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

时间:2023-01-02 07:55: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精选7篇)由网友“Zegn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

篇1: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

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

在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4%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吻合,56%的人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47%,高职高专为40%。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比届高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与2011届持平。

调查显示,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5%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22%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职业期待吻合度最高的为医学(52%),职业期待吻合度最低的为理学(43%)。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职业期待吻合度最高的为医药卫生大类(47%),最低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31%)。

(数据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篇2:调查显示:三成大学毕业生想创业

调查显示:三成大学毕业生想创业

毕业临近,各地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一时间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了火热的话题,不少怀揣梦想的年轻学子转身成为“80后”创业者。人民网近期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主题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

截至7月7日零时,在2650名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网友中,逾三成网友表示毕业后将选择创业。其中,13.5%的网友表示“想创业,并会付诸实践”;18.4%的网友表示“想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而66.5%的网友表示“不想创业,稳定的工作很重要”;1.6%的网友选择了“其他”。

调查显示,27.6%的网友渴望自由的工作,26.9%的网友希望创业能带来可观的收入,29.8%的网友表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自己的创业动机,12.7%的网友是因为目前找不到好的工作,3%的网友选择了其他。

自由工作、可观收入、人生理想这三个选项调查结果差距不大,并驾齐驱成为促使大学生投身创业的三大动因。

值得关注的是,在为何不想创业的调查问题中,46.7%的网友表示“创业风险太大”位居榜首,27.3%的网友认为没有可行的创业项目。

教育部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平均不到1%。这也印证了许多学生有创业热情,却很难付诸行动,主要是因为面对种种现实困难,许多学生有畏难心理,怕风险太大,不敢“轻举妄动”。

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对这一调查问题的回答,社会经验不够占30.7%,资金不足占34.1%,人际关系缺乏占17.8%,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占14.9%,2.5%选择“其他”。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对未来创业困难的认识上,更加趋于理性。除了往年普遍关注的“资金不足”外,“社会经验不够”成为创业困难的另外一大因素。

有专家指出,大学生毕业后先经过几年的就业并积累经验后,再着手创业的成功率会更高。

在创业资金的来源上,调查发现“银行贷款”仍不是大学生选择创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其中选择“父母、亲人”作为资金来源的占50.3%,选择“同学、朋友”的占8.7%,选择“寻找投资”的占 25.6%,只有11.3% 的人选择“银行贷款”,另外4.1%的人选择“其他”。

虽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在当地公共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但由于贷款申请时间长、条件多等原因,许多大学生依旧更愿意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支持。

网友呼吁大学生毕业后,能有相应的创业指导来帮助其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

扶助创业大学生并非“办了证、贷了款、免了税”就服务到位了,专家建议,还应扶上马、送一程,在后续资金、销售推广和企业管理上给予帮助。

哪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成功至关重要?31.3%的网友认为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25.3%的网友认为需要广泛的人际关系,19.9%的网友认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很重要,22.3%的网友认为是敢想、敢做的无畏精神,另外1.2%的网友选择了“其他”。

可见,大学生认为创业成功应该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能单凭经验或关系。

有专家认为,教育部、人保部、团中央等政府部门相继推出促进创业政策,随着经济形势回暖,今年的创业环境确实要好于过去。

另外,各种创业比赛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创业比赛去体验和学习创业,同时也可借机拓展社会资源,获得风险投资。

篇3:调查显示美不同族裔大学毕业生收入有别

据美国,拥有学士学位的非裔及亚裔妇女,要比受同等教育的白人妇女赚的钱稍微多一点,但有4年学位的白人男子赚的钱超过其它任何同等教育的人。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援引美联社报道,根据人口普查局3月27日公布的数据,在,有学士学位的白人妇女平均赚3.78万元一年,受大学教育的亚裔妇女赚4.37万元,受大学教育的非裔妇女赚4.11万元。受同等教育的西裔妇女则少于3.76万元。

但有大学文凭的白人男子所赚的钱,超过所有同等教育的男女,超过6.6万元一年。

有学士学位的男性之间,亚裔赚超过5.2万元一年,西裔赚4.9万元,非裔赚超过4.5万元。

专家表示,职场歧视及少数族裔难以晋升到高收入的管理阶层,能帮助解释男子之间的收入差异。

篇4:调查显示:47%大学毕业生选择私企、外企就业

调查显示:47%大学毕业生选择私企、外企就业

高校毕业生的发展和去向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尤甚。北京印刷学院日前对该校届1710名毕业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发展趋向,是国家、社会、家庭的关注热点。北京印刷学院日前组织大学生记者,对该校2009届毕业生去向进行了调研,并按找到工作、考上研究生、未找到工作、准备明年继续考研和出国留学五类情形,发放调查问卷621份,回收618份,其中有效问卷603份,有效率97.1%。学校就业办公室的胡婷老师说,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但大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已做了调整。

