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带乡建设苏南新农村(共7篇)由网友“飒贝宁”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以城带乡建设苏南新农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以城带乡建设苏南新农村演讲稿
以城带乡建设苏南新农村演讲稿
苏州市以城带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以工补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第三阶段,通过推进“三个集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苏州市已进入第四阶段,即以农村十项实事为抓手,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苏州市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在巩固发展乡镇工业的基础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约化和农村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得到创新
农业税征收方式改革提前完成。,苏州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附加,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并改征农业税,农业税不再直接向农民征收,改由镇村代缴、各市、区政府补贴。原定这项任务分两年完成。但由于各地认识统一,推进力度很大,在20已经提前全面完成。与此同时,税费改革中政策允许分三年逐步过渡减少的“两工”统筹,也在去年全面取消,目前,苏州市农民已经实现了合同内“零负担、零交费”,人均减负增收60多元。
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加快推进。到底,全市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149个,6.94万农户、19.95万农民拥有股权。吴中区长桥、木渎两个镇所有村都已完成社区股份制改革。组建农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社74个,入社农民2.51万户,入社承包土地6.62万亩。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69个,其中,建立各类种养业专业合作社183个,入社农户7726户;;建立农业专业协会129个,入会会员1.55万人;成立投资性富民合作社157家,入社农户11423户,入股股金2.46亿元,投资总额4.32亿元。通过“三大合作”改革,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非农化的步伐,实现了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创新了土地流转形式,保障了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收益;优化了农民收入结构,增加了农民来自集体的资本收益;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了村民自治进程,提高了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水平。据统计,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已使全市11.8万户农户成为股东,30万农民成为股民,带动农户18.4万户。20,“三大合作组织”为全市农民人均提供收入280元,比上年增收57元。
农村社保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权益得到保障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贫有所扶,困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打破城乡分割、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市就依托镇村集体经济的强大实力,在农村全面建立了合作医疗体系,并在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干部和部分种养大户中间开始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探索和试点工作。进入新世纪之后,苏州市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和“一个体系,两个模式,留有通道,逐步接轨”的思路,参照城镇社会保障的做法,在全市农村全面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大病风险型合作医疗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年6月,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的意见》,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全市框架相对统一、待遇大致相当、体现社会公平、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全市农村基本保障参保率在全省保持领先。尤其是在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苏州市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重点实行两种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即农村各类企业、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采取调节缴费基数的过渡办法,至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接轨,并全面推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养殖业等)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纯农人员的参保率,20达到60,达到100。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享受社会养老补贴的人数,年达到60,20达到100。到2004年底,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已达到100,凡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130元(去年标准为120元)的农民均已进入低保范围,有的县市区甚至已将标准提高到了200多元,全市有1.53万户农户、3.4万农民按月领取了生活保障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已经达93.4,人均基金由去年的50元提高到今年和106元,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已全面建立。昆山市从今年对农民实施了“农村基本医疗保保险度”,参保率达100。人均基金水平200元;全市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已突破140万人,参保率达到78;有56万老年农民无门槛进入农村社保,每人每月领取80至120元的养老补贴,占全市老年农民78。
对农民而言,稳定的就业是最牢靠的保障。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苏州市还在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预备制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各种限制政策,用人单位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不再实行调控和限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构建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等。充实镇级劳动就业保障工作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教育培训等基础服务工作,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的基础平台。加快发展农村各类社会化劳动就业中介服务机构。二是打破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企业用人先城镇、后农村的歧视性规定,城乡劳动力一样凭学历、技能和素质等条件参与市场竞争;从2004年起,市和各市(区)城镇劳动力市场全面对本地农民开放,实行城乡劳动力同等就业、同工同酬。凡具有就业愿望和能力,且在国家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预备制教育培训合格的本地农村初次就业者,统一发给《就业登记证》,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求职。目前,全市各个乡镇都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职业介绍所,并实行了全市联网,以方便农民就近登记、全市就业。至今已有20多万农民进行了就业登记,并领取了《就业登记证》。
农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更加繁荣
近年来,苏州市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支农资金分别为7.77亿元和10.74亿元,分别占财政总支出的5.69和5.85,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建设、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各地还积极尝试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探索财政支农的新途径。今年,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食积极性,全市对农民种植水稻实行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每亩合计补贴30元,两级财政安排支出4920万元,65.96万户农户直接受益。同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村庄”为重点的“三清工作”持续推进,以改水、改厕、改造村级公路为重点的农村“三改工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初步形成了“三纵五横”城乡道路交通骨干框架,每百平方公里已拥有上等级公路55公里,实现了镇镇村村通公路,道路全部达到刚性化或黑色化,各县级市基本实现“乡镇上高速公路不超过30分钟,穿越全境不超过1小时”。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资源布局日趋合理、配置不断优化,全市农村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名,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已达到13.5年。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同时,按一定比例配备预防保健人员,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每个县级市办好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卫生监督所,在每个中心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一所卫生监督分所。
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更加和谐城市统领农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实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方面,苏州市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些年来,无论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等总体规划,还是制定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口与就业规划等一些相关规划,苏州市都是按照以城市统农村的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通盘考虑,以谋求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交融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总体布局上,苏州市始终按照发挥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打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重组,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理念。
信息资源,城乡共享。苏州市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现代科技、人才资源、产业政策、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调控措施、投资环境、集约用地等,做到城乡联网共享共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交通设施,城乡联网。由于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实施的是城乡统筹、城乡联网,到今天,在苏州已经形成了市县联网、城乡联线、乡村联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地。
经济发展,城乡互动。苏州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优势互补、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了苏州经济的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
回顾苏州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深化改革,完善政策。苏州的经验,对于后来者,是大有启示意义的。
篇2: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我把xx*乡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们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思路是: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树立新形象”的工作要求,着力构筑五个体系,正确引导、因村而宜,抓好规划,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落实四项机制,督促指导、服务到位,抓好试点,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重点抓了五项工作
