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1-01 07:35: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推荐10篇)由网友“yajuwang”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

篇1: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是因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可伴细胞数量减少称为萎缩。常有间质细胞增生。萎缩的机制目前还不明,可能主要涉及到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平衡。萎缩首先是细胞体积缩小,从而由萎缩细胞构成的组织或器官的体积也缩小,且往往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代谢率降低及功能减弱。

1基本内容编辑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是因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可伴细胞数量减少称为萎缩。常有间质细胞增生。萎缩常有间质细胞增生。萎缩的机制目前还不明,可能主要涉及到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平衡。蛋白降解的增加起关键作用萎缩包括自身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自身实质细胞体积的减小,亦根据起始原因分为病理性萎缩和生理性萎缩,生理性常见于胸腺的青春期萎缩和生殖系统中卵巢,子宫及睾丸的更年期后萎缩等,病理性萎缩一般有:

1,营养不良性萎缩: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血液等消耗过多引起。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因慢性心肌缺血引起心肌萎缩,再如脑缺血,引起脑组织萎缩。

可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长期饥饿、消化道梗阻、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血液等消耗过多引起全身器官萎缩,这种萎缩常按一定顺序发生,即脂肪组织首先发生萎缩,其次是肌肉,再其次是肝、脾、肾等器官,而心、脑的萎缩发生最晚。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常因局部慢性缺血引起,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组织或器官长时间受压迫所致。如尿路梗阻(结石、肿瘤等)时,因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引起肾萎缩。引起这种萎缩的压力无需太大,关键是一定的压力持续存在。

3,废用性萎缩:器官长时间功能和代谢下降所致。例如,骨折后,久卧不动的肌肉因代谢减慢可逐渐发生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者轴突损害引起效应器萎缩。例如,小儿麻痹症的肌肉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其所支配的器官、组织可发生萎缩,如脊髓灰质炎所致的下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由于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胞萎缩。例如,绝经后,子宫的萎缩

2引起变化编辑

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细胞器大量退化。萎缩细胞胞浆内可出现脂褐素颗粒,后者是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细胞器残体。萎缩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或者两者兼有。萎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功能大多下降,并通过减少细胞体积与降低的血供,使之在营养、激素、生长因子的刺激及神经递质的调节之间达成了新的平衡。去除病因后,轻度病理性萎缩的细胞有可能恢复常态,但持续性萎缩的细胞最终可死亡。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可以增生,甚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性肥大。

脑萎缩时,除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外,脑回变窄,脑沟变宽,切面皮质变薄。

3机体影响编辑

萎缩是一种可逆性的变化,通常在病因消除后,萎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可以逐渐恢复原状。如果病变继续发展,萎缩的细胞最后也可消失。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功能大多下降,如肌肉萎缩时,收缩力下降;脑萎缩时,思维能力减弱,记忆力减退。

篇2:病理学中化生是什么意思

化生(metaplasia),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并非表现为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并且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细胞。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肠上皮化生这种特殊类型的化生常见于胃,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许多间叶性细胞常无严格固定的分化方向,故常可由一种间叶性组织分化出另一种间叶性组织。

1病理学介绍编辑

概述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可逆转的适应现象。常见的化生有上皮化生、骨与软骨化生、浆膜化生、脂肪化生和骨髓化生。化生是局部组织在病理情况下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可能是有益的。鳞状上皮的化生能增强粘膜的抵抗力,使粘膜在不利的情况下仍能生存。但支气管柱状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时,丧失了纤毛,削弱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易受感染。有时化生的细胞可以发生恶性肿瘤。如化生的鳞状上皮,有时未能分化成熟,产生不典型增生,可进而发生恶变,发生浸润成为鳞状细胞癌。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分类

1.上皮组织化生

(1)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纤毛柱状上皮,在长期吸烟者或慢性炎症损害时,可转化为鳞状上皮。若其持续存在,则有可能成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鳞状上皮化生可增强局部的抵抗力,但同时也失去了原有上皮的功能。

(2)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这种化生常见于胃体和/或胃窦部。肠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粘膜糜烂后粘膜再生时。

2.间叶组织化生

结缔组织化生也比较多见。多半由纤维结缔组织化生为骨、软骨或脂肪组织。如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时,由于外伤引起肢体近段皮下及肌肉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发生骨化生。这是由于新生的结缔组织细胞转化为骨母细胞的结果。老年人的喉及支气管软骨可化生为骨。

2节俗介绍编辑

汉代以前的七夕节(7月初七),妇女以蜡(后来用木头)作成婴儿模样,让其浮在水中以游戏,为妇人生子向织女星神祈祥,后转向女娲初七造人,七夕节为双七,此曰化生也.

文学中,所谓化生是指写作中从认识客观事物到完成写作成果,必须经过主体思维的多重加工、转化的这一过程。(来自文学写作课件)

3佛教理解编辑

化生是名词。所表达的意思很广,可以使用,净土往生就有从莲花中化生而出。看看下面的解释给你提供理论支持。

佛教认为世间所有生灵都可以归到湿生、卵生、胎生、化生,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阅‘四生’1680)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1.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2.指人死后的中阴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

节俗

汉代以前的七夕节(7月初七),妇女以蜡(后来用木头)作成婴儿模样,让其浮在水中以游戏,为妇人生子向织女星神祈祥,后转向观音.女娲初七造人,七夕节为双七,此曰化生也.

文学中,所谓化生是指写作中从认识客观事物到完成写作成果,必须经过主体思维的多重加工、转化的这一过程。(来自文学写作课件)

篇3:病理学中名词病因是什么意思

中医学认为,病因就是导致一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它包括致病因子和条件。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1词语概述编辑

1.中医概念:

中医理论认为,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2.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

在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2病因分类编辑

人类疾病原因主要可分为:内因、外因和内外因。但是,第一原因就是饮食不合理,几乎都是盲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科学性可言,必定世界上每一种食物都有药物作用,怎能盲吃呢?食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不吃饭就会死亡,不会吃饭、吃的不科学就会得病。有人长寿,可以活100-120岁,有的人则年龄很小就去世,内在体质天壤之别,其中根本原因就是长寿者膳食是巧合的科学食疗,而短寿、亚健康、病患者大多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某些食物太少或者过剩。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第一个就是膳食平衡是完全正确的。通过个性化科学食疗让人类少得病、不得病才可能健康、长寿。

1.中医分类:病因种类繁多,现代对病因的分类,是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即①外感病因-六淫、疠气(戾气、疫气);②内伤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不节、不洁、偏嗜)、劳逸失度(过劳、过逸);③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④其他病因-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2.现代医学分类:可分为宿主和环境两大方面。

⑴宿主病因:

①先天的:包括基因、染色体、性别差异等;

②后天的:包括年龄、发育、营养状况、体格、行为类型、心理特征、获得性免疫、既往史等。

⑵环境病因:

①生物的:包括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食入的植物等;

②化学的:包括营养素、天然有毒动植物、化学药品、微量元素、重金属等;

③物理的:包括气象、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质、大气污染、电离辐射、噪声、震动等;

④社会的:包括社会/人口(人口密度、居室、流动、都市化、交通、战争、灾害)、经济(收入、财产、景气)、家庭(构成、婚姻、家庭沟通)、饮食习惯、嗜好兴趣(烟、酒、茶、运动、消遣)、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种类、场所、条件、福利、劳保设施)、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1]

3病因研究编辑

病因学说在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上曾起过重大的作用,而成为医学观点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组成部分。

1.单病因说

在单病因说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把病因归纳为:①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种病原微生物;②物理因素,如声、热、光、电、放射线等超过正常范围后均可致病,此外还有损伤;③化学因素,如农药、化学药品、各种营养要素等。

由于发现单单上述病因因素常常不足以引致疾病,人们认识到病因与宿主因素(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免疫等)及环境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或流行。有学者将这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表示为:流行病学三角学说(Gordon),Ront(1982)、冈田搏(1982)分别用图表示病原、宿主、环境三者的关系;Susser(1973)绘图(车轮模式)表示三者的关系.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也起着重大作用,这种医学观点的发展,即现在被称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2.多病因说

随着对病因知识的积累,认识到多种慢性病或非传染病,甚至于急性疾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如结核病,由于缺乏营养、居住拥挤、贫穷和遗传因素等使身体对结核杆菌的易感性增高。在这种情况下,暴露于结核杆菌,才受到感染,此后结核杆菌侵袭组织才发生结核病。霍乱弧菌对于霍乱的发生也类似。这两种传染病的发生都不仅仅是细菌这一个因素所能引起的。至于其他许多疾病则情况更加复杂,远非Koch原则所能概括。可以有许多因素作用而引起一种疾病(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对于冠心病),也可以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有关(如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吸烟与肺癌等多种癌症、冠心病等)。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形成“多病因说”或“多因多果病因说”。

3.充分病因和必需病因

充分病因和必需病因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后一定引起(或引发)该疾病,这个综合就是充分病因(sufficientcause)。当缺乏某因素即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必需(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每个充分病因的综合中必然包含有必需病因,如没有结核杆菌就不会发生结核病,没有伤寒杆菌就不会引起伤寒,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就分别是结核病和伤寒的必需病因。必需病因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生之前。

