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本怎么写

时间:2022-12-04 07:31:2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随笔本怎么写(共19篇)由网友“铁盒”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随笔本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笔本怎么写

篇1:如何用好随笔本和积累本

(1)随笔本

我们现在年级的同学都有一个很漂亮的随笔本,随笔本是同学们用于创作的`园地,在随笔本里,没有文题的限制,有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

好文章常常是切实有感后带着强列的创作冲动而形成的酣畅文字。

同学们通过积累、感触和思索,基本能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同学把随笔本当成一个情绪的垃圾桶,当然情绪若能通过笔端得到良好的宣泄,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其实随笔本可以有更好的用处。

同学们可以自己喜欢的专题,从妙辞佳句到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敌到民间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的大量的摘录抄写。

随笔本常备手边,努力坚持,积累多样的表达,使之成为一本美文汇集。

(2)知识积累本

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

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

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

用一年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篇2:青春本无畏随笔

青春本无畏随笔

教室,饭堂,宿舍,传说中的学霸就这样每天都徘徊在着三个地方,过着他们的三点一线的生活,为着分数而拼搏着。他们不懂篮球的 打手走步犯规,他们不懂QQ,CF,LOL。他们不知道许嵩,徐良,汪苏泷。他们一心为着高分。可是,在我眼里,却觉得那么可笑。

我不喜欢那么单调的生活,我喜欢刺激,我喜欢冒险,我向往自由,向往那片更广阔的蓝天,三点一线的生活,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分数,也不是我所追求的。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人,什么也不带,就这样,坐上最后一辆班车,去到那未知的终点站,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忘记过去,憧憬未来、即使,老天不看好,我也该活得骄傲

15岁了,还有几年?我的青春还有几年?5年??这样会不会太不现实?

我不想过得那么安稳,我不喜欢风平浪静的海面,奔流不息的小河,是那么的精彩。青春,本就是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美好年华,何必给它涂上暗淡的色调?或许,我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眼里是那么的极端,但是,这才是我的本色。

我喜欢冒险,我喜欢尝试,我喜欢刺激。

我常常会想这样的一个问题,那些每天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的人,等哪天他们老了,静下来回忆往事,他们有什么是好回忆的.呢?曾经那些波澜不惊的生活吗?平淡无味。他们会不会后悔呢?后悔曾经。。。。

一个叛逆的我,一个乖巧的我,或许,更多人会喜欢后者,可是,我喜欢的,却是人们意想不到的。

我并不是说讨厌安稳。只是,我更喜欢刺激。

一个人,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下一秒的邂逅,也是未知的。。。

逃离这里,还一个全新的自己。

篇3:关于水墨绘本教学随笔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对于这一新生画种也一知半解,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一些优秀的传统作品中学习学好水墨画,学会欣赏、感悟是必要的。

在欣赏齐白石的虾时,我给学生讲齐白石老爷爷为了画好虾就亲自养了一些虾经常进行观察,所以他画的虾特别生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子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发现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课题叫《水墨游戏》的美术课。课始我以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交流会用怎样的方法画鸡蛋,学生说出了许多方法,如:用铅笔画、用水彩笔、用蜡笔等。师小结过渡:这些方法都很好,但是老师今天不许你们用这些方法来画,老师要介绍一种新的画画方法给你们。很自然地过渡到要学习的内容《水墨游戏》。师:“你们知道那些关于水墨画的知识?说给老师听听。”(学生各抒己见。)师:“老师在这儿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宣纸,请你们用墨汁在宣纸上画个鸡蛋给老师看看。逐步提出不同要求,按照老师说的要求来画鸡蛋。”学生在画中激发了兴趣。师:“你们画得非常好,比达·芬奇小时候画得好多了,让老师也学到了很多水墨画知识。不过仅让你们画鸡蛋太简单了,我还想再考考你们。”师:“我觉得你们画的鸡蛋像一幅好看的画,你能说说看像什么吗?”(简单的鸡蛋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在画好的鸡蛋上添上几笔,让它变成一个动物、人物或是其他东西。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学着用水和墨来表现事物)最后师小结:“画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大胆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画,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够取得成功。”

纵观整个教学,教师通过对水墨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每个学生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篇4:关于水墨绘本教学随笔

从事美术教学也有一段时间了,开始我按照旧教材进行授课,所上的课学生也都喜欢,课堂进行的也较为顺利。不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可自从进行课改后,美术课进行模块教学,教材内容涉及面非常的广泛,这为我们教师留有极大的空间却也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以美育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积极投入新课改之中,也上了一些受同学欢迎的内容。在上新教材时,我发现有的模块学生特别喜欢,可是有模块学生就不那么感兴趣了。特别是学校进行新的课改实施小组教学后,学生面对面,四个人一组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在美术课堂中,总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课堂上学生也不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过程中学生也缺乏相应的灵活性,思维不是很活跃,课堂反而有点沉闷,不能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我很是闹心的地方,别的科目都轰轰烈烈进行课改而成果显著,而自己的美术课毫无起色。总觉得自己辛苦的备课和上课没能得学生的喜爱和重视而闷闷不乐。我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拖学校改革的后腿。恰好准备进行设计应用这一教学模块。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上好这一模块的每一堂课。

怎样选好教学内容,这是我首先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在课堂上征询了学生的意见。让同学们写出了对这一教学模块中希望学习的内容和想法。整理后,大概归纳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能够有新意,让学生上课有兴趣、有动力,愿意去学;二、课堂综合性要强,不要局限于美术方面,可尝试加入其他元素、知识,让课堂变得有趣味性;三、课堂准备的材料最好是少花钱或者不要花钱;四、符合小组学习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共同协作,集体完成。学生提出的建议还真让我有点为难,看是简单的四大方面,其实要求不低!但是我想,这是以往上这一类课程失败的原因所在。要是从学生角度考虑,想想能够在紧张而繁忙的文化课中,解放出来,得到片刻的放松,又有所收获,这何尝不是现在学生希望得到的。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好这节课。虽然,据计划上这一模块的内容还有半月有余!可是我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必定能有所改观吧。我有这个信心,希望能够获得成功。

那几天里,我就如何进行选题,可谓是煞费苦心。提出了很多方案,但也都一一否定,比如剪纸、泥塑、彩绘、陶艺等等,这些有的也是我往年我选过或者上过的,可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当然,和学生提出的建议不无关系。真要符合他们的要求,不花钱,有综合性探索性和趣味性,还真让我犯难。真想就此放弃,选一个好上的教学内容,比如绘画,以及美术书法。可是当我想起自己在课堂上征询学生意见时学生喜悦的心情和眼睛中流露兴奋的神色时,我动摇了,还是再试试吧!要超越自己,不走以前的老路,不能因为有困难而躲避!想想头段时间学习的人民的好教师张莉莉,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全力以赴为学生,我能因为这点困难而退缩吗?不!我告诫自己。我也相信,一定有好的解决方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正巧!那天晚上在家看了央视的一道科普栏目——《原来如此》。在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质疑、假设、实验、求证,给予科学的探究。我突然灵光一现,我为何不借鉴这一方式,引入我的美术工艺课堂呢?有了大的方向,我将考虑着怎样进行更细致的内容设定,更适合这种教学模块。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有所收获。一次,在洗碗时,看到水上漂浮的油花,变化出不同的形态,甚是好看。不禁想起小时候玩的肥皂泡上变化的色彩,还有喜欢看到水中油花。嗯?有了,记得大学课本上有过一副吸附的图片,可是我一直没有尝试过,我何不在这一内容上多下功夫呢?

