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

时间:2022-05-06 12:26:4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合集4篇))由网友“喝不了牛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

篇1: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

纪育沣: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

从《上海理工大学志》上可知,沪江大学的校训为“信、义、勤、爱”。19,学校的理科大力扩充,所授课目有物理、化学、动物学、地质学,还成立了博物院;19,沪江大学又成立了社会学系,是国内第一个开设该系的大学。学生也对革命很感兴趣,此前的武昌起义中,有七名沪江大学的大学生参加了革命军。纪育沣先生毕业前的几年,学校多有改革:如19沪江大学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内采用男女同学制度,19秋招收四名女生入学,开国内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制定了每周邀请名人演说一次的制度,1920年5月25日,孙中山先生来校演说。6月2日,美国哲学家兼教育家杜威来校演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关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当时的大夏大学校长马君武都曾到校演讲。

沪江大学办学伊始就用英文授课,由于教学质量高,得到美国的承认。1912月3日,根据前任校长柏高德的建议,沪江大学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注册,颁发特许证书,沪江大学获得颁发美国的学士学位证书资格。也就是说在沪江大学毕业的学位,在美国予以认可。于是,学生人数骤增,大学部七十七人,道学书院四人,中学一百一十三人。纪育沣与其后的名人李公朴、冯亦代、李一氓、徐志摩等先后都在沪江大学就读。

因为美国承认沪江大学的学位,纪育沣毕业后即赴美国就学,先入芝加哥大学,与著名的科学家庄长恭、吴有训等先后同学。1923年他获得该校硕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随后改入耶鲁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深造。1924年回国在武昌大学任教授,1926年又赴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随导师T.B.Johnson作研究。Johnson教授是当时国际上嘧啶化学研究领域的权威。纪育沣的研究题为“2- 乙巯基 - 6硫氰基嘧啶重排为异硫氰酸基的研究”,1928年获得该校哲学(化学)博士学位。

1938年的《广西大学一览》记载纪育沣的经历: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耶耳(耶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28年至1933年先后在东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授。1933年至1934年,在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生院理学系任研究员。之后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兼秘书。

《广西大学一览》记载他是1936年9月进入广西大学,时年三十八岁。他在广西大学所授的课为有机化验及实学化学史。在《广西大学廿六毕业册》(即1937年毕业名册)中,其中记载有毕业册制作教师捐款数目,除了校长黄旭初捐款一百元、院长李运华捐款五十元外,其余均在五元、六元至三十元之内,化学系教授纪育沣捐款三十元。

1949年之后,纪育沣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化学试制研究所副所长等职,曾被选为《化学学报》和《医学学报》编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受过他教育的学生为数众多。

纪育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并在1955年被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因此化学界有不少人既是庄长恭先生的门徒,也是纪育沣的门徒,如著名的黄延复、黄耀曾、田遇霖等。北京医学院王序教授也曾于此时在纪育沣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纪育沣先生的终生伴侣杨群华女士,即是他在中央研究院时期的研究助理员。

以后,纪育沣先生曾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培养了不少年轻人,该所骨干如陈淑风、吴元鎏等均曾得其指导。他最后的工作单位也是他待得最长的单位,是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也先任研究员,后兼副所长,对我国试剂生产贡献其余生力量,直至逝世。

《辞海》记载,纪育沣在长期的教研生涯中与其共同工作者共发表了八十余篇研究论文(高怡生先生在《纪念我国有机化学家纪育沣先生》一文中称六十篇)其中属于嘧啶类的化学研究文章约占二分之一。而另一份纪念资料中,说纪育沣先后在中、美、苏、荷等国的化学杂志上,发表了七十余篇论文,另著有《维生素乙1的研究》《抗疟药物的研究》等书。

195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抗疟药物的研究》一书,共收集了纪育沣与助手合作的六篇文章,其内容提要这样写道:“疟疾目前在国内是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氯喹是一种优良的抗疟药。本书根据过去国外资料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学系合成室在1954年所进行的合成氯喹的试验工作,叙述了氯喹的各种合成方法,包括各步原料的合成。本书可作为药学院以及药物生产部门药学工作者的参考资料。”同年出版的《维生素乙1的研究》,共收集他与助手合作的四篇文章,其内容提要写道:“本书系四篇合成维生素乙1研究报告所组成,内容主要为:简单讨论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合成维生素乙工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作者合成 维生素乙的详细报告。第一、二篇简介合成嘧啶部分工作,第三篇为合成噻唑部分的工作,第四篇为合成维生素乙的工作。”两本书共十篇文章,一共不足八十页,可谓言简意赅,不能易一字。

掘九井不如掘一井,纪育沣先生一生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领域,对嘧啶化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种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足令一些见异思迁者汗颜。

嘧啶类化合物早期属纯化学研究,后来受到核酸以及维生素B1等的结构与嘧啶环的关系的影响,逐渐得到较多的重视。纪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利用他在嘧啶化学上的基础、一度投身于研究B1在我国的生产问题。B1结构为嘧啶环与噻唑环的缩合物,因此他对噻唑化学也做了少量研究,并与陈淑凤等人合写了《维生素B1的研究》的小册子,综述B1的合成与生产方法。