在许多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病),既未发现充分病因,又未发现一个必需病因。例如,肺癌病人大多数有吸烟史,但也有既不吸烟又无被动吸烟的;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有些发生肺癌,但多数吸烟的人吸烟数十年并未发生肺癌。根据前述条件,吸烟既不是肺癌的必需病因,又不是其充分病因,只是肺癌的多病因中的一个,是其充分病因综合中的一员。

4.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病因

流行病学从群体观点出发,从控制疾病、预防疾病的策略出发,认为当其他因素在某人群中不变时,某因素在该人群中增加或减少后,某病在该人群中的发生也增加或减少,则该因素可以被认为该疾病的病因。这种认识在疾病防制上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随着吸烟率、吸烟量、吸烟年限的增、减,肺癌发病率即增、降。虽然吸烟这个因素尚不完全满足作为肺癌的必需病因及充分病因的条件,但流行病学可以认为吸烟是肺癌的病因,而且是肺癌已知病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肺癌充分病因综合中一个最强有力的因素。即或肺癌充分病因综合中其他成分均不改变的情况下,停止吸烟就可使肺癌发病率明显下降。因此,不必等待把某种疾病的充分病因综合中的各成分均探讨清楚再进行防制,而一旦清楚了某成分的病因作用(指流行病学角度,而非发病机制),即可针对该病因采取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比如,远在结核杆菌被发现前,针对结核病的其他病因成分采取措施,就使结核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在霍乱弧菌被发现前30年,即采取改善饮水供应措施以控制霍乱流行。

1、病因的各因素,从流行病学观点,有四类因素在疾病病因中起作用。它们每种都可能是必需因素,但每种单独则很少是引起某种疾病或状态的充分病因。它们是:

(1)易患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如年龄、性别、过去的疾病可以形成对某病因的易感状态。

(2)诱发因素(enabling factors):如缺乏营养、低收入、居住条件不良及医疗保健不宜等可促发疾病。相反的状况又有助于疾病恢复、维持健康。

(3)速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s):如暴露于某特异病原因子(agent)或有害因子能促进发病。

(4)加强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屡次暴露于致病因子或做不适宜的重工作,可以加重已发生的疾病或状态。

2、危险因子(risk factors)把那些与疾病的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是充分病因的因子称为“危险因子”。一种危险因子(如吸烟)可能和许多种疾病有联系,而一种疾病(如冠心病)又可能与许多危险因子有关。流行病学目前已可以测定每种危险因子在该疾病发生中作用的大小,以及消除一种危险因子后可使该病减少多少,在实施一些疾病预防规划中,危险因子是一项很有实际意义的概念。

3、病因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当两种或多种病因共同起作用时,其作用大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类似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的相加;而常见的则是其大小高于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的相加。比如,冠心病的三个主要病因(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均具备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比仅具有一种病因的三项发病率之和为高。吸烟与暴露于石棉尘均是肺癌的病因。无两因素时肺癌死亡率为11/10万,吸烟者为123/10万,仅暴露于石棉尘者为58/10万,而既吸烟又暴露于石棉尘者则为602/10万(Hammond等,1979),远远高于181/10万(123 58)。吸烟妇女,暴露于烹调煤烟4×104小时,有职业性暴露及肺部疾患史者肺癌发病的比数比(OR)为不吸烟、无职业暴露及肺部疾患史,但有3×104小时暴露于烹调煤烟者的50倍。

因此,消除一种病因就可以大量减少发生该病的可能。

4推导过程编辑

病因推导是确定所观察到的联系是否可能为因果联系的过程,包括病因的判断。 在病因推导时必须先排除虚假的联系及间接联系。这两种联系是由各种偏倚、混杂(混淆)、机遇(chance)而引起。

因此,在推导是否因果联系时,必须仔细审察得到有联系结果的研究是否有偏倚(如选择偏倚、测量偏倚等)、混杂,是否由机遇形成。病因推导步骤可以图7-3表示。

1964年美国卫生署长在判断吸烟与肺癌的联系的性质时,应用了系统的研究方法。1965年Hill进一步研究而发展了此步骤。目前一般均遵循他们制订的步骤与标准判断因果联系。

5研究方法编辑

病因步骤

病因是个重要问题,实验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均应用自己的 确定-可能的病因与疾病关系的步骤

方法对病因进行探讨。这三大方法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紧密协作,才易于探讨病因。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是从群体水平,用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资料进行现场观察及现场实验,最接近于人群的实际情况。因此,对疾病病因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可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病因线索,而实验医学及临床医学对病因的研究结果,还要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做最后判断。如1963年河北省南部洪水后发生的不明热症,根据临床判断为副伤寒或流行性感冒,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不支持这种判断,(耿贯一,1963)从而提出钩端螺旋体病的判断(尽管在那以前河北省南部没有发现过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检查后来证实了流行病学的判断。实验室研究发现可能致癌物种类非常多,WHO提出由流行病学研究最后判断,而将这些致癌物种类的数字大加减少,而且更符合实际。

研究方法

病因假设形成的途径,均要先形成病因假设,然后再加以验证。流行病学形成的病因假设(说)是根据自己的、别人的经验,疾病的自然史,已知的影响因素等而形成。在形成病因假设时,一般可遵循下列途径(MacMahon等)。

1、求同法

(method ofagreement)如果多种不同情况与某种疾病的存在有联系,而在这多种情况均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则这个因素很可能为该病的病因。如氟斑牙患病率高的地区,饮水氟含量高,而患病率低处则饮水氟含量低。饮水氟含量高则可能为氟斑牙的病因。

2、求异法

(method ofdifference)如果有A、B两种情况,某病的发病率在A显著高于在B,在A有某因素(F),在B没有该因素,则F很可能是该病的病因。如肺癌发病率在吸烟者显著高于在不吸烟者,说明吸烟可能是肺癌的病因。

3、共变法

(method ofconcomitant variation)当某个因素(F)出现的频度或强度发生变化时,该病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也变化,则F很可能是该病的病因。如海豹肢畸形(phocomelia)随反应停(thalidomide)上市量的增减而增减。在温州地区研究发现“散发性脑炎”的发病数,随四咪唑和左旋咪唑上市量而变化,从而怀疑该药物与“散发性脑炎”的发生有关。

4、类推法

(method of analogy)当一种疾病的分布与另外一种病因已清楚的疾病的分布相似时,则这两种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如前文所述河北省1963年流行的“不明热”被判断为钩端螺旋体病,就是根据共分布特点而作。

除上述四种方法外,如果一种疾病有多种可疑的病因,而其中多种已被排除,仅余一种可能时,则此因素是该病的病因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6研究偏倚编辑

偏倚是在研究中(从设计到执行的各环节)的系统误差及解释结果的片面性而造成的,使研究结果与其真值出现了某些差值。因为它是由系统误差所造成,加大样本并不能使之减少。一旦造成事实,则无法消除其影响。因此,必须认识偏倚,从设计起直到整个研究过程均要加以控制。病因研究中的偏倚有10种以上,它们可以归纳为选择性偏倚、信息(测量、观察)性偏倚及混杂(混淆)性偏倚。

1.选择性偏倚

(selection bias)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立(纳入标准)不正确,使得这两组人在开始时即存在处理因素以外的重大差异,从而产生偏倚。常见的主要有:

2.就诊机会偏倚

(入院率偏倚,admissionrate bias)由于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就医条件不同、人群对某一疾病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等原因而使患不同种类疾病的人(或有某种特性者)的住院率不同。从医院选取对照时,如果没有注意到此点,则可引起偏倚。此种偏倚首先由Berkson发现并记述,因此,将此种偏倚又称为Berkson偏倚或Berkson谬误(fallacy)。

3.现患病例及新发病例偏倚

(prevalence-incidencebias,又叫Neyman bias)此种偏倚易出现在病程较短的严重致死性疾病,如心肌梗死,部分病例在送到医院前已死亡,如果只以存活的现患病例为对象,研究某因素的作用,必然产生偏倚。这些死亡病例通常未计入心肌梗死总发病人数中,以至于所报道的患病数少于实际的发病数。又如,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意或无意排除(或加入)某些病例,也可出现偏倚,如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时,对照组包括了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由于此二病均与吸烟有关,所以吸烟与肺癌的OR减低,甚至于看不出吸烟作为肺癌的病因作用。患病后改变生活习惯也可以使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病因出现偏倚,如患肺癌后戒烟,患高血压后将饮食口味调淡、不吃动物脂肪(肥肉)、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等等,都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使这些因素的病因作用被抵消。又如,乳腺癌与利血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对照组中排除了心血管病人(其中有相当多的高血压病人,他们服用利血平),所以得出利血平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的结论。另一个研究将全部病例均纳入,则未发现此相关。

4.检出信号偏倚

(detectionsignal bias,unmasking bias)某因素如能引起或促进某症候(与所研究疾病的体征或症状类似)的出现,使患者因此而去就医,这就提高了该病的检出机会,使人误以为某因素与该病有因果联系。这种虚假联系造成的偏倚称为检出信号(或检出症候)偏倚。如,曾有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与绝经期服用雌激素有关。这个研究结果是因为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会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因此而就医,得到检查子宫内膜的机会较多,从而增加了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机会。不服用雌激素的子宫内膜癌常无明显症状,发现机会较少。以刮宫或子宫切除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时,绝经期服用雌激素的OR为1.7,而以子宫出血就诊者的OR为9.8,二者相差悬殊。显然,以子宫出血就诊增高了OR。此类偏倚即检出信号偏倚。

