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

时间:2022-12-12 08:08: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精选7篇)由网友“一片天”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

篇1:考研政治基础马哲之唯物辩证法

考研政治基础马哲之唯物辩证法

这一部分作为辩证法,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世界存在的状态问题,也就是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从而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整个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从逻辑结构上紧紧围绕着对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认识,形成了三大规律和四大范畴。

首先,三大规律遵循着人的认识由外到内的过程,质量互变规律从外在形式、形态上描

述了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形态――量变和质变,任何事物的发展从外在上都是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事物的

矛盾,尤其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否定之否定规律深刻阐明了事物的发展由内在矛盾自我否定

所引起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总方向是前进的,具体的道路是曲折的,从而从形式、

形态――动力源泉――方向道路,深入系统的阐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形成了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

其次,四大范畴由外到内阐述了对事物普遍联系的认识;现象和本质阐述了事物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关系;原因和结果阐述了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

阐述了事物发展中两种不同趋势之间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阐述了可能事物和现实事物之

间的关系。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主要以唯物辩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为内容,在各种类型题中都出现过;

2、本部分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命题的习惯,例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适度”的原则、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现象与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等。多年来,这些知识点经常被考,因此不仅要熟背这些知识

点,而且要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分析问题。

3、本部分中“对立统一规律”一节是历年考题所占分值比重最多的一节,尤其是近几年来,10 分以上的大题的考查集中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的矛盾学说的内容。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

2、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因为辩证法的原理被用于分析一切自然社会思维现象,

包括日常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联系实际的范围最为广泛,在平时学习中应时时养成用辩

证法分析问题的习惯。

趋势预测

1、本部分是哲学考试中出题最多的一章,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来关注这一章。

2、由本部分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考的习惯,建议应试者应不厌其烦地狠揪常考知识点,

并侧重于理解与运用,尤其对立统一规律是历年必考的一节,请高度重视。

3、年考研的重点仍然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尤其是近年来图例分析的出现更要求考

生具有很强的判别、分析、推理的能力。因而,此部分将是考试的重点,很容易出10 分大题,在分析问题时必须注意三个基本点:一是要把握基本的知识点,或基本的辩证关系;二是运用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要言之有据,有原理有凭证;三是要防止问题和非主要方面。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

篇2:考研政治马哲考点预热 唯物论

考研政治马哲考点预热 唯物论

精彩链接:

2014考研政治学科特点分析

考研政治 党的一大到十七大要点回顾

考研政治热点 从毛中特角度看十八大

2014考研毛中特 答题技巧为你锦上添花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 唯物论是马原当中乃至整个考研政治的重头戏,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内容极为抽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作的最高抽象,因此唯物论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础。虽然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具有不少科学知识,但除学习哲学专业同学之外,大多数同学对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适应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唯物论呢,首当其中要理解好什么是 ”物质“。

(1)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注释: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了这个范围其对立就变成相对的了。)

(2)对于定义的理解 物质定义中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世界上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物质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物质也具有“可知”的特性即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考研 教育\网

这里需要注意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间的区别:

①“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间的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间的区别

①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②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间联系:

①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②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对于列宁物质定义注释的理解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了这个范围其对立就变成相对的了。

一直以来我们接触的定义几乎都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来完成的,它的公式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例如给“人”这个概念下定义,先要找出“人”的属概念如“动物”,然后确定“人”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的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即种差:“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样,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然而列宁并没能采取这样的定义方式来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因为他找不到比物质更大的“属”概念来把握物质,因此他采取另一种定义方式――关系定义,既然不能直接用大的属概念来限定定义项(物质),那就找与定义项物质相对的一个定义(意识)来把握物质,因此我们说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采用这样的定义方式之后,列宁又给这个定义加了一段注释,即便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列宁想说明的是:只有在讨论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才是世界本源的时候,物质和意识才是绝对对立的,也就是只有先把统一在物质当中意识独立出来,让他们绝对对立,才能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当我们不讨论本源问题的时候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也就是再把已经对立的物质和意识在合起来,才是符合马克思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4)物质观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划清了四条界限

①划清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界限

②划清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③划清辩证法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

④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

小试牛刀:

1.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自然范畴

C.主观范畴

D.客观范畴

「答案」A

2.列宁对物质的把握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A

3.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做来的“。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C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主观实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不可知性

「答案」B

5.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是()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

「答案」D

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答案」B

7.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D

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篇3:考研政治马哲基础复习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马哲基础复习之认识论

这一部分围绕着人的认识来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的问题,从逻辑上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其次,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不断的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的过程,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其中认识过程中包涵着两次飞跃,以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最后,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作为人类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

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主要是:

1、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尤其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尤其是真理的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6、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篇4:考研政治 马哲基础阶段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 马哲基础阶段之认识论

这一部分围绕着人的认识来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的问题,从逻辑上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其次,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不断的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的过程,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其中认识过程中包涵着两次飞跃,以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最后,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作为人类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

