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影评

时间:2023-02-09 07:37:4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朗读者影评(整理8篇)由网友“清补凉”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朗读者影评,供大家阅读参考。

朗读者影评

篇1: 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汉娜施密兹的最后一次审判

当情欲演变成感情,他便已经坠入了最黑暗的深渊,就像滚烫的烙铁被按在了最稚嫩的肌肤之上,而她在他身上所留下的记忆烙印,将伴随他一生之久。

——基督山伯爵题

那一年男孩15岁,女人意外地帮忙了这个身染疾病的孩子,他们邂逅于狭窄的楼道之中,那一年女人36岁,女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撩动着这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男孩的眼中充满着对异性的渴望,第一次的床第之欢开启了男孩未曾开启的心房,此后的每一次交合都让他们离自己最初的目的越来越远,直到女人的不告而别。女人与男孩的第一次交合并不带有任何明确的目的性,她只是爽快地揭露了男孩再次来那里找她的目的,她直接了当,不带半点犹豫,人类本身的性本能支配着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那是纯粹的情欲。有一天男孩突然想明白女人的名字,他爱上了这个女人,汉娜·施密兹——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男孩对女人的情欲变成了爱,但女人却并没有把麦克·伯格这个名字刻在心中。

这样的故事若是放在过去,很容易被认定为是一种畸恋,而汉娜·施密兹的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的能够被认定为是猥亵少年,即便是定义为诱奸也似乎并但是分。很庆幸这天的社会比过去要自由的多,因为放在这天,这至少不会被认为是畸恋。无论汉娜最初是出于什么目的和麦克发生了关系,最终这种情欲都演变成了一段伟大的爱,至少对于男孩来说,他永远都没有办法忘却汉娜对于自己的影响;那么对于汉娜,也许只有在她收到磁带的那一刻,她才开始感受到男孩对她的爱,而此刻的她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狱中囚徒了。

《朗读者》本身就应属于一个感情故事,然而这个感情故事却涉及到了比感情主题更高的资料,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人性的反思。男孩无意间邂逅的那个女人在消失多年之后出此刻了二战战犯的审判席上,她同其他几位妇女一同被控告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屠杀行为。尽管我们在影片中没有看到一套党卫军制服,没有看到一个党卫军的标志,但是这种指责却比利剑更加具有穿透力,这把利剑所选取的刺入点是战争年代中那些最普通的妇女,像汉娜这样的妇女。她们软弱、没有依靠、甚至没有文化,然而却在无知的状况下完成了一次次惨绝人寰的罪行。与受害者相比,到底谁的经历更具有杯具性?受害者死了,汉娜还活着,这种苍白地生存其实比死亡更加可怕,就好比是坠入了无间地狱,“为无量受业报之界”,汉娜得用自己的一生来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而偏偏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文盲来说又显得如此矛盾。

对于屠杀主题的谴责以及反思是男孩与汉娜这段感情纠葛的插曲,男孩爱上了汉娜,他的爱人犯下了最令人震惊的罪,在法庭上还遭遇了其他共犯的联合指控,男孩有潜力证明这种指控是不实的,但是汉娜自己却认罪了。汉娜不愿意别人明白她是一个文盲,就像男孩说的,她害羞。汉娜不期望别人明白她不识字,她期望自己能够像普通人一样被对待。男孩一向都深爱着汉娜,最终他选取了帮忙汉娜保守这个秘密。

为了保护这个秘密,你能够做到何种程度?这是影片《朗读者》所要极力表达的爱的真谛。因此归根结底,影片的大框架始终都是一部感情电影。男孩为了保护这个自己最爱的女人,他能够忍受长时间不与她见面,能够忍受她把自己投入监狱。他明白汉娜喜欢读书,但是却苦于不识字,他离了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用录音记录自己朗读的著作,将一盒盒磁带邮寄给狱中的汉娜。

女人起初并没有把男孩放在心上,男孩对于年轻时的她来说仅仅是单纯的情欲用品,那时候她孤独,她寂寞,她每一天所作的仅仅是上班以及打理家务,男孩的出现丰富了她匮乏的日常生活,也填补了她感情的空白。情欲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了感情,她们之间的首次争吵正是这种转变开始时的结果。汉娜因为男孩没有去第一节车厢找她而生气,男孩因为汉娜没去第二节车厢吻他而感到恼怒,情感非我期中的二者互相责怪的同时,感情也在他们身上迅速地发芽生长。

汉娜离开了这座城市,离开了男孩,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是一段空白,只有在法庭审判中我们依稀得知了一些汉娜的生活状况。男孩走访了集中营的遗骸,也努力地想去监狱探望汉娜,他去了当年汉娜不告而别后所去的那个地方,他被岁月的沉重压的喘但是气来,他与自己的同学发生了关系,在这个爱他的女人身上发泄着他对于汉娜的爱。镜头的另外一边,汉娜久久地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她试图透过肉体看到自己,也许透过脸部的线条,呈现给她的是自己的灵魂,也是走上最终审判前的一次自我透视,没人明白在这个过程中她是否想到过那个可怜的男孩。

当汉娜收到男孩给她的那些磁带时,男孩浑厚的声音唤醒了她记忆深处的那段激情岁月,对于一个被无知残害得体无完肤的老人来说,男孩的声音就好比是期望的阳光,在晚年照进了她已生活了许久的深渊之中。她开始自学文字,开始给男孩写信,那是她生命中最愉快的时刻,此刻的汉娜充满着期望。如果说在相识初期,汉娜生命中的“期望”寄生于“情欲”,那么在此刻,灵与肉已经彻底分离,她蓦然回首,发现孩子一向待在原地,没有离开过。汉娜最终见到了男孩,此刻男孩也已经上了岁数。这次见面之后她知足了,当他得知男孩的婚姻已经结束时,她的心颤了一下,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日子,汉娜偷偷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汉娜死了,但是她对于男孩的影响却是永久的,这一点已经无法改变。

《朗读者》的故事能够有很多层面的挖掘,就好比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能够觉得它关注的焦点是二战中灭绝人性的屠杀,而并非感情本身;当然也能够把它当成一个纯粹的感情故事。这种独特性是影片自身所特有的,它包含了人类社会中最敏感的主题,也包含了社会中那些最人本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有着自身的不确定性,情欲能够变成感情,无知能够变成屠刀,期望能够变成动力,随着时间不断前进,每一个人在镜子中的线条都发生着变化。

