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论文(共14篇)由网友“小夫斯马拉”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论文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论文
被称之为“音乐的《新约全书》”的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其中“暴风雨”奏鸣曲自18诞生之日起,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而成为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并得到演奏家和理论家的广泛青睐。代表了贝多芬所走的一条新路。
一、贝多芬及其音乐风格
(一)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
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被世人称为“乐圣”。他的一生经历坎坷,早年家庭贫困,30岁时便受耳疾折磨,晚年失聪。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并没用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他的独特的音乐风格。他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二)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热诚、高贵、大气、精力充沛和饱含感情的。著名音乐史学家威廉・冯・伦茨将贝多芬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青年时期(1802年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前人音乐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现实主义时期(1802―1816 年),成熟期,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出勇于创新的特点;沉思冥想时期(1816―1827 年),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特点,音乐比较倾向于幻想性,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新道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一)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新颖独特,其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平衡 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全曲共三个乐章,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均由奏鸣曲式写成。第一乐章为快板,音乐由属调上的短小的引子及一个快板的乐句引入的,随后定位在C 大调上的反复引子,直至第 21 小节之后正式进入乐曲的主调 d 小调,并没有按传统习惯安排调性直接进入 d 小调。第一主题是由中低音和高音相互应和,演奏出悲伤的情调,同时用三连音的伴奏预示出了暴风雨即将来临,第二主题充分表现出紧急迫切的情绪后,进入了再现部。再现部节奏突变,突出调性不稳,使其充满了戏剧性。最后乐章是以d小三和弦的延长特色渐渐消失而结尾的,给人一种在刚经历了激烈的战争后突然又平静的感觉。 第二乐章标记为慢板,音乐刚开始是由降B大三和弦引入的,使整个第二乐章的音乐体现出来纯朴而又充满丰富感情的风格,因此使人忘记了之前的矛盾与不快乐,很快陶醉进了此时的沉静与幸福中。 第三乐章标记为小快板,整个乐章的音符是由3/8 拍的 16 音符构成,音符的旋律流动性较强,因而经过这种曲折婉转的流动,最后以主音d逐渐消失而结束了整个乐章。
(二) 作品具有音乐辩证的艺术特性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辩证的艺术特性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主题上。第一乐章的主题是由激动的快板和柔情的慢板,宽广沉静的广板三个矛盾对立的因素组成的,这三种因素在速度和情绪上形成了显明的对比。第二乐章体现出一种平静、明朗的音乐风格。第三乐章整体是活泼奔放的风格,体现出经历一种激战后取得胜利果实的激动心情的一种精神境界。
(三)作品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精神内涵,在交响曲中表现出社会性、英雄性、矛盾性、田园性和民主性等深刻的音乐内涵。“暴风雨”奏鸣曲正是英雄性的代表作品,贝多芬顽强的性格以及内心的强烈的情感活动,使得他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欲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为人类精神的升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三、“暴风雨”奏鸣曲的'表现手法
(一)主题与动机展开手法 “暴风雨”奏鸣曲能在有限的材料上发挥出无限的潜能,是因为主要运用了主题与动机展开手法。第一乐章的主部材料首先在展开部中进行了展开,其次在呈示部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展开,最后在尾声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展开。另外,其骨干音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乐章的主、副部主题中,使整个乐章材料之间呈现出相互联系的关系。第三乐章采用的动机展开手法,主要是采用了转调、离调、模进、重复、音程扩大、材料分裂、倒影、音区转移等技术手段。
(二)和声语言的简洁性以及和声手法的差异性 其和声进行虽以大小调功能体系为基础,但副和弦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大多用到了s (S) ,t (T), D7、D,DVII7, SII7 (sII7 )、副属和弦、重属和弦及那波里和弦(N)等,整个作品上和声的展现,主要是利用转调和离调的手法。为了使音响达到丰满结实的效果,和声运用了排列位置、附加和弦音、密集与宽广的八度重复等表现手法,同时,运用了和声材料的对比和调性对比等手法,使和声达到明显的转换变化。
四、结论
贝多芬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和表现手法值得每一位钢琴学习者的学习,同时它的精神内涵和演奏技巧也值得每一位演奏者去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15.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12―206.
[3]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4]李金菁.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
[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新版[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篇2: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论文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交响性思维;表现形式
论文摘要: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思想和感情。而在表现形式上又非常注重独奏乐器的音乐性与思想性。乐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方面,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
贝多芬是跨越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巨匠。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充分反映了前辈的成就,诸如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因素与巴赫深邃的哲理性和宏伟的气魄。如果从音乐风格的历史演变来看,他的创作从形式、体裁到风格都承袭了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风格,具有音乐逻辑感、均衡感和以动机为基础材料构建“宏伟大厦”的方法。由于社会变革和自身的才能,贝多芬极大的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的风格。他一共写了七部器乐协奏曲,其中有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在这些作品中除了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外,其余都是他在创作成熟时期所写的作品。他的这些协奏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协奏曲为贝多芬提供了一种大众喜爱的形式。最流行的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他的第三、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本文将重点介绍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一、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最早萌生写小提琴协奏曲的念头是在1790年一1792年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间。这个时期贝多芬对他的学生约瑟芬尼・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厚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里渡过了愉快的夏天。这首协奏曲的乐谱于188月在维也纳首次出版。
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创作手法上基本遵循了莫扎特在协奏曲中确立的一些原则,如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主题和双呈式部的写作手法。而贝多芬在这一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发展,如在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上,改变了以往在莫扎特协奏曲中乐队只起伴奏角色的做法,提升了乐队的作用,使乐队与独奏乐器共同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队所表现出强烈的激情和令人振奋的紧张度也完全有别于莫扎特协奏曲中意大利式甜蜜如歌的乐队音响。后人曾评论说这是首“由小提琴助奏的交响曲”。其次,在独奏乐器的演奏技法上该乐曲也颇具特色,莫扎特或许认为协奏曲应该令人“赏心悦目”,要使“音乐行家和音乐爱好者都能够接受”,在演奏方面“不应太难”,这或许是由于音乐家对歌剧的偏爱。而贝多芬则是以交响性的思维来看待协奏曲的。他完美地继承了法国三位小提琴作曲家(维奥蒂、克罗采、罗德)对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在乐曲中加入了许多装饰性变奏与华彩性乐段,又在情绪发展方面与乐队保持着严谨的统一。
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手法
第一乐章采用带有双呈式部的奏鸣曲式写成,D大调,快板,第一呈式部((1^88)小节,先由乐队进行呈式,乐队的演奏由定音鼓单独敲击四个音后进入。定音鼓在这里的使用是很有创意的,并具有实际的意义,这五个音(第五个音与乐队同时奏响)在乐队中多次出现,时而承接,时而对比,配合旋律音型为乐曲英雄性的气概定下基调,与之相对应出现的是流畅而庄重的主题((2^}9)小节,连接部由1$小节开始至42小节,其中pp-ff(26小节~29小节)的强烈对比与全体乐队的顿奏使连接部显得激动亢奋。这是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副部主题由43小节开始至76小节,性格是温文尔雅的,作为第一呈式部的副部在性格上比较相近,不产生对比,只是作为简略的呈式,待到以后的段落中再进行发展,因为第一呈式部具有引入的性质。结束部77小节至ss小节乐队在力度上由强渐弱,为独奏小提琴的出现做了铺垫。在第一呈式部中乐曲的主要主题都已出现,这也是双呈式部协奏曲的特点之一。 第二呈式部(89^224)小节。主部89到117小节与第一呈式部有所不同,在独奏的主部主题之前有一段(89^}101)小节,引子建立在D大调的属七和弦的装饰性乐句,呈现一种大波浪式的起伏,大部分的旋律无乐队伴奏,更使其显得连贯,流畅,体现出高雅的格调,这种可以展现小提琴独特魅力的华彩性乐句,在当时也是较为常见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具有独特作用的引子,在乐曲的展开部中对其进行重复与展开,而没有用主部的主题材料,这种极富个性的做法也体现了作曲家对引子的偏爱。对尾声也是如此。贝多芬交响曲常会有个比较庞大的尾声,常被视为第二个展开部。再加上贝多芬一贯的做法―扩大的展开部,使得这首长达535小节的第一乐章在长度上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人,可见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发展模式已无法容纳贝多芬广博的思想和浩瀚的乐思了。
主部(102^-118)小节。同第一呈式部一样由定音鼓的敲击引出主题,建立在D大调的属和弦,主题性格不变,但在音型上作了变化,保留了骨干音增加了装饰性的音符(102^109)小节,显得更为立体、生动。乐队的弦乐组为独奏的分解和弦式上行音阶做了背景陪衬,并模仿了定音鼓的节奏与音响效果。弦乐组所奏的音是升D,违反了当时的和声教学法则,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非议,但正是这个不期而至的升D音却给乐曲增添了几分戏剧性。连接部(119^143)小节,调性从D调至d调至F调到了E调作为向副部的过渡,连接部的材料先由乐队进行呈现,之后再交给独奏声部,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其后的副部当中,这也可以显示出该乐曲的交响性特点。副部143^177小节,先由乐队完整呈式副部主题,之后由独奏接过,副部主题明澈柔美,从容均匀,充满了温暖和喜悦,从主题形象上来看,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并不具有反差,性格相近,也可以看作是对一个形象从两个方面的描写。开朗而庄重的主部主题是形象的外部刻画,气息悠长而宽广的副部主题又是对形象内涵的'写照,而连接部激昂有力的带有英雄性的曲调将内外两种气质连接起来,呈现给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形象,这或许就是贝多芬对自己的形象的描绘。小提琴独奏的副部只陈述了4小节,之后又交还给了乐队,独奏乐器做加花变奏为乐队进行伴奏,完整的副部主题则是由交响乐队来展现,由弦乐队齐奏出宽广的主题更加深了主题形象的内涵。在段落的结尾处,独奏小提琴经过两次渐强和旋律的扩展塑造出了呈式部的高潮(176^-177)小节,在乐队强有力的支撑下为乐曲形象注入了一种顽强不息的斗争性格。结束部(178^r224)小节,A大调,由乐队先呈式主题,独奏小提琴做了些分解和弦、变奏等装饰,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展开部(224-365)小节。贝多芬在这个庞大的展开部里运用了多个主题材料,在长达60小节的乐队间奏中发展了连接部材料和完整的副部,而独奏小提琴的展开部(从284小节开始)则是发展了引子与主部的主题材料。这种做法不同于古典时期的作曲法(类似的例证还体现在再现部)。独奏小提琴由建立在C大调的引子开始,引出主部的主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运用了许多展示小提琴技巧的手法,使小提琴的旋律五光十色,耀人眼目,表现了不同的性格。同时,乐队的伴奏也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运用了动机形象展开、变化和频繁转调的手法,使音乐发展自然圆顺、淋漓尽致,在段落的最后(364和365)小节达到了全曲的高潮。
再现部(366^-451)小节。再现时没有再现主部主题。由于在展开部中已对主部主题做了很充足的发展,因此在再现部中独奏小提琴直接从连接部开始并在主调上再现,先由乐队提示性的再现了主部主题,之后便转入连接部的材料并自然过渡到连接部中的独奏,并展开,与呈式部中的连接部分相比扩展了14小节。再现副部主题的任务主要由乐队完成,独奏声部处于从属的位置,对主题进行装饰变奏。而真正完整的奏出副部主题则是在尾声中进行的。