1、优化结构,培育产业支撑体系。着力培育优质粮、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畜牧养殖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化农业和创汇农业。x省级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西红柿、黄瓜、茄子已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品质量认证,x蒙阳红石榴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
2、合理规划,构建城镇功能体系。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村容村貌等情况,对全乡21个行政村进行分类排队,对全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部署。目前,两个试点村的自来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质量标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在17个村铺开,网络覆盖率达80;兴建农村文化大院和图书阅览室,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得到落实,消除了“脏乱差”现象。
3、关注弱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全作医疗等制度,目前参加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达到100,办理农村低保340户,对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
4、立体动员,构筑动力激励体系。采取“政府引导、村组自治、部门帮抚、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动态,通过宣传发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5、和谐发展,巩固民主管理体系。完善组织,规范制度,全面推行六步工作法。大城村新的两委班子组建后,大小工作都通过群众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今年新农村创建工作要硬化全村23条街道,需要资金近200万元,村两委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达成了“砸锅卖铁,也要干”的共识,形成了按每户自己拿600元,集体每户补600元的筹资办法。
二、两个试点村创建工作安排及进展情况
试点村创建工作,整体安排是:以试点村规划为前提,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重点抓好硬化、绿化、排水设施、公共设施等几项工作。
x村:10月份完成规划任务;三秋前完成村内12条东西街道硬化工作80;村里统一购置绿化树苗,年底完成绿化任务;街道硬化后,计划修建通向大城涝河800米排水沟,解决村内排水需要;干部党员每周开展一次义务劳动,已定下2名保洁员,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已经落实;进一步完善文化大院、幼儿院、体育场,沿x路两侧建一商贸区,建好加油站,农资超市、理发店、建材门市部等,形成商贸一条街。
*村:9月完成规划任务;全村南北街道一条,东西街道12条,共计1.8万平方米,11月全面完成任务;在搞好绿化的基础上,村里计划搞2-3个休闲绿化场地;环境卫生整治已定下两名保洁员、一个垃圾掩埋场;公共设施方面,计划在9月份完成村幼儿院改造,安装路灯200个,进一步完善照明设施,10月份完成村文化大院建设,年底完成商贸区建设。
三、为完成试点村九项创建任务,我们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1、加强领导,实行责任制。成立了*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两名班子成员具体抓此项工作,要求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工作有思路、推进有办法。
2、加强督导,实行销号制。按照全县新农村试点创建工作任务,x庄、x两个试点村分别建立了工作台账,定工作任务、定完成时限、定工作奖惩。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半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
3、加强指导,实行服务制。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深入一线,抓具体,抓细节,抓落实,促进度,确保工作在一线指挥,实情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难点在一线突破。
4、加强引导,实行帮扶制。完成创建工作,关键一点是资金问题。为此,我们将加大项目申请力度,争取财政支持;协调县直帮扶单位及有实力的企业,争取帮扶资金;调整乡财政预算,适度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同时,动员群众筹措资金,用自己的钱建设自己的家园。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想尽一切办法,采取过硬措施,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全力完成试点村的创建工作,为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做好示范、提供经验。
篇3: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我们**乡位于市域近郊,全乡总覆盖面积80多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4,335亩, 共辖8个行政村,农户4045户,农业人口15,569人,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乡镇。年初以来,我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标准,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到目前为止,全乡社会总产值完成63,32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4%,比去年同期增长11%。增加值完成17,199万元,完成年计划指标的 61%,比去年同期增长11%。招商引资引进到位资金3,620 万元,新上项目9个。财政税收工作完成88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3%,比去年同期增长25%。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抓宣传,广发动,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为了增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我们狠抓了宣传教育,在全乡营造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一是召开了乡村干部动员会,组织机关干部大下基层,深入农民家中、村屯地头,向他们讲解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意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最终受益者是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发动。各村利用村屯有线广播,开设了新农村建设专题节目,每天定时播放。同时印制了2500多份新农村建设宣传单发放到农民手中,制作了10多幅宣传条幅悬挂在村屯显要位置。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认清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增强了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三是组织乡村干部远到华西村、近到兴十四村参观考察学习。学习他们科学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经营理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抓试点,定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
为了使我乡新农村建设早规划、早部署,出成效,一是在全乡新农村建设动员会后,迅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由书记、乡长亲自抓,副书记、副乡长具体负责,全乡各部门人员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下设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并下发了《红星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了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包扶新农村建设责任制,实行跟踪问效,工作的好坏作为年末评优的硬性指标。三是制定了《红星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在拟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乡党政班子成员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在规划中充分吸纳了乡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合理建议,让规划走群众参与之路,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热情。经过五易其稿,最终成稿。由于规划制定的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对我乡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四是典型示范、试点先行。我乡的朝阳、红星两村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年初,与包扶我乡的市区领导实现了对接。两个试点村也先后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并结合“八荣八耻”,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绿化了村级主要道路,红星村投资7万余元修建了标准化村标铁大门,投资近5万元完善了农民休闲广场,铺设了水泥道板2400平方米,铁栅栏200延米.在两个试点村的带动下,其它村新农村建设也相继展开,使得我乡新农村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抓经济,引项目,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在农业发展上,我们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发展青玉米、小杂粮、马铃薯、果品、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今年青玉米种植面积达1亩,小杂粮种植面积4000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000亩,果品改造面积500亩,花卉棚室20栋,占地面积150亩,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畜牧业发展上,稳定完善了朝阳、红太仁和、西太、东太四大养牛小区的同时,大力发展了养猪业。以康文霞、冯德森、刘玉敏、李云龙等养猪大户为龙头,先后引进大白、长白、杜洛克等优质育肥猪品种。到目前,全乡年饲养量达千头以上的养猪场7个,百头以上的养猪户20余个;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上半年招商引资额完成3620万元,提前完成了过半任务,新上项目9个,分别是红星洗煤厂、红星氩气厂、朝阳型煤厂、朝阳环保砖厂、红太煤炭筛选厂、东太保温器材厂、朝阳免烧砖厂、朝阳筛选厂、红胜大理石厂。其中,红星洗煤厂总投资1000万元,6月初开始投入生产,年生产加工洗煤110万吨,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可实现利税840万元。朝阳环保砖厂总投资1000万元,5月初开始投产生产,年可生产环保砖3000万块,预计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可实现利税150万元。
四、抓投入,增设施,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
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上,我村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道路硬化、美化工程。一方面充分抓住国家通村公路建设有利契机,争取到红星、红胜、前进、鸡兴、朝阳五个村18.8公里村级水泥路修建项目。总投资752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19.6万元,其余自筹,现除朝阳村正在积极筹备中外,其它四个村均已于五月初开始施工,现进展顺利,预计10月初即可全部完工。与此同时,东柳乡路二期工程修建工作于5月初开始施工,预计十月初可全部竣工通车;另一方面,完成了道路绿化4000 延米,栽树4000棵,乡村主要街道绿化率达75%。二是人畜饮水工程。通过与市水务局沟通联系,争取到国家人畜饮水项目,计划为西太村四组210户居民安装上城市自来水,现项目即将施工。三是生态沼气建设工程。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乡争取到了国家沼气项目修建资金。今年计划新建8立方米沼气池980个,总投资35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7万元,其余农民自筹。现已建成标准化沼气池130余个,其余的正在积极筹备之中,预计10月下旬可全部完工。四是标准化厕所修建工程。为了完善村屯规划,在市新农村建设包村领导的帮助下,争取到国家投资15万元,计划建350个标准化卫生厕所。现资金已到位,工程正在施工之中。五是青玉米喷灌项目建设工程。通过向省水利厅申请青玉米喷灌专项资金,实现喷灌面积1550亩。计划总投资124.2万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60余万元,其余资金村里自筹。现已安装青玉米喷灌设备3套,喷灌示范面积达100亩,其余部分在 7月下旬安装使用。六是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先后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村低保、大病救助等项工作的入户调查摸底工作,将那些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登记造册,为下步全面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到目前,我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0%,移动电话拥有率达到85%,网络宽度安装率达到20%,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了95%。
