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时间:2022-12-24 07:57: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创造性学习的特征(精选9篇)由网友“放手也是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创造性学习的特征,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篇1: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摘要:创造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会学习,注意学习策略和方法,关注学习活动的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主体性;学会学习;学习目标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获取经验、知识、文化的手段,知识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承要依靠学习;而学习的重要内容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结果。学习活动能否增加创造性的意义,学习过程能否增加除旧布新的成分,学习者能否有创造性的'动机,学习者能否通过学习获得创造性的人格,进而加快发展为创造性人才等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为此,我在去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人才》一文,今年我想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创造性学习的问题,讨论什么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缘起是什么,创造性学习有什么特点,如何开展创造性学习等当今心理学界的和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

一、创造性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

在国际心理学界,创造性学习一般认为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物,一是布鲁纳(bruner,j.s)的发现学习;二是吉尔福特(guilford,j.p)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种理论都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原因是50年代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人才的培养上,为了改变当时美国的科学技术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的前提是创造性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

在学习理论上,按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和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的时候,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教学法,学习者将传授者讲授的材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时给予再现和利用。奥苏伯尔(ausbel,d.p,)曾把接受学习分为意义接受学习和机械接受学习,其中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新知识为“认知一知识结构”所同化的过程。学习者理解新知识,原有认知一知识结构获得改造和重组。所谓发现学习,又叫“发现法”,主张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发现学习分为独立发现学习和指导发现学习。前者与科学研究相同,在学校学习中较少见;后者却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它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

[1] [2]

篇2:创造性学习调查报告

爱因基坦有一句名言:“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与博学更重要”。这表明,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决心,对于一个人的创造活动是否会获得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认。可见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之一。如今,创造性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手段之一,那究竟什么才算创造性学习?它受大家拥护是什么原因?今天,我调查了几位同学,调查结果如下:

总共10位同学,能够做到创造性学习的占40%。由此可见,虽然创造性学习已经广为人知,但真正采取相应措施的倒不多,只是当作耳边风,一听了之。那么什么才算创造性学习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创造性学习就是学得好,有方法,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其实创造性学习主要分为4类,内容如下:

(1)敏锐性。敏锐性是指在人们发现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敏捷性、准确性和深刻性等品质。

(2)新颖性。新颖性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独特、新奇的思维途径和思维方法等取得丰硕的成果。

(3)发散性。发散性是指在人们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运用扩散、辐射、逆向、侧向等方法寻求答案等品质。

(4)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需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如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等;使用多种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还有思维原料、思维工具、思维过程等。

调查中4位创造性学习的同学中,具备敏锐性的同学占25%,具备新颖性的同学占75%,具备发散性的同学占50%,具备综合性的同学占100%,这说明现在的小学生使用多种思维方式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敏锐、敏捷、准确、深刻方面则做得不够好。那么6位没有做到创造性学习的同学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这点我也做了调查,结果如下:不愿意学的占30%,没有办法做到的占50%,不想做到的占50%,由此可见,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花脑力去做到创造性学习或根本做不到,少部分人已经丧失了学习兴趣。这些情况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不愿意学习的2人中,由于家长的关系产生厌学心理的占50%,由于老师的关系产生厌学心理的占50%。

可见心理压力大是一些同学厌学的原因之一。做不到创造性学习的3人中,因为不适应造成的占100%。看来没有从小打下的基础,创造性学习也是很难办的。不想做到创造性学习的3人中,觉得与自己无关的占65%,有过失败经验的占35%。可见,大多数人对创造性学习没有兴趣。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这和家长、老师和同学自己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误,或不完全正确;有的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这也是不对的。鉴于老师、家长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就是同学自己的问题了。

以上就是我的报告,希望大家能根据我的调查获取一些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篇3: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培养

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对,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1.独立性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从思维的培养方面,只要求按教师和书本之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基于此,培养独立思维的心理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当务之急。

