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

时间:2022-08-18 07:44:0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整理10篇)由网友“peiiiikuow”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

篇1: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

一、有关社会基本结构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

2.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原理

①含义。

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是指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政治关系(社会的政治结构)。

②区分标准。

是否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区分依据。

由于经济关系是不须通过人的意识而直接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物质性,第一性的。

而政治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思想性的,第二性的。

③方法论意义。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区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深化。对于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大意义。

3.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1)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含义。

①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总体性范畴。

②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同生物有机体相比)。

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③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三种生产(物质,精神和人自身)的统一。

(3)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①把社会看作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

②从对社会的总体研究中说明各个部分。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4.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①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

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

②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5.社会意识、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原理

①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

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浅层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即文化结构)是自觉的、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

②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由于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因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并具有阶级性。

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等,由于不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

③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一般本质。

作为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直接和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意识形态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6.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

(1)文化的涵义。

文化有广狭二义: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

②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一般地说,文化是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及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在内的复合体。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2)文化的本质。

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即意识形态)。

(3)文化的特点。

①人化的形式。体现了人的特点,包含着人的取向。

②社会的性质。文化具有客观性,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

③多样的形态。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具体的。

(4)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化作为自觉的社会意识,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特有功能。

①信息功能。文化传递实现了由生物遗传机制向社会遗传机制的飞跃。

②教育和塑造功能。文化由人所创造,又反过来塑造人。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④认识功能。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和思维传统,制约和引导着人的思维过程。

(5)先进文化的定义。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6)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见十七大报告)。

①当今时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7)文化建设的内容。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建设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③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②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科学DD技术DD生产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DD技术DD生产双向运动过程。

③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把科技看做直接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②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③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参见十七大报告)

二、有关社会发展规律原理

1.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

(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①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②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③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

篇2:考研政治冲刺 辩证法考点概括

考研政治冲刺 辩证法考点概括

第二篇 辩证法考点概括

两大特征 三大规律 四对范畴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理论主干。

“四对范畴”是对辩证法规律的补充环节。

两大特征

一、普遍联系的原理

1.联系的观点

①定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②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普遍联系的原理

(1)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

①内部联系:每一具体事物都是由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外部联系:每一事物都与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体联系: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中的一环。

(2)方法论意义:

普遍联系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观点“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地处理和协调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正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具体体现。

二、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1.系统的涵义

①系统是由普遍联系而形成的事物的存在状态。

②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性质

(1)整体性。

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和功能。

①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各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

②要素的性质、功能要所处的系统整体的制约,离开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2)结构性。

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系统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具有依次隶属关系,不同层次的地位作用不同。

(4)开放性。

系统与周围环境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三.发展观点与过程论原理

1.发展观

①定位: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②机制: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③定义:发展是具有前进和上升性质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④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2.过程论是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①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3.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

它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三大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1.涵义

①质D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

②量DD事物的规模、程度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DD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④量变DD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⑤质变DD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⑥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DD是否超出度。

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④割裂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两种形而上学:“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DD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庸俗进化论”DD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它们割裂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3.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适度原则。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②注意事物的数量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③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涵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矛盾是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依靠斗争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②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理论意义(辩证认识的实质)

①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避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③对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思考,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B.实践意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我们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斗争的一面,也要善于调和和妥协,进而解决矛盾。

③党的十七大深入系统阐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以及“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理念,正是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典范。

2.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双方形成矛盾统一体,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构成了事物的自我发展。

(3)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①促进事物的量变。

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引起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准

篇3:考研政治冲刺 认识论考点概括

一、认识的本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①任何认识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②客体是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认识。客体规定着认识指向和内容。

③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①认识包含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主体具有复杂的认知结构。必然会运用其所有功能,对对象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不仅直观,而且抽象;不仅反映当下,而且反映未来;不仅是“摹本”,而且是“蓝图”。

③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受反映制约。

3.能动性与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统一

①实践是能动性与反映性统一的基础。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②实践是联系主客体的真正中介。

通过实践,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

③实践把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

实践把客体提供给主体作为认识内容;实践又为主体提供加工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二、解放思想与更新思维结构的原理