以上是我乡上半年新农村工作的完成情况,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仍有一段差距。为了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建设:
(1)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要完成东柳乡路二期工程建设和5条通村水泥路修建工作,确保修路工作在10前全部竣工。
(2)在农村农源沼气项目建设上,要与改厨、改圈、改厕(一池三改)紧密结合,到8月中旬建成300个,到10月末全部完成980个标准化沼气池建设。
(3)在标准化厕所项目建设上,到10月末完成350个标准化厕所修建工作。
2、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创新招商方式,重点支持新北方食品有限公司、朝阳小杂粮加工项目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3、在财政税收工作上,要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积极培植税源,优化收入结构,加强对非税收收入的管理,要严厉打击各种跑、冒、滴、漏行为,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按时完成全年的任务指标,保证全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4、在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上,红星村要在沙发产业上做文章,利用市区新农村建设给予的优惠政策,新建红星沙发一条街,建红星沙发展厅,提升红星沙发的知名度,占领周边大中型市场。
5、在农业科技信息试点工作上,要加强“百姓科技”网络建设,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今年重点培训500户,使受培训农民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根据我乡农业发展的实际,突出对果树、小杂粮、青玉米等特色效益农业的扶持,重点培育相关行业的协会组织,搞好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农户的有效对接,形成农业生产一体化运行机制。
6、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上,到年末,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5% 。
篇4:乡新农村建设五年工作规划演讲稿
乡新农村建设五年工作规划演讲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星级文明创建为切入点,以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为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发展步骤和“政府主导、支部领导、群众主创、市场参与、部门帮扶、社会共建”协作模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全面部署、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教育、科技、文体、卫生、广电等社会事业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把我乡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具体目标是:到,全乡实现GDP4.34亿,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城镇化率达30,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6‰,星级文明户率95,文明组率95,文明村率100,乡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率100,重建xx乡卫生院,2年内建成3个县级示范村、5个乡级示范村。
示范村目标:是达到“五有”、“五无”、“十个网络”
“五有”:①有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②有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③有70以上的组、屋场建成星级文明小区,70以上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率100,亮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④有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特色产业,村人平纯收入超过当年全县平均水平;⑤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
“五无”:①无计划外生育,②无人偷漏税费,③无人买码赌博和参与“FLG”等邪教组织,④无重大治安、安全事故和刑事案件,⑤无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
“十个网络”:①广播电视网络。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并逐步实现数字化;②通讯信息网络。建有村级现代远程教育站,宽带网入村,95的农户装上家庭电话;③医疗卫生网络。建有高标准的村级医疗卫生诊所,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并实现农村改厕率90以上;④供水供电网络。100的农户用上家用自来水或洁净地下水,供电到户率100;⑤燃气能源网络。实施生态洁净能源工程,90以上的农户建有家用沼气池;⑥基层文化网络。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齐全,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⑦基础教育网络。适龄青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⑧农业科技网络。以村、组为单位定期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⑨社会保障网络。村五保户供养高于省定标准,特困户农村低保应保尽保,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⑩民主法制网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建立健全村级治调工作机制,普法教育广泛深入,村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稳定。
三、建设要求
一是制定总体规划,全面系统完整的建设新农村。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村镇建设统一规划,重点抓好村庄建设和管理,注重引导新建房农户由分散向集中连片和集镇、村镇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特别是在村庄规划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农村特色,贯穿生态理念,既展现农村田园风光,又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农村生产生活要求。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做到百花齐放,不搞一刀切。3月前制定好xx―xx―xx三个县级示范村的整体规划,206月前制定好xx乡整体规划。
二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坚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立足村镇区位、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特色支柱产业,重点要围绕推进大户经济、劳务经济、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高效种养以及劳力输出等专业村镇。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农民生产生活新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电信和农田水利等建设,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推动农村改厨、改圈、改厕,改善村容村貌。
四是发展公
共事业,构建社会服务新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深入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和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依托xx中学组建农民学校,加大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适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五是推进平安创建,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新环境。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治安防范机制。健全自治组织,完善村规民约,群防群治,加大严打惩治力度,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置群体性的`事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以实施农村党支部第一支部书记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强村支两委班子,切实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广村支两委加经济合作组织的“三个作用、一个合力”工作机制,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行村支两委和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保障作用、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合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搞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
四、主要措施
一是示范带动,梯次推进。按照星级文明小区、星级文明村(片)、小康示范村和文明乡创建的梯次推进战略,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高的村作出示范。年,全乡重点抓好3个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20前办好8个新农村示范村,要通过样板村的示范带动,促进全乡新农村的全面建设。
二是齐抓共管,重点帮扶。要突出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鼓舞群众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意识,一支书是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一支书队伍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主力军作用。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联系制度和帮扶制度,实行领导牵头办点示范和一支书派出单位、相关部门作为后盾单位对口帮扶;要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尽其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真正形成“支部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创、社会帮扶、市场参与、整体规划、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大投入、规范管理。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筹资机制。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农民搞好“一事一议”,调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乡财政每年要投入引导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建整扶贫、以工代赈以及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确保建设资金到位。新农村建设应坚持民主决策,实施方案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乡批准后组织实施。要注重市场的作用,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管理农村。
四是加强督查,确保实效。比照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督查讲评制度,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督查通报与工作讲评相结合的办法。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报,每半年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进行讲评,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促进工作。并把考核结果纳入乡文明建设千分制考核范畴,作为考核乡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对建成达标的新农村示范村进行奖励。
五、组织领导
成立xx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xxx任组长,xxx、xxx任副组长,xxx、xxx、xxx、xxx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等,下设办公室,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都要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要始终把进一步推进星级文明创建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实现我乡农村发展的新跨越。
