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整理11篇))由网友“嗜甜成瘾”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
长期以来,人们把对语文的学习戏称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课堂时间没少花,收效却不大。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知识和能力双丰收?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面对教育改革,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教与学必须与时俱进,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把音乐、美术引进课堂,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下面就我个人实际教学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五个“重视”。
一、重视读。
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不同角色,以打擂台的.形式,看哪个组语气把握得好、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具体、动作语言到位。从课堂反应来看,大家积极性很高,兴趣也甚浓,精彩的“表演”还赢得了阵阵掌声,达到了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创新的教学理念。
二、重视画。
如我们品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使至塞上》,称它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让学生理解深刻,感悟诗情画意,就让学生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描绘出来,真正实现了在“画”中学、在乐中学。
三、重视做。
语文课不像理化课那样操作性强,但动手做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动手做模型,既可以抓住书中问题的关键,也可以通过动手做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挑战精神。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鼓励学生用筷子和橡皮筋来做桥的模型,教室变成展厅,气氛异常活跃。有的模型虽坚固,但美观不足;有的外观不错,又不够坚固;有的模型用料特多,光橡皮筋就用了十扎,可谓奢侈。最后经大家打分,我班刘江同学的模型获优秀奖,也被命名为“未来桥梁专家”。这个方法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征,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重视演。
如我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指导学生演出了课本剧――谁之过。讲台变舞台,学生变演员,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演,并配上音乐,课堂气氛积极热烈。大家明白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女之间、人与人之间友谊的重要,批评了家长重金钱轻友谊的错误作风,既很好地挖掘了主题又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五、重视练。
如我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就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如下作业:1.镰刀头羊组织了这次成功的飞渡,对羚羊们说了三次羊语,试把它译成汉语。2.野生动物我们要加以保护,请你设计三条广告语,呼吁全社会来关爱、保护野生动物。这些练习的设计,学生兴趣很高,精心完成,有效地巩固了课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要我们不懈地探索和大胆创新,语文教学就不再会是空架子,学生的学也不会是雾里看花,一定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篇2:语文课堂也可以生动活泼
语文课堂也可以生动活泼
语文课堂也可以生动活泼――延伸《玩出了名堂》教学的思考
如今的语文已不再仅仅局限语文课本上的那点内容,更不是老一套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式的课堂模式所能涵盖得了的。现代语文课堂,时时洋溢着智慧的火花,热烈而蕴藉,哪里还是万马齐喑,简直是语言的殿堂!在《玩出了名堂》一课的课堂教学上,充分展示现代语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美感作用,体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习细腻情感的关怀,所以说语文课堂,也是可以生动活泼、美丽多姿的!具体表现在――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美丽多姿。多媒体课件色彩亮丽,它把活动的形象,逼真的音响和变化的情景,多方面地展示给学生,同时用快捷而迅速的方式增加课堂信息的传输量,加大教学密度,学生在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愉悦的同时,他们的各种感官也受到了美的刺激,这有助于他们智慧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关注力,激发思维,调动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就《玩出了名堂》一课而言,学生对于显微镜与微生物的知识了解并不多,温老师以实物与课件呈现了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能立体化地构建课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习对文本的学习;如在讲《黄鹤楼送别》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江河、杨柳、海鸥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上用Flash制作了几个可以自由活动的船,让它们漂浮在河面上,与此同时,舒缓的音乐相伴始终,动情的导入语相应话出,此情此景,课之示详,浓浓的情已铺垫而就。学生在为之惊喜的同时,积极地投身到对诗文深入的品味与思考中,课堂中始终洋溢着美丽、深情的主调,学生对李白当时的心境理解得那样深刻,主题抓得如此准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这是以前的语文课堂中所难以实现的,比教师生搬硬套地讲解课文要省力、形象得多,学生不仅能将这种情感形象化,而且能起到眼到心到,感知深切的效果。
二、课堂上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美丽多姿。《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大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有的习惯听觉学习,有的习惯视觉学习,有的喜欢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小组讨论学习,有的喜欢模仿文中人物语调神态,甚至摇头晃脑式的学习等等。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在课堂上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任自己的思绪自由飞翔。如在《玩出了名堂》教学中,老师问学生:“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台显微镜,其中最为精致的一台能把物体放大300倍。在列文虎克的基础上,后来人们还发明了许多先进的显微镜,请看(幻灯展示显微镜)此时此刻,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什么吗?是啊!列文虎克在玩中不断地为人类贡献着,借助他自己发明的显微镜,他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而站在列文?虎克的角度中道出“发现”,老师并没有在此问题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再如学习《推敲》一课,当读到贾岛在毛驴上吟诗时,有些学生边读课文边模仿贾岛的神情举止,入木三分地再现了贾岛沉思、投入的形象,还有些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现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但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都能起到领悟贾岛创作精神的作用,这一领悟,绝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深入学生内心并能引起触动的,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他们的见解和主张,鼓励他们质疑创新,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快乐学习,全面提高各种能力。
三、课堂上师生关系保持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应由“司令型”转向“服务型”,把学生看作是需要提供特殊服务的特殊顾客,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教师就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现代语文课堂是个自由、民主、以学生为主体的大课堂,课堂上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爱上自己的课,又如何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老师眼中我是好学生。在《玩出了名堂》教学中,老师在导入问题中不落俗套,而是将课堂拉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同学们,喜欢玩吗?我也很喜欢,平时会玩些什么呢?”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立即变得活跃起来。再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时,为了激发学生有表情的朗读课文,老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捂住老师的耳朵,用眼睛看学生的表情评价学生的读,又让学生上台捂住老师的眼,用耳朵听学生的朗读评价学生的.表情。无论方法如何,老师和学生这样平等交往就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确实活跃生动,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气氛下提高朗读能力。要想课堂上师生关系平等,教师还要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之中,与他们交换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朋友般的关系,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常问:“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遇到“差生”朗读课文而读不通时,我们要一次次的鼓励,激发学生的信心,我们要明白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道理。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就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们才能精神抖擞,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现在,我们不要说语文课堂有如死水一潭了,只要我们肯花心思,语文课堂会有更多的色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有更大的变化,他们的思维会变得积极活跃,课堂会显得多姿美丽,我们也会为学生个情的张扬挥洒而激动不已,学生也会为自己的独特见解而欢呼雀跃。
为人师者,老师是课堂的设计师,老师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一切的感觉器官,就要在趣味盎然中呼唤学生的智慧,启开其思维的闸门,让课堂活泼起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充分的激励和鼓舞,让他们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舒展!因为,语文课堂也可以生动活泼、美丽多姿!
