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时间:2022-04-30 01:39:3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omoko”为你分享11篇“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1: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摘 要:文化是一种情怀,在当今新型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中,文化作为一种人文关怀,有了更多地意义。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彰显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质,进而打造出特色文化城镇,以文化特色带动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顶层与底层设计的关系,因地制宜,坚持重点扶持,重心下移的做法,注重文化产业化,搭建公共服务的体系,增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化

“人的城镇化”是新时代发展战略的中心诉求,以文化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就不能忽视。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还有人们的幸福感,而幸福感又不仅仅来源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要在此时也极为重要。新型城镇化是将文化融入城市并在此过程改变了城乡生活方式。以城镇化为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彰显着一种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是城镇化走向“深水区”的重要条件。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从至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城镇化的前半段以迅猛的速度得以完成,城镇化率从30%提升至50%,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高房价、高地价问题,大量外来人口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无法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城乡文化上的差距导致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并成为真正的市民的阻碍,即阻碍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便衍生出了新的思考,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培育具有丰富的内涵的特色文化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发展现状的`不足

在以往研究中,城市区域的文化发展被更多学者所关注,对于新建城镇及农村,尤其是对新兴城市群、中小城镇的文化发展评价关注不足,而且更多的是笼统地提出一个大的方向。文化可以是一种产业,但是不能仅仅看到其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更要看到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利用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生产特色文化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脱节、粗放经营、规模较小,缺乏精益求精精神。

三、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1.文化传承与发扬

文化的传承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在进行片区改造启动前,就对文化遗迹进行仔细调查、分类保护。对有必要原址保护的,通过完善周边设施,进行分散保护。对一些不能恢复原貌的建筑,则要经过专业评估,统一收集展示,进行构件保护。同时注重实现规划引领,预留文化发展空间。

注重多元文化延续,保留乡愁记忆,依托现有的文化传统,积极开发各种新型项目,彰显独特文化,将文化与生态、农业现代化融合。在这其中,要牢牢把握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生搬硬造古董,对于文物史迹,要充分的尊重,采取坚决的态度,制定刚性的标准。

2.打造特色文化城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特色文化城镇具有人文传承与自然演化的历史积淀,蕴含特色文化资源,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较为发达的城镇。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各项政策,针对性的制定特色文化城镇化发展模式,完善土地、人口、住房等管理,同时注重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制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并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3.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

要注重各地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培育特色文化城镇,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市、县、乡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同时要尊重各地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另外,为了统筹资源、规范发展,所以编制特色文化城镇的发展规划时尤为重要的。最后,积极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标准和成功经验,制定一系列特色文化城镇的标准。坚持重点扶持、重心下移的做法,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4.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应明确自己所具有的文化资源,找准产业的定位,注重产业跨区域的联动,以当地支柱产业为龙头,实现规模效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各地有关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也应向新兴乡镇倾斜。另外,可以试行大企业整体规划、承包建设特色文化城镇的办法,使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5.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应面向城乡基层,引入基层人才,与院校订立定向培养方案,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和打造一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特色品牌,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的财政保障机制建设和绩效考核,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另外,还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标准,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尽快赶上全国整体的发展步伐。

篇2: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论文

安徽系农业大省,优化产业结构及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任重而道远。皖北地区在安徽省域内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稳步推进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一、皖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皖北地区主要是指淮河以北的地区(淮北、宿州、亳州、阜阳、蚌埠、淮南)。虽然在全国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皖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全国以及安徽其他地区来说,皖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仍相对滞后,且各地市之间发展不均衡。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安徽省城镇化平均水平为53%,皖北地区为48%,其中淮南、淮北两市城镇化水平最高,分别为67.9%和59.8%;蚌埠的城镇化率稍微低一些,为50.9%;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宿州和亳州,分别为37.5%和35.6%。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除了表现为城镇化率不高之外,由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同步,人口城镇化和轻重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导致了皖北地区缺少综合发展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鲜明定位,产业结构单一、雷同,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作为安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皖北城镇化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安徽城镇化建设,皖北城镇化不能成为安徽城镇化建设的“洼地”。

二、皖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发展失衡

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二、三产业逐步向城镇聚集,受利益驱动,非农人口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不断向城镇转移,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由此带来的高收益会吸引各种要素进一步向城镇流动,逐步累积,促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相比安徽省其他地区,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偏低。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皖北地区人口占安徽的42.1%,而经济总量只占全省的30%,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0%左右;皖北地区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4%,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农业依赖较重,而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民收入水平增加比较缓慢;城镇化发展需要要素的有效流入,而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要素在城镇化发展中不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而流向别处。

(二)城乡发展不协调,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皖北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比重过高及农业人口比率偏高,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任务繁重。各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关注不够。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势必造成大量优势资源在城市的聚集,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的发展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致使农村剩下的劳动力大多是劳动能力很弱的老弱病残,农业生产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

