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影评范文(精选19篇)由网友“大个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英文电影影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英文电影影评
英文电影影评
――勇敢传说英文影评
“Brave” is the latest animated film from Pixar, and therefore becomes the film the parents of the world will be dragged to by their kids.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 kids will probably love it, and the bad news is that parents will be disappointed if they're hoping for another Pixar groundbreaker. Unlike such brightly original films as “Toy Story,” “Finding Nemo,” “WALL-E” and “Up,” this one finds Pixar poaching on traditional territory of Disney, its corporate partner. We get a spunky princess; her mum, the queen; her dad, the gruff king, an old witch who lives in the woods, and so on.
The princess is Merida (voice of Kelly Macdonald), seen in an action-packed prologue as a flame-haired Scottish tomboy whose life is changed by an early birthday gift of a bow, which quickly inspires her to become the best archer in the kingdom. Then we flash forward to Merida as a young lady of marriageable age, who is startled by request from Queen Elinor (Emma Thompson) to choose among three possible husbands chosen by her clan.
Nothing doing, especially since all three candidates are doofuses. Merida leaps upon her trusty steed and flees into the forest, where her friends the will-o-the-wisps lead her to the cottage of a gnarled old witch (Julie Walters)。 She begs for a magic spell that will change Queen Elinor's mind, but it changes more than that: It turns Elinor into a bear. Witches never know how to stop when they're ahead.
Luckily, the magic spell comes with an escape clause. Merida has exactly two days to reverse the charm. After she and her mother absorb what has happened, they begin to work together and grow closer than ever, even though the queen cannot speak. There is a tricky complication. King Fergus (Billy Connolly) had his leg bitten off by a bear (in the prologue), and has been indisposed toward them ever since. Unsurprisingly, when he sees his wife as a bear, he fails to recognize her.
And so on. This is a great-looking movie, much enlivened by the inspiration of giving Merida three small brothers, little redheaded triplets. The Scottish Highlands are thrillingly painted in astonishing detail, and some action shows Merida's archery more than equal in assorted emergencies.
“Brave” has an uplifting message about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 although transforming your mom into a bear is a rather extreme first step. Elinor is a good spor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But Merida is far from being a typical fairy-tale princess. Having flatly rejected the three suitors proposed by her family, she is apparently prepared to go through life quite happily without a husband, and we can imagine her in later years, a weathered and indomitable Amazon queen, sort of a Boudica for the Scots. “Brave” seems at a loss to deal with her as a girl and makes her a sort of honorary boy.
篇2:心灵捕手电影影评英文观后感
关于心灵捕手电影影评英文观后感1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感触并不是很深,只是把它当作一般的电影来欣赏,第二遍,在细细品味其中的人物对话和经历后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威尔是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清洁工,无意间他解开了大学教授兰博博士出的一道世界级难度的数学题。从而使教授发现了他这个不可多得的数学天才。没错,他在数学上是有极高的天赋,但是由于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一个自负,自卑,又狂放不羁的人。为了不让他糟蹋自己的天赋,兰博教授带他去看了许多心理医生,希望能消除他强烈的防卫心理,但是都失败了,连心理医生都被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有些极端的少年。最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尚恩,故事就在这里开始了。
平时写观后感的时候更多的是侧重于故事的和情节的发展,感人的细节,这一次,更多的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所以看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关注尚恩的治疗方法和威尔的变化。
第一次的治疗,也是威尔第一次来到尚恩的这个私人的小办公室,和其他的心理咨询者不同,尚恩的办公室更具人性化,有许多的书和私人小物品,整个环境是很轻松的,从威尔对书兴趣上尚恩开始了他的谈话,和前五次一样,威尔以一种不羁的态度与他交流,甚至对尚恩的一幅画妄加评论,直至侮辱到了他最深爱的太太。怒不可遏的尚恩把威尔赶出了办公室,却出人意料的同意接受威尔下一次的治疗。他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包容心让我很震撼,他没有像前5个人一样,在面对挑衅,无视甚至侮辱时,选择放弃。而是凭着自己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想要去拯救这个孩子。这就是他的不同之处。
第二次的治疗,尚恩带威尔来到了一个公园,这样一个接近自然,让人觉得身心舒适的地方。开始的威尔依旧是不屑于与尚恩谈话,觉得没人能达到他的程度,没人能理解他。可是尚恩就那么和他坐在湖边,用真挚的情感,动人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自己对人生的最真实的感悟。他在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经历告诉威尔,人生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是要靠心去体会,去爱的。他告诉威尔,唯有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才能真正体会爱的滋味。显然,防卫心理强的他,从没做到过这一点。说到这,尚恩并没有停下来,并继续说,他怀疑威尔敢那样爱人。我想这句话应该是深深触动到了威尔的。尚恩,并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病人,而是一个孩子,一个因无助而狂妄扭曲的孩子。尚恩问他是不是孤儿,并告诉他,他希望他能谈他自己,谈他是谁。从威尔的表情我知道,他坚硬的防线,已经有了一丝松动,他在思考着尚恩的话,也在思考着自己。
第三次的治疗,整整一个过程,威尔一句话都没有说,尚恩也只是坐在自己座位上看着他,等着他开口,直到最后时间到。尚恩说在威尔自己开口之前,他不能先讲话。这一次的治疗看起来似乎是失败的,但我想,尚恩的沉默和耐心,也许再一次给了威尔不一样的印象。
第四次,遇到了心中理想爱情的威尔来到了尚恩的办公室,出乎意料,他开口跟尚恩交谈了,他告诉他他不想去约她,怕破坏这种完美感,可以说此时的威尔已经有了对尚恩一定的信任,至少在他看来,尚恩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他将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尚恩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在讲述自己太太的小故事,在告诉威尔人并不完美,他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威尔去约会。这一次的治疗是完全的两个人的交流,最后,是尚恩提出来时间到了。
第五次的见面,尚恩告诉了威尔他是如何认识的他的太太,他是如何珍惜和她共度的每一个时光,又是如何陪伴着她走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听了尚恩的故事,威尔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一定也被尚恩对他太太的那种执着的爱而感动了。真心的交谈,让威尔在内心深处已经渐渐加深了对威尔的信任与好感,让他慢慢接受了这样一个人,去走进自己的内心,去帮助自己打开心结。
因为他是一个孤儿,他从小就害怕别人离弃自己,所以一直以来强烈的防卫心理让他选择在别人离弃自己之前先离开别人。所以他和心爱的女孩分手了,带着这样的情绪,他第六次走进了尚恩的办公室。这次的尚恩更多是对他的提问,他问威尔是否孤单,是否拥有心灵的伴侣,是否有能打开他心扉,触动他心灵的人,可是威尔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人。尚恩了解到他总是只看到事情的负面,并且不愿意去相信任何一个人。尚恩继续提问,对他在哈佛打工,对他去解那道数学题的行为提问,让他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什么都不想做。尚恩问他真正想做的到底是什么?他用最真挚的眼神看着威尔,让他同样也看着自己,可是威尔却在逃避,他不信任的心理,让他无法面对这样一双真挚的眼睛。这一次又是尚恩提出的时间到,可是威尔不愿离去,却是尚恩将他赶出了办公室,尚恩的刺激行为,让威尔有了触动,有了思考,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第七次的见面,是在威尔听到了尚恩和兰博的争吵之后,在两人的争吵中,威尔听到了尚恩的心,知道在尚恩的眼中,他是一个好孩子,知道了尚恩对自己的关心,也知道了只有信任才能让他敞开心扉。如果你对比这时出场的威尔和第一出场时的他,你会发现,他整个人有了多么大的改变,没有了那么重的敌意和挑衅,真的更像是一个一般的少年,一般的孩子,他和尚恩的交流已经变得很随意,很自然,就像是信任的朋友一样。尚恩讲述着自己童年受虐待的事情,威尔也讲着自己的经历,拿着威尔犯罪报告的尚恩用关切的眼神看着威尔,就像看着一个受伤已久的孩子,对他说:“这不是你的错”在尚恩重复了10遍“这不是你的错”的过程中,威尔心里最后的防线一点一点的在崩溃,这句话包含了太多的意义,他在告诉威尔,成为现在这样,这样不信任别人甚至伤害别人,都不是他的错,而是那弄人的命运,是悲惨的童年,是养父的虐待,这些统统都不是他的错,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受到伤害很久的孩子,需要的人们的关心和理解。听了10次这句话后的威尔终于彻底打破了二十多年来的防卫心理,他留下了泪水紧紧地抱着尚恩,多少年来无助委屈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最后一次的治疗意味着所有会面的结束,这时的威尔接受了新的工作,并且认为老板人很好,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从不信任别人,总看到负面到可以轻易地认可相信他人,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转变啊。最后,威尔抱着尚恩说:“谢谢你,尚恩”。
这样看来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威尔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想,是什么使得尚恩与别人不同,是什么让他最终拯救了威尔。首先我认为尚恩有一个很特别的办公室,那里有着让人舒适轻松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认为是有利于人们减轻第敌意,放松心理戒备的。第二尚恩有着很好的耐心和包容心,他能用自己这颗宽大的心去原谅威尔对他的不敬,去等待威尔对自己的相任,和自己交谈。第三尚恩是一个很会思考的人,他会考虑为什么威尔要逃避,为什么他不愿意去相信别人,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又不妄下结论。第四,他明白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关键,不彼此信任就无法坦诚相待,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一定要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对方对于自己的信任,只有信任自己,才可能会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说给自己听。第五,尚恩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故事讲给威尔听,让他由自己的故事去联想去思考,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人员,一定不只是在书上获取知识,一定应在生活中去丰富自己的内心。第六点,我觉得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尚恩对待威尔时是十分真诚的,他的眼神他的话都在以最真实最真心的一面面对威尔,让威尔能真正的信任自己,让他能感受到自己是真的在关心他,想要帮助他。第七点,尚恩是很有技巧的,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保持沉默,在什么时候应该去获取信任,在什么时候要提问,让其去思索自己的人生归宿,在什么时候要给他一定的刺激,让他能进一步去敞开心扉,这些他都很明白。这些就是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故事的最后,威尔终于打开了心灵,消除了人际隔阂,找回了自我和爱情,可以说,尚恩是成功的。
关于心灵捕手电影影评英文观后感2
之所以会去看《心灵捕手》这部影片,是因为之前看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询以及前几次失败的咨询片段。这几个片段让我觉得十分有趣,不管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是怎样的组合呢?但之前没有记录片名,一直没在网上查找,直到后来,在某一篇日志中发现了这部影片的片名。
