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散记散文

时间:2023-07-01 08:15: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莫里散记散文(推荐10篇)由网友“Laur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莫里散记散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莫里散记散文

篇1:莫里散记散文

莫里散记散文

初春时分,我与三位女先生一起,刚刚从云之上,飞到了云之南。告别春寒陡峭的杭州,来到风和日丽的瑞丽,开始了为时七天的珠宝体验游。第二天,就在瑞丽样样好珠宝公司周董的安排下,由小周带领,驶向仰慕已久的莫里瀑布。对美景的那份期盼和揣摩,伴着车窗外飞驶而过的山青水绿,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心驰神往”!

大凡“瀑布”之下,必有龙潭,有龙则有仙,有神必有庙。莫里的庙,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会像家乡的五泄禅寺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还是如仰光佛塔那般金碧辉煌呢?

都不是,哈!它恰如一座香烟缭绕的大舞台,边上围着神秘莫测的黄色布幔,佛像端坐高台正中,游客纷纷拾级而上顶礼膜拜。前方有一池温泉,形状如一只大脚,就是传说中的“佛脚印”。当然,佛不是武功师,也不是如今的“清官”,他的脚印决不会如此入岩三尺。原先只是一个清浅的印子,是佛要到洪水泛滥的远方去普渡众生时,留给大象的一个念想。不能追随佛祖远去的大象,把对佛祖的所有思念和崇敬都化作对脚印的日夜膜拜上。日积月累,生生的用象牙把坚岩上的佛脚印雕成了现在的一池温泉!我小心翼翼地用新毛巾从温泉里浸出一方水,洒在泉水边的空地上,洗浄了脸上的汗水,也荡涤了心中的尘埃。世间任何事物,有了真心和诚心,就能超越时空,就能无坚不摧!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我们做着这样的感叹着向莫里瀑布继续前进,一路上的景色,好像就特地是为了印证这一条名言而布置的呢!在一路的山静水幽,沿途没有任何景点介绍的弯弯山道中,出现了一块写着“树包石简介”的木牌。据说佛祖来到莫里,坐在溪边休息,把手杖往岩上一插,就成了一棵大树。只见牌子旁边的参天大树,果然就在一块巨岩上巍然耸立!一边,它的枝杆蓬勃冲天,摆脱周边密林的重重包围,拼命向上吸取阳光空气,开枝散叶灿烂得蓊蓊郁郁;另一边,它的根艰难地向下,追寻大地母亲的庇护。试想这些树根,在沿着岩石伸向地面时,一路上是无水无泥无营养的“祼奔”,但是因为前方是有水有泥有营养的大地,尽管它不知道何时能够到达,但是它坚信一定能够到达,经过千百年的比蜗牛爬都还要慢的“祼奔”,它们终于深入了大地的怀抱,把巨岩抱在自己根系的怀里,形成了“树包石”的奇观。

原始的热带雨林,到处都是生命的奇迹,遍地都有坚毅的证明。“树包石”是证据之一,“树面条”也是证据之一。你看,它从千丈之上的山顶飘下来,纪录的是气根们寻求大地母亲的不离不弃和不折不挠!它们有的`已经投入大地的怀抱,成为连接山顶榕树与山脚大地的有力纽带。有的还在随风飘荡,继续着追寻的征程。形成了迎风飘逸的树根瀑布。记得大跃进时有一句话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虚妄之言现在成了历史笑柄。但是如果把它换成“树能长多高,气根就有多长”来形容“树面条”的壮观,就是非常贴切的了哈!

莫里瀑布,是莫里热带雨林的风景之最,也在雨林的最深处,是我们这次参观的目的地。尽管一路上的景色令人赞叹不已,留恋却并不敢驻足:因为夕阳西下,怕拖延时光错过了观瀑的好时机啊。我们急匆匆行走间,看到了前面出现两条上山的叉路。此时前后竟找不到其他游客,想问都找不到地儿!

小周指着前方叉路边的一块牌子说,到那边看看吧,也许有指路箭头。我却摇摇头说,难!估计又是“森林重地,严禁火种”之类的呢。因为,在我看来,莫里尽管闻名遐尔,但利用旅游赚钱的铜臭味还没有能污染这块净地。所以,自从踏入莫里雨林的三角梅拱门之后,一路上只见山道婉蜒,溪水叮咚,榕树气根迎风飘荡,三角梅灿烂开放……连叫卖矿泉水的人都不见一个,更不要说广告牌、指路牌等设施了。这使我感到莫里像极了诸暨老家五泄的西龙潭,幽静深邃,野趣无穷!小周任凭我振振有词地推断,无论如何不肯相信这么大的叉路口会没有指示牌,他指着Y形的叉路说,完全是两个方向的,不是指示牌,叫人怎么走啊?于是我们二人打赌,奔上去看牌子,果然就只有防火内容,与指路毫无关系的!我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边说:陈半仙陈半仙,一边哈哈大笑。小周也点头认同着:陈半仙、陈半仙!然后我还扮福尔摩斯说,听我的,走左边山道!因为我听到了密密的灌木丛和乱石下有溪水淙淙!于是,我一边挥手招呼三位女先生,一边奋力拾级而上。登上第一个高山台阶,才看到再次突现的溪流。但我被眼前的瀑布惊呆了:这不就是一颗心么?于是,我想像它的周围一定有像“树包石”牌子类似的内容介绍,或许也还有美丽的传说。但是,除了找到三条石雕的小龙,什么文字介绍都没有。这三条小龙,两条从不同方向的高山上穿岩而来,尾巴和身子还隐现在岩石之间,龙头已经钻出溪水,昂首升腾环顾、互相招呼着,中间一条似乎是主人,安闲自若地盘坐在溪边,欢迎朋友的到来。他们相会在心形瀑下的心潭中,是一种缘份。三龙戏心潭,有缘人会在此相逢。新朋友来到莫里的心潭,也就有了缘。虽然此时此处还没有文字说明,我相信,总有一天,“三龙聚心潭、相逢就有缘”的玉碑会在此耸立,迎候四面八方的有缘之人。而音莹、雅美、燕丽和我,等不得这玉碑耸立,就在此时牵手成缘聚,用相机定格了心潭边的这份情缘和欣喜。

我们继续沿着泉水追溯而上,赞叹着大自然一步一景的鬼斧神工,那淙淙的泉水,跌宕的溪流,多彩的礁石,幽静的山道,太像家乡的西龙潭风景了。在“西龙潭、西龙潭”的赞叹声中一路攀登,抬头之间,一条银练从天而降,我仰断了头颈也看不到她的源头,似乎就是从云中跌落的银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地散珠喷玉却没有奔腾的喧闹——因为,到了莫里瀑布跟前的人都会兴奋得大声尖叫,也许是游人的欢呼声盖过了瀑布的水声吧!

我凝视着“直泻三千尺”的飞流,一时竟“无语凝噎”——莫里瀑布,是不是一切都在行走,我用脚,你用时间?我从几千里之外,借着云的翅膀飞来,从佛脚印泉水里荡涤了俗世的尘埃,虔诚地来朝拜你,你也从历史深处向我走来,用你那温润如珠的琼浆玉液,亲吻我的面颊,用你一泻千里的激情,来倾诉相逢的快乐?是的,是的!你那汹涌翻腾的龙潭水里写满了欢迎,你那云腾雾散的飞练就是用缘聚成!只见瀑布左边的山崖上长着一棵香蕉树,她愿意孤独地长在岩石上就是为了陪伴瀑布吗?瀑布左边有榕树的气根组成另一种瀑布沿着山坡倾泻而下,但是,榕树的气根再怎么努力地如蛛网四布,怎么能比得过变幻莫测,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如白练飞舞的莫里瀑布呢?人生能观景如此,夫复何求?于是,我和同行的燕丽一起,伸开了双臂,向着时空呼喊:莫里瀑布,我来了!