尾声(511^-535)小节。独奏声部完整地奏出副部主题并进行了发展继而推向高潮,体现了英雄的形象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乐曲在辉煌的D大调主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具有颂歌的风格,用变奏曲的形式写成,基本主题庄严壮丽,乐曲发展了两个主题,其中既有如歌的抒情也有热情的爆发,同前后两个乐章交相辉映。第三乐章用回旋曲的形式写成,它的基本主题轻快活泼,富于动力,其间也间插着柔情的叙述,最后音乐在欢庆声中宣告结束。
对于一首乐曲的了解,也就是对作曲家创作的了解,贝多芬在晚年对友人谈起创作的方法,他说“我的思想从哪里来,它们是自己来的,直接来的也有见接来的,在宽广的大自然里,在森林里,在散步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清早,我受到某些气氛的激发,用双手捉住了它们,而这些气氛在诗人那里转化成语言,在我这里转化成声音,这些声音在鸣响着,喧哗着,咆哮着,直到最后我把它写成音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贝多芬的世界观来源于他的阶级,以及他决心为资产阶级革命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因此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更要注重其时代内涵与精神内涵的探讨。
篇3: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分析艺术论文
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分析艺术论文
[摘要]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弥久日新,越来越受到演奏者与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其创作的背景、美学观念、旋律、和声、曲式的特征等几个方面,力图概括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基本线索与某些共性特点。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古典与创新;托卡塔;谐谑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几乎横跨了他一生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音乐创作话语系统的基本特点。其9首作品基本情况见下表: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的结构基本上是传统的,但在听觉上带给听众却是新鲜的。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传统曲式结构的守护者,他努力以自己的非凡创造力让传统曲式放出光彩。他甚至批判自己多年的好友米亚科夫斯基的创作拘泥于传统,小心翼翼,把作品弄得“光滑平整”。光滑平整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是格格不入的。
现就他的三首战争奏鸣曲作进一步的结构分析:
第六章奏鸣曲
一乐章:Allegromoderato,4/4拍子,奏呜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由三度双音锐利地动机式级进下行,性格粗野强悍又冷酷无情,副部主题是抒情性的、长线索的,性格是抑郁的,“陈述简练、没有华采。自然调式的旋律几乎没有和声支持,仿佛故意弄成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萎靡不振的样子”。展开部情绪由不断累积扩张至全曲高潮,效果是多调性的。再现部将二个主题作了高度浓缩,最后强奏主题动机结束。
二乐章:Allegretto,2/2拍子,E大调,是单三段式的加沃特舞曲。自始自终由左右手断奏的和声组成,这里面有作曲家一贯的谐谑风格。
三乐章:Tempodivaizerlentissimo,慢速的圆舞曲,c大调,9/8拍子。旋律有俄罗斯的民歌传统,旋律与和声都比较温情。
四乐章:Vivace,2/4拍子,回旋曲式但不典型,充满了动力,主要主题与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有亲缘关系。但风格是风趣调皮的,与一乐章邪恶残暴的形象迥然不同。
第七首奏鸣曲
一乐章:Allegro,坐卧不安的快板,6/8拍子,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以八度重复出现,有不详、不安之感,副部主题为小行板,拍子在9/8与6/8等拍子中变换,歌谣体曲调有些抑郁、悲哀,如遥远的模糊的回忆。展开部低音节奏相当狂野。再现部相当兴奋,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势结束。
二乐章:Andantecaloro6e,慷慨激昂的行板,3/4拍子。感情深沉。主题优美,与贝多芬的奏鸣曲二乐章写法有些相似,和声语言的节奏主要是切分节奏,让人联想到钟声,随后乐思递进涌动至高潮,最后再现钟声般的第一段,安宁、平和、幸福。
三乐章:Precipitato,猛烈的7/8拍子,是一首托卡塔般急速的终曲。节奏狂野,不协和音响也比较尖锐,乐曲一路狂飚猛进。然而有意思的是,乐曲结构却非常对称:ABcBA。第七奏鸣曲“受到批评家们无条件的热烈赞扬,他们肯定地认为,奏鸣曲的音乐充分表现了苏联人民健康的、目标明确的处世态度,在它那种威严的音调中想起的是祖国之声。”
第八首奏鸣曲
这是<战争奏鸣曲>中最抒情一首,作曲手法上采用全音音阶,曲式结构相对自由。
一乐章:Andantedolce-Allegromodera£0一An.dantedolcecomepirma—Allegro,B大调,4/4拍子,速度变化较多,不典型的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优美宁静,副部主题稍带哀愁。展开部回到了作者喜欢的那种狂野野尖锐的效果。
二乐章:Andantesognando,如梦的行板,D大调,3/4拍子,变奏曲式。全曲始终弥漫着难以捉摸的如梦的意境,主要主题是小步舞曲风格的旋律。’
三乐章:Vivace-Allegro ben ma rcto-Andanti.m—Vivacecomeprima,B大调,12/8拍子,典型的回旋曲式。主要主题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塔兰泰拉的节奏热情又有些俏皮。
关于其9首奏鸣曲的旋律,在此我首先想引用普罗科菲耶夫前辈拉赫玛尼诺夫的看法。拉赫玛尼诺夫认为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因素,是“作曲家主要的、迫切的目标”。普罗科菲耶夫的看法同他如出一辙,他在致前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赫连尼科夫的信中说:“我从不怀疑旋律的重要性,我爱旋律,认为它是音乐的最大要素,我多年来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提高旋律的质量。找到一条能让外行一听就懂,同时又是新创作的旋律是作曲家最艰巨的任务,危险太多,可能流于琐碎或庸俗,可能是老调重弹,在这一点上,创作复杂的旋律的反倒容易得多。”
他的9首奏鸣曲中的旋律,整体上基本具有传统大小调的特点,从奏鸣曲的调性逻辑上能够看出普罗科菲耶夫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俄国作曲家所实践的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了它。他的旋律既不甜腻又不俗气,喜欢通过重复来制造激情,而且作为主要主题陪衬的丰富的从属乐思同样如波浪呼应起伏。旋律运动方向常常是大跳的、长线条的,他喜欢在远离主音的音级上作点文章。然而,他的作品还是被人指责缺乏旋律性,这让他很是苦恼,但他却不想改变。“我不想戴什么面具,我永远希望我是我自己”,“探索自己独创的音乐语言,永远是我一生中的根本的优点。”
再看看他的奏鸣曲中和声语言的特点,他的和声总原则体现在“牢牢掌握古典和声的最根本思想和保持其具体曲式手段以及运用现代新和声技术的能力。”他以“新的手段丰富和声,而不是以新的手法排除旧的和声,是并用而不是取代。”他的和弦结构原则是在三和弦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达到他自己所要求的动力性与丰富性。在奏鸣曲中,他通常使用如下四种和弦类型:(1)普通的三度结构和弦;(2)复杂化三度结构和弦;(3)非三度结构和弦;(4)复杂化的非三度和弦。从他的9首奏鸣曲中看出他对和声的两种态度:其一,不协和和弦不一定要求解决到协和,它具有独立性。其二,和声的紧张性与和声的结构意义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如在第六首奏鸣曲(op82)一乐章的结尾部分,他把三个A从大字二组、大字组、小字组按八度叠置,中间放一个大字组的bB,我们知道A音的八度重复造成的音响效果是绝对协和、纯净的,而添加的小二度bB音却又是极不协和的。与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声语言相较,斯克里亚宾重视对和声色彩的追求。有时甚至成了他创作的主要目的,尤其是1912—19斯克里亚宾创作的最后5首作品,取消了调号,和声语言迷朦飘忽,它越过了勋伯格所谓“飘浮的调性”。甚至走到了无调性。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尽管相当大胆。但能看出来,它还是扎根在传统的土壤里,还是被约束在作品塑造的形象中,换句话说。它没有成为目的,仅是手段而已。在这一点上。他与他的前辈穆索尔斯基的态度是一致的。然而穆索尔斯基的和声语言“大胆、新颖”却有些“粗糙”。
普罗科菲耶夫则显得训练有素。再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看,20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现代作曲的和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余年的.国外生活。无疑也给普罗科菲耶夫带来了一些影响。至少在如下两点上,普罗科菲耶夫是坚定的:即“不协和弦的解放”与“和声材料的个性化”。但他却不是一个砸碎锁链的先锋战士,他的奏鸣曲创作还不能说充分和集中体现了一切现代和声的特点。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他一生创作的一些共性特征,如古典与创新的品质:古典的线索源于幼年时代。耳濡目染其母亲在钢琴土演奏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培养了他良好的古典音乐趣味,这种趣味也渗透到他的创作中。他创作中的古典特征与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新古典主义的冷静、理智、平淡并不是普科罗菲耶夫想要与之靠拢的东西,新古典主义为了寻求某种“秩序”原则,转而向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时期的体裁求援。他与斯特拉文斯创作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人互相对彼此的作品持批判的立场。普罗科菲耶夫称斯特拉
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是“巴赫加上虚伪精神”。乌克兰克雷然诺夫斯基认为斯氏钢琴奏鸣曲中的古典性主要体现在调性、主调和声、节拍律动与乐句结构等几个方面。关于创新性,普氏曾说“它始于我和塔涅耶夫见面,他说我的和声平谈,从而刺激了我。”“这条线一开始是寻找和谐的音乐语言,然后演变成寻找语言用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他的钢琴语言广泛继承了l9世纪钢琴音乐传统与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再加上野性有力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他新颖的个性化风格。与俄罗斯钢琴学派相较。他的表述方式与传统俄罗斯钢琴学派多有冲突,诸如大量的nonleagato的触键、大跳音程、独特尖锐的节奏、相距甚远的两个声部平行等等。和声语言上的冒险拓展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势力范围。
托卡塔性是其钢琴奏鸣曲音乐语言乐此不疲的一种呈现方式,托卡塔加尖锐的敲击效果在9首奏鸣曲中极为常见。
又如谐谑性,他的奏鸣曲中带有许多诙谐因素——从善意的滑稽可笑到大胆的嘲弄讽刺。即使许多浪漫化的抒情音调,包括装饰音、叹息的小二度或者是一再强调的抒情模进,在他手中也能变成尖刻讽刺的手段,如第二奏鸣曲第一乐章。他还喜欢在创作中把连续的大跳运用到乐句中,以造成诙谐活跃的气氛。他弘扬了斯卡拉蒂、海顿古老时代的诙谐技术。
当然,他的奏鸣曲中还体现他的聪灵、自信以及磅礴的气势。他的创作一反晚期浪漫派音乐的滞重华丽,又不同于印象主义及其他现代派音乐。他的奏鸣曲现回头倘要指出其不足的话,恐怕会是如下两点:其一,早期创作的奏鸣曲有把效果置于诸音乐实质之上。其二,晚期创作的奏鸣曲有故意制造听众的心中震撼之感,而显露出斧凿的痕迹。其奏鸣曲中所体现的革命性的意义都不及许多人所想,然而他的语言力透万钧。
篇4:试析肖邦即兴曲的创作特征论文
试析肖邦即兴曲的创作特征论文
摘要:肖邦即兴曲是肖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本文针对他的四首即兴曲的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由肖邦本身的创作特征引入到他在即兴曲创作上的风格特点,并详细分述了四首即兴曲的创作风格特征。
关键词:肖邦 即兴曲 钢琴 浪漫主义 音乐风格
一、肖邦和他的即兴曲
弗雷德里克・肖邦l8生于波兰(18l0~1849),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于9岁举行他首次公开的钢琴演奏,并早年即开始音乐会巡回演出,但最终他在巴黎找到了他的音乐之家。
“即兴曲”①一词,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经事先预备而临时作战的乐曲,即往往是一时灵感的流露。即兴曲是肖邦钢琴曲的其中一种体裁,他一共创作了四首,这种乐曲体裁丝毫没有确定音乐的性质。这个名称是舒伯特开始采用的。仔细地研究肖邦的即兴曲,就能发现,所讨论的这些小品既有不同于他所创作的其它体裁作品的特点,而且每首之间也各有特点。
肖邦的即兴曲创作与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关系。与其它肖邦的作品一样,他的即兴曲旋律抒情流畅,具有丰富的歌唱性。他的即兴性首先表现为他的“自由速度”常出现在由快速跑动的音符所装饰的乐句中。肖邦的音乐常常会被这种即兴性的自由快速跑动的乐句装饰的很华丽,使音乐的进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分述四首即兴曲的风格特点
以下从肖邦的四首即兴曲,升c小调作品第66号、降A大调作品第29号、升F大调作品第36号、降G大调作品第5l号,②来分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1、升c小调即兴曲作品第66号。
这首作品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这是肖邦二十四岁时(1834年)的作品,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l855年出版。标题《幻想》则为出版时所取。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作品第66号)是肖邦死后由凡塔那发表的作品之一。乐曲的第一段是激动的快板(A1legmagitato),从织体上来说,它是一种手指练习曲。中段(如歌的中板(ModeratocantabileJ)是肖邦最优秀的.明朗如歌的抒情篇章之一。总的音乐性质以及某些音调使人回想起降D大调前奏曲的第一段。“中板如歌”的主题甚至在肖邦的歌唱性主题中也是突出的,因为它特别意味深长、温存迷人,旋律的发展也特别舒畅。再现部比第一段更加激越,更加强烈,但渐渐地激情平息下来,在尾声快结束时,再次出现中段安详、如歌的主题。这首作品能说到许多人、甚至最年轻的钢琴音乐演奏者的心坎里、想象中去。十六分音符音型的很有效果的转动、在激动地快板一A1legroagitat0(二二拍子一a1labreve)速度中跑动的经过句的光彩,会盖过某些音型细节――复合节奏(左手留恋音伴奏背景上的右手偶数节奏),这个复合节奏在整个作品里从头到尾都一直保持着,还有对十六音符迅跑的迷恋会叫人看不见其旋律价值,而这是用绝妙的结构音型的方法创造出来的。
2、降A大调即兴曲作品第29号。
这是最明朗、最爽快地一首即兴曲。主段看起来是两个声部,而实际上隐藏着好几个声部。右手奏的快速旋律优美如歌,熔器乐性于一炉。乐曲的构成为三部曲式,全曲以喧嚣、戏谑、敏捷的形态贯通,其左右手的连续三连音的摇动音型非常迷人。
这首即兴曲的第一段也是快速度Allegroassai,quasiprsto。但是这是没有幻想即兴曲那种烈火般的激情,而是一般轻盈优美、充满生活乐趣的音乐;即使在快速度里也很容易捉摸到肖邦的主题中那优美的旋律乐汇。中段起初是一支宽广而安详的歌曲性旋律。从这里而引申出一段音乐,听起来好象热情的爱之表白。这里,旋律形象的发展是肖邦典型的:悠缓的歌调一转而成朗诵,然后又变成了装饰的变奏。