终于是找到了,《心灵捕手》这部影片算是老电影了,的电影。一个在数学上有的惊人天赋的少年,可以随意解答出哈佛某教授所留下的难题,却只是哈佛的一名清洁工,偶尔会和朋友出去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聪明小孩”,在打架滋事被送往少年观护所之后,那名教授费尽心思的把他保释出来,要求其参加数学研讨与接受心理辅导。这之中经过了失败的五次咨询,最后终于和一名咨询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不停的出现良好的交谈,和反反复复的抗拒心理。这位咨询师的耐心包容,以及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关键,不彼此信任就无法坦诚相待的信念,倾听着那个男孩对知识求问、人际互动、爱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亲情伤害等知性问难与情绪宣洩。有趣的是,这位咨询师也有着沉重的心灵创伤,却在这段咨询关系中,受到这个男孩莽撞的撞击,开始慢慢的回观自己封闭的内心。最后的结局不用说,当然是完美的。
心情已经平复,只是忘不了在听到那位咨询师反复不停的说着“不是你的错”的时候,那一瞬间得到的释放,原本和男孩一样没有听懂,随着那反复的话语,男孩懂了,我也懂了,泪如雨下。我和那个天才男孩的际遇是完全不同的,他人生一开始是不幸的,而我却是非常有幸的。只是,很多孩子过去都有一个伤,而这个伤是来自大多数家人的不接纳。而在那个场景下,被接纳,痛哭出声后,所有郁结在内心深处的伤被翻开,被显现,然后一点一点的疗愈。
这个男孩非常聪明,可以解开哈佛高校的难题, 可以很快的就了解一个心理咨询师出版的书籍。可是他却打架滋事,进出酒吧,闹事,泡妞……他在大学里做清洁工,在工地搬砖……如此的人才真的该埋没在这样的地方么?其实最该问的,还是那个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过去,造就了这样一个人生。每个孩子都是来自天堂的天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与他人不同的天赋。这些都是需要去挖掘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应该做什么,而是怎么引导他们去看清自己的能力在何处,之后要做怎样的决定就在他们自己身上了。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要说那个孩子这么聪明,能算出高校难题,能轻易反驳高材生……可是他很自卑,他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小时候总被养父家暴,他用书上的所有理论去伤害他人,可是,没有人看到那背后的自卑,因为那些东西全部来自书上,而不是现实的经历。而那个咨询师,自从自己的妻子去世,就将自己的内心封闭了,不愿再接受其他感情。虽然第一次的面谈,两人剑拔弩张,却因为这位咨询师的理智,没有被怒火冲昏头,然后一场治疗与自我疗愈的旅程开始了。
不得不说,《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在那一点点的时间里,让我窥到了自己深埋在内心的伤口,虽然只有一点点。我很清楚,一部电影是无法让自己成长的,真正想要成长,是深思,愿意去面对,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逃避。我尽量的让自己不要再沉睡过去,看到那个伤口,并非只是让我惊叹,而是需要去疗愈的。成长起来,然后转变,用全新的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迎接不一样的挑战。
关于心灵捕手电影影评英文观后感3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发现现在的,用好它,珍惜好现在的,之后是未来,不是一般的未来,美好的未来,美好的现在。
也许不能用完美来形容美好,不管现在的,是顺还是不顺,是瑕疵的还是残缺的,都是现在所有的,都是所经历的,那就是美好的。
心灵捕手,也许吧,在别人的帮助下,终于捕捉回了自己的心灵,原来过去的种种镇压着心灵的乌云,散了吧。在帮别人捕捉回心灵的时候,不经意间,也重新捕捉回了自己的心灵。
也许,心灵就是这不经意被捕捉,就像刚刚看完《心灵捕手》,有所收获,也是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了自己的心灵。
也许,会常常迷失自己的心灵,做些错的、荒唐事,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或者有的时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也是善莫大焉,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也许包括时光、经历等等吧。
有时候,还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涂鸦的一句话“昨夜的风逝了,何必为昨夜的忧愁伤心”,我的涂鸦还经常被好朋友拿来开玩笑,想来,那个时候,忽然间,心灵也被捕捉了吧,只是后来,常常迷失了自己,然后,常常找回了自己。
现在才知道,曾经年少的疯狂,或者曾经的某种经历,往往比想象的对人的影响更大,只是在于,有没有在人生的经历中,不管怎么样,有没有捕捉回自己的心灵,找回自己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经历。
还是那句话,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找回自己。(不敢是不是你的错,或者压根就不是你的错。)(不敢以前是在模仿中还是别人的视线中做人,重要的是做自己。)
就让主人公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就像贝多芬,他一看到钢琴,他就会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在那方面得心应手。发现我们自己。其实,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才能吗?我在哪方面得心应手呢?我不敢说,还没找到,我也不敢说,已经找到了,我更不敢说,我没发现自己在哪方面的得心应手。
也许,不必执着于这些,像影片《心灵捕手》中,找回自己,就足够了。没必要执着于这些,这样不是丢失了自己吗?
还是那句话,过去的就让过去吧,然后,找回自己,然后呢,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的过。
不管怎么说,一切都是经历,都是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人生。自己的人生。
关于心灵捕手电影影评英文观后感4
看了这部片子过后,每个人有很深的感触。这种感触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加强、有所加深。
首先,感触于威尔惊人的天才能力。他能解出哈佛高材生们解不出的数学题,他能做出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会的难题,他甚至能只需三分钟就解出教授数年来攻克不下的疑难。他熟悉各类书籍,让哈佛的聪明小子自愧不如,让心理医生愤然离开。他烧掉自己轻易解出来的教授却解不出来的答案,打击教授的自信是他自己树立自信的一种方式。然而呢他对于自己为什么不参加国家情报局的情报工作的解释独到而又有见地。然而那些所谓的正儿八经在天才眼里,只是荒唐。 然后,感触于天才的孤独,天才都是孤独的,威尔也是。表面上一大堆朋友围在身边,热热闹闹;具有超人的能力又使他魅力四射,然而影片在这些东西后面呈现出来的是威尔紧闭的心。世界惊呼于他的天才,我们却丝毫没有看到他的内心。直到心理教授西恩用他优于威尔对真实生活经历的感受而开始捕获他的心灵时,威尔的心才开始慢慢打开。这时,我看到的是他的寂寞,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真实的他,因为他逃避着自己。由于他孤独,对现实有自己的看法但希望安于现世,与朋友们喝酒、干活、说脏话。他认为劳动是光荣的,特别是体力劳动(我也这么认为)。而威尔的所谓的自尊让他拒绝了爱情,天才居然没有爱的勇气,他该是多么的孤僻,二十年来压抑着自己、隐藏着自己。然后他能够从书籍、从哲人那里获得思想上的碰撞,但心灵却没有对话。他一直孤独着。直至西恩引导他:“除非你自己想说……”。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默过后威尔终于开口了,心灵之门开始慢慢启封。
另外,还感触于这个心灵捕获的过程。只因没有理论、没有实验,只是西恩想跟威尔真诚的谈话,而谈话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电影中的这一幕是如此感人,平时“冷血”的我深受感动,在不知不觉间已流了泪。在我心里,其他那些煽情、做作、花大力气的剧情比不上这简单而深刻的一幕。 当威尔驾着朋友送的又丑又破的汽车朝女友所在的加州驶去,西恩接到威尔给他的信,他要去找一个女孩儿!西恩笑了,我们也笑了,让一个孤僻了二十年的心灵康复了,并找到了自我。这一切是如此的完美。
所谓人生,不只是因为心灵经历了生命过程,人之所以人,是因为人有心灵。
关于心灵捕手电影影评英文观后感5
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这部就上映的老片子,很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名字--骄阳似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轮骄阳,因为只要我们选择突破自己心中的心理矛盾,阳光不仅能普照在我们身上,还会让他人得到温暖。
片中的男主角威尔开始只是一个放荡不羁却绝顶聪明的数学天才,但他只是一个大学的清洁工,获得过数学中的诺贝尔奖荣誉的兰博教授发现了这个不寻常的孩子,从监狱里把威尔保释出来,开始为他寻找心理老师以便帮助他实现更多的价值。在其他心理咨询师都威尔的态度给作弄的没办法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大学同学西恩教授。虽然第一次威尔的态度对这位老师对他显示出了很大的不敬,但是西恩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在之后的七次心理咨询中逐渐引导他走出迷潭。第二次西恩教授设身处地的站在这个孩子身上表示理解。第三次威尔显然没有被老师的诚意给打动,两人选着了沉默不语到时间结束。第四次威尔开始和西恩教授开起了飞机上的玩笑,他的心灵防线正在逐步的打开。第五次他们开始讨论威尔的爱情,教授以自己过去对妻子的经历在诉说着他的爱情观,也许哈佛女孩的`出现对于从小就是孤儿的威尔来说让他更想展现自己强大的一面,但他实际上没有十二个兄弟,这点也成了他们吵架的原因之一。第六次他们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基础关系,但是威尔还是不能突破自己心中的那份埋藏的勇敢。第七次威尔在教授的帮助下开始突破了自我,经历了和女朋友的分手后他似乎要说服自己的过错,在门外听到西恩教授和兰博老师的争论后,他开始更加感谢西恩教授的帮助,西恩教授是为了让他找到自己的心灵伴侣,而兰博教授则急于帮他选择一条觉得美好的数学道路,这实际上也折射除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与理想的抉择。他俩相拥而泣,这一刻的阳光照进来了,世界都会因你而美好。第七次威尔恋恋不舍而且心存感激,但是教授却认为威尔已经突破了自我,敢于勇敢的承认自己,说明他们的咨询关系已经可以结束了。
除了西恩教授的帮助外,还有一部分我认为和他一起在工地上工作的三个兄弟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有一个兄弟每次都想着却叫他的时候他不会给自己开门,因为他不想看到威尔拥有的天赋被浪费,不想让他有能力改变自己但是二十年后还是在工地上和他们混在一起,三人在最后给他合力打造了一辆“友谊之车” 。片尾一西恩教授过去的和现在的威尔的一句话--“对不起,我要去见一个女孩”作为结尾,告诉了我坚持梦想,释放心灵的可贵,我们的人生路上也会有这么几个好友,能替自己的快乐而快乐,因为有了分享,我们才会觉得快乐被放大了更多倍。
因为兰博老师的发现,西恩教授的信任,女朋友的爱意,朋友之间的帮助,让这位外刚内柔的男孩打破了自己想逃避的那层心理防线,他们就是威尔的心灵伴侣,每一刻爱的阳光,为这个男孩撑起了一片天,让他的天空不再充满黑暗,让他能遵循自己的那份美好去寻找梦想。这一切和我们的生活也存在巨大的联系,感恩生活,信任自我和他人,让爱捕捉我们的心灵,那么最美的骄阳一定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
篇3:电影影评格式
电影影评格式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还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声画应用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
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
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
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
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篇4:电影影评格式
镜头运用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蒙太奇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专业术语,是一种剪辑技巧,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运用蒙太奇能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还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还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评论方法
总述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要点
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步骤
题目
题目是任何写作中的第一闪光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他能否用于传递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在看完电影后写影评时,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这个切入点就要从题目开始入手了。影评的题目注重创新、新颖,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像读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评题目越短越好,6-7个字为宜。
开端
阅高考语文作文的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阅卷方法,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间部分写的再好,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这样阅卷老师对这位考生的中间内容最多就会大体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因此,开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影评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一上来就介绍你所要写的影片最为亮点之处,或直接写影片的高潮结局,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诗经六艺”中“兴”的手法,也就是说,由你想表达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其他东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内容;也可以先插入一电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赞、爱森斯坦等,这样能为你的影评锦上添花。
中间
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其实写影评就是写一篇议论文,因此我们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少叙述,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层层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题,也就是说,你在影评中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要围绕你的中心。
结尾
我们完成了影评的最主要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在结尾我们首先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然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还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让影评有一个好的收尾。
篇5:英文影评
英文影评
――阿甘正传英语影评
Forrest Gump, the movie which I have watched for three times, is a film that surprised and moved me so much .It was based on the novel of Winston Groom while the hero is a famous actor―Tom Hanks. He performed so well all through the film that I enjoyed the warm human nature, the inspiration of belief and other virtues through any scene in it.