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主要是:

1、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尤其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尤其是真理的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6、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理论联系实际命题的概率大;

2、以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方式考察各种知识点。

趋势预测

1、哲学考试出题较多地集中在“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部分,目前的考试在考考生知识把握的同时,又要考核学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正是在这两部分中,提供着对事物辩证运动和认识的辩证运动的方法和各种基本点,它具有直接分析事物及其运动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这两部分理所当然地成为考点最多的两部分;

2、本部分历来年年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部分,多数命制主观题。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5:考研政治冲刺 马哲唯物论考点概括

考研政治冲刺 马哲唯物论考点概括

复习点拨

作为考生,无论复习到什么程度,在临近考试时都不免会感到心情忐忑,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因为“学无止境”,对于即将面对的试卷,你会有意无意地把它设想的过难,从而感到心中无底。其实,以“考研哲学”论,考试的内容和难度都是“有底”的。

它考什么?就是考对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涉及的有数的一些常见的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对一些重要的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首先要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当然也包含知识性的内容,但主要的不是讲知识,特别不是叙述性的讲知识。而是讲世界观。怎么讲的?就是讲一些大本大源的具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都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原理”,而且表述的时候都是成套的。我们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现在正应该把它们梳理一下。

它怎么考呢?绝不是横空出世地乱来,而一定是理论结合实际。当前最大的实际,最重要的实际,全部都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中。十七大报告的理论建树较之以往可说是前所未有,内涵之深刻,观点之丰富,提法之新颖,既使是专业理论工作者亦会感到目不暇接,青年学生岂不望文兴叹。然而,从考研哲学这一科来说,考点其实有迹可循。它不会是直接考对十七大报告中具体文字内容的识记,而是将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观点提炼出来,选择与今年的考试大纲的哲学知识点相符合、相重合的内容,运用适合的、新鲜的或典型的材料命制选择题和分析题。

因此,我们考生现在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有针对性的系统梳理。即依托系统性,建立针对性。如何体现针对性和系统性?就是以20考试大纲规定的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系统为基础,以对于十七大有关精神的把握为重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以对主观性试题的重点复习为突击方向,带动对包括客观性试题在内的考试内容的全面梳理。

具体地说,就是要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强化能力。

全面把握并不是不加分析地地毯式轰炸,面面俱到并不叫全面,全面是指建立系统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把我们复习的东西有机化,在原理和原理的关联中掌握原理,在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中把握概念。

突出重点,重点就是指哲学的考点DD基本概念(客观性试题的考点),特别是基本原理(主观性试题的考点)。基本原理正是哲学的理论逻辑运行的载体。所谓突出重点,就是突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具体地说,就是要突出那些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和某些理论难点和疑点,以及已经形成命题热点的次重点。

强化能力,掌握了原理,还要会运用。把知识转化为战斗力。

审题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在题干上抓住考点(题眼)的能力。分析题目的能力,即迅速准确地把握题目材料的逻辑线索和考点原理的关系的能力。

答题的能力,答案切入的角度,答案的展开和丰富、层次感和形式化。

一般而言的答题步骤和要求:

①锁定考点DD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

②原理阐述DD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

③展开分析DD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可根据题目的性质纵向层层递进,或横向分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能够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多写话,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份量。

④简短结论DD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

答题的形式化要求:

①论点突出DD“立片言以居要”,主旨句醒目地写于段落开头。但不一定下画线。

②层次分明DD适度多分自然段,牵引阅卷人视线切入点,变一目十行为一目一段。

③轮廓清晰DD前有考点原理,中有论证文字,后有基本结论。

脱离针对性的系统性,难以形成战斗力;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性,就难免陷入盲目性。只有将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起来,才能高效、稳妥、主动地开展复习,立于不败之地。

唯物论考点概括

一、哲学基本问题原理

1.原理的定位和基本表述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做出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

其基本表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2.原理作为理论线索在整个哲学考试体系中的贯穿

⑴思维和存在(第一章)

⑵物质和意识(第一、二章)

⑶主观与客观(第二章)

⑷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第三、四章)

⑸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第三章)

⑹反映论和先验论(第四章)

⑺历史和逻辑(第四章)

⑻实践与认识,行与知(第五章)

⑼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第五章)

⑽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五章)

⑾经济和政治(第五章)

⑿经济和文化,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⒀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第五章)

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六章)(有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

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第六章)

⒃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第六章)

⒄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第七章)

⒅必然和自由 (第七章)

如上所列,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在第三章中未直接出现,但潜在地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

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由这两个原理构成了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都具有决定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性质。(但需要注意,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确实属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它们并不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物质性,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生产关系虽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其性质也是物质性的。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并不是物质与意识,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决定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3.原理作为解题方法的运用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不仅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更重要的,它是考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其基本思路:以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为根据,首先正确地定位出物质性的和意识性的东西。据此区分出它们或第一性或第二性的地位,本源或派生的关系。其次,根据它们的关系性质确定它们之间的决定性或被决定的地位,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即以第一性的东西决定第二性的东西,以本原的东西决定派生的东西;并以第二性的东西反作用于第一性的东西,以派生的东西反作用于本原的东西。

