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的写法

时间:2022-05-02 20:48:18 教育随笔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rsphn”为你分享16篇“教学随笔的写法”,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随笔的写法

篇1:教学随笔的写法

教学随笔的写法

所谓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教学随感”,主要是写教学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某一点心得、感想、感悟。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一、捕捉题材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感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产生了。

3、教材的分析。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4、讲课的心得。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5、听课的感悟。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感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锤炼题材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感?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篇2:随笔的写法

关于随笔的写法

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总结:《谈读书》一文,应加强诵读,力求熟读成诵。课文是浅近的文言,在阅读中也许会遇到语言障碍,应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扫除语言障碍。

篇3:五年级上册教学随笔的写法

五年级上册教学随笔的写法

一、捕捉题材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感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产生了,教育论文《教学随笔的写法》。

3、教材的`分析。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4、讲课的心得。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5、听课的感悟。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感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锤炼题材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感?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篇4:读书随笔写法随笔的感想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一】:

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

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

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

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 爱上读书。

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

对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二】:

阅读的一点点思考,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

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三】

(一)归纳法

你平时可以留意思考和搜集某个专门的问题,在积攒了相当多的资料以后,把它们归纳起来,说明你自己对这类问题的看法,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读书随笔。

(二)对比法

用对比法写读书随笔,主要是把具有相反意义的现象或事例列举出来,进行对比和联想,从而发现带有积极意义的启示。

(三)随笔有学问

随笔并不是“随便”。虽然在写作随笔时可能表现形式很随意,但随笔却是需要有内容的,它的“骨头”还是要“硬的”,要有学问在里面,让读者读后有所收获。

古人有很多优秀的读书随笔。小说一类的随笔词句轻松,里面暗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而学术性一类的随笔,往往在简短的字里行间包容了很多知识和见解,涉及很多典籍里面的词句、说法。读者在读这样的随笔时,自然而然地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它为你提供了很多书籍的线索,你若有兴趣的话,可以根据这些线索去阅读原书。

可以说,读随笔是一条学习的捷径,因为,做这些读书随笔的作者们,他们是把自己所读过的很多书,通过这种简短的形式很精练地抒发了出来,读他们的随笔,等于他们替你读了很多书哩。

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

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

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

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爱上读书.

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四】:

对阅读的一点点思考,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

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随笔如何写

很多人都写随笔,但是随笔究竟怎么写他们就不太懂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随笔如何写,希望你喜欢。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五】: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内容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人的生命形态主要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琐事组成,惊险奇特,英烈悲壮,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是生活的常态。只有那些注目寻常琐事,并在其中能感发出无尽趣味来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涩,他的心泉必不至干涸,而一旦弄笔写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觉,坠入境界,放任自由。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

2、于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而写作恰恰需要细腻的心灵,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处。所以,身处现代,你选择写作,其实写作也在选择你。只有当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时候,你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与写作结下一份良缘。应该说,绮语清词,嘉言华章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它在随笔式的自由写作中最易被呈现出来,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体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总说永恒,期盼永恒,其实哪会有什么真正的永恒。人易朽,文字也易朽。如前所述,写作和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只是人的一种生命享受与精神自救。写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觉悟与抱负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写作的好手。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才是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如何写读书随笔

篇5:教学反思的写法

教学反思的写法

课后教学反思的写法 :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下面列举几种教学反思的写法: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6)写教学疑问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听课时的疑点,那些听不懂的知识,方法。我们每节课下来,学生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疑问,这些是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的,教师把从学生的学习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思考出解决疑难的方法和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或是解题的方法不是最简单,最科学,不是学生最容易懂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他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篇6:中写法教学设计

中写法教学设计

中的写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毛笔字中字结构的正确书写和笔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与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 3.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书法文化,培养更多书法特长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横折的写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字的结构和笔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复习之前学过的横折的写法,出示教具与范字,让孩子们认真观察,启发孩子们如何找出中字的结构特点。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调动其积极性,引出本节课内容————中的写法。

2、新课讲授

1.对比分析:通过观察分析,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平时写的中字和老师出示的范字之间的差别。培养孩子观察分析的.能力,并初步了解中字的结构。

2.寻找方法:通过对范字结构的观察和中字中出现笔画的了解,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结构规律和笔法特点归纳出中字的结构和书写时笔法的运用。培养孩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满足感。

