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骨散文

时间:2023-08-12 08:07:4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叶骨散文(共10篇)由网友“好好学习别挂了”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叶骨散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叶骨散文

篇1:叶骨散文

叶骨散文

叶子,孱孱弱弱,说起来哪有什么血肉可言,更不用说有坚硬内敛的骨了。

深秋的时候,叶子都在漫天飞舞。老房周围有许多梧桐,棵棵挺拔,叶子却正被西风摧残着,漂泊到四海,化成叶泥。梧桐并非无情,而是依依惜别之后仍无法挽留,叶被风夹着,开始了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后一段旅程。有幸有几片叶子未被带远,留在了窗隙中,深情的注视着老梧桐。这倒是个不错的避风港哩!

叶子的肉体从落下便开始受到摧残。

第一片雪花落下时,那些叶子便生生的打了个寒颤。然后一些部分开始萎缩,逐渐的,代表绿色的微弱的生命气息也开始消退。体弱残缺的叶子先受不了,慢慢地消失,而后一片一片的叶子消失殆尽。冬接着来了。

梧桐树在摇摇晃晃着,北风呼啸,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岿然不动。那些熬过西风的'叶子又迎来了新一轮灾难。北风不比西风,风大而猛、广而寒。呼呼呼呼,一些叶子屏住呼吸,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并不像我们人类一样,有手有脚可以移动。

北风后,叶子基本上被杀尽了。叶的死亡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的吧!跟朋友讲后,朋友反驳我:“叶还没死呢?”

我惊讶。在仔细的搜寻之后,发现了叶,窗隙间的旧叶。叶体变得枯黄,似乎一碰就要消磨掉。但最使我惊讶的是叶子的骨,竟还如初!傲然的分立着,支撑着形体的美观。现在距离叶子落下来有多长时间了?我已数不清。但是——

叶死后,不会全部腐烂,会剩下他核心的骨,这应是不朽的;我猜测,因为叶有魂,有信仰,因而它永生。

篇2:沉默的骨散文

沉默的骨散文

一、嘎拉哈:始于一块髌骨

朋友说我们进化到食物链的顶端,就是为了享受肉食的。此时此刻,我正用牙齿无意中剔除出一块比拇指略小的骨,这突然让我想起些什么,并使我执意要把上面残留的肉丝除尽。这块幼小的骨,是羊的髌骨,六面体,小巧而珍贵。

阳光晒过风吹过,鲜活的骨似乎就成了化石,微黄而白,细微处干燥而粗糙,凝着一股子羊膻味,化不尽、撵不走,一颗颗被保留着。他们是最重要的道具,好像传自莽荒的巫术,连散落在地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它仿佛一种仪式,几块幼小的骨,从手心散落,缓缓地在大地翻转滚动。虔诚的孩子,遗失了古老的咒语,却依旧在教室的廊道中,在操场的双杠旁,或在教学楼的拐角处,凑成一小堆儿,完成着一种简单而有挑战的抛接。起初先抛起一颗,然后迅速去抓地面散落的骨,由少至多,却不能触碰多余,最后再稳稳握住从天空坠落的那一粒,完成最后的欢呼。

关于这骨的玩法,似乎也在不断的传承中愈发简易,并逐渐在失传,最后只剩下一个源于满语的名字,在父亲和儿子口中保持一致,叫“嘎拉哈”。在父亲幼时,常常吃不上肉的年代里,要收集这样的玩具,可是颇为艰难的。但在我儿时,嘎拉哈就渐渐开始改头换面了。校门前的小卖铺里,有塑料的嘎拉哈出售,样式统一而轻盈,染着不一样的鲜艳色彩,物美价廉,磨损了甚至遗失,都不会觉得心痛。

我从小都不是手脚伶俐的孩子,甚至有些笨拙,所以在这些游戏中,我时常是围观者,即便心里面总是跃跃欲试,我也会腼腆地站在远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骨质嘎拉哈的收藏,以及蹲在家中的地板上偷偷练习着技艺。每次家里面炖制了大锅的羊肉,我都会极其留心地去寻找,那块连接肢体的骨。然后像一个工匠般,小心地剔除和处理血肉,进行风干,去除掉最后的污迹,直到露出那并不纯粹,却异常真实的颜色。

我能想象收集两块这样的骨,一只羊就可以站立起来奔跑了。所以羊死了,骨似乎还是有生命的,能够咩咩叫,并散发出浓重的味道。骨的密度相对大些,所以入手沉很多,我似乎总是沉迷于一些相对有质感的东西,牛的犄角、狼的牙齿、鹰的羽毛。何况这骨,曾经与生命连结过,常留有淡淡的血的味道,从古流传,这能让我联想到幼时读的译文书,关于草原上聪明的猎人与狡猾的野兽,关于美丽的吉普赛女郎以及隐秘的占卜……

器物的生命,是有长短的。但我总认为,这样的事物,更加原始而美好,相对能维持长久。后来读医科时,我得与接触到人类的骨骼。上解剖课时,罕见的人类的骨,就这样随机在桌子上散落着,我一块一块念着它们的名字,似乎想起曾经的一些画面。夕阳中的孩子,着迷于一个关于骨的游戏,并逐渐消失在时光的尽头,难以再见。

二、羊头骨与献祭

画室的时光是静止的,临近期末时,常常可以独享。幽暗的房间里,一只只木桌,铺了层层叠叠不同纯色的桌布,由上而下捏着细致的褶皱。打开一束安详的黄光,照在静物上,这个狭小的世界,就以明暗交界线分开,显现了阴阳,沾了那淡淡的色彩。我一直很喜欢一只羊头骨,它总是静静地仰靠在一边,角微弯,张着空虚寂寞的眼,以孔洞看穿人心。它的骨壳,并没有完整到毫无瑕疵,可内里却住着一个深沉完整的灵魂。我常觉得这骨,可以散发出冷冽的质感,如玉而又沧桑,在寂静的厅堂里与我进行着对话。

关于羊头骨的来历,先生曾经说过,这也是他最爱的收藏之一。冬日的一个小巷子里,每日傍晚时分,时常有男人推车而来,以卖羊头肉为生,带着热滚滚的气息。羊头肉是这里地道小吃,羊肉性温,冬季吃可御寒暖胃,是恰到好处肉食。先生偶然路过,看到未剔除干净的羊头,突然灵光乍现,与小贩攀谈起来。

“老板,我想要这羊头骨,干干净净的,但是不要这肉可以吗?”