篇3:生动活泼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生动活泼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摘 要: 生动活泼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文章就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展开论述,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幽默教学;放手发动学生;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心境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生动活泼 灵魂
“让学生主动发展”是义务教育课标的理念之一。所谓让学生主动发展,即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他们能积极地、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和各项活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愉快地学习。在语文课堂教育实践中,根据文体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可以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好一篇课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极为重要。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如教学《故宫博物院》时,绝大多数同学未到过故宫博物院。课文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自然而然地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随着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故宫博物院导游篇的画面的展开,加上旁白娓娓动听的介绍,学生仿佛步入了故宫,看到了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学生由境生情,十分激动,在多媒体课件营造的氛围中,学得认真,读得情深,效果好。
(二)实地考察与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例如,教《中国石拱桥》时,抓住教学重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方法的运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注意家乡桥的特征。把学生4―6人分为一小组,每小组设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并做好记录,实地考察家乡的桥梁时,注意安全。开展实地考察活动的目的:1.观察家乡的桥,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知识。2.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查找资料的习惯,掌握做知识卡片和小档案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写好观察报告,并附上活动的照片。
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交流各自小组的观察报告,展示活动照片,然后引导学生与课文相对照,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又动心,参与心理得到满足,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课本剧表演。
在教学《皇帝的新衣》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小孩分角色表演,要求表演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表演后,学生兴致很高,很快就归纳出了这篇寓言故事的讽刺寓意。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了主体作用,比“满堂灌”效果好得多。
二、幽默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幽默能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使学生由变苦学为乐学。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其中不乏幽默之作。教学中可挖掘片断,即兴发挥。
鲁迅的文章向来以幽默讽刺见长。《藤野先生》一文即是如此。文中对异国风光下“清国留学生”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丑态,以樱花之美来反衬。文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宛如小姑娘发髻”的夸张增添了幽默诙谐的情调。“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的细节描写更描绘出这群人以丑为美、令人作呕的丑态和麻木不仁的灵魂。在幽默之中凸显了鲁迅的失望、辛酸之情。
又如教学《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课时,老师从教室门口走入,学生一愣:老师的屁股后面怎么拖了一条长长的尾巴?然后爆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授课教师利用道具,生动地展示了“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时的状态,从而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利用道具,让学生在忍俊不禁、哄然大笑中体味到尾巴的意义,此乃幽默的力量之所在,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三、放手学生,积极参与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怎么上呢?往往是大家各唱各的调,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照搬照抄,这就给广大第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平时上这一类型的活动课时,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在《爱莲说》之后安排了这节主题为“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课堂上,我首先把握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即: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含义,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自主搜集、整理各种莲的知识,合作探究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含义。课堂上教学步骤如下:美图欣赏,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莲花美图,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课堂所安排的内容紧紧围绕“莲”进行,比较精炼。
课堂围绕图片欣赏、介绍莲与佛教的关系、古人描写莲的诗句、古人吟诵莲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留得残荷听雨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读诗、吟诵(《采莲曲》《西洲曲》)、学习莲花的意义象征、问题探究、指导写作学习等方面展开。
在合作探究环节,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午时莲是福建福安白云山的特色景观之一,是水生草本睡莲科。向午开,浮水面,傍晚花合,沉入水中,花蕊复瓣白色,花芯金黄色,白里衬黄,且小巧玲珑。每年的谷雨至立冬前每一天的巳午未三个时辰就露出水面开放着皑皑白花,夜间含苞躲进水中,第二天再次伸出水面怒放,表现出专一与自爱的坚贞风格。
师:同学们知道吗?福安的廉村,是开闽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时宰相李林甫弄权,东宫官受冷遇,薛令之愤懑不平,告老还乡;唐肃宗即位后,感念昔日师生之谊,旨召薛令之入朝,是时薛今之已去世。为嘉许他的廉洁清正,肃宗敕封他所在村为“廉村”,水为“廉水”,岭为“廉岭”。莲,廉谐音;如今,廉村已成为福建省廉政建设德育基地;我们漫步在廉村那用鹅卵石铺就的幽长的古道上,去寻觅那千年前薛令之时代历史的足迹…… 由于课前学生预习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准备充分,部分小组学生去福建福安白云山观赏午时莲,在课堂上展示拍摄的午时莲照片,也有部分小组学生去廉村参观过,纷纷站起来谈廉村之行的感想,在合作探究环节,师生互动,学生发言踊跃,气氛活跃。
本课教学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以语言的学习与品味为本课重点。这节课虽有图片的赏析、莲文化知识的介绍,有学生的开心答题,但一切还是围绕语文教学进行的。其中占较大分量的是莲文化知识的介绍。这就确立了这节课的性质是一节语文课,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己任,以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如对莲花的意义象征,就是对学生进行熏陶与培养,就是进行为人处世态度的教育。欣赏美图通过配乐欣赏的形式进行,其实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其中。在背诵诗词的过程中安排抢答比赛环节,学生兴趣极高。在师生互动时,学生非常投入,笑声不断,能够感悟莲文化所传达出的内涵。
这堂课注重学习的综合性,符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对各科知识的整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能把抓好这种课型的核心要素,切实从语文学科出发,注重学习的综合性。从学习目标看: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从学习内容看,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绘画、建筑、雕塑等)的综合;从学习方式看,既有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又有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的结合,有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强调学生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体现了语文实践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能努力搭建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人际沟通和合作的良好平台,使学生既发挥自主性,又注重合作,从而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四、注意学生心境的培养