3.总结提炼: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中字的结构特点和用笔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发现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三、互动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复习竖折的写法,让学生跟着老师用手来比划,注意其笔锋的变化。

出示古帖中的中字,教师做临摹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的用笔方法。

3.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毛边纸上进行书写,练习时强调坐姿和握姿,注意中字特点和运笔方法。对部分学生手把手辅导。

四、及时反馈

1.在孩子们书写练习一段时间后,通过老师的巡视与观察,找出孩子们在练习时存在的错误,并及时在黑板上做出反馈、引导和更正。这样做能在孩子们书写错误的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指引,并督促孩子改正,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能让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学会竖折的书写。

2.在反馈与更正之后进行第二轮的练习,这样能让孩子得到更大的提高。对古贴的临摹,能让孩子们对毛笔字书法有一个更真实的解读,同时也可以慢慢培养孩子们读贴读字的良好习惯。这才是一个书法老师真正要教给孩子们的东西。

3.反馈再练习。将评价贯穿于整个书写学习中去。

五、展示评价

以自评、互评为主,师评为辅。

自评,可以让孩子正确实认识到自己在书写练习时的状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读贴读字能力,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互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多鼓励孩子们进行互相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建立起孩子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发现更多的优点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也是培养孩子良好读贴读字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师评,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及时正确的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为更多的鼓励与表扬,去激励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书法。

6、拓展延伸

让孩子们在课下继续熟悉中字书写特点和笔法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字帖上找出一些中字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用笔方法,更深刻的体会毛笔字中不同的用笔方法。

篇7:教学随笔

看到这个题目请不要张大嘴巴惊讶。我这算式在数学中肯定不成立,但在生活中却可能成立的。我要说的是我班上的一个女孩淑媛的故事。

像绝大多数孩子一样,淑媛是家中的独生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眼中的宝。一家四个大人都围着她转,把所有的爱都投在媛媛身上。因此淑媛特别娇气,一有不顺心就用哭来威胁家长。她很挑食,什么豆制品不喜欢吃,蔬菜不喜欢吃,米饭太软太硬都吃不下。学校是个大家庭,食堂的饭菜不可能每天都适合每个人,但只要吃饱就行了呀。可媛媛偏不,她说不喜欢,你怎么劝她都没用,。一天她一看那菜,就说不喜欢吃,就非得给她妈妈打电话。过了十多分钟她妈妈拿着菜盒出现在教室门口了。你瞧,她妈妈多宠她呀。

还记得春游那天,每个孩子都拿了个小包包,带了点零食,难得出去游玩带点好吃的,这也正常。可媛媛呀,一个斜肩包,一个书包,两个包内都装满各种好吃的零食,我忍不住问她:“淑媛,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呀?”她的回答更让我出乎意料:“不多,都是爸爸买的,我还留一些在家呢!”我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对她笑笑了,唉,她爸爸也未免太溺爱淑媛了吧。

今天,我一进教室就吓一跳,只见淑媛披头散发,撅着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我上前说道:“淑媛,把头发扎好呀?”她低声说道:“都是我奶奶啦,早上就去姑姑,没人给我扎辫子。”我听后直摇头,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自己扎辫子,奶奶不在家,还要怪奶奶,不知道她奶奶听到后会想些什么!

从淑媛身上,我发觉这种爱相加有多么的可怕,有时候家长也得好好学习学习怎样做个优秀的家长。父母长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可有时父母也得自私点,不要独揽孩子所有的事。(1/4+1/4+ 1/4+1/4)爱=1爱,这样才算是完满的长辈对子女的爱。

篇8:教学随笔

那么,诸葛亮虽然料定鲁肃会帮忙,鲁肃也确实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准备了二十只草船和六百名兵士,并且没有告之周瑜。在这里,我就有疑问了:诸葛亮把二十只草船和六百名兵士藏在哪里?周瑜军中少了二十只草船和六百名兵士他会一点都没察觉?三天时间,六百名兵士不用生火做饭吗?从常情来说,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可以说是因为好胜心强。既然要自己胜,则必然要对方败。所以,周瑜应该是想尽办法来破坏诸葛亮的一切行动,文中也确实写到了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那么,当鲁肃告诉周瑜“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时,周瑜会一点也不怀疑吗?周瑜也是个聪明人,又不是蠢才,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在教授这一部分时,我不禁产生了怀疑。课后,我查阅了《三国演义》,文中也是这样写的: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看来,周瑜确实是蠢才,当初他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而故意刁难,现在明明知道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造箭的材料,但却不加多想,不再派人去打探虚实,而用三天的时间来睡大觉,在大帐里坐等诸葛亮的失败。周瑜呀周瑜,如此你岂有不败之理?