男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请求,有些诧异不解,“可是我只卖羊头肉啊。”

于是,这桩生意以两百大洋成交。第二天男人看到先生时,露出了苦闷的神情,笑着说,这羊头骨可是足足让我剔了一整夜,倒是这桩生意,做得有些不划算了。先生终归是有些得意的,又为画室增添了新的成员——这只朴素到似乎与艺术品毫无关联的羊头骨。

我更擅长素描,准备几只软硬度不同的铅笔就好,先生也说我画画线条够硬朗,我却觉得画这羊头骨正合适。却是水粉的羊头骨画起来颇有些伤脑筋,调色是我的死穴,这头骨明净却沧桑内敛的色调,我始终难以把握,又如何下笔。

我常想,为何羊类,性情如此温顺的动物,死后的骨却隐着一股经久不散的寒芒。挂羊头骨或许是源于藏民的习俗,他们会在廊檐下的方格灵柩中,挂上这样写着经文的头骨。头骨在风吹日晒中变了颜色、皲裂甚至变得残缺,却似乎依旧吐着暖的气息,在这始终流淌的时间和生命里。藏族人是懂得感恩的民族,所以信仰中也传递出善待生灵的美德。

在久远的过去,人类对未知的力量有着深深的恐惧,疾病被认为是神降临的灾祸。人类以为,只要以适当的方式向神灵献祭,就会得到神明的宽恕。而羊成为了最好的祭品,没有什么比这温顺的灵魂,更加适合了。它如此纯净,如此谦卑,如此需要被怜悯。我们让它,替我们赎罪。

正如旧约的一位先知以赛亚预言耶稣受刑时说:“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那么,沉默的羊,也是应该得到赞颂的。我见过有人以羊为图腾,在背上刺了羊头骨的纹身,同样冷峻的轮廓,勾画着羊死后的魂魄,让疼痛与记忆相合,让忍耐与肌肤相亲。

还记得某次在大山里,我双脚所能及的尽头处,山顶悬下了灵动的瀑布。我在巨大的山石下方,顺着瀑布向上看,却在山石上看到了一张清晰的脸。一只野生的山羊,正在高高地俯视着人类,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泽。当我与它对视时,它又以神奇而又隐秘的方式,消失在山的更尽头。它终归还是站在了,我去不了的地方。以一种亘古的`沉默姿态,宽恕着这个世界。

三、埋藏在边境的骨

是谁的骨重组,破开幽深的巢穴,再见微光

吾等睁开双眸时看到,这凡尘已改变了模样

我只好在日月中,僵直成了塑像

哭着,笑着,不能说话

——在龙骨墓园里

我或许见不到宽广的草原了,因为这吝啬的夏,不肯舍弃过多的雨水。听说只要一场夜雨,整个草原就能被点亮。黑色的汽车卷着尘灰,正在去往一个边境小城的路上。恍惚看到闪现的羊倌,赶着困倦的羊群,睁不开眼。

或许连羊,都不爱吃这枯黄的草,却只能慢慢地嚼,嚼出那几滴苦涩的汁,去湿润焦灼的喉咙。那年夏天晨光中的西北,寂静荒凉。这里曾叫“额仁”,意为荒漠戈壁中的海市蜃楼。牧人消失了身影,城池也失去了曾经的名字。

集市里,有商铺摆放着或大或小的椭圆的石,呈现着死气的灰白色。这是恐龙蛋吗?当然。至少店主说得笃定,并企图让我们也这样认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灰白的石里,应该有着一具完整的尸骸,它幼小,蜷曲着,凝着眉,闭着眼,张着嘴……未能降临。

在这“恐龙之乡”的墓园里,我已分不清骨的真假。一座边境的小城里,就如此明晃晃矗立着巨大的骨骼和雕塑,有些从或许从荒古走来,有些从现代浮现。这是一座奇异的城池,正如这里混杂的人群,已经分不清蒙汉的血脉,正如这清晨的手扒羊被大火煮过、烟火烤过,吃在嘴里热腾腾而如此真实,正如这短暂的夏季将过,飞鸟远去就逐渐步入了漫长的冬天,是无边无际的雪遮住了这双眼,如此虚幻。我们活在这虚幻的真实里。

今年夏天的植被过于青黄,而地表无河,这山坡成了白茫茫的盐碱滩。这是被神灵遗忘了的土地吧,只埋葬着这些珍稀而巨大的骨骼,重见于世,证明着曾经的辉煌和繁华。

顺着北方的国门,我望见更加荒凉的蒙古国,就在彼处。这里有铁路相通贯连,或是如今已被废弃。我们以这渺小的界碑为线,划开了内外。仿佛我再踏前一步,就将有枪响和军队,把我变作一具尸骸,渐渐风化成骨,被黄土深埋。就仿若曾经,这里上演过的一样。

办理了经商出境的手续,我得以跨越这条边界。我在扎门乌德看到了更加荒凉的弥散。几乎完全看不到植被的世界里,黄沙在无边的蔓延,沙石在游走低吟。我就如此站在这城池的中央,静静看着四周,对岸或许还繁华,可此处已然没落。没有了铁蹄铮铮,我们似乎就将一无是处。

我们因为一条线,一块做为界碑的石,从此有了分别。而没有分别的,或许只有这一丝血脉,还有这地下掩埋的骨,以及煤炭和石油。也许不是我们被遗忘了,只是我们砍伐了这神灵恩赐我们的林木,却忘记了回馈大地以种子。

有蒙古国的男孩,长着深邃忧郁的眸,穿着牛仔和体恤,等待着去往乌兰巴托的火车。有坦胸的莽汉提着酒瓶,醉醺醺来过,醉死梦生中没了时光的概念。有餐馆供应着西餐,写着中文和蒙文,却坐着满满和我一样的中国人,谈笑风生。超市里随处的货架摆放中国生产的饮料和零食,到处都是“康师傅”的字样,无人问津,仿若是一种奢侈品。我走在这些建筑中间,仿佛站立于世界的中心,又仿若可以走成一具没有血肉的枯骨,像千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牧人。

总有人问,成吉思汗大帝的骨,是在那边还是在这边。这或许也将成为一个深邃的谜题,永远得不到证明。我也终归无法再去探究,成吉思汗的归属。我只知道边境一边,就是我的国。

而如今,从蒙古国跑来一头珍惜的野驴,或许,它就如此更换了国籍,只是它不懂。

我总在想,这边境处,到底还埋藏着多少历史的骨,现如今将慢慢在变迁中被遗忘。

汽车打了火。没有路灯,可我们今晚就要离开。不断有飞蛾撞在车窗上,粉身碎骨。

四、果实如骨

一片叶初生的时候,是春光正在亲吻枝头。一片叶初落的时节,是秋香中藏着万象的果。它们未曾落入泥土、被湮没和遗忘,却与我手掌相合,在于我的生命相浸的过程中,轮转而衍生成了我新的骨骼。

我有一只密封的玻璃罐子,本应该放些亮晶晶的糖果,却装着两只深褐色的核桃。如此盛放,大抵是我不想让它们沾染了太多南国的水气而变得柔情,却要时刻挺着一身铮铮铁骨。

关于核桃,我始终记得《核舟记》中纪录,那个名叫王叔远的匠人,似乎用一双满是灵光的手,把一只长而狭的核桃,雕刻出了“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故事定格在一支船,浮现出五人和八扇窗,流光中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和念珠,还有对联、题名和篆文三十四字。我也不禁惊呼,嘻,技亦灵怪矣哉!