他在中央研究院时期,除嘧啶化学研究外,开始想在中草药研究方面做些开创工作。同时受当时较早投入此领域的赵承嘏和庄长恭先生的影响,颇思发扬中药研究,以开辟我国有希望的自己的领域,他先后对淫羊藿、贝母、钩吻、断肠草、土蒿等,以经典方法进行分离植物的化学成分。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中国的科学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研究途径与方法大都遵循国外,研究水平略接近于当时国外现状,若与五十年代迄今的水准相较,自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当时他的研究对后一辈青年人是起了培养作用的。

他在雷氏德医学院的时候,还做过食用植物的维生素C的含量研究,这是属于营养化学的研究。

他的研究论文几乎全部以英文写作,行文简洁,故经常只有一两页、多不过数页,这对其学生们以后撰写科学论文,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纪育沣一生无不良嗜好,唯喜购书。在中央研究院时期,他订购了价值昂贵的《美国化学文摘》和《美国化学会会志》。此外凡与其研究有关的新书均尽量购买,故一生藏书颇丰。逝世前他立遗嘱将全部书刊赠与缺少文献的研究机构。在他逝世后一周年之际,纪先生的夫人杨群华女士已遵照他遗愿,将他几十年收藏的书刊共三千余册,全部赠送给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为支援边疆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前他还常以自己的收入购置必要的化学试剂与玻璃器皿。虽工作调动频繁,他总携带着这些研究用品同赴新任,从而使研究工作能较快地开始。

纪育沣先生对共同工作的学生们总是关怀备至,也平易近人。他设计研究题目比较具体,即使是初学研究者也能做出一定的研究成果,并达到发表的水平。离开后他也愿与之保留关系,他也始终关心这些合作者,平时见他们有水平的工作时,多加赞扬与鼓励,并不遗余力地推荐发表于高水平的《中国科学》期刊上。1981年推荐新学部委员时,他也是一位积极提名人。平时还经常为青年人审阅修改著作,如内蒙古医学院药学系张清德先生,虽非其学生,但向其请教问题时,他也能详尽地为其改正译文。

他性情耿直,往往遭到误解,又不善交往,在旧社会时期工作岗位常不能久驻。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理解党的领导,一心愿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党和国家对他也倍加照顾,总希望他多培养年青一代。他在参加会议时是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他发言常由缓慢的宁波乡腔开始,尚有条理,但到中途逐步升级至激昂高亢,终至不能自已,知其性格者仍洗耳静听,不知者往往弄得惊惶失措,不解其意,以致效果不好。

高怡生最后见到纪育沣是在1981年夏初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大会上,当时纪先生已八十二岁高龄,左目失明,右眼只余寸光。高怡生坐其旁与其攀谈半晌,他还不知旁坐者何人,待报姓名后方知是他过去的门徒。那时他健康状况已很差,经常剧烈咳喘,但仍每日来赴会,足见其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关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纪育沣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纪育沣先生不幸于1982年5月18日在北京去世,终年八十三岁。受过他教导的学生们以及共事的同行们,闻讯都无不悲痛。

纪育沣先生去世了,人皆有一死,但化学界的同人们总会纪念着这一位老前辈的。

高考化学二十种物质鉴别方法

1. 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解:使用BaCl2溶液鉴定。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2. 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2CO3和NaCl,如何鉴别。

解:使用盐酸鉴别。

反应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3. 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2溶液和MgCl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2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Zn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4. 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溶液和AlCl3溶液。

解:根据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和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NaOH溶液,胶头滴管内是AlCl3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 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CaCO3和CaCl2固体。

6. 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NH4NO3固体和KCl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KCl。

7. 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若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8. 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9. 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Na2SO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Fe(OH)3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FeCl3溶液。

10. 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1:怎样区别H2和Cl2。

例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和NaBr,请予鉴别。

解:用AgNO3溶液鉴别。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白色)↓

Ag++Br-=AgBr(浅黄色)↓

11. 加热法

利用物质热稳定性不同,进行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如何鉴别失落标签的二种固体物质是明矾和硫酸铝。

解:将二种固体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的,是明矾,无此现象的是硫酸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Al(SO4)2+3H2O=Al(OH)3+H2SO4+KHSO4

12. 焰色法

根据离子或单质的焰色反应,加以鉴别。

例:如何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解:焰色为黄色的为NaCl溶液,焰色为紫色的为KCl溶液。

13. 燃烧法

利用物质燃烧颜色不同或其它现象,予以鉴别。

例:如何区分两种无色气体:H2和C2H2。

解: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有较多浓烟的是C2H2,无烟的是H2。(也可根据H2和C2H2燃烧时焰色不同进行鉴别)。

14. 熔、沸点法

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而区别的方法。

例:水和二硫化碳的鉴别。

解:将两种液体取少量,倒在表面皿上,过一会,有一液体立即挥发,是CS2;反之,不挥发的是H2O。

15. 闻气味法

根据物质气味不同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鉴别H2S和H2。

16. 指示剂法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三种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和Na2CO3溶液。

