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

时间:2023-01-15 08:13: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锦集10篇)由网友“SCINDAPSUS”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

篇1: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

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

父亲在世时,每年的冬天,头上就会系上一条白羊肚子手巾,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都不离开他的头。在老家,不只是父亲,老家的男人们都是这样戴着白羊肚子手巾,显得真诚、质朴、和谐。

从我的记忆起,父亲就戴起了白羊肚子手巾,一直到他的去世。他的一生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的勤劳品质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里。

在我心灵记忆的深处,父亲几乎没有去过理发店。父亲总是理成光头。父亲说,省事,容易。每次都是二哥给父亲理发,理完后,父亲取点食用碱或者洗衣服之类的洗一次头,之后用他那在磨刀石上磨过的剃须刀把胡子刮的干干净净,随即就麻利的戴上他那条白羊肚子手巾。父亲的手法显得那样娴熟,先用双手提起手巾的上边的左角与右角,绕过耳后,把手巾的'下边紧贴住额上的发迹,向后一拉将手巾的左角与右角打个活结系于脑后,不松不紧的。天冷时下扯耳上的手巾,将双耳盖严实。父亲的动作一拉,一扯,一拽,一系非常的麻利,至今留在我的心中。

每当干活发热,或者天气转暖,父亲会将白羊肚子手巾轻轻的向上一推,露出两只耳朵,或者把系于脑后的活结松一松,以便透气。出汗了,父亲还会把白羊肚子手巾取下擦擦汗,十分的方便。

刚开始,父亲的手巾只有一条,时间长了,手巾会发黑。母亲会在晚上帮助父亲把白羊肚子手巾洗净,在屋里的炉子上烘干。母亲在炉子旁的墙壁上拉上一根铁丝,把洗净的手巾取中间搭在铁丝上,用炉火的余热慢慢的烘烤,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那丝丝的热气袅袅上升,热气越来越弱,直至消失。一段时间后还要将手巾翻转,到手巾干透,母亲才能睡去,保证了第二天父亲的使用。

在后,条件好了一些。父亲从集市上又买回了一条一模一样的白羊肚子手巾,两条可以互相替换,大大方便了父亲的围戴。

父亲由于积劳成疾,中年后就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一到冬天,吸上冷空气就喘的厉害,常常上气不接下气。为了御寒,父亲不仅戴上白羊肚子手巾,还戴上了口罩,减少了冷风的刺激,气喘病大大的减轻了。

再后来,二哥成家立业了。给父亲理发的任务由我完成。父亲要求理光头,也方便。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我却不经意间发现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直至全白。我惊愕了,原来父亲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老去了,无情的岁月把父亲的黑发染白,把父亲的皱纹打深。若不是父亲摘下手巾让我理发,我竟然没有机会仔细的观察父亲,打量父亲。突然一阵冷风吹过,父亲打了个冷颤,又是一阵子的咳嗽,咳痰,吐出大量的泡沫状的痰。待父亲缓解后急忙移到屋里,帮父亲洗完头,戴上一条干净的白羊肚子手巾。

父亲后来又患上了肺心病,疾病的加重依然没有阻止了父亲的下地劳动。我外出求学了,不知怎的,时常梦到父亲戴着那条白羊肚子手巾,佝偻着身子走向田野,走向菜园,走向山岗。就在父亲五十八岁那年的春天,慈祥的父亲离我而去了。当我从省会赶到家时,竞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只见父亲静静的躺在屋内的门板上,面色苍白,微微的张着口,头上戴着那条干干净净的白羊肚子手巾,显得那样平静,安详。愿父亲在天国里没有病痛的折磨,没有病痛的困扰。

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偶尔我还会梦到父亲戴着那条白羊肚子手巾,一脸慈祥,大手牵着我的小手走向枣园,走向……

篇2:羊肚子手巾随笔

羊肚子手巾随笔

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把陕北人头扎白色毛巾,昂首笑傲苍穹的形象展示给了世人。

“羊肚子手巾”,指的是当年那种被北方农民包裹在头上的白色毛巾,因其表面的线绒酷似山羊肚子翻过来以后附着在上面的绒毛,所以,陕北人就把它形象的称之为“羊肚子手巾”。

曾几何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一年四季,头顶上都会戴着一块白毛巾,而且地域不同,佩戴的方式也不同。在我的印象中,晋冀鲁豫平原地区的农民,大都是把毛巾往头上一盖,然后抓住毛巾的两个角在脑后交叉一拉就好了,类似电影《地道战》老村长的那种头饰;而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民,则是把毛巾随意地往头上一盖,用来遮阳或挡汗,故有“手帕头上戴”之一怪。

然而,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戴头巾的方式则是把毛巾围在头顶上,将头发整个包裹在毛巾里,然后拉住毛巾的两端拧两圈,再把两端向前绕到额头上方,交叉一掖,额头上便竖起了两个毛巾的边角,犹如山羊的两只犄角,高傲地上翘。立马,陕北农民那种果敢刚毅、桀骜不驯的个性便浓浓地洋溢出来了。

陕北人用毛巾裹头,是陕北人聪明智慧的一个缩影。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和环境十分恶劣,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为了应对这样的恶劣环境,陕北人就用一条普通的毛巾就解决了应对的难题:夏日里,酷热难当,干活时围一块毛巾,既可消暑,又可当汗;冬季里天寒地冻,羊肚子手巾将头和耳朵一包,就可以抵御寒冷,胜过戴顶大棉帽;春秋时节风沙漫天、黄土弥漫,羊肚子手巾便成了人们最好的防尘工具。