篇2:丧事散记经典散文

丧事散记经典散文

故乡的丧事总是有许多繁文缛节,但是乡亲们总是乐此不疲。

一旦即将离去的人奄奄一息,首先要给厅堂支一张床,把老人抬出来,穿上早就准备好的老衣,然后亲人们围在周围,眼含热泪,静静地等待着老人上路。这个时候,再难过也不能哭出声来,以防把走到半路的老人给哭回来。泪,只能默默地流。其实,并不是亲人们盼老人离世,而是根据老人的状况,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事实。老人不走的话,对老人和亲人们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和痛苦。

老人一倒下头,亲人们痛痛快快的哭了几声,就忙活开了。首先,叫一些相好对近的来帮忙。因为亲人们现在都成了孝子,要为老人守灵,来了吊丧的客人时还要陪着哭。根据安排,要几个人分头去亲属处报丧,要立刻把看坟的叫来,确定坟的方向位置及下葬日期,之后看坟的还要写出免帖(即老人生辰,去世的时间,还有老人的亲人,亲人需按从长辈到晚辈的顺序依次写出来),有点像碑文的样子。家里到此就忙开了。紧接着,接到丧讯的亲人们会从各处急急赶来吊丧,并领到头巾或孝帽(女人领到的为头巾,是十三四厘米宽一米多长的白布,从前额向后束住,男人领到的为孝帽从头顶向下套在脑门上就行)。关于吊丧发孝等事物,都是女人来操办的。男人这会儿更忙了,要去采购客主及帮忙来的乡邻的饭食,还要为老人打墓的事忙前忙后。关于打墓,自己人是不打的,都是相好对近的。所以,埋葬老人的过程,充分体现着村人们的淳朴以及村子的团结和谐,很多场景,都让人徒生感动,彰显悲壮。

在老丧停柩的那几天(一般情况下,老丧会停柩大约一个礼拜),晚上要算是最热闹了。一到晚上,就会有许多闻讯而来的乡邻来为老人盼丧。家里会撑四五桌麻将,供乡邻娱乐。因为这几天有讲究,不能让老人一个人孤独地躺在那里,来的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好。这样也能足以说明,老人生前是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儿孙们也在村里是有声望的。家里在这时候,要为来盼丧的众乡亲做饭,以示感谢。饭一般在凌晨的时候吃,条件好的还会炒几盘小菜。虽然在招待和支应的过程中会给孝子客主增添很多麻烦,但心里却是由衷地高兴。

安葬的大前天晚上,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请执客。也就是请一些外户的乡亲来帮忙,诸如接送客人、端盘洗碗等事务。那晚,提前准备好几桌酒菜,提前把早就想好了的`乡亲请到家里,先是热热闹闹的喝酒吃菜。主人家看吃的差不多了,就让早就物色好的负责埋葬的领导(俗称经理)把在座的乡亲按年龄特长一一作了安排,最后就叮咛着一定要把这事帮着过好,不要让主人失望,不要让来客看笑话等。最后,主人家也要派一名代表(一般都是逝者的儿子)说几句客套话,来表示对前来帮忙者的感激之情。

安葬仪式的正式开始,实在安葬的先一天下午。在这个时候,乐队、花灯、官罩都会到来,在门上撑开摊子,各行其是。乐队是来迎接来客的,花灯等于是是逝者的灵堂,官罩是用来运送灵柩的。客人要根据辈分及与逝者的关系分先后次序来一一迎接。第一项仪式是请灵。就是孝子们跟着乐队去先人的坟地去吧先人的灵请回来,和逝者的灵位一起来举行安葬仪式,也是让逝者认认阴间的亲人,从此也就和活着的人阴阳两隔了。请灵一毕,就是迎礼。被迎进家中的客人就被家里顾事的人招待着吃饭。晚饭后,另一个重要的仪式就要开始了,就是献饭。献饭也分几个章节的。先是逝者的儿子念祭文,这时候,念的人一定会声泪俱下,看的人一定会热泪盈眶。接下来,逝者的亲人们会把早就准备好的一碗又一碗饭菜在乐队的吹打中,端到死者的灵前。献饭之后,亲朋好友还会端来一盘一盘的献食,都是一些水果副食等,共计九种。最后一项是祭奠焚纸。晚上的祭奠仪式到此也就完满结束了。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孝子们和来客就吃了饭,准备着把灵柩运送到坟地。早上一般情况下都吃的是豆腐汤,有点像胡辣汤那样的,外带几个小菜和雪白的馒头。运送灵柩的过程可谓惊天动地,孝子们哭天抢地,真正的生离死别开始了。灵柩被那些顾事的帮着抬到官罩中,官罩前面用白布栓成十来米长的扯纤布,孝子们一边哭一边把扯纤布搭在肩膀上,随着乐队的乐声,慢慢的向坟地挺进。那会儿,半条街甚至一条街都白天白地的,再加上一溜两行的花圈,还有三五成群的扛着锨去埋人的乡亲们,浓浓的悲怆笼罩着每个人的心。去埋人的众乡亲都是自愿的,对于主人家来说,去埋人的越多越好,而且每每这时侯,就算是以前有什么前嫌的,也都会去,这也属于一个公益活动。谁都会走这一步的,那些前嫌和生老病死和村子里的优良传统比起来又算什么呢?等灵柩安放到墓道中,顾事的经理一声令下,埋人的会一拥而上,人要是多了,后边的一排人和前边的会交换着埋,场面尤为壮观。数不清的锨杠着坟地周围的土,尘土飞扬中又诠释者几多和谐几多凝聚力几多血脉相成?

篇3:厦门散记散文

厦门散记散文

总会有一个城市,心生迷恋。比如厦门。

为看厦门的花,我毫不犹豫背起行囊飞向它。二月的厦门,未见花,却见郁郁葱葱的绿。不鲜亮,懒散地绿。高大的桥墩,与爬山虎的茎,纠缠在一起。零星的叶,孤零零贴在上面,秋天的暗红,被太阳的光一打,叶脉间渗透柔嫩的黄。厦门是春城么?不。无花不春。我骑着单车在厦门街道间穿梭,街边到处是加拿大海枣,大王椰子树,留着胡须的大榕树,我知道我是在南方了。二月的南方。厦门。没有花的厦门。

一个小巧的城市。

街道不宽阔。公路两边高楼林立。不粉妆玉砌。民宅坐落街边,上了年纪的颓败。最烟火的地方,要数步行街,在中山路。吃的,穿的,用的,公交,方便得很。两边高层建筑,散发老旧的味道。夹着不宽的街道,如行走在深谷。水果店,服装小店,厦门特色小吃店,银行,花店……也有菜市场,在一条窄得不能再窄的老巷里。路面湿漉漉的。临海的城市,海产品也多。菜市场昏暗,一眼望不到头。我在中山路的步行街随便走,恍惚觉得我是在香港。十五年前,我去的香港。它的模样和香港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少了繁华旖旎,多了尘世烟火。

水果店,南方的水果最多。青檬。椰子。百花果。去厦门,我的舌尖和青檬时不时纠缠在一起。一个青檬至少一斤多。水果店的老板心思细腻。买青檬,削皮,一片片削好,放在塑料盒子里。不忘递给你两个牙签。百花果,和猕猴桃一般大小。紫红的壳,十元六个。老板切掉顶端,把吸管伸进去,在里面转着圈地搅拌,说,吸里面的水。还说,喝它好,不容易感冒。小心吸着,酸甜,像柠檬的酸,比柠檬甜。