培养独立性思维品质,应在教学过程注意强化学生三个方面的心理意识:

(1)大胆而合理地怀疑。

(2)增加其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独立思维往往会有别众人,有异于常规,因而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培养不随波逐流的抗压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不断否定自己的健康心理。

2.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学生的创造心理诸品质中,发散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

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着力于三个层次:

(1)流畅性。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一层次,即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枚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

(2)变通性。变通性是较多层次的发散特征,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

(3)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3.想像力的培养

“创造”一般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有意识的想象产生出以前尚不存在的事物,因而想象是创造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必经过程。事实上,大多数创造都是经过“想象--假设--实践”这样的三段式递进实现的。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想像力对于创造的作用,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像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想像力的培养则应落实在两个方面:

(1)保持和发展好奇心。

(2)拓宽知识面。想像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生的。为此,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过程,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有利条件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手段和管理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直接有关。所以我们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此,目前最主要的是:

1.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特征、趋势,来重新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过去太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在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知识量激增以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即使在一个很窄的专业领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输”给学生。不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就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其次,要从传统的文化角度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杨振宁先生根据中西文化系统的不同,比较了中美的教学方法。他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肃认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美国的教学方法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是一种“体会式”的教学法,其优点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但基础不够扎实。

因此,我们在发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外国教学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采用双向教学法,提倡课堂讨论,开设研究型、计算型实验,采用案例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创造性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法。

2.转变传统教育中的考试观念。教育需要评估,没有评估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切不可因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而废弃考试。考试作为测试人的素质差异的一种手段,在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作为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承担着具体责任。教育的功能和目标,从根本上说是要提高学生迎接挑战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考试的内容与之相适应,从考核知识的记忆、定向理解、运用,转变为考核捕获、处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这会促使原有考试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素质教育协调,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现代化的考试体系。

3.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等方法的培养训练为主,多种具体知识的传授为辅。压缩课本,使它由“厚而精”变为“少而精”。

前苏联剧作家克思雅日宁告诉大家说:“读书要读懂书上所没有的东西”。这就是说要懂得从明看出暗,从静看出动,从是看出非,这是读书的最佳境界,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参与,从各个角度观察问题、深化问题。

4.加强课堂讨论

从课堂讨论入手,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对不同观念和见解的争论,正是引导他们展现健康的竞争欲和表现欲的极好机会。

5.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实际经验和体验目前在教育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实现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活动等都比较注意于语言材料、符合材料、抽象材料的学习,忽视图形材料、形象材料、非语言材料的学习。因此,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变革,在让学生学好抽象理论的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建立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重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改变实验方法,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创新性试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活动。

6.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阿瑞提(S.Arieti)对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适度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创造学术上自由争鸣的气氛,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爱因斯但在回忆他的学生生活时曾这样感慨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7.建立宽松的目标管理机制

从管理角度而言,宽松的环境应建立在目标管理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实行的过程管理,卡得学生过死,不宜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施目标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内在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创新,教育者本身应有创新的素质和创新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参与科研,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篇4: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摘要     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一、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这里的“产品”,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不管是强调思维过程,或者是强调思维产品,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是突出“创造”的特征。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给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越强,_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过去,,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 4 个阶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第一阶段(约 1869 - 1907 年): 1869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F . Gallon )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 977 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

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约 1908 - 1930 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第三阶段(约 1931 - 1950 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第四阶段(约 1950 - 1970 年):此阶段以吉尔福特( G . GUilfo 川 1950 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他指出了以前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

70 年代之后, 20 余年来,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议程上来了。

对于创造性的探索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是什么特点。例如,梅肯诺( Mackin -。刘在 1960 年曾分析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创造力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灵活程度、自信心、专心创新程度、勤奋等方面。有些研究者指出,它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能超过缺乏创造力的人,在于他的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探索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过程,一般地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过程。有不少研究表明创造力或创造性与智力、特别是智力的天赋因素有关系,但不呈现高相关。

