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整理20篇)由网友“超级大坏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
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
薛云奎财务报告是交换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它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信息交换的方式、时间和内容。信息交换方式,是指交换信息时所依赖的传输介质及其传送方式。在工业社会,这种介质主要为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传送方式则主要为一定格式的会计报表。信息交换时间,是指所交换信息的截止时点及传送的具体时间。在传统会计中,传送信息的截止野战通常是资产负债表日,而传送的具体时间则通常是会计报表的发布日。信息交换内容,是指所交换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涵义。在传统会计中,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上述三个因素的每一方面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改变。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正在改写纸张、笔墨和算盘等传统信息技术的历史;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和交换时间;而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高速发展,正在更新传统会计信息的涵义。基于这些变化,未来财务报告的框架将会在以下十个方面突破传统框架的局限,从而引导未来会计系统结构作相应转变。
(一) 多元财务报表体系框架的构想
会计报表是会计系统主要产出,综所提供信息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与传统会计的系统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财务报表体系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虽然几经变革,但这种变革都只是在传统系统上的完善和改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会计报表体系及其所提供信息属性的单一性。如果根据现代电子计算机所提供的随机寄存特性来重新设计和构造一个新的会计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应当能够完成多重信息处理的功能,从而使会计报表体系及其所提供的信息属性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如果能够向用户提供如他们选择电视节目一样的方便,允许他们任意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种类、数量和质量,那么,未来的会计系统就一定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系统。如果基于不同用途的.会计信息用户可以任意获取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而不是由会计师来决定他们需要什么信息、不需要什么信息,那么,会计的生存空间将得到自然的扩展。21世纪的会计,其作用将更为广泛和辉煌。
(二)权衡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构想。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由会计信息的不同用途所决定。用于传统财富分配的会计信息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用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则要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提供可靠相关的信息以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用途的信息需要,构成了会计职业赖以存在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会计系统是围绕会计信息的财富分配用途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根本上说,它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尽管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交换的权威机构也试图在可靠性的基础上来增强相关性,但对于单一属性的信息而言,可靠性与相关性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强调了信息的可靠性,会损失信息的相关性;而强调了信息的相关性,又会以牺性可靠性为代价。如果抛开单一信息揭示的基本构想而取道多元信息揭示的途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例如,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而以评估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两种不同属性会计信息的同时提供,便可同时满足不同用途的信息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这种多元信息揭示的格局不只是一种设想。
(三)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的构想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会计,是在财富分配用途导引下而产生的强调信息
[1] [2] [3]
篇2:论未来财务报告
论未来财务报告
请欣赏:《论未来财务报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龚凯颂
[摘要] 对未来财务报告作预测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不过也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本文在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之上,就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时效、灵活性、方式这五个方面作了一番探讨,并表达了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 财务报告 未来财务报告 知识经济时代 预测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而且财务报表已进入“附注时代”; 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则并无定规,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中期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等。在我国,特有的其他财务报告是财务情况说明书。
未来财务报告是未来会计环境的产物。未来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致使我们难以准确对未来财务报告作定型化描述,因为谁也难以完全做到先知先觉。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对未来财务报告的定向作一个粗略的估测,以便我们把握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对财务报告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本文打算就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时效、灵活性、方式这五个方面做一探讨。
一、未来财务报告目标
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相关利益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已包融解脱受托经管责任所需的信息),并真正使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这一目标成为可以操作的目标。此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谁会需要不可靠的相关性信息呢?
至今人们将会计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系统。财务会计专司对外报告责任,而管理会计专司对内报告责任。但我们应该知道对内、对外会计信息均由企业会计系统生成,过去只在企业内部报告的预测信息已经对外报告了,这说明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早已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报告早已“借用”了管理会计信息,正是财务会计利用了管理会计的特长――提供相关性预测信息。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内、对外分工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在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而且我们不用担心管理会计的消亡,因为管理会计会开拓新的“疆土”。其实,这种行动在财务报告中已有所体现,例如其他财务报告的职工报告、增值报告、环境报告等无一不与管理会计相关,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当然,其他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仍处于披露的初级阶段,还未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一致行动。未来应改变这种现状,以真正让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未来的会计才会在学科与职业的“群星”中更加闪烁与辉煌。
二、未来财务报告内容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将更加复杂与丰富,并随会计环境的变化与要求而不断创新。
1、 坚持财务信息的核心地位,通过非财务信息提升财务信息的价值
未来企业的竞争讲究核心竞争能力,那么会计作为一个职业的话,它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表现在它能提供财务信息,而非非财务信息,这也是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的本质特征,是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资本”,譬如区别于统计。
现在,人们谈到财务会计的局限,势必触及财务会计不能提供非财务信息,并得意于戳中了财务会计的短处与“痛处”,于是开出的“药方”是财务会计要将精力放到提供非财务信息上去,至少也要做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我们对此有不同看法。
财务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信息均出自会计一家之手,其实企业的信息可由企业内各种子系统生成与发布,例如统计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甚至利用新闻报道与新闻发布会等。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实行“拿来主义”,而不是亲自去“生产”非财务信息。现行的做法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中纳入了大量的非财务(包括定性)信息,人们便误以为财务会计理所当然可以“生产”并报告非财务信息了。而我们则认为,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即使这些非财务信息经会计人员之手弄进了财务报告中,也并不表明这些非财务信息就是或应当由会计来“生产”,会计只是借助这些非财务信息来辅助说明与解释财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理解与运用财务信息,从而最终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价值。因此,更实事求是地说,财务报告应是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其他有关人员“合作”的成果,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是非会计性质的东西。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就认为财务报告只是公司报告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也可以成为解释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报告不称财务报告而称公司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理由。由此,我们预见未来的会计应在拓展财务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并“拿来”非财务信息为增加财务信息的价值服务(会计在“生产”财务信息时的“副产品”是个例外,如对会计政策的揭示,是会计“自产自销”的非财务信息)。甚至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会计计量技术的进步,如今只能以非货币计量的信息,今后也将能以货币计量。
2、在不放弃历史成本计价信息的同时,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将大大丰富财务信息的内容并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和运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已开始较为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概念,连我国已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这一计量属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财务报告中,能用历史成本计价且不失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信息仍占一席之地;用历史成本计价但既失可靠性又失相关性的信息,肯定要被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取代;用历史成本计价虽具可靠性但难保相关性的信息,则可用公允价值计价后的信息作为补充信息同时提供;最终,当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既可靠又相关时,公允价值将全面取代历史成本(或许历史成本也成为公允价值的选择之一)。会计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探讨的是,以何种技术与方法来找到
公允价值,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而难以实际操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当公允价值计量技术得以妥善解决之时,一个崭新的以公允价值为代表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绝对不再是“纸上谈兵”。到那时,囿于历史成本计量而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信息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进入财务报告之中,从而大大增加了会计计量的对象,并丰富了财务信息的种类和数量。
3、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重心
工业经济依靠资本和生产型人才,对有形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是工业社会环境中企业得以持续经营之根本,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会计系统必须围绕企业有形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来展开。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依靠知识和知识型人才,从而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争夺,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而有形资产的比重则相应地大大下降,如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对此,会计不能漠然视之,必然要转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因而必须实现财务报告重心的转移,及时准确地报告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价值。现行财务报告虽然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报告得不详细、不全面,甚至是有重大遗漏,例如: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值大大高于其帐面价值,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几乎没有报告微软公司巨大的无形资产与人力资产价值。当然,会计界已在无形资产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进入操作阶段仍有许多难题未解决好,也许这是一个跨世纪难题。会计同仁应迎难而上,在开发未来财务报告模式时,着重解决好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将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通通纳入财务报告范畴,最好是全部在基本财务报表中予以表述。可见,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会计同仁似乎已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选择做解决难题的先驱者,总不能拱手相让去做追随者。这也可以说是一场会计阵地的保卫战。
4、突破会计主体假设,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
基于会计信息用于评价经营受托责任用途的考虑,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工业时代企业组织垂直控制的特征也为这一前提的确立提供了它所必须的外部环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的结构正在朝网络化、扁平化甚至虚拟化方向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其既有的合理性。除此之外,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合理报告在客观上也需要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范围,因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先进性和价值需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资产相比较,才可以进行合理的衡量;企业还是社会中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失败可能引发“骨牌(多米诺)效应”而泱及相关企业,所以评估一个企业时还需要相关企业的信息,比如该企业上游与下游企业的信息,即对整个企业价值链的关注提出了这种信息需求,借助相关企业的信息,以便更充分地说明一个企业的真实状况。这些改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突破传统的空间范围限制。因此,如何恰当地提供一个主体及其相关方的信息,也代表着未来财务报告的一个发展方向。