陕北早晚温差较大,“头不凉,体无恙”。自古以来,陕北人认为头是人体最怕凉的地方,所以,头裹毛巾,是人们保护身体的必要举措。如此看来,陕北人戴毛巾,应该是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举,是智慧的结晶。

其实,陕北男人们随身携带的那条白羊肚子手巾是具有多重功能的:

首先,它是一种装扮。那个时候,男孩子一般结婚都比较早,十七八岁就成家了。于是,他们就会把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标志着他们已经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就要像男子汉一样独立劳作、独立生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同时也意味着他在家里也具有了说话的权利和地位。

其次,它还具有御寒、遮阳、防尘的作用。

还有就是在野外劳作遇到有水的'地方,或是收工回家路过小河的时候,羊肚子手巾自然就成了洗漱的工具了,人们用它洗去劳作一天的疲惫和乏困……

总之,羊肚子手巾是陕北黄土高原一道沿袭了无数代的亮丽风景线!那是男子汉的标志,也是陕北人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勤奋耕耘、顽强生存、乐观豁达的情操和信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陕北的环境和气候也在不断的变好,羊肚子手巾也因此就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陕北即将消失的一道风景线。

如今,头扎羊肚子手巾的陕北人是越来越少,几乎见不到了。只有一些极少数的老人还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仍然舍不得丢掉那陪伴自己几乎一生的羊肚子手巾。因为,那是他们的记忆,也是他们一生的岁月!

尽管羊肚子手巾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令人欣慰的是它又以另一种方式根植于陕北高原的这块黄土地上,而且生根发芽,茁壮长大,怒放在陕北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越来越茂盛、越开越鲜艳了!

不是么?

那尘土飞扬,喊声震天,龙腾虎跃,气吞山河的安塞腰鼓群里,滚动的不正是羊肚子手巾泛起的白色浪潮吗?

那身着彩装,手持花伞,摇头摆尾,辗转腾挪的秧歌队伍里,不正是羊肚子手巾把那些年轻的后生们装扮得一个个英俊洒脱,气宇轩昂吗?

那高高的山圪梁梁上,险峻的崖畔畔上,不正是那些头扎羊肚子手巾红腰带的后生们拉着架子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给对面梁梁上“二妹子们”释放真情吗?

那灯火阑珊的场院里,人们不正在围着那位头扎着羊肚子手巾的说书老艺人,听他用哀婉凄怆的声调诉说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喜怒悲欢吗?……

谁说羊肚子手巾已经销声匿迹了?谁说羊肚子手巾退出了历史舞台了?

事实上,羊肚子手巾在陕北人的精心呵护之下,在众多陕北民俗文化传承人的演绎之下,更是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更多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我相信,羊肚子手巾依然还是这块黄土大地上永远不会消失、必定璀璨耀眼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篇3:白羊和水瓶散文

白羊和水瓶散文

一,垃圾桶边的玫瑰

那天是星期天,早上连云港就下起雨来,雨下的还不小,道路上就积起坑洼的水,

希冉拿起一把伞走在新浦的街道上,他看到在垃圾箱附近凌乱堆着一些玫瑰,那些玫瑰应该是2.14那天情人节的玫瑰吧,

他忽然觉得爱情应该比玫瑰长久,不应该只看表面。

其实希冉真的对连云港这座城市很有感情,走在连云港的那些街道上,总会想给她写起故事,想起那个叫文文的女孩,

想起自己给那个叫文文的女孩写的那些文字。

虽然那个人也许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个叫文文的连云港女孩的故事,

关于那个人的故事也许会很温暖。

二希冉偶遇文文

前一年的春天,希冉在连云港电大报了一个班,于是每个周六周日,都要从赣榆赶去新浦上课。

中午他就懒得来回坐车,就在街边的饭馆简单吃点饭,然后去坐落在苍梧16号的苍梧绿园转转,在回廊小憩或看看书,

在春天的春风里看书的感觉非常美。

那天,希冉走在苍梧绿园的广场上,看到一个女生在阳光下翻着一本书,感觉很有意思。

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喜欢看文字的人太少了,没想到她还这么喜欢看文字。

希冉也翻出自己身上带的一本书,也在附近看了起来。

偶尔的时候,希冉就和她闲聊起起来,聊文字以及彼此经历等等,希冉从她的话里知道她叫文文,新浦人,

也在业余时间报了一个学习班。

希冉觉得她是一个名字和人一样文静的女孩,聊的投机的时候,文文还给希冉看她的读书笔记,还给希冉看她自己写的故事,

希冉发现文文真的挺厉害的,她写的东西很有味道,她写都是一些关于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等等大师作品的读书笔记,

这些人可都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作家,希冉看了她的文字,发现她写的那些文字也带那些大作家那样的味道,没想到她这么厉害。