17. 氧化法

利用氧化剂,使被测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再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KCl和KBr溶液。

解:用通入Cl2的方法鉴别。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

18. 还原法

利用还原剂,使被鉴别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现象予以鉴别。

例:怎样鉴别FeCl2和CuCl2溶液。

解:在盛有FeCl2和CuCl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通过往试样溶液中分别放入铁片的方法鉴别。

19. 磁体法

根据物质的磁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黑色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20. 碳化法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区别其它物质。

例:怎样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篇2:著名有机化学家袁承业

著名有机化学家袁承业

一脉相承结缘化学

说起结缘化学,可谓一波三折。伴随着袁承业院士记忆闸门轻轻启开,我们有幸聆听到一段传奇经历。

这一切都与父亲有关。用袁承业自己的话:“父亲是一位潜心科研的老化学家,勤奋的学者,一生立志科技强国。我喜欢上化学,以及我后来的人生道路,父亲给我的影响很大。”

1924年农历八月十四日,一名男婴呱呱坠落于上虞小越镇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3年后,父亲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后来去美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在南京卫生署麻醉药品处及军医学校药学系工作。他的名字叫“袁开基”,他为儿子取名叫“袁承业”。“子承父业”,这是父亲的初衷。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2岁就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后来抗战开始,刚念完小学的袁承业随父亲迁到广州,后来又去桂林、贵阳、重庆和成都等地。

“抗战八年是我们一家人生活极不安定的时期。”袁承业回忆说,他曾念过七个中学及两个补习班。“但无论物质生活多么艰苦,父母亲总是千方百计保证我的学习。”他清晰地记得,在广州期间,住房遭日军轰炸而被迫迁到郊区。“但父母为了不耽搁我的学习,不惜高昂的学费,将我送进沙面(广州的租界)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在重庆时,在英国安利英洋行供职的大伯父,建议父亲把我送到英国总行当练习生,减轻家庭的负担,但父母坚持要我在国内读完大学。”

受父亲的影响,袁承业自幼对化学充满兴趣。“但是父亲认为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课,而当时的大学并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并不支持我学化学。”在这种情况下,袁承业考取了当时很难考的经济系,可是一年学习后,他发现自己与经济学无缘。于是,在父亲的建议下,1944年袁承业考入国立药学专科学校。

“我遵循父亲教导,有机化学不能脱离实验,没有实验的有机化学是纸上谈兵。”虽然,当时学校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更没有煤气,但袁承业还是想尽办法完成实验:用木炭炉加热,高位槽盛井水作冷凝管的循环水,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当时我还有个优越的条件,就是父亲当时供职的天原化工厂化工研究所有实验室,假期我就到他那里去做实验。”也就在那时,袁承业通过实验合成了一种新的杀虫剂DDT,化学的神奇让他从此无法释手。

造原子弹攻坚克难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搞原子弹,要攻克三大技术难关。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科学院许多研究所投入攻关,上海有机所精兵强将也首先参与第一个难关的攻克。袁承业就是其中发挥过出色作用的一员。

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235,但是一般的天然铀能作为原子弹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几。首先,要把铀从矿石中冶炼出来,下一步是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就是通过氟化铀不断连续扩散,把氟化铀-235与挥发性差异微小的氟化铀238分离和浓缩出来。这是制造原子弹的头号难关。

核燃料萃取剂是用于从低品位天然铀、钍矿石中提取能级金属铀、钍的重要原料。萃取铀、钍是研制原子弹不可缺少的环节。1958年,中科院受二机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委托,向上海有机所下达研制萃取剂的任务。有机所及时部署由袁承业研究员负责,组建以陆熙炎、徐元耀、叶伟贞、施莉兰等人为研究骨干、有60多名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的攻关队伍, 分几个小组多路探索几类萃取剂的研制。

从1959年开始,经过实验室研制和实验厂中试,于1963年就向二机部的有关单位提供产品。袁承业在叶伟贞的协助下,根据我国的原料特点,创制出新型的中性磷萃取剂P350和P311。尤其是P350,它的铀、钍分离系数比国外常用的萃取剂TBP高80倍,许多技术指标均高于TBP,被用于铀、钍分离。他研究的萃取剂不仅类型齐全,而且品种系列化,后来都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源源不断满足了核燃料生产的需要。为了使萃取剂的研制与使用有机地结合,袁承业和一帮研制人员还深入到厂矿现场,观察产品的使用情况。

“提取铀用的萃取剂的研究,在当时对国防建设起了关键作用,没有它就提取不出纯铀。研制成功这种特殊萃取剂的科技人员,是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袁承业和他领导的小组。”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在发表的《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文章中这样评价。不但如此,当时二机部的领导钱三强对萃取剂在核燃料制备上的作用也给予很高评价。

袁承业因此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事业”的奖章与奖状。,作为中国科学院40名代表之一,袁承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的接见。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袁承业的人生历程中,有许许多多精彩的 篇章,莫斯科之行就像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让他在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找到了精神的榜样。

