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

时间:2022-11-15 08:05:0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共11篇)由网友“甜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

篇1: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

又要走远了,一下子心里酸酸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想想才知道,是离自己的出生地远了。人一旦离开自己的出生地远了,就会感觉自己愈来愈无着落了,心里愈发的感到失落、孤单了。人以群居,走得愈远愈感觉自己没有伴了,愈感觉自己离群了,心里难免要生出来一缕酸楚,这大概就是那种淡淡的乡愁吧。

有人说叶落归根,人也是一样,老了就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似乎自己出生地才是自己的归宿。按这种说法,人老了就会时时刻刻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那里的人、水土。尽管那里可能一个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也没有了,也一样思念,思念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

愈离自己的出生地远,就会愈梦到出生地。每每都是梦见那里的人,那里的山、水。常常是梦到和自己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打仗的小伙伴儿。经常是梦到和自己影影乎乎的有那么一点儿暧昧的小女孩子,她的那些小不点儿的事情,非常清晰地在梦中纠缠,往往是把自己纠缠得要死要活的,恨不得一下子把事情搞定,可就是在这个时刻,梦一下子惊醒了,浑身是大汗淋漓。

有时候也会梦到自己从又回到那些自己曾经已经非常后悔的`过去里,这下把自己那些做错了的事情从新做好了,心里那个畅快啊,就像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尽头的路上,终于见到了一个水井,趴下来不管不顾的痛快淋漓地喝个痛快,结果也是一下子醒了,原来是一个美梦,真正的一个美梦。

美梦醒了,一脸的泪水,连枕头都湿了一大片。这时候,很想坐起来,点一颗烟,借着窗外淡淡的月色,任自己的思绪尽情地驰骋,随意地,没有任何束缚地流淌。

窗外,偶尔有一点小小的声音,发一声响,随之就消失了,消失得让人的心更加感觉孤单,感觉感觉惆怅。在进入那个毫无思想的境界的时候,突然,又会被一道不知道打哪里射过来的一束光亮,惊悸了一下。这时候,才会发现窗外的天也马上就要亮了,能听到有人早早地起来了,为了一天说不好的忙碌忙了起来。

窗外,渐渐地有了鱼肚白,由原来的稀稀两两的杂乱声音变得加倍的乱了。似乎是有一个大大的队伍,正紧迫地奔自己这里来了。这时候,伴着那些嘈杂的声音,自己才感到有了困意,有了疲惫,浑身一点儿的力气也没有了,疲软得像一个刚刚泄气的皮球,一下子瘪在了那里。

天又是一个好天气,这样好的天气,马上有了精神,夜里的那些淡淡乡愁像是遇到了炙热天气的冰,立马化得没有了踪影。浑身上下来了力气,站了起来,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感觉自己还没有老,挺精神的,像是三十岁的年轻人一样,深深地呼气呼气,大踏步地走了出去,一天,新的一天,就这样又忙碌了,忙碌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一些什么。很快,自己把自己融入了忙忙碌碌的大千世界之中,没有了身影。

篇2:远去的乡愁散文

远去的乡愁散文

今年初四回娘家,刚坐下没说三句话,娘就把话题拐到了拜年上:“小梅,今年咱村不让人们起五更拜年啦,都让去广场团拜”。说这话的时候,娘一脸的凝重。

父母年纪大了,在村里的辈分相对也就高了。多年来,大年初一父母都凌晨四点多钟起床就开始烧水煮饺子,等吃完饭,收拾不完碗筷,就会有早起的年轻人过来拜年。一拨接一拨,经常是这伙人还没走,那帮子人就到了。爹娘则在一片“大娘”“大爷”“叔”“婶儿”或者“爷爷”“奶奶”的呼声里不停地让着瓜子和糖块,这个说一句“过年好”,那个问一句“您吃了多少五更饺子”,爹娘惬意的笑着、幸福的回应着,在一片问候的间隙里,爹娘会问一下年轻人们过去一年的收成还有未来一年的打算,真是说不完的亲情、唠不完的`家常。来得早的还没走,晚的就到了。屋里实在挤不开了,于是大家便在外间堂屋或者院子里按着年龄或者辈分站好了,对应着自己的辈分大声喊着“爷爷,给您拜年了!”“奶奶,给您拜年了!”……爹娘则赶紧拦着拜年的后生,嘴里说着“来了就行,来了就行,别磕头了。”爹娘拦住了前面的磕头拜年的,后面的已经跪下去了。

一片祥和的氛围里,乡亲、邻里、或者骨肉亲情被渲染到了极致,年味悠悠,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

迎来送往中,看到齐聚一堂、意气风发的晚辈们,爹娘快乐着、兴奋着,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多。