也去吃厦门特色小吃沙茶面和锅边糊。以为沙茶面是北京的面糊。看沙茶面的图片,恍然大悟。不是的。小吃店是两个年轻男孩子经营。着灰黑色衬衫的瘦高,穿白衬衫的不高但清瘦。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端。瘦高的男孩子问,添加什么?我愣了。他说,看下面东西,可以任意添加。添了鹌鹑蛋。他问,吃花生酱,习惯么?我答,可以。不大的功夫,沙茶面和锅边糊端上来。沙茶面是北方的面条,不同的是里面的酱,还有任意添加的作料。一大碗,适合北方人口味。锅边糊像北京的片汤。汤汤水水。和沙茶面一样,想添加什么作料都可以,一切随心。

临走,向他道谢,他笑了,说,再见。

胡里山炮台,厦门的一张名片,克虏伯大炮,是世界现存原址,最古老,最大,十九世纪海岸炮。它是厦门的功臣,保护神,在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战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颜的老者,必须拜访他。

榕树,厦门市树,炮台景区很多。上百年历史的古树。粗壮。树干纠缠一起,树冠极大,如巨大的遮阳伞。沿石阶而上,遇见巨大的一棵古树,写有独树成林四字。根须一束一束,落地可生根,独树可成林。

炮台紧邻大海。海极美。细软的沙滩,海风吹来,丝丝凉意。海绿如翡翠,没有咸湿腥气。海滩人少,在海边散步,风吹乱长发。厦门的海干净,适宜休息散步。远处有军舰,安静伫立海上,宛若一幅静美风景画。

也去厦大。厦大是全国最美丽的大学。

的确是。一排排高大的加拿大海枣,屹立在路的两边。一所典型南方大学。干净,古典。虽然没有北大古色古香,却不失高贵典雅。在厦大游走,每一个角落,堪称经典,美得心动。厦大适合读书,优美的校园,依山傍水,更适合谈一场恋爱。爱情胜地说,要恋爱,去厦大。优美的环境,不谈一场恋爱,还真有些遗憾。

鼓浪屿是镶嵌在厦市的明珠。去厦门,必须,一定,要去,鼓浪屿。不去鼓浪屿,厦门没有来。

我倾心鼓浪屿“钢琴之都”、“音乐之乡”这两个名字。很艺术。小岛的动人,即使不去,听到这两个名字,也见到小岛一半的美了。

小岛的时光是懒散的。最适合漫步。最适合一个人无所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

看建筑。被殖民过的岛屿,建筑别有风情。罗马式圆柱、哥特式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浮雕。还有铁艺狭窄大门。从门里向院内看去,一个个院落,是一座座岛上花园。墙壁砖红嵌深灰。所有的建筑是历史,是风景。哪怕一面颓败的墙,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风韵犹存。

我喜欢有风情的建筑。这里满足我眼睛的欲望。

看花。

终于见到花。密密麻麻的绿叶间,蓬着一簇簇橘黄色花。长长的花瓣,像一个个小棒槌。每一簇,像天上散落下来的烟花。岛上遇见最多的是它。搭在墙头上,木制长廊上。很美,不香。

年轻女孩儿问身边的男友,什么花。

他说,鞭炮花,也叫炮仗花。

再看那花,别说,真像鞭炮。红色,挂在自家门前,等待点燃的鞭炮。我想说,再起个名字吧,叫它烟花。你瞧,多像天空昙花一现的烟花。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除夕。楼外烟花璀璨,我抬头看花,我看见鞭炮花挂在天上。我的故乡也有鞭炮花。你瞧,夜空里,除夕夜一簇簇散落下来的,不正是鼓浪屿的它么?

我在小岛纵横交错的小道行走。道道相通,绝没有死路。路路惊喜。

有艺人在岛上。

我坐在阳光下,听他们吹萨克斯,拉小提琴,唱歌,弹吉他。小岛的风情一下子又跑到音乐里了。

小岛的确是美。美得像一坛陈年老酒,一旦喝下去,要醉人的。

我住在岛上,离旅馆很近。走累了,不想回去休息,我任性地要把我在岛上的时间全部浪费掉。我走啊走,看啊看。不感觉累。我买了一个白色花环戴在头上,佩我的袍子。我没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着装,服饰,适合小岛风情。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卖花环的.呢?

街边有装修洋气别致的小店。和北京的烟袋斜街,南锣鼓巷没有差别。

小岛建筑像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不过,意大利风情街,与鼓浪屿比起来,太袖珍了。更何况,十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风格各异。鼓浪屿不愧是一个建筑的博览馆。

鼓浪屿的美,在建筑,花朵,沙滩,小店,岛上的山,音乐,文化。综合艺术在鼓浪屿完美呈现。

鼓浪屿的猫随处可见。我住在山上,一家名叫外婆的澎湖湾的私人旅馆。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去就是。落地窗,窗外长满植物。一棵低矮的树,开着白色花朵,不知那是什么花。南方植物多,很多花初初见。炮仗花挂在墙上。黑猫眼睛金亮,蹲在窗前懒洋洋地晒太阳。一只白猫悠闲,高傲走过。

旅馆楼前有秋千,木制桌椅,夕阳下,我跑去荡秋千,累了喝茶,晒太阳,享受夕阳美景。

夜来临。鼓浪屿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海上。我庆幸选择在这里留宿。这么美的岛屿,不住下怎么可以?穿行在老巷子里,路过豪华西洋建筑,像上海外滩,繁华旖旎。也像极了着锦绣旗袍的女子,干净,纯粹。更像价格连城的青花瓷瓶,摆在那,任你静静地赏。

夜深沉。岛静谧得宛若无人居住的荒岛。我枕着海浪入眠,偶尔听到猫咪一两声叫声,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声响。凌晨,星星明亮,安静悬在天上,一夜无梦。

天亮,鸟儿狂欢,各种调子交织。白猫、黄猫、黑猫,迈着轻缓的步子,在我的窗前走过来,走过去。无视我的存在。汽笛声浑厚,岛上一日生活开始。货轮装满货物,从市内运到岛上,大大小小的箱子,摆放码头。

我用了很多文字,写“钢琴之岛”。我的笔太笨拙,哎,我无论如何也写不好它。太美的东西,写出来,也碎了。

时间最公正。然,落在厦门,真的不一样了,慢得像走路迟缓的老人。

厦大教授易中天说,厦门是一个温馨的城市。不,温馨还不足以概括它。厦门干净,灵秀,文明。再俗气的人,走进厦门,沿海城市,变得温文尔雅了。

一个适合养心的城市。像一个帅气,懂你疼你的男人,你会不由自主爱上他,和他缠绵在一起。或者,一个人泡泡茶,读读书,散散步,发发呆。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好时光。

所以,厦门更是,值得一个人反复去的城市。去那里,把最好的光阴浪费掉。特别是――“音乐之乡”。

篇4:立春散记散文

立春散记散文

还有两个时辰,时钟就划向凌晨,的立春就要到了。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蛰虫始振,万物在春的气息中开始萌动,而我在北方的一个小城,从冬眠中缓缓醒来。静默的夜,沐浴在流水的音乐中,听风吹过窗楣,看草芽破土而出,我慢慢地走向岁月之轮,轻敲属于我的生命中第45个春天的门扉。

