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时间:2022-12-29 07:32: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锦集4篇)由网友“阳光彩虹小白驹”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篇1: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知识点

一、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和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三、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神经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神经—体液调节

3、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 ==== H2CO3

H2CO3 ==== H2O+CO2 ↑(从肺部排出)

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OH-+H2CO3 ==== HCO3-+H2O

例如: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3、体温恒定

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肾等),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产热量明显增加。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动态平衡,主要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

5、反馈调节: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返回影响过程的现象。

正反馈:正反馈是结果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也升高的关系。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负反馈是结果对过程起抑制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反而降低的关系。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等的调节就属于负反馈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是指各种物质浓度、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度、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例如,当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这在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在儿童则表现为骨质生长障碍、骨化不全的佝偻病。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血钙过低则会引起肌肉抽搐等疾病。

>>>返回目录

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

(1)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3) 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返回目录

怎么学好高中生物

一、掌握高中生物的学习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的学习有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些生物的学习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识规律。我们需要明白人的认识都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的。因此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需要持续地努力,一定可以准确掌握生物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学习生物还需要有浓厚想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生会发现高中生物学起来真的很有趣。

二、突破高中生物学习的难点

有些生物知识比较复杂,但是因为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些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因为实验更能加深同学们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同学们可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多做一些生物小实验。

生物学习中有许多知识的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而学习的时候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就可以能使知识一目了然。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加抽象。有些生物的知识,与现实联系比较少,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 、标本 、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提升知识的理解效果。学习生物时,零散知识条理化 ,理论知识具体化、一般问题特殊化等突破难点的方法,都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好方法。

三、善于对高中生物的知识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知识分块学习。学习之后再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生物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并且可以综合运用。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要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要面面俱到。

>>>返回目录

篇2: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一、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和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三、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神经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神经—体液调节

3、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篇3: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1、渗透压调节

2、血浆pH稳态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 ==== H2CO3

H2CO3 ==== H2O+CO2 ↑(从肺部排出)

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OH-+H2CO3 ==== HCO3-+H2O

例如: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3、体温恒定

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肾等),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产热量明显增加。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动态平衡,主要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

5、反馈调节: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返回影响过程的现象。

正反馈:正反馈是结果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也升高的关系。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负反馈是结果对过程起抑制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反而降低的关系。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等的调节就属于负反馈调节。

篇4: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是指各种物质浓度、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度、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例如,当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这在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在儿童则表现为骨质生长障碍、骨化不全的佝偻病。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血钙过低则会引起肌肉抽搐等疾病。

内环境与稳态同步试题

问题教学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探究式生物教学新思路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八年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锦集4篇)】相关文章:

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2024-05-18

光合作用产物高二生物教案2023-12-29

高中生物教学计划2022-05-22

验证与探索的选择-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建议2023-08-26

高中生物试卷分析范文2023-02-18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2023-12-12

《免疫调节》说课稿2023-08-27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2023-06-20

高二生物个人工作计划2023-03-14

高二生物教案2023-07-2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