1951年9月,新中国派出第一批30名医学研究生赴原苏联留学,每人攻读一个专业,袁承业名列其中。留苏研究生送别会上周恩来总理的一番话至今响在耳畔,“你们安心去学习,三五年后回来,国家需要你们。”回忆当时的情景,袁承业满脸深情,正是这份殷殷寄语,一直鞭策着袁承业“为祖国的建设与强大多作贡献”。

“当时卫生部选派的医药专业的首批留苏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队伍,除像我这样的青年学生外,还有久经沙场、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干部,他们不但学习勤奋,而且态度和蔼可亲。”袁承业说,印象最深的是钱信忠、潘世征和涂通今三位同志。钱信忠学习保健组织、涂通今学习神经外科、潘世征学习普通外科。三年后,他们都获得了医学副博士学位。当原苏联人民得知这3位副博士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老战士时,无不为之赞叹。媒体评论说:“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走上博士之路,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在向科学文化进军中经历了又一个二万五千里的新长征。”

“这些老大哥在生活上也特别照顾我们,我清晰地记得潘世征是我们党小组长,而钱信忠是党支部书记。星期天,我们经常在一起吃饭,潘世征同志的厨艺较好,常常由他掌厨,十来个人一大桌菜,吃到最后,总让我来‘总结’把剩菜都吃光……”

在老大哥们的影响下,袁承业加倍努力,并得到了原苏联著名教授舍米亚金的青睐。在论文答辩时,研究所特意请著名教授舍米亚金院士作为其论文主要评审人。1955年,袁承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获科学副博士学位。1956年,舍米亚金院士应邀来华讲学,出于对袁承业的关心和爱护,还就袁承业的工作安排向当时的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及化工部部长提出建议。

袁承业一生热爱的就是工作,一心想为国家多作贡献。“当了院士以后,可以不受退休年龄的限制,可以继续工作,带研究生。”在袁承业看来,这是当上院士后最令他欣慰的事。

6月,中组部组织一批院士专家踏上贵州考察之旅,81岁的袁承业欣然前往。“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义不容辞。”在贵州,81岁的袁承业院士每天不辞辛苦,上矿山、下车间,与干部职工座谈研讨,中午匆匆忙忙吃一口饭,顾不上休息,下午又继续到另一个企业考察指导。“我来就是要到厂矿多跑跑,多看看,尽我所学,多留一点东西在这里。”他质朴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饮水思源,祖国与人民培养我成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理应为国家的建设和强大多作贡献。”多年来,袁承业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教育他的学生。“你为什么来这里?如果为钱、为名的话就请走开,为科学就请进来。”这是袁承业为每一位投身其下的研究生出的第一道考题。迄今为止,他已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24名。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归纳

(一)仪器的使用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加热试管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位置加热。

2.标明使用温度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滴定管。

3.“0”刻度在上边的仪器是滴定管,“0”刻度在中间的仪器是温度计,没有“0”刻度的仪器是量筒。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一道竖线,非零刻度)。

4.药品的称量:先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性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容器中),再放药品称量;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5.选择仪器时要考虑仪器的量程和精确度。如量取3.0 mL液体用10 mL量筒;量取21.20 mL高锰酸钾溶液用25 mL的酸式滴定管;配置100 mL 15%的氢氧化钠溶液用200 mL烧杯。

6.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

7.试管上的油污可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银镜用稀硝酸洗涤,久置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久置硫酸铁溶液的试剂瓶用稀盐酸洗涤等。用其他试剂洗过后都必须再用蒸馏水洗涤至既不聚集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

(二)物质分离操作

1.过滤(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

一贴、二低、三紧靠。

2.蒸发(从溶液中提取固体溶质)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立即停止加热。

3.蒸馏(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和液体)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需加瓷片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1)隔网加热冷管倾: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垫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烧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4.萃取、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和液体)

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

解释: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三)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

1.失火处理: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失火时,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土盖灭;钠、磷等着火时应用沙土盖灭。

2.浓硫酸、浓烧碱沾到皮肤上,均先用干布迅速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分别涂上稀NaHCO3溶液、硼酸溶液。

3.眼睛被酸、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并不断眨眼,一定不能揉眼;然后酸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碱用硼酸溶液淋洗;最后用生理盐水清洗。

4.汞洒在地面上,先收集然后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四)常考离子的检验

检验方法

离子

试剂

现象

注意

沉淀法

Cl-、Br-、I

AgNO3溶液和稀HNO3

白色AgCl沉淀、淡黄色AgBr沉淀、黄色AgI沉淀

SO42-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须先用稀盐酸酸化

Al3+

NaOH溶液

白色沉淀→溶解

气体法

NH4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要加热

CO32-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SO32-、HCO3、HSO3也有此现象

SO32-

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显色法

I

氯水(少量),CCl4

下层为紫色

Fe2+

先加KSCN溶液,再滴氯水

先是无变化,滴氯水后溶液变血红色

Fe3+

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Na+、K

铂丝和稀盐酸

火焰为黄色、紫色

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

(五)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

装置类型

发生装置图

适用气体

注意事项

固体与固体,加热

#FormatImgID_0#

NH3、O2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③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再固定加强热