(三)缺乏联动效应的城镇组群,未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人口

皖北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缺乏有效合作和联动,六个地级市多是基于自身局部利益各自为战,规划不合理,布局不科学,产业结构雷同,竞争过于激烈,资源浪费严重,在此区域没能形成一个辐射带动力强且综合承载能力大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六个地级市中,阜阳市、淮南市和蚌埠市最有条件成为中心城市。在六个地级市中,人口总数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是阜阳市,但是阜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化速度和程度都较低,城镇化程度过低。就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工业化速度和程度而言,淮南市在六市中都是最高,但所占经济总量较小,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带动力较弱,和其他城市合作机会较少,合作空间较小。作为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蚌埠市,由于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教育机制相对滞后,没有很好发挥科教资源的优势。此外,皖北地区六个地级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较小,技术落后,劳动力和资源利用率低,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省。据统计,皖北地区向外省转移的农村人口达70%以上,为其他省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却严重影响了本地区城镇化发展。

(四)城镇化发展资金短缺

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大量非农人口在城市购房,这就要求有相应的住房供给、医疗保障、教育资源保障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财政收入不高,因而对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十分有限,加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国有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投向城市大中企业,致使皖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有效解决,发展速度自然缓慢,发展程度自然不高。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不高

皖北地区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甚至部分为文盲,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比较差,对他们而言,放弃土地带来的风险可能大于进城务工和生活获得的`收益,为防后顾之忧,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农村的土地到小城镇落户。加之当地农村缺乏农民再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农民很难学到一技之长,即使进入城镇,知识技能低、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也不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因而很难在城镇立足发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发展。此外,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转变为真正的城镇居民,造成了诸多的不平等。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规定农民不能自主流转自己的土地,使得农民得不到相应的财产性收益,落户城镇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增加了。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养老、生活等方面的保障,这些都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

三、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

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经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阶段。工业化发展不仅带来大量财政收入,改善了城镇基础设施,同时还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城镇化发展起着带动作用;而城镇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工业品销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要对各类工业和产业的相应配套设施进行逐步完善,而且要进行产业转移,在转移东部产业时要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吸引人口回流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皖北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

(二)推进城镇的区域协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皖北六市要从整体利益出发,积极联动,有效交流。在产业上整体规划,区域内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此外要积极与安徽其他地区进行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皖北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合理进行产业转移,利用南北共建现代产业园来带动皖北地区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三)切实保护耕地,实现“以城带乡”

在城镇化发展中,由于皖北地区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城镇化发展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不同。皖北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高,尤其是农业人口众多,因此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皖北地区是全国主要农业区,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尤为突出,城镇化建设要进行整体、长远规划,合理布局,有效保护农业用地。打造“以城带乡”式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为结构的区域内生发展机制,适度提高皖北地区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容积率标准。

(四)改革城建融资体制和公共设施建设

积极行动,多方筹措资金,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不仅要扩大建设规模,而且要加强供水、供气、供电等保障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镇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对教育、卫生、医疗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要加快进度;不仅要加大城镇居民住房建设,而且要努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行城镇绿化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繁荣、绿色的美好家园。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资金渠道要多样化,不能只靠财政拨款。要建立多元化的城建融资体制,政府主导、各种融资方式并存,采取民间集资、引资、银行信贷等方式筹措城建资金。

(五)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

不仅要认识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还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如果大量文化水平过低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不仅难以解决就业,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社保压力加大、失业率攀升、犯罪率提高,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劳动力之间的差距加大。众所周知,虽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还是比较低。各级政府应该加大义务教育实行力度,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努力。为了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重视农民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应有计划地建立一批职业教育中心,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实际状况,对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持续提供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此外,要创新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大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创新改革,吸引并留住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城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并且从制度上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遇到很多问题,如城镇化建设速度慢、发展水平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结合皖北地区具体的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皖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战略部署,分步分段、循序渐进推进。而且还应建立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力争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怀里.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20-135.

[2]许经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J].财经问题研究,,(9):46-47.

[3]马远,龚新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研究[J].开发研究,2012,(5):80-91.

[4]李丽莎.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J].商业时代,,(18):15-16.

[5]江学青.皖北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2:55-72.

篇3: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论文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型期,经实践发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体现出了农业改革的创新精神,对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则从生态农业视域分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现代集约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而且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农村”的要求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农业逐渐地成为社会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另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避免资源浪费,全面地提高该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问题

1.1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转化受到限制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投入,不注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其经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农业发展转型现阶段,则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需要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全面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受到限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步伐与其相对应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在相关科研上的投入力度比较小,呈现出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最终使得农业发展动力不足,难以高效地推行落实生态农业,且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效果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1.2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的政府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扶持制度,且政策的执行上,往往流于形式。另外,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约束,从微观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便充分地暴露出来。而且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且资源配置往往不合理,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从宏观经济视角分析,则城乡二元经济不协调机制依旧存在,在“三农”得到重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存在各种各样不公正现象,这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阻碍。

1.3缺乏专业人才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广落实,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均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然而人才匮乏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才流失率上升,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涌向城市,农业人口大幅度流动,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无疑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困扰。

2生态农业视域下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2.1全面地推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

