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引文频次(集锦6篇)由网友“碓氷拓海”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引文频次,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引文频次
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引文频次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指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其他期刊包括被评价期刊所引用的次数除以这两年该刊发表论文数据所得的值.由于期刊的.每期篇幅大体不变,其每年刊发的论文数即分母波动不大,因此论文被引用的次数直接影响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较公平地评价和处理期刊因发文量不同带来的偏差,是一种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方法.为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科学地评价和更好地选择利用期刊,中国科技信息所按照ISI《期刊分析报告》(JCR)模式,结合中国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期刊评价指标编辑出版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该报告以每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注:为1286种)的引文数据(即参考文献)为依据,选择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公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分别按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进行排序. (学子)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SCIE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18(2) 分类号: 关键词:篇2:正确认识和使用期刊影响因子论文
正确认识和使用期刊影响因子论文
作为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曾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影响因子在使用中被一些评价体系异化,引起了一系列争议。当前,我国期刊界乃至全球期刊界对影响因子的局限性提出了许多质疑和批评。影响因子给期刊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当前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影响因子?日前,本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教授。
刻意炒作影响因子带来人为偏差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最初作为文献计量学概念出现,到被广泛运用于当今期刊评价体系,影响因子给学术期刊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刘尧: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Im-pactFactor,JIF)又称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1955年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文索引用于科学》的论文,率先提出将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影响因子。其后影响因子这个相对统计量经过发展,逐渐成为学术界采用的一种衡量期刊有用性、显示度与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国际期刊生态、学术生态以及学术著作的发表机制也由于影响因子的出现而改变了面貌。
影响因子作为国际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其设计初衷主要是为图书馆员制定文献收藏计划和经费预算、向读者推荐优秀期刊等服务。除此之外,影响因子还可以有多种应用。但是,当影响因子被用于期刊评价以及学术评价之后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影响因子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只与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实际上影响因子还与许多因素相关联,比如论文的出版时滞、长度、类型和合作者数目,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引证半衰期,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社会知名度,等等。因此,期刊与学术评价必须联系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影响因子,如果过分强调被引用或收录情况,就会给影响因子带来人为偏差。
从理想角度讲,一家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越多,这些论文的观点或结论被其他学者论文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如果影响因子得到合理使用,那么影响因子与稿件质量是相得益彰的。但在现实中,有一些期刊采取各种办法有意炒作影响因子。如办刊者明示或者暗示作者多引用自己期刊的文章,由此提高影响因子。采用这些方法后,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可以显著提高。期刊利用炒作手段,看似迅速提升了影响因子,但却破坏了期刊生态和学术生态。
在实际的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原始功能在扩展中被逐渐异化。全球各地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基于影响因子制定了本机构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放大了影响因子的激励导向效应。影响因子在学术界开始引起广泛争议。国内外一些期刊或出版集团联合呼吁不予重视甚至不再支持影响因子,并提出重塑期刊评价体系。
过度依赖影响因子阻碍学术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过度依赖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学术发展带来怎样的弊端?
刘尧:影响因子作为衡量期刊影响力的常用指标应予以合理使用,但近年来影响因子被学术界滥用于评价学者或机构,常常根据论文所发期刊的影响因子对学者或机构进行排名。影响因子在我国也被有些机构看作权威的评价指标而受到推崇,广泛使用于衡量学者、学术团体、研究机构。许多高校利用考核手段不仅引导教师把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而且以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标准。我国的一些大学排行榜,也把影响因子作为重要的排名指标。影响因子的异化作用正在破坏期刊与学术生态。
影响因子的异化作用不仅影响期刊出版取向,而且阻碍了学术创新,因为它把期刊和学者引导到只为提高影响因子而不着眼于刊发的内容是否具备学术创新的错误道路上。少数期刊喜欢采用那些容易引起“噱头”的论文,导致它们在那些“热门”的领域里堆起了“泡沫”,并且妨碍了其他重要研究。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研究成果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实际上,影响因子只能代表学术研究热点,不能直接代表学术研究水平。影响因子可以作为某种参考,但学术评价不能追求“唯影响因子论”。然而,在不少地方将影响因子与论文水平甚至跟科研奖励直接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影响因子对学术的危害遭到许多学者质疑,他们认为影响因子滥用,使自己的成果变成不是由“发表了什么”而是由“发表在哪儿”来评判。
正确理解合理使用影响因子是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促进学术良性发展,您认为是应该抛弃影响因子定量指标,还是应该寻求更为科学合理地使用影响因子?