篇5:东固畲族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东固畲族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执 笔:杨应华[内容提要] 本文以7月**省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对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东固畲族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报告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以及畲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等九个方面内容。深入分析了东固畲族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之间存在的差距,并针对畲族乡人文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提出一定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建设不能像工业强省那样得到较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方乡镇政府如何起到主导作用,利用最合理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切合农民利益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关系到**经济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拥有小数群体的**畲族人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应该如何利用自身有利环境进行新农村建设。在畲族乡农村建设事业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应该如何克服;畲族乡农村与新农村的差距如何,怎样去缩小各自间差距;新农村建设中畲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和风俗的现状如何,怎样实施保护畲族的民族独特风俗……这些都是我们在畲族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大秘 书网-www.dam ishu.com-本网网,帮您找文章]
做好**畲族农村建设现状调查,为畲族农村寻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正确出路关系到**畲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加大力度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建设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融合共同繁荣的重要体现。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懂得从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可鉴经验。关心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使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村建设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村民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的实施情况
1、调查实施的具体情况
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服务新型农村,共建和谐社会”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7月10日至7月16日,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重点服务队成员20人进驻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并深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和畲族文化的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畲族农村居民。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显现特色,实践队将全体20位成员分成10个小组,针对畲族群体调查了东固畲族乡畲族人比较集中的漳洲、六渡、江口、古竹等四个村委,另外还对其他三个村的畲族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作补充。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和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八个方面。对畲族文化的调查,我们通过拜访该村老人,采用笔录的形式对畲族传统文化进行具体的记录。
我们调查了漳洲、六渡、江口、古竹等四个村委,另外还对其他三个村的畲族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作补充。接受调查65户,涉及人数为354人。其中85%以上人口为畲族居民。江口村委蔡家龙村为纯畲族居民点,是本次畲族文化调查的重点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调查的重中之重。
2、调查结果的整理
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将调查问卷集中进行数据统计,将记录不全或缺少数据的问卷作废处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5份,回收65份,其中由于数据不全记录不周原因作废5份,有效问卷数为60份。另外,收集了全体调查员的调查笔记,并对所有笔记进行信息筛选,提取了有关医疗、教育、村民意见、畲族民族风俗等相关信息。
3、资料的收集
当地乡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网上搜索;对农村村民的个别访谈;相关报刊杂志;家庭问卷调查(问卷共计57题,涉及经济、教育、医疗、生活、村风村貌等各个方面)。
三、 各项调查数据的具体分析
1、畲族农村经济的组成和发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建设新型农村除了政府投入资金外,主要还是靠当地农村经济来支撑和实施。研究畲族农村经济的组成,可以使我们知道现时畲族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经济状况。对我们发现畲族农村与新型农村之间的差距有着经济结构上的体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东固畲族农村的经济来源是以种植业为主,种地经济占农村经济的42.5%。其次是外出打工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占农村经济的32.5%。普遍接受调查的农民纷纷表示日后将会加入外出打工的热潮,因为外出打工更容易使农民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入。根据新浪网的消息,今年7月份的调查显示全国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越城市本土工人。全国各省也相继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活动来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工厂的工作岗位上。在未来几年,农民工进城人数将继续飙升。东固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缺乏基本的技能知识,大部分外出工作农民都是在工地从事最为苦累的体力劳动,或者是在工厂流水线上透支体力地进行生产工作。在进城务工之前,他们都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训练,对相关法律知识和自身权益的了解相当缺乏。当地政府对这些外出务工农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明显还不够,接受调查的各个村组也没有通过黑板报和下派宣传人员等宣传手段来帮助农民工。
当然在畲族农村中还有少数人利用其他经济形式来增加自家收入的。他们一般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经商活动,或者在本地或者到外地经商,这种形式最容易赚钱,可惜经商仅占农村经济的2.25%。
除了以上几种经济形式外,畲族农村居民还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创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模式。如割松脂、制造竹制品、制造茶油等。这类其他模式的经济占农村经济组成的22.5%。通过对畲族农村经济结构组成的调查,可以知道现时畲族农村经济还是十分薄弱的。由于畲族农村位于比较落后的山区,交通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本来工厂的设立可以为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单位。但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本地工厂提供的工作岗位是少得可怜的。而外来人士的投资诸如茶油基地等在本地设立的企业则基本聘用外地人才来进行管理和生产。对于本地缺乏专门知识的农民,这些企业只会在工忙时才会少量额地聘请本地农民当临时工。
种地带来的微薄收益致使畲族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来维持和改善生活。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第一步就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接受调查的农民纷纷表示可以利用合资的形式建立本地农村企业,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本地红色革命和旅游资源来发展本地经济。其中一位在广东工作的村民提的意见更为符合当前畲族农村的实际情况。他认为由于东固畲族自治乡本身处于内陆山区特点,要像沿海地区一样搞大范围的工业带是不可能的。要搞好本地经济必须先了解本地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如本地茶油、毛竹等经济作物可以更广泛地推广种植。本地旅游资源要加大发掘的力度。路通才能财通,道路等基础交通设施必须加紧建设。而作为地区带头人的乡村干部更要做好带头人作用。要加深对本地经济的了解,到外地已建成的新型农村参观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情况再为本地经济发展开出治理良方。
2、畲族农村的农业状况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现在,畲族农村中农业种植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接受调查的60户人中,就有53户依靠种地来作为生存方式。60户354人中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共有335.3亩,平均每人拥有0.95亩的农业用地。这个水平与全国人均耕地的1.4亩的面积相比还要低0.35亩。而在**保护农业用地比较突出的宜丰县桥西乡05年的人均耕地就达到2.53亩。有些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常常会牺牲农业用地来建设工厂或其他工业设施。但是为什么作为处于山区的东固畲族乡,会出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家水平的情况呢?其实,一个地方的人均耕地面积水平的高低除了其他用途的占地外,也与这个地方的真正农耕人口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调查中我们发现每户真正常年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大概有1至2个人口。而农业机械化只有35%的普及率,比全国38.5%的比例还要低。可见农业生产人口短缺和农业机械化的落后做成了农民自身的劳动负担和当地农民的劳动强度的加强,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农业收益的持续低下怎么不会使当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呢?要怎样去改变这种现状,农民收益和农业机械化的加大普及是关键。
耕地用途利用不够全面,机械化程度不高。四个调查村用于种植农作物的335.3亩土地中,用于种一季的土地156.7亩,中两季的土地168.1亩,荒地废地4.5亩。这几种土地用途占全部土地335.3亩的比例分别是46.73%、50.13%、1.79%和1.34%。显然,土地还是以种植水稻为最主要形式,其他经济作物的普及程度还是十分低下。在四个调查村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0户人中只有21户表示有在农作中使用机械,机械的普及率为35%。机械化水平不高。机械种类也不多不全面,基本上还是收割机和打谷机,主要是靠聘请外面私人的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没有属于自己乡或村的农业机械来帮助农民。
农民对农业技术知识、相关政策了解不足。随着国家出台各项优待农民的政策,现在农业免税率在畲族农村已达到100%,农民纷纷表示欢迎。但是,农业种植投入还是持高不下。农业投入包括农药、机械、选种、聘请帮工等。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业投入在1000元以上的农户占44.06%。甚至有个别农户就农药一项就得用上3000元。另外,农民严重缺乏农业知识。所掌握的农技主要还是靠以往经验的累积。他们普遍对新研究的农业知识不太了解。由于政府没有更好地宣传新的农业技术,农民还是靠相互间的传授来接受农业技术和新农业作物品种。接受农业知识的滞后,常常会给本地农户带来极大的损失。今年为例,调查的四个村中就有两个村由于买了劣质种子而导致7月份水稻收成欠佳,损失惨重。有些买错种子、农药的农民表示,即使在种子站买种子时农技人员都没有详细讲解种子特性。基本上是看见其他农民买了也就跟着买,所以很容易就出现了上述的集体农业损失事故。
3、农村教育情况。
农村高学历人员严重偏低,文盲人数比例高。354名在调查范围内的人中,大学生有8人,高中32人,初中85人,小学130人,文盲99人。各接受教育层次的比例分别为2.26%、9.04%、24.01%、36.72%、27.97%。可以说文化程度是十分低的。这对农村的发展起到十分大的制约。