The female, a kind of role, is very essential in the film as it acts in the real society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In the life of Forrest Gump, there are two women―one is his great mother, the other is his lifelong lover, Jenny. They accounted for Forrest’s whole lif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Mrs. Gump, Forrest’s mother, impressed me much .I think Forrest with an IQ of 75 was so lucky to own such a strong-minded and smart mother. She and her Forrest lived in Greenbow, Alabama, all on their own. She told Forrest he was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was though he braced his legs. Under her philosophical words,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Forrest achieved marvelous success in his life step by step such as entering college, being awarded the Congressional medal of honour, being a gozillionaire and so on. She was just like any mother to love Forrest from the bottom of her heart and inspire him any time. In turn she was also proud of Forrest with happy smile in his college graduation ceremony and when he was awarded as a Vietnam War hero. Unfortunately, she was sick with a cancer and died on a Tuesday. At the end of her life, she still teached her son to accept death as a part of life and to pursue his own destiny. Though keeping far away in the heaven finally, I think this mother would still look at and bless her son.
Jenny was Forrest’s lifelong lover. They met each other in the school bus. In the film Jenny did many bad things to Forrest. From their childhood right on up Jenny and Forrest were good friends .They came to school together and grew with each other’s accompany. Finally though they stayed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Forrest always loved his Jenny. No matter whatever she had done, whoever she was and wherever she stayed, Forrest still remained in the home of Alabama missing his girl and waiting for her return from day to night.
This is just Forrest Gump. This is his love. This is his Jenny.
I also thought of such scene: Forrest kept in the dorm of Jenny and Jenny asked about who he would dream to be. Forrest just gave an answer that he wanted to be himself. I am moved deeply by it because though he is a fool, Forrest knows what he really needs. As to him, he only wants to be himself and fall in love with a lady named Jenny.
Besides in another scene in Washington Jenny asked,“Why are you so good to me ?”, while Forrest’s answer was “You are my girl”。 Why is it not “I love you”? Because there is no need of more words to express Forrest’s love to Jenny . It was not added with any limitations and no request of paying back. We can compare today’s love with Forrest’s and then gain the feeling of purity. At the end, Forrest Gump, the fool of Alabama, married his lover Jenny and had a little Forrest.
There are more to consider about Forrest Gump. I believe it is so excellent a movie and every one would be moved by Forrest Gump.
篇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影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影评
一、主题的困惑——谁为谁打工?
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获得各方良好评价的同时,又传来了习见的“后院起火”的消息。编剧和导演各执一词,互相攻讦,一点没有受他们拍摄的电视剧感染的意思。
在这背后,其实反映了这个电视剧的主题究竟是由谁确定的问题。
从导演韩刚的介绍中知道,中国作家写出的初稿,难以令人满意,于是不得不另请乌克兰的作家重起炉灶,有的章节几乎推倒重来。
这说明,中国人拍这部电视剧时尚未明晰他们要拍什么、怎样拍,不得不在进入实拍阶段后,仓促地把剧本主权托付给别人,向别人定做剧本,然后等米下锅,“写一集拍一集(该剧导演原语)”。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是乌克兰的演员为中国人打工,倒不如说是中国人为他们打工。因为一剧之本是人家搞出来的,你投资不错,但电视剧的“根本”发生了逆转,必然导致风格和性质的嬗变。
这也许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回想到该剧导演嘉娜曾任副导演的《红色恋人》,也曾请来好莱坞的编剧来编写剧本。我们感到,我们有胆量到异国请来他国演员,但却似乎不敢用自我的独立思考来确定主题立意,只得如履薄冰地用别人的脑袋来代替自己的思想,心甘情愿地为别人的构思作嫁衣。
于是电视剧的得意之笔“红色风暴”、“肃反扩大化”等都不是中国观众和读者关心感兴趣的问题,但乌克兰编剧专门花了笔墨,展开描写,如此硬插进一个创建苏维埃的故事中就显得相当的不伦不类。
我不知道,当初美国人拍《末代皇帝》是否请来中国的编剧来协助创作。当中国人对其在剧中丑化皇帝登基表示憾意之时,人家并没有屈从于中国影视对皇帝骨子里的尊崇,依然执着于自己的构思。好莱坞拍《花木兰》请来中国编剧吗?歌剧《图兰多》到中国演出,但它只让出了导演一衔,但至关重要的编剧一职并没有因惧怕冒不象的罪名而拱手相让啊。因此,我感到,这决定了这部电视剧还是我们为人家打工。
乌克兰编剧根据本民族的习惯,台词写作时注重了生活化,其中包含了浓重的幽默语调,但却缺乏中国电视剧对话的连贯性和心理刻划,使人物台词很有异国风味,即像译制片,但人物的内心却未能细腻地展示。比如在开初的章回,保尔总是一声不吭,虽体现了他的执着的个性,但其心理活动却难以看见,因此,形象很单薄。
二、保尔卷入情天恨海——“红色恋人情结”的作用
出于故事的需要,电视剧硬在原生态的故事中添加了情节线索,而这情节,作者无疑是选择了爱情。以这样的原则来加工,保尔就马不停蹄地卷进了红色三角漩涡中。从开始在小酒店里与弗罗霞、跑堂之间构成三角,后来与维克多、冬妮亚间,再与丽达、丘扎宁,又与杜巴瓦、安娜,而且全部是惹起事端的三角关系。那个三角顶点上的另外一个男人性格大同小异,都道德欠缺,心胸狭隘,醋劲十足,均与保尔有一番拳脚之战。特别是丽达,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地写到她与保尔好友谢廖沙的相恋,电视剧中,谢廖沙的所有情节都让位给了保尔,大概这也是中国人骨子里已经根深蒂固的“高大全”模式在作祟吧,于是保尔与冬妮亚的感情链条尚未断裂,便又卷入与丽达、丘扎宁构成的三角中去:保尔一见丘来到丽达的房间,便跟踪尾随,直至与丘大打出手,差一点遭受重刑。
故事中出现安娜时,保尔同样未能逃脱三角关系的纠缠。其实小说中并未明确写到保尔与安娜的恋情,只不过是一笔带过,但一到电视剧中,又演绎出一番三角好戏,在保尔与杜巴瓦的工作矛盾中掺进了感情纠葛。
因此,该剧中的保尔=红色+恋人,这正是该剧导演曾经参加拍摄过的一部电影。