杨・克莱钦斯基③认为:“这首旋律华丽的阿拉伯风格的乐曲只能是具有天鹅绒般的手指的艺术家才能弹奏。”④完美的手指技术表现在使用各种击键法上。在快速弹奏中占主导的是用“捶击”发音法,这种方法一般讲可以保证准确和均衡地选择声音。但是这个方法对演奏降A大调即兴曲首尾两部分不合适。这里手指落键的角度要缩小,所谓“平浅的手指”;在保持各次击键的选择性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踏板,做出那种“天鹅绒般”触键的印象。霍西克的话也和克莱钦斯基的意见吻合。他把这首降A大调即兴曲成为:“充满高贵的优雅,以某种温柔的声音见长,就即兴性而言,是所有肖邦的即兴曲中,最具有阳光透过喷射的泉水时的那种灿烂,或者可比之为喷射而出的香槟酒。” 3、升F大调即兴曲作品第36号。
“肖邦创作中最有价值的作品之一”――莱希藤特里特这样评价――这作品是很难装进常规的曲式框框里去的。作品第一主题孝行板(Andantino)在肖邦的即兴曲里是不典型的,性格上是沉思的,开始时左手的固定低音的引子,引子的模式成了六小节乐句的伴奏,带有调式影响的次中音声部的和声特性以及田园诗般平静的旋律特点,这些都预告这是一首具有非凡结构和内涵的作品。从远景看,可见平平静静开始的作品是怎样借助节奏紧缩(附点节奏、三连音、三十二分音符),始终如一地激活自己稳重、被把握于四分音符里的陈述乐流的;它跨进了各种不同的感情紧张状况领域,(这些状态都是在各种创作技巧如固定低音、变奏等支持下成形的),但还到底保持住了它全部的完整性。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整体保持了不变的速度,这速度创立了一个有力的框架,作曲家显然就是把情绪和尖锐冲突的图象这个真正的万花筒安进了这框架里。所以要求极其认真地选择恰当的速度(小行板-Andamino)这速度尔后可以让你在技术上和表情上令人满意地展现三连音变奏和三十二分音符的段落。
4、降G大调即兴曲作品第51号。
此曲深具美德魅力,但在肖邦的即兴曲中是很少被演奏的。乐曲柔美、雅致,采用三部曲式。肖邦的权威研究贾尼克斯说:“相对方向蛇行一般的二声部律动及旋律型,使人想起第一即兴曲,不过两者的性格完全不同。初期有新鲜的特征,后期是病态似的不安,有哀伤的特征。松懈无力的半音阶进行及三度、六度音之连续动摇后,中段有了很大的安定感,尤其呈示了降D大调和弦的力与热,有非常优异的雄辩效果。不过,这里还是有哀伤的半音阶经过音及辅助音。而那些忧郁的、断断续续的伴奏情绪一点也不快活。乐曲本身虽然很美丽,但整个是处在不健康、有待拯救的情绪中。
肖邦音乐的其它行家也都强调了在他的创作中这一体裁的沙龙式的考究和优雅的特点。但是对降G大调即兴曲,除了上述特点外,人们还在其中看到肖邦创作晚期所具有的特征――技巧的完美和表达的成熟。根据塔・席林斯基的说法,降G大调即兴曲是“一件稀有高贵的瑰宝”,“产生于他创作的最灿烂的时期”。
三、结束语
肖邦的即兴曲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继承性。他尊重古典传统,尊重巴赫、莫扎特继承和吸收了古典音乐中许多优秀的东西。肖邦吸收了贝多芬后期音乐的一些成分,此外,肖邦也受到意大利歌剧特别是贝里尼(Bellini)的影响同时代意大利歌剧的抒情性与他的风格协调一致。肖邦在即兴曲创作中继承了前人的东西,吸收了各种艺术的许多有益成分,但他的音乐又绝不模仿照搬,而是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他开创了许多属于他自己的新的风格。对于肖邦来说,更重要的则是他的独创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肖邦即兴曲都是他所独创的,独创在肖邦的音乐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肖邦即兴曲,体现了肖邦音乐在世界上受到无可比拟的欢迎,也表明存在着一定量的演奏者在曰益增厚的新的文化和文明现象的积淀下,对今天已经遥远、往往不被理解的那个世界正在消失。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把我们带回那个肖邦的思想、理想和感情的时代,就像阳光驱散笼罩着无奈的探索中的昏暗。无论是《幻想即兴曲》,还是其它的作品,都体现出了他个人独特的风格特征。肖邦音乐令人惊讶的普及、各大洲的钢琴家对这音乐的赞赏,都会令他们进入这个着了魔的世界,去体验那音乐的神奇。
篇5:浅谈新随笔创作特征的论文
浅谈新随笔创作特征的论文
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色色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
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
就在一批前辈学者创作出新随笔精品的时候,一批中、青年学人面对着社会的激烈变革,对社会、人生也作出了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咀嚼。由于这些中青年学者根底扎实深厚,思想敏锐,他们的新随笔作品其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也直追前辈,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如王蒙、余秋雨、史铁生、韩少功、周涛、张承志等,这里,我们不妨以“女性问题”为线串连数篇有关的新随笔作品,以管中窥豹,探索一点新随笔的思想意蕴。张中行先生的《归》抒写了旧时代女性的精神悲剧,扎西多的《老调子还没有唱完》则抨击了当代文学影视作品中流露出的“女人祸水”等腐朽思想,而王干的《从“爱妻型”说到男性中心话语》则从反面揭示了男女平等的现实,但社会总是在发展进步,于是,就有了杨继红的《女为己悦容》,揭示出了“女为悦己者容”的转变。这些作品的篇幅虽然短小,但从中表现出的深刻思想却发人深思。
面对缤纷多彩且正在发展的新随笔,我们还不可能对其予以全面归纳概括,但却有理由相信,新随笔将在发展中走向成熟,并在当代文学作品空间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篇6:贝多芬不同时期创作的特点分析论文
贝多芬不同时期创作的特点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贝多芬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和特点, 对部分奏鸣曲进行赏析, 其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更准确地欣赏作品。
关键词:贝多芬; 创作背景; 奏鸣曲; 特点; 风格;
1、作品赏析
1.1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
本音乐作品创作于18, 是为了他的朋友华尔斯而创作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他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 在作品中充分运用了黑暗和光明的对照效果把人们对于命运的抗争全部以大自然的歌颂方式表现出来, 将大自然的气壮山河的景色和自由欢快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1) 第一乐章
有活力的快板, 奏鸣曲式。这一章节比较严肃, 但是作品中又体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奏, 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1) C大调的演奏形式十分急促并且变化较多, 音乐的前奏的音色比较低, 但是不时的会跳出一个高音字符, 之后的演奏是一个音调的长时间鸣响, 同时又包含穿插在中间的倚音和比较急促的颤音, 整个音乐给人的享受就是仿佛看到了旭日东升、万物回春的生命景象。音乐的跳动幅度比较明显, 给人强烈的节奏感, 整部作品的音乐色调的随意切换, 将大自然的生命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本部作品的E大调使用的是比较柔和的曲调来表现出优美的旋律, 抒发作者的情感, 表达对大自然母亲的赞颂和热爱之情, 表现出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之意。
(3) 本作品的展开部分是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对于作曲技巧的综合体现, 把呈示部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力度肆意的组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 并且对作品的主题变换掌控十分有度。
(2) 第二乐章
极慢板, 三部曲式。虽然这部分章节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乐章, 不过它实质上是第三乐章的前奏部分。但是它表现的音乐内容是和第三行章节没有直接关系的, 而且音乐表现形式还比较新颖, 能够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前两章节的总结, 又是后面章节的先导, 发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1) 章节的第一部分节奏比较缓慢但是十分的轻快而且音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带有诗情画意的这一曲调仿佛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
(2) 本章的第二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拓展, 并且能够和第一分部无缝衔接, 这部分旋律的特点是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站在大自然中惬意无比的情景。
(3) 本章的第三部分中右手演奏的大跳音程变化的幅度更大, 而左手演奏的曲调变化更加多样化, 紧跟着音乐的节奏逐渐达到本篇乐章的高潮部分
(3) 第三乐章
中速的小快板, 回旋曲。这部分乐章的表现形式比第一乐章的演奏更为响亮, 而且交响曲的规模相对宏大。主题是莱茵区采葡萄者的民歌一共出现了三次, 每次都有所不同。最终章节的华彩部把整部乐章的节奏带入高潮中戛然而止, 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1.2 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
本作品创作于17, 它是贝多芬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为了表达对于冯·李斯诺夫斯基的友谊。
(1) 第一乐章
这部分的庄板节奏很快, 十分有活力, 是一种奏鸣式的乐曲表现形式。庄严的色调增添了乐章的严肃的氛围。
(1) 乐章的开始环节是和第一乐章的内容密切相关的, 它的主要色调是比较压抑的, 通过对压力来表现出主人公的内心苦痛。这种十分长而且节奏缓慢的前奏是贝多芬独创的音乐表现形式, 逻辑性十分强具有深刻的现实表现意义。
(2) 本乐章呈示部使用了不间断的变奏方式, 仿佛在阳光大道上行走一般。为了保证乐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天衣无缝的结合, 贝多芬采用了一致的节奏变化, 使得整个音乐章节的变化有强烈的节奏感, 震撼人心
(3) 展开部节奏十分紧凑, 给人蓄势待发之感, 感情隐含在曲子中, 引子与快板的完美配合使得曲子达到统一性。演奏中的音响相互共鸣, 伴随着铿锵声强弱有序, 仿佛天地随之震颤, 在这其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贝多芬的诉说与感悟, 能够让听众感受到贝多芬坚强的意志和对命运的不屈服。
(2) 第二乐章
如歌的柔板, 回旋曲式。在贝多芬创作的乐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段的演奏具有优雅的特点, 这是贝多芬的一种新的创作类型, 具有非常明显的自身特点, 采用四重奏的弦乐, 淳朴自然, 寄身天地, 贝多芬对命运的不屈服隐含在其中。
(3) 第三乐章
快板, 回旋奏鸣曲式。第三章具有戏剧性的特点, 回旋曲的音乐使得音乐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 具有很强的传唱度, 通过节奏的变化来体现作曲家内心坚定的心智和对命运的顽强抵抗, 装饰性不明显。
(1) 主题的旋律具有变化性, 每次演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曲调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柔和的氛围, 通过音乐的逐步演奏, 节奏不断变化, 集中体现了主题的变化性。
(2) 在整首乐章中, 作曲家的感情伴随着曲子的演奏过程而产生变化, 情绪以沉重的风格为主
2、总结贝多芬一生
回顾贝多芬的人生, 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十分坎坷, 但是他是一个坚强的斗士。他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反封建斗争中, 他用乐曲做武器, 勇敢与命运与社会做斗争。因而他才能在创作上表现出明确的共和革命的自觉性。他将自己先进的思想注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通过作品来记录这段时期的思想变革和社会现状, 反映了当时法国革命者的革命热忱, 成为动荡年代的悲怆史诗。
其次,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受到巴赫、亨德尔的音乐风格的深刻影响, 同时汲取了法国革命的英雄主义思想和各种英雄气概。他的创作能够体现广大人民的思想理念。他在创作过程中也在形式和情感上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将那个时期先进的哲学思想注入乐曲中, 不仅使乐曲得到了创新, 还升华了乐曲的思想高度, 为随后的浪漫主义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都给欧洲古典音乐的带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
篇7:浅析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与赋格》创作特征论文
浅析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创作特征论文
内容摘要: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道路与20世纪的多数作曲家不同,然而他也决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从古代到20世纪,各个时代的音乐写作技法都是他独特音乐创作手法的源泉,也是他创新的基础。因此,他的作品才显现出传统与创新、民族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独特个性。
关 键 词:赋格曲 中古调式 双重卡农 前奏曲 主调手法
在音乐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因为历经了帕勒斯特里那、巴赫、贝多芬这些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音乐大师的创造与发展,使得复调艺术具有了不朽的生命力。然而,此后的不同时期,主调音乐逐渐代替了复调音乐,奏鸣曲代替了赋格曲,对位法受到了冷落。但在近百年来,尤其在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以三和弦为音响结构原则,以不协和对协和依赖为进行规律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崭新个性写作为特征的时期接踵而至,于是乎20世纪的作曲家将眼光都转向了沉寂多年的复调形式上来,对复调写作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眼光,获得新的启发。如像斯特拉文斯基于1927年就提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也正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与民族风格的肖斯塔科维奇的赋格。
肖斯塔科维奇,前苏联作曲家。不论在赋格写作技术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均造诣精深,涵盖广阔,在其《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曲集中,在交响乐、清唱剧、室内乐、合唱等体裁音乐中,对赋格形式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在复调写作技术方面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均达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统一。我们可通过他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看到他对古典赋格形式所做的创造性贡献。