村里的领导班子换成了青一色的年轻人,不让人们起五更拜年,就是这任新任领导班子的新决策之一。这件事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去广场敲锣打鼓扭秧歌,会更有吸引力。可是像爹娘这样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一方面怕冷,再者腿脚已经不灵便,出去团拜根本不现实。于是,只能听着外面锣鼓声声,伤感着岁月不饶人。

娘有些失落的声音把我飘远的思绪拽了回来:“要说死了人不让大操大办,这事还行。可是起五更拜年这事有时候不只是拜年这么简单,邻里乡亲平时有个小摩擦什么的,趁着过年,有着大伙的善意调和,彼此见个面,相互问声过年好,所有的恩恩怨怨便都会烟消云散。常年在外的人们回家过年了,趁着拜年的机会,到乡邻家里走走,炕头上坐坐,抽支烟、吃块糖,话话家常,增进一下感情。还有就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腿脚不好的老人们,只能听着外面喧天的锣鼓在回忆里过年了。浓浓的年味没了,也少了暖暖的关爱。”

娘幽幽的说着,我不知道该拿什么话来劝说她。就像我,也已知天命的年龄,对于传统年俗心里也未尝没有一份坚守。想象着在天还未全亮的清晨,大街上一群群早起拜年的人们相遇了,一句句的“过年好”“新年好”萦绕耳际;想象着走进长辈的家门,孩子们兜里装满糖块的喜悦,感叹着,拜年真的成了一去不回的乡愁,只能深深的留在久远的记忆里。

篇3:远去的乡愁散文随笔

远去的乡愁散文随笔

我坐在故乡淮北到北京南的高铁上,夜幕还没消失,黎明即将到来。我望着窗外的雪野一片白茫茫的,外面飘着雪花,我想起了三十二年前的冬天,也是在一个雪花纷飞的早晨,我离开了相依为命的奶奶,离开了生我养我给我生命之躯的故土——淮北,开始了我人生的漂泊之旅。当我离开的那一剎那,泪水涌入眼帘,我知道故乡只是我思念的味道,因为我是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海南岛。

十八岁的我迫于生计,也是想换个地方活着,总而言之,或许是命运冥冥中注定和老天爷的安排,使得我刚生下不久便有算命先生说我一辈子不吃家里的饭,这就是所谓的命吧?我真的就没有在家里生活过,也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爱和温暖。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痛苦不堪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只有离家才是生存之道,越远越好,哪怕是天涯哪怕是海角,就这样我在一个雪夜离开了故乡。

在我生命的记忆中无法忘怀那个离别的雪夜。夜下得很大,打开门一片雪野,就这样我迈开了离乡的第一步。脚踩进雪里很深很深,我和奶奶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出家门,走向村里通往外面世界的那条小路。

雪下得很大,漫天飞舞的雪花飘落在我的身上,淹没了我后面的脚步,奶奶跟着我依依不舍地送我,一老一少的身影消失在雪夜里,我此时此刻才真正明白了离别的感伤和哀愁。奶奶的语重心长我听不清楚,老人家送我一程又一程,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世间的无常和悲苦,便加快了脚步。奶奶在雪夜里向我招手,渐渐地,渐渐地,奶奶从我的视线里失去,我置身于雪花的飘舞中。别了,淮北!别了,我的故园。

也是到淮北火车站坐车到徐州转车,沿着这条铁轨,把我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从此以后,我就是一个异乡的人,死了也是异乡的鬼。

而今故土已经不在,我生活过的村庄已经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回忆、怀念和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愁。故乡虽然通了高铁,把我和故乡的距离拉近了,回家的时间缩短了,可是悲哀的是故园不在了,我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篇4:远去散文

远去散文

流星疾雨,刹那绚烂如同永恒。当万千心愿随星陨辰落,不论曾经繁华贫瘠,所有的一切并入历史废墟,悄然远去。

滚滚红尘,漫漫旅途,或行或停,不论风景如何,当往事随风,一切终成空。英雄迟暮、红粉骷髅,如旧江南烟雨,却留不住点滴曾经,款款深情。荆棘为柴、坎坑成路,种种物是人非,如流水,一去不回……因果轮回不过虚妄,过去的已然过去,再相似的昨天,今日也会有所不同。我们拦不住时光,昨天的青灯古佛可能是今日的庙堂高阁,今日的荒芜萧瑟也可能是昨天的烟柳柔波,茫茫俗世,百态万象,说不清道不明,不过终究是远去罢了。