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

(1)信息是同物质、能量过程联系的普遍现象,是事物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2)主体反映客体就是获取客体信息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信息变换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

转化过程:①实物信息;②客体特征信息;③编码信息;④观念信息。

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1)选择是反映者在接收对象信息时①根据自身的需要,②由于客观条件的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

(2)选择表现为主体①感觉器官的选择;②思维对知觉、表象中信息的选择。

(3)认识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表现。

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

(1)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重构的观念体系与对象之所以能够一致,不仅在于内容来自对象,而且在于主体的认知模式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2)重构同反映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是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4.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结构

(1)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认知定式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识应向实践开放,主体应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

(2)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作为政治理念的“解放思想”,其认识论内容就是更新思维结构,即“换脑筋”。

只有更新思维结构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

必须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

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

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五、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及其意义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从实践的角度,以认识指导实践。从认识的角度,以实践检验认识。

(3)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反映一般,实践针对个别。二者有区别,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只宜“量体裁衣”,不可“按图索骥”。

②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形成符合实际的“预案”是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环节。

③理论被群众掌握,化为自觉行动,付诸社会实践。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是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是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七、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的原理

1.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客观的符合度。纯粹的主观和客观都不能检验真理。

②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能够将主客观相比对,从而达到检验目的。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绝对性:凡经过实践证明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②相对性: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篇4:考研政治冲刺 马哲唯物论考点概括

考研政治冲刺 马哲唯物论考点概括

复习点拨

作为考生,无论复习到什么程度,在临近考试时都不免会感到心情忐忑,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因为“学无止境”,对于即将面对的试卷,你会有意无意地把它设想的过难,从而感到心中无底。其实,以“考研哲学”论,考试的内容和难度都是“有底”的。

它考什么?就是考对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涉及的有数的一些常见的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对一些重要的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首先要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当然也包含知识性的内容,但主要的不是讲知识,特别不是叙述性的讲知识。而是讲世界观。怎么讲的?就是讲一些大本大源的具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都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原理”,而且表述的时候都是成套的。我们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现在正应该把它们梳理一下。

它怎么考呢?绝不是横空出世地乱来,而一定是理论结合实际。当前最大的实际,最重要的实际,全部都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中。十七大报告的理论建树较之以往可说是前所未有,内涵之深刻,观点之丰富,提法之新颖,既使是专业理论工作者亦会感到目不暇接,青年学生岂不望文兴叹。然而,从考研哲学这一科来说,考点其实有迹可循。它不会是直接考对十七大报告中具体文字内容的识记,而是将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观点提炼出来,选择与今年的考试大纲的哲学知识点相符合、相重合的内容,运用适合的、新鲜的或典型的材料命制选择题和分析题。

因此,我们考生现在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有针对性的系统梳理。即依托系统性,建立针对性。如何体现针对性和系统性?就是以20考试大纲规定的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系统为基础,以对于十七大有关精神的把握为重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以对主观性试题的重点复习为突击方向,带动对包括客观性试题在内的考试内容的全面梳理。

具体地说,就是要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强化能力。

全面把握并不是不加分析地地毯式轰炸,面面俱到并不叫全面,全面是指建立系统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把我们复习的东西有机化,在原理和原理的关联中掌握原理,在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中把握概念。

突出重点,重点就是指哲学的考点DD基本概念(客观性试题的考点),特别是基本原理(主观性试题的考点)。基本原理正是哲学的理论逻辑运行的载体。所谓突出重点,就是突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具体地说,就是要突出那些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和某些理论难点和疑点,以及已经形成命题热点的次重点。

强化能力,掌握了原理,还要会运用。把知识转化为战斗力。

审题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在题干上抓住考点(题眼)的能力。分析题目的能力,即迅速准确地把握题目材料的逻辑线索和考点原理的关系的能力。

答题的能力,答案切入的角度,答案的展开和丰富、层次感和形式化。

一般而言的答题步骤和要求:

①锁定考点DD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

②原理阐述DD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

③展开分析DD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可根据题目的性质纵向层层递进,或横向分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能够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多写话,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份量。

④简短结论DD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

答题的形式化要求:

①论点突出DD“立片言以居要”,主旨句醒目地写于段落开头。但不一定下画线。

②层次分明DD适度多分自然段,牵引阅卷人视线切入点,变一目十行为一目一段。

③轮廓清晰DD前有考点原理,中有论证文字,后有基本结论。

脱离针对性的系统性,难以形成战斗力;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性,就难免陷入盲目性。只有将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起来,才能高效、稳妥、主动地开展复习,立于不败之地。

唯物论考点概括

一、哲学基本问题原理

1.原理的定位和基本表述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做出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

其基本表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2.原理作为理论线索在整个哲学考试体系中的贯穿

⑴思维和存在(第一章)

⑵物质和意识(第一、二章)

⑶主观与客观(第二章)

⑷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第三、四章)

⑸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第三章)

⑹反映论和先验论(第四章)

⑺历史和逻辑(第四章)

⑻实践与认识,行与知(第五章)

⑼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第五章)

⑽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五章)

⑾经济和政治(第五章)

⑿经济和文化,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⒀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第五章)

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六章)(有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

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第六章)

⒃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第六章)

⒄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第七章)

⒅必然和自由 (第七章)

如上所列,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在第三章中未直接出现,但潜在地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

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由这两个原理构成了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都具有决定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性质。(但需要注意,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确实属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它们并不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物质性,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生产关系虽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其性质也是物质性的。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并不是物质与意识,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决定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3.原理作为解题方法的运用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不仅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更重要的,它是考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其基本思路:以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为根据,首先正确地定位出物质性的和意识性的东西。据此区分出它们或第一性或第二性的地位,本源或派生的关系。其次,根据它们的关系性质确定它们之间的决定性或被决定的地位,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即以第一性的东西决定第二性的东西,以本原的东西决定派生的东西;并以第二性的东西反作用于第一性的东西,以派生的东西反作用于本原的东西。

这个套路对于上述18项中除去⑸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⑹反映论和先验论这两项之外,都是适用的。⑸⑹两项角度不同,它们并不是实体关系或属性关系,而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贯彻到辩证法和认识论这两个领域的对立表现。因此,它们虽然也算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谈不上是决定或反作用的关系。

在解答客观性题目时,以这种方式作为理解问题的切入点,判断答案又快又准。

在解答主观性题目时,以这种方式作为切入点,把握问题高屋建瓴,组织答案举重若轻。

4.原理的

篇5:考研政治分析题 历史观材料题

考研政治分析题 历史观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工作的重心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本身并没有错,经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也就是说,经济建设是手段,人民幸福是目的。但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突出“物”、强调“物”,在很多干部的思维中成了惯性,经济建设这个“物”被扩大化,手段超越了目的,甚至手段就成为了目的。一些干部在施政过程当中,把追求经济总量当作目的,而人们的生活是不是因此而改善、是不是更幸福则不予过多考虑,成了“拜物教唯物主义”。在这样的状况下,民生让位于GDP,环境也让位于GDP,最后经济总量上去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却下来了,甚至在一些地方,社会矛盾还因此更加激化。

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对“物”的彻底摈弃,而是要把“物”用到“人”上,发展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一切工作都应是为了百姓的利益,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执政的根基才稳固。要让百姓的利益得到尊重,就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和对人的作用的重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创造让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的机制,才可以尊重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建议权、发展权,才能够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也才能够从更高的层次上彻底超越“以物为本”的发展观。

请回答:

(1)“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依据何在?

(2)结合材料简要评述“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两种发展观?

(3)“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要点」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而“以物为本”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它以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目的,为了经济的发展,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因此,其本质区别是是否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出发点,并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

(3)“以人为本”思想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于: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封建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

篇6:考研政治考点:以人为本

考研政治考点:以人为本

【解题思路】

1.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的两种发展观;

2.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3.以人为本与古代民本政治观念的本质区别;

4.以人为本的具体应用;

5.资产阶级的人性观。

【答案要点】

1.(1)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入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要把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

准。以人为本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相对立,明确肯定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人是“目的”,“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摆正人与物何为“目的”的关系,对克服GDP崇拜和片面的政绩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片面追求GDP增长,结果遇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进步的严重挑战,更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贫

富差距扩大,社会事业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导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际上是“以物为本”、以官为本,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要求。