国企、机关占33%

私企月均不低于元

今年北京印刷学院的毕业生总数为1710人,男生798人,女生912人,男女比例为1∶1.14。截止到7月9日,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97.37%。被调查者中,已落实就业单位542人,其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工作的占33%,有25人当“村官”,8人任社区助理。去西部的本科毕业生有21人,以去四川地区的为主。

调查显示,除了留京外,选择去东南地区的学生最多,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0.2%。毕业生中,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作的占47%,表明非国企的吸引力正在加大。

一个学生说,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找到心仪的工作几率比较大,学生都愿意往那里跑。而且,最近几年,私营企业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的配备和调整,有的.企业已初步建设成一套有自身特色、兼顾企业和职工利益、有利于毕业生锻炼成长的应届毕业生培养体系,同时通过基层轮岗、选择培养等方式,建立起条理清晰的用人制度。在很多私企、外企,新招毕业生第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不会低于2000元,在实习期间成长较快的人才,基本工资可以提升到2500元。

77%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一致

56%找工作会考虑户口问题

在调查中,毕业生所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占77%。有62.2%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单位不解决户口问题,让他们在工作和户口之间很难取舍。

与北京市其他高等院校一样,北京印刷学院的毕业生也存在北京学生不想到外地、外地学生想留京的现象。有56%的同学表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考虑到了能否解决户口,47%的毕业生希望工作地与居住地一致。户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生源的毕业生普遍对就业持“观望”姿态,工作环境太差、薪水太少的,就要多考虑考虑。

也有同学对留不留京持无所谓的态度。一位电子专业的学生说:自己看重的还是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对于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北京和深圳都是比较有发展的地方。我们还都年轻,四处闯一闯也不错。

23.5%的人投简历多达20次

实践、实习经历影响就业

从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看,所投简历数在6~20份的占33.2%,20份以上的占23.5%。从参加面试的次数来看,2~5次的占51.5%,6~10次的占24.8%。当然也有参加了20次以上面试的。

多数毕业生表示,在面试时,招聘方非常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毕业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的次数及实习工作的专业对口性与就业成功率成正比。毕业生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就难以很快适应工作。

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直到大四要寻找出路时,学生才明白哪些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必须掌握的;才明白学校所提供的实践机会是需要把握的;才懂得社会上的实习机会是应该去争取的。

应届毕业生吴春蕾现就职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工作是硬件开发。她认为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敢于将自己“销售”出去。招聘的单位当然总是希望学生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如果学生专业知识很强,用人单位也会考虑录用。吴春蕾的专业就是硬件开发,专业课程比如模电数电、C语言、EDA等比较扎实,这都是做电子类工作所必需的,所以她如愿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3%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择业存在3个误区

目前还有3%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集中在性别困难(女生)和专业(学业)困难方面。其中16%的毕业生是因为准备考研无暇找工作,28%的毕业生因为对职位、薪水等不满意,自动放弃了就业机会。

这些毕业生,有38%的人希望自主创业,34%的人表示会适当降低职位、薪水的要求。

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3个误区。第一是对工资待遇期望较高,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放弃就业机会;第二是攀比心态,往往会因为其他同学的工作条件、待遇优于自己而产生攀比心理,期望能寻找到更好的工作;第三是享乐心理,有部分毕业生表示不愿到一线工作,不想吃苦。更有毕业生直言,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毕业后做“白领”,而不是“蓝领”。

篇5: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75.22%想创业 仅1.94%真创业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75.22%想创业 仅1.94%真创业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起步探索、发展实践、到如今的大力提倡,已经历了10个年头。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社会各方如何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

日前出炉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创业绝对人数比例小,占1.94%,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二是大学生创业能力有不少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三是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创业资金。报告认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需要政府、高校、产业三方携手进一步努力。

受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委托,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通过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7个各级地方政府部门、117所高校、15922名高校学生(包括部分已毕业学生)、30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这一报告。

近半数创业者不满本企业状况

调研显示,有创业经历的高校学生,大多数是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当年投入创业活动。

创业者中,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最多,比例达到34.63%;其次是制造业13.27%,金融、保险业12.9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2.94%等。虽然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行业不少,但其中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即创业项目中拥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创业者,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

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中,22.98%“经营状况良好,健康发展”,31.39%“收支基本平衡,平稳经营”,24.92%的创业者考虑改变经营项目或歇业,20.71%已经停止经营。将近半数的创业者对自己创办的企业状况感到不满意。