刘尧:从目前来看,影响因子作为一个全球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未来一段时间还很难被完全取代。毕竟在每年发表的大量论文面前,学术机构和学者本人仍然需要一个全球通行的标准,借此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文献来深入阅读和评价。当前应倡导更合理地利用影响因子或研制更好的评价标准,让学术评价从只关注影响因子转到关注学术本身的水平上来。由于目前影响因子还是较为客观的定量指标,还不能直接抛弃影响因子定量指标。事实上,学术评价通行的方法是依据各类量化指标的定量评价和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价。当前,如果在学术评价中完全弃用类似于影响因子这样的定量指标,仅仅依靠同行评议是不现实的'。
当前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影响因子,而不是评价标准本身。目前,在还没有找到更好替代指标的情况下,在学术评价中合理使用影响因子不失为一种较为科学的办法。在学术评价领域,需要一种相对客观并且能排除同行评议人为因素干预的办法。相对而言,目前影响因子还是较为公正的量化指标。影响因子本身并无原则性错误,错的是被简单化地滥用,以及急功近利的激励机制。
期刊与学术评价本身是一项极具导向性的工作,不仅有学术导向还有利益导向。正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导向,才会导致各种炒作现象发生。为了最大限度防止人为炒作,在研制评价方案时可以多设置一些评价指标。比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设计了20多项学术计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扩散因子、他引率、权威因子、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等等。
面对影响因子滥用引起的问题,不应轻易叫停或废除影响因子,也不能简单地断言同行评议一定比量化指标更好。学界要做的就是直面不断涌现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因为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相对合理性、针对性和片面性,没有适用于不同评价的万能方法。对复杂的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应本着追求公平公正的宗旨,恰当地使用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量化指标,并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互补、对比、印证。最有效的做法,是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预见,随着学术进步和学术文献数据库的完善,会不断提出适用于期刊与学术评价的新指标。但我们应明白,任何一个评价指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关键还是在于使用者能否正确理解与合理使用该评价指标。
篇3:期刊影响因子的起源与作用论文
期刊影响因子的起源与作用论文
一、含义
(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二、查询
JCR
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
SCI
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
MedSCI
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不准确。
三、意义
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四、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五、影响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
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
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
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
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
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六、起源
在,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s)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说明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评估和挑选期刊。人们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期刊引证报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是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因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JCR光盘版有许多很好的界面,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除影响因子外还给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缩写(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国际统一刊号(ISSN)、总引用数(Total Cites)、及时性索引(Immediacy Index)、总文章数(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七、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
复合影响因子是指-----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
综合影响因子是指----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是指文、理科综合,是以科技类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
这两者都是按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八、作用
影响因子及JCR给出的以上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对以下各类人员具有多种实用价值。
1、图书馆员: 制定文献收藏计划和经费预算,向读者推荐优秀期刊。
2、编辑: 了解和掌握自己编辑的期刊的情况,制订有效的编辑规划和办刊目标。
3、出版商: 掌握和监测出版动态,掌握出版机会,做出新的出版决策。
4、作者(科研人员):
a.寻找和确定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期刊,
b.确定论文投稿期刊,
c.证实已经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的水平。
5、信息研究分析人员:
a.跟踪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b.研究学科之间及各学科内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学术论文生产的学问[2]。
d.研究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
九、影响因素
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此外,还与其他引证指标如: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以及期刊发行范围和发行量等指标有密切关系。期刊的规模和结构不同会造成期刊影响因子的不同。一般来讲,同种类型的期刊形成的规模越大,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总的来讲就越大;期刊中所含的“热门”课题或“热门”专业的文章越多,总被引频次就越高,同时这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就越大。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从总体上来说,某学科来源期刊越多,该学科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就越大。这两大因素决定了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布的不均衡性。生物学期刊一直是SCI期刊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类期刊,它不仅在期刊数量上明显多于其他学科,而且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数量上也有显著优势,从而说明生物科学在当代科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此外,影响因子还受期刊所涉及的学科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的影响,如果某个科技期刊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非常小,而且同类期刊又很少,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不可能很高[1] 。