首先,肖氏的赋格主题源于俄罗斯民间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文人气质,有的还具有 “恶作剧似的谐谑风格”,有的接近悠长歌谣,极少使用传统的大小调,往往采用中古调式,例如No_1呈示部中用了伊奥尼亚和混合利地亚调式,中部则用了弗里吉亚、克利亚、奥利亚和多利亚调式;呈示部与再现部集中用了大调性质的中古调式,中间部使用的是含小三度的调式(弗里吉亚、洛克利亚、艾奥利亚和多利亚调式)主题及相应声部的和声色彩就显得多种多样了。像这样在一首不太长的作品里使用如此之多的调式,这在以往的赋格曲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其他题材的音乐作品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这样的例子在肖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曲集中还有很多,其运用5种以上调式的其他作品就有赋格曲No_6,13,14,16,17,18,20,21,24及前奏曲No_11。
赋格主题和声色彩就显得多种多样了。像这样在一首赋格作品里运用多个中古调性,在以往的赋格曲中是少见的。这种情况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很普遍,这是肖氏作品的风格之一。
其次,在肖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又一风格特征是扩大了赋格调性布局的范围。在多数情况下,他总是把远关系的调性安排在赋格的展开部或再现部,打破了赋格调性陈述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传统赋格曲主题轮回一般不超出近关系调的范围,中部大多数从调式对比的平行调开始,主题一般避免在主调上出现,在中部的末尾调性以出现下属调居多,以求得与呈示部分的属调取得均衡,极少出现远关系调,再现部绝对的调性服从,不脱离主属调的范围;然而肖氏的对调性运用则不同,他大大扩展了调性布局程式和范围。如赋格曲No_8,我们起初认为它是在#f―#c―#f小调上写成的,像是在主属调的范围之内,而仔细观察,在第10小节出现的还原g,第14小节出现的降b,也许还证明了对题是在D和声大调。主题第三次进入(21小节)的.调式结构更为复杂,在固定对题的情况下低音声部出现了作为基础音还原c与降e,产生了下属调上的降Ⅱ级与降Ⅳ级音;在主题进入中间,降Ⅱ级调上的下属和声a-c-降e-g被提到了首要位置,经过半音回到主调#f多利亚调式上来(27小节)。这里所形成的交替和声及从中出现的变格进行,充分说明了作曲家和声语言的复杂性,虽表面上呈示部的几次主、答、对题的进入都可找到传统的四度或五度关系,但调性及多声部的和声组织却要复杂得多。
又如赋格曲No_16,它的调性布局是这样的:呈示部保持在小调范围内,中部转到大调,而再现部以密接和应的手法将大小不同色彩调式并存(降b小调与降D大调,降E多利亚,降G利地亚和C洛克利亚调式),用这样的多调叠置与密接和应(紧接)兼容的办法,既形成了与前两部分的对比,又增强了音响的紧张度,从而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肖氏还恢复了传统赋格曲中,主题在一系列的进入后均重复同一间插段的做法(固定间插段),这种做法在巴赫之后,伴随奏鸣曲式结构的形成而中断,在19至20世纪的赋格中这种做法几乎完全绝迹,肖氏恢复了这种做法,但并不凝滞、呆板,而是具有“变奏性与发展性”。例如赋格曲No_10的间插段全部都是从相同的材料开始,可是每次的陈述都有所不同(声部数目不同或调性关系及材料布局不同),总是要在同一材料中找出若干变量,以求得音乐上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该曲第一间插段与第二间插段写法。第一间插段从第11小节至第15小节,第二间插段从第25小节至33小节,首先在材料数量上呈增长态势(多出近一倍),其次形式上第二间插段是第一间插段的八度复对位,此外还增加了填充性质的第三声部(中声部),第二间插部的发展较之第一要宽广得多。下面将此曲除再现外的间插段数目标记如下:间1(5小节)―间2(9小节)― 间3(6小节)―间4(13小节)―间5(14小节)―间6(10小节)―间7(13小节),不难看出其增长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作曲家也将这种方法常运用于主调音乐中,在主调音乐范围内发展音乐主题,如《肖七》的主部主题就是此做法的典范。
接下来再看肖氏赋格曲创作的另一特征,那就是对再现部的处理集中体现在“紧接复杂化”这一原则上,当然“紧接”(“密接和应”)是传统赋格发展的手法,而肖斯塔科维奇将这一传统手法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进行了有效发展。在肖氏《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每首赋格中都有紧接段,甚至是“紧接族”。它们在音程与和声上极其丰富多彩,并且有的一反传统,不是紧缩紧接主题,反而将紧接主题扩大化,如赋格曲No_11,20等等。紧接的主题模仿往往也是严格的,尽量保持整个旋律,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紧接段都为卡农,如保留固定对题则构成双重卡农。再现部里包含的紧接逐渐复杂化往往很明显,做各种复对位的变形结合。如赋格曲No_4(107小节―115小节)在横向运动方面(107小节―110)小节,紧接主题在主题声部之上的S,T声部以间隔半小节进行,纵向上相距9度;从111小节起,主题与紧接主题成组与112小节起的相同素材构成双重卡农,以横向相距一小节,纵向相距10 度,呈倒三角状变形结合,推动音乐向前发展。
最后还应注意的是在肖氏的复调作品中主调手法运用。早在巴赫时期我们就能发现主调手法的一些影子,肖氏宏大的音乐构思也必然反映在他的赋格曲写作中。如赋格曲No_24 ,这是一首二重赋格作品。第一主题完全是以复调手法呈现,第二主题(134起小节) 速度加快,织体上时而主调占优势,时而又让位于复调;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通过织体上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从第二主题开始,情绪逐渐高涨,柱式和弦与对位主题交织直至再现部,力度和紧张度达到了全曲的顶峰,使人感觉到这不但是全曲的高潮,似乎还是全部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的高潮,是最后的总结。
值得说明的是,肖氏《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前奏曲与赋格之间是有着有机的联系的,巴赫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是为了解决各种键盘技术而作的“练习曲”,注意力集中在趣味性方面,肖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则将注意力放在多种鲜明的艺术形象与情感上。在巴赫这个根干上又增加了古典、浪漫及20世纪新表现主义的年轮,前奏曲与赋格之间在联系上表现为:有的前奏曲与赋格明显地采用同一主题材料(No_8,No_9,No_12,No_16,No_17,No_20),有的赋格主题来自前奏曲发展中出现的某些材料(No_6,No_24),还有的前奏曲与赋格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材料揭示同一音乐内容(No_2 ,No_5,No_6, No_7)。
通过以上对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所做的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将传统与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获得完美的平衡,他的作品根植于传统土壤,同时又把20世纪的各种创新手法(包含他自己的手法)集中在他的作品之中。肖氏所走的创作道路与20世纪的多数作曲家不同。20世纪的作曲家往往离传统较远,总是在各种实验中寻求新的表达方式,而肖氏并不打算做最前列者,然而他也决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对他来说,从古代到20世纪各个时代的音乐写作技法都是他音乐创作手法的源泉,也是他创新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有别于他人的原因,他的作品才显现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创新完美结合的独特个性,也才使得肖斯塔科维奇成为音乐史上的一代巨擘。让我们以肖斯塔科维奇的学生在悼念他时所说的一段话来结束此文:“我不能从技术上、学识上和了解上概括肖斯塔科维奇这位非凡的人物。我们一代人在他创作中成长,口中经常挂着的是他的姓名。当他把眼镜取下擦干净时,他的容貌是那样大的改变以致让我大吃一惊,就像一位骑士解除武装后变得陌生一样。他的人格是那样的伟大而影响着人们,人们相比之下会为自己碌碌无为、愚昧无知,相互不可谅解而羞愧。他的存在,曾使世界变得美好一些。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为人。”
参考文献:
[1]《二十世纪复调音乐》 于苏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复调音乐教程》 于苏贤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3]《复调音乐》(下册)段平泰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4]《复调音乐的复兴》 林华著《音乐艺术》
[5]《近现代音乐中对位性双调叠置》 刘永平著 《中国音乐学》
[6]《肖氏的复调音乐》 普罗托波波夫著 《音乐艺术》
[7]《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陈铭志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8:西欧古典乐派的创作特征论文
摘要: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艺术及生活密切联系他们的创作无不吸取了当时各种各样民的和民族的音乐营养,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西欧音乐史上,在1750――1825年前后,称为古典乐派时期。一般认为,古典乐派的音乐以主调音乐为主,多属于无标题的纯音乐。旋律紧凑、优美,结构匀称、平衡,具有高度的形式美。音乐本身和谐、细腻,情绪明朗、乐观,充满了抒情和温暖的感情,表现深刻、重大的生活题材和富于哲理的内容。本文仅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的民族特征作一简要阐述。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通过天才的音乐创作,成功地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启蒙思想)和新的美学观点的不朽音乐杰作。他们各自的创作无不吸取了当时各种各样民间的和民族的音乐营养,从而创作出许多光辉灿烂的乐章,在音乐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先驱―海顿的创作与民间音乐有着广泛的联系。海顿自幼受民间音乐的影响,他所处的时代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等都促使他在思想上、认识上倾向于当时的启蒙运动,倾向于新成长起来的市民阶层。这种特点在他的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这个时期他创作的著名的《十二首伦敦交响曲》,确立了民间的世态风俗形象,表现了自己的创作特征。
我们可以从海顿的作品中听到当时各种民族音乐的音调,如德国的阿列曼德舞曲、奥地利的连德勒舞曲、匈牙利等民间音乐的音调。在他创作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唱剧屯四季》中,就运用了大量纯朴的民间音乐来反映农村生活、大自然景色以及农民形象。音乐上富于生活气息,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民主思想:
交响乐在海顿的全部创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正欣欣向荣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渗透着鲜明的民间因素,如他在《鼓声》、《魔伦敦交响曲》等交响乐中就直接引用了某些民族的民歌音调。正是在交响乐这个领域里,他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改革,莫定了古典主义器乐创作的基本原则―鲜明的民族特点深刻的哲理性与完美匀称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原则。
莫扎特与海顿不同,他的创作大都不包含现成的、原封不动的民间旋律。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包含的乃是经过诗意化加工的奥地利等民间风俗音乐,如《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第三乐章中段是典型的经过加工了的奥地利乡村舞曲的曲调。
莫扎特喜欢运用暗示同民间音乐创作保持联系的手法,在他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中,特别是在最后乐章的回旋曲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好像是在模仿古代的法国双人舞的旋律,不一会儿这双人舞就被“斯特拉斯堡”的热情洋溢的民间舞蹈旋律所打断、所以、莫扎特曾把它称为。‘斯特拉斯堡协奏曲’。
莫扎特像海顿一样,也常常结合着其他民族的音乐素材,在钢琴奏鸣曲中就有出色的异国情调的描绘。如:小调钢琴奏鸣曲”、它以法国一些舞曲为素材。具有法国风格。第二乐章是典型的法国风情舞曲,而在第三乐章,则出现了波兰民间舞曲的因素,最后在一片欢快的民间舞曲音乐中结束。 莫扎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特别从他写的娱乐性器乐体裁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作曲家与本国的民音乐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在晚期的创作中,写了大量的德意志舞曲及乡村舞曲,也表现出他对民间体裁的重视,在歌剧创作方面,他以德奥的歌唱剧为基础,吸取了许多德国传统的民歌、新教圣咏,同时,也创造性地借鉴了过去正歌剧以及意大利歌剧的因素来丰富歌唱剧这种体裁,为德国民族大歌剧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歌剧《后宫的诱逃》到《魔笛》、不论是在曲调语气与和声语气里,不论是在人物的刻画和剧情总的气氛里,都很明显地表现出民族色彩: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以深邃、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本质,他的创作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斗争和希望,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内容。他非常忠实地、自觉地继承了德国优秀的`音乐传统,同时又大量吸取了世界各地的民间音乐精华,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不朽的音乐佳作:
贝多芬的交响乐创作既带有浪漫主义风格,又具有明显的民间色彩。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的民间因素就非常突出,在第三乐章中有着奥地利民间连德勒舞曲的形象。在第三乐章中段出现了民歌的旋律、并伴以低音弦乐的颤音,好象是乡间风笛的声音。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所有的主题音调都很简单通俗,与民问音乐有着紧密联系,整个作品的形象虽然众多,艺术构思虽然非常复杂,但整个音乐却层次清晰、形象鲜明且具有民族个性。
贝多芬的奏鸣曲也采用了一些民间的音乐:如他的《e小调奏鸣曲》(QP901814)以及《降A大调奏鸣曲》(0P1011817)中也突出地体现了抒情风格和民歌的影响,这些都是他过去的创作中少见的。
在一些室内重奏的创作中也渗透了民间的音调。如19贝多芬写的三首《拉苏莫夫斯基》四重奏(QP59)中,直接从帕拉契所编的(俄罗斯民歌集》中引用了某些民歌旋律作为乐曲的主题,使得这些作品表现出浓郁的民间色彩。
在歌曲创作方面,贝多芬也非常注重对民间歌曲的改编。
贝多芬将自己的创作牢固地建立于德奥等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使他的音乐作品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创作,构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创作特点:他们的创作受到启蒙运动的重大影响,也与民间音乐有着血与肉的密切联系;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有鲜明的民族性。
篇9: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内涵和特征论文