当然我的这对核桃,相较而言似乎就平凡无奇了,但我喜欢顺着它们的脉络轻触摩挲。不用眼我也能知道,核桃头部稍尖,身分四棱,整体接近方形,小巧玲珑,如此形近却是恰好一对。它们是来自云南的铁核桃,没有尊贵的血统,形似文玩核桃中的“狮子头”,可我却认为这天生的花纹,不怎像旧时衙门前的石狮鬃毛,或许要全凭臆想。不过我愿意把它们想象成一对狮子头,浓眉大眼,敦厚而有灵性。

虽然我们常光顾干果店,但很多人却并不清楚,生核桃坚硬的壳外面,还有一层绿色的皮包裹。这层皮苦涩有汁,能染色于皮肤,被阳光晒过后或许才易剥去。有人在潘家园赌青皮,就是指这样的核桃了。这里的核桃不是用来食用的,却是用来附庸风雅。只有切开这层青色的外衣,观其形方知价值几何。

文玩核桃,是要以血气浸润的。血气细微而无孔不入,核桃也愈发深沉而有光泽,仿若如骨,圆润自然。仿佛它们与我相伴,便能与我相生。这植物的果,恍惚里面生着幼小的灵,被滋养着逐渐强壮。我们之间,也彼此生出了根,以血脉相连。似乎如此,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以一种玄妙的方式,得与传递,如此温暖。我是懒散的人,也愿意用这懒散的方式,慢慢沟通,细细品味,这如骨的壳。

有种植物,仿佛在集结生命中所有的厚重,孕育了这硬质的果。它把所有的沉默都化作了重量,如此深醒。它仿佛能够看到万象的未来,如春花般绽放,是在匠人磨着老茧的手中重生。我们始终惊讶于,这如骨的质感,竟然是一种果实。

我在越秀山的小蟠龙冈,站在镇海楼之巅眺望,已然望不到旧时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游园的人。朱红的墙还在,绿琉璃瓦也在,还有那瓦上的彩釉鳌鱼花脊。鳌鱼在岁月中斑驳了颜色,却依旧在吐息,于这高巅魂牵梦绕。

一旁的木桌旁,一个男人正用刻刀细心雕着什么。我在桌子上,看到了似乎是由某种骨头雕刻出来的饰物,牙白色,其间有微笑的观音、佛陀,有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也有那正在吐息的鳌鱼……源于习惯,我总是喜欢顺手摆弄一下这些小物件。

男人抬头看到我,让我随便看看,说城市里的人都在上班,今天楼里的人也少了些。

“这是用什么刻的?”只是随口轻问,并惯性的以为会得到关于“牛羊之骨”的答案。

“哦,用一种果子,叫象牙果,很坚硬的。”

我很是诧异,世间竟有这样的果子,“这是哪里生长的?我怎么从未听闻?”

“是南美洲的,以前运到广州的制衣厂用来做纽扣的,现在用得少了。”说着,男人还拿出一只原始的果实,它的大小正适合半拢手掌轻握,入手很沉,上面有赭石色的花斑,不规则的染在白色如骨的果实上。呵,这真是造物者的奇思妙想。不,这样该算是植物界的奇葩,似乎要有一种异常执着的笨劲儿,才能结出这么些沉甸甸的果子来,又硬又怪。

后来我得知,象牙果似乎因为粗糙的外表下,仿若藏着圆融的真境界,印度教徒常用它来雕刻佛像,用来陪伴本我的修行。这洁白无瑕的果,会在时间里慢慢变黄,仿佛沾染了尘世的念,却愈发明亮。

可就是这来自尘世的念,让它变得更加真实,仿若凝集了更深的记忆,磨不灭,磕不破。这种果实,似乎天生就是来修行的,带着大智慧大毅力。从孕育初始,就带着执念,要走上一条异于凡胎的路。混沌中它也未曾可知,它将会以何种方式延续,以佛陀,以生灵,以万象……却是果实如骨,骨如禅,一念就是花开落。

五、枕边的人骨碎片

我曾经很想得到,一块名为“寰椎”的人类的骨。它是颈椎的第一片,我抚摸着自己的脖颈,转动头颅,似乎可以感受到它向上与颅骨相连,向下正与其他椎骨延伸、弯曲如蛇。这是一块完美的骨,看起来如一只眼睛,瞳孔是一个贯通的口,它活着,恰好卡在我思考与行动连接点,像一个完美的领结,出席着我生命的盛宴。

桌子上正堆着小山一样的人类的骨,来自不同的人。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骨,揣测它主人的体格,是高还是矮。图谱上对照着的每一个细微的结构,似乎都有它特殊的作用,人类似乎真的是一件精密的仪器,完美的仿若一件艺术品。人类之间,相似又不同,仿若这些散落的骨之间。

每一块骨头上都用黑色的记号笔写着编号,无怪乎当我央求老师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一块骨时,得到了理所当然、毅然决绝的“不行”。

直到某次,我无意中发现有一小片或许源于磕碰而损落的骨碎片时,我兴奋异常,那一上午我都摸着自己的口袋。这片骨很薄很小,失去了原本的完整结构,幼小到无甚意义甚至无法被察觉。但它带着骨缝连接处特有的细齿,如一条微微荡漾的波纹,所以我一眼认得出它应该来自某个颅骨,但已然拼接不回。我相信没有人会在乎它的消失。

我枕边有一只储物罐,装着些零零碎碎的杂物,也成了这一小片骨的栖息地,无人知晓。甚至逐渐的,我也慢慢淡忘了还有这样一件骨物,伴着我夜夜入眠。我不知道它是谁,可它知道我是谁,它冰冷如斯,我却吐息为暖。它的存在感太微弱了,仿佛因为已经损毁了最后的价值,只好永远的沉默下去。

直到某天夜里,我陷入到一个恐怖的梦境。一个死去的陌生女子,青面獠牙穿着白衣,吞噬着活人的灵魂,她要我陪她说话,她有时笑着,而我假若镇定。在我睁开眼的一刹那,蚊帐正与床板组合成了一个完整而狭长的密封六面体,我眼前是一堵深黑的墙壁,我似乎可以用鼻尖触碰到它,那一刻我浑然想不起自己在哪里,我仿佛感觉到我已经死去,而这就是盛装我的棺木。

后来我清醒了些,才想起我身在何处,恍如隔世。我能依稀察觉,窗外清晨的太阳正照耀在人间,那橘红色的光细腻而温暖。远方的青山,应该正渐渐露出了容颜。我躺在床板上,一身都是粘腻的汗水。我静默呼吸着,慢慢等待着更加澄明的光,恢复这世界。我仿佛又复活了,能活动手指,能弯曲脚趾,能从干渴的喉咙发出微弱的声音,如火车驶过渐近轰鸣,并似乎让我想起些什么。