全面推行生态农业,首先要加强生态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宣教,让更多人民群众掌握生态农业的基本规律、发展规则等,让人民群众知道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结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资源与能力的合理流动,并且以环境的承载力为界限,构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依存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为保证生态农业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并存,以便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并且搞活农业经济发展形态,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地体现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的要求,与外部的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各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活动中,需要大力的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发、营销环保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地探索旅游市场,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渠道更加宽广。与此同时,在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相关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从道义和经济上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双重动力。

2.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注重相关人才培养,提升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其放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之中,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地出台颁布相关优惠政策,如农业投资、贷款惠农政策等,且鼓励支持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拓展海外市场,从而保证生态农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与此同时,需要拓展规模、经营试点等。全面拓宽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使农民更加全面地掌握生态农业技术,另外,可以专门开设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

2.4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质量的保证,经实践经验证实优质的环境质量,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的作用,而且满足消费人群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且,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是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环境质量的保证,才能全面地促进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对于那些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及时的治理、改善、补救,而对于那些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防范措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之中,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5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的政府的支持和强制力,也就是通过政策壁垒的打破,实现生态农业技术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而且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被打破,能够有效地激活生态农产品市场,督导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模式的转变,并且指导广大的农民群众转变思维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更加彻底地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实现自由贸易,而且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与国际物流保持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农产品信息流、物流等的融合,由传统的计划销售转化为自由贸易,拓展了生态农产品的营销范围,且广大的生态农产品供应商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时地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地调整营销方案及价格优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并且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避免生产失误,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国际地位。总而言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推行生态农业,提升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并积极拓展生态农业产品的营销渠道和范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理体系,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

参考文献:

张予,林惠凤,李文华.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农村经济,2015(7):95-99.

篇4:探究禅寺建筑中的文化论文

探究禅寺建筑中的文化论文

一、宝通禅寺的建筑布局

宝通禅寺由密宗、禅宗、净土宗多宗齐聚,它的建筑布局也同样以伽蓝布局形式为蓝本。宝通禅寺殿宇建筑依山就势,最前面为山门,进门后自下而上为圣僧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藏经楼(玉佛殿),至此中分,右为祖师殿,左为伽蓝殿。

(1)建筑朝向为坐北朝南,采取四合院式结构宝通禅寺整体建筑的方位为坐北朝南,我国汉化佛教寺院建筑基本上都遵循这个方位,这与我国建筑的朝向吻合。但也有例外,如北京的大觉寺。宝通禅寺的总体布局采用四合院式的组合结构,主体为佛殿,以办公为主;生活区分布在佛殿的两侧如僧舍、客堂等,同时还有相应的配殿,如伽蓝殿、祖师殿等,与故宫平面配置高度一致。

(2)建筑的色调以红、黄两色为主中国历来崇尚红色,佛教寺院也受其影响,如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就是以红色为主。而宝通禅寺建筑采用红、黄两色作为主色,我国古代红黄二色象征皇权,并持续了超过两千年的时间。宝通禅寺作为皇家寺院,其建筑选用红、黄两色也就显得合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宝通禅寺能用红、黄两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说明佛教在我国的地位可见一斑。

(3)宝通禅寺建筑山门,钟楼和鼓楼。佛寺的山门通常是一座有三个洞门的牌楼式建筑,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天相门、天作门,也称三门。宝通禅寺的山门即便只有一门,也称三门。山门是僧俗的分界。过了山门之后,便可看到左钟楼、右鼓楼的布局。所谓“晨钟暮鼓”是寺庙的传统,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则先击鼓,以钟应之。佛殿,为供奉佛像的殿堂。

其中大雄宝殿通常为中国寺院的中心建筑。在禅寺初创时,不设佛殿、不礼佛像,以“不立佛殿,惟树法堂”,而以主持法堂代佛说法,确立了法堂的中心地位。直到北宋,佛殿才重现于禅寺并日趋重要,南宋后,禅寺构成从以法堂为中心转向以佛殿为中心,“禅林有佛殿,如朝廷太极殿”的说法,就足以说明佛殿在整个寺院建筑中的重要性。天王殿,也称弥勒殿。宝通寺也有相同的佛像设置。天王殿里供奉的是弥勒佛、韦陀菩萨,“进门见弥勒,出门见韦陀”是我国寺院天王殿的普遍设置,天王殿还在它的四个方位供奉着四大天王。大雄宝殿,被称为正殿,是宝通禅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中供奉三位主佛,分别为释迦摩尼及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两侧有十八罗汉。

佛教传入中国,本是没有罗汉的,在汉化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罗汉,罗汉堂也由此被称为最有中国人情味的佛教殿堂。宝通寺玉佛殿为两层正殿建筑。玉佛殿楼上为禅院专门存放特大丛书《大藏经》的地方,也称藏经楼。宝通禅寺众多佛教经文珍宝,尤以《大藏经》最珍稀。《大藏经》于乾隆三年御刻,印数不多,仅供御赐,所以愈见其珍贵。它作为佛教经典的总汇,它既保存了今天在印度失传的早期经典,同时又收载历代学者对教理所作的阐释,是研究古代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典籍。宝通寺藏经楼建筑在整个寺院中轴线的后端,且择地势最高之处而建,以避水火。另外,现法堂的中心位置随着佛教本土化渐渐被佛殿取代,宝通禅寺也不见法堂的踪影,若需要法堂,藏经楼便是它的替代场所。配殿。各个禅寺根据自己的特点,配殿的设置多有不同。宝通禅寺的配殿主要有伽蓝殿、祖师殿,以及僧舍等生活区场所。伽蓝是译为“众园”,本土化后翻译为“僧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而成为寺院总称。宝通禅寺的伽蓝殿与一般寺院供奉的神有所不同。通常伽蓝殿中供的是波斯匿王、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以纪念这三位最早护持佛法建立伽蓝的善士。

