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电影影评

时间:2022-05-02 22:06: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宁波小歪”为你分享6篇“香水电影影评”,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香水电影影评

篇1:香水电影影评

十六世纪前,自香水被意大利人创造后,它之于绝大部分人只是纯粹的动词,一个吸引人并陶醉人的动词。但对于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一个气味天才,却是和“存在”相同的名词。

格雷诺耶的诞生除开死神的意愿显然还带了讽刺的意味。他的童年,没有爱,只有流离辗转和挤落。他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甚至无法遇见爱。但气味却让他体验一派生机勃勃,领悟生活的喜悦。于是他凭这巴黎最灵敏的鼻子捕捉它、创造它,构筑自己的王国,为之开疆拓土。

尔后的际遇更使他不得不琢磨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当然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像扁虱一样渺小地存在,毫不起眼;而他只消情迷于自己创建的气味王国。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由此不过是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此,他才能存在于这世界,才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时格雷诺耶对于“存在”的意义还很模糊。“存在”对他来说和“生存”没多大区别。他所考虑的仅仅是自己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活下来,不至出局。关于香水的梦想也只是基于“活着”的上一层建筑。对格雷诺耶来讲,这比探究“存在”显得更加现实。

他情愿避开人类,这压抑了十八年的人的气味,一种臭味,终于得以化解。他孤独,仍寻求孤独。独自一人让他无比宽心,安全、自由,不提防、无仇恨。

这个国家最远的火山无人问津,它纯洁、干净。他迷恋它,留恋它。七年,他栖息于此,彻底远离人的气味。但当他发现他自己根本没有气味时,恐慌,如空气将他包裹。在格雷诺耶的气味王国里,一切都应该有气味。但是他没有。

西方哲学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对格雷诺耶来说,他自己就是不存在的。他的王国里一切都有意义,但这个创建者――他自己――却没有,或根本不存在。他不存在,那么他无法给自己下定义,他什么都不是,他无法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

于是他制作了一种模仿人的气味的香水,第一次传播人的气息。他成功了,骗过了所有人。他不再是那个擦身而过却毫不在意的人,也不是相视而笑后转头即忘的人。只是一种气味,便将他的邪恶、阴险完美地隐藏在人群中。

略施手段就让自以为是的人们上了大当,在他看来,人不过是愚蠢的动物,其他什么都不是。他们凭呼吸思考,而气味却同呼吸捆绑一起。气味能够刺激神经将其和感情或者经历联系在一起,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格雷诺耶认为只要控制人的呼吸,便可控制人心。人的气味远远无法满足他,他要超越它。他要制作一种香水,一种凌驾于任何气味的香水,这种香水使人入迷甚至激发爱欲。而他,就是这种香味的载体。

对于这种香味他再无法忍受只能存于记忆。他要占有,哪怕最终失去。这香水,需要等待、需要雕琢、需要牺牲。

对于后者,他毫不在乎,反觉理所当然。根据弗洛伊德的陈述,格雷诺耶的行事规则几乎即是本我的“快乐原则”。绝世的香味使他获得满足感,同时激起他从未有过的爱欲;以这香味为主体的香水又是他证明自己存在,并折服众人的关键。这是他所有行为的直接动机,也是欲望的源泉。而“自我”不过是处理他在达成目的过程中与外界规范发生冲突时的协调机制。他不喜与人交往,却游刃其间;他尽量避开人类,只当他的目标存在不得不跨越的鸿沟时,方与人磨合。

香水的代价是25名少女花一般的生命。她们被摘掉时,香味在最全盛的时刻凝成点滴的精华。正如格雷诺耶构想的那样,香水激发了人类灵魂里最原始的爱欲。这一刻,在万人面前,他确实证明自己真的存在了,因为众人正深深地爱着他,神化着他。他应该满足还是狂喜?不,他反而嘲笑和憎恨。他的目的确已达到,人们臣服于他伟大的香水,宣布他的无罪与神圣。但与其说人们爱上他,不如说爱上这种香味。除却表层的浮华,暴露的还是那个丑陋、无味的内里。他创造了这情愫,如今恨不得摒弃它。他们因香水而爱他,而他对他们丝毫没有爱,只有恨。但无论他怎样恨他们,在香水的作用下,他们只能爱他。

