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共7篇)由网友“白大官人”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自学】
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名 ,字 , (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2.题目解说:
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3.初读,整体感知:
(1)加点注音:
辄( ) 吝情( ) 短褐( ) 箪( ) 瓢屡( )空
晏( )如 黔( ) 汲汲( ) 俦( ) 衔觞( ) 欤( )
(3)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 不详:
因以为号焉: 不求甚解:
会意: 亲旧:
或: 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 晏如: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自终: 衔觞赋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多义词理解: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
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远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志: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 颇示己志
其:其亲旧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5.再读,注意节奏。在课本中划分节奏:
【展示交流、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
今义: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性格:
生活:
志趣:
形象:
5.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赞:
“不戚戚于贫贱”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照应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
6、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7.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拓展阅读】
老舍自传(有改动)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第三课时
【当堂训练】
一、课内训练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填空。
①陶潜, 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 ,号 ,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 。”其言 乎?
,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二、阅读延伸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孤儿 B.往往馇粥不充 馇粥:稠粥
C.遂大通六经之旨 旨:美味 D.常自诵曰 诵:背诵
2.比较“之”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之南都人学舍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对“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时夜里暗,就用水洗脸(来提神)。 B.或者夜里昏沉疲倦,就用水泡一点面。
C.有时夜里昏沉疲倦,就用水洗脸(来提神)。 D.或者夜里昏暗,就用水泡一点面。
4.如果将这则短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可以证明一个什么观点?
5.本文记叙的中心是:
(二)朱买臣传(节选)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①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③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④,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⑥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⑧之。居一月,妻自经⑨死。买臣乞⑩其夫钱,令葬。
[注释]
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 ②戴:同“载”。③数:屡次。呕:同“讴”,唱。④疾歌:大声歌唱。⑤女:同“汝”。 ⑥听:听凭。 ⑦治道:整修道路。⑧食:同“饲”。⑨自经:上吊。⑩乞:给予。
6.与课文选段对比阅读,请简答。
①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
②朱买臣与陶渊明都贫困,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③朱买臣与陶渊明的生活追求有什么不同?
7.区别用法,解释含义。
其妻亦负戴相随 妻羞之,求去
①其 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②之 置园中,给食之
买臣乞其夫钱 无怀氏之民欤
8.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②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达标评价】
【教(学)后反思】
篇2: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
第一课时
1潜 元亮 东晋
2.3略
4、许: 处所 答应 约数 去:离开 距离 距离 志:标记 做标记 志向,志趣 其:代词,他的 其中 代词,这
5.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第二课时
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的结构(传文+赞语)
2.“五柳先生”得名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不求对书系统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
4.
隐者风范(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书中求乐(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
率真放达(志趣):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贫乐道(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志趣):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五柳先生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
志趣: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5.对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
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照应:“不慕荣利”
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6. 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用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起了一个字号。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而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以五柳为号也显示出他的志趣。
7.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第三课时
一、课内训练
1.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2. B 3.①东晋 诗人 渊明 五柳先生 陶渊明集 ②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兹若人之俦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4.见译文
二、阅读延伸
(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B 2.C 3、C 4.略5.范仲淹发愤苦读,胸怀大志
(二)朱买臣传(节选)
6.①朱:追求功名利禄。陶:务求领会内涵。②朱:不甘心贫困。陶:态度安然。③朱:为荣华富贵而奋斗。陶:安心于淡泊宁静的隐居生活。
7①他的;他们;她 ②这件事;他们;的 ③粮食、食物;同“饲”,让……吃
8.①买臣更增大了歌唱的声音,妻子为此感到羞耻,请求离开他。②你(跟我)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等我富贵时报答你的功劳。
占世强
篇3:《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
教师寄语:明天的天空定有你们翱翔的身姿,明天的大海必有你们的畅游,明天的阳光必有你们灿烂的诗篇!
【预习检测】
1、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_,“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成语“世外桃源”出自此文,后常用来借指 。
2、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嗜( ) 辄( ) 吝( )褐( ) 箪( ) 汲( )
俦( ) 觞( )黔( ) 娄( )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期:
⑶ 箪瓢屡空,晏如也 宴如:
⑷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指导学生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3、学习陶渊明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重点】 :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难点】 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自主学习 互动交流】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学生借助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读自译,以疏通文意,掌握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
3、小组内交流,共同学习。将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再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4、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⑴亲旧( )知其如此
⑵期( )在必醉
⑶环堵( )萧然( )
⑷造( )饮辄( )尽
⑸因以为( )号
⑹晏如( )也
⑺每有会意( ) ⑻以此自终( )
5、用原文回答。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2.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3. 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在历史的烟波中,又有多少志趣高洁的名士,它们犹如天边璀璨的晨星,带给我们生命的思考。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名士,获得了哪些人生的启示呢?能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你的感悟吗?请以下面的句式说说你的感悟:五柳先生,你“ ”(文中句子)让我想起 (哪些名士) ,让我感到 (人生启示)。
孙赛芝
篇4:《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师寄语:明天的天空定有你们翱翔的身姿,明天的大海必有你们的畅游,明天的阳光必有你们灿烂的诗篇!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难点】
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
【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小组内共同提出并解决)
2、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使用说明】
1.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文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独立完成学案中设计的自我检测,注意解题方法的选择。
3.个人先完成“导学”部分,组内讨论确立最佳答案,以待展示。
4、对质疑探究部分,可以提出个人的质疑。也可以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
5、展示完成结束用5分钟完成课堂检测。
6、利用读报堂时间独立完成“课后训练学案”。
课前预习 (早读课30分钟)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题目解说: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一、课前预习及自我检测
预习检测
(一)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 名 字 自号 私谥 ,
著名 人。本文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 。
(二) 给加点字注音。
短褐穿结( )黔娄( )( )汲( ) 俦( )
衔觞赋诗( )颇示己志( )葛天氏( )
(三) 用原文回答(展示)
1.暗示他是一位隐士的句子: ,
2讲述“五柳先生”这个名号来历的句子: ,
3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的是:
, , ,
6描述的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的句子是
, , , ,
8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 ,
二、课堂导学展示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五柳先生的?