三、多余的一吻——牡丹花下死的动机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我在书中描写的远不是一个保尔,而是千千万万个柯察金。”在这样的动机下,作者塑造了保尔少年时的好友谢廖沙,并写了他与丽达之间的爱情。此时的保尔已经远离家乡,参加了红军部队,根本不与丽达、谢廖沙在同一时空。而到了电视剧中,保尔没有远走高飞,谢廖沙反而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连他参加红军都是保尔向丽达推荐的。保尔与丽达的感情线索过早地被凸显出来。小说中,作者一直审慎地描写保尔与丽达的关系,但在电视剧中,大概突出保尔的恋人气质吧,加进了白桦林中的一场接吻戏。激战前夕,丽达约请保尔树林里见,她作为一支部队里的'团政委,用生命结束前、没有享受过生活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我想即使真有可能,但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风格,也是严重偏离原著精神的。我们感到,这似乎又是“红色恋人情结”再度大发作而已。
四、面目全非的战斗——骑兵成了步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原著对战争的场面是用诗意一样的语言描述的,保尔头戴布琼尼军帽、手执马刀、杀向敌阵的形象,几乎成了保尔的标志。电视剧发挥想象,构造了解放保尔家乡之战,详细地描述了侦察敌情、摸清敌人的布防图以及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吸引敌人炮火等故事,这样添油加醋本无可厚非,但在表现部队冲锋时,却不见骑兵队列,只是保尔随着步兵在树林里冲锋陷阵,最终被炮弹震倒。
这场战争场面无论是与保尔的骑兵身份,还是与小说的描写都南辕北辙。电视剧片尾剪辑的前苏联影片的骑兵冲杀镜头,看来与电视剧的故事已毫无关联了。
奇怪的是,倒是描写古罗伯的匪帮发动叛乱时,镜头上见到敌骑兵耀武扬威,颇有气派。电视剧片片尾也使用了这些马上镜头,与前苏联电影镜头混杂在一起,还以为是红军战斗场面呢。
五、保尔成了红色风暴中的海鸭——现代意识致使性格扭曲
十三集“红色风暴”是电视剧虚构的得意之作。当卫戍司令利特卡被敌人枪杀后,朱赫来发出了“红色风暴”的指示,但保尔却表现出严重背离其思想基础的行为。
保尔对肃反的残酷性表示不解,在狱中见到维克多时,他竟然认为他们之间只有私仇,其实如果按剧中的设计,维克多参加了叛乱阴谋,那么岂止是私仇?保尔在打击敌人时,也表现出优柔寡断,如进屋搜查时,果然中了古罗伯之计,因关注匪徒用着遮眼术的小女孩而疏忽防范,造成利特卡被敌人暗杀(小说中保尔未介入此事)。看到残酷镇压反革命,他又伤感不已。最后,他抱着孤女找到丽达,竟然像个孩子似的寻找依靠,对她说:“没有你,我也很难活下去。”
也许编导们在改编时着意强调他的人性、人道主义的一面,但安插在这一段前因后果之间显然缺乏说服力。前面已对古罗伯部队的野蛮进行了很艺术的渲染(如“屠犹”段落),谢廖沙的未婚妻即死于他们的糟蹋,况且,敌人的暗杀行径连朱赫来都按捺不住怒火,而保尔却不知犯了哪门子邪,一个劲地不解。他多次找朱赫来坦陈心迹,而原来一向乐于指导、开导保尔的朱赫来却不则一声,这怎么叫人来理解。这一集的保尔令人感到太窝囊,前后极不协调。其实,跳过这一集,保尔又像是恢复了本我。如在送安娜回家的路上,对歹徒毫不手软,一连干掉几个;在保尔单枪匹马深入匪巢时,他更是大开杀戒,铁面无情,未见他有任何不解,那时他也未对匪徒进行审判嘛。
小说中只写了保尔因为契卡工作太忙而离开,电视剧虚构了上述原因,虽可能符合现代意识,但却严重损害了保尔的形象,因为小说中对保尔有这样一句描述:“他从来不知道怜悯敌人。”
篇7:新版老人与海电影影评
新版老人与海电影影评
重温《老人与海》,没想到是以动画片的形式。如同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同类商品,我本来已轻轻跳过它。电影海报看上去更像书籍封面,我是说,没有动画片温情浪漫的感觉。棱角分明的字体带来海明威硬朗的气息——朋友,休想得到什么糖果屋、甜蜜的美梦和脉脉温情——这就是海报诉说的一切。
但我的确选择了它。也许为的是那一句耳熟能详曾令年少气盛的自己击节叫好的“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也许只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当海鸥的叫声伴随着少年圣地亚哥满溢梦想的眼睛缓缓拉开故事序幕,我就知道自己又蒙对了一次。后来我看到有人评论开头,说:“突然涌出的`蓝色击垮了我。”我得告诉你,是的,我被美“defeat”了。啊海军领迎风飘摇,桅杆高耸入云,然后突然就涌出来那一大片蓝色,是席慕容说过的完全不知如何调出的蓝色调,闪现出小舟和白云。沙滩紧接着丛林,山峦涌动幻化为象脊,非洲斑羚轻巧跃来,然后,然后就是无数次在圣地亚哥梦境中出现的狮子,高傲睥睨着世界。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动画画面质感,像油画和水彩的综合,但又如梦似幻,尽管依然滞涩,却有自然流动的意韵。尤其是关于海水的画面,浮光闪动温柔又致命,那就是一片不断起伏的丝绸,一块时刻更换深浅的调色板。我甚至能感受到海水的温度,当我把手伸进自己的眼睛和心里。
最美的镜头之一是圣地亚哥刚出海时,看见海鸟捕鱼。视角突然从人仰望天空飞鸟变成飞鸟俯视海面,那蓝叫人恨不得溺死在里面。然后你就变成了飞鸟呀,突然合翼旋转,加速俯冲,那片蓝离你越来越近,心跳砰砰砰,蓝玻璃瞬间破碎——海面下,鱼群四散。你比鱼群更自由,因为这惊人的艺术想象力。
更美的镜头出现在深夜独自追踪大鱼的海域。一个孤胆之人,一条剽悍之鱼,一盏渔灯与星空互映明灭。没有边际的海和天。
“我宁愿自己就是黑暗深海中的那条大鱼。”老人将鱼骨扔下。奇幻的世界开始拉开,泛着深蓝光芒的海面,水下是无尽的黑暗。
“这鱼是我的兄弟,可我不得不杀了他。
我很高兴我们不必去弄死星星,想想看,如果每天必须去弄死月亮,那多糟。月亮会逃走的。不过想想看,如果每天必须去弄死太阳又怎样。我们总算天生幸运。”
沉入水下的鱼骨遇见鱼群,鱼群仿佛幻化为流星,一样的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留下长长的痕迹。那点点闪亮,是星群还是水母?从水母之中簇拥出一个月亮。一片星云缓缓晕开,在星云中央,出现了那条大鱼。
“我还从来没有听过或者看到这样的一条鱼,可是现在,咱们碰到一块儿了。”
在片头出现过的少年水手在海中遨游,身旁是那条大鱼。姿态一样优美从容,仿佛天生为伴。他们从水底浮上海面,阳光破云层破水面射入,然后,从一个发光口,人和鱼,一起冲上了天际。
白云朵朵,飞鱼像小鸟一样飞翔,无数海豚轻声歌唱。没有海也没有天,没有鱼也没有人,世界再也没有了界限。
这就是动画。即使是海明威,即使是《老人与海》这样的小说,依然可以找到模糊真实和虚幻的点。依然可以遨游在想象的空间,抹去回忆和当下的差距,忘记现实的局限性,全身心漂浮在梦想的海洋。
美的感受见仁见智,而美的发掘历经千辛万苦。谁能想到这部动画的制作方法?利用玻璃的不同层面,在一层制作人物,另一层制作背景,灯光逐层透过玻璃来拍摄一帧画面,然后再通过更改、控制玻璃上的湿水彩来拍摄下一副画面。完全手绘,通过29000次这样的操作,两年半的时间,《老人与海》浮出水面,震惊了世界。向导演亚历山大•彼得洛夫致敬,向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母牛》、《狂人之梦》、《美人鱼》、《春之觉醒》。这才叫心血所凝。
我常想为什么中国无法拿出对等水准的动画片,我们并不欠缺源泉。其实我在看到《老人与海》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小蝌蚪找妈妈》。油画和水墨,可以同样呈现梦幻而又质朴的效果。我们不是没有想象力,也不是无从借鉴,是因为我们懒和功利么?一部喜羊羊,又该让多少人争相模仿,蜂拥而至?
期待国产的《大海》。尽管看了预告片,不完全是我所爱的调调,但希望至少能像有些人评价的——让人想起《千与千寻》。
篇8:老人与海电影经典影评
老人与海电影经典影评
看《老人与海》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在高一,似乎也是春天,记不清楚了,不过它给我内心深处带来了震撼,让人感觉生活只是无以复加的困惑的那种,也可能因为当时还看了另外一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这就离题了。 今天看到亚历山大·彼得罗夫的动画短片,没有改动海明威所取的名字,也没怎么改故事,但是这个油画一般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也许你不信,可是我想告诉你,用暴风影音看这部只有20分钟多一点的片子的时候,我的左手食指始终放在F5(截屏快捷键)的位置。很写意,也很迷幻,却踏踏实实地告诉你,生命是这样地与你靠近。 讲故事就没有意思了,技术我又不是很在行,还是谈感受吧。 我还记得圣地亚哥是位胳膊上都长出了良性皮肤癌的老头,作为渔民,他必须与海打交道,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鱼儿是我的朋友,可是我必须杀掉他们。这是多么浪漫的一句话,让人不禁却又不敢遐想。一生在海上度过,捕鱼、吃鱼、卖鱼也许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其间不会有什么高潮和低落,也许就是间或有那么一天收获多一点,而另外有一次挨了几顿饿。然而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所谓,日出日落,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很多年,小沈阳说,还可能是一辈子。
片子没有摆脱故事,但是画面却把故事演绎得如梦幻般飘渺,海明威哲人般的思考被诗意,然后在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的后面,我们看到了守望孤苦浪漫的一面。根本不需要表达悲伤,也许面对生活,早已木讷的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是快乐,所以悲伤是没有载体的。面对是历经惨淡之后的麻木不仁,还是破釜沉舟之后的无言以对,这些也都不再重要。生活的本身不是生命,而是很多生命在互相折腾,折腾到最后呢,不是精疲力竭,也不是走投无路,而是在恍惚中醒悟,其实自己本可以不这样疲惫地生活,而往往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两鬓斑白了——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无所谓顿悟、无所谓解脱,在因循往复的`轮回里,别去寻找答案。 回到彼得罗夫天真如孩童双眸的画面,我们看到了绑着一副庞大鱼骨的船,在众人略带失望的目光中,你看到生命斑驳的印记只刻在了船上,而不是每个人心里。因为海是大家的,捕鱼却要各自亲身经历。