从现代心理学研究来看,人类信息的接收与传递与心境关系重大。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活跃,产生兴奋点,从而形成人的良好心境,使人的大脑皮层活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乐于参与创造,形成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心理潜力;反之,心境不好,人的大脑皮层形成郁结,从而抑制人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低于平常的思维水准。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心境。
鼓励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鼓励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进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鼓励的形式多种多样,一句赞赏的话,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一道关注的目光等,都会使学生感觉比喝了蜂蜜还甜,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的内心会为之震动,这就成了他(她)走向成功的转折点。
篇4: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我们应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枯燥无味、毫无生趣的教学现状,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充满激情,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歌声带学生进入课堂
有人说:“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的确,艺术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在教学的环节里插入恰当的艺术内容,对人的思想、行为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音乐常常引起心灵的共鸣、“孵化”有效的课堂,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滋养液”。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案的预设路径,而是随着教学氛围和情境变化,敏锐地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创造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内容充实、形式鲜活、意蕴丰厚、潜力勃发的课堂新局面。比如在课前让学生唱唱歌可以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像《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真心英雄》等歌曲能以其美妙动听的旋律和健康向上的歌词深深地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因此,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唱首歌,或集体齐唱,或个人独唱,或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来缓冲学生因课间活动所造成的过度兴奋的状态,消除课前几分钟混乱、吵杂的局面,在一片旋律优美的歌声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对自我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为进入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好心理准备。如学习《背影》这一内容时,我播放了刘和刚的《父亲》这首歌曲,首先唤起了大家对父亲敬重和爱戴的情感,再加上贴切的举例,课堂上的理解与讨论就更亲切感人,学生们在自然情感的交流中开始领悟感恩的道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音乐,似汩汩清泉,流进师生的心田;又如缕缕芳香,浸入师生的`灵魂。这样一来,不仅为即将进行的教学环节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也自然影响和感染着老师的课堂情绪,教师只要心情愉悦,心境处于最佳状态,上课定有超常之举。
二、让幽默和欢乐感染课堂
我们都知道,交际场合中需要幽默,一句诙谐的话语不仅能够带来欢乐,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而且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弥合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从而增进友谊、获得信任。其实,课堂上也需要幽默。讲课时,教师若能适时地穿插一些恰当的小幽默,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许多老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上课时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呈现给学生的总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枯燥的语言,古板的眼”。
可想而知,学生在如此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其兴趣又从何而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妨对学生进行微笑“服务”,不妨在教学中渗透人生理念,不妨讲个笑话、来点幽默,这样将有助于积极课堂教学环境的建立。记得上初中时,有一位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每当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准备捣乱课堂纪律时,他不是大声呵斥,而是手握粉笔,以小指为圆心,在黑板的右下角画一个圆,点上眼睛、鼻子、嘴,最后在旁边写上这个学生的名字,此时,学生们都开怀大笑,老师也会心一笑继续进行教学,师生在笑声中轻松地上完了一节课,并且学生又期盼着第二天数学课的到来,教学效果不言自明。数学课尚且如此,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有什么理由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呢?
三、让尊重和宽容激励课堂
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尊重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当学生的思想正在熊熊燃烧时,教师不能为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扑灭学生的思想火焰。”不管学生的发言是精彩还是拙劣、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全面还是偏激、是成熟还是幼稚,或者说对于学生所有的发言,老师都要能够以宽容尊重的心态接受并欣赏学生的见解。如果学生的见解是自己希望听到的,老师要充分地予以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是拙劣、幼稚、偏激抑或错误的,老师则要将其视为一种资源而加以开发利用。记得学校组织的一次语文观摩教学中,当授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踊跃发言,授课教师认为问题比较简单,就提问不举手的学生。可是出乎教师意料,提问了三四个学生都回答不上,“颜面”扫地的教师大骂学生是“一教室的猴子”,之后,没有一个学生敢举手发言了,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一个孩子一无所知、不明真情地走进教室,并愿意承认和公开自己的无知,以期获取知识时,由于教师不当的言语或方式,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以启齿自己的无知。听说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女教师,怀着满腔热情督促学生背诵课文,偏偏个别男生背不熟练,“恨铁不成钢”的教师破口大骂:“笨蛋,超级笨蛋!”“朽木不可雕也!”长此以往,这些所谓的“朽木”也就不愿意“雕”自己了!教师的语言是一把无形的刀,它扼杀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更是学生的一生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因,是心灵的活力,如果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愿望,那么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将爱心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让阳光温暖每一个心灵,让宽容和激励像雨露一样滋润课堂中的每一个花朵。“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个体差异显著的学生呢!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得满分,只要他们言之成理,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歌声、幽默、尊重和宽容走进课堂,以灵活多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新奇、愉悦、宽松、自主的学习状态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篇5:让语文课堂更加
綦江县石角镇新民中心小学 蔡洪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新课程让教师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学习的课堂,一个让学生能尽情发挥、展示才能,有能学到知识的课堂、一个更加实用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 知识 实用
场景一:某市级赛课现场,一位执教《背影》的教师,特地穿一件长袍马褂到教室,引得学生哄笑不已,后又两手扒住黑板上的边框作上爬状,仿佛文中父亲翻越火车月台时的艰难情状,这并不高明的表演,只让学生觉得老师好玩和有趣,根本没有实用性可言。
场景二:某君讲《故乡》时,从头至尾表演起杨二嫂的卖弄风情、尖酸刻薄,闰土的呆滞恭敬,至于环境渲染的特色,人物对照的匠心则全给这手舞足蹈冲淡了,冲散了。
场景三:有一青年才俊教学《雷电颂》,在朗读那大段的独白时,全身颤动,双目圆睁,末了仿效京戏舞台上人物把头连旋好几圈,直累得头晕眼花、气喘吁吁为止。
以上种种,集中展示了目前在我们层层级级的语文教学大奖赛、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中的突出现象,课堂中花样翻新的教学技巧,精美的课件满天飞、老师学生上窜下跳,令人“热血沸腾”,让人瞠目结舌,回过头仔细研究,在这些课堂中真正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实在太少。卞幼平老师曾在《江苏教育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对这以上这三类课作了归类:一是做作表演式;二是放胆演剧式;三是即兴发挥式。在我看来这三类课概括起来一个词,即“做秀”,华而不实,没有实用性。让这些“做秀”课到处示范、展示,去 “秀一把”,其副作用是不会小的。长期下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一天天好起来吗?