从江南到塞北已有一年多了,一直想写点什么,但都没有动笔。心里总认为沉淀的不够,浮躁的心还没完全的安静下来。

在这一年里,断断续续去过一些地方,银肯响沙湾是第一站,裸着双足走在那一粒粒的细沙之中,聆听沙的细语聆听沙的歌声,用心感受着北方独有的广袤与深远,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灼热与风沙,反而有一种温情与细腻,骆驼队悠远的号子声仿佛一根时间的绳,瞬间拉近那些久远的响彻马头琴的时光。秀美的七星湖是第二站,那七泓碧波荡漾的湖水,在沙漠的边缘相依而立,用无声的语言诠释着她们的玉洁与高贵。去时是初夏,那绿成水滴的草坪在沙漠的映衬下,影射了多少代人治沙的辛勤与汗水。第三次去的地方应该是成陵了,那黄金家族家庭的荣耀从在历史书上知道了成吉思汗这个名字后便在心里留下了一道愿景,当自己身处这55000平米陵园时,仿佛听到的全是召唤,耳边响彻的是战马的嘶鸣与漫漫浓烟行军的征途。呈列在西殿的那柄苏鲁锭长矛依然冰冷肃杀,偶尔也若似懒散的回忆着驰骋在横扫亚欧大陆血雨腥风的.往昔。那些金戈铁马的往事已经远去,尚存的是让人心怀尊敬的眼前这些达尔扈特人,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守陵之职,从他们身上,真正的诠释着忠诚与信仰。第四次去的地方是老牛湾了,蒙晋交界,黄河与长城握手之处,行走在古村落,依然能感受到民风纯朴,那些古窑洞在微风的吹拂下,无声地叙说着一代又一代老牛湾人的执著与坚忍。奔腾的黄河在这里变得异常宁静,雄浑的黄河在这里显示出她的清澈幽远。她就是一位母亲,劳作之后稍稍休息的母亲,用她女性的温柔轻轻安抚着这片不羁的黄土高原。

我只是一个过客,我还不够抵达与他或她们对话的资质与格局。每到一处,我都是沉默的,唯有沉静,才能让心安静下来,能够摒弃身外的喧嚣与纷扰,才能捕捉到几十年前,或是几百年前的风穿过的声音以及辈辈生活的气息,在我临走之际,能够回望他们宽厚的面容与慈祥的笑容。

年末,天气异常的寒冷。一直都是蓝天白云的小城也变得阴沉,大片的雪花在灰蒙蒙的阳光下肆虐飞舞。偶尔周末,举一杯酒与雪花私语,她欢笑地,顽皮地,多情地在我的面前盘旋,伸出手掌,一片片投入掌心,粉状的雪花在手中渐渐溶化,直至消失,溶入心溶入肺,使我渐渐变得安静。工作这么多年,经历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心情。记得公司一位领导与我说,在这里,人最需要学会的是与自己相处。自身的本性与内心其实是两个个体,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内心会随着阅历与见识的增加而渐渐丰盈。只有内心趋于宁静,才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才不会心浮气躁,才能够主动的去多学一点,在无声的岁月中让自己不断提高,让自己在身处的环境当中不断增值。

无论生活与工作,唯有感悟:珍惜与善待当下。任时光如影,任岁月琉璃,拥有一颗谦卑与求教的心,都会在以后的岁月中行走的更加从容,更加真实。

篇5:人物散记散文

人物散记散文

天气骤冷,倒春寒肆虐着,破罐子破摔。

前几天穿着短袖还大汗淋漓,今天穿了件厚衬衫还加了件厚马甲,可出门还是冻得直哆嗦。杭州这个鬼天气,张牙舞爪的。

三月天伢儿脸,说变就变。

从东南亚40°的高温里刚脱身,吃喝玩乐油汗未收,准备写些什么,还在绞尽脑汁酝酿中。星河诗刊社来电话,说是台湾诗人方群(林于弘)要来诗刊做客,要我一起去侃侃。今早便去了编辑部,见执行主编冰冰面色有如电脑蓝屏,说是身体卡机。可朋友来了不得不忍痛重启接待,这是道理。人就是这样,你敬他一分便会还一尺。

虽不图什么,但朋友就是这么交的。

在至尊鲨鱼富贵亮堂的包厢里,作陪的也都是厉害角色哦,有著名书法家杨为国、著名画家楼森华、著名诗人菲菲等人。当然,我是最不著名的,不过,哪天一不留神突然著名了也说不准,嘿嘿……

台湾的方群大帅哥一个,高富帅都点沾边,且又是台湾师大教授,有内涵。此次来杭州在邵逸夫4千多人的体育馆讲课,据说票价得450块之贵。因为他除了教授、诗人、评论家外,还是台湾小学教材的编纂者之一,估计讲的就是教育这块,同是大中华可教育理念却不太同,总之对俺们没啥关系。本想讨要一张票子给朋友鱼儿老师,做个顺水人情,可他身边没有。

我们玩笑说他是大陆抢钱来了,他大笑不已。

在网上看了看方群《航行,在诗的海域》,是这个味道的:……魍魉的衣袂扬起诡异而绮丽的风笛/洋流错综的音步也始终难以估计/舵手逆风的龃龉很难分辨是非/传说中的天籁是否有正确的抑扬平仄/总不免暗示伪装的怀疑。在耳际触礁的怯懦词组正迅速沉溺……不安的隐晦情节已酝酿成型/凌乱的呼吸蛰伏每个回行的角落/悄悄镌刻暗喻死亡的胎记……

是不是有些沉重啊?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类的,有足够的诗的语言。

哈哈哈……执行主编冰冰总算坐上了主位,黄董和骆主编不在,猴子称大王了。她笑得很得意,病也好了一大半。同时,恭喜菲菲又出了两本书,好家伙,真牛。

推杯换盏,饕餮美食。

朋友在一起不谈诗,不谈文化,就像厨师不谈做菜一样。只是天南海北胡诌乱侃,从A话题突然变幻到C话题,无指向无目的',好不快活。杨为国谈着字儿谈着国际象棋大师的妻子,楼森华谈着画儿谈着曾经医生跳槽到画家的经历,冰冰谈论着谁该送她一个挂件以及做执行主编的辛苦,我们谈论着两岸的生活差异和美食,禺阿煎、莲雾和凤梨……

喝着自带的上品红酒。刚才半道上下车10块钱卖了个开瓶器,省了好几百块的开瓶费,哈哈,不是抠门,该省就省。虽然只是第一次和方群相见,但神交已久,就像穿旧的鞋子一样合脚,彼此都会这么认为。其实朋友在一起不必那么拘谨,不必装腔作势,随性就好。毕竟不是官场,无需假面伪善遮身,乐得自在。

不知不觉时间瞌睡了,酒绵长到4点多,面红耳赤的帷幕拉开,晚上方群还得废唾沫吹牛讲大课,故此剪断了话题。没想到他们的车子今天都限行,风口里又打不到车,森华兄只得打电话劳烦他的师兄赶来,载他匆匆而去,一路堵车如便秘,蜗行后好在万幸没有迟到,让4000多人等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晚上,冰冰说我们再继续吧,把下午剪断的话题接上。

太冷了,春天的信封里捎带着北风。

篇6: 木杆散记散文

木杆散记散文

今天与几个同事去老街后面的瀑布玩了一回。也许你要问我是喜欢一个人走路的,怎么会跟上一些人了呢?我在此简单介绍说一下:社保所的王显森家母亲今天的八十大寿,在他家门前的街上摆流水席,整个乡政府的人员都去了,与我在一块做客的四个(梅姐没走到车站就返回了,故不记之)同事吃完饭后,她们叫上我出去一起走走,我便陪同她们了。一个男人无论多么自私在这个要求上都会高尚的,何况我也乐于此事。

与她们的谈话和她们的谈话都是无关紧要的,在此我忽略不表,我要说的是路上看着的风光,因为一个男人与四个女人的话都是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没有美学上的华丽清艳,当然也不可能有哲学上的深奥,更不可能是一些社会学上的,你要知道都是一些俗人。