我坐起身,打开了枕边储物的罐子,一眼看到了那片无关紧要的碎骨,和平时一样沉默着不语。我不相信,微弱如它,能有把我拽入梦魇的魔力。但我却开始对它产生某种谨慎和怀疑,仿若罐子里住着一个可怕未知的魔鬼。我们似乎总想为各种事情的发生,寻找一些理由,并作出某种预示。哪怕一个浅显的梦境,我们都试图要解读一番。而此时此刻,我是不是需要一些光明的力量,来挣脱困扰。

我要去对抗它,对抗这不知是否存在的力量,又似乎没有道理。

这片被我带走的碎骨,成了我心中的鬼,活在这空虚的房间里。

我并未因此而舍弃它,却开始走入到去遗忘和忽略的过程中去。

突然有一天,它就真的消失不见了,在这个不知道真假的世界。

篇3:花之骨的散文

花之骨的散文

自惊蛰之日起,小城接连下了好几场春雨,朋友圈里有人开玩笑道:不是说春雨贵如油吗?今年打折降价啦?

晨起晴爽,我到公园散步,那些经冬常绿的树种,比如木樨,冬青,枇杷……,经过几场雨水,叶子渐渐舒展,柔软,像女人缺水的脸庞,连敷了几次面膜后,明显润泽。

春梅和淡粉色樱桃花都一片片随风零落,树下已堆满了厚厚的残瓣。

忽听得身后侧有个女人的.讶异声:“咦?这什么花?怎么都是一整朵一整朵的往下掉?”

接着另一个女声说:“管它呢?快走吧……”

循声而望,一树白色早樱正开的热烈。所有枝条上,花朵儿都繁繁密密,挤挤挨挨,饱饱满满地怒放着。

不由得开心一笑,我这几日没来,你们居然长成美丽的大姑娘啦?

此时微风,一朵完整的花儿正悠悠荡荡地从树上摇曳而落,接着是第二朵,第三朵……,我顺着花朵儿荡漾的弧线看过去,居然一地落花,全是整朵儿,整朵儿的,而且每一朵都是丰润的,绝无干涩憔悴之姿,分明正是好年华啊!

我的记忆里,只有寻常可见的泡桐花也是整朵整朵的坠落,但是那树高大,所以我也不以为意,没深思过。

但是今天的早樱有点让我心疼,因为从年前我就开始观察,知道它们和春梅一样,为了开花,已经在严寒里默默积蓄、酝酿了很久。

心里一时难受,黯然念道:为什么啊?为什么不在枝头多停留几日呢?为了绽放这短暂美丽,你们已经准备了好久!

整朵儿的坠落

困惑里又问了度娘,它说:有些花整朵儿落了,可能是因为它没有被授粉成功,不孕,就把机会留给其他已经授粉成功的花,让它们有营养继续繁衍……

我也不知道答案对不对,我宁可它是对的!

有点感动,又有点怏怏不乐,便蹲在地上,给它们多拍了几张照片,忽然想起一个故事——《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史公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有个非常睿智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和姬昌,但是不好意思说,太伯和仲雍猜到了父亲的意思,不想让父亲为难,兄弟二人,便一起离家出逃,直至荆蛮之地,短发纹身,以示决绝。

后来,季历和姬昌果然不负所望,慢慢强大周族,成为西方霸主,最终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完成统一大业,创立周朝!

这些整朵坠落的花儿,外柔内刚,可不就像那谦谦君子——太伯和仲雍吗?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留给别的花,也为了母体明年还能再开一树繁华,便选择决然地离开,虽然它们也风姿绰约正当时。

这样想来,似乎有点沉重,但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有让贤的风骨,焉知花儿没有呢?

篇4:相思叶散文

相思叶散文

城外老树飞花似雪,过路的马蹄声哒哒,风扯来雨水,淋湿潮红的一夏。在相遇的每一场梦境里,你不是我的相思,是我的过客。

——题记

那个女子撑一把紫色的小伞,朦胧的影子摇曳在我曲折的记忆里,青烟似的空气稀薄得有点累人,在江南,走遍了水乡的景色,看尽了它的繁华,却仍旧是遗失掉了她。一阵凉风跑过,身旁的梧桐树滴下它苍老的叶子,滴在我开着的书页上,那是一种淡淡的忧愁,那是一种没有结局的执念。

我记得第一次遇见她,也是这样苍白的天空,苍白的大地,苍白的雨色蒙蒙。然而那时她像一个孩子一样的歌声还萦绕在我的耳边,从此之后,不再喜欢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转而喜欢上了她的“拟古今,伤清明,薄酒可为祭”。

那年的飞鸟喜欢在头顶悄悄地盘旋,偶尔留下几根雪白的羽毛,映在池塘里,甚有一番说不得的美感。梨花在它的季节里同样地盛开成漫山的雪白,溪流涓涓,她的舞姿婉转。她说今生最是有一个人陪在身边的感觉美好,所以献出她刚刚学会的舞蹈,名字叫“若,花开。”

喜悦的感觉洋溢在空气里,振动的音乐跳跃在琴键上,我抚琴,她献舞,然而,世界上从此多了一个不敢提起的词——无常。

我不舍她的面孔,就像我不舍自己的生命。然而她究竟是走了。

记不得那是哪一年,也记不得是哪一天,只记得那个时候,我的城市已经和她的城市有了很远很远的'距离,聚,还是散,在记忆里,再也说不清。等,还是守,是一种可以选择的选择,而生,或是死,倒是符合了自然。

我能见到的只有她的墓地,还有一束冷色的玫瑰花。

荒草凄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突然想思念,却早已记不清你的故事。

那一天我不是醒的,而她,却是永远不会醒的。

在梦境里,我想起来她给自己写的结局:

相思叶,白似雪

花开于夏,生离别。

夜夜思君不知夜,

长恨此身少热血。

就这样,我的故事结束了。就像所有的花开,都要谢;所有的月缺,却也都会圆。我渴望回首,因为灯火阑珊处,可能还有她的相思。

篇5:忽然叶落散文

忽然叶落散文

又是一阵凉意,实验楼的爬山虎也换上了新装。目光所及之处落叶自成一片绚烂,不知这些叶子是否是听到了父亲的声音才抖落一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就是我的父亲。拥有军人血统的父亲在做事上继承了爷爷的雷厉风行也因此造就了一副富有极高辨识度的大嗓门。我所生活的小区是县城修建最早的一片居民楼,隔音效果极差。于是乎,大嗓门的父亲凭借接电话时的声如洪钟、打喷嚏时的响彻云霄而“闻名四方”并获得了“凌大钟”的称号。叶子黄了又绿了,父亲的大嗓门却年年有,那份响亮陪着我从蹒跚学步到如今独立自强。