他们就这样的闲聊而且渐渐熟悉起来,后来周六周日的时候,希冉都照例来苍梧绿园和她一起看书。

三,白衣座的目光

那时候,他们看累了书,就会往外走走转转,

希冉还记得和文文,一起走出了苍梧绿园,走过华联商场那边,走过苏宁前面的广场,

文文一路上和希冉聊着其他一些话题,希冉发现文文好像也很八卦的,呵呵,

文文还给希冉讲星座的故事,她的故事总是很新奇神奇的,神叨叨的,例如某某星座的星象在哪?和哪个星座最配等等,都非常的 好玩,好看,

希冉很是喜欢,希冉也知道了她是白羊座,自己是天秤座的。

文文当时八卦起星座的样子酷酷的,跟黄金圣斗士里阿穆先生那样的感觉,这就是白羊座的目光,像连云港那座城市的阳光一样,

很平常,很干净,很温暖。

她们走过华联前面的广场,看到广场上的座位上偶尔会一两个人坐在那里,那是午后的阳光洒在那个世界里,

那是连云港这个城市多么安静惬意的一段时光啊。

走在那样的时光下,文文的样子也闪耀起来,希冉仔细的看着文文眼睛里好看的白羊座,就这样看着好像喜欢上了她,

随着他们周末出来走走的次数越来越多,后来他们两个人心里的距离好像忽然近了起来,都会思念彼此,

四,在苏宁广场画画

他们在一起一次聊天的时候,文文说“连云港这个城市也挺安静的,不算那么发达,没有什么一线城市的新奇,但是安安静静,不宠不惊,不是吗?”

希冉当时就说“你说的都是对的,”一边互相得意的看着彼此,

文文还说如果她要是还有很闲的时光的时候,她可能拿着一个画板在那个广场上写生,

画出新浦这个城市的美丽,画出美丽的风景和人生。

原来她还会绘画的才艺啊,希冉继续花痴着文文。

文文说,“万一这个城市里,我们变得陌生了,都不在一起了,我们还会记得彼此吗?”

希冉说,“你瞎说,我们不是挺好的,怎么会变陌生,”

希冉说“我当然会记得你的,瞎担心什么呢。”

“要我们忘记彼此,除非连云港这个城市名字也变了,这可能吗?不可能,所以我们不会忘记彼此。”

五 ,一场考试《春天的苍梧绿园》

那年初夏的时候,希冉在海州参加一场考试,文文知道了这个事,也非要和希冉一起来起海州,

考试是下午进行的,上午他们还是来新浦转了转,就又走到苍梧路16号苍梧绿园,

他们又走在苍梧绿园里,那是一个春末的季节,万物都活起来了,天空飘起几只大风筝,。

他们走在苍梧绿园里,春风吹起文文的长发,她脸上有一片红红的,很好看。

希冉想到连云港这个城市不会变名字,所以喜欢她不会变,也高兴的和她看着风筝,看着天空。

希冉跟文文说“我挺喜欢新浦这里,挺喜欢苍梧绿园。”

文文就说“你可以来这里定居啊,”

“恩,好的,到时候我走在连云港这里街道的每一处,都想为你写一个故事,都会为你写一个故事”

“好呀好呀”

文文闪闪的眼睛看着希冉。

六, 连云港是个悲痛的城市

那年秋天文文去了外地出差,在外地出差时候,车祸了,

她就再也回来,再也没回到这个世界。

希冉打起一把伞走在新浦的街道上,他好像不知道去哪里,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那么残酷,

希冉心里悲痛的想着,再也看不到白羊座神秘的目光了,连云港这个城市的名字没有变,我却真的和她相隔起来,

她在天国,我在人间。

希冉打着伞继续走在连云港这个城市的街头上,他看着连云港这座城市里,行人来来玩玩,熙熙攘攘,还是那么安静惬意,

他突然觉得连云港这个城市这个名字好悲伤,连云港这个城市好空旷,好凄凉。

他的心里再也看不到看不到连云港这个城市宁静惬意的下午时光了,他再看不到白羊座那美丽的目光。

二,水瓶

一,小志的`江南下起雨

那年的夏季,在江南的苏州,天空上正在下着濛濛细雨,天空上的雨丝在微风中飘飘洒洒,纷纷扬扬,

这就是典型江南雨季的雨,这样柔柔的下着雨,不凉,但是不会间断。

在雨中苏州老城区的一个角落夏园新村有一座楼,楼的墙角处有的已经长出了一些青苔,

远远的看着这些色青绿色的青苔,让人感觉那座楼不再那么枯燥,这个水泥的楼层也有了一些有生机的感觉,

连落在楼角的雨也看上去是青色的,

在这座楼的一个房间里,住着一个叫小志的女孩,她是在苏州工作的一个外地女孩,就住在这座楼里。

在她的房间里,她正在听一首歌,在她的房间外,夏雨正在滴滴哒哒滴着楼顶的瓦片,

这一切,就像她听的那首歌里歌词描述的那样,“夏雨打湿孤单的屋檐”

小志这个时候正在坐在书桌前,托起腮,看着这场江南的夏雨,她在想着谁呢?

小志在楼的房间里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着这夏季的姑苏的雨。

天色渐暗下来,小志打开书桌前的台灯,把桌面收拾整齐,

在书桌上铺开一张信纸,看着雨,映着灯光,小志就用她五颜六色的手字体写道,

“我的江南下起了雨,下雨的时候也许我不孤单,我有我思念的人儿,”

“你就是我思念着的人儿,我不会孤单”

小志这些文字是写给北方那端的那个叫朱木的人的,

他们的相遇也是一场传奇,

二,我的雨季有你,我的水瓶座女神。北方的雨季

夏雨正在朱木的窗外面下着,朱木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那个城市也下起了瓢泼大雨,池塘的水都满溢,

夏季到了中期,雨的凉气暂时掩盖夏天的炎热,

在这样的日子里,看着北方的雨下,让人感到忧愁漫漫,或者让人有所期待。

在这些间歇小雨斜斜漫漫的天气里,

朱木正在想,小志在干什么呢?她会写起她的文字吗?