4.无应答偏倚

(non-responsebias)即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产生不同的反应而造成的偏倚。如用通信方式调查吸烟情况,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应答率可以相差悬殊。无应答者的暴露或患病状况与应答者可能不同。如果无应答者比例较高,则使以有应答者为对象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严重偏倚。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必须如实说明应答率,并评价其对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与一部分人无应答相反的情况是有一部分人特别乐意或自愿接受调查或测试。这些人往往是比较关心自身健康或自觉有某种疾病,而想得到检查机会的人。他们的特征或经历不能代表目标人群。由此造成的偏倚称为志愿者偏倚(volunteer bias)。

总之,无论什么原因使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员不是来自同一总体,即可造成除研究因素以外的有关因素在两组分布不均衡,从而造成选择偏倚。

5.衡量偏倚

(measurement bias)或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或测量时存在频度和(或)强度的差异,而使最终判断结果时出现偏倚。在非盲法观察时,由于观察者知道谁在观察组,、谁在对照组,更易出现此种偏倚。

6.回忆偏倚

(recall bias)特别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需要被观察者回忆过去的情况(甚至久远的情况,如癌的病因学研究),回忆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病例组可能回忆仔细(特别是当怀疑某因素与某病有关时,如吸烟、被动吸烟与某些癌的关系,口服避孕药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等),而对照组回忆则可能不那么仔细,尤其当研究者屡次提醒病例组有否这些因素时(诱导其回答,更容易出现偏倚-寻因性偏倚)。有时某种症状或状态的存在会诱导产生或加强其与某种因素的联系,如前段所举子宫内膜癌,得出与口服雌激素有联系的结论即属此,称为疑因性偏倚(exposure suspicion bias)。

7.疑诊偏倚

当观察者已知被观察者的某些情况时,在研究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侧重询问、检查有关情况(如对服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仔细检查其有无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而对有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妇女仔细询问其口服避孕药的历史)就可能得出二者有联系的结论。但实际上可能是偏倚所致。

8.沾染偏倚

(contaminationbias)对照组成员有意或无意应用了试验组的措施。如用低钠盐减少钠摄入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时,对照组成员同样可以购得低钠盐(因接受宣传后认为低钠盐可以防止高血压),从而使判断结果时出现偏倚(沾染性偏倚)。试验组成员有意或无意接受了研究因素以外的措施,而使结果有利于试验组,称为干扰。干扰与沾染最容易在非盲法观察的条件下发生。

7混杂因素编辑

混杂(淆)因子存在时,在分析结果时可能错误地把某一因素当成某一结果的原因。即是存在混杂偏倚。前节曾谈到混杂因子。

混杂偏倚使研究结论不能反映真实的因果联系。这种偏倚的产生常常是研究者专业知识局限,不了解混杂的存在,或者虽然知道,但忽略了其存在。混杂偏倚常常在资料分析阶段显露出来。因而一旦认识后是可以设法纠正的。

①不是要研究的暴露因素,而是研究过程中常规地被收集起来的(如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是一个外部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

②是对研究的疾病的危险因素,或通过其他危险因素而间接起病因作用;③它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之间有统计学的联系,但二者又是独立存在的。

应结合专业知识去考虑本次研究的结果,可能有什么混杂因素夸大或缩小了其效应指标(RR或OR)。根据可能的混杂因素分析校正的(adjusted)RR或OR(记为aRR或aOR),以与最初所得到的粗的(crude)RR或OR(记为cRR或cOR)比较。如果aRR与cRR或aOR与cOR相近似,则此因素非混杂因素,如相差大则为混杂因素。最常用的方法为按可疑的混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即是将有此因素的作为一层来比较其RR或OR,而将无此因素的作为另外一层来分析。也可以比较分层前后x2值,此时用Mantel-Haen-szel法比较。如分层前后无差别,则表示分层因素非混杂因素。还可比较分层校正前OR(cOR)与校正后OR(aOR),如有差异说明分层因素为混杂因素。

8推断标准编辑

联系的强度、联系的时间性、联系的特异性、联系的可重复性、剂量反应关系、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合理性、实验证据、相似性

篇4:病理学名词机化是什么意思

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 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最终形成 瘢痕组织。

由于炎症或损伤所形成的组织内的异物通过溶解、吸收等加以处理的过程,称为机化。这个过程中有 肉芽组织形成,吞噬细胞摄取异物,由于 酶的作用使异物溶解吸收,以后随着肉芽组织的瘢痕化而治愈。

然而,在脏器内的机化,实质细胞不一定修复,由 结缔组织代替时称为硬化。如不能充血吸收时,或发生 钙化,或残留为囊肿等。

篇5:病理学名词心绞痛是什么意思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一组症状,是由于心肌缺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症候群。心肌缺血可由于心肌氧的需求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能力引起,或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造成,或两者同时存在。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1形成病因编辑

心绞痛

心绞痛

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因此,各种减少心肌血液(血氧)供应(如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和增加氧消耗(如运动、心率增快)的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于冠心病。有时,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或失控的高血压也能引起心绞痛。

如果血管中脂肪不断沉积,就会形成斑块。斑块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其缩窄,进一步减少其对心肌的供血,就形成了冠心病。冠状动脉内脂肪不断沉积逐渐形成斑块的过程称为冠状动脉硬化。一些斑块比较坚硬而稳定,就会导致冠状动脉本身的缩窄和硬化。另外一些斑块比较柔软,容易碎裂形成血液凝块。冠状动脉内壁这种斑块的积累会以以下两种方式引起心绞痛:①冠状动脉的固定位置管腔缩窄,进而导致经过的血流大大减少;②形成的血液凝块部分或者全部阻塞冠状动脉。

常由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惊吓和寒冷所诱发。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劳动条件下发作,病情严重者也可在吃饭、穿衣、排便或休息时发生,疼痛发生于劳动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一天或一阵劳累过后。安静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结果。

心肌缺血时疼痛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心肌无氧代谢中某些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传入神经末梢所致,且常传播到相同脊髓段的皮肤浅表神经,引起疼痛的放射。

2临床表现编辑

心绞痛

心绞痛

多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有些患者仅有胸闷,可分为典型性心绞痛和不典型性心绞痛:

1.典型心绞痛症状

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感,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

2.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失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常见于老年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

3检查方法编辑

1.心电图

心绞痛

心绞痛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静息时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和(或)心脏负荷试验。

2.X线

可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见心影增大、主动脉增宽、肺充血等改变。

3.放射性核素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201Tl或99mTc-MIBI,可使正常心肌显影而缺血区不显影。

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显示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的阻塞性病变。虽为有创性检查,但同时也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5.血管内超声显像

是将微型超声探头通过心导管送入冠状动脉,能同时了解到冠脉官腔狭窄情况和管壁的病变情况。

6.血管镜

可直接观察冠脉腔,尤其适用于血栓性病变。

4诊断方法编辑

心绞痛

心绞痛

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确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负荷试验。

发作不典型者,诊断要依靠观察硝酸甘油的疗效和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如仍不能确诊,可多次复查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如心电图出现阳性变化或负荷试验诱致心绞痛发作时亦可确诊。

诊断有困难者可作放射性核素检查或考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考虑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者则必需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可显示管壁的病变,对诊断可能更有帮助。

5鉴别诊断编辑

1.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绞痛

本病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心电图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白细胞计数及肌酸磷酸激酶、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等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X综合征

本病为小冠状动脉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以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亦可在休息时发生。发作时或负荷后心电图可示心肌缺血、核素心肌灌注可示缺损、超声心动图可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但本病多见于女性,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不明显,疼痛症状不甚典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左心室无肥厚表现,麦角新碱试验阴性,治疗反应不稳定而预后良好,则与冠心病心绞痛不同。

3.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均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他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

4.肋间神经痛、

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前胸,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故与心绞痛不同。

此外,不典型的心绞痛还需与食管病变、膈疝、溃疡病、肠道疾病、颈椎病等所引起的胸、腹疼痛相鉴别。

6治疗方法编辑

1.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发作时立刻休息,患者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

心绞痛

心绞痛

(2)药物治疗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血流量外,还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其中最常用的是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1~2分钟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也可选用二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2~5分钟见效;另外还可选用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1支)用手绢包裹压碎后,吸入其挥发气体。优点是作用快,但副作用较大且有乙醚味,故很少采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可考虑用镇静药。经以上治疗疼痛不能缓解或本次发作较平时重且持续时间长者,应考虑到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缓解期的治疗

宜尽量避免各种诱因。调节饮食,特别是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缓解期药物治疗的三项基本原则是:选择性地扩张病变的冠脉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初次发作(初发型)或发作频繁、加重(恶化型),或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梗死后心绞痛等,疑为心肌梗死前奏的患者,应休息一段时间,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下列作用持久的药物。

(1)硝酸酯制剂①硝酸异山梨醇。②四硝酸戊四醇酯。③长效硝酸甘油制剂:服用长效片剂使硝酸甘油持续而缓慢释放。用2%硝酸甘油软膏或膜片制剂涂或贴在胸前皮肤,作用可维持12~24小时。