当然,作为后人,我们无法知道罗贯中当时的想法,也不能要求这么一部长篇小说没有一点瑕疵,何况罗贯中也写到了“瑜大疑”,只是没有详细说明周瑜怀疑些什么,我们当然也无从考究。但是,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来造箭,即使我们也会产生疑问:诸葛亮怎样来完成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呢?那么,作为一代名将的周瑜,他怎么会没有产生疑问呢?难道周瑜真的是蠢才吗?当然不是。那么是因为“当局者迷”吗?我想也不应该。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不得而知!

《左传》上关于郑庄公克段的故事,实在发人深思。庄公,一出世即为母所恶;段,庄公之胞弟也,为其母所偏爱。先王在世,其母就有废长立幼之意;庄公即位,段又恃母爱骄纵无忌。大臣们恐酿祸患,纷纷请除之,庄公却处之泰然。庄公不是不明白段的祸心,但他的策略是,令其养痈成患,“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段为庄公表面宽容的假象所蒙蔽,利令智昏地率兵伐京。好,机会终于成熟了,庄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地伐灭段叔而免去了来自任何一方的谴责了。庄公故意放纵其胞弟的篡权之心,并为之“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当然是设置的圈套),培养之,引导之,令其事发后再予收拾,其居心可谓险毒阴深矣。难怪有人评说,郑庄公乃天下第一大毒人也。先前的中学语文课本曾选录故事的一节为课文,曰《郑伯克段于鄢》。《东周列国志》关于这节故事的描述,自然更为生动。

长期的执教生活,使我对这段史事颇多感慨。

某些调皮顽劣的学生,不是那么愿意听取老师的批评,有的则视老师的苦心劝告为儿戏,更有的则干脆顶牛,他们对老师的教诲是那么的反感。教育者见教育不见成效,也就有丧气、赌气的时候:算了,让他去。甚至想,平时里小打小闹敲他一下也不痛不痒,不如“穿疱”彻底整治痛快。或曰,学校管不了他,将来让社会去管他,让法律去管他吧。君不见,不是终于也有那么几个人,果真被法律“管”上了吗?

我常以“做人须当讲人品,为师更应尚师德”自责自勉,为师者而放弃了教育的职责,是为失德也。

而同学们尤其是那些经常挨老师“训斥”的“差生”们呢,听了这段故事,难道就不生一点新的感触?难道还能高兴于老师对自己的不管不问、或曰不敢管不敢问、或曰不愿管不愿问?难道还能将老师对自己的这种听之任之作为炫耀于同伴的本领?难道还能憎恨那些敢于管教你们的师长并伺机对他们施以报复?难道竟希望教育你的老师变为郑庄公?

郑庄公其人,学生莫爱,老师莫学。

篇9:如何写教学随笔

如何写教学随笔

教育生活五彩斑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然而,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把这些感受及时记录下来,使之在忙碌中匆匆消逝。怎样找到一种载体,促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呢?笔者认为,教育随笔就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一线教师的文字载体。它可以借助于不拘一格的文字表述,在工作的间隙,对点点滴滴的心灵触动加以记载、回顾、提炼和总结,让思想自由地流动,让情感自由地抒发。

一、格式:叙议结合

随笔是自由文体与个性表达的完善结合,具有“短(短小精悍)、平(随意平和)、快(及时反映)”,的特点。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蕴隽永为其特色。核心是“随”,也就是自由地抒写心灵、描摹生活、表达情感,只求真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教育随笔主要用来表达作者对某一教育事件的各种思考 (本人是“当事者”,而非“观察者”) ,所涉及到的往往是一些正在发生的或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包括在这件事上的所言所行,事后是以怎样的态度来审视的,从这件事中获得怎样的触动、震撼、启示。所以,“事件+思考”是教育随笔的基本构成。对事件的表述里带着自己的真实体验;由事件而引发的个性化思考体现感悟。这些事件可从大处着手、旁征博引,对一些理念进行生动的阐述;也可从细小处寻找突破口,通过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细枝末节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给人以启迪。