农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观念有较大变化。有部分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表示出不大的热情,甚至认为最多只让孩子读完初中就得去打工赚钱,特别是农村的女孩更是因父母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而失去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但是由于贫穷落后,现在很多农村家长都表示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读下去,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即使抵押房产也会让他读书。因为上一辈吃了没文化的苦,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农民对孩子要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是日益加强的,至少在调查村中表示只供孩子念完初中的父母仅是极个别的例子。在六渡村的一名农民还表示要供两个女儿读到她自己读不下去为止,只要孩子有读书的才能就会尽力让她们安心读好书。有个比较开明的农民表示,由于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父辈受苦。这位农民父亲的观点是读书是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大事,作为父辈就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孩子读书有出色了做父母的不仅能沾光,孩子的人生也可能得到更大的改变。也许是这位父亲的开明,他家三个孩子都完成了高中学业,其中两个女儿还准备参加的高考。相信农村教育随着农民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求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国家“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但根据调查组在东固实地考察,了解到由于东固自身教育条件基础差,起点低等原因,导致现在教学设施还处于落后阶段,师资整体水平也不够高。就以东固乡中心的八一希望小学为例,教室和学生宿舍连电风扇都没有,炎炎夏日师生在酷热的教室中只好忍气吞声了。另外体育场地也十分缺乏,就连仅有的篮球场也十分破旧,至于其他体育设施更是少之又少。不过学校还是能够为学生保证有足够的自来水,学生饭堂就在宿舍区中也方便了学生。可能是资金相对缺乏,这间“中心”小学的厕所还比较落后,卫生情况也不如理想。在**其他相对发达的乡镇小学,基本都解决了学生寄宿问题。但这里的学校宿舍最多只可以为八到九十位学生提供住宿条件,而且这里学生宿舍比较破旧,没有风扇,环境也不太好。有学生表示,这里还曾经出现过有蛇虫爬进宿舍的事情。政府支援的教学设备,学校的基础建设也没跟得上。例如为远程教育而设置的电脑机房,里面20多台电脑因为学校电压过低而没法正常运作,一但机子同时运作好容易就自动重启,电脑教学也常常因此而中断。原本要上机操作的教学,也只好变成理论课了。任课老师也表示出万般的无奈。东固畲族乡地处较为偏僻山区的原因,好多具有优秀教学水平的老师都不愿前来教学;本地能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人才也大都不愿留在这里,所以东固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不是很高。很多教师表示,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师资水平较低、以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地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幸好的是,有很多当地教师都很有上进心、都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当地优秀教师郑远荣扎根山区二十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东固教育作贡献。他在条件更为落后的古竹小学挑起了校长兼老师校工的重担,自己动手为小学制造桌椅,用自己的工资来改善条件,得到了各方的好评,今年他的事迹还被吉安电视台邀请参加“真情故事”评选活动。要解决当地教育问题,还要希望政府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当地教师待遇,引进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这样东固教育才会跟上来。
开始重视学前儿童和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东固农民加入到外出务工的热潮中,更多的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照顾。东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使这些暂时离开父母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8月份的吉安电视台就报道了一位当地教师利用暑假办起学前“托儿所”的事迹。如果这样的学前教育得到更广泛推广的话,不但能够加强学前儿童的素质,还可以减少家长对孩子在假期间的安全顾虑。对于那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家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还没得到乡政府的重视。可以这样说,这种对留守儿童学生关注的缺失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关部门应注意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帮助,特别是心理上的帮助。
贫困学生较多,帮扶资金不足。调查组来到东固畲族乡都有好大的感慨,就是这里的贫困学生太多了。一个13岁的小男孩告诉我们,他最爱上美术课,但每次他画的画都没有上色。原因不是他在画素描或是碳素画,而是这些孩子买不起画画用的颜料。这四五块钱的颜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品。对这些读书困难的小孩,政府虽然有减免学费,资金援助等措施,但对东固大量的贫困学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调查组开展的学习班中,一个读六年级的女学生告诉我们她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今年的初中能否读得上还是个未知之数。听到这些话或许会使人惊讶,但在这里却是真实的存在。贫困使这里出现了“超龄学生”现象。东固的孩子就是东固的未来,要发展东固经济,首先发展东固的教育。虽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拨出2.5亿元专款,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户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我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贫困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以及城市低保户家庭共计120万名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好处。但是这批资金还远远不足。社会上的爱心捐助也没响应起来,东固畲族乡政府还在为实现义务教育的路上艰难前进。
4、畲族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的卫生情况有进一步的改善。四个调查村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人畜隔离居住。虽然吃不上自来水,但是很多村民家门前已经打了井喝上了干净的井水。水泥路通到自家门前,使村民终于告别以前那些刮风就尘土飞扬的日子。随着交通的方便,村民也可以更容易地出去买生活用品。现在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等生活用品纷纷进入农村家庭,对改善个人卫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由于当地农村欠缺建设规划,造成生活污水到处排放,对周边农村环境造成了破坏。这些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建设新农村了来进行改造。
农民对疾病的预防意识普遍不高。在畲族农村中,人们还过着比较自然朴素的生活。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农民没有特意去做一年一次的身体检查。有时,干农活受到意外伤也不会到医院里检查清楚,最多就是自己回家用土方法处理。很多时候由于治疗的不及时,这些原本伤得比较轻的意外伤往往发展成严重的筋骨病,最后让村民痛苦不堪。大部分农民就在家门前打井喝井水,由于井水属于硬水,长期饮用不仅容易引发俗称的“大脖子”病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系列“结石”病。在古竹村,我们认识了一位患肾结石的农民,他对自己的病表现出极大的无奈。因为在还未患病之前,这位农民根本不知道喝井水会得结石,现在这位村民在喝水时就更加小心了。在学校上学的孩子还好一点,因为学校会对孩子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但对于农村里容易得病的老年人,检查就谈不上了。在饮食方面,村民也没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农村孩子对预防疾病的意识更是低下,口渴了就打井里的水喝,有时甚至在农田旁的小溪里喝,殊不知这些未煮开的水对人体的害处,也不知溪水里可能含有农药。农民对疾病的预防意识普遍不高是造成农村人口患病的主要原因,要增强村民身体素质第一步就要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对常见农村疾病的患病原因要让村民真正地了解,从而提高村民的“拒病”能力。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普及问题上还有阻力。接受调查的漳洲、六渡、江口、古竹四个村村民都基本上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可见乡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计划落实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户中还有12户的村民没有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和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合作医疗时,这些村民表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认为对自身也没太多作用,所以就没有参加了。已经加入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中则有41.7%的人表示满意,认为该计划对农村村民的健康保障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别外38.3%的村民表示不满,甚至有村民后悔买了这种医保。为此,我们调查组深入了解了这部分村民不满的原因。调查后我们认为,做成部分村民不满的原因除了部分村民意识薄弱认为自己身体强壮根本不需要医疗保障外,小病不保、不是住院不保、不是政府指定医院不保这些限制也让更多的村民望而却步。特别是乡政府要求村民要到乡卫生所看病才可参与医疗费用的减免计划。这一点是村民不愿参加医疗合作计划的主要原因。调查组在调查时了解到,该卫生所已被私人承包,村民反映那里收费较贵,医生水平也有限,主要的是那里的医疗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村民小病就在村里看,大病就到城里看,基本上很少去乡指定的卫生所看病,所以也就认为参加医疗合作“划不来”了。
5、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和分析。
参加调查的四个村农民年的人均收入为2098.56元,而0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为3255元,**省为3269元。这四个村子05年的人均收入还只及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水平(2070元)。可见当地农民可支配的现金是少得可怜的。而且也切切实实地落后了国家整体水平。那么当地农民又是怎样合理分配这些来之不易的收入的呢?
教育投入占主要地位。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子女的教育投入还是家庭消费的主要途径。虽然学费不是很贵,但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却是很重的。教育投入除了学费外,还有其他相应的杂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费等。这些费用大概占农村家庭收入的65%。这65%是从家里有在读孩子的家庭中得出的,其中有个别有在读大学生的家庭其全年收入根本交不起大学的高价学费(高校的巨额学费也是造成农村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数字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农村家庭改变了以往“读书无用”的观念。同时也反映了教育为农村家庭所带来的沉重压力。紧接的另一项消费是农业生产的投入。农业生产投入包括农药、机械、选种、聘请帮工等。这是一条系列的消费带,其所需资金投入之大在农民中也是比较惊人的。05年在农药投入上超过1000元的就占调查农户的44.6%,当地农民都表示农药费用还比较贵。每年收割季节由于人手不足有40%的农民需要出钱请帮工或收割机械,这也属于农业投入的一部分。农民基本上吃自家产的粮食,因为在农村诸如鸡、鸭、蔬菜等日常食物都可以从自家供给。所以在农村日常生活食用消费相对来说是较为低的。如果收入有剩余的话,农民都会存入银行以防万一和不时之需。还有少数农民会将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剩余收入和以往积储去作投资,这部分人的投资金额比较大,所占金额数所占比例也好高。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所需资金也越来越多。为了尽快建成新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除了政府的资助外当地农民也要自动筹集建设资金。这也成为农民家庭的又一个消费途径。新农村建设使当地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道路通了、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水平也逐年攀升。对于用在新农村建设的费用,大部分农民表示可以接受的。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向调查人员表示,未来两年会按照政府对当地农村的建设规划来建造新房子。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农民的消费结构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当地农民也会在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的。
6、多元农业发展状况。