(2)β受体阻断剂(β阻断剂)具有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此外,还减低运动时血流动力的反应,使在同一运动量水平上心肌耗氧量减少;使不缺血的心肌区小动脉(阻力血管)缩小,从而使更多的血液通过极度扩张的侧支循环(输送血管)流入缺血区。可作为起始治疗药物,根据症状和心率调整剂量。不良反应有心室喷血时间延长和心脏容积增加,这时可能使心肌缺血加重或引起心力衰竭,但其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的作用远超过其不良反应。常用制剂有:①普萘洛尔,逐渐增加剂量;②氧烯洛尔;③阿普洛尔;④吲哚洛尔;⑤索他洛尔;⑥美托洛尔;⑦阿替洛尔;⑧醋丁洛尔;⑨纳多洛尔等。

β阻断剂可与硝酸酯合用,但要注意:①β阻断剂与硝酸酯有协同作用,因而剂量应偏小,开始剂量尤其要注意减小,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②停用β阻断剂时应逐步减量,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③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以及心动过缓者不宜用。

(3)钙通道阻滞剂本类药物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也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钙离子的利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血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负荷;还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环。常用制剂有:①维拉帕米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血压下降等;②硝苯地平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③地尔硫卓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失眠等。④新制剂尼卡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苄普地尔等。

钙通道阻断剂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最好。本类药可与硝酸酯同服,其中硝苯地平尚可与β阻断剂同服,但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与β阻断剂合用时则有过度抑制心脏的危险。停用本类药时也宜逐渐减量然后停服,以免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4)冠状动脉扩张剂理论上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但由于冠心病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复杂,有些血管扩张剂如双嘧达莫,可能扩张无病变或轻度病变的动脉较扩张重度病变的动脉远为显著,减少侧支循环的血流量,引起所谓“冠状动脉窃血”,增加了正常心肌的供血量,使缺血心肌的供血量反而减少,因而不再用于治疗心绞痛。目前仍用的有:①吗多明:不良反应有头痛、面部潮红、胃肠道不适等;②胺碘酮:也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药疹、角膜色素沉着、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障碍等;③乙氧黄酮;④卡波罗孟;⑤奥昔非君;⑥氨茶碱;⑦罂粟碱等。

(5)抗氧化鉴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原因是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而氧化应激是以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为Ox-LDL后引起,Ox-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起点,因此防止LDL氧化为Ox-LDL尤其重要,现在比较肯定的疗法是有效地抗氧化,比如说ASTA虾青素、花青素之类的天然抗氧化剂,已经作为美国等国家防治冠心病的首选药物,虾青素可以显著减轻炎症因子CRP(C反应蛋白),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

3.其他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作用为改善微循环的灌流,可用于心绞痛的频繁发作。抗凝剂如肝素、溶血栓药和抗血小板药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压氧治疗增加全身的氧供应,可使顽固的心绞痛得到改善,但疗效不易巩固。体外反搏治疗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也可考虑应用。兼有早期心力衰竭者,治疗心绞痛的同时宜用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

4.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是在体外循环下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作为旁路移植的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动脉,另一端吻合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段的远端;或游离内乳动脉与病变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引主动脉的血流以改善病变冠状动脉所供血心肌的血流供应。

7预后事项编辑

心绞痛

心绞痛

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和中间综合征中的一部分,可能发生心肌梗死,故又称之为“梗死前心绞痛”。

8预防方法编辑

1.控制盐的摄入

少吃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长期大量食用氯化钠,会使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受损。心绞痛的患者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2.控制脂肪的摄入

心绞痛

心绞痛

少吃脂肪、减少热量的摄取。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脂,高脂血症是心绞痛的诱因。应尽量减少食用油的量,油类也是形成脂肪的重要物质。但可以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每日的总用油量应限制在5~8茶匙。

3.避免食用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含有丰富的脂肪醇,例如肝、心、肾等。

4.戒烟戒酒

众所周知,烟酒对人体有害,它不仅诱发心绞痛,也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5.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吃海鱼和大豆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

6.多吃利于改善血管的食物

如大蒜、洋葱、山楂、黑木耳、大枣、豆芽、鲤鱼等。

7.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胀气食物

如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

8.注意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晚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免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篇6:关于病理学的意思和精选造句

1, 言语病理学家,正式名称为语言语音病理学家,有时也叫做言语治疗师,他们主要同有语言障碍的人打交道。

2, 这是一个神经解剖学与神经病理学的搜索引擎,由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神经病学系神经病理学实验室创建。

3, 病理学上,SLE患者皮肤可表现为脉管炎和真皮慢性炎性浸润,如图所示.

4, 法国外科医师、解剖学家,创建组织学和组织病理学。

5,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黏液沉积于真皮上部.

6, 评价应用临床信息,病理学特点和微卫星分析来鉴别具有突变子表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

7, 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基底层色素增加和黑素细胞增多,无色素失禁。

8,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起因、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9, 方法:对196例临床初诊为功血病人的诊刮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分析结果。

10, 皮肤之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

11, 植物病理学家在鉴定各种病原体方面的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

12,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用苏木质伊红染色。

13, 为进一步探讨牙周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和疗效的评价,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

14, 口腔病理学家研究的性质,原因和与口腔有关的疾病的发展。

15, 主攻妇科肿瘤和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病理学研究。

16, 口腔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病理学…

17, 如果怀疑是恶性,需要做组织切片检查。切片需由病理学者进行瘤子切片组织的微观检验。

18, 婴儿行肿瘤的手术摘除,病理学诊断为横纹肌肉瘤.

篇7:关于病理学的意思和精选造句

1.这是纳塔耳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的网站。

2.腮腺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包括:十一例多形性腺瘤、六例乳头状淋巴性腺囊瘤,六例良性表皮囊肿、一例肉瘤样损害、两例淋巴样增生和一例卡波氏肉瘤。

3.你知道吗?有些神经病理学家对最佳的床褥硬度争论不休.

4.它也将为病毒学家,内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作为一个病理学源卷.

5.方法对暴露在高气压环境不充分减压的动物分别进行显微球结膜,麻醉、手术暴露股动脉测血压和病理学检查。

6.这是密歇根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的网站。

7.免疫病理学研究证实:T淋巴细胞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加里史特罗贝尔教授植物科学和植物病理学蒙大拿州立大学。

9.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0.他们让计算机找出特征,而不是设定计算机找出已经被病理学家认为重要的特征。

11.取富集前后的细胞样本进行FACS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各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比较。

12.语言病理学家丽莎?利维尼?斯波勒开始指导马宏升进行单词练习,大声朗读儿童书籍。这样他回家后还可以读给凯瑟琳和双胞胎姐妹安娜、亚历山德拉朗听。

13.油灰肾是一种病理学名词,用于描述慢性肾结核所致的肾脏干酪样坏死。这种坏死通常导致肾自截。

14.实时荧光定量PCR广泛应用于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15.在病人死后,他们的大脑被运到了菲尼克斯,在那里,病理学家将其切成个微型切片,送去做空斑分析。

16.方法收集例经法医病理学尸检证实的川崎病猝死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特征与猝死机制。

17.法医物证学涉及到多个科学领域,包括人类学、工程学、医药学、病理学、语音学、精神病学和毒理学。

18.目的探讨结节性多动脉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9.这是正常的社会生物学过程,而心理病理学可能强化耻辱感。

20.肾动脉钳闭引起的肾脏缺血再灌注以及甘油、庆大霉素、氯化汞均可致实验动物急性肾衰竭,病理学上可见典型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21.组织病理学确认这项对阴囊自发性钙沈淀症所做的诊断。

22.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的语言病理学家使用文本到话语的应用,让病人发声。

23.在萘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上,通过亚致死毒性、致畸性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评价了萘的水生毒性。

24.大豆剧烈棒抱叶斑病根烂与草甘膦杀死超巨豚草的关联。植物病理学,S。

26.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便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篇8:病理学肿瘤名词是什么意思

肿瘤[1](tumor,neoplam)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1病因介绍编辑

肿瘤

肿瘤(2)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有本质的区别:非肿瘤性增生为机体生存所需,所增生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这种增生到一定限度就不再继续。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生长旺盛,具有相对自主性,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仍能持续生长。

2肿瘤分类编辑

通常以组织发生为依据,每一类别又按其分化成熟程度及其对机体影响的不同而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

1.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转变为癌。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1)粘膜白斑:常见于口腔、外阴等处粘膜。由于鳞状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过度角化并有一定异型性,长期不愈可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2)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这是妇科常见疾患,是在慢性宫颈炎基础上,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被来自子宫颈管内膜的单层柱状上皮取代,可以转变为宫颈鳞状细胞癌。

(3)直肠、结肠的腺瘤性息肉:单发、多发均可发生癌变,有家族史的多发者,更易发生癌变。

(4)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常因内分泌失调引起,伴有导管内乳头状增生者易发生癌变。

(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上皮的肠上皮化生可发生癌变。慢性胃溃疡长期不愈,也可发生癌变,其癌变率大约为1%。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反复溃疡和粘膜增生的基础上可发生结肠腺癌。

(7)皮肤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和瘘管特别是小腿慢性溃疡可发生鳞状上皮增生,易癌变。

(8)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相当一部分可进一步进展为肝细胞性肝癌。

2.非典型性增生:

非典型性增生是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不足以诊断为癌,多发生于皮肤或粘膜表面的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这种非典型性增生如累及2/3以上尚未达到全层的为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很难逆转而发生癌变。癌前病变常通过这种形式转变为癌。