沿着摆流水席的街出来,便到了去大关县城的公路了,往下经过几家超市便到了木杆的客运站,旁边的烟叶站里一些小孩在打羽毛球,从开着的大门看去,很是热闹。再往前走,就要向右手边拐一个弯,弯子里以前来的时候有挖土机在铲着十多米高的厚实的黄土,现在那里空出了一个百多平米的空间,该是要建设房屋的。弯子上方的两栋房子间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着地基,早上我才与国土所的向哥几个人来叫停了的。

从弯子过去是一个向下倾斜的坡,不是很陡,20度左右,却很长,一直到去元亨的那座桥。走了一两分钟的光景,在一条通往老街的小路那儿就自左首下去了。忘记走在路上看到对面山上下的景物了:最显眼的是菜花了,远的缘故,只能把它比作大山挂在胸前的钻石了,黄黄的,在一片黄棕色的土质上,绿色的林木该是山的衣裳吧;三五一撮聚拢在一块的房子,在山上时隐时现,就像生来那地方适合隐居一般;没有一尺宽的银白的水自山间滑下来,也就丈把来的长,水柱似的;木架结构的房子在河沟两畔分布得很狭长,灰黑色的瓦片很宽,一尺多,上面有着苍苔的痕迹。

走上了一座十米多长的桥,富民桥,桥下的水浑浊着,一点显现不出清澈见底的迹象。第一次探路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的,很是失望,想着大山深处的河都是如此,也莫怪城里的那乌黑而垃圾横流的利济河了,不过这河是上游施工玷污过的了,其实在强盗湾那里的水都还很好的,站在通往三江口的路上,有一次,我就看到有人在戏水玩耍。过了桥往右手转,就是走在老街的地盘了,这里保留的建筑物都还很完整,遗憾的是商业贸易都在新街进行了,能看出萧条下来的痕迹。最数在往左拐弯见到的那个宅院了:左右两边的围墙被风雨的蚕食,矮得就一米来的高,主人在上面用一些破盆栽种了葱蒜之类的调味作料,绿茵茵的长势很好,唯有一个辕门在墙的中间,苍黑而腐朽,稍微用力就会坍塌了一般,由此能见出它自身的年龄了,墙内的房子准会是刚修不久,白色的粉刷在墙面上,也就一个影子而已。真正的木架建筑群在木杆该是这在街两边的自东向西平行排列的两层楼的房子了:是的,它们是一对平行线,一家挨着一家的,一套房子连着一套房子,粗大的廊柱脱落了漆绽出灰黑的石膏,许多早就歪曲变形了,有一两根看上去是刚修过的,朱红的漆闪亮闪亮的,在里面走过有回到了老街那久远的过去的怀旧感。当然有一点,木架的房子是经受不住时间这个大婶唠叨的,怨气多了轰然就扑到在地上了,它不像石头或者砖结构的,任你这大婶头发白了还是毅然矗立在大地上,因此木架的房子再怎么说也就能撑上百十年,毕竟它是软弱的,易碎的。

穿过老街,往左把身子一转,一条乡间小道便在脚下,脚边跟着的是一条晶莹透亮的河,水里的每一个石块能随意看见,绿色的水草嫩油油地摇摆着,三五只鹅浮游着淡淡的水波跳了出来。河的东边有着一些住户,三两棵梨树的白花映在眼里,快谢完的桃花也把枝头伸到了水面上,拳头粗的竹子投下墨翠的影子;河的西面菜花的样子看得很清晰,一畦畦的'蔬菜很诱人,稀疏的果树插在斜坡上,黄棕色的土壤更加分明了。山不是很高,没有爬山的兴致,轻而纯的空气沁到心里,肺一下子激动了,鼻子偷偷多吸了几口,就怕突然消失了。叫人心疼的是:在住户的后院外――河埂边堆着坟包大小的粪草垃圾,风稍微大点,袋子就飞了落在水面。

几十米的地方,由一些环抱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石头垫在水中隔三差五形成的路出现了,水在经过它们身旁的时候犹豫了一会,浅浅的波纹多了些。走在这些石头上,心里淡淡的,许多东西隐身而退了。经过几块菜地,就走到了去银吉的大路上。横过大路,出现一座桥,平拱的,规模不是很大,一米二三来的宽,七八米的长,主要提防路上的水积多了,给行人方便。从桥孔下探出头,是一片空地,右边角是一片碗口大的竹子。站在沙石淤积而成的空地上可以看见瀑布从山涧而下的不太清晰的模样,水声不是很大。往里面走,多了一些巨石,不是很急的沟水绕石而过。本来没有路的,往右的湾子模糊的有了众人踩过的脚迹。水声比桥那儿大了些,也热闹了些。走在荒芜的狭地上,生长着稠密青苔的石头多了,起初以为是坟地,后来都是长毛的石头,嶙峋多样,湿气很厚。在刺窠里穿梭,要从一个两米多高的石头旁进去,有着些许的恐怖,加之攀爬的地方青苔多,巴掌大的石头成年的潮湿,很滑很危险。

密林退去,空阔的地方就在眼前了。石头――躺着,靠着,站着,守望着,等待着,沉思 着,圆的,方的,扁的,畸形的,很大,很高――由低向高的呈蛇弯曲的样子直到瀑布跌落的地方。当然石头间是流淌着水的,但心思不在淌着的水,而在瀑布。瀑布坠落的巨响听到了,只是不很漂亮,也许是枯水季节的缘故吧。孕育瀑布的山不是很高大雄奇,f岩峭壁的气氛不是那么浓烈,如此瀑布就飘逝了李白笔下的激荡心肠、催人奋发。懒心无常的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遂返。诚然,没有一鼓作气的冲动,攀爬到瀑布落身之地,去真正感受。也许心境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说不定。我一个人来过一次,当时就到桥边的空地上,远远仰望着水银灌注的壮烈姿势,好不心生感慨。那次天是阴着的,快到七点,我凝望片刻,便返回了,害怕黑了找不到路,便想着下一次一定好好地来仰望。不知,在雨水充足的夏季,是否还有去的心思,现在我不敢预想了,即便半小时上下的徒步就到了。

篇7:乡间散记散文

乡间散记散文

临近春节,书法家朋友要去一个村庄义写春联,我也紧跟了去。早年那种村人尽出、红艳艳一片的场景已很少见道,我急于看到重现、瞅见乡亲喜悦、质朴的容颜,那些宁静的田园、鲜活的老日子,豫剧里的人物般远远走来。

我想起多年前这个时候,在乡下老家,我的一个本家爷爷格外高兴和忙碌,早早把八仙桌搬到大街一处空地上,倒墨润笔,摆开阵势为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年年如此,每家的门上时光漫漶,仿佛张贴着他一生的美德。他是早年的老牌儿高中生,古诗词底子很是厚实,因此写起春联特别有意思,别有情趣,往往根据各家各户的状况临时编写内容,一个萝卜一个坑,各不相同。比如你家后生今年娶媳妇,意思就会是祝福明年万喜添丁;他家今年倒霉出事,他就流露出很惋惜的样子,上联替这家出气,下联安慰、鼓励一番;两个家庭若有矛盾,平时打照面一句不拿,他特意安排两幅对联前后挨着写,内容是人互让互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类,两家人此时对面站着,一看不好意思起来,旁边的人使劲儿鼓动、撮合,一对冤家也就顺势搭上腔,从此摒弃前嫌,烟消云散。各家虽上联、下联内容各异,但横批只一个:村庄平安。老先生去世,全村人都去,凑钱立碑,其上刻五字:小崔庄好人。

车在一棵大槐树下停住,树上挂一保护的牌子,树龄五百余年,枝条上挂满红布条,热烈、奔放,像它前世之喜。对面靠墙是一口老井,红石柱、木杠和辘轳都在,墙上白灰抹一块长方形平的版面,上面用毛笔写上“千年老井”。趁着他们找桌子、准备笔墨纸张之际,我顺着沟去看村子。