面对现实,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今天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精力和时间真正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放在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研究上,在语文教学的“实功”上多琢磨,在学生学习的“实效”上动脑筋,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实用。
一、教师素质要提高
“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 ”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课堂中,一位优秀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风度、自信的讲解、流利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所用这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些会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增加心里暗示(接受教师)并专注于教师的讲授,很多名师就是这样,如魏书生、王崧舟、张思明老师等,他们就要个人很高的个人魅力和素质。当然这种个人魅力和素质源于教师的秉性修养、知识储备、业务水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时间的洗礼,才能逐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二、学生发展要关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现状、技能水平情况等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处于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了解清楚;对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等。另外,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服务者,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在课堂教学中要换位思考,以检验自己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可行,学生的是否在不断的进步的。学生对我课堂有多少了解、兴趣到关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所学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自己的收获等。
三、吃透教材要实干
当代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她40多年从教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教材上的。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这样对论述专研教材: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路、学路;唯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潇洒走一回”。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备课时,对知识点需标注清楚;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对于教材的内容并不需要全部讲授,学生重复学习易产生厌倦情绪;对如何讲述要点应做到心中有数;对各个知识点之间如何承接贯连做好准备。上课前,要对以上方面进行回顾和检查,准备充分后再进行授课。
四、课堂提问要技巧
提问对帮助学生理清思想和概括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过于简单地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并马上提问,一般学生没有准备和引导的情况下,回答往往不尽如人意。钱梦龙教师教《愚公移山》,不问“遗孀之子”是什么意思,而问:这么小的孩子去移山,他的爸爸同意吗?这问题问得巧,问得妙,问得绝,这样的提问就具有实用价值,既提出了问题,又达到了知识传授的目的。另外,在提问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以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聆听学生的回答时,要求自己走近学生,要将爱洒向学生,学生在回答时会以肯定的目光注视这学生,并面带微笑,以表示对学生的关注和鼓励;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用批评的语气指责学生,而应先认同学生回答正确之处,呵护他,再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期望;学生回答不出来时,会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鼓励,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五、课堂传授要实在
在讲解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尽量以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作为引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语文课堂更加实用。如王崧舟老师教《圆明园的毁灭》时,在进行教学拓展时师的情形:
师: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关于圆明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提问,主要内容是对强盗的质疑,对清政府的质疑,关于圆明园的其他一些问题5-6个)
师;王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这是我在网上下载并整理的,能解决大家的部分问题。
生(读课外材料)。以下为师生就一些让人震撼的数字进行对话交流。比如,圆明园生肖塑像的铜首,拍卖价将近一亿人民币。比如圆明园是世界上化时最长的园林--151年。在交流的过程中,好多学生神情激动。这个板块,王老师也处理得甚为巧妙。课堂知识的传授,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要实实在在,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要以学生所在的学校、居住环境、人际交往、情感流露,学习中的感悟等为例子进行讲解,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语文课堂的传授是不脱离现实,而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很贴近的,是有用武之地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六、情感交流要真诚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许多著名的特级教师就是情感交流的“高手”,如斯霞、魏书生、吉春亚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交流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感交流,那么,这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如人意,这样的课堂就不会有实用的价值。因此,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真诚,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防止出现压迫强制式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课堂实用的目的。
“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吃透教材,做好课堂传授,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以外,还需多参与课堂实践,运用先进的媒体教育工具,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内容才能更加丰富,讲解才能有说服力,学生才能学到知识,才能让语文课堂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①张庆奎,周春燕 《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江苏高教》
②蔡 明 《少谈虚,多务实》
③孙双金 《让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气》
④吉春亚 《“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
⑤吉春亚 《让语文课走在“回家”的路上》
⑥于永正 《教学艺术来自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让语文课堂更加实用]
篇6: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发展论文
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发展论文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宁安实验区通识培训班”的培训,领会到了课改的基本理念,听到有关专家、教授和编写者的精彩讲解,深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适应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它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课改实验以来,我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加深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更新了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勉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从以下六个方面简要总结一下。