宝通禅寺伽蓝殿中供奉的却是关羽塑像,这又是佛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根据隋代名僧智顗所云白日见关公显圣而建立玉泉寺的传说,关公也算是伽蓝神。西配殿是祖师殿。多属禅宗系统,为纪念该宗奠基人(祖师)而建。正中供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他是禅宗理论的输入者。左侧供六祖慧能禅师,他是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右侧供百丈禅师,他是禅宗清规的制定者。九龙壁。宝通禅寺是历来我国的皇家寺院,就不得不提到寺中的九龙壁。宝通禅寺与故宫的建筑特点相似,整个寺院的建筑处处显现出皇家气度,九龙壁就是其中典范。在我国古代,佛教和道教的建筑中,只有皇家庙宇和道观才能雕刻九龙壁,道教如湖北九宫山的皇家道观瑞庆宫,在观内也有九龙壁。宝通禅寺的九龙壁体现了我国封建制度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是佛教本土化的标识。

二、总述

宝通禅寺作为佛教汉化后的禅宗寺庙的代表,见证了佛教近两千年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些文化的融合被宝通寺的建筑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宝通禅寺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系统,为我们呈现了别具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盛宴。

篇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探究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积极地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但农村体育的发展会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

1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党的富民政策和惠民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在物质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1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较低

体育人口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融入程度。有研究表明,目前城镇中有51.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中只有28. 97%的人参加过,远远低于中国体育人口总体百分比水平: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1. 2农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设施较少

目前,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体育资源是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与所需的体育经费差距仍然较大,致使农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匾乏。

1.3农村体育观念落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

由于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普遍是打扑克、打麻将等,而不愿意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误区,即“干活就是锻炼,、“劳动等于运动”,因此在农民眼里,体育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此外,目前由于存在乡镇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认识以及资金匾乏等问题,农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数量较少,而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人们享受体育的权利,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1.4农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状况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村已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农民收入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625 . 5元,比提高了717. 5元,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为37.7%,比20降低了1.6个百分点:20,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486. 0元,与年相比提高了40.5元。

篇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探究论文

2. 1改变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行为

城镇化也使城镇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城乡物质差别趋于消灭,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升,体育活动已不再是城镇居民的专利,农村居民同样渴求与城市人一样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人们主动去接受体育,通过观赏体育、参与体育,向健康化的生活方式迈进。城镇化后人们对体育的'各项功能的认识度较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有很大变化。

2. 2改善了农村体育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在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各级县、区、行政村、城镇社区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为修建公共体育设施提供了可能和财力上的保障。

2. 3强化了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机制落后,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完全处于自发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影响下,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加强,目标责任日益明确。农村体育的组织者、管理者是联系农村居民体育各要素的纽带,有效地组织管理有利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开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系统由各级政府部门、民间社团等构成。各级群众体育活动的政府主管部门,作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条令,推动区、镇(街道)、乡(社区)各级基层群众体育部门开展各项群众体育活动,成立体育文化指导站,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担任体育活动指导员:通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群众开展健身活动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和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

2. 4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小康社会水平,农村体育文化逐步更加贴近农民生活。各级政府、体育协会、各社区和群众团体,在每年的节假日都会组织一些民俗类体育比赛活动,参赛单位和人数逐年增多,项目设置更加体现出农民特色和传统特色。如各地农民运动会设置了农民喜闻乐见的中国式摔跤、象棋、自行车载重、武术、民兵军事三项、龙舟、舞龙舞狮、毽球花毽、风筝、钓鱼等项目,吸引着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

篇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探究论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中国农村体育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体育文化生活的欲求愈来愈高。因此,我国农村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缩小城乡差别,普及群众性的农村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日益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

3.1各级政府应重视体育工作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推动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把农村体育工作计划自觉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经常研究农村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健全各级文化体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农村体育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各县、镇要设立专门分管文体工作的领导,各行政村设立体育工作站,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指导员。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对农村体育事业要予以保障,要确保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使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有去处,以此促进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

3. 2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了解农村体育的特点

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受传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影响较大,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对农村体育工作的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能盲目开展工作。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我国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自从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使农村地区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3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区域平衡发展。农村体育工作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和促进,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城市体育的“示范作用”,积极鼓励城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农村体育建设,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体育的全面进步,让城市和农村居民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引领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既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又要抓住农村体育的主要工作,事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

篇8: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探究论文

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探究论文

摘要:21世纪护理本科院校为达到教育目标,对护理学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推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护理文化作为长期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及以其核心而进行的护理教学,其内容包含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制度、行为准则及文化礼仪。

