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禹锡的诗与禅(推荐10篇)由网友“吃不吃大盘鸡”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浅析刘禹锡的诗与禅,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浅析刘禹锡的诗与禅
浅析刘禹锡的诗与禅
刘禹锡是我国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唐代仅有的几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
一.刘禹锡诗歌中的禅宗思想
刘禹锡禅宗思想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当中,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吸收和运用。刘禹锡《赠别君素上人》序中说道“晚读佛书见大雄念物之普,级宝山而梯之。高揭慧火,巧融恶见,广疏便门,旁束邪经。其所证入,如舟溯川,未始念于前而日远矣。”又言“不知予者诮予困而后援佛,谓道有二焉。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类似的说法还有“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卷二十四,《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卷二十一,《偶作二首》)刘禹锡所言“困”,盖指自己贬谪的一段经历。据《旧唐书》记载,永贞元年九月,以“王丕、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的政治革新集团最终垮台。时为屯田员外郎的刘禹锡被贬连州。十月,再贬朗州。宪宗还下诏“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段贬谪生涯持续了十年。《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以其母老迈,改贬连州。据《刘禹锡评传》记载,这次离京又经历了十余年,大和元年返回洛阳,此时的刘禹锡已经五十六岁。刘禹锡不承认自己是因困而援佛,并明确指出“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这正是禅宗“心论”思想的精髓。南宗北宗都讲“悟”,只是有南顿北渐之别。刘禹锡生活的时代,正是马祖系兴盛之时,马祖门下的著名弟子有:大珠慧海、西堂智藏、盐官齐安、鹅湖大义、章敬怀晖、百丈怀海等。他们把马祖的“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道不在修”、“平常心是道”等思想传遍各地,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特别对文人士大夫造成很大的影响。“它把佛教的心性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处世态度结合起来。”同时处理了出世和入世的.问题。“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以闻于耳也”也正是禅宗不立文字,要不断讲“悟”的道理,禅宗的“棒喝”、“磨砖”等做法都是在“开悟”弟子。“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1)刘禹锡的许多诗歌中都有关于“无”、“性空”、“心”论的思考。季羡林先生所言“禅宗的思想基础是大乘空宗。因此悟空对中国禅僧和禅学诗人,是至关重要的。”如:
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卷二十二,《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卷二十三,《谒枉山》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卷二十九《送僧元东游》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卷二十九《送如智法师游辰州兼寄许评事》
类似的思想也出现在马祖的表述中。马祖援引《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并有“知色空故,生即不生”、“性体本空”的开示。(《祖堂集》卷十四,《马祖传》)刘禹锡的“心在净中观”,也正是马祖所言“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祖堂集》卷二十八,《马祖语录》)
(2)刘禹锡也有很多诗歌看似无禅实则禅味浓厚、禅趣盎然。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价刘禹锡诗歌“一往深情,寄言无限,随物感兴,往往调笑而成。”宋代吴可《藏海诗话》言:刘禹锡柳子厚小诗极妙。如: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卷二十二《昼居池上亭独吟》
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卷二十四《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卷二十六《伤桃源薛道士(一作尊师)》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卷二十六《秋词二首》
“湖满景方霁,野香春未阑。”
二.刘禹锡以禅论诗
刘禹锡的诗论都零散分布各类题材的作品中,比较集中论述的是《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和《董氏武陵集纪》。他援禅论诗,许多诗论思想都是来源于禅宗。《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中说 “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倏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信禅林之萼,而诫河之珠玑耳。”
“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何为“词妙而深”,即在《董氏武陵集序》中所谓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这样的诗歌,必然是声律明快,读来有滋有味。没有韵味的诗歌也就不可称“妙”了。诗歌的“妙”还表现在“丽”,就是刘禹锡所说的“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就是曹丕提出的“诗赋欲丽”,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这种“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辞藻的华丽,而是诗歌表现出的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董氏武陵集序》“一旦得董生之词,杳如搏翠屏,浮层澜,视听所遇,非风尘间物。”这里强调的正是“不俗”的特点。刘禹锡对“词妙而深”看的很重要,《历代诗话》就有这样一则记载:
洛中白二十二居易苦好余《秋水咏》云:“东屯沧海阔,南洞庭宽。”余自知不及韦苏州:“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当过洞庭,思杜员外落句云:“年去年来洞庭上,白愁杀白头人。”鄙夫之言,有愧于杜公也。
诗歌“妙而深”则生“境”,即所谓“因定而得境,故倏然以清”,《望赋》也说“邈不语兮临风,境自外兮感从中。”境生则诗歌中饱含大千世界的“物”和诗人最真挚的“情”就表露了出来。也就是陆机所言“情而弥鲜,物昭而互进。”这种境生的过程实则是文学审美的过程。从诗歌中复原诗人写诗之前摆在诗人面前的实境以及诗人当时所怀有的某种心情。这也是王昌龄所提到的“物境”以及“情境”产生的过程。这种体悟和审美的过程,即是万境入心,万境出心的过程,离开“心”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正是禅宗“明镜照像”镜喻“心”,而像喻“万法”。
小结
刘禹锡对禅宗思想的吸收和运用主要表现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当中。一方面,其内容涉及到禅宗以及与禅僧的友好交往;另一方面,诗歌表现出禅宗的“空”、“无”、“心”论等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刘禹锡援禅论诗,提出“华言去欲”、“ 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慧而遣词,粹然以丽”、“词妙而深,必依声律”、“定而得境,倏然以清”、“境生于象外”等重要的具有禅意的诗论思想。
篇2:分析王维诗与禅
分析王维诗与禅
唐代诗坛上,受佛教思想影响最大的诗人莫过于王维。下面来看看!