2.以人为本所指的人是“类”与“个体”的统一,是个体的人与社会整体的人的'统一,同时存在着社会分层的人。所以以人为本强调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艮”,尤其强调让低收人群体受益,甚至可以多受益,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为某一社会利益群体的人,以致人为地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两极分化。以人为本,不只是指以人民的利益为本,而首先应该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权利公平居首位,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以人为本,不只是指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本。

3.以人为本与古代民本政治本质不同。古代社会的制度和体制在根本上是“君为民本”,君民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因而所谓“民为邦本”只是君主安邦治国、维护政治统治的手段,只是统治者的“治国之道”而已。而我党主张“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

4.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强调人的实践或实践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者,又是享有者。①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目的,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所以我们应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熙。②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我们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改造是双向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同时也不断的改造自己。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就是调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可持续发展。片面的强调对大自然的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以人为本的科学政绩,主要是能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为人民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人与自然的关系)

5.所谓人性,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人是什么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人性善和人性恶两苞膨法,离开了人所依存的生产实践及其社会关系,片面强调先天的、内在的、主观自生的所谓人性,根本不可能揭示人性的本质。(网络社会道德)

资产阶级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如“人性自私”等说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人的本质,就在于真正地说明人的社会属性。所以,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是错误的,哲学上从抽象理性出发,是唯心论;历史上是把资产阶级的本质属性夸大为全人类的人性与本质,实践上是早已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篇7:考研政治考点预测

考研政治考点预测: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3.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第二,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第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第三,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第四,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价值观与人们的道德观、法律观以及人生理想、人际交往都有联系,今后仍有可能命制选择题或综合性分析题。因此考生要将这部分知识点与其他可能交叉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学习运用。

2016考研政治考点预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者的含义与构成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根据不同角度可以讲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其中,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两者之间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其变化、发展的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这一知识点属2016考研政治的一级重点,命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中第一部分容易出选择题,第二部分则容易结合历史或现实出大题。希望小伙伴们把握机会,记住这一重要知识点,到了考场上把该拿的分拿到手,一举高中!

篇8: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唯物论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唯物论

唯物论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是人脑(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意识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而是对物质的反映。一切意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客观原型(真实存在的客观对象)。

二、实践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处),在③正确的实践观点(结合材料处)指导下,④通过合理的劳动实践(结合材料处)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9: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政治经济学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政治经济学

考研临近,本文为考试整理了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希望对大家的冲刺复习有帮助。

政治经济学

十七、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劳动的两个阶段)。

具体劳动(有用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商品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其过程有两重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过程/生产使用价值;②剩余价值的生产/价值增殖过程

十八、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商品经济社会还存在着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外化表现是)④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十九、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为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只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v)是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①本人②家属③教育和培训。劳动力价值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有最低界限。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①在消费过程中创造新价值(v + m);②使用价值是价值(v)的源泉。因此,够买劳动力的资本发生了价值增殖,从而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二十、雇佣劳动

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①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②剩余劳动,无偿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所创造价值(v + m)的部分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v的那部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v),但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提高雇佣劳动中剩余劳动的比重。

二十一、资本积累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①必然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②伴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③不可避免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口),④历史趋势是“两个必然”。

篇10:高考冲刺政治考点梳理

加快科学发展 深化城乡统筹

一、经济生活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①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②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③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

④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

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

⑧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产品流通。

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2.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①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合法权益。

②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福利。

④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工资水平。

二、文化生活

1.从文化角度分析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①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③大力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为农民创造文化环境。

⑤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性。

考研政治冲刺阶段模拟试题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 马原答题技巧早知道

考研政治备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说明文阅读考点梳理及满分策略

考研政治马原主观分析题细致解析

考研全年复习规划参考

关于的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

考研英语新大纲发布 小作文如何备考

考研复习方针

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
《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整理10篇)】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掌握重点 研习真题2024-01-28

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二2022-04-30

高三政治教学复习计划教案2022-05-06

小高考政治备课组复习计划书2022-05-04

考研政治单选题答题技巧2023-05-02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计划2022-06-08

打好先行考研政治的复习计划2023-12-04

临考前,考研族三种心态2023-05-09

暑期的复习计划指导2022-09-02

届高三政治复习计划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