4、“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5、 “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三、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2、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四、拓展提升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五、课堂检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②衔觞赋诗(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5.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课后训练学案
1、给加横线字注音。
短褐穿结( )黔娄( )( )汲( ) 俦( )
衔觞赋诗( )颇示己志( )葛天氏( )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 )(2)每有会意( )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2)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
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我的理解:
5.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6.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我的介绍:
【我的收获与心得】:
学习完了这篇课文你收获:
你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你将怎样再次提升自己:
课堂检测(一)⒍①往,到 ②酒杯 ⒎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⒏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安贫乐道 ⒐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⒑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课后训练学案8.(l)知道;(2)休会.领会;(3)期望,希望;(4)辈,同类。(4分,每题1分)
9.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分,如关键词语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0.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2分,意近即可)
11.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12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3分,能从生活状泥、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于美洋
篇5:《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
教师寄语:明天的天空定有你们翱翔的身姿,明天的大海必有你们的畅游,明天的阳光必有你们灿烂的诗篇!
【预习检测】
1、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_,“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_,“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2、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嗜( ) 辄( ) 吝( )褐( ) 箪( ) 汲( )俦( ) 觞( )黔( ) 娄( )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期:
⑶ 箪瓢屡空,晏如也 宴如:
⑷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难点】
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自主学习 互动交流】
1、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生通译一篇课文。一生读,一生译,同桌、前后桌合作。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⑴亲旧( )知其如此
⑵期( )在必醉
⑶环堵( )萧然( )
⑷造( )饮辄( )尽
⑸因以为( )号
⑹晏如( )也
⑺每有会意( )
⑻以此自终( )
3、用原文回答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2.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者为何还能“晏如也”?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
【 拓展提升】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课堂检测】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②衔觞赋诗(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5.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孙赛芝
篇6: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2)不详(3)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6),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7)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8)知其如此,或(9)置酒而招之;造(10)饮辄(zhé)尽(11),期在必醉(12)。既醉而退,曾(zēng
)不吝(lìn)情去留(13)。环堵萧然(14),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5),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6),晏(yàn)如(17)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8)示己志。忘怀得失(19),以此自终(20)。
赞(21)曰:黔娄(22)(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3)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25),以乐(26)其志(27)。无怀氏(28).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别人来到他家喝酒,他总是一醉方休,喝醉了就退去了,从来不勉强别人走还是留。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赞赏他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满足自己的志趣,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的人吧?他也许是葛天氏时期的人吧?
篇7:《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
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l.诵读―品味―积累。
2.品读―评析―习作。
3.设疑一点拨一释疑。
媒体设计
1.放音机(配课文朗读磁带)。
2、投影仪(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胶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印发教师撰写的《采菊东篱下――古诗新读》。(见后“附”)
一、导语设计
(出示诗意画投影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静的心境。诗人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与诗人生活际遇、性格志趣有关。现在,我们就通过他的著名散文《五柳先生传》,来认识认识这一代名家。
(解说:诗丈、图并举,乃为教学营造淳朴、宁静的意境,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课文谐和的振点。)
二、解题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三、研习课文
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听读课文,认准字音。
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作圈注。
生疏字: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hè) 箪(dān) 汲(jí)
俦(chóu) 黔(qián) 觞(shāng) 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②和读课文,明确节奏。
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
如三字短句:好\读书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如复杂长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③跟读课文,掌握语调。
学生随教师的范读而读。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
④默读课文,领会文意。
运用工具书和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理解字意、词意、句意。
⑤分读课文,总理全篇。
A、男生读课文第1段,女生读课文第2段,说说两段的不同:
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
B.女生读课文第1段,男生读课文第2段,说说两段的联系:两段以关键句相呼应。第1段“不慕荣利”,第2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男女生齐读课前“阅读提示”,再次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形式,并明确学习重点。
(解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学习,贵在“读”字。此环节设计五步诵读,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习惯,并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品味――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①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用“不”字有九:
不知何许人 不详其姓字――实不愿说,非“不知”“不详”,可见先生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开朗乐观。
不吝情去留――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②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写人物生活细节,突出有三: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先生专志乐学。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可见先生洒脱不羁。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可见先生高雅脱俗。
(解说:阶段小结,顺势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确人物思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既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文中态度概括有六:对读书的态度;对作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如许种种态度,即从多层面表现人物。而每个层面所用笔墨都简约洗练,正是点到即止,速写传神。
④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 生物八下教学计划
★ 八下生物教学计划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共7篇)】相关文章:
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2023-07-28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教学案2023-12-22
《最后一课》导学案 (八年级)2023-06-06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教学稿2023-01-07
都市精灵学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2022-07-06
历史教学目标2023-02-03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导学案2022-10-01
桃花源记 教案2022-05-06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案2022-05-14
高三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