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

时间:2022-12-11 08:15: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推荐5篇)由网友“涅槃创造”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

篇1: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

作者: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娟,凌玉华,廖力清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新型智能化、低功耗、集成化配变自动化系统,以便克服低压配变系统中通信介质的瓶颈问题,详细介绍该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配

作者: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娟,凌玉华,廖力清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新型智能化、低功耗、集成化配变自动化系统,以便克服低压配变系统中通信介质的瓶颈问题,详细介绍该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智能监控;低压无功补偿

1 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配电变压器终端装置已不能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而且它们的数据传输多以有线通信方式为主,加之当前的电力产品功能单一,增加功能比较复杂,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增加了用户的负担。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基于GSM网络,以SMS为载体的自动抄表系统也发展起来,但这些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而GPRS技术使得配变监测系统利用Internet实现远距离、宽范围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成为可能。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的新型智能化、低功耗、集成化的智能型配变自动化系统。配变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对线路配变变压器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同时对低压用户进行抄表,并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弥补当前配变监测系统的缺陷,更好地保证电网系统的正确运行,提高电网质量。

2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基于GPRS的配变监测系统和配变主站管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实现电量数据采集,并通过GPRS无线通信与主站管理系统连接,将电量数据上传到主站,从而完成电力数据的管理,并实现无功补偿。图1示出配变监测和管理系统的组成。低压配变监测系统终端与GPRS无线通信模块组成配变监测系统子站。

3 配变监测系统终端

3.1硬件设计

3.1.1系统结构

低压配变监测系统终端的组成逻辑框图如图2所示,装置以T1公司的TMS320LF2407型DSP为核心,终端与GPRS无线通信模块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信。

3.1.2CPU模块

CPU是控制器的核心部分,它不仅要处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而且要控制和协调各部分的工作。配变监测终端控制器采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型低功耗DSP,它除了具有程序、数据分开的哈佛总线结构、流水线操作功能、单周期完成乘法的硬件乘法器之外,还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等特点。

3.1.3电力数据采集模块

在低压配变监测系统终端中,数据采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系统最后的性能指标。采样方法选用交流采样,可以精确地得到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等。

电压模拟信号采样一般是通过电阻器和电容器相结合来分压得到小电压即阻容降压,

而电流采样是通过并联电流分流的原理对电流进行采样取值。本系统同时采用铁芯互感器和空心互感器。铁芯互感器主要用来实现正常情况下电流值的测量,空心互感器只在过载情况下起作用,这样就兼顾了电流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

3.1.4人机接口模块

人机界面主要包括键盘和液晶显示。

(1)液晶显示模块

由于系统显示的信息量较大,因此终端采用液晶显示器作为系统的输出设备。选用的液晶显示器是肇庆金鹏科技有限公司的OCM4×8C型图文液晶显示器。系统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为了解决I/O口驱动电平的匹配问题,使用74LVC4245型电路作为总线电平转换驱动器。

(2)键盘输入模块

键盘是测控系统中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为了简化硬件电路,本系统采用非编码键盘方式。主要实现电量参数设置和查看功能。系统有4个按键:确定键、返回键和2个菜单选择键。通过这4个按键对现场配变监测系统进行控制操作。

3.1.5RS-485通信模块

RS-485通信模块主要用于与GPRS模块进行通信。在本系统中,选择Maxim公司的MAX3078型电路作为RS-485收发器。其工作电压为3.3V,驱动能力为128个控制单元。

3.1.6电源模块

在无线自动抄表系统中,用户配变监测终端的CPU和RS-485接口电路等都采用低功耗的3.3V电源供电,而在GPRS无线通信模块中,工作电压为5v.因此根据二种电源的需要设计电源电路,输出3.3V和5V电压,供系统工作。

3.2软件设计

系统主程序流程和通信模块程序流程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低压配变监测系统终端主要通过RS-485总线与GPRS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4 低压快速无功补偿的研究