关键词:护理文化;护理美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多数还是医院的临床护理,为了未来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要适当地融合医院护理文化元素在护理本科中的教育,对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职业定向、人性化观念形成与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及如何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的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

1.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其与医院文化为“母子关系”,所具有的特征也与医院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1]。护理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表现形式,其已经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护理文化的产生并非简单形成的,其存在于护理人员长期实践之中,通过对自身道德素养的约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达到更好地文化的集成[2]。也就是说,护理文化其更多的是做为一种精神文明而存在的,其在促进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护理文化建设内容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将很多文化要素进行了集合,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外在形式表现,成为护理文化的“外衣”;诸如护士的仪容仪表、护士的言行举止、护士的工作环境等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都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精神面貌,更加反映了医院的精神建设,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状态。(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医院的护理文化中同样非常重要,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诸如护理质量、护理理念、护理形式等等组成了重要的护理文化制度,也成为护理规章制度的构成基础。这些内容同样也是护理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并且,其随着护理制度的规范和严格,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制约作业,逐渐推荐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养成,让护理人员随着其要求形成程序化构成。(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护理宗旨、护理理念、护理道德、护理精神和价值观,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

3.护理文化的功能

护理文化的功能非常强大,其不经能够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能力,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在树立医院形象方面发挥重要功用,对于医院护理文化的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且,因为护理文化的应用,医院可以构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可以向着一个方向迈进,可以让护士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并在集体环境中被认同,感受到自己以及所在集体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如何加强护理本科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的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护理学专业的培养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而发挥团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推动医院护理事业发展。

2.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作为未来护理文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观念与情感因素。“以患者为中心”让人的智慧、思想、技术及价值追求在未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全面的突出,在进行护理发展的方向的制定时,要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激励作用进行全面考虑,为其搭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平台,储备人才,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获得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机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护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来开展护理工作的新模式,求新、求变和追求卓越,以创新来增强护理的竞争力。

3.应用护理美学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领域中美的现象和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着哲学理论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是护理领域的人文科学。护理学本科生应加强美学知识及人文知识的培训、提高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塑造职业仪表美、规范职业语言美、展示得体举止美。将美学概念在护理文化中加以应用和推广,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美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形成共同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使团队的美得以充分展示,以此来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语

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护理文化的概念,护理文化的内容和护理文化的功能。让医院的护理文化与护理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有效的对接和融合,以满足医院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亚珍,肖晓玲,张东华.护理文化建设在促进护理队伍稳定与发展中的应用与成效[J].全科护理,,13(4):357-360.

[2]赵晶.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389-391.

篇9:企业成长中创新型企业文化论文

关于企业成长中创新型企业文化论文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在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层面,Argyris和Schon研究表明追求进步、坦诚公开的组织氛围或文化能有效促进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具有宽容、竞争、共享、可持续性规范的创新型文化氛围的强烈程度能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自由自治的企业文化允许组织成员自主行动,可以提高接触和利用成员所拥有知识的机会,进而导致创新,对创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鼓励冒险与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但允许甚至支持失败以及客户导向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企业成长。这些研究都表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创新方面的企业成长成正向关系。在创新型企业文化的行为制度层面,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集中在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和组织结构方面。激励不是绩效,但却是绩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激励制度和行为可以引领和鼓励企业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当企业中核心雇员相信他们能从创新中获得奖励时,往往能较好地实现组织创新活动。而且相对于作为创新激励的基础性和保障性手段的物质激励而言,精神激励主要采取正面的授权、荣誉、工作激励、良性压力管理等满足员工对于关系和成长方面的内在需求,对创新能力的激发更趋于直接和有效;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交流方式作为激励手段和方法也被纳入了这一研究范畴。

相关研究认为,鼓励虚拟组织和员工跨部门合作,较少依赖正式的规章制度和权威,在技术迅速变化的不确定环境下更有利于创新,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另外,更加扁平化、内外部灵活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快速感应环境变化和有效利用资源,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H1a:创新导向的价值观念对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H1b:创新导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

1.2企业战略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已有研究成果认为企业战略制定或决策能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保障。战略制定能力的价值在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战略对企业而言是关键的稀缺资源。战略制定能力能够在分析竞争对手的基础之上,与企业竞争环境表现出动态的匹配关系并产生出适合企业需要的独特竞争战略。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战略意图时,会主动明确发展目标,积极构建竞争能力,获得增长动力。进一步研究指出,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它可能无法保证企业成功,但却是解释企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企业起步阶段,如果发展目标明确,将极大降低企业失败的概率。战略执行力是企业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用战略执行力整合组织内外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战略已经制定的情况下,执行力就成为企业绩效差异的关键因子。它是组织内部或组织间能够获取个体行为无法达到的综合效益而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优化的能力。有效的战略执行力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实现企业业务的持续增长[26]。由此提出假设H2:企业战略能力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2a:企业战略制定能力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2b:企业战略执行能力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合上文分析,认为在发展前景不确定情况下,企业战略能力的获得,在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并促进企业成长等方面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获得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即与企业竞争环境相匹配的竞争和创新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离不开客户导向、勇于冒险并宽容失败、开放、追求卓越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支持。因此,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并非只有直接影响一条,还可以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作用,进而再对企业成长产生影响。由此提出假设H3:企业战略能力在创新型企业文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1.3员工归属感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目前,有关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大多从揭示员工归属感的形成和持续,并间接影响企业绩效和成长的角度展开。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在培育员工归属感、行为文化在增强员工归属感、制度文化在激励员工归属感、精神文化在提升员工归属感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员工归属感的形成和凝聚,有助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形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成长[8-10]。因此提出假设H4:员工归属感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合上文分析,企业战略能力是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进而促进企业成长的过程。员工是企业最大、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员工归属感的形成,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企业战略能力的间接指挥和指引作用。因此提出假设H5:企业战略能力在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新疆境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21家,涉及贸易、农产品、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问卷发放对象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战略规划人员及研发、营销、生产部门的核心人员等,90%以上在企业有3年及以上管理经验。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297份,剔除存在漏填和重复填写的76份问卷,共获得221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74.4%。