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王维在世时。他的友人苑成就称他是“当代诗坛,又精禅理”(《酬王维序》)。后代诗评家也注意到王维与佛教的紧密关系,赠予他“诗佛”称号,并将其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
一、工维与禅
王维,字摩诘(公元701―7),太原祁县人。自幼聪慧,出身于官宦世家,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书香的熏染,能诗善画,精通音律,多才多艺。早年有儒家治世之抱负,中年具道家隐逸之风采,晚年得佛家治心之精髓,很符合古代传统士大夫“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的理想人格。
王维晚年沉迷佛法,与早年家庭环境有关。据其《请施为寺表》,其母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温柔敦厚的母亲长年诵经奉佛,潜移默化。而其弟王缙也是大照禅师的弟子,“尝官于登封,因学于大照。”浓郁的家庭氛围,深刻影响了王维的思想。
王维信佛还与当时佞佛的社会风气有关。开元、天宝年间,禅宗大盛。北宗神秀初到长安,“王公已下,京邑士庶,竞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曾受武则天、唐中宗礼遇,安史之乱前兴盛一时。王维写过一篇《为舜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大通就是神秀,大照就是普寂(神秀亲传弟子)。乱后,北宗渐微,南宗兴起,王维受南宗首领神会之托为慧能(南宗创始人)撰写了一篇《能掸师碑》。从这一表一碑中也可看出,王维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绝非一般人的浅尝辄止。
然而王维信佛,更多的受个人经历的影响。开元十三年,因伶人舞狮子案受牵连,被贬济州,任司仓参军,后经张九龄擢拔。张九龄被贬后,李林甫上台,政治日益黑暗。王维失去了政治依靠,也失去了早年博取功名的雄心,隐逸思想占据主流。安史之乱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王)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暗疾。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居于普施寺,迫以伪署。”乱后,王维在安史之乱期间任职伪署的事被揭发,面临重罪。但这首写于任职伪署的诗表明了他的忠心――<凝碧池上作)。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官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再加上弟弟王缙自削官职为兄赎罪,王维仅降为太子中允,后终仕尚书右丞,史称“王右丞”。但是这对他打击很大,他是个洁身自好,忠君爱国的人,如果说张九龄的被贬,使他已经对政治失望之极,这个一生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人生污点,更让他心灰意冷。
为报唐肃宗赫宥之恩,也为了调节内心的痛苦,他把全身心投向了佛教,奉佛参禅。正所谓“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其(责躬荐弟表)说:“昔在贼地,泣血自思,一日得见圣朝,即愿出家修道。”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二、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王维跟禅南北二宗的渊源颇深。随着王维奉佛参禅,也不可避免地将对禅宗的理解带入他的诗歌创作当中,从而给他诗歌造成了重要变革。王维把禅带入诗歌大体上有三种方式:以禅语入诗,以禅趣人诗,以禅法入诗。
1、以禅语入诗
指的是王维大量化用佛家用语及佛家重要典册中的典故进入诗歌,往往说理成分浓重,跟佛家偈颂很相似,只是为了追求押韵,艺术价值往往不是很高。例如: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过香积寺》)
诗人信步游逛,走入了深山,忽闻钟声,方知有寺,于是欣然过访。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道路上空寂无人,突然从深山密林传来一声悠悠的钟声。让诗人不禁向往,于是寻访,路遇泉水在巨石下发出幽咽的声响,松林在落日的余晖中更显出一份寂冷。傍晚时分空寂的潭水就一曲安魂曲,使心中的杂念佞想也逐渐被平服。虽然诗人在尾联使用了“安禅”“毒龙”的禅语,却丝毫不影响诗的意境。
2、以禅趣入诗
所谓禅趣就是指没有尘世纷扰的平和宁静的趣味。以禅趣入诗,也就是王维把学禅中体悟到的“静”、“寂”、“闲”带入诗歌,这类诗往往不用禅语,而禅意十足。正所谓, “禅而无禅便是诗,诗而无诗禅俨然。”这也是以禅趣入诗这类诗与以禅语入诗的重要区别。例如:
寂寞掩柴扉.苍茫时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山居即事》)
自从<诗经>上吟唱“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黄昏便成了咏离愁别绪、念人思远的经典意象,这首诗也为我们展现了夕阳苍茫、柴扉虚掩、仙鹤归巢、采菱人归,这些黄昏时刻最令人感慨、最让人感伤的画面,我们置身于其中,仿佛感受了时光与人世的消歇流变,仿佛在静与动的相互和谐、光与色相互流转中若即若离、恍恍惚惚,从而让我们感受禅趣的幽深。
而在<辋川集>中,自然的超逸空灵之美,隐居生活的清 静悠然之乐,更多地融入了“静”、“寂“的禅趣。例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空山无人、夕阳青苔,一派空寂幽深,人声不知从何处飘来,回光静静的返照,给人一种若隐若幻的感觉。这里没有了忧虑彷徨,没有了功名利禄,只有一片平和安谧,涵含无尽的禅趣。
3、以禅法入诗
早期王维接触的是北禅宗,重修禅打坐,在《旧唐书・王维传》中称他“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在王维诗中也随处看到“禅寂”、“安禅”之类字眼,如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春日上方即事》)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之三)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县兴上人山院》)
后来接触南宗禅后,深深为那“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打动,并在诗歌中流露出与南宗任运随缘的自由境界相同的诗味来,例如: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虽然诗人没有完全摆脱北宗坐禅静修的方式,但是已非原来孤寂的禅室打坐参禅,诗人更多地走向了自然,在自然中抒解而获得心灵的安顿,松风吹带、山月照琴,何等清闲自适、随缘任运。在这宁静的大自然中,诗人的心仿佛得到顿悟。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表面上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渗透了王维受南禅的影响。
以禅入诗,给王维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王维诗歌的题材由先前题材广泛变狭小。王维早期诗作内容广泛,有边塞诗、幽
愤诗、赠别诗、田园山水诗,而到了后期,诗的题材由积极地关注现实变成山水田园的吟唱和禅境的沉思和体悟。
其次,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面貌也随之一变。早期王维诗歌大多体现出一股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和强烈关注现实的愿望。
再次,把中国山水田园诗推向极至。他把自我主观情绪深深寄遇于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草一虫,使山水田园诗克服了谢灵运山水诗形意相分离的缺点,做到了不言道而道自明,不言意而意借形显,达到了形意相融的境界,使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成为后人高不可及的模本。
三、王维诗歌中的禅意
与李白诗歌想象丰富,杜甫诗歌格律森严不同,王维晚期山水诗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脱而著称。其诗往往篇幅短小而却诗意隽永、意境浑然、气韵灵动,达到了意与境、情与景相融合。他在诗中所生发的意境往往是“空”和“静”结合,显得禅意十足。