童年时,父亲的大嗓门是嘹亮的歌声,是我入睡前的有声读物。

父亲生意刚起步时,家中生活极为窘迫、负债累累,连房子也抵押了可是仍然经营惨淡。无奈之下,母亲不顾家人的阻拦,收拾好行李,一人毅然决然踏上驶向深圳某个工厂的火车。那年我才3岁。我不知道当时父母之间的争吵有多么激烈,我只知道那是个被泪水肆虐的早晨。

很难想象当时未接触过家务的父亲是如何一手撑着摇摇欲坠的事业,一手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以及赡养年事已高的父母一步步走下来的。每天凌晨四点父亲便起床弄早餐,尽管压低了声音可是那标志性大嗓门演绎的歌曲总是夹杂着油烟飘进我的卧室使我从睡梦中惊醒,“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那《心太软》的歌声至今仍萦绕在我耳边。入睡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光,父亲的嘴是各种声音的复读机,那里播放着葫芦娃、风声、动物叫声等等。我的童年没有芭比娃娃但却有一本历久弥新的“有声读物”。到了暑假、寒假,那是父亲业务最为繁忙的时候,应接不暇之时我往往被寄托至乡下的外婆家。童年的缺乏母爱让我心智过早成熟并且敏感独立。外婆“重男轻女”的行为让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才6岁的我便学会了离家出走,然而总是会走漏风声,半路上便被骑着摩托飞奔而来的父亲载走。一路上免不了被父亲大声怒斥,但在摩托车上的时光却是我最难忘的。靠着父亲黝黑的肩膀,感受着疾驰的湿润夏风,与父亲合唱着水木年华的《在他乡》“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他的身旁”。崎岖的乡间小路呀,那里走过我倔强的童年;潺潺的山间小溪呀,那里流过我对父亲的深深依赖。

求学时,父亲的大嗓门是严厉的批评,是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

父亲经过几年的拼搏,生意越做越大,同时母亲也回来了,在外打工赚来的外快加大了父亲生意上的投资。就在大家觉得我们苦尽甘来的时刻,邻居眼中品学兼优的我却迎来了叛逆期。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学六年的独立自强让我稳居班级第一的宝座然而初中数学第一次月考的失利却将我打入了万劫不复。疯长的年华迷乱了心智。如果是以前,我会在深夜奋笔疾书,夺回第一的位置。可是现在我却没有了一点斗志。这边我与同学疯狂地嬉戏,那边作业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成绩永远呈指数下降。一次次的家长会,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父亲由原来的失望变为更加严厉的怒斥。对此,我不以为意并且心中消却了与父亲交谈的欲望。直到有一天,父亲来到了我所在的班级并对我一阵指责。中国人的“围观”大概是一种天性,父亲的大嗓门吸引了许多别班的同学趴在窗口似看戏般的围观,这使得本来就好面子的我更是羞赧得无地自容。随即父亲便拽着我的手来到了教学楼的顶层并冷冷地丢下了一句话“让自己的灵魂飘向高处看看是否是行尸走肉”。那年我初三。因为在最高处,寒风更加放肆地抽打着我的'脸。我像是个迷失了路的小孩,茫然地坐在地上,心中一遍一遍地涤荡着这番话语。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己幼儿园时,n、l发音分不清楚;三年级刚接触作文时用“大象般的鼻子”、“蒲扇般的耳朵”来描写自己的表弟,那时的父亲是多么耐心,不恼也不怒,不厌其烦地纠正,如今却变得陌生。不,不是父亲变得陌生,是我自己。冷静的思索换来的便是之后的日日夜夜用咖啡刺激神经,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步步矫正自己走过的弯路。

父亲是个大嗓门,然而对于已到手的幸福,他却习惯用沉默来掩盖。他总说,幸福会从炫耀的喜悦中溜走,也许是习惯了生活的困苦,如今的幸福却让父亲觉得恁般不真实。和父亲深入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凌大钟”的称号不单指父亲的声音洪亮并且他的话语就像大钟那样振聋发聩。父亲的文凭并不高,但这人生的一路坎坎坷坷却使他参悟了许多哲理。就像他所说的,别人的路即使再华丽,自己也要顺着这一路坎坷走下去,没有岔路,没有回头,狭长却笔直。父亲的大嗓门见证了他恪守人生的准则并将人生推向了最高峰。

光阴荏苒,父亲总把岁月的流逝宽恕,可是岁月却从来不放过父亲。这把无情刀,刀痕印刻在父亲的脸上,刀尖削低了父亲的嗓门。

忽然间,又是一番叶落,只是这阵纷纷扬扬更缓慢了些。

篇6:叶蝶散文

叶蝶散文

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一直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只是麻木地记住了这样古怪的一句话,这不是成语,但如果不懂装懂,也是不对的。所以,我偷偷的去问哥哥,生怕别人知道我不懂,最后,他给了我一个没有意义的答案:飞蛾扑火,是一厢情愿的找死。我并不满意这个答案,尤其是当初,哥哥对我重重地说出那两个字,“找死”。

这种模模糊糊不找边际的解释,却成为我幼年时,对飞蛾最简单,最根深蒂固的认识。它们鲁莽,笨拙,为了追求漂亮的火光,不惜选择去死。这样的它们,一点儿也没有活着的意义。就是如此,飞蛾就以这样愚蠢的'形象,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我不知道这是褒奖还是贬低,可是,除了这些,我对它们一无所知。

冬天是北方最吸引人的地方,漫天白雪,美丽动人。但是,我依旧要实实在在的煞一下风景,就在这样美丽动人的时节,曾经装点过枝头的叶子,要经历一场,残酷的礼葬。

我承认它们风风光光的活过,可是,我讨厌它们这样简简单单的死去。这不是美丽应有的结局。所谓美丽,应该像华丽的凤凰,来与去,都应该是轰轰烈烈的。此时,我甚至有一点嫉妒那些丑陋的飞蛾,凭什么?凭什么它们可以简简单单的选择扑火,选择死亡,而你们,无论是来还是去,都显得那么小心翼翼,我甚至有些鄙视,鄙视你们这包裹在外面的谨慎和谦虚。拥有美丽的外表又有什么用?拥有让人难忘的外表又有什么用?那些诗人,大家,有几时将目光放在你们身上?你们不过是大自然里,最微不足道的陪衬者,烘托,即为你们存在的最伟大的价值。你们呢?竟是这样甘心了。就这样不去索取什么。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活一辈子了。看吧,到了冬天,你们又变成了什么?是漂漂亮的艺术品?还是一具被人遗忘的躯壳?这就是你们忠于的大自然!伟大,多么伟大,可是,再伟大,也不会将同情心,浪费在你们这些不思进取的人的身上。是的,你们这个优点,是来自于人类。还或者,你们没那么高尚,是你们,将这灵魂,寄托在人类的肉身之上的。