5、增加相对值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以绝对值信息表述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是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特点之一。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偏向用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是局限于财富分配,财务信息揭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主体,等等,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相对值表达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在近二十年的财务信息披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证券监管机构已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能够直接用于投资决策评价的相对值信息,如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每股盈利、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重要性的进一步加强,随着会计主体范围的逐步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方式一定会演变为未来财务报表发展的主流,当然绝对值信息仍然有其生存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绝对值信息与相对值信息并存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
三、未来财务报告时效
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财务会计是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尤其是年度财务报告成为会计的传统,以适应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年度的信息揭示会与投资决策对信息的及时性乃至即时性要求发生巨大矛盾。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甚至进行实时报告也不会是天方夜谭了。如今,人们已设想了一种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Electronic On-line Real-time Financial Report)系统,它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从而使财务信息在满足使用者信息需要上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因此,它又被称为“同步财务报告系统”或“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应用的普及,这一种报告系统的应用在不久即会变成现实,从而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
四、未来财务报告的灵活性
现行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予以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这一模式是基于以下假设的:一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相同的;二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事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至少知道他们制定决策的模型。然而,即使从经管责任观来看,由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使用不同的会计责任基础,他们的信息要求也是多样化的;而且由于:(1)使用者的目标和方法不同,(2)被估价的资产不同,(3)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4)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所以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更何况很难事先确认使用者的所有信息需求和他们的决策模型,因此通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日益显著。如今,通用财务报告却应用广泛,究其原因在于:(1)通过与使用者沟通,可事先获得使用者的一些信息需求,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一些共同需求;(2)有助于保持不同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3)标准化财务信息使拥有有限资源的监管者、准则制定者以及审计人员能更经济、有效、实用和方便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行为,而并不是由于它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求。为了革除通用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病,人们开展了各种探索,以增强财务报告的灵活性来切实履行好财务报告目标。
1、多栏式
报告模式
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是相同的假设暗含了所有使用者对公司业务都持有相同的看法,这导致当存在多种会计方法时,只使用一种方法并提供单一信息。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得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样提供信息通常与决策无关,并且无法实现真实和公允原则,还会产生会计数据固化。所谓数据固化是指信息使用者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以看清数据的变化是会计政策变化引起的,它意味着使用者忽视不同会计方法有不同用途并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于是,人们提出了多栏式报告模式。即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使得单一信息走向多元化信息。使用这一报告模式时要防止信息超载问题。虽然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使生产和披露更多的信息变得容易起来,同时也降低了信息成本,但这并不是等于解决了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人已经论证了,许多人的信息瓶颈在于人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是处理信息的时间和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给使用者提供精炼的、能直接用于决策的信息仍是财务会计未来值得努力的方向。
2、“事项”报告模式和数据库会计模式
预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这一假设导致财务报告数据的高度综合性。综合信息最严重的问题是阻止使用者按他们自己的需求来重新编制报表;另外,加工综合信息的过程还会导致信息的丢失与扭曲。同时,综合信息也忽略了使用者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为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进行盈利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提供了空间;使信息变得不及时,并为有效审计和使用信息设置了障碍,还排斥了使用者参与编报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又提出了其他模式,如“事项”报告模式和数据库会计模式。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索特(G・H・Sorter)在1969年提出的“事项会计”((Events Accounting)理论将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索特指出,在不完全了解信息使用的需求和决策模型的情况下,会计应立足于提供与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由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即将数据综合的任务交给信息使用者。因此,财务报告应包括足够的明细数据以便使用者能重构发生过的经济事项。所谓事项,是指可观察的,亦可用会计数据来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和事件。据此,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创立以来通过帐户分别汇总后以余额间接表现的各种事项的报表,收益表是直接表现企业于某个期间所发生经营事项的报表。从数据处理角度来看,事项会计以“事项”作为数据处理目标,经济事项发生之后,通过各业务处理子系统进入数据库,根据各类事项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实时自动处理,以期达到反映和控制各种经济活动的目的。
数据库会计模式旨在提供一个数据库以便信息使用者从中提取不同明细程度的数据,它是在数据库环境中对“事项”报告模式的拓展,但与“事项”报告模式有不尽相同的取向。“事项”报告模式强调编制明细一些的财务报表,而数据库会计模式则着重于储存和维护最原始的数据。这时,对信息使用者的专业要求更高了,他们应该成为财务分析专家。
3、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当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进步使许多行业中的企业可以大规模地按顾客需要组织生产(Mass Customization,MC),通过生产系统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实现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千差万别的需求。这一生产方式被称之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新前沿。MC概念实际上也适用于财务报告,因为信息比物质产品更适合于采用MC,其理由是:(1)信息是不灭的,即原始数据、中间信息和最后的报告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共存;(2)信息是可以由多个人共享的;(3)容易复制,复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4)信息可以不断地合计与再分解或分类与再分类;(5)信息可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在不同媒体上再现;(6)易于模块化和组合。于是,一种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型(An Interactive and Customizable Reporting Model)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模型的基本要素如下:
(1)数据库。报告单位维护一个可用来保存其愿意披露最原始水平的信息的数据库(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以便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生成不同的财务报告。
(2)模块化了的会计程序。报告单位的会计系统包括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包括三类:财务报表要素、非财务信息项目、会计方法和表达方法。模块化的系统便于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将一种交易或财务报表要素按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3)报告生成器。报告单位在因特网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报告生成器,它是报告单位与使用者交流的界面,并帮助信息使用者编制其所需财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它选择具体的信息项目、类型和表达形式,就象人们选择电视频道一样方便。如不进行任何选择,使用者则可以得到一份通用的和标准的财务报告。为了避免使用者可能被许多选择项目搞得不知所措,系统还提供网上帮助来协助使用者使用报告生成器,特别是帮助他们选择会计方法以得到其真正需要的信息。
(4)学习机制。系统设置一个反馈渠道,以便信息使用者就如何及时改进报告系统向报告单位提出建议;还可设置一个记忆单元,记录最常被选用的信息、项目、方法和选择它们的使用者,这一信息可以帮助法规及准则制定者改进现行法规和准则。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从而能比传统报告模式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并进而减轻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4、差别报告模式
差别报告可以在两个层面上实施。一个层面是从信息提供者角度,由报告单位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内容(或在时间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权力(途径或方式)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于通用财务报告了。因此,企业可以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对外披露某些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特殊需要的信息。例如,主要债权人收到的信息比一般股东更为详细和及时,债券评估机构收到的信息也往往比年度报告更为详细,等等。通过差别报告,企业既可满足特定使用者及其集团的特殊信息需要,又可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而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差别报告的编制可以运用会计软件网站提供的自助式会计系统来实现。在法律、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差别报告应能在不久的将来加以运用。在我国,采用差别报告方式来解决“外行使用者”和“内行使用者”不同信息需求的矛盾,也许值得一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扩大与完善,财务分析专家等“内行使用者”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比一般使用者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及时性要求上都有更高的期望,因此有必要为两类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
>另一层面是从会计规范角度,建立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它实际上是由一国政府通过有关的准则或法规的规定,对不同规模或类型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财务报表的种类以及要求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格式、内容、数量、详尽程度等方面实行有差别待遇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下,一般是按企业的资产总额、年营业收入净额和年平均职工人数这三个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小企业、中型企业和大企业三类。对小企业实行某些会计信息揭示的豁免,允许其按简略形式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而不必提供现金流量表;对于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则必须按规定提供内容详尽的一整套财务报告;中等企业可以视自身具体情况在上述两种报告中作出选择或是提供详尽程度界于二者之间的财务报告。不同规模企业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存在不同要求,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迎合了这一要求。其实,这一制度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用。最近,我国财政部已计划推出一套全国统一会计制度,但会将金融类企业、小企业作特别考虑,因此也有望在我国推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
五、未来财务报告方式
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存储介质)、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格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作不同程度的告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发布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亲自去取阅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囿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份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在1月1日发出通告,要求上市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年报摘要外,必须上网公告,而且对于在网上发布的年报信息要承担同样的责任。这预示了我国未来财务报告在存储介质与传递方式方面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少华 著《企业财务报告理论与实务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版。
2、葛家澍 主编《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3、薛云奎 著《会计大趋势――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版。
4、胡仁昱 著《自助式会计系统》,立信会计出版社年版。
5、劳伦斯・A・温巴奇《九十年代的财务报告:势在必改》,《会计研究》第8期。
6、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2000年第1期。
7、谢姆・桑德《会计的延续与变迁》(魏明海、施鲲翔译),《财会通讯》2000年第2期。
8、唐予华《知识经济与会计目标》,《上海会计》2000年第8期。
9、杨宗昌、张苏彤《论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用》,《财会通讯》2000年第4期。
10、袁树民、吴旺盛《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上海会计》2000年第10期。
篇3:21世纪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21世纪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会计必须适应社会生产领域的变革,一些传统的财务报告观念将发生变化,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财务报告将迅速涌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财务报告发展中将出现七大新的趋势.
