系上,可对西欧国家的家庭结构作以下分析。
西欧主要地区代际关系
地区
年代
一代户%
二代户%
三代以上户%
英格兰35个社区 1599―1821
25.1
69.2
5.7
比利时:LISSWEGE
1739
13.9
83.3
2.9
法国:HALLINES
1773
13
77
9
德国:GROSSENMEER 1795
12.6
70.1
17.3
资料来源:同上表。
上引两表都反映出,在西欧,由一对夫妇,或一对夫妇与其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占绝大多数。而从绝对比例上看,三代以上的直系家庭显得较少。如果结合单一子女继承财产的情况则更是如此。因为如果一个家庭平均若有3个子女(可活到成年年龄),从继承比例上讲则有1 /3的人获得继承权,并进而结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继承者生育及时,三代以上的直系家庭保持2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同时也应看到,西欧的财产继承多发生在父母年老退休时,或一方死亡之时。如果考虑到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口预期寿命较低这一事实。一个这样的家庭即使能保持三代同居,从时间上讲也是短暂的。所以,许多西欧家庭史学者认为,祖父母、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代直系家庭很少。或者说,在家庭发展过程中,直系家庭将形成核心家庭几次。一个孩子出生时可能是在直系家庭,当其长大一点时,他则可能仅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因为祖父母已经去世。即使有叔叔、姑姑,这时已经搬出去了。(注:戈特利勃:《从黑死病到工业时代西方世界的家庭》(BEATRICE GOTTLIEB, THE FAMILY IN THE WESTERN WORLD FROM THEBLACK DEATH TO THE INDUSTRIAL AGE), OXFORD UNI. PRESS, 1993,第15―16页。)
篇5:中西物质观的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中西物质观的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文化起源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文明程度越低的人类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大.这使得几乎处在同一历史时期,却处在不同外界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的中国古代先哲与古希腊智者对于物质的结构和演化形成了迥然异趣的'物质观学说.并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演变系统存在着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系统的差异逐渐被放大.而这种差异至今仍影响着中西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作 者:李晓茜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6097 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C19 关键词:物质观 阴阳五行学说 原子论 比较学篇6: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篇的影响论文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篇的影响论文
思维方式主要有八个部分,分别是知识、方法、智力、意志、观念、情感、习惯和语言,并且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思维方式一方面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一种以思维能力为主体长期形成的思维态势和惯性的思维定势;
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智力、智慧和智能水平的整体凝聚,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一部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其时代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现如今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汇通成为中西文化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由于受到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科学传统、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中西两大文化体系所孕育出来的各自的哲学思维方法各有所长。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哲学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探求整合中西哲学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更迭,形成并存在着很多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其中中西方民族在各自的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特色。中西方绚烂多姿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美丽,而其两者之间的各种不同,究其深刻原因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比较中西哲学思维差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一、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比较
(一)以主观为主的感性直觉思维和以客观为主的理性逻辑思维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中国的传统思维就是一种以主观感悟为主的感性的直接的思维方式,而西方的思维比较注重以客观为主的理性逻辑思维方法。季羡林先生也曾指出“一言而蔽之,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则重视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直感体验即借助于直觉体会,习惯于用具体形象的描述来表达抽象的事物,以感性认识观察事物,再通过联想推理和分析,形象地表达事物,反映客观事实,不善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孔子的“天人合一”还是老子的“道”,都强调的是靠直觉、顿悟来领会,而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直观性。通常是用知觉从整体上进行模糊、直接的把握,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语言上,中国人习惯以“意”统形,用意来使词语内容丰富可感知。
诸如此类的成语特别多,像微言尽意、妙象尽意等。汉语的表达也往往凭借作者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来连句成章,句子段落之间的功能和层次往往会置于次要地位,而西方人则正好相反,写文章高度重视理性和逻辑思维。
西方人重视数学和逻辑,他们的思维方式则是注重思辨抽象,对客观对象的规定方面以理性的`思辨和逻辑体系的层层推进。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思辨到近代培根发展的归纳逻辑,再到现代,西方人对理性思维和体系的完整性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