格雷诺耶得不到真实的感情,更无法容许它虚假的存在。凭这香水,他可以为所欲为,但他反觉已钻进了死胡同,前方再无路可走。于是他回到巴黎,在全年最热的一天,像他出生时一样,所有臭味以最大程度传播,以这香水的慑力结束他的生命。

少时的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塑造作用极大。格雷诺耶后来的排斥、憎恨,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诸多疑惑与这段时期的惨淡生活不无关系。他的一生充斥了数不尽的矛盾与冲突。他渴望爱,却无法享用,绝望后他将对爱的追求转化为对人类的憎恨。他本身没有气味(尽管一开始他浑然不知),却对气味情有独钟。他厌恶人的气味,却仍渴望拥有它,像个正常人,于是他仿制这种气味。当他带着上帝赐予的天赋和撒旦赠与的灵感周旋于世时,他决心用香水愚弄、报复所有人,却仍无法像个常人般爱与被爱。

在他的一套气味理论中,格雷诺耶一直试着向自己解答一个问题,即“我是否存在”。但他无法解答,直到最后仍在困惑。他从扁虱开始,逐渐成为旁人心中一个伟大的存在,却最终无法被自己接受,归于往来的尘土。

篇2:香水电影影评

影片开场是巴黎街市的景象,十八世纪的香都弥漫着难以想象的恶臭。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在鱼摊旁。他矮小、丑陋,身上没有任何气味。除了这一奇怪的缺陷,格雷诺耶还拥有常人不及的嗅觉。他出生后被母亲抛弃在垃圾堆里,幼年时加拉尔夫人把他作价出卖,从此,格雷诺耶以苦力活儿果腹。

为人唾弃的岁月里,他梦想复制自己嗅觉内的所有气味,使它们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再现。巴黎是格雷诺耶的寻香园,在塞纳河边,他邂逅了纯美善良的少女香。为了占有它,格雷诺耶掐死了卖水果的姑娘。那天夜里,他隐约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方向。

格雷诺耶向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克展示天赋。巴尔迪克将他买到香水作坊当伙计。格雷诺耶开始为自己试制各种香水外衣,他的香水拯救了作坊并使它显赫一时。在这段日子里,格雷诺耶发现,气味是唯一能够深入心脏的东西。它在那里把爱与厌恶区分。谁掌握气味,谁就掌握了人们的心。

获得自由的格雷诺耶隐居山上,滤尽往昔令人作呕的气息后,他游历法国寻找操控人们行为意识的香气。在一个港口小城,格雷诺耶再度从少女们的身上发现了它。

格雷诺耶杀死26个少女,提取她们尸身上残存的体香制造最蛊惑的香水。这瓶具有魔幻色彩的香水,使他把处决自己刑场变成了获取爱戴的狂欢地。当小城为格雷诺耶心旌摇荡的时候,格雷诺耶返回巴黎。在他的出生地,人们被一瓶奇异的新香迷惑,疯狂地把格雷诺耶撕成肉块,分而食之。

《香水》的上映让人们期待了二十年。二十一年前,Süskind的小说被文学界称为“一个重要的事件、一个奇迹。无数制片商争购电影版权,隐居的Süskind认为,只有《闪灵》和《发条橙》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才能执筒。,库布里克去世。3年后,Süskind的好友、曾拍摄《玫瑰之名》和《帝国陷落》的伯恩德。()艾钦格以千万欧元求得《香水》电影版权。《罗拉快跑》的导演汤姆。提克威获得伯恩德。艾钦格青睐执导本片。

根据畅销名作拍片,这种方式为电影增加了神秘感与亲切感。面对大批书迷,伯恩德。艾钦格说:“我们用意象、声响和音乐的力量。营造出气味的氛围。”为了忠实于原著的场景,他辗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用17吨的鱼和动物尸体淹没外景地的街道,20几次的鼻部特色和深呼吸镜头、以慢镜调动近千名群众演员再现香水魔力下纵欲狂欢的人群……不过,汤姆。提克威用须后水代替了重要的道具:香水。

影片保持了汤姆。提克威影片一贯的节奏感,流畅的镜头语言、精良的布景与服装、一切都在努力趋向于作品。趋向于各种气息。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巴尔迪克和本。卫修的格雷诺耶同样可圈可点,尽管如此,书迷觉得电影与自己意想中的《香水》有不同程度的出入。