新农村建设中,东固畲族乡积极发展多元农业,为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当地农民除了种植水稻外,还会种植松树、茶树、花卉、毛竹、葡萄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根据乡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东固为发展多元农业已在全乡范围内建立了多处种植基地。罗坑村1000亩茶油基地;漳洲村300亩花卉基地;古竹村50亩果苗基地……这些农业基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结构,使当地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单一个体的农户,也会租用或利用部分土地来种植经济作物。这一现象在调查中的六渡村和江口村比较明显。当地村民基本上都会种植松树、毛竹或油茶树,并将这些经济作物供应给当地企业来换取资金。不过在发展多元农业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村在引进经济作物时没有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没有了解农作物的适应能力,结果就要吃上了苦头。当地也发展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消化”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东固化工厂、白云茶厂、金龙食品有限公司、香莹面条厂、东固园林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设立不仅为农民解决了农产品的“消化”问题,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岗位。但从全国水平说,东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是远远不足的。虽然东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欠缺开发。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努力赶追其他走在前面的.乡镇。
7、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东固畲族乡的村民普遍认为自己的农村村风是文明的。我们在当地农村中也观察到当地治安环境还是十分好的。村民邻里间的关系也比较和谐。东固畲族乡农村村民的生活方式比较简朴,村民都十分热情好客,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很融洽的。赌博、斗殴等现象也相对较少。同时,为了更好地方便村民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乡政府设立了乡的“110”。村民都对政府这一决定表示欢迎和支持。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村民是有目共睹的。水泥公路通到自家门前了,杂乱无章的建筑被拆除了,就连田间小道也得到了修补。好多农村已经开始进行规划建设。在江口村委蔡家龙村房子的建筑是调查四个地方中是最密集最有规划的。现在,那里还正在进行更有人性化的规划。根据当地村民的介绍,蔡家龙村还即将建造凉亭给村民使用,其他绿化设施也在建造中。对于日益改善的居住环境,村民都表示要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为自己的村子作出应该的贡献。
8、基层民主建设情况。
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使农民能够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现在东固农村基层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调查显示四个村基本上实现了民主选举。农民表示对通过选举产生的干部村民都更为信任。因为是集体选举产生的,所以村干部在工作时更容易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肯定。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得出,有85%以上的村民不知道或不太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也表明当地农村在宣传民主政治的力度严重不足。虽然农村选举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其他民主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大多数村民对村务不了解,农村里虽然设立了村务公开栏,但由于农村建设的不规划以及住户的分散很多村民还是不了解自己农村的基本情况。其次,村民对自己农村的未来规划并不清楚。他们大都不知道自己所在农村到底会朝者怎样的方向发展,可见他们参与农村规划的机会还是不够的。有些对农村建设有自己独特看法的村民也得不到应有的申诉机会,好多根据实际提出的建议也没有得到重视。可喜的是88%的村民认为当地农村干部会带领村民至富,也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农村建设会达到他们理想中的要求,民主开放程度会更加透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干部没有注意到实际情况,只是强调实现下达的目标任务而急于求成。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使普通村民产生怨言,只会失去农民的支持减慢新农村建设进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干部在工作前没有将具体情况和要求宣传好,村民就是因为不了解政府的政策对自身的好处才会产生怨言的。只要事先作好宣传,相信各位基层干部在农村工作时会更加顺畅的。
9、畲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
现在好多东固畲族村民都不了解畲族传统风俗习惯了。调查组只能通过拜访农村中的老者来了解到一些关于畲族的传统。可见,畲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是不如理想的。当地畲族村民都被汉化,在东固畲族乡能够说畲族话的就只有江口村委的蔡家龙村。在周围畲族村被汉化的同时,蔡家龙还能够保持畲族话和一定的畲族传统文化这一现状很值得保护传统文化部门的注意。显然,当地政府部门对畲族文化的保护力度是严重不足的。政府也没有组织有关人员去了解调查本地畲族的文化资源,导致畲族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流失。这对建设本地特赦的新农村造成了一定的文化损失。
四、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东固畲族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通过比较其他地区的做法,作出以下几点的提议,希望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积极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重视外出打工农民这一群体,提高这些农民的技术水平。办好相关的培训班,帮助外出工作农民了解相应的技术和劳动法律法规。村组织也要配合宣传。可以在各个村民组设立黑板报,利用黑板报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同时,有关宣传人员也要定期到村组当中作好相关宣传。成立乡的技术指导中心和法律咨询中心,可以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一定的帮助。
2、重视保护畲族村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畲族文化是一项宝贵的精神遗产,政府要加大力度去保护。可以与大学生组织取得联系,请求其帮助乡政府深入到畲族群体中发掘本地畲族文化资源。将渐渐淡忘的畲族传统节日、风俗、文化作一次全面整理,这有利于乡政府打好文化牌,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也可以通过对畲族文化的回归,增强全乡人民的团结,唤起全乡人民的自信。这样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现。
3、开发红色资源,重视旅游经济。东固素来有东井冈山的美誉,建议政府要积极开发红色资源。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对外作好宣传工作。使东固建立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推动旅游经济。在宣传的同时,注意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注意打好“黄公略”“东井冈”等品牌。
4、新农村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如果政府在下达工作时能够事先调研,深入群众的话,相信好多村民对政府的工作会更加支持的。在农村规划上,政府也要做出明确的指导,了解当地农民的切实需要,不要按图照搬地进行盲目的建设。
5、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心编织农村社会“安全网”。针对农村居民对合作医疗了解的不足,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从乡到村,要求有关人员积极向村民解析合作医疗的详细内容。让更多村民明白到合作医疗对自身的利益。另外,乡里的宣传员也要多地到农村中就有关政策进行宣传,让村民明白到政府政策的目的,使他们明白到政策对自身好处。只有让更多的村民明白政府政策的为民目的,才会使更多的村民拥护政策,确保政策的顺利实行。
6、实行教师再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行有经验的老师带没经验的新老师,一对一的帮助,使旧新老师间形成师徒关系。另外,老师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学习。乡政府也应给予物质支持。如果可以,也可以与大学学院签定对口教育支援,让大学生到东固进行实习,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畲族乡整体教学水平。
7、新农村建设要循序渐进,不可不顾实际急于求成。在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有关干部不要只是凭着一股热情而不顾实际要求盲目实施工作,盲目追求速度。在与村民的工作中,要有服务思想,不要以权压人,要取得村民的支持。
8、全面推广种植经济作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推广经济作物时,有关部门要切实了解该农作物的市场行情、供求关系,另外也要注意收集该作物是否与本地种植环境适应。只有做好全面分析,才能试点推广。在推广种植经济作物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也要做好厂家和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作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9、积极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政府采购作为市场体系中能够体现政府意图的最大的长期购买者,与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关系。实践证明,政府采购具备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社会功能。因此,积极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或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对水稻、蔬菜良种、插秧机、收割机、条播机、畜禽疫苗、救灾化肥和基层农村医疗装备等涉及“三农”的7大财政补贴项目,以及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宗物资(如水泥、钢筋等),全部实施规范的政府采购;在政府采购建设中,政府采购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对侵犯农民工人身权利的企业予以禁止,或限制其进入市场,对那些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的采购政策。使农民和农民工深切体会到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政府采购“二次受益”的阳光雨露。
10、实行民主理财,加强资金管理。很多村民表示农村的村务还不够公开,村里资金流向也不太清楚。所以有必要在各个村组张贴村务公开栏,使各个村民明白自己村组的计划和资金流向。让村民放心。
11、实现“管理民主”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只有管理民主,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搞好农村各项事业。扩大基层民主,实现“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地让农民当家作主。 扩大基层民主,首先就要抓好村民自治。农业人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显得尤为重要。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实施细则,依据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要继续推进依法自治,进一步完善村委会选举,完善选举的程序,让村民们选出心目中致富能力强、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当家人”和村委会班子,建立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协调机制,提高村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扩大基层民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把群众关心的村级财务收支等情况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村务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要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的民主素质和法律意识,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实现管理民主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其他各项建设的有力保障。 我们相信,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扩大发展,农民民主权力充分发挥,群众自主性不断增强,必将形成很强的合力,对东固新农村建设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 结论。
在调查中,使我们大学生了解到东固畲族乡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情况。东固的新农村建设可以说与好多地方相比还是相差比较大的。但是,东固畲族乡在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比以往提高了。资金的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等原因都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东固畲族乡政府正在努力地克服各种困难,正在探索中寻找属于东固畲族乡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希望这份报告能给乡政府一定的启示和帮助。我们也相信,在东固畲族乡政府和东固人民的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调查组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