圣地亚哥的故事估计可以给小男孩讲到他此生的终了,但是小男孩不会停止他对大海的憧憬,他也想着可以去补一条大鱼吧,或者有机会见到那么多鲨鱼也算是英雄般的人生经历了。 有些话说明白了反而只是伤人,带着一股悲观着向往死亡的冲动,无法平息,但是它只是道理,与生活并无益处。可就是偏偏那样一股冲动曾占据了我当时还年轻的心脏,让我觉得每日在海上的漂泊是那么的孤独和空虚,偶尔钓到一些小鱼接济着早已走神儿的生命,我不知道到哪去找我的大鱼,也不知道最后会不会一样只是徒劳——也许生命正是由于这种悲弱,才让人有孜孜以求的成就感吧。 最后还是唯心一点,好让自己释然。上天也许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我今天还是记得这油画的美吧,还有那个不屈服的老头,还有那个对海洋跃跃欲试的毛头小子,还有片子最后一个镜头里恬静的海岸——她是那样平静,却经历了那么多故事,而且故事还在发生。
篇9:《边城》电影影评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一部短小的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哀而不伤、美而不淫、有浪漫又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电影《边城》是我国著名导演凌子风1984年的作品,因其对小说质感的准确把握和镜头语汇的流畅运用而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和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最佳大奖。
这是一出爱情悲剧。湘西山区一个偏远的小镇——茶峒。离城两里有一个渡口,摆渡的老船夫唯一的伙伴是船、大黄狗,唯一亲人是外孙女翠翠。前,翠翠的母亲因和一个屯防军人相爱而有了孩子,结婚不成又不愿私奔,便在出下孩子后喝了溪中的冷水死去。17年后,翠翠长成了一个甜美的大姑娘,她的婚事成了老船夫的一块心病。
镇里有一位叫顺顺的船总,他家拥有四条船的产业,在方圆几十里内颇有名望。顺顺有两个相貌英俊的儿子,他们都到了该娶亲的年龄。天保大老生性憨厚、沉默寡言;傩送二老地机灵乖巧,唱得一首好山歌。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至深,可他们同时爱上了翠翠。
翠翠情窦初开,虽然从端午节夜晚第一次遇见二老时,心中便产生了异样的情感,但在二老面前却总是躲躲闪闪。这可难为了老船夫,当天保大老派人来提亲时,老船夫因不明翠翠的心思,说话吞吞吐吐,引起了大老的不满。
在平静的溪边,兄弟俩不动声色地把话挑明了,他们商定,同时到翠翠家小溪对岸的高崖上唱情歌,由苍天选择。老船夫听到情歌,迫不及待地往城里向大老报信,说事情有望。不料,这歌却是二老唱的。
半月过去了,老船夫再没有听到情歌,镇上却传来噩耗,大老在货船下川东经青浪滩时,由于婚事未成,胸中郁闷,不慎落水淹死了。顺顺一家便将大老的死怪罪于老船夫。老船夫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船夫渐渐知道了翠翠心中真正喜欢的人。一日,老船夫摆渡时,遇上二老,有心招呼他,二老由手足情深,不能忘记哥哥的死,对老人报以冷眼。老船夫硬着头皮去顺顺家提亲,又被顺顺拒绝。由于多次碰壁,老船夫对翠翠的命运忧心不已。
中寨王团总派人到顺顺家为女儿提亲,他们拿一座新碾房做嫁妆,使顺顺欣然同意。可二老心中想着翠翠,拒绝了这桩婚事,但慑于父命,只好以跟货船下辰州、出去闯闯为由,远走逃避。
老船夫见翠翠婚事落空,心力交瘁,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死去。老船夫死后,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孤单单地守渡口的木船上,但她却明白了许多老人在世时所不明白的事,坚强地接替了老人的工作,终日为来往人摆渡,同时,也在等候着二老的归来……
整个电影完全还原了小说中湘西的特色和景致。对于沈从文文字中的那种乡土气和深沉的情感的把握也相当准确。湘西在电影中有种写意画的感觉,这就使得电影相当诗意。毫不夸张的讲《边城》是中国诗电影中的优秀作品。
沈从文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很有个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少用浓重的笔墨去渲染人物心情、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人物活动。他的一贯特色是用浅淡的字句、平静的描写、稳重的节奏来表达最深沉的情感和最惊天动地的爱情。那么如何在银幕上还原沈从文文字中这样一中含而不露却又波涛汹涌的特色呢?导演凌子风在全片中用了大量的固定机位摄影和长镜头来凸现文字中的诗情和画意。另外,极有中国画特色的空镜头也使整部电影有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边城》是一部很淡很静的电影。翠翠和二老的爱情没有任何的约定,没有任何海誓山盟的承诺。让她等下去的和让他回来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情”字。在影片的最后,翠翠无依无靠的在江边生活,靠摆渡谋生,一心等待二老回来——虽然二老也是生死未仆、返期未定。电影在这里定格,留下的是翠翠独倚船头、若有所思的侧影。远处漫天飘动的大雪遮不住山上的绿树、盖不上江中的青水;近处,翠翠的黑发和脸上的红晕显得格外夺目。情在这部电影里也是很淡泊和宁静的,通常就是一两个眼神的交流和一个局部细小的动作就交代完毕。这样,爱情也便显得典雅和隽永。无论是走车路还是走水路、不管是割爱还是等待。情始终是小说和电影中的最值得人回味和把玩的部分。
在沈从文的文字中,几乎没有反面人物,他歌颂的是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反映在电影里也是一样。翠翠在电影里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少女,无疑是寄托了导演对女性的美好情感,除此之外,更是作者对故乡对土地的拳拳之情的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的寄托。翠翠的美不仅仅是女性的美,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灵动。
人性之善、人性之美和自然灵秀流露在胶片上就变成了一幅幅干净、清隽的图画。在这些画中,最美的就是翠翠独倚船头、默默等待的侧影。
篇10:老人与海电影影评
某种意义上算是为短片看的原著了,虽然这样说其实并不太算是合适。
很早以前就曾看过一点,后来怎么也缓冲不完,也就算了。这次是因为课上老师要讲了,所以才又找出来要提前看过。也就在看之前先补了下原著,不长,但还是花了我两天时间(当然不是完整的),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古老破旧上面还有批注(我讨厌批注)的小薄本,刚刚才还。看的时候有时还真想到的是短片中的画面,虽然人物什么的整个的感觉并不像短片中的样子,但毕竟是先入为主了。说回上课要放的这件事,这短片还真是有名啊,虽然老师当成改编文学名著的重要作品,不过我最初还是当成一部优秀短片而已这样看的。又想起来,在这两次之前,还有一次高中的语文老师放了一点,不过那么长,后来同学觉得无聊,就也掐掉不放了。就原著来说,当然是更有名的作品,初中时就一直被让去看,但也一直没看,看介绍就觉得无聊了。真正看来,不比想象的好多少,也可能我之前受到太多影响了。心理描写很多,自言自语什么的,也许如果不是表现什么类似于人的精神意志,而是表现孤独,如果只是理解为一篇一个人在海上的小文也许我不会这样不喜欢它的,但是当成文学名著来看,实在太无聊了。
比起第一次看这个短片(那次也不能叫看了,毕竟只是看了点开头),这次觉得出彩的地方少了,只是照抄而已,可能也和我没好好看有关系,一直是在一个小窗口放映,一边还在做别的事,又和人聊天。但应该主要还是因为看了原著,所以有的地方不觉得奇怪了,也不觉得有新鲜感,没什么可期待的,完全一样,后面都知道了。不过也确实是小说本身就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出乎意料的情节。
但是作为一部动画,画面确实很美,无可争议。水,光,人物,如果说皮克斯当时做《海底总动员》时是动画史上对于水的'一次突破,这部短片足以让皮克斯艳羡不已。(当然这不是一个概念,我知道他们不至去艳羡一部手绘动画的,但人家确实画得好~)给8分的时候想,这是给画面的,画面就足以撑住着8分了。忘了在哪听说,据说是画在玻璃上的,那确实是承袭了玻璃的这种晶莹透亮的感觉了。
另外,其实故事上也应该给些高的评价的,虽然我前面说它无聊。但是这与原著是有很大关系的,而这部短片其实正是我过去所希望的那种完全表现原著的故事。只是原著没那么喜欢而已,所以其实总的讲还真是好短片。
只是短片的画面过于优美其实也不同于我所以为的原著的感觉了,不过,倒也无所谓了,既然都是抓不到原作感觉的,那好看的当然强于难看的。
音乐,没觉得有特别出彩,但水的声音,鸟的声音,自然的声音还是很迷人的,在鲨鱼出现前还有一个配合着画面暗下来的提示。总体还不错。
篇11:老人与海电影影评
和老人在一起的,是一群尊敬他,但永远不能理解他的打渔人。
他是个经验丰富、富于冒险的古巴渔民。他因倔强而古怪。他骄傲,自信,永不认输。虽然苍老,却依然强健有力,有坚持到底的毅力。面对命运,尽管失败,他保持了人的尊严与荣耀,有着胜利者的风度。而最后当战斗已成往事,他却已完全超越了这个自然,超越了他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与失败。他有着“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如果说鲨鱼为命运,大海为社会,狮子为力与勇的象征,是老人追求的搏击精神,那么马林鱼则为理想。与惊慌,疯狂,绝望,急促的鱼群相比,那条大鱼姿态优美,冷静,高贵,强壮,美丽,尊严,无所畏惧,信心十足。
海明威曾经说过:“我宁可有一个诚实的敌人,也不愿拥有很多虚伪的朋友。”所有鲨鱼中,只有鲭鲨无所畏惧,为所欲为,不肯认输;漂亮,高贵,残忍,能干。
小男孩是人类的未来,也是硬汉子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源泉。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精神力量将代代相传。
而海滩上那具白色的马林鱼骨,作为老人与马林鱼激烈追逐,与鲨鱼拼死相争的见证,既是胜利的象征,也是失败的象征,依附其上的是海明威式的硬汉子精神。
这就是八分之一的冰山原则。
篇12:香水电影影评
十六世纪前,自香水被意大利人创造后,它之于绝大部分人只是纯粹的动词,一个吸引人并陶醉人的动词。但对于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一个气味天才,却是和“存在”相同的名词。