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内涵和特征论文
【关键词】声乐演唱 二度创作
在声乐表演艺术领域中,任何声乐作品都必须通过二度创作来表现其审美价值。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就是对创作者一度创作成果的再创造,它赋予了音乐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充分体现出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与意境。二度创作是决定演唱成败与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我们要充分了解二度创作的内涵,并认真投入地对作品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这样才能全面展现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而赋予音乐作品崭新的艺术生命,更好地来表现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审美价值。
一、二度创作的本质与特征
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把声乐作品的艺术创作从精神表现向物质表现进行转化的过程。声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仅仅是停留在歌谱上的精神表现,因此,只有经过演唱者的艺术实践创造才能使其转化为欣赏者的听觉可以感受到的物质表现。所以,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一度创作的准确的表达和再现,更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通过表演者对声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准确分析,将乐谱符号转化为听觉音响,运用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性的诠释再现乐谱中生动的乐思,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及崭新的艺术形象。完美的二度创作在再现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形式,可以探索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在含义和意境,对一度创作予以补充和丰富,使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生命力。
从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本质看,忠实地再现原作与表演者的再创造,始终是它的基本特征,词曲作者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中,虽然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和音乐的专业术语,将声乐作品需要表现的内容以音符的形式固定在乐谱上,但都不能完整详细地记录声乐表演中内在的细致变化,以及音响内在律动的声腔和情感表达的微妙变化,因此,仅仅是规范地再现原作是无法获得好的艺术效果的,而只有通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在规范再现原作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给予新的解释和艺术处理,使原作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倾向以及情感表现体现得更加充分,使原作的精华和内在的生命力得到更加鲜明和全面的展示,才能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二度创作的前提与基础
在声乐演唱艺术中,演唱者作为二度创作的主体,要想完美地创造和表现音乐作品,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这是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掌握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准确、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更好地领会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演唱者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充实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从相关姊妹艺术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艺术创作上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与个性。
声乐演唱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要求歌唱者除了具备全面的文化修养,还要具备扎实的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与音乐理论知识,就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去把握声乐作品,从作品的.结构入手深入研究其基本特征,对调式、旋律、节奏、节拍以及作品内部细微变化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准确地研究与分析。所以,演唱者具备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和诠释作品。
三、二度创作的原则与保证
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它的艺术创造内容与艺术表现以及创作形式与风格等,都有着自身的艺术特征与规律。声乐教育家石惟正在他的着作《声乐学基础》中曾讲:“二度创作不是任意、自由、无限制的,它有一个原则和范围。这个原则和范围也就是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维系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的纽带。”因此,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二度创作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规范地按照音乐作品的基本内容与思想内涵进行二度创作,要全面了解乐谱中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的时代背景,甚至是词曲作者创作时的意识和思想形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加强主题的艺术感染力,初步达到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真实再现,同时在再现原作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演唱者的创造性,使规范性与创造性实现结合与统一。这样二度创作才会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其次,要尊重一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民族、历史风格等。所有艺术创作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也必然会受到传统风格的限制及其背景的影响,音乐作品也会随着创作者的内心感受而表达时代的精神和思想,同时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因此,我们强调二度创作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它必须在尊重一度创作的前提下,从历史背景、时代风格等方面把握作品的特点。以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发现作品中新的元素,以新的时代风貌对音乐作品加以扩充与丰富,从而使得音乐作品具有崭新的活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
再次,演唱的技术技巧是进行二度创作必不可少的原则和保证。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管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多么深入,情感表达多么准确,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扎实的歌唱技术,都无法将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涵生动、完美地表现出来。钢琴大师霍夫曼曾说过:“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因此,只有把扎实的歌唱技术技巧融合到深刻的艺术表现中,在二度创作时才能更加自由,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动人心弦的精神内涵。所以,声乐演唱中掌握的歌唱的技术技巧和表达手法还要根据声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风格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声乐作品表现所需要的,给以恰当和准确的运用,更好地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这样,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通过对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内涵的探析,可以更加深刻、准确地表现声乐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并且还能将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得更加完美,使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歌唱者的个人表演风格体现得更鲜明。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荨R衾置姥Щ础(第一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亨利・伍德,章彦。 亨利・伍德论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4]罗小平。音乐表演再创造的美学原
篇10:谈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特征论文
谈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特征论文
关键词:巴洛克风格结构发展创作特征
摘要:在音乐发展史上,巴赫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巴赫一生刨作了大的弦乐作品,而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则是小提琴演奏曲目中必备的一环。如何演奏好这样的作品,关键在于充分地了解巴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正确地掌握巴赫的创作特征和他独有的风格,这样才更能准确地理解他作品的精髓,并恰如其分用音乐表现出来。巴赫所处的巴洛克时期,是指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本文对这一时期小提琴奏鸣曲的发展做了明确的介绍,其中包括几位作曲家对奏鸣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段落结构,创作手法,调性风格等方面的发展轨迹。本文还针对性地阐述了巴赫在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方面的创作特征,如即兴式的陈述与严谨结构的结合及复调的创作手法。最后,又对风格方面的特征做了进一步的诠释,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演奏出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伟大作品。
引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代表着整个巴洛克音乐的最高峰。巴赫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除歌剧外,涉及当时所有的体裁;在德语里巴赫是小溪,涓涓细流的意思,然而他的音乐世界及其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文化史的影响,却像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莱茵河那样壮观,雄浑和浩荡,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写于奎顿时期,属巴洛克音乐的晚期阶段,随着小提琴地位的逐渐突出,作曲家开始为小提琴专门写作音乐,在此时的小提琴音乐中,奏鸣曲则成为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玛里尼,柯莱里等大师相继在这一领域里进行探索和创造,为巴洛克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以下简称《无》)就是当时所产生的优秀小提琴奏鸣曲,并被誉为这一时期小提琴奏鸣曲的典范作品。
一、巴洛克弃呜曲的发展
奏鸣曲最早出现于16世纪末,它的前身是文艺复兴时期称为坎佐纳(Canzona)的器乐曲,奏鸣曲从16世纪末开始到巴赫去世的18世纪中为止,经历了种种变化,这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也正是巴洛克音乐的始与终的历史时期。
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充满探索的时期,科学文化的各领域都处于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阶段,时代的动荡引起了音乐思想的空前活跃,作曲家们竞相提出各自的艺术见解,形成了多种流派,由此而产生的新的音乐品种和新的名称术语层出不穷,同一体裁的作品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同一种名称又可用来称呼多种不同的音乐体裁,例如,奏鸣曲既可以是当时所有器乐曲的总称,又可以指一种合奏器乐曲,也可以是某种独奏或重奏的器乐曲,甚至还可以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的混合体裁,16,意大利作曲家契玛(D.Pcima)率先采用两把小提琴加数字低音的组合方式写作器乐重奏曲,首次创作三重奏鸣曲。早期三重奏鸣曲是一种单东段或多乐段结构的乐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乐章,曲式长度大约为65小节,乐思常用古老的Canzona音型。它们的展开部分很短,所用的展开手法大多是老式的声乐中经常采用的,如模仿或成套的固定旋律或固定低音变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重奏鸣曲的段落数量逐渐减少,每个段落的长度则相应增加,并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乐章。到1681年,柯莱里的小提琴奏鸣曲问世,才使慢一快一慢一快四个乐章的巴洛克奏鸣曲的套曲结构得到最终的确立。接着又进一步确立了由三至四个舞曲乐章组成的巴洛克室内奏鸣曲的结构原则,代表巴洛克中期奏鸣曲体裁的柯莱里的奏鸣曲长约175小节,多分段的形式结构已进而发展成划分为几个较为规则的、有一定长度的乐章部分,由于有了有组织的大小调性的安排以及较有逻辑性的节奏型和声部结构,乐曲的长度便增加了。
晚期巴洛克奏鸣曲的手法与中期的差不多,但长度增加到大约350小节,奏鸣曲套曲和每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日益规范化,其中包括两种发展倾向,其一是塔蒂尼,他代表着一种更为进步的主调风格,并朝着新颖的回旋曲式,ABA三段式等曲式结构方面发展,塔蒂尼的作品,有着很强的主调风格,与巴洛克中期比较它主要表现为高声部的优势大大增强和低声部线条的减弱,其次是赋格曲式的逐渐解体,他的作品完成了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转化的过程。
与此同时,另一位与塔蒂尼同时代的,但在创作思想上与他完全相对立的人物,便是J}S巴赫。他代表着传统的,以复调思维为主导的音乐风格,巴赫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形式,却力求使它更加完美而富有新意,他的《无》中不仅完善地继承传统的复调形式,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巴洛克音乐的主调手法和总体风格。