如管目荣老师的教育随笔《“锅”要趁热“刷”》[发表于《青年教师》⑼]:

“锅”要趁热“刷”,意思是刷锅的时候一定要趁着锅还热的时候刷,即把炒好的菜倒到盘子里就快刷。刷锅、洗碗是每天必须干的家务活。每次刷锅的时候,我发现刚炒完菜,把水倒入锅中轻轻一摇晃,油腻污渍便荡然无存。如果吃完饭后再去刷,需要用炊帚来回擦好几遍才能刷干净。

由此我联想到对孩子的表扬。表扬是一定要及时,就像刷锅一样,趁热刷效果明显:当孩子表现出了教师所期待的行为,就要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才能更有效,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应该是进行表扬的理由。不要吝啬自己的一句的话,哪怕是一个眼神,对孩子来说,都会带来春风般的温暖。不要等着学生的进步转化成大大的成绩时再进行表扬,因为到那时怕是锅已凉了,无论你怎样的真诚都不能打动学生了。

同样,批评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尽管学生违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教师也要立即进行批评教育,指出错误的原因,让他吃一堑,长一智。否则等酿成大错,悔之晚矣。

教育随笔一般取材广泛,一切和教育有关的话题都可作为素材,形式活泼,有一种“我手写我心”的随意性。相对于论文而言,随笔更富有思想,可以有更多“大胆猜测”的内容。虽然随笔与案例都有“叙”(讲述真实的事件)和“议”(有感而发)的类似结构,但是随笔的议论成分更多一点,并且所展示的`事件可以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一个很小故事的情景片段。

二、内容:反躬自问

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教育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受,有时是一点感动、一丝酸楚、一阵狂喜,有时是一片失落,但若及时地提炼,就有可能是一颗珍珠。面对纷纭的教育现象,即使别人习以为常,也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否轻易地被别人左右了?在这个问题或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要让思考伴随着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在听课或赏析课例时不能失去自我,应带着自己的理念、观点、思想去扬弃别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做到扬长补短。

教育随笔的撰写在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对某个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总体性反思,或对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进行局部性反思。可以是总结成功的经验,有利于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是查找存在的不足或失误,这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宝贵资源。总之,及时地记录能促进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例如,沈志媚老师在《我这样记教学随笔》[发表于《师道》2007 (21)]中所写的“教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后的随笔”:

在学习“南望王师又一年”时,学生甲说:“沦陷区的老百姓眼巴巴地向南张望……”;学生乙说:“沦陷区的老百姓天天盼望……”;学生丙说“这里的望是‘绝望’!因为陷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盼了无数年,却始终没有盼到。”虽然课已经下了,但沦陷区老百姓由“张望”到“盼望”及至“绝望”的形象依然在我脑中浮现,孩子们一张张悲愤交加的脸庞依然是如此清晰。虽然我明知道参考书上对于“望”字的解释是“盼望”,但是学生甲分明用“眼巴巴地张望”,为我们描绘了沦陷区百姓焦灼不安的神情;而学生丙则用“绝望”一词,刻画了沦陷区百姓由“急切盼望”到“彻底绝望”的心路历程。对于学生的“别解”,我除了震撼还有由衷的赞赏!

除了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外,我们还有对许多问题的困惑。在发现的问题中加进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就问题的出现谈自己的感想或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一篇很实用的随笔。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发生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只要肯积累,选取典型事例记录下来,如成功的主题班队会、典型的教育片段、独生子女的学习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长等,挖掘其中的价值,加一点自己画龙点睛的思考与评点,就是一篇鲜活的教育随笔。

三、习作:业精于勤

⒈写不出,怎么办?

随时随地写下灵感笔记。灵感像一阵风,稍纵即逝。时过境迁再提起笔,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当有一种灵感时,哪怕用一张废纸,也要及时地把它记下来。如我们对课题研究文本中常见术语“结果、讨论、结论”的通俗化理解,就是在与教师的不断沟通交流与观念碰撞中逐步形成的。如把“果树生长”比作教育科研过程,则“长出的果实”是研究“结果”(客观事实,是直接得到的),而对“这种果实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的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就是“讨论”(一种理性的分析与认识)。基于“讨论”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果实的价值”则是“结论”(总体判断或总结性见解)。