“空”,是佛家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家认为世上所有的表象都是幻相,其本质就是“空”,禅宗也称“五蕴皆空,六尘非有。”王维把这种思想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使诗歌带有一种空灵、飘动、含蓄的美感。例如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同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在<孟城坳>这首诗,这种“诸行皆空”更加明显。其诗云:
新家孟城坳,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静”也是王维诗歌中的一种境界。“静”需要摒弃杂念,见悟自性。王维曾说:“山中习静观朝槿。”“朝槿”即是木槿花,因为开放的时间短,热烈的开放过后便归于永恒的寂灭。这种“静观朝槿”也就是体验永恒的寂灭。但是“静”并非只有的寂灭,而有“静中有动”。例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由“人闲”体悟到自然界桂花飘落,由自然体悟万物的寂灭,诗人在这里得到最高的解脱,从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肯定了感性生命的意义。
正是王维诗歌作品渗透的“空”和“静”的禅意,构成了王维诗歌中空灵、冲淡的意境。
总之,王维与禅走在一起,不知是王维选择了禅,还是禅碰上了王维,王维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超拔的诗学才能,把禅与诗融合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此,提起禅和诗,王维就成为了一个跳不过去的关键人物。
篇3:王维的诗与禅
王维的诗与禅
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禅意,其中又以他的山水诗为甚。他把佛教思想与诗歌完美结合,碰撞出俊逸空灵的山水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禅宗赋予了王维静观、内省型的美感心理结构和了然顿悟、淡化时空观念的审美方式。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故他的诗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禅意。因为他的诗俊逸明秀、空灵澄澈的特点被后世称为“诗佛”。
一、禅意产生的原因
追踪王维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朝代,王维诗歌禅意的产生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时代因缘、家庭背景以及个人遭遇。同时,这些原因不是单一影响的,而是在他们的综合作用下才使王维的诗歌具有了禅意。
唐朝佛学的兴盛和发展对王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维出生于公元7,卒于公元761年,王维的一生,信奉禅宗。禅宗的兴盛,始于初唐时期的弘忍。弘忍死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以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得到武则天的重视,北宗的优势,一直持续到开元、天宝年间。弘历的另一个弟子慧能在岭南创南宗,慧能死后十几年,他的弟子神会开始到北方传布南宗教旨,掀起南北宗的争论。到安史之乱后,肃宗至德二年,神会主洛阳神坛,才得到皇帝的信任。最终,南宗代替北宗而兴起,并成为禅宗的正统。
禅宗的本质是通过自省而明心见性,也就是使人挣脱现实的樊笼,从有限走向无限。相对于那个时代的道教,禅宗的思想是比较消极的,是美好理想幻灭之后的产物,比较符合受排挤和挤压的知识分子存在的內心感受 。也可以说,禅宗所释放出的是适当而自然地藏在每个人内心的一切活力,在普通情况下,这些活力是被阻挡和歪曲的因而找不到适当的理由释放。被禅宗吸引的士大夫,存在于对封建秩序既依附又厌恶的矛盾心情之中,因此也非常容易接受禅宗的这种从不自由中寻求解脱的精神生活方式。王维就是其中的代表。
家庭环境的熏陶也对王维禅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维的家庭具有浓厚的佛教气氛,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王维在《请施庄为司表》中说 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的母亲得拜的禅师大照普寂,是禅宗北宗首领神秀的弟子,在神秀死后,由普寂统其重法。王维的母亲持戒安禅三十余年,颇有修养。同样,由《后汉书·王维传》记载的“事母崔氏以孝闻”说明王维是个孝子,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因而在母亲的熏陶下王维和他的弟弟王缙同样食素奉佛,信奉禅宗。加之,王维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中年丧妻后终身未娶。在《旧唐书·王维传》中说“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岑寂的独身生活也使他的意志多少消沉了一些,禅宗的思想影响他,他的经历家庭环境也使他更愿意禅宗中获得精神的解脱。因而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诗,就更增添了几分雅韵与禅悟的意味。
王维的个人经历同样对他诗歌禅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王维的思想,前后以40岁左右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王维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倾向进步,有“为苍生谋”的宏愿,这一阶段王维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歌颂游侠精神,抒发创建宏业的豪情壮志的诗歌,这些诗歌气象雄浑,入世思想较强,充满着英雄主义气概。即使是山水诗也是气象峥嵘,意境开阔的,如《华岳》、《晓行巴峡》、《汉江临泛》等。王维中年时期,接连丧妻丧母,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尤其是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接着杨国忠专权,朝政腐败与社会黑暗日重,王维渐生退隐之意。于是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一直在中央朝廷担任官职,虽然官位到底不很高,但也逐渐升迁;另一方面,从四十岁开始他过上了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前曾在嵩山隐居过),先是在终南山,以后在蓝田辋川。他过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亦官亦隐的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这一时期,他对佛教的信仰逐步加深。特别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惨痛遭遇后,他以“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的内疚心情,接受了“责授太子中允”的降职处分,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白发叹》)的感叹下决定皈依佛门,专以“以诵禅为事”。他后期的山水田园诗更多的是轻微淡远之音,大量禅意的诗歌涌现。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王维诗歌禅意的形成,从而对他后期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王维诗歌的禅意
探讨王维诗歌禅意的前提,必须首先承认诗与禅的相通性。