怎么?我说错了么?那为什么,从始至终,从古至今,你们始终扮演着背景,永远那么甘心?永远愿意平凡的活着。这样的人生,你们真的甘心吗?没有一成不变的安宁,这个世界,就你们所在的世界来讲,冬天一到,一切都消失了,但是,你们曾经拥有过温暖的春天,就这样将一切作为等待死亡的价值,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冬天的到来虽然是一种宿命里的必然,可这必然没有错,蝉只有一个夏天的生命旅途,它依然选择鸣叫,这整日将生命承载于歌声之上的精灵,不正与夏季,有一个生命的约会么?它们等不到冬天,只要夏天一过,一切都像飞蛾扑火般令人伤感。

可是,他们永远都不是谁的背景,他们永远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永远是自己。

就同那扑向火苗的飞蛾,它们过了时节,将失去一切本来的光彩,可是,没有谁觉得它们活得遗憾,正如笛安所说,在飞蛾扑向火苗的那一刻,它们就变成了魂灵。

所以,它们没有蝶一样美丽的外表,却美丽的生,美丽的亡。

彼时,它们的灵魂,比那些美丽的树叶,更加高尚。

它们留在人们心底的,是自取灭亡的不朽魂灵。

篇7:观叶、观果园林树种-构骨

观叶、观果园林树种-构骨

构骨又名鸟不宿、猫儿刺、构骨冬青,为冬青科构骨属常绿小乔木. 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生长在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或灌丛 中,山东青岛、济南等地也有栽培.构骨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具有极 强的园林观赏价值.

作 者:黄春晖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林业学校,464031 刊 名:农村百事通 英文刊名:NONGCUN BAISHITONG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骨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3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取出;

③再将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分别体会感觉。

冷水

热水

温水

右手感觉

左手感觉

现象分析:

(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热;

(3)3分钟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热;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能说出的各结构名称及作用。

3.说明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4.知道的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的影响,以及折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

1.明确观察目的,有序地观察长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鉴定的成分实验,及对实验观察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设计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4.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体系

(二)教材分析:

关于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成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鉴定的成分;的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长),及实验(鉴定的成分)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

的结构可以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让学生观察长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长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是一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然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时,教师可围绕长的功能逐渐展开让学生认识长的各部分结构(膜、质、髓)。为了使观察目的性、针对性强,教师应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及思考问题,最好设计观察表格让学生记录。观察后及时对学生检查反馈。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长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另外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讲膜的功能,可以联系折后的愈合是依靠膜的作用。又如用自行车架的空心钢管作比喻,来说明长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运动的特点。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做到观察实物或标本与挂图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鉴定成分的实验,建议采用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过程 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课题。教师取一根长,用力折,很难折断,敲打几下,不容易破碎。再取一根鱼肋,用手轻轻弯弯,看着弯曲的程度。指出有一定的硬度和弹住。这时提出: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出造成的两种特性的原因是具有的两类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得出结论: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指出的物理特性是由的成分决定的。

为做好鉴定成分的实验,煅烧的可以选用块状薄片,脱钙的可以选用细长的鱼肋。这样效果较好;还可以节省时间。的脱钙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最好在课前预先做好一份,待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完后。可以先观察教师预先做好的那份结果,课后再观察自己所做的结果。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必须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以防灼伤等。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的结构

板书:第三章  运动

从屈肘动作可看出,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骼肌是动力。我们先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有关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你见过的是什么样的?(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观察各种形态的:长——股,短——跗,扁——肋、肩胛,不规则——椎 )

引入:很坚固,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运动功能相适应呢?下面我们以长为例,研究的结构。

板书:一、的结构(以长为例)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请根据人体长所在的位置,想一想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当学生讨论分析,取得统一认识——人体长是一个中空的结实的结构后,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长的结构。学生观察时,教师先从形态上说明长的干、端,然后指导学生从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长的各部分结构(膜、质、髓)。每一步观察教师应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及思考什么?并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在下面的表格中。

观察长部位

形态结构特点

作用

名称

的表面

   

干管壁及的两端

   

管腔

   

教师讲述膜中各种结构,尤其是成细胞及作用,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解释:折后为什么会愈合?为什么说寒风刺?为什么会出血?

(3)观察管腔中央的髓时:要求学生比较管腔中央的髓与松质空隙的髓的颜色差异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髓腔中的髓:成年人黄白色 —— 黄髓 松质空隙中:充满红色髓 ——红髓

教师讲述两种髓的位置、作用及转变等。

幼年:松质、髓腔内都是红髓,造血;成年时,髓腔中的红髓变成黄髓,就失去造血功能,但松质内的始终存在红色髓,但当身体失血过多,黄髓又转变成红髓,恢复造血功能。

然后让学生去掉一段黄髓,看髓腔,验证长的管状结构。

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板书(见下表)以及长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

长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可用自行车架的空心钢管作比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时,要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组织”的知识,让学生说明:一块是一个器官。

教师进一步问:我们观察的是长的结构,其他的结构与长有哪些异同呢?教师扼要指出;都有膜、质,扁没有髓。

复习总结(略)

指导学生收拾实验用具。 

第二课时  的成分

复习长的结构及结构特点:

新课的引入可从观察用力折和敲打的现象分析开始。教师取一根长,先用力折,再敲打几下,学生观察容不容易折断和敲碎?再取一根肋,用手轻轻弯,观察弯曲的程度。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鱼肋的两端,体验有什么感觉?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得出:既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特性?里有哪些物质使它具有这样的特性?

板书:二、的成分

板书:[问题] 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

提问:使坚硬的物质可能是什么?具有柔性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板书:[假设]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

板书:[设计并完成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提示:先把中的无机物去除,剩下有机物,观察的特性,再将的有机物去除,剩下无机物,观察的特性。

原理:无机物——不能燃烧,溶于酸            有机物—— 能燃烧,不溶于酸。

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提示:实验类型——对比实验法。

提问学生至少需要几根?什么与什么的对比?哪是实验组,哪是对照组?

反馈:至少需要三根,  煅烧与正常的对比, 脱钙与正常的对比 ,煅烧与脱钙均是实验组,正常是对照组。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与用具:培养皿(装15%的稀盐酸,盖上盖)、筷子、酒精灯、镊子、                                鱼肋(每组三根)清水(装烧杯里)。

指导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两人一组)

1.取三根鱼肋,把第一根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筷子取出,用清水冲洗。

2.第二根用镊子夹牢,至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烧至灰白色,冷却。

3.第三根作对照。

观察内容:

1.煅烧时的颜色有何变化?

2. 放在盐酸中时有什么现象产生?

3.煅烧的用镊子敲一敲怎样?与对照的作对比。

4.酸泡过的用手摸一摸质地与对照的有何不同?试一试能否打结?