不妨来一点“抄写”。大凡写作之人,都有借鉴、模仿、独立创作的过程。教师应经常浏览教育报刊杂志,多读儿童读物、教育经典著作,对好文章要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摘抄一点理性化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点感想。这样的“摘抄”,不仅对自己的随笔写作有所帮助,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深化自己对理论的认识。

⒉写不好,怎么办?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置身于鲜活的教育现场,每一个偶发的事例都可能触动教师敏感的头脑。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把“思考”作为一种好习惯,可以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研究状态。读、思、写三项功课循序渐进,先不要贪多求大,起初可从几句话写起,只要把观点阐释清楚即可,之后一二百字,慢慢地积少成多,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可以多一份“随”意,先把想到的写出来。在量的积累和保障下,质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除了传统的纸笔,还可借助于电子文档、博客平台等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文章不厌百回改。记录下来的文字还是一块很粗糙的玉石,需要再三品味、推敲,发现其中的亮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更有价值。修改本身就是一个加工、提炼、提升的过程,要先从大的方向着手,删繁就简,让文字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随笔写好后,可以请身边的同事指点一、二,这是最为直接、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哪怕是改动一个字、更换一个小标题,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经常探讨收获会更多。

学习借鉴,不断充实自己。教师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只有教育大方向找准了,写起随笔来才能深入浅出、不离左右。其次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只有理论素养宽厚扎实,才能在分析教育现象时见微知著,解决教学难题时得心应手,从而使文章平实中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另外,还要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精髓等。

四、品位:独具匠心

⒈立意新奇

立意的高低,反映了教师对问题思考的深浅,也决定着随笔的价值。教师要从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新意,让人看后耳目一新。要跳出僵化、死板的格局,避免平庸无奇、拾人牙慧,在于教师具有敏锐的思想,良好的洞察事物的能力,并能选择好有价值的典型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和追踪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状况,平时多注意积累。

⒉标题闪亮

标题如文章的眼睛,是对所描述事件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随笔要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的共鸣,首先就要在标题上下功夫,符合普通读者的心理需要,即新颖、灵巧、实在,

常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如写一篇关于“学生上课分神溜号”的短文,若用《课堂上怎样集中学生注意》为题则显得太直露,若用《嘿,你在干嘛?》,就会使读者疑窦丛生,有一种迫切阅读欲。

⒊切口宜小

随笔因篇幅短小,因此不便于探讨复杂的大问题。在选择着眼点上,应力求小一些,这样才便于写得深刻,最好能将自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以身边小事议社会大事,跳出井坑来观天。评论是教师对事件、情感的深层次分析,抓住关键才能够揭示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要切中要害,不泛泛而谈。

例如,我们曾在无意间听到成人教育(函授)的学生在议论,说临近考试的一二天,总有一些人并不积极准备,而是忙着宴请课任老师,要老师在“临门”时刻透露点与考试题相关的信息,确实也有老师这么做了。对于这种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我们进行了调查摸底,才知这种潜规则早已存在。为什么会有这种不良现象呢?于是,我们通过分析与责任甄别,写成了随笔《老师,请你切实负起“临门一脚”的责任》[发表于《上海教育情报》2007⑷]。

⒋内容实在

文章内容是随笔的主干,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高度浓缩,行文的好坏决定随笔的质量与价值。随笔既是写给别人看的,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事实的子虚乌有和情感的矫揉造作是随笔写作的大忌。面对具体实践中的特别事件有感而发,这种“感”应该是教师自身的真实感受,这就给随笔定了一个基调,并贯穿于整个行文过程之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活泼的形式,灵巧而自然的语言,丰富而多变的句式,更使随笔锦上添花。只要你用眼、用脑、用心,同时勤于动笔,以轻松的心态随手笔录,就能留下真实的情感轨迹和对生活的思考、探索与追求。长期坚持,不仅可以铸炼思想、丰富情感,还可以在不经意中练就出色的文笔。

五、提升:集腋成裘

随笔写好,该如何开发与利用,发挥它应有价值呢?通常许多教育研究的灵感往往来自厚积薄发的嬗变。经常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阅读和探索过程中善于捕捉一闪之念,随时随地保存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那么随笔就有可能成为教育科研的经典素材。