一、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参与面广,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如在演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时,我采用分角色演唱与打击乐器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包括表演唱、女领、男领、女小合、男小合、一人一句、合唱等。打击乐器有我们自身拥有的乐器--拍手和三角铁,还有学生自制打击乐器--按锤,这样,既有表演的、唱歌的,还有打节奏的,使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效果很好。
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勉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在欣赏《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并为其制作小插图时,学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发挥,有的想到天安门、气球与和平鸽;有的想到了革命烈士;有的想到了一群小朋友登上了长城,并把国旗插在了烽火台上,他们在高喊:“祖国万岁!”;还有一个学生想到了台湾,用一颗大心代表中国,一颗小心代表台湾,小朋友高举着这两颗心,背景是中国的版图和一面五星红旗,他希望最后一个流落他乡的孩子尽快回到祖**亲的怀抱,这时,左边的“太阳公公”在说──“祖国万岁!”,右边的“月亮婆婆”也露出了笑脸,她说──“我爱你中国!”;还有的学生从国防、军事、教育、科技、工业、农业各个角度作画表达了对祖国的祝愿。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开学第一节音乐课是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这首歌,我让学生们课前自制了打击乐器──沙锤,有的学生用矿泉水瓶装上小半瓶沙粒,外面用彩纸贴上;有的学生用易拉罐;还有学生用葫芦,里面装上了一少半沙粒来代替,学生们做得都很好。歌曲的前半部分是用“拍手”的形式打节奏,后半部分用沙锤打节奏,当我问到歌曲的演唱形式时,出现了不同答案,大部分认为是齐唱,而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却说:“不是齐唱,应该是表演唱!”其他同学都说:“老师,他说错了,是齐唱!”甚至有的学生还笑话他,我让大家安静下来问他:“为什么是表演唱?你能说一下吗?”这位学生说:“因为老师在前面弹琴;五名同学在前面用三角铁、碰钟、梆子、按锤、双响简打节奏;我们在下面边唱边拍手还用沙锤打节奏,我们都在表演,所以说应该是表演唱。”我及时对这位学生的.回答经予了肯定,大家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想,同一首歌、同一首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多种理解,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生对音乐的应变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由于新教材形式多样,课堂教学的空间增大,这样就使学生都能广泛参与。在为《祝福祖国》制作完小插图后,我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来讲述所画的作品,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表现,而且讲得也很生动形象,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二学年我也实行了课改,让学生都参与。例如,在欣赏《春节序曲》时,我首先激情导入:“同学们,欢天喜地的锣鼓,拉开了新春的帷幕。扭秧歌,放鞭炮,人们沉浸在欢乐中,你们愿意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在干什么?”学生说愿意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到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尽情地玩儿,可以不写作业,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等等。接着我们共同欣赏作品,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像,这时老师准备好道具,如灯笼、对联、气球、擀面杖、面(用纸代替)、鞭炮(仿制的)等,让学生到前面或在座位附近表演,学生们表演得很好,他们任意选择道具,有的模仿包饺子、擀饺子皮;有的模仿拜年、给压岁钱;有的搬来板凳挂灯笼;有的表演放鞭炮等,表演得生动形象,课堂气氛很活跃。
实践说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家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的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五、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探究过程。
在学唱《歌唱祖国》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及情绪表现,采用小组评比的形式,看哪组说的词语既准确又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这时,教师规定探究讨论时间为2分钟,当时间到的时候,每组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是欢快活泼的情绪,有的说是雄壮豪迈的,有的说是优美抒情的,有的说是壮大行进的,有的甚至说是沉重的,等等。最后我们把意义最相近的词语如激昂的、雄壮有力的、壮大行进的、雄壮豪迈的等归纳了一下,第三级同学获胜,当公布结果后,第三组全体学生马上站起来一齐喊,同桌之间一起击掌表示祝贺。看到此情此景后,我感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本课得到充分体现。
六、把相关乐理知识渗透到每堂课中,使学生不再感到基本乐理很难
例如我在讲解“旋律线”的定义和特点时,如果我只是单纯地讲概念,效果不一定好,于是我用了一个比喻,把旋律线比喻成大海的波涛,当大海风平浪静的时候,波涛就很平稳(舒缓);当暴风骤雨来临时,波涛就变得起伏不定,接着,把波涛再换成旋律线,让学生自己总结旋律线的特点,即旋律线有两种型态:一种是平稳(舒缓)型,另一种是曲折型,这样收到的教学效果就很好。
20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年,作为课改实验区的第一批实验老师,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摸索与尝试,改变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把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7: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论文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但是,有时我们静心思考一下,这样的课堂究竟会有多少实际作用?在热闹过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到底有没有达到教学预设目标呢?要让语文课堂真正富有实效,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一定要在真实、朴实、扎实这三方面下足工夫。
一、真实——允许缺憾
我们得承认,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也不是一个划上完美句号的手稿。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有的人把我们课堂教学称之为教学艺术,然而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正因为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我曾听两位教师分别上《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两种教学观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迪。一位教师在正式上课前,为了让学生在课上有精彩的发言,预习时就提前给学生做了辅导,有的问题甚至还抄写了下来。结果,一开始学生的朗读就比较流利,感情也很丰富,学生发言对答如流,课堂结构环环相扣,似乎无可挑剔。可想而知,他的课堂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是什么印象——假。既然学生都学得这么好了,这课还有必要上吗?另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只是按常规让学生预习了一下课文,结果,课堂教学进行了十来分钟,学生还是不在学习状态,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逐渐进入了课堂的情境当中,课堂教学也变得越来越流畅,学生被主人翁的精神感动着、鼓舞着,一曲《爱的奉献》更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迸发,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课后大家都说,这课上得好一真实,真实地让学生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源头活水。让我们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一些缺憾,无需刻意做作,也无需打扮装饰。
二、朴实——追求简约
朴实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而言的。朴实的课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没有哗众取宠的调侃和媒体展示,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为学生服务的。当前,不少教师为了营造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可以说用尽了心思:丰富多彩的图片、影像让人眼花缭乱;曲风不一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热闹闹的游戏层出不穷;学生还没回过神儿来,小组讨论又开始了……真是“我方没唱罢你方巳登场”,学生精心学习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学会倾听,能学会思考吗?