固(或液)体与液体,加热

#FormatImgID_1#

Cl2

①烧瓶加热时要隔石棉网;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内要加碎瓷片

固(或液)体与液体,不加热

#FormatImgID_2#

H2、CO2、SO2、NO、NO2、O2、NH3

①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气密性,又可以控制生成气体的速率和量;

②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六)化学实验中的5个“标志”

1.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内壁附有均匀水膜,不挂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滴入最后一滴液体后溶液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志是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按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均无液体渗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志是平视时,视线、刻度线与液面凹面相齐。

5.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七)20个重要的实验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生成。

2.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

5.新制氯水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呈无色。

6.新制氯水中加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7.湿润的淀粉-KI试纸遇氯气:试纸变蓝。

8.氯气遇到湿润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9.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10.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11.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1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白烟产生。

14.加热(研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15.加热氯化铵:在试管口附近有白色晶体产生。

16.无色试剂瓶中长期放置浓硝酸:瓶中液面上部显红棕色,浓硝酸呈黄色。

17.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剧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8.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泡,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19.向含Fe2+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

20.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篇3: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

蒋锡夔院士192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

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1952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凯劳格公司任研究员。1955年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美国工作期间,蒋锡夔发明了氟烯与三氧化硫反应合成磺内酯的新反应,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回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蒋锡夔主要致力于国防建设氟材料的研制工作,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氟橡胶、氟塑料,为祖国的国防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物理有机化学领域,尤其是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和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19、),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功臣(20),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基础教育 中西合璧

1926年9月5日,蒋锡夔出生在上海。蒋家原来在南京城里是一个富裕的大家庭,自称“金陵蒋氏”。在晚清末年,蒋氏家族从南京迁往上海。他们在上海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并且一直经营到20世纪30年代,这是整个蒋氏家族事业最旺盛的时期。

出生在一个殷实富足的家庭里,蒋锡夔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作为国学家、诗人的父亲蒋国榜一直以孔子思想和传统的道德观念来教育蒋锡夔,而曾经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教育工作者的母亲冯乌孝女士则为儿子精心挑选了上海当时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特色学校。这些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又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兼有中西方两种教育理念的学校里培养成长起来的蒋锡夔犹如一只雏燕,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展翅翱翔积聚能量。

1943年9月,蒋锡夔由圣约翰大学附中考入圣约翰大学化学系。青年时代的蒋锡夔充满了理想和抱负,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人生信念:一生追求“真、善、美”。 1947年夏,蒋锡夔被圣约翰大学授予特等荣誉学士学位,并留校做助教。1948年7月31日,蒋锡夔收到了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大学提供给他奖学金的信函。

1948年9月,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海上航行,蒋锡夔终于抵达美国旧金山,又辗转到达西雅图。从此,开始了他在华盛顿大学化学系长达4年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

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蒋锡夔进入了化学系著名的物理有机化学家道本(Hyp J.Dauben,Jr.)教授的实验室,在道本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当时,蒋锡夔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二环辛四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主要研究这些化合物是否遵循“休克尔定律(Hückel’s Rule)”。

仅仅通过3年多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蒋锡夔就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道本教授对蒋锡夔的这篇博士论文及其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曾经感慨地对一位美国学生说:“看看,一个中国学生竟可以写出如此优秀的论文!”

195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禁止在美国学习理、工、农、医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无奈之下,蒋锡夔进入了一家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凯劳格公司,开展三氟氯乙烯合成方法的改进工作。经过多次探索性实验,蒋锡夔等发明了在水中加入少量水溶性添加剂用来代替甲醇作为溶剂的方法。工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凯劳格公司立即申请了美国专利。

1953年,应邀前来凯劳格公司作报告的著名有机氟化学家米勒(William T. Miller)教授提出,缺电性的全氟或多氟烯烃(如四氟乙烯)只能与亲核试剂反应。对此论断, 蒋锡夔表示怀疑。他认为,如果用一个缺电性更强的试剂进攻全氟或多氟烯烃,就有可能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蒋锡夔详细地设计了实验方案并立即开始实验。当时,凯劳格公司没有四氟乙烯,蒋锡夔就用三氟氯乙烯与强亲电性的三氧化硫反应,很快就得到加成产物三氟氯乙烯磺内酯。这个实验结果与他在设计方案中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蒋锡夔用实验证明了全氟和多氟烯烃与三氧化硫可以发生一种新的反应,从而得到稳定的新型化合物β-磺内酯。这是从反应机理的概念出发 “发明”一个反应的典型例子。因此,蒋锡夔成为凯劳格公司的“功臣”,他再一次获得了美国专利,并于1965年正式获得授权。这一反应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成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一反应,后来被由豪本·韦尔(Houben Weyl)所著的著名权威性有机化学丛书《有机化学方法》(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所收录。

自力更生 为国争光

1955年底,蒋锡夔和一批留美留学生一起,冲破美国政府的层层阻挠,终于回到了祖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室,蒋锡夔负责一个氟化学研究小组,主要开展有机氟的研究工作。