无功补偿模块是本系统的重要辅助模块,有利于避免负载的无功功率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使电气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系统损耗。

无功补偿装置的三相电力电容器接成星形,以满足分相补偿的要求,使电源变压器输出的有功功率最大。补偿控制器采用晶闸管与交流接触器并联工作的方式投切电容器,这样的投切过程可以消除涌流、电弧及设备干扰。补偿策略采用分相补偿。

5 GPRS通信模块的设计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的是为GSM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GPRS无线通信模块利用GPRS无线数据通信功能进行数据传输,通过TCP/

IP通信协议和主站端计算机系统通信。

嵌入式GPRS无线通信模块主要由CPU、GPRSMODEM、SIM卡座、TTL串行通信接口、扩展数据存储器、看门狗模块等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

系统的CPU模块采用武汉兰瑞公司的LRl00型嵌入式网络控制模块。它是以RDCR8822型嵌入式微处理器(与80186内核兼容)为核心的单板计算机模块,模块自带插针,可方便地插在用户的应用电路板上,构成完整的应用系统。

GPRS模块采用SIMCOM推出的SIM100型GSM/GPRS双频模块,它为用户提供了功能完备的系统接口,用户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就可集成自己的应用系统。

6 结束语

为适应网络、信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要求配变监测系统的数据应能准确和实时的对电网进行快速分相的无功补偿,从而提高电网质量,降低电网损耗,给供电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而基于GPRS网络的配变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系统己经能基本满足电力系统的电能监测、分相无功补偿和无线抄表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该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发展,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GPRS功能和业务网络知识

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可以给移动用户提供无线分组数据接入股务,GPRS主要是在移动用户和远端的数据 网络 (如支持TCP/IP、X.25等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从而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无线X.25业务。 ■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可以让多个用户

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可以给移动用户提供无线分组数据接入股务。GPRS主要是在移动用户和远端的数据网络(如支持TCP/IP、X.25等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从而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无线X.25业务。

■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资源。如果把空中接口上的TDMA帧中的8个时隙都用来传送数据,那么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64kb/8.GSM空中接口的信道资源既可以被话音占用,也可以被GPRS数据业务占用。当然在信道充足的条件下,可以把一些信道定义为GPRS专用信道。

■要实现GPRS网络,需要在传统的GSM网络中引入新的网络接口和通信协议,

目前GPRS网络引入GSN(GPRS Surporting Node)节点。移动台则必须是GPRS移动台或GPRS/GSM双模移动台。

■根据欧洲ETSI的GSM第2+阶段的建议,GPRS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Phase 1和Phase2)。

GPRS的Phase l阶段将能支持下列功能和业务:

TCP/IP和X.25业务

全新的GPRS空中接口加密技

GPRS附加业务

增强型的短信业务(E一SMs)

GPRS分组数据计费功能,即根据数据量而采取计费上述功能业务中最显著的是TCP/IP和X.25功能。GSM网络可以通过TCP/IP和X.25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WWW浏览、专用数据、LAN接入等业务。

GPRS Phase 2阶段的规范尚在制订之中,它将能提供更多的新功能和新业务。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MIMO无线通信技术的四大发展网络知识

作者:韩旭东 曹建海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日益成为遏制无线通信事业的瓶颈, 如何充分 开发 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通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研究证明, MI MO技术非常适用于城市内复杂无线信号传播环

作者:韩旭东 曹建海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日益成为遏制无线通信事业的瓶颈。

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通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研究证明,MIMO技术非常适用于城市内复杂无线信号传播环境下的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使用,在室内传播环境下的频谱效率可以达到20-40bit/s/Hz;而使用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蜂窝中的频谱效率仅为1-5bit/s/Hz,在点到点的固定微波系统中也只有10-12bit/s/Hz。MIMO技术作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手段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革命。

什么是MIMO技术

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了多个天线或者天线阵列,就构成了一个无线MIMO系统。无线MIMO系统采用空时处理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在多径环境下,无线MIMO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的数据传输率。