从以上不同的 4 个阶段和围绕着两个主要方面对创造性探索的结果来看,创造性思维确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也有产品,但更重要的是与个性人格特征相联系。,表现出创造力的个性差异,亦即创造性或独创性的智力品质。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思维(属于智力因素),它有 5 个特点及其表现:( l )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 ( 2 )思维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成分。( 3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常称为灵感。这里要指出,中小学生还没有灵感,最多是灵感的萌芽。灵感属于“顿悟”,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有意注意的

[1] [2] [3] [4] 下一页

产物。( 4 )在思维的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 5 )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它是发散思维与辐会思维的统一。我们用以上 5 个方面特点来作为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指标。

而创造性人格,则属于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 (D . Wechsler )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在国际上较著名的有两家。吉尔福特( 196 )提出 8 条:( 1 )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2 )有旺盛的求知欲;( 3 )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制有深究的动机;( 4 )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5 )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 6 )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 7 )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 8 )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

斯腾伯格( R ・ T ・ Sternberg , 1986 )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第三维为人格特质,有 7 个因素组成:( 1 )对含糊的容忍;( 2 )愿意克服障碍;( 3 )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 4 )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 5 )有适度的冒险精神 Z ( 6 )期望被人认可;( 7 )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我们则将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创造性人格概括为 5 个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 l )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 2 )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 3 )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 4 )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以及动力特征;( 5 )良好的习惯。我们用以上 5 个方面的特点来作为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指标。

由此可见,要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将创造性视为天赋,而更重要地要看作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的教育限于智育,而是德、智、体、美。劳诸育的整体任务。

二、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

首先,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性理论的推动下,由创造力的训练而发展起来的。

这种训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心理学家为了发展人类的创造才能,推荐了源于各种不同创造力的训练程序。例如,人的创造才能发展是与培养个体形成多侧面完整人格的整个过程分不开的,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诸如‘创造问题一解决过程”上,因为学生个性(人格)及其内在动机的形成,对创造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个性的形成必须接受教育的影响。又如,提倡问题一解决训练和其他许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懂得教师是怎样提出某些问题的思路,以便呈现创造能力的方法。其二,教育措施除了对持续和成功的创造力必不可少外,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归于其组织化因素。它的目的是保证主体的高效率,以及维持其高度创造力的心理状态。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应用各种组织化程序刺激创造力的建议。例如大脑风暴法( brain storming ),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五步过程:发现问题 -- 发现事实一发现观念一找到解决方案一寻找认可和这个观念的同伴,并将观念应用于实践。又如举偶法切 ntacti 。旬,即对于别出心裁的思路,决定性的因素是程序。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形成熟悉的陌生”( m 。 hflgthe familiar strange ),意思是:一个人正在形成一种在某些熟悉事物上具有新面貌的尝试,他审慎地假定一个不同于完全被认可的观点,并且发展了~个针对众所周知的现象和事物的非同寻常的尝试。

其次,创造性教育是学校 3 种群体产生 5 种效能的教育。

3 种群体是指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广大的学生。产生效能为:由创造型校长创造出创造型管理;由创造型管理创造出学校创造型的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由创造型的教师进行创造型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具体地说创造性教育,它不须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渗透在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特别要考虑到:( l )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 2 )聚会思维和发做思维的教学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3 )创造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 4 )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作用。

在创造性教育中,第一,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这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师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在学校众多因素中,有无民主气氛,是能否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关键。第二,要建设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育工作,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培养人、在塑造心灵、在变革精神世界。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要讲情知识来自创造、重在应用的道理。因此,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创造型教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特别是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第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学生形成一种带有情感色彩且自动化的学习活动,关注呈现式、发现式、发散式和创造性的问题,这就是创造性学习。