⒈点石成金

教师可以从点点滴滴的随笔中选取一个有价值的点,丰富深化其内涵。

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给劳动者权益维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使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面临着新挑战和新任务。我们根据平时工会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思考与资料,以“劳动关系”为基点,对新时期高校工会维权机制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高校工会要成功构建维权机制,就必须摆正位置,成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要抓住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职工劳动合同这个龙头性的工作;还要敢于维护、善于维护和依法维护,既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又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工会维权机制的建设》,发表于《工会论坛》2007⑹] 。

又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结题报告与期刊论文有着较大的差距。于是,我们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列表比较了结题报告与期刊论文的特点,提出从结题报告中炼制期刊论文应遵循的方向以及炼制的三种方法,写成了《如何从课题报告中炼制期刊论文》[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⑿]。这一提法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教师们觉得实在、实用、实效。

⒉穿针引线

通读整理过的同一类(主题)随笔,努力寻求其中的区别与联系,从中抽取能说明研究问题的核心内容(规律)和主要概念,系统建构用来解释整体(即点的集合----群)的框架。

例如:随着媒体多元化的形成和青少年审美追求的变化,目前图形(片)正在逐渐取代文本(纯文字)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体内容,读图已是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一般媒体肯定了读图的积极意义,但是直觉告诉我们,“长期读图”对中学生阅读可能有着负面影响。于是,我们围绕这一主题,观察课堂、查阅文献、访谈学生,一一记载所得数据,从所积累的素材对中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悟力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提出了阅读教学方式应有的改进,写成了《对读图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发表于《教学与管理》⑾]。

又如:我们在指导教师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辅导可从论文三要素展开----“选论点、找论据、做论证”。后来结合课题研究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形成了《漫谈教育科学课题及论文的酿制路径》[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06⑹],并理清了课题研究操作流程的七个环节。我们以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视角,对每个环节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个进行深入探讨,先后发表了8篇论文,并按流程综合成为5万字的《教师课题研究技术线路探索》结题报告,获得了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而这些硕果的取得,与平时注意观察、及时记录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随笔的超强反思性会极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育教学经历变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点点滴滴的记录也会让教师感到充实和幸福。只要坚持不懈,让思考成为习惯,通过日积月累,教师必将在教育征途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

篇10: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伴着深秋天的脚步,一个月的时间在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静下心来汇总本月教学工作,得到新的启示,现主要从生活方面谈一下:

1、衣着方面:

所有住宿学生都学会了穿脱普通上下衣;学会了穿鞋袜;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衣服。个别住宿生如王振还学会了折叠衣服,并能自己洗涤袜子。

2、饮食方面:

学生都掌握了进食的基本技能和餐具的使用技能;掌握了一些食物的知识如:知道可吃与不可吃的东西,一般食物的`名称,如米饭、馒头、面包等等。

3、排便

有大小便时能用语言等方式表达。通过《健康生活》科的学习,还认识了公共厕所的标志,认识了男女厕所的标志,知道男生去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但仍有学生有屙尿裤子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两种;第一种是由于生病等生理原因造成的,另一种是因为懒惰,这一点在杨倩茹身上表现非常明显,今后要注意多督促,尽快帮助其改掉懒惰的坏习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篇11:《假如》教学随笔

前一阵子,我有幸聆听了市教研室的张翼老师的关于读写结合的课题讲座,心中挺激动的。我的女儿正巧上四年级,我用张翼老师的方法试着让她写了写童话,效果还行。我和曲校谈论了很久,恰巧学校布置任务,让每个老师结合学校的有效提问的课题准备一节关于高效课堂的课,我心想何不尝试一下?

周六在家,我闷头研究,学教参,找资料,写完教案,又制作课件,足足忙了一天。周三上课,学校领导和同组教师都来听课,我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能否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呢?

课讲完了,我看到不仅学生,连听课的同事都十分兴奋的样子,我知道,自己这节课没有白白准备。尤其是课后批阅学生的当堂仿写作业时,我真的很惊讶,孩子们写得太好了,远远超出我的预想。

我的教学能力很有限,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让我最激动地是这节课套用张翼老师的话,我教会了孩子用“假如我有……”的句式来写话。

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有成型的教案供老师们参考,那该多好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每天都如此备课,要知道仅仅是搜集一首适合的音乐插到课件中,我就足足鼓捣了一个小时,在研讨时,我也提到这个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愿望才能实现呢?