3.原位癌:

原位癌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或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称为原位癌。如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

3临床诊断编辑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一般只用于恶性肿瘤。

肿瘤

肿瘤

肿瘤的分级:I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III级为分化很差,属高度恶性。

肿瘤的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确定肿瘤发展的程期或早晚。国际上广泛采用TNM分期系统。T是指肿瘤的原发灶,随着肿瘤的增大依次用T1—T4来表示;N指局部淋巴结受累及,淋巴结未累及是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及的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依次用N1—N3表示;M指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用M1表示。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

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

现原发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单个肿瘤结节,无血管侵润

T2: 单个肿瘤结节,并伴血管侵润;或多个肿瘤结节,最

大径均≤5cm

T3: 多个肿瘤结节,最大径>5cm;或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

静脉的主要分支

T4:肿瘤直接侵犯除胆囊以外的附近脏器;或穿破内脏腹膜。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肿瘤

肿瘤

肿瘤一词在医学专著中定义为:“肿瘤是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与受累器官的生理需要无关,不按正常器官的规律生长,丧失正常细胞的功能,破坏了原来器官结构,有的可以转移到其它部位,危及生命。”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则是一类恶性肿瘤。由于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所以下面着重介绍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上皮细胞发生恶变的称为癌,如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肿癌,胃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胃癌等等;另一类由间叶组织发生恶变的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人们对癌听得较多,而对肉瘤听得较少,这与癌症病人远比肉瘤病人为多有关。临床上癌与肉瘤之比大约为9:1。

那么,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癌作为一类恶性肿瘤,是由人体内正常细胞演变而来的。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后,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人体无法约束它,产生所谓的“异常增长”。异常增长是相对于细胞的正常增生而言的。人体细胞有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老化的细胞死亡后就会有新生的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是这种正常细胞的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正是由于这种恶性增生,使人体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癌细胞还可以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其后果极为严重。

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而当自由基或畸变分子抢夺了基因的电子时,人就会直接得癌症。人体得到负离子后,由于负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研究结果也表明抗氧化治疗对于肿瘤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最重要的癌抑制基因之一负离子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良恶性肿瘤鉴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

(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5)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6)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7)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8)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的界限,某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即使是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些良性肿瘤可发生恶性变化,个别恶性肿瘤也可停止生长甚至消退。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个别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也可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消退。又如见于少年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发育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4疾病诊断编辑

肿瘤是全球疾病致死的重要元凶之一。据统计,全球新肿瘤患者每10万人中就有173人,在中国每10万人中有110人。专家指出:在所有的肿瘤中有1/3的肿瘤可以预防,1/3的肿瘤可以治愈,1/3的肿瘤可以延长生命。目前,发达国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多在早期,并且把一些肿瘤标志物作为某些人的必检项目(如PSA等)。所以,肿瘤的实验室诊断检测意义重大,概括如下:

一、肿瘤筛查

肿瘤筛查就是从无症状人群中寻找可疑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初筛的有效方法。常用于高危人群筛查。

AFP:筛查原发性肝癌。

PSA: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

高危型HPV :筛查宫颈癌。

CA125+超声:50岁以上妇女筛查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需进行复查、随访。如持续增高,应及时确诊。

二、诊断

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不够强,不能单纯依据肿瘤标志物确诊肿瘤,但可提供进一步诊断线索。

鉴别诊断:本-周氏蛋白、AFP、HCG、PSA等具有特征性癌谱。

不能定位诊断:肿瘤标志物缺乏组织器官特异性。

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进行性升高具有明确诊断意义;良性疾病的标志物升高为一过性;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升高为持续性。

三、监测病情和疗效

监测疗效、复发转移是肿瘤标志物最重要的临床应用。肿瘤患者经手术,化疗或放疗后,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升降与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动态观察可反映肿瘤有无复发、转移。

5疾病治疗编辑

空气负离子自然疗法

诊断-影像学方法

诊断-影像学方法

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良性肿瘤在通过手术治疗后一般能够恢复健康,但是恶性肿瘤因为其顽固性不容易被治愈。恶性肿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癌症,不少人在患了癌症后认为被判了死刑,心态极为消极。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又出现了新方法,这就是空气负离子自然疗法。大量临床实验证实,空气负离子理疗癌症效果显著,是除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外地又一新方法。

空气负离子对癌症中的有效理疗作用已经被多个权威研究所证实,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博导陈景藻在其编著的《现代物理治疗学》中对空气负离子有效理疗癌症的机理做过如下阐述:临床实验表明,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而当自由基或畸变分子抢夺了基因的电子时,人就会直接得癌症。人体得到负离子后,由于负离子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大量电子,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此外,也有相关实验表明负离子能够通过调节因恶性肿瘤引起的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状况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减轻,消除化疗的不良负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

黄滑松茸食疗法

黄滑松茸是野生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其滑皮中含有一种特殊核酸,具有显著的抗癌功效。日本,韩国等国根据黄滑松茸所含特殊结构的核酸,人工合成了抗癌核酸,有很可靠的治疗肿瘤作用。

食疗方法:黄滑松茸干品20-30克, 凉水泡5小时以上,洗净。锅加底油炝锅,倒入黄滑松茸加水炖30分钟,放入盐,味精等出锅。每日一次。或干黄滑松茸粉碎,每天5-10克,煲汤服用。

中医治疗肿瘤

癌症的起因首先是人体内阴阳平衡,组织细胞在不同的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细胞突变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在组织细胞异常和过度的增生。其实癌组织也是人体的一部分,只有在人本阴阳平衡失调,五行生克乘侮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人体的免疫监控系统才会对其失去监控,任其发展。久而久之,癌细胞日益增殖,肿瘤队伍日益壮大,最后侵蚀周围正常组织,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机体逐渐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以中医整体辩证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理论、癌康诱导理论、免疫抗癌理论、物理医学理论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抗癌、保命与治本相结合和治疗方法。以改善肿瘤间质细胞功能而抗癌,(即:使本来对肿瘤间质细胞起支持和 营养作用的肿瘤间质转变成对肿瘤实质细胞起拮抗和抑制作用的间质细胞,癌细胞失去生存环境而灭亡);以调理气血、调整阴阳平衡、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而保命;以培补正气、产生抗体,清理“毒源”而治本。

适合中医治疗肿瘤的患者:

1.早期肿瘤患者,未转移者。

2.不适于手术、放疗、化疗及患者不愿意西医治疗者。

3.晚期癌痛西药无效者。

4.已经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的患者需要中医减轻并发症及辅助治疗。

对肿瘤患者来说,除了医学上的治疗以外,心理方面的调试和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促进疾病康复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要纠正患者一些错误观念,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肿瘤治疗病程缓慢,帮助患者做好长期与肿瘤作斗争的准备;

第三,注意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如颜面、乳腺等特殊部位的肿瘤影响外貌,会引发特别的心理问题;

最后,多参加专业的肿瘤防治机构的活动,多与人交流,患者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支持增加自身的信心和勇气。

肿瘤生物治疗

中文名称:肿瘤生物治疗

英文名称:Cancer Biotherapy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6生长扩散编辑

1、肿瘤的生物学

肿瘤

肿瘤

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个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如肿瘤的生长分数)和宿主对肿瘤细胞及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演进。

(l)肿瘤生长的动力学。肿瘤的生长速度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肿瘤群体的细胞周期也分为G0、G1、S、G2和M期。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并不比正常细胞更快,而是与正常细胞相似或比正常细胞更慢。

2)生长分数: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的比例。恶性转化初期,生长分数较高,但是随着肿瘤的持续增长,多数肿瘤细胞处于G0期,即使是生长迅速的肿瘤生长分数也只有20%。

3)瘤细胞的生长与丢失:营养供应不足、坏死脱落、机体抗肿瘤反应等因素会使肿瘤细胞丢失,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共同影响着肿瘤能否进行性长大及其长大速度。

肿瘤的生长速度决定于生长分数和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之比,而与倍增时间关系不大。目前化疗药物几乎均针对处于增殖期细胞。因此生长分数高的肿瘤(如高度恶性淋巴瘤)对于化疗特别敏感。而据知名肿瘤专家称,负离子可以通过调节因恶性肿瘤引起的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状况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减轻,消除化疗的不良负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常见的实体瘤(如结肠癌)生长分数低,故对化疗不敏感。

病因

病因

(2)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肿瘤细胞本身和浸润到肿瘤组织内及其周围的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产生一类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这些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和毛细血管出芽生长。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又为肿瘤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3)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侵袭性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包括生长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等。这些生物学现象的出现与肿瘤的异质化有关。肿瘤的异质化是指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由于这些不同,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得以保留那些适应存活、生长、浸润与转移的亚克隆。

2.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可以呈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对周围的器官、组织主要是挤压或阻塞的作用。一般均不明显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为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手术容易摘除,摘除后不易复发。

(2)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菜花状的肿物,良性、恶性肿瘤都可呈外生性生长。但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其基底部也呈浸润性生长,且外生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血供不足,容易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起的恶性溃疡。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如树根之长入泥土,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肿瘤往往没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临床触诊时,肿瘤固定不活动,手术切除这种肿瘤时,为防止复发,切除范围应该比肉眼所见范围大,因为这些部位也可能有肿瘤细胞的浸润。