再次,我们通过研究曾多次强调,人人都有创造性,创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过去的心理学中,创造性的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但是近30 年来,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乃至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性。我们在实验研究中看到,几乎每个幼儿在游戏中都有明显的创造性成分,幼儿时期是创造性萌芽阶段。在小学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小学生们描表现出良好的创造性。青年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成年期(一般为 45 岁以内)则到了创造性的收获季节。由此可见,创造性教育要大众化,尤其在大、中、小学里人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教育获得创造性的发展,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创造性有大小不同的差异,千万不要对学生作出缺乏创造性的武断定论。

在创造性的发展中,人人(包括伟人)都有弱点,也都有长处。创造性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受教育者‘扬长避短”。

最后,创造性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在创造性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人才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人才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层次性,认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都应该算是人才,在其能力中,肯定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创造力,他们也都有创造性。现代教育观念还对学校如何培养本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例如珍惜时间、讲究效益、遵守信誉、善于合作、勇于竞争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以及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这种教育观念,才使我们能够改革教学的内容,不仅能稳妥地改革教材与课程,而且也会积极地改革考试内容,在考试中突出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才使我们能够改革教学方法,面向未来,提倡培养‘丫’型人才,并为之而大胆地投入改进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三、创造性学习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获取经验、知识、文化的手段,而学习的重要内容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不是提供新颖、独特且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然而,我们需要研究学习活动能否增加创造性的意义;学习过程能否增加除旧布新的成分;学习者是否有创造性的动机,能否通过学习获得创造性的人格,进而加快发展为创造性人才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早在 1985 年,我曾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论述,“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前者是指死抠书本,人云亦云;后者则是指勇于探索、除旧布新”。“创造性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旧框框,敢于创新。……创造性应看作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国际心理学界,创造性学习( creative learning }一词直接地来自创新学习( innovative learning )。创新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学习( maintenancelearning )相对立的一种学习。它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适用于开放的环境和系统以及宽广的范围;它的关键目标是在充足的时间内扩大观念的影响范围;预期和参与构成创新学习过程的概念框架,创新学习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到肥年代初,学术界重视使用“创造性学习”概念。探讨学生创造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创造性学习有以下特点:

其一,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教育;教育是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前提。而我们今天强调创造性学习,则须以创造性教育为基础;创造性学习则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其二,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对象的或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在传统的学习观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强调接受,强调重复性学习。我们并不否定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否定接受学习的形式和重复性学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占的位置,但在倡导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学习者作为实践活动、认知活动的学习活动主体的基本特征。美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意识存在高相关。自我认可、独立性、自主性、情绪坦率上高水平的被试,同样也是高创造力者。如何用这种主体性来揭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呢?( l )学生是教育目的的体现者。教育(培养)目标,尤其是创造性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生自己的认知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 2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主动学习就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 3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索者。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要消化这些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的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 4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反思或监控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

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创造性学习所倡导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运用学习策略( learningstratgies )的问题。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指在学习活动    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    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知(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要学会学习,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会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寻    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得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

其四,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   习方法。

学习的过程,有一种学生的主观见之客观的    东西,这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自觉能动性。

学生这种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正是反映其创造性学习   的水平。创造型学生能动地安排学习,除了完成课堂    作业外,他们自觉能动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    书籍或从事其他活动上,从而捕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    知识、经验与文化,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创造型学生有着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创造型的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往往遵循学习的规律,明确学习任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条件,根据学习的情境、内容、目标和特点而灵活地应用。他们表现出强烈而好奇的求知态度,不断地向教师、同学与自己提问;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公认的结论;主意多,思维流畅性强;敢于探索、试验、发现和否定,喜欢虚构、幻想和独立行事;善于概括,将知识系统化等。这样,不仅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也发展了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高效学习方法的基础。在学习中,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死守书本、不知变化,还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求异创新,这正是重复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学习习惯。养成高效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风格( learning style ),即稳定的学习活动模式。

其五,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行为要由学习动机来支配。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心理因素的需要之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包括学习目的、内容和成果。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