篇12:《假如》教学随笔

《假如》是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诗一首充满了幻想色彩的小诗歌。诗歌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小作者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第六单元整个单元的主题就是“爱心”,《假如》一诗是一首充满了爱心的小诗歌。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主体,学习课文之前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4、发挥想象力,学习仿写一首小诗歌。

帮助学生预习阶段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反复的领着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推荐学生阅读《同步练习册》上的小故事《神笔马良》熟悉马良的神笔有什么神奇的特点,学习小伙伴之间互相检查课文中的生字大道正确的认读字词等等。

经过充分的准备,《假如》一课的学习比较成功也比较顺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成功之处总结如下:

一、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导入环节,提问“昨天预习的小故事《神笔马良》里面马良有一枝神奇的画笔,说一说这枝画笔有什么神奇的特点?你想拥有这枝神笔吗?课文中有一位有爱心的小姑娘也很想用这枝神笔画出自己的爱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对这样一枝神奇的画笔都很好奇,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好奇。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自主识字的兴趣。

初读课文环节,提出要求“圈出三个你认为最难的生字,考考你的小伙伴。”看似很简单的要求,孩子们做起来很认真,为了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得生字大家都在认真的读课文,认真的从课文里面找最难的生字,希望看到自己的同位被自己考倒,这样自己就能够获得一份成就感。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加之多种形式的人读词语的活动,训练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抓重点问题理解课文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分别是小作者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献爱心,读课文之后,课件出示重点问题:有爱心的小作者想要用神奇的画笔画什么?请用直线标出来。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请用弯曲线画出来。这是理解课文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这样做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够培养孩子们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

整堂课教学过程以“爱心”为线索贯穿全文的理解,抓住重点进行理解感悟、朗读,帮助学生树立对别人的关爱,树立一种奉献精神。

四、渗透写作教学,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理解课文环节,我先引导学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文章的顺序,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 )。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 )。这样既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有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内容。然后进行扩展,如果你拥有了这枝神笔,你会给谁画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学生进行讨论之后,还是以天空的形式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写出几段这样的小诗歌。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你们看,我们也能够写出这样的小诗歌。”

想要学生写出一首优美的诗歌,老师要给出许多的范例或者是选材内容。为此,我给学生写了范文,并未学生推荐了我们身边需要关爱的许多素材。相信孩子们有了老师的范文的指引,加之了解到身边的许多素材的帮助,都能够写出一首像课文《假如》一样的小诗歌。

通过课后孩子们写的日记状况来看,仿写《假如》的结果并不像我们预期想象的那么成功。由此看来,这节课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纰漏。不足之处如下:

初读课文确定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的环节,应该指导学生明白诗歌的两个自然段中间的标志不是另起一行空两格,而是两端中间空一行;应该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明白哪里应该停顿,哪里不应该停顿,停顿的地方可以另起一行对齐就是诗歌,不停顿的地方不能够另起一行来写;应该指导学生分几个方面来写,如可以写环境、动物、植物、人物等各方面。

发现学生日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再一次进行讲解讲评。最后,学生的日记《假如》终于收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篇13:《假如》教学随笔

《假如》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假如》教学反思。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以下几点来进行:

1、朗读感悟: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赛读等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以读代讲;

2、指导学习方法“由于这首小诗前三节结构相似,我采取了由扶(总结学习方法)到半扶到全放的教学方法,这样既突破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自学的乐趣,

3、采取故事激趣的教学方法,在第一课时开始,我就激起孩子的兴趣,给他们进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使学生对马良对神笔有了一定的理解,又对神笔产生幻想,从而自然把他们引入课文。

4、课后让学生又尝到了做小诗人的快乐,我让他们接着小作者的写法,续写文章,这样,不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14:《假如》教学随笔

一、围绕文中好词,注重语言积累

对于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而言,语言积累主要放在规范的词、词组上面。在本文中,如“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完善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好新的语言图式。另外,学生还积累了好几对反义词:“寒冷——温暖、缩——伸、遥远——附近、哭泣——欢笑、不幸——幸福”。这些优美的词语、词组,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积累写作素材是大有裨益的。

二、感悟课文要点,体现关爱愿望

本文表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爱”是情感中最美好部分,因此把“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环境”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诗的学习起点是《神笔马良》的故事。听故事是孩子的共同的爱好,因此,把这个故事引进课堂,由此来拉开本诗学习的序曲。然后围绕“爱”展开教学,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许多共鸣。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联系实际生活,充分拓展延伸