3.肿瘤的扩散

肿瘤扩散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1)直接蔓延: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浸润,破坏临近正常组织、器官,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例如晚期子宫颈癌可蔓延至直肠和膀胱,晚期乳腺癌可以穿过胸肌和胸腔甚至达肺。

(2)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迁移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种:

1)淋巴道转移: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经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肉癌、肾癌、肝癌、甲状腺滤泡性癌及绒毛膜癌;

3)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器官的癌瘤。

胆管癌

胆管癌

4.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机制

(1)局部浸润

浸润能力强的瘤细胞亚克隆的出现和肿瘤内血管形成对肿瘤的局部浸润都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步骤:

1)由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减少;

2)瘤细胞与基底膜紧密附着;

3)细胞外基质降解。在癌细胞和基底膜紧密接触4~8小时后,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如LN、FN、蛋白多糖和胶原纤维可被癌细胞分泌的蛋白溶解酶溶解,使基底膜产生局部的缺损;

4)癌细胞以阿米巴运动通过溶解的基底膜缺损处。癌细胞穿过基底膜后重复上述步骤溶解间质性的结缔组织,在间质中移动。到达血管壁时,再以同样的方式穿过血管的基底膜进入血管。

(2)血行播散

单个癌细胞进入血管后,一般绝大多数被机体的免疫细胞所消灭,但被血小板凝集成团的瘤细胞团则不易被消灭,可以通过上述途径穿过血管内皮和基底膜,形成新的转移灶。

转移的发生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血行转移的位置和器官分布,在某些肿瘤具有特殊的亲和性,如肺癌易转移到肾上腺和脑,甲状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乳腺癌常转移到肝、肺、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是这些器官的血管内皮上有能与进入血循环的癌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的配体,或由于这些器官能够释放吸引癌细胞的化学物质。

7康复保健编辑

肿瘤的康复护理

癌症病人发病后,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医学专家赖斯特·布莱斯罗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大大超过医药的作用。”故每个癌症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能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按节律正常进行,如每日起床、洗脸、漱口、进食、排便、锻炼、工作、休息等形成良好的规律,则既能利于身体健康,又能利于肿瘤康复。

8相关饮食编辑

个性化科学营养防治肿瘤方法

第一、无肿瘤但需要预防的人。目前国内外肿瘤技术存在主要问题: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即便能早发现,一般不知道是哪些食物多少引起的;家族中有肿瘤的人希望后代避免则需要肿瘤预测并检查是哪些食物多少引起的,通过个性化科学营养预防肿瘤发生。

第二、已经得了肿瘤希望早日康复者,也应该通过个性化科学食疗促进康复,必定肿瘤第一原因是饮食结构不科学造成的。因此,个性化科学营养具有重要意义。盲吃肯定是错误的。

第三、已经治愈的肿瘤患者一定要个性化科学食疗,因为,大多数治愈患者有复发的可能。消灭肿瘤必须改造生长肿瘤的环境。

饮食原则

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75%~90%的肿瘤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因环境可影响食物和营养素的质与量,并进而可引起或抑制癌症的发生。在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常先有核酸代谢的异常,即遗传物质发生突变,而在此之前常涉及到合成代谢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受到精确调节的代谢作用,与被分化的机能有关,为正常细胞所特有的代谢作用,变为必须包括不断地合成核酸、酶、蛋白质,及合成更专一地参与细胞生长与分裂的其他各种物质,无论是酶,还是蛋白质,或是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有营养素的参与。因此这种代谢作用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均已被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女性癌症死亡率的50%以上,男性癌症死亡率的30%以上可能与营养素有关。美国妇女癌症60%及男性癌症40%;其病因均与食物有关。在我国与饮食直接有关的肿瘤有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乳腺癌,以上各种癌症患者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45%。我国北京、天津和上海3地的食物脂肪量均已超过总热能30%以上,与此有关的癌症,如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显著增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1.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强信心。

2.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风寒,“百病从寒起”,身体受风寒剌激时,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疾病。据可续研究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癌症,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当然,这里说的运动是负离子运动,即通过身体的活动,增加氧气的吸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美国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可以更多的吸入负氧离子,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氧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消除自由基,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另外,通过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萝卜、酸梅、黄豆、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4.肿瘤病人热能消耗大,因此饮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质。

5.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注意事项

严禁以下食物:油榨、腌制、可乐、汉堡、牛奶、坚果、豆类、荤菜、零食!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是否忌口,民间说法颇多。有的主张忌口;有的认为不要忌口,什么都可以吃。有的认为不能吃鸡、螃蟹、牛,肉、鲤鱼等。中医相对主张适当忌口,西医一般不提倡忌口。西医重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也不是一概反对忌口,例如被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则不能吃;烧焦食品易使蛋白质变性,热解和热聚易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对人体有害而不主张吃,熏鱼,熏肉也不主张多吃,酒能减低人体解毒功能和生物转化功能,使免疫力下降,酒在机体内增加致癌物活性,并且具有细胞毒性,故不应饮酒。在服药期间有的食物不能吃,如维生素C不宜吃虾,因为维生素C能使虾肉中的五价砷还原为三氧化二砷,对人体有很大毒性。中医也不是盲目的不加区分地忌口,而是辨证地适当的忌口。

一般认为,癌症的早中期,病伤津劫阴,多属阴虚内热,故在饮食调理上,应忌辛温燥热属性的食品,滞腻食品也主张少吃;在癌症的中晚期多为虚证,寒证,饮食上主张温补脾胃,益气生血等食品类,而性属寒凉的食品,则应少吃或不吃在不同的病种上,忌口也有所不同,如鼻咽癌病人在放疗期间,应忌辛温燥热、油炸烧烤食物,忌吃狗肉、羊肉、胡椒、茴香等;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桂皮、芥末,辣椒等;食管癌病人忌老猪肉、老鸭肉;肝癌病人忌母猪肉、少吃韭菜。总之,忌口应适当,盲目地忌口将致营养不良,影响疾病康复。

1) 应以新鲜、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为主,新鲜蔬菜、水果每餐必备。

2) 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卷心菜,西兰花,芦笋,豆类,蘑菇类等。

3) 选用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物:紫菜,淡菜,海带,赤豆,萝卜,荠菜,荸荠,香茹等。但此类食品性滞腻,易伤脾胃,食纳差和发热时要少吃。

4) 不同体质选用不同食物。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可食用大枣,圆肉,生姜,鲜菇等;肝肾阴虚可用黑豆,核桃,鲍肉等;血虚可食菠菜,豆制品等。

5) 不同病种选用不同食物。肺癌病人可酌情选用百合,白木耳等;体虚舌质红时可选用黑白木耳,鳗淡菜;痰多咳喘者可用雪里蕻,竹笋,萝卜,枇杷等;黄脓痰多时可用生梨,柿子。胃癌病人脾胃虚湿热时可食用苡仁,莲子,豇豆,大枣等;脾胃虚寒时可用羊肉,龙眼肉,干姜等;上腹饱胀消化不好时可食用生姜,枇杷,佛手。肝癌患者有黄疸时可食用苜蓿等;腹水时可选食冬瓜,莴苣,赤豆,西瓜等;食管癌可选用韭菜汁,蕹菜等。

药膳食疗

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恶性肿瘤亦称为癌症。下列食疗药物和药膳复方有一定防癌作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服食。

1、食疗中药

1)香茹 鲜香菇90克,用植物油适量、食盐少许炒过,加水煮成汤食。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

2)平菇平菇适量,煎汤、煮食,或研末服。

3)菱实 鲜菱实20-30个,加水适量,小火煎成浓汤,分2-3次服。对胃癌、子宫颈癌有一定疗效。

4)乌龙茶 常喝乌龙茶有一定防癌作用。

5)蜂乳 坚持服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防癌效果。

6)豆芽 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止直肠癌和其他一些癌症。

7)其他 牛奶或羊奶,不仅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有某些防癌物质;新鲜蔬菜如萝卜、圆白菜、南瓜、豌豆、莴苣等,对于抵消食物中的亚硝胺都有一定作用;胡萝卜、菠菜、番茄、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皆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2、药膳复方

1)煮草菇猴头 鲜草菇60克、鲜猴头菇60克,切片;将食油煎热,加盐少许,放入二者,炒后加水煮熟食。本方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

2)猴头白花蛇舌草汤 猴头菇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藤梨根60克,加水煎汤服。用于胃癌、食道癌、贲门癌和肝癌等症。

3)薏苡菱角半枝莲汤 薏苡仁30克、菱角30克、半枝莲30克,加水煎汤,1日分2次服,长期服用。可用于胃癌、宫颈癌等。

4)苡仁粥 生苡仁20克、糯米或粳米30克、白糖半匙。将苡仁和米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约1000毫升,中火煮约半小时,离火。每日1次,作早餐或点心吃。常食此粥对于预防胃溃疡癌变甚为理想;对于已发肠胃癌,经手术切除者,食之也能减少复发的机会。

5)箬竹叶茶 干箬竹叶15克,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五分钟后可饮。箬竹叶含有多糖体物质,因此有广泛的防癌解毒作用。