村子沿一条窄宽、深浅不一的沟壑而建,高低蜿蜒,错落有致。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水流潺潺,鱼虾绕岸,浣衣嬉水,叮咚之声流进四季,是村人幼时的摇篮曲。后来上游开煤矿、采石头,流水去了未知,沟河失去水韵,风起尘飞,梦里也是干涩和千万次的念想。我在沟的最高处,村东,一扇铁质朱红大门前站下,黄铜色门钉严肃对视时间的溜走,毫无办法,它有点狐假虎威的样子。走进去一眼看见两孔窑洞镶嵌于黄土之中,像时间之贴,先前的气息一下涌来,漫过现代的天空,覆盖我;像时光倒流,回到最初先民临溪而安、掘穴而居的散漫年代。门用厚重的青砖圆圈而成,和着两旁柴门小窗,极像古人一张沧桑的脸,木讷、呆滞,看着眼前的虚无和苍茫。黄土斑驳,自上而下的冲刷痕迹爬满其上,那是它曾经的爱情和泪痕。一间养牛、鸡,墙体似乎是刚落下的黑幕,随时又要拉开。一间做灶火,火正“噼啪”旺着,几百年过去,这顿饭仍在煮沸,煮着曾经来此者的生命和记忆。右面是瓦房,左边是早几年乡下流行的平房。从房子存在的先后来看,包括崭新的大门,它们呈现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时光的灵牌,但又是现在活着的人的座右铭,延续村庄的烟火和基因。

顺沟而下,五百年以上的老槐树有十几棵之众,难得。在漫长的岁月里如此多的树集体地留存下来且生机尚在,应是在浩瀚里,这群植物无意间担当起一种隐秘的使命,在嶙峋的肌肤里隐藏着村庄未来生存的密码,它们因此不卑不亢、顽强地活下来,在村庄劫难的当口,把这个密码交给村庄的智者,解对,继续存在;解错,败落消亡。而村庄的人,出走,不辞而别,像命运的.私奔,留下老人、孩子,留下牲口和土地,在繁盛的城市一角局促不安。孩子们把对父母的思念和怨恨写在脸上,他们对这片土地渐渐失去记忆和好感。未来,那密码,他们可否解读,或者说,一无可解之人。村中间一棵千年老槐,粗枝搭地,它疲惫,筋骨似要散架,村人悯惜它,它反过来可怜村人。它怀揣不安,僵而不倒。

走遍村子,有个印象深刻不去:村里所有的建筑物全都涂上白色,上部刷土褐色颜料,原先白石头、红石头的小桥也是白色,异常醒目、刺眼。一问,是为能够入选传统村落而为。我问入选了吗?没有!我也满是遗憾。回想起刚进村时看到的老井旁的介绍文字,显得俗气、多余。另一处地方砖铺地,十几平米,中间放一盘半新的磨盘,推磨的推杆是新的,四周整齐地摆放着五六个红石牛槽,人为造作痕迹太重,像稻草人穿一身新西装,不真实,太假气。本来,那些石头的房子、石头的路面多好,非要给它们穿一身白衣服、抹一层水泥,失去本真和质朴。你以为城市里来的人是看这些?传统村落,去掉“传统”两字,就没有了原先的灵魂灵动。但站在村民的角度反过来说,只许你城里人臭美,房子贴瓷片、喷各种各色高级的墙体涂料,水泥、路砖硬化路面,就不兴俺庄也美观美观?问题在于,现在的村子大多虚空,青壮年只春节回来,有的几年不回来看望爹娘、儿女一次,一些地方却仍在新建村庄,好看气派,但房舍大都长久地空荡着,圈不住人气。我常去乡下,喜欢走村串庄,听到老乡的心音,结合到一些专家对“城镇化”的再理解,乡村该是享受到城里人日常的生活便捷和质量,在经济富足的情况下,传承文化的血脉,重建金黄的乡土。村庄和城市是扁担的两头,但早已如失衡的天平。

“服务乡亲义写春联”的横幅已经挂起,八仙桌的一只低一节的腿已经垫支稳当,笔墨、纸张就位。起初是几个女人扭捏过来,问清不要钱后拿起我们带来的红纸,麻利裁开。书法家把帽檐拉往脑后,拿出一本对联集锦,提笔,摆试、比划几下,开写。人不多,有点冷清,远没有那年我们村子写对联时的热闹。后来过来几个老人,有写,有不写。一问,不写的老人说,孩子们过年都不回来,俺七老八十的人,哪会爬高上低的糊对子。有人说,有些家好几年都不贴,一是没人住,一是这些在家的老人,不利索,就不贴。

年轻人进城,孩子们寄宿在镇上或县城上学,或者跟着外出打工的父母,只老年人灰暗的衣着,让村庄的色彩愈来愈单调。春节,该是添红透光的日子,但已淡去许多。人都说年味少,说无尽的乡愁,处于村子里的人说不清楚,就是城里的人也越说越愁,最后迷失脚跟。

书法家朋友刚舒展开胳膊进入状态,那些拿着写好对联的人相继离去,未再有人来。他有些失落,站在那里,手里的笔豪慢慢僵硬。此时大风,村庄似乎哆嗦一下。

这是村落最后的布景。乡土重建,不单单是盖几排新楼房、招手让先前出去的人回来,而是传统文化和精神道德的重构。也许应该呼唤乡绅的归来,他们是乡土文化坚定的捍卫者和传承者。某一天,我也会回到父亲的故乡,车里装M书籍,读书写字,做乡间绅土。夫人养鸡、种菜,喜鹊枝间飞。这是我精神的乌托邦,但我宁愿这种思索在剩下的、白的时间里刺痛我。堂屋之上的乌鸦继续它的黑,它昭示天亮。

篇8:南行散记散文

南行散记散文

【我在长江边】

那是去年7月暑假一个初雨后晴的中午,我来到马鞍山采石矶长江边亭子里喝茶,我坐亭里,亭子建在江边陡峭的岩石上。

山上之木秀兮,可以护我眼,江中之水凉兮,可以爽我心。

远望望夫山,下视长江水,口品江南茶。那时,“幸福”的滋味不经意间爬上了我的心田,千真万确。

“幸福”,有多方诠释,呈多种状态。亲人团聚,朋友相逢,恋人相会,事业有成,心愿实现……点点滴滴的瞬间,纷繁复杂的感受,都可以用来诠释幸福。可是,对于我个体,饮茶江边,右凭长江水,左倚翠螺山,江水澄碧,山色葱郁,寄身于山水之间,算是无尚的幸福了。

穿越万水千山,经历迢迢征程,此刻,我依偎在长江的宽肩。它不再离我遥远,渴望而不能见。它从地理书中走出来,从《话说长江》里流出来,从我想象中铺展开来。水波荡漾,浩浩汤汤,奔流不息……

品茗望江,望江品茗,对视江水,我似无语。任凭从山而来止于江水的抒情气息缓缓升华,入我发肤,此后,流淌我心底。

小时候看书本,长江南京大桥的图片映入眼帘,我儿时清澈的眼神为之不断闪亮,世上有那样悠长的大桥,那样整齐的桥栏,它在什么地方?

耍耳音听说大哥去“大桥”上班,妈妈忙忙碌碌给他准备食物。我幼稚地想他一定是去书上的长江大桥!他会看见那座大桥,踏上那座大桥?