小志本身就是水瓶座的人,那时候她还给他讲很多星座的故事,

她所在的苏州不就是在水瓶星座以南的地方吗?我可以写给她《水瓶座以南的城市--苏州》。

在江南的那个叫苏州的城市,小志也就是水瓶座的人,这个时候,小志也在窗前也看着雨吗?

小志说她会写字和弹琴,她会像水瓶座仙女那样弹起竖琴我听吗?

朱木想象小志弹起竖琴的样子,小志用她的纤纤玉手,拨动竖琴的琴弦,

奏出一首美妙的音乐,那曲子一如她心灵的轻巧,

朱木会爱上那首美妙的竖琴的音节,朱木也爱上了小志的芊芊玉手,朱木也爱上了小志。

北方的半夏已到,楼房的墙角时常会长出碧绿的青苔,

那些青苔也会爬上小志的窗口,把窗台的外面也染成青色,减少了炎热的侵袭,

人生就是这么矛盾,夏季炎热的时候,会想念冬天的清凉,冬天冷的时候,会怀念夏的热情,

过完那个夏季,一切又会重归于萧瑟的秋天,

那个时候,朱木还能再见到小志吗?

”亲爱的人儿, 我也想变成青青葱葱的爬山虎,爬满你住的楼的那片窗台,守护你,看护你。“

朱木想到。

三,他们的相遇

小志的江南下起雨,朱木在的北方城市也下起雨,那个夏季他们不能在一起,

第二年,朱木去了苏州找小志。

他们相约在苏州这个城市,他们说要找到彼此就要看彼此的感觉和缘分,

见面那天,她拿着一本读者在地铁里看,

他拿着他自己写的《在想你的365天》《你的江南下起雨》《水瓶座的女神》等等整篇文字,准备给她看。

在苏州图书馆附近的地铁站,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朱木见到了小志,她还是那样白白明亮的样子,

朱木心想,终于渡过了那个夏雨漫漫的雨季,终于到达了水瓶座以南的城市苏州了。

那一切的等待都有意义。

篇4:父亲经典散文

父亲经典散文

我来自一个小山村,这是我和父亲的第一次进城。从长途汽车站下车后,是学校的专车直接接到学校的。安顿好后,父亲说去看亲戚。

那是我们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我们走出校门,拦了半天没拦到车。父亲急了,跑到街中央开始挡车。车来车往,一辆辆擦身而过摇晃着这个城市朦胧的背景。站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我和父亲是那么的孤独和无助,这个城市对于我们来说,太遥远、太陌生。没有人理我们,后来挡住一位路人问路才知道,乘车要到指定的站牌,车才会停。满头大汗的父亲和我拎着沉重的行李终于在远处的站台上搭上开往亲戚的车。

车一路开到亲戚家附近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车停了。父亲一把拉住我说,孩子,准备下车了。我赶紧拎好东西,准备和父亲一起下

父亲走到车后门处,一手拎着行李,另一只手重重的拍打在后门上,乡音浓重的喊着:到了,停车,停车。

门没有开,也没人应声。周围的人纷纷怪异的盯着父亲,厌恶的往一边闪开去。司机不耐烦的回过头,瞪了父亲一眼,掉过头去,一踩油门,车开了出去。走道里,父亲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尴尬而酸涩,手缓慢而沉重地垂下来,眼里一片朦胧。后来,有一个中年人冷冷地丢过一句话,十字路口不能停车,不到站牌也不能下车。车厢里一片静默。父亲使劲的攥着蛇皮袋子,古铜色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还有惊惶无措。

从亲戚家返回学校时,站牌上搭车的人特别多。从前门上车的人一哄而上,没站到有利位置的父亲一下子冲到了后门,从后门挤了上去,而后,门一下子关上了,我被隔在车门外。父亲急了,双手拼命的拍打着后门,惟恐落下了我。他操着浓浓的乡音,冲司机大声的喊开门,隔着车窗,眼睛发红的.看着我,眼泪就要溢出来。没有人理他,没有人开门。焦急的父亲一把把行李扔到地上,手拼命的挤进车门的缝隙里,倔强的用手去拉那车门,试图用自己的手去掰开它。门没拉开,司机也没打开。父亲,像一头倔强的老牛,红着脸,含着泪,为被落下的女儿,用全部的力量和尊严去打开那扇门。

最终,我从前门上车了,我愤怒的把两个人的车票费塞进投币箱里,我无法原谅那仅仅为了防止别人逃票而紧闭车门的司机。满含泪水的父亲挤过拥挤的人群,一把紧紧地抓住我像是找寻到遗失了很久的孩子,而害怕被别人再夺走一样。那一刻,父亲的手红红的,上面是勒过的印记,有几个挂翻的指甲里,布着血丝。

这就是我一向认为没有亲情、不懂爱,不懂得关心我的父亲。而这,也是我背叛故园,一直向往着到达的我的城市。

篇5: 父亲短篇经典散文

父亲短篇经典散文

晚饭后,和朋友一起沿新修的水泥路散步,远远地看到路的那头有一个起伏的身影。这是一条尚没有正式开通的通山旅游路线,路上的人除了闲逛就是无聊的年轻人。我们好奇的紧三步快两步赶上那个已经走累了停下来的影子,原来是我八十好几的老父亲。

我知道,父亲是听了我的建议来此散步的;但有些惊讶的是,他走的太远了。父亲的血糖有些高,两条腿常觉得酸痛,加上母亲去世,儿女不常在身边,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我很认真的跟父亲讲:千万别走得那么远,在家门口转转就行了。