时光的轮轴不断转动,世界远去,我也远去,一切远去。有的留下痕迹,有的凝成记忆,更多的则散于风尘。有叹息,有留恋,有梦,有心,斑驳的尘埃,陆离的世界,远去的不会换一种结局。些许惆怅,西风涩酒,走遍天涯,泪湿眼眸。没有永恒的存在,看似亘古的长河,也可能曾经停驻着一黛南山,更何况平凡而普通的我们,百年漫长却又短暂,化土成泥,恍若一梦。

沧海桑田,残缺的记忆碎片成为了最真的回忆。弹指流年,所有的喜怒哀悲一去不回,所有的色彩情调化为心的依托。还记得曾经的梦、曾经的青春、曾经的高谈阔论、曾经的爱恨纠缠……当它们皆已远去,我们感谢相遇,幻想着天涯重聚。不再以开始质疑结局,不再以结局质疑开始,一切远去,除了怀念苦辣酸甜的滋味,一切不再有意义。

远去,不知最终停留哪里,但知岁月如箭一去不返,唯有选择一条路,默默远行。不同的风景,遗留下不同的情。有过伤、有过痛,有过得、有过失,有过遗憾不舍、有过梦醒泪湿,当路上的一草一木有了寄托,故乡黄昏、天涯月明成为了内心久久牵挂的角落。

远去,免不了分离的悲伤。不想挥别,背影孤寂,登楼欲望,千山尽阻;不想走远,梦魂牵绕,大雁南飞,尽是心酸。当所有的.过往化作记忆,所有的未来化作向往,我们珍惜着铭记着而远去,不为留下万古的痕迹,只是为了人生的路有些许的意义。

世界万般,林林总总,没有永远的陪伴,远去是必然。其实,不是所有花开尽是绚烂,不是所有的叶枯尽是凄清,如同春夏秋冬的变动,远去中自会体验到人世的悲欢。这无法更改的历程,却是绘出了完整的人生。

默默远去,不需要太多,一颗波澜不惊的心,便已足够。

篇5:经典散文乡愁

时光被写进了书卷时,才感到了岁月的离愁里有那么一种刻骨的情节刻在了心里。那就是乡愁。

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天里,家乡的一切都在魂牵梦绕里,是如此的真切,没有离开过心里。

在触景生情时刻,会不可遏止的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想起曾经肥沃的原野,那里留下奔跑的身影,还是如此诱惑着成长的人生。

谁都知道再也不能往复家乡的旧貌,可是心里还是如同小孩子一样萦怀的幻想着,再踏上家乡土地的时候,一定去找一找曾经过去自己的样子。

曾经无数个日夜,泪水涟涟的想着小土房里的温馨,想着妈妈曾经年轻的容颜,呵护儿女的付出,是那样的备至。

那一片富饶的小山上,给与的快乐是任何东西不能比拟的,每个季节变化的色彩丰美,沐浴了身心。

学校的快乐时光,跳跃着活波的气息。想起小时候被调皮的同学欺负时的无助,到如今还耿耿于怀。

小学的时候, 曾经和一个男同学一个桌子,记得他姓赵,长得壮实,他妈妈是老师,他自己也觉得优越,对我不客气的欺负。他把桌子画的一道杠,如果有一点过界,他就会用笔顶我胳膊。借我卷笔刀拿去了就不给,我急了就会哭。

而他看到我哭,他就越不给。小学的时候就会胆怯,怕哪个时候又被欺负到,有时候就不想上学。

不知不觉的长大里,淹没了那些苦涩的过去,自信伴随着思想成长了青春。

同学们在告别校园的 依依不舍里奔赴社会。人生的又一个舞台打开了大门。

家乡的人们质朴,为新一代的人打了一个好的地基。让我擎着灯盏出发时,不会忘记根本。

山上的矿井永远闪亮着灯光,没有怨言付出的矿山人,付出的辛劳,功劳簿上没有写,他们还是把生命无私的奉献在了那里。

记得家里不远的房子前面有一小间平房,十几平的土房里住着一个荣军,这个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享受的待遇很高,没事时候领着弟妹们去伯伯的家里,他会拿出好吃的,给我们讲他当兵的故事。

他家后房沿很矮,他时常把豆腐腌制了以后,切好了放在盖帘子上面,我在放学的时候,会架不住诱惑,去拿一块放在嘴里,感觉非常的香,又感到对不起伯伯。

终于,有一天向伯伯投案自首,而伯伯听了哈哈的笑着,说;“我那个豆腐干就是给馋猫吃的。”

而今,再也找不到那些熟悉的身影,他们只是在梦里呈现着朝气蓬勃的样子,没有离去。

而今,再也找不到那样好吃的豆腐干,找不到那样温馨的气息。那故去的身影却留在了寻找家乡的故事里。

有人说:“身在它乡皆是客。”说的就是一种情结吧,也许,生命里的情结一大半是留在了家乡的追忆里。

我的乡愁啊,谁会记忆起呢?如果不是家乡的故人,怎么会知道刻骨的思念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我的乡愁里,一半是给记忆里曾经的,一半是给今天脚步的'。带着这样的厚重,才能够不会忘记曾经抚育长大的家乡,让我在不断的告别里相遇自己。