2.2测量问卷

企业成长。为避免问卷题项涉及过长历史跨度,借鉴丰红星的研究,选择企业近3年内经营指标的变化来衡量企业成长。具体包括4个条目,分别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近3年来“销售收入增速较快”、“企业利润水平增速较快”、“企业资产规模增速较快”、“企业员工人数增速较快”。该量表α系数为0.758。创新型企业文化。借鉴丰红星的研究,从创新价值观、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3个二级指标对创新型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具体包括“鼓励冒险并宽容失败”、“鼓励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价值标准”、“鼓励客户至上的服务标准”、“经常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经常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经常鼓励员工对生产流程或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公司经常支持员工跨部门合作”、“公司鼓励非正式或虚拟工作团队”等8个项目。该量表α系数为0.854。企业战略能力。借鉴丁宇和丰红星对企业战略能力的研究,从5个方面对企业战略能力进行测量,即战略制定能力(包括独特资源、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和改造组织惯例能力)和战略执行能力。包括5个条目。该量表α系数为0.867。员工归属感。借鉴相关研究,将企业员工归属感分为对企业精神的认同程度(精神性归属感)、对企业目标的认同程度(目标性归属感)、对所属组织的亲疏程度(亲属性归属感)、对所属组织的功利性程度(功利性归属感)4个条目。该量表α系数为0.762。

2.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LISREL7.0和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研究结果

3.1描述性统计

为避免变量测量出现共同方法误差,对涉及的变量做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量表的总体系数分别为0.758、0.854、0.867、0.762,4个量表的内部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量表有很好的区分效度,且受到共同方法误差的影响较小,稳定性和有效性较高,可以用于正式施测以检验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3.2假设检验部分

为了考察员工归属感、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对数据首先进行层次线性回归分析。

第一步放入的是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类型。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变量对企业成长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F值也不显著。

第二步进入回归模型的是企业员工归属感均值、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结果表明,员工归属感的均值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显著,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均值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显著。

第三步,放入了企业战略能力水平,结果发现,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企业战略能力的回归系数显著,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相关准则,企业战略能力部分中介了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员工归属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显著,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均值对企业成长影响显著,战略能力均值对企业成长影响显著。而且企业战略能力在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与企业成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战略能力在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成长之间没有发现存在中介作用。

4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后,员工归属感均值则不再对企业成长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员工归属感均值的情况下,创新型企业文化均值还能显著影响企业成长;而企业战略能力即战略的制定力和执行力在创新型企业文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关系。这对于企业培育成长能力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是在企业价值观方面,培育和建设追求客户导向、勇于冒险并宽容失败、开放、追求卓越的企业价值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成长;

二是在企业文化的行为制度如激励制度层面,相对于作为创新激励的基础性和保障性手段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主要采取正面的授权、荣誉、工作激励、良性压力管理等满足员工对于关系和成长方面的内在需求,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激发更趋于直接和有效,而且员工归属感的形成直接受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控制,因而企业要重视培育和建设行为制度层面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成长;

三是在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组织结构层面,提倡更加扁平化、内外部灵活(内部灵活体现在有机型组织和无边界化组织结构,外部灵活性体现在虚拟组织、内部市场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等表现形式上)和规模较小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快速的感应、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有效地利用资源,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企业战略能力即战略的制定力和执行力在创新型企业文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关系。因此,创新型企业文化不但能够直接正向作用于企业成长,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战略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成长的途径间接作用于企业成长。

企业可以通过倡导、培育、认同创新价值观,倡导、实施、完善相关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具有应对竞争和变化环境的动态性的组织机构等途径培育创新型组织文化,这样,企业就可以从构建或获取自身独特资源、提升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提升整合资源能力和改造组织惯例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战略的制定力水平,进而显著作用于企业成长;而且企业还可以培育有效的企业战略执行力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获取自身独特资源、提升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提升整合资源能力和改造组织惯例能力的过程,进而显著作用于企业成长。企业战略能力在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成长之间没有出现中介作用。