手边没有相关资料,我上网查询,这方面也只是只言片语,也没得多少参考价值。看来得自己动手尝试,要不怎么给学生上课呢。说干就干,我忙接了一盆水,滴几滴墨汁看看效果,可是墨汁并不是我期待的那样飘在水面,而是直接下沉。试验几次,也不得要领。想起小时玩的一个让硬币飘在水上的游戏,要想成功,必须要让水静止,而且硬币上面必须不能沾水。由此也想起一幅幅画面,唯美而又诗意:河塘浮莲、鹅浮绿水、小船荡漾、还有在水面上快捷而轻盈游动的水黾。这些动静结合的画面给我很大的启发,水表面的浮力和张力应该是解决这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我又进行了多次不同的尝试,最终有了直观的感受,圆形器皿最好。这也为我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接下来我尝试了不同的物质混合,如白糖、食盐、洗洁精、甘油等进行尝试,寻求最好的方法,以便在课堂上达到最好的效果。看着水面上墨迹形成的不同造型,它们往往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有奇石怪木之意味,具巧夺天工之神奇。每一变化,总有新意,也让人浮想联翩,从而又有新的发现,这种水墨真可谓艺术与珍玩的巧妙结合!以此为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在合适不过了。当然了,要成为设计工艺课程,还得在设计上下功夫,这种只停留在水中的艺术肯定是不行的,要想法用纸等物吸而附之在纸面进行设计才行。我在家里找了不同类型的纸进行一一试验,最后得出了结论:纸质较厚且吸水性强的效果最佳。比如,速写纸,水彩纸,宣纸等,而较薄吸水不好的纸形往往不清晰,模模糊糊。我想课堂学生们一定能够找到他们最为合适的纸张,要让他们进行自己的尝试,寻求最好的材质。在体验中寻求最终的结果,我想,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最后就是进行构思,二次创作以及裁剪,也就是再次的设计。当然这相对来说,综合能力以及美学修对学生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不过这也正是课堂的点睛之处,让学生发挥想像,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当然对于其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还有一些相关的构图美学方面的知识,也是这节课探讨的知识点,只是在体验中感知,而不是一种枯燥的说教。有了这些大的构思和框架,再加之我亲身尝试和探讨。我相信,这堂课能上好,也必然上好!虽然可圈可点的地方较多,但是它能够促使学生有学习的动机,求知的欲望,和不断尝试的动力,我想这也够了。当然,我也希望能达到《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我想,这些还得只课堂后验证。

“水墨吸附”这一教学的实施具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材料准备、范画欣赏阶段;二是放墨成型、造型练习阶段;三是把握时机,读图定型阶段;四是适度造型、展示作业阶段。

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小组教学形式,运用用启发式教学为主,大的方面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答工,得出结论。

(一)材料准备、范画欣赏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准备工具,要求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技法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并且对多种材料要进行分类。具体说来,主要工具分为墨汁、水、纸等。辅助工具主要有毛笔、滴管、细吹管、扇子、等。第二步展示课前所制范画,从画面特征上引导学生,使学生对这种畅快淋漓、流畅自然的形象所感染,急切想了解其制作技法,以及这些工具的用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学生的激情被允分的调动起来,课堂顺利进入第二阶段。

(二)放墨造型、尝试练习段段

“放墨成形”阶段是“水墨吸附”的核心阶段,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本环节教学中,针对学生特征及兴趣爱好,对教学方法给予充分的考虑。通过设疑、尝试、归纳等。使学生掌握本节教学学习重点以及水墨吸附技法和操作的要点。首先要使墨汁浮于水面,这是后面操作的关键。分为两个步骤:

针对墨汁于水中扩散或下沉两种现象给以演示,引导学生行尝试,要求学生从改变水的表面性能给以解决。经过启发,学生多次尝试了解了墨汁浮于水面是因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而牵引力受容器材质及形状影响。就这一问题,不同小组得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有的学生为让水面张力增大,用废旧的报纸对水面接触而实现。有的则从墨汁性能方面做文章,尝试用碳素墨水,绘画墨水以及中性笔的笔水,也有了收获。有的同学认为必须保证水的静态……在这里我不仅为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感到惊叹。通过认识的升华,学生们迅速掌握了滴墨的技巧,他们惊奇于墨汁滴于水面所形成的圆晕。一些急不可待的学生已经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对墨迹进行牵引变形。

我抓住时机,进行必要的指点并要求学生用合适的工具进行造型。学生们大胆尝试各种技法并且充分享受墨迹在水面流动所形成的各种美丽纹样的乐趣,在这期间,我看到有些学生除了用准备好的工具以外,还即兴用自己的发卡,指甲进行制作。他们有的破墨在滴在破的方法,从而形成年轮般的圆环;有的屏气凝神,用笔尖牵引;还有的用书本,手不断的扇动;性急的男生干脆摇桌子来晃动图形,引得同组同学的责备。我认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巡查中,也看到一些学生由于心浮气燥气燥屡次失败,但是不断的去尝试,毫不气馁。更看到好多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用身边能有的的物质进行尝试,比如洗洁精,眼药水、牛奶。我心里不禁哑然学生的求知欲还真高呀!不过想想自己以前的尝试,也是,面对感兴趣的事物,一定要探寻最终的结果,现在网络上的好多游戏不也是这样吗,他们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我也是,我在想最起码这堂课是这样。这时候我听到一片惊呼声,寻声而去,看到四个脑袋正顶在一起,边做边叹息着。原来他们用酒精进行尝试,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见他们轻轻的滴墨汁到水上,墨汁迅速扩散而成椭圆形,然后,会慢慢缩小,此时用笔帽沾一些酒精,轻轻地接触到墨晕面的中心,由于受酒精的推力,墨晕如爆炸般的向外扩散,又迅速的回缩,形成各异的图案,像花朵,像烟火,像开屏的孔雀……我为学生的这一发现而感到高兴,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也进行了多种物质的试验,但没有进行酒的试验。看来在准备的在充分也有疏忽的时候,这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学无止境了,探索是无穷尽的,这也给我了一个启发;这以后备课之中,要尽可能的细心,要周到而不能大而化之,更不可草草了事、模棱两可。我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知识。我在想,这种情景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遇到的。那时的我是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主导者,大多数时候是我在讲,学生在听。像现在这种互动的学习,是从未用过的了。在巡查指导中,适时鼓励学生和肯定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进一步发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争取成功,要求学生允分发挥个性。胆大心细的捉墨迹的瞬间造型。教学在不断的互动中顺利进,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创造过程的乐趣。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兴奋、喜悦、惊叹、鼓励在学生中传递。课堂成了美丽图案的世界,世界墨迹流淌的海洋。我由衷的高兴,这不就是我要的课堂效果吗?

(三)把握时机,读图定型阶

读图定型阶是本节课程的第三阶段,也是学生如何用以前所学知识,从变化各异机理中寻求美感,进行定格的过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观察,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把握吸吸附画面的墨色变化。线条的刚柔点线面构成等要素。寻求最美的瞬间将流动的艺术凝固于纸上,形成纸面艺术。这是这一课程的关键,选取图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的裁剪构图和二次创作,显得格外重要。这一过程中,我提出:准,狠,稳,轻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纸特性,在此过程中,他们积极的运用不同纸张进行尝试。并且在讨论中得到了正如我所料的结论:吸水性较好的纸,大多成功,而较薄,吸水性差的纸更易于失败。在技巧上,要求抓住机会,寻求自己感兴趣,喜欢的图案进行吸附。在在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审美不同对美的把握有多么不同,有的学生不能很好把握需要的最美的瞬间,从而失去最好的机会;而也有的这太过于心急,往往败得一塌糊涂;当然也有小心谨慎一举成功的。这也给我了一个启示,面对事情要胆大而心细,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拖泥带水,学生不也是很好的例子吗?在教学中,对于心急的我则要求放慢,对于犹豫不定的则鼓励适时出击。另外,我要求学生积极和本组同学讨论法,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视觉信息,并且摄入大脑进行重组。寻求最美瞬间。同时还让他们感受怎样的情景下才是最美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感受力。

(四)适度造型、裁剪、展示作业阶段

“适度造型”是水黑吸附的最后一道程序。由于水墨吸附足偶然成形,有的形象并非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我们可以适当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可是这抽象痕迹形化。其更具欣赏性、趣味性、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思维敏捷,头脑冷静。因为对形象处理不好则会“画蛇添足”,破坏整个吸附画面的效果。首先,启发学生求墨迹造型的闪光点。要求学生抛开固有观念。充分发挥吸墨成型的独特性,以纸面形象为学向,引导学生进行夸张省略做出最佳的裁剪构图。其次,要充分考虑其画面风格,选择合适的方法行添加,使其浑然一体。比如对于有的画面要求学生用毛笔沾淡墨进行勾勒;有的则直接用较浓的墨滴成以增加随意性。最后,还要使学生明白后期制作要少而精,起到点睛作用,且不可过分强求,而使吸附失去趣味。通过对学生的讲授及点拨,他们大都能够积极实践,大胆创造。如有的学生谈出自己对吸附画面点线面变化分布的看法,则可以使其从构成角度进行考虑,剪裁注意对比与均衡的炎感有的同学对整个图案的气势较为在意,则可引导从水、云等自然现象进行想象。有的则以自由型为主,动物造型花卉形状方面给以审视通过这种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作品中找到较为理想的形象,从而使审美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改变思维模式。从平常所见到的具象---抽象,转为抽象——具象。这种逆向思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意义深远。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为他们的作业取了富有诗意的名字,还有的学生为其制作了精美的画边。配以美妙的诗文。学生们创作激情高涨,妙趣横生、富有意味的吸附画面不断出现。随后,他们进行了作业讲评,学生们互相评议,欣赏自己创造的精美的画面,喜悦之情于言表。我在想,这节课不管学生学的什么,最起码他们这狂热的学习激情和这种勇于探索的求知欲望,已经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这节课,虽然依然有很多可点可圈之处,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却让我记忆深刻!