篇6:经典散文乡愁

那条阡陌小径,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不知有多少的村里人带着梦中的希冀,告别亲人走出那个装满乡情记忆的小村庄。开始步旅心中梦想的征程。也就在那时一丝丝乡愁已缠绕心中,还浑然不觉。乡径两旁的责任田依然是翠绿成行,生机葱茏。路边的紫丁香依然的芬芳四溢迎接着往来的人们,而家乡的那条乡径见证着岁岁年年外出与回归的游子,风雨无阻。

岁月更迭,几年的异乡漂泊,曾经的悔恨,曾经的希望,一次次地交替占领着飘浮异乡飘客的心,一次次地最终放下了归乡的思絮。每每心底好累的时候,那温柔的乡愁便会霎时涌起,犹如潮水冲洗着孤寂的心海,埋没烦恼,轻轻地舔舐着伤痕累累的心痕,抚慰疲倦的心灵。这时的乡愁彷如是避风的港湾,好是温馨。

还记得春天里小菜园的第一茬韭菜割下来时,总是很期待妈妈烙的韭菜盒子,那是记忆中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还依晰记得放暑假时,常常相约同伴去黑龙江坝子上边小丛林里采集野果子,野葡萄、臭李子、野核桃,还有红红的酸酸丁……许许多多的美好的快乐如今只能停留在记忆的纸笺中,停留在深深的脑海里。那是乡愁呀,好似一根无形的飘带,系着带着亦苦亦甜的怀念。

今年的雪入冬以来就下个没完,到了年关岁末还依旧就没个消停。凝望窗外扑簌簌下得雪花心情有些寂寥与无奈,在外打拼一事无成,总觉无颜回乡拜见父母,却怎抵的那份热切盼归团员的父母牵挂之情呢!雾霾与雪的加重似乎也未阻梗游子返乡的心切。思乡的人们知道,就在家乡的村口,有亲人在翘首凝望。即使一路等车转车的颠簸,也要回到阔别几载的家乡。圆一个踏实人之常情,回家和亲人一起过个年。

如今横卧游子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昔日乡径不见踪迹。但它却深深地印在岁月的相思里。依然迎送外出和回归的游子们。年复一年又一年记载着无数感人的乡愁情韵。

记得曾在异乡最失落时在日记里涂鸦几句:“飘落异乡心独潸然,掬起一捧。清冽村前河塘水,温润浓浓恋乡的心田。深情翘望蓝天云端,聆听娘亲长长的呼唤。倾泻那满是乡愁的记忆。触摸那厚厚的石磨盘,碾碎旅途寂寞的思念。

乡情呦,是一首古老的歌谣,醇厚绵绵,萦绕梦牵。眷顾相随远行儿女们,传唱着四季不断的乡心歌谣。”

乡情是乡愁里的最美的的风景,是乡愁里最难忘的记忆。历经岁月风雨的摧残,乡愁却越发的浓郁,越发的眷顾。

的春节临至,想念不如相见,背起行囊回家过年吧,今年的新年不会再孤寂。这是给自己和父母最好的礼物。乡愁暂离身旁。

篇7:乡愁散文

每年,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时候,天南地北的游子便开始聚集行动起来,跨越多个城市,赶赴几千年文明流年下来的古老传统节日。只为一场亲情的团聚,一份友情的欢庆,一个家的温暖。

俗语说:过了腊八便是年。人们开始紧锣密鼓的置办年货。菜市场里人声鼎沸,鸡鸭鱼肉贩档前,人们东挑西选大肆砍价;商场里客流如潮,争相选购衣裤鞋帽各式糖果,还有那各式大红对联与红包。走在路上,你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之情以及浓浓的年味。

记得儿时家乡过年的情景。腊月二十三这天,父亲说是灶王菩萨的升天之日。父亲一大早起身准备。父亲将一块四方形的肥腻猪肉清水煮熟,就是俗称的刀头肉,整齐的放在碗里,再煮上一只公鸡,把公鸡雄赳赳气昴昴的站立式放在盆里,配以其他各类香喷的肉菜,一碗白酒,摆在灶台前,焚香点蜡,烧上几刀纸钱,父亲口里念念有词,贿赂灶王菩萨吃喝高兴上得天去之后,感念人间对他的恩好,保佑主人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红火安康。仪式过后,我问父亲,这些菜我们可以吃吗?父亲慈爱的说,当然可以,灶王爷吃过的东西,可是高级贡品,吃了以后家里生活富有,顿顿有肉吃,不会挨饿。