MIMO技术实质上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目前针对MIMO信道所进行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空间复用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容量,而空间分集则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误码率。

MIMO技术的关键是能够将传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径影响因素变成对用户通信性能有利的增强因素。MIMO技术有效地利用了随机衰落和可能存在的多径传播来成倍地提高业务传输速率。MIMO技术成功之处主要是它能够在不额外增加所占用的信号带宽的前提下带来无线通信的性能上几个数量级的改善。

MIMOOFDM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两个最严峻的挑战:多径衰落信道和带宽效率。OFDM通过将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在频域内转换为平坦信道,从而减小了多径衰落的影响。而MIMO技术能够在空间中产生独立的并行信道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这样就有效的增加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即由MIMO提供的空间复用技术能够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增加频谱效率。这样,如果我们将OFDM和MIMO两种技术相结合,就能达到两种效果:一种是系统很高的传输速率,另一种是通过分集达到的很强的可靠性。同时,在MIMO-OFDM系统中加入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能更好的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MIMOOFDM系统能够同时增大空间复用技术和OFDM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高速率的传输。通过多路数据流在发送天线的同时发射,实现了在相同带宽的情况下的多路空间并行信道。这样的系统不仅发挥了OFDM和空间复用技术的优势,同时也有效的利用了空间的并行性和频率选择性。在接收判决一方,将接收信号转化为若干子信号分别通过OFDM的子载波立方式。

空时编码技术实现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

最近几年来空时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朗讯实验室的Forchini和Gans,AT&T的Tarokh及其同事们在这方面作了关键性工作,率先提出了空时编码的概念。空时编码的有效工作需要在发射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因为空时编码同时利用时间和空间两维信号处理来构造码字,这样才能有效抵消衰落,提高功率效率。并且能够在传输信道中实现并行的多路传送,提高频谱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空时编码技术因为属于空间分集的范畴,所以要求在多散射体的多径情况下应用,天线间距应适当拉开以保证发射、接收信号的相互独立性,以充分利用多散射体所造成的多径(也称之为充分多径)。

空时编码方案结合了信道编码和多发送天线,通过空时编码后的数据被串并转换成n个数据流,每一路数据流经脉冲形成、调制,然后通过n个天线同时发送到无线空间,

在接收端,可以用单一天线,也可以用多个天线进行接收,每一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是n个发送信号与干扰噪声线性的叠加(衰落系数为权重),然后通过最大似然检测的方法,正确地识别出发送信号。空时译码算法和信道估计技术结合以获得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

目前,空时编码基本上有空时分组码(STBC)、空时格状码(STTC)和空时分层码(BLAST)等多种。

智能天线技术实现有效的无线数据服务

MIMO技术的核心是空时信号处理,也就是利用在空间中分布的多个天线将时间域和空间域结合起来进行信号处理。因此,MIMO技术可以看作是智能天线的扩展。

在多天线技术中,最受关注的是智能天线技术,国际电联已明确将智能天线技术作为三代以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天线通常也被称作自适应天线,主要用于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从本质上看,智能天线利用了天线阵列中各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利用了信号的相位关系,这是它与传统分集技术的本质区别。从一定意义上看,智能天线可看作是一种空分多址SDMA,在SDMA中,多个用户可共享一个信道,这将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

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定义为:具有波束成形能力的天线阵列,可以形成特定的天线波束,实现定向发送和接收。智能天线可以利用信号的空间特征分开用户信号、多址干扰以及多径干扰信号。智能天线分为两大类:多波束智能天线与自适应阵智能天线,简称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阵天线。

更高数据速率和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特性必然要求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天线系统提供精确而且灵活的干扰控制。而智能天线提供了一种方案来解决困扰无线网络的根本问题。因此,智能天线一定会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软件无线电实现MIMO无线通信的最佳选择

