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及网络安全(共7篇)由网友“Pickl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入侵检测及网络安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入侵检测及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安全风险系数不断提高,曾经作为最主要的安全防范手段的防火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作为对防火墙及其有益的补充,IDS(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帮助网络系统快速发现攻击的发生,它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一、入侵检测系统(IDS)诠释IDS是一种网络安全系统,当有敌人或者恶意用户试图通过Internet进入网络甚至计算机系统时,IDS能够检测出来,并进行报警,通知网络该采取措施进行响应。在本质上,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窥探设备。它不跨接多个物理网段(通常只有一个监听端口),无须转发任何流量,而只需要在网络上被动地、无声息地收集它所关心的报文即可。入侵检测/响应流 目前,IDS分析及检测入侵阶段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特征库匹配、基于统计的分析和完整性分析,
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二、IDS存在的问题 1.误/漏报率高 IDS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特征检测、异常检测、状态检测、协议分析等。而这些检测方式都存在缺陷。比如异常检测通常采用统计方法来进行检测,而统计方法中的阈值难以有效确定,太小的值会产生大量的误报,太大的值又会产生大量的漏报。而在协议分析的检测方式中,一般的IDS只简单地处理了常用的如HTTP、FTP、SMTP等,其余大量的协议报文完全可能造成IDS漏报,如果考虑支持尽量多的协议类型分析,网络的成本将无法承受。 2.没有主动防御能力IDS技术采用了一种预设置式、特征分析式工作原理,所以检测规则的更新总是落后于攻击手段的更新。 3.缺乏准确定位和处理机制 IDS仅能识别IP地址,无法定位IP地址,不能识别数据来源。IDS系统在发现攻击事件的时候,只能关闭网络出口和服务器等少数端口,但这样关闭同时会影响其他正常用户的使用。因而其缺乏更有效的响应处理机制。 4.性能普遍不足 现在市场上的IDS产品大多采用的是特征检测技术,这种IDS产品已不能适应交换技术和高带宽环境的发展,在大流量冲击、多IP分片情况下都可能造成IDS的瘫痪或丢包,形成DoS攻击。
篇2: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eTrustIntrusionDetection简称eID)提供了全面的网络保护功能,其内置主动防御功能可以防止破坏的发生,
入侵检测
,
这种高性能且使用方便的解决方案在单一软件包中提供了最广泛的监视、入侵和攻击探测、非法URL探测和阻塞、警告、记录和实时响应。
篇3: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目录基本简介分类情况入侵分类工作步骤收缩展开基本简介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因此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入侵检测通过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这些都通过它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 ・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 ・ 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 ・ 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 ・ 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 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分类情况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Signature-based detection) 又称Misuse detection ,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 的假设是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以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
入侵分类1)基于主机
一般主要使用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日志作为数据源,某些也会主动与主机系统进行交互以获得不存在于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以检测入侵。这种类型的检测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对网络流量不敏感,效率高,能准确定位入侵并及时进行反应,但是占用主机资源,依赖于主机的可靠住,所能检测的攻击类型受限。不能检测网络攻击。
2)基于网络
通过被动地监听网络上传输的原始流量,对获取的网络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通过与已知攻击特征相匹配或与正常网络行为原型相比较来识别攻击事件。此类检测系统不依赖操作系统作为检测资源,可应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配置简.单,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审计和登录机制;可检测协议攻击、特定环境的攻击等多种攻击。但它只能监视经过本网段的活动,无法得到主机系统的实时状态,精确度较差。大部分入侵检测工具都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3)分布式
这种入侵检测系统一般为分布式结构,由多个部件组成,在关键主机上采用主机入侵检测,在网络关键节点上采用网络入侵检测,同时分析来自主机系统的审计日志和来自网络的数据流,判断被保护系统是否受到攻击。
工作步骤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篇4: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思路论文
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不仅改变了人类具体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它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和威胁。一旦计算机网络发生安全问题,势必会造成信息泄露,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企业内部重要的信息,且情况严重时将很可能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崩溃。因此,为避免病毒等入侵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入侵检测方法,设计出相应的入侵检测系统。
1入侵检测相关概述
所谓入侵,指的是一切试图对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等产生危害行为的统称。它既包括发起恶意攻击行为的人(恶意攻客),也包括对计算机网络与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种行为(计算机病毒、木马等)。而入侵检测则指对所有入侵行为的识别与诊断。其具体操作是对计算机网络等中的若干关键点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通过该分析结果对网络中是否存在攻击对象或违反网络安全行为的迹象进行判断。入侵检测所使用的软件与硬件组成了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必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果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的功能,比其他网络安全工具具有更多的智能[1]。
2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2.1异常检测法
异常检测法主要用于检测用户的异常行为及其对计算机资源的异常使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建立相应的目标系统和用户活动模型,以便通过该模型对系统与用户的实际行为进行检测,从而对用户行为是否对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具有攻击性进行判断。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检测未知攻击模式的能力,但误报率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差,使得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2]。此外,必须对计算机网络与系统中合法授权用户的行为等正常特征进行精确的定义、对非法与合法代码与数据之间的界限进行精确的划分,是当前异常检测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
2.2混合检测法
混合检测法是对异常检测法与滥用检测法两者优点的综合利用。由于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互补关系,因而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弥补的检测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入侵检测的性能与效率[3]。