作 者:冯巧根 作者单位: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35 刊 名:外国经济与管理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0 22(1) 分类号:F406.7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财务报告 展望篇4:新制度下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思考
新制度下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思考
请欣赏:《新制度下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思考》陈 孝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新企业会计制度主要从报告期间和分部报告两个方面对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发展和改进。
首先,新制度更加重视报告的及时性,提出了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中期财务报告通常指以短于一年期间(如半年、一季、一月或更短)为基础所编制的财务报告,其优点在于能使使用者了解并评价被投资对象前期的经营成果,并能根据已发生的经营情况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合理预期,从而降低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年度报告而言,中期财务报告更具有及时性、相关性。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中期会计报告的确立也满足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披露及时性要求。
其次,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分部报告要求。所谓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告。通过编制分部报告,企业集团管理当局可以及时地了解各行业、各地区分部的具体情况,以制定整个集团和全面发展规划。同时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企业集团和信息,对企业进行未来经营报酬和经营风险的分析。可见分部报告的提出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较之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这可谓一大进步。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下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不足
新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行到了一定的改进,但应当看到新制度还不能解决现阶段财务报告发展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1.缺乏充分提示。所谓充分提示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换言之,若某项信息被忽略或遗漏将引起用户对财务报告的误解或误导决策。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财务报告需要披露的信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表内项目”,许多“表外项目”如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都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财务报告使用者还需要更多的关联方信息,而这恰恰又是当前财务报告还有待改进的方面。
2、财务报告模式受到标准化的禁锢。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财务信息可比性的原则,却丧失了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影响了财务报告的普及率,而标准化的模式也很难全面地表达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
3、缺乏超前性。财务报告是反映过去一个年度内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固然可以作为信息使用者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但作为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未来前景的预测。笔者认为“立足过去,放眼未来”是一份优秀财务报告应该具备的要素,而目前的财务报告只是完成了前一半的功能,其后一半的功能还有待我们去发展。
4、财务报告难以与社会融合。我们遵循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应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和整个社会相互融合。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一分子,企业理应通过财务报告来反映自己在改善能源利用状况、减少污染等方面的行为,这样财务报告才可以真正做到融社会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三、对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思考
笔者认为一份充分而实用的财务报告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它既要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信息使用者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经济环境、时代背景、法律环境以及本国历史传统都应当考虑在内。当然企业信息可否披露也应当重视(某些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秘密,是不能随意披露的,又或者某些信息需求是不合理的,难以为企业所披露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也应当做到既有创新,又要立足现实。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种构想来加以完善和改进。
1、以一定的形式在财务报告中对“表外项目”加以披露。加强对企业科技含量、文化因素、知识性资产、人力资源等的披露是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需求,财务报告应当做到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突破以往以货币对实物资产加以计量的模式,加强对财务信息质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报表附注来对质的信息加以披露,尽可以直接将一些要素归入报表中或者重新构制一张反映企业“软件”资产的报表。总之,对这些“表外项目”尽可能地进行披露,可以满足当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采取多重选择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价值等计量模式具有很高的决策相关性,可以作为我国财务报告计量模式的一种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财务报告计量模式的多重选择可以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
3、塑造多样化的财务报告模式。信息技术革命为财务报告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来转输财务报告信息,通过图像表述、文字表述、语言表述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财务报告模式。据悉美国目前开发成功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XBRL),按此语言,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处理网上获得的财务报告信息,而且可将按照国际会计标准编制的财务报告信息转换成按照本国会计标准的财务报告或其他所需要的财务报告,这大大增加了财务报告的实用性。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也是值得我国财务报告模式借鉴和改进的。
4、鼓励企业出具社会经济责任报告。这样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有关人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的监督,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使财务报告更具有社会性。
5、加强财务报告的预测和分析功能,使报告的历史性与超前性做到统一。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他们很难直接用过去的报告来推测企业的未来。因此,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的报告是信息使用者所急需的,而财务报告加强其预测性也才能真正体现其“立足过去,放眼未来”的功能。
6、应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补充第四报表――增值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和信贷相关的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的信息,但没有体现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也不能反映这种贡献的分配。因此,为能给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多信息,建立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笔者认为有必要编制增值表业作为第四报表。
7、加强报告的灵活性,将报告划分为强制性披露信息和非强制性披露信息两部分,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和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将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完全反映给信息使用者,又可以通过前景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人才资源报告等补充报告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
来源:特区财会.05
篇5:新制度下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思考
新制度下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思考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新企业会计制度主要从报告期间和分部报告两个方面对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发展和改进。
首先,新制度更加重视报告的及时性,提出了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中期财务报告通常指以短于一年期间(如半年、一季、一月或更短)为基础所编制的财务报告,其优点在于能使使用者了解并评价被投资对象前期的经营成果,并能根据已发生的经营情况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合理预期,从而降低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年度报告而言,中期财务报告更具有及时性、相关性。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中期会计报告的确立也满足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披露及时性要求。
其次,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分部报告要求。所谓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告。通过编制分部报告,企业集团管理当局可以及时地了解各行业、各地区分部的具体情况,以制定整个集团和全面发展规划。同时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企业集团和信息,对企业进行未来经营报酬和经营风险的分析。可见分部报告的提出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较之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这可谓一大进步。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下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不足
新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行到了一定的改进,但应当看到新制度还不能解决现阶段财务报告发展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1.缺乏充分提示。所谓充分提示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换言之,若某项信息被忽略或遗漏将引起用户对财务报告的误解或误导决策。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财务报告需要披露的信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表内项目”,许多“表外项目”如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都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财务报告使用者还需要更多的关联方信息,而这恰恰又是当前财务报告还有待改进的方面。
2、财务报告模式受到标准化的禁锢。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财务信息可比性的原则,却丧失了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影响了财务报告的普及率,而标准化的模式也很难全面地表达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
3、缺乏超前性。财务报告是反映过去一个年度内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固然可以作为信息使用者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但作为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未来前景的预测。笔者认为“立足过去,放眼未来”是一份优秀财务报告应该具备的要素,而目前的财务报告只是完成了前一半的功能,其后一半的功能还有待我们去发展。
4、财务报告难以与社会融合。我们遵循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应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和整个社会相互融合。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一分子,企业理应通过财务报告来反映自己在改善能源利用状况、减少污染等方面的行为,这样财务报告才可以真正做到融社会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三、对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思考
笔者认为一份充分而实用的财务报告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它既要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信息使用者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经济环境、时代背景、法律环境以及本国历史传统都应当考虑在内。当然企业信息可否披露也应当重视(某些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秘密,是不能随意披露的,又或者某些信息需求是不合理的,难以为企业所披露或不符合
[1] [2]
篇6:论未来财务报告(三)
三、未来财务报告时效
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财务会计是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尤其是年度财务报告成为会计的传统,以适应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年度的信息揭示会与投资决策对信息的及时性乃至即时性要求发生巨大矛盾。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甚至进行实时报告也不会是天方夜谭了。如今,人们已设想了一种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electronic on-line real- time financial report)系统,它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从而使财务信息在满足使用者信息需要上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因此,它又被称为“同步财务报告系统”或“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应用的普及,这一种报告系统的应用在不久即会变成现实,从而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
四、未来财务报告的灵活性
现行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予以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这一模式是基于以下假设的:一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相同的;二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事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至少知道他们制定决策的模型。然而,即使从经管责任观来看,由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使用不同的会计责任基础,他们的信息要求也是多样化的;而且由于:(1)使用者的目标和方法不同,(2)被估价的资产不同,(3)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4)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所以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更何况很难事先确认使用者的所有信息需求和他们的决策模型,因此通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日益显著。如今,通用财务报告却应用广泛,究其原因在于:(1)通过与使用者沟通,可事先获得使用者的一些信息需求,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一些共同需求;(2)有助于保持不同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3)标准化财务信息使拥有有限资源的监管者、准则制定者以及审计人员能更经济、有效、实用和方便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行为,而并不是由于它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求。为了革除通用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病,人们开展了各种探索,以增强财务报告的灵活性来切实履行好财务报告目标。
1、多栏式报告模式
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是相同的假设暗含了所有使用者对公司业务都持有相同的看法,这导致当存在多种会计方法时,只使用一种方法并提供单一信息,
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得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样提供信息通常与决策无关,并且无法实现真实和公允原则,还会产生会计数据固化。所谓数据固化是指信息使用者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以看清数据的变化是会计政策变化引起的,它意味着使用者忽视不同会计方法有不同用途并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于是,人们提出了多栏式报告模式。即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使得单一信息走向多元化信息。使用这一报告模式时要防止信息超载问题。虽然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使生产和披露更多的信息变得容易起来,同时也降低了信息成本,但这并不是等于解决了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人已经论证了,许多人的信息瓶颈在于人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是处理信息的时间和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给使用者提供精炼的、能直接用于决策的信息仍是财务会计未来值得努力的方向。
2、“事项”报告模式和数据库会计模式
预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这一假设导致财务报告数据的高度综合性。综合信息最严重的问题是阻止使用者按他们自己的需求来重新编制报表;另外,加工综合信息的过程还会导致信息的丢失与扭曲。同时,综合信息也忽略了使用者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为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进行盈利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提供了空间;使信息变得不及时,并为有效审计和使用信息设置了障碍,还排斥了使用者参与编报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又提出了其他模式,如“事项”报告模式和数据库会计模式。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索特(g·h·sorter)在 1969年提出的“事项会计”((events accounting)理论将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索特指出,在不完全了解信息使用的需求和决策模型的情况下,会计应立足于提供与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由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即将数据综合的任务交给信息使用者。因此,财务报告应包括足够的明细数据以便使用者能重构发生过的经济事项。所谓事项,是指可观察的,亦可用会计数据来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和事件。据此,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创立以来通过帐户分别汇总后以余额间接表现的各种事项的报表,收益表是直接表现企业于某个期间所发生经营事项的报表。从数据处理角度来看,事项会计以“事项”作为数据处理目标,经济事项发生之后,通过各业务处理子系统进入数据库,根据各类事项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实时自动处理,以期达到反映和控制各种经济活动的目的。
数据库会计模式旨在提供一个数据库以便信息使用者从中提取不同明细程度的数据,它是在数据库环境中对“事项”报告模式的拓展,但与“事项”报告模式有不尽相同的取向。“事项”报告模式强调编制明细一些的财务报表,而数据库会计模式则着重于储存和维护最原始的数据。这时,对信息使用者的专业要求更高了,他们应该成为财务分析专家。
篇7:论未来财务报告(一)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而且财务报表已进入“附注时代”; 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则并无定规,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中期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等。在我国,特有的其他财务报告是财务情况说明书。
未来财务报告是未来会计环境的产物。未来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致使我们难以准确对未来财务报告作定型化描述,因为谁也难以完全做到先知先觉。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对未来财务报告的定向作一个粗略的估测,以便我们把握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对财务报告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本文打算就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时效、灵活性、方式这五个方面做一探讨。
一、未来财务报告目标
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相关利益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已包融解脱受托经管责任所需的信息),并真正使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这一目标成为可以操作的目标。此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谁会需要不可靠的相关性信息呢?