祭祀完灶王菩萨,便开始打扫屋子。母亲拿出砍刀,去得竹林砍回一根手腕粗长长的竹子,削去长长竹竿上多余的枝叶,留下竹头枝叶备用,再用麻绳简易绑成扇尾状。母亲用衣服简易的捂住口鼻,再将我赶出屋子,然后用竹竿在屋顶、墙面,家具上细细扫动,蜘蛛网、灰尘便纷纷掉落下来,地上铺满厚厚一层黑色的脏尘。母亲这时便叫我清扫地面。我嘟嘟囔囔的不满,问母亲,为啥用竹竿的时候不让我来?母亲说:那你来试试能不能拿起这竹竿。我兴奋不已,捡起竹竿学着母亲的样子在外屋檐上来回清扫,一会儿便累得一身冒汗,拿竹竿的手也抖动起来。原来,清扫屋子是项体力活,看似简单,实则辛苦。多年以来,每次清扫,母亲从未说过。

家乡的春节,有一道菜是必须,酥肉。酥肉,可零嘴吃,可煮汤,可蒸其他配菜。家乡的做法,将酥肉切小与豌豆尖叶同煮,其汤色泽黄绿,清香四溢。蒸菜,一般蒸芋仔,大的芋仔切小,小的芋仔则整只,放于碗底,铺上酥肉,放入蒸笼大火蒸熟,男女老幼皆爱吃。母亲买回新鲜上好的瘦肉,切成宽度适中的条或片,打上鸡蛋,搅匀,再掺上自己生产的薯粉,让薯粉与肉充分结合。肉发上三五分钟,锅中倒油,油要多,大火至油沸腾,将有薯粉的肉一块块放入油锅内炸,炸至金黄色再捞出。每每此时,我坚定的站在厨房,守候着一块块酥香的肉,这块看看,那块瞅瞅,拿出一块来,趁母亲专心油炸之时,迅速塞进嘴里,香嫩的肉在嘴里翻滚开来,瞬间感觉幸福爆棚,那味道终身难忘。

准备着准备着,春节便来了。

年三十。父亲母亲很早就起床准备。肉,鱼,菜,缺一不可,瓜子、花生、甘蔗、糖果定不能少。鱼:代表年年有余;瓜子:代表呱呱叫;甘蔗:代表节节高;糖果:代表甜甜蜜蜜;苹果:平平安安。父亲母亲在厨房里欢快的忙碌,时而叫我洗葱蒜,时而让我洗碗碟。我欢喜的将瓜子花生糖果装在新衣服兜里,随时随地摸出来,一颗接一颗的送入嘴里,香味、甜味弥散。高兴啊,一年之中最开心的日子就是这天。中午时分,父亲将做好的饭菜搬到门前空地上,摆上鸡鸭鱼肉、糖果,点心水果,点上香烛,祭拜天地神灵,祭拜祖宗,祈求保佑。这,是年俗。再放上一盘鞭炮,中午饭便开始。午饭吃的越久越好,象征着长长久久。若偶有过路的乡邻, 母亲便好言留下吃上一口饭菜,寓意来年人丁兴旺。午饭之后父亲开始贴对联,贴门神。父亲在对联纸上抹上一层浆糊,唤我在门外看着两边是否对称,我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对着父亲指手画脚:上一点,诶,对一点点。

晚上,年夜饭。父亲拿出高梁酒来。自己倒上一杯,再给我们象征性的倒一口。父亲感慨:又是一年啦。我们齐齐站起来向父亲敬酒,祝福父亲身体健康,感谢父亲一年来的付出。母亲在一旁红了眼,泪眼婆娑。是的,一年过了又一年,儿女们自顾自的成长,迟早离开,而双亲早已白发。其中的操劳心酸,岂是酒后言语说得完?母亲起身去了厨房煮汤圆。汤圆里有事先包好的硬币,仅一枚,家乡传统谁若有幸吃到,便来年一切顺利,生意红火工作顺利学业有成。那一年我吃到了,那一年考上大学。饭后,全家人围着一个大盆洗脚,洗脚水里有柏树丫,听父亲说是辟邪驱魔之意。

家乡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偷青。洗完脚之后,家家户户便出动偷青,即:偷人家菜地里的青菜。一般偷豌豆尖,顺利偷得回来,第二天可以利用起来煮汤。偷青这个习俗源自哪里,不得而知,自懂事起便知道父亲一直保持着习俗。偷青之时,不可以被青菜主人家抓住,若是抓住则来年运势不佳。乡邻间都是和善友爱的,对于偷青之事即便明知菜地受损也不会刻意抓人,谁都想顺顺利利不是吗?