课虽然结束,但学生们的兴趣未减,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又提出了纸遮法、涂蜡法等技法。制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吸附图案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初步的体现出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了一定的思想。我有时也在想,其实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学完的,老师更是如此。就像吸附水墨这堂课,其意义并非使学生掌握吸附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一种思维习惯及学习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也正因为这样,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我选了更多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如植物、粮食颗粒粘贴画、纸艺等综合性设计课程。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当然,我也在享受着这种新的挑战并快乐着。正如古人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奋斗不已。我想,对于上课,也是如此。

篇5:天地本宽随笔散文

天地本宽随笔散文

我从小就喜欢抬头看天。江南的天空似乎总是那么碧蓝,蓝得像一片海。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大事,抬头一看,天空依旧呈现着这份宁静与祥和。

小时候经常坐在小树旁望天。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空中总是有那么几片云朵在那悠悠地飘着,不仔细观察是发觉不到它们的移动的。空中还有鸟群,我曾羡慕过鸟儿,它们离天空很近,似乎总是被其所吸引而亲吻着天空。就这样,我用目光向天空传达着当时的心情。而后下起了小雨,我不得不起身,慌忙跑到了屋檐下避雨。突然间发现,在这颇具江南特色的熹微烟雨下,天空反而焕发出了别样的风情。那时候的'我想,这飘飘洒洒的雨滴,应该是天空想来向我诉说它的心事了吧。

不知何时开始,家乡的高楼开始不断涌现。小时候的黛瓦白墙自然是不可比,但我发现,连我羡慕一时的鸟儿,也都无法企及大厦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显现出一片问鼎云端的盲目自信,一度的雾霾更让我为之痛心。可终究还是低估了天,直到乘坐飞机跃于对流层之上时,才发觉天空似乎从未变过属于它的蓝色。望向下方,标榜人类野望的摩天大楼,也早已湮没在积乱云之中了。曾经我也是从天空中探寻标示着季节变化的预兆,一想到这,竟然变得想要恸哭。

天空的蔚蓝,是大海的颜色;大海所倒映的,是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天空里,小鸟在飞翔。刹那间面对光和影所编织出来的景象,恍惚地产生一种美丽的幻觉,只想靠在树边睡去,睡到梦里的天空去。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狭者自隘。再次望向天空,我若有所悟。

篇6:我本贪婪杂文随笔

我本贪婪杂文随笔

用“知足”这个笔名已经有六年了。当初在某站注册时,对于用什么笔名为佳,我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觉得做人要知足点才好,于是就用了知足这个名字。用这个笔名,貌似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清心寡欲,容易满足的人,其实不然,有时自己都不好意思,觉得用这个笔名纯粹是自己在脸上贴金,对照自己的行为,更感觉用这个笔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没有谁比我更清楚我自己的德性,其实我的骨子里是贪婪的,根本与知足不沾边,自己的行为就是很好的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最容易让人看出我贪婪本质的事,莫过于沏茶这种小事。每次无论是给自己沏茶,还是来了客人,我都喜欢往茶杯里倒满茶水,为客人沏茶时稍稍有点分寸,给自己沏茶时,总要看到茶杯里的茶水溢出来为止。而溢出来的茶水就会把桌面弄得湿漉漉的。为此事,老公不止一次大骂我是猪,可我依然死性不改,以致他每次看我沏茶时,总要叮嘱少倒点。

在生活中,还有些细节也说明我是贪婪的。比如提水,我提水时就要把水桶装满,情愿让水溢出来也不愿少装一点。这样的结果就是,把水提到屋里的同时,也把地面弄得到处是水渍。

那一年秋天,老公去外面打短工,我在家里负责把屋里的玉米搞出去晒干,并在傍晚收进来。那些日子,我一个人早上一撮箕一撮箕端出去倒在水泥晒场上翻开晒,傍晚时又一撮箕一撮箕端进屋里,为了图快,我也会把撮箕装得满满的,费力地端出去端进来,没过几天,我的手就把我痛得没命,到诊所让医生开药都开了不少。这也许就是贪婪的代价吧。试想,如果我每撮箕少装点,也不至于伤了手。

如果说沏茶提水的行为并不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太多困扰的话,那我对老公的吹毛求疵,对婚姻不切实际的想法,就着实把我逼进了思想的死胡同。

老公是我当年在广东打工是认识的,和他的婚姻,属于正儿八经的自己选择。二十岁那年认识他时,我看中了他俊秀的外表和务实肯干的精神,不顾他的家庭状况很糟糕,也不顾家人极力反对,执意嫁给他。但婚后不久,我竟然后悔了,我发现和我性格截然相反的他不爱看书,也和我在很多方面谈不到一块,准确的'说,他这个人挺无趣。

后来,因为生活的压力,加上我本人的自我封闭,我越发感觉脾气暴躁的他和我的结合是很荒唐的事。尽管他每次和我吵架后都主动在我面前认输,但事后我依然不依不饶地记仇,我并不觉得他有啥好的,只有让人不敢恭维的地方让我大倒胃口。

年轻时看多了言情小说和唐宋诗词,也曾在心里不止一次想象过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多么才华横溢,而且温存有情。可事实上,心中的白马王子被粗俗不堪的家伙代替,不说才华倒好,一说起,我就更为自己遇到了这么一个和自己话不投机的人懊悔不已。想到唐诗宋词里的人被一个只知道打牌爆粗口的人代替,我有一种想抠瞎自己双眼的冲动。

再后来,我也懒得计较太多了,学会了隐忍,并不代表学会了知足,贪婪的人表面平静淡泊,是因为暂时没被激发劣根性,一旦有了某种机缘巧合,就会上演荒唐的一幕。

在网络中行走几年,确实见识过不少才华横溢的人,有的人也让我感觉此君莫非就是唐词宋词里走出来的人吗?有时也难免心生仰慕,甚至想和此人演绎一段高山流水的故事。更为脑残的想法是,居然也想过和自己的家庭完全决裂,和老公分道扬镳。

但我的贪婪并不会像疯长的野草,总会在某个时段被外来的力量拔除。老公虽然不会写诗,不会写华丽丽的文章,但他会干实事,懂得维护婚姻,也信守承诺。他二十来年如一日对我忠诚不二,再加上在关键时刻的理智和冷静,足以让我蠢蠢欲动的心停止胡思乱想。所以,即便我向往唐诗宋词里的爱情,但更愿意接受酱油诗里的白首不相离。

如今,我的贪婪犹如被冷水浇过的火堆,火势渐渐不如从前旺盛,或许有一天也会彻底熄灭。当贪婪之火彻底熄灭时,也就是真正知足时。到那时,我也无愧面对我的这个笔名了。

古人云: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这句至理名言,值得我谨记于心,让我时时反省自己,以免让贪婪把我推入万劫不复中作茧自缚。

每次沏茶提水,我就想到水满则溢的道理,手也就没有那么不知轻重了。或许贪婪与知足,就在这些细节里可以彰显。只是以前我并没有想到这看似平常的事,其实暗藏深意。

篇7:互动是本教育随笔

互动是本教育随笔

区域游戏自制材料的制作无关材质的牢固,只要能激发幼儿产生游戏“动机”,不断与材料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即可。而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老师在游戏中尽量把一些物品~样一样用贴膜扎好,一件件分别在盒子里装好……孩子们使用时就是一盆盆、一盒盒地“买”,有的甚至都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我们还会看到点心店的客人端着包装结实的盆子在假装吃饺子、馄饨,还有鱼等。孩子们真正接触的只是一个包装盒,根本就没有和里面的一个个饺子、馄饨、鱼等进行过亲密接触。原因是老师们生怕孩子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损坏了这些辛苦制作而成的游戏材料。

