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对策(共9篇)由网友“假装报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对策,欢迎大家分享。
篇1: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日趋加强.21世纪初,非关税壁垒的演变将渐呈复杂、多变、趋于规范等趋势,对此,我国必须认真研究,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
作 者:郑后建 Zheng Houjiang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长沙,410205 刊 名: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COMMERCIAL COLLEGE 年,卷(期): 18(2) 分类号:F744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演变趋势 研究 对策篇2: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技术壁垒(TechnicalBarrier to Trade)简称TBT,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由于它具有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等特点,给我国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障碍,同时也成为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现代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障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引发现代国际贸易纠纷的重要根源之一。一、技术壁垒及特点
技术壁垒主要是指商品进口国家所制定的那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商品标准、法规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就目前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具体情况看,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日、欧盟等国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限制作用。
1、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1)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纷纷制订和修订环境标志技术法规,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依据和指标水平、检测和评价方法等不同,有可能对外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需求构成贸易壁垒或被新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2)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产品认证是政策相关部门颁发相当于质量证书的证明。仅以电子、电器、机械类产品为例,强制性的颁发产品认证书的认证项目有诸如美国的UL、加拿大的CSA、欧盟的CE等。这些认证标志已成为电子产品、机械产品输往美、加和欧盟的通行证。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做产品检测一定要到美国、欧盟等相关实验室做,因为我国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美国、欧盟不承认。(3)繁琐的检验程序。一是许多发达国家通过颁布繁琐的技术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并强制出口商执行,结果费时、费力、增加出口难度;二是很多国家不认可同等效力的出口国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另搞一套做法,让出口商执行;三是将检验要求延伸至生产领域,如不少国家对进口植物产品要求有一定的隔离种植期,对木质包装物的生产要求特殊的熏蒸处理等。
2、技术壁垒的特点。(1)隐蔽性。技术壁垒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领域中,它的保护性更为隐蔽,影响更难预测。它在看似公平的法律法规中,掺进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人为的因素,有意把一些标准或规定复杂化,使外国进口商品难以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借口。(2)广泛性。技术性壁垒涉及面非常广。从产品看,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还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从过程看,其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等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来看,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3)法规标准日趋严格。各国为有效保护本国市场,阻碍外国商品的进入,不断在标准和法规上下功夫,使原有的标准和法规日趋严格。如1990年美国国会批准《营养标准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加强了对食品标签的管理职能,要求FDA对营养的正确标志加以管理。其后,又制定了与FDA相关的法律《婴儿药法》、《茶叶进口法》等。(4)争议性。WTO原则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可以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
[1] [2] [3] [4]
篇3: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问题及我国对策探讨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问题及我国对策探讨
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认为二者应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中;分析了在世界环保浪潮中蕴育的国际环保法规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形成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地协调中应采取的对策。
作 者:朱孔山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系 刊 名:世界地理研究 PKU英文刊名:WORLD REGIONAL STUDIES 年,卷(期): 10(2) 分类号:F74 X196 关键词:环境保护 国际贸易 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 挑战 中国 对策篇4:江苏省环保信访演变趋势与对策研究
江苏省环保信访演变趋势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着重分析环保信访演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环保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作 者:朱德明 张兵 朱守祥 马军伟 许芯 ZHU De-ming ZHANG Bing ZHU Shou-xiang MA Jun-wei XU Xin 作者单位:朱德明,张兵,ZHU De-ming,ZHANG Bing(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朱守祥,ZHU Shou-xiang(江苏省环保厅,江苏,南京,210013)
马军伟,许芯,MA Jun-wei,XU Xin(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南京,210001)
刊 名:江苏环境科技 ISTIC英文刊名: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9(5)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保 信访 机制 江苏省篇5:吴江市茧丝产业演变趋势与对策的研讨
吴江市茧丝产业演变趋势与对策的研讨
通过对吴江市1984年至蚕茧生产演变过程的'研究,分析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蚕茧主产县(市)产业萎缩的主要原因,并对茧丝产业的演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 者:叶澄宇 程慧君 董金凤 作者单位:叶澄宇(吴江市茧质茧丝管理站)程慧君(吴江市松陵镇农业服务中心)
董金凤(吴江市蚕桑技术指导站)
刊 名:中国纤检 英文刊名:CHINA FIBER INSPEC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F4 关键词:茧丝 产业演变 对策研究篇6:ISO14000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
ISO14000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
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背景下,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应运而生.这一标准将对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规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我国应在宣传教育、认证工作和研究工作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 者:邢洪涛 作者单位:烟台师范学院政法系,山东,264025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F740 关键词:ISO14000 标准 国际贸易规范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篇7:ISO14000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
ISO14000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
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背景下,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应运而生.这一标准将对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规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我国应在宣传教育、认证工作和研究工作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 者:赵彦 作者单位:烟台教育学院经贸系,山东,烟台,264001 刊 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 19(3) 分类号:F752.0 关键词:ISO14000标准 国际贸易规范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篇8:我国零售业营销环境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
我国零售业营销环境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加入国内零售业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经营方式、经营业态日趋多样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短暂化,加上营销人才短缺,企业经营将更艰难.为此,我国的零售企业必须客观地分析本企业所处的特定营销环境,采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营销管理方式、营销策略和适当的经营规模来应对变化了的营销环境和外资商业的挑战.