守岁。就是旧年的最后一晚上不睡觉,有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来临新年寄以美好希望的意思。家乡将守岁称之为“照年光”,将家里每一盏灯都打开,整晚照亮。我把照年光这个说法理解为,新的一年里照亮前路。父亲来来回回在屋子里踱步检查,确保每一盏灯明晃晃的照亮各个角落。我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此刻,房间最光亮清晰,书本,衣物,床,心爱的小物件,我触摸它们。心里许下:以后,我的房间要大要宽敞要光亮。

零点时分。屋外噼里啪啦爆竹声响起,震耳欲聋,烟花腾空而起,炸开各色形状。天际红彤彤的,硝烟味弥漫开来,邻居们互道:新年好,孩子们欢快嘻闹,整片大地淹没在喜庆的氛围中。我终于熬不住夜的漫长,欢欢喜喜睡去。再见过去。明年,会更好。

家乡的春节,才是纯正的春节。

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有过个团聚欢喜的春节。

我在羊城忙碌着生活,奔走于工作与家之间。春节来临之时,我学着父亲母亲的样,准备腊味,准备点心水果还给自己添置新衣。公司工作结束之时,幸得八天假期,我以为可以回到惦念已久的故乡,走一走儿时路过的每一个角落,看一看儿时给我糖果的每一位亲人,约一约儿时一同上学的小伙伴,无奈返程工具迟迟未至,只得作罢。

今年的春节很温暖,穿着轻盈起来,我把新衣从衣柜里拿出来,美美的穿上。我把自己认认真真的打扮喜庆,走出家门,路上空空荡荡,阳光也懒洋洋,商场里单曲循环的放着恭贺新年,我买下一支红酒。辞旧迎新的晚上,我慵懒的坐在沙发上,开着明晃晃的灯,看着央视春晚,喝着醇香的红酒,思念着一些人,守岁。

春节, 浓浓的美丽的乡愁。

我是异乡孤独客。

篇8:乡愁散文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莫名,总在夜的最深处,敲打着游子的心。

故乡,是一段永难割舍的回忆,因交织着单纯而美丽的童年,更显风致。

童年的故乡,荷叶田田、微风徐徐、青草依依,毛茸茸的狗尾巴草随风荡漾,在夕阳下画出一个浅浅的弧形,蒲公英的种子随着马尾辫女孩的吐气,洋洋洒洒飘散到天际,一对敏捷的燕子用嘴衔着新泥,飞到一座青瓦白墙的小屋里,屋子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在给她的孙子和孙女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仙配》:从前,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

童年的春节,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漂亮的新毛衣带着骄傲的神情,不情愿地套在我们身上,没被抚顺的倔强轻轻扎着我们稚嫩的肉体,爷爷一手牵着姐姐一手拉着我,走过几条被竹影淹没的羊肠小径,上街去赶集,街上人头攒动,家家户户都焕然一新,门口贴着火红的对联,挂着红彤彤的大灯笼,门前叫卖着各种生活必需品,有腊肉、板鸭、香肠、金桔等等。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各种娱乐设施,打气球、套圈、捞金鱼等等。我见到套圈的就走不动路了,缠着爷爷非要玩一把,爷爷拗不过我,只好让我和姐姐玩,最后套到一个陶瓷做的小兔子。

走着走着,见到打气球,又走不动了,看着别的小朋友哭闹着被爸爸强行抱走,我也有了视死如归的胆气,爷爷拗不过我,只好让我和姐姐玩,瞄准开枪,一个气球应声炸裂,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好不热闹。玩累了,又缠着爷爷买麻辣串吃,一手一串吃得满嘴都是油渍。逛累了,回家后,有奶奶精心烹制的美食,夜里,看着邻居放着绚烂的冲天炮,羡慕不已。

童年的走亲访友,可谓热闹非凡,光小孩子就有七八个,我们混在一起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打沙包等等,常常不知疲惫,忘记可口的美食。当然,还有亲戚们悄悄塞给我的大红包,总能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童年的春节,渐渐远行,异彩纷呈的春节时光,被麻将桌占据,也许是成熟替代了幼稚,也许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慢慢麻木了对快乐的感知力,如果春节都过得索然无味,也不指望日常生活能好到哪里,好好思考一下吧,忙碌的成人,什么才是生命最本质的东西。

篇9:乡愁散文

我常常想起老家门口的`那棵大槐树,想它香甜月白的花,想它郁郁葱葱的绿,想它带给我的欢愉时光。

20世纪80年代初,我家批了宅基地,父亲倾其心血盖了四间平房,平房盖好后,就在门口种下了这棵槐树,父亲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也长成了参天大树,我们姐弟仨也先后大学毕业,立业成家。