篇6:火车站乡莲荷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火车站乡莲荷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双清区火车站乡莲荷村地处邵阳市区北面,距城区8公里,西靠双清区城东乡,北与新邵县雀塘镇清水塘村相邻,辖20个村民小组,480户,1532人,其中党员39人,土地面积3.24平方公里,现有水田830亩,旱土268亩,森林4000亩,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销售花卉苗木和务工经商为主,20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050元。新农村建设给莲荷村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4000亩自然森林繁茂如茵,鸟语花香;1000亩花卉苗木草长莺飞,郁郁葱葱;绿树掩映下的人工湖泊鲜翠欲滴,波光粼粼;天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枝繁叶茂,瓜果满枝。一辆辆满载着花卉苗木的大卡车快速奔驰在水泥路上……
二、莲荷村的发展现状与特色
莲荷村坚持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新产业,在发展生态产业中营造新环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之路。
(一)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自然环境优美
莲荷村有4000亩连片森林,与周边连片森林达10000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目前市辖三区森林面积最大、树木品种最多且森林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由于生态环境好,村里70岁以上老人达100多人,拥有”长寿村”的美誉。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优良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莲荷、白云、春风三村联动,通过群众自筹、向上争取资金等方式,三村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投工6000多个,于完成了白雀路的砂石路面改造,年又将该路段进行了全程硬化。其中莲荷村投入资金120万元,将原来宽不过3米、长约2.7公里的土坯路改扩为宽4.5米的水泥路,如今,从城区到莲荷村全程水泥路只需15分钟的车程,为市区前来莲荷村观光休闲提供了方便。20,莲荷村又从市、区争取人畜饮水专项经费10万元,打了一口近200m3的深水井,铺设了1200米自来水管,使全村群众及相临的杨柳、高家等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莲荷村还先后争取资金30万元修建标准渠2300米,硬化蓄水山塘5口,维修了水库坝基,新挖鱼池20多亩,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灌溉网络,使600余亩的田土能够旱涝保收。
(三)产业调整效果显著,花卉苗木基地初具规模
80年代初,莲荷村就是原郊区和周边县区东北松幼苗基地,90年代末,双清区委政府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莲荷村的花卉苗木种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带给莲荷村的不仅是片片绿色,更是村民浓浓的致富希望。2006年该村有300多户种植花卉苗木,实现花卉苗木销售收入260万元,仅此一项,村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莲荷村成了邵阳市区规模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为了把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该村又先后引进了天源现代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建民集团苗木基地、莲荷休闲垂钓山庄等项目,现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00余亩,精品水果种植面积300余亩,引进和发展紫薇、罗汉松、龙爪槐、银杏等100多个花卉苗木品种以及欧美杂交高抗无核维纳斯葡萄、蒙娜丽莎西梅、五星枇杷、日韩系砂梨等26个品种15600余株名优精品水果树木,形成了以溪流、林场、鸡冠石水库、村园艺场、市水土保持站为中心,森林、花卉苗木、精品水果、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天然森林氧吧和森林公园。每到节假日,前来我村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农家乐等休闲农业项目成了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村民素质高,民风淳朴
莲荷村始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村里开办了农民夜校,组建了舞狮队等群众文艺组织,开通了有线电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治安也较以前有很大改观,多年来无一例刑事犯罪案件发生和吸毒行为。村里加大了计划生育宣传力度,鼓励村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对于两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村计生协会免费提供花卉苗木种植技术指导和优先联系贷款服务。村民的`计划生育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该村连续五年被评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年,莲荷村依托自有森林资源和花卉苗木基地,创建了双清区首个青少年农业科技示范教育基地,2005年创建了全市青少年体验教育基地,莲荷村成为了市区各中小学开展课外体验教育的最佳去处,前来莲荷村参观学习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每年达到数万学生。为解决孤寡老人的供养问题,2004年底该村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市内环境最美、功能最齐、设施最完善的农村敬老院。不仅为本村的孤寡老人解决了老有所养问题,同时也为市内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养老休闲的好场所。
三、莲荷村今后的发展方向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标准和莲荷村中长期发展规划,莲荷村未来的发展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重点建好“一部二基三路”。“一部”,即建好集村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治安调解室、计生服务室为一体功能齐全的“五室”村部;“二基”,就是建成1500亩花卉苗木基地和完善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基地;“三路”,就是在年内全面硬化从村部到雀塘清水塘村、村林场以及市水土保持站的环行公路,总里程达10公里,彻底打破交通瓶颈,构建投资发展平台。第二步,倾力打造“二园五区一平台”,就是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和生态示范园,多渠道吸纳境内外资金,将莲荷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水土保持示范区”、“库区移民重点支持区”、“森林保护重点区”和“城郊休闲旅游区”,努力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第三步,建成以“休闲旅游、花卉苗木、现代农业示范”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导,停车住宿、商业购物、医疗服务等配套设施齐全,山清水秀,人年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的和谐小康新农村。
篇7: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是文化建设,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城乡贫富悬殊是我国当前一大待决难题,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因此,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要注重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一、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我国是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80%。可以说,没有农村的乡风文明,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我们要站在新世纪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我国到本世纪末要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解决温饱或实现富裕并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个经济目标,又是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发展的概念。只有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同步增长,才算得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准。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广大农民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旧有生活方式,他们不仅要求生活要富足殷实、居住条件要改善,更要求文化生活要丰富、健康水平要提高、社会服务设施要配套。所有这一切,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决不能只顾物质的丰富而不顾精神的建设,从而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房的前进步伐。
2、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从长远看,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众所目睹,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由于长期受到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一些农民还存在着封建落后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对此,我们务必正视现实,在农村广泛进行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农民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安定稳定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可以说,农村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卓有成效,农村改革深得人心,农村政治稳定、人心安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乡风文明建设是离不开的,因此,我们更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以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产生的利益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了解农民、关心农民,把农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使农民切实从改革中得到好处,满足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从深层面解决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保证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较之文明城市创建,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农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24个,仅占城市的6%-20%;大部分农民缺少休闲场所也基本没有休闲意识,休闲娱乐几近空白,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生活贫瘠。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2、村常住人口发生改变,乡风文明建设主劳力缺失。莘口镇一名干部形容村里留守的常住人口为“3、6、9”人员,即三八妇女、六一儿童和九九老人等妇少老弱病残。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向城市就业转移,或打工或经商形成劳务经济,其劳务效益是部分农民家庭的经济支柱,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所在村经济的发展。但大量有文化的主劳力外移,不仅阻碍了村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还使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失去了主力军。
3、农村教育存在“空洞”,乡风文明的希望值降低。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小孩一般留守随其祖父母辈生活,隔代抚养现象普遍。而祖父母辈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孙子辈的养育仅限于温饱和平安,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孩子缺少家庭辅导、家庭管教和家庭温暖。调研中乡镇学校老师普遍感到“留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度增大。加上读书无用论不良思想的冲击,目前我市初中辍学人数较多,辍学率超标,辍学形势严峻。孩子自身厌学是辍学原因之一。有的乡镇辍学青少年集结城区拉帮结派“划片”从事不良活动,违法犯罪率呈上升态式。相对于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较好学校的市区居民而言,农村教育早已输在课堂之外的起跑线上,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只是农村中的为数不多的佼佼者。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昧的,没有文化的农村同样也是愚昧的,这与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的乡风文明是相悖的。历史造成祖辈没文化,当今父辈去打工,孙辈教育少,乡风文明的希望无处可托。