书中细节的省略使观众抱怨不已,对人物命运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也同原作存在差异。可以看出汤姆。提克威希望角色拥有情愫,但在Süskind的笔下,格雷诺耶象香水瓶一样透明和冰冷;配角的命运处理体现出导演和作家对生活的认知区别――不是所有的恶都会得到惩罚,更多的时候它们继续生存。令恶毁灭的电影是一种理想,描绘它们存在的小说是一种现实。

走出影院,下午特有的软香和着清冽扑面而来。如果把看电影和读原作都比做寻香,在语句描绘的氛围里,人们每过一个街口都要停下来、每闻到一种气息都要回味良久。光影作品更多是视听的快速冲击,它再现拍摄者对原作的理解。因为两者之间无法彼此抵补的区别,小说是一瓶香水,电影是永远的寻香人。

篇3:香水影评

这部影片我看了三遍终于明白了一点点东西。《香水》是一部讽刺着人性的虚伪对抗着固守的伦理,揭示了18C、19C法国巴黎的污秽气氛和揭示人性的一部非常有人生哲理的作品,批判现实。我觉得是一部很值得去观看的电影即使看一遍很难看明白表达的是什么,但是从中你会有一种感触。

主人公格雷诺耶出生在一个贫民区中,一出生就被恶毒的母亲丢在了烂鱼肠的垃圾堆中,后来是格雷诺耶自己的哭声救了自己一命,但是他的母亲却被他的哭声送上了断头台。这个长的丑陋看上去有点神经质的格雷诺耶有着非常灵敏的鼻子,对香味异常的敏感,而且热衷于香水,对香水的调配有找极高的天赋。在一天晚上对一个少女身上的体香着了迷之后,在疯狂的满足自己嗅觉需要的情况下却把少女误杀了,与此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他在香水制造商那里学到了许多蒸馏香水的方法也同样为香水制造商提供了许多的配置方法,使香水制造商的生意越来越好。为了找到传说中那种奇妙的香水,他离开了香水制造商,开始了自己的寻找香料之旅。在几经周折下,格雷诺耶渐渐的意识到神奇香水制造的原料大概是什么,于是就开始去尝试用少女的身体去提取他们身上的体香,并把得到的东西进行蒸馏,蒸馏出不同少女的十三种精油,用精油进行提炼出那种神奇的香水。在他提炼出香水的同时他也被捕了,在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用奇特的香水救了自己一命,当所有的人闻到这种香味时由愤怒转到兴奋,他们陶醉在香味中,相互抚摸,除掉衣衫……这种超现实主义的镜头真是让我不可以思议,让人有了长宽的想像空间。最后格雷诺耶回到了自己出身的贫民区,把香水撒在了自己的身上,让疯狂被吸引的人用热情吃掉了他,格雷诺耶带着香水回到了没有养自己的贫民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寂静无声的夜,多么悲壮的故事!

影片有用了许多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我觉得也只有像这样的影片用这样的镜头才是最佳匹配的,很有冲击力。影片故事结构严谨,没有一处是在说关于社会现实问题的,但处处都在批判现实,导演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通通表达给了自己观众。同样是用了平行式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可是剧情就是精彩,百看不厌。我觉得跟格雷诺耶的表演也有很大的关系,看上去痴痴的表情,还有那不顾一切的着迷某种东西充满渴望的双眼,还有他瘦弱的身体,并把那种不畏伦理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看来演员的演技在影片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这部关于批判现实的影片,是很值得去看去感受的。

篇4:香水影评

近期看了这部法、美、德、西班牙合拍的电影《香水》,改编自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名作《香水谋杀案》。这是我看了介绍就很期待的一部电影。

写影感是一次自我认知的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这样才有意思。我认为看电影不需要跟着外界评论的思路走,这样不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所以在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前,我往往先不去看剧情介绍和别人的影评,以空白的脑袋去面对这部电影,慢慢摸索,一点一点的形成自己的细微感受……过后再看别人的影评。