然而,诗与禅本身是矛盾的两个主体。如果从较为外在的角度来看禅的宗旨,它与诗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诗与禅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诗是文学、禅是宗教。诗是语言的艺术,禅从根本上来说,恰是排斥语言的。然而,诗与禅却又是相通。显然,从依靠敏锐的内心体验、直抵生命的本原、欣赏人生瞬间的美丽这个意义上来看,诗与禅是相通相融的。王维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佛家的境
界转化为艺术的境界,将禅宗的精神转变为艺术的精神。正是由于这样,王维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在唐代诗坛独尊一宗,自成一派。读王维的诗歌总让人觉得在方寸之中,感受宇宙之大,在空寂之中领略人生的无穷。作为精通禅义的艺术家,王维在其山水田园诗中时常以禅入诗,用禅寓诗,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恰恰体现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
王维诗歌的禅意,集中体现为“空与寂”的境界。在人世间他难以找到这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禅宗所追求的“空与寂”的境界,在王维的山水诗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首先,他的诗句中大量出现跟“空”与“寂”相关的词句,比如“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更深层的,他的诗歌中,集中表现出一种空寂之感。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这首小诗塑造的情景绝妙,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全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沉寂的月夜,幽林之中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来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由此可以深知,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再看王维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歌,将空寂的境界写得精妙绝伦,一个“空”字,语带双关,原来山
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然而,“空”这个字不仅是指境界之空,更重要的是作者内心之空,所以才显出境界之空的。于此而观之,结合作者经历,作者内心受禅意之空才是真正空寂之境的根源。
“无我”亦是禅宗追求的境界之一,王维诗中亦多次呈现了这一境界。如《戏赠张五弟堙》其三: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乌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认为“我”乃是由 “色”和“名”两部分组成的。“色”,此指肉体,肉体的生长毁灭是人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肉体并不是属于人自己的东西。“名”属于心理现象,是由思维、感觉、意识等组合起来的,它也不停地生灭变化着。因此并没有一个常驻不变的“我”存在。在这里,诗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契合,相互融合,忘乎自我,顺乎自然,与飞禽鸟兽相亲,与白云彩霞为伴,连自己的存在都遗忘了。
王维诗歌的禅意与他的作品是水乳交融的。尤其是他的山水诗作品,字字清俊,空灵沉寂,具有典型的王维风貌。
篇4:禅诗 王维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篇5:禅诗 王维
(唐)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侯远山僧,先期扫敝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篇6:禅诗 王维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论诗佛王维的佛禅诗
2.论文:王维禅诗的.心理解析
3.王维研究:王维禅诗中的生态美
篇7:刘禹锡写过哪些诗
刘禹锡写过哪些诗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作品风格】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主要作品】
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8)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仅剩余30卷。而后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0卷,但仍有遗漏。《刘禹锡集》三十卷,《外集》十卷,集中卷二十六,二十七收乐府两卷。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
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年)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
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
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此外,刘禹锡还写了一本医书,名叫《传信方》。
【诗歌鉴赏】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品介绍: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诗文赏析: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不复存在了。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蕴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阳,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的形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今那侯门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燕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全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其他的诗歌推荐】
《望洞庭》、《浪淘沙九首》《秋词》、《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等。
【名句】
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2、兰在幽林亦自芳。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人生几回仿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志》
5、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
篇8:刘禹锡的诗 全集
刘禹锡的诗 全集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关于刘禹锡的诗词有几首呢?