软件无线电是指研制出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所有的应用都通过在该平台上的软件编程实现。该技术将能保证各种移动台、各种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并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软件无线电与MIMO技术相结合,将根本改变其实现方式,实现无线宽带通信的技术融合并能容纳各种标准、协议,提供更为开放的接口,最终大大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在未来移动通信中,软件无线电将改变传统的观念,给移动通信的软件化、智能化、通用化、个人化和兼容性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将在本世纪形成和计算机及程控交换机相当的巨大产业。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体系结构。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与MIMO技术相结合在通用芯片上用软件实现专用芯片的功能,其优势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使用将会给MIMO无线通信系统带来以下好处:

*可克服微电子技术的不足

*系统增加功能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

*减少用户设备费用支出

*可支持多种通信体制并存

*便于技术进步和标准升级

软件无线电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射频信号中的大量信息,评估传输质量,分析信道特点,实施采用最佳接入模式,灵活分配无线资源,实现MIMO移动通信系统的动态管理和优化。从近期发展上看,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解决不同标准的兼容性,为实现全球漫游提供方便;从长远发展上看,软件无线电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可以根据无线电环境的变化而自适应的配置收发信机的数据速率,调制解调方式,信道编译码方式,调整信道频率、带宽以及无线接入方式的智能化,从而更加充分的利用频谱资源,在满足用户QoS要求的基础上使系统容量达到最大。

后记

多入多出(MIMO技术)是第三代和未来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系统实现数据速率,提高传输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对下一代MIMO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确切的定义还为时尚早。随着新技术和人们的新要求不断出现,MIMO无线通信技术将作相应调整和进一步发展。纵观无线通信发展规律,我们相信,下一代M1MO无线通信系统的高速率、高质量、大容量的多媒体服务,将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4:OFDM―第四代无线通信的技术核心网络知识

赵婧华 酆广增 1 绪论 无线通信与个人通信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FDMA到CDMA的巨大发展,目前又有新技术出现,比以CDMA为核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更加完善,我们称之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一代模拟

赵婧华 酆广增

1 绪论

无线通信与个人通信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FDMA到CDMA的巨大发展,目前又有新技术出现,比以CDMA为核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更加完善,我们称之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一代模拟系统仅提供语音服务,不能传输数据;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只有9.6bit/s,最高可达32kbit/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it/s;而我们目前所致力研究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达到10Mbit/s至20Mbit/s。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可以比现有传输速率快上千倍,但是仍无法满足未来多媒体通信的要求,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便是希望能满足提供更大的频宽需求。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计划以OFDM(正交频分复用)为核心技术提供增值服务,它在宽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较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多种新技术的OFDM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它不仅仅可以增加系统容量,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满足多媒体通信要求,将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的多媒体业务通过宽频信道高品质地传送出去

2 OFDM的发展史

OFDM并不是新生事物,它由多载波调制(MCM)发展而来。美国军方早在上世纪的50、60年代就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MCM系统,在1970年衍生出采用大规模子载波和频率重叠技术的OFDM系统。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OFDM理论迈向实践的脚步放缓了。由于OFDM的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采用FFT实现这种调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实时傅立叶变换设备的复杂度、发射机和接收机振荡器的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等因素都成为OFDM技术实现的制约条件。后来经过大量研究,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MCM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让FFT技术的实现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其它难以实现的困难也都得到了解决,自此,OFDM走上了通信的舞台,逐步迈入高速Modem和数字移动通信的领域。20世纪90年代,OFDM开始被欧洲和澳大利亚广泛用于广播信道的宽带数据通信,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无线局域网(WLAN)。随着DSP芯片技术的发展,格栅编码技术、软判决技术、信道自适应技术等成熟技术的应用,OFMD技术的实现和完善指日可待。