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活动的学习动机,所以创造型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有其独特的地方。在学习兴趣上,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旺盛的求知欲,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在学习动机上,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动机,渴求找到疑难    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且对自己的    直觉能力表示自信,相信自己的直觉。在学习态度上,    对感兴趣的事物愿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    范围与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在学习理想上,崇尚名    人名家,心中有仿效的偶像,富有理想,耽于幻想,用    奋斗的目标来鞭策自己的学习行为。创造性学习者追    求创造性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有着与众不同的特    点。在学习内容上,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或教师所阐    述问题的记忆,许多人喜欢自己对未来世界的探索。

在学习途径上,对语词或符号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    交谈中或利用一切机会捕捉问题,并发现问题。在学   习目标上,不仅能获取课内外的知识,而且有高度求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得到不同寻常的观念,并有分析批判地吸收。

上一页  [1] [2] [3] [4]

篇5:浅谈创造性阅读(网友来稿)

临泽县城关小学 徐静

《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它为我们勾画了阅读教学极富魅力的课堂新境界,所谓创造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本,分析、处理与文本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情感,并灵活运用的一种阅读习惯。这种创造性的阅读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创造性阅读,作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

传统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语”不敢言,从众心理使他们在阅读活动中人云亦云,不敢或不能提出自己独特见解。新课堂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想、大胆说、自由表达,允许“标新立异”;允许交流争辩;允许出错。这样,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中,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目的,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麻雀》时,有一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石头一样落在猎狗面前”。要学生理解“落”字,学生在交流中,从不同角度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有讲速度的“来得又猛又快”,有讲态度的“坚定果断”,有论感情的“真爱孩子”,有评议人物的“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还有评读法、用词的,这样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身救孩子的英雄形象,又体会了“落”的妙处。

二、创设问题情况,让学生学会提问

只有让学生学会提问,才能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变的积极主动,这样就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开放的、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发问的心理障碍,提供提问的机会,教给质疑的方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驰聘思维、放飞思想、突显个性提供广阔空间。有了阅读问题,学生就能在积极情感的帮助下,自主能动的阅读,实现阅读的再创造。教学《五彩池》时,我引导学生扣题提问:五彩池在哪里?为什么叫五彩池?五彩池的景色如何?并且引导学生:“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寻求答案。

三、抓住争论的焦点,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培养学生大胆争论、求异的学习品质,是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积极引导,营造争论的氛围,提供争论后交流、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爱老师更爱真理,积极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交流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的投入,读的到位,辩的精彩,辩的深刻。教学《落花生》时,有一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让学生讨论:“有用的人”是什么人?指哪些人?我没有给学生一个自认为的标准答案,而给他们一个自由对话、自由争论的课堂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谈不同的见解。

作者邮箱: lzluohongxia@126.com

[浅谈创造性阅读(网友来稿)]

篇6:创造性学习方法

创造性学习方法

构成人的创造力的因素很多,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又可分为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所谓扩散思维,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来的知识圈的束缚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想象、推测的过程。所谓集中思维,就是对各种创造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再依据价值观进行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分析综合,实行正确评价的过程。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较习惯于集中思维,而忽略扩散思维的重要性,总想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要进行创造性学习,必须十分强调扩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在学习中,把“求同”与“求异”统一起来,辩证的对待“同”与“异”,把在学习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创造,作为创造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把创造性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创造和学习交织在一起,创造需要深入的学习,深入的学习需要创造性学习方法。据文献记载,现在已有几百种创造技法应用于世界各国。大学生应该学习、研究这些使人聪明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学习中,进行创造性学习。

(一)探源索隐

学习中,从事物的联系中思考。追索偶然发现的起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探源索隐,追寻导致前人发现与发明定律、定理和公式的思路;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中,探索创新的思维方式,激发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智商高的同学,对探源索隐的方法是有浓厚兴趣的。