“走远了怕什么?”父亲反问。

“黑灯瞎火,大路上经常空无一人,万一有点意外,你怎么办?”我进一步提醒父亲。父亲却有点儿心烦了:“出啥意外?顶多死在外面。”

“不怕死就行!”我不耐烦的顶了他一句。谁料父亲还没有说完,下文才是他真正要说的'主题。

“前天夜里,我两条腿犯病,差一点疼死我了,一夜都没有睡觉,那夜要是死了,跟在野外暴尸有什么两样?!”父亲还在气喘吁吁,真不知是累的还是气的。

我赶忙说:“那你为什么不――”我突然收住了话。我不知道我是该埋怨父亲什么了。怪他不打电话通知儿女吗?他压根就没有电话,即便有电话他也不会打;怪他不立马去喊儿女过来吗?他住的小房子四无邻居,远离儿女都数百米。

我不再辩解,父亲听出我的醒悟,也不再吱声。沉默了好久才低声说:“还好,我出来活动活动,腿上淤起的大疙瘩开始消了,疼痛也好多了,没事,轻易死不了。”似乎想给我点安慰。

说完,父亲从路旁的石头上吃力地站起来,然后又一起一伏的往回走。我和朋友继续往前走了会折回时,天还没有黑透,却早不见父亲的踪影了。

父亲走得真快。我和朋友感叹着,心里却生出一股莫名的悲哀。父亲的那番话,还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在众多兄妹中,我住的地方离父亲最近,我的闲暇时间最充足,但那晚上父亲病重的消息我却全然不知……

做儿女的,只一个多活动活动的建议就能疗好老人的身体和心灵吗?我反反复复责问自己。

篇6:父亲散文

人生的旅程上,有许多的风景。每一个驿站,每一道征程,都有着他们各自的味道。酸、甜、苦、辣我们都要一一品尝。生活,给不了你一世的无忧亦不会给你一世的苦涩。我们累过、痛过、伤过,但那些都是生活的味道,是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最真实的味道。

——题记

(一)

九岁以前,我并没有太多关于父亲的记忆。那时依稀记得父亲离开家的第一天对我的叮嘱:“在家乖一点,听你妈的话。”

篇7:老婆挺着肚子回家散文

老婆挺着肚子回家散文

老婆挺着肚子回家,却听到老公房间的呻吟声...

结婚二年后,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是婆婆唯一的寄托,婆婆一个人扶养他长大,供他读完大学。“含辛茹苦”这四个字用在婆婆的身上,绝对不为过!我连连说好,马上给婆婆收拾出一间南向带阳台的房间,可以晒太阳,养花草什么的。先生站在阳光充足的房间,一句话没说,却突然举起我在房间里转圈,在我张牙舞爪地求饶时,先生说:“接咱妈去。”

先生身材高大,我喜欢贴着他的胸口,感觉娇小的身体随时可被他抓起来塞进口袋。当我和先生发生争执而又不肯屈服时,先生就把我举起来,在脑袋上方摇摇晃晃,一直到我吓得求饶。这种惊恐的快乐让我迷恋。

婆婆在乡下的习惯一时改不掉。我习惯买束鲜花摆在客厅里,婆婆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你们娃娃就不知道节约吗?”我笑着说:“妈,家里有鲜花盛开,人的心情会好。”婆婆低着头嘟哝,先生就笑:“妈,这是城里人的习惯,慢慢的,你就习惯了。

婆婆不再说什么,但每次见我买了鲜花回来,依旧忍不住问花了多少钱,我说了,他就“啧啧”咂嘴。有时,见我买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她就问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我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守候一段似水流年

走过岁月的长河,走过紫陌红尘四十载的光阴。站在逼仄的巷口,我缓缓地驻足,默默地转头,一任零落成泥的锦瑟华年在指尖婉转地流淌。

一番花开,又是一番花谢;尘世依然在喧嚣,昼夜依然在轮回,四季依然在更迭。我听凭春媚柳绿,夏灿莲白,秋浓菊黄,冬沉梅红;随月上柳梢,凤落梧桐,朝云聚散,斜阳归隐;似这般诗雨流漓,翩花飞旋,沉默了岁月,也沉默了自己。也任凭思绪就这般如此淡淡地波澜不惊;

而人生也如同这般花开花又落,那缘聚又缘散,恰似残梦易破,又何必去强求。这自然界的生生死死,不过是红尘的一瞬。那一菩提,一壶酒,还有这一磐明镜,一个沉浸湖底的凡心,将尘埃惹尽。俱往亦,万事云烟忽过,尘土两相依。

抖落满肩的萧瑟,轻拂发间的`轻尘,在如歌的岁月中,是如何历经风霜的洗礼,幻化作道道流动的风景、幻化作首首动人的旋律、幻化作盏盏醇厚的佳酿,唱醉了一江月色、唱醉了天上人间,也唱醉了梦里梦外的芸芸众生。

总喜欢斜依着半盏清茶,静静地听着笛声自远处幽幽地飘来,冷冷地穿透这泛黄的书卷,穿透宁静的夜晚,穿透无尽的天际,穿透这清寂的暗香疏影,将这满城的月色,装点得分外凄迷。

总稀奇与文字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自由的穿梭于唐风宋韵汉文明中。那精致典雅的辞藻,那俊逸洒脱的风格,犹如清风过耳,洗尘明目。