这个套路对于上述18项中除去⑸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⑹反映论和先验论这两项之外,都是适用的。⑸⑹两项角度不同,它们并不是实体关系或属性关系,而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贯彻到辩证法和认识论这两个领域的对立表现。因此,它们虽然也算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谈不上是决定或反作用的关系。

在解答客观性题目时,以这种方式作为理解问题的切入点,判断答案又快又准。

在解答主观性题目时,以这种方式作为切入点,把握问题高屋建瓴,组织答案举重若轻。

4.原理的

篇6: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部分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部分复习要点

暑期将至,考研的你们是否已经复习完一轮了呢?还没着手复习的同学,该抓紧了,千万不要以为政治真是通过最后的临时抱佛脚就能解决的!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同学,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很多同学不无苦恼地问:“我明明政治已经完整地看完一遍,为什么感觉都是碎片呢?”这还要回到一直给大家推荐的复习方法上:框架+要点。

我们针对已经着手准备暑期复习的同学,对政治全学科进行一个详细的结构。经过一轮的复习,我们其实可以将马哲的相关考点提炼出来,“晒”成“干货”备用。今天先为大家整理第一个模块:唯物论。

框架图

要点记忆: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判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如第1题考查的就是该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实物,如水、火等,具有猜测性和简单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形而上学的看问题,即:片面、孤立、静止、不承认矛盾。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用辩证的观点看世界。

意识的产生条件

意识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人脑和人类社会实践。

如年第1题考查的就是该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物质、运动和时空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脱离了运动只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脱离了物质只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

时空具有四个特征,即相对性、绝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

回顾完上述考点,大家再来看看第1题:“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实践的特征和基本形式

特征

实践是人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三个特征,即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

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科学实验。

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篇7:考研政治备考 哲解析之唯物论和辩证法

考研政治备考 哲解析之唯物论和辩证法

一、教学目的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对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根本看法,考研教育网教育政治教研室陈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1.在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中,首先要特别重视对哲学基本问题及其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了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与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物质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及其联系。第三,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重大意义,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以及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要特别注意对社会物质性的原理的把握。第四,要注意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科学内涵、特征、基本形式以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等基本观点的把握,深入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基本原理,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节需要重点理解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要了解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这里需要把握联系的特征,普遍联系观点的重大意义。

(2)需要把握关于事物的永恒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而不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其中重点理解和把握关于发展的实质、新生事物不可战胜、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等这样的观点。

(3)要特别注意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的.基本观点,重点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及其重大意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等重要原理和观点,尤其要了解这些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从工作成败中分析方法对与错。

(4)需要着重理解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复习这一节时要重点掌握几对重要范畴的相互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把握规律及其客观性的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三、学习难点

1.物质概念的理解,关键是对哲学上物质定义与自然科学的物质定义的区别,前者是最抽象的,是从世界的本原意义上定义的,是所有现实世界物质的共性概括。

2.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理解,关键是对实践的物质性的理解。

3.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对立统一规律和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之间的关系。重点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四、学习方法

本章是历来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非常多。大家一定要下功夫学习。建议大家用逻辑记忆法。

1.要厘清概念。对基本的概念务必熟悉,如物质、意识、实践、矛盾、唯物辩证法、规律、主观能动性,等等。

2.把握关系。所谓的原理就是事物两方的关系,对这些关系哪些是决定与被决定,哪些是制约和被制约,哪些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定要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记忆。重中之重是搞清和真正理解把握对立统一关系。其实上述各种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展开和不同表现形式。

3.多做习题。善于联想和运用于现实。所有的原理都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根据的,比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从二者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可以引申出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论,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可以引申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论等。

五、命题趋势分析

从总体趋势看来,除选择题必出外,今年本章出大题的可能性极大。近几年出题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大题的核心围绕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及其辩证法展开,特别是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是重中之重。另一个常考的热点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本章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包括共性与个性),矛盾的主次对立统一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矛盾问题上的观点区别、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这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马哲主义练习题

考研 怎样攻克政治哲学部分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理认识论核心要点提炼

考研政治白热化 马哲复习建议

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二

考研政治 哲学部分备考三建议

考研政治 马原命题分析与复习指导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感悟

从马哲入手通过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从框架入手 逻辑贯穿始终

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
《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考研政治基础 马哲之辨证唯物论(精选7篇)】相关文章:

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心得体会2024-01-10

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2022-05-06

九年级政治教案2023-06-09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023-02-03

考研政治复习策略 切忌死记硬背2022-09-05

考研政治之马哲辩证唯物论趋势预测2022-08-09

暑期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哲学是关键2022-04-30

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一2023-11-22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马原要趁早2022-10-26

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2022-08-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