至今人们将会计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系统。财务会计专司对外报告责任,而管理会计专司对内报告责任。但我们应该知道对内、对外会计信息均由企业会计系统生成,过去只在企业内部报告的预测信息已经对外报告了,这说明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早已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报告早已“借用”了管理会计信息,正是财务会计利用了管理会计的特长 ——提供相关性预测信息。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内、对外分工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在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而且我们不用担心管理会计的消亡,因为管理会计会开拓新的“疆土”。其实,这种行动在财务报告中已有所体现,例如其他财务报告的职工报告、增值报告、环境报告等无一不与管理会计相关,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当然,其他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仍处于披露的初级阶段,还未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一致行动,
未来应改变这种现状,以真正让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未来的会计才会在学科与职业的“群星”中更加闪烁与辉煌。
二、未来财务报告内容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将更加复杂与丰富,并随会计环境的变化与要求而不断创新。
1、坚持财务信息的核心地位,通过非财务信息提升财务信息的价值
未来企业的竞争讲究核心竞争能力,那么会计作为一个职业的话,它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表现在它能提供财务信息,而非非财务信息,这也是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的本质特征,是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资本”,譬如区别于统计。
现在,人们谈到财务会计的局限,势必触及财务会计不能提供非财务信息,并得意于戳中了财务会计的短处与“痛处”,于是开出的“药方”是财务会计要将精力放到提供非财务信息上去,至少也要做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我们对此有不同看法。
财务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信息均出自会计一家之手,其实企业的信息可由企业内各种子系统生成与发布,例如统计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甚至利用新闻报道与新闻发布会等。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实行“拿来主义”,而不是亲自去“生产”非财务信息。现行的做法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中纳入了大量的非财务(包括定性)信息,人们便误以为财务会计理所当然可以“生产”并报告非财务信息了。而我们则认为,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即使这些非财务信息经会计人员之手弄进了财务报告中,也并不表明这些非财务信息就是或应当由会计来“生产”,会计只是借助这些非财务信息来辅助说明与解释财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理解与运用财务信息,从而最终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价值。因此,更实事求是地说,财务报告应是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其他有关人员“合作”的成果,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是非会计性质的东西。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就认为财务报告只是公司报告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也可以成为解释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报告不称财务报告而称公司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理由。由此,我们预见未来的会计应在拓展财务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并“拿来”非财务信息为增加财务信息的价值服务(会计在“生产”财务信息时的“副产品”是个例外,如对会计政策的揭示,是会计“自产自销”的非财务信息)。甚至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会计计量技术的进步,如今只能以非货币计量的信息,今后也将能以货币计量。
篇8:论未来财务报告(二)
2、在不放弃历史成本计价信息的同时,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将大大丰富财务信息的内容并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和运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已开始较为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概念,连我国已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这一计量属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财务报告中,能用历史成本计价且不失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信息仍占一席之地;用历史成本计价但既失可靠性又失相关性的信息,肯定要被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取代;用历史成本计价虽具可靠性但难保相关性的信息,则可用公允价值计价后的信息作为补充信息同时提供;最终,当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既可靠又相关时,公允价值将全面取代历史成本(或许历史成本也成为公允价值的选择之一)。会计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探讨的是,以何种技术与方法来找到公允价值,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而难以实际操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当公允价值计量技术得以妥善解决之时,一个崭新的以公允价值为代表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绝对不再是“纸上谈兵”。到那时,囿于历史成本计量而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信息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进入财务报告之中,从而大大增加了会计计量的对象,并丰富了财务信息的种类和数量。
3、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重心
工业经济依靠资本和生产型人才,对有形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是工业社会环境中企业得以持续经营之根本,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会计系统必须围绕企业有形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来展开。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依靠知识和知识型人才,从而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争夺,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而有形资产的比重则相应地大大下降,如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对此,会计不能漠然视之,必然要转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因而必须实现财务报告重心的转移,及时准确地报告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价值,
现行财务报告虽然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报告得不详细、不全面,甚至是有重大遗漏,例如: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值大大高于其帐面价值,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几乎没有报告微软公司巨大的无形资产与人力资产价值。当然,会计界已在无形资产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进入操作阶段仍有许多难题未解决好,也许这是一个跨世纪难题。会计同仁应迎难而上,在开发未来财务报告模式时,着重解决好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将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通通纳入财务报告范畴,最好是全部在基本财务报表中予以表述。可见,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会计同仁似乎已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选择做解决难题的先驱者,总不能拱手相让去做追随者。这也可以说是一场会计阵地的保卫战。
4、突破会计主体假设,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
基于会计信息用于评价经营受托责任用途的考虑,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工业时代企业组织垂直控制的特征也为这一前提的确立提供了它所必须的外部环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的结构正在朝网络化、扁平化甚至虚拟化方向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其既有的合理性。除此之外,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合理报告在客观上也需要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范围,因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先进性和价值需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资产相比较,才可以进行合理的衡量;企业还是社会中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失败可能引发“骨牌(多米诺)效应”而泱及相关企业,所以评估一个企业时还需要相关企业的信息,比如该企业上游与下游企业的信息,即对整个企业价值链的关注提出了这种信息需求,借助相关企业的信息,以便更充分地说明一个企业的真实状况。这些改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突破传统的空间范围限制。因此,如何恰当地提供一个主体及其相关方的信息,也代表着未来财务报告的一个发展方向。
5、增加相对值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以绝对值信息表述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是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特点之一。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偏向用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是局限于财富分配,财务信息揭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主体,等等,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相对值表达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在近二十年的财务信息披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证券监管机构已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能够直接用于投资决策评价的相对值信息,如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每股盈利、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重要性的进一步加强,随着会计主体范围的逐步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方式一定会演变为未来财务报表发展的主流,当然绝对值信息仍然有其生存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绝对值信息与相对值信息并存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
篇9: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政策监管下,互联网保险将回归保险逻辑
这些年,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各大保险公司业绩空前繁荣,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市场鱼龙混杂,行业百弊丛生。保监会虽然出台了一则《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停办法》,将第三方平台纳入监管体系,叫停许多打着“互联网保险”旗号,实则兜售理财产品的行为,让市场稍稍得到规劝,但从市场反映来看,监管力度仍有待提高。
在此次大会上,行业大佬们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两个概念:“保险姓保,监管要信监”,背后反映的逻辑便是保险要更加注重保险的本质和功能。诺亚财富的一份白皮书显示,目前整个社会高净值人群对于保险本身的保障功能更加关注,而对它的投资功能相对来说更加弱化一点。也就是说,未来互联网保险有望回归保险逻辑,而市场的合规化将成必然趋势。
我国香港的保险市场监管就很成熟,无怪乎近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成为热潮,例如按照香港保险监理处的有关规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可以享受在规管上的宽免政策,包括降低最低股本规定以及偿付准备金规定等。再比如香港80万以下的保诉案例,发生分歧可以投诉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不需要花一分钱,超过80万的索赔案例,才需要动用法律程序。
显然香港保险市场,在人才、资源、信息、监管等方面都要完善一点,内地的互联网保险或许可以借鉴香港的保险逻辑,有针对的进行借鉴和创新。
二、利益驱使下,互联网保险B端会迎来大爆发
在意识到C端(客户端)获客难、互联网的人口流量红利消退、转化程度低等痛点后,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把目标转至容易变现、用户黏度高且不会轻易流失的B端(包括企业客户和保险代理人)。
根据曲速资本统计的数据显示,初至12月31日,互联网保险行业共有50家公司获得投资,近四分之一的创业公司获得资本支持,融资总额近百亿元。其中,20成立并获得融资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共6家,其中5家为面向企业端、代理人或者顾问服务的平台。
过去两年,C端市场被看作是风口,但基于保险行业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保险公司的报价、核保、理赔、支付等接口没有打通,于是2B公司成了关键作用一环。
如今可以看到,在B端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正受资本青睐,未来为获得更多的资本加持,互联网保险也必将“跑马圈地”转战企业端,因此未来或有大爆发趋势。
三、新技术推动下,互联网保险模式迈上全新台阶
互联网保险以其平等、透明、直接、便捷以及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交流、交易,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其中互联网保险的核心是“保险”,互联网是技术和手段。
目前可以运用到保险行业的互联网技术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些技术也将会给互联网保险带来消费场景、产品形态和保险营销三大维度的颠覆,推动互联网保险向新技术密集型经营模式转型。
其一,互联网保险相对于传统保险来说最亮眼的点无疑是场景化消费,区块链和AI技术等则是实现这一职能的关键载体。一方面区块链提供信息透明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解决了保险条款晦涩难懂的问题;另一方面AI又能丰富消费者的产品体验,刺激用户更专业的保险需求,由此一来今后的互联网保险势必往新技术驱动型经营靠拢。
其二,场景的转变驱动保险产品走向细分化,例如人群、险种、投保时间等保险要素都将细分,因此以往“低频、大额、高门槛”的传统保险产品将会转变为“高频、小额”的互联网保险产品。
其三,在保险营销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长期大量的互联网踪迹,还原用户社会背景、财富结构、消费习惯等特征,用以指导和驱动保险产品研发和营销,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有真实需求的客户,改变传统模式下推销产品导致的扰民、误导等问题,实现精准营销。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人们这些年受到互联网思维的熏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和信任,未来保险公司或许会直接使用机器人来代替销售人员。据悉已经有一家保险代理公司与Facebook公司进行合作,借助聊天机器人Chatbot通过社交媒体卖保险。另外以云端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方面已有部分应用,在投资收益率方面已经足以媲美甚至击败诸多人类投资者,完全可以用来给险资带来稳定的收益率。
以新技术为核心手段从前端到后端对保险经营实施全流程改造,会引发三大维度的改变。另外在新技术驱动下,互联网保险通过构建生态圈,不但可以利用跨界竞合战略建立竞争优势,还可以利用技术应用深耕保险领域,通过产品优势压缩渠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使整个保险业的商业模式迈上全新台阶。
四、科技发展下,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或将减少
保险科技的力量发展了,在一定程度上消费者的可保风险或相应地减少。而在可保风险减少之后,带来的可能是保费规模的减少。
例如互联网保险中很火的UBI保险,当人工智能发展后,申能设备后台端根据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对其进行定价,若是一个驾驶能力强的司机,保费就相应的降低。波士顿咨询有一个研究成果,未来的一段时间,比如一到两年或者稍微更长一点的时间,UBI保险会对全球带来大致300亿到500亿美金的保险降低。
可以看到,科技进步的结果就是产品定价更精准,从互联网保险行业来讲,赔付率低了,相应的业务规模会减少。但在今后几年内,得益于互联销售渠道的便利性和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性,互联网销售保险仍有着很大的潜力。
五、资本加持下,互联网保险从初露锋芒走向爆发前夜
在发现互联网保险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后,嗅觉敏锐的互联网巨头们率先纷纷杀入:腾讯杀入寿险业,子公司参股和泰人寿获批筹建;蚂蚁金服继众安保险后,又收购国泰产险,同时还联合中国太平、太平人寿等公司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苏宁也将联合卫宁健康等成立金诚保险;百度也和安联保险等也成立了百安保险服务......