其实,每当增设新游戏、增添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增设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小游戏区。这个小游戏区的持续时间也可以随着幼儿的游戏需要灵活机动地安排:一个月、一个星期亦或是一天、两天都行。

针对话题中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超市旁边增设一个鞋子修理店或者是移动小摊位,增设“修鞋匠”这个角色。孩子们可以把穿坏的拖鞋拿去进行修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情节,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修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动手制作能力,萌发爱惜物品的环保意识。因为“修理”渗透在游戏情节中,也有角色作为动力,孩子们与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互动,游戏热情会更加高涨。

再如,在图书馆游戏中,可以增设一个图书修理日,临时招聘修理图书的工作人员,把坏了的图书整理出来并修好;在点心店、菜市场等游戏中,若是碰到有材料弄坏或破损,我们也可以增设~个食品加工厂,把那些坏的包装进行回收再包装或再制作……

无需老师们独自来修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要让孩子们和材料互动起来,这才是根本。

篇8:你我世界本不同随笔

你我世界本不同随笔

天空大地,纵横千里。其所包容,无可计数。湖泊、江河、森林、大山,以它们独有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我们走近这庞大而壮观的精灵时,企图用我们蹩脚的语言去描绘,最终我们会发现同样是存在于我们眼中的同一个事物,在我们的认识中竟然千差万别。艳阳高照,百花盛开。春风和煦,江流入海。你的心中一定其喜洋洋吧,可是独见有人分明在抱怨阳光的刺眼,花香的浓烈,春风的刺骨,江流的脏乱。这个世界真是太奇怪了,如果如此说就大错特错了,不是世界怪,是这个世界中的人太怪了。走同样的一条路,有人说往东,有人会说往西,怎么办?好办,各走各的,不要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因为你我世界本不同,为什么一定要分出个对错,各执一词,这个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在自己身上适用的.经验别人那里未必适用。如果如此说,我们的世界岂不是乱套了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虽然不同,但总能找到相同的部分,求同存异是解决一切争端的好办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一树绿叶并无相斗,只要是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新鲜空气,何必计较是非洲的叶子,还是亚洲的叶子呢?经营好自己的世界,努力在自己的世界中找到与别人相通的地方,你就会感到人与人相处不是太难,关键是遇事不要过于较真,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随便指责意见与你不同的人,岂不是很快乐吗?

篇9:从师本到生本教育随笔

从师本到生本教育随笔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的工作出发点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也是经常这样说,这样写。然而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露出了原形。这是一节乘数是两位乘法的复习课。这是最后一个练习:你能不计算分出两边的大小吗?其中有一道题:98×34○94×38

生1:这道题看不出来谁大谁小,把两边计算一下就明白了98×34<94×38。

师:好的!你们都是这样计算的吗?

生2: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用估算也行:98×34≈100×30=3000,94×38≈90×40=3600,所以我也认为98×34<94×38。

师:体会一下,大家分享到小王的智慧了吗?

全体学生伸出大姆指“你真棒!”

师:老师也没想到,小王总能有独特的想法。(下课铃响)

这时还有一名学生举着手,“老师我还有另外的想法。”

师:你来说。

生3:94×34…多了4个34,…而94×38多了…4个94…

这名学生站起来说了,可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但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师:大家能听明白吗?(学生都摇摇头,听不懂。我果断的停止了学生的说话)你的想法很独特,等会儿告诉老师好吗?

师生一起分析了剩下的几道题。

下课后我聆听了这名学生的分析。(他大概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想法):把两边都看成是94×34,那么98×34就比94×34多了4个34;而94×38就比94×34多了4个94,所以我填<。我听了,点点头,“你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也没太多的在意,吃午饭了。

下午,发下了第3期的《小学数学教师》,翻开大至浏览下,其中有一篇文章《数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反思》。读罢,相同的情境,使我想到了上午这一课最后的情景。我的行为剥夺了这名学生展示自已才华的机会,也使全体学生失去了一次宝贵学习的机会。回想当时,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吧:下课铃声快响了,还有一道题没讲,把最后一题完成,就完满了。这位学生是聪明的,即使让他说下去,再说一遍,其它同学也听不懂。那还不如不说(我这样想)。耽会儿,让他说给我听吧?即尊重他的自尊心,也不浪费时间。对于98×34○94×38这一道题,我内心是期望是学生通过计算来判断的。事实也是如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左右两边直接计算判断的正确率比用观察、思考来判断的正确率来得高,特别是在考试时,我还是希望更多的学生以计算的方法来加以判断,正确率高,分值高,这是分数在做怪。

越想越惭愧,我从老师的眼光武断的得出一个结论,这样思考,其它同学听不懂。我用“你的想法很独特,等会儿告诉老师好吗?”掩盖了真实自我,剥夺了学生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情不自禁流露出我还是一个发号施令者、权威者,而非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学习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从教师的上眼光去权衡教与学的得失,更多的是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缺失了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自主与情感体验的关注。

同时还缺少做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敏锐性。在学习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稍纵即逝,抓住课堂生成的信息,使之成为大家进一步学习、思考的资源,已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备的素质。第三位学生的思路就是思维的闪光点、知识的增长点,体现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独创性,是这位学生在把握两个算式之间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觉察与理解。教师放弃这样的信息,是对这位学生创造性的扼杀,对其它学生来说,这样的情景更能给其它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原来还有那么奥妙的方法,也更能激励其他学生养成良好地思维品质。

沉思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的面前:错误已经造成,我该如何补?我在两种选择,一是就当这是一个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理性,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更加关注学生生的发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二是痛定思痛,放下教师的架子,低下头来向学生认错,重新请那位学生为大家再分析。我选择了后者。

第二天,走进教室:

师:对不起,同学们。周老师做错事了,使大家错失了一次分享别人智慧的机会,同时也使一名同学失去了一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你们能原谅周老师吗?(学生们窃窃私语)

生:周老师,不管你做错什么事,我都会原谅您的,因为你做错事,敢于认错。(谢谢你的谅解。)

生:周老师,您平时教我们要有宽阔的胸怀,我们能原谅您的。

生:周老师,您对我们说过,即使我们做错哪怕十次,二十次,您都会原谅我们的,您做错了一次,我们当然会原谅您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说我们都会原谅你的)

这时又有一名问了:周老师,您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我把事情的经过跟学生说了,并请那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介绍了两遍,直到大家都明白了的那位同学的思路。到这里,这样处理,本该是结束了,但学生的表现看,许多学生似乎还有话要说,我就顺势问了一句:大家还有话要说吗?没想到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生:周老师,如果你以后碰到我们说两篇说不清楚的时候,你要让我们说第三遍,第四遍。

师: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一定注意。

那位同学:我以后说话的'时候,要把话说得清楚些,不让大家听起来那么累。

生:我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说话时,也要把话说得清楚些。

生:昨天说☆☆的时候,只有周老师分享到了☆☆的智慧,我们大家没有分享到,这说明周老师听得比我们仔细,我们以后还要更加认真听同学们的的发言,还要边听边思考。

生:我要谢谢☆☆,让我能分享到他的智慧,我以后也要象☆☆那样,让大家分享到我的智慧。(学生热烈的鼓掌。)

……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的传授书本中的书面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也就是要加强和扩展学科的“育人”价值。出现这样的情景是在我有意料之外的。我尊重学生,也博得了学生的尊重,并获得了意外的收获。尊重是教和学的起点。在教学法过程中,只有当老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时,才有可能进行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学生才会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才会在内心激起一种强烈“责任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被唤起。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我只顾忌自己的师道尊严,选择沉默的话,就感受与学生坦诚交流的幸福。

感谢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让我体验了当教师的充盈与快乐,获得共同的成长。

篇10:对绘本教学一些想法教学随笔

对绘本教学一些想法教学随笔

12月11号,我来到上会幼儿园参加幼儿园骨干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听了三个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课,尤其是前两节语言活动让我印象很深。在此,针对这两节课的共同点——绘本教学,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两节语言活动《鸟窝里的树》、《爱吃水果的牛》,都是采用了PPT教学。从PPT上的画面上看,教师是采用了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活动中,教师循循善诱,通过一个个提问,帮助幼儿了解绘本中的故事内容。教师的精炼语言,清晰地活动层次,使这两节语言活动显得很精彩,很生动。

对于绘本教学我还是第一次认识和接触。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的'特点是:语言的精粹。最简单的故事,最简单的对话,有时连情节都没有,这就给了孩子极为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以前,我们上语言活动时,都是老师先讲一遍故事,然后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或是引导看图片,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听了两位老师的绘本教学,,我认为绘本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在这两节活动中,教师通过许多问题,指导幼儿阅读绘本,是引导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想像过程,也是一种推理的过程。幼儿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像,做出种种猜想推测。在这里,幼儿的推理也许与故事不谋而合,也许相差悬殊,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已经学会了如何去阅读。

然而,我认为教师不能单单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就可以了,对于幼儿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我想若是幼儿每人也有一本小绘本,幼儿通过自己的绘本,更能主动讲故事,同时每个幼儿都有讲的机会。另外每个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也不一样,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讲出来的故事会有许多闪光点。

通过绘本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会阅读,学会观察、想像、推理,更可以让幼儿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使幼儿在猜想、推测中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有趣的阅读中学会阅读。   我想,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是否也可采用绘本教学的方式,让幼儿获得最大的限度的收益?