在最后一次审判开始前,在男孩与自己同学发生关系后独自离去的那天凌晨,汉娜·施密兹赤身裸体地应对着镜子,吸引她走到镜子前的并不是观赏自身线条的虚荣心,而是在镜子中能看到的自我令她震惊。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汉娜这个人物都将成为艺术创作上一个独特的印记被人所铭记,不是因为她的伟大,而是因为她的悲惨。作为大屠杀施虐者的汉娜同时也是那段动荡岁月中一个最普通的受害者,审判日来临的那一刻,她势必也会被当作受害者进行公平的对待。而男孩对她那份执着地爱,就是上天给她的最丰厚的礼物。

篇2: 朗读者影评

麦克影评:理性与良知的双重迷误

——史蒂芬·戴德利《生死朗读》

这部影片的前半部看起来像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如同德国版的《毕业生》,正值青春期对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邂逅一个成熟而孤寂的中年妇女,发生一段不该发生的故事。当然,《生死朗读》没有像《毕业生》那样在情感与道德层应对这个中年妇女予以丑化,而是把这个由情欲所引发的故事尽量往感情方面提升。可要说它是一个感情故事又不是完全恰切。影片到后半部迅速朝另一个方面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感情、甚至道德的范围,而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灵性领地。最后,所有这一切又交织纠缠在一齐,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管怎样,对于这些盘根错节的纠葛,我们还是要试图来一一解开。大部分人认为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中,只要有感情就是能够理解与同情的,即使二者有着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在这边影片中,比较麻烦的是罪恶的问题,况且其中的女主人公犯下的不是一般的罪行,而是亲自参与了灭绝犹太人的大罪。这就让人踌躇了。

社会当然有惩处罪行的机制,那就是法律。法律能够保障一个社会正常的运行,正如那位自命不凡的法学教授所说:“人们总以为,社会是靠道德运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真正的问题,不是这错了么,而是这合法么?”但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触及不到内心,更何况法律并非万古如斯,而是随时各异。人们能够找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聪明狡猾者更能够在法律的缝隙间游刃有余,逍遥自在。所以,罪的根源在于罪性,罪的处理始自罪疚。这都与作为主体的个人相关,而非仅仅与社会秩序相涉。作为犯罪的主体来说,能够承认罪行而没有罪疚,也能够有罪疚而不承认罪行,当然,还有二者都有或都没有。

在影片中出现的这六个作为被告的前女看守,其中那五个都否认自己有罪行(有无罪疚不明白),只有女主人公汉娜出乎意料地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而又同样令人惊诧地表现出缺乏罪疚。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问题就出在理性上,就出在法律上。法学教授所说的合法与不合法,是指每个人所处当时的法律。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与法则来行事为人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去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要不然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她甚至在法庭上对着法官与全体听众都拍案大喊:“我们得负责!!!”法律大于天,职责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一个个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至少不是她最优先的思考。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她始终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她最后不能为麦克所接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刑满释放之前麦克对狱中的汉娜做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探望,当时麦克问她怎样回想过去,汉娜回答:“在审判之前从来没

有想过,不需要想。而此刻我怎样看、怎样想不重要,人死了不能复生。”麦克认为她没有明白问题所在(Iwasn'tsurewhatyou'dlearnt)。汉娜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她已经学会了阅读。她认为学习就是阅读,学会了阅读就是掌握了理性,有了理性就能够明白一切。在汉娜大半生命中,最大的羞耻就是不会阅读,她宁愿坐一辈子牢,也不愿让别人明白自己一字不识。能够说,她对于理性怀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这其实又是汉娜的另一个盲点。法律与理性也许能够让人明白罪,但不能自动地唤起人的罪疚。罪疚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情感。也不能说汉娜完全没有罪疚,如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将她的行为称为一种补偿也许更恰当一些。其实,罪疚与忏悔是一种灵性生活,它们需要以永恒为背景,以上帝为核心。如果没有永恒,它们就行之不远效果甚微;如果没有上帝,那它们就更是毫无好处。汉娜不相信有永恒,所以不愿意去想怎样去应对那些死难者;汉娜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她觉得自己怎样看、怎样想不重要(Itdoesn'tmatterwhatIfeel.Itdoesn'tmatterwhatIth

ink.)。她使用无人称句来加以陈述,也充分证明了她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实际上,并非没有一个主体在看,除了人间的关心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的主体在时刻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那就是上帝。上帝不仅仅在乎我们怎样做、怎样行,而且在乎我们怎样看、怎样想。“你施慈爱与千万人,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后世子孙的怀中,是至大全能的神,万军之耶和华是你的名。谋事有大略,行事有大能,注目观看世人一切的举动,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32:18-19)“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并要照你们的行为报应你们各人。”(《启示录》2:23)“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篇》51:17)就应说,汉娜在认罪与忏悔方面,并没有让人与神满意的表现。

在感情生活中,汉娜似乎是一个敢作敢为、率性而动的感性女人。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居然主动去勾引一个尚未成年的男性,这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她始终没有摆脱理性的羁绊。她不能容忍麦克的脸上有脏黑的煤灰,毫不犹豫地抹去之并命令他立刻去洗澡。当在电车上与她邂逅的麦克热切地向她表示亲近时,她不但没有丝毫回应,而且冷眼相待,甚至之后还大发雷霆,因为麦克的举动打破了她理性所划定的秩序。在与麦克的感情生活中,她有两次决然的离去,都是出自于一种绝对冷静理性的抉择。第一次是在她与麦克的感情出现裂缝时,她让麦克回到自己的同学之中去,而自己迅速搬离了住地,不辞而别,把麦克火热的心悬晾在空中。第二次是在监狱中,其实,麦克已经为她出狱后的生活做好了准备,但她还是选取了离去——永远的离去。汉娜是一个高度理性的人、一个具有德国式理性的人,但是,她的这种理性不完全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更多地来自于外界的灌输。就是说,她被所处的社会塑造为一个具有如此理性的人,她对文盲身份的羞耻实质上就是对理性的恐惧,她害怕自己被发现置身于理性之外。惟有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惟有掌握了理性,她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价值的。能够说,汉娜不仅

仅被法律与理性耽误了今生,也被它们夺去了永恒。

如果说,在汉娜身上体现了法律与理性对她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双重误导的话,那么,麦克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命运则是由于他对良知与道德的双重犹豫所造成的。麦克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遭遇一种难以抗拒诱惑的。如果说这是一场错误的话,那么,这首先不是他的错误,他完全是被汉娜引导着往前走,整个局面是在汉娜的掌控之中。我们先放下道德决定,仅就情感来说。在最初的激情过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逐渐显露出来,而年轻新面孔的出现也让他心挂两头不能专一。正是由于看穿了麦克的这种情感状态,汉娜才毅然选取了离开。当然,麦克不止是情感上的犹疑(说实话,他们俩对这种情感的未来都缺乏设计与想象,或许他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还有道德上的顾虑。他不敢向任何亲近或熟悉的人来吐露与公开这种情感,对于自己的家人更是讳莫如深,当然,在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面前,他能够无所顾忌,就像他敢于在饭店老板娘面前热吻被误认为是他母亲的汉娜一样。人的每一行为,个性是在情感生活中,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有心还是无心,是初恋时不懂感情,还是见多了什么都无所谓,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这段情感极大地影响了麦克之后的婚姻生活,使他难以再把全部情感专注在一个人身上,与他相处的女人总不能完全了解