氟橡胶,作为“两弹一星”必不可少的新型材料,它比一般的橡胶材料更耐高温、耐低温,还具有抗化学腐蚀、高绝缘、难燃、耐候性好、低摩擦系数和不粘等优良性能。当时,氟橡胶是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非常急需的特种材料,是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第一禁运的物品。为了自行研制氟橡胶制品,蒋锡夔临危受命,成为新成立的氟橡胶课题组组长。该课题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合成出全氟丙稀和偏氟乙烯(1,2—二氟乙烯)作为单体,为后面的聚合提供原料来源。由于蒋锡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机反应机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他带领课题组分别确立了两条合成路线,还大胆地提出以其中的某一条路线作为重点加以试验。通过5个月的反复试验,他们合成出了单体原料——全氟丙烯和偏氟乙烯。紧接着,聚合反应的试验工作开始了。又经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蒋锡夔课题组研制出了一块白色的氟橡胶样品。

接下来,更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试管中的氟橡胶样品转变成真正的军工产品氟橡胶。从1959年7月起,中国最前沿的科研单位包括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等,纷纷派遣科研人员与上海有机氟化工厂的生产技术人员一起,全力以赴在上海大搞技术攻关。在蒋锡夔和胡亚东等人的带领下,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奋力拼搏,军工产品氟橡胶1号最终研制成功了。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1963年7月,蒋锡夔与陈庆云(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等氟橡胶课题组的一批科研骨干调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他们相继参与并研制出了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的F46、四氟乙烯与乙烯共聚的FS40、四氟乙烯与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的F246等。这些新产品都是当时中国发展原子能工业以及研制导弹和火箭等所必需的原料,也是国防科工委相继给上海有机所下达的军工研发任务。在回国后的前中,蒋锡夔主要致力于3种氟橡胶的实验室阶段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1966年,蒋锡夔获得了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证书。此外,他还致力于氟塑料的研究工作,其中的耐开裂氟塑料FS-46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79年国防科委颁发的二等奖。

经历磨炼 锻炼意志

1964年的秋末冬初,蒋锡夔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派送到上海社会主义学院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后来,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蒋锡夔被列为重点清理对象,与有机所的一批老科学家一起被拘禁在实验大楼的地下室,进行隔离审查。在此期间,蒋锡夔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由于长时间被迫在脖子上挂着重物“接受改造”,他的颈椎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导致他到了晚年行走越来越困难,最终失去了行走能力。

1970年底,蒋锡夔的父亲蒋国榜病重,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蒋国榜把儿子叫到病床边,用断断续续的话语问道:“在‘’中你吃了那么多的苦,有没有后悔当初父母让你回国?”蒋锡夔心平气和地回答父亲说:“选择回到祖国,为祖国效力,没什么可后悔的。”听了儿子的这番话,父亲很是欣慰。不久,蒋锡夔的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在“”期间那段噩梦般的日子里,无论遭受何种折磨,蒋锡夔都坚决不承认那些强加在自己头上的莫须有的罪状。“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由于蒋锡夔具有这样一份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他才能够在逆境中坚持开展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这一切,为他后来能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成为国际上一流的物理有机化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潜心科研 成果辉煌 蒋锡夔始终认为,基础理论研究要撇开应用的束缚。1978年,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重返科研岗位的蒋锡夔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主要开展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1981年,蒋锡夔的研究生范伟强在做长链酯水解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一个不符合有机化学一般规律的实验现象,为此,他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蒋锡夔敏锐地意识到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一片未知的研究领域,于是他要求范伟强进一步研究美国Emory 大学门格教授(F. Menger)所提出的“一些长链分子在水中有簇集现象”的问题。从此,课题组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疏水亲脂相互作用造成的有机分子簇集和自卷。在以后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蒋锡夔带领课题组的全体科研人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后来成为蒋锡夔等人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重要成果之一。

早在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蒋锡夔就对当时国际上争议较大的极性因素是否对氟烯烃自由基加成反应定位选择性问题颇为关注。多年来,他一直对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对这一领域的问题有所思考。1981年,物理有机研究室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研究条件,因此蒋锡夔开始与计国桢一起开展自由基领域的研究工作。当时,蒋锡夔的研究生于崇曦正在作三氟苯乙烯方面的研究。在实验中蒋锡夔他们发现,三氟苯乙烯可以高选择性地二聚形成四元环化合物。由此,他们确立了一个研究自由基取代基效应的理想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成员从这类体系的二聚反应动力学角度出发,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反映取代基的自旋离域能力的参数。到了1990年,他们已经做了几十个取代基的研究,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验数据。1992年,他们终于建立起了一套近乎完美又可靠的自由基自旋离域效应参数σJJ.(JJ分别代表蒋锡夔和计国桢两人姓氏中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并且将他们的研究工作成果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性期刊美国《有机化学杂志》上。这篇论文,被《有机化学杂志》的评审人评价为“自由基化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这一研究成果很好地解决了在自由基化学领域长期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国际上很多自由基化学家都相当认可蒋锡夔和计国桢他们的这项研究工作,好多人至今还在应用这套参数作关于结构和性能的相关分析。

1982年,蒋锡夔等人关于有机氟化学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此后,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蒋锡夔带领他的课题组在自由基化学和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20,在连续空缺4届之后,蒋锡夔课题组关于“物理有机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当年唯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