教师出示下面表格让学生边观察实验现边填写:

处理

现象

稀盐酸浸泡

火焰煅烧

的硬度

的弹性

的硬度

的弹性

实验组

    

对照组

    

思考:

1.用盐酸浸泡鱼肋的目的是什么?

2.用火焰煅烧鱼肋的目的是什么?

3.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实验完毕,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

1.为什么儿童少年时期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折?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探究成分的含量

[问题] 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多少?

[假设]

如果成年动物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那么,取大鱼的煅烧后,的重量将减少1/3,将大鱼的用15%的盐酸浸泡后,的重量将减少2/3。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类型——对比实验法

煅烧前的重量与煅烧后的重量的对比

酸浸泡前的重量与浸泡后的重量的对比

[材料用具]

大鱼的肋、镊子、酒精灯、试管、火柴、15%的盐酸、清水、天平。

[方法步骤]

一、煅烧

1. 取大鱼的肋,称一下重量,记录数值

2.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煅烧至变成灰白为止。(注意观察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有无特殊的气味逸出?)

3.冷却后再称重,记录数值

4.轻轻敲打这根煅烧的,结果如何?

二、酸浸泡

1. 取大鱼的肋,称一下重量,记录数值

2.把浸入试管的稀盐酸中15—20分钟左右。(注意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

3.倒掉盐酸,用清水把肋冲洗干净,擦干表面的水再称重,记录数值

4.试试能否把这根肋弯曲或打成结?

三、把观察的数据填入观察记录表中,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重量

处理

实验前的重量

实验后的重量

前后重量的差值

差值占原重量的比例

煅烧

    

浸泡

    

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1.把放在酒精灯上煅烧时,烧掉了有机物,散出臭气,剩下的是无机物,所以变成灰白色,这时的重量减少了约1/3,说明有机物约占的重量的1/3左右,轻轻敲打这根煅烧的,一敲就碎了。

2.把浸泡在稀盐酸中,不久试管内会冒出大量气泡,这是内钙盐和盐酸发生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的缘故。待反应完毕后再称量,发现重量比原来减少了2/3,说明了内的无机物约占重量的2/3左右。这时变得很柔软,可以弯曲或打成结。

[得出结论]  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支持假设

篇9:骨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3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取出;

③再将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分别体会感觉。

冷水

热水

温水

右手感觉

左手感觉

现象分析:

(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热;

(3)3分钟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热;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能说出骨的各结构名称及作用。

3.说明骨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4.知道骨的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以及骨折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

1.明确观察目的,有序地观察长骨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鉴定骨的成分实验,及对实验观察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骨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设计骨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4.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体系

(二)教材分析:

关于骨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的成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鉴定骨的成分;骨的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长骨),及实验(鉴定骨的成分)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

骨的结构可以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骨是一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然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时,教师可围绕长骨的功能逐渐展开让学生认识长骨的各部分结构(骨膜、骨质、骨髓)。为了使观察目的性、针对性强,教师应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及思考问题,最好设计观察表格让学生记录。观察后及时对学生检查反馈。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长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另外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讲骨膜的功能,可以联系骨折后骨的愈合是依靠骨膜的作用。又如用自行车架的空心钢管作比喻,来说明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运动的特点。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做到观察实物或标本与挂图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鉴定骨成分的实验,建议采用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课题。教师取一根长骨,用力折,很难折断,敲打几下,不容易破碎。再取一根鱼肋骨,用手轻轻弯弯,看着弯曲的程度。指出骨有一定的硬度和弹住。这时提出:骨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出造成骨的两种特性的原因是骨具有的两类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得出结论: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指出骨的物理特性是由骨的成分决定的。

为做好鉴定骨成分的实验,煅烧的骨可以选用块状薄片,脱钙的骨可以选用细长的鱼肋骨。这样效果较好;还可以节省时间。骨的脱钙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最好在课前预先做好一份,待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完后。可以先观察教师预先做好的那份结果,课后再观察自己所做的结果。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必须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骨,以防灼伤等。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骨的结构

新课的引入可从对屈肘动作分析开始,教师先做一个屈肘动作,问:屈肘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有哪些结构参与?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一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围绕着关节活动完成的。因此,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就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

板书:第三章  运动

从屈肘动作可看出,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骨骼肌是动力。我们先研究骨。

板书:第一节  骨

提问:有关骨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你见过的骨是什么样的?(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观察各种形态的骨:长骨――股骨,短骨――跗骨,扁骨――肋骨、肩胛骨,不规则骨――椎骨 )

引入:骨很坚固,骨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运动功能相适应呢?下面我们以长骨为例,研究骨的结构。

板书:一、骨的结构(以长骨为例)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请根据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想一想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当学生讨论分析,取得统一认识――人体长骨是一个中空的结实的结构后,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学生观察时,教师先从形态上说明长骨的骨干、骨端,然后指导学生从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长骨的各部分结构(骨膜、骨质、骨髓)。每一步观察教师应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及思考什么?并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在下面的表格中。

观察长骨部位

形态结构特点

作用

名称

骨的表面

骨干管壁及骨的两端

管腔

观察后及时对学生检查反馈。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观察结果。同时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尤其对学生看不到的结构要进行补充。其教学过程如下:

(1)观察骨膜,让学生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分离出一层膜,注意它的颜色、坚韧程度及与骨质联系的结构。这些结构是什么?想一想:此膜有什么作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骨膜在骨表面,白色坚韧,内有血管、神经与骨质相连。起保护、营养骨的作用。

教师讲述骨膜中各种结构,尤其是成骨细胞及作用,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解释:骨折后为什么会愈合?为什么说寒风刺骨?为什么骨会出血?

(2)观察骨膜下面的骨质:要求学生观察:两端与骨干的骨质在颜色、结构、坚韧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可让学生用解剖针扎一下,体验两部分骨质的坚韧程度)思考:骨质有什么作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两端骨质:红色疏松,呈蜂窝状――骨松质;骨干的骨质:白色、致密、坚硬――骨密质。骨质主要起支持作用。

教师可以解释骨松质的骨小梁的排列对骨的支持力的作用。

(3)观察管腔中央的骨髓时:要求学生比较管腔中央的骨髓与骨松质空隙的骨髓的颜色差异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骨髓腔中的骨髓:成年人黄白色 ―― 黄骨髓 骨松质空隙中:充满红色骨髓 ――红骨髓

教师讲述两种骨髓的位置、作用及转变等。

幼年:骨松质、骨髓腔内都是红骨髓,造血;成年时,骨髓腔中的红骨髓变成黄骨髓,就失去造血功能,但骨松质内的始终存在红色骨髓,但当身体失血过多,黄骨髓又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然后让学生去掉一段黄骨髓,看骨髓腔,验证长骨的管状结构。

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板书(见下表)以及长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可用自行车架的空心钢管作比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时,要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组织”的知识,让学生说明:一块骨是一个器官。

教师进一步问:我们观察的是长骨的结构,其他骨的结构与长骨有哪些异同呢?教师扼要指出;都有骨膜、骨质,扁骨没有骨髓。

复习总结(略)

指导学生收拾实验用具。

第二课时  骨的成分

复习长骨的结构及结构特点:

新课的引入可从观察用力折骨和敲打骨的现象分析开始。教师取一根长骨,先用力折,再敲打几下,学生观察容不容易折断和敲碎?再取一根肋骨,用手轻轻弯,观察弯曲的程度。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鱼肋骨的两端,体验有什么感觉?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得出: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骨有这样的特性?骨里有哪些物质使它具有这样的特性?