后来知道不是,只是家附近的一个地方,可能也有一座桥。但不可能与长江大桥相媲美。那时候书本上的事物都在远处,长江大桥亦在远处。我能去吗?不觉自问。

某天,邻家大妈哲人般忽发人生之感慨,对我们谆谆教导:“将来有出息到远处看看,别象我们似的,顶多到吉林。”那时旅游远未成为朝阳产业。

我们居住长春,吉林在长春东南方向,公路120公里,高速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到。邻家大妈内心深处将能否远走高飞视为有出息的基本标准。她不能远行的伤感与缺憾轻轻拨动我年幼的心弦,弦音回响。

长江算远吗?想问询邻家大妈。穿过了书中那幅长江大桥,长江,我来到您身边,邻家大妈会认为我有出息吗?

当初不受邻家大妈“蛊惑”,也会漫游于此,我了解自己。与身边人标志性的差异就是,我与生俱来一种羡慕走南闯北和需要走南闯北的极度热情,驱动我假期出来游历。象某些外国人,视旅行为家常便饭。在旅行中,将千山万壑装进心胸,把狭隘保守卸下抛除。

心理装一张白纸的人,永远无法企及心中画满山河万卷之人万紫千红的'丰富阅历。

我,心仪绿色,长江之水,那巨大浓绿的油画棒,为我心里时时描绘自然的生机,我心似苍翠草坪,繁茂而宽阔,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过客。

茶水香醇,江水清冽。

【一胖一瘦的两个导游】

10月10日下午,出差之余有机会参观沈阳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和北陵,结识了导游小刘和另外一名导游。

几个同事共同参观故宫,没有刻意请导游。

一队武警官兵参观团在身穿职业制服的故宫靓丽女导游的带领下开始参观,同事说跟着解放军叔叔走吧。进入东所参观了镶蓝旗亭,还没到正蓝旗亭,就被解放军叔叔的队伍驱赶,他们是组织一项活动,不断地拍照留念,不允许外人参与。这时候,小刘带领的由清一色南方男士组成的旅游团过来了。

旅行社明白,男女搭配,游玩不累,男士旅游团配备了女导游——小刘。

小刘身高1米58左右,稍胖,皮肤白皙,烫短发,外翻的发式,对大家面露微笑(人与人之最短的距离,是微笑),带着一幅椭圆形粉框小眼镜,她小巧的眼睛,神采奕奕的目光透过镜片放射出来。我和同事跟随小刘的团队缓缓参观,小刘没有疏远我们的意思。

小刘对团员有着教师对学生一样的耐心,总是用“请随小刘参观……”的句式,让我这个团外人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依赖感。

小刘不仅有耐心,还富有幽默感。在清宁宫前,小刘介绍过皇太极53岁在炕上无疾而终之后,对团员及我们说:“你们看见皇太极了吗?”

大家摇摇头说:“没看见。”

她诡谲地一笑:“没看见就对了”

在去西所的胡同,她说:“现在大家做一个游戏,大声拍拍手,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大家犹疑着拍手试探,试探,听见了“汪汪,汪汪……”的犬吠,太神奇了,我们觉得,以前掌握的资料没有显示故宫有这个回音效果,没听说沈阳故宫有回音壁啊!

正在大家感受惊奇的时候,小刘笑着给出了答案:隔壁是消防队,警犬的叫声。

大家大笑着释然,小刘说,笑一笑十年少吗。

一个南方男士用温软的吴地口音说:“小刘!看我们怎么收拾你!”显然,他们已经结成了真诚的友谊。

我们跟随小刘的团队,游历了故宫,亭台楼阁回荡着笑声与轻松。

在北陵,我们又尾随了一个团队。

导游小姐身材瘦高,瓜子脸,三角眼。梳着一个独辫。穿一身牛仔服。

淡季游人较少,游览陵区内心忐忑,作为女性,跟随团队胆子能大一些。

瘦导游谢看我们两眼,露出不欢迎的神情。按理说她只对自己的团队负责,没有带领我们的义务,可话又说回来,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我们遵守纪律,不招灾不惹祸的,不影响他们参观,象小刘那样接纳我们也无妨。这样想着,一路跟着。

她看我们没有推出的意思,终于下逐客令,说:“都是团里的人吗?”

有点头脑的都能听出弦外之音,不是本团的离开!

善于跑外的男同事说:“不是,我们跟着听听不行吗?”她不再言语。还算有涵养。

在北陵一座殿前,瘦导游讲解一块奇特的石头,说这具有浅粉和淡绿纹路的石头是翡翠石,无价之宝,地理学家鉴定过。它究竟有多厚谁也说不清,当初日本人想挖出来带回日本,愣是没有挖出来。

她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是,我发现她在讲解的时候目光散漫游离,不看着大家,没有和大家的交往互动,如同教师讲课不看着学生一样。不管团员反应如何,她背出解说词了事。游客可能已经了解了景点的历史文化,但是,像跟随小刘那种愉悦放松的心态丢失了。

多年以后,想到故宫,我还会记得小刘的亲和和友善,我也不会忘记瘦导游的与陵墓气氛相符的冷漠和隔阂。

把职业看作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己和他人都能相互分享快乐。

篇9:春日散记散文

春日散记散文

恍惚间,春天已过半。一场夜雨,滴落心间那份清丽与落寞,晨雾渐渐升起,朦胧了远山的葱郁与清新,连同满腹的惆怅。依楼兰,思绪翩然,留在时光里的诺言时时漂浮于耳际,季节的轮转瘦了容颜。执手断桥,饮醉别愁,迷离中水中漾起破碎了的月影,那一没有永恒的瞬间,却深深地埋在记忆的河床上。

总是不愿去回忆,却还是一味地生活在回忆里,昔日的灿烂,昔日的热情一一呈现眼前,所有的爱恨情愁,也即将汇入一江春水,那求佛神赐的五百年驻守的缘分,也仅是擦肩的昙花般的热烈。轻吟婉约,秀手前世为君留存的诗句,泪落残阳,难挽君的清辉潇洒;杜鹃凄鸣,也只为君的温存哀怨。

捡拾一瓣残花,捧在手心,那枯萎了生命的铅华,犹如莲心般的苦涩,花落间,似悲似痛,花落流水逝,谁懂惜花人?独为情殇,空自叹息。轩窗下,谁还会为我抚一曲秋水长天?谁又会聆听我的心语心愿?抹去几案上的灰尘,拈笔微思,心依旧孤独,阴霾不消,锦书难寄,房檐下南燕衔泥筑巢,于我却是满目的相思。风柔,雨丝呢喃,雨泪相融,是荡不尽的愁绪万千,是回不去的情丝缕缕。

泪如泉涌,泊在腮边的一滴,轻轻地摇曳着无从言说的忧伤和相思。君似深海,而我却是沉入海底的一粒沙,抖洗去往日的尘埃,留下孤傲的自我。几去经年,不敢拨弄那满布灰尘的琴,一任它在角落里陪我凄凉,如同我瘦俏的`双肩再也撑不出裙装的生气一般,它也合不出绚烂的弦音。

饮一杯微露浸染的风华,谱一首宋词元曲的光鲜。执笔天涯,柳絮纷飞,托起莲心花蕊般的清幽,携着思念与落寞,调和月色的浓厚,安静的栖息,凝望几世的温柔,用尽笔墨,摇曳梦里无尽的思念。独想,这一夜又让我忧伤一回,这一夜又让我将忧伤尽情挥洒,妖娆这浩渺的夜空,点缀这甜美的夜色。

欣赏一首《离人泪》,往事如烟,那温暖,那痛苦,那泪水,那悲伤一一萦绕入怀,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有多少邂逅,就会有多少离别。望着远处的白云,慢慢消失在茫茫的天际,曾经的温暖在流逝的岁月里也有了深深的含义,爱在春天,经过夏的烂漫,不了的情却葬送在秋末,遗忘也许会在冬季。感伤的心莫名的滴落,一首《离人泪》唱出了世间的多少无奈和悲凉,一季的花蕊,一季的妩媚,一季的凋零,还有一季的绚烂。