《香水》这部电影是一部手法大胆独特,有些被神话了,但又很深邃的一部电影。影片开始就对格雷诺耶出生后所具有的嗅觉呈现出了不可思议的画面,在日常语言里无法自圆其说的东西。格雷诺耶是个嗅觉天才,他为了收集少女的体香――这种据说是世界上最令人无法抗拒的香水,为此他杀了无数少女。被捕后全城的老老少少都对他恨之入骨,法院判决用最残酷的刑罚慢慢折磨他……但,当格雷诺耶站在刑台上把罪恶香水洒向空中,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所有民众都臣服在他脚下,疯狂地互相亲吻,人们对他膜拜。

电影在此时被放慢,一切都被逆转,仅仅因为他手中的香水!然而就在这时,就在他的香水征服一切之时,当格雷诺耶站在刑台上,以高者姿态看着底下痴狂的群众,他流泪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滴泪。他出生时被抛弃在污浊的鱼肆,几十年不会笑不会哭,那些女孩子只是他保留香气的工具,而他自己身上却没有一点气味!当知道这一点时他歇斯底里,因为他认为人存在的精华就是气味,没有气味意味着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他在刑台上留下了生平第一滴泪,同时想起了他第一个杀死的少女,在想像中他和那少女的相处发生了变化,而这变化正预示着他意识到爱与被爱的重要性,不懂爱,不会爱,他只能是个制造和保留香水的工具!他又一次想起了那个黄杏姑娘。看来,他真正想要保存的只是她的体香。因为,她正是他的灵魂的另一半。

这部电影最强烈的印象是格雷诺耶制作香水时聚精会神的表情,他的神情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他的凝神,可以让我们忘了他的罪,也忘了他的香水。其实,他的罪和香,都是奇迹和隐喻,他在凝神中参证,开启了一个通道,指向爱、智慧和真理。

光影作品更多是视听的快速冲击,它再现拍摄者对原作的理解。因为两者之间无法彼此抵补的区别,小说是一瓶香水,电影是永远的寻香人。

篇5:香水影评

也许先入为主吧,看电影时很难做到不与小说对比。总的来说,基本忠于原著,因为时间固有的约束性,在完成整体概述的同时,人物的刻画难免流于苍白,但不影响影像中所折射出的另一种唯美的气质。其风格依然承袭了《恶之花》所流传下来的腐烂芬芳的味道,以丑恶反衬高尚,以肮脏彰显纯美。其中形而上的是结局带来的反思,现在的影视作品越来越频繁地陷入这种沉思:当原罪只是出于本能,我们如何用道德的标尺来评判它。

当影片开场的时候,千万人聚集在一起,高声呼喊着对格雷诺耶的惩罚,这是一次集体性的谋杀,一个全世界的阴谋。嫉恶如仇,对恶魔的痛斥,这所有的一切也许也仅仅是一个表现。影片的后来将会给观众们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格雷诺耶的世界是没有善良的,母亲生下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将他掐死,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的那种善良,最后因为低贱而死去。修道院的嬷嬷为了能将格雷诺耶卖出而死去,善良的宗教已然沦丧。皮革老板因为压榨格雷诺耶然后再谋求钱财而死去,同样也没有善良,只有贪婪与残暴。

格雷诺耶根本是一个死神。在他的童年中,凡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会死去,但这些人都缺失了一种爱,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因为低贱的社会地位而将爱缺失的。于是,格雷诺耶的童年最大的问题不是他具有天赋异禀的嗅觉,而是那个肮脏污秽丑陋的没有爱的世界。

但格雷诺耶渴望爱,这是所有人在缺失后的一种必然反应,但很不幸,由于童年过度的爱的缺失,令格雷诺耶根本无法寻找到爱的正确表现方式,于是,当第一次对爱充满了渴望的时候,他用一种过度的爱去扼杀爱的来临。

拥有玫瑰红发色的卖杏女孩的死亡是一个意外,由于格雷诺耶对爱的木讷,由于格雷诺耶生活的环境注定他无法对爱产生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于是意外产生了。但这是爱的初次品味,足以令这种爱的滋味刻骨铭心,然后便是一个寻爱的过程。没有经历过爱的人寻找爱的感觉,那么,他只能通过一种畸型的方式去寻求。香水,爱的体现,但香水同样也是爱的物化异化。爱被亵渎了!