笔者曾有幸听了特级教师陈萍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感触颇深。陈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在月光下教“我”唱儿歌、说童谣时,轻柔地问:“你们想不想听听‘妈妈’是怎么教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陈老师就轻声唱起来:“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柔和而甜美的歌声一下子将所有人带到了那月光笼罩下的.篱笆小院,母亲那温柔而慈爱的脸庞浮现在我们眼前:在读到母亲哄“我”入睡唱的儿歌时,一名学生总是读不出味道,陈老师轻轻地拍打着那个女生的背,在拍打声中,她越读越有味道,仿佛真是快要睡了;在读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等童谣时,陈老师又让大家拍起了手,边拍边读,童谣又变得轻快起来。在整个过程中,陈老师没用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让学生回到了作者的童年时代,去体会母亲对“我”文学上的熏陶,给“我”的“月光启蒙”,教得简简单单,却让人不由生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叹。
三、扎实——训练到位
扎实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扎实的语文课,要有强烈的训练意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积累方面是多了,但概括能力、字词的理解能力却稍差。高年级了,学生还常常出现状况:造句内容贫乏,有的纯粹就是用词错误或张冠李戴。一篇课文讲完了,不少学生还不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似乎重在感悟,就不要概括主要内容,不要理解句子含义了。阅读教学的亮点,还应体现在朗读、感悟后“写”的扎实训练上。
【案例】《开天辟地》教学片断
师:盘古开天地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生自由读相关的语句,师指名读,男女生分句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师:(课件出示)
听着那隆隆的雷声,我知道,那是____;
____,我知道,那是____;
(生练习说话)
师: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课文的写法,把你们想到的写下来。
(生练习写片段)
(师生交流、评议)
教者采用先读后说再写,先扶后放再创的训练方法,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熟读中领悟语言,在运用中内化语言,较好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学生写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实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以朴实的教风、扎实的训练,展示真实的课堂,还原语文课堂本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相信,随着语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回归与升华的不仅是课堂的本色,更是教育的本真。
篇8:浅谈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论文
浅谈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课程。高中语文课堂应具有厚重的人文味、丰富的人情味、浓厚的文学味、朴实的生活味、特色的新闻味,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丰富多彩、语文魅力光芒绽放。
关键词:语文素养;人文气息;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让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期待,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优秀的语文老师从关注自身到关注学生,倾注心血,一切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而服务。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结合。笔者认为,要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吸引学生,教师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应使语文课堂融入“人文味”。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伟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在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追求都备受质疑和挑战的当今社会,许多学生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再也没有过去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豪迈理想。
然而,语文是灵魂的教育,是灌溉精神的良田。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方法的授予,更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和陶冶。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展现出教材中流露的真、善、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心灵的熏陶,在不断的审美中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以及健全的人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注入“活水”,使人文精神这一新鲜的源泉不断滋润学生们的心灵,树立学生对未来的信心以及面对困难挫折的坦然与淡定,用远大的志向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其次,教师应使语文课堂注入“人情味”。
人情味丰富着我们的情感,体验人生不同境遇的情感态度。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必定是一个热情、善良、达观的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这种具有丰富情感的品质。“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知识的花朵才能绽放出美丽的最鲜艳的颜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可借助文本进行情感互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想象、联想,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理解文中的情感路线,通过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多方位的情感旅行,丰富情感体验,上升情感价值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珍惜生命、团结互助的高贵的思想品质,既实现了知识的传授又加强了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
再次,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植入“文学味”。
高中语文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数学、英语等题海战术的魔鬼式训练下,各种专项训练、查漏补缺都显得繁琐、无味、枯燥至极,而充满诗意与文学风味的语文无疑成为学生放松、调节压力的最好的学科。
在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所占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带来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必然会让备考倦怠的学生眼前一亮,教学效果也会与众不同,既放松了学生,又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富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认识、体验文学作品的豪迈绮丽,又要让学生感悟讽刺或沉重等不同的审美体验,塑造学生立体圆润的情感审美,感受文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最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还要引入“生活味”。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中学习,把学习带入生活,时刻学习,感悟生活。教育在生活上体现出来,并指导生活,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教育,通过生活感悟、启发教育,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感动、触动心灵,在课堂上督促学生记下感动的瞬间、抒发内心的情感。这样,语文课堂就会妙趣横生,绽放语文的魅力。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出发,结合教育的各种资源,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还应拆除学校与社会、自然间的高墙,使学校教育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在更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把教育带入生活。
此外,教师还应在语文课堂上导入“新闻味”。
新闻具有时效性这一显著特点,报道当时最有价值的信息。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时效性,跟上时代的脚步,体现时代的特征。在语文课堂上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闻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要不断创造时机、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引进新思想、新意识,吸收优秀成果的意识,拒绝因循守旧、顽固老化。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实现陶冶情操、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应成为当代高中生所具备的社会意识。语文教学应发展高中生辩证看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具有批判的精神。
语文课堂是知识的课堂,也是智慧的课堂,更是人生的课堂。一堂几十分钟的语文课程就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外名人的精神风貌,穿越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的精神世界,跨越悲喜人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应该是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既有知识的闪光,又有摩擦的火焰,让语文在课堂上绽放独特的光彩。
篇9: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论文
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论文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是体现美、呼唤美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实行审美化的教育,才能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彰显小学语文教育的魅力与价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呼唤”审美。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当下语文阅读教育严重“缺席”,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审美观念的养成。本文结合自身的从教经验,认为教师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来促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让美丽走近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建构
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是体现美、呼唤美的学科。在人们美好的童年里,只有接受到审美教育的滋润与洗礼,才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双方面和谐互促,共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实行审美化的教育,才能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彰显小学语文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依据笔者多言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文本解读的审美关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关照是指在教学和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质素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是自身的教育专家学者根据美的标准和法则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反映自然和社会中方方面面的美。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抓住教材文本中美的字词语段,将学生带入神奇瑰丽的语文殿堂,让他们在自由的审美中享受美、体验美,形成审美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利用教材文本中令人忘我的情境、让人心灵迷醉的意象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利用教材文本中营造的美学意境,带领学生沉浸其中,体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情境与心灵的唱和
教学情境设置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学科教育教学所必须注重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义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和营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文本篇章大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点,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表达了特定人物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情感。因此,要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成功地意会教材文本中要表达的审美意蕴,就需要教师创设有积极建构意义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与智者、圣人对话,和作者、编者交流,实现情感的迁移。