3 OFDM的基本原理

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送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100 Hz ~ 50 kHz),每个码流都用一条载波发送。OFDM弃用传统的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频谱的方式,改用跳频方式选用那些即便频谱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因此我们说,OFDM既可以当作调制技术,也可以当作复用技术。OFDM增强了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抗窄带干扰的能力。在单载波系统中,单个衰落或者干扰可能导致整条链路不可用,但在多载波系统中,只会有一小部分载波受影响。纠错码的应用可以帮助其恢复一些易错载波上的信息。像这样用并行数据传送和频分复用的思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期就被提出来了。

在传统的并行通信系统中,整个系统频带被划分为N个互不混叠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被一个独立的信源符号调制,即N个子信道被频分复用。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避免不同信道互相干扰但却以牺牲频带利用率为代价,这在频带资源如此紧张的今天尤其不能忍受。上个世纪中期,人们又提出了频带混叠的子信道方案,信息速率为a,并且每个信道之间距离也为a Hz,这样可以避免使用高速均衡和抗突发噪声差错,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信道带宽,节省了50%。为了减少各个子信道间的干扰,我们希望各个载波间正交。这种“正交”表示的是载波的频率间精确的数学关系。如前所述,传统的频分复用的载波频率之间有一定的保护间隔,通过滤波器接收所需信息。在这样的接收机下,保护频带分隔不同载波频率,这样就使频谱的利用率低。

OFDM不存在这个缺点,它允许各载波间频率互相混叠,采用了基于载波频率正交的FFT调制,由于各个载波的中心频点处没有其他载波的频谱分量,所以能够实现各个载波的正交。尽管还是频分复用,但已与过去的FDMA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是通过很多带通滤波器来实现,而是直接在基带处理,这也是OFDM有别于其他系统的优点之一。OFDM的接收机实际上是一组解调器,它将不同载波搬移至零频,然后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积分,其他载波由于与所积分的信号正交,因此不会对这个积分结果产生影响,

OFDM的高数据速率与子载波的数量有关,增加子载波数目就能提高数据的传送速率。OFDM每个频带的调制方法可以不同,这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大多数通信系统都能提供两种以上的业务来支持多个用户,OFDM适用于多用户的高灵活度、高利用率的通信系统。

4 OFDM的主要技术

4.1 调制方式

OFDM系统的各个载波可以根据信道的条件来使用不同的调制,比如BPSK、QPSK、8PSK、16QAM、64QAM等等,以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选择满足一定误码率的最佳调制方式可以获得最大频谱效率。多径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导致接收信号功率大幅下降,达到30dB之多,信噪比也大幅下降。使用与信噪比相匹配的调制方式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众所周知,可靠性是通信系统运行是否良好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系统通常选择BPSK或QPSK调制,这样可以确保在信道最坏条件下的信噪比要求,但是这两种调制的频谱效率太低。如果使用自适应调制,那么在信道好的时候终端就可以使用较高的调制,同样在终端靠近基站时,调制可以由BPSK(1bit/s/Hz)转化成16QAM ~ 64QAM(4~6 bit/s/Hz),整个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自适应调制能够使系统容量翻番。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自适应调制也不例外。它要求信号必需包含一定的开销比特,以告知接收端发射信号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并且,终端需要定期更新调制信息,这又势必会增加更多的开销比特。OFDM技术将这个矛盾迎刃而解,通过采用功率控制和自适应调制协调工作的技术。信道好的时候,发射功率不变,可以增强调制方式(如64QAM),或者在低调制(如QPSK)时降低发射功率。功率控制与自适应调制要取得平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远端发射台,它有良好的信道,若发送功率保持不变,可使用较高的调制方案如64QAM;若功率可以减小,调制方案也相应降低,可使用QPSK。

失真、频偏也是在选择调制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传输的非线性会造成互调失真(IMD),此时信号具有较高的噪声电平,信噪比一般不会太高;失步和多普勒平移所造成的频率偏移使信道间失去正交特性,仅仅1%的频偏就会造成信噪比下降30dB。信噪比限制了最大频谱利用率只能接近5~7bit/s/Hz。自适应调制要求对信道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在差的信道上使用较强的调制方式,那么就会产生很高的误码率,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多用户OFDM系统的导频信道或参考码字可以用来测试信道的好坏。发送一个已知数据的码字,在满足通信极限的情况下测量出每条信道的信噪比,根据这个信噪比来确定最适合的调制方式。