再者是传统巨头们,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前海金控、居然之家等各个领域的巨头们,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和泰人寿、招商局仁和财险、招商局仁和寿险、前海再保险等等,都已获批成立。
还有一类是牌照加持的平台,例如汇友建工、众惠财产、信美人寿是今年6月首批获得批筹的相互保险组织,保险覆盖面、渗透度必将进一步扩大。
这些巨头们的纷纷入场,一则证明了互联网保险是朝阳产业,二则预示了在巨头入局后,这片领域便会被搅动起来,或真正迎来爆发前夜。
互联网保险已然进入3.0时代,在当前态势下,对于那些传统的保险企业,未来也势必将互联网纳入发展战略中,互联网云计算、AI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会推动整个保险行业快速变革,在政策、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作用下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也会远远超过一些海外市场。
当然,这些新技术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UBI车险依然存在缺乏前装市场、核心计算模型、统一标准等问题,并且暂时难以实现从车因子向人因子转变等;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和理念过于理想化,目前难以规模运用,以及加密机制采用私钥唯一验证方式,难以满足监管部门对金融交易多种身份交叉验证需求等。
可见行业的深度创新目前还未实现,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深挖细分市场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是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要长期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未来谁能介入互联网行业更深,谁能抓住某一细分领域的核心,将会更有可能成为创新领域的领导者。
随着互联网+与保险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保险在保险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增强,尤其是在“保险姓保”的核心要求下,保险业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注重满足老百姓多样化保障需求的互联网保险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篇10: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作者:董琼慧发布时间: -11-14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的窗口。传统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采用通用、规范的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时,但并不完整的财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传统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似乎越来越少。著名的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总是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用户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的.。未来财务报告如何发展,怎样建立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财务报告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未来财务报告内容的拓展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于会计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但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总体上,财务报告的内容应拓展以下方面的信息。
1、知识资本信息。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等智力资本信息。企业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专利、品牌价值、商誉等,目前在一定条件下已给予适当的反映;但还没有考虑到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因而未来财务报告应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
2、社会责任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在未来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和治理污染的资料、绿化情况以及对整个社会贡献等信息,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了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背景,企业关联方的信息,企业主要股东、投资者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等。
4、未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复杂,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前瞻性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利益相关者也日益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在未来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的未来信息。未来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盈利性预测、管理当局的远景规划、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等。
5、公允价值信息。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信息,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已使其失去供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意义。未来的财务报告,将更多以公允价值和历史价值相结合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是一种以多种计量模式反映信息的报告。
6、分部信息。企业集团的综合信息反映了集团的整体情况,但由于集团各公司行业不同,反在国家或地区不同,其利润率、物价水平、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都有较大的差异性,按行业、地区等的分部信息所反映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往往比整个企业集团的更为有效。
7、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一些银行、证券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一批新“组合”的衍生工具,象“封顶、保底”,“加固”,“互换期权”,“汇价幅度期汇”等,金融创新创新呼唤财务会计报告
[1] [2] [3]
篇11: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1、AI变成服务,人们对它有需求时下单就可以了
AI系统是一种电脑智能系统,未来,AI会成为很多行业的基础。AI系统将成为电力一样无处不在的商品化服务。人工智慧廉价而聪明,会被植入到所有人类制造的东西里。
AI会成为一种“服务”,人们对它有需求时下单就可以了,就像电力网络一样。未来企业的创业公式是:制造一个产品,给它加上智能。
2、城市化进程
未来二十年,城市化或许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到2030年,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
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中心城镇将成为城市化的主战场,县和城镇的居民消费升级将创造未来创业的重要机会,以地级市的为核心落地于各城镇的连锁服务商业模式将出现爆发性增长,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
3、健康产业迎来井喷
未来二十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医院日渐忙碌。
主要原因有:
第一,环境污染残留经由食物进入人体造成人体病变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第二,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富营养化,缺乏锻炼等因素将导致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加。
第三,老龄化,未来二十年中国的老年人口会突破3亿。
因此,健康将成为严重的问题,健康产业将引来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
4、出现全球高端制造中心及新智造巨头
未来的20年,小商品,服装等初级产品的加工制造将逐步萎缩,而在电子微电子,汽车,飞机,高速列车,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中国将在全球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都将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并通过制造走向研发,到2030年,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将进入全球前列。并将彻底改变初级加工的产业结构。未来20年,中国的制造业将全球领先。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2.未来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3.20手机发展趋势
4.年农业发展趋势
5.未来网上购物发展趋势
6.2017年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7.未来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8.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分析
9.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分析
10.房地产发展趋势
篇12:浅谈方便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方便面行业由于原材料持续涨价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关注焦点,笔者总结了几点,与大家共同研讨方便行业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方便面行业的发展有七种趋势:
第一、产品结构调整趋势
由于原材料涨价,产品毛利减少,低价面和平价面零售价格低,产品附加值小,长期以低价销售,产品毛利低,原材料涨价后,低价面和平价面无利润可赚,客户的销售积极性减少,低价面和平价面市场份额逐步减少,原有毛利较高的干吃面、中价面、高价面、容器面,各厂家将会重点经营,市场市场份额将会增加,产品结构的调整成为必然趋势。
第二、产品差异化、口味丰富化趋势
方便面从最初的红烧牛肉到现在以口味美味、面条劲道、汤浓营养所形成的三大系列。产品口味系列由牛肉味、猪肉味、鸡汁味、海鲜味等4~7个口味,发展到现在40个口味,地方口味逐步成为新宠,产品定位细分、口味丰富,SKU增加成为竞争趋势。
第三、终端零售价格上涨趋势
由于下半年到原材料持续涨价,20下半年各方便面厂家涨价,导致经销商利润减少,通路和终端利润未变,20产品再次涨价,产品通路利润逐步减少,如果产品持续涨价终端零售商的利润也将会减小,终端零售商为保持其利润不变,将会提高终端零售价格,现南方城市的终端零售连锁店的价格以逐步提价。
原零售0.7-0.8元/袋涨为1元/袋,
原零售1元/袋将涨为1.2元/袋.
原零售1.5元/袋将涨为1.7元/袋.
0.7-0.8元价格带产品将逐步从市场中退出.