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在最需要全神贯注的性爱生活中他也有时候会忽然心不在焉。这就难怪他的妻子最后离去,后继者也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了。也许,成年后的他已经明白,他与汉娜之间不仅仅仅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而是一种深挚的情感,但他没有勇气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他明白汉娜是个文盲的秘密,但他没有出来给她作证,洗刷别人强加给她的罪名;他与众多的探望者一同跨入了监狱的大门,可他最终没有出此刻探望间之中,让汉娜空等一场。当然,他不是一个绝情的人,他用无数次倾情的朗读支撑了汉娜在监狱中的生命,激励她去学习与思考,重新点燃她对生活的盼望与期盼,但是在最至关紧要之处,他再次止步不前。在监狱的会面中,麦克很高兴汉娜学会了阅读,汉娜却说:我更喜欢听人朗读。这实际上是汉娜对他们未来共同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可麦克却没有予以回应,他也很快松开了汉娜伸过来的那只充满期盼的手。感情梦想的落空是给汉娜的致命一击,她所需要的并非苟延残喘于人世,而是重新续写自己与麦克当初的那份完美。当然,麦克对汉娜的拒绝并非完全出自情感与道德因素,其中还有良知的障碍。在法庭再次见到作为被告汉娜之后,已是法律系学生的他与教授及同学关于如何对待汉娜这些以前为纳粹工作的女人有过

激烈的争论,他也亲自去过奥斯维辛集中营,了解了其中残酷的真相。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汉娜的情感有所保留,他也个性在乎汉娜对这一段经历的态度,所以,在监狱会面中,他个性提及,但汉娜的回答并不能令他满意。他就梗在那里了。在此,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对于一个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罪孽的人,即一个还没有完全忏悔的人,我们就应怎样办?能够宽恕?就应接纳?还是就应拒之门外?严惩到底?

这个问题对于那位之后成为了作家的女幸存者而言不是问题,她的答案是明确而坚定的,就是当她明白了汉娜忏悔的态度之后,她也不愿意给予汉娜以宽恕与赦免。她明确地告诉麦克,她不能理解汉娜的那7000元钱,因为那意味着赦免,而她不能也无资格给予。这是一种典型的犹太人立场与原则,就是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它好像与“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含义也相差无几。与汉娜的羞耻原则一样,这也是一种理性态度,只但是是另一种形式的理性。那么,这就是绝对正确的方式吗?这就是无可商量的最后答案吗?我们看到,作家也还是犹疑了,她留下了汉娜盛钱的那个小茶叶罐,那其实就是她的,就是她最珍爱之物,其中凝聚着她与亲人们所度过的完美时光,她只是不好意思在麦克面前承认罢了。最后,她把这一小茶叶罐放到了自己全家福的旁边。这一举动说明,她的心灵还是给汉娜留了一条小缝。

其实,认罪与忏悔主要不是向着人的,宽恕与赦免也不是人固有的权利,救赎就更不是人力所能所及了。影片中人物杯具的最终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面向超越,理解神圣,没有把所有这些问题最终带到超越者与神圣者的面前。汉娜所依据的原则是法律与理性,她的忏悔只指向活着的人,她的救赎也仅仅是人的情感——麦克的感情。她的死亡方式具有极强隐喻好处,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感情与期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感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麦克生活的失败也同样说明情感、道德与良知的有限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工作、亲手断送三百多条人命……要跨越如此深重的苦难、要承担如此巨大的罪责,光靠人的情感、道德与良知是远远不够的,麦克就是这样被压垮的。女作家也只能凭借这些获得一种证明上的平静与自尊。人犯罪首先得罪的是神,这是人对神的诫命、原则的背叛,因此,人首先应为自己的罪向神忏悔。宽恕与赦免也来自于神,人体会到了神对自己的宽恕与赦免,才有资格与宽恕与赦免他人。而救赎更是神的专利,只有透过耶稣基督,人才能获得救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罪大到神不能宽恕与赦

免,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心小到神不愿意给与救赎。“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因此,对于麦克所面临的那个问题,回答就应是前者,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保罗说的这些话也成为重要的理据:“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你这作妻子的,怎样明白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样明白不能救你的妻子呢?”(《哥林多前书》7:12-14,16)是啊!麦克怎能明白,他不能带领汉娜忏悔呢?

从麦克与汉娜的杯具中,我们能够看到:无论是感情、婚姻,还是法律、理性与良知,都只有在神圣的光照与引领下,才能够各得其所,相处合宜,否则就会一叶障目,铸成大错。影片中有两次出现了教堂,前一次是中年汉娜与少年麦克在骑车郊游时进入了教堂,聆听了赞美神的歌声,汉娜忍不住掩面而泣,也许是在神面前她想到了自己以前犯下的罪吧,可惜的是她没有沿着这个路向进一步深思下去。后一次是汉娜去世后,麦克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了教堂旁边汉娜的墓前,赞美的歌声仍然连绵不断地从教堂里飘出,麦克向女儿吐露了自己隐秘的情感故事……这对于父女二人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会从此理解永恒?还是再次与神圣擦肩而过?

篇3: 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即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经典

凯特·温丝莱特,一个经常扮老和拍裸戏的女演员,这一点使我想起了今年我们中国同样优秀的蒋雯丽,她在《立春》中的表现令人尊敬。而前者则更加搞笑,按理说凯特·温丝莱特如今的迷人气质和美艳身形,怎样装嫩到年轻十岁都但是分,女人还有喜欢自己老得快的?但她浑然天成的熟妇形象,自从十几年前的《理性与感性》《泰坦尼克号》便已初见端倪,那时候人们就已习惯她雍容华贵的同时,带有一副情窦初开的样貌。这么多年来,她在影片中的造型跨度极大,不断挑战着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可塑性,她似乎总爱在作品中将遮蔽自己颇有丰韵的神态,但却毫不避讳的展露躯体。她的魅力往往紧紧附着在主角上,绝不突兀造作,十分自然的做到人戏合一,这也是她虏获诸多影迷喜爱之意的关键。十几年来,她和老朋友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一样,透过不断的转型和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来换取奥斯卡的提名,但她所取得的成就,到此刻来看,已经不是一座奥斯卡影后奖杯,足以肯定的了。