(二)辨异求同

要善于比较,从比较中打开思路。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要“逼迫”自己通过不同的思路达到同一目标。从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老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发现已知情况的新变化,使自己的创造欲在执着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培养自己创造性解题的习惯,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思路是创作中的精华,从小培养非常重要。

(三)立体思考

要研究认识对象的一切方向。一切联系和“中介”。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纵、横系列和它们相交叉而形成的立体系列,使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展示创造的前景。有些学科相互渗透、衔接、寻找因有的联系是需要创造力和才能的。

(四)纲要浓缩

努力编制学习提纲,浓缩学习内容,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构成网络。学习提纲要突出自己的见解,跳出书本和老师的讲授,延伸发展,所发现问题和创造联系在一起。纲要浓缩,博约相宜,形象直观,重点突出,拟制简便,应用广泛,便于复习,有利创造。浓缩学科中的精华结穴之处,颇显个人的功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五)智力激励

“智力激励法”是世界上得到普遍推广的一种创造技法。它是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通过充分的扩散思维过程,进行信息催化,激发大量的创造设想,形成综合创造力。运用该法,讨论的主题必须明确,旨在克服通常讨论会中自我评价系统和相互评价系统对萌发创新思路的抑制作用,达到集思广益,激发创造的目的。“智力激励法”能促使信息催化,产生连锁反应,形成综合的创造力。讨论会上自由发表的意见,对每一个与会者都是一种信息刺激,若被理解,就会被纳入自己的认识结构里,于是新信息与旧信息融合,新信息与其他种信息融合,而产生一些新观念,或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联想作用激活另一个有价值的新观念的萌发。集思广益是搞发明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自由发言的条件下,可以收集众多的信息和观念。

(六)趋势外推

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可以根据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在学习中研究影响事物发展的基本因素、限制条件,推测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制定适当的对策。这个学习方法要和科研与学术研讨结合起来进行,其学习效果会更为明显,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和创造实践。现代的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信息不灵将一事无成,搞科学与学术研究也不会有所突破。

(七)类比模拟

在学习中,要善于从自然界或者已有成果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东西,加以模拟,创造出新的东西来。从个体成长过程看,模仿是创造的先导,但我们追求的是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比如仿生学就不单单是模仿。大学生在学习中,要培养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从类比模拟中求创造。类比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拟人类比法、直接类比法、象征类比法、因果类比法、对称类比法、综合类比法等。任伺发明创造都是动脑动手的结果,培养这两种能力是必须的。

(八)气功开慧

创造性学习是身心综合性活动的过程,创造思维不仅是一种明确有序的显意识思维,更多的还是包含着直觉的洞察和灵感的闪现的潜意识参与的思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气功可以调整和改善人的生理机能,激活大脑深层闲置的神经细胞的潜意识作用,积极参与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身心训练,激发人的学习潜能,开发人的智慧。但对气功的评价,有时已达到不切实际的地步,有的深陷于伪科学的泥潭之中。有的人有意无意之间将巫术与气功混为一谈,又给气功罩上一层迷信的色彩。这只能败坏气功的声誉。

学习有法,但无定法。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万应法是没有的。上面谈的只是对创造性学习思路的部分提示,并不是创造性学习方法的模式,真正的有效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正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中创造。

篇7:信息及其特征学习指导

(一)教学要求

能够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设计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重要性、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信息的载体和形态以及信息的特征等内容。

由于本节教材叙述性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黑板,投影或书写一些标题和纲要性的内容,用来强调要学习掌握“信息”这个概念,可以从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定义、信息的载体和形态以及信息的特征等方面进行。

为了加深学生对信息的载体、信息的特征的理解,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信息的特征。

本节的重点是通过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的特征。

“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教材中的这段话,既指出了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说明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本节的难点是要能明确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并能举例来说明。