让学生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感受优秀文章的.洗礼和浸润,从而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三、教师语言的审美感染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富于审美的教学语言是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载体。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思维的跳跃、情感的波动、审美想象力的激发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审美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学生的审美对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特点,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的敬爱者、崇拜者,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是美的代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运用具有美感的语言向学生传达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体验与感悟。这种美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准确、明晰之美,更是形象、情感、文辞的优美。
四、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美
荀子《劝学》篇中认为学习应该“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这些至理名言共同说明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要适当地提倡学生的朗读学习,在朗读美妙文字的同时体验美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在思维情感的碰撞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美感。感受文字的节奏和语句的韵律,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审美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里,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集声光电于一体的优势,可以有力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将有助于实施审美教育。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生动化、具象化,冲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的丰富图画和完美音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建构。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感受教学过程中的美。所以,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时要适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创设美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
六、结束语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卵石臻于完美。”文因美而存,语文教育是呼唤美的教育,语文学科是蕴含美的学科。儿童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依赖于教师的审美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建构,让美走进语文课堂,浸润儿童纯洁美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徐汝智主编《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4]纪育华主编《母语教学与人格塑造――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科学出版社,。
[5]孙立明杨学谅陈义城主编《创新性教学及课堂教学实录(小学部分)》.沈阳出版社,20。
篇10: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论文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论文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师着力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处理能力、注重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活力课堂 教学效率 途径与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中心工作。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往往收效甚微。那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就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何等重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身边的现有资源是很多的,如多媒体网络,还有和教材配套的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录音磁带、教学光盘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课堂教学过多的照本宣科,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活动的余地,就会束缚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就很难谈得上学习的兴趣了。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穿插游戏、故事、表演、辩论、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晏子使楚》、《将相和》这两篇课文时,我并没有把时间花在讲、问、答上,而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他们读文字,想动作,练语气,扮角色。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大胆想象、自主交流,随后认真扮演起其中的角色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表演课文中的人物,饶有兴趣地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又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安排学生辩论:是否只需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要不要做一个像苹果、石榴那样也注重外表的人。通过辩论,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的明白了“落花生”精神的内涵,知晓了如何做一个现代的“落花生”。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布卢姆认为,老师的心理激励及老师所教给学生的不断自我激励比时时斥骂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一些提出与众不同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毫无道理或错误的,切忌出现嘲笑、讽刺、挖苦现象,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使用这些鼓励性话语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你真会读书”、“通过你的朗读,老师知道你已经把课文读懂了”、“你真会学习”、“你的朗读真棒!”等。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要吝啬这些话语,因为这些话语像绵绵细雨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运用这些鼓励性评价的语言时,也不能滥用、模糊的用,要把握好“度”。
二、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有了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导航,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每节课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的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当一个人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学生一旦具有这种强烈的动机,那么这一节课他肯定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的,也就是说,学生参与积极活动的时间在这一节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制定的目标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要求过高,学生即使很认真、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反而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目标要求过低,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在课堂上就紧张不起来,会产生“课堂疲软”。正如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教授所说:课堂教学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千万别“荒了自己的园,种了别人的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处理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和鼓励学生,使之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是思考的结果。能够出题考对方或提出问题,一方面表明学生是思考过的,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思考上的疑惑;这说明学生正参与着学习。但是,教师必须要对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作出积极而又慎重的点评,点评既不能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达到修正思路的目的。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反思性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处理能力,学生才能更好的主动参与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会大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四、课堂教学注重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处在主体的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模糊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和老师一起学习的快乐,同时又超越了自己的认识。而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了解彼此的见解,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加正确和全面的理解课文内容。
总而言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粗陋见解,相信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并加以发挥,语文课堂一定会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11:让美永驻语文课堂论文
让美永驻语文课堂论文
一堂优美生动的语文课让人经久难忘,一个儒雅风趣的语文老师让人铭记一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全部),使得语文课和语文老师让听课者有了更多的心理期待,期待着知识的增长,更期待着语文所特有的春风化雨的美的熏陶。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注意到这些,能回应听课者的期待,那么无疑为这堂语文课、为这位语文老师自己增添了不尽的魅力。
一、语文朗诵的字正腔圆是种美
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样的事情,就是一位说话说不清楚的老师,绝对不是一位好的语文老师,或者至少说是一位带有缺憾的老师。我们放过孙道林的《荷塘月色》白扬的《雷雨》丁建华的《致橡树》等等的录音之后,我们有没有和学生一起被感染被打动呢?是的,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总而言之,这就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爱和美的阐述和演绎。我们作为汉语言文化传播的使者,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汉语言的代言人、示范者、表演者,也许不能达到艺术家的高度,但最起码应该做到熟练准确的表达,字正腔圆的朗诵。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的声音肯定是富有个性的,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是声如洪钟、气贯长虹的,或是抑扬顿挫、富于激情的,或是一往情深、富有磁性的,或是娓娓道来、温软尔雅的……总而言之,这就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美的生动的阐述演绎,这应当是语文老师所追求的一种理解的境界。
所以,我们不能放弃语文课堂上朗诵这把美的利器,利用各种或样的形式,如范读齐读跟读分角色读,诗歌朗诵,演讲,辩论……来敲击语文的灵魂,让她散发出摄心魄的迷人的魅力。
二、语文书写的珠圆玉润是种美
刚才谈的是语文课堂的声音的美重要性,其实语文课堂的书写美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先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汉字就是象形文字,所以汉字落地有声,京剧字正腔圆,毛笔书法别有洞天。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书写很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保证语文课堂的书写的美呢?
