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共6篇)由网友“猫咪的号禁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将一类暖性青藏高原低涡考虑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作用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给定符合高原地面加热特点的加热分布函数,通过求解简化后的柱坐标系中的涡旋模式,得到了低涡对应的流函数、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运动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地面热源对高原低涡流场结构的作用,给出了高原低涡眼壁内、外侧以及不同高度上的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流场的结构特征,对影响低涡生成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地面热源强迫对高原低涡的形成及结构特征的重要作用.
作 者:李国平刘红武 LI Guo-ping LIU Hong-wu 作者单位:李国平,LI Guo-ping(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刘红武,LIU Hong-wu(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卷(期): 22(6) 分类号:P434.5 关键词:低涡 高原 地面热源 加热函数 流场 结构篇2:热源强迫的边界层低涡解及其应用
热源强迫的边界层低涡解及其应用
考虑边界层低涡为受非绝热加热和摩擦强迫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采用Boussinesq近似,通过求解柱坐标系中涡旋模式的初值问题,分析了热源强迫对低涡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强迫对低涡的流场结构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加热的径向分布有密切关系.对边界层涡旋解讨论的`结果可以解释青藏高原低涡系统的某些重要结构特征.
作 者:刘晓冉 李国平LIU Xiao-ran LI Guo-ping 作者单位:刘晓冉,LIU Xiao-ran(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都,610225;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李国平,LI Guo-ping(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都,610225)
刊 名:应用数学和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年,卷(期): 28(4) 分类号:P431 关键词:涡旋 边界层 解析解 强迫 结构篇3:-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利用2000-20共计8年的逐日08:00和20:00 500 hPa高空资料,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和TRMM资料,对高原低涡切变线进行了普查分析,获得了对高原低涡切变线活动的一些新的认识.(1)在青藏高原上,切变线活动比低涡活动更活跃.(2)21世纪初的8年间,低涡、切变线出现个数最多的在6月,最少的.在9月.和分别是高原低值系统相对活跃和相对不活跃的年份.20川渝持续的高温干旱可能与高原低值系统活动不活跃有关.(3)低涡、切变线生成的源地分析表明,高原低涡、切变线主要出现在海拔高度较高和地形坡度陡峭的地区,高原加热和陡峭地形的动力作用可能是低涡、切变线形成的原因之一.(4)高原低涡、切变线不易移出高原.低涡移出,主要是伴随低涡切变线过程东移.(5)低涡、切变线经常相伴或相继出现,对高原及高原以东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作 者:何光碧 高文良 屠妮妮 HE Guang-bi GAO Wen-liang TU Ni-ni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P458 关键词:青藏高原 低涡 切变线 观测事实分析篇4: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影响的诊断分析
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影响的诊断分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以来移出青藏高原后活动时间长(>48小时)的3次高原低涡在南支气流影响下移出高原的个例,进行了325°K等熵面分析、500hPa水汽输送、涡度平流的诊断分析,得出了南支气流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共同特征与差异,给出了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综合作用的`概念模型.丰富了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为高原低涡洪涝暴雨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 者:郁淑华 高文良 肖玉华 YU Shuhua GAO Wenliang XIAO Yuhua 作者单位:郁淑华,高文良,YU Shuhua,GAO Wenliang(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肖玉华,XIAO Yuhua(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
刊 名: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英文刊名: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年,卷(期):2009 29(2) 分类号:P434 关键词:高原低涡 南支气流 诊断分析篇5: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
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
利用滤纸色斑法对7月17日山西省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汾阳、介休2站的'降水雨滴谱进行观测,分析了此次层积混合云降水的云系宏观特征、地面雨滴微物理结构的平均特征和连续演变特征,并对手动雨滴谱、自动雨滴谱仪观测估算雨强与自动雨量计实测雨强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 者:封秋娟 李培仁 申东东 孙国德 Feng Qiujuan Li Peiren Shen Dongdong Sun Guode 作者单位: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32 刊 名:山西气象 英文刊名:SHANXI METEOROLOGICAL QUARTERLY 年,卷(期): “”(3) 分类号:P458.1+21 关键词:低涡云系 雨滴谱 微物理参量 雨强对比篇6:台风对西南低涡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诊断个例分析
台风对西南低涡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诊断个例分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2004年9月3~6日因西南低涡造成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中,西南低涡生成后由于受“桑达”台风的阻塞影响,西南低涡移动速度变慢,强度增大,生命期延长.同时“桑达”台风西侧吹入内陆的`东北气流在西南低涡的东南侧转变为西南气流的过程中出现气流辐合并使得水汽迅速聚积,从而触发了在西南低涡附近形成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作 者:周国兵 沈桐立 韩余 Zhou Guobing Shen Tongli Han Yu 作者单位:周国兵,Zhou Guobi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44;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沈桐立,Shen Tongli(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44)
韩余,Han Yu(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
刊 名:气象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26(6) 分类号:P458 关键词:西南低涡 台风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大气运动教学反思
【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共6篇)】相关文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习报告2023-07-08
高中地理知识点2022-09-26
工业与自然资源课堂教案2022-11-08
高三人文地理知识总结2023-09-20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11-19
高三地理阶段总结2022-10-26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24-05-20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05-14
电气工程学生设计实习报告2022-08-25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