4、打牌赌博现象普遍存在,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据了解,农民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外,喜好打牌者比例较大。打牌易学,老少皆宜,不限时间,不择地点,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劳动间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即可开战。极少数人不务正业,以抹牌赌博为生;个别乡镇有固定点聚众大赌。因抹牌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小打小赌带来的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气严重影响文明乡风的形成。
5、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政府现有社会低保体系以及有关部门各类相关活动和载体覆盖面有限,在农村的覆盖率很低。相对于广大贫困弱势群体,只是杯水车薪,救急救不了穷。农村一些孤、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的处境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有贫困就不是真正的文明。
6、村容村貌长期脏乱差,乡风文明缺少必要条件。远乡僻村较少去且不论,只从近效村就可略见一斑。农民房前屋后随处可家畜家禽粪便和污水坑,村里无公厕,只有简陋的“旱厕”甚至随处大小便。村容村貌的脏乱差是乡风文明中一个长期存在较难解决的基本问题。
究其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应该有二方面。一方面源于客观,主要在于农民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从事农业活动,家居生活环境较之以前大有改善,但对村路面上的污水坑和到处日积月累的垃圾司空见惯,村里的'公共环境、公共卫生无人治理。另一方面源于主观。其一是基层有的领导干部把乡风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指标”,没有认真抓,农村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其二是党员干部示范不够。“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典范。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行为、作风的好环直接影响着群众。其三是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随着电视等大众媒体的突飞猛进发展,农民有了电视也对电影失去了兴趣,农村电影队“树倒猢狲散”。乡镇虽有文化中心,但设施简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乡村级体育组织几近空白,有关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虽轰轰烈烈,毕竟每年只有一次。其四是资金投入不够。导致乡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发展不快,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够;
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经费,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按省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要求,把文明村镇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各项精神文明创建经费投入,使科教文卫体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增加的幅度与财政收入成正比增长。
2、实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项目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正常化。按创建标准把创建工作具体分解小项,成立项目组,明确责任人,建立考评制度,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班子成员、单位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联席会形式定期分块落实村(居)、所(站)、学校、部门的组织创建工作,使各项工作融入常年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和经济建设一样必抓的工作。在乡镇逐步推广城市创文明行业的做法,在“七所八站”建设文明窗口,列入绩效考评,树立主动为农民群众服务意识。以基层第一线工作人员的文明服务行为向农民群众广告乡风文明。开展各种共建活动,村与邻近企业、部队、单位挂钩,联合改造共用村道或公路;联合开展联欢活动,增进联系,密切关系;联合设立治安联防岗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禁止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有效治理封建迷信和赌博恶习的同时,促进村民人际关系和谐;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促进共建发展,推动乡风文明。
3、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弥补农村教育“空洞”。学生的文明行为直接影响村民的文明行为,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后来人”。我市农村青壮年外出导致留守学生的大量存在,客观上使学校成为“留守”学生成为“问题生”。学校是孩子最主要的受教育场所,对留守学生尤其重要。在职责上责任上要求村校必须切实落实县政府相关规定,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和控辍保学机制。除对孩子正常教学外,应辅之更多的关爱,弥补孩子缺少的家庭辅导、家庭管教和家庭温暖。切实落实县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规定,杜绝因贫辍学现象。同时,加强基层关工委工作,动员更多农村“五老”加入与青少年结对子的队伍中来,帮助青少年学生坚持学习、健康成长。
4、建立一支乡风文明建设队伍,立足乡村建设文明乡村。应该尽可能恢复农村瘫痪的一些文化组织,发挥作用就一定会有成效。如:文化站、电影队、体育协会、村文化室等,并对相关文化人实行归口管理,防止名存实无。市有关部门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应由“活动”向长年化过渡,利用基层站所,就近指导就近服务农村、农民。同时,选准活动载体,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整合民间艺术资源,花灯、武术、乐队等组建成几支常年活跃在民间的特色群众文艺队伍,“农民演给农民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通过乡镇农体协组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象棋等业余运动队和村级有传统特色的秧歌队、舞狮队、拳术队、铜管乐队、农民艺校等,坚持常年开展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率,以量取胜,打牌赌博的人然会减少,形成乡风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注重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动员和鼓励一部分在外打工先富起来的农民“精英回流”回乡办厂,让这部分人也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带动文明乡风的形成。
5、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做文明乡风的先行者。建立和完善镇村两级议事规则,配套制定党政班子成员目标责任考评管理办法、机关干部岗位工作管理办法、村主干考核管理办法等系列量化考评激励机制,促进干部带头。推行流动办公、村校协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一系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制度和发展党员事前公示制度、驻村记事备案登记制度、干部联系卡制度等经验,接收群众监督,带动乡风文明。
6、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乡村洗出一张文明“脸”。以创建文明村镇为载体,组织开展整治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生活环境公益活动,发动群众义务投工、修路,清除污水沟,清理垃圾堆,有效整治农村长期以来脏乱差问题。有条件的村建议组建村级环卫队,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村卫生公约,实行“七所八站”和集镇村分段包干镇区卫生的管理责任制,推行居民区门前卫生、绿化和秩序“三包”制度。或组建农村志愿者队伍,通过学校、妇联、老人协会等组织学生、妇女开展义务劳动,“自扫门前雪”,配合乡镇村开展“脏、乱、差”问题综合整治。或建立农户轮流保洁制度,适当补贴,逐步实现镇容村貌长效保洁。村民的文明习惯,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与提高。
7、发挥农村“五大员”作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一抓“五大员”。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对农村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协管员、计生协管员、乡村医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队伍状况进行普查建档,通过乡镇党校培训、支部培养、党员联系人帮扶等方式,把不是党员的“五大员”培养成党员;通过农函大、农广校等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把“五大员”中的党员培养成村里致富带头人;让“五大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致富能人列席村两委会议、参加公益事业建设、参与管理村组事务等,把“五大员”中的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通过“五大员”影响、带动一方村民,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开展活动。组织开展“美德在农家”系列活动,通过创星评户、建立功德榜、道德评议、评选“和谐农家”和孝亲敬老模范等形式,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结合计划生育、家族观念、道德观念、邻里互助、公共卫生等内容,正确引导民俗活动,倡导移风易俗。三依托学校。制定和完善在学校落实全员德育,每一位教师“为人师表”首先做好德育实践者、学生良好品行的示范者和教育者,以“学生带文明回家”影响家长乃至村民的品行,促进乡风文明。
8、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据中央有关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农村的有机结合,必须建立协调机制,协调发展。乡风文明与“二十字”目标的其余几项相比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也就是说,乡风文明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乡风文明建设常抓不懈,农村精神文明才能长足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始终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致。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及时总结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常规程序,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综述,相对于流光溢彩的城市,农村是脆弱的,勤劳朴实的农民起早贪黑,打工或务农也仅仅为生存图温饱。据了解,三元区一个打工工日只能挣30来元钱,相当于要担运一万多斤泥沙,几乎是一滴汗水才换一分钱。看着这些浸着汗渍的钱输在了牌桌上,捐献给了神和佛,办了红白喜事酒宴,而基本不投资孩子读书。所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乡风文明的推进。只有农村文明了,才可以说这座城市是文明的。抓乡风文明建设,也就是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只要各级政府重视,真抓实干,犹如科学的支点撬动一个有力的杠杆,就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程度,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农村生活环境,让农民文明、礼貌、意气风发,以富足的精神投入劳动致富奔小康的行列。
★ 新农村建设标语
★ 2季党课
★ 美丽乡村标语
★ 统筹部年终总结
【以城带乡建设苏南新农村(共7篇)】相关文章:
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2023-08-17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23-11-02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23-07-16
乡村标语2024-03-06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2024-04-03
新农村口号2022-06-13
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2022-05-06
三问三答帮你解决考研问题2023-10-09
县委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2022-08-15
农村标语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