1、《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3、《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8、《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7、《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18、《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19、《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21、《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2、《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23、《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2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5、《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6、《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27、《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28、《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29、《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30、《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31、《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32、《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颭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33、《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34、《杨柳枝》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35、《杨柳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36、《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37、《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38、《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39、《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
40、《杨柳枝》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41、《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42、《杨柳枝》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43、《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4、《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45、《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46、《踏歌词》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47、《踏歌词》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48、《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49、《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帙浥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50、《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51、《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
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愁。
52、《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53、《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篇9:刘禹锡的诗
刘禹锡的诗20首
这位极具才华的诗刘禹锡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关于刘禹锡的诗20首,欢迎大家欣赏。
1、《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3、《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6、《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7、《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8、《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17、《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18、《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19、《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篇10:刘禹锡的诗
刘禹锡的诗二十首
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3、《缺题》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4、《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5、《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6、《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7、《伤桃源薛道士》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8、《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9、《浪淘沙》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10、《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11、《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2、《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14、《观云篇》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15、《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16、《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7、《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18、《伤循州浑尚书》
贵人沦落路人哀,碧海连天丹旐回。
遥想长安此时节,朱门深巷百花开。
19、《寄赠小樊》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20、《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献天帝。
★ 公司特点范文
★ 盛唐的山水诗
【浅析刘禹锡的诗与禅(推荐10篇)】相关文章: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画赏析2023-07-04
生活经历对孟浩然诗风之影响2022-05-06
杨万里的诗小池2023-08-28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023-11-19
姆斯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与作用2022-10-25
诗:悟?诗2022-10-27
《蜀先主庙》原文及译文2023-02-12
王维最有禅意的古诗2023-02-24
盆趣园作文2022-04-30
鹿柴古诗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