格雷诺耶的诞生除开死神的意愿显然还带了讽刺的意味。他的童年,没有爱,只有流离辗转和挤落。他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甚至无法遇见爱。但气味却让他体验一派生机勃勃,领悟生活的喜悦。于是他凭这巴黎最灵敏的鼻子捕捉它、创造它,构筑自己的王国,为之开疆拓土。
尔后的际遇更使他不得不琢磨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当然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像扁虱一样渺小地存在,毫不起眼;而他只消情迷于自己创建的气味王国。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由此不过是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此,他才能存在于这世界,才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时格雷诺耶对于“存在”的意义还很模糊。“存在”对他来说和“生存”没多大区别。他所考虑的仅仅是自己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活下来,不至出局。关于香水的梦想也只是基于“活着”的上一层建筑。对格雷诺耶来讲,这比探究“存在”显得更加现实。
他情愿避开人类,这压抑了十八年的人的气味,一种臭味,终于得以化解。他孤独,仍寻求孤独。独自一人让他无比宽心,安全、自由,不提防、无仇恨。
这个国家最远的火山无人问津,它纯洁、干净。他迷恋它,留恋它。七年,他栖息于此,彻底远离人的气味。但当他发现他自己根本没有气味时,恐慌,如空气将他包裹。在格雷诺耶的气味王国里,一切都应该有气味。但是他没有。
西方哲学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对格雷诺耶来说,他自己就是不存在的。他的王国里一切都有意义,但这个创建者――他自己――却没有,或根本不存在。他不存在,那么他无法给自己下定义,他什么都不是,他无法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
于是他制作了一种模仿人的气味的香水,第一次传播人的气息。他成功了,骗过了所有人。他不再是那个擦身而过却毫不在意的人,也不是相视而笑后转头即忘的人。只是一种气味,便将他的邪恶、阴险完美地隐藏在人群中。
略施手段就让自以为是的人们上了大当,在他看来,人不过是愚蠢的动物,其他什么都不是。他们凭呼吸思考,而气味却同呼吸捆绑一起。气味能够刺激神经将其和感情或者经历联系在一起,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格雷诺耶认为只要控制人的呼吸,便可控制人心。人的气味远远无法满足他,他要超越它。他要制作一种香水,一种凌驾于任何气味的香水,这种香水使人入迷甚至激发爱欲。而他,就是这种香味的载体。
对于这种香味他再无法忍受只能存于记忆。他要占有,哪怕最终失去。这香水,需要等待、需要雕琢、需要牺牲。
对于后者,他毫不在乎,反觉理所当然。根据弗洛伊德的陈述,格雷诺耶的行事规则几乎即是本我的“快乐原则”。绝世的香味使他获得满足感,同时激起他从未有过的爱欲;以这香味为主体的香水又是他证明自己存在,并折服众人的关键。这是他所有行为的直接动机,也是欲望的源泉。而“自我”不过是处理他在达成目的过程中与外界规范发生冲突时的协调机制。他不喜与人交往,却游刃其间;他尽量避开人类,只当他的目标存在不得不跨越的鸿沟时,方与人磨合。
香水的代价是25名少女花一般的生命。她们被摘掉时,香味在最全盛的时刻凝成点滴的精华。正如格雷诺耶构想的那样,香水激发了人类灵魂里最原始的爱欲。这一刻,在万人面前,他确实证明自己真的存在了,因为众人正深深地爱着他,神化着他。他应该满足还是狂喜?不,他反而嘲笑和憎恨。他的目的确已达到,人们臣服于他伟大的香水,宣布他的无罪与神圣。但与其说人们爱上他,不如说爱上这种香味。除却表层的浮华,暴露的还是那个丑陋、无味的内里。他创造了这情愫,如今恨不得摒弃它。他们因香水而爱他,而他对他们丝毫没有爱,只有恨。但无论他怎样恨他们,在香水的作用下,他们只能爱他。
格雷诺耶得不到真实的感情,更无法容许它虚假的存在。凭这香水,他可以为所欲为,但他反觉已钻进了死胡同,前方再无路可走。于是他回到巴黎,在全年最热的一天,像他出生时一样,所有臭味以最大程度传播,以这香水的慑力结束他的生命。
少时的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塑造作用极大。格雷诺耶后来的排斥、憎恨,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诸多疑惑与这段时期的惨淡生活不无关系。他的一生充斥了数不尽的矛盾与冲突。他渴望爱,却无法享用,绝望后他将对爱的追求转化为对人类的憎恨。他本身没有气味(尽管一开始他浑然不知),却对气味情有独钟。他厌恶人的气味,却仍渴望拥有它,像个正常人,于是他仿制这种气味。当他带着上帝赐予的天赋和撒旦赠与的灵感周旋于世时,他决心用香水愚弄、报复所有人,却仍无法像个常人般爱与被爱。
在他的一套气味理论中,格雷诺耶一直试着向自己解答一个问题,即“我是否存在”。但他无法解答,直到最后仍在困惑。他从扁虱开始,逐渐成为旁人心中一个伟大的存在,却最终无法被自己接受,归于往来的尘土。
篇13:香水电影影评
影片开场是巴黎街市的景象,十八世纪的香都弥漫着难以想象的恶臭。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在鱼摊旁。他矮小、丑陋,身上没有任何气味。除了这一奇怪的缺陷,格雷诺耶还拥有常人不及的嗅觉。他出生后被母亲抛弃在垃圾堆里,幼年时加拉尔夫人把他作价出卖,从此,格雷诺耶以苦力活儿果腹。
为人唾弃的岁月里,他梦想复制自己嗅觉内的所有气味,使它们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再现。巴黎是格雷诺耶的寻香园,在塞纳河边,他邂逅了纯美善良的少女香。为了占有它,格雷诺耶掐死了卖水果的姑娘。那天夜里,他隐约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方向。
格雷诺耶向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克展示天赋。巴尔迪克将他买到香水作坊当伙计。格雷诺耶开始为自己试制各种香水外衣,他的香水拯救了作坊并使它显赫一时。在这段日子里,格雷诺耶发现,气味是唯一能够深入心脏的东西。它在那里把爱与厌恶区分。谁掌握气味,谁就掌握了人们的心。
获得自由的格雷诺耶隐居山上,滤尽往昔令人作呕的气息后,他游历法国寻找操控人们行为意识的香气。在一个港口小城,格雷诺耶再度从少女们的身上发现了它。
格雷诺耶杀死26个少女,提取她们尸身上残存的体香制造最蛊惑的香水。这瓶具有魔幻色彩的香水,使他把处决自己刑场变成了获取爱戴的狂欢地。当小城为格雷诺耶心旌摇荡的时候,格雷诺耶返回巴黎。在他的出生地,人们被一瓶奇异的新香迷惑,疯狂地把格雷诺耶撕成肉块,分而食之。
《香水》的上映让人们期待了二十年。二十一年前,Süskind的小说被文学界称为“一个重要的事件、一个奇迹。无数制片商争购电影版权,隐居的Süskind认为,只有《闪灵》和《发条橙》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才能执筒。,库布里克去世。3年后,Süskind的好友、曾拍摄《玫瑰之名》和《帝国陷落》的伯恩德。()艾钦格以千万欧元求得《香水》电影版权。《罗拉快跑》的导演汤姆。提克威获得伯恩德。艾钦格青睐执导本片。
根据畅销名作拍片,这种方式为电影增加了神秘感与亲切感。面对大批书迷,伯恩德。艾钦格说:“我们用意象、声响和音乐的力量。营造出气味的氛围。”为了忠实于原著的场景,他辗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用17吨的鱼和动物尸体淹没外景地的街道,20几次的鼻部特色和深呼吸镜头、以慢镜调动近千名群众演员再现香水魔力下纵欲狂欢的人群……不过,汤姆。提克威用须后水代替了重要的道具:香水。
影片保持了汤姆。提克威影片一贯的节奏感,流畅的镜头语言、精良的布景与服装、一切都在努力趋向于作品。趋向于各种气息。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巴尔迪克和本。卫修的格雷诺耶同样可圈可点,尽管如此,书迷觉得电影与自己意想中的《香水》有不同程度的出入。
书中细节的省略使观众抱怨不已,对人物命运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也同原作存在差异。可以看出汤姆。提克威希望角色拥有情愫,但在Süskind的笔下,格雷诺耶象香水瓶一样透明和冰冷;配角的命运处理体现出导演和作家对生活的认知区别――不是所有的恶都会得到惩罚,更多的时候它们继续生存。令恶毁灭的电影是一种理想,描绘它们存在的小说是一种现实。
走出影院,下午特有的软香和着清冽扑面而来。如果把看电影和读原作都比做寻香,在语句描绘的氛围里,人们每过一个街口都要停下来、每闻到一种气息都要回味良久。光影作品更多是视听的快速冲击,它再现拍摄者对原作的理解。因为两者之间无法彼此抵补的区别,小说是一瓶香水,电影是永远的寻香人。
篇14:电影千与千寻影评
电影千与千寻影评
电影千与千寻影评闲暇时间喜欢看一些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大意义或者可以给予观众深刻的人生启迪的电影,偶然间发现了一部奥斯卡经典电影之一《千与千寻》,很感兴趣,但当我发现它是一部动画长片的时候又有点失望。耐着性子将这部120分钟的片子看完之后我不禁哑然失笑,为自己先前的失望而感到可笑至极。
背景:这是一部动画长片,名为《千与千寻》上映时间为,出自日本着名导演宫崎骏之手,由东宝映画出品,片长为124分钟。各大电影评分网站普遍评分为9.8分左右。该片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日本上映时,仅仅四天就打破了《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房纪录,创下约2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
正文: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曾一度怀疑这是不是产自日本的东西,因为画风完全与现代日本动漫不同,倒有点像目前中国动漫的样子,不过画面倒比中国细腻许多。我承认一开始我是秉着好奇心才去看的,因为我确实不相信一部动画电影能够获得如此殊荣,而且构成它的所有元素我都觉得不够吸引人,甚至觉得老套无聊。
电影的大概剧情有兴趣的人可以查阅百度百科,在此就不罗嗦了,不过我并不建议大家“被”剧透,真正感兴趣的人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直接去看影片,而不是图省事去看那些空洞无聊的文字。
听说写观后感不仅要代替影片传递它本身的情感,还要融合作者的观点是么?