篇11:关于传统文化的随笔写作:寻本

当桌上的佳肴渐渐冷却,你却在忙着往购物车中添加即将大打折扣的商品;喜庆吉祥的红福纸尘洗褪色,你却又往圣诞树上挂了一颗星坠。人们在喜洋节日大兴活动庆祝,却在传统佳节只一句祝福,发送出便止。

这样下去,有一天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岂不是全部被扫清遗忘?

不少年轻人认为,那些传统节日都沾着些土腥气。太过重视就显得自己腐旧而又古板。可你仔细嗅一嗅,那是在千年流传中散发的荡然之气,是屈原投江时的凌然正气、是艾草迷香、温酒煮酒醉香。在岁月流梭中淘洗出历史的气息,浓厚而又迷人,岂能被人嫌古?嫌旧?

我们从小是听着老辈们的诗令口谣长大的。天要彻底冷下来之时手中一定捧着碗热气腾腾的煮饺。他们数着农历,给我们加衣、烧饭,在心中一页页地翻,不知多少个春秋。我们如今只看准屏幕中数字下方那几个字的提醒,便匆匆备礼、祝福。

我们从小张口就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浮在纸面上,留在了童年。诵吟数遍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寄托的是他人,先人的思念。古往今来,中华疆土上的思乡游数不胜数。他们由南奔北,驱驰中原,掩面度日,只待佳节日,才挥笔作诗以表思念。那时通讯不变,不能与亲人欢度佳节,甚至一声祝福也未能送到。而在交通便捷的今天,传统佳节反倒被人们淡忘。他们搭上快捷的交通方式,匿于车水马龙,购物作乐。

而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也在年年翻新,逐渐面目全非。桌上的菜肴热气腾腾,人心却冷却渐行渐远;手机被大片的喜庆红火占满,气氛却索然无味褪色。我们该被大众潮流所支配,追捧热度,永生只配做浪尾附于浪尖吗?终有一天会搁浅,还是在远处浪起那处浪落在岸上,踏稳足下坚实的传统?你愿回首时是未曾逐上的浪,还是温暖的岸?

你不该浅辄于此。

公众号:学客平台

篇12:和儿子一起读绘本《雪人》随笔

刚刚和儿子一块儿读完一本叫做《雪人》的儿童绘本,他正拉着爸爸的手在客厅里比划着飞的模样,笑声不断传进我的耳朵。我坐在书房里的电脑前敲打这篇文章,一是为了完成写读后感的任务,二者也确实想写一点关于这件事的想法,以便与其他孩子家长和老师交流一二。

儿子读幼儿园中班,顽皮的很,喜欢玩具枪和刀到了痴迷的程度,喜欢看动画片,能够自己一个人边看边哈哈大笑,喜欢自顾自地模仿电视里面的角色动作,也是其乐无穷。

他平时还是比较喜欢看书的,但大部分时间限于自己端着看,我猜,他也只不过是被书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和造型各异的人物吸引而已,属于没有目的性地“瞎看”了。

本来嘛,大字还不识几个的孩子,才刚刚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什么东西都会有动一动摸一摸试一试的想法。

《雪人》是一本无字书,内容由一幅接一幅的图画表现。儿子看着封面就笑了起来,说:这是一个胖胖的叔叔,鼻子还被冻得通红。刚开始,他只是大概瞟一眼就连续翻完了整本书,边翻边嚷着看不懂啊怎么没有字呀之类的,小脑瓜里尽是问题。

我告诉他:要慢慢欣赏每一幅画,看看画里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然后说出来。

于是,再次从头开始。儿子很仔细地看着每一页,用胖嘟嘟的小手指指着画面里面的这个那个,不停地问着问题:妈妈,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呀?旁边这是什么东西啊?小朋友能飞起来吗?飞起来后不会掉下来吗?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儿子问:妈妈,学人还能再回来吗?他是不是也回家过年了?

以前真的很少这样长时间地陪儿子一块儿读一本书,差不多每次都是儿子自己翻看,遇见自己琢磨不明白的了,就会拿着书问这个那个,等觉得自己明白了之后又跑回去接着自个儿看。

读完《雪人》,想着儿子问的那些问题和他叨叨唠唠的话,我想,给儿子回答问题的时候怎么样会做得更好,不仅能解答他的疑问,还能诱导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即使天马行空无边无际也好?那么,把自己解放一下,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联系着孩子遇见过的事情和事物给他进行适当地引导,解答他疑问的`同时让他多了解一些新的事情和事物,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吧。

对于儿子看书这件事,我跟儿子的爸爸有着绝对一致的培养意见,虽然是男孩子,但确实非常有必要在充分给他自由空间之外,引导他多读一些书,帮助他养成经常读书的习惯。

古人关于读书有益的指导意见还是非常中肯和值得借鉴的。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让他从书里面更多地看到一些他将要接触的事物,更多地知道一些他将会遇见的事情,会让他慢慢学会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善良的做事方法。同时,再加上家长的适宜引导,对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大有裨益。

看完《雪人》,不仅是让儿子多读了一本书,多知道了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让他的思维多运动了一会儿。运动有益健康嘛,让自己陪孩子多读点书吧。

篇13:本

天地万物皆有其根本……

〈一〉

一粒种子被压在了一巨大石之下,没有阳光沐浴,缺少了甘霖的滋养,但它没有放弃生长,仍然顽强地与命运做斗争。是什么让它拥有如此的毅力?做为一粒种子,它的目的就是生根发芽,那是它的信念,是它永不会停止的生命力支撑着它。它处处碰壁,在黑暗中摸索,终于它看到了光明,它成功了,它突破了现实的黑暗。一丝嫩白的芽尖在空气中摇曳,阳光,甘霖将会永远属于它。

种子永远不会忘它的.根本。

〈二〉

狂风暴雨中的大树更显现出了它生命力的顽强,但它不会轻易被吹倒,它的根在土壤中牢牢地抓住大地。它的根扎进深深的土攘,并且一直在努力向下生长。它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地在什么地方,它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不停在向下生长以稳固大树的基本。为了大树的生长,根放弃了阳光和一切繁华的世界,它无怨无悔地选择了黑暗。

大树有了顽强的根才能顽强的生长。

〈三〉

“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父母是人之根本。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自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父母便对我们百般呵护,疼爱有加。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也一天天地衰老,终于有一天他们需要我们了,而我们却为了自己的前程奔向了远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也许这种情景已很少见到,但那种爱永远不会褪色。无论我们走到那里都走不出父母的牵挂,那犹如一丝暖风永远环绕在我们的周围。困了,累了,回过头,点了一盏灯的那个小屋永远是我们休息的港湾。

不要在繁忙的世俗中忘记了根本,也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在我们的父母都健康的时候,报答其对我们的恩情,虽然那永远也报答不完。

天地万物不会忘其根本,就像种子永远不会忘记生长,大树永远不会放弃顽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父母双鬓的白发和额头的深纹。