更多的人,将电影的表现主题,集中在了时间、生命、爱与忏悔这样的大格局上,从而颇受学院的重视和青睐。比如《返老还童》,比如《朗读者》。但不同于凯特·布兰切特的是,这另一位凯特,她扮演的汉娜,无论是年龄感还是分量更有深度,这并非只是因为感情,而是她在生活中的经历和坚持,她的秘密,还有对观众保留的那么一点不为人知的情感,都使她扮演的这个汉娜更加深入人心、打动观者。她没有凭借《革命之路》而提名奥斯卡影后,就主角而言,在《朗读者》中的表现确实更有竞争力。而她当初竟然因为《革命之路》一度放下了这部影片,我们也多么该感谢妮可·基德曼恰到好处的怀孕,否则她的接力完全有可能毁掉本片。

近年这种有关忏悔、战争、回忆和感情的英国影片,都会在奥斯卡上受到关注,比如去年的《赎罪》,但该片似乎除了优秀的摄影画面和那个5分钟的长镜头,并没有更多的看点。剧情上高开低走的设计,更成为它致命的弱点。而《朗读者》相对而言则更加完整、富有深度,并且它的故事更有真实感,更容易触动人的内心。这当然要归功于十分成功的同名小说,优秀的原著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扎实的故事根基。而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更是改编原著小说的高手,他以前在凭借改编自同名小说的《时时刻刻》横扫金球奥斯卡。

有人说《朗读者》之所以获得奥斯卡提名,要归功于制片公司斯坦恩兄弟超强的发行潜力和熟络的业界人脉,那他肯定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虽然《朗读者》的制片人西德尼·波拉克和安东尼·明格拉都在本片完成前逝世,成为令人咋舌的憾事,该片的上映环节以及制片方同主创的矛盾,都为这部影片带来一丝阴霾。但不可否认,即便是和其他四部影片放在一齐,《朗读者》也绝对是最优秀的电影。但那里要说一句的是,《朗读者》和《贫民富翁》放在一齐,总感觉是萝卜加白菜,怎样看也不对味。不明白这么说对不对:《贫民富翁》只是一段十分时期的应景之作,《本杰明·巴顿事件》是流传于放映前的佳作,而《朗读者》则无论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这部影片之所以深受好评,凯特·温丝莱特完美的表现首当其冲,美国有媒体表示“我有多久没有为一个虚构的主角而感动了?凯特·温丝莱特在本片的演出无可挑剔。”这样的评价令人信服。《朗读者》透过党卫队成员汉娜这个主角,以及他与米夏·伯格之间的情爱关系,展现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营的状况,并且从一个个性的角度,对战争中的屠杀、纷争和人性的扭曲、包容和理解,客观而又深刻的表达出被害者的痛苦。影片中的纳粹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徽章、没有流血,甚至没有任何室外戏来表现。但我们却看到了人们对战争的诘问、痛恨和争论,汉娜显然是罪犯中最特殊的一个,导演没有将她的感想完全表露出来,而是始终选取透过第三人的角度对她进行观察和叙述,因此观众和她之间始终是存在必须距离感的。我们也只能从男孩米夏·伯格、二战受害者和监狱管理人员的嘴中得知她的所为所感。

能够说,凯特·温丝莱特在《朗读者》中为我们奉献了伟大的表演,从而使她成为在奥斯卡影后争夺战中,梅丽尔·斯特里普最直接最有力的竞争者。此前表现二战题材的影片多部胜数,但《朗读者》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影片透过凯特扮演的汉娜,让我们看到在那场战争中有许多毫不自觉的参与到其中的人,他们拥有羞耻心和完整的人格,对工作认真负责,是极好的社会成员和产业工作者,但在当时无法想像的残酷时局下,他们却不经意的成为战争的参与者,成为别人罪恶行径的执行者,这种遭遇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和负罪感,同样难以抚平。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对此也是感慨良多:“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从来就没有人关注过他们。

能够说这是一部关于忏悔与救赎的电影,男女主人公一生都深陷自己的过去而不能自拔。年轻时的米夏·伯格,放下了身边充满阳光、欢声笑语的生活和好朋友,每一天很早的回到那个阴暗狭小的房间中。而汉娜也在他生日的时候选取了离开,去经历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于是两人骑车漫步乡野,共进午餐的欢乐时光,便成了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瞬间。

片中扮演成年米夏·伯格的拉尔夫·费因斯,则早先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主演过这类二战纳粹题材的影片,同是英国演员的他和凯特·温丝莱特在《朗读者》里优秀的演出令人过目不忘,而且俩人的德国英语的确纯正,为影片加分不少。当然,这部影片也不是没有争议,比如凯特·温丝莱特和扮演少年米夏的演员大卫·克劳斯之间的情爱戏,其实是十分真实、精彩的,可惜影片公映后带来的负面新闻事件令人们难免感到些许不快。

此前媒体和影迷都将目光集中在凯特·温丝莱特在老公导演的《革命之路》上,她的表演也的确值得称赞,但无论是主角的感染力、表演难度和年龄跨度上,《朗读者》中的汉娜对观众和学院都更有吸引力。而凯特在片中的戏份并不是最多的,但她却在未出镜的时间里,依然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思。在影片中把女主人公的忏悔、思念和隐忍,表露的入木三分,将观者的心思牢牢带入到当时的那种境况之中。

相比于同期上映的阿汤哥新作《刺杀希特勒》,《朗读者》优秀程度不言而喻,前者令人发笑的设计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而在《朗读者》中有着出色发挥的凯特·温丝莱特,多少影迷期望她先于其他“凯特”一步,登上影后的最高宝座,祝福她。

篇4: 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现代性与大屠杀

打动我的不仅仅仅是凯特·温丝莱特的裸体,更多的是那位风烛残年的汉娜·施密茨悬梁自尽的身影——这位泰坦尼克号上的老肉丝以前在成就了一段世纪浪漫之后把她的“海洋之心”还给了大海,而这一次,老肉丝缓慢、滞重、无依无靠,她把生命还给了世界,而导演甚至不忍心让我们看到她自缢的样貌。

然而她还是死了,于是拉尔夫·费因斯的眸子里再一次盈满了比《不朽的园丁》里更多的泪水——动情的男人比动情的女人更能震撼人心,看到那里,我亦为之动容了,而我的抒情欲望迫不及待的喷薄欲出,甚至必须要用一个“射”字才能表达我斯时斯刻的情绪……