<

篇8:小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文

小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文

【摘要】“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终身受益。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不同学科的老师就承担起了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而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质疑;策略;整合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终身受益。同时,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不拘泥、不死板、敢于大胆交流、勇于另劈蹊径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主体学习的重要体现。

1在英语教学中,我惊喜地发现部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具体体现在:

1.1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从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学生基本上能运用以前所学和当堂新授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由课本上的一句生硬的话,学生可以扩充到几句甚至更多。同时我采用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开放性的课堂,开放的思维空间,已成了现今课堂教学的“常规”,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1.2质疑问难的习惯。从课堂教学的现状看,这一良好的习惯正在逐渐养成。学生能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这对逐步养成学生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无疑是有益的。在1a第四单元30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内容:单词soccerball是英式足球的意思,但在句子theboycanplaysoccer.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说:为什么在句子中不是soccerball,而是soccer?事实上意思是一样的,但学生这种遇到疑难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精神是真正让人可喜的,自然而然的他们质疑问难的习惯也会逐渐养成。

1.3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在相关知识教授完之后,我一般都让学生在听、读、说、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让学生自编对话和短剧,通过极具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不断的磨练提高,建构知识。我留心观察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能在当天或学习完一段内容后主动进行复习。这样从长期效应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解了知识,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实际上已是一种创新劳动。

2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及创新性思维习惯的养成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2.1浮躁现象严重。在英语课堂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去听别人回答些什么;有一部分的同学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想都没想就举手发言了”。也有一部分同学思想懒惰,能灵活多变的句子从不愿作尝试,只拘泥于当堂所学的这一种句型。还有一部分人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发展很不平衡。成绩优秀的同学,有近80%的同学在小组对话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逐步养成与同桌合作的习惯;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参与小组交流对话,大多数同学只是旁听;另外在这部分同学中有三分之一还多不知道该如何提问,如何作答。

2.3学生虽有创造的天性,但由于年龄的局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不良习惯会反复出现。

3思考与对策

3.1晓知以理:小学生对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做事。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坏习惯所带来的危害,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鼓励学生“敢问、敢想、敢说”的同时,更要学会倾听,善于吸纳接受同学的观点,力戒浮躁现象。

3.2导之以行:“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地“聚沙成塔”,以逐步帮助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要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枯燥、无谓的单词、句子通过图片,事物,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究验证,久而久之,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研究和检验猜想的习惯;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防止对学生太多的“干扰”和过早的“判断”。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与实践,这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3.3榜样示范。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你的回答很有意思”、“你的发音非常准确”、“老师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你们的对话很精彩”、“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很善于思考”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习惯。

3.4坚持原则。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做到:对学生的微笑鼓励多一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灵活支配的时间多一点。以扼制抗衡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养成的消极力量。

3.5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持久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等的要求,必要时,还可以制订一些制度如相互督促,激励措施如加星评比等,日积月累,促使学生学会适时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9: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管理的探索

关于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管理的探索

作者:湖北葛洲坝高级中学 夏惠平

[摘要]本文将在学校管理的范畴内,以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为主线,从管理的外在因素和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管理者怎样为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创设宽松、民主氛围,营建学校的创造性环境,建设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怎样发挥教师在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创新、班级的良好环境营造,形成对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的有效管理。同时对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管理,使其成为真正创造性学习的主体,并学会学习等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

画汽车教学反思

一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

“能被3整除的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画汽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说课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三个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人教版教案设计)

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创造性学习的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创造性学习的特征(精选9篇)】相关文章: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论文2023-09-04

初中美术说课稿2023-07-14

初中美术《东皋印派》说课稿2022-12-28

《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说课稿2023-09-21

初中美术说课稿优秀2023-03-31

市级中学美术教学研讨课教案之二-《变体美术字的设计》2023-01-25

《形块的分割与构成》说课稿2022-05-06

《球体和圆柱体》大班数学教案2023-05-11

雕萝卜说课稿2022-09-26

图形二次分类幼儿大班数学教学设计2022-06-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