直接说的话看这部影片是有益的,尤其适合像我一样这种中学生阶段的孩子观看,其益处是明显的。影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由于现在的网络信息十分发达,所以在我们看来似乎显得老套,但这并不影响它本身的质量,“经典是很难被超越的”,这句话同样适于应用在它身上,或许你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它所表达的感情要比你看的同类型所有影片都要刻心。它自身的亮点在于大胆的创新和丰富的.想象力。
它利用了小女孩千寻对父母的爱作为故事主线,(www.fwsIr.com)通过一系列历险最终将父母解救出来,诠释了人世间爱之伟大与美好。当然这点对于整部影片来说不过是凤毛麟角,影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与情节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使得整个故事在千寻对父母的爱的笼罩下也不难看出哪些是丑恶的,告诉观众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哪些事情才是真正有害的,在影片中显得不可饶恕的。这一种通过善意渠道的启迪我不知道是不是它能够获得殊荣的关键,但我认为是的。现在能够将情节与人物充分利用起来而表达不同思想的影片已经少之又少,可是《千与千寻》做到了。
官方对这部影片内容的解释并不多,也因此留给了观众不断发现新内涵与丰富想象的空间。我并不确定这部影片是否有批判当时社会背景的意图,道理很简单,我那个时候还很小,我并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是否如同今天一样鱼龙混杂,还是像某些影视剧一样单纯美好,所以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初这部电影进行设定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点从整部影片的故事设定就可以看出,一个小女孩在一座灵异的世界里走了一遭,在那个世界里,小女孩学会了成长,同时也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我不知道将现实世界里的人搬到电影中并将其改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它的作用是为了使影片更加丰富生动,离奇,从而吸引观众,还是为了更能形象地表明现实社会中各色人的真实嘴脸。不过从影片开始阶段小女孩的父母因为贪婪而变成猪的片段,我情愿相信后者,或许这样解释可以使影片更显得与众不同。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部影片能够成功或许不在于它的情节,因为单从故事内容上看并没有什么亮点,我想它能成功应该就得益于它能将社会上的各类人形化成各种动物,使观众在同情小女孩不幸遭遇的同时也能反省自己。当然,一部电影想要出类拔萃当然不是这么容易的,《千与千寻》在细节处理和人物情感表达上也一定程度地帮了宫崎骏不少忙,这一点在影片中小女孩的成长就表现地淋漓尽致。影片中有一个故事线据说很受关注,那就是千寻与白龙的感情问题,说白了倒有些玷污这部影片了,大家无非就是讨论千寻与白龙间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老实说我当时看的时候并没有往爱情这方面想,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官方的说法是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在危难中的相互扶持,呵,耐人寻味对吧。我当时看得是日语原版,对于这件事就只是凭借自己的理解,而听网上评论说国语版的《千与千寻》直接把白龙翻译成了千寻的男朋友……额,我……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是国人的思想比较超前的原因呢还是什么的我不得而知。不过中国的这种翻译倒也不无道理,因为日本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生18岁,女生16岁,要比中国早上很多,听说在日本即使是小学,男女生存在那种交往也很正常,当然我们伟大的翻译是不是依据这点我就不知道了。
上面那段自己都觉得八卦了,甚至感觉完全影响了这部片子的质量……恩,第一次写电影的观后感,可能在语言层次和内容结构上显得有些乱……不过,反正也是凭感觉写的,只是希望把这部影片介绍给更多的人。好电影不可多得,它的分量只能说是终身受益。
篇15:电影晚秋影评
《晚秋》这部电影,是要献给那些相信爱情会突然造访的人。虽然影片有一些小瑕疵,情节过渡略显突兀,一些蒙太奇的停顿与开始也突然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总体来说,还算是一部很有美感的电影。
命中注定的美
爱情也许就美在随意的不定性。那么不经意间,一个陌生人就恣意地闯入了你的世界并且在你心中长出漫天漫地的网,他的过和未来与你的开始交织在一起,以一种宿命的方式怒放出爱情的模样。安娜和勋第一次在公车上邂逅,如果这是一种偶然,那第二次在街道上的重逢也许就是神的安排。爱情,不需要逻辑,没有因为所以。爱就爱了,游戏不游戏也罢。像勋说的,起码他让她笑了。她的严冬开始融化,照入了一丝春天明媚的光。
无能为力的美
安娜和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命运的desperado。虽然过那么锈迹斑斑,可是在他们身上仍能找到一种叫澄澈的东西,那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安娜对生命爱的如此认真,认真到可以付出所有代价和激情。可是纯真,在假面的现实中难免要付出代价。初恋情人不负责的一句“跟我走”,丈夫的疑心和暴戾把天使的羽翼变成了一根根利剑,安娜的翅膀成了自己的茧蛹。
母亲的葬礼上,勋和安娜的初恋情人在醋意中发生口角。勋用一句玩笑话“谁叫他用了我的叉子”敷衍,其实安娜也了然,但还是冲着那个在爱情面前落跑的胆小鬼歇斯底里:“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叉子,叉子是他的,不是你的!”泪流满面的安娜在入狱7年后,终于把心底沉寂多年的委屈在那人面前发泄出来。如果浪漫能两个人分享而孤独却要一个人承担,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许下不能兑现的承诺,为什么要轻易地来扰乱她的一池春水?一个人如此单薄,单薄到无法抵抗任何打着爱情名义的横冲直撞。当初是谁,拿着撒旦的尖叉,挟持了谁的爱情?
安娜和勋三天邂逅,第一天的约会留在了西雅图的日与夜。鸭嘴车驶过陆地和海水,穿过朦胧的雾气,把他们送到了游乐场。在碰碰车场外,他们为一对情侣“配音”,其实是不是在对对方说着一直想说的话?那对情侣,是不是他们的缩影?嘴里说的话,四散消逝的人和景,从白天跨越过黄昏直达星空满载的夜晚,他们像上了时间链条的八音盒木偶。一切都被命运操纵着,无能为力,却用心舞动着每一个细节,仿佛只要一不留意,就要错过可能的美好。安娜和勋,是不是也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八音盒中?被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要挣脱悲伤的细线吗?要再一次相信等待的承诺吗?命运的木偶挣脱了枷锁,会粉身碎骨吗?这一切都没有答案,也找不到答案,所以不要问什么是喜欢,也不想永远是如何短暂。只要现在在你身旁,就随着这风,溅起浪花,又何妨?
模糊不清的美
坐在地铁口,她用他听不懂的言语倾诉着那段不堪回首。他听不懂又怎样呢,好或者坏,现在看来都被模糊掉了界限。偌大的世界,人和人之间星罗棋布着奇妙的交集,也许现在我们都看不到,也许它就在未来,很近的未来。当初在车上的第一次相遇,她到底对他微笑了吗?是或者否,谁在乎呢?起码现在,他们的心走得很近。哪怕明天,就要别离。
“等你出来了,我们就在这里重逢。”又是勋的一个承诺。勋和安娜之间,那连接两个世界的手表仿佛从一开始就在倒数着他们的时间,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无从得知。两年后,又是深秋,keystonecafé奶白色的窗纱仿佛还带着那年的岁月感。熟悉的阳光,不再是陌生的你,此刻,在哪里?安娜一个人坐在咖啡厅的角落。这一次,她不再逃避。可是,那句“你好吗,好久不见”,是对谁说的话,勋,还是自己?只有命运知道答案。
等什么,又怎样?晚秋不晚,往昔不再,又何妨?不管你在地球何处游荡,我还是会期望你在我身旁。谢谢你,曾经,在我身旁。
篇16:电影晚秋影评
这是一部典型的韩国片,不需要大场景,基本上是一条街道,一个房间,一张床就能完成所有的的描述。短暂的爱情一直是韩国电影的偏好,有描述婚前遇到真爱的,有描述爱上妹妹的未婚夫的,也有描述婚后与爱人保持关系的,抑或是死前遇到真爱的,这一部也不例外。汤唯小姐之所以符合韩国电影的气质,是因为即使不说话,她也一直散发出一种隐忍的韧性,符合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的定位。
故事有几个亮点。
第一,在游乐场,汤唯和玄彬模仿一对争执的情侣的对话。直到那对情侣像走在滚动条上的追逐开始,最后他们相互拥抱升上天空直至不见,影片带入了魔幻的色彩。
第二,在餐馆,聪慧的玄彬看出了王晶对汤唯的想法,随后与其争执。当人们问他为什么打架时,他说王晶用了他的叉子不道歉。看似很荒唐的理由,可以理解为玄彬随意戏弄,也可以看做是影片想要影射的意图。当年初恋男友王晶跑来提出要和汤唯私奔,被其夫发现,汤唯被打昏后醒来杀死其夫,王晶最后却没有如约而至。通过玄彬的嘴道出汤唯的委屈――为什么在自己有妻儿的情况下去打扰她的生活。
第三,离别前玄彬和汤唯长达半分钟的激吻。
最后,汤唯从监狱出来,坐在约定地方门等待玄彬,咖啡馆的门开了,汤唯往门口瞅了一眼,表情中没有惊喜,但是她开始自言自语:嗨,好久不见。
我的情绪是从玄彬三次在车外凝望汤唯和她道别开始的,因为那样的眼神我再熟悉不过。()和千里迢迢外的他见面,每次都觉得是最后一次,明知道是没有结局的爱情,但是总要一次又一次去奔波、去尝试,不是我送他,就是他送我。火车站、机场、长途汽车站,每一次都是以这样的眼神目送。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迷恋这些没有结局的爱情,仿佛没有结局才能一直永恒下去。
以前看过一部韩国电影,名字忘记了,未婚妻婚前遇到一个男人,发生了N夜情,她迷恋这种飞蛾扑火的感觉,甚至头脑一热想要和他永远在一起。直到,她和这个男人坐在小酒馆里,男人点了餐,并交代师傅酒要加热,因为这个女人不喜欢喝凉的,女人才顿悟,于是离开了这个男人,她走的时候说,如果你没让师傅加热我可能就不结婚和你在一起了。为什么?因为那些没有结局的短暂爱情并不包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如果有了细致生活中的种种考量,那么这个男人就会变成第二个未婚夫,那么他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那些没有结局的爱情,是多巴胺的泛滥,是对于残缺的矫情。因为没有结局,也不长久,所以要争分夺秒,每个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要掀起情绪的高潮。
现在想起来,曾经对于那些没有结局的爱情的迷恋,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迫害。
篇17:电影斗牛影评
看完管虎导演的《斗牛》,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余华的那部作品《活着》,不论是一直处于贫困的牛二还是曾经有过美好时代的富贵,最后的结局都回归到了简单的人和牛。
影片中生与死对于牛二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但牛二顽强的生命力仿佛让其成为了打不死的小强,牛二身上所表现的出是中国农民身上所特有的那种吃苦耐劳,顽强的生命力,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电影讲述,对普通农民的生活来说,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国军,乃至日后的解放军,都成了过眼云烟,在最朴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农民卑微而又坚韧的活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永远无法遮蔽农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最后,他们还用最质朴的契约理念无情嘲笑了所谓的宏大价值,《斗牛》用小农意识曲径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泄。最后当牛二(黄渤)拉着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叹年华的流逝时,如同是了余华在《活着》里描写的那个老农和他的那头牛的一个翻版。
一个少爷混混,历尽人生坎坷跌宕起伏生离死别,到老唯有黄牛相伴,孤苦伶仃,可无论如何,他活着。一个乡村浑小子,阴差阳错为了一头牛而疲于奔命九死一生,最终和牛相依为命归隐山中,他,也活着。葛优之《活着》,命运多舛,福祸相依,无可奈何。黄渤之《斗牛》,且喜且悲,似喜似悲,初喜终悲。一样的小字辈,一样的大背景,一样的人性的真实和生命的惨淡,当然,还有一样的,那就是无论如何,总要活下去。也有不同,富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一种在生命无常的境况下学会了适应的惯性的活着。而牛二,多了个由头,那就是信守一种承诺,尽管这承诺是被迫担上的,让人哭笑不得,可就是这农民的纯朴天性,在战乱的大背景下,给了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的机缘,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信念。作为农民的他或许根本没意识,但至少,这成了电影得以黑色幽默的非常重要的线索:一头共产国际送给八路军用于补养伤员的奶牛,在鬼子扫荡之前被委托给村民牛二保护,签字画押后的一纸承诺,支撑着牛二经历了鬼子扫荡、难民乱相、土匪火并、国民党残兵,以及后来的解放军,尽管全村人都没了,尽管中间经历的各色人等也多死于非命,可牛二,和那头来自共产国际的奶牛,依然顽强地活着,这是电影的奇迹,可未尝不是奇迹的现实。?