春天,槐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甘甜的气息,满树黄白色的花朵一串串、一簇簇地挂满枝头,一幅丰收喜悦的景象。嫩绿的羽翼般的叶子衬托着晶莹剔透的蝶形花朵,煞是好看,而槐花那甜丝丝的味道早已让我的味蕾蠢蠢欲动。个子不高的我,便偷偷地拿起家中长长的钩子,折下槐花开得最盛的枝条,叫弟妹一起捋槐花,一边捋一边抓上一把塞进嘴里,尽情地吮吸着甘甜的汁液。父亲看到那些被折断的槐树枝,总是皱着眉头,我知道父亲心疼他的树。但不谙世事的我们,总是把槐花当成天然美食,让母亲蒸槐花、做槐花馅包子。

夏日的午后,酷暑难耐,槐树高大威武的枝干、茂密浓郁的绿叶洒下大片的绿荫。母亲便会拿来一条大竹席铺在树下,我和弟妹就争先恐后地抢占自己的地盘,躺在树荫下,听着蝉鸣、和着微风,香甜地睡着了。

深秋时节,满树金黄的叶子片片飘落,宛如一群群黄蝴蝶迎风起舞,我追着那些黄叶玩耍。在家门口的路上,早已铺满了厚厚的黄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放学归来的我,望见那一片黄色,便欣喜若狂地奔过去,摸着槐树的身躯轻轻地低语,倾诉自己的心思。

冬日,槐树的叶子落尽,光秃秃的槐树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寒风中,等待着亲人回家。

前段时间回老家,我远远就望见了大槐树,它依然威武雄壮,守卫着家。

篇10:乡愁散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到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所指桑麻,虽然泛指农人稼穑,但唯独提起桑麻,可见麻这种作物在农耕社会里的重要地位。

麻,曾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农作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故乡早已消声灭迹。现在,无论市民、村夫,还有几人识得农麻?像我年逾古稀,曾经的农家子弟,农麻也只存于少年的记忆中。

麻,属于经济作物。不是食粮,却有广泛的用途。在我少年的记忆中,生产队大田里,大面积,棵高叶阔的,被称为苘(QING)麻;长在农家自留地里那小面积的叶窄茎直的叫好麻。苘麻的茎皮纤维粗糙,用于编制绳索、麻袋。好麻的纤维纤细、结实,常用于做鞋纳鞋底或捆绑那些耐磨的器物。

夏天,绿色田畴里那成片的苘麻地,是农家孩子的乐园。放学后,把破旧的书包仍在地边,摘片厚实、椭圆的麻叶顶在头上,挡住火热的日头,踮起脚尖采摘苘麻顶上半球形的麻果,剥开鲜嫩的麻果皮,里边漏出乳白色的排列整齐的麻果仁,吃到嘴里,甜甜的,脆脆的,吃了还想吃。孩子们也知道,过几天,麻果仁由白变黑,成熟了,就不能再吃了。那年月,常年填不饱肚子的农家孩子,在地里,见了啥庄稼,都敢尝尝,只要能填饱肚子,都是好东西。

秋天到了,苘麻由绿变黄,大人们将成熟的苘麻割下,捆成捆,放在在村南那条河里,上边压上大石头,这叫沤麻。大约两个集日(10天)后,麻杆表层腐烂了,麻沤好了,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剥下麻杆上的茎皮,洗净、晾干备用。当人们把沤好了的麻拽到岸上时,那群脱水的小鱼开始挣扎着钻出麻捆,往水里逃。瞄准时机,孩子们一拥而上,手拿把掐,各显捉鱼身手。社员们一边看热闹,一边提醒“注意,别掉到水里,喂了王八!”剥麻,那是又臭又脏的活,没啥好看的,不管我们的事。带着战利品回家喽!今天晌午,野菜饼子就小鱼,美!

那年冬天,班主任给同学们下达了一项艰巨任务―――每个同学交2两麻,准备结一条拔河绳,替换下原来班里那条已经结了三个疙瘩的旧绳子。孩子们都犯了难:生产队的苘麻剥好晾干后,锁在库房里了,社员们要用这些麻结绳,做牛拉犁,马驾车的绳套,从不给社员分。各家各户在自留地里收获的好麻,因为播种的面积小,产量低,谁舍得拿出来?放学后,我和妈商量,妈说:“咱家好麻不过一斤,还得给你们做鞋,总不能光着脚上、学吧!”我无言以对。第二天我沮丧地背起书包上学时,大我8岁的二姐从半路追了上来,她从身上取出一个小包,递给我,“去交差吧!”“妈知道吗?”“不知道。”后来妈发现麻少了,举着笤帚疙瘩审我,”是不是你偷了”。没等我坦白,二姐夺下妈手里的家伙,平静地说,“我送人了,”结果我躲过一劫,二姐挨了一顿骂。