由此可见,西方人以他们的智慧去了解客观世界,揭开宇宙之谜,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使之为其所用。这种关注客观世界,注重逻辑思辨,擅长就认识对象进行结构性的层层解释的思维方式,使西方哲学具有较强的逻辑严密性和体系的完整性,推动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统一整体性思维和单元个体式思维
从思维方法上看,中国人是统一的整体性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主张生命整体式思维,认为重在综合。而中国哲学讲究“阴阳一体”,虽然不否认对立面的斗争,但更多是把个人、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察。不主张割裂,而是主张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自然和谐观。
《周易》最早提出了整体论的初步图式,并把一切的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统统纳入由阴一阳一两艾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而孔子的《易传》又进一步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整体观,还把四时运行、空间方位和这个整体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模式,为整个传统思维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人更加关注事物的本质,比较喜欢进行个体的分析与研究。例如西方哲学中的“神凡两分”,虽然不否认统一,但比较重视对立,强调对立面的冲突与斗争。他们把统一的世界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在统一的世界中,西方人善于发现内在的差异和对立,并对对立面分别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出事物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但也往往会带有某种机械性的色彩。西方的哲学家们都坚持主二分法,分为主体和客体。正是这种宇宙观使西方人喜欢探索,注重个体。
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大力提高,机械原子论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他们把复杂的现象和事物分解为具体的细节化问题或简单的元素来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这种个体式分析思维使他们善于解决具体问题。他们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致力于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本质,从而形成了其个体分析的思维模式。
(三)圆式地迂回性思维方式和直线性思维方式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是由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不同,像中国人是曲线思维,是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习惯环绕的圆式。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是圆的,中国人已经被这种圆形的宇宙哲学意识深深地影响了。与之相呼应的就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思想,皇帝才是中心,只有皇家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管经历多少次的朝代更替,中央集权制的官僚政体的本质从未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的相处讲究圆滑,不喜欢硬碰硬,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形成了以集体与他人取向的文化,说话习惯于绕弯子,常常避开主题。
与中国人不同的是,西方人因其文化的分析性特点,他们的思维呈线性方式展开,是由点到线,以线为主体的直线式思维方式。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西方人寻求世界的对立,认为世界是统一的、非矛盾的和排中的,“非此即彼”的思想认为:一个命题要么是对,要么是错,没有中间的选择。
因此西方文化发展的就是不断地毁灭和新生的这种直线型的,是在否定中前进的历史过程。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倾向以契约为基础,追求自由、平等、一致,强调个人意见的表达,喜欢直截了当的待人态度,说话写文章惯用演绎式或归纳式,喜欢直接摆出观点或看法,然后再依次交待背景、条件等,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与人交往时,他们往往径直提出要求,对原因的陈述可有可无。
二、中西方哲学的融合汇通之路
中西方思维方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因此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想寻求一种实践经验,然后通过直觉上的体会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然而这种认知仅仅停留在对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现象的描述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和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发掘。显然这种思维方式有一定局限性。
而西方人的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他们更加依赖理性,借助自然科学的成果,用实证思辨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这种理性的思维方能深入探索和挖掘到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从现实实践来看,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早期封建社会的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已被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和依赖所代替。现如今,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混合的整体,各个国家联系密切,无论哪一种思维方式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不同形态的思维方式也需要走向国际化,才能在这个多元化时代的共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从我们应该以理智地对比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发扬其中合理的部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加强交流与互补,在直观感性的基础上建立起逻辑思辨的大厦,把中国的“知、情、义”与西方的理性思辨充分融合,从而更加全方位地把握世界。
因此,我们只有放眼世界,真正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各取所长,优劣互补,在相互借鉴中学习,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篇7:中西学生英文写作对比及差异分析
中西学生英文写作对比及差异分析
英语写作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文就思维模式、逻辑推理、概念差异、语篇策略及语言本质等问题,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写作习惯,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英语写作教与学应采取的策略,在差异中提高写作水平.