但我又觉得,文艺腔的抒情在应对这部电影时总有些无的放矢,片中那股化骨绵掌式的阴风处处在而又处处不在,如果要剖析《朗读者》的力量,一些经典的电影批评工具就应被悬置(大白话叫“放下”)——使用社会学甚至(古典)政治哲学的方法,或许才能为我们打开通往《朗读者》力量之源的一扇明窗(只针对影片,不涉及原著)。

一、劳动分工与道德盲视

《朗读者》的前半部分披着一件不伦之恋的外衣:少年麦克和熟女汉娜一次莫名的邂逅成就了他们的露水夫妻生涯,这两个人没有什么来由的迅速堕入了情网,如果故事这样继续下去,无非是又一次惊世但不骇俗的忘年恋曲罢了;但汉娜在纳粹党卫队工作、担任集中营看守的身份被揭开后,故事开始急转直下,汉娜从一个孤苦的女子转变为十恶不赦的杀人狂,一个安分守己的德国御姐成了纳粹助纣为虐的帮凶,麦克也为自己与这位女魔头的关系陷入深深的自责——于是《朗读者》中蕴藏的某种道德力量扑面而来。

但汉娜并未觉得自己践踏了道德,她在法庭上无力却直白的辩解直指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标尺——在汉娜看来,她挑选囚犯送往奥斯维辛,她在大火烧房时不给犹太囚犯开门,这关道德什么事呢?

确实不关汉娜的“道德”什么事,大屠杀不是一次人类的偶然放纵和兽性勃发,而是现代社会的必然性所导致——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大屠杀的发生,而且这种可能性仍然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酝酿并且随时有可能发酵。汉娜的道德观其实就是大屠杀所呈现出的道德盲视的典型体现:我们务必注意,汉娜并没有直接杀死、烧死某个囚犯,她只是按照规程挑选囚犯,或者按照守则没有开门,仅此而已,而这种情形,正是现代社会中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必然后果。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劳动分工使对群众行动的最终成果有所贡献的大多数人和这个成果本身之间产生了距离”【1】。在一条条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产业链中,每个人都只是一颗螺丝钉(想想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吧),由于最终产品的复杂性,其实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凝聚在最终产品中——纳税人对这一点的感受无疑更加深刻。而这种分工的后果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勃兴以及整个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变,另一方面则使得产品的道德本性在劳动者的评判体系中漂移了——化工厂的工人看到电视里的战争新闻时会哭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痛恨自己的工作,他们也不会基于此而产生对自己道德职责的批判认知。举个例子,“将烧死婴儿的过程划分为细微的功能任务,然

后将这些任务彼此间隔开,这已经使那种认知变得无关紧要了——并且也是十分难以到达这种认知的。同时还要记住,是化工厂制造了凝固汽油弹,而不是哪个工人个人制造的……”【2】——这种无知(及其带来的道德盲视)在越来越长产业链中无疑将进一步被夯实(想到那里,我决定给卷烟厂的哥们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于是,由于现代社会细致的劳动分工,迅速导致了第二个恶果的出现:以技术的职责代替道德的职责。“技术职责与道德职责的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职责忘记了行动是到达行动本身以外的目的的一个手段”【3】,这也就是道德盲视的直接恶果。对汉娜来说,她不需要评判她的行为所造成的远端道德后果,她挑选囚犯去奥斯维辛,这只是她的工作,而且把这个工作做的“出色”是她的“份内事”——汉娜在法庭上甚至强调定时送走部分囚犯以腾出空间是她的“职责”。对于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汉娜就应并不清楚:甚至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汉娜会开枪。所以,奥斯维辛的暴行和汉娜的行为之间的联系被模糊了,而且我们也很难认定奥斯维辛中的哪些人是被汉娜选出来的——这种联系又一次被模糊了。这并不是汉娜一个人的问题,在整个纳粹战争机器中,有无数个汉娜,对他们来说,在漫长产业链上的工作是如此的琐碎,所以,“一旦与他们遥远的后果相分离,大多数功能专门化的行为要么在道德考验上掉以轻心,要么就是对道德漠不关心”【4】。显然,本性善良的汉娜犯的就是掉以轻心和漠不关心的毛病。

现代劳动分工本身也天然排斥对劳动本身的价值评判(所谓“国家主席和掏粪工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所以,汉娜拒绝西门子的升迁选取去党卫队应聘集中营看守也无可厚非——虽然有逃避文盲身份的企图,但在当时的'德国,这只是一次普通、或许还略有点提升意味的跳槽,事实上,从公司职员变成国家公务员在如今的绝大多数年轻人心中都是职场成功的表现。

对照当今的高科技战争,汉娜的道德盲视就更是个普遍现象。“由于是‘远距离地’杀害,残杀与绝对无辜的行为——比如扣动扳机、合上电源开关或者敲击计算机键盘——之间地联系似乎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概念……飞行员把炸弹投向广岛或者德累斯顿,在导弹基地分派的任务中表现出色,设计出杀伤力更强的核弹头——并且它们都没有破坏一个人的道德完整,也没有导致接近于任何的道德崩溃”【5】。这些道理在米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中已经得到了确凿的证明,但口笨舌拙的汉娜绝对说不清这些大道理——她的徒劳辩解反而更加重了对她的判决。

《朗读者》的故事层面下隐藏的这种道德盲视又透过整部影片的“道德扭曲”叙事奇观式的体现了出来:事实上,汉娜与麦克这段不伦恋所带给给观众的,正是一种道德僭越的快感;而汉娜在一向逃避自己文盲身份的事实的同时,也时不时流露出她自己的道德羞耻认知:在现代社会中,不识字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即使身陷囹圄,汉娜也不愿意戳穿——麦克帮忙汉娜隐藏了这个秘密(另一个细节是,当麦克在浴缸里读到有关色情的描述时,汉娜打断了他,她认为这也是“羞耻的”)。于是,观众们在《朗读者》中看到的正是这种现代性所孕育的奇怪道德体系:一种对知识所带来的现代性身份的膜拜、对个体欲望的放纵倾向(伴随着对其在公众场合的有意遮掩),以及对大屠杀的漠不关心——不是汉娜不关心,而是所有现代人都不关心(起码在有意无意的助长着这种不关心)。

篇5: 朗读者影评

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之后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明白汉娜一向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朗读者》——感情的解读,生命的朗读

看完《朗读者》,泪水仍旧不停的从眼角涌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绪起伏已经让我无暇去思考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剩下的只有感动,无法言喻的感动。

真正的感情是什么?是男女之间裸露的肉体和疯狂的性爱吗?如果这么想那大概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一段真正刻骨铭心的感情。当一个女人完全占据你的内心世界,让你放下与同学的聚会、变卖心爱的邮票、不顾及周围人的眼光并对她一次又一次妥协道歉时,她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读者》正是为我们诠释着这样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渗入血液跟随生命流淌、却不会跟随生命消失的感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女人之间的感情,少妇孤身一人,少年初长成人,他们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从此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