板书:二、骨的成分

板书:[问题] 骨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

提问:使骨坚硬的物质可能是什么?具有柔性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板书:[假设]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

板书:[设计并完成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提示:先把骨中的无机物去除,剩下有机物,观察骨的特性,再将骨的有机物去除,剩下无机物,观察骨的特性。

原理:无机物――不能燃烧,溶于酸            有机物―― 能燃烧,不溶于酸。

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提示:实验类型――对比实验法。

提问学生至少需要几根骨?什么与什么的对比?哪是实验组,哪是对照组?

反馈:至少需要三根骨,  煅烧骨与正常骨的对比, 脱钙骨与正常骨的对比 ,煅烧骨与脱钙骨均是实验组,正常骨是对照组。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与用具:培养皿(装15%的稀盐酸,盖上盖)、筷子、酒精灯、镊子、                                鱼肋骨(每组三根)清水(装烧杯里)。

指导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两人一组)

1.取三根鱼肋骨,把第一根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筷子取出,用清水冲洗。

2.第二根用镊子夹牢,至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烧至灰白色,冷却。

3.第三根作对照。

观察内容:

1.煅烧时骨的颜色有何变化?

2. 骨放在盐酸中时有什么现象产生?

3.煅烧的骨用镊子敲一敲怎样?与对照的'骨作对比。

4.酸泡过的骨用手摸一摸质地与对照的骨有何不同?试一试能否打结?

教师出示下面表格让学生边观察实验现边填写:

处理

现象

稀盐酸浸泡

火焰煅烧

篇10:骨

骨的弹性

实验组

对照组

思考:

1.用盐酸浸泡鱼肋骨的目的是什么?

2.用火焰煅烧鱼肋骨的目的是什么?

3.骨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学生动手实验中要指导学生注意:用酒精灯的正确方法;盐酸不要弄到手上、别碰翻,从酸中取出的骨要用清水冲洗;观察时要仔细,且边观察边思考。

实验完毕,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骨在煅烧后,变得脆硬,用盐酸浸泡后,骨变得柔软有弹性,能弯曲打结。

实验结果的分析:骨在煅烧时,烧掉的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骨变得脆硬。骨放在15%的盐酸中浸泡后把骨中的无机物溶解出来,剩下有机物,骨变得柔软有弹性。

[得出结论]:骨由脆硬的无机物和柔软的有机物组成。(板书)

总结:无机物和有机物按一定比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骨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

提问引入:那么骨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各占多少呢?人一生中骨成分是否都一样?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骨成分各个时期变化表。学生看完后,让学生总结出人一生骨成分的变化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解释:

1.为什么儿童少年时期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

教师可进一步强调: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稍多于1/3,因此,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以使身体长得健康端正。老年人骨中的无机物增多,因此,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行走、坐车的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这也是青少年文明礼貌的具体体现。

讲述:骨的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其物理性质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表明,骨是生活器官。骨的生命活动还表现在能够生长。

板书:三:骨的生长

讲述骨的生长主要表现在长长和长粗两方面,出示挂图讲解:指出骨端软骨层在儿童少年时不断产生骨组织,使骨长长,骨膜中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质使骨长粗。同时注意讲清随着长骨增粗,骨髓腔也增大,以保持轻便的特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演示骨生长的多媒体软件)

板书:三、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教师主要阐明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使骨各部分增强了营养,改善骨的结构,使骨密质增厚,骨松质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样骨更加坚固。

板书:四、骨折和骨折后的急救教师提醒同学,主要骨折部位多发生在四肢,不要活动骨折部位,可用夹板或其它材料把骨折部位两端关节固定,立即送往医院及时治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探究骨成分的含量

[问题] 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多少?

[假设]

如果成年动物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那么,取大鱼的骨煅烧后,骨的重量将减少1/3,将大鱼的骨用15%的盐酸浸泡后,骨的重量将减少2/3。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类型――对比实验法

煅烧前的重量与煅烧后的重量的对比

酸浸泡前的重量与浸泡后的重量的对比

[材料用具]

大鱼的肋骨、镊子、酒精灯、试管、火柴、15%的盐酸、清水、天平。

[方法步骤]

一、煅烧骨

1. 取大鱼的肋骨,称一下重量,记录数值

2.用镊子夹住骨放在酒精灯煅烧至变成灰白为止。(注意观察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有无特殊的气味逸出?)

3.冷却后再称重,记录数值

4.轻轻敲打这根煅烧的骨,结果如何?

二、酸浸泡骨

1. 取大鱼的肋骨,称一下重量,记录数值

2.把骨浸入试管的稀盐酸中15―20分钟左右。(注意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

3.倒掉盐酸,用清水把肋骨冲洗干净,擦干骨表面的水再称重,记录数值

4.试试能否把这根肋骨弯曲或打成结?

三、把观察的数据填入观察记录表中,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重量

处理

实验前的重量

实验后的重量

前后重量的差值

差值占原骨重量的比例

煅烧骨

浸泡骨

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1.把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时,烧掉了有机物,散出臭气,剩下的是无机物,所以骨变成灰白色,这时骨的重量减少了约1/3,说明有机物约占骨的重量的1/3左右,轻轻敲打这根煅烧的骨,一敲就碎了。

2.把骨浸泡在稀盐酸中,不久试管内会冒出大量气泡,这是骨内钙盐和盐酸发生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的缘故。待反应完毕后再称量,发现重量比原来减少了2/3,说明了骨内的无机物约占骨重量的2/3左右。这时骨变得很柔软,可以弯曲或打成结。

[得出结论]  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支持假设

我是叶散文

描写三亚南海观音语录

观察勒杜鹃作文300字

观察勒杜鹃作文

观杜鹃学生作文

进出口专业英语词汇(T2)

初中考试散文写作基础知识

高中散文写作基础知识

散文教学论文

散文写作技巧

叶骨散文
《叶骨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叶骨散文(共10篇)】相关文章:

大班散文教案2022-11-02

散文的写作方法2022-05-02

浅析余秋雨的散文创作特点2023-02-23

散文写作方法2022-11-15

探讨朱自清的散文特色2023-02-20

三毛的创作姿态和文体选择论文2023-09-14

散文的特点2023-01-30

大班欣赏《秋天的雨》散文书的教案2023-01-25

关于高中散文的教学设计2023-04-23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2023-07-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