篇14: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

一、熟读绘本情节,挖掘数学资源。

1、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的删减绘本画面。

数学绘本中蕴涵了丰富地教学资源,首先我们要用心挖掘,深入探究,根据教学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地身心发展特点,对绘本作相应地筛选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地教育价值。在对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地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地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如小班绘本《吃了魔法药地哈哈阿姨》,这本书地数学点就是用圆形、三角形、方形三种图形进行创意拼图,共有三十几页,由于小班孩子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短短地15---20分钟时间内, 想每页都讲全,不可能,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因此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对绘本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设定地教学目标、重难点来删减相应地画面,最后保留故事地开头,中间“圆地老鼠”、“方地狗 ”及“三角形帆船”和故事地结尾6页左右,整个教学画面人物简介、主题鲜明,既突出主要数学元素画面,又保证了绘本故事地完整性。

2.同一绘本,可适合不同年龄段教学。

在教学中,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各年龄段幼儿有不同地要求,如物体地分类,要求小班孩子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中班孩子可以不受其他物体特征地干扰正确地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初步尝试物体地二次分类,大班孩子能进行物体地二次分类并迁移经验,运用于生活。因此在设计数学绘本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各年龄段地教学要求,合理地选择绘本中地数学知识来制定不同年龄段地教学目标。如绘本《大熊地储藏室》,既可以在中班教学也可在大班教学,如在中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能根据物体地三种特征进行的分类,初步学习物体地二次分类。在大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初步尝试按种类进行第一次分类,小组合作探索第二次分类,能与同伴共同概括、分类,并把分类地方法和作用迁移在生活中。所以我觉得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不同年龄段地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应如何去把握绘本中地数学点,把它放大、放宽,并能积极探讨、研究,大胆尝试,让同一绘本在不同年龄段地数学教学中有不一样地教学效果。

二、品味绘本的精髓,有效组织幼儿进行教学。

1.选择知识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制定是非常关键地一环。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地预期地结果或目标。它不仅在方向上对教学绘本活动地设计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中地步骤和方式也具有一定地功能。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突出知识点、合理、科学地制定。如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地猪》,这本书地知识点是学习多种数数方法及用不同的书写方法表示相同地数量。我把本内容设计为大班下学期教学,具体目标:1.了解相同地数量能用不同地书学方法表达。2.能用多种方法进行20以内地数数。因此这节课重难点我确定为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进行20以内地数数,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设计也有据可依了。

2.制作形象、生动地教学具,并能有效利用。

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制作一些与绘本文本相匹配地教具,并要真真切切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如在绘本数学《乱七八糟魔女城》第一个活动环节:“按规律接着往下排”中,老师通过绘本情节创设了与绘本相同地场景:铺了一条规律地鹅卵石路,路边摆放着各种不同规律地物体,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说出几种物体排列地规律,然后让幼儿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根据已有规律接着往下排,孩子在操作时,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沉浸在游戏情境中,边说边排:两朵红花、一朵蓝花,当教师展示了孩子合作铺好地小路时,孩子们不禁鼓起了掌。又如绘本《大熊地储藏室》,我为孩子提供与绘本相匹配地学具,在第一次按种类分类地基础上,让孩子自由结合,共同探索各种地食物地第二次分类,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兴致勃勃,摆弄着形象、逼真地材料,有地孩子按大小进行分类,有地按颜色进行分类,还有地按形状进行分类,他们通过模拟情境,在与材料地互动中主动学习、探究,享受着成功与喜悦。孩子们边玩边学,在轻松、愉悦地操作活动学习着,体验着,使原来枯燥抽象地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达到了较好地效果。

3.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数学绘本中激发幼儿探究地欲望呢?我这应该从提问着手,加强提问地有效性,使提问更具有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地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真正地会思考、会学习。绘本中数学的教学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地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幼儿地思考,在教学实践过程里,我们围绕活动地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1)以猜想式提问导入活动。例如:《世界上最帅地猪》教学活动导入时,可以这样问:公主喜欢地是数数先生,那请你猜一猜,数数先生会怎么数数呢?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数数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发挥幼儿地想象力,更能激发孩子学习地兴趣。

(2)用开放式提问突破重难点。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学活动中,重难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地不同特点进行排序,我设计了这样地问题:长颈鹿想第一个吃桃子,为什么呢?(从高---矮)犀牛想第一个为什么呢?(从重-----轻)每一种小动物都想第一个吃到桃子,它们各自地理由是什么呢?然后让幼儿根据每种动物地特征进行探索、思考,想出他们不同地排序方法,通过开放式提问,在教学中发挥了幼儿地主动性、自主性,给了孩子更宽地思维空间。

4.适当引导,提高探索活动中地指导性。

在绘本数学教学探索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孩子为学习地主体,把学习地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摆弄材料地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在绘本数学《蜈蚣叔叔地袜子》中,只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交替排序,应该怎样使用操作材料,按什么规律排序,要留给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幼儿操作时,教师适当运用个别引导,语言提示方法,如幼儿在操作时,教书可语言提示:“除了按颜色不同排序,在数量上能不能有变化?”通过这样地间接指导,孩子地探索活动会得到不断提高,孩子地思维会更宽阔。

三、迁移绘本经验,运用生活实践。

“会用初步地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地问题,体会数学地意义”是大班科学领域地数学教育的内容。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始终把这块内容设置在教学目标上,并在活动中实施、体现。绘本活动《让谁先吃好呢》最后一个环节:迁移经验,请孩子说出生活中也可以按照大小、高矮、轻重、长短来排序?有的幼儿说:小朋友排队时也可以从矮到高排;月亮地变化有时是从小到大,有时又是从大到小地;举重运动员举重时,成绩相等时,体重轻地得胜。又如绘本数学《大熊地储藏室》最后一个环节:说说生活中地二次分类,有地幼儿说出超市中物品地摆放,书店中图书地摆放,服装店服装地分类摆放等等,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已经把学到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班级图书按大小、厚薄进行分类,图书角摆放得整整齐齐。孩子已经观察到了生活中地数学知识,并且能把它和课堂中地知识联系起来,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这就是我们教学所追求地。

四、数学绘本为主,整合各科教学。

《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地引导者,又是活动地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地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地情趣”。因此,在绘本数学教学时,我们注重了课程整合,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使幼儿在学习数学地过程中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如数学绘本《很特别地音乐故事》,孩子通过阅读绘本,知道音地高低、长短、拍子和节奏等构成音乐地很多要素在里面都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从而让孩子明白要完成优美地音乐,数学起着多么重要地作用。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地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了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地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地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地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地空间。数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

篇15: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

数学绘本,讲的则是有关数学的故事。它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却又偏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事;它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却恰恰让孩子们发现数学是一种规律;它看起来很活泼,却讲述的是一则则实在“枯燥”的故事。这正是数学绘本带给我们丰富,而又多变的感受。

在以绘本为载体,与幼儿共同探索数概念的一系列活动中,我更多地发现了绘本为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所提供的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甚至是诗意的活动情境。在进行绘本的教学时,除了需要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教师必须同样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对数学的关键经验进行解剖和分析,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使得教学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够紧密整合。此外,教学活动必须紧紧把握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原著所传递的思想,让幼儿在“数”阅读的过程中仍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一、数学绘本的解读

任何一种教学,都不能忽略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绘本的教学,更应如此。我们始终不得不佩服绘本的原作者在撰写绘本时中运用的智慧和创意。他们将深刻、深远的哲理,蕴含在一些简单、灵动的人物身上。有阅读经验的人,通常也都能感受到,绘本是经得起多番阅读和重复欣赏的作品。初次的阅读,往往不能接触到其本身的价值,只有一再的品味之后,也许我们才能感悟作品的真谛。数学绘本,更是如此。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一书,以“模式排序”为数学点,故事的内容很单纯,一位勇敢的公主要拯救好朋友“小王子”,在拯救王子的途中,公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关,例如,要找到开门的钥匙,要帮助巨人涂脚趾甲,要修好桥才能过河……这些重重险阻,都需要幼儿运用对规律的感知,才能通过。因此,故事引导幼儿探索身边存在的规律性,带领幼儿寻找隐藏在生活的角落中的数概念。但是,绘本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让幼儿感知到“模式排序”的规律,似乎还在传递着另外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在多次阅读后而尝试发现的。

初读绘本时,可能就会感觉书名拗口、复杂——《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其实,书名所显示的也正是绘本所要传递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才是在绘本的阅读中作者所要让读者感知的。

模式排序,在幼儿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也曾在游戏情境的教学中,或是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操作和摆弄,积累数经验。这种教学情境,对幼儿而言是非连续性的,教学中的情景是单一的,有时也往往是为了解决“排序”的问题而单独出现的。例如,提供不同的图形,按模式铺路;提供不同颜色的珠子,按模式串项链。但是,这一系列的模式教学,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认知模式,更多地则是感受排序让事物变得有规律,体现一种规律美。这种数学精神,正是《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所要最终传递的信息。