二、创作特征
意大利古典主义时代使器乐成为独立的艺术,那些大师在小提琴奏鸣曲方面开辟了新的天地,巴赫严肃地对待这些先辈的成就,发展了巴洛克美学原则,创造出更完美更丰富的成果,即兴式的陈述是巴赫《无》中一个鲜明的音乐特征。如无伴奏g小调奏鸣曲中的柔板:
旋律自如,像是信手写来,一个乐章只有三、四个大句构成,构思细腻、蕴含充实;往往以结尾为最高潮,强烈地趋向终结。这些都是很好的即兴写法。更可贵的是巴赫将自如流露的即兴旋律与严谨的结构融合在一起,两种不同性质的特征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正是巴赫的独道之处,虽不能说没有先例,但谁又能创作得这样天衣无缝,可以用“精辟”来形容。宏伟的气势中包含着有层次的和声结构,又融汇于旋律之中,和声的变化推动着情绪的起伏,低音都含有和弦运行的动力,高音又重叠在即兴的旋律中,正是这种即兴式陈述与严谨结构的对抗中,展示了巴赫创作特征的独特魅力。
在一把小提琴上演奏多声部虽不是始于巴赫,但他的创作可以说大大超过了前人,他继承了16世纪以来德国声乐和器乐的传统吸收了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先进技法。在吸取精华的基础上,注人新鲜的创作思维,创造出多层次的主题音调和从属音调,把复调音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运用自如地在提琴上演奏赋格就好像在几层键盘的管风琴上那样自在,萨克斯((C.Sachs)等人认为音乐的巴洛克风格是借鉴了造型艺术的经验,如旋律的“隐线”手法就是来自把从属形象隐藏在主要形象背后的雕塑艺术手法,巴赫的多声部写法处处可以得到这样的例证。如g小调奏鸣曲的赋格:
从属音调在最初只不过是一个衬托,给人突出印象的当然是那个主题音调。但通观全曲,我们会发现这个从属的音调曾以各种形式,即不同调性,不同节奏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其发展并不亚于主调。主调的每次出现也都有新的面貌,有时以高亢的情绪把音乐推向高潮,有时隐藏到流动中的音调里。巴赫的这种创作手法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但在当时也只处于萌芽的状态,他却从中以多层次的手法大大地发展了它。巴洛克以前的小提琴演奏以单旋律为主,塔蒂尼和柯莱里的奏鸣曲里出现了双音奏法,丰富了小提琴的音乐语汇,巴赫的多层次复调音乐,则创造了新的奇观。
三、风格特征
做为教会形式的《无》是以柯莱里所创作的意大利奏鸣曲为模式的。教会奏鸣曲,是因为过去常在教堂仪式中演奏而得名,但是它在内容上和宗教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和世俗的.室内奏鸣曲比较起来,在风格上和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通常教会奏鸣曲的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慢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是快乐章,在速度上形成对比,巴赫《无》也都是各自包含按照教会奏鸣曲速度的对比原则处理的四个乐章,即:慢一决一慢一快的乐章顺序。如a小调无伴奏奏鸣曲:
第一乐章:缓板,无终旋律的写作,音乐主要以调的发展来进行对比和变化。
第二乐章赋格。以复调形式为主,主要以八个基本音型为呈示和展开的线索,间插段常以单旋律为主,展开段运用了二部、三部和四部的赋格:
第三乐章:行板,用二声部复调写成,旋律抒情如歌,含有较强的舞曲因素:
第四乐章:快板,由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和多种动机音型的变化构成。
巴赫在教会奏鸣曲中不仅加进了完整的属室内形式的舞曲乐章,同时舞曲性质的音型,节奏等因素更是俯拾皆是,如g小调奏鸣曲中的第二乐章就是一首西西里舞曲,用舞曲体裁形成两声部的对位。
又如弟四乐草,急板,3/8拍,典型的室内奏吗曲的舞曲部分,两部分各自反复,第二部分旋律是第一部分的反向进行。
舞曲风格的加人丰富了乐曲的内容,同时也使各乐章之间个性化的对比更为强烈,这种对布局的巧妙构思,充分显现了作曲家非凡的音乐天才和智慧。
巴赫《无》的音乐风格是在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宗教、哲学的背景下形成的,他接受了意大利音乐中最实质的部分一一巴洛克风格及其美学思想,巴赫在运用这些美学思想时,不以僵化的“框框”看待它们,而是以敏锐的审美眼光一一把它们发展起来,把这一风格中可以发挥出来的美充分地展示出来,巴赫的《无》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但并非从对现实的直接感受人手作描述,而对现实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他的宗教理念一致起来,注人到艺术中去,高度发展的巴洛克美学思想是巴赫《无》中最闪亮的风格特征。
结论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是巴赫小提琴音乐创作的优秀作品,同时也是集中体现巴洛克音乐风格和特征的典范作品。它继承了传统的音乐语汇,综合总结了几乎所有的巴洛克音乐的技法和特征,并使之成为统一完美的整体。他的和声创作是一个超越时代的领域,他除了全面掌握巴洛克晚期常用的和声手法外,还创造了大量新的和声语汇,他的和声新颖丰富,不仅超过了同时代所有的作曲家,甚至也超过了18世纪下半叶的所有作曲家,并给予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以重大的启示。
巴赫的创作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只属众多作品之一。但它却是巴洛克音乐史中引人注目的作品,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持久和广泛的影响,更在于它融汇和归纳了巴洛克整个时代的美学见解,音乐风格以及创作技法,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们深人的诊释和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巴洛克时代的器乐演奏风格和音乐风貌是非常有益的帮助。
篇11:剧创作的价值取向和戏剧的动作特征论文
剧创作的价值取向和戏剧的动作特征论文
作为一个戏剧工作者,我曾经参加过许多次的戏剧汇演,赴省去京也有数次,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剧本,我很为我们地方的专业和业余的戏剧作者的创作精神所感动,他们不计报酬,青灯黄卷,呕心沥血地写出洋洋万言的大戏,可是讨论的时候总也通不过,即使勉强拿到舞台上演出,也是和者盖寡。我很为他们惋惜,也想和他们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却又怕才疏学浅,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不过,我觉得还是一起来谈论一下有关戏剧创作的问题,探讨一下对戏剧的认识,肯定会大有裨益的。
首先是戏剧剧本创作的价值取向问题,这个问题决定着作者的创作意图价值取向在戏剧创作中谁也回避不了,他一方面是创作者戏剧表达的思想观念倾向和创作态式的反映,也是衡量创作出的戏剧作品价值几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当下商品经济发达、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语境中,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艺创作。细化在戏剧创作中,有些剧作家难免被艺术之外的功名利禄的挑逗锁吸引,使得戏剧艺术自身的价值被一定程度地忽略或遮蔽。更有一些编剧创作心态浮躁,迷失于价值观念的的困境之中。更深入地说,一步戏剧剧本千辛万苦地创作出来,即使能搬上舞台,又能所得几何?稿费一万,还是两万?而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少则一两万,多则十几万,这之间巨大的差距让戏剧工作者难免没有想法。当前戏剧编剧创作队伍日渐减少,就是受到影视剧创作丰厚稿酬的诱惑而无法专心于舞台剧创作。另外,一些编剧创作方向不明确,不能独立思考,盲目跟风,失去艺术自身的价值标准。更让戏剧编剧困惑的是,现在一些院团将戏剧创作的目的直接指向获奖,不惜重金打造剧目;而一些民营院团,则单纯追求利润,使戏剧沦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工具。在舞台表现上,戏剧背景的大夸张、大制作,甚至运用影视手段,实际上暴露了戏剧创作者想象力的匮乏,也低估了观众的想象力。这种过于侧重外在形式的表现而忽略了戏剧对情节和人性的关注,这无疑是在戏剧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问题。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无原则地迎合市场和观众的低级趣味,更是对戏剧艺术品格的一种降低或侮辱。
很多剧作者反应过,我们的剧本没有止境地改来改去,都是为了实现领导的意图,不然就是通不过审查。这也是目前戏剧发展的.瓶颈,有些领导也许是出于好心,对作者的剧本事无巨细,处处“指导”,搞得剧作者无所适从。这种关心实际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正想曹禺先生所说:“现在是束缚太多了,也许领导的意思倒不一定是这样,但是不知怎么搞的,就使作家陷入圈圈里边。我写《雷雨》时,也不怕人说,也不怕人批评,现在是多方面的顾虑。我觉得创作是不能勉强的,是自然流出来的,不能勉强要表现四个现代化,要表现这个,要表现那个。一个作家要有艺术良心,要有责任感,要对人民有贡献。相信他们会这样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四个现代化。一个剧本、一部小说就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样是不行的,不能这么干。我搞了一辈子社会问题剧,总是觉得应该更深刻更广阔地反映这个时代。”我们的作者应该反思,我们的戏剧工作的领导者也应该反思,不要让这种无形的束缚限制了我们戏剧事业的发展。
我愿意和作者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戏剧的基本理论,什么是戏剧剧本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强调戏剧剧本呢?盖因为“戏剧创作”和“剧本创作”是两个概念,戏剧创作说的是包括舞台上导演的二度创作和剧本的创作,甚至还有舞台、美术、灯光、服装、音乐等方面的大戏剧,而剧本创作则是是写在稿纸上的故事,这个故事还要进行人物分析、动作提示、场景安排,当然,更重要的是唱词的设计。大家都知道,戏剧是由原始歌舞渐变形成的,在舞蹈里加进了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戏。戏剧里所有的故事情节是假设的,所以汉语的“颉弊质怯伞靶椤⒏辍倍字组成“真戈虚杀”是也。所谓说书的嘴,唱戏的腿,马鞭一扬就是日行千里,这就是“虚”,也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了。因此,写戏剧不同于写电视剧,剧作家写舞台剧时应考虑演员立在舞台中间面对观众,而写影视剧,则是面对镜头和画面。但无论是面对观众还是面对镜头,创作剧本首先要会讲故事,要讲正在发生的、看得见的、可以在舞台上效仿的故事。而故事就是通过演员的动作表现的,所以剧本的故事要有动作性。古希腊哲学家,戏剧理论家亚里斯多德认为“动作是戏剧的根基”。而且认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动作,而不是性格的发展。这一点可能会有争议,因为很多戏剧理论家、文学理论家都曾经研究过,认为故事是随着人物性格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姑且不论。
什么是戏剧动作?我认为,就是戏剧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戏剧冲突。而“冲突”必须由行动来完成。这行动就分为:第一,动作的铺垫阶段,或者叫冲突、矛盾的准备阶段;第二,激发阶段,这个时候人物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表露,对立,这是戏剧冲突表达最充分的阶段;第三,高潮阶段,矛盾激化,故事发展到顶点,各种冲突集中显现,民间俗称这个分阶段叫做“不杀奸臣不煞戏”。这三个阶段贯穿全剧,从而形成完整的“戏剧动作”。
前面我说过,也有人把故事(戏剧动作)的发展归纳为人物性格的发展走向,认作是戏剧的基本要素,离开“人物性格”的事件和情节是无法形成的。这些理论如果是对待小说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这样一来剧本与小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戏曲属于文学,但是不能讲戏曲就是文学。小说家描写人物性格,可以通过多种手法对人物的内心独白,环境渲染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戏剧却不能,你难道可以站在舞台上把周围的环境说一遍吗?所以戏剧的环境、故事进展、和人物个性不能靠剧作家的文字叙述来交待,必须靠动作去直接在展现在观众面前。
现代社会里,我们剧作家面临着现实价值选择的种种诱惑,但是我们仍应坚守戏剧的艺术品质,坚守戏剧创作的正确价值取向,重塑戏剧艺术的神圣光辉。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的戏剧应该彰显戏剧独特的审美价值,戏剧创作应该是创作者内心精神诉求的真诚体现,编剧不应该被名利、获奖所诱惑,而应回归到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来。市场是把双刃剑,它能带给艺术创作积极的影响,也能对艺术创作激发出能量,使艺术回归自身的价值,从而在市场和艺术价值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
勿容置疑,戏曲要走向美好的未来,戏剧剧本创作是基础。曹禺先生说过,“繁荣的关键是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我们国家的戏曲事业的发展遇到了困境,“剧本荒”的困境则更为突出。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现在我们的剧作家,创作环境远远比过去好多了,创作条件也好多了,但经济大潮的冲击和金钱的诱惑也很严重。不能静下心来,安于暂时的清贫是写不出好剧本的。我们的剧作家要学会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不动摇,坚定走好戏剧创作之路,才能创作出更多大气磅礴,影响深远的好剧本来。
篇12:福雷钢琴组曲《船歌》的创作特征探析论文
福雷钢琴组曲《船歌》的创作特征探析论文
福雷被誉为法国近代的“旋律大师”“抒情诗人”。他笔下的钢琴作品宁静优美、高贵典雅,听来令人如痴如醉。《船歌》就是他钢琴创作的核心作品,由十三首风格各异的作品组成,每首作品都有一个标题,串联起来描绘了一幅水波荡漾、小船轻曳的美妙画面。下面先简介《船歌》的创作背景,然后从多方面对其音乐本体展开论述,希望为大家全面、细致地领略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帮助。
一、《船歌》的创作背景概述
《船歌》是福雷毕生心血的结晶。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始于1883年,共历时38年之久。其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写作的《船歌》更加注重旋律化,作曲技法自由奔放,充满了忧郁而甘甜的感官美,体现了法国音乐特有的优美、细腻、抒情的特点;中期(19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福雷的音乐创作逐渐成熟,《船歌》的音乐表现力也不断增强,大量半音化体系的运用,打破了原有的调性感,非常富有时代气息;晚期(20世纪初),这一时期福雷的创作达到巅峰,《船歌》的创作手法也越来越精炼,和声应用进一步复杂化,节奏效果更为朦胧、踌躇,旋律相对朴素,作品整体上散发着内省、宁静、明澈、沉穆的神韵与光彩。
二、福雷钢琴组曲《船歌》的创作特征
在《船歌》中福雷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独特创造性,为古老的船歌体裁注入了新的音乐语言:在曲式结构方面,福雷较多地采用了三部曲式,这其中既有传统而又严谨的单三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又有突出主题变化的回旋曲式;在音乐旋律方面,既有线条清晰的单声部旋律,又有层次分明、表现力强的多声部旋律;在和声写作方面,福雷使用了离调性变音和交替性变音两种手段为旋律增色;在节奏安排上,福雷既使用了传统船歌体裁典型的节奏音型,又使用了4/6、9/8拍等富于变化的流动性节奏型和节奏重音……所有这些创作技法的运用使得整部作品优美曼妙,宁静明澈,引人入胜。下面笔者就详细论述《船歌》的创作特征。
(一)曲式结构