对此,本文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战略能力的关系还受到其他情境变量的调节作用;也可能是员工归属感通过影响其他的企业运营过程来影响企业成长。另外,创新型企业文化对员工归属感虽然没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这说明创新型企业文化很有可能通过培育员工归属感促进企业成长,但是这一作用链的作用机理和途径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于企业成长的测量中使用的多为财务性成长指标。未来的研究应在采用全面性指标方面多做尝试。例如可以包括财务类如营业额、边际收益利润,市场竞争类如市场份额、广告和促销份额,消费者行为类如顾客渗透、顾客忠诚和顾客增进,消费者认知类如产品认知、品牌满意和购买意图,中间商顾客类如配送水平、中间商盈利性和服务质量,创新类如产品投放和收入等,多指标、立体化的全面衡量企业成长,这样得出的结论应当更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此外,数据的获得可能存在同源性误差,样本的典型性问题可能也存在着一定局限。这些都有待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篇10:体育舞蹈在高校文化产业中的影响探究论文

体育舞蹈在高校文化产业中的影响探究论文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舞蹈是在欢乐音乐节奏下,通过节奏的变化来塑造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和情感,达到娱乐与增强体质的作用,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水平,是一项自我追求,自我塑造,追求健身与美感协调发展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在高校内开展给大学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成为了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对体育舞蹈的进一步研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

一、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进入高科技时代以后,逐渐面临着经济建设的转型期,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主体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深刻影响,大学校园中的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1、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建设文化产业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背离了这一宗旨,单纯地把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注重娱乐文化。但是在偏离精神文化建设的情况下,物质文化的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缺乏灵魂,精神文化建设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忽略会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阻碍高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局限于学生的思想管理

我国许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與思想教育上,重点强调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把高校文化建设当作是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与手段,没有按照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都远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着重开展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建设以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大学校园文化,不断地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的影响,引导大学校园氛围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高等院校是社会的一角,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体育舞蹈在高校中的发展对策

大学生长期的练习体育舞蹈,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各种系统机能的增强维持机体平衡,减少疾病的产生,在运动中增强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体育舞蹈在高校内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合理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是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保障,高校要重视体育舞蹈教师的培养,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男女教师的比例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不断完善高质量动作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改革,鼓励并组织体育舞蹈教师参加培训,与国外先进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的动作技术与教学经验,不断弥补师资队伍的不足,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2、改革课程设置

体育舞蹈这一学科需要经常性的加强训练,所以高校在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方面,不但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不能忽视实践操作的本领,增加体育舞蹈课时是舞蹈教学的基础,体育舞蹈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掌握舞蹈技能,在课余组织开展活动俱乐部,确保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对体育舞蹈进行练习,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更加提升了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校园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与文艺活动相结合,使高校校园丰富多彩,体育舞蹈是一项艺术性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了高校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体育与艺术的有效结合,体育舞蹈充满魅力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引导着学生们的现代生活,通过体育舞蹈参加各种商业演出以及校园比赛,逐渐得到人们关注。随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体育与经济相互制约,体育舞蹈对高校文化产业的影响受到高度重视。

3、体育舞蹈的普及

在大学校园中对体育舞蹈进行普及,使学生们意识到体育舞蹈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在体育舞蹈锻炼中创造更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扩大交友圈,通过交流增近友谊,体育舞蹈的普及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提高技艺,陶冶情操,通过合理地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有效地对体育舞蹈进行宣传,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

三、体育舞蹈对高校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1、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舞蹈需要一个集体共同参加,在训练过程需要舞伴之间相互配合,在生活中也需要同学们融洽相处,在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在训练中体现出个人的个性、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给学生们交流与进步打下坚实基础,体育舞蹈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客观的心态,长期训练可以增进队友之间的友谊,促进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体育舞蹈是集音乐、舞蹈、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可以更好地抒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大大提升沟通能力与集体荣誉感。

2、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舞蹈是表演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音乐可以控制细胞的兴奋,体育舞蹈的舞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性,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情绪,体育舞蹈有些动作难度比较大,只有技术优秀的学生才能够完成,所以要求学员们刻苦训练,挖掘自身潜能与创新能力,不断进取,客服困难,在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学生会有成就感,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以有效地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会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3、有助于学生定位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

体育舞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团队的形式参加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我,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心酸,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帮助学生准确地定位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体育舞蹈可以把比赛选手与欣赏观众紧密结合起来,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所,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提高自身魅力,是展示独特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

4、加强学生艺术修养

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与训练,保持身体外形匀称,使身材更加健康优美,满足了人们对身材的要求,体育舞蹈中团体舞的训练要求有更加严谨的配合,通过队形的转变与优美音乐的结合,构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供大家欣赏,同学们可以在情感上体验到美的享受,提高了学生的藝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开阔视野,通过体育舞蹈的锻炼来陶冶情操,减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压力,有效地完善大学校园生活。

5、提高创新精神

体育舞蹈对高校的创新精神有一定的影响,创新精神要勇于抛弃旧思想,创立新事物,在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提出大胆的推测和设想,提高创新舞蹈动作的能力,随着体育舞蹈的普及和推广,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对于体育舞蹈的技术与动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体育舞蹈参与者一定要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体育舞蹈的套路组合及技术来赢得观众的认可,随着体育舞蹈的规则与制度的完善,比赛的评定要求动作的流畅新颖,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所以,体育舞蹈在高校中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6、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大学生的精神与生活压力比较大,体育舞蹈在高校校园中展开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满足自我的精神满足,释放生活与学习的压力,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的扩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礼仪气质,使学生的节奏感与表演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完善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保持学生向健康高雅的性格发展,树立了校园的整体形象,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结语