在书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细致地将所有的“无关”场景都展现地有规律。例如,王国里的房子和树,按规律排序;王国里的冰淇淋,按颜色的规律排序;魔女的头饰,按颜色规律排序。我们在和幼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幼儿的观察能力往往比我们更为地细致和细腻。他们会观察到《爷爷一定有办法》中,书页下方小老鼠一家的生活;他们会观察到《花格子大象艾玛》中,书页角落里小鸟身上格子的变化。也许,作者正是关注到幼儿在阅读图书时的这种特质,才会仔细到要让整本故事书都展现出“规律性”;也许,作者正是通过将一些典型性的“模式”场景变得连续起来,使得“规律美”的体现地那么刻意,却又隐藏颇深。作者在书名中就展现出对“规律”的钟爱,所以才将“乱七八糟”一词突显出来,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规律是美”,“无规律是乱”的这种深邃地思想。

对于《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细阅读,才能使我感知到作者的用心良苦,让我深感,作品中每一副图片的重要性,这就有助于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围绕着作者所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而展开教学。也许,这才不失数学绘本的教学中,即有数学性,又有阅读性的一种基础。

二、数学绘本的教学设计

在对绘本有了深刻地领悟和感受之后,才能够对教学活动有正确的设计和设想。基于对数学绘本教学一个基本定位,教学的设计需要遵循数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明确教学活动本身的数学特质,才能够把握好集体教学活动的逻辑性和顺序性。数学活动本身,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重难点,抓住教学中幼儿学习的关键经验,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环节,从而才能帮助幼儿积累有关的数经验。此外,数学活动更应将操作的作用凸现出来,让幼儿通过摆弄、操作,建构数概念。幼儿的操作不仅仅帮助幼儿发现活动中需要幼儿获得经验,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帮助教师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个别化操作的材料,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有时由于讲述故事的需要,可能会减少了对操作的运用,或者用“教师讲”或“录音讲”的方式代替幼儿的操作。但在实践中,我们仍应强调,数活动本身,是借由幼儿的操作而展开的。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的发现,才是幼儿建构数概念的根本所在。

就《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故事而言,在设计以模式排序为核心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这样的一种转变,即变“口述教”为“放手学”。这种操作性,就会使得绘本数学的教学与绘本阅读的活动明显地区分了开来。例如,“找钥匙”的环节设计中,我就请幼儿观察水果树,并发现水果树上水果的排序规律,而非“倾听”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的自主发现和讲述。这样既能提高幼儿观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同时通过对“规律”的强调,从而能让幼儿更为接近书中原作所要传递的思想。

其次,数活动本身,需要尊重幼儿数概念发展和数学学习的基本逻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任意改动和调整。这种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精神,也是教学的根本。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我们更需要在尊重原著作品的基础上,尊重数学教学的逻辑性。

就模式排序本身而言,其包含了按规定模式模仿排序的练习、模式接着排的练习、模式填空排的练习,最后即为创造模式。可以说,之前的三种不同的排序练习,是幼儿进行创造排序的基础。当幼儿接触到一种新的模式时,教师必须按照幼儿模式排序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活动。而在模式排序的学习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对模式的识别。这种识别在学习新的模式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在众多无规律的事物中,寻找到有一种规律性的事物,并加以表述,从而为后续的模式学习奠定基础。《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一书中,围绕着ABC模式排序而展开,在环节的设计中同样不能用离开幼儿学习模式的这种规律性,随意设计。根据幼儿学习模式排序的规律,我同样设计了铺路、找钥匙、为巨人涂脚趾甲、铺桥四个基本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不仅符合幼儿学习模式排序的顺序和规律,也与数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相一致。

篇16: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

绘本故事《小房子》讲述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反而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深远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让幼儿了解年月日及四季关系,在游戏的过程中辨别左右,潜移默化的渗透数学知识。

一、材料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

《小房子》原著比较冗长,涉及的点很多,“全盘拿来”显然不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根据数学领域的有关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巧妙加工,将时间和空间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在感知年月日的同时了解四季的变化,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生活经验。

二、环节紧扣,各领域相互渗透

整个活动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通过比较三次心情的变化引出主旨升华: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在过程中结合已有经验,对月亮排序,对四季分类,辨别左右,选择最短线路,将数学知识贯穿在整个故事中,同时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

三、从做中学、从玩中学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我采用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学习形式,运用观察、倾听、讲述、操作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想说、敢说、会说,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边玩边巩固“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孩子们也更有兴趣。

提高:掌握好活动的节奏。前半部分讲解时语速过慢,时间拖拉,导致后面重点内容时间紧张。对幼儿的回应语有点单一,应更加丰富。

篇17:以我本健康为题目的随笔

以我本健康为题目的随笔

特别是心理,始终保持着一份矜持,一份超然,一份睿祥以及一份冷艳,其间,似乎还有一丝的麻木和伤感,不管如何,我自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然而,时有朋友会点击其认为的软肋,以此来证明我的灰色中难保心理的平衡以至健康,对这种警醒和关注,我时常在无语中深表对朋友的谢意,缘由是这种朋友式的提醒充满了善意的元素和意会,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思。

人生的变数通常与两个条件有关,一是所处的时代乃至环境;一是自生天成的性格。两者间互为关联及其互动的结果,对自我人生的轨迹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封闭式的社会形态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不彰显,不受制于这种制约的结果通常会是十分惨淡,比如改革开放前的那个时代被打成所谓右派、反革命等的人群,这个群体中不乏时代的佼佼者。而在当下逐渐趋于开明(哪怕是表面的)的时代,使自我选择的方式、种类等相对条件相对宽松,从而导致自我选择的可能大大增加,这种增加实际上也会使变数不断加大。对于没有更多社会资源和自我附带先决条件的人来说,这种变数在不确定中充满了极大地风险,也就是说推进自我轨迹调整和前进的动源中的燃料或是推进剂全部或部分的靠自己解决,自我前进的小车能否经得起道途蜿蜒崎岖的颠簸以及缺乏燃料的尴尬会成为时常袭扰的问题,这种变数中又包裹的无数变数,将会成为想自我奋斗者的羁绊,当然也可成为激发要素而转化为动能,尽管如此,许多人的自我暗示虽然不愿选择这种个人奋斗途径来诠释自我,但由于处于社会下端的无奈,也别无选择。然而,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和附带相应条件的人无论在何种社会中都是少数,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历史渊源及其社会体制,故而绝大多数人被社会或者是被称作命运的动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抛向自我寻求发展的不归路中,而这种被动者成功的几率是十分的渺小,绝大多数的人将在自我假定的目标中漫无目标的长途跋涉,饱受饥餐露宿的苦痛和磨折,进而了此残生。当然,我们也不排除由于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人员阶层身份的转换,使座上客为阶下囚,而使落魄者步入天堂,中国历史演变的历程告诉我们,这种几率也是少之又少,而能够获取这种待遇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在变数叵测的人生历程中,倍受人们推崇核心理念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种人生观,放在不同的时段,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诠释,我不想对此发表议论。

我们习惯于将人的贫富比形容为两头尖而中间大,这种比喻实际上不能完全和客观的反应我们的社会现实,这是由于富庶阶层永远都是小的占比,这个通常难以改变,而中产阶层与贫穷阶层的'占比,却永远处于一个动态性极强、变数极大的区域,至少是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形态呈现的几乎都是一头和中间小,而占有社会绝对数的贫穷阶层弱势群体占比数永远庞大,社会财富的绝大多数永远都是被人口占比数小的富庶和中产阶层所控制和垄断,也就说,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永远都是被人口占比小的富庶和中产阶层所控制和垄断,由此,大多数人追求的小康生活形态可能将成为永远的话题,除非是社会向真正的公平社会所转化。