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随着科技的发展,故乡传统的苘麻、好麻等农麻逐步被淘汰。麻,这种古老的农作物的使用价值,渐渐地被塑料、化纤、尼龙替代。无论从实用还是从成本考虑,这些替代品性的性价比都远远超过了农麻。所以,农麻退出农作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类社会总是要向发展的,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

每当我回忆起少年岁月,故乡那些与农麻相关的萦怀往事,会顿时涌上心头:那片青绿的麻田,甜甜的麻果,从沤麻捆里蹦出的小鱼,操场拔河的那条粗粗的绳索……这一切,都已化做浓浓的乡愁。

篇11:乡愁散文

我之喜欢薄荷饼,源于儿时。肚子饿了,吵着妈妈要吃的,妈妈无奈,吩咐我到院落东的墙角下,摘几片薄荷叶给她--这是她答应给我烙薄荷饼的前奏。于是我便欢呼着向那几株薄荷跑去,采上七、八片巴掌大小的薄荷叶儿,兴冲冲地向已在厨房和面的妈妈交差。妈妈又吩咐我把薄荷叶洗干净,于是我就它把放到脸盆里的清水里,仔细地把那深绿色的、边缘有着锯齿形的薄荷叶面上的尘土洗去,然后交给妈妈“验收”。看到妈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放出话来:“洗得干净,一边等着吧!”就知道快吃上薄荷饼了。

不一会,厨房那边飘来烙饼的香味,令人馋涎欲滴。赶紧到厨房,看到妈妈已烙好了几个黄澄澄的饼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上一个烙饼就咬。“真香呀!”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的确,这饼子由于面粉中掺和了精盐和切碎了薄荷叶,经油一炸,外表颜色像那煮熟了的黄蟹壳,即通常人们所称的“蟹壳黄”,挺好看的。而且,它还未到口,薄荷的香气就先飘进鼻孔,使你陡生食欲。及至吃到嘴里,那薄荷又是别样的清香,和着淡淡的咸味、慢慢咀嚼脆酥的面皮,真是好吃。趁妈妈不注意,我又悄悄拿了两个饼子揣在衣袋里--捎给和我同年的小伙伴吃。他们还真是喜欢上了薄荷饼,常常怂恿我给他们薄荷饼,并慷慨拿出自已家的食品作为交换,如葱花饼,烧饼之类。而薄荷饼的美名也从此传扬开来。这些小伙伴的家长经不住小孩的“胡搅蛮缠”,纷纷来找我妈,要她传授烙薄荷饼的方法。后来,不时从哪家飘出这种香味,我们小伙伴总要找个借口,过门串家玩儿,准能分得一个半个薄荷饼吃。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记得有一次我到隔壁张小龙家,吃到他家烙制的薄荷饼,味道特别好,口感松软且颜色黄亮。我马上回家向妈妈作了“汇报”,妈立马找到他妈“取经”,方知他家烙饼的面粉是经过发酵的,还加了一个鸡蛋……。从此,妈妈烙的薄荷饼就更好吃了。只是,妈还是舍不得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个鸡蛋。那时,鸡蛋可算是

奢侈品哪,平时很少吃到。只记得我过生日的那天,妈在和有薄荷叶的面粉里,加了两个鸡蛋,算是对我生日的犒赏。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那烙饼的样子,妈笑了。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自举家迁往武昌之后,就再没有吃上薄荷饼了。原因是采集不到作为原料的薄荷叶。期望总有一天,我能把故乡老屋墙角边繁衍的薄荷,移植到我南国新居的花圃。那时,我们全家老小,可一起品尝到那清香可口的薄荷烙饼……

清秋锁乡愁散文

乡愁经典抒情散文

思乡优秀抒情散文

难忘家乡炊烟抒情散文

席慕蓉诗歌中的性灵美

描写炊烟的抒情散文

淡淡的乡愁纷飞的思绪散文

抒情散文初中作文

我思念的故乡作文

乡村印象优美散文

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
《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那个渐渐远去的淡淡乡愁散文(共11篇)】相关文章:

席慕容《如果的行板》赏析2023-09-18

还乡小记抒情散文2023-07-27

初中乡愁作文2023-03-20

思乡情长散文2023-11-17

散文一弯明月半张花笺2022-06-03

写下一段记忆优美散文2022-06-28

乡愁里的年味心情散文2023-01-20

优秀散文的朗诵稿2023-08-24

席慕容:月桂树的愿望及赏析2022-10-13

剪不断的情愫作文范文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