曲式是乐曲段落排列的形式。在钢琴组曲《船歌》中,福雷在以往常用的曲式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良,使其更加适应船歌体裁自由发展的旋律。下面笔者就以这部作品中最常用的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为例,详细论述福雷在曲式结构上的创作特征。首先,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三部曲式在钢琴音乐写作中非常多见,因其由三段旋律构成,故称为三部曲式。通常三部曲式的结构为A+B+A,即呈示段―中段―再现段。在《船歌》中,福雷不满足于三部曲式固定的再现规律,在其基础上添加了一段相对灵活的再现部。这样,曲式的整体结构就更为灵活机动,能够更好地适应乐曲主题和情感的变化。以创作于1883年的《a小调船歌》为例,福雷采用A+B+A1和A+B+A2的三部曲式进行段落组织,原A部主题选择了小调音节,而再现部A1和A2则分别选择中庸的小快板和类似小快板的行板。这一安排虽然看似同A段的主体风格一致,但带有静中有动的力量感,呈现出比一般三部曲式更富变化的表现力。其次,回旋曲式。传统回旋曲式是指同一主题反复出现,同时内部穿插新材料的结构。福雷在《船歌》中为了能够增强乐曲间的对比效果,采用了复二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进行“反复”和“循环”设计。以第五首《升f小调船歌》为例,福雷在原复二部曲式的基础上循环了两个插部的升f小调,这样,乐曲就随着插部的不断级进向前推进,有效地增强了乐曲的情绪,并最终推送旋律到达了高潮。
(二)旋律
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的灵魂所在。在《船歌》的旋律写作方面,福雷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以一种带有浓厚法国浪漫气息的方式写作旋律,使得作品听来华丽飘逸、精致典雅、流畅优美。下面笔者就从单声部旋律写作和多声部旋律写作两方面详细阐述《船歌》的旋律特征。首先,单声部旋律写作。在《船歌》中,福雷力图用最精简的音乐材料创造出最质朴自然的旋律,因此他选择了大量单声部旋律进行乐曲编辑。他笔下的单声部没有大喜大悲,只有内敛含蓄,调式调性也较为模糊,整体上给人一种空灵高远的感觉。以第十三首《C大调船歌》为例,福雷从第一小节到第七小节都采用了低音八分音的单声部,这种没有波澜起伏的旋律形象地表现了安详平静的湖水,听来令人内心沉静。其次,多声部旋律的写作。福雷在多声部旋律写作上技巧高超,他尤其喜欢对多声部进行线性处理,使其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同时增强作品的和声效果。以第六首《降E大调船歌》为例,福雷将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同时放在旋律内进行处理:低声部稳重冷静,中声部清晰明澈,高声部则灵动跳跃,三个声部结合有效装饰了E大调线条的旋律,同时烘托了隐藏在旋律下的织体,使作品呈现出绝佳的立体音效。
(三)和声
在和声写作方面,福雷既承袭了古典主义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又不断创造新方法扩充原有和声范围,尤其是在变音运用上更是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大胆与独特。在聆听《船歌》时,我们发现,这部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飘忽不定、边界模糊的音响效果,这些都得益于福雷变音手法的运用。下面笔者就从离调性变音体系和交替性变音体系两方面详细论述这部作品和声写作特征。首先,离调性变音体系。离调性变音体系是对和声“半音化”前所未有的发展,也是浪漫主义作曲风格的重要表现,是指在古典主义大小调和声体系确立的基础上,采用属七和弦或主和弦对大小调和声体系进行串联、组合,从而使之形成具有色彩性的变音音程的和声构造方式。以第十首《a小调船歌》为例,福雷在调式内部大三和弦为主的临时主和弦上加入了一个副重属七和弦。这种临时“转调”并未改变和声结构,还能带来模糊的离调效果,十分适合作品的氛围表达。其次,交替性变音体系。这类变音体系是指变音在大小调前后交替出现的和声构造方式,能够串联和声内部素材,使它们融合度更高,听起来更加柔和、迷离。如在第七首《d小调》船歌中,福雷就选择了交替性变音,同主音的大小调内交替出现三级音和六级音的变音,大大淡化了乐曲的功能性,使它们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发音的“团块”旋律。
(四)节奏
在《船歌》中,福雷的节奏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既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炼简约,又带有浪漫主义的自由洒脱,充满了理性的魅力。下面笔者就从流动性节奏型和重音安排两个角度入手详细分析这部作品的节奏特征。首先,流动性节奏型的运用。在这部作品中,福雷为了增强作品旋律的流畅性,突出作品悠扬、富于歌唱性的乐曲氛围,采用了大量节拍较为集中的复合流动性节奏。这些流动性节奏型能够以三对二、四对三等形式实现节拍的交错排列,还能划分节奏内部的演奏时值,使作品听起来更加规整。以第八首《降D大调船歌》为例,福雷在复节奏的基础上纵向叠置了多个三连音节奏型,这些三连音节奏型不但同周围的“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形成了鲜明对比,还均匀划分了音符时值,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很强同时又自由奔放的音响效果。其次,重音的安排方式。重音在节奏写作中必不可少,能有效引导乐曲动向,切分乐曲氛围,赋予作品立体的层次感。在《船歌》中,福雷采用了大量六拍子停顿重音,这些重音以强弱弱―次强弱弱的轻重次序排列,打破了以往船歌节拍固定的规律,使乐曲更富节奏动感。
通过以上笔者对福雷钢琴组曲《船歌》创作特征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福雷将古典主义音乐精髓、法国民族音乐语言同个人独特创作手法完美结合起来,造就了西方音乐史上船歌体裁的典范。作为当代音乐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这部作品,为自身的钢琴学习与实践积累宝贵的理论经验。
篇13: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论文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
论文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创作是其全部创作领域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裁之广,数量之巨,水准之高,是其许多同时代的作曲家所不能企及的。本文力图从音乐创作的旋律、和声、织体、配器等几个角度人手,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作出简明而清晰的概括。
作为一位跨越19一20两个世纪的最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iRachmaninoff,1873一1943)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主义迭出、流派纷呈的时代。但就其音乐的整体风格而论,他还仍应被看作是一位具有强烈而引人注目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的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尽管他的音乐中借鉴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各流派代表者的个别作曲技术元素(特别是塔涅耶夫的复调和斯克里亚宾的和声)。
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交响音乐、钢琴作品与艺术歌曲。但在其蔚为可观的音乐作品之中,钢琴音乐的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是在当今的音乐表演舞台上,仍闪烁着熠熠的光辉,甚至成为许多钢琴演奏家们的“必经之路”。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直接根植于19世纪的浪漫派音乐,特别是承袭了肖邦和李斯特的创作特点,同时也有着舒曼与勃拉姆斯的影响。就其音乐创作的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而言,拉赫玛尼诺夫所使用的音乐材料并不象他同时代的作曲家那样复杂,但蕴涵在其作品之中的、极高水准的方法与技巧,却是许多他的同时代的作曲家所不能企及的。本文将从音乐创作的旋律、和声、织体、配器等几个角度,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作以简明而清晰的概括。
一、旋律
拉赫玛尼诺夫极为重视且长于旋律的写作,他是继柴科夫斯基以后,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俄罗斯旋律大师。
拉赫玛尼诺夫曾这样描述旋律在创作中的地位:大作曲家应永远最先关注音乐的主导因素―旋律,因为它是整个音乐的首要因素:完美的旋律就意味着和声的外形……就这个词的最高意义而言,它是作曲家最关键的目标,如果他不能创作出长期存在的旋律,那他掌握作曲技巧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极其的`优美流畅且富于表情,曲调的歌唱性经常如其声乐作品般的美丽而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那种凝重的、乡愁式的悠长旋律,不仅能够丝丝人扣地深人人心,而且更能够充分的展示出拉赫玛尼诺夫对于旋律处理的独特魅力和过人之处(旋律倾向扩展和长时间的发展)。这个特点在他的许多钢琴作品,尤其是钢琴协奏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公认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高杰作”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就汇集了许多至今仍旧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曲调: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第二乐章的主题、第三乐章的副部主题,如此众多的主题音调并置于同一作品,不但不会让你感觉到听觉上的混淆和秩序上的紊乱,反而是协调相辅、自然天成,每首都同样的优美动听,每首又都异彩纷呈,让人不得不感叹作曲家深厚的写作功底与创作灵性。
在保持旋律间共性联系,使得同一作品的旋律风格得以完整统一的同时,拉赫玛尼诺夫在旋律创作上的强烈个性与高超技艺又使其作品中时常蕴含着浓淡各异的色彩差异与强烈的戏剧张力。
同样是在《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安排了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单簧管展现出的、充满意志力但又饰有阴暗而严厉色调的主部主题,与由钢琴接续下来的、充满歌唱性且又宽广激昂而自由流转的副部主题的旋律对比,前者刚毅严峻,后者明朗激奋,两种性格与情绪的强烈对比,相得益彰地构成了第一乐章中音乐主题的戏剧性冲突,从而使《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形象突显得丰富鲜明而富于哲理。当然,这种创作手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其他钢琴作品中也屡见不鲜,甚至成为其大型作品中典型形象对比的不变式。
上行二度的音调动机(尤其是在高潮中的)也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中一种极具特色的写作手法。从这种典型的器乐语汇中,我们不难看出柴科夫斯基风格中的音调特点对于拉赫玛尼诺夫的影响。柴科夫斯基常从下行的二度中引出叹息的音调,并加以全面的发展和变奏,将其中的各种情绪―哀怨、呻吟、哭泣、绝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拉赫玛尼诺夫却没有完全照搬柴科夫斯基的传统,而是把目标转向了上行二度,因此也就完全改变了柴科夫斯基叹息情调的形象一内涵,转而变得相反―光明、愉悦、狂喜和热烈。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中,每每都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旋律出现,并且大多优美流畅、质朴自然。这点应归功于拉赫玛尼诺夫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热潮如涌的创作灵感与俄罗斯厚重的民族情怀。一如密尔斯坦所说: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除了保有了肖邦音乐的浪漫元素、李斯特大钢琴家的巨匠风范、最重要的是他的旋律是俄罗斯式的悲切、哀伤、优美而富于旋律化。的确,俄罗斯广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确实是饱含创作热情又富于创作灵性的作曲家的无尽源泉―尽管这种素材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来说是间接而非直接的。同时俄罗斯多民族国家的特性,又使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常伴有异族的风格情调,如(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副部主题的旋律与(第三钢琴协奏曲》主部主题的旋律,就隐隐地透射出一种神秘的东方情韵。
二、和声
拉赫玛尼诺夫有着特殊的和声写作手法,他是处于传统与近现代之间、探索色彩性和声技法的杰出大师。
拉赫玛尼诺夫所处的时代,正是作曲技法、尤其是和声技法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各种不同结构的和弦、尤其是不协和和弦的自由应用;不同于传统调性的新调性观念、无调性及十二音序列技术的应用;调性重叠、数理性处理等复杂技法的应用等等层出不穷。但这些不断更迭的“先锋技法”,似乎对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仍然坚持着传统:坚持以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为最基本的和声材料,坚持以传统的调性功能和声为最核心的创作手法。但传统亦非绝对,因为其作品中大量的对于调性和声所进行的各种色彩性的处理,已很难用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前期浪漫乐派的“和声理论”来进行分析了。这些无疑可以使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是在继承了俄罗斯乐派先辈们(如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尤其是在和弦使用的范围与处理的形式方面。于是我们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瑰丽多姿的色彩性技法是拉赫玛尼诺夫最主要的和声技法。当然,以色彩序列为基础的变音体系与简单而有限的近现代和声技法(本文不做分析),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也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色彩性和声技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中几乎是随处可见:单插人、双插人、调插人、多插人、同轴和弦、间隔插人……类型多样、变化繁多。调插人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变奏十九的结束部分#vi一#f小调的插人;(第二“悲歌”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标号17后五小节起)d小调中6G大调工-VI一V的插人。间隔插人如:<音画练习曲》之I第IO小节f小调间A大调的插人;(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引子(标号41前三小节起)g小调间B大调的插人……(各种技法这里不一一列举)。如此丰富多彩的和声技法与和声语汇,无论是为了在单纯的旋律与丰富的和声之间构成立体的织体对比,还是为了以表象的稳定与内在的紧张造成情绪上的剧烈反差,最终,它们都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巧妙安排与超凡脱俗的笔法之下,浑然天成的构成了其个性鲜明的缤纷音画。同时,拉赫玛尼诺夫这一丰富的色彩性和声技法也同他杰出的旋律一样,成为其独特的音乐标记。
三、织体
这里所说的织体主要是作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一和声、在高潮时语义论述的特殊陈述形式而提出,并非作为专题阐述。