由于自己的不慎而使其不幸掉入了那个属于人口占比绝对数的庞大群体无以自拔,严重的失落感和失意感猛烈地撞击着自己的神经中枢,不出现短暂地休克或是失忆已然幸运,一个性的神经分裂有时在所难免,其间的狂躁不安从而导致的胡言乱语情有可原,正如一架失事飞机腾空而降撞击大地所产生的剧烈爆炸,而其中一人索幸逃生而短暂失常,实在是可以理解和同情。人的可塑性极强,除了少数人难逃厄运外,大多数人都具有极好的自我调节机能,能在一定的时空内走出幻觉,回复昔日的特性和本能,进而去应付命运赐予的客观现实,由此而时常看见的乞丐作为一个群体而出现的帮派,在衣衫褴褛中其乐融融;背篼汗流浃背后的街边积聚小赌的刺激,也显得愉悦非常。这样的场景无疑是对心怀天下而虎落平阳者的心智,也无疑是一道抚慰的风景。

人的悲哀有时是自造或自找的,比如改变环境的情由,人改变环境的可能微乎其微,而改变自己虽然十分困难但相比之下,改变自己通常才是最佳的途径以及最安全的方式。与时空所抗衡,绝大多数人皆是以卵击石而粉身碎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时候读一下老子道德经这段话也许会有些善悟,其实,中国的文化在对逆境中不气馁的勉励词语有很多,比如有:激流勇进、劈荆斩棘、逆流而上、卧薪尝胆、百折不挠、忍辱负重、矢志不渝、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苦卓越、坚持不懈、奋发图强、奋发有为、奋发蹈厉、奋发进取、奋起直追等等,如此多的激励之句其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逆境不矢志,而这个不矢志中却颇有说辞。

所谓不矢志,一定不要与适时的政治结构、形态、理念以及方向所连接,至少在未成气候之时节不要如此,否则,很可能将会落入未了志愿身先死的结局,这在我们历史长河中呈现的范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从我们的现代史中我们遗憾的看到,政治主张的阶段性十分凸显,昨日的贬损之政见,也许又是今日之极力推崇,而个人为之奋斗的代价也许会相当的沉重。这时我想起一首有名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的悲哀通常表现在人生过半时的感悟,这种感悟又向两端而延伸,一是人活得越明白就越显沉重,这是一种负重感和责任感;一是人活得越明白就越显轻松,这时一种参悟感和释怀感,这与人的社会存在价值取向及其胸怀志向有关。沉重的忧怀,参悟的宽和,责任的希冀,释怀的深邃,蕴含着人生的逻辑命题核理和价值取向内涵,人的阶段性和阶层性决定着其思辨和走向。

假如还有另一种情结的话,那就是一切如过眼云烟,不管是富贵和贫穷,淡化自我守恒,青云自我标识,卸载自我价值,模糊自我认同,哪怕只剩下粗茶茅屋,也能清心寡欲恪守清贫,以一个健康的心态以及健康的体魄,来观赏和品味事态炎凉,也不失为一件人生快事!

当我们回眸往事,马上引入眼帘的是保尔柯察金那个至高无上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当然也充满了一个时代的豪情和烙印,这是我们年轻时的坐标和楷模,可是,时至今日,这种情节已然脱变,这种时代的差异和比对只能是心里落差而出现的一片苍凉和茫然,而那种饱含的激情荡漾挥斥方遒已成湮灭,替代的是另一种人生情结及其价值,不知道这是时代的前进还是倒退

还是回到开篇的话题吧,活着并且保持健康,也许才是重要的,健康的活着涵盖了两个要素,即,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身体健康是前提,心理健康是保障,要确保这样的状态,就要做到:该舍去的即舍去;该放下的即放下。优化整体结构,整合现有资源,将生活的乐趣最大化,将幽怨的情结虚拟化,燃放岁月的烟尘,绚丽人生的清纯,把控当下,着眼明天,充分享受生命的赐予,开心轻松每一天!

篇18:绘本中的多彩世界随笔

绘本中的多彩世界随笔

3月23日,天还没亮,两车一行19人赶往广州途中,参加“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培训活动。短短两天时间却经历了不少的波折,不管怎样,就奔着应彩云老师及她的高徒何洁老师的绘本教学去了。

每一次听上海、南京名师的教学活动,都会给我带来一时巨大的震憾:佩服她们的才华,欣赏他们在教学上的睿智,感受他们在课程改革下扎实、稳健的教学历程。让我又一次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幼儿园教学”的肤浅理解,反思自己现拥有的教育智慧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绘本中的多彩世界”是何洁老师专题讲座的主题,小标题为“情境阅读的多元融合”。确实是这样的,对于挖掘绘本中的多元知识点,为贴近幼儿生活和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她们做到了,而且设计的如此巧妙和水到渠成。同一本绘本,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思路不同,收获都很不一样。我们对绘本的理解,仅限于读一本书的框架而这个框架是这么的结实,离不开,也走不出来。

两天,四节活动都是绘本教学,她们借助绘本中的情景,开展多元一体化的教学。何洁老师大班《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老师们都比较熟悉了;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以绘本为载体,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物朋友为主角,贴近幼儿的经验。针对这个绘本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围绕小动物本身的不同,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利用不同的感官来猜测礼物是什么。而何洁老师的设计,都只用了“耳朵听”一种感官,通过听感受礼物声音的变化,产生了很多的知识冲突,让幼儿在认知冲突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活动设计的知识点有:第一、丰富的词汇如多—少、软—硬、空—满、大—小。第二、小班年龄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第三、序数,还有不同的数数方向影响着序数的位置。应彩云老师绘本教学《天生一对》和音乐活动《超级歌会》,都各有创意。绘本教学的创意在于活动一开始并不是直接阅读绘本,只是先简单分析书中两个如此不对称的动物鳄鱼和长颈鹿是却是天生一对,引起大家的质疑和思考。然后,通过配对游戏让幼儿体验和理解“一对”的含义,再进一步让幼儿两人合作感受“天生一对”的'更贴切意思。因为从文字上来分析,让幼儿理解“天生一对”是很难阐述能让幼儿明白的。于是应老师设计的两个好朋友来分别描述,让其他幼儿来猜,让幼儿体验两人合作的默契度,从而体验好朋友之间“天生一对”的意思。最后,回到绘本,老师用温馨的音乐做背景讲述绘本故事,绘本上只是截取了几张有代表的图片,就能讲述了长颈鹿和鳄鱼“天生一对”的故事。《超级歌会》是应老师结合现在流行音乐中IH元素,找到了适合幼儿阶段的切入点来开展这节创编和说唱为一体的音乐活动。活动先用了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教师给出了一段说唱的歌词内容,让幼儿熟悉节奏的基础。然后,让幼儿尝试先从创编一句,到通过图片的变化,让幼儿小组创编一段歌词。最后,不断的加快节奏,让幼儿体验用不同的节奏速度来唱出创编的歌词。环节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很有挑战。

总结这次的学习收获,我自己提炼几点,同时也希望这几点能一直伴随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用到、细心揣摩、反复思考。

第一、任何活动的组织形式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谈心、交流、游戏的活动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感受和谐的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

第二、能敏锐的挖掘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多元知识的融合,而不要让单一的活动目标,禁锢了我们的思路。

第三、学习应老师在课堂上的艺术性处理。如:善于把握孩子的表现,为你的课堂活动需要服务。抓住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不同能力的孩子承担不一样的角色。

编辑:cicy

篇19:以学生为本改革音乐教学随笔

以学生为本改革音乐教学随笔

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还不尽如人意。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课改教学研究,结合对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我发现我们以前音乐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以学生为本。

那么音乐教学究竟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我认为:应在音乐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着眼于整体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考虑学生需求,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种繁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可丰富他们的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陶冶,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同时,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并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美的感染中受到美的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加强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各要素极其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及对音乐作品和音乐形象的感知和把握等;

2.培养他们的表现力。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在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性和成功感;

3.培养鉴赏能力。音乐不能只停留在感官愉悦的阶段,还必须有相关知识和文化背大的支徐,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宽广的音乐视野;

4.培养学生创造力。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的即兴演奏和演唱、创编表演等,从而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广阔天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

随笔作文

关于作文精选随笔

随笔论文

教学随笔的写法

六年级语文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小学随笔

《我是什么》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高三

随笔作文的写法

随笔本怎么写
《随笔本怎么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随笔本怎么写(共19篇)】相关文章:

写临行随笔的作文2022-08-06

教学随笔五则2022-11-15

教育教学随笔心得反思2023-03-05

冰冷的雨夜随笔2023-12-23

我的袖珍影子杂文随笔2023-05-08

随笔作文350字2024-01-11

关于教育教学随笔与反思2022-11-14

我和我的初恋杂文随笔2023-05-26

教育教学随笔50字2024-01-21

我的小公主杂文随笔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