体育舞蹈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体育项目,开展体育舞蹈专业的高校比较少,社会对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体育舞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体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于科学文化与健康素质有协调发展的作用,大学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发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输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篇11: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探究教育论文

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探究教育论文

【摘要】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着重从习语、日常生活用语、颜色及宗教几个方面探讨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关键词】语言;文化;

差异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因此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就使得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

1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二者密不可分。文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帮助的。由于中、西方国家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学生来说,了解西方国家风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起到预测作用和提高对全文的理解。

2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只有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交流,不至于引起歧义和造成尴尬。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把我们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反向输入西方国家,让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在世界绽放。

2.1习语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物,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魅力。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些习语和字面意思是不能一一对应的。想要恰当地运用这些习语,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如:awillinghorse老黄牛;talkhorse吹牛;eatlikeahorse食量大如牛等,为什么英文用“horse”表示,而中文却翻译成“牛”呢?这是因为由于英国早年用马来耕地,而中国属内陆地区用牛耕地较为普遍。但这两种动物都是“勤恳”、“任劳任怨”、“有力”的代名词。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很容易翻译错误。又如:在中国人眼中,可以用狗来形容的人一般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而西方人认为“狗”象征着忠诚、可靠,代表友谊和伙伴。如:aluckdog指的是一个幸运的人;说某人水性好为awetdog;;topdog指要人或大亨;形容某人非常高兴可以说adogwithtwofails;人言可畏称之为givedognameandhanghim;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helpalamedogoverastile与中文中的痛打落水狗意境截然相反,说的是帮助出在困难中的人。因此正确理解不同国家对“狗”的'认识就十分重要,不然会造成误会。

2.2日常生活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见到朋友时,总是很亲切的说“您吃了吗?”,但是要是同样的话要是对一位外国朋友说,他会以为你要邀请他去吃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weather,isn’tit?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areyou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着吗?)”。

(2)称谓:在中国一般见到长辈、领导时都要用尊称。如:“爷爷”、“三大爷”、“王局长”等。而在说英语的国家里,一般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有时第一次见面的人也是这样做,这种称呼无关辈分只是一种称呼习惯。我们在介绍时经常会听到“Iamverygladtointroducetoyou,ProfessorWang,presidentofNankaiUniversity.”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DirectorWhite”(怀特局长)。至于中国人说的“姑姑”、“婶婶”、“舅妈”等,在英语中一个“aunt”就都包括了。

(3)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oldare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asecret.”

2.3颜色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对待颜色的不同观点也是凸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如:“红”被中国人富于了吉祥如意、喜庆、欢乐、自豪之意。successineveryfield满堂红;getofftoagoodstart开门红;weddingsandfunerals红白喜事等。而在英语中的“red”则多与灾难、狂热、愤怒等意义有关。像:redruin火灾;redlight危险信号;redhanded双手占满鲜血的;seered暴怒等,都无法与中文的褒义词相联系。又如:“黄”在中国历史上是至高无上的颜色,代表皇权是权力的象征,曾一度是皇家专用颜色。beacclaimedemperor黄袍加身;aluckday黄道吉日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黄”又带有下流、淫秽、色情等贬义色彩。相对应的英文却和“yellow”没有任何关系。中文常带有庸俗色情内容的“黄书”、“黄电影”不能直译成“yellowbook”、“yellowmovies”而应译成“filthybook”、“pornographicmovies”。

2.4宗教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多方面但是宗教信仰的差异是最为突出的,也是最鲜明的。英文有关宗教的习语更多来自于《圣经》。如:犹大是耶稣的门徒,但是却出卖了耶稣,以致耶稣受难,因此则由相关习语Judas’kiss犹大之吻(比喻出卖朋友);doubtingThomas(不轻信他人的人)。又如:亚当和夏娃是上帝最先造出的两个人,他们生活在伊甸园里,后来因为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根据这个故事产生了大量的习语。如:oldAdam(人类的始祖,也指人类最初的罪恶本性);theappleofone’seye(掌上明珠);man’sapple(男人的喉结)等。

语言和文化要统一起来看,不能割裂的对待。而目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这种割裂现象比较明显。在教学过程中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转变观念,在重视听、说、读、写、译的同时加强文化渗透,从而使我国的英语教学更符合社会的需求,世界的需要,能够培养出一批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戌林海.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论文

城市化教学设计

本科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解析论文

根据地区发展模式视角下社会工作学介入社区足球发展的研究论文

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论文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论文

新型工业服务业论文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信息化现状发展研究论文2022-08-16

我国儿科医联体平台建设探究论文2022-10-25

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2024-04-05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2023-09-25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2023-10-30

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研究论文2024-03-06

金融论文开题报告2022-05-07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2-04-30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2023-02-10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工作报告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