曾经有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是得,儿童的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针对他们的这个特点,在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学生们的回答非常丰富: 1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盲人们画上一双双好眼睛,让他们重见光明,亲眼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2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亲爱的奶奶画许许多多的好衣服,让她穿得舒舒服服的。 3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干渴的人民画上一箱箱甘甜的矿泉水,让他们不再冒着烈日到处找水喝,让他们不用再喝那脏脏的黄泥水。 4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人民画一道道安全的堤坝,为他们阻挡住泥石流,让他们平平安安地生活和工作……孩子们有着无穷的想象力,他们的真情是炽热的,愿望是美好的,心地是善良的!

再一次回想自己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点令人遗憾的地方,如:学生的朗读指导还须加强,字词的书写指导要更到位。在语文课堂中应有实效的识字指导和琅琅的读书声,只有这样,属于语文的课堂才更有语文味儿。

篇15:教学随笔参考

今天我上了我的第一堂课,我想,这应该是我人生之中最难忘的一节课。

七月盛夏,我加入了岭南师范物理院扬帆启航社会实践队,开始了我十二天的下乡生活,体验了一次当老师的滋味。

我教的是一年级的语文,今天我上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认识自己名字的含义,以及他们父母为他们起名字的苦心与让他们从自己的名字中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提前一天把他们的名字记录下来,回去后认真查了资料,了解每一个字背后的含义。

在课堂上,纪律问题相对于低年级来说,略微有些严重,但我觉得爱玩爱闹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加上实践队里的其他队员在帮忙管纪律,所以尽管过程有些艰辛,但回忆是非常美好的。

而对于在课堂上的不足,我觉得还是存在的。例如,由于我是在昨天把小朋友们的名字纪录下来,回去再查找资料,但是今天加入了很多新来的小朋友,尽管我已经尽力临场发挥,但还是有一两个小朋友没有被分析到名字的含义。最后,我觉得我的控场能力还不够,发生过很多次场面突然失控的状况,这个也是我在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之后就是趣味运动会了,一年级的表现让我很满意,每个小朋友都没有受伤,而且玩的很开心。

到了晚上,没有网络的生活就只能看队员们打篮球,但是今晚有点意思,我和一个小朋友在一张凳子上玩弹瓶盖,很快就有人来凑热闹,后来又有其他小朋友加入我们的战局,仅仅是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瓶盖,我们就玩的很开心很激烈。我的手机,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充电器都不能离开我的身边,到现在,手机的作用仅仅只是计时,我曾一度想过,我没有手机还能不能活,现在看来,没有手也就那样吧。

篇16:教学随笔参考

根据教务办安排,担当对大学生讲授《文化素养基础知识》一课,那么怎样做好教学工作呢?我的体会就是教学相长,即老师和学生要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提高,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要当好老师,首先要当好学生,即把自己看做是一位学生,自己首先要学习好,起码要学会怎样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乐意听我讲的课,也就是说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倘若我讲我的,学生愿意听不听,那是一定达不到教学目的的。

要当好老师,必须要知道学生想学什么,也就是说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老师更需要不耻下问,不可低估学生有自身的长处和优点。尽管学生的各自情况不同,但是只有清楚学生的求学特点,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

要当好老师,更需要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同事学习。有的老师讲课,学生都很喜欢听,原因就是老师能把复杂的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同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能把学生仅仅吸引住。有好的教学经验就要学习借鉴,这样才能把课讲好。

去吴楚庄园拓展训练时,教练说:“三人行不仅必有我师,而且是必有我俩师。”意思是说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学生再有毛病也都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值得我去学习。

特别是提高文化素养,这更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学到知识,更要付诸实践,真正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合格人才。

随笔作文的写法

教育撰写随笔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文艺随笔二篇的结构提纲

三年级语文教育随笔

五年级语文随笔

伤仲永说课稿

短文教案内容

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伤仲永

教学随笔的写法
《教学随笔的写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随笔的写法(精选16篇)】相关文章:

班级教育随笔三年级2022-07-18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2023-07-22

河湟随笔 育德2022-05-28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2-11-08

鬼城纪行随笔2022-06-04

绿色蝈蝈教案及说课稿2024-01-26

白杨教学随笔2024-03-13

《我是什么》教学随笔2023-12-19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有哪些2023-11-12

有灵气的作文写作指导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