第四、通路竞争趋势
1、校园通路成为各厂家的必争之地,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大中专院校的校园店进入门槛将会提高,
2、终端通路竞争的策略推陈出新,促销的方式将会多样化。
3、周期性通路占仓捆绑活动持续进行,使短促不间断长期执行。
第五、核心区域竞争趋势
原材料涨价,产品毛利减少,各厂家将会收缩区域,重点经营核心区域。各厂价画圈运动将会刺激核心区域的竞争加剧。一些小厂家在收缩区域后,退出区域后市场容量没有减少,其他厂家销售机会增加,使其市场份额提升。
第六、营养卖点趋势
方便面长期以来给消费者只是使用方便、填饱肚子的感觉。但从骨类产品的兴起,营养逐步成为新的产品诉求。“大骨熬汤更营养”“营养不忽悠”等等产品营养的诉求,到今天有专家教授发表论文讲述方便面不是垃圾食品,而且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方便面的营养诉求将会成为竞争焦点。
第七、休闲食品趋势
方便面的休闲化,将会从干吃面和小杯面引领休闲化食品的潮流。
以上七点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希望与大家共同深入的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
备注:方便面以价格带来区隔的定义方法,
高价面:零售价在1.5元(含)以上的产品
中价面:零售价在1.0元的产品
平价面:零售价在0.7-0.8元的产品
低价面:零售价在0.5-0.6元的产品
干吃面:零售价在0.5元或1元的干吃类产品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wddgc0119@sina.com
篇13:中国保健品未来发展趋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7月1日,《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其对保健品广告所做出的种种限制,对保健品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促使保健品从产品、渠道到营销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一、产品的发展
功能趋于单一化。以往的保健品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为了扩大目标消费群,尽可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保健品功能大而全,一种产品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适用于诸多病症,大有“包治百病”的气势。从理论上看,这样虽然覆盖了更大范围的目标消费者,却犯了“术非专攻”的忌讳,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什么病都治的理念传到消费者耳中也许就变成了什么都不治。某一改善睡眠的保健品,宣称产品具有养颜、助眠、提高心肺机能几大功效,并很可笑地将提高心肺机能的作用作为主要卖点,结果产品宣传成了“四不像”,自然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激烈的市场竞争表明,这种粗放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已不再适用,市场呼唤精细化定位的到来。于是,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选择某一特定消费群体作为目标消费群,量身定做,推出适合这一群体的单一功能保健品。
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在以广告宣传赢市场的时代,保健品依靠夸大、虚假宣传、专家与消费者证言等手段获取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信任,产品也能够卖得异常火暴。当年有一种名为XX灵芝宝的保健品,竟然宣传能够治疗癌症,不但有夸大功效的嫌疑,更违反了保健品不得宣传疗效的规定。《规定》实施后,保健品广告违法宣传的行为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在广告宣传作用减弱的形势下,科技含量就成了竞争成功的必杀技,生产企业转而在产品功效层面下功夫,组织科研小组做研发工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此来赢得市场。
维生素等常规保健品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市场上各类保健品曾经分庭抗礼,各自拥有自己的一方市场。而在功能教育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维生素补充及排毒保健的作用,且常规保健品拥有更广阔的目标消费群,其需求量不断增大,必然促使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近年来各类维生素产品纷纷上市并取得相当不错的业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渠道的变化
目前,中国保健品行业已初步完成启蒙化教育,消费者已经越来越重视保健品的作用,单纯以药店为销售终端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同时,在人们的意识里,保健食品总归是食品而不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因而保健品销售额越来越从药店向大卖场、超市集中。在这种形势下,保健品行业门槛提高,厂商利润空间减少,这就促使保健品销售渠道日趋专业化。
多数生产企业将寻找专业分销商合作,自建分销渠道将减少,厂家自己做基础市场也将减少。事实证明,厂家自身做基础市场,不但会导致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可能因为门外汉的缘故导致销售渠道不能良好建立与运行,
因此,生产企业开始倾向于与专业分销商合作,谋求企业与产品的更好发展,并逐渐倚重于招商策划来更好地完成招商工作。渠道专业化的推进,将为更专业、更有实力的分销商提供成长机会。
部分生产厂家建设自有品牌产品连锁销售终端。某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就会在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立连锁销售终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专卖店。这样做便于管理,且利于企业因地因时制宜,迅速调整发展战略。中脉远红就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连锁销售终端,并以实际业绩证实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
三、营销模式的变革
为规范保健品广告宣传,国家对保健品不断颁布管理法规,工商部门对广告的审批也日趋严格。尤其是今年7月1日《规定》的实施,对保健品广告做出种种限制,保健品所惯用的经典宣传模式英雄无用武之地,广告宣传逐渐趋于正规化。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虚假、夸大广告宣传,虽在短期内招徕了一定的消费者,但从长远看,名不副实的产品供销已使消费者产生信任危机,对保健品广告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不再像以前那样盲从,而是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这就要求保健品营销模式的变革,于是,营销就从证言、疗效等方面转移到情感营销层面上来。
情,即情感、情趣,它是人类共同行为的重要基础,很大程度影响和左右人类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在今天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竞争白热化、情感愈发淡薄的社会里,情感因素必定成为营销中重要而独特的元素。古人云:“攻心为上”,“感人心者,菲先乎情”。 经营行为如能从“情”切入,寻求其经营产品和服务对应消费者的情感中枢的相应部分与层次,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使“情”的投射穿过消费者的情感障碍,再赋予在包装、服务、公关、设计等有关精神方面的内涵和灵性,会使消费者强烈地受到感染或被冲击,激发消费者潜在朦胧的购买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作用。
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所说:现代商战的胜利,不在于你占据了多少市场,而在于你占据了多少个 消费者的心。所讲的就是情感营销的魅力。其实,情感营销的先例早已存在。,麦肯光华在为巴黎欧攀多祛斑霜做全国市场启动策划时,就是利用妻子对丈夫的情感来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进行宣传。近如黄金搭档,利用亲情、友情、爱情来做宣传,把情感营销的要义发挥得淋漓尽致,手段虽不甚高明,却也唤起消费者心中积淀的情感。
从坎坷中一路走来,中国保健品已逐渐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适用于保健品行业。在这里,笔者衷心祝愿保健品一路走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kykybb@sohu.com
篇14:关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技术时代。计算机不但决定着货架上堆放着哪些产品,它们甚至能够在游戏节目中胜过真人。很快,计算机就会代替人驾驶汽车或者进行医疗诊断。下面是未来计算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
未来的计算机
非接触式人机界面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观念,即认为电脑是需要我们用手来操作的机器,无论是使用键盘、鼠标还是触摸屏。这就是为什么非接触式人机界面是一种革命。
从微软的Cortana到苹果公司的Siri,再到谷歌眼镜,然后到现在的3D Touch,我们开始期待在未来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操纵电脑。基础的模式识别技术已经前进了几代,多亏加速循环规则的存在,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预期,在未来十年里,人机交互将变得非常简单。
人工智能计算机
人工智能是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谷歌和微软等公司都在为将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系统在云中结合起来而努力。这些大数据系统将比我们最好的朋友更了解我们,它们不但包含人类的所有知识,而且将与整个物联网相连接。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产能,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到我们。
物联网
物联网可能是当前最普遍的趋势,它意味着我们接触的几乎任何物体都变成一个计算机终端。我们的房子、汽车,甚至在大街上的物体都将能够与我们的智能手机实现无缝连接,而且这些对象本身之间也是如此。
在未来几年里推动这一趋势是两种互补的技术:近场通信(NFC)和超低功率芯片。近场通讯可以让互相靠近的设备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超低功率芯片可以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能量,它将能够让计算机终端变得无处不在。
物联网的某些进程,如移动支付,现在以及普及了,但是它的终端还是需要计算机来处理的。
未来的人机交互
也许计算机真的会消失
现在,电脑需求量正在逐渐减少。由于人机非接触式界的出现,电脑正在融入了物联网,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我们早已经告别了磁盘,现在已经进入了软件即服务的时代,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进入硬件即服务的时代。
篇15: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常态,做一个“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对正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有所启发。
趋势一:“互联网+”服务商崛起
接下来会出现一大批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方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会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但不排除部分传统企业也会逆袭成为“互联网+”服务商。其实从服务角度来看,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服务商也是一种转型。这是一种类似于中介的角色,他们本身不会从事互联网+传统企业的生产、制造及运营工作,但是他们会帮助线上及线下双方的协作。更多的是做双方的对接工作,盈利方式则是双方对接成功后的服务费用及各种增值服务费用。
这些增值服务可能会是培训、招聘、资源寻找、方案设计、设备引进、车间改造等。初期的“互联网+”服务商是单体经营,后期则会发展成为复合体,不排除后期会发展成为纯互联网模式的平台型企业。第三方服务的涉及的领域有大数据、云系统、电商平台、O2O服务商、CRM等软件服务商、智能设备商、机器人、3D打印等。
趋势二: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三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更新更接地气的“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
四是引进“互联网+”技术,包括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当地企业培训互联网常识,以及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等。
五是资源对接,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关系,在交流中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互交流,便于进一步合作。
趋势三:“互联网+”职业培训兴起
政府及企业也需要更多懂“互联网+”的人才,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的职业线上线下教育会爆发。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很火的教育类型,同时市场份额也占的比较大,每年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在“互联网+”这一轮热潮中,针对互联网+职业教育会兴起,可以具体细分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其实这些培训还是互联网企业的职位,传统企业想改变企业架构,需要配备更多的专业技能职工。“互联网+”职业培训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
趋势四:第一个热门职业是“互联网+”技术