6)紫草绿豆汤 紫草15克、绿豆30克、白糖1匙。先煎紫草,用紫草头汁煎绿豆,小火烧开后约3分钟,至绿豆尚未开花时离火,滤出汤液,留下绿豆,并略留余汁。再将紫草二汁倒入绿豆锅内,将绿豆烧烂,若水不足可再加水。约剩汁500毫升时离火。食法:紫草绿豆汁,加白糖少许,分两次饮服;烧烂的绿豆汤,加白糖1匙,当点心吃。本方对预防妇女绒毛膜上皮癌有一定作用。

7)乌龟解郁汤 乌龟1只、柴胡9克、桃仁9克、白术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将乌龟治净,其他药物煎汤去渣,入乌龟炖熟后,吃龟喝汤。2-3天1剂,常服。本方可用为鼻咽癌的辅助食疗方。

8)鱼鳔田七方 黄花鱼鳔适量、叁七末3克、黄酒适量,黄花鱼鳔用香油炸脆,压碎为末,每次5克,与田七末一同用黄酒冲服。每天1剂,连服15-20剂为1疗程。本方可用于食道癌患者之血瘀内结型。

9)蘑菇野葡萄根方 蘑菇30克、野葡萄根60克、蜂蜜适量,前两味煎汤,蜂蜜调味服。每天1剂,常服。本方可作为肺癌患者的辅助食疗方。

10)海马山甲方 海马10克、蜈蚣6克、炮山甲10克、黄酒适量,将前叁味共研细末,混合。每次3克、每天3次,黄酒冲服,连服15-20天为1疗程。本方可用于乳腺癌患者。

11)五味代茶饮 草河车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鳖甲30克、桃仁9克、红花6克、蔗糖适量,前五味煎汤去渣,加蔗糠调味代茶饮,每天1剂。本方可作为肝癌患者的常服方。

相关药材

治瘿瘤:土茯苓五钱,金锁银开、黄药子各三钱,白毛藤五钱,乌蔹莓根、蒲公英各四钱,甘草、金银花各二钱,煎服。(《浙江民间中药》)

厌食问题

肿瘤患者厌食的原因有多种,中晚期肿瘤患者常有厌食,是因为肿瘤组织本身分泌的物质有时可抑制食欲。放疗、化疗的副作用也可引起厌食,尽管止吐药可控制呕吐,但无法减少厌食和促进食欲。消化系统肿瘤本身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如肝癌、胰腺癌等患者常有厌食现象。肿瘤合并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可杀灭消化道正常细菌,使消化能力下降,也可引起厌食。加之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发热、疼痛、腹水、颅内高压等,都可引起厌食。

对于肿瘤患者出现的厌食,如果是特定的病因所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去除病因才能解决;有些可以通过中医食疗药膳来改善。

中医认为厌食是由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外邪犯胃、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的脾胃运化受损、气机升降失调。可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少纳呆、胃脘痞满、嗳气呃逆、疲乏无力等。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健脾、滋补脾胃、消食导滞、疏肝化湿、温补脾肾等多种治法。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对改善某些厌食也有一定作用。改善厌食常用的还有山楂、柑橘、山药、鸡内金、豆豉、大麦芽、萝卜、西红柿、酸奶等。

食疗方法举例如下:

1.猪胃或羊胃一个约200克,洗净去脂膜,切块,文火慢煮至烂熟,酌加盐、调料及200克山药去皮切块,待山药煮烂,喝汤,吃菜。

2.粳米100克煮稀饭至八分熟时,加鲜橘皮30克或干橘皮15克药店购陈皮也可,继续煮约30分钟,加白糖,喝粥。

3.橘子200克,去皮,榨汁备用。山楂100克,洗净、掰开,煮烂后捣碎、去核,待放凉再加入橘汁和白糖即可。

4.麦芽200克,洗净煮粥至八分熟,再加入100克鸡胗洗净,切小块,慢火煮约20分钟,加盐和调料。

5.绿茶5克纱布包好,鸭梨100克,切块,一同水煮约20分钟;去掉绿茶,加入100克糯米,调好水量,煮粥或做米饭。

6.鲫鱼约200克,去鳞和内脏,加入生姜、葱、蒜、醋等调料煮汤,分次喝汤吃肉。

肿瘤患者厌食为常见现象,家属应耐心调理患者饮食,即要有营养,又要注意口味。患者也应树立“恨病吃饭”的思想,明白只有吃好饭,才会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治疗需要饮食配合,吃好饭才能治好病。所以,不要单凭兴趣吃饭,应当为了早日康复而吃饭。另外,两餐之间吃少量水果可促进食欲,如橘子、苹果等。饭后应适当活动,散步是最好的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对提高下一餐的食欲有好处。如身体允许,饭后尽量不卧床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饱了不动对消化没好处。

9常见举例编辑

上皮性肿瘤

( 1)良性上皮性肿瘤

1)乳头状瘤:肿瘤向表面外生性生长形成乳头状突起,并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外观,由覆盖上皮发生。肿瘤的根部较狭窄形成蒂与正常组织相连。镜下每一乳头都由具有血管的分支状间质组成轴心,其表面覆盖的增生上皮因其起源部位不同,可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在外耳道、阴茎及膀胱和结肠的乳头状瘤较易转变为乳头状癌。

2)腺瘤: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粘膜腺的腺瘤多呈息肉状,腺器官内腺瘤呈结节状,且常有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结构与起始腺体十分相似,常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能分泌浆液和粘液,常见于甲状腺、涎腺、卵巢、乳腺等处。

根据腺瘤的组成成分或形态特点,可将腺瘤分为囊腺瘤、纤维腺瘤、多形性腺瘤和息肉状腺瘤等类型。

①囊腺瘤是由于腺瘤组织中的腺体分泌物淤积,腺腔逐渐扩张并互相融合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因而得名。主要见于卵巢,偶见于甲状腺及胰腺,卵巢囊腺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粘液性囊腺瘤,常为多房性,囊壁光滑,少有乳头状增生。另一种是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腺上皮向囊腔内呈乳头状增生,并分泌浆液,所以称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②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除腺上皮细胞增生外,同时还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这种肿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

③多形性腺瘤好发于涎腺,特别是腮腺,过去常称为混合瘤。由腺组织、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混合而成。本瘤生长缓慢,但切除后常易复发。

④息肉状腺瘤发生于粘膜,呈息肉状,有蒂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肠。其中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的恶变率较高。结肠多发性腺癌性息肉病常有家族遗传性,不但癌变率较高,并易早期发生癌变。

(2)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统称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常以浸润性生长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发生于皮肤、粘膜表面者呈息肉状、或菜花状,表面常有坏死及溃疡形成,发生在器官内者为不规则的结节状。癌早期一般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这与间叶组织恶性肿瘤有区别,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主要先经血道转移。癌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原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阴茎等,也可发生于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正常时虽不由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肉眼呈菜花状,可向深层浸润生长。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可在镜下观察,层状角化物称为“癌珠”,分化较差的鳞癌无角化珠形成,甚至也无细胞间桥,瘤细胞呈明显的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像。

2)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由该处的原始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发生。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的癌细胞构成。本癌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并可浸润破坏局部的深层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本癌对放射治疗敏感,临床呈低度恶性经过。

3)移行上皮癌:膀胱、肾盂等处移行上皮易发生,呈乳头状、多发性,可溃破形成溃疡或广泛浸润膀胱壁。镜下,癌细胞似移形上皮,呈多层排列,异型性明显。

4)腺上皮癌:较多见于胃肠、胆囊、子宫体等。是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分化较好的具有腺样结构的称为腺癌,分化差的常形成实体性癌巢,不形成腺腔的称为实体癌。分泌粘液较多的称为粘液癌,又称胶体癌,常见于胃和大肠。镜下可见粘液聚集于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称为印戒细胞。

间叶组织肿瘤

(1)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这类肿瘤的发化成熟程度高,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硬度、颜色等均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相似。肿瘤生长慢,一般具有包膜。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纤维瘤:瘤组织内的胶原纤维排成束状,互相编织,纤维间含有纤维细胞,外观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常见于四肢及躯干的皮下。此瘤生长缓慢,手术摘除后不再复发。

2)脂肪瘤:好发于背、肩、颈及四肢近端的皮下组织,外观为扁圆形或分叶状,有包膜,质地柔软,色淡黄,有正常的脂肪组织的油腻感。镜下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的区别在于脂肪瘤有包膜。瘤组织分叶大小不规则,并有不均等的纤维组织间隔存在。脂肪瘤一般无明显症状,但也有引起局部疼痛症状者,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3)脉管瘤:可分为血管瘤、淋巴管瘤。其中以血管瘤最为常见。多为先天性发生,所以常见于儿童。血管瘤全身都可发生,但以皮肤最为常见。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海绵状血管瘤(由扩张的血窦构成)及混合性血管瘤(即两种改变并存)。海绵状血管瘤肉眼观为地图状边界清楚的无包膜紫红色病损,呈浸润性生长。在皮肤或粘膜可呈突起的鲜红肿块,或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肿块,压之退色。淋巴管瘤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内含淋巴液。淋巴管呈囊性扩张并互相融合,内含大量淋巴液,称为囊性水瘤,此瘤多见于小儿。

4)平滑肌瘤:常见于子宫、胃肠。瘤组织由形态比较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组成。细胞排列成束状、互相编织,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像少见。