篇10:小镇散记散文

小镇散记散文

(一)灯光里的长叹

此刻,端坐宿舍煞白的灯光里,我的心无法平静,像极了狼藉一地的瓜子皮,我不知道这样的比喻会迎来多少人的讥笑,也不知晓得尘世间又有多少人深陷浑噩、烦乱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生存、生活,这样的命题无数次在我的脑海浮现,继而深刻,我想恸哭,却不知道泪水应该流向何方,我想大醉,可又害怕黎明之后阳光里的彷徨,我想呐喊,张嘴之后才发现,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早已离我远去,淹没了我的视线。

一个人行走,一个人看风景,路,没有方向,没有足迹,荒芜的世界里,肉体和灵魂互相出卖。

谎言、欺骗、狡诈,这应该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我时常问自己,是否也属于这个畸形的空间,最终还是虚伪出卖了我。

物转星移几度秋?槛外长江空自流。我无法感受这世界的庞大和自己的渺小,我只知道,自己还活着,活在当下,只是不知道将怎样死在未来,看着身边蝇营狗苟活着的人们,我清楚,自己也终究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凝视漆黑的窗外,我多想跳进去将自己隐藏起来,瑟缩在某个逼仄的角落,可是我不能,因为生命赋予我的不是黑暗,更不是逃避,而是光明和责任。

风吹黄叶,雨打落红,飘零了一地的悲伤,但是却将爱的种子深埋在心底,等待阳光洒下的雨露。

有这样一句诗,一直镌刻在我的脑海挥散不去,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样的深情,我不敢用任何言辞来诠释,只是默默的感受着,心疼着,呵护着,就像我的爱人一样,穷其一生也要完成的使命。

(二)旧时明月

昨日加班,完毕已是华灯初上,昏黄的灯光带着初秋的薄凉悠然倾泻在街衢上,或明或暗,路边矗立着的白杨树,沙沙作响,偶有疾驶而来的车辆,像一头发怒的野兽向我扬尘扑来,我没有躲闪,任由风沙吹打我的脸庞,路还是一样的路,人还是一样的人,只是这景似乎愈加萧瑟,这心亦无法平静,抬头逡巡一番,竟无半点星辰,一轮残月独挂黑幕,朦朦胧胧,凄凄凉凉,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站在荒芜之处,等待儿子的归来。

烟花易冷,韶华易逝,有人追求一瞬的刻骨铭心,有人追求一生的清淡相伴,不管怎样,我想都是世间纯洁之至的爱恋。

自古红颜空多情,独步楼台遥对月!我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能否觅得知音相伴,也不知道即使遇到了能否抓的住,但无论如何,我们是不会孤独的,至少还有那一轮明月天涯相随,聆听琵琶絮语,我似乎可以切肤的感受到生命跳动的脉搏,就像每次与明月相顾,畅聊深夜,酒酣之时,便携汝之手,开怀大笑。

我知道,俗世之事无关风月,如此,只好徜徉在人世的莽原,即使有再多的悲喜,都赋予文字,也许我真的太过自私了.......

明月相随无别离,点点黄叶无人知!

故友安好!

(三)江湖夜雨十年灯

我时常在想,世间为什么总是会有那么多遗憾之事,后来在一个清浅的夜晚,无意中读到了佛的真言: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到快乐!含英咀嚼的细读了好几遍,似乎也渐渐的明白了些许,于是,从此之后我便将这句真言,深深地镌刻在心底,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趴在窗台,仰望满天星辰,还有那一轮憔悴如斯的明月!

粗略算来,走出校园已经两年,在这短暂的两年之中,辗转于一个又一个的陌生城市,熟悉了一位又一位的陌生人,而后因为离开,却又再次回到起点,天涯陌路,相顾无言。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走走停停,每一站的驻留,每一次的小憩,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梦,如果醒来之后再去刻意续接,势必会在郁悒中出现种种遗憾,这是我所不愿。

近来很少收到朋友们的电话,许是俗世的琐事丝丝绕绕,让他们不得脱身,这样也好,少了故人的爱憎,我便可安心读书,便可一个人听歌、喝酒......,路终归是要走的,即使没有你们的陪伴,我也必须学会坚强,只是有时候读到动情之处,喝到微醺之时,便总是禁不住想念与你们相伴走过的时光,即使一个小小的音符,亦会勾起长长的故事,人们总说:韶华易逝!可我还是想抓住一些,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梦残缺不全。

初秋的天,风云诡谲,薄凉的细雨,疏斜的掠过脸颊,走过一爿商店,穿过几条街衢,再仰头看看黔云密布,我笑了,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想起,如果非要一个理由,好吧,因为我不愿哭泣,更不愿感受泪水的苦涩,我想,这一整个秋天已经够让我品尝了。

雨滴打落了摇摇欲坠的叶子,雾霭弥漫了萧瑟的记忆,天水,多么好听的一个名字,君不见,天水城,碧雨丹青酒味浓!我很庆幸,人生的第一次旅途会在这样一个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地方停驻,也很庆幸,在这里相知了我唯一的少数民族兄弟,如今,天各一方,所有的庆幸,都渐渐的成了孤独的烙印,只希冀时间可以带来久别重逢的喜悦,因了,那里已经是我的半个故乡.......

江湖夜雨十年灯,照亮了悲伤,照亮了喜悦,照亮了思念,照亮了遗忘,终却照不亮自己的心,我想,黄昏时那一帧婆娑的暗影,或许就是我江湖的笔剑,用来写下那些原本只属于自己的句子!

我在路上,并没有停留,执子之手,与汝偕行,早安!

(四)路

走了这许久,却总觉得自己还在原地徘徊,满街璀璨的霓虹,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满目疮痍的繁华,摧折了我们看似坚强的青春,同样也扭曲了世间款款的深情。如今,孑然一身瑟缩在这个逼仄的小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物换星移,春去秋来,本想就此平静的了却余生,可终究逃不过俗世的纷纷扰扰。

很久以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喜欢上了读书,整夜整夜的挑灯夜读,过后一想,才知,我读的并不是书,而是自己,于是这一切唤醒了我早已不安分的笔,竟然渐渐的成了最初写作的滥觞,一字一句,满是伤痕,满是泪水,最后,终于将自己迷失在荒芜的森林之中,找不回曾经的自己!

面对美好的生活,我有我的兄弟,有我的朋友,还有那些我爱和爱我的人,他们都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我在路上,你们也在路上,只是岁月依然蹉跎,如果没有了相伴,便不会懂得,便不会切肤的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存在!

旅途中有太多绮丽的风景,我愿用尽一生的快乐来慰藉那些婆娑的遗憾,岁月静好,青春静好,你们也安好!

如此,做一个仗剑去国的浪子,执笔天涯,书写人世的冷暖,句读红尘的深情!

亲,晚安!

二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阅读湘行散记心得体会

初中生阅读湘行散记心得体会

湘行散记作文600字初一

湘行散记读后感1000字

高三湘行散记读后感800字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湘行散记读后感精选作文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600

小学生阅读湘行散记心得总结

莫里散记散文
《莫里散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莫里散记散文(推荐10篇)】相关文章: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2024-01-18

光阴散记散文2023-09-18

太白散记散文2022-04-30

《湘行散记》好句摘抄2022-04-29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2022-05-06

夜宿核桃坪散记散文2022-05-07

西行散记生命的摇篮散文2022-06-03

西行散记――飞行的沙漠散文2023-01-30

西行记游记随笔2022-07-02

湘鄂行之天堂张家界散文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