老香水师同样也是贪婪的,他虽然教会了格雷诺耶许多保留香味的方法,但他同样也没有爱,更没有教会格雷诺耶保留爱的方法,于是格雷诺耶寻爱的过程受到了挫折,他必须离开老香水师,寻找到真正的保存爱的方式,但爱能够保存下来吗?

格雷诺耶离开的时候,上百个配方伴随着老香水师而同样的死去,其实有关香水的一切都不重要,因为老香水师并没有理解让对香水的定义,在老人的眼中,香水是纯粹的物质,而不是有关爱有关精神领域中的渴望。所以,恶魔再次夺走了一个没有理解爱是什么的人的生命。

格雷诺耶是恶魔,一个寻求爱的真谛的恶魔,但格雷诺耶也不明白爱到底是什么?

前往香水之都的道路上有一个山洞,里面没有一点气味,这是一个奇异的地方,格雷诺耶于是安静地睡去了。对于格雷诺耶来说,世间万物,物质的,精神的都可以用气味来解释,唯独这个地方没有气味,什么都没有。这个平静的场所令格雷诺耶远离了世界,远离了巴黎那所有的物化,他在这里得到了一种超脱。但他真的能够解脱吗?

没有,睡梦唤起了格雷诺耶的意识,他原本可以将一切都看淡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这个世界,他虽然可以嗅出所有的气味来,但爱的气味始终没有亲近过他,甚至自己由于没有体悟到爱的气味而感受不到了自己的存在。他发现自己是一个没有气味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格雷诺耶终于没有走上大悟大彻的境地,终于还是被世俗的气息所迷恋着,他不甘心自己的觉悟之中还具有某种缺失。

从山洞中出来,格雷诺耶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恶魔生涯,也许这是一个救世的生涯,他带着一种使命感去寻找那份爱,那份爱的气息。

用少女的体味作为香水的原料,对爱的求索势必会发展到一种极端的行为。于是,格雷诺耶开始了杀人的行动。这个时候,香水本身对他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那种对爱的疯狂的残忍的索取。一个个少女,一个个没有物质化的少女被格雷诺耶留下了,那是纯真的爱,但也是极度可怕的爱,一种能够让所有人都迷恋的爱。

萝丝是格雷诺耶心中的爱的化身,是香水之都最美丽的爱。当十二瓶香水最终集合而成的时候,第十三瓶一定要从萝丝身上摄取。十三,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因为在一些被教会排斥在外的说法中,耶酥的第十三个门徒是抹大拉的玛利亚,更有说法是耶酥的妻子就是这个女人。所以,萝丝显然在充当最后一个献身者时暗含了格雷诺耶的最终所爱。这与格雷诺耶多次暗中窥视萝丝是相当吻合的,更主要的是,萝丝一直在反对着物化的爱。但畸型的对爱的求索以及低贱与高尚的差距令格雷诺耶无法象正常人一样表达出这种爱意来。当所有观众为萝丝的死而感到悲哀的时候,事实上,格雷诺耶却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萝丝的爱,他需要萝丝,不仅仅是配方的摄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

完成了对萝丝体味的摄取,格雷诺耶终于被送上了绞刑架,于是,故事回到了开头那一幕,所有人都叫嚣着杀死这个恶魔。但这个时候,格雷诺耶取出了自己的香水。他别无所长,他毕生的心血就是手中握着的这一小瓶香水,他却用它征服了这个世界。他被押上断头台,万民的呼声由唾骂转为乞求。行刑的刽子手,甚至连萝丝的父亲也跪在地上乞求他的宽恕。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广场上所有的人在这魔法般的香味中失去了自制力,他们撕毁了道貌岸然的衣冠,情不自禁地浪荡起来,男女男女都开始赤裸的释放欲望,从贩夫走卒到天主教皇,整个广场陷入疯狂的群交,犹如神话中的宙斯导演的罗马圆形大剧场的那一场狂欢。而这里的宙斯就是十恶不赦的格雷诺耶。

一次道德的审判大会就这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浮世绘所摧毁,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过程。他坦然地走了。()或许虚伪的道德始终不配审判单纯的念头吧。尽管它面目可憎,穷凶极恶。