几十年来,蒋锡夔一直接受中西方两种思想文化的教育,因此在他的科研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蒋锡夔提出了“有机整体、动态多因素分析”的科学思想。他认为,在科研工作中,关键是必须运用全部已知的正确的基本概念和信息,对某一个问题或事实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而决不能主观地预先指定某一因素为“主要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要有“动态的有机总体的概念”。他还进一步指出,讨论或论述任何一个概念,包括“科学思想方法”的概念,首先要有明确而严格的定义,它必须建立在经严格科学证明的正确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

蒋锡夔在科研工作中经常对他的研究生说: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某一个新发现,不仅需要寻找更多的旁证去支持它,而且首先需要的是去怀疑它,甚至设计一些实验去考验它、否定它。也就是说,在进行科学的判断或分析时,要从“小我”中解放出来,避免把“小我”牵扯到科学研究和分析中去。这也正是蒋锡夔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此,他强调,作为一名一流的科学家既要有坚持真理的决心,又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蒋锡夔一贯认为,一个科学家的“德”比他的“才”更重要,他把“道德为人之本”或“以德为先”作为宗旨和言行标准。蒋锡夔所强调的以德为先,不仅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包含着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从不追求发表科研文章的数量,而是强调要保证科研文章的质量,强调科学工作者要为科学事业献身、为祖国荣誉献身。

在5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蒋锡夔都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准则。他把人生目标和工作目标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

高考化学最容易丢分的30个地方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也要分清楚。

3、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4、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5、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6、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10、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

11、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2、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不写C(HCl),失分。

1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标况下,将20L氨气溶解在1L水中,……)

14、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

15、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16、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7、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8、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①分子式写错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错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19、推断题。请注意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考虑(全面,综合)。

20、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专门看。

21、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22、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23、mA(s)+nB(g),pC(l)+q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24、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25、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

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化学用语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如,“酯化”不能写成“脂化”,“羧基”不能写成“酸基”。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水”、缩聚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小分子”。错把环烯或环二烯、杂环(含非碳原子环)当作苯环。

26、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27、化学考题难易结合,波浪型发展。决不能认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难题或较难题中一定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28、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10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

29、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30、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先做一卷,后做二卷。

篇4: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邢其毅

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邢其毅

1911年11月24日 出生于天津市(原籍贵州省贵阳市)。

1933年 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

1933-1936年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6-1937年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维兰德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37-1941年 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44-1946年 在新四军华中军医大学任教。

1946-1949年 在北京大学农化系和化学系任教授,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0-1952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

1952-2002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2年 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1962年 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78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至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并兼任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和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4年 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届专业组顾问。

1986年 当选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

2002年11月4日 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

邢先生在数十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一向重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他主持的重大基金项目,对于发掘天然药物宝库、开发先导药物与新药筛选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有机反应机理、分子结构测定方法和立体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邢先生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邢先生既是造诣深厚的有机化学家,也是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他数十年潜心教学研究,对我国高等化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理论和实验的关系、中学教育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以及公民全面素质教育等问题,都提出过许多看法和建议。同时,他身体力行,几十年耕耘于课堂和实验室。他编著的《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简明教程》是教育部最早指定的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他主持撰写的《基础有机化学》是一部综合反映现代有机化学的教科书,对于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具有广泛影响。这些著作滋育了几代化学家的成长。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邢其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4日20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邢其毅先生一生忠诚爱国,追求真理,光明磊落,是楷模学界的一代宗师。

化学工艺流程答题规律总结

一、【考点分析】

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

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

(一)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盐。

⑤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和组成,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和石灰石。

(二)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值的控制。

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

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

1)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2)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原理:CuO、Cu(OH)2、Cu2(OH)2CO3与H+反应,使溶液中H+浓度减小,PH上升)。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物质的水解,提高产率

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由题意而定)

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

重结晶是利用固体物质均能溶于水,且在水中溶解度差异较大的一种除杂质方法。

②过滤——固、液分离

③蒸馏——液、液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

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四)常见名词

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水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四、【常见文字叙述方法】

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注意: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没有完整概括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审题要抓住关键,如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并注意配平。

五、【难点解析】

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 。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 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 和少量NaCl。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 ,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 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 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 、Al2O3 、MgO、CuO;而像Al2 (SO4 )3 、NaAlO2 、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OH)3 、H2SO4 、NaHCO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SO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2、寻找在制备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制备原理,从中了解流程图。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会发现,大多数题目都会给出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但一般会涉及到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操作。所以在明确了实验目的之后,再写出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观察有没有副产品,如果有,剩余的步骤就是分离提纯了。

3、注意外界条件对工艺流程的影响 在很多流程图的题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出现,不同的工艺对物质反应的温度或压强有不同的要求,它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却都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的关键所在,也是命题专家们经常要考察学生的地方。对外界条件的分析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这里主要说一说温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形式来考察学生:

①趁热过滤(或冰水洗涤)的目的: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或升温时会溶解)而带入新的杂质;

②冰水中反应或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③反应中采取加热措施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