“转型红利”期的第一个热门职业会是“互联网+”技术。由于社会及行业的需要,会催生大量的专业技术从业者。这个职业群体的构成会是成熟的技术人员及运营人员,更多的通过培训上岗的人员。从事“互联网+”服务商的工作,要求每一个人都有整体规划性思路,他们能够根据“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做事,然后再有一个具体而擅长的领域,譬如运营及技术等,通过不断的向下延伸而匹配到线下的传统企业中。甚至,“互联网+”服务商要为每一个企业配备数个服务代表,工作人员“驻商”或者“驻岗”,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趋势五:平台(生态)型电商再受热捧
在电商方面,平台型电商及生态型电商会广受关注,包括大型平台及地方平台,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某地的小型商城,将会有更多的传统企业与其接洽。甚至这些平台会专门成立独立的“互联网+”服务公司,更深入到企业内部。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在初期的转型实操上,更多企业会选择加入一个平台或者生态。一来可以从平台或者生态上积累部分资源并学习其运营模式,二来可以避免自搭平台运营失败的情况出现。加上平台或生态,也能更好的认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不足,通过与其他商家合作,了解整体产业链布局,建立格局观。
这有利于传统企业找到转型突破点,以后才能以点代面,企业自身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生态。当然,平台或生态不只是线上的,线下的资源整合的一定程度,也能催生出平台。更多的平台或者生态出现以后,“互联网+”要做的只是生态与平台的连接,更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升级。
趋势六:O2O会成为“互联网+”企业首选
O2O将会大受重视,O2O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都在探讨的话题,只是O2O不算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形式,广大传统企业可以借用这种方式而进一步改造原有的商业模式。同时,作为连接线上及线下的新商业形式,会成为当前广大传统企业的首选,O2O相关的资讯公司及研究单位会受重视及热捧。在“互联网+”被提出以后,很多认为在线上线下产业相融合的大趋势下,O2O已经没有位置了,这个看法是伟哥不认同的。
作为专业研究线上线下相连接的一种商业形式,目前很多传统的企业尤其是手工业已经从中找到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正是“互联网+”模式需要借鉴的。大量O2O企业的案例可以为传统企业转向提供经验,也可以为互联网企业融合传统企业提供思路。接下来,O2O会是每个传统企业的必修课,也是线上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同时,伟哥认为“互联网+”之所以被政府推出,各种基于O2O的商业模式是其参考,也算是一种变向的推动。
趋势七:供应链平台更受重视
供应链平台会成为重中之重,专门设计和研究供应链的商家会成为构成传统企业新商业模式主架构部分的服务者,这是每一个接受“互联网+”的企业应该遵循的。企业及行业转型的根本是供应链的互联网化,也是供应链的优化与升级。对于一个传统企业来讲,人员架构可以变的像传统企业一样扁平,技术人员也都可以配齐,考核制度也可以效仿互联网企业,但是更底层的供应链改造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供应链涉及物流、现金流等各种维持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很多传统企业在现在看来根本是无法改造的。传统供应链模式相对效率低下,互联网化以后的传统企业必定会受其拖累。因此,“互联网+”要求有一部分专门研究供应链设计及改造的专业人才站出来,为广大需要转型升级的企业服务。
趋势八:促进部分互联网企业快速落地
“互联网+”虽然更多的是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其实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在寻求切入传统市场,这些企业也需要转型。最鲜明的例子是当前数以万计的手机应用,这些APP肢解了PC互联网的市场,短时间内积累了超过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但是缺乏更好的商业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找不到挣钱的来路。可能用户很多,活跃度也很高,但就是无法直接变现,或者用户的消费能力太差。基本上每一个APP都是某个行业或者其细分领域的代表,在线上无法解决的盈利问题的时候,这些商家都有落地线下的趋势。如唱吧在尝试自己做KTV以及与线下KTV合作,墨迹天气开始做硬件商家合作空气检测及空气净化的硬件。
如果说过去是互联网企业主动找传统企业,谈及的条件等方面会非常被动,“互联网+”则会让传统企业主动找互联网企业。譬如在“治霾”这个问题上,污染严重的制造业以及传统检测设备的商家肯可能都会找到互联网企业,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合作方案。“互联网+”政策能够促成过去这些商家做不到或者不敢想的事情,这也算是将来一个趋势。
本文与大家探讨的“互联网+”未来趋势,基本是政策、产业连接、创业及资本方面的,也是比较宏观的。在每一个行业以及细分领域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趋势,但大体上都离不开社会及产业的大环境。其实无论大家身处哪个行业,在参考伟哥所述及的这些趋势之外,更要与自身行业相结合,可能会对企业将来发展有一个更好的预判。
其实不管有什么样的趋势与政策,最终要推进与落实“互联网+”还是要靠企业自身。至于要走哪个路线,选择哪种方式,就看企业对产业、企业、互联网、以及商业模式的理解了。
趋势九: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
目前,全国的孵化器已经超过1200个,会是孵化器的整合元年。同时,孵化器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主推“互联网+”,传统企业融合“互联网+”的新模式企业将会与高新产业一样受到孵化器的重视。“互联网+”被作为政策推出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前全面创业是时代,大部分创业项目或多或少都与移动互联网相关。智能硬件、在线教育、O2O等领域创业项目的火热,间接推动了新材料、传感器、集成电路、软件服务等行业的兴起,这些领域同样也出现了足够多的创业项目。
当前,围绕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创业项目的关联性是一条脉络,这条脉络可以梳理与整合某些行业的全产业链;物联网是另一条脉络,这条线把智能硬件、可穿戴、生物医疗等领域连接起来。整个创业生态都是围绕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牵头推出“互联网+”政策,正是为了推动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产生。在政策的激励下,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出现,传统的创业项目也就越来越好,以此来解决行业的升级。所以,接下来各地的孵化器将会主推“互联网+”项目。
趋势十:加速传统企业的并购与收购
互联网企业投资持股传统企业已经屡见不鲜,事实上传统企业投资或者收购互联网企业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在以往的传统企业转型研究中,伟哥认为入股与并购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这比传统企业高薪挖电商运营团队或者引入高科技人才更直接有效,引进团队和人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与企业原有结构及运营模式磨合,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直接转变运维模式的。直接收购互联网企业,企业的全部业务打包性的与传统企业对接,相当于互联网业务外包但又是内部的公司,双方的业务及职工又不受冲突,可谓一举多得。
不要看互联网企业价值多少亿美元,市值500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公司也就那么多,线下的资本要比线上多很多。大量的民间资本长期累积,过去这些资本都投银行、能源等传统行业,近几年来随着实体行业的萧条与不景气,这些手握大量资本的企业开始着眼互联网,很多专注互联网投资的基金都有传统企业的身影。线下资本投入线上,有利于民间资本的优化及再分配,“钱生钱”的投资模式如今已经走向病态,以P2P等巧立名目的民进非法集资还在与日俱增,如果这部分钱能够转投创业项目,将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整体转型。
延伸阅读:互联网+的社会条件
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互联网跟传统产业融合,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正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人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
篇16:高端防火墙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网络入侵行为、病毒破坏、垃圾邮件的处理和普遍存在的安全话题也成了人们日趋关注的焦点,做为网络边界的第一道防线,由最初的路由器设备配置访问策略进行安全防护,到形成专业独立的防火墙产品,已经充斥了整个网络世界,做为保护网络边界的安全产品,防火墙技术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并为广大用户所认可。但是防火墙所暴露的问题也慢慢的凸现出来,面对未来高端防火墙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从用户还是产品供应商,都不可避免的推向了一种对新型防火墙技术需求的角度。
1、高性能的防火墙需求
高性能防火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突破高性能的极限就是对防火墙硬件结构的调整。而对于高端防火墙的技术实现,现今主要分为三种方式: 基于通用处理器的工控机架构、基于NP技术、基于ASIC芯片技术。工控机架构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但在大数据流量的网络环境中处理效率会受影响,所以在面对高性能这一方面,将面临淘汰和走进低端产品市场的趋势。NP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技术突破点,其优势在于网络底层数据的转发和处理,但如果要实现安全策略的控制和审核,特别是对于应用层的深度控制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相对于接口方面的开发难度,已经局限了它更深层次的发展。ASIC技术虽然开发难度大,但却能够保障系统的效率并很好地集成防火墙的功能,在今后网络安全防护的路途上,防火墙采用ASIC芯片技术将要成为主导地位。
2、管理接口和SOC的整合
如果把信息安全技术看做是一个整体行为的话,那么面对防火墙未来的发展趋势,管理接口和SOC整合也必须考虑在内,毕竟安全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靠单一产品所能解决的。随着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营工作的推行,SOC做为一种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已经得到大力推广。安全管理是为了更有效的把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进行降低和避免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而防火墙做为一种安全访问控制机制产品,要想在安全管理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必须考虑与SOC的整合问题,这就涉及到各个厂家对防火墙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通用性和合作问题。
3、抗DoS能力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近年来网络恶性攻击事件情况分析来看,解决DoS攻击也是防火墙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做为网络的边界设备,一旦发生争用带宽和大流量攻击事件后,往往最先失去抵抗能力的就是发生在这里。而提高防火墙抗击DoS能力的技术问题,也在缠绕着广大防火墙厂商。在新型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各个厂家已经把矛头指向了解决DoS问题上来。利用ASIC芯片架构的防火墙,可以利用自身处理网络流量速度快的能力,来解决存在于这个问题上的攻击事件。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单单靠ASIC芯片架构就可以的,更多的还是面向对应用层攻击的问题,有待于新技术的出现。
4、减慢蠕虫和垃圾邮件的传播速度的功能
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了病毒滋生的温床,而垃圾邮件的出现,更加扩大了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根据计算机安全厂商MessageLabs公司的报告,已经看到垃圾邮件和病毒制造者联手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病毒走向趋势,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病毒传播。做为网络边界的安全设备,未来防火墙发展趋势中,减缓和降低蠕虫病毒与垃圾邮件的传播速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对于防火墙来说,仅仅靠支持防病毒和防垃圾邮件功能还远远不够,即使说能够进行有效的联动功能,那么这种情况下的防火墙产品和现今具备的情况来看,也只有高速处理能力的硬件,才能达到嵌入病毒引擎和处理垃圾邮件引擎,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而仅仅靠支持和联动,那么这种情况下,自身不具备而需要第三方产品的话,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加强防火墙对数据处理中的粒度和力度,已经成为未来防火墙对数据检测高粒度的发展趋势。
5、对入侵行为的智能切断
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对于入侵行为的预见和智能切断,做为边界安全设备的防火墙来说,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课题。从IPS的出发角度考虑,未来防火墙必须具备这项功能,因为客户不可能为了仅仅一个边界安全而去花两份钱。那么,具备对入侵行为智能切断的一个整合型、多功能的防火墙,将是市场的需求。
6、多端口并适合灵活配置
多端口的防火墙能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安全解决方案,而做为多端口、灵活配置的防火墙,也是未来防火墙发展的趋势。
小结
随着网络处理器和ASIC芯片技术的不断革新,高性能、多端口、高粒度控制、减缓病毒和垃圾邮件传播速度、对入侵行为智能切断、以及增强抗DoS攻击能力的防火墙,将是未来防火墙发展的趋势。
篇17: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行业
“女怕嫁错郎,人怕入错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哪些行业会快速发展!