总想在现代的繁华中寻觅一份幽幽的古韵,总想在喧嚣的尘世间期待一种袅袅的清音;总想借长风十万里,卷烟沙,越古道,聆秋雨,问斜阳;总想站在历史的天空下,静听金戈铁马的铮铮回响,细品古刹园林的幽静绵长,凝望大漠孤烟的凄美悲壮!总想踏破贺兰山阙,高歌一首满江红;总想转轴拨弦三两声,漫抚一曲琵琶行;总想笑倚红泥小火炉,满斟一杯胭脂醉;总想轻轻叩响岁月的窗门,邀易安唱和一阕声声慢;总想许许翻开年轮的书卷,与李白共行一段蜀道难;惊回首,长亭外,夜阑珊,月空瘦。黄鹤一去不复返,美人如花隔云端。流年似水,韶华如梦,曾经的红颜早已碾作香尘,曾经的辉煌都已烟消云散。

游走于梦里梦外的我,恍惚于台上台下的我,参不透是浮生若梦,还是戏如人生。沉浸在空灵意境中的我,迷失于丝竹雅韵的我,早已物我两忘。

还是让我们珍惜眼前,共醉一场春风吧。你看,又是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且留一枕花香、半帘晓月,不妨,我们就在杏花疏影里,一直吹笛到天明吧。让长成的岁月在唇色间把齿印预留。在叶脉楚楚的纹路间,掬月于此,平添无限遐思;让我们剪一段岁月的锦,织成一袭梦想的霓裳,漫看云卷云舒,淡忘点点离殇。陶醉这如梦的人生。

篇8:父亲温馨散文

父亲温馨散文

父亲二字从口里念出,平缓稳实。方正的笔画被拿来诠释着伟大。父亲已年入四十,个儿不高,可走路的姿态模样透着一种坚定;肩膀不是那么宽大,却撑起五人之家。

他老了,不知不觉中我难过得有了这样的感叹。还记得父亲年轻时模样挺俊秀,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父亲单手抱着我,白净的脸上有淡淡的微笑,那时我才五岁。

曾听母亲说过,小时候父亲特别喜欢抱着我出去晃悠。模糊的记得他与别家人谈笑时,我在他的大手掌里支支吾吾;游戏厅里他投了几枚硬币,扶我坐在游戏摩托车上,教我感受热闹欢快的氛围,我也只是瞎闹腾。如今,望见路边高大的男人牵着小孩的背影,依然觉得温暖特别,因为我可以想象出父亲爱我的样子。

父亲是个正直的人,性子像一杯水,平静。我很欣赏他从不与别人刻意拉拢关系的堂正,明辨是非。他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很少参与热闹中。

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茫茫人海里我们都渺小,但他对于我,对于母亲,抑或是这个家庭都太重要。为了生计,烈日下也要开着闹轰轰的车到乡下转悠卖东西。长衣长袖归家的他,眉宇间有些凸起,我多想将它抚平。

父亲言语不多,倒很细腻。母亲刚生下弟弟坐月子那段时候,都是父亲在医院里悉心照顾母子俩,且耐心做着换尿布等琐事,煞羡旁人引来赞叹。夫妻总有发生争执时候,母亲是个急性子的女人,自尊心强,两人吵架时总是母亲在大声喧嚷;父亲很少作声,疑惑不理睬,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爱与宽容。

我们一家都是羞于表达感情的人,没有动人深情的心里告白,靠着细微的动作传递着彼此的关心,我满足了。这些年,因为父亲的忙碌,因为我年岁渐长,再或是其他的原因,我很少同父亲作感情交流。很多东西你不做,慢慢地会忘记甚至举步维艰,再没有了当初的勇气。但父亲依然用他的沉默关心着我,我都知道的。天寒,感冒咳嗽,床上多了件绿色的大衣。裹紧厚厚的衣服,我笑着继续拿起笔写作业。

高一我开始过上了住宿生活,快步伐的学习生活让我真有点想念家。下完晚习已是十点左右,想拿起电话问候父亲,却又不想打扰睡梦里疲劳的他,真正要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要是听见他们的声音,我就亲切的.想哭。

前几天我冒雨回到了家,有些晚,之前父亲的电话催了两次。推开门,暖黄的灯光照在柔软的床上,突然觉得回家真好。父亲听到了我的动静,过来将生活费放在了我手里。抬眼望进他的眼目里是红红的血丝,我问他怎么回事,父亲只是淡淡答道睡觉时间长了是这样的。我没有再说什么,其实心里千回百转着,心里溢满感动。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用沉默的爱包围着我,尽他所能将好的奉上于我与于这个家。

十六年里我也经历了许多人与事,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你停留多久,即使我对于父亲没有多热烈的感情,但我知道他对我最真,因为我是他的女儿,他是我的父亲。我尊敬、欣赏且爱着他。

篇9:父亲母亲散文

父亲母亲散文

1.妈妈粽子香

又到了端午节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每每这个时候就会想到远在老家的妈妈,就会想起妈妈包的粽子。

小时候快要过端午的时候,妈妈便提前一周把糯米泡上,据妈妈讲,这样包的粽子可以放一个周不坏的。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粽子放一个星期还真没坏过。

我家村口有一个芦苇湖,冬天,村里的人割了芦苇做苇席,只留下了一片金黄的苇茬在冻结的冰面上。春天来了,冰雪消融,看着芦苇费力地露出茎叶,由鹅黄变成翠绿,不紧不慢地拔节成长。真担心端午节来了,苇叶还不够宽大,但是苇叶似乎也解人意,当离过端午节还有一周的时间,已长得又宽又大。爸爸穿上水裤将苇叶一片片折下,拿回家中洗去叶面的尘土,放入锅中煮沸,屋里顿时弥漫着清新的香味。煮好的苇叶放入一个大盆里,我便一片片按正面朝上,码成一个个橄榄球状,这样有助于妈妈更快更好的将糯米与枣放入其中。妈妈将这些叶子先卷成三角状,每个粽子里只放三颗枣,抓一大把泡得雪白的糯米,就势一拧,三下两下一个粽子就包出来了。