5)骨瘤:常见于头面骨及下颌骨,也可累及四肢骨。镜下可见骨瘤由成熟的骨质组成,但失去其正常的骨质结构和排列方向。

6)软骨瘤:分为外生性软骨瘤和内生性软骨瘤。镜下可见肿瘤由成熟的透明软骨组成,呈不规则的分叶状。切面呈淡蓝色或银白色,半透明,可有钙化和囊性变。

(2)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统称为肉瘤。癌与肉瘤的区别如下:

1)癌的组织来源为上皮组织;肉瘤的组织来源为间叶组织。

2)发病率:癌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肉瘤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

3)大体特点:癌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肉瘤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

4)组织学特点:癌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有增生;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5)网状纤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6)免疫组织化学:癌细胞表达上皮标记(如细胞角蛋白);肉瘤细胞表达间叶标记(如波形蛋白)

7)转移: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

常见恶性肿瘤

1)纤维肉瘤:是肉瘤中常见的一种。发生部位与纤维瘤相似,好发于四肢皮下组织。分化好的纤维肉瘤瘤细胞呈梭形,异型性小,与纤维瘤有些相似。分化不好的纤维肉瘤则有明显的异型性。纤维肉瘤分化好者生长较慢,转移和复发较少见,分化不好者生长较快,易发生转移,切除后较易复发。

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下肢,其次是上肢深部软组织及腹膜后,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电镜下,主要见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此外还可见原始间叶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黄色瘤细胞、多核瘤巨细胞。异型性非常明显,核分裂像常见。大多数肿瘤中可见中等量或多量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有的区域可见纤维母细胞呈车辐状,被认为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脂肪肉瘤:好发于大腿及腹膜后的软组织深部,来自原始间叶组织,很少由皮下脂肪层发生。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极少见于青少年。肉眼观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表面常有一层假包膜,可似一般的脂肪瘤,切面可呈粘液样外观,或均匀一致呈鱼肉状。本瘤的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可见分化较差的星形、梭形、小圆形或呈明显的异型性或多型性脂肪母细胞,胞浆内可见多少和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也可见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

4)横纹肌肉瘤: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好发于头、颈、泌尿生殖道及腹膜后。镜下由不同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瘤组成。根据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排列结构和大体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多型性横纹肌肉瘤。

5)平滑肌肉瘤:较多见于子宫和胃肠,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镜下见瘤细胞有不同程度异型性。核分裂像的多少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6)血管肉瘤:血管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发生于全身各器官和软组织,尤以头面部多见。发生于软组织的多见于皮肤,肿瘤内部易有坏死出血,有扩张的血管时,切面可呈海绵状。镜下,分化较好者,瘤组织内血管形成明显,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血管腔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像。分化差的血管肉瘤,细胞常呈片团状增生,形成不明显的、不典型的血管腔或仅呈裂隙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

7)骨肉瘤:起源于骨母细胞,常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X线可见特征性的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状影像。

8)软骨肉瘤:起源于软骨母细胞,好发于盆骨,年龄多在40~70岁。镜下见软骨基质中散布有异型性的软骨细胞出现较多的双核、巨核和多核瘤巨细胞。

(3)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起源于视网膜胚基的恶性肿瘤,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是一种常染色体性遗传病,并有家族史。大多数发生在一侧眼,但也可双眼发生,肉眼观呈黄白色或黄色的结节状肿物,切面有明显的出血和坏死,并可见钙化点。镜下可见肿瘤由小圆细胞构成,常只见核而胞浆不明显,瘤细胞有时围绕一空腔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菊形团。转移一般不常见。

2)色素痣与黑色素瘤:色素痣为良性错构瘤性畸形的增生性病变,按其在皮肤组织内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交界痣、皮内痣、混合痣三种。黑色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大多见于30岁以上成人。可由交界痣恶变而来,也可以一开始就是恶性。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或腺泡样排列。

(4)多种组织构成的恶性肿瘤

肿瘤的实质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称为混合瘤。常见的有畸胎瘤、肾胚胎瘤、癌肉瘤。

1)畸胎瘤:根据组织分化成熟程度不同可分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根据外观可分为囊性和实性。良性畸胎瘤又称为皮样囊肿,多见于卵巢,呈囊状。恶性畸胎瘤多为实性,在睾丸比卵巢多见。容易发生转移,可转移到盆腔及远处器官。畸胎瘤还可见于纵隔、骶尾部、腹膜后、松果体等处。

2)肾胚胎瘤:又称为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由肾内残留的未成熟胚胎组织发展而来,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肿瘤成分多样,除见由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类似幼稚的肾小球、肾小管样结构。此外,还可见到粘液组织、横纹肌、软骨等。

3)癌肉瘤:同一种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

10预防护理编辑

如何预防

细胞组织如果异常生长,就会出现肿瘤,它在人体内没有任何功用,并且常会妨碍正常的身体机能。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良性肿瘤可在任何部位出现, 但它不会扩散,而且通常在切除后,不再复发。虽然良性肿瘤只固定生长于某处,但它通常应被切除,因为它不仅有时会压迫附近的器官,有少数良性肿瘤后来还会变成恶性的。与良性肿瘤相反,恶性肿瘤会扩散至其他部位,而且即使切除后,仍可能复发。恶性肿瘤应尽早治疗。

肿瘤的形成似乎与环境及饮食两大因素有关。当患者改变饮食习惯,并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后,有些人的肿瘤变小,甚至消失了。这是因为适当的饮食能增强免疫系统,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

2.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帮助。

5.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6.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康复护理

癌症病人发病后,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医学专家赖斯特·布莱斯罗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大大超过医药的作用。”故每个癌症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许多肿瘤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律,不利于机体康复。而有规律的生活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则能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按节律正常进行,如每日起床、洗脸、漱口、进食、排便、锻炼、工作、休息等形成良好的规律,则既能利于身体健康,又能利于肿瘤康复。

11心理特点编辑

1、诊断前阶段

结肠癌

结肠癌

患者对真实症状感到害怕和恐惧,对身体变化过于警觉。

2、诊断阶段

患者否认癌症的诊断,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此时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悲伤、郁闷和受伤害感。

3、治疗阶段

此时患者接受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可能出现回避、术后反应性抑郁,化疗引起期待焦虑、恶心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4、复发阶段

此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类似诊断前阶段,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寻找非医学的治疗方法。

5、终极阶段

此时患者的反应为恐惧、绝望和屈服。

12相关分级编辑

根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对肿瘤进行病理分级,可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国际抗癌联盟(UICC)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及范围(T),局部淋巴结(N)受累情况以及肿瘤转移情况(M)3项指标对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期。简述如下:

PT原发肿瘤

PTis浸润前癌(原位癌)。

PT0手术切除物的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PT1,PT2,PT3,PT4原发肿瘤逐级增大。

PTx手术后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PN局部淋巴结

PN0叫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

PN1,PN2,PN3,局部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加。

PN4邻近局部淋巴结转移。

PNx肿瘤浸润范围不能确定。 PM远距离转移

PM0无远距离转移证据。

PM1有远距离转移。

PMx不能确定有无远距离转移。

篇9:病理学名词新月体是什么意思

新月体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堆积成层,在毛细血管丛周围形成的新月形小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还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上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呈新月状或环状结构分布。

1简介编辑

新月体细胞成分间有较多纤维素。纤维素渗出是刺激新月体形成的重要原因。早期新月体以细胞成分为主,称为细胞性新月体。之后胶原纤维增多,转变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成为纤维性新月体。

2伴随病症编辑

新月体肾炎

新月性 肾炎又称为急进性 肾炎。急进性 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以 血尿、蛋白尿、浮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迅速发展为少尿、无尿和肾功能衰竭的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的总称。其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具体如下:(1)原发性:发病原因不明,前驱可有链球菌感染史或胃肠道、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三型:

①Ⅰ型为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此型患者血中抗基底膜抗体阳性,电镜下可以见到基底膜内侧有线状沉积物。

②Ⅱ型为 免疫复合物型,电镜下可见基底膜外侧有团块状免疫复合物沉积。

③Ⅲ型的发病机理不明,肾小球中无 免疫复合物沉积。三型中以Ⅰ型病情最为凶险,治疗最困难。

(2)继发性:可继发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继发于其它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膜增生性 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较少见)等。

②继发于感染性疾病:如 感染性心内膜炎、链球菌感染后 肾炎、隐匿性脏器细菌性病灶、乙型肝炎及流行性感冒等。

③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全身性血管炎,肺出血一 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自发性 冷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及复发性多发性 软骨炎等

篇10:桃花源记中一词多义

桃花源记中一词多义

1、乃:

(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2、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3、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4、舍:

(1)便舍(shě)船:动词,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5、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6、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7、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8、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9、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10、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11、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方法互用和精神互动

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关联

科学,人文与自由

双因素理论的名词解释

论科学与人文的三重同一性

回想铁生散文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科学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从课堂生成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
《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病理学中萎缩一词是什么意思(推荐10篇)】相关文章:

英语词典常识2023-01-30

What are you doing单元检测题及答案2023-03-12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3-11-11

那条红鲤鱼,你好吗美文2022-05-06

[新东方]考研英语翻译深入剖析2022-11-30

关于园艺专业的就业前景,本科毕业后的去路?2023-01-08

信号分配器2023-04-17

声声慢字词原文及赏析2023-06-16

罗布泊阅读题答案2023-09-0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2022-05-0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