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内在的科研规律不同,在做研究时所需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情况就不尽相同。这些区别至少在两个方面会影响到影响因子的大小,一方面的区别是需要引用他人成果多少的情况,另一方面的区别是引用他人成果的时间情况。由于影响因子一般都只按近两年内的.期刊中所引用的文献计算,可以看出按近两年内的引文年限分布情况做的排序结果和通过用影响因子方法对杂志的排序结果同样也具有一致性,这同样说明了影响因子不能正确地反应出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影响力的大小。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不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甚至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分支也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学科规模很小,但从事这一学科的科研人员多,而且对这一学科的资金投入也大,相关的学科杂志也较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规模优势。而往往那些规模较小的学科就不具备这种规模优势,从而这类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也不会高。就学科规模发展速度的快慢而言,不同的学科有“冷”、“热”之分。“热”门学科由于时代的需要其规模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这种学科的文章在其规模迅速发展的期间将具有很高的被引用率;而“冷”门学科则正好相反。但是,这种“冷”与“热”的划分往往并不是出于科学本身的发展需要,而经常是由于经济、社会等一些非科学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还有一些学科包含了许多热门的课题,这些“热门”课题的文章虽有较高的被引用率,但并不具备多大的科学价值。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这种仅仅因为学科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造成的论文被引用率高低的不同,或者是引起相关杂志和机构的影响因子大小的不同,从而造成在重要性的排序上的不同,不是科学木身发展造成的,是其他的一些经济的、历史的和社会的非科学因素造成的,因此对规模小或是“冷”专业的学科进行的这种评价是极为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5)名人效应的影响,名人效应常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常引用名人的文章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权威性,即便是在还有别的更适合自己文章引用的文献时也是这样;另一方面是署有名人名字的文章或被名人所推荐的文章很容易在所谓的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因而也容易被SCI或CSCD所收录,且有时文章本没有名人科研成果,却为了能在高级刊物上发表署上了名人的名字,所以过分地强调被引用或收录情况,将给文章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带来人为的偏差。
篇4:化学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
化学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度)
名次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名次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1 分析化学 0.915 0.071 14 电化学 0.370 0.014 2 分析试验室 0.779 0.036 15 化学学报 0.340 0.170 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641 0.171 16 色谱 0.293 0.089 4 分析科学学报 0.613 0.104 17 分子催化 0.265 0.114 5 催化学报 0.522 0.124 18 应用化学 0.236 0.041 6 化学通报 0.519 0.105 19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0.230 0.016 7 高分子学报 0.511 0.126 20 结构化学 0.222 0.086 8 高分子通报 0.471 0.049 21 ChineseJournalofPolymerScience 0.217 0.070 9 环境化学 0.464 0.070 22 化学试剂 0.207 0.015 10 分析测试学报 0.399 0.043 23 有机化学 0.196 0.020 11 燃料化学学报 0.386 0.135 24 ChineseChemicalLetters 0.147 0.047 12 无机化学学报 0.381 0.143 25 分子科学学报 0.109 0.064 13 物理化学学报 0.371 0.085 26 化学研究与应用 0.090 0.020 摘引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11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物理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卷(期): 17(2) 分类号: 关键词:篇5:特征因子(EigenfactorTM)与期刊评估
特征因子(EigenfactorTM)与期刊评估
摘要:特征因子是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Thomson Reuters)在新近发布的'增强版<期刊引用报告>中推出的期刊评价新指标,包括特征因子分值(Eigenfactor Score)和论文影响分值(Article Influence Score).详细介绍特征因子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特征因子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为例分析讨论特征因子和影响因子的区别.作 者:蒋筱 叶春峰 JIANG Xiao YE Chun-feng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710061 期 刊:医学信息学杂志 Journal: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年,卷(期):, 30(9) 分类号: 关键词:特征因子 算法 JCR 期刊评估 医学信息学篇6:《石油勘探与开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排名通报
《石油勘探与开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排名通报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0年11月出版的《1999年度中国 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我刊影响因子为0.272,在1365种统计源期刊总排名中名列第331,在35 种能源类期刊中名列第6;我刊论文总被引频次为285,在1372种统计源期刊总排名中名列第2 14,在35种能源类期刊中名列第3。 这两项指标,说明我刊拥有一大批素质优秀的作者,他们具备很高的科学理论水平,具有很强的解决勘探开发生产疑难问题的能力,展示他们科研成果的许多论文得到了国内 外科技界的认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刊编辑部衷心感谢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感谢读者们对本刊的爱护。在你们的`信任 和支持下,《石油勘探与开发》将如同一簇永不凋谢的鲜花,绽放在绚丽的科技期刊百花园 中。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影响因子= 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 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摘自《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石油勘探与开发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CEVELOPMENT 年,卷(期):2001 28(2) 分类号: 关键词:【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引文频次(集锦6篇)】相关文章:
论文文献范文2023-03-17
核心期刊论文格式2023-08-10
sci论文要求2022-07-10
大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2022-12-30
利用优势的议论文2022-12-27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论文2022-06-27
财务论文参考文献2022-05-19
议论文话题素材正确认识自己2023-03-20
儿科医学专题报告范文2023-10-09
论文摘要范文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