我家包好的粽子是用马莲(马兰花的叶子)捆扎的,马莲就长在院子里,马莲是我亲手移种到院子里的。这种植物生命力特强,春天开了兰色的花朵,夏天便会疯长,如果不早点割下来便会长到一米。爸爸及时把马莲割下来,晒干。待到来年端午节的时候,泡水后即可使用,柔软坚韧,且有马兰花的香甜之味,这是现在任何绳绳线线都不能比的。

粽子里的糯米是我家自己地里种出来的,种糯米稻要和水稻分开的,免得串了花粉。爸爸经常去稻田里放水,去除杂草。快要成熟了,要天天守到地头哄麻雀,麻雀很聪明,田里的稻草人根本不管用,于是父亲每天都要守到田边赶走它们,如果被麻雀吃了,那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收割的糯稻是要和水稻分开放的,打场的时候也要分开的,如果搀了水稻,糯米就不纯了,所以要先打糯稻,后打水稻。打场的时候是最辛苦的,担心会变天,父母亲便成天成宿劳动。打场、扬场......将成熟的稻子一袋袋装回家,才敢歇口气。

妈妈总是一次包许多粽子,摆得满坑满谷,要送给亲朋好友。记得我一次给做老师的姨妈、姨夫送粽子,碰到了大学的同学,当她看到我拎着一大包粽子时,奇怪地说,怎么那么多?你送的粽子比我们全家吃得还多。当时心里想,你还没到我家看看呢。

妈妈的粽子,枣是院子里的枣树结的,米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粽叶是自己折回来的,马莲是自己割的,完全包入了每个人的汗水与劳动,完全是家乡的味道,真正的绿色食品。端午节正是沙枣花儿开的时节,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粽子,空气中传来阵阵幽香,空气是香甜的、粽子是香甜的、心情也是“香甜”的。现在买来的粽子,不管多么昂贵,却怎么也吃不出那时的味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这个时候便会想起那令人难忘、令人想念的味道——妈妈的粽子香。

2.爸爸的李子树

我老家的院子里有棵李子树,每年八月份是李子成熟的时节。此时,我总会给爸爸打个电话,问候那一树李子是否成熟,是否依然硕果累累、甜美无比。

这棵李子树是爸爸从邻居家移种过来的。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种这棵树的缘由。那日,爸爸从邻居家回来,草帽壳里装了满满一壳李子。我们几个小孩子一哄而上,很快便吃得一干二净。妹妹咂巴着小嘴一幅意犹未尽的模样,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这李子皮薄多汁,味道如蜜。如果不想吃皮,剥起来也很容易。爸爸看到我们个个不满足的`神情,下午就去邻居家要了一棵树苗过来,弟弟挖坑,妹妹浇水,一棵李子树就这样长到了我家的院子里,于是多年后的这个时候我们便有吃不完的美味李子。

刚栽种到院子的时候李树仅有手指粗细,担心鸡啄羊啃,爸爸便在树的周围扎了一圈篱笆墙。春天施肥、夏日浇水、秋天剪枝、冬天保暖。不知觉三年过去了,小树长到一人多高。春天里开出白色的花,春末夏初,繁华褪去,竟也有颗颗绿宝石般的小李子。爸爸一个夏天都在精心照料着这棵树,担心李子会生虫子、担心树下的杂草影响树的生长、担心天热会使李子树受旱。于是喷药、锄草、浇水从未间断。就如同呵护襁褓中的婴孩。“知恩图报”树犹如此,转眼到了八月份果实成熟,颗颗金黄,点缀在绿叶间,斑斑驳驳日影下好似在闪闪发光。摘一颗入口,甜蜜多汁,脣齿留香,味道真是好极了。

我见过大部分熟透的李子是深红色的,虽然成熟,但是吃起来还是有些酸。村里许多人家将李子与柳树嫁接,结出的果子大似桃,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因为柳树是苦的,用柳树结出的果子自然也是苦的。而爸爸的李子却是少见的金黄色,纯正的香甜之味。就连蜜蜂也会被吸引过来,树下绕了一圈圈似乎要采蜜啊!李子成熟时节,爸爸在树下铺了稻草,这样落下的李子便不会摔伤。为防止累累果实将树枝压断,爸爸不得不用木棍将树枝支撑起来。每天早晨起来,就会看到稻草上落了一层金黄的果实,真叫人有种莫名的感动。在树下捡拾李子也是我们姊妹几个每天争抢的大事。

一年年过去了,李子树也一年比一年粗壮,挂果也一年比一年多。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家中只剩下年迈的父母。而邻居家由于建房用地不得不砍掉他家的那棵老树,我家这棵味道甜美的李树已成了村里的唯一。于是母亲便将成熟的李子送给邻居们,东家一筐,西家一簸箕。每年的八月,整个村子的人都能吃到我家的李子。

我每年尽量将的探亲假日安排在八月份,那满树的金黄果实、那甜蜜诱人的味道、那立在树下摘果子的感觉,对我,实在是一种诱惑。我总是难忘这一幕,在如盖的树冠下,在被压得摇摇欲坠的树枝旁,那熟透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光芒,颗颗果实唾手可得,想吃那颗就摘那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爸爸的一棵李子树,给我带来多少甜美的感觉,给我带来多少快乐的回忆。