在影片开始的五十分钟里,一向用各种直白的镜头来展现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交往,因为裸露的身体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这不禁让人疑问导演在设计时是否刻意营造这种效果,多少有点哗众取宠之嫌。但看到后面,我明白了,刻意为之不假,哗众取宠似乎就有点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这些镜头语言正是他向观众提出了我在前面提到的问题——真正的感情是什么?前面的水乳交融与后面的天各一方,哪个才更能表现真正的感情?显然,令观众潸然泪下的是后者。

“保密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部分,你能够说主角的所有想法在小说中都被人们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是因为固执,也许是因为高尚,他们决定不去揭露。”这是在影片进行到20分钟时,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解的资料,这一资料也成为了解构影片后半段的关键。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美妙相处后,Hanna离开了Michael,再一次见到Hanna已经是7年之后的审判法庭,低身聆听证人指控Hanna以前的所作所为;踏进集中营,回想Hanna以前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开面前的纸笔时,意识到Hanna是“文盲”的事实;以前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人,原先竟然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满手鲜血”的人,到底就应怎样应对?Michael的第一反应是用法律——这个在法律专业老师和同学口中“狭隘”的工具来解决该问题,他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并试图以此为Hanna上诉;因此,他来到了监狱前,他想见她,想劝服她,但是当Michael即将来到Hanna面前的那一刻他选取了放下,有些人说那是因为他不愿应对Hanna,但是从前面“保密原则”的那段课文能够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是Michael选取了尊重,还有什么比尊重更能体现对那个人的爱呢?而第三步,Michael来到了女同学的宿舍并与她做爱,但是应对着妙龄少女,回想着Hanna的种种行

为,令Michael最割舍不下的仍是Hanna以前的那份温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Michael对Hanna感情的展此刻这时才真正迸发。当爱人的面纱逐层被揭开,露出最原始的面目时,Michael的意识却从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难滴落的“男人泪”,在一刻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战胜了一切世俗伦理偏见,留下的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很佩服导演这种渐进式的展现方式,并在片中设下重重伏笔,让观众去揣摩其中意味。

在接下来的里,透过一些生活细节和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我们能够看出,Michael不太爱与人交流,几乎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甚至连女儿也看不懂自己的父亲。与妻子离婚,Michael的心灵再一次获得自由,他要继续自己的使命,他要为Hanna继续朗读,也许只有在朗读中他才能够找到自我,能够找到自己以前试图割舍却割舍不下的爱人。接到录音带的Hanna也最后鼓起勇气学习单词,去告别她认为可耻的“文盲”,感情在此时最后让被“文盲”的枷锁套了几十年、懦弱了几十年的Hanna有了追寻重生的勇气,而感情已经不再是感情,它升华成了支撑Hanna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当Hanna即将出狱,Michael前来探望的时候,他们再次见面,21年,无情的岁月已将Hanna变成了两鬓斑白、体态臃肿的老妇人,看着对面那个用朗读声陪伴自己走过半生,带领自己冲破内心阴暗的枷锁,给予自己生存期望的爱人,Hanna突然意识到一切将会结束,当她离开监狱的那一刻,Michael为她的朗读将会结束,而在她内心深处支撑她继续下去的信念也将结束,这意味着Hanna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

Michael期望明白她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么?也许他期望这些年他的朗读能够使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净化这段牵挂一生的感情,也许这正是他执著一生所要追寻的答案。当这段感情早已穿越了年龄、阶层、文化阶层的偏见时,穿越不了的确是那可怕的战争,Michael唯一介怀的确是战争中Hanna的那段经历。然而,这一切是Hanna的错吗?因为文盲她放下了西门子的升职考试,而成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在集中营里,她只是履行着作为一名看守应尽的职责,而因为战胜结束,因为纳粹失败,因为那个集中营中还有幸存者,因为Hanna不识字,因为Hanna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因为这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它们之间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碍的感情出现了鸿沟,还有什么比战争更为可怕?Mather小姐不会因为Hanna是文盲的事实和Hanna留给她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钱而原谅她,正如她说的那样集中营不是疗养院,别问我们在那里学习到了什么?那里不是用来学习的。在战争中没有赢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会因为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职责而被人认可,她的后半生都在监牢中度过;Mather小姐不会因为指控了战犯而成为胜利者,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她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会

因为在战争后出生而免于不幸,战争的余震将他与爱人分开,让他去承受这份无法触及的感情带他的煎熬。这份无比坚定的感情就这样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偷罐子的人,他获得的罐子里面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罐子甚至比里面的东西更加珍贵,这个价值就应如何去衡量呢?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价值又就应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说的,战争已经结束,逝者已经远去,我们更多要做的就应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也许是阅读,也许是答案,也是仅仅只是爱……

Ps:对影片最后的结尾,只是个人观点,相信还有很多能够挖掘的东西,这只是初看时的一些感受,我还打算再多看几次这部电影,也许还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其实每年都很喜欢年初的这段时光,因为总会有很多申奥的好片出炉,而今年,《TheReader》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最深。

篇6: 朗读者影评

朋友,如果有朝一日,你发现你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女人,你会怎样做?而当你发现她曾是一名纳粹手下的杀人恶魔,你又该怎样作?最后在你得知她赎去了自己的罪过,并渴望得到你的宽恕,你又能怎样做?如果你一时对此难以回答,那么《朗读者》或许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麦克是一个正在学习戏剧的15岁少年,因为一次猩红热的发作而邂逅了35岁的公车售票员汉娜,病愈之后,麦克登门答谢,但稚嫩的心却被汉娜的丝袜所征服,少年旺盛的力比多怂恿着麦克进入了汉娜的世界,平凡的交往使两人逐渐了解,最终由性生爱。数年之后在一次审判纳粹分子的公开听证会上,麦克再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汉娜,但此时两人的身份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麦克成为了一名法学院的学生,而汉娜却成了被告席上的一员。最终汉娜在各种势力的算计和“麦克的第一次沉默”的联合绞杀之下,被判终身监禁。在随后数十年中麦克一向无法摆脱内心的羁绊与愧疚,在重回故乡后,他决定开始给汉娜寄送自己朗读的录音带,汉娜也因此获得了新的期望。汉娜透过录音带学会了识字,并写信给麦克,结果却换来麦克的第二次沉默。在汉娜释放之前的那次餐厅相会中,麦克把手收了回来,汉娜的期望也随之被带走,留下的只有麦克的第3次沉默,不久之后,汉娜带着绝望离开人间。最终饱含愧疚的麦克帮汉娜完成了心愿,并在汉娜的墓前对女儿开诚布公,结束了自己的沉默。

我们将如何看待麦克所酷爱的“沉默”呢?