作 者:康英华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赤峰,24000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年,卷(期):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英语写作 思维模式 逻辑推理 篇章策略 语言因素篇8: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的论文
1 中西文化差异
回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思想一直都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最基本的也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因此中国人自古便形成了其含蓄内敛、沉稳婉约的文化风格。而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则不然。经历的几次的文艺复兴与文化运动,西方文化始终是在传承与对立之间不断的转变与移动,在反复与动荡之间不断延续。思想的自由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开放进取、直截了当。
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艺术与设计传统,但受社会体制、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发展的道路却不尽相同。从哲学思想上来看,中国偏向于感悟,习惯将自身的思想融入创作之中;西方则更注重理性,充满了对现有事物的思考与批判。
篇9: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的论文
广告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创新的结果,每个优秀的广告都在展示着当前条件下社会、经济和文化巨大发展。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广告就必然要受到的它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思想的影响。
2.1 文化理念差异对广告影响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时至今日仍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奠基。“儒家”思想主要作用于人与人相处之间,重国、重家、重感情,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深深的植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因此中国很多饮料、食品广告经常是一群人在一起快乐的分享,或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品评讨论。而西方人则不然,西方崇尚个体自由、个性张扬,广告中也是以个体需求的满足来表现。在东方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重视与要求,是要远远高于西方人的。这其中“孝”是整个道德思想的原点,所以自古中国人的观念中孝敬老人依旧是中国人评判道德的标准。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尤其是在保健品广告中,大都以孝敬父母为题材,较为典型的就是“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而在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一种类似朋友的相对平等的关系,西方父母把对儿女的抚养和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也就不要求太多的回报。也正是基于如此,西方广告中很少出现孝敬父母的场景与语言,更多的是孩子与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慢慢的长大、慢慢的衰老。
2.2 思维模式差异对广告的影响
由于西方文化是由多種民族及地域文化汇合而成,故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通过不断地思考、甄别其中的一般规律与本质。因此西方人更加注重思维的理性。而中国自古便受到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则更加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习惯通过感悟,重新认识与发展其中的联系与经验。
百事在中国新年投放的《把乐带回家》系列广告中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年迈失偶的老人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询问孩子们是否回家过年,儿女却因事业要求纷纷表示无法回家陪伴,老人对着早已准备好的儿女们喜爱的饮料零食心中充满惆怅。化身为孤独路人被老人带回家的百事大使古天乐看到这样的情景,分别找到其儿女递上他们喜爱的食品并用老人曾经的话唤起儿女们的共鸣,大年夜当老人独自一人黯然神伤时,儿女们却陆续回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儿女祝福老人“心想事成(橙)、百事可乐、天天有乐事”。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把产品与广告宣传融入于回家过年这一情境之中,前半段通过场景的展现与几位主人公的对话,在传递浓浓的父爱的同时隐喻人们对产品的喜爱,后半段又利用语言上的双关性,把祝福语与品牌宣传融合在一起,在甜蜜的家庭氛围中加强产品品牌认知。
而同样是百事广告,在西方国家则不同:一个小男孩站在一台饮料自动贩卖机前,他先掏出了两枚硬币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把可口可乐放在地上站上去,再掏出一枚硬币在较高的窗口买了一瓶百事可乐打开并喝着离开,可口可乐则被原封不动遗弃在原地。广告全篇没有文字说明,只是用买百事可乐够不到先买两瓶可口可乐来垫脚这个小事,引发人们的思考并传递“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好”这一宣传主题。
2.3 表达方式差异对广告的影响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在中国人的生活与相处之中可谓无处不在,因此中国人在事物的表达上往往是含蓄的、委婉的。这便导致中国广告往往不是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先通过画面或一系列的陈述作为铺垫,再讲出广告的中心。就如同王老吉凉茶广告,先出现朋友欢聚,麻辣火锅沸腾翻滚的画面,然后再引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而西方由于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开放式文化,西方人性格也较为直率,在表达方式上则更为直接。西方广告更多的是一系列有寓意的画面或场景之后用一句精炼的语言直指广告的主题;这也导致中西方广告在突出重点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同。中国广告大多是通过对产品特点的反复述说,用语言的传达来建立广告的宣传效果。而西方则更加注重运用广告的创意性、故事性以及画面与语言的联系性,通过强烈的冲击感和足够的想象空间,来激发用户的兴趣与关注,从而达到宣传目的。
★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 文化差异英语作文
★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 比较文学论文题目
【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共9篇)】相关文章:
外语系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外语系开题报告2023-01-15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2023-01-17
历史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论文2022-10-26
如何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中渗透文化教学2023-09-20
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论文2022-04-30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2023-03-06
落后地区二本高校统计学教改初探论文2022-09-18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育研究分析论文2023-07-23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2024-04-12
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差异及对策论文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