我认为,首先要重视板书。
这重视首先体现在设计。在备课之初务必将板书设计当作必须的一个任务,而且不是走过场,而是用心设计。充分利用黑板,主副板书层次清晰,课程流程条理清楚,精彩点评雁过流痕。如果可能的话,把板书的字体书写的美也应该作为设计的内容。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要学生写好字,教师当然要做好先锋模范的作用。首先,教师本身要重视书写。虽说现在上课有了多媒体,评语有了打印机,但语文老师的书写示范作用千万不能丢。比如有时候你看一些课,或许动笔写的比那多媒体闪的,留在人心田的艺术震憾力还要大些。我现在都还记得自己上初一时,教语文的韩宗林老师写得一手的好字,曾经的一个午后,他在黑板上写的一个“方”字,是那么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任凭岁月的冲洗,总是一如既往的清晰。
所以,无论如何,语文老师如果不能有一手好书法,那也最起码字写得眉清目秀,能让人看明白。然后,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保持着对书法作品的热爱,并且把这种热爱直接地传达给学生,和学生一起经常练习,不断进步。
其次,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写,让自己写。写的内容和质量都要采取有效的保障机制。日记、周记、手抄报,定期作业展览,有奖书法竞赛,邀请当地名书法家现场表演和指导。从而让学生感到汉字的美,汉字的灵魂,懂得对于汉字我们应当如何与之优雅地相待。
三、语文老师的儒雅渊博是种美
语文老师在课堂的形象较之于其他学科似乎更为重要些。
首先,语文老师的外形美是不可忽略的,这里的外形强调的是老师的服饰和装扮。
有一篇好像是七八十年代的小说,里面谈到一个细节,说老教师让新教师把一个艳丽的发卡换下来,说是防分散小孩子的注意力。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语文老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在审美取向上对学生有直接的暗示作用。
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装扮得太复杂,不要戴没有必要的首饰。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强调的。那么,是不是语文老师不需要在服饰装扮上不用花心思了呢?不!相反,我们更要用心思把自己装扮高贵得体。我们是高尚的代言人,所以我们应该高雅的而不是寒酸的;我们是创新的教育者,所以我们应该是时尚的而不是保守的;我们是智慧的使者,所以我们应该是尊贵的而不是委琐的'。
因此,做一个语文老师,在服饰上也应该融入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装扮,成为社会中一道有个性有魅力的亮点。
当然,除了我们的衣橱要充实外,我们书橱也应当充实。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问过,你有勇气带你的学生到你的书房吗?一个教育者,一个精神的传播者,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书房,足够大的书橱和满满的书,我们有什么勇气去对孩子说,这就是你的精神导师的源泉?
俗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在装扮外表的同时切勿忘了这语文老师儒雅渊博的内质美!
四、语文的东方精神和爱是种美
我很喜欢李镇西的“用高尚的作品鼓舞人”的教学方法。文学对学生心灵的感染作用,远远超过各种“说教”。美好的作品净化了学生的灵魂,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是呀,还有哪一门学科的老师能比语文老师更幸运,能如此直接地面对孩子的心灵?幸运之余,我们应该想想身为人师,到底该给孩子些怎么样的关爱?提高分数,提高名次,当然重要,但是语文的精神更为重要。
语文的精神是什么呢?是仁义礼智信,也是兼爱。是约束,也是自由。是执著,也是宽容。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全部。语文老师也就身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有义务有责任将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关爱,像阳光一样,洒向全班的每一个学生。不允许他(她)孤单,不允许他(她)委琐,不允许他(她)恶毒,不允许他(她)自我个性的泯灭。
如果马家爵成了我们的学生,我们应该不能放弃他,应该更多的关爱他,只有用语文的力量,用语文的美召唤他,帮助他,真正地站立起来,成为一个成熟的男子汉。
五、写在最后的话
作家亦舒说:做人最要紧是姿势好看,如果恶行恶状地去追求一样东西,那么,赢了也等于输了。我是这样理解的,失去了美的事物,我们就失去了追求它的动力。
我曾经对一个对语文失去了兴趣的学生说,学语文,一定要对每个汉字都要产生感情,不厌不弃,心存温柔,因为它传承了我们祖国的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文明,字里行间的是我们先辈的经过历史考验的大智慧与深沉的穿越时空的真爱,所以汉语其实是一种很高贵很儒雅的文字,我们应当用心地对待它,它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最好的载体和寄托。
愿我们的语文课永远能传出琅琅的书声如同天籁清音,弥漫着龙飞凤舞的书法灵动,一位儒雅渊博的语文老师诗意地栖息,我们的学生沉浸在优美的传统文化中快乐成长,精神高尚心理坚强气节强壮。
★ 教学语言的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整理11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论文2023-08-07
湖北大学学科教学郑蕊研究生论文2022-07-28
小学单词教学论文2024-02-01
发掘开放题的功能,提高有效性的探究论文2022-05-06
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及方法创新论文2022-11-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论文)2022-09-21
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研究的论文参考2024-01-19
如何写好优秀语文教学论文2022-11-24
浅谈辩证认识与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论文2022-11-03
浅谈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开放性课堂的构建论文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