首先在结构上,在麦克少年段落里,情爱与朗读,无疑是构建叙事的重要支点,而到了青年之后的段落,麦克的一再“沉默”俨然成为继它们俩之后,新的剧情发展的支撑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下半段的影片的关键的转折点上都会出现“麦克的沉默”,沉默就像一个数学题的答案,如果第一步答案发生了变化,那么接下来两步的答案也会随之改变。这道“数学题”就是片中决定汉娜命运时,麦克的态度。而汉娜的命运和麦克的态度是本片下半部分的主线,因而“麦克的沉默”便成了我们解开此片下半时众多玄机的一把钥匙,变得至关重要。

既然我们已明确了,麦克在关键时刻对汉娜的态度是“沉默”。那么不妨我们此刻来探讨一下,是何种原因让麦克选取了这样的态度。

这但是个难题,不如就用解数学题的方法,把它分步找出来

第一次沉默

出此刻判决汉娜前夕,麦克有证据能够证明汉娜是一个文盲,而这个证据无疑能够影响到判决的结果,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选取了沉默。

最好的原因可能是麦克出于对汉娜的自尊思考,而决定帮忙她维护他的保密与自尊。最坏的原因可能是麦克出于私心,害怕由于自己对汉娜的帮忙,会遭来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非议,甚至会被揭露出曾与汉娜的那段不雅的恋情,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的前途。而居中的原因便是出于一种恨和一种爱,一种对汉娜以前抛弃过她的怨恨,和一种应对犹太受害者的怜爱。

麦克肯定会有些狠汉娜,但总体仍是爱,就像我们会经常见恋人争吵,但很少见他们拿刀互砍。而在影片中,编导也多次点出了麦克对汉娜的爱,例如他不愿和情人吃早餐,和别的女人做爱之后,要一个人去睡。因而很显然麦克也不会因为狠而意气用事,至于那些怜爱或许会影响到麦克的抉择,但绝不是重点。维护汉娜的自尊,影片中确实有许多证据。从麦克根据回忆“点菜”从而猜到汉娜是文盲,到对教授讲述“如果受害者想保密”,都足够有力地说服我们对麦克是出于维护汉娜而沉默深信不疑。但是那里就有一点蹊跷,那就是为何他没有去问汉娜的看法呢?这让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舞者》,嘉芙是沙曼的朋友,她就很坦然的去找了沙曼并要求沙曼提出“为了孩子而犯罪”这个有利的条件,而相同事件上,麦克就做的畏首畏尾,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麦克有太多的顾忌。嘉芙是沙曼的朋友,他们的友情纯洁被人歌颂。而麦克是汉娜的小情人,他们的爱是被禁忌的爱。沙曼是一个杀警的无知盲女,而汉娜则是一个纳粹的刽子手。所以这才是问题的根源,麦克是个小情人,这点上他害怕;安娜是个邪恶的符号,是被整个社会所谴责和攻击的人。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要对抗所有的人,想必这事放在哪人身上也不会做的不畏首畏尾。所以麦克的害怕

是真实的,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记得看完《兵临城下》后,我们就会不难认同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并非无所畏惧的,更何况此时是一个文弱的青年。他明白这样宣判不公平,正如80000个中找16人来当替死鬼;也明白所有守卫都在算计她,正如他们都明白汉娜不识字而却说是她签的名,但最终他还是选取了沉默。很显然不是出于公平而是出于恐惧。所以此刻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麦克的内心恐惧才是真正的主因。

由于麦克的沉默,使得汉娜不得不在铁窗中度过自己的余生,从而引起了麦克的第二次沉默。

第二次沉默总体上是个铺垫,主要是阐述汉娜从得到麦克的磁带时的激动与用心的微笑到麦克“再次沉默”后的“放纵”的思想变化,而这次的情绪波动也为汉娜得死做了铺垫。

那么这次麦克的沉默原因在哪?此时社会的影响已甚微,出于常识,我们也会明白,人们是不会去在意判刑者者判刑以后生活的,就像没人在意高考状元以后是卖猪肉还是当国家主席一样,他们只会看那一瞬间。所以也再不会有人在意麦克与汉娜的往来。但在外界已不会对麦克的地位构成威胁时,麦克还在顾及什么呢?

1,我个人认为,这次就应算是一种逃避情感的心理惯性,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长久不见的朋友,并且之前有过矛盾,突然有一方要提出相见,相见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因而他们习惯于彼此沉默不去想见,恋人之间尤为明显。这种情感也是真实的,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与尊重。

2,当然他也还会有一些其他顾及的,比如女儿的看法。但毕竟他只是与其通信,这极保密的事情,旁人是无法知晓的,因而他没必要为子女而躲闪汉娜。3,我还要提及一下关于美梦破碎后的恐惧与怨恨。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情节,在我们心中,一个以前极度完美的形象,突然间崩塌了,那种心理创伤是刻骨铭心的。就像我们不愿再崇拜那个形象坠落后的父母一样,麦克也不想再爱那个破碎了的梦。这不是因为他不爱汉娜,而是以前爱的过深,所以此刻才要逃的越远。

4,最后当然要说愧疚,我是不大敢再去见我出卖过的朋友的,不管他知不明白是我出卖过他,我都不敢再见他,因为我心中的梦魇让我无法坦然应对,我想麦克那时也略会有我的那种胆怯吧。所以就又沉默了。

不管这次出于哪种原因,他都是已经不再过多的受社会意识的影响了,而且麦克的沉默也更是贴合人物性格和人性本源,可见作者对生活是有足够的感悟的。

由于这个铺垫,第三次沉默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也最终造成了安娜的自杀。对于这次我所说的这次沉默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因为这次麦克对汉娜的问题是有回应的,他否决了汉娜。但以我拙见,麦克仍然是选取了沉默。在那只手缩回之后,麦克给汉娜的答案是无数个:一,拒绝;二,我还需要些时间;三……而汉娜的这个问题就是“你是还愿意宽恕我,理解我吗?”这是汉娜最想问也是最说不出口的。但麦克在一个问题上给了汉娜能够激发无穷想象的答案,更超过了沉默的残酷,于是她心灰意冷,含泪西去。

而这次的原因又在哪呢?和2次的一个巨大不同就在于,汉娜的释放。她被释放这就意味着她将重新进入麦克的世界,就会对麦克的一切“社会形象”造成影响。因而这时麦克的恐惧的私心又开始复生。