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激情与奔放情感在高潮时的旋律-和声手段上,可谓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连续不断的和弦宣叙调与旋律重叠八度的织体手法,构成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在高潮处理上的又一特征。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在高潮处理时所特有的和弦宣叙调―在同一个高峰上两三个或整串反复的和弦(或和弦组),在表情意义上相当于声乐作品中旋律达到高潮时的延长音,但在音响上却可以表现出戏剧性的气势和力量。而作为八度重叠的织体手法,通常都会成为高潮区强化主导声部的补充手段,左右手密集紧凑的八度旋律,伴随着抒情主题进人总结,然后在不断高涨的热潮中庄严收场。如(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尾乐章,就是在这种织体的对位层次―管弦乐队(有主题)与钢琴(有和弦的对题)的对话,采用激情的和弦宣叙调与点睛之笔的八度重叠,加之互补性的节奏的巧妙安排下完成的。
四、配器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钢琴表演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有着无与伦比的高超技巧,但他却从不将演奏技巧放在首位,而是让它服从于严谨的艺术构思。
对钢琴的深透了解,使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钢琴自身的性能,而且非常的钢琴化:无论是内省沉思的、还是热情奔放的,变化外向的、或是技巧高难的,无一不独具匠心、色彩迷人。前奏曲、(音画)练习曲、奏鸣曲、变奏曲、协奏曲,体裁多样且又数量可观,并都有着极高的创作水准。尤其是他对乐队配器的独特见解与高超的写作笔法,使他的钢琴协奏曲在对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处理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和统一,体现出他音乐创作水平的最高境界。
同时,作曲家与钢琴家的双重身份,也使协奏曲这一器乐体裁,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既能充分显示其高超的个人技巧,又能够充分表达其深刻艺术内涵的最佳方式。作曲家的身份既可以使他的作品不至于成为空洞无物仅是技术展示的练习曲,又可以使每一次高难技术的出现成为其音乐发展的必然;钢琴家的身份则能够在充分保证作品高难技术的前提下,将技巧的极限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炫技”,就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存在了。
拉赫玛尼诺夫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上并未象肖邦、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那样―“在乐队伴奏下的钢琴独奏”及“以乐队部分为间奏的华彩段的连接”,一味地强化钢琴的主导地位,而是始终把握这一主要乐器在整部音乐中的比例关系。很多的时候,钢琴都是作为乐队正常的一员和整个乐队共同来推动音乐的前进。这种作法不仅是为了适应作者在曲式上的特殊构思,而且使得更多乐器的色彩在作品中得到发挥,同时也达到了总体布局中个性与整体发展的均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作曲家让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等逐一加人钢琴的独奏,给人以耳目一新、丰富多彩的听觉冲击。
个性鲜明的旋律、色彩斑斓的和声、戏剧性的高潮设计、独特高超的配器手法,加之对音乐创作的持久热情,这些因素的综合,搭建出了拉赫玛尼诺夫五光十色的音响。
篇14: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教学中如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论文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教学中如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论文
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历来讲究地域特征的表现。不同的地域形态、不同特色的地域蕴含着各有特色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形态,地域特色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表现,体现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集中了水画作品的个性、气质、精神,更体现了画家的个性、情感、审美意识、审美修养。画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地域特征,是画家从小耳濡目染、寄托情感的载体,包含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故土情结,是山水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高校美术教学中,中国山水画教学包括临摹、写生、创作。一般临摹教学过程中,多以临摹中国古代山水、现当代山水画为主,写生则根据学生出去采风地点及结合自己掌握的临摹技法进行写生,创作过程则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创作,其目的主要是学会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空间、虚实、主次、笔墨等基本表现技法。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对学生在作品的意境、情感、个性特征、审美意识等方面要求不严,让很多学生在写生创作时相对随意,由于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就无法让学生有明确的创作目的。创作中容易忽略结合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表现地域特征,使得学生的毕业创作不容易出现较为优秀的作品,没有真正达到山水画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中有意识的结合学生家乡的地域特征有目的进行临摹
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中,临摹课程由于相对的随意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只能喜欢什么就临摹什么,很多学生基本上不会想到今后自己写生和创作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等到自己想结合自己家乡的地域特征进行写生创作时,由于没有前期的明确的准备工作,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意境表现就很难表现出来,表现主题不清楚,不知道画什么、怎么画。自己的作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深度、没有品位、没有情感,学习目的和创作目的就没有做到学有所用。事实上,很多中国山水画家在写生创作过程中都认识到地域特征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性,而不是茫无目的的乱画。傅抱石外出写生时常随身携带的一本书是《地貌学》,其目的是能在写生创作中能很好的结合地域特征进行创作。宋振庭在《关于傅抱石先生》一书中认为“画山水你不从地质的纹理、地质的科学、地貌的科学去寻求事物的本来面貌,仅从纸上来画山水是没有出路的。”可见什么样的地域特征就要相应的选择什么样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这就是古人所谓“远看取其势,近看取其质”。山水画不是凭空捏造,画家都是在学习一定的技法表现后,观其表、察其形,意会其本质特征,表现其精神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地域特征明确学生今后可能的创作方向和主题,选择适合的临摹范本,学习相应的山水画表现技法,做好前期的'铺垫。
二、山水画写生中结合地域文化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
中国画自古就有“师造化”的传统和“应物象形”的绘画法则,也就明确告诉我们山水画应该有自己的形象外貌、气质特征,即地域文化特点。比如:东北地区有冰雪山水、北方太行山水、广西的漓江山水……等不同的山水画特点。不同的地域特征,画家们的表现意识、表现技法各不相同。有的是平原景色,有的是丘陵地带,有的是黄土地,有的是险峻高山,在表现上也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表现技法,才能把地域特征表现得形神兼备,才会有自己的艺术特点,才能更加吻合画家的心境、意境和情感。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各种不同的皴法,适用于不同地域形态。以贵州地域特征为例,贵州地形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多灌木,山势险峻秀丽,云遮雾绕,山上有地有村寨,多属于亚热带气候,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在表现技法上多以斧劈皴为主,才能把那种险峻的山势表现出来。同时贵州多吊脚楼、石板房,河流瀑布众多,使得贵州的山水更有灵气和灵性,表现技法上就需要有气势,要体现出贵州的秀丽、湿润、神秘、幽深、古朴等特性。贵州学生在写生时就不能过多选择北方山水画为参照,应多以南方的山水画为范本,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体现贵州的地形地貌。
三、山水画创作中表现好地域特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意境
山水画创作的情感表现和意境表现是绘画艺术的最高要求,正所谓的情景交融,触景而生情,以境来表情,是画家审美修养、审美情趣、人生感悟、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山水画中通过技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就是情感意境的表现载体,在客观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是艺术表现的至高境界。灵感来源于自然,表现又高于自然,只有画家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做到融情于境,以境表情。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和形象表现是为意境情感服务,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的表现才能做到中国画的所谓“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的最高要求。李可染认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我们眼中的客观事物、思想感情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表现出来的如诗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黄宾虹说“六十岁画山水是先有山水而后有笔墨”,我们的高校学生画山水画是先有笔墨后有山水,不忠实于情感,更谈不上意境表现,使自己的作品苍白无力,没有特征,没有生命。这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明确学生的学习高度、深度、方向和目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和创作。
在我们的高校山水画创作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情感意识和审美意识,才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画山水画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主题、表现技法。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有自己的故土情结,而我们自己从小所处的地理环境就是我们最熟悉、最有感情的艺术灵感来源。这种对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特征的认识和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最自然的心灵表白和契合,没有修饰,不是无病呻吟。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山水画家作品来看,这些画家“闭”着眼睛就能画出自己熟悉的山水画,并能体现出意境和情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眼中的故土,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们心灵印记,只要我们自己把握好临摹学习的方向,这些能表现我们眼中的树木、山水、土地的基本技法学习不是难度,难的是如何去应用这些技法表现我们自己的“心像”。技法表现和情景交融是一个逐渐磨合的过程,不是谁都可以一下子就能做到笔到意到,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重新体会,才能达到一种艺术的升华,这种创作过程需要结合我们的个性、情感、观察视野、表现角度来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先画一些小的山水画,从基本笔墨技法来表现我们熟悉的山山水水,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滋生自己的情感意识和审美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爆发出绘画灵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画大一些山水画作品,并在这些绘画作品中去推敲线条应用、虚实表现、空間表现、笔墨表现等,逐渐融情于景,就可以达到意境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画,还要去感受和体会古代画家山水画家艺术表现和情境表达,学习他们如何做到的“应物象形”,如何做到笔墨、形象、心像的高度统一。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达到“用心画画”,而不是“用笔画画”,只有这样,我们在表现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境和情感。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有气质和精神,有形象和个性,才能赋予作品的生命力。
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山水画临摹、写生创作教学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前期的学习铺垫都是为了学生很好的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要提高学生的山水画创作水平,必须从临摹开始,注重教学内容,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把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内容融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创作中有一个清醒认识,很好地结合自己熟悉地域文化特征进行表现,融入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艺术的表现自己的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达到意境与情感高度的融合,真正的表现出山水画的核心精神,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钢琴的教学论文2022-05-07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2022-11-17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2022-12-17
论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的重要性论文2023-09-08
少儿钢琴教学论文2022-12-18
网络视觉艺术风格的成因探讨论文2022-12-15
高中优秀教案范文2022-12-01
试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2022-07-22
音乐鉴赏心得体会2022-05-02
从西方音乐学构架中谈我国音乐理论教育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