1.生物医药行业
未来趋势:生物医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2.旅游行业
未来趋势:数据表明,近3年来,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3成,使得传统旅行社越来越看重在线旅游市场的力量。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市场对于旅游体验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到,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650亿1.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会更加注重网络平台的口碑营销模式,旅游体验师由此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健康管理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但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当下,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4.老年用品和服务行业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有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待开发。
5.教育和培训行业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并且,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对下一代培养都是全力以赴。
6.文化娱乐行业
以前一部大片,能赚个几百万都非常不容易。现在,一部成本几千万的小片,也能赚个十几亿票房。这个票房数字的背后,说明现在的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渴望。 中国很多地方也有客观条件大力发展会展文化经济,但常缺乏宏观大思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会加快这种新文化的扩展速度,会迅速产生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影响力。 所谓的新文化的创造产品,不是去抢世界现成的“蛋糕”,而是创造自己特有的“蛋糕”。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代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一大特色。网络游戏就是当代网络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7.智能家居
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根据数据预估,智能家电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或将冲破一万亿,成为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关键部分,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8.互联网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除了技术人员外,还有两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电商急需的人才类型。一类是熟悉网络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另一类是懂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人才。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总体来看,作为新兴产业,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数据显示,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的收入水平最高。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企业目前还是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北京这三大经济最发达的都市圈。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淘金,那就不要梦想逃离“北上广”的高房价、高物价和令人窒息的交通和雾霾了。
9.新能源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都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皆因全球各地的能源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快就要没得用了。为了改善现有环境,为了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可持续再生资源就成了我们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10.时尚编辑
无论科技在怎样发展,人工智能永远都不能替代人类去感知情绪,去发现美丑。所以“时尚”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无论何时人类都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尤其是当科技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篇18: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
李昱春现代企业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它经营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它必须与外界保持经常的信息联系,而这种联系的保证就是信息的不断地流动。但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形成与发布过程中发生多重矛盾,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矛盾,无论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还是对财务报告的使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众所周知,财务报告是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货币表述是形式,企业经营是内容,二者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财务报告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在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以货币为企业经营状况的表述形式,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点。这些优点概括起来,一是它能从整体上反映企业各时期的全部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并且层次清晰,分类明确,有较强的'系统性,人们通过它可以较快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二是它能为相关集体提供决策的依据,它所反映的企业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分配状况和涉及的风险等,是相关集团进行决策时必不可少的信息;三是它能从价值上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适应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需要。总的说来,货币表述这种形式是能为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内容服务,二者是统一的。
但是,财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对立的一面,主要表现是:其一,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企业作为复杂的实体系统,其人力、财力、物力的实体性流动是主体。尽管这些实体有形物的价值可以通过货币来表现,但它们本身毕竟不是一般等价物,而且也可以从其他角度,以其他形式来计量,这些形式计算的结果,并不总是与货币计量相一致,可以说,不一致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其二,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是建立在货币本身价值不变这一假设基础上的,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其价值量是经常变动的,有时变动幅度很大,这就不能不使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偏离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其三,财务报告以货币计量掩盖着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事实。企业经营活动中有许多事项是非财务性的,如企业管理者的信誉,企业职工的团体精神,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等都无法用货币表述,但这些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又是很有价值的信息。
企业财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告诉我们,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发布者来说,既要充分利用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来披露企业信息的积极作用,又要辅之以其他形式来传播企业信息,使外部公众更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企业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在进行决策时,既要重视企业财务报告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息,又不可把它作为决策的唯一根据,还要从其他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考察。这对于投资决策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意识到企业财务报告货币表述的局限性,才能克服投资的盲目性。
二、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信息所必具的两种属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属性的财务信息,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可靠性,就没有相关性。只有可靠的信息对决策有实用价值。财务报告的信息越可靠,越受到使用者的关注。因此,从国家政权到法律,都在为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保障。比如,财务报告必须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师审计等制度都是为了防止财务报告信息失去客观
[1] [2] [3]
篇19: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论文
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论文
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作者:董琼慧发布时间: -11-14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的窗口。传统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采用通用、规范的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时,但并不完整的财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传统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似乎越来越少。著名的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总是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用户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的。未来财务报告如何发展,怎样建立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财务报告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未来财务报告内容的拓展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于会计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但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总体上,财务报告的内容应拓展以下方面的信息。
1、知识资本信息。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等智力资本信息。企业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专利、品牌价值、商誉等,目前在一定条件下已给予适当的反映;但还没有考虑到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因而未来财务报告应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
2、社会责任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在未来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和治理污染的资料、绿化情况以及对整个社会贡献等信息,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了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背景,企业关联方的信息,企业主要股东、投资者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等。
4、未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复杂,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前瞻性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利益相关者也日益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在未来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的未来信息。未来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盈利性预测、管理当局的远景规划、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等。
5、公允价值信息。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信息,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已使其失去供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意义。未来的财务报告,将更多以公允价值和历史价值相结合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是一种以多种计量模式反映信息的报告。
6、分部信息。企业集团的综合信息反映了集团的整体情况,但由于集团各公司行业不同,反在国家或地区不同,其利润率、物价水平、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都有较大的差异性,按行业、地区等的分部信息所反映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往往比整个企业集团的更为有效。
7、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一些银行、证券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一批新“组合”的衍生工具,象“封顶、保底”,“加固”,“互换期权”,“汇价幅度期汇”等,金融创新创新呼唤财务会计报告的创新。若将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排队在财务报告外,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风险,影响其决策,损害其利益。反映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价值、风险、未来收益可能性等,将是未来财务报告反映的重要内容方面。
二、未来财务报告方式的创新
1、实时报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使用企业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能够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实时提供财务报告。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的动态信息。
2、多样化报告。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财务报告可以是形式多样化的报告。多样化报告仍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形、图象、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交互式报告。在手工操作环境下,只能由各种不同类型信息需求者去适应传统财务报告模式。知识经济时代,则可提供各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反映多样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犹如计算机语言的交互式执行方式那样,对财务报告的提供也可采取交互报告方式。各报告公司均可与如INTERNET之类的计算机网络联网,这样使报告公司直接通过网络与信息使用者紧密相连。报告公司可以在网上公布其所能提供的各种会计报告与信息,信息使用者则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根据系统内存放的标准化基本数据项,借助软件技术,可以按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选择,快速产生各种定义的会计报表。这种方式下提供的会计报告既全面充分,又有针对性。同时,财务报告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地提出信息需要。报告公司的会计人员借助软件技术,针对信息使用者所想了解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其提供的财务报告。这样,通过会计报告者与报告使用者交互式联系,不断完善财务报告,使其更符合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在交互式会计报告方式下,会计可以提供因人而异的报表,并以不拘一格的会计报表附注、各种报表分析资料来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不否认,这种交互式报告方式也给会计数据的维护和保密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以及现有的各类软件安全措施,以维护这种交互式报告方式的正确实施。
三、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基础
目前传统财务报告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必须对现行财务报告进行改革。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具备以下基础:
1、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财务报告的发展必须要以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它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只有会计理论真正解决了知识资产的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与报告,以及未来信息、分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内涵及外延,财务报告的内容才能得以延伸与拓展。会计理论界正在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些问题,从而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2、会计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财务报告的内容拓展、形式创新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在交互能工巧匠报告中,如果任何使用者均可查询企业的财务报告甚至明细信息,那么会计数据的维护与保密将成为新的难题。会计信息披露过多,过于繁复冗杂,这样既无法突出重要的信息,也违反成本效益原则,而且有可能导致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而网上黑客的攻击更有可能破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未来财务报告应披露哪些会计信息,包括强制性信息、自愿披露信息等,防止随意篡改网上传递的财务报告,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密性和安全性,都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会计法律与规范制度进行控制。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规章体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完善会计立法,并增加执法力度,才有可能保障会计信息反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增强网络安全“免疫”能力,例如口令控制,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回收设备及防火墙技术等。会计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是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制度基础。
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传统会计由于受到手工条件的限制,无法提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使财务报告的发展与创新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这些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数据库(数据仓库)、网络、远程通讯、多媒体、人工智能、超文本、信息链接等高科技技术。当然,新兴技术的发展给会计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会计理论及实务只要与这些信息技术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会计的发展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财务报告才能得以完善与发展。
4、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会计将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记帐人员。正如美国《会计杂志》资深编辑罗文所阐述的“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顾问的角色,其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并解释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懂外语,会电脑,有实际工作能力,有组织才能,善于公关,又要懂经营管理,能运用会计信息协助企业领导人进行筹划与决策。财会人中要有时代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因此,只有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奠定人员基础。
《上海会计》第5期
篇20:电子商务专业未来发展趋势怎样
从当前发展趋势上来看,电子商务未来更会高速发展,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只要是自己的能力水平够好,发展前景也是很好的。
第一:其实说实话,就现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来说,由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的限制,可以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这两个方面的提高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将更深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电子商务。
第二:外界的环境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也是有影响的,毕竟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必然会走向世界,而且自从中国加入了WTO之后,国外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将会渗透到国内的,这对中国电子商务来说也将会构成非常严峻的挑战。
第三:电子商务网站将会出现兼并热潮。首先是同类兼并。目前中国为数不少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由于资源有限,并且Internet“赢家通吃” 原则下,最终胜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网站。
第四:可以说随着网络的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将成为下一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主流,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可以说从大而全的模式开始转换成了专业细分的行业商务门户。第一代的电子商务专注于内容方面,而第二代专注于综合性的电子商务,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来看,下一代的行业电子商务将会将增值内容和商务平台紧密集成起来。
★ 项目计划书内容
【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整理20篇)】相关文章:
一份完整的项目计划书2022-06-22
项目用款计划书2022-05-18
开题报告范文2023-08-30
开题报告范文格式2023-06-06
投资项目计划书2023-07-15
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2024-01-06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2023-04-18
投资项目计划书怎么写2023-02-15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2023-08-31
调研项目计划书格式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