宗教意义上的救世主来到了现实之中,所有人为了这种爱的香水而发狂,所有人都臣伏于爱的体会中,是仇恨被化解还是这个世界本身就缺失爱?虽然萝丝的父亲以父爱的执著对这种已被恶魔化的爱做过抵抗,但那同样是无力的。而面对着为爱而疯狂的人们,格雷诺耶的眼角流下泪水,在这个瞬间,他似乎明白了爱到底是什么。

爱到底是什么呢?爱是不能被物化的,爱不是香水所能够替代的。格雷诺耶找到了爱的本质,找到了自我对爱的理解,却真正地失去了爱本身。香水成了他得不到爱最大的障碍,正是那种天性中的异禀令他无法承受爱,一直妄想摆脱爱的物化,却没有想到自己生下来就已经具有了物化后的爱。物化的不是爱,而是自己,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

于是,神奇的香水对于格雷诺耶已经根本没有意义了,他根本没有设想自己成为一个救世主,成为一个可以操控整个世界的人。他突然回想起初见那玫瑰红发色女孩的场景,他甚至幻想他没有杀死她,他希望他能够亲吻她能把温暖和爱带给她,可是一切回不去了,什么都没有了,有了这香水,又能如何,得到了天下,又怎样?于是,他回到了出生地,那个肮脏丑陋的地方,那个充满了难闻气味的地方,正是这个地方让他物化的,也正是这个地方将他的爱物化的。

格雷诺耶将所有香水都倒在了自己身上,看着那些低贱的得不到爱的人将自己慢慢地分食残噬,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解脱,低贱的人也应该在低贱的地方死去,高尚的人却不应该存在于香水之中。格雷诺耶的香水根本改变不了什么,那只是暂时的爱的体现,于是,当疯狂的爱被低贱吞噬以后,低贱的强大便表现了出来。巴黎街头依旧充斥着流浪汉,妓女和臭鱼烂虾的味道。

现实总是残忍的,有许多我们不愿面对的结局。当伤害只是必需,我们如何接受既定的归宿。

篇6:香水影评

天使与魔鬼的差别往往只在一瞬间,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描述过两种笑――“天使的笑”和“魔鬼的笑”。笑最初属于魔鬼的领域,而天使看到魔鬼的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同样以笑回之,这样,天使和魔鬼就互相面对着,他们张开嘴巴,发出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各自通过这声音所表达却是相反的事情。

《香水》在我看来也是在探讨天使与魔鬼之间的区别。如果当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放在了你面前,这时,创造他的人是天使还是魔鬼又有什么区别呢?

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像魔鬼一样地诞生在肮脏的鱼市,又像魔鬼一样地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将他的母亲送上了绞刑架,按传统的理解,这是一个受到诅咒的孩子,凡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难逃一死。很长一段时间里,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都是独自一人孤独地享受着常人无法闻到的气味。气味――是他唯一的追求。

当他看到贵夫人把香水涂在手腕玩弄时,他依旧是对气味感到好奇,然而他随后闻到了一种奇特无比的气味,这种气味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气味来自一个卖水果的女孩,他尾随她到街角,他发现原来少女的身体才是世界上最香的东西。为了得到这种香味,同时也是出于恐惧,他意外地杀死了这个卖水果的少女,面对少女的尸体,他没有任何的恐惧,他只是贪婪地嗅着那具尸体,瞬间他明白他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他背负着一项使命――制造出世界上最迷人的香水。

他拜师学艺,用有别于传统的香水制造手法取得了香水制造商的信任,他开始学习保存气味,但是他的心灵是扭曲的,他努力地想保存的尽是一些无法保存的气味,比方说把猫放在炉子里蒸馏。他的师傅对此倍感无奈,告诉他唯一能保存这些东西气味的方法不在他这里。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于是告别香水制造商,决定只身前往格拉斯学习那种神奇的技术。

为了能保存少女身体的气味,他花钱找妓女做实验,在妓女得知他这种荒唐的想法并予以拒绝的刹那,他杀死了她。为了保存香味他已经失去了理智。实验取得成功后他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谋杀,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完成他那个魔鬼的使命(这个使命好比是一项宿命)――制造出世界上最迷人的香水。毕竟杀死一个少女达到他的目的比说服一个少女来达到他的目的要简单得多。