篇5: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思路论文
3.1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装在被保护的计算机网络中,将原始网络报文作为数据源对入侵对象进行分析。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当中,对于所有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通常采用一个网络适配器即可;对于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需要配备有过滤器、探测器、网络接口引擎等元器件。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按照一定网络协议从网络上获取与入侵事件有关的全部数据信息,获取后将其传送至入侵检测系统分析引擎模块,对其安全性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攻击性。入侵分析引擎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库,对从数据采集模块传送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配置与管理模块。配置与管理模块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对其他功能模块的配置工作进行管理,并将从入侵分析引擎模块传送来的安全分析结果以有效的方式向网络管理员告知,从而为网络管理员及时做出入侵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当网络入侵系统检测到攻击时,相应的功能模块会立刻以报警、广播、中断连接等方式来对入侵者做出反应,向人们发出提示信息。
3.2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通常包括应用程序日志、系统日志等。其入侵检测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审计记录文件所记录的内容与攻击内容进行匹配。若不匹配说明该入侵对象不具有攻击性,若匹配则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向网络管理员发出警报,同时做出相应的保护行为。审计数据记录的是系统用户行为信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不会被修改或泄露。然而当系统遭受攻击时,这些数据很可能发生修改或泄露,因此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具备一项功能,即检测系统在完全被攻击者控制之前,完成对审计数据的分析,并及时发出警报采取一定防护手段。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具有精确判断入侵事件、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准确判断出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入侵事件等优点。
4总结
总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一个性能良好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弥补防火墙存在的不足,可以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是现代网络安全措施中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护技术。虽然,现阶段入侵检测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社会各界对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的越来越高度重视,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检测性能必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唐静.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08:21~22.
[2]库宇.高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
[3]郑关胜,李含光.基于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S1):160~161+185.
作者:吴卉男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篇6:网络安全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传统的网络技术由于自身静态机制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新时期网络安全的需求,因此设计网络安全的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极为重要,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系统内部和外部入侵的检测,为网络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主要研究网络安全中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模块,探析网络安全中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混合型;网络安全
前言在计算机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减少反而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难以实现对复杂入侵事件的检测,另外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往往具有针对性,只适用某种特定网络环境的检测,扩展性和灵活性不足,使检测系统的可用性大大降低,因此,安全网络中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利用多种检测方式打破传统检测的局限,适应现代网络安全检测的需求,为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篇7:网络安全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1.1异常模块
混合型检测系统的异常模块主要是负责分析和处理输入的网络数据中的流量信息。主要的检测方法有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基于自相似理论的方法、基于小波的检测、统计检测方法、阈值检测方法等,下面通过统计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网络流量数据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基于统计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存在不稳定的特征。通过观察实际网络流量,可以发现作息时间与网络流量的关系,所以在处理实际网络流量时使用方差分析法。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在通过具体的数据计算,找出出现异常的网络流量,并在具体的模块生成警报,再由警报设定异常值偏差的置信度。如果网络流量正常则采取更新历史模型的方式[1]。
1.2数据融合模块
数据融合可以实现各种信息与许多传感器之间的组合、相关、联合,从而获得精确的完整评价、身份估计、位置估计。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中在获取入侵信息往往通过网络数据、主机资源信息、主机审核、系统日志,这一过程与数据融合的过程相似,因此在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中设计数据融合模块,充分发挥数据融合的行为估计、目标识别、状态估计、相关、校准、检测等功能,采取可信度方法等,以此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入侵信息获取效率,降低误警率。
1.3主动扫描模块
在网络安全中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的主动扫描模块,主要是设计插件技术、开放端口的扫描、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弱密码扫描的结合运用,在系统设计中很难实现以此成型,因此需要不断的分发、编译、开发,插件技术可以良好的满足这一要求。使用插件技术的方法可以通过COM组件、动态链接库技术等实现。开放端口扫描是在TCP/IP协议上进行的,可以分为UDP端口扫描、TCP端口扫描,而UDP端口扫描包括socket函数扫描、UDPICMP端口不可达扫描。TCP端口扫描包括XMAX扫描、NULL扫描、TCPACK扫描、TCPFIN扫描、TCPSYN扫描。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检测。系统漏洞扫描往往通过构建不同的.数据包通过不同系统的返回值不同的方法判定漏洞的类型。系统弱密码扫描的操作流程为读取用户名字典,用户若读完则表示扫描结束,没有入侵。若用户名没有读完,则继续读取密码词典,密码读完则返回用户名读取程序,不能读完则构造登录数据包,发送数据,登录成功则代表入侵成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入侵用户系统的病毒检测[2]。
★ 检验机构年度计划
★ 网络爬虫论文范文
★ 网络论文
【入侵检测及网络安全(共7篇)】相关文章:
检测工作总结2022-12-28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2022-08-15
攻击行为特征及反攻击技术2023-10-22
第三方环境检测年终总结2022-12-30
试验室的年终工作总结2023-09-12
无损检测公司年终总结2023-06-13
无损检测年终总结2022-10-07
消防检测报告2024-02-03
水安全保护问题及防治措施论文2023-01-15
水务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