原本可能非常沉重的主题,以如此淋漓尽致轻松活泼的方式演绎,使得黄渤能够在其原本幽默搞笑的本份上表现更深一些的内涵。在嘻笑怒骂阴差阳错中,生死显得如此简单,看似玩笑,却非玩笑。无论鬼子兵、难民,还是土匪,都在一点点可笑却不夸张中尽展人性的黑与白、冷与暖。甚至包括那头奶牛,导演以其高超的功力,让牲畜带有了人的性情,尽管不会说话,但一举一动,一个眼神,甚至一滴泪,都颇生动。奶牛卜一亮相,撞倒了围墙矗立在黄渤面前,那架势,是典型的黑色幽默就如同这让我想起《喀布尔快递》中那头驴子,可爱可笑加可气。奶牛和黄渤之间,演绎着一连串精彩的对手戏,最终相依为命,终老山中。
不得不提的还有阎妮,片中另一位主角,虽然给她的桥段不多,都是在倒叙中展现的,但她如此精彩地演绎了一位典型的乡村“泼妇”形象,嘻笑怒骂肆无忌惮,泼辣直爽充满活力,也许,这正代表着中国农村最古老却旺盛的生命力吧。牛二之于九儿(阎妮),牛二之于奶牛,粗糙而真实的乡村爱情,因了这永不止息的生命力,稀里糊涂却倔强坚定地活着。
从一些交错和闪回的镜头运用上,《斗牛》颇有点《疯狂的石头》的影子,但却没那么多线索,也不复杂,放在抗战乱世中,塑造了很多颇为真实的形象,并在风云际会中有对社会生活的颇多挖掘,这一点又比纯粹的商业喜剧高了个层次。但在主题上我看到的是“活着”,因为在我心里,《活着》是曾经一座很难逾越的丰碑,而现在,《斗牛》以更加精妙的叙述方式,在展现人最基本的生命意识上似乎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电影《斗牛》中看到的是欢笑之后的凄凉,看到了生存的艰难,看到了人世间如走马灯一样峰回路转的变迁。可最真实的依然真实,最纯朴的依然纯朴,最简单的依然简单,就如同黄渤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那样他还活着,只不过他的活是拍戏,牛二的活着是为了生存。
只为一个承诺,也许很模糊,也许只是一种惯性,也许所有人都可能忘记,但他还记得,并且为此,活着。
篇18:电影《左耳》影评
小虎队是太多人的青春记忆,初中高中毕业的联欢会上,我的表演都是他们的歌,《青苹果乐园》《爱》。从第一期来自台湾的潮,到他们解散,这一段时间,几乎涵盖我整个的青春记忆。
但事实上,3个人也各有各的粉。比如我,只爱苏有朋。长得帅,学习好,不装酷,不耍帅,对这样的人我是没有免疫力的。人红成那样,还考上那样好的大学。而我,死乞白列只做一件事也做不好。偶像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然后,苏有朋在大学转系、退学,重回娱乐圈出专辑、演戏,直到五阿哥的翻红,再到《风声》中阴柔的角色扮演……如今也是人到中年。我想,青春的疼痛和成长,在他也许更为深刻,因为经历。
上周六我刚下飞机,老公没来接我,很小人的揣测我会不高兴,于是一口气说,到廊坊,先吃饭,然后看电影……在《速7》和《左耳》中,老公说左耳吧!
其实,2周的采访下来,有点儿吃不消了,我最需要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回来就要盯版一周,神烦!老公这种生物就是这样的,总是在你不需要的时候送上自以为是的温暖。而我又是那特别善解人意不忍拒绝别人好意的人,从了!
小说《左耳》我是没有看过的,单说电影,我很喜欢。最打动我的,是小耳朵和吧啦两个女孩的友谊。如果你也是一个平凡的女孩,相信你的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个让你又爱又羡的美女,闪着光,吸引着一切――我是说一切――不只是男女老少的眼球,还有运气什么的,总之她们想要的仿佛都能得到。可是,就算她美到没朋友,却偏偏和你投缘,她情商高讲义气。假如你喜欢的男孩喜欢的是她,你都不会恨她,只想和她靠得更近,偶而还会模仿……
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展现的都是成长中的痛,张漾,许弋,表哥,富家女……导演把它们呈现得很好。这些青春的心情,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能理解,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曾经。
超喜欢女主左耳失聪这个梗,青春就是心语,耳语都不是,所以听不到没关系,我懂!
曾经有人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青春的王国。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穷困潦倒,而且年纪大了,可他却把青春写得那样美,高贵干净,细致入微,憾人心肺。真难为他能把青春记得那么清楚。后来我想,是不是就是因为他的青春太美也太痛。
篇19:电影斗牛影评
认识《斗牛》这部影片还是同学介绍,说是不错,我就专门把它下载下来,并认真欣赏这部影片。感觉很不错,深深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一看到斗牛这两个字大家一定会联想到西班牙斗牛,但这部影片却不是西班牙的斗牛,而是纯中国版的“斗牛”,而且这部影片中的主角之一――牛,却是荷兰奶牛,题材新颖,打破了以往影片的传统。
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喜剧片,它反映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不幸与所遭受的悲惨苦难,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异常的残酷性。它是由我国著名导演管虎所导演,著名演员黄渤与燕妮共同主演的一部喜剧片,说是一部喜剧片,其中不乏有很多笑点,可是却无法让人眉开颜笑,原因就是它的场景太悲惨残酷了,而不禁地会让人惆怅起来。整部电影围绕着一头由国际友人赠送的荷兰奶牛展开的,真实的再现了抗日战争年代战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与不幸,让人深恶日本帝国主义给人民带来的深痛苦难与恶行,并充分展现了农民的卑微与朴实,同时反映了以男主人公为代表的广大农民的信誉。
虽然影片含有很多喜剧元素,却演绎出了中国三、四十年代最沉痛、最痛苦的那段历史。在影片中男主人公所住的整个村的人都被残忍的杀害了,只有男主人公与这头荷兰奶牛,这时的男主人公是孤独的,也是痛苦的,他所失去的不仅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村民,他的那头老黄牛,他失去的还有他的挚爱――女主人公“九儿”,这正是他最痛苦的地方,为了这头“八路牛”,他失去了太多,但他还是坚持把这头“八路牛”成功从残忍的战火中解救出来并在与它朝夕相处的日子中培养出了深刻的情感,在这一方面有赖于这头牛不是一般的牛,而是能产奶的荷兰牛,另一方面是还有赖于男主人公的机智、勇敢与很好的信誉,没有这两方面的原因这头牛是不可能活这么长时间的。这时的男主人公与牛说话,在别人看来似乎就是对牛弹琴,但这时的主人公与牛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一般关系,男主人公已经与牛之间生了深刻的感情,甚至已经到了分不开的地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战争时代中国农民的信誉,勇敢,敢于牺牲的爱国之情,从侧面也反映了日本鬼子的凶残。影片通过这些极为朴实的事例道出了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在这建国60周年之际,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是献给祖国的最好的礼物。
这也是一部注重细节刻画的影片,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破落的村庄,代表男女主人公爱情的银镯子,曾拯救过多人性命并经历过生死的奶牛都是导演所着重刻画出来的场景,打破了很多影片所体现出来的豪华阵容,在正方面我认为是一次创新,该影片虽然质朴但不乏教育意义,并能深深激起人们的爱国之情。
在影片最后男主人公意味深长的说出一句话:“别害怕,什么都能过去”,道明了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才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如今的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的生活已不再有战争带来的苦难,不再有饥肠辘辘,不再有由于战争而失去亲人与爱人的痛苦。因此,我们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在深刻感受到70多年前民族的伤痛的同时,也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也更应该保留在影片中男主人公所体现的坚守承诺的精神!
★ 死亡诗社英文影评
★ 英文影评范文初中
★ 岁月神偷影评
【英文电影影评范文(精选19篇)】相关文章:
《让子弹飞》影评2022-05-06
300字影评范文精选2022-10-05
《上海堡垒》观后感影评450字2023-08-12
影评英文2022-12-13
电影风雨哈佛路观后感及影评精选600字2023-05-29
冰雪奇缘影评2022-12-19
观《误杀》有感及精彩长影评2022-05-07
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影评2023-02-03
断背山观后感影评2023-08-22
岁月神偷观后感影评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