篇10:父亲-父亲节散文

父亲-父亲节散文

一个交叉,撑起了一撇一点,成了一个“父”字。

简简单单的笔画,却书写着父爱的伟大。

我的父亲是个淳朴的农民,今年六十多岁了,人很消瘦,身子却很硬朗,喜欢穿着蓝布咔叽衣服。

父亲是个勤劳的农民,农闲时总是和母亲忙着种些农作物卖,以贴补家用。那些年,芋头卖价特好,父母种了一亩多芋头,还请了一大堆人帮忙弄去藏在芋头里的泥,拔去芋头根,剥去芋头衣装好车。

凌晨一点左右,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几声狗叫,使整个村庄更加寂静了。这时,我们一家就动身了。父亲拉着一板车的芋头往城市里赶,我最喜欢坐在板车架上了。父亲在前面用力地拉车,他习惯将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无数个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只见父亲双手紧握车柄,肩上的车鞭子深深地勒在父亲的身上,他两脚缓慢而费力地向前蹬。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滴滴豆大的汗珠从脸颊前边滑过。母亲在后头推着板车,我坐在板车上一路晃荡。那时的我全然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艰辛,有时唱歌给父母听以打破这夜的宁静,有时抬起头数着星星,一颗、两颗、三四颗......乐哉悠哉。父亲不时回头看看我,满脸都是笑意。到了屯溪,天还没有亮,我们便找了一个“好地方”,把芋头放在地上铺开来。我最喜欢干的事是专拣好看的.芋头放在上面“撑门面”,而后席地而坐。父亲则拿出一袋旱烟“吧嗒吧嗒”地抽着,似乎所有的疲劳都在这“吧嗒”声中消逝殆尽。天渐渐大亮,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了。车声、叫卖声嘈杂在一起,一下子热闹起来。如果这时听见脚步声,或看见眼前有人走动,我就立马来精神,学着大人的样子扯着嗓门喊:“卖芋头啰,卖芋头啰,好吃又便宜的芋头。”“阿姨,买点芋头回家煮着吃吧!”“奶奶,辣椒炒芋头丝可好吃了,买点吧。”来买的客人都夸我嘴甜,总是捎一点回去。父亲一边收钱,一边乐呵呵地望着我笑。当天空微微泛白,我的小肚子有点不安分了,开始闹腾起来。这时,父亲总会趁空当的时间拿着卖芋头的钱给我买来一个香香的馍馍或是一个油煎果。每每拿着,我总是让父亲先咬上一口。父亲张大嘴巴却只咬了一小口,之后快速地递给我:“闺女,快吃,歇会儿就凉了。爸爸有烟抽,不饿。”我很满足地点着头,然后拿着果坐在一个角落里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父亲是个炒茶的行家。茶叶的炒青那可是有讲究的,每道程序必须做到位,不可有丝毫的马虎。炒青时必须要注意火候,还要注意听那清脆频繁的“啪啪”声。每次放多少含糊不得,多了,茶草炒制出来太嫩;少了,升温快,散失水分多,茶叶容易焦灼,这些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父亲凭着多年的经验进行炒制,他做出来的茶叶碧绿,而且肉头厚,卖价比一般人都要高。每当炒茶时,我和姐姐会轮换着坐在长滚筒旁边,手抓一大把一大把绿绿的茶叶往滚筒丢。父亲则在滚筒的另一头一边添柴,一边朝滚筒里看。有时我们丢快了,茶叶未出汁,父亲就在那头叫:“丢慢点,丢慢点!”有时我们疲劳了,小瞌睡了会儿,茶叶炒焦了,满脸茶灰的父亲就在那头大叫:“丢快些,丢快些!”而滚筒旁总会放一壶清凉的冷水,有时还会放一袋月饼或饼干。炒茶的时候是没得空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人必须时刻盯着,渴了,父亲就凑近壶嘴“咕噜咕噜”地喝上几口;饿了,就顺手拿一个月饼或是一块饼干往嘴里一塞,一边炒茶一边嚼了起来。只有到了最后一道炒干茶的程序,父亲才会安心守在机器旁“吧嗒吧嗒”地抽上一根烟,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而我们累了,总是靠在父亲的身上休息,醒来时,已到了床铺上了。

父亲还是个老电工,这手艺干了近五十年了。村子里谁家的电灯不亮了或是茶厂机器不运转了,但凡上门亦或是一个电话,即使父亲正在喝着小酒,也要立马放下碗筷去帮忙,他可是村里有名的老好人。

如今,父亲年迈了,电工的本行还干着,茶叶生意偶尔还做,不过不再那般拼命了,算是当作点念想,找点乐趣。而我也回到家乡的小学任教,每日中午在父亲家蹭饭。

记事散文:老梨青

小学唢呐教学计划

思乡情怀的抒情作文

内心苦旅是救赎散文

青涩回首情感散文

乡村四大匠作文

尘土里的记忆小学的散文

白梅作文650字

私语张爱玲

酒的长恨歌情感散文

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
《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父亲的白羊肚子手巾散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剃头的散文2023-11-11

《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顾城2022-08-12

羊杂汤优美散文2023-07-06

等一朵晚开的花散文2023-04-28

《江南的雪》阅读理解及答案2022-11-22

清明那柔柔的情愫的散文2022-05-02

《天职》阅读答案2022-05-24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阅读答案2023-12-16

目送读后感400字作文2023-06-28

青春隔着一轮明月的散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