作 者:应志方 YING Zhifang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刊 名: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年,卷(期): 2(3) 分类号:F723.4 关键词:营销环境 个性化需求 营销理念 营销策略 营销管理篇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
[内容摘要]:走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稳定,人民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我国走私犯罪概念,特点及成因的分析,其目的是使我们在了解认识走私犯罪的危害后,着重探讨对此类犯罪的控制与预防对策,使各相关部门有效发挥各自职能,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关键词]:走私犯罪,控制对策,预防对策。
走私犯罪,是指单位和个人故意违反海关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检查,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货币,金银或其他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或者偷逃应缴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和进出口物品的管理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2月《关于执行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解释》的规定,走私犯罪的种类包括:
1, 走私武器,弹药罪
2, 走私核材料罪
3, 走私伪币罪
4, 走私文物罪
5,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6, 走私贵重金属罪
7, 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
8, 走私淫秽物品罪
9,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10,走私固体废物罪
11,走私毒品罪
本文并不讨论这些罪名之间的特征差异,而是着重讨论当前,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来控制,预防走私犯罪的发生,以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走私犯罪的历史与现状
1.历史上产生的原因
走私是一种国际性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是与关税制度,国家间商品差价和贸易限制的存在相联系的。只要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理,只要存在国内外市场差价,就必然会有走私现象的发生。
走私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从世界范围看,走私作为一种违法贸易行为,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同时产生于14至16世纪。当时,随着海上交通的日益发达,商品货币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不得不考虑采取监管措施加以控制,以维护本国的利益,于是通过立法制定了商品进出境必须遵守的规则,并设立了海关,负责对进出境的商品实行监督,并以此征收关税和其他附加税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凡是逃避海关检查,违反规则的行为即为走私,行为者因此要受到惩罚。随着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各国逐渐健全海关制度和关税政策,关税成为各国贸易政策实现的重要工具之一。各国为了其本国利益,一方面限制商品进口,鼓励商品出口,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国家名义利用各种形式帮助本国商品战胜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这就引发了走私贸易战,甚至激化成贸易军事战。为了反对在本国境内的走私贸易,一些国家采取了严厉措施控制走私。尽管如此,由于巨额利润的诱惑,走私禁而不绝,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总的来说,世界上走私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组织越来越严密,手段越来越狡猾,先进。走私活动的日益猖獗给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危害。各国为了与走私作斗争,也不断健全国内法力度,由于认识到走私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各国政府还相互合作,共同参加制定了一些国际公约,严密反走私法网,同时在组织机构,情报交流等方面相互合作,共同打击走私犯罪。
(二)我国走私现状
当前,我国走私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1.走私犯罪涉及面越来越广。走私犯罪涉及单位,人员越来越广,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走私犯罪涉及地域越来越广,内地走私趋于严重;走私物品的种类越来越广,几乎囊括了生产资料p生活资料p文化产品p文物p毒品等各个种类,且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2.走私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重特大案件数量明显上升,危害严重。走私犯罪基本上都是经济犯罪,数额多少也就成了衡量走私犯罪社会危害
[1] [2] [3] [4]
★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 当前国际形势论文
★ 旅游专业论文

【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对策(共9篇)】相关文章: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10-26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2022-05-23
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论文2023-04-08
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23-12-15
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思考探析论文2023-07-29
传统市场与产业组织论文2023-03-15
电子商务论文题目2023-10-03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2022-06-1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本2022-11-12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英文版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