4.2 信道分配

为用户分配信道有多种方式,最主要的两种是分组信道分配、自适应信道分配。

4.2.1 分组信道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信道分组分配给每个用户,这样可以使由于失真、各信道能量的不均衡和频偏所造成的用户间的干扰最小。但载波分组会使信号容易衰落。载波跳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分组随机跳频空闲时间较短,约11个字符时间。利用时间交织和前向纠错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但是会降低系统容量增加信号时延。

4.2.2 自适应跳频

这是一种新的基于信道性能的跳频技术。信道用来传递对它来说具有最佳信噪比的信号。因为每个用户的位置不同,所以信号的衰落模式也不相同,因此每个用户收到的最强信号都不同于其他用户,从而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冲突。初步研究表明,在频率选择性信道采用自适应跳频可以大幅提高信号接收功率,能够达到5~20dB,令人惊异。事实上,自适应跳频消除了频率选择性衰落。

多径信道中,速率为1Gbit/s的信号的频响特性每15cm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信号的频率刷新速率要比15cm的移动速率快很多,一般情况下终端每移动5cm刷新一次就足够了。比如终端以每小时60km的速度移动,刷新速率就是大约330次/秒。跳频的开销比特数量与用户速率、用户数量以及系统是全双工还是半双工有关。全双工系统的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的间隔至少应大于40MHz,信道数量是用户数的两倍,发射的参考码字的数量比用户数多1个,也就是说除了每个用户需要发送一个参考码字外,基站的前向信道也必需发送一个。采用并行通信可以减少参考码字,20个用户可以共用一个参考码字。对于一个10Mbit/s带宽全双工系统,有100个速率为50kbit/s的用户,调制方式是QPSK,其开销比特将占整个数据的30%~50%。而时分半双工系统可以减少开销比特,只有10%~15%。

当信道变化太快,跳频速度跟不上时,用随机跳频代替自适应跳频。由于这种转换非常快,所以衰落时间很短暂,采用时间交错和前向纠错能够补偿这种衰落。时间交错要求尽可能短,否则会增加时延。

4.3 多天线

ODFM由于码率低和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而具有极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由于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这就允许单频网络(SFN)可以用于宽带OFDM系统,依靠多天线来实现,即采用由大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5:什么是1G/2G/2.5G/3G? GSM? GPRS?网络知识

1G(first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如现在以淘汰的模拟移动网。 2G(second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 代表为GSM。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代表为GPRS。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

1G(first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如现在以淘汰的模拟移动网。

2G(second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

代表为GSM。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代表为GPRS。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

3G(thirdgeneration)表示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面向高速、宽带数据传输。国际电信联盟(ITU)称其为IMT-2000(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最高可提供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主流技术为CDMA技术代表有WCDMA(欧,日)、CDMA2000(美)和TD-SCDMA(中)。

什么是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 communications)的英文缩写。2G的主流技术,数据速率为9.6kb/s。

什么是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是2.5G的主流技术。理论最高数据速率为171.2kb/s。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配电线路技师论文范文

浅析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及防火措施论文

浅谈无线通信原理的论文

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加强农桥建设与管理的探讨论文

技师技术总结范文

国家电网转正申请书

技师技术总结

电力销售员年终总结

供电的调研报告

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
《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网络知识(推荐5篇)】相关文章:

配电网谐波的治理论文2022-11-07

电力局年终个人工作总结2023-03-31

竞聘管理岗位演讲2023-03-25

电力职工年终工作总结2022-11-25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的运用论文2023-10-01

G3 技术集成及其在青藏铁路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2023-05-06

国家电网实习期总结2023-09-27

离子注入在生物强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2023-11-07

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2023-08-23

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的运用论文2024-04-2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