④如果题目中要求温度控制在具体的一个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a、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将CO2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NaHCO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3分解。而在Br2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控制在80-90℃,目的就是要使Br2挥发出来而又减少水蒸气混入Br2中。

b、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如工业合成氨或工业SO2氧化为SO3时,选择的温度是500℃左右,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c、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原因是就是在140℃时会有乙醚产生。

d、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

以上有关温度的总结只能说是有这种可能来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第Ⅱ部分

一、答题规律:

(1)增大原料浸出率(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措施: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气体的流速(浓度、压强),增大气液或固液接触面积

(2)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一般是有利于生成物生成的方向)移动

(3)温度不高于××℃的原因适当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造成挥发(如浓硝酸);分解(如H2O2、NH4HCO3);氧化(如Na2SO3);促进水解(如AlCl3)等,影响产品的生成,造成浪费

(4)从滤液中提取一般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冰水洗、热水洗、乙醇洗)、干燥】

(5)从滤液中提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或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洗涤、干燥)

(6)溶液配制、灼烧、蒸发、过滤用到的仪器(“仪器”可以换另一种方式来考察,如: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仪器等)

(7)控制某反应的pH值使某些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调节pH所用试剂为主要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碳酸盐、碱,以避免引入新的杂质;pH分离时的范围确定、范围过小的后果<导致某离子沉淀不完全>或过大的后果<导致主要离子开始沉淀>)

(8)减压蒸馏(减压蒸发)的原因: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如H2O2、浓硝酸、NH4HCO3)受热分解挥发

(9)检验溶液中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对应的沉淀剂(必要时先加酸酸化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若无沉淀生成,则离子沉淀完全(写出详细的操作、现象、结论)

(10)洗涤沉淀: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11)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某试剂,若……,则沉淀洗涤干净(写出详细的操作、现象、结论)

(12)洗涤的目的:除掉附着在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13)冰水洗涤的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14)乙醇洗涤的目的: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得到较干燥的产物

(15)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某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AlCl3溶液时为获得AlCl3需在HCl气流中进行

(16)事先煮沸溶液的原因: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如氧气)防止某物质被氧化

(17)控制PH可以抑制或促进物质的水解

二、常考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加入过量硫酸,边加硫酸边搅拌

2、如何提高吸收液和SO2反应速率:

答: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吸收液或NaClO3的浓度、增大SO2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或搅拌

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

答: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

答: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沉淀洗涤操作:

答:往漏斗中(工业上改为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7、检验沉淀Fe(OH)3是否洗涤干净(含SO42-):

答: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

8、如何从MgCl2·6H2O中得到无水MgCl2:

答: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

9、①直接加热MgCl2·6H2O易得到Mg(OH)Cl的方程式;②加热LnCl3·6H2O生成LnOCl的方程式

答:①MgCl2·6H2O==△==Mg(OH)Cl+MgO+HCl+5H2O;②(加氯化铵抑制其水解)LnCl3·nH2O==△==Ln(OH)3+3HCl+(n-3)H2O

10、CuCl2中混有Fe3+加何种试剂调pH值:

答:CuO、Cu(OH)2、CuCO3、Cu2(OH)2CO3。原因:加CuO消耗溶液中的H+的,促进Fe3+的水解,生成Fe(OH)3沉淀析出

11、调pH值使得Cu2+(4.7-6.2)中的Fe3+(2.1~3.2)沉淀,pH值范围是:

答:3.2-4.7。原因:调节溶液的pH值至3.2~4.7,使Fe3+全部以F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而Cu2+不沉淀,且不会引入新杂质

12、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操作:

答:重结晶

13、趁热过滤的原因即操作:

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操作: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

14、水浴加热的好处:

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

15、减压蒸发(小心烘干):

答:常压蒸发温度过高,××易分解;或者减压蒸发降低了蒸发温度,可以防止××分解

16、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

答: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

17、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酒精灯等

答:蒸发皿、玻璃棒。还有取蒸发皿用坩埚钳

18、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答: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19、检验NH4+的方法是:

答:取××少许,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注意方法与操作的差别)

20、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

答:过滤,洗涤,干燥,(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21、“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

答: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

22、苯甲酸的重结晶中粗苯甲酸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的目的:

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

23、加NaCl固体减低了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原因:

答:Na+浓度显著增加抑止了过碳酸钠的溶解

24、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答: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沉淀完全。

25、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是:

答:滴入少量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或加NaOH,根据情况而定)

小学生300字作文优秀

草原说课稿

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

小学语文公开课方案

辽阔的草原说课稿

让语文课堂美一点(网友来稿)

苏教版草原说课稿

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管理观论文

让美走进学生网页作品论文

学区课题结题会主持词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纪育沣(合集4篇)】相关文章:

课题结题申请书2022-07-22

听课记录评语2022-06-29

公开课评语2022-08-18

课题结题自我鉴定书2023-04-01

人教版高中物理复习提纲有哪些2022-09-25

介绍故宫博物院导游词2023-10-30

高分子专业自荐信2022-07-30

概貌通讯范文2023-02-1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案设计2022-12-11

商务外语云课程的构成、特点、理念与实践2022-05-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