但随后影片中“最戏剧”的地方出现了,一句“你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所在”一时真让人摸不到了头脑,我们首先是推测编剧要把麦克搬到了神坛上了,让他的博爱促使他要在近之后还要对那些犹太人打抱不平。但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神性的诞生了,那整篇所阐述的人性再告诉我们什么呢,人道主义成为了新的主题,那么前半段的情爱经历是在讲述什么呢。当一个从始至终都没被突出的主题突然被搬了出来时,编导也乱了阵脚,忙着帮他找依据。此时编导想到了麦克的沉默,并将其初衷变成了为广大犹太人抱不平,而为了成就这点,编导便在影片之前部分加了一段麦克神游奥斯维辛的片段。这个一切确实足够让人黯然神伤的了,因为它与后文呼应足以可让我们对麦克的初衷作重新的解析,从而颠覆我们曾今的所有的论断,我们的这道数学题在最后一刻答案错误了,要重做了。

但在我们检验时问题又来了,如果麦克真是一个足够正义的人,那他为什么只恨汉娜一人呢?为什么不把汉娜的事情搞得水落石出,把其他的同党也绳之以法呢?为什么不亲口去问汉娜是否发生过这些呢?为什么这些他都没做,难道你要说高尚的人都很腼腆吗,很显然,麦克内心是不坦荡的,而正义最终也不会是他作出选取的决定性因素。

哪位为何会有这一画蛇添足之语呢?

定神思量后,我承认不得不为作者叫好。因为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神来之笔。麦克形象在此被激活了。仔细想想麦克爱岔开话题是有前科的。在之前,麦克在与母亲的谈话时,他就把他的这种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你为何连你父亲死都不回来”,她已是检察官了,她赚得比我都多。”所以如果在那里再出现一次岔开话题,那么麦克的这种个人性格也就成型了。那么整部影片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全身畅通了。想想如果没有麦克这种爱逃避问题躲躲闪闪的性格,那么前面的数次沉默也不就没有了性格依据了吗?外界社会的施压,内心性格的缺陷,内外因相结合,不能不让麦克沉默了。

最终我们靠着一些推测与反问,检验了我们对麦克沉默缘由的判定,虽惊出一身冷汗,但最终还是坚定不移了,我们相信麦克的沉默是源自一种个人理性应对全民感性时的畏惧,一种正义包裹下的对社会属性的依靠,一种自身懦弱犹豫性格的体现。这其中,不管哪种是麦克最终选取的主因,无疑都是真实的,是贴合人性的,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最终表现了编导与作者对观众的真诚,对艺术的真诚。《朗读者》,我很喜欢。

篇7: 朗读者影评

一部让我看完心里会很难受的电影。凯特·温丝莱特的演技确实提高了不少。影片前半部分拍得很美,堪称大师手笔。画面很美,音乐也很美,让人看着很舒服。男女主人公那种私密的关系虽然有些畸形,但仍让我感觉很浪漫。男孩愿意为了这个女人离开家;愿意为她卖掉自己心爱的邮票;愿意在别人面前亲吻这个看似是他妈妈的女人;更愿意在做爱之前为她高声朗读。一段忘年之恋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

关于战争,影片没有过多描述,只用短短的几句台词让人们感受着二战的残酷。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身上,透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应对已是纳粹战犯的汉娜,麦克无法做出选取。而汉娜,却隐藏了自己不识字的秘密,对罪行供认不讳。难道不识字的耻辱比一生的自由还要重要吗?这一点让所有观众都不能理解。

对于汉娜这个人物,影片没有交代她的前史,她的出场也没有让我很喜欢,她的性格直到人性和职责面临两难选取的时候才得以充分展现。

影片在后半部分没有满足观众的某种欲望,但却在电影美学中上升了一个层次,那就是对宽恕的好处的深度探讨。

篇8: 朗读者影评

刚刚看完了《朗读者》,象前天一样,先去洗了澡平复下情绪,然后再开始写。

我是冲着凯特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缘故来看这部电影的,看完后感觉,确实名副其实,也许能入围提名的5位演员的表现都十分出色,但我想评委把奖颁给了凯特,更多的是对凯特在这样一个复杂主角的把握上表示了肯定。

本片前半段,让我有点纳闷儿,好象是部情色片,估计如果要引进入我国的话,前半部肯定有大段要筛剪的。然而就在这样一片暧昧的氛围里,隐藏了些不寻常的东西,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隐藏的东西逐渐展现出来,更加重了主题的渲染力度。

对于二战的反思,已经有很多作品,这天我看了《文汇报》,里面也登了篇对于包括《朗读者》《刺杀希特勒》等反映二战的电影的评价,认为此刻对二战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角度,好象文中引用的一句话:历史就是不断的被注解(好象是类似的意思)。这部电影给的角度,是二战中一个原本普通的工人,在战后审判中成为了罪犯而被判终生监禁。战争给普通人带来了什么?我愿意相信凯特扮演的懵懂青年在战争中的迷惘,因为最终,她还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也相信本片还要反映的是那些侥幸脱狱,至今可能对当年所作所为仍毫无悔改的真正该下地狱的罪人们;同时我更愿意相信所有看过此片的人都能明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不管是已经死去的,还是依然生存的,我们有义务要告诉我们的下一代。

电影如果没有在前半段过多的情色描述的话,我估计可能获得的评价会更高些吧。凯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表现,获得大奖理所当然。在那里,稍稍对布拉德·皮特表示遗憾,《朗读者》与《本杰明·巴顿奇事》这两片,男女主演的年龄跨度都十分大,凯特占便宜的地方,是顺时而为;而可怜的皮特,当他满脸皱纹,要大飙演技的时候,他的主角还只能躺在襁袱里、坐在轮椅上,等到能挥洒自如的时候,人又变的越来越年轻,而我们恐怕都已经熟悉了那又帅又酷的皮特,所以只好让他又一次引恨奥斯卡了。在此,只能鼓励他再接再厉了。

朗读者 影评

电影《降临》经典台词赏析

死亡诗社影评

入殓师影评

如何激起学生习作兴趣?(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影评

《明月几时有》影评:大时代与小人物

《羽毛球教学器材》微型课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影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朗读者影评(整理8篇)】相关文章:

《银河补习班》观看有感,《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影评精选2022-06-06

天才眼镜狗观看心得体会2024-03-11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2024-02-07

观看《只有芸知道》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2022-05-02

白杨礼赞预习作业2023-11-30

观后感及影视短论的写作技巧2022-09-04

《国家宝藏》观后感个人影评2022-10-21

恋恋笔记本影评2023-08-30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个人收获2023-07-21

高中英语第一册(下) 说课材料2(人教版高一英语下册说课)2023-01-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