12瓶满载着少女的体香的精油,承载着12条无辜的生命。死亡的恐惧笼罩了整个城市,亲人的哭泣回荡在每一条小巷。但是这一切对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在他看来那12条生命只是履行了她们自己的职责,她们的生命是为了他的香水而生的。

最终的那瓶香水终于被合成了,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被捕了,作为死刑犯的他在上刑场的那一刻将那瓶融合了12条生命的香水抹在了手腕上,看守他的狱警臣服了,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个囚犯是一个天使,是不应该遭受死刑待遇的。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穿着华丽的礼服,做着马车来到了刑场,他挥一挥抹了香水的手帕,刽子手摘下面罩高喊“他是无辜的”,他再次挥动手帕,香味让所有的人疯狂,称呼他为天使。这是一种可以征服世界的香水。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的感情在被第12个被孩女子的父亲跪在他面前称呼他为:“MY SON ”的时候终于发生了变化,他眼睛看着那一片被欲望燃烧丧失理智的男女,耳中听着:”my son,forgive me"的道歉,他觉醒了。

影片的结局是值得探讨的,在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回到鱼市时他意识到他手中掌握的这种威力比金钱、恐惧或死亡更强大,可以激发人们的爱慕之心,所向披靡,只有一件事是香水做不到的,它无法使他如常人一般爱与被爱。所以他想:“那就让它见鬼去吧。”在随后的场面里导演所使用的一种手法叫做“电影谎言”:在巴黎的鱼市,他把所有的香水从头淋下,然后走进人臭气冲天的人群中,彻底地消失了。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消失了,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被人群给撕碎了。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死了,为自己犯下的罪恶付出了代价,也可以理解为他消失了,就像一个魔鬼完成了自己的宿命。所谓“电影谎言”就是指没有直接交代出来的镜头,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想像,但那终究是想像而不是事实。这种手法用在这里真的十分巧妙。

电影是一种影像,通过影像来传达味觉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香水》这部电影在味觉的传递上是十分成功的。开头用了大量的镜头拍摄肮脏的鱼市,这些镜头全部都是细节描写,伴随着这些细节描写的是大量的旁白,文字与影像完美的结合让观众很直接地感受到了那种恶臭,至少在看那些镜头的时候我是真的反胃了。在香味的表现上有一个镜头值得一提,那就是达斯丁・霍夫曼饰演的香水制造商在闻了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帮他调制的“爱神”香水时,瞬间进入了鸟语花香的背景之中,还有美女前来亲吻。虽然力度不及对鱼市气味的描绘,但是效果也不可小觑。毕竟臭味大家都闻到过,感受经画面一点便可以直接涌上来,然而这种神奇的香水却始终与直观的感受是有着一定距离的。

此外,在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的谋杀手法上,镜头处理得是比较神圣的,犹如一种仪式,抹油――包裹――刮油――剪发。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得缓慢,这种慢动作增加了这个人物的宿命感,就好比天使附身一般。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在人世间完成的是一种从魔鬼转变为天使,又从天使转化为魔鬼的鬼魅过程。

魔鬼与天使是如此的难以界定。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虽然能闻到所有的气味,但是唯独他自己是没有气味的,他造出最迷人的香水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但是他的手段是残酷的,是不可饶恕的,这个形象时而像一个魔鬼,时而又像一个天使。

他同时掌握着两种笑:“魔鬼的笑”与“天使的笑”。制造香水时的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与杀害杀女时的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面对面地看着对方,他们张开嘴巴,发出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各自通过这声音所表达却是相反的事情。

电影影评

电影影评英语范文

儿童影评范文

经典电影影评英文范文

英文电影影评范文

影评范文精选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以及电影影评精选

电影海上钢琴师优秀观后感及影评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及影评

加长版《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及影评【精选】

香水电影影评
《香水电影影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香水电影影评(共6篇)】相关文章:

影的影评2023-06-18

小妇人影评2023-11-09

寄生虫影评2022-06-03

海上钢琴师影评2022-10-26

《爱情经纪约》观后感2022-04-29

天使之城影评2023-03-28

年度总结标题2023-05-07

寂静岭2影评2023-03-27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海上钢琴师》影评精选2022-06-22

闻香识女人观后感作文2023-09-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