除了盈利,创业动机还有自我实现

在受访的高校学生中,65.88%支持在校期间参与创业;10.31%表示反对,认为浪费学习时间,得不偿失。针对没有创业经历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创业热情比较高涨,约75.22%被调查者选择了“一定要自己创立事业”或“如果有机会就创业”。这也说明创业的理念已经在高校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整体创业热情较高。就读或毕业于沪京浙苏粤等地高校的毕业生创业人数远大于其它省份,其中沪上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居各省市“榜首”。一方面有地方经济因素的推动;另一方面这些地区高校密集,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促进了毕业生创业。

在有计划创业或已经创业的受访者中,44.13%的人创业是为了赚钱;31.79%的人选择“挑战自我,实现梦想”;选择“缓解就业压力”的人数是10%,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并非因为就业压力过大和竞争激烈而被迫选择自主创业。

在“影响创业成败因素”的调研中,选择自身能力、资金条件、市场环境的比例均超过三成。

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三大“软肋”

调查显示,有12.5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创业教育;有8%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有39.56%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很一般”;认为自己学校创业教育搞得好的占12.23%。

高校创业教育有哪些“软肋”?

专家分析,其一,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创业课程多是引进自国外的教育体系,而且零碎,未针对中国文化、学校特色进行系统地研究和修订。创业课程的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实践环节薄弱。

其二,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受众面很窄。目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往往缺乏实战经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虽然教育部已连续举办了几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500多名,但这对国内1000多所高校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其三,高校保障创业教育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学校没有对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很多学校缺少体验创业的基地和场所。

推动大学生创业需多方携手

在调查基础上,专家认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需要政府、高校、产业三方携手。

调查显示,93.49%的政府部门表示“已经或正在制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82.38%的地方制定了相关规定,保证毕业生创业投资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只有3.12%的高校学生认为所在地的创业扶持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认为自主创业促进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上存在缺陷的有31.38%。

专家建议,高校创业教育应实施分层,即面对全体学生,采用普及型创业教育;面对在校期间就有意创业的同学,采用专业型创业教育。国外一些高校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也值得借鉴。如,美国百森商学院把创业课程分为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五部分,还增设“虚拟创业”环节。

产业应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助推器。企业特别是风险投资企业,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支持、风险资金支持、关键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提高创业成功率。

篇6:调查显示:75%大学毕业生有创业热情 2%有行动

调查显示:75%大学毕业生有创业热情 2%有行动

受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委托进行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近日在沪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这是国内第一次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组织大规模研究。调查显示,虽然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创业者仅占1.94%。

学生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产业界支持不足等因素,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当下瓶颈。

本次调查涉及24个省区市、117所高校、近1.6万名学生。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创业项目中,社会服务业占34.63%,制造业占13.27%,金融、保险业12.94%。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即创业项目中拥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创业者,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

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中,22.98%“经营状况良好,健康发展”,31.39%“收支基本平衡,平稳经营”,24.92%的创业者考虑改变经营项目或歇业,20.71%已经停止经营。近半数创业者对其企业状况不满意。

受访学生中,65.88%支持在校期间参与创业;10.31%表示反对,认为浪费学习时间,得不偿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整体创业热情较高。不少大学生创业并非就业压力过大形势下的被迫选择,也不单为了“赚钱”。专家认为,政府和高校在创业导向、定位上需要更加明确:创业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在鉴定会上,不少专家认为,培养创业意识,抓创业教育,已成高校教育的一大重点。调查显示,有两成学生认为自己学校没有创业教育或完全不了解自己情况;四成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很一般”;认为自己学校创业教育搞得好的`仅占12.23%。

专家认为,今后高校在就业教育上应从以前集中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教育,转向更多关注创业教育。

调查显示,超过90%的政府部门表示“已经或正在制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与此同时,超过三成的高校学生认为,当地自主创业促进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上存在缺陷。

专家认为,除了高校创业教育应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强化实践和体验环节外,企业和社会也应更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改变大学毕业生有创业激情但缺乏创业经费和创业项目的状况,企业大有可为。

篇7:调查显示45%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

调查显示45%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

近日,由北京市教委“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拓展”项目出版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发布,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情况看,对口的占55%,不对口的占45%。报告显示,入学专业满意度方面,24.75%对入学时的专业满意,17.53%不满意刚入学时的专业。

拒订盒饭引发争议 “90后”职场新人路在何方?

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活状态调查报告

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报告参考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英文作文

大学生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压在谁头上

大学生暑期生活调查报告

关于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
《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调查显示:过半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与期待不吻合(精选7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上网调查报告2023-05-20

大学生的寒假生活调查报告2022-08-04

个人职业规划2022-11-04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2024-01-28

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2023-02-02

大学生价值取向范文2023-02-06

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精选】2023-01-02

寒假调查报告作文2022-11-